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法师偷盗3从哪里学及暗黑2死灵法师装备备找谁换

宽见法师:做事情没有长远心该如何改变
文:宽见法师
弟子问:阿弥陀佛!弟子做同一件事,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厌倦,就想换另一件事做,比如工作。请师父开示弟子应该怎么改变这样的心理?
宽见法师:确实不少人都有类似这样的心理。我们做一件事情长了,就想换一换,这个倒也不为过,看是什么事。比如一个单位,或者寺院,会有各个部门和分工,有时候我们在一个岗位待的时间长了也会疲怠。这个时候换一下岗位,可能会让我们有一种新鲜感,也会让我们做事的积极性和热情会持续。这是正常的,但是有些不能过。
对于人生的态度。比如说学佛,学佛的时间长了,然后换一个,这个就过了。那么对于工作来讲,现在跟过去的确也不一样了。过去是铁饭碗,现在换工作其实也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关键是看发心,如果你的发心是为了追逐你的梦想,一种正当的、好的梦想,人生有追求,希望能够更加地完善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自己也实际能得到这种进步和提高,那我觉得这倒也是可以的。
就是注意一点,不要强求,也不要攀缘,不要去攀比。你的动机是什么?你的动机不是因为看见别人挣钱比你多,所以你就不行,我也得做那个工作。看见姚明打篮球出名了也要打篮球,也要出名。这种动机是不正确的。
如果你是这种动机:说大一点是更好地利益众生,说小一点是更好的成长自我。什么叫成长自我?比如说:我愿意学习,或者在各个方面能够成长自己而去换工作,这样的考虑,我觉得倒也正常。如果你是因为攀比、妒忌,这就不可取。还有一种是因为烦恼,特别的烦恼,这种烦恼,它往往干什么都很难持续下去,这个其实就要学习佛法来对治。
比如说一些有焦虑症,他总是觉得不安全,他没有办法接受当下,如果从佛法的角度来讲,还是对因果认识的缺乏。我们要打好基础,如果你对因果认识够了,你就会知道,你的未来取决于你种了什么因,而不取决于你换一个工作,或换一个什么地方。
我们很多人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嘴里的,望着盘子里的。不脚踏实地,所以人生需要一个老实的态度,但是,人长久以来的习气,需要在一个共修的环境中,一个好的环境当中去慢慢地熏修。我们一起参加大众阅藏,对一些烦恼的对治都是很好的。你参加大众阅藏,读了佛经,是不是就发觉有一些烦恼,自然地就消除了。有一些习气,也得到了对治,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本来不安的心,慢慢地也沉稳下来。所以还是要以法摄持。
我们现在有闻思班,周二的时候,有三位闻思班学员做了复讲,我刚才听了一下,我觉得很棒,真的很棒!我们要踏实地去用功,要把心放在法上,并且去实践它。在所有的法中我觉得最重要、最基础的还是因果法。皈依、五戒十善。这些不要小看,这些基础打牢了,你的人生就不会去焦虑,很多的烦恼自然也就熄灭了。不要小看因果,如果我们对因果能够彻底了悟的话,就可以证初果圣人。我们之所以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不甘,来源于我们对因果的不能信受。
为什么不能信受?比如说:做一些事情出现逆境,有人骂我,或者有人说佛法是迷信,然后我就会产生委屈,产生怀疑,我在干什么?我做的事情有意义吗?我要不要学佛呢,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的努力,结果还是得到别人的白眼?这个还是对因果的不能信受。我们确实有很多人喜欢好高骛远,当然谈空说妙是比较爽的,但是你爽得了一时,爽不了一世。
比如你现在去谈相对论,谈得挺开心,但是让你上街买个菜,你都算不准确。又好像我们现在有些人,喜欢高谈阔论,什么国际政治、美国、俄罗斯,世界大事。但我们自己身边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好好去注意,其实好高骛远对我们没有帮助。
我建议你,首先要有一个共修的环境,第二要踏踏实实打好基础,不要去攀比,从最基本的去体悟它,去实践它。好好地去对周围的人。比如说:修我们的口业,爱语,令众生生欢喜。不杀生,不但不杀生,而且能救生,能放生,爱护别的生命。不但不偷盗还能奉献。不但不邪淫,而且还能够梵行。
尤其是口业。很多人就是由于口业没有好好地去注意,结果结了很多的恶缘,当然恶有恶报,你对别人怎样别人自然也会怎么样对你。最后你的心肯定不得安稳。有些人说,那我止语,不是要止语吗?佛说所有的法都是因病予药,有些人对别人都是拒绝的,这种止语搞不好不是修行,它成了冷暴力,他是拒绝的,他对你说:no,离我远点。这是错误的。
我们的口业怎么修?不妄语,要说真实语;不两舌,要说和合语;不恶口,要说爱语;不绮语,要说有意义的语言。所以我们大家要守住口业,口业很重要。
那不张嘴,是不是就没有口业了?不张嘴你是冷暴力,你在无声地鞭挞!抬头不见低头见,“止语”就是说你离我远点。这其实就是错误的理解,什么叫“止语”?止你那些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止的是这个!要说另外一方面的,善的、好的、正能量的语言。还是要下功夫,很多东西都是因为我们基础没有打牢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史上评分最高佛学电视剧《佛陀》1-54全集在线观看
闻法思慧修行,尽在闻思修!立即下载
今日搜狐热点【自律】受佛门三皈依后有36位护法神保护(附净空老法师开示)
我的图书馆
【自律】受佛门三皈依后有36位护法神保护(附净空老法师开示)
【自律】受佛门三皈依后有36位护法神保护(附净空老法师开示)
受佛门三皈依后有36位护法神保护(附净空老法师开示)
韦驮尊天菩萨
护法神唐卡(清朝)
36个护法善神的护持责任和分工:
(一) 弥栗头不罗婆(善光),主疾病。
  (二) 弥栗头婆呵娑(善明),主头痛。
  (三) 弥栗头婆逻波(善力),主寒热。
  (四) 弥栗头 陀罗(善月),主腹满。
  (五) 弥栗头陀利奢(善见),主痈肿。
  (六) 弥栗头阿娄呵(善供),主颠狂。
  (七) 弥栗头伽婆帝(善舍),主愚痴。
  (八) 弥栗头悉坻哆(善寂),主 恚。
  (九) 弥栗头菩提萨(善觉),主淫欲。
  (十) 弥栗头提波罗(善天),主邪鬼。
  (十一) 弥栗头呵娑帝(善住),主伤亡。
  (十二) 弥栗头不若罗(善福),主冢墓。
  (十三) 弥栗头 伽(善术),主四方。
  (十四) 弥栗头伽隶娑(善帝),主怨家。
  (十五) 弥栗头罗 遮(善主),主偷盗。
  (十六) 弥栗头修乾陀(善香),主债主。
  (十七) 弥栗头檀那波(善施),主劫贼。
  (十八) 弥栗头支多那(善意),主疫毒。
  (十九) 弥栗头罗婆那(善吉),主五瘟。
  (二十) 弥栗头钵婆驮(善山),主蜚尸。
  (二十一) 弥栗头三摩陀(善调),主注连。
  (二十二) 弥栗头戾 驮(善备),主注复。
  (二十三) 弥栗头波利陀(善敬),主相引。
  (二十四) 弥栗头波利那(善净),主恶党。
  (二十五) 弥栗头虔伽地(善品),主蛊毒。
  (二十六) 弥栗头毗梨驮(善结),主恐怖。
  (二十七) 弥栗头支陀那(善寿),主厄难。
  (二十八) 弥栗头伽林摩(善逝),主产乳。
  (二十九) 弥栗头阿留伽(善愿),主县官。
  (三十)  弥栗头利驮(善固),主口舌。
  (三十一) 弥栗头阿伽驮(善照),主忧恼。
  (三十二) 弥栗头阿诃婆(善生),主不安。
  (三十三) 弥栗头娑和逻(善至),主百怪。
  (三十四) 弥栗头波利那(善藏),主嫉妒。
  (三十五) 弥栗头固陀那(善音),主咒咀。
  (三十六) 弥栗头韦陀罗(善妙),主厌祷。
护法神不止这三十六位,他们有无量的鬼神眷属,时常守护皈依受持者。《戒经》说,能受持三皈,就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卫护。
受持五戒者,有二十五位护戒神保护
&&二十五护戒善神说明表(参阅三藏法数)
护戒善神护卫责任:
1.不杀戒五善神
(1)茶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
(2)输陀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即眼、耳、鼻、舌、身、意)悉令完具。
(3)毗楼遮那世波→设持戒人,腹内,使五脏平调。(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4)阿陀龙摩坁→护持戒人,血脉,悉令通畅。
(5)娑罗桓尼和婆→护持戒人,爪指,无所毁伤。
2.不盗戒五善神
(1)坁摩阿毗婆驮→护持戒人,出入往来,使得安宁。
(2)阿须轮婆罗尼→护持戒人,所啖饮食,悉使甘香。
(3)婆罗摩亶雄雌→护持戒人,睡梦平安,觉悟欢悦。
(4)婆罗门地鞞多→护持戒人,不为蛊毒所中。
(5)那摩呼多耶舍→护持戒人,不为雾露之毒所害。
3.不邪淫戒五善神
(1)佛陀仙陀楼哆→护持戒人,口如斗诤不行。
(2)鞞耶薮多婆→护持戒人,不为瘟疟鬼所持。
(3)涅坁醢陀多耶→护持戒人,不为县官所得。
(4)阿罗多赖都耶→护持戒人,舍宅四方,驱逐凶殃。
(5)波罗那佛昙→ 护持戒人,平定舍宅。
4.不妄语戒五善神
(1)阿提梵者珊耶→护持戒人,不为冢墓鬼所娆。
(2)因台罗因台罗→护持戒人,门户,辟除邪恶。
(3)阿伽风陀罗多→护持戒人,不为外气鬼神所害。
(4)佛昙弥摩多哆→护持戒人,不为灾火所延。
(5)多赖叉三密陀→护持戒人,不为偷盗所侵。
5.不饮酒戒五善神
(1)阿摩罗斯兜嘻→护持戒人,若入山林不为虎狼所害。
(2)那罗门阁兜帝→护持戒人,不为伤亡所娆。
(3)萨鞞尼干那波→护持戒人,除恶鸟鸣狐鸣。
(4)阇鞞门毗舍罗→护持戒人,除犬鼠变怪。
(5)迦摩毗那阁尼→护持戒人,不为凶注(阴司注写凶恶之事)所牵。 
【《灌顶经》佛云:若能持五戒者,有二十五位善神设卫其身,在人左右,守于空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观此表可知,人能好持五戒,即有二十五位善神,卫护左右,自然灾消福至,一切吉祥。又何必痴痴然,到处乞神问卜,舍近求远耶?——海涛法师】
净空老法师讲过一则故事——天人送供养
「人有戒德者,感动诸天,天龙鬼神,莫不敬尊」,此句唐朝道宣律师的故事可以作证,这是真的,史传上有详细记载。道宣律师是律宗始祖,当年在终南山修行,戒律精严,感动天人供养。他日中一食,毗沙门天王子每天中午送一钵饭供养,这真正是「感动诸天,天龙鬼神。」
当时法相宗祖师窥基大师,他是玄奘大师的学生,也是位了不起人物。有一天窥基大师经过终南山,顺道拜访道宣律师,道宣律师听到这个消息很欢喜。窥基大师学问好,讲经说法一流,但是戒律不严,他以为窥基大师对於戒律疏忽,不太重视,所以他想以天人送供养来感化窥基大师。哪里知道谈话过了中午,也没有人送饭给他们吃。到第二天中午天人又按时送供养来了,道宣律师就问:「昨天中午你为什麼没有送供养来?」天神说:「昨天有大乘菩萨在山上,满山都是护法神,我进不来。」道宣律师听了冒一身冷汗,生惭愧心,知道自己错了,小看了别人,高抬了自己。
净空法师:归依
持戒都会感召护法神日夜保护
恭录自《地藏经讲义》
  都在一念真善,善与善相感应,你有鬼神保护你。在佛的戒经当中佛说过,你能够受持三皈,就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你;你持五戒,持一条戒就有五位护戒神保护你,五戒全持就有二十五位护戒神保护你。你修十善,就是此地经上讲,这些鬼王派遣小鬼、土地卫护你。我们都受三皈依,也有受五戒、受菩萨戒,有没有这些护法神保护?不见得。何以说不见得?你所受的是名字戒,是形式不是实质。你受三皈,你有没有皈?有没有依?如果只是请一个法师给你做个仪式,实际上你也没有回头,你也没有依靠,你还是跟从前一样,这个没有护法神。三皈,皈是真的回头,依是从今以后确确实实有了依靠,要跟你所依的相应,你才是真正的皈依,你才能感得护法神保护你;不是说做一个形式,形式没有用处。
  所以从这段经文当中我们就体会得到,都是在一念真心,决定不是虚妄。皈是回头,从哪里回头?从迷邪染回头,要依觉正净,这是学佛基本的条件,基本的原则。皈依佛,佛是觉的意思,我们要从迷惑回过头来依觉,觉而不迷,对人、对事、对物,一切时、一切处觉而不迷,你才叫皈依佛。这三皈你受了一条,在一切时、一切处,我们刚才说过,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是迷,就是不觉,不起心、不分别、不执著,那是觉,那是不迷。我们有没有做到?做到才叫你真正皈依。法是正知正见,佛知佛见,不是妄想,妄想是邪知邪见,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僧是清净的意思、和合的意思。不但要六根清净,而且与一切大众相处的时候,决定遵守六和敬;别人守不守不关我的事,我一定要遵守。你这才叫名副其实的三皈,你才能得三十六位护法神保佑你。如果形式上做了三皈,依旧是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护法神一个都没有。护法神看你是不是真的皈依?真的皈依,没有形式护法神也护持你,护法神是讲实际不讲形式。在形式上再有修行、再有名气的高僧大德,给你做仪式都不管用,问题是你真正做到,没有人给你做三皈形式也管用。
净空法师:真发心就有护法,真皈依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守护你;受了五戒就二十五位护戒神护持你
&恭录自《净土大经科注》第430集
&“又《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 这个“自然之有根本”,末后这一段的解释,念老集《菩萨戒经》所说。
& “我本元自性清静”,“本”是本来,“元”在此地就是本来的意思,本来就是自性清静,自古至今也没有变化过,就是六祖开悟的时候第一句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静”,跟这个地方原本是一个意思。
& “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如果我们真的认识了,认识什么?认识自性,自性本有,这就是见性。可是我们的真心现在被烦恼、业障障碍住了,理上我们明白了,从大乘教的这些教诲当中都明白了,事上这个障碍没放下,所以他障碍住了。如果我们能放下,放下,你就明心见性,“识自心就是明心”,明心就是见性,见性就是明心,心放光明了,这就是心生智慧了,这就是成佛,天台大师所说的分证即佛。
“六即佛”说得好,这是大乘教里非常著名的学说,说佛有六种佛,第一个,“理即佛”,从理论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从理上讲个个都是,万法平等,没有高下,所以佛法里头第一个就讲平等。现在我们迷了;迷了,变成凡夫了。凡夫要回头,要修行,再成佛,真正修到明心见性,天台说这里头有几个过程,连“理即佛”往上去,还有五个,一共就是六种佛。
现在我们听到佛经,知道有佛这回事情,这叫“名字即佛”,我们还没有真正在修,哪些是名字即佛呢?我们现在通通是名字佛,有名无实,没真干。真干不是说我每天念多少,不是那个意思。真干是放下,不放下,念佛念再多也不能往生,还是搞六道轮回。这都是名字为重。所以佛法真正讲功夫浅深,是放下多少,放下少了不行,出不了三界,必须得有一定程度的放下。这一定程度,我对这个世间、人间天上确实没有眷恋了,我不再想了,这功夫就得力。还贪图天上、人间的名闻利养,只要有一丝毫这个心,功夫就不得力,那么你这个念佛,我们只可以说,在阿赖耶里头强化我们阿赖耶里面念佛的种子,跟他增强,他不起作用。
必须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至少不执着了,这功夫就得力,功夫得力叫“观行即佛”。观行是功夫得力,观行一直到功夫成片都叫观行。观行也有上、中、下三品,上品的观行真的自在往生,他可以预知时至,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为什么呢?我们见思烦恼没断,念佛这个功夫可以把见思烦恼伏住,(烦恼)有,它不起作用,这个不起作用,他不障碍你往生,这样的功夫人人都可以做得到。所以古人讲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就说的这个。也就是说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这不要很深的功夫,只要这一句佛号、这部经的理论搞的差不多了,对西方极乐世界非常向往,对这个世间不贪恋了,这是初级功夫,就决定保证你能往生。品位低一点不在乎,藕溢大师说得好,当年大师在世,曾经有人问他:你念佛往生,希望什么样的品位你就满意了?他告诉说:下下品往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满意了。这话说得好!叫我们对于往生,只要真正往生,品位不要去计较他,根本就不要想着,品位自然提升。斤斤计较品位,品位反而在下面,为什么?你还执着,对他还那么执着嘛!所以不要去计较品位,你的心更清静,心清静品位自然就高。藕溢大师这种心态好,真正是个念佛人,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如果真的把见思烦恼断了一品了,见惑断了,见惑断了就是小乘初果,大乘像《华严》十信位里头初信位菩萨,这个在净宗叫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有三品,这是下品,他往生到极乐世界,不在同居土,他在方便土。小乘须陀洹、斯陀含,初果、二果都是方便土下辈往生。如果思惑断了几品,他就方便土中辈往生;见思烦恼通通断尽了,他是方便土上辈往生;如果是尘沙断掉了,无明破了一品了,这叫理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头的下辈,都是在你放下多少,那么我们晓得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那怎样呢?我们得尽量放下。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不但世间法要舍,《金刚经》上告诉我们,“法尚应施,何况非法”。“法”是方法。八万四千法门通通放下,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也放下,一切经教,我只要一部《无量寿经》八万四千法门,我只要念佛这个法门,就成功了,这就是真正《金刚经》上所说的“法尚应施,何况非法”。通通舍掉了,你的身多清静,一尘不染,只取西方极乐世界,必定得生,一点障碍都没有。
& 生活上所需不要去想他,那是鸡毛蒜皮小事,佛菩萨早已经给你准备好了。真发心就有护法,经上讲的真皈依就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守护你;你受了五戒,每条戒有五位护戒神,五戒就是二十五位护戒神,他们会照顾你。又何况后面有阿弥陀佛、有观音、势至,西方三圣全知道我们是真的干还是假的干。真干必然受感动,那就是我们的感他就有应;如果我们对这个世法还有贪恋,还放不下,那他想加持也加不上。必须要晓得《大乘经》上佛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就是说,这个力量是相等的,佛力、心力、众生的业力是相等的。
今天我们的心是跟业力结合还是跟佛力结合?如果跟佛的力量结合,那就超过业力了。这个权操纵在我们自己手上,不在别人手上。换一句话说,这个事情我们自己可以做得了主。我们起心动念跟佛结合,不跟世缘结合,世间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不计较。遇到了都欢欢喜喜,不放在心上,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一部经一句佛号,平平稳稳,走向极乐世界。
&  “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
这是什么?莲花。变化不是自性变化,是自性随缘变化。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着一切众生的心念起变化。也是《还原观》上三种周遍的第二种。第一种是“周遍法界”,这是讲信息的传递,念头一动,周遍法界,这个速度没有能比的。念头动了周遍法界,我们的物质现象,物质现象都知道是波动现象,每一个波动现象都周遍法界。
& 所以我们求三宝加持都不是假的。身体不好,身体不好肯定是业障。怎么办呢?求佛菩萨加持。我们身体一切状况,每一个细胞的状况他都知道,真的都得到加持。
决不为自身求安乐,为自身求安乐,佛菩萨不会加你。自身受一点苦难,消业障,不是坏事情,好事情。千万不要埋怨佛菩萨没有保佑我现在在受苦。你现在是消业障,不是受苦。真有障碍自己没有法子,佛菩萨就来,就像虚云老和尚朝山生病,文殊菩萨真来了,帮助他照顾他,十几天身体恢复了;再继续朝山,文殊菩萨就不见了。能够忍受的你得要忍受,对你决定有好处,没有坏处!
馆藏&13076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单位企业里应注意犯盗戒-在家修行问答-学佛答问
首页 - 学佛答问 - 在家修行问答 - 正文    │
  单位企业里应注意犯盗戒
  问:底下一个问题,他在国有单位工作,经常遇到同事向他要一些单位里面的东西,以便家用。不给,好像又不合乎情理。给了,确实是犯了盗戒。遇到这些类似的情形,该怎么处理?
  答:要如理如法,决定不犯盗戒,你给学佛的人做一个好榜样。如果他要,你上面还有主管,你就跟主管报告,哪个人要问我要东西,这东西可不可以给他?他要答应给他,那主管答应了,你不犯盗戒。主管没有答应,你随便拿去做人情,你犯盗戒。学佛最重要的是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榜样,不可以因为人情就破戒。以人情破戒,我们受的累赘太大太大了,将来是要堕落的。像这些事情,人家问你要的,都要把这些理事给人家讲清楚、讲明白。我们自己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环境,改善自己环境一定要懂得修因,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我们修善因,决定得善果,绝不贪图眼前一点的小利。希望我们的福报留在晚年来享受,年轻的时候受一点苦难不在乎,晚年的苦难,那是比较辛苦的事情。所以年轻力壮的时候,应当多修福。(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01)
  其它相关节录
  第二条是“永离偷盗”。偷盗的范围非常广泛,佛在经中和我们说明,偷盗是“不与取”。有主之物,主人没有答应,你把它拿来用,就是“偷盗”。日常生活当中,这些不善不胜枚举。我以前跟随李炳南老居士十年,他当时在奉祀官府服务,职务是主任秘书。他每次领公家信纸信封,一定向奉祀官孔德成先生报告:“我领信纸信封,我私人写信时也要用。”孔德成先生听的次数多了,说:“你怎么这么啰嗦!”他说:“我用公家的信纸写私人信,如果没得到你的答应,我就犯了偷盗戒。我一定要与你说明,你点头答应,我才敢用公家信纸写私人信。”
  今天,寺庙也印有信纸和信封,出家人拿去写私人信,有没有向住持方丈报告:“我要拿来做私人写信用?”如果没有,就犯了偷盗戒。这就是你的修善中夹杂不善。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更容易犯。寺庙的电话也是公家的,拿这个电话跟朋友聊天闲谈,也犯盗戒。偷盗道场东西的罪,《地藏经》上有明文:“窃盗常住物,三世诸佛都不能救。”我常劝导大家,打电话要长话短说,多一句不如少一句,少一句不如不说。别人打给你,可以,那是他们付费,不是常住付费。我们打出去,常住就要付电话费。我单单举这两个例子,其他的可以举一反三。
  其他相关文章
地藏孝亲网宽见法师:做事情没有长远心该如何改变宽见法师:做事情没有长远心该如何改变闻思修佛学百家号文:宽见法师弟子问:阿弥陀佛!弟子做同一件事,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厌倦,就想换另一件事做,比如工作。请师父开示弟子应该怎么改变这样的心理?宽见法师:确实不少人都有类似这样的心理。我们做一件事情长了,就想换一换,这个倒也不为过,看是什么事。比如一个单位,或者寺院,会有各个部门和分工,有时候我们在一个岗位待的时间长了也会疲怠。这个时候换一下岗位,可能会让我们有一种新鲜感,也会让我们做事的积极性和热情会持续。这是正常的,但是有些不能过。对于人生的态度。比如说学佛,学佛的时间长了,然后换一个,这个就过了。那么对于工作来讲,现在跟过去的确也不一样了。过去是铁饭碗,现在换工作其实也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关键是看发心,如果你的发心是为了追逐你的梦想,一种正当的、好的梦想,人生有追求,希望能够更加地完善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自己也实际能得到这种进步和提高,那我觉得这倒也是可以的。就是注意一点,不要强求,也不要攀缘,不要去攀比。你的动机是什么?你的动机不是因为看见别人挣钱比你多,所以你就不行,我也得做那个工作。看见姚明打篮球出名了也要打篮球,也要出名。这种动机是不正确的。如果你是这种动机:说大一点是更好地利益众生,说小一点是更好的成长自我。什么叫成长自我?比如说:我愿意学习,或者在各个方面能够成长自己而去换工作,这样的考虑,我觉得倒也正常。如果你是因为攀比、妒忌,这就不可取。还有一种是因为烦恼,特别的烦恼,这种烦恼,它往往干什么都很难持续下去,这个其实就要学习佛法来对治。比如说一些有焦虑症,他总是觉得不安全,他没有办法接受当下,如果从佛法的角度来讲,还是对因果认识的缺乏。我们要打好基础,如果你对因果认识够了,你就会知道,你的未来取决于你种了什么因,而不取决于你换一个工作,或换一个什么地方。我们很多人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嘴里的,望着盘子里的。不脚踏实地,所以人生需要一个老实的态度,但是,人长久以来的习气,需要在一个共修的环境中,一个好的环境当中去慢慢地熏修。我们一起参加大众阅藏,对一些烦恼的对治都是很好的。你参加大众阅藏,读了佛经,是不是就发觉有一些烦恼,自然地就消除了。有一些习气,也得到了对治,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本来不安的心,慢慢地也沉稳下来。所以还是要以法摄持。我们现在有闻思班,周二的时候,有三位闻思班学员做了复讲,我刚才听了一下,我觉得很棒,真的很棒!我们要踏实地去用功,要把心放在法上,并且去实践它。在所有的法中我觉得最重要、最基础的还是因果法。皈依、五戒十善。这些不要小看,这些基础打牢了,你的人生就不会去焦虑,很多的烦恼自然也就熄灭了。不要小看因果,如果我们对因果能够彻底了悟的话,就可以证初果圣人。我们之所以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不甘,来源于我们对因果的不能信受。为什么不能信受?比如说:做一些事情出现逆境,有人骂我,或者有人说佛法是迷信,然后我就会产生委屈,产生怀疑,我在干什么?我做的事情有意义吗?我要不要学佛呢,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的努力,结果还是得到别人的白眼?这个还是对因果的不能信受。我们确实有很多人喜欢好高骛远,当然谈空说妙是比较爽的,但是你爽得了一时,爽不了一世。比如你现在去谈相对论,谈得挺开心,但是让你上街买个菜,你都算不准确。又好像我们现在有些人,喜欢高谈阔论,什么国际政治、美国、俄罗斯,世界大事。但我们自己身边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好好去注意,其实好高骛远对我们没有帮助。我建议你,首先要有一个共修的环境,第二要踏踏实实打好基础,不要去攀比,从最基本的去体悟它,去实践它。好好地去对周围的人。比如说:修我们的口业,爱语,令众生生欢喜。不杀生,不但不杀生,而且能救生,能放生,爱护别的生命。不但不偷盗还能奉献。不但不邪淫,而且还能够梵行。尤其是口业。很多人就是由于口业没有好好地去注意,结果结了很多的恶缘,当然恶有恶报,你对别人怎样别人自然也会怎么样对你。最后你的心肯定不得安稳。有些人说,那我止语,不是要止语吗?佛说所有的法都是因病予药,有些人对别人都是拒绝的,这种止语搞不好不是修行,它成了冷暴力,他是拒绝的,他对你说:no,离我远点。这是错误的。我们的口业怎么修?不妄语,要说真实语;不两舌,要说和合语;不恶口,要说爱语;不绮语,要说有意义的语言。所以我们大家要守住口业,口业很重要。那不张嘴,是不是就没有口业了?不张嘴你是冷暴力,你在无声地鞭挞!抬头不见低头见,“止语”就是说你离我远点。这其实就是错误的理解,什么叫“止语”?止你那些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止的是这个!要说另外一方面的,善的、好的、正能量的语言。还是要下功夫,很多东西都是因为我们基础没有打牢靠。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闻思修佛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闻思修APP已上线,欢迎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暗黑2死灵法师装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