为什么不发明cf加特林炼狱不能买火炮,

夺命火神&&记美国M61系列加特林机炮 :: 空军世界
夺命火神&&记美国M61系列加特林机炮
日,越南河东地区上空,美军的一群&雷公&正扑向&越共&目标。突然云雾中冲出了两架,美机连忙抛掉笨重的炸弹,调头迎战。战机飞舞翻滚,天空中霎时充满了武器的硝烟和轰鸣。混战之中,一架F-105咬住了一架米格-17,只见F-105的机炮射出一道鞭子般的红光,伴随着嘶嘶的低鸣扑向米格。在远处,红光发散为一颗颗炽热的流星,撞进了米格-17的机身,米格立即带着浓烟倒头栽向地面。F-105成功的打退了米格,安全的返回了己方基地。
这门夺命的机炮,就是本文要描写的M61 &火神&(Vulcan)加特林炮。
二战末期,军用飞机的速度、机动性不断提高。为提高机炮对这些目标的毁伤几率,各国科研人员均着力改善机炮弹道性能、弹药威力,但这两方面潜力已不大。因此,进一步提高射速,加大单位时间内向目标投射的弹药量,成为改进机炮作战效果的关键所在。但当时的机炮射速已超过1000发/分(如苏联АМ-23机炮),更高的射速会令炮管、零件不堪负荷。
为此当时流行并列安装多门枪炮,从而倍增射速。但多联机炮在体积、重量、后座和维护方面存在种种问题。二战末期,美军开始向各军火商咨询全新的高射速机炮方案。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的工程师M&约翰逊得知消息后,想到了1862年理查德&加特林博士发明的加特林机枪。
加特林机枪又称转管机枪,其核心是呈圆筒状并列安装的6至10根单管枪械。射手通过手柄摇动圆筒旋转,各枪管在旋转中依次完成装弹、射击、退壳。各枪管工作循环重叠,射击间隔大为缩短,射速达400发/分,绝对是19世纪末步兵的恶梦。1893年加特林机枪改用电动机驱动时,射速达到4000发/分。但随着马克沁式机枪等枪管后坐自动武器的出现,加特林机枪射速优势荡然无存,笨重的缺点暴露无遗,于1911年退出美军现役。
约翰逊敏锐的认识到,古老的加特林原理可以满足眼下军方射速要求。他从博物馆&磨&回了一挺1886式加特林机枪,把手摇机构改为电动机皮带驱动。试射极具震撼力,古董机枪竟以5500发/分射速喷吐着火舌。军方在1946年给予通用电气公司研制新机炮的合同,代号&火神项目&。
1952年,空军选中了通用电气20mm口径T171方案。1954年T171正式投产装备,55年正式命名为M61&火神&。一年后通用电气还成功研制了T212型30mm加特林炮,即A-10攻击机的GAU-8炮。经过多次收购兼并,目前M61&火神&的发展工作由洛克西德枪械分部负责。无论在哪个公司手里,加特林枪炮的发展都非常顺利,形成了口径从5.56mm到35mm、管数从2管到7管、用户从北美到东亚的庞大家族。多个国家仿制了&火神&。当然最显赫的,仍非鼻祖M61 &火神&炮莫属。
M61&火神&炮的各个型号根据供弹和驱动系统的不同,全重约在137.4到138.3千克之间,全长约827mm,炮口夹具直径139mm,炮尾直径约243mm。主要由炮管部分、驱动击发部分和供弹部分组成。炮管根部、炮尾各有两个固定点,用于与机身结构连接。
&火神&每个炮管都有独立的弹膛、身管,这是加特林炮与多个弹膛共用一个炮管的&转膛炮&的主要区别。单管重8.16千克,长1524mm,9条右旋膛线,后座复进行程约6.4mm。身管内侧采用坚固的耐磨材料,耐高温腐蚀,冷却快。
射击时,从炮口方向看,六个炮管围绕共同轴心顺时针旋转。每根炮管与传统机炮一样,工作时反复装填、射击、退壳、再装填。上述步骤在不停顿的旋转中进行,多个炮管依次循环跟进,因此一管射击时,另一管在装填或退壳。这样各个炮管的射击周期重叠,缩小了射弹的时间间隔。单个炮管的射速远低于总射速,不需要过多提高部件强度。
&火神&射速高,射击声响不像其他机炮是间断的轰鸣,而是连续稳定的撕裂声和低鸣。炮管部分有若干个可调节的夹具,可控制炮管发射时的振动范围,进而在2~5mil(密位)内控制火炮的射弹散布。如攻击面目标时,可适当调大射弹散布。
外能源驱动
加特林炮分为外能源驱动和内能源驱动两种。旋转、装填、退壳等工作循环依靠外部设备驱动,称为&外能源&。如依靠弹药的火药气体能量驱动,称为内能源。美国的加特林枪炮,基本上都是外能源驱动。苏联拥有AK630舰载火炮等内能源加特林炮。
外能源通常包括人力、电动、气压、液压等。&火神&机炮吊舱甚至可由迎面气流驱动的空气涡轮提供动力。电动方式可直接利用机载电源,简单易行,但启动加速较慢,工作时对机载电子设备有影响。气动方式加速快,但不太可靠。液压马达要求机上液压系统增设管路输出液压驱动,但工作启动快,对机载电源要求低。总的来说液压马达较适合高射速加特林炮的需要。&外能源&可方便的调节射速,理论上射速在0到最高速之间可自由变化。但&火神&炮无法单发射击,最少也要连发10发以上。以对地任务为主时,采用M7型电动驱动系统,射速为4000发/分。对空用M12液压驱动系统,射速6000发/分。
&火神&驱动系统以液压马达为核心,辅以射击控制设备、流量/阀门控制设备及相关管路。准备射击时,射击控制设备与机上电源接通,进入待击状态。因此单有一门&火神&炮在手,是无法开火的。飞行员按下射击按钮时,电磁阀门开启,从机上液压系统引入的高压油涌入液压马达,马达转动驱使火炮旋转。
&火神&的一根身管转到特定位置时会进行相应的操作,靠的是炮管转子、刻槽、炮管机心凸轮配合工作。转动时,转子带动凸轮沿着刻槽转动,推动机心往复运动。炮弹装入炮尾后,机心凸轮触发闭锁凸轮将炮尾的闭锁滑块(类似炮阀)推到闭锁位置,成闭锁待发状态。然后机心凸轮推动连接着击发电路的撞针,接触炮弹底火,330V击发电流引发弹药的电底火实现击发。
炮管内弹药被击发后,开锁凸轮在炮管转子旋转的作用下提起闭锁滑块,滑块后退开锁,弹壳被抽出,通过输弹带送回弹鼓。炮管再次进入装弹状态。当飞行员松开射击按钮时,射击控制设备指令停止进弹,同时将未击发弹药送回弹鼓。然后切断高压油路,马达停转后断开与机上电源的连接。
加特林炮的工作与&旋转&密不可分。飞行员按下发射按钮,&火神&从静止到额定转速,大约需要0.3到0.5秒。因此&火神&达到额定射速有时间延迟。读者会问这是否会延误战机。其实&火神&的高射速弥补了这一缺点。开火第一秒内&火神&可发射出70发炮弹,比理论射速略少。而德发554、毛瑟BK27和俄罗斯ГШ-301等机炮,第一秒只能射出25到30发炮弹。这说明&火神&占尽先机。在对地攻击时,当飞机以同等速度掠过目标上空时,装备&火神&的飞机投射到目标上的弹药更多更密集。同样,在松开发射按钮后&火神&要0.5秒才可停止转动,少量弹壳和未击发弹药送回弹鼓(原因留给读者思考)。
M61&火神&供弹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弹鼓和柔性输弹带。古董加特林机枪使用漏斗式无链供弹,通用电气也为&火神&选择了无链供弹。这是因为传统弹链虽然方便连续供弹,但在加特林炮的高射速下,弹链很容易被扯断。不过&火神&也有弹链供弹的改型。供弹系统的驱动装置,可以是电动机等,也可用传动轴将液压马达的部分动力引到弹鼓处。同时借助机上冷气系统或发动机导出的高压气体,冷却弹鼓、弹带,并吹除弹壳带来的火药气体。
桶状弹鼓是&火神&的特征之一,由外壳、内鼓、前后盖和驱动系统组成。炮弹呈螺旋状排列在内鼓之内,弹头指向弹鼓中轴。这种布局占用空间较多,但确保了高速输弹工作可靠。供弹时,炮管在液压马达驱动下加速到所需转速,射击控制设备命令供弹部分开始送弹。弹鼓的驱动装置驱使炮弹盘旋前进,到弹鼓前盖的出口处时滚入柔性输弹带。输弹带看上去像大量金属环连接而成的&隧道&,炮弹在弹带内只能单向运动,拆装时必需注意标示。虽然复杂而较重,但可令供弹顺畅快速,布局更趋灵活。
炮弹从弹带进入炮尾后,被旋转中往复运动的装弹装置推进弹膛,闭锁击发。发射后的弹壳、哑火弹或未击发炮弹送入另一条输弹带,从弹鼓的后盖入口重新装入弹鼓内,形成&闭合供弹系统&。所以大多数&火神&炮是不抛壳的,射击后飞机的重心变化不大,无抛壳故障。但也有开放供弹式(即向外界抛壳)的改型。
继续阅读:追溯历史:说说加特林机枪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追溯历史:说说加特林机枪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爱拼才会赢哦66百家号加特林机枪是一种手动型多管旋转机关枪。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人理查·乔登·加特林(RichardJordan Gatling,其人名一译格林,故此枪也被译作格林机枪或译作盖特机枪/机炮)在1860年设计而成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第一支实用化的机枪。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前后,加特林机枪输入中国,当时称其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50年代以后加特林原理首先被美国经重新改良后应用在枪械及小口径航炮和防空炮上,使用该机枪,射速普遍可以达到每分钟每管1000发以上。1861年夏天,加特林开始设计构思转管机枪,设计出每发子弹的连贯射击,还包括了两点转管机枪所共有的设计特点声明:一个提供锁膛的内有击针的圆柱旋转体,与枪管一起旋转;每根枪管都有独立的击针。这使得以后所有与加特林机枪相似的设计都不能再获得专利。1862型加特林转管机枪有两种不同结构。第一种使用的是独立的钢制弹膛(弹膛与枪管分离),它的尾部封闭并装有撞击火帽。射手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旋转,装满弹药的弹膛从供弹料斗中进入到每根枪管后面的闭锁槽中。当枪管转到某个特定位置时,击针将弹药击发。而枪管转动到另一位置时,射击后的弹膛退出机枪。弹膛可以重复使用,枪管旋转一周可完成6发弹药的装填、击发和退弹,每分钟达到了200发的射速,但是存在火药燃气泄露等缺点,这主要是因为当是流行使用最多的是纸壳枪弹,而金属弹壳尚未普及[2]。为解决这一难题,加特林使用了当时开发的独立金属弹壳弹药。这种弹药结构被后来所有机枪的设计者沿用。另一种结构使用的是0.58英寸口径的铜质弹壳边缘发火式弹药。在克服如何使独立的弹膛与枪膛同轴这一难题上,加特林使用了锥形枪膛,枪膛后部直径更大,使得弹丸进入枪管更加容易。于是在19世纪末期,它成为了欧洲各国控制并扩张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经过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射速最高曾达到每分钟1200发,这在1882年是个惊人的数字。但它也存在一个问题:它的最大弱点是射手在战场上由于敌军冲锋过程中与自己的距离不断拉近导致情绪激动并杀红了眼不能控制自己,会发疯似得把手柄转动的越来越快,造成机枪过热卡壳或炸膛。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爱拼才会赢哦66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从不觉厌倦;默然相伴,也是一种温暖。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想当兰博?美国发明手持加特林,射速4000,简直丧心病狂!
电影迷肯定对《第一滴血》中史泰龙扮演的兰博印象深刻,尤其是手提加特林机枪横扫敌人的画面,更是令人热血澎湃!
电影就是电影,军迷们都知道,现实中,手持加特林扫射是不会出现的。以美国的M134米尼岗机枪为例,6根枪管,口径7.62毫米,每分钟射速高达6000发,是绝佳的火力压制武器。但是M134本身的重量加上巨大的后坐力,不是人类可以承受的,无法提在手里扫射。所以,这样的加特林机枪,一般都被安装在车辆或者飞机上。
为了克服笨重的缺点,美国Empty Shell防务公司研发了结构非常紧凑且的XM556手持式加特林机枪。
从外形上看,XM556在就像是M134机枪的缩小版,事实上也是这样,两者结构基本相似,甚至有一些零件还可通用。不同的是,XM556的口径缩小到5.56毫米,短枪管型的长度为55厘米,比一般的步枪都短得多。短管型XM556机枪的自重仅为7千克,基本就是一把普通步枪的重量。XM556机枪的射速也略微降低,为4000发每分钟。
可以说,XM556机枪一开始就是当手持武器研发的,用以满足那些嫌一般自动武器不带劲,希望能像电影的硬汉那样手持加特林过瘾的人。
另外,这款枪的重点也是民用市场。不过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猛兽”如果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后果就难料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日速射武器的发明者加特林去世
我的图书馆
日速射武器的发明者加特林去世
日,理查德·J·加特林在纽约市去世,终年84岁。他发明的机关枪使现代战争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南北战争初期,加特林研制的加特林机枪每分钟可发射250次。现在快速射击时每分钟可发射3000次。
然而机枪的发明者却是一个和蔼善良的人。他研制这种机枪的目的决非为了暴力和毁灭。由于这种机枪一个人就能操纵,加特林希望这种武器能避免整队整队的战士死于敌人的火力之下。经过30年的不断改进,他将他的发明卖给了科尔特枪械制造公司。
加特林自动原理,即转管发射原理,它利用一套传动机构使数支枪管绕一个公共轴转动,从而完成连续射击。加特林机枪是机械式的,最初枪管转动需要由人力转动摇把,后来改进为由电动机或导出燃气动力来完成。其优点是射速高,威力大,每个根发射管都有自己的枪机和闭锁机构,分别依次完成进弹、闭锁、击发及抛壳等动作,枪管交替工作的方式使它能保持较好的持续火力,主要缺点是体积、质量大,消耗能量多。
50年代以后加特林原理首先被美国经重新改良后应用在枪械及小口径航炮和防空炮上,使用该原理的机枪是射速最快的枪。
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空军使用的 20mm M61 “火神”(Vulcan)机炮。60年代后的加特林机枪和机炮,无非是把当时枪管旋转的动力来源,由手动改为电动或者用导出发射药燃气的动力来驱动枪管旋转。美国海军舰只的最后屏障----密集阵系统:六管20毫米口径自动旋转式火炮系统,即MK15“火神”密集阵系统。
中国的辽宁号航母使用的AK-1030型近防反导舰炮同样是使用了同样的技术原理。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加特林机枪是谁发明的_百度知道
加特林机枪是谁发明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加特林本来是一个医生,一生反倒致力于工程学。1861年美国内战打响,加特林在医院看到后送的死伤官兵真是太多了,除了战场上的死伤外,很多士兵还死于疾病和营养不良。加特林认为要是能减少士兵的数量就能拯救数以千计的生命。加特林希望能发明一种枪,依靠凶猛的火力,一支枪能顶很多支步枪,让一个士兵拥有很多士兵的战斗力(他的目标是一个士兵顶上一个连),从而减少战场上士兵的人数,以达到减少战争伤亡的目的。后来他终于发明了这种机枪。  此机枪的特点是由多根枪管圆形排列,依靠射手转动一个手柄,使枪管连续转动,完成连续不断的射击。  19世纪末期,它是欧洲各国控制并扩张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经过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射速最高曾达到每分钟1200发,这在1882年是个惊人的数字。但它也存在一个问题:它的最大弱点是射手在战场上由于激动和杀红了眼而不能控制自己,会发疯似得把手柄转动的越练越快,造成机枪卡壳或爆膛。  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初,随着马克沁机枪的发明,加特林机枪迅速的没落。  随着机电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电动机控制枪管的转速,从而解决这种机枪的弱点。所以到了现代,又有人把它的原理应用在机炮或车(机、舰)载机枪上,以求得高射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军M134型速射机枪。  M134机枪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越南战争期间研制的、以“火神”20毫米机炮为基础的6管航空机枪,主要装备在直升机上,也可作为机械化步兵的车载武器,主要用途是杀伤集结有生目标和防空等。;因为它发射的是7.62毫米步枪弹,也称其为“Minigun”,直译似乎应是“迷你枪”。可是,它的射速高达6000发/分,是普通机枪的整整10倍,正如好莱坞电影里所说的“在这挺机枪的扫射下,没有一种生物可以生还”。而“gun”的英文原意也指火炮,所以把它叫作“迷你炮”应当更为贴切。  看过美国电影《我们曾经是士兵》的读者肯定对这种武器的巨大威力印象深刻:转瞬之间,一支严阵以待的部队就被仅仅一架直升机上的“Minigun”打得尸横遍野,惨不忍睹。说它是炮,确实一点也不过分。   M134机枪射速极高,可靠性同样十分出色,由于使用外部电源驱动枪管转动,并完成供弹、击发、抽壳等动作,因此不受枪弹发火性能的影响,少数哑弹对其没有任何影响,可以不间断地持续射击,可靠性为20万发,最低寿命150万发。尤为可贵的是,如此凶猛的机枪却不比普通机枪重多少,只有16公斤左右。施瓦辛格扮演的“未来战士”不就是把它端在手里开火的吗。同口径的 M60通用机枪重10.5公斤, M2 H B12.7毫米机枪更是重达38.2公斤,又都是单管,火力根本无法与 M134相提并论。   M134还有一种发射5.56毫米枪弹的改型——— M214“Microgun”机枪,仅重10.2公斤,带1000发弹时的全重38.6公斤,单兵即可携行,射速不减,被美军特种部队广泛使用。   现在的加特林机枪和机炮,无非是把当时枪管旋转的动力来源,由手动改为电动或者依靠后座力来驱动枪管旋转。前者成为外能源,后者为内能源,美国使用的加特林机炮喜欢使用外能源,而苏联则喜欢用内能源。
美国人加特林
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人理查·乔登·加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一译格林,故此枪也被译作格林机枪或译盖特机枪/机炮) 在1860年代设计的手动型多管机关枪,是第一支实用化的机枪。全文地址:
是加特林发明的
1条折叠回答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加特林机枪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特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