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督查对铜业影响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了吗?

环保督查造成地方经济下滑? 环保部驳斥
  环保督查是否造成28城市经济大幅下滑环保部:多市数据说话经济指标没降反升
  法制网记者郄建荣
  持续时间长达一年的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以下简称强化督查)正在进行。一种怪论始终未散,那就是环保督查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
  事实真的如此吗?包括今天在内,环保部连续通报了一些地市的做法及相关调查数据。事实及数据显示,在环境压力的倒逼之下,山东省济南市、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等一些地方企业成功转型,经济指标非但没有出现大幅下滑反而呈上升趋势。
  同时,还有一些城市始终保持环保高压态势,严厉查处环境违法问题,严肃问责责任人。环保风暴之后,不仅经济没下去,空气还好了。
  经济未受影响四地出现增长
  环保部今天通报说,今年济南市政府投资360亿元,坚决推进济钢搬迁工程,拥有年产1200万吨钢铁产能的济钢已于今年7月初全面停产。同时,济南市东部老工业区已完成54家企业的搬迁;此外,已拆除锅炉323台;对“散乱污”企业进行了集中整治。
  “2017年上半年,济南市GDP总量为3417.4亿元,经济同比增速为8.3%。月,济南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2%,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4%,居山东省第一,税收比重同比增加80.6%,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1%,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正不断增加,以高耗能行业为代表的低端供给进一步减少,工业发展顺利实现了新旧动能的换道转档。”从环保部公开的这一组数据看,显然,环保风暴并未使济南市的经济指标出现下滑。
  新密市的经济同样没有受到环保风暴的影响。据环保部介绍,新密市借势环保督查,全面进行产业结构转型。主要经济指标在经历了去年小幅回落的短期阵痛后,2017年全面回升。“今年1至8月,新密市耐火材料产量799.6万吨,同比增长7.0%;产值534.3亿元,增长7.7%;增加值98.5亿元,增长4.9%;税收3.3亿元,增长40.9%;综合能耗下降12.5%。耐火材料产业对工业发展的贡献率达28.1%,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16.7%。”环保部指出,借环保督查全面进行产业升级是新密市经济持续向好的重要原因。
  二七区是郑州市环保整治力度较大的一个区,不仅实施了“不允许不达标违法施工、生产;不允许以停工代替整改”等严禁的措施,而且还建成“互联网+”大气污染防治精准整治平台,整合区域综治视频监控、“蓝天卫士”、渣土车GPS定位等监控资源,同步开发手机APP,随时查看监控点情况,形成全天候、立体式的监控“天网”。
  如此严厉的环保管制措施非但没有影响二七区的经济发展,反而今年前8个月,二七区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亿元,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7亿元,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239.5亿元,增长14.7%。
  环保部透露,二七区19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93亿元,已完成投资136亿元。15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计划投资452亿元,已完成投资274亿元。213万㎡安置房实现桩基施工,114万㎡安置房顺利回迁。
  严肃问责环保压力有效传导
  针对强化督查,环保部及国务院相关部门以及京津冀晋鲁豫6省市政府联合出台了攻坚方案、量化问责方案等措施。据环保部介绍,一些城市加大了对违法问题及不作为、慢作为的查处及问责力度。
  为确保“散乱污”企业清零整治和标准件产业规范提升,环保部表示,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督查室、组织部组成的联合督导组,对各项工作进行强化督导、跟踪问效,每天通报,定期调度,颁发流动红、黄旗;同时,对连续落后的部门和乡镇,由组织部、纪委监察局依据有关规定进行约谈问责,严查重处不作为、慢作为人员。
  环保部说,截至9月底,邯郸市永年区对123人启动问责程序,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77人,诫勉谈话11人,通报批评35人,确保了责任落实到位,压力传导到位。
  在强化问责的同时,邯郸市印发《关于对“散乱污”企业及标准件企业偷排偷放非法生产实行公开举报的通告》;公安、环保持续开展夜查和突击检查,对违法违规生产、偷排偷放的企业,依法严厉打击,从严从重追究法律责任。据环保部介绍,截止目前,邯郸市已移送公安案件52起,其中刑事案件9起,刑事拘留9人,批捕5人;行政拘留案件43起,行政拘留47人。
  济南市也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据环保部透露,截至目前,济南市共查处环境污染刑事案件5起,行政拘留5起,抓获违法嫌疑人员16人,立案236件,罚款875.4万元。9月15日至10月9日,环保部巡查组共核查前期已整改的环境问题430个,已完成整改416个,占比96.7%。
  一些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环保部启动持续一年的强化督查目的就是为了改善“2+26”城市的环境质量。至今强化督查已经进行了近半年,一些城市的环境质量开始出现向好的趋势。
  据环保部介绍,通过开展标准件行业整治提升,邯郸市永年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永年区空气质量指数较5月份强化督查启动之前,除臭氧(O3)有所增加外,其余6项指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10、PM2.5、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2)分别较5月份下降21.37%、31.0%、16.7%、7.9%、38.1%、35.7%。“晒蓝天、拍白鹭”已经成为近来永年群众朋友圈最活跃的氛围。
  不仅是邯郸市永年区,据环保部介绍,郑州市的二七区优良天数、PM2.5、PM1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位于郑州市前列。新密市PM2.5、PM10指标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居郑州市前列,区域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法制网北京10月11日讯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林力凯,赖旭华
据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官方微博消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近日,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将全面启动,已组建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由焦焕成、吴新雄、马中平、贾治邦、朱之鑫、蒋巨峰、杨松、李家祥等同志担任,分别负责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开展督察进驻工作,实现对全国各省(区、市)督察全覆盖。
中国新闻网
8月15日下午,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西藏自治区。至此,第四批8个中央环保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将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环境保护督察。这也意味着,我国今年将实现对31个省份的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
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近日陆续向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等省市反馈督察意见。“新华视点”记者了解到,督察组向7省市交办的31457件环境问题举报已基本办结,立案处罚8687家,拘留405人,约谈6657人,问责4660人。
国家环保督察办公室今天透露,截至8月14日,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先期进驻的7个省(区)已拘留6人;约谈党政领导干部62人,问责62人。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副组长翟青表示,第六督察组将坚持边督察、边移交、边督办的原则,把群众来电来信举报的环境问题转地方处理。
2015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2016年1月,中央环保督察组率先在河北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试点。日,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西藏,至此,中央环保督察对全国各省(区、市)实现全覆盖。
“前几天河里还有臭味,现在干净清澈多了。”8月31日,成都崇州市三郎镇益善村2组村民王文强站在家门口,指着门前的一泓清水欣慰地说。
记者5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截至9月4日,第四批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完成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等省(区)的下沉督察任务,已约谈2914人,问责4129人。
据环境保护部网站消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四批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等省(区)实施督察进驻。截至9月4日,8个督察组均完成第二阶段下沉督察任务。
据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官方微博消息,9月15日,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完成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等8省(区)的督察进驻工作。截至当日,督察组交办的39586件环境举报,地方已办结35039件,办结率达到88.5%。在此期间,8省(区)因环境问题约谈4210人,问责5763人。
中国新闻网
环保部日前公布,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完成对吉林、浙江、山东等8个省份的督察进驻工作。在此期间,8省份因环境问题约谈4210人,问责5763人。从2015年底中央环保督察巡视在河北试点开始,环保问责风暴在各地掀起并覆盖全国31个省份,已有超过1.5万人被问责。环保督查力度前所未有,会影响经济发展?
来源:环保部发布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环保督查影响经济发展吗? 人民日报:欠账终究要还_网易财经
环保督查影响经济发展吗? 人民日报:欠账终究要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环保督查影响经济发展吗? 人民日报:欠账终究要还)
生态环境欠账,终究是要还的,甚至需要加倍偿还。违法排污企业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给地方留下生态环境烂摊子,整治和恢复的费用可能是个“天文数字”,远远超过其创造的那点或财政收入
环保部调集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正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8个城市进行强化督查。这次环保督查的目标主要是打好蓝天保卫战,计划开展一年时间,执法力度在中国环境治理史上前所未有。统计数据显示,4月7日至5月19日,督查组检查了1.2万家企业,发现有8000多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其中没有治污设施的“散乱污”企业达3000家。5月28日和29日端午节假期期间,督查组采取暗访、夜查、突查等方式,发现604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
环保督查和整治保持高压态势,斩污利剑挥向这些成千上万的企业,对改善空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就业增收。
这次大规模督查中,数量惊人的“散乱污”企业,是环保执法人员紧盯不放的重点对象。“散乱污”企业大致有这样一些特征:没有工商登记、没有环保手续;工艺落后,不符合产业政策;没有任何治理设施、污染较重;不符合当地规划布局。根据各地上报的情况初步统计,这样的企业在京津冀及周边的28个城市中有5.6万家。而且督查中还发现,一些地方多家“散乱污”企业不在上报的清单之内。要查处的“散乱污”企业数量确实很多,但大多集中在低端产业,往往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实际上其“质量”和经济效益并不高。
“散乱污”等污染企业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可能微乎其微,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贡献”却着实不小。生态环境欠账,终究是要还的,甚至需要加倍偿还。违法排污企业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给地方留下生态环境烂摊子,整治和恢复的费用可能是个“天文数字”,远远超过其创造的那点GDP或财政收入。此外,它们想方设法压缩环保投入,甚至环保投入为零,产品因此比运行了环保设施的正规企业便宜,破坏了市场公平,不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企业是经济发展的“负能量”,是有害的毒瘤。
一些违法排污企业的受益者只是个别经营者、所有者,并非一方百姓,而且严重危害周边群众健康,影响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治理、关停这样的企业,影响的只是违法获取利益的一小部分人,对经济发展和群众福祉并不会产生伤筋动骨的危害,带来的或许是脱胎换骨的历史机遇。“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就业增收”岂能成为保护污染企业和个别人利益的幌子?
个别违法排污企业诉苦,认为环保执法“扰民”,环保监管过度。实际上,并不是环保监管过头了,而是原来监管力度比较薄弱,这些企业在保护伞下被呵护惯了,对开始动真碰硬的环保督查执法行动,一时适应不了、接受不了。
前些天,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了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样的状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
生态环保短板必须下大气力弥补,打着“发展”旗号的污染绝不能继续纵容。只有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损害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中华大地才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刘 毅)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保督查 长期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