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从概念走向现实 跨境电商的概念悄然发力背后是什么逻辑

新零售时代真的来了!无人便利店从概念走向现实新零售时代真的来了!无人便利店从概念走向现实木家具机床知识百家号(赢商网云南站报道)当你还在为共享单车、汽车、充电宝、按摩椅等共享经济感到兴奋时,更令人惊叹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则已经积蓄了足够力量,预示着“新物种”时代已经到来。6月以来,在北上广深杭等一二线城市的角落里,市民惊奇地发现多了很多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便利蜂、快猫Take Go、F5未来商店、小e微店等品牌的无人便利店走上街头。传统零售巨头、电商巨头、资本和创业者的推动之下,“风口”上的无人便利店已经从展会上的概念产品落地为城市里的“新物种”。无人便利店真的已经做到全程智能化了吗?最早的无人便利店概念开始火起来的,实际是去年年底,亚马逊开始试运营的Amazon Go无人超市。单看亚马逊放出来的宣传视频的话,Amazon Go 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无人超市。打开App扫描进入超市,进入超市后看不到任何服务员,但是你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工智能” 记录。比如:拿起一样东西系统会自动记录物品及数量,放回去就会自动扣除。买完直接走出门,商品会自动被识别,APP弹出清单并结算。完全自助购物,还节省了你排队等待买单的时间。当然,在Amazon Go还未真正全面落地运营时,中国的无人便利店已经出现在了城市街头。首次出现在上海街头的缤果盒子,和Amazon Go类似,也需要刷APP进门,然后拿起你需要的东西,放到收银台上进行结算就可以了。没错,缤果盒子还是需要收银台,只不过没有收银员而已,需要你手动结算的,人多也是要排队的,这一点就比 Amazon Go 差了一些,但还是真正的实现了无人。接下来,就是上周在淘宝造物节上正式登场,刷爆大家朋友圈的阿里无人店淘咖啡。同样扫描APP进店,不过它会和你的淘宝或支付宝进行绑定。随意拿起任何一样商品,或者在餐饮区直接用语音点餐,语音识别系统立马就会捕捉,并在后台进行记录。然后不用结账,拿了就走,只要走过一道结算门就可以。类似的还有马云扶持的深兰科技推出的Take Go 无人超市,也是主打“拿了就走”,整体体验看上去和Amazon Go类似。此外,京东全国首家无人便利店也在枝江试运营。顾客根据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后,通过扫描进店、自助挑选、在线支付,即可完成购买,全程均自助服务,无人打扰,也无需支付现金。比起传统零售商店空间大、备货多、人工服务操作较慢,无人便利店具有小空间、低库存、方便快捷等特点。从无人超市掀起的热潮可以看出,智能化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可以预料,未来的生活将是一个可想象的智慧化空间,人们的吃、住、行、购都将依托大数据精准分析,实现无人、自主、便捷的智能服务。新时代、新模式、新跨越!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木家具机床知识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排他性视角,个人独创性,科学探索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新零售时代真的来了! 无人便利店从概念走向现实
当你还在为共享单车、汽车、充电宝、按摩椅等共享经济感到兴奋时,更令人惊叹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则已经积蓄了足够力量,预示着“新物种”时代已经到来。
6月以来,在北上广深杭等一二线城市的角落里,市民惊奇地发现多了很多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便利蜂、快猫Take Go、F5未来商店、小e微店等品牌的无人便利店走上街头。传统零售巨头、电商巨头、资本和创业者的推动之下,“风口”上的无人便利店已经从展会上的概念产品落地为城市里的“新物种”。
无人便利店真的已经做到全程智能化了吗?
类似的还有马云扶持的深兰科技推出的Take Go 无人超市,也是主打“拿了就走”,整体体验看上去和Amazon Go类似。此外,京东全国首家无人便利店也在枝江试运营。顾客根据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后,通过扫描进店、自助挑选、在线支付,即可完成购买,全程均自助服务,无人打扰,也无需支付现金。
来自:赢商网 张亮
声明: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更正,谢谢,本刊支持原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近年来,&京东+永辉&&阿里+银泰&&阿里+百联&这样的牵手数不胜数,彰显着电商大佬对线下的野心&萌芽&
随着线上用户增长红利日趋饱和,一众电商大佬的“视线”不再只锁定互联网,转而对线下零售产生巨大兴趣。
近年来,“京东+永辉”“阿里+银泰”“阿里+百联”这样的牵手数不胜数,彰显着电商大佬对线下的野心“萌芽”。但大佬总是大佬,远不满足于“牵手”。眼下,融合线上优势和线下体验的零售业态雏形初现,预示着电商掠夺线下流量的大潮流正式开启。
那么,线下的吸引力为何如此之大?电商为何纷纷将手伸到线下?
用合作敲开线下零售大门
两年前,时居中国第一、第四大的互联网上市公司阿里巴巴和京东分别牵手零售企业苏宁云商和永辉超市,从“电”到“店”的转变,被外界看作是电商大佬向线下“进军的号角”。
阿里布了一张密密的网。2016年11月,三江购物公告引入阿里巴巴泽泰为其战略投资者,投资金额为21.5亿元,若杭州阿里巴巴泽泰将可交换公司债券全部换股,则持股比例可达到35%。
2016年12月,阿里系投资的易果生鲜“接手”了永辉超市出售的2.37亿股联华超市内资股股份(占联华超市总股本的21.17%),成为联华超市二股东。而百联仍是联华超市的控股股东,合计持有其42.73%的股权。
2017年1月,银泰商业发布私有化公告,阿里参与并将以74%的持股比例成为其控股股东。
2017年2月,阿里巴巴与百联集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同样的,京东的动作其实也不少。
2016年6月,京东收购1号店之后,与后者背后的沃尔玛展开深度合作,沃尔玛将借助其全球供应链提供丰富商品,同时沃尔玛在中国的实体门店将接入京东到家和京东投资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
不难看出,零售业正在悄然储备变革的动能。
在华平投资合伙人陈伟豪看来,新零售有两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第一个是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现在主流的70-90后消费者已经和上一代完全不一样了。他们更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个性化、科技化,同时也有更多的可支配的收入和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去满足消费需求,这是现在零售业需要去响应的。
第二个要点是技术的革新。他举例说,3年前很少人用支付宝,还没有微信支付,电商在PC端开始兴起,真正的O2O还没有开始。而智能手机已经给整个移动互联网带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这些新零售对技术也好、消费者的信息收集反馈也好,都是对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来达成的。
“新零售”落地 从生鲜开始?
日,在阿里云栖大会上, 马云在演讲中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马云断言,“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
新零售概念迅速为人所接受。所有零售行业的巨头在2017年不再大谈电商和网购,而是要在新零售道路上前进。生鲜商品一向是消费者购买频次最高的品类,“新零售”在此落地似乎顺理成章。
2016年1月,原京东物流总监侯毅在沪创办盒马鲜生,后获得阿里高额投资,盒马鲜生采用“线上电商+线下门店”经营模式,门店承载的功能较传统零售进一步增加,集“生鲜超市+餐饮体验+线上业务仓储”为一体,业界普遍认为盒马鲜生将成为阿里新零售的1号工程。截至目前,盒马鲜生已开出13家店,覆盖北京、上海和宁波三地。
京东自然是不愿坐以待毙,2016年初京东生鲜事业部成立,加速拓展生鲜品类、品质管控和发力冷链物流。2017年春节刚过,京东在生鲜事业部之外组建一支“秘密部队”。这个组织就是为京东发展线下生鲜店做前期筹备工作。有消息称,京东线下生鲜店选址初步确定:第一家店位于京东总部附近的亦庄大族广场,经营面积在4000平米,第二家店位于海淀区清河中街的五彩城,经营面积在2000平米左右。
京东自己出手的新零售靴子仍未落地,7月19日,美团主导运营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新零售业态——“掌鱼(章鱼)生鲜”首店正式开业。
且不管美团、京东此举是不是在业界与阿里的盒马鲜生对标,但这种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佐证,新零售从过去的概念阶段开始深耕落地。
电商大佬为什么爱线下?
线上流量成本越来越高,而一些实体零售商的商业物业租赁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下降至10%以内,线上线下的获客成本差距正在缩小,甚至反转。于是纯电商企业的持续增长需要依赖对实体零售的融合渗透,线上与线下从分裂走向融合。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薛宇表示,对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是对商业变革的核心要求,规范化、互动化、一体化、全球化等趋势将成为“新零售”时代的主要特征。而新零售的核心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而形成的供应链和生态圈。
线上为虚,看似飘渺,杀人于无形;线下为实,尽管笨重,却刀刀致命。以往上坐享流量之利,却忽略了一个事实——所有人在成为线上流量之前都首先是线下流量,线下流量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并且线下还拥有很多线上无法媲美的优势。
新的流通是服务于新的消费需求,通过消费需求的满足来引导上游工业链的变化。据记者了解,业内普遍认为,线下商超的优势一直集中在对客户体验的满足上。而未来竞争中,实体零售面临更多挑战集中在如何做好用户管理,通过社交网络、大数据以及物流等科技手段完成在新零售时代下的变革。
“电商转线下先天具有技术优势,所有创新的模式都基于技术支撑,理念也是优势之一,所谓理念就是以前的流通是生产企业的终端渠道,但是新的流通形式是为消费者服务的,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核心,因为背后有大数据的支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对记者说到。纯电商的时代很快将结束,纯零售的形式也将被打破,新零售将引领未来全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曾则表示:“线上和线下零售业,在过去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状态,然而,从去年开始,线上线下的融合,由O2O过渡到新零售,已经成为了行业内一个广泛的共识。大家开始思考优势互补,共同把产品服务体验做好,共同来瓜分这块蛋糕,而不只是竞争。”
来源:新华网
后参与评论…
jstufg5yyc9cuz新零售从概念走向现实 电商悄然发力背后是什么逻辑?|电商|零售|京东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北京7月24日电(陈凯茵 黄梓涵)随着线上用户增长红利日趋饱和,一众电商大佬的“视线”不再只锁定互联网,转而对线下零售产生巨大兴趣。
近年来,“京东+永辉”“阿里+银泰”“阿里+百联”这样的牵手数不胜数,彰显着电商大佬对线下的野心“萌芽”。但大佬总是大佬,远不满足于“牵手”。眼下,融合线上优势和线下体验的零售业态雏形初现,预示着电商掠夺线下流量的大潮流正式开启。
那么,线下的吸引力为何如此之大?电商为何纷纷将手伸到线下?
用合作敲开线下零售大门
两年前,时居中国第一、第四大的互联网上市公司阿里巴巴和京东分别牵手零售企业和,从“电”到“店”的转变,被外界看作是电商大佬向线下“进军的号角”。
阿里布了一张密密的网。2016年11月,公告引入阿里巴巴泽泰为其战略投资者,投资金额为21.5亿元,若杭州阿里巴巴泽泰将可交换公司债券全部换股,则持股比例可达到35%。
2016年12月,阿里系投资的易果生鲜“接手”了永辉超市出售的2.37亿股联华超市内资股股份(占联华超市总股本的21.17%),成为联华超市二股东。而百联仍是联华超市的控股股东,合计持有其42.73%的股权。
2017年1月,银泰商业发布私有化公告,阿里参与并将以74%的持股比例成为其控股股东。
2017年2月,阿里巴巴与百联集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同样的,京东的动作其实也不少。
2016年6月,京东收购1号店之后,与后者背后的沃尔玛展开深度合作,沃尔玛将借助其全球供应链提供丰富商品,同时沃尔玛在中国的实体门店将接入京东到家和京东投资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
不难看出,零售业正在悄然储备变革的动能。
在华平投资合伙人陈伟豪看来,新零售有两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第一个是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现在主流的70-90后消费者已经和上一代完全不一样了。他们更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个性化、科技化,同时也有更多的可支配的收入和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去满足消费需求,这是现在零售业需要去响应的。
第二个要点是技术的革新。他举例说,3年前很少人用支付宝,还没有微信支付,电商在PC端开始兴起,真正的O2O还没有开始。而智能手机已经给整个移动互联网带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这些新零售对技术也好、消费者的信息收集反馈也好,都是对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来达成的。
“新零售”落地 从生鲜开始?
日,在阿里云栖大会上, 马云在演讲中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马云断言,“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
新零售概念迅速为人所接受。所有零售行业的巨头在2017年不再大谈电商和网购,而是要在新零售道路上前进。生鲜商品一向是消费者购买频次最高的品类,“新零售”在此落地似乎顺理成章。
2016年1月,原京东物流总监侯毅在沪创办盒马鲜生,后获得阿里高额投资,盒马鲜生采用“线上电商+线下门店”经营模式,门店承载的功能较传统零售进一步增加,集“生鲜超市+餐饮体验+线上业务仓储”为一体,业界普遍认为盒马鲜生将成为阿里新零售的1号工程。截至目前,盒马鲜生已开出13家店,覆盖北京、上海和宁波三地。
京东自然是不愿坐以待毙,2016年初京东生鲜事业部成立,加速拓展生鲜品类、品质管控和发力冷链物流。2017年春节刚过,京东在生鲜事业部之外组建一支“秘密部队”。这个组织就是为京东发展线下生鲜店做前期筹备工作。有消息称,京东线下生鲜店选址初步确定:第一家店位于京东总部附近的亦庄大族广场,经营面积在4000平米,第二家店位于海淀区清河中街的五彩城,经营面积在2000平米左右。
京东自己出手的新零售靴子仍未落地,7月19日,美团主导运营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新零售业态——“掌鱼(章鱼)生鲜”首店正式开业。
且不管美团、京东此举是不是在业界与阿里的盒马鲜生对标,但这种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佐证,新零售从过去的概念阶段开始深耕落地。
电商大佬为什么爱线下?
线上流量成本越来越高,而一些实体零售商的商业物业租赁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下降至10%以内,线上线下的获客成本差距正在缩小,甚至反转。于是纯电商企业的持续增长需要依赖对实体零售的融合渗透,线上与线下从分裂走向融合。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薛宇表示,对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是对商业变革的核心要求,规范化、互动化、一体化、全球化等趋势将成为“新零售”时代的主要特征。而新零售的核心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而形成的供应链和生态圈。
线上为虚,看似飘渺,杀人于无形;线下为实,尽管笨重,却刀刀致命。以往电商在线上坐享流量之利,却忽略了一个事实——所有人在成为线上流量之前都首先是线下流量,线下流量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并且线下还拥有很多线上无法媲美的优势。
新的流通是服务于新的消费需求,通过消费需求的满足来引导上游工业链的变化。据记者了解,业内普遍认为,线下商超的优势一直集中在对客户体验的满足上。而未来竞争中,实体零售面临更多挑战集中在如何做好用户管理,通过社交网络、大数据以及物流等科技手段完成在新零售时代下的变革。
“电商转线下先天具有技术优势,所有创新的模式都基于技术支撑,理念也是优势之一,所谓理念就是以前的流通是生产企业的终端渠道,但是新的流通形式是为消费者服务的,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核心,因为背后有大数据的支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对记者说到。纯电商的时代很快将结束,纯零售的形式也将被打破,新零售将引领未来全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曾则表示:“线上和线下零售业,在过去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状态,然而,从去年开始,线上线下的融合,由O2O过渡到新零售,已经成为了行业内一个广泛的共识。大家开始思考优势互补,共同把产品服务体验做好,共同来瓜分这块蛋糕,而不只是竞争。”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新零售从概念走向现实 电商悄然发力背后是什么逻辑?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新零售从概念走向现实 电商悄然发力背后是什么逻辑?》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新零售从概念走向现实 电商悄然发力背后是什么逻辑?》 精选一新华网北京7月24日电(陈凯茵 黄梓涵)随着线上用户增长趋饱和,一众电商大佬的“视线”不再只锁定互联网,转而对线下零售产生巨大兴趣。近年来,“京东+永辉”“阿里+银泰”“阿里+百联”这样的牵手数不胜数,彰显着电商大佬对线下的野心“萌芽”。但大佬总是大佬,远不满足于“牵手”。眼下,融合线上优势和线下体验的零售业态雏形初现,预示着电商掠夺线下流量的大潮流正式开启。那么,线下的吸引力为何如此之大?电商为何纷纷将手伸到线下?用合作敲开线下零售大门两年前,时居中国第一、第四大的互联网上市公司阿里巴巴和京东分别牵手零售企业苏宁云商(002024,股吧)和永辉超市(601933,股吧),从“电”到“店”的转变,被外界看作是电商大佬向线下“进军的号角”。阿里布了一张密密的网。2016年11月,三江购物(601116,股吧)公告引入阿里巴巴泽泰为其,为21.5亿元,若杭州阿里巴巴泽泰将全部换股,则持股比例可达到35%。2016年12月,阿里系易果生鲜“接手”了永辉超市出售的2.37亿股联华超市内资股股份(占联华超市的21.17%),成为联华超市二股东。而百联仍是联华超市的,合计持有其42.73%的股权。2017年1月,银泰商业发布公告,阿里参与并将以74%的持股比例成为其控股股东。2017年2月,阿里巴巴与百联集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同样的,京东的动作其实也不少。2016年6月,京东收购1号店之后,与后者背后的沃尔玛展开深度合作,沃尔玛将借助其全球供应链提供丰富商品,同时沃尔玛在中国的实体门店将接入京东到家和京东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不难看出,零售业正在悄然储备变革的动能。在华平投资陈伟豪看来,新零售有两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第一个是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现在主流的70-90后消费者已经和上一代完全不一样了。他们更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个性化、科技化,同时也有更多的可支配的收入和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去满足消费需求,这是现在零售业需要去响应的。第二个要点是技术的革新。他举例说,3年前很少人用支付宝,还没有微信支付,电商在PC端开始兴起,真正的还没有开始。而智能手机已经给整个移动互联网带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这些新零售对技术也好、消费者的信息收集反馈也好,都是对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来达成的。“新零售”落地 从生鲜开始?日,在阿里云栖大会上, 马云在演讲中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马云断言,“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新零售概念迅速为人所接受。所有零售行业的巨头在2017年不再大谈电商和网购,而是要在新零售道路上前进。生鲜商品一向是消费者购买频次最高的品类,“新零售”在此落地似乎顺理成章。2016年1月,原京东物流总监侯毅在沪创办盒马鲜生,后获得阿里高额投资,盒马鲜生采用“线上电商+线下门店”经营模式,门店承载的功能较传统零售进一步增加,集“生鲜超市+餐饮体验+线上业务仓储”为一体,业界普遍认为盒马鲜生将成为阿里新零售的1号工程。截至目前,盒马鲜生已开出13家店,覆盖北京、上海和宁波三地。京东自然是不愿坐以待毙,2016年初京东生鲜事业部成立,加速拓展生鲜品类、品质管控和发力冷链物流。2017年春节刚过,京东在生鲜事业部之外组建一支“秘密部队”。这个组织就是为京东发展线下生鲜店做前期筹备工作。有消息称,京东线下生鲜店选址初步确定:第一家店位于京东总部附近的亦庄大族广场,经营面积在4000平米,第二家店位于海淀区清河中街的五彩城,经营面积在2000平米左右。京东自己出手的新零售靴子仍未落地,7月19日,美团主导运营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新零售业态——“掌鱼(章鱼)生鲜”首店正式开业。且不管美团、京东此举是不是在业界与阿里的盒马鲜生对标,但这种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佐证,新零售从过去的概念阶段开始深耕落地。电商大佬为什么爱线下?线上流量成本越来越高,而一些实体零售商的商业物业租赁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下降至10%以内,线上线下的差距正在缩小,甚至反转。于是纯电商企业的持续增长需要依赖对实体零售的融合渗透,线上与线下从分裂走向融合。IDC中国高级分析师薛宇表示,对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是对商业变革的核心要求,规范化、互动化、一体化、全球化等趋势将成为“新零售”时代的主要特征。而新零售的核心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而形成的供应链和生态圈。线上为虚,看似飘渺,杀人于无形;线下为实,尽管笨重,却刀刀致命。以往电商在线上坐享流量之利,却忽略了一个事实——所有人在成为线上流量之前都首先是线下流量,线下流量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并且线下还拥有很多线上无法媲美的优势。新的流通是服务于新的消费需求,通过消费需求的满足来引导上游工业链的变化。据记者了解,业内普遍认为,线下商超的优势一直集中在对客户体验的满足上。而未来竞争中,实体零售面临更多挑战集中在如何做好用户管理,通过社交网络、以及物流等科技手段完成在新零售时代下的变革。“电商转线下先天具有技术优势,所有创新的模式都基于技术支撑,理念也是优势之一,所谓理念就是以前的流通是生产企业的终端渠道,但是新的流通形式是为消费者服务的,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核心,因为背后有大数据的支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对记者说到。纯电商的时代很快将结束,纯零售的形式也将被打破,新零售将引领未来全新的商业模式。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曾则表示:“线上和线下零售业,在过去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状态,然而,从去年开始,线上线下的融合,由O2O过渡到新零售,已经成为了行业内一个广泛的共识。大家开始思考优势互补,共同把产品服务体验做好,共同来瓜分这块蛋糕,而不只是竞争。”《新零售从概念走向现实 电商悄然发力背后是什么逻辑?》 精选二新华网北京7月24日电(陈凯茵 黄梓涵)随着线上用户增长红利日趋饱和,一众电商大佬的“视线”不再只锁定互联网,转而对线下零售产生巨大兴趣。近年来,“京东+永辉”“阿里+银泰”“阿里+百联”这样的牵手数不胜数,彰显着电商大佬对线下的野心“萌芽”。但大佬总是大佬,远不满足于“牵手”。眼下,融合线上优势和线下体验的零售业态雏形初现,预示着电商掠夺线下流量的大潮流正式开启。那么,线下的吸引力为何如此之大?电商为何纷纷将手伸到线下?用合作敲开线下零售大门两年前,时居中国第一、第四大的互联网上市公司阿里巴巴和京东分别牵手零售企业苏宁云商(002024,股吧)和永辉超市(601933,股吧),从“电”到“店”的转变,被外界看作是电商大佬向线下“进军的号角”。阿里布了一张密密的网。2016年11月,三江购物(601116,股吧)公告引入阿里巴巴泽泰为其者,投资金额为21.5亿元,若杭州阿里巴巴泽泰将可交换全部换股,则持股比例可达到35%。2016年12月,阿里系投资的易果生鲜“接手”了永辉超市出售的2.37亿股联华超市内资股股份(占联华超市总股本的21.17%),成为联华超市二股东。而百联仍是联华超市的控股股东,合计持有其42.73%的股权。2017年1月,银泰商业发布私有化公告,阿里参与并将以74%的持股比例成为其控股股东。2017年2月,阿里巴巴与百联集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同样的,京东的动作其实也不少。2016年6月,京东收购1号店之后,与后者背后的沃尔玛展开深度合作,沃尔玛将借助其全球供应链提供丰富商品,同时沃尔玛在中国的实体门店将接入京东到家和京东投资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不难看出,零售业正在悄然储备变革的动能。在华平投资合伙人陈伟豪看来,新零售有两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第一个是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现在主流的70-90后消费者已经和上一代完全不一样了。他们更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个性化、科技化,同时也有更多的可支配的收入和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去满足消费需求,这是现在零售业需要去响应的。第二个要点是技术的革新。他举例说,3年前很少人用支付宝,还没有微信支付,电商在PC端开始兴起,真正的O2O还没有开始。而智能手机已经给整个移动互联网带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这些新零售对技术也好、消费者的信息收集反馈也好,都是对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来达成的。“新零售”落地 从生鲜开始?日,在阿里云栖大会上, 马云在演讲中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马云断言,“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新零售概念迅速为人所接受。所有零售行业的巨头在2017年不再大谈电商和网购,而是要在新零售道路上前进。生鲜商品一向是消费者购买频次最高的品类,“新零售”在此落地似乎顺理成章。2016年1月,原京东物流总监侯毅在沪创办盒马鲜生,后获得阿里高额投资,盒马鲜生采用“线上电商+线下门店”经营模式,门店承载的功能较传统零售进一步增加,集“生鲜超市+餐饮体验+线上业务仓储”为一体,业界普遍认为盒马鲜生将成为阿里新零售的1号工程。截至目前,盒马鲜生已开出13家店,覆盖北京、上海和宁波三地。京东自然是不愿坐以待毙,2016年初京东生鲜事业部成立,加速拓展生鲜品类、品质管控和发力冷链物流。2017年春节刚过,京东在生鲜事业部之外组建一支“秘密部队”。这个组织就是为京东发展线下生鲜店做前期筹备工作。有消息称,京东线下生鲜店选址初步确定:第一家店位于京东总部附近的亦庄大族广场,经营面积在4000平米,第二家店位于海淀区清河中街的五彩城,经营面积在2000平米左右。京东自己出手的新零售靴子仍未落地,7月19日,美团主导运营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新零售业态——“掌鱼(章鱼)生鲜”首店正式开业。且不管美团、京东此举是不是在业界与阿里的盒马鲜生对标,但这种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佐证,新零售从过去的概念阶段开始深耕落地。电商大佬为什么爱线下?线上流量成本越来越高,而一些实体零售商的商业物业租赁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下降至10%以内,线上线下的获客成本差距正在缩小,甚至反转。于是纯电商企业的持续增长需要依赖对实体零售的融合渗透,线上与线下从分裂走向融合。IDC中国高级分析师薛宇表示,对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是对商业变革的核心要求,规范化、互动化、一体化、全球化等趋势将成为“新零售”时代的主要特征。而新零售的核心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而形成的供应链和生态圈。线上为虚,看似飘渺,杀人于无形;线下为实,尽管笨重,却刀刀致命。以往电商在线上坐享流量之利,却忽略了一个事实——所有人在成为线上流量之前都首先是线下流量,线下流量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并且线下还拥有很多线上无法媲美的优势。新的流通是服务于新的消费需求,通过消费需求的满足来引导上游工业链的变化。据记者了解,业内普遍认为,线下商超的优势一直集中在对客户体验的满足上。而未来竞争中,实体零售面临更多挑战集中在如何做好用户管理,通过社交网络、大数据以及物流等科技手段完成在新零售时代下的变革。“电商转线下先天具有技术优势,所有创新的模式都基于技术支撑,理念也是优势之一,所谓理念就是以前的流通是生产企业的终端渠道,但是新的流通形式是为消费者服务的,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核心,因为背后有大数据的支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对记者说到。纯电商的时代很快将结束,纯零售的形式也将被打破,新零售将引领未来全新的商业模式。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曾则表示:“线上和线下零售业,在过去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状态,然而,从去年开始,线上线下的融合,由O2O过渡到新零售,已经成为了行业内一个广泛的共识。大家开始思考优势互补,共同把产品服务体验做好,共同来瓜分这块蛋糕,而不只是竞争。”《新零售从概念走向现实 电商悄然发力背后是什么逻辑?》 精选三“再过五年,电商将是一个过时的词语”,马云曾说。今年以来,无论是电商领域的巨头还是创业公司,都在加紧线上线下融合的步伐。在前几年大热的O2O之后,“新零售”成为热门话题频频被大佬们“带节奏”。新零售这个概念最早提出是在去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他表示,未来线下与线上零售将深度结合,再加现代物流,服务商利用大数据、等创新技术,构成未来新零售的概念。纯电商的时代很快将结束,纯零售的形式也将被打破,新零售将引领未来全新的商业模式。简单来说,之前的O2O或有的是从线上到线下,或者是从线下到线上,而没有考虑到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叠加,以及物流的资源配合。红杉资本中国刘星对于这种融合的定义是“O+O”,做得更好可以是 “O×O”,一种叠加的,甚至是乘数放大的效应。根据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数据,中国的电商规模已经占到全世界电商的47%。而到2020年,世界总的电商零售比重逐步从2016年的8.7%上升到14.6%。但与此同时,世界电商增速将从2016年的23.7%,降到2020年的18.7%。这意味着几年后,电商巨头将面临增速放缓的瓶颈。此时,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需要提前为自己布局下一个新的增长点。对于新零售,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刘星将过去5年中国消费零售业的发展比作“西天取经”——不断探索、不断突破也不断地掉进“坑”里。他认为,“2017年将是线下零售焕发生机的一年”,而那些有“线下载体的新零售”便是“正在开往春天的列车”。国泰君安分析师表示,新零售本质是零售企业调整货(商品、供应商)、场(经营场景)的组织关系,适应消费者行为新变化。在此过程中,超市、连锁龙头企业可能率先完成转变。建议布局超市、连锁行业龙头优质,增持:永辉超市、苏宁云商、中百集团、家家悦等。东北证券分析师则表示,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布局从2016年正式进入快车道,从2016年年初的投资盒马鲜生开始,阿里先后投资易果生鲜、苏宁云商、三江购物、联华超市、银泰以及和百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阿里之所以能够与众多的线下巨头快速开展合作,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首先站在阿里巴巴的角度来说,目前线上流量的获取成本逐步升高,而线下的零售企业经过多年的持续下滑,已经具备较好的。其次,站在线下零售巨头的角度而言,过去一波的电商冲击已然让其认识到自建线上平台的难度比想象中更大,而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言,线上渠道不可或缺,阿里又是最大的线上渠道商,所以能跟阿里合作是他们最佳的选择。东北证券建议关注永辉超市。永辉的一大特色就是生鲜经营占比近50%,目前其超市业态涵盖红标店、绿标店、会员店、优选店、超级物种、精品店等,2016年公司新开门店87家(2家便利店,2家优选店),店数同比增长24%,2016年实现营收492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5%。超级物种是永辉超市2017年推出的“餐饮+超市”的新业态,可以对标于盒马鲜生,这种新业态目前的经营状况良好,每月租金成本为15万,每月共计30万的人工成本,以及一次性支付300万的装修成本。超级物种的客单价在200元左右,日均客流1000人次,因此可以做到日均20万元左右的销售额,单月基本达到盈亏平衡。《新零售从概念走向现实 电商悄然发力背后是什么逻辑?》 精选四原标题:阿里224亿入股高鑫 助力446家大润发、欧尚实现“人货场”重构在放出了好几次收购风声又频频辟谣,外界直呼看不懂的“收购罗生门”后,高鑫零售终于还是牵手第三方电商平台了。11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Auchan Retail S.A.(欧尚零售)、润泰集团宣布达成新零售战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团将投入约224亿港币(约28.8亿美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这场以大润发、欧尚为代表的中国最大商超卖场集团与线上拥有5亿活跃用户的阿里巴巴的历史性牵手,将成为中国商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商业零售史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次系统性改造1995年北京有了第一家国外超市家乐福,随后美国的沃尔玛、韩国的易买得、德国的麦德龙等外资大卖场接连入华。他们曾作为标杆企业,给中国启零售行业开了路,但近几年却不再拥有昔日荣光。年中外资零售百强企业企业(非电商)销售额占比及增速在市场不断收缩,迎来一波一波关店潮的冲击下,传统大卖场们开始寻找新机会,而全渠道O2O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在永辉超市、沃尔玛、一号店纷纷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易果网、麦德龙、百联集团等抱腿阿里,物美接受多点新零售改造,华润集团下华润万家、苏果超市、乐购、OLE、Vango便利店等上万家门店接入美团外卖,此次大润发和欧尚与阿里的强强联合,国内市场前十的商超大卖场搞单打独斗的就剩家乐福了。其实大润发并不是后知后觉,拥抱电商是其一直都在做的事情。2014年1月上线飞牛网,而2016年7月国美在线与飞牛网合作,作为又一势力加入商超市场争夺战。但是飞牛网自成立以来一直亏损,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回报的却是超3亿元的亏损,尽管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认为亏得不多,但巨亏同时,高鑫零售市值蒸发459亿元。飞牛网依的合伙人模式也伴随着争议。获客成本居高不下成为飞牛网最大的痛点。虽然后来与国美合作,但由于国美线上做得也不怎么好,两大原生线下市场一起合力去搞线上,合作不温不火也不奇怪了。在今年2月多次传出大润发与阿里、苏宁、腾讯都在洽谈第三方合作事宜,但也总是遭到“辟谣”,一度上演了外界直呼看不懂的收购“罗生门”。黄明端在2016年4月接受采访时还说“实体零售选择依附电商企业发展线上业务未来必然受制约。”然而经过了半年多的酝酿和准备,最终还是纳入了阿里新零售的版图。高鑫零售也就是商超大卖场欧尚、大润发的母公司,在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446家大卖场。2016年营收超1000亿元,市场份额多年保持国内零售行业第一。而拥有5亿活跃用户,还有盒马生鲜等“新零售爆款”案例傍身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实力更是有目共睹。此次合作将以大数据和商业互联网化为核心,通过全面数字化完成“人、货、场”的重构和升级。新的战略联盟将融合三家企业的资源,赋能高鑫零售借力阿里巴巴的数字生态系统,推进门店数字化,并将新零售解决方案应用于高鑫门店,包括线上线下一体化、现代物流及个性化的消费者体验。有人称二者的联合将是中国商业零售史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次系统性改造。合作的增量价值在哪里?线下流量、快消品供应链是生活必需品为主基调的大润发的优势,但是线上流量和数字化管理的技术能力是其短板,其曾经的电商经历远远谈不上成功。阿里巴巴有线上流量,有技术能力。但其线上流量增速放缓,向线下发展面临的难点则正是大润发擅长的线下运营能力、核心地段物业资源储备(线下流量),以及供应链基础。其一,合作流量互补优势突出。在线下,高鑫零售每家门店建筑面积超过2.7万平米。每家门店基本都经营商店街,有大约1/3的面积外租。高鑫零售的门店更像是社区商圈、社区MALL,有足够多人流量。而且门店约8%位于一线城市,17%位于二线城市,45%位于三线城市,22%位于四线城市。8%位于五线城市。这对于电商在一二线渗透率较高而三四线不足的现实,是最好的互补。阿里(手机淘宝)现有5亿左右的线上活跃用户,可以帮助大润发做大每家门店几公里范围内的市场渗透率。其二,门店物业是高鑫零售最大的资本。盒马鲜生应该是阿里染指线下商超最成功的案例了。线上线下双通道销售,能实现更小门店营业面积创造更大销售额。同时,盒马也能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门店货架、采购等的数字化管理。但要把价值最大化,则需要规模效应,即尽可能快速地复制出更多的标准的“盒马生鲜”门店。一方面需要拥有足够多的物业储备可供快速开店。阿里可通过大数据进行物业选址,但现实是,大数据“看好”的店址,很多其实已有主。这时候高鑫零售当下已开的446家门店和78家储备物业是一笔“资源”。另一方面,当下改造一家门店涉及到设备投入,员工团队、员工训练等投资可能是开设一家新店所需投资的1/3。在大卖场领域,大润发可以说是连锁标准化做得最好的零售商,比如东北三线城市的大润发门店与华南三线城市大润发门店的辨识度极高。在大润发既有门店体系中改造、复制将可能是非常快和低成本的。大润发可以帮助阿里的盒马生鲜训练线下员工,建立标准化、连锁化流程,进而快速复制市场。其三,大润发需要技术重构。大润发已经投资搭建了基于门店发货的“多地多仓”模式,并上线了线上线下一体化项目——大润发优鲜。大润发拥有几千万活跃度不错的储值卡会员,但是没有好的底层技术架构。如果通过阿里的技术导入,以及接入阿里现有庞大的生态链(打通会员),大润发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能力将大幅提升,而这些会员的转化效果可能是惊人的。其四,在商超品类,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型更具成本优势。高鑫零售庞大的销售体量、成熟的仓配体系、供应链能力与阿里线上平台结合,将更有市场话语权,对上游形成更好的议价能力。大润发的快消品供应链能力可以输出给盒马、天猫超市,盒马鲜生在海产品领域积累的供应链基础,也可以输出大润发。双方的融合,可以进一步强化大润发的生鲜经营能力,互补所长。在马云看来,依靠合作伙伴的力量要远远胜于自己通吃。这次与高鑫的牵手又是一个例证。不得不提的一个方面是,高鑫零售的446家门店中,华东区域市场占比41%。阿里早前在华东市场已布局了盒马,投资了联华超市、三江购物、银泰百货、东方股份。而一号店主要影响区域也是华东,阿里这一布局或将侵占京东在华东市场的蛋糕,这对本来线下商超就羸弱的京东又是一大威胁。《新零售从概念走向现实 电商悄然发力背后是什么逻辑?》 精选五马云到盒马鲜生门店走了一遭,这个不为人知的阿里“亲儿子”便被推到了聚光灯下。7月18日,记者在盒马鲜生长宁店注意到,即便是在高温天气的工作日,店内的海鲜加工柜台也排起了长龙,生鲜、水产正是它们最为畅销的商品。短短一周时间,盒马鲜生宣布北京大成店、上海平高店、上海新江湾店三店开业。不过,作为阿里巴巴“新零售”使命的载体,这一节奏并不算快。盒马鲜生总经理张国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开每一家店都是慎之又慎,甚至是“潜伏”式的扩张。“虽然我们是富二代创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很多,但总有成功和失败。要从每一个环节逐步提升,最后才敢请马老师来看一看。”在他的定义中,盒马既不是超市、便利店,也不是餐饮店和菜市场,而是一个线上生鲜平台的体验点、技术驱动的零售平台以及流量转化中心。截至目前,盒马鲜生开出了13家店,覆盖北京、上海和宁波三地,未来还会扩展到广州、深圳和各省会城市以及直辖市。无独有偶,百联集团旗下的RISO首店日前也已开业,主打“餐饮+生鲜+书店”的融合模式,打通线上和线下渠道。不过,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开线下实体店并非其初衷,而是希望借助这套技术和能力,对更多的传统零售进行改造。新零售样本?阿里巴巴在新零售业态的布局,发展两年后正在进入收割期。去年3月, “盒马鲜生”获得阿里巴巴1.5亿美,并与天猫超市、喵鲜生、易果生鲜等组成了阿里巴巴生鲜业务矩阵。此前,备受关注的三江购物(601116,股吧),在获得阿里巴巴投资后,已经与盒马鲜生在宁波合作开了一家门店。“门店前端看到的是然是三江购物的超市,但是它的技术、供应链、物流模式等一系列的方案,都是由盒马鲜生提供的,这也是一个试验。毕竟,盒马以后肯定是要将技术开放的。”阿里巴巴一名内部人士向记者在盒马鲜生门店内看到, 生鲜类商品占据了50%以上的比例,自动收银机也在一周前刚刚安装完毕。张国宏告诉记者,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开业半年以上的几家门店已经可以实现单店盈利。目前线上的转换率达到35%,也就意味着100个浏览盒马鲜生App的用户中,有35人会选择下单,大概是传统电商的10-15倍。短期内能做到盈利,张国宏将此归功为效率的提升。阿里旗下的几大生鲜平台联动,可实现统一采购和联合销售。用户无论是在店内购买还是在线上APP下单,都能享受5公里内30分钟送达。“我们是直采模式,本身就降低了成本,并以“超市+餐饮”联动的方式经营。一般餐厅需要达到至少50%-70%的毛利水平,它们的重点可能就是一顿晚饭的生意;但我们可以拉长经营时间,早中晚餐都可以做,同时还能通过线上平台销售。”张国宏进一步解释。据悉,盒马鲜生的线上订单占比已经超过了50%,在部分门店内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70%。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阿里巴巴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是在线上。对于线下的玩法,阿里巴巴整个团队都是缺乏的。“盒马鲜生是阿里巴巴在线下的一个重要落点,但肯定不是全部,它对阿里的新零售会有一个直接加速作用。另外,盒马鲜生创始人候毅原来是京东物流负责人,如果盒马在物流能力方面能走得通,对阿里在其它业态去铺开,都是很好的尝试。开店成本高昂事实上,此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亲临盒马鲜生上海店,最关心的是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流程数字化问题。而外界的解读认为,盒马鲜生将要进入大规模开店阶段。对此,张国宏坦言公司上下其实十分谨慎。“开店要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环境、口味、商品结构以及供应链本地化。对我们来讲,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准备得更好,有更多的能力给当地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值。毕竟,每家店起码200名员工,再加上店租、装修,这都是很大的成本。”根据公开报道显示,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曾透露,盒马鲜生的单店开店成本在几千万元不等。以上海这样的大型城市为例,张国宏预计,未来可以容纳五十家左右的盒马门店,大多数以自营为主,也包括部分联营、合作的模式。“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未来一定是开放共享的,至于选择成熟的伙伴,还是新兴的创业公司,暂时还不确定。”此前在上海开业的百联旗下RISO,在阿里巴巴与百联集团合作之前就已筹备,其对标的是盒马鲜生及华润的Ole;精品超市。在商品的分类中,50%为餐饮、25%为生鲜、20%是食品饮料以及5%日用品,全店60%的产品为进口中高档产品。两家新零售业态的线下店,与阿里巴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国宏相信,新的零售业态已经成为趋势。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生鲜市场规模接近1万亿元,电商的渗透率还不到3%,每年仍以超过50%的速度高速增长,预计2018年将破千亿元。但是,想要在新蓝海里掘金并非易事,生鲜电商死亡或转型都并不意外。张国宏认为,打开生鲜电商的口子,建立线下门店势在必行。“我们需要一个店,来给用户展示商品。它在这里认可了你的品质后,就不需要再来。线下的客流才能源源不断转移到线上。网上购买生鲜最大的阻力,在于用户对商品的品质是不是足够信任。”目前,京东生鲜、本来生活网均开始从线上走到线下,开出自己的体验店。张毅分析称,线下快速扩张必须要到一个节点,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毕竟它不像线上开店一样能覆盖那么广泛。“盒马估计会采取海底捞这种模式,既需要迅速铺开,又需要把握速度和质量。它是阿里巴巴的一块试验田,线上流量遇到天花板时,线下流量还有待挖掘,获客成本反而比线上低。”《新零售从概念走向现实 电商悄然发力背后是什么逻辑?》 精选六马云到盒马鲜生门店走了一遭,这个不为人知的阿里“亲儿子”便被推到了聚光灯下。7月18日,记者在盒马鲜生长宁店注意到,即便是在高温天气的工作日,店内的海鲜加工柜台也排起了长龙,生鲜、水产正是它们最为畅销的商品。短短一周时间,盒马鲜生宣布北京大成店、上海平高店、上海新江湾店三店开业。不过,作为阿里巴巴“新零售”使命的载体,这一节奏并不算快。盒马鲜生总经理张国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开每一家店都是慎之又慎,甚至是“潜伏”式的扩张。“虽然我们是富二代创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很多,但总有成功和失败。要从每一个环节逐步提升,最后才敢请马老师来看一看。”在他的定义中,盒马既不是超市、便利店,也不是餐饮店和菜市场,而是一个线上生鲜平台的体验点、技术驱动的零售平台以及流量转化中心。截至目前,盒马鲜生开出了13家店,覆盖北京、上海和宁波三地,未来还会扩展到广州、深圳和各省会城市以及直辖市。无独有偶,百联集团旗下的RISO首店日前也已开业,主打“餐饮+生鲜+书店”的融合模式,打通线上和线下渠道。不过,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开线下实体店并非其初衷,而是希望借助这套技术和能力,对更多的传统零售进行改造。新零售样本?阿里巴巴在新零售业态的布局,发展两年后正在进入收割期。去年3月, “盒马鲜生”获得阿里巴巴1.5亿美金投资,并与天猫超市、喵鲜生、易果生鲜等组成了阿里巴巴生鲜业务矩阵。此前,备受关注的三江购物(601116,股吧),在获得阿里巴巴投资后,已经与盒马鲜生在宁波合作开了一家门店。“门店前端看到的是然是三江购物的超市,但是它的技术、供应链、物流模式等一系列的方案,都是由盒马鲜生提供的,这也是一个试验。毕竟,盒马以后肯定是要将技术开放的。”阿里巴巴一名内部人士向记者在盒马鲜生门店内看到, 生鲜类商品占据了50%以上的比例,自动收银机也在一周前刚刚安装完毕。张国宏告诉记者,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开业半年以上的几家门店已经可以实现单店盈利。目前线上的转换率达到35%,也就意味着100个浏览盒马鲜生App的用户中,有35人会选择下单,大概是传统电商的10-15倍。短期内能做到盈利,张国宏将此归功为效率的提升。阿里旗下的几大生鲜平台联动,可实现统一采购和联合销售。用户无论是在店内购买还是在线上APP下单,都能享受5公里内30分钟送达。“我们是直采模式,本身就降低了成本,并以“超市+餐饮”联动的方式经营。一般餐厅需要达到至少50%-70%的毛利水平,它们的重点可能就是一顿晚饭的生意;但我们可以拉长经营时间,早中晚餐都可以做,同时还能通过线上平台销售。”张国宏进一步解释。据悉,盒马鲜生的线上订单占比已经超过了50%,在部分门店内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70%。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阿里巴巴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是在线上。对于线下的玩法,阿里巴巴整个团队都是缺乏的。“盒马鲜生是阿里巴巴在线下的一个重要落点,但肯定不是全部,它对阿里的新零售会有一个直接加速作用。另外,盒马鲜生创始人候毅原来是京东物流负责人,如果盒马在物流能力方面能走得通,对阿里在其它业态去铺开,都是很好的尝试。开店成本高昂事实上,此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亲临盒马鲜生上海店,最关心的是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流程数字化问题。而外界的解读认为,盒马鲜生将要进入大规模开店阶段。对此,张国宏坦言公司上下其实十分谨慎。“开店要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环境、口味、商品结构以及供应链本地化。对我们来讲,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准备得更好,有更多的能力给当地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值。毕竟,每家店起码200名员工,再加上店租、装修,这都是很大的成本。”根据公开报道显示,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曾透露,盒马鲜生的单店开店成本在几千万元不等。以上海这样的大型城市为例,张国宏预计,未来可以容纳五十家左右的盒马门店,大多数以自营为主,也包括部分联营、合作的模式。“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未来一定是开放共享的,至于选择成熟的伙伴,还是新兴的创业公司,暂时还不确定。”此前在上海开业的百联旗下RISO,在阿里巴巴与百联集团合作之前就已筹备,其对标的是盒马鲜生及华润的Ole;精品超市。在商品的分类中,50%为餐饮、25%为生鲜、20%是食品饮料以及5%日用品,全店60%的产品为进口中高档产品。两家新零售业态的线下店,与阿里巴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国宏相信,新的零售业态已经成为趋势。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生鲜市场规模接近1万亿元,电商的渗透率还不到3%,每年仍以超过50%的速度高速增长,预计2018年将破千亿元。但是,想要在新蓝海里掘金并非易事,生鲜电商死亡或转型都并不意外。张国宏认为,打开生鲜电商的口子,建立线下门店势在必行。“我们需要一个店,来给用户展示商品。它在这里认可了你的品质后,就不需要再来。线下的客流才能源源不断转移到线上。网上购买生鲜最大的阻力,在于用户对商品的品质是不是足够信任。”目前,京东生鲜、本来生活网均开始从线上走到线下,开出自己的体验店。张毅分析称,线下快速扩张必须要到一个节点,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毕竟它不像线上开店一样能覆盖那么广泛。“盒马估计会采取海底捞这种模式,既需要迅速铺开,又需要把握速度和质量。它是阿里巴巴的一块试验田,线上流量遇到天花板时,线下流量还有待挖掘,获客成本反而比线上低。”《新零售从概念走向现实 电商悄然发力背后是什么逻辑?》 精选七原标题:福建零售巨头新华都 背后金主现身!线下零售市场风云再起!
作为福建零售双巨头之一,新华都近几年的表现一直不尽人意。然而,就在前两天,一件大事发生了——电商界大佬阿里巴巴出手5亿入股新华都,成新华都,还各出1亿设立合资公司! 此举不禁令人想起两年前另一场高度相似的“联姻”——京东牵手永辉。同是中国处于第一阵营的电商巨头与同是福建实体零售的明星企业,两者结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各自背后都有了金主,永辉和新华都这两大对头未来强弱态势会因此改变吗? 新华都+阿里 福建零售巨头背后金主现身 阿里入股新华都所持股份达10% 9月26日晚间,新华都发布公告称,新华都集团与阿里巴巴成都、杭州瀚云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新华都集团将所持有公司10%的股份,转让给阿里成都及其一致行动人杭州瀚云。 后,新华都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由55.8%降至45.8%,阿里巴巴成都和杭州瀚云各持股5%,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公告称,合作各方将资源互补,共享供应链优势。新华都作为线下零售玩家,也将基于阿里系公司的持股,连接到阿里集团的线上资源,与如淘宝到家等业务合作。另外,会员、支付系统也会打通。 不仅如此,双方各出资1亿元(各占50%股份),设立福建新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作为双方合作平台。新华都公告称,与阿里彼此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福建省范围内投资开设和经营创新门店。
其能为阿里贡献、输出线下丰富的门店运营经验,门店物业资源等, 获得的是盒马线上线下一体化能力、活鲜海产品供应链资源,以及阿里巴巴线上流量、大数据支持等。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新华都与阿里的战略合作,或剑指两年前就联手的京东和永辉超市,毕竟,永辉和京东的联姻可谓赚了盆满钵满。 永辉+京东 “联姻”两年业绩频频报捷 2017年上半年永辉营收283.17亿元 日,京东宣布以43亿人民币入股永辉,入股之后,京东持有永辉超市10%的股份,并任命两个,开始与永辉展开深度合作。
京东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流量、物流和仓储; 而京东的劣势也很明显,在生鲜和熟食等电商不好覆盖的领域。 永辉超市的目标是想以生鲜为切入点,做全品类的零售商。其最大的优势也是京东最大的劣势所在,即生鲜、熟食等经验成熟,其次是门店多;而永辉超市的劣势则在于,线上流量缺乏,最后一公里配送覆盖不足,而这,又恰恰是京东的优势。
两者优势互补,形成了“永辉超市供应链+就近的门店+京东的入口流量+京东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的解决方案。如此强强联合,给永辉带来的是业绩的不断攀升。 2016年财报显示,永辉全年营业收入为492.32亿元,同比增长16.82%,为12.42亿元,同比增长105.1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87亿元,同比增长67.33%。 据永辉超市最新业绩快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再次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83.17亿元,同比增长15.49%;归母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56.94%,超出此前。 永辉与新华都,都是本部在福建的零售巨头,而京东恰好又是阿里巴巴最大的对手。双方在电商、物流等领域,早已经处于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贴身肉搏阶段。在内在需求下,在外来压力下,阿里与新华都可谓是郎有情妾有意,双方一拍即合,火速“联姻”。 而这背后隐藏的,是一场来自线上的线下零售争夺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就已经打响...... 京东VS阿里巴巴 电商大佬转战线下圈地 如今线上殆尽,电商大佬们开始寻求线下资源。一方面,想要占领线下形态各异的消费场景;另一方面,电商对线下零售商供应链能力的需求也愈发强烈。 除了入股永辉,今年4月,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宣布,未来5年,京东要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便利店。
其实早在京东布局便利店计划之前,京东线下的野心就已经显露。 京东线下布局一览 1、京东帮服务站。日,京东集团全国首家大家电“京东帮服务店”正式开业。2016年年底,京东帮在全国开店1731家,覆盖2.5万个乡镇,45万个行政村。 2、京选空间。京东在全国开了三家,位于北京的朝阳爱琴海、通州万达和西南重庆。展示的商品以3C、数码类产品为主,还包括京东“全球购”主推的国际商品。 3、京东母婴体验店。在2015年3月,京东首家母婴体验店在北京市悠唐购物中心四层开业。在体验店1公里内,消费者可享受京东平台下单,体验店配送的服务。 4、京东家电专卖店。日京东家电事业部总裁闫小兵宣布2016京东家电将在农村市场开设实体专卖店,计划专卖店每月新开千家,至2017年开2万家店、覆盖40万个行政村。 5、JD SPACE。2015年4月,京东在北京蓝色港湾商业区开设首个智能娱乐体验馆——“JD SPACE”,提供线下智能硬件、视听、游戏互动类设备等产品的体验服务。 6、京东大药房。2016年5月,首家自营的“京东大药房”正式开业,其中非处方药可在线购买,由京东大药房负责配送。 7、京东到家与达达物流。日,京东宣布旗下O2O子公司“京东到家”与中国最大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合并达成最终协议。新公司很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本地物流与O2O电商平台。 看着老对手京东一步步、全方位发力吞噬着线下这块大蛋糕,阿里巴巴也坐不住了。 布局新零售—盒马生鲜 2016年1月,阿里斥资1.5亿美元投资的盒马生鲜第一家门店落户上海。以“线上电商+线下门店”双向经营模式打造的盒马,是阿里巴巴对线下超市完全重构的新零售业态。 截至目前,盒马足迹已踏过北京、上海、宁波三地,共开了13家门店。种种迹象,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释放着盒马鲜生将要进入快速复制期的信号。
进军线下实体—收购超市 在入股新华都之前,阿里就已涉水收购线下超市零售实体。 2016年底,阿里巴巴集团子公司阿里巴巴泽泰将浙江省最大连锁超市之一——三江购物“收至囊下”,以21.5亿元获得其32%股权。截至2016年上半年,三江购物在浙江省内拥有门店165家。
2017年1月,以198亿港币收购银泰74%股份,获得绝对控股。
2017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收购联华超市18%股权,成联华超市第二大股东。截至日,联华超市总门店数目已经达到3618家,覆盖19个省份及直辖市,为阿里新零售商业版图增添了更多“筹码”。
截至目前,阿里已投资布局了包括苏宁、银泰、百联、三江、日日顺、新华都等公司在内的累计数十个项目,业态范围涵盖电器、百货、商超。从中不难看出,未来零售业的竞争将不仅是门店的竞争,而是线上+线下综合能力的竞争以及平台的竞争。 而在电商大佬一片混战中,作为福建的零售龙头企业,新华都和永辉未来格局将如何演变? 新华都VS永辉 谁将笑到最后? 曾经的连锁“一哥”新华都 落后“生鲜大股”不止一点点 没有福州人会对新华都感到陌生,同样没有福州人会对陈发树感到陌生。新华都是福建企业家陈发树发迹之地。它的出现,使福州整个零售业格局拉开了剧变的序幕。
2010年和2011年,新华都分别实现营收43.64亿元和56.86亿元元,分别同比增长40.95%和30.30%,零售板块发展趋至顶峰,一度成为福州的连锁业“一哥”。 几乎与此同时,曾经只是一家小超市的永辉,也借助农改超的东风,在生鲜经营上一鼓作气贯通福州,成为唯一可与新华都相提比论的零售巨头。
后来因为一系列因素,新华都的发展开始走下坡路,而永辉却一路风生水起—— ★2016年连锁排名:永辉压新华都三个头 在2016中国连锁百强榜单中,永辉超市以544.08亿元营业额及487家门店总数排名百强第10名,而新华都以148.06亿元营业额及149家门店总数排名连锁百强第44名。 ★2017年上半年:新华都营业收入不及永辉的八分之一 根据两家各自发布的2017年半年度报告—— 永辉超市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3.17亿元,同比增长15.49%;新开门店35家(不含会员店、超级物种、优选店业态),新签约门店54家;已签约未开业门店达207家。 新华都2017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17亿元,同比增长0.65%;共计新开5家门店,关闭8家门店。 新业态的出现电商大佬的加盟 未来两大巨头孰强孰弱很难说 新华都表示,本次交易有助于合作双方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双方资源,公司通过借助阿里巴巴集团的品牌效应、先进的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在现有的渠道及线下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帮助公司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改善公司经营业绩,实现零售业务转型。
但更值得重视的是,从这次联手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商业领域的“战火”,已经从早期的诸侯混战,向集群作战递进。而且也从单纯的电商对电商、零售企业PK零售企业,发展成线上线下融合作战。 除了金主的加持,零售业自身,也在进行着嬗变。新零售时代,线下的新零售物种正奔涌爆发,不说全国,在福州,你肯定也已经体验到了...... ★永辉的超级物种★ 继红标店、绿标店、精标店、会员店之后,永辉迎来第五个业态——超级物种。今年元旦,超级物种首店温泉公园店在福州开业,融合了永辉目前孵化的鲑鱼工坊、波龙工坊、盒牛工坊、麦子工坊、咏悦汇、生活厨房、健康生活有机馆、静候花开花艺馆等10余种产物。
在随后开业的门店又陆续新增了手工包坊、择物工坊和超级外卖等物种,不仅支持外卖配送,还推行24小时营业。
截止目前,超级物种在福州、厦门、深圳、南京等地已经开出7家店。下半年,永辉将继续引领“超市+餐饮”行业转变,继续布局会员店,据超级物种战略合伙人林创研透露,“超级物种未来将重点布局福州、厦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预计今年开业24-50家新门店。” ★新华都的海物会★ 不仅永辉超市,新华都也在业态创新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5月10日,新华都海物会首店在福州五四路新华都购物广场五楼正式开业,这同时意味着新华都在超市餐饮化的道路上迎来了实质性的进展。
据了解,海物会是由新华都和福建某餐饮品牌合资组建的将餐饮与商超模式相结合的全新业态,以海鲜集市、美食集市为出发点,提供超过150种的海鲜,主打粤菜、闽菜、川湘菜、日料及各类广式茶点。
与超级物种和盒马鲜生的“超市+餐饮”模式不同,海物会把海鲜餐饮作为经营的重头戏。经营模式上,海物会更偏向正统餐饮企业,规划就餐区约占到整个经营面积的七成以上,且设计了包厢、小会议室等,同时通过场景打造提升就餐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海物会也提供线上下单提前预定的服务。顾客在新华都APP或第三方外送平台下单,无论生鲜还是熟食,承诺在“1小时内送达顾客”。
对于联手专业餐饮企业,重资涉足“餐饮+超市”新业态,新华都相关工作人员曾透露,此举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新增的特色海鲜集市,形成协同新华都旗下大卖场、百货、购物中心等业态发展的“引流”效应。 另一方面,新华都希望能将海物会作为培育、孵化特色、独立的小餐饮“孵化器”,日后形成独立的全新业态全国复制,为新华都创造一个新的营收利润增长点。 各大巨头激战正酣 谁能真正抓住消费者成关键一击 江湖之中谁主沉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新零售从概念走向现实 电商悄然发力背后是什么逻辑?》 精选八原标题:4 年 735 亿,阿里买成了中国最大的线下零售生意作者:龚方毅735 亿人民币,这是阿里巴巴对线下零售最新的投资规模,相当于它最近 6 个季度的营业利润之和。其中最新一笔发生在 11 月 20 日。阿里巴巴宣布以 224 亿港元(约合 190 亿人民币)取得高鑫零售 36.16% 股权。高鑫零售是大卖场欧尚、大润发的运营方,在中国内地开设有 446 家实体门店。马云的电商公司成为高鑫第二大股东,仅比欧尚少 0.01%。阿里巴巴 CEO 张勇用“结婚”形容两家公司间的合作,“今天是结婚仪式,其实我们一直说关键结婚很重要,但是我们婚前是把婚后怎么过日子已经谈的很好了,谈的很具体。”在 9 个月前阿里巴巴和百联宣布合作的发布会上,张勇用了相同的比喻 —— “我想今天是一个全新起点,也是新零售元年第一站,今天我们结婚仪式举办成功。”这是阿里巴巴继入股苏宁、收购银泰之后,第三笔针对线下零售的百亿以上投资。高鑫作为中国第一大线下零售商,股份卖给阿里的时候折价 25%高鑫所经营的大润发和欧尚超市主要集中在华东区域,江浙沪皖鲁的门店数量占 50% 以上、门店营业面积超过 520 万平方米。其开设的门店数量为 446 家,超过沃尔玛中国的 439 家,为中国第一大线下零售商。中国整体线下零售已经连续 6 年同比增速放缓,其中
年为同比减少 0.1% 和 0.5%。相比之下,拥有欧尚和大润发的高鑫零售整体收入和利润仍保持连续增长,只是增速有所放缓,但好于整体线下零售。高鑫复杂,数个股东交叉持股。阿里此次交易实际上分三部分。1. 大股东吉鑫内部的股权转让。吉鑫持有高鑫 51% 股权,它由欧尚和润泰以 51:49 的出资比例设立而成。依照此次交易合同的安排,润泰转让 19.9% 的吉鑫股份给欧尚,换取欧尚直接持有高鑫 9.71% 股份。2. 阿里巴巴通过淘宝中国,直接收购高鑫零售 26.02% 股份,价值 161 亿港元。出售方分别是润泰集团和欧尚,其中就包括欧尚转让给润泰的 9.71%。3. 阿里巴巴以同样的单价,收购高鑫零售控股股东吉鑫 19.9% 股份,价值 63 亿港元。由于吉鑫持有高鑫零售 51% 权益,因此折算下来,阿里巴巴总计相当于获得高鑫零售 36.16% 权益,总支出 224 亿港元。高鑫股权结构阿里巴巴在入股高鑫的同时,还向高鑫提出私有化要约:此次交易将在 3 个月内完成。期间如果没有新的,阿里巴巴需要收购剩余已经发行的高鑫零售股份,每股 6.5 港元、大概还要继续出资大约 134 亿港元。但这并不意味着阿里巴巴有计划全资收购高鑫。按照规定,阿里巴巴至此累计持有高鑫零售的股份已经超过 35%、并且和欧尚、吉鑫结成一致行动人。按照港交所规定,不论阿里巴巴本来是否打算全资收购高鑫,它都得提出收购要约。然而高鑫其余的股东似乎不会同意过低的报价。过去 1551 个交易日,高鑫零售的平均股价为 8.37 港元。这次交易最奇怪的也是价格。高鑫原第一大股东润泰集团和欧尚一道,接受了阿里巴巴提出了每股 6.5 港元的报价,此价格较高鑫上周五 8.60 港元的收盘价打了七五折。一般来说,收购价都会比市场价高,尤其对于这样一个盈利且业内排名第一的公司。根据中金公司 2016 年的一份报告,被收购后私有化价格平均比股价高 43%。前王泽宇告诉《好奇心日报》,即使传统卖场面临行业挑战、导致盈利的超市也估值较低,但以七五折入股也的确比较少见,“各方可能还有别的附加协议条款。”王泽宇说。不过交易各方谁都没有解释为何定价这么低。过低的报价引起抛售。高鑫零售的股价 20 日复盘后,两天内跌掉 9%、市值减少 100 亿港元。针对润泰抛售股份的行为,一位台湾分析师认为,中国线下零售整体业绩不佳,去年大润发关闭山东分店被认为是中国传统零售进一步衰退的标志,并且大润发投资的电商飞牛网至今仍然亏损。所以润泰可能借此退出中国市场。四年,735 亿元投资,阿里巴巴成了中国最大线下零售商从购物中心到超市再到社区里的便利店,原本电商试图取代的实体商业并没有消失。它们之中有些成为了电商的合作伙伴,也有一部分成为电商的子公司。贝恩斯坦分析师巴夫托什·瓦杰帕伊(Bhavtosh Vajpayee)在给客户的一份简报中写道:“中国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在这一过程中,线下零售不是作为抵抗者、受害者或输家,而最经常的是成为电商的合作伙伴。”但这往往不是对等合作,而是被阿里巴巴入股甚至收购的合作伙伴。2014 年 3 月,还在准备去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提出要以 53.7 亿港元对银泰进行战略投资,并尝试打通线上线下的商业资源,实现会员、支付和商品体系对接,也就是现在新零售在说的故事之一。这大概是银泰第一次在浙江省之外的地方,大面积为人所知。现在它在杭州、北京等城市共运营有 29 家百货店和 17 个购物中心。北京银泰大红门店2015 年,阿里巴巴斥资 283 亿元入股苏宁,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同时苏宁也斥资 140 亿元认购阿里巴巴发行的。这个数字不到阿里巴巴近 5000 亿美元市值的 0.5%,对后者经营毫无发言权。之后苏宁去天猫开旗舰店,也在解决淘宝、天猫电器口碑和物流不如京东、3C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的情况。当时的认可这桩交易,双方宣布合作事宜后,阿里 2%。2016 年,阿里巴巴多次投资或者并购线下购物中心、连锁超市:.5 亿美元领投盒马鲜生 A 轮融资2016.3 投资易果生鲜,金额未披露2016.11 出资 21.5 亿元购入三江购物 32% 股权2016.12 出资 2.37 亿元购入联华超市 21.17% 股权。今年 1 月,阿里巴巴又将线下投资升级,它与银泰创始人沈国军组成的财团,提出了每股 10 港币的私有化方案、总投入最多可达 198 亿港币。这桩溢价率达到 50% 的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将提升至 74%,拥有。银泰从港交所退市。但银泰的业绩不如高鑫。而且银泰所属的百货业 2016 年收入增速为 1.3%,还不到超市的 1/5。一桩桩的收购、投资完成后,阿里巴巴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线下零售商。全球最大三个零售公司都要同时做线上线下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三个零售商分别是亚马逊、阿里巴巴和沃尔玛。三个公司都在美国上市,市值分别为 5477 亿美元、4862 亿美元和 2894 亿美元。这三个公司经营方式各不相同,但今天都在同时做着线上和线下的零售生意。亚马逊在过去几年里陆续做了当日送达、1 小时送达、在市区建仓储物流的尝试,试图用传统的电商送货方式进入生鲜市场。这些尝试进展缓慢。今年 7 月亚马逊花 177 亿美元买下 Whole Foods。这宗交易是亚马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也是美国零售业历史上第四大交易。拥有 Whole Foods 旗下 460 多家门店的亚马逊,成为美国第五大杂货零售商。与此同时亚马逊也做起了实体书店生意,到目前为止开了 12 家,绝大部份都是今年开的。目前美国的全国性连锁书店倒得只剩一家。生鲜和书店之外,亚马逊今年 9 月还 2700 万美元入股印度线下零售公司 Shoppers Stop。该公司在印度 38 个城市开设 83 家门店。亚马逊计划在 Shoppers Stop 购物中心设立零售体验中心、推销其线上时尚类商品,后者则将其代理的 400 多个品牌商品放到亚马逊网站上进行销售。亚马逊的兴起几乎是伴随着沃尔玛的衰落一块发生的。以市值计,沃尔玛是全球第三大零售商;以销售额计,其接近 5000 亿美元的数字为全球第一。它通过开在美国各地的超级购物中心,曾经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消费偏好和生活方式。沃尔玛开始电商尝试,首先是在 2011 年通过收购在硅谷成立 WalmartLabs 实验室。那里有来自 eBay 和亚马逊的早期高管。但沃尔玛电商进展缓慢,这家公司一度暂停线上投资。2015 年 5 月 19 日,沃尔玛公布财报,收入、利润双双下滑,电商收入增速滑落到 17%,这导致当天股价下跌超过 4%。2016 年下半年之后,沃尔玛又开始在电商领域加大投入,把电商业务和自己的股价表现绑在一起。它花 30 亿美元收购 Jet.com,并让 Jet.com 创始人马克·洛尔接管沃尔玛的电商业务。马克·洛尔曾在 2005 年创办母婴电商平台 Diapers.com,逼的亚马逊以 5.4 亿美元收购它结束价格战。Jet.com 是沃尔玛金额最大的单笔电商收购。之后它还分别花 7000 万美元收购鞋履电商 Shoebuy、5100 万美元收购户外服饰电商平台 Moosejaw、8000 万美元收购女装电商平台 ModCloth 以及 3.1 亿美元收购在线男装品牌 Bonobos。这些交易集中发生在
年。沃尔玛进入中国的电商生意是从 2011 年控股 1 号店开始的,之后沃尔玛在 2016 年 6 月投资京东 40 亿美元,并于今年 2 月将持股比例增加到 12.1%,成了京东第三大股东。现在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在京东平台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沃尔玛超市则接入京东的 2 小时超市配送服务“京东到家”。它们可能没想清楚具体怎么让线上与线下融合,但都必须做起来了现在最大几个零售公司的并购、投资规模都很大,也都做了些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尝试。比如亚马逊的无人便利店 Amazon Go 用亚马逊应用结账、代替售货员以降低经营成本。它的实体书店依据亚马逊网店的数据选书,店内书籍售价也与线上保持一致。在利用新技术的同时,目前开出的这一家便利店和 12 家书店都位于热门商圈,有天然人流。不过大部分书店都是今年才开,现在还不确定它和线上同样的低价能对得起高额的店面投入。至于新收购的 Wholefoods,虽然已经做了一些促销,但时间太短还看不出什么。沃尔玛则开了更多社区小店(Neighborhood Markets),主要卖牙膏、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并陆续关闭距离用户较远、需要开车大采购的大超市。因为原本这些大店的生意交给了它的电商部门。线上线下同价、到店取货都是沃尔玛曾经做过的。这些生意听起来合理,线上线下同价就能留住店里的客户,让他们直接刷卡拿货走人。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沃尔玛目前已经放弃线上线下同价。这个月沃尔玛开始调涨部分商品价格网上售价 —— 比如牙刷、狗粮、通心粉,鼓励人们到店里消费。因为这些商品货值低、重量轻,运费比沃尔玛销售利润还高。阿里巴巴做的更多一点。这些生鲜超市既是卖场也是生鲜到家服务的仓库。它鼓励前来的顾客下载应用,以后在家下单一小时送达。被阿里巴巴收购的银泰提供线上线下同价,但销售额却在下滑。银泰 2015 财年全国同店总体销售额只增长了 0.5%、到了 2016 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变成了 -4.1%。开业超过一年的 43 间门店中,超过一半销售额都有下跌。已经跟阿里巴巴合作了两年的苏宁,至今也不能保证线上线下同价,店内销售人员会鼓励你跟他们砍价,然后给一个“说不定比网上还便宜”的价格。但阿里巴巴改造线下店的投入没有因此减慢。双 11 期间,从无人购物到刷脸支付再到魔镜试妆,强调“新零售”的阿里巴巴几乎将国内外所有新的零售技术都试了遍。这里有增长的压力。不论对于这几个电商或实体巨头的哪一个,原先的市场都趋向饱和,增长越来越慢。很显然,虽然电商抢走了大块线下市场,但线下市场不会完全消失。根据中国商务部、工信部披露的数据,中国网购人数增速连续四年下滑,截止到今年 6 月,中国一共有 5 亿网民在网上买过东西、同比增速从四年前的 20% 掉落至 10%。2016 年 5.5 万亿网购销售额只占中国整体零售市场 19% 的份额。与此同时,中国网购零售总额的增速已经连续三年下滑。美国的反差更大一些。2013 - 2017 年,线上销售占整体零售比例仅从 8% 上升到 9%。另一项由消费者产品研究公司 TABS Analytics 所做的调查显示,虽然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做了很大的投资,但频繁网购杂货的顾客还是只有 4.5%,仅仅比四年前的 4.2% 略微上涨。不是所有的收购都是 1+1=2,绝大部分市场会小于 2。但为了更大的市场和未来的增长,零售巨头们已经不能在“线上”和“线下”里只做其中一个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新零售从概念走向现实 电商悄然发力背后是什么逻辑?》 精选九生鲜电商是个大生意。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报告(下称: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851.4亿元,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市场规模。而2016年生鲜电商的渗透率才3%,对比整个电商行业20%以上的渗透率,市场空间巨大。这还是一块机会巨大的市场。平台电商的规则并不适用于生鲜电商:所有的物流、仓储、配送、履约等模式,都需要重建。生鲜电商发展,要先烧基础设施而非流量,这是典型的京东、亚马逊发展模式,因此这个行业,或许正在酝酿下一个京东、亚马逊。正是因为生鲜电商需要先投入基础设施,大量创业公司生存艰难。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亏损的占88%。这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2016年,14家大型生鲜电商企业倒闭,生鲜电商线下大多开店失败。多数2C生鲜电商市场经历了洗牌之后,转做毛更低的2B业务,勉强维持生存。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每日优鲜吴海燕对《财经》记者说,生鲜B2C是仅存的还没有被现有大电商平台充分渗透的万亿元行业。这个依托亚马逊模式发展的行业,未来或许会诞生下一个亚马逊。但这个行业太早期,即使经过了残酷的淘汰赛,依然没有胜利者。淘汰赛生鲜电商在2016年完成了淘汰赛,在基础设施上大量投入、对全环节运营效率进行提升的生鲜电商们,暂时获胜。生鲜电商行业,2014年有多热闹,2016年就有多冷静。2014年前后,生鲜电商创业公司集中爆发。IT桔子数据统计,2014年,约35家初创公司涌入生鲜电商市场。数量是前一年的两倍,前三年的七倍。资本也随之踏破门槛,亚马逊2000万美元入股美味七七,京东7000万美元领投天天果园,阿里巴巴投资易果,顺丰上线生鲜电商顺丰优选。那一年,生鲜半成品电商青年菜君成立。该项目在2014年下半年连续获得两轮千万级融资,估值2亿元人民币。联合创始人任牧告诉《财经》记者,2014年投资人普遍看好生鲜电商,积极鼓励其加速投入。不到两年,资本态度骤变。就在青年菜君搭建完宅配物流体系,实现北京区域配送2小时达,2016年8月,资本突然跳票,项目无奈。不只是青年菜君,多数曾红极一时的生鲜电商明星项目,都在2016年失去了续命资本,倒闭、裁员、砍业务、被收购等消息屡见不鲜:美味七七倒闭、沱沱工社放弃扩张深耕有机市场,一米鲜被收购,多点Dmall核心高管全部撤离、裁员过半……这一切来得并不突然。绝大部分生鲜电商都是在高补贴高投入高亏损的基础上发展。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16年,包括小型垂直品牌在内的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而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资本越发谨慎。“投入太大,毛利太低,投资人都不愿意下手了。因此很多电商转做2B业务,至少亏得少一点。”一位涉足生鲜的大型电商高管说。不少生鲜电商融资困难,而企业本身又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现金流断裂是倒闭的主要原因。”本来生活联合创始人之一告诉《财经》记者。多次迭代中,不断有人退场,资本寒冬加速了这场淘汰赛。但同时,几年间的模式创新和消费习惯沉淀了下来。2016年生鲜电商的整体交易额达到900亿元,同期增长80%,渗透率从1%增至3%。而最新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17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650亿元,同比增长80.5%。淘汰赛中,每个人互为奖品,为行业烧出了用户习惯。烧出核心竞争力生鲜电商的模式基于亚马逊,但难度远高于亚马逊。前端后端、线上线下,都在为这个毛利率极低的行业设坑。相比天猫等平台电商,生鲜电商主攻一个品类,是垂直生意。但它也是平台生意,因为平台电商所有后端(采购、物流、仓储、配送、履约等),几乎都不适合生鲜电商,需要重建。本质上来说,生鲜电商是京东、亚马逊的“B2C+自建物流”模式,而难度更高。首先,不同于亚马逊起家的图书、京东起家的3C产品,生鲜是非标品。中国农产品产地分散,大小不一,品质不定。因此生鲜采购价格不固定,不同批次不同品质。入库标准执行非标,采购数据管理体系要重建。同时,生鲜仓储物流体系也需重建。生鲜在售周期短,损耗高。水产只有0.5天-1天保质期,水果则为1天-2天,每个城市的运输条件配比都不一样。这意味着巨大的前期投入,而创业公司难以承担。如生鲜电商壹桌网曾在冷链物流上采用跨温层技术,这项技术造价昂贵,最终间接导致其破产倒闭。不仅难做,更难赚钱。生鲜电商毛利率普遍在20%以下,而服装、食品等消费品类则能达到50%以上。“生鲜电商就是一分钱一分钱算账的生意。”京东商城生鲜事业部总裁王笑松对《财经》记者说。从成本角度来看,生鲜电商成本主要在两部分,前端的获客成本和后端的服务成本。获客成本日渐走高。于是2016年起,生鲜电商们开始走向线下,“整体看,生鲜零售或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的净利率是比纯电商高的。”百果园电商业务负责人焦岳告诉《财经》记者。而生鲜电商深入线下,要么开店、要么与商超合作,都是极大的业务投入。在服务成本上,运营效率有极高的要求。同时,履约成本极高,大仓模式下是每单25元-40元之间,前置仓模式是15元-30元之间。服务成本往往是压死生鲜电商的最后一根稻草。“大部分生鲜电商都不是被竞争搞垮的,而是被自己的效率拖死的。”峰瑞资本副总裁、生鲜投资人黄海对《财经》记者说。生鲜作为高频消费品类,收入不应是难题。然而,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头部多家生鲜电商次月复购率在60%内,半年复购率在30%内,远低于生鲜实际消费频次。但复购偏偏是生意的本质——如此低的毛利率,没有高频复购就不可能有盈利空间。生鲜产品是复购行为的关键。“可能送过去的水果不够甜,用户就不会再买了,所以要做严格品控。”每日优鲜COO孙原告诉《财经》记者。因此,2016年开始,生鲜电商逐渐意识到,要深入上游产业链实现品控,加速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这又是另一块战场。部分生鲜电商选择参与上游种植,如百果园、每日优鲜等,实现绝对品控;部分生鲜电商选择输出技术标准,如易果合作农科院等机构,向上游中小型农产品商输出如对种植密度、育苗的要求等。最终,所有对后端的投入都将形成壁垒。“生鲜电商在前端的单量,将拉动后端冷链物流和供应链的成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如果只是买流量拉日活冲单量而获得下一轮融资,其实是。”易果联合创始人金光磊对《财经》记者说上游农产品品牌化带来的溢价和用户黏性,下游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最终塑造了生鲜电商的竞争力。但两者都是极其烧钱、短期无法回本的投入。巨头鏖战阿里形成“天猫生鲜平台+易果生鲜+安鲜达+盒马鲜生”为主的排兵布阵,而京东以自营生鲜为中心,正向在更多方向拓展。生鲜电商被普遍认为是电商领域最后一片蓝海。(日,上海,盒马鲜生门店。一名工作人员挑拣线上订单的商品。图/视觉中国)美国电商发展历史显示,在亚马逊和Ebay体系下,其他品类的垂直电商几乎失去生长空间。而唯独生鲜电商市场有万亿元规模,且巨头难以形成垄断——亚马逊生鲜O2O业务(AmazonFresh)已经做了十年,仍不温不火。吴海燕认为,生鲜B2C是仅存的还没有被电商巨头充分渗透的万亿元行业。这意味着,这个依托亚马逊模式发展的行业,未来也会诞生下一个亚马逊。因此,从电商巨头,创业公司,再到线下生鲜O2O超市,明知举步维艰仍有人前赴后继。谁的赢面更大?综合来看,电商巨头已成行业主导。天猫与京东均在生鲜品类上修筑战壕,流量优势和投入实力都并非创业公司可比。刘强东曾在2015年宣布与阿里全面开战,尤其要在生鲜上重点出击。2016年1月,京东商城生鲜事业部成立。生鲜被京东视为实现万亿元净收入和万亿元市值的弹药库,京东派出了强将掌舵。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生鲜事业部总裁王笑松是京东的功勋战将,曾带队3C事业部,将京东3C品类做到全国第一。与此同时,从2016年到2017年,天猫超市戏剧性地经历了先降级后升级——前天猫超市总经理江畔下课,猫超被降级;而天猫大快消负责人靖捷接管后,猫超又得升级。“目前,所有快速消费品业务线都为天猫超市KPI负责。”一位天猫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但目前,天猫超市生鲜的入口权重和事业部层级都没有京东放得高。2017年双方不遗余力地为生鲜业务输血。阿里目前已布局所有模式,形成“天猫超市+易果+盒马鲜生”为主的排兵布阵,而京东以自营生鲜为中心,正向更多方向拓展。双方都继承了各自平台的特有优势。阿里与京东生鲜打法上的差异可以分别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和“多、快、好、省”来概括——前者在消费者体验之外,更侧重平台型全产业链布局;后者希望在消费者体验上做到极致。天猫大快消事业组负责人靖捷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屡次提到服务天猫平台上的商家。他称希望天猫超市带给消费者和品牌商家的是组合拳——安鲜达和整个天猫体系能为商家提供更加完善和经济的服务,最终让消费者对自营和第三方商家购买感受无差异。天猫生鲜充分利用其数据管理和运营上的积累。目前天猫超市已与天猫投资的易果深度打通,共同运营。易果CEO张晔,此前是大宗商品贸易数据公司创始人,一上任就宣布易果转型生鲜全产业链平台,持续挖掘农产品大数据价值。天猫生鲜平台为中小生鲜商店准备了从上到下的服务。易果利用消费需求和消费数据,倒逼上游供应链更加适应市场需求。虽然实际落地难度较大,农产品品牌化路程较长。而在下游仓储物流体系上,阿里正重金加码安鲜达——进攻京东的冷链物流基础。京东有着全国最大的冷藏、冷冻、仓配一体化电商物流系统,引进零下30摄氏度恒温仓控设备,定制化干冰包装,全程冷链配送。最后一公里配送实行人工背箱上门,业内无人可比。因此,生鲜商品损耗更小,用户体验更好。在阿里砸重金扶持易果后,两方在物流上的差距正在缩小。2017年8月,阿里向易果注资3亿美元D轮,多位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阿里投易果,除了找人帮做上游外,更看重易果的冷链物流。而京东供应链资源得天独厚——京东曾与沃尔玛联姻,战略投资生鲜电商天天果园和国内最好的生鲜零售商之一永辉超市,方便共享采购体系。但据天天果园前高层和多位业内人士透露,京东生鲜与天天果园和永辉的合作并不愉快。目前,京东多与大中型农产品品牌商合作,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标准化。一位阿里生鲜体系前中层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体量上来说,天猫生鲜略大于京东生鲜,而包括第三方商店的大淘宝体系远超大京东体系。但目前天猫生鲜占大淘宝体系比例非常低,未达预期,京东生鲜则高很多。而在O2O和生鲜零售方面,阿里在生鲜零售上布局更为清晰和全面。O2O方面,天猫超市从2017年7月起,在北京和上海推出了29元包邮、三公里配送,天猫超市一小时达服务,主打生鲜产品。靖捷告诉《财经》记者,前置仓从2015年开始准备,补上了天猫生鲜满足及时性需求的业务。2017年,阿里全资孵化的生鲜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商概念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