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块条ex怎么做到不点击也可以向右滑动滑块填充拼图

滑动冲突可以分为三类
外部滑动方向和内部滑动方向不一致
场景:类似viewpager嵌套listview的情况
处理思路:直接根据逻辑来就好,(外左右内上下时)当用户左右滑动,需要让外部view拦截事件,上下滑动就让内部view拦截事件
具体方法:根据滑动的特征是水平滑动还是竖直滑动来判断到底由谁来拦截事件
如何根据滑动过程两点间的坐标得到滑动方向?有好几个思路
根据滑动路径和水平方向的夹角
根据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差[比较方便]
还可以根据水平和竖直方向的速度差
拦截事件:事件分发
外部滑动方向和内部滑动方向一致
处理思路:
这个时候根据逻辑来行不通,用户滑动的时候不知道用户到底是想让哪一层滑动;
但是这个时候一般能在业务上找到突破点,根据业务需求得到具体的处理规则
上面两种情况嵌套
场景:外部有一个slidemenu,内部有一个嵌套了listview的viewpager
处理思路:
虽然是前面两种情况的叠加,看起来跟复杂,但是只要分开处理内层和中层,中层和外层之间的冲突,逐个击破就好了,具体的处理方式是和场景1、2相同的
通用也是无法根据滑动特征来判断,只能从业务入手
本质上说这三类的复杂度是相同的,区别只是解决滑动冲突的策略不同,具体解决的方法是通用的
不依赖滑动规则(距离差/角度/逻辑/业务)的通用的解法
1.外部拦截法[建议用这种方法]
所有的点击事件都先经过父容器拦截处理,如果父容器需要拦截就拦截,不需要就传给内部的View
这种方法符合点击事件的分发机制
外部拦截法的典型逻辑,重写父view 的onInterceptTouchEvent 方法即可:
public&boolean&onInterceptTouchEvent(MotionEvent&event)&{& & boolean&intercepted&=&& & switch&(event.getAction())&{& & & & case&MotionEvent.ACTION_DOWN:&{& & & & & & intercepted&=&& & & & & && & & & }& & & & case&MotionEvent.ACTION_MOVE:&{& & & & & & if&(满足父容器的拦截要求)&{& & & & & & & & intercepted&=&& & & & & & }&else&{& & & & & & & & intercepted&=&& & & & & & }& & & & & && & & & }& & & & case&MotionEvent.ACTION_UP:&{& & & & & & intercepted&=&& & & & & && & & & }& & & & default:& & & & & && & }& & mLastXIntercept&=&x;& & mLastYIntercept&=&y;& & return&
针对不同的滑动冲突,只需要修改父容器需要当前点击事件这个条件即可,其他均不需做修改并且也不能修改
ACTION_DOWN这个事件是不能拦截的,因为一旦拦截后续的事件都会由父容器处理了,无法再传递给子view
应该在ACTION_MOVE中根据需求决定是否拦截
最后ACTION_UP必须返回false,不拦截,因为这个事件本身没太多意义,但返回true会引发问题:
假如在ACTION_MOVE中把事件交给子view处理了,但是如果在ACTION_UP中又返回true,就会导致子view无法收到ACTION_UP事件,于是子view的onclick事件就会无法触发
2.内部拦截法
父容器不拦截任何事件,所有事件都传给子元素。如果子元素需要此事件就直接消耗,否则就交给父容器进行处理。
因为这种方法和android中的事件处理流有些不一致(因为...),完成这个功能需要配合requestDisallowInterceptTouchEvent()方法才可,这个方法表示是否让父容器拦截事件
重写子view的dispatchTouchEvent方法:
public&boolean&dispatchTouchEvent(MotionEvent&event)&{& & int&x&=&(int)&event.getX();& & int&y&=&(int)&event.getY();& & switch&(event.getAction())&{& & & & case&MotionEvent.ACTION_DOWN:&{& & & & & & parent.requestDisallowInterceptTouchEvent(true);& & & & & && & & & }& & & & case&MotionEvent.ACTION_MOVE:&{& & & & & & if&(满足父容器的拦截要求)&{& & & & & & & & parent.requestDisallowInterceptTouchEvent(false);& & & & & & }& & & & & && & & & }& & & & case&MotionEvent.ACTION_UP:&{& & & & & && & & & }& & & & default:& & & & & && & }& & mLastX&=&x;& & mLastY&=&y;& & return&super.dispatchTouchEvent(event);}
同样,针对不同的滑动策略,只需要修改这个条件即可,其他均不需做修改并且也不能修改
除了子view需要处理外,父view也要拦截除了ACTION_DOWN以外所有的事件
这样当子元素调用parent.requestDisallowInterceptTouchEvent(false)时,父元素才能拦截所需的事件
不能拦截ACTION_DOWN的原因是
ACTION_DOWN事件不受这个标记位控制,所以一旦父view拦截这个事件,那么所有的事件都无法传递到子view中,这样内部拦截就无法起作用了
父view的修改:
public&boolean&onInterceptHoverEvent(MotionEvent&event)&{& & int&action&=&event.getAction();& & if(action&==&MotionEvent.ACTION_DOWN){& & & & return&& & }else&{& & & & return&& & }}
以场景1为例做了外部拦截法讲解
场景2,3的做法与1类似,只不过是根据业务需要制定处理规则
实现了一个类似viewpager嵌套listview的效果
不过把viewpager改成了自己写的一个HorizontalScrollViewEx,这样就制造了滑动冲突,使用滑动距离差了解决冲突
这是一个类似水平linearlayout的东西,不过它可以水平滑动
[1]activity
这段代码很简单,就是创建了三个listview并且把listview加入到自定义的HorizontalScrollViewEx中,成为父子关系
public&class&DemoActivity_1&extends&Activity&{& & private&HorizontalScrollViewEx&mListC& & @Override& & protected&void&onCreate(Bundle&savedInstanceState)&{& & &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 & & setContentView(R.layout.demo_1);& & & && & & & initView();& & }& & private&void&initView()&{& & & & LayoutInflater&inflater&=&getLayoutInflater();& & & & mListContainer&=&(HorizontalScrollViewEx)&findViewById(R.id.container);& & & && & & & final&int&screenWidth&=&MyUtils.getScreenMetrics(this).widthP& & & & final&int&screenHeight&=&MyUtils.getScreenMetrics(this).heightP& & & && & & & for&(int&i&=&0;&i&&&3;&i++)&{& & & & & & ViewGroup&layout&=&(ViewGroup)&inflater.inflate(R.layout.content_layout,&mListContainer,&false);& & & & & & layout.getLayoutParams().width&=&screenW& & & & & && & & & & & TextView&textView&=&(TextView)&layout.findViewById(R.id.title);& & & & & & textView.setText("page&"&+&(i&+&1));& & & & & && & & & & & layout.setBackgroundColor(Color.rgb(255&/&(i&+&1),&255&/&(i&+&1),&0));& & & & & && & & & & & createList(layout);& & & & & & mListContainer.addView(layout);& & & & }& & }& & private&void&createList(ViewGroup&layout)&{& & & & ListView&listView&=&(ListView)&layout.findViewById(R.id.list);& & & && & & & ArrayList&String&&datas&=&new&ArrayList&String&();& & & & for&(int&i&=&0;&i&&&50;&i++)&{& & & & & & datas.add("name&"&+&i);& & & & }& & & & ArrayAdapter&String&&adapter&=&new&ArrayAdapter&String&(this,&R.layout.content_list_item,&.name,&datas);& & & & listView.setAdapter(adapter);& & & & listView.setOnItemClickListener(new&OnItemClickListener()&{& & & & & & @Override& & & & & & public&void&onItemClick(AdapterView&?&&parent,&View&view,&int&position,&long&id)&{& & & & & & & & Toast.makeText(DemoActivity_1.this,&"click&item",&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 & }& & & & });
[2]水平滑动的View
前面&if&(!mScroller.isFinished()) 这句代码的意图:
如果用户正在水平滑动(外层在滑动),但是在水平滑动停止之前如果用户再迅速进行竖直滑动,就会导致界面在水平方向无法滑动到终点从而处于一种中间状态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当水平方向正在滑动时,下一个序列的点击事件仍然直接交给父view处理,也就是继续水平滑(不用管这个时候的操作是水平多还是竖直多),这样水平方向就不会停在中间状态了
后边还重写了onTouchEvent方法:
就是拦截下来之后真正对事件进行处理,这就不属于滑动冲突的部分了
主要实现的是弹性吸附的效果
public&class&HorizontalScrollViewEx&extends&ViewGroup&{& & private&static&final&String&TAG&=&"HorizontalScrollViewEx";& & private&int&mChildrenS& & private&int&mChildW& & private&int&mChildI& & //&分别记录上次滑动的坐标& & private&int&mLastX&=&0;& & private&int&mLastY&=&0;& & //&分别记录上次滑动的坐标(onInterceptTouchEvent)& & private&int&mLastXIntercept&=&0;& & private&int&mLastYIntercept&=&0;& & private&Scroller&mS& & private&VelocityTracker&mVelocityT& & public&HorizontalScrollViewEx(Context&context)&{& & & & super(context);& & & & init();& & }& & public&HorizontalScrollViewEx(Context&context,&AttributeSet&attrs)&{& & & & super(context,&attrs);& & & & init();& & }& & public&HorizontalScrollViewEx(Context&context,&AttributeSet&attrs,&int&defStyle)&{& & & & super(context,&attrs,&defStyle);& & & & init();& & }& & private&void&init()&{& & & & mScroller&=&new&Scroller(getContext());& & & & mVelocityTracker&=&VelocityTracker.obtain();& & }& & @Override& & public&boolean&onInterceptTouchEvent(MotionEvent&event)&{& & & & boolean&intercepted&=&& & & & int&x&=&(int)&event.getX();& & & & int&y&=&(int)&event.getY();& & & & switch&(event.getAction())&{& & & & & & case&MotionEvent.ACTION_DOWN:&{& & & & & & & & Log.d(TAG,&"onInterceptTouchEvent:&ACTION_DOWN");& & & & & & & & intercepted&=&& & & & & & & & if&(!mScroller.isFinished())&{& & & & & & & & & & mScroller.abortAnimation();& & & & & & & & & & intercepte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se&MotionEvent.ACTION_MOVE:&{& & & & & & & & Log.d(TAG,&"onInterceptTouchEvent:&ACTION_MOVE");& & & & & & & & int&deltaX&=&x&-&mLastXI& & & & & & & & int&deltaY&=&y&-&mLastYI& & & & & & & & if&(Math.abs(deltaX)&&&Math.abs(deltaY))&{& & & & & & & & & & intercepted&=&& & & & & & & & }&else&{& & & & & & & & & & intercepte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se&MotionEvent.ACTION_UP:&{& & & & & & & & intercepted&=&& & & & & & & && & & & & & }& & & & & & default:& & & & & & & && & & & }& & & & Log.d(TAG,&"intercepted="&+&intercepted);& & & & mLastX&=&x;& & & & mLastY&=&y;& & & & mLastXIntercept&=&x;& & & & mLastYIntercept&=&y;& & & & return&& & }& & @Override& & public&boolean&onTouchEvent(MotionEvent&event)&{& & & & mVelocityTracker.addMovement(event);& & & & int&x&=&(int)&event.getX();& & & & int&y&=&(int)&event.getY();& & & & switch&(event.getAction())&{& & & & & & case&MotionEvent.ACTION_DOWN:&{& & & & & & & & Log.d(TAG,&"onTouchEvent:&ACTION_DOWN");& & & & & & & & if&(!mScroller.isFinished())&{& & & & & & & & & & mScroller.abortAni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se&MotionEvent.ACTION_MOVE:&{& & & & & & & & Log.d(TAG,&"onTouchEvent:&ACTION_MOVE");& & & & & & & & int&deltaX&=&x&-&mLastX;& & & & & & & & int&deltaY&=&y&-&mLastY;& & & & & & & & Log.d(TAG,&"onTouchEvent:&deltaX"&+&deltaX);& & & & & & & & scrollBy(-deltaX,&0);& & & & & & & && & & & & & }& & & & & & case&MotionEvent.ACTION_UP:&{& & & & & & & & int&scrollX&=&getScrollX();& & & & & & & & int&scrollToChildIndex&=&scrollX&/&mChildW& & & & & & & & puteCurrentVelocity(1000);& & & & & & & & float&xVelocity&=&mVelocityTracker.getXVelocity();& & & & & & & & //滑的速度到达阈值就认为需要进入下一页& & & & & & & & if&(Math.abs(xVelocity)&&=&100)&{& & & & & & & & & & mChildIndex&=&xVelocity&&&0&?&mChildIndex&-&1&:&mChildIndex&+&1;& & & & & & & & }&else&{& & & & & & & & & & //滑动的距离超过一半,就进入下一页& & & & & & & & & & mChildIndex&=&(scrollX&+&mChildWidth&/&2)&/&mChildW& & & & & & & & }& & & & & & & & //保证在0页和最后一页滑动时不会越界& & & & & & & & mChildIndex&=&Math.max(0,&Math.min(mChildIndex,&mChildrenSize&-&1));& & & & & & & & //没有达到进入下一页的要求,恢复原样& & & & & & & & int&dx&=&mChildIndex&*&mChildWidth&-&scrollX;& & & & & & & & smoothScrollBy(dx,&0);& & & & & & & & Log.d(TAG,&"onTouchEvent:&dx&=&"&+&dx);& & & & & & & & mVelocityTracker.clear();& & & & & & & && & & & & & }& & & & & & default:& & & & & & & && & & & }& & & & mLastX&=&x;& & & & mLastY&=&y;& & & & //通通返回true& & & & return&& & }& & private&void&smoothScrollBy(int&dx,&int&dy)&{& & & & mScroller.startScroll(getScrollX(),&0,&dx,&0,&500);& & & & invalidate();& & }& & @Override& & public&void&computeScroll()&{& & & & if&(puteScrollOffset())&{& & & & & & scrollTo(mScroller.getCurrX(),&mScroller.getCurrY());& & & & & & postInvalidate();& & & & }& & }& & @Override& & protected&void&onMeasure(int&widthMeasureSpec,&int&heightMeasureSpec)&{& & & & super.onMeasure(widthMeasureSpec,&heightMeasureSpec);& & & & int&measuredWidth&=&0;& & & & int&measuredHeight&=&0;& & & & final&int&childCount&=&getChildCount();& & & & measureChildren(widthMeasureSpec,&heightMeasureSpec);& & & & int&widthSpaceSize&=&MeasureSpec.getSize(widthMeasureSpec);& & & & int&widthSpecMode&=&MeasureSpec.getMode(widthMeasureSpec);& & & & int&heightSpaceSize&=&MeasureSpec.getSize(heightMeasureSpec);& & & & int&heightSpecMode&=&MeasureSpec.getMode(heightMeasureSpec);& & & & if&(childCount&==&0)&{& & & & & & setMeasuredDimension(0,&0);& & & & }&else&if&(heightSpecMode&==&MeasureSpec.AT_MOST)&{& & & & & & final&View&childView&=&getChildAt(0);& & & & & & measuredHeight&=&childView.getMeasuredHeight();& & & & & & setMeasuredDimension(widthSpaceSize,&childView.getMeasuredHeight());& & & & }&else&if&(widthSpecMode&==&MeasureSpec.AT_MOST)&{& & & & & & final&View&childView&=&getChildAt(0);& & & & & & measuredWidth&=&childView.getMeasuredWidth()&*&childC& & & & & & setMeasuredDimension(measuredWidth,&heightSpaceSize);& & & & }&else&{& & & & & & final&View&childView&=&getChildAt(0);& & & & & & measuredWidth&=&childView.getMeasuredWidth()&*&childC& & & & & & measuredHeight&=&childView.getMeasuredHeight();& & & & & & setMeasuredDimension(measuredWidth,&measuredHeight);& & & & }& & }& & @Override& & protected&void&onLayout(boolean&changed,&int&l,&int&t,&int&r,&int&b)&{& & & & int&childLeft&=&0;& & & & final&int&childCount&=&getChildCount();& & & & mChildrenSize&=&childC& & & & for&(int&i&=&0;&i&&&childC&i++)&{& & & & & & final&View&childView&=&getChildAt(i);& & & & & & if&(childView.getVisibility()&!=&View.GONE)&{& & & & & & & & final&int&childWidth&=&childView.getMeasuredWidth();& & & & & & & & mChildWidth&=&childW& & & & & & & & childView.layout(childLeft,&0,&childLeft&+&childWidth,&childView.getMeasuredHeight());& & & & & & & & childLeft&+=&childW& & & & & & }& & & & }& & }& & @Override& & protected&void&onDetachedFromWindow()&{& & & & mVelocityTracker.recycle();& & & & super.onDetachedFromWindow();& & }}
参考资料:
《安卓开发艺术探索》
阅读(...) 评论()EX9000操作详解-共享资料网
EX9000操作详解
工艺流程1.来样预审 来样是指准备进行分色制版处理的原始图案。一般有布样纸样两类。纸样的画稿 比较平整、 清晰; 布样一般都有皱折, 需要烫平。 如来样是易变形的丝绸等织物, 还需用纸板加以回定, 使扫描稿平整不变样。预审时须查看来样花回是否完整及 套色数量, 并找出最小花回及接回头方式;同时还必须了解客户对来样的一些具 体要还应,例如:颜色合并要求、网目数要求、印花设备要求等。 如果是在样稿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则需先进行样稿分析。 ? 如果来样是规则的几何图形:如方块、椭圆、斜线等,以及由规则几何图形组 合而成的图形,可用电脑直接输入。所谓电脑直接输入,并不一定是全部由电脑 画在图像上,也要输入一些参数,再由 EX9000 分色系统生成图像。 ? 如果来样不是上述图形,则需用扫描仪输入。此时先要对花型进行分析,以确 定扫描范围 及扫描分辨率、扫描模式。2.图象扫描 扫描图象之前,确保已安装扫描仪所需的软件。为保证获得高品质的扫描效果, 您应预先确定图象要求的扫描分辨率和动态范围。 这些预备步骤也可以防止由于 扫描而产生的不想要的色偏。 扫描仪驱动程序由扫描仪的制造商提供和支持, 而不是由金昌 EX9000 电脑印花 分色系统。 如果扫描出现问题, 确保您使用的相应扫描仪驱动程序是最新的版本。另参阅:输入扫描的图象 使用 TWAIN 接口输入图象输入扫描的图象 如果来样是纸样,可直接用于扫描;如果来样是布样,则先将其固定在适当 大小的硬纸上使之不易变形,再用于扫描。 如果来样较大,可分几次扫描,分别用不同但有联系的文件名保存它们,如 前几个字符相同加数字后缀。 扫描次序可先左右后上下。 文件名可以是 xxx1.jar, xxx2.jar,…… ,xxx6.jar:也可以是 xxx11.jar, xxx12.jar, …… , xxx23.jar,分块 扫描应 保证花回扫全。 扫描时应将样稿正面朝下, 放好样稿以后,可以根据样稿分析进行适当的 扫描仪设置 ,并可先进行一次预扫描以确定 扫描范围,然后开始正式扫描。扫 描后图像可以用另存为命令把图像保存,文件名起法如前所述,也可以先进行适 当的旋转、裁剪后再保存。旋转可以用旋转命令,裁剪可以用剪刀工具或贴边连1 晒命令。 您可以直接从扫描仪输入扫描图象, 该扫描仪应包括 EX9000 兼容增效模块或支 持 TWAIN 接口。 要输入扫描图象, 请从“文件”→“输入”子菜单中选择扫描仪名 称。(有关安装扫描仪增效工具的说明,参阅扫描仪的说明文件。) 如果扫描仪没有金昌 EX9000 兼容的扫描仪驱动程序, 使用制造商的软件来扫 描图象,再将图象存储为 TIFF、BMP 或 PICT 文件,然后在金昌 EX9000 中 打开这些文件。使用 TWAIN 接口输入图象 TWAIN 是一个跨平台接口,用于获得由扫描仪、数码相机和帧捕捉器输入的图 象。TWAIN 设备的制造商必须提供设备的 Source Manager(源管理器)和 TWAIN Data 源,以配合 EX9000 使用。 EX9000 支持当前的 TWAIN_32 标准扫描,但不支持 Windows 3.1 使用的 TWAIN 软件。请与扫描仪制造商联络,了解是否提供 TWAIN_32 源模块。 要使用 TWAIN 接口输入图象: 1 如果您是第一次在 EX9000 上使用 TWAIN 设备,选取“文件”→“扫描”→“选 择扫描仪”,然后选择使用的设备,以后使用 TWAIN 模块不需要重复此步骤。 2 要输入图象,从“文件”→“扫描”子菜单中选择扫描3.拼接 一幅图案尺寸较大需分几次扫描完成,就需要进行拼接处理,使扫描的几幅图像 变成一幅完整的图像。对 24bit 的图像,为了减少计算量,一通常先转换成 8bit 图像再进行拼接。拼接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扫描平整的图像用自动拼接 2 扫描不平整的图像用选点拼接自动拼接自动拼接的原则 1 进行自动拼接的图像文件名必须按一定规则选取,其文件名应从左到右,从下 到上按顺序选取。看文件命名规则。如分 6 次扫描,在文件命名规则中的倒数第2 1 字符为第几套,则文件命名为:AA1,JAR AA2.JAR……AA6.JAR。如倒数第 2 个字符为第几套,则文件名为 A 1A.JAR,A2A.JAR……A6A.JAR。在文件名中只 有一个字符不同,如果文件超过 10 个,则第 10 个用 A,11 个用 B 表示,依次 类推。如图所示: 2 要拼接的文件必须在同一路径下。自动拼接示意图 操作步骤: 1 打开 AA1.jar。 2 在工艺菜单中选择自动拼接,弹出对话框;3 在对话框中输入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待拼图像的个数。例如分 6 次扫描,宽 度为 3 次,高度为 2 次,则在对话框中输入宽度个数 3,高度个数 2,并且在对 话框中选中自动对边.然后按确定即可,系统进行自动拼接。用拼接工具进行选点拼接拼接虽然可以按多种方法进行, 但最常用的是用拼接工具进行拼接。用拼接工具 时要根据规范的顺序进行。 比如先按行拼好图像再按列拼接;或先按列拼好图像 后再按行拼接。 如图所示:把图 1、图 2、图 3 拼成一个行文件 1,把图 4、图 5、图 6 拼成行 文件 2,把图 7、图 8、图 9 拼成行文件 3,再把行文件 1、2、3 拼成一个完整的3 图像;反之把图 1、4、7 拼成列文件 1,图 2、5、8 拼成列文件 2,图 3、6、9 拼成列文件 3,再把列文件 1、2、3 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像。拼接示意图 具体操作步骤参见: 水平拼接 垂直拼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注意: 使用拼接工具时,图像的回头方式必须是(0、0)。注意: 使用拼接时,图像的回头方式必须是(0、0)。 4.接回头 用于获取图像的最小花回。最小花回首先应在样稿分析中对花回进行分析, 确定花回的大小, 接回头方式以及输出的单色稿包括几个小花回等。为保持花样 的一致性和对称性, 应该取最小花回进行修改。用于取最小花回的图像应大于最 小花回,否则应重新扫描或拼接(花回不完整的样稿除外)。 根据花样的接回头方式,有不同的选取共同点方法。一般有平接和跳接两种。 具体操作参见: 1 回头方式 2 平接接回头 3 跳接接回头4 回头方式 一个图案单元需要上、下、左、右互相拼接才能满足整幅面料的印花要求, 因此图案设计必须保证图案花纹在经向和纬向都能互相街接而成为一个整体, 这 就是所谓的“花回接头”。为了使图案花型不致呆板,接头方式可有平接、1/2、 1/3、1/4 水平接、垂直接等多种。平接花回 表示方法: X=1 Y=11/2 水平接 表示方法: X=2 Y=11/2 垂直接 表示方法: X=1 Y=2平接接回头平接接回头操作步骤如下: 1 打开需接回头的图像,如果打开的图像有多个花回,则可用剪刀工具把图像 剪成大于一个花回的图像;或用提取工具生成一个大于一个回头的新窗口。 (看 图示) 2 选择图像处理菜单下的贴边、连晒菜单(按 F8 键),或工具栏中的滚回头 处单击鼠标右键出现贴边、 连晒的对话在此对话框中要设置样稿的回头方式,在 对话框中的回头方式中分别输入 X=1,Y=1。 (看图示)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3 此时工具栏中的滚回头处的图标下凹,如不下凹可在滚回头处单击鼠标左 键。此时图像可以连续滚动,单击键盘上的方向键,图像会首尾相接,左右相连 地显示在屏幕上。按 Insert 键,在图像衔接处会出现十字线,可用此校对接回头 参数是否正确。(看图示) 4 选取平接、校扭工具。在工具属性对话框中选择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裁剪。 如果只要一个方向接回头则只要把相应的一个方向不裁剪即可。(看图示) 5 在回头线的左右和上下找出共同点。在图像上选取二组共同点(所谓共同点 是指组成花回的某个点在不同位置上的复制),一般是找出四个共同点。首先在 共同点之一处用鼠标左键单击, 此时移动鼠标出现一条线,移动光标到第二个共 同点处再单击鼠标左键, 此时两个共同点间出现一条直线。接着把另外两个共同5 点也连接起来,此时出现一个四边形。找共同点时必须遵循以下的规则,则共同 点间的联线必须跨过接回头线; 四个共同点图像必须相同。单击右键可把共同点 取消。(看图示) 6 滚动图像,分别在水平回头线和垂直回头的左右可以找几组共同点。鼠标移 到共同点连线上单击右键可把该组共同点取消。(看图示) 或要全部去除则按 delete 键。 7 单击中键开始接回头,把图像中大于一个花回的部分去除,接成一个完整的 平接小回头。(看图示)平接接回头第一步:打开原图用提工具或剪刀工具把图剪成 大于一个回头的图像[返回]平接接回头第二步:在贴边、连晒对话中(F8)输入回头方式为(1、1)6 [返回]平接接回头第三步:把图橡滚动到中间,按 INS 键出现回头线。 [返回]平接接回头第四步:选接回头工具,在属性中选择裁判剪方向。 [返回]平接接回头第五步:7 属性对话框中选择。选好共同点后出现 回头大小选平接、校扭工具找出共同点 [返回]平接接回头第六步:滚动图像在水平方向找几组共同点 [返回]滚动图像在垂直方向找几组共同点平接接回头第七步:8 接成一个完整的平接小花回。 [返回]平接接回头平接接回头操作步骤如下: 1 打开需接回头的图像,如果打开的图像有多个花回,则可用剪刀工具把图像 剪成大于一个花回的图像;或用提取工具生成一个大于一个回头的新窗口。 (看 图示) 2 选择图像处理菜单下的贴边、连晒菜单(按 F8 键),或工具栏中的滚回头 处单击鼠标右键出现贴边、 连晒的对话在此对话框中要设置样稿的回头方式,在 对话框中的回头方式中分别输入 X=1,Y=1。 (看图示)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3 此时工具栏中的滚回头处的图标下凹,如不下凹可在滚回头处单击鼠标左 键。此时图像可以连续滚动,单击键盘上的方向键,图像会首尾相接,左右相连 地显示在屏幕上。按 Insert 键,在图像衔接处会出现十字线,可用此校对接回头 参数是否正确。(看图示) 4 选取平接、校扭工具。在工具属性对话框中选择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裁剪。 如果只要一个方向接回头则只要把相应的一个方向不裁剪即可。(看图示) 5 在回头线的左右和上下找出共同点。在图像上选取二组共同点(所谓共同点 是指组成花回的某个点在不同位置上的复制),一般是找出四个共同点。首先在 共同点之一处用鼠标左键单击, 此时移动鼠标出现一条线,移动光标到第二个共 同点处再单击鼠标左键, 此时两个共同点间出现一条直线。接着把另外两个共同 点也连接起来,此时出现一个四边形。找共同点时必须遵循以下的规则,则共同 点间的联线必须跨过接回头线; 四个共同点图像必须相同。单击右键可把共同点 取消。(看图示) 6 滚动图像,分别在水平回头线和垂直回头的左右可以找几组共同点。鼠标移 到共同点连线上单击右键可把该组共同点取消。(看图示) 或要全部去除则按 delete 键。9 7 单击中键开始接回头,把图像中大于一个花回的部分去除,接成一个完整的 平接小回头。(看图示)平接接回头第一步:打开原图用提工具或剪刀工具把图剪成 大于一个回头的图像[返回]平接接回头第二步:在贴边、连晒对话中(F8)输入回头方式为(1、1) [返回]平接接回头第三步:10 把图橡滚动到中间,按 INS 键出现回头线。 [返回]平接接回头第四步:选接回头工具,在属性中选择裁判剪方向。 [返回]平接接回头第五步:11 属性对话框中选择。选好共同点后出现 回头大小选平接、校扭工具找出共同点 [返回]平接接回头第六步:滚动图像在水平方向找几组共同点 [返回]滚动图像在垂直方向找几组共同点平接接回头第七步:12 接成一个完整的平接小花回。 [返回]跳接接回头用于接各种跳接花回的图像,如 1/2,1/3、2/1 等回头方向的花回 跳接接回头操作步骤如下: 1 打开要接回头的图像, 如打开的图像有多个花回,则可用剪刀工具把图像剪成 大于一个花回的图像;或用提取工具生成一个大于一个回头的新窗口。[看图示] 2 选择图像处理菜单下的贴边、连晒菜单(按 F8 键),或工具栏中的滚回头处 单击鼠标右键出现贴边、 连晒的对话框, 在此对话框中要设置样稿的接回头方式, 如此稿的回头方式为 2/1,则在对话框中的回头方式中分别输入 X=2,Y=1。[看 图示]按确定钮关闭对话框。 3 , 此时工具栏中的滚回头处的图标下凹, 如不下凹可在滚回头处单击鼠标左键。 此时图像可以连续滚动,单击键盘上的方向键,图像会首尾相接,左右相连地显 示在屏幕上。按 Insert 键,在图像衔接处会出现“T“字线,可用此校对接回头参 数是否正确。[看图示] 4 选取接回头工具。[看图示] 5 在回头线的左右和上下找出共同点。找共同点分两次完成,必须先把平接方向 接好后再接跳接方向。如果此稿为 X=2,Y=1 的跳接接回头,则应该先把水平方 向接好,再接垂直方向。反之 X=1、Y=2 时,则该先把垂直方向接好,再接水平 方向。 A、先接平接方向;首先在共同点之一处用鼠标左键单击,此时移动鼠标出现 一条线,移动光标到第二个共同点处再单击鼠标左键,此时出现一个四边形。共 同点间的联线必须跨过接回头线。单击右键可把共同点取消。可在要接的方向再 找几组共同点。鼠标移到共同点连线上单击右键可把该组共同点取消。按 CTRL 键回到回头线处。[看图示] B、单去中键开始接回头,把平接方向接好,滚动图像再开始接跳接方向。在 跳接方向找一组共同点,共同点最好在平接回头的附近,离平接回头线越近好。13 此时也出现一个四边形,同接平接方向一样,可以在中间找多组共同点。也可以 不找,[看图示] 6 直接按中键开绐接回头。此时就是接好的跳接回头。[看图示]跳接接回头第一步:{}用提工具或剪刀工具把图像剪成大于一 个回头的图像。 打开需要接回头的文件 [返回]跳接接回头第二步:按 F8,在回头方式中输入参数。如 此稿为水平 2/1,则输入 X=2、Y=1。 [返回]14 跳接接回头第三步:按 INS 键出现回头线,检查回头是否正确。 [返回]跳接接回头第四步:选择此工具 [返回]跳接接回头第五步:15 在平接方向找一组共同点。此时回头方 在平接方向找多组共同点。在共同点连 式 X&Y,反之 Y&X 时,应先接垂直方向。 线上单击右键取消该共同点。 [返回]跳接接回头第六步:接好平接方向后,按 INS 键的效果。在平接回头线的附近,找一组共同点, 共同点必须跨过垂直回头线,此时出现 一矩形框。16 在跳接方向找多组共同点; 在共同点连线 上单击右键取消该组共同点。 [返回]跳接接回头第七步:接好跳接后的图像。5.圆整 圆整目的 :使图像的花回尺寸达到印染设备要求。例如实际小花回尺寸为 220mm, 要求圆网周长为 641.6mm,则根据要求需把小花回尺寸缩小到 213.87mm, 才能使小花回连晒 3 次之后达到圆网周长。 将图象扫描或输入到 EX9000 之后,为了使图像的花回尺寸达到印花设备的 要求, 对图象的大小和分辨率进行更改。“圆整”命令允许您调整图象的象素尺 寸、打印尺寸和分辨率。 圆整的步骤:17 1 打开接好回头的图像文件。 2 在图像处理菜单下选取圆整命令。 3 在圆整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尺寸即可。 注意: 在进行圆整时一般都在接好回头后进行。即已取出最小花回后进行。 另参阅: 圆整对话框 自动计算图象的要求的大小 分辨率、文件大小和输出 更改图象的尺寸和分辨率 显示文件信息 选取插值方式 圆整对话框 圆整命令对图像进行放大和缩小处理。 对话框中的各项含义如下: 原大小:指当前图像的大小和精度。 新大小:指把当前图像圆整到的大小和精度。 毫米:当毫米前面的小方框中打“√”时输入的尺寸单位为毫米,否则为像素点。 光滑:当光滑前面的小方框中打“√”时,圆整时自动对图像进行光滑处理。否则 圆整时不进行光滑处理,一般用于当单色稿圆整和已做好的彩稿时。 圆网:表示图像圆整到规定尺寸的约数。如规定尺寸为 641.6MM,图像尺寸为 300MM,在圆网处打“√”,则系统自动计算尺寸为连晒 2 次,且在新文件的宽度 或高度内算出尺寸为 320.8MM,此时为毫米打“√”时, 不打“√”时为相应的像素点; 在另一方向打上“=”即可把当前图像圆整好。 也可在圆网处改变要求尺寸的大小, 或次数。 等比例圆整:在宽度或高度任意输入一边,另一边敲入“=”号就按比例圆整。也 可根据对宽度或高度的不同要求进行任意圆整。可要新大小中输入四则运算;即 加减乘除,例如在宽度处输入“*1.2”,高度输入“=”,表示把当前图像放大到当前 图像的 1.2 倍。同样可以输入“+23”“-22”“/1.3”等等。 注意:进行光滑圆整时在系统配置中的一般特性 中设定光滑特性为“自然台阶数为 1,且在兼顾相邻色中打?√?”。 圆整时改变精度时一般在毫米处打“√”,再进行圆整。 自动计算图象要求的大小 如果要使用圆网或台板,合适的花回尺寸范围取决于印花设备的要求尺寸。您 可以根据设备的尺寸,使用 EX9000 来确定建议使用的花回尺寸。(参阅 花样 尺寸。) 自动计算图象的要求尺寸: 1 选取“图象”→“图整”。 2 点按“圆网”。18 3 对于 X 和 Y 根据花样的经纬向来定,当经向在屏幕的 X 方向则选 X,反之选 择 Y。对于尺寸,则根据印花设备来调节,如圆网有 641.2mm、641.3mm、 641.4mm……等,在 641mm 与 642mm 之间,台板有 330mm、660mm、990mm, 一般情况下为 641.6mm,在尺寸处单击后,可以输入尺寸。输入完后按回车键确 定。自动计算出次数(即此花回需要连晒几个到要求尺寸)。当经向是 1/2 跳接 时,次数不能是奇数次,则可以改变次数。 4 自动算出经向的尺寸后,则在另一方向输入“=”,使花样回头进行等比例圆整。 例如,刚才选的是 X 处,则在新文件的“Y”处输入“=” 5 单击“确定” 分辨率,文件大小和输出 图象的文件指图象中像素信息的总量。例如,1 × 2 英寸高分辨率图象比 1 × 2 英寸低分辨率图象有更多的象素,因而文件大小更大。在屏幕上,高分辨率图象 显示较大。扩大的屏幕显示不会影响打印图象的尺寸。1 英寸 x 2 英寸 @ 72 ppi;文件大小 323K。屏幕上 100% 视图1 英寸 x 2 英寸 @ 300 ppi;文件大小 5.47MB。屏幕上 100% 视图 像素点、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像素点=毫米数÷ 25.4× 图像分辨率19 例如:10 毫米大的图像在分辨率为 300DPI 时,应该有多少像素点组成? 10?25.4×300≈118(个像素点) 同样 10 毫米在图像在分辨率为 600DPI 时,像素点为 10?25.4×600≈236 由此可见, 当相同的图像毫米数一样时, 在不同的分辨率下, 图像的像素点不同, 分辨率越高,组成图像的像素点越多,反之越少。 当在相同的分辨率时;图像毫米数越大,图像的像素越多。 当在相同的像素点,分辨率越高,图像毫米数越小,反之越大。 更改图象尺寸和分辨率 当图像接好回头后 (参见接回头) , 为了使图像的花回尺寸达到印花设备的要求, 或当原花样比较大时,用低分辨率扫描时,要以较高分辨率进行处理时,必须对 图像的尺寸或分辨率进行更改。 【注】 一般我们处理时的分辨率为 300dpi, 当花形比较精细或要求特别高的花样 则以 600dpi 或以 1200dpi 进行处理。对于特别大的花样可以 200dpi,150dpi 进 行处理。 要更改图象的打印尺寸和分辨率: 1 选取“图象”→“圆整”。 2 更改新文件大小或图象分辨率或两者都更改: ?只改分辨率而不改变图像的毫米数大小,并按比例更改图象中的象素总数,则 在毫米处打勾后,再输入精度。 ?要更改打印尺寸和分辨率,而不更改图象中的象素总数,则只要在精度直接输 入。 3 在“新文件大小”下面,输入新的高度和宽度值。如果要等比例圆整,则在输入 宽度或高度后,在另一边输入“=”即可。 4 在“精度”处输入一个新的数值。 5 点按“确定” 显示文件信息 有关图像的当前文件大小和分辨率显示在图像的标题栏上和系统标题栏上。 在标题栏上显示当前文件的文件名,图象尺寸,文件格式,文件大小,分辨率, 回头方式和显示比例。A: 文件名 B:图像尺寸 C: 文件格式 D:文件大小 E:图像分辨率 F:图象回头方式 F:显示比例20 上图中的图像尺寸显示单位为像素点, 按在“文件→系统配置→一般特性”中进行 设置,可以设置单位为毫米,英寸,丝米,点数。在一般特性中设置中设置某一 个单位,则在标题栏中显示相应的单位。(参见一般特性设置) 选取插值方式 当对图像进行圆整或旋转时,EX9000 根据图象中现有象素的颜色值,使用插值 方式来将颜色值分配给所有新的象素。方式越复杂,从原始图象中保留的品质和 精度就越高。 通过“一般特性”对话框可以指定一种默认的插值方式,以在使用“圆整”或“旋转” 命令重定图象象素时使用。 要指定默认的插值方式: 1 选取“文件”→“系统配置”→“一般特性”。 2 对于“插值方式”,选择一个选项: ? “最近相邻”是最快但最不精确的方式。这种方式会造成锯齿效果,在对图象进 行扭曲或缩放时或在选区上执行多项操作时,这种效果会变得更明显。 ? “线性”是用于中等品质的方式。 ? “高质量”是最慢但又最精确的方式,结果得到最平滑的色调渐变。6.增加工作色 工作色用于处理图像时所用的颜色。 增加工作色只要有两种方法: 1 2用八位索引改变图像的颜色数 用并色命令改变图像的颜色数具体操作: 用八位索引改变图像的颜色数 1 打开要处理的图像。 2 在菜单上选取图象处理下的格式转换中的八位索引或按快捷键 Ctrl+8 3 出现对话框, 对话框中的出现当前图像调色盘中的颜色数,在对话框中的输入 一个数字,即把当前图像的颜色减少到当前所输入数字的颜色数。例如,输入 200,则当前图像的颜色变成 200 种。 4 再次选择八位索引, 在对话框中输入比前一次输入多的颜色数。 例如输入 220, 则当前图像的颜色盘中新增 20 种颜色,即这些颜色就是工作色,用于修改图像 时用。21 用并色命令改变图像的颜色数 1 打开要处理的图像。 2 在图象菜单下选取并色; 在并色对话框中的可以把图像中的颜色进行合并。具 体并色操作参见并色。 3 在调色盘中单击中键或在选取八位索引,在对话框中的输入颜色数即可。 [返回] 7.修改与设计 经过以上一系列步骤后,由于扫描仪误差和布样的布纹等,使图像不够光滑 或有变形,因此我们需要对图像进行修改与设计。 修改是分色制版工艺的重要环节,通过综合使用工具、菜单,提高图像的质量使 之可用于分色、输出成像。 修改工作主要包括: 茎和撇丝对精度要求较高, 否则会影响花样美观。通常有茎和撇丝的图像都采用 300 线每英寸以上的精度进行修改, 如果图像分辨率低于此精度可用圆整命令将 它圆整到此精度。 可用曲线工具描茎;用撇丝工具描撇丝。撇丝应画得比样稿长。 描色块可用曲线多边形工具。 云纹可用云纹工具(如喷枪,毛笔,线性云纹工具)在原图的新增层上绘画或直 接从图像上取。 泥点可用泥点工具和线性云纹工具做。 格子和规则几何图形可直接输入参数进行绘画或在原图像的基础上进行绘画。 以上只是粗略地列举了修改方式和修改工具,具体应用时还应融会贯通。 8.缩扩点处理和分色 对花样进行修改后要对花样进行缩扩点处理和分色。 当花样是单套色时不需要进 行缩扩点处理,当修改好后的图像单色另存即可。 .缩扩点处理是为了避免在印花过程中的由于机械误差所产生的露地所进行的一 种技术处理。参见缩扩点命令。 对图像的中各种颜色进行缩扩点处理后,把各种颜色保存为单色稿,可选文件下 的单色另存为。 或在图像处理中的格式转换中的选分色,把分色出来的图像另存 为即可。 分色是进行激光成像之前的最后一段工序。 8.激光成像 激光成像指图稿经电脑设计分色处理后,通过激光成像机成像,并最终获得 符合印花生产工艺要求的黑白胶片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也称作为激光照排或照 排,感光制作黑白胶片这一工序通常也称之为发排或发片。22 照排设置 单张发排 拼接发排照排设置 照排设置是工程人员用于设置激光成像机的各种参数。 注意:照排设置只有工程维修人员才能进行设置,一般人员不能进行设置,以免 激光成像机出现故障。 照排设置对话框内容: 在文件菜单上用鼠标单击本命令或按 Alt+F+Z 键。将弹出对话框。 对话框中包括以下内容: 发排机型号:用以选择激光成像机的类型。 延时:当激光成像机准备完毕后,会输送信号给计算机(输出控制电脑),如计 算机接信号后马上把数据输送给激光成像机成像处理, 则容易造成成像图像行首 错乱。 因此计算机接到信号后需延迟几秒钟再把图像数据输送到激光成像机。这 一延长时间一般在程序设计中都已设置好,操作员无需改动。即当计算机接到信 号后自动延迟 10 秒钟再把图像数据输送给激光成像机成像。 滚筒周长:指激光成像机滚筒周长,其数据显示跟成像精度及发排机类型有关。 如发排机类型为“金昌 JCdpi 1285mm× 760mm 成像 任?00dpi 时,则滚筒周长显示 为 3800× 8;如成像精度为 1200dpi 时,则滚筒周长显示 为 7600× 8(单位均为像素点)。 滚筒宽度: 指激光成像机滚筒的宽度, 其数据显示为毫米, 只跟发排机类型有关。 精度:指激光成像机的成像精度。其数据显示跟发排机类型有关。 补偿: 此处的滚筒周长方向补偿与滚筒丝杆方向零位补偿是指激光成像时的起始 点。滚筒周长方向每 641.6mm 补偿与滚筒丝杆方向每 641.6mm 补偿是指当激光 成像机在使用中产生误差时, 适当增加或减少尺寸使成像图像达到所需要求。例 如:当一幅图像的圆网周长放在滚筒周长方向且要求最后的图像尺寸为 641.6mm 。但成像后通过测量,实际的图像尺寸只 641.42mm,则此时可在滚筒 周长方向每 641.6mm 方向补偿 + 0.18mm。 反之当实际成像图像尺寸大于要求尺 寸,则在补偿处输入减去多出的尺寸。 调试:指当激光成像后的图像发生错误时(如少一路激光),用来判断错误的来 源。 基地址:指激光成像控制卡的地址。依卡上设置而定。 中断号:计算机赋予激光成像控制卡的一个号码。激光成像控制卡可通过此号码 向计算机 cpu 提出请求,请求中断其它操作,进入激光成像状态。依卡上设置而 定单张发排 单张发排命令为各个单色稿进行打发排的参数,即单色稿连晒多少、是否开 路、加上图标、十字线的大小和位置,是否加网等各种胶片上有的各种信息,还23 用于把各种单色稿的输入给激光成像机进行成像。即一张胶片只含一套单色稿。 参见:单张发排对话框 使用单张发排单张发排对话框对话框各含义如下: 读出:读出发排所需的参数文件。这时就把以前各种参数显示在当前的发排对话 框图中。如发排文件的路径、文件名、处理精度、回头方式、连晒参数、开路模 子等系列的参数者读入。 这样一个参数发排的文件不需要再次输入发排参数。这 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还可减少操作失误。选择此按钮会弹出读入参数对话框。 把要发排的参数读入即可,文件的扩展名为.rlp。 路径:发排文件存档的路径。路径由盘符、目录所构成。在这里输入的 D:\QGH\kailu;表示要发排的文件存在 D 盘的 QGH\kailu 目录下。 文件名:需要发排文件的文件名。发排的文件要求是单色稿或灰度稿;指的是花 形中的一套色。在这里输入的 kailu2.jc1 表示要发排的文件。在文件名处单击左 键出现打开文件对话;把所要发排的单色稿文件打开即可. 处理精度:发排文件的处理精度。 在这里输入的 300 表示 Kailu2.jc1 这个单色稿的 处理精度是 300dpi。如果在此处输入大于 300 时则 Kailu2.jc1 发排出来的图像比 原来的小;反之输入的小于 300 时则图像比原来的大。 注意:当做领带转 45 度时,处理精度处输入的精度与实际的处理精度不同。 它们以这样的关系对应, 实际处理精度为 424dpi 时输入 300, 848dpi 时输入 600, 1696dpi 时输入 1200。 回头方式:发排文件的回头方式。如;1:1、1:2……等。这里输入的 X=1;Y=1 表 示此稿的回头方式为 1:1(即平接)。在此图像进行开路时此处的回头方式必须 是 1:1。 连晒参数:由于发排时用户的文件是一个小花回,因此要把它连晒到便于感光制 网的尺寸。 连晒时可以设定次数或尺寸来连晒。在毫米前的小方框图中打勾时为 毫米尺寸连晒(即根据输入的毫米尺寸进行连晒),或在英寸前的小方框图中打 勾时为英寸尺寸连晒(即根据输入的英寸尺寸进行连晒),反之为次数连晒(根 据输入的连晒次数连晒)。如输入的 x1=1240、y1=740 且在毫米处打勾表示X 方向连晒到1240毫米,Y方向连晒到处740毫米。 正片:在发片时决定所发的片子是正片还是负片。当在正片前面的小框中打“b ” 时为正片,反之为负片。| 规则拼接:用于 1/4 或 1/2 方式拼接时的图像,例如方巾或长巾的规则拼接。 加图标:激光成像时自动加上分色制版企业的标志(商标或其它文字、图案等)。 文字在公司名称处输入,企业的标志图案存在 c:\ex9000 目录文名为 jcyh.jc1 或 jcyh.tif。 大片和小片的区别:大片一边有图标;小片二边有图标。24 转 45 度:只有当领带加模子转 45 度时使用。 起始位置:指发排时图像从激光成像机的(0、0)坐标偏移多少。在这里 X3=5、 Y3=5 表示图像从激光成像机的(5mm、5mm)的地方开始才有图像。 S 型开路:激光成像时根据输入的黑、白模子进行的开路形式。 黑模子:涂边的颜色同花形图案颜色。 白模子:涂边为透明色。 发排机配置:用以具体设置激光像机参数,单击发排机配置出现照排设置 HIDD_LASERPLOTTER。这里的照排机具体设置为精度为 600dpi,最大幅面为 1287mm*1287mm。 圆网:根据指定的圆网周长方向进行圆整。 十字线类型:在激光成像时自动根据需要加上十字线。在此对话框中的“十”字线 类型处可根据不同的要求给成像图像加上“十”字线,也可根据要求调整“十”字线 的宽度、线长和“十”字线的个数及位置。“十”字线的位置由 9 个小方框来表示。 9 个小方框表示“十”字线在胶片上的位置,小方框中打勾表示选上(即有“十”字 线),去掉打勾为无“十”字线。此处选项为复选项,单击左键为选上,再单击为 取消。 旋转:用于发排时对图像进行旋转处理。 公司名称:用于输入公司或厂家的名称并显示在胶片上。 备注:作为用户的特殊记录,如用户有多台激光成像机,就可在此处输入机号及 发排日期。 发排:根据输入的参数进行激光成像。 确定:根据输入的参数进行模拟显示。 保存:将输入的参数进行保存。以便发排时调用。单击保存出现保存参数对话框 关闭:关闭对话框,不保存任何更改。 光滑:光滑前打“b ”时表示图像的处理精度为 300dpi、照排精度为 600 时,把图像 从 300dpi 光滑到 600dpi。 加网:用于灰度稿成像时加网。单击加网出现加网对话框。 来样单位:用于在花样中加入生产厂商、厂商的商标等。一般对一次进行感光的 胶片才加来样单位。单击来样单位出现来样单位对话框来样单位对话框在图标文件里输入有生产厂商、商标的文件名;或在图标文件处单击即出现 打开文件对话框;把所要打开的文件打开即可。 垂直、水平指图标放在胶片上的位置。 阴图是把原来的 6 图标文件进行负片处理。 偏移指图标文件起始位置的改变;图标的起始位置在十字线处。使用单张发排一般步骤如下:25 1 按 F12 或在文件菜单中选择单张发排,出现单张发排对话框。 2 在单张发排对话框中文件名处单击出现打开文件对话框, 打开所要发排的单色 稿; 此时系统自动把所要发排的文件名和路径输入在文件名和路径中。也可以在 路径处输入文件所在的路径,在文件名处输入文件名。 3 在处理精度处输入该文件的处理精度。如 300、600、1200 等。 4 在回头方式处输入该文件的回头方式。 如平接则输入 X=1, Y=1, 如 X=1, Y=2 的跳接则输入 X=1,Y=2。 5 在连晒参数中输入所要连晒的尺寸或次数,一般选中毫米处即在毫米处“? ” 以毫米数进行连晒。 6 其它可以是系统默认,单击保存把打好的参数进行保存。 请参阅: 为圆网打参数 为平网打参数 为方巾打参数 为领带打参数 使用开路 加上来样单位 加上自己公司名称和图标 调整十字线位置为圆网打参数圆网打参数时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1 在连晒参数中输入所要连晒的尺寸或次数,一般选中毫米处即在毫米处“? ”以 毫米数进行连晒。 A:当经向在水平方向时(一般为小片时),则 X1 处输入大于圆网的周长, Y1 处可根据胶片的幅面大小来定。如胶片幅面大小为 800*550(MM);则在 X1 和 Y1 处分别输入 X1=740, Y1=530 (这里输入的是毫米数, 在毫米“? ”时) 。 B:当经向在垂直方向时(一般为大片时),则和经向在水平方向相反。根据 布的门幅的大小来确定花形连晒的大小。如布的门幅为 1140mm,则在 X 和 Y 处分别输入 X=1240,Y=740,(这里输入的是毫米数,在毫米“? ”时)。如想 输入次数则根据小回头大小来计算出次数即可。 2 在 X7 圆网和 Y7 圆网处输入圆网的要求尺寸;要根经向来确定。 A:当经向在水平方向时,则在 X7 圆网处输入圆网要求尺寸,如圆网要求尺 寸为 641.6MM,则 X7 圆网处输入 641.6,在 Y7 圆网处输入 0。 B:当经向在垂直方向时,则在 Y7 圆网处输入圆网要求尺寸,如圆网要求尺寸 为 641.6MM,则 X7 圆网处输入 0,Y7 圆网处输入 641.6, 3 其余为系统默认,不需要改变。在保存处单击把参数保存,以便下一次使用。 这样一般的圆网打参数完成。 [返回]26 次数 根据小回头的大小和所要求的胶片幅面的大小来确定连晒的次数。 例如此稿的小回头经向尺寸为 214.38mm,纬向为 250mm,要求印花的布的门幅 为 1140mm。用圆网印花,要求为 641.6mm。 连晒次数=要求胶片大小/小回头尺寸。 经向连晒次数=740mm/214.38mm=3.45。 此处为何不用 641.6mm 去除?因为在感光前要对花形进行开路; 刚好 641.6mm, 则感光时将不易把花形接好。 纬向连晒次数=1240mm/250mm=4.96。 此处为何不有 1140mm 去除?因为在印花过程中网版和布之间一定会产生一定 的偏移。所以一般网版上的花形要大于布的门幅。 算出次数后在连晒处输入,毫米和英寸不选即可。 [返回]为平网打参数平网打参数需要注意如下几点:1 在连晒参数中输入所要连晒的尺寸或次数。 平网一般经向放在垂直方向,根据胶片幅面的大小或布的门幅的大小来定要 确定图像的大小,如布的门幅大小为 1440MM,则在 X1 和 Y1 处分别输入 X=1540, Y=980 (这里输入的是毫米数, 在毫米“? ”时) 。 如胶片大小为 800*550 则输入 X1=740、Y1=520。 2 为了花形在胶片上时的十字线间的尺寸刚好是整数或在特定的尺寸上,可在 X7 圆网和 Y7 圆网处输入平网要求尺寸;要根据小回头连晒到发排尺寸时的个 数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为 X7 圆网为 0,Y7 圆网也为 0。 3 其余为系统默认,不需要改变。在保存处单击把参数保存,以便下一次使用。 这样一般的平网打参数完成。 [返回]为方巾打参数为方巾打参数时需要注意几点:1 在回头方式处输入该文件的回头方式。 A 图像是完整的方巾,输入 X=1,Y=1。 B 图像是 1/4 方巾、1/2 方巾,如只发 1/4 或 1/2,则输入 X=1,Y=1,如发完 整的方巾,则单击规则拼接出现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要拼接的方式。如选第 二项全拼,则回头方式为 X=? 10,Y=? 10。每一个拼接方式都有一个对应的回27 头方式。 2 连晒个数。一般方巾都为连晒 X1=1,Y=1。 [返回]为领带打参数为领带打参数需注意以下几点:1 处理精度;当此稿是以 424DPI,848DPI,1696DPI 做时,在处理精度处分别 输入 300,600,1200。 2 是否转 45 度。 3 领带模子必须输入在黑模子处。 4 其余和一般稿子打参数相同,不需要改变。在保存处单击把参数保存,以便下 一次使用。这样一般的方巾打参数完成。 [返回]使用开路开路时的要求:1 单色稿必须时平接。 2 在同一个稿子中开路模子的尺寸必须一样大。 3 在制作开路模子时, 开路线画好后,在贴边复制开路线时必须是向下和向右进 行复制。为了使印花容易,开路时的波峰不宜太大,一般控制在 5-7CM 以内。 开路中黑白模子各自的作用: 黑模子: 一般用于一个网分多次感光时使用。黑模子是为了在感光过程中把暂不 感受光的部分进行保护,使其不感光,以便下一次感光。 白模子:为了在印花过程中,有使印花时产生“叠色”和“露地”。 具体使用参见: 一边白开路,指经向进行白开路。 四周黑开路,指经向,纬向同时进行黑开路。 一边白开路,一边黑开路,指经向进行白开路,纬向进行黑开路。 [返回]加上来样单位28 用于在花样中加入生产厂商、 厂商的商标等。一般对一次进行感光的胶片才加来 样单位。 现我们以一个例子来看如何把来样单位加到胶片上。 例:现在要在布的门幅方向加上一商标。且在离边上为 3CM 的地方。客户印布 的门幅为 114CM,稿子的小回头尺寸经向为 21.4cm,纬向为 25cm;回头方式为 1/1;圆网印花,尺寸为 641.6mm 步骤如下: 1 制作商标文件; 商标文件必须是单色稿, 且把商标文件放在单色稿同一个目录。 2 按 F12 给此稿打参数。在文件名处输入文件名为,处理精度为 300DPI,头方 式处输入 1,1。连晒次数为 ,在毫米处打“√”。在圆网处:X 处为 0, Y 处为 641.6;其余为系统默认。 3 按来样单位,出现来样单位对话框,在来样单位对话中输入商标文件名,且选 择放在位置垂直或水平,商标的距离。 4 把参数保存。按确定可看商标所放的位置。 [返回]加上自己公司名称和图标为了出片后在胶片上打上公司的名称和图标及文件名等信息。 以便以后的查找和 校对。 具体如下: 1 制作自己公司的商标把它存放在 C:\EX9000 目录下。 2 在单张发排对话框中的文字信息的公司名称处输入自己公司的名字及其电话 号码等一系列所要的信息,系统默认为“绍兴金昌印花电脑设计分色中心 TEL: ”。 3 在单张发排对话框中把加图标选中,即在加图标前“√”。 4 这样就可加上自己公司名称和图标。系统自动会把文件名,发排时间,图像黑 白比加上,不需在文字信息中加入。 [返回]调整十字线位置“十”字线主要用于制网前校对图案及感光时精确定位使用。 在单张发排对话框中 的十字线类型中可以定义十字线的大小、粗细、个数和位置。偏移用于调整十字线的位置。在方框中可以输入数字,十字线将偏移多少毫 米。当前一个数字输入为 1000,后一个数字为 0 时为特殊,十字线将加在胶片花 形的 X 方向最外边,而 Y 方向则加在花形的回头线上。反之,前一个数字为 0, 后一个为 1000 时,则十字线 X 方向在花形的回头线上,Y 方向则在胶片的最外 边。当两个都为 1000 时,则加在花形的最外边。29 线宽用于调整十字线的线的粗细,一般情况下为 2PP。当激光成照机的精度为 600DPI 时,指的是以 600DPI 时的 2 个像素粗细的十字线加在胶片上。十字线的长度调整十字线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为 8MM,可根据需要来调整十字 线的大小。只要在方框中输入尺寸即可。十字线的多少。一般情况下为 9 个十字线。可在小方框中是否“√”来确定加几个 十字线。 [返回] 拼接发排 主要用于多套色的拼接发排, 即几套单色稿拼在一张胶片上成像。这样既节省时 间,也提高了胶片的利用率。 操作步骤: 1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拼接发排或直接按 F10 键,随之弹出对话框。 2 在对话框中的的 1 处单击, 出现单张发排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读入要发第一张 胶片的参数。确定后,在引对话框中出现花样尺寸的大小。同样读入第二、第三 和第四张胶片即可。 3 在左下角位置 X 和 Y 处输入相应的尺寸即可。例如:花样一和花样二的尺寸 都是 530mm*720mm 的大小。则花样一处输入 30 和 20,在花样二处输入 580 和 20。这样两个单色稿则发在同一张胶片上。 [如图所示]数字表示坐标的位置。(0 0)表示激光成像机的 0,0 坐标位置。 大的红框表示胶片的大小。 对话框中各项含义: 胶片参数:指激光成像所需的胶片尺寸。一般无需改动。计算机内部自动默认发 排机类型中所定尺寸。1~4 指所要拼接发排的四幅单色稿。打开图像时只需按 Alt 加数字键即可。 左下角:指拼接时图像左下角所在的坐标位置。30 花样尺寸:指图像的实际尺寸。 自动排列:计算机根据图像的实际尺寸及胶片幅面进行自动排列。 确定:用以模拟显示拼接发排后的图像。 发排:根据输入的参数进行激光成像。 此对话框中可将四幅单色稿拼接一张胶片上成像。操作时按 Alt+1(打开第一个 单色稿参数)后,会弹出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输入所要发排的第一个参数后按 发排即可。 按同样操作打开四幅单色稿的参数,然后根据拼接要求给每幅图像的 左下角定位。最后按发排即可。按发排后会弹出对话框。此对话框显示了激光成 像所需的最大胶片幅面。当胶片上好后,按确定按钮,则会弹出对话框。31 菜单工具使用文件菜单 新文件打开文件 关闭 保存 另存为 单色另存为 保存活动层 文件合并 批量合并 扫描 输出 单张发排 拼版发排 照排设置 打印 打印预览 打印设置 系统配置 退出创建一副新图象 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 关闭当前图象 保存当前图象 把当前图象保存为指定文件 以前景色生成单色稿保存为指定文件 把层管理中选中的层保存 把两幅图像相加 把多个图像合并成一个彩稿 经过扫描仪把图像输入计算机 激光照排输出 把当前图象传送到造排机 用于多套色的拼接发排 用以设置激光成像机的参数 打印一个文件 在屏幕上显示当前图象的打印效果 选择一个打印并打印连接 用以系统基本配置 退出金昌 EX600032 新文件 新文件命令用于创建一个空白的、无标题的图像文件。 创建一个新文件 选择文件菜单→新文件出现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可设置新图像的大小, 处理精度, 颜色数和回头方式。 对话框各项含义如下: 图形宽、图形高:分别指新图像文件的宽度和高度,默认值宽度为 2000 个像素点,高度 2000 个像素点。可根据要求输入。 精度(分辨率):指新图像文件的处理精度,默认值为 300DPI,可根据要求输 入。 颜色数:指新图像文件调色板上的颜色数。默认值为 16 种颜色,可以根据要求 数字键入,输入的最多的颜色数为 256 种。 回头方式:定义新图像的回头方式,默认下为 X=1,Y=1。 图像格式:有 1 位,8 位索引,灰度和真彩色几种。 打开文件 打开文件菜单命令用于打开已经存在的文件图像,或在打开对话框中对已存在的 文件进行重命名、删除、拷贝和改属性等操作。 打开对话框中各项含义如下: 目录:用以存放文件的地址。 文件类型:此框是下拉式列表框,用于选择不同类型的文件。可以打开的文件类 型有*.jar、*.bmp、*.tif、*.pcx、*.tga、*.jpg、*.gif、*.scf 其中*.jar 是金昌 EX6000 印花分色专用格式。 图像信息: 用于显示当前选中的文件 (图像) 的信息。 如想查看某个文件的信息, 则在该文件名处单击鼠标左键, 即在图像信息栏中出现图像的信息。图像的信息 包括:位图方式、颜色数、图像尺寸、处理精度、回头方式、在硬盘中所占用的 空间及文件的保存时间。 大图预视:用以控制是否显示当前选中文件的大图,当大图预视前的方框中打 “√”,则图像信息栏上方出现选中的文件的大图显示。在此大图上单击左键在列 表框出现一个更大的图。在最大的图上单击右键回到以前的显示。 预视:用以控制是否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内容。当预视前的方框中打“√”,表 示选择预视,则在文件下的列表框中的每个文件名上显示文件内容(图像)。 压缩:只要用于当图像非常大,进行后处理时,如文件合并、圆整、输出等。把 文件以压缩方式打开。 文件名:用以输入文件名,打开此文件。 其它信息:当前目录下的文件数和该硬盘的总间和剩余空间。 回收站: 用以恢复删除的文件或覆盖存盘的文件, 与 WINDOWS95, WINDOWS98 回收站的操作方法相同。33 网络:用于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的另外的机器。 搜索:用于查找文件。 具体使用:打开一个或多个文件 对文件进行删除、重命名、拷贝和改属性 搜索文件关闭文件关闭命令用于关闭当前图像。 当当前图像已经修改并未保存时,选用此命令,会弹出对话框,提示保存当前文 件。 对话框中各项含义如下: 是:是指保存当前图像后关闭此图像。 否:是指不保存当前图像后关闭此图像。 取消:取消这次操作;不关闭当前图像。 保存 保存命令用于把当前图像以原来的文件类型和文件名存盘。 快捷键:Ctrl+S 另存为 以不同的文件类型或文件名保存当前图像。 1:选文件→另存为出现对话框和打开文件对话框相同。 2:选择文件类型。 注意: 只有金昌印染专用格式才能保存有多层的图像。因为很多文件格式不支持 金昌 EX6000 中的多层方式,只有把所有层合并后再保存成其它的文件类型。 3:输入文件名,并且指定文件的所存的目录。 4:单击保存。 单色另存为单色另存为命令用于保存图象中的某一种颜色。 1:把要保存的颜色选为当前色。 2:选文件→单色另存为,操作同另存为 菜单命令。 3:按保存,即保存了选为前景色的单色稿。34 注意: 必须要把要保存的颜色选为前景色, 当前图像是单色稿时不能单色另存为, 可选另存为或保存。 保存活动层 保存活动层命令用以保存多层方式下时当前活动层。 1:在层管理中把要保存的层的选中。 2:选文件→保存活动层,操作同另存为 菜单命令。 3:按保存。 文件合并 文件合并命令用于两幅稿子相加。 相加的两幅稿子可以是单色稿, 也可以是彩稿。 使用时先打开一幅稿子,也可以两幅稿子同时打开,然后再选择此菜单命令。 选择此命令出现对话框;对话框中各项含义如下: 图像调色盘:指当前打开图像的调色盘。 文件调色盘:指要合并到当前图像上来的文件的调色盘。 拷贝:当拷贝前面的小框中打“√”时,指文件调色盘中所要合并的颜色,用指定 的颜色合并到当前图像上。当拷贝前面的小框中不打“√”时为复合功能,即指文 件合并到当前图像时, 全并上来的颜色与当前图像上的颜色发生重叠时复合成第 三种颜色。 X 和 Y:文件合并时的坐标。 打开文件:指打开要合并上来的文件调色盘。 替换调色盘;指定文件开始色、颜色数和图像开始色后,把图像调色盘中一段颜 色替换成文件调色盘中的颜色。 批量合并 批量合并命令用于把多个单色稿合并成一个彩稿。 批量合并的要求; 1:进行自动拼接的图像文件名必须按一定规则选取,如一个 7 套色的稿子,则 文件名前面几位应该相同,最后一位应该是 1、2 到 7 依次编排下去。如果超过 10 套色,则第 10 套的最后一个为 A,11 套的最后一个为 B,以下依次类推。 2:要合并的文件必须在同一个路径下。 3:自动合并时合并的次序要从深到浅。 选择此命令出现如下对话框: 对话框中各项含义如下: 文件名:打开一个需要合并的单色稿中的颜色最浅的一套。 控制字: 输入需要合并的单色稿中另外几个单色稿的最后一个字母。如示范中写35 的 A*,8*,9,2,1,*号表示该套单色稿和另外几套产生复合色。 简化调色板和多层方式。它们当前面打“√”时起作用。反之不起作用。 简化调色板:表示文件自动合并后对调色板进行简化。 多层方式:表示文件自动合并后文件以多层方式表示,而不是一层图象扫描 扫描图象之前,确保已安装扫描仪所需的软件。为保证获得高品质的扫描效果, 您应预先确定图象要求的扫描分辨率和动态范围。 这些预备步骤也可以防止由于 扫描而产生的不想要的色偏。 扫描仪驱动程序由扫描仪的制造商提供和支持, 而不是由金昌 EX9000 电脑印花 分色系统。 如果扫描出现问题, 确保您使用的相应扫描仪驱动程序是最新的版本。另参阅:输入扫描的图象 使用 TWAIN 接口输入图象单张发排 单张发排命令为各个单色稿进行打发排的参数,即单色稿连晒多少、是否开 路、加上图标、十字线的大小和位置,是否加网等各种胶片上有的各种信息,还 用于把各种单色稿的输入给激光成像机进行成像。即一张胶片只含一套单色稿。 参见:单张发排对话框 使用单张发排拼接发排 主要用于多套色的拼接发排, 即几套单色稿拼在一张胶片上成像。这样既节省时 间,也提高了胶片的利用率。 操作步骤: 1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拼接发排或直接按 F10 键,随之弹出对话框。 2 在对话框中的的 1 处单击, 出现单张发排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读入要发第一张 胶片的参数。确定后,在引对话框中出现花样尺寸的大小。同样读入第二、第三 和第四张胶片即可。 3 在左下角位置 X 和 Y 处输入相应的尺寸即可。例如:花样一和花样二的尺寸 都是 530mm*720mm 的大小。则花样一处输入 30 和 20,在花样二处输入 580 和36 20。这样两个单色稿则发在同一张胶片上。 [如图所示]数字表示坐标的位置。(0 0)表示激光成像机的 0,0 坐标位置。 大的红框表示胶片的大小。 对话框中各项含义: 胶片参数:指激光成像所需的胶片尺寸。一般无需改动。计算机内部自动默认发 排机类型中所定尺寸。1~4 指所要拼接发排的四幅单色稿。打开图像时只需按 Alt 加数字键即可。 左下角:指拼接时图像左下角所在的坐标位置。 花样尺寸:指图像的实际尺寸。 自动排列:计算机根据图像的实际尺寸及胶片幅面进行自动排列。 确定:用以模拟显示拼接发排后的图像。 发排:根据输入的参数进行激光成像。 此对话框中可将四幅单色稿拼接一张胶片上成像。操作时按 Alt+1(打开第一个 单色稿参数)后,会弹出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输入所要发排的第一个参数后按 发排即可。 按同样操作打开四幅单色稿的参数,然后根据拼接要求给每幅图像的 左下角定位。最后按发排即可。按发排后会弹出对话框。此对话框显示了激光成 像所需的最大胶片幅面。当胶片上好后,按确定按钮,则会弹出对话框。 照排设置 照排设置是工程人员用于设置激光成像机的各种参数。 注意:照排设置只有工程维修人员才能进行设置,一般人员不能进行设置,以免 激光成像机出现故障。 照排设置对话框内容: 在文件菜单上用鼠标单击本命令或按 Alt+F+Z 键。将弹出对话框。 对话框中包括以下内容: 发排机型号:用以选择激光成像机的类型。 延时:当激光成像机准备完毕后,会输送信号给计算机(输出控制电脑),如计 算机接信号后马上把数据输送给激光成像机成像处理, 则容易造成成像图像行首 错乱。 因此计算机接到信号后需延迟几秒钟再把图像数据输送到激光成像机。这 一延长时间一般在程序设计中都已设置好,操作员无需改动。即当计算机接到信 号后自动延迟 10 秒钟再把图像数据输送给激光成像机成像。 滚筒周长:指激光成像机滚筒周长,其数据显示跟成像精度及发排机类型有关。 如发排机类型为“金昌 JCdpi 1285mm× 760mm 成像 任?00dpi37 时,则滚筒周长显示 为 3800× 8;如成像精度为 1200dpi 时,则滚筒周长显示 为 7600× 8(单位均为像素点)。 滚筒宽度: 指激光成像机滚筒的宽度, 其数据显示为毫米, 只跟发排机类型有关。 精度:指激光成像机的成像精度。其数据显示跟发排机类型有关。 补偿: 此处的滚筒周长方向补偿与滚筒丝杆方向零位补偿是指激光成像时的起始 点。滚筒周长方向每 641.6mm 补偿与滚筒丝杆方向每 641.6mm 补偿是指当激光 成像机在使用中产生误差时, 适当增加或减少尺寸使成像图像达到所需要求。例 如:当一幅图像的圆网周长放在滚筒周长方向且要求最后的图像尺寸为 641.6mm 。但成像后通过测量,实际的图像尺寸只 641.42mm,则此时可在滚筒 周长方向每 641.6mm 方向补偿 + 0.18mm。 反之当实际成像图像尺寸大于要求尺 寸,则在补偿处输入减去多出的尺寸。 调试:指当激光成像后的图像发生错误时(如少一路激光),用来判断错误的来 源。 基地址:指激光成像控制卡的地址。依卡上设置而定。 中断号:计算机赋予激光成像控制卡的一个号码。激光成像控制卡可通过此号码 向计算机 cpu 提出请求,请求中断其它操作,进入激光成像状态。依卡上设置而 定。 图象打印输出图象打印输出指将处理好的彩稿通过喷墨打印机在纸上的操作过程。 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打开处理好的彩稿。 2 确定打印精度。一般的打印精度有 180,360,720,1440dpi 等几种。精度越 高,打印速度越慢,打印的图象越精细。 3 按 Ctrl+P 键进入打印程序,也可用鼠标在文件菜单下选择打印菜单项。 参见:打印预览 打印设置打印预览 用此命令按要打印的格式显示活动文档。当您选择此命令时,主窗口就会被一个 打印预览窗口所取代。 这个窗口可以按它们被打印时的格式显示一页或两页。打 印预览工具栏提供选项使您可选择一次查看一页或两页,在文档中前后移动,放 大和缩小页面,以及开始一个打印作业。 打印预览工具栏为您提供以下的选项: 打印:显示出打印对话框,开始一个打印作业。 下一页:预览下一个打印页面。 上一页:预览上一个打印页面。38 单页/双页:一次预览一页或两页打印页。 放大:更细致地查看打印页。 缩小:大致地查看打印页。 关闭:从打印预览返回到编辑窗口。 打印设置 用此命令来选择一台打印机和一个打印机连接。 在此命令提供的打印设置对话框 中,您可以指定打印机及其连接。 打印设置对话框中以下选项可让您选择目标打印机及其连接。 打印机:选择您想用的打印机。选择缺省打印机;或选择特别某一个打印机选项 以选择在框中列出的已安装的打印机中的一个。 您是通过使用 Windows 中的控 制面板来安装和配置打印机端口的。 打印方向:选择纵向或横向打印。 纸张尺寸:选择要打印文档的纸张的尺寸。 纸张来源:有些打印机为不同的纸张来源提供多个纸盘。在这里指明纸盘。 选项:显示一个对话框。在这个对话框中,您可以对打印作出额外的针对您所选 择的打印机的选择。 网络...:选择这个按钮可连接到一个网络地址,并赋于其一个新的驱动器字母。 系统配置 一般特性用于设置本操作系统的一些系统配置。 操作: 1:选文件→系统配置→一般特性 2:可进行设置: (1)显示单位:有毫米、英寸、丝米、点数。当改变显示单位时图像中的尺寸 和信息栏中的鼠标坐标、工具外形尺寸等都显示为相应的单位。 (2)联通模式:有四联通、六联通、八联通三种模式。改变联通模式后对漏壶 工具、去噪工具会产生影响。 (3)需要警告:在前面的小方框中打“√”,则计算机会发出警告声提示某次操作 结束。一般用于发排室,当一个图像输出完成后以声音警告。 (4)文件预览:在前面的小方框中不打“√”,则在打开文件,另存为文件时的对 话框中不能预览文件的小图,与打开文件中的预视效果相同。 (5)走反样:在前面的小方框中打“√”,当图像是灰度稿时,对图像进行缩放、 旋转等操作时在边缘产生朦胧色。 (6)云纹外框:在小方框中打“√”,则云纹工具有外框显示工具笔形的大小。如 喷枪工具,模糊工具等。 (7)后悔次数:在操作中可以恢复的次数,云纹工具和泥点工具操作后后悔次 数作用,如果不用云纹和泥点工具,其它工具可以进行无数次的操作。 (8)插值:在圆整时起作用。有三个选项:最近相邻、线性、高质量。 (9)文件命名规则:在进行自动处理时起作用。如批量合并、领带加模子、批39 量连晒等。 (10)光滑特性:在圆整时选光滑时起作用。一般设定为自然台阶数为 1,兼顾 相邻套色打“√”。 (11)删格与对齐线:用以设置对齐线和删格线的颜色。 (12)发排牛眼:在发排牛眼处不打“√”,在出片时在胶片上不出现方块和圆。 (13)JAR 格式:在 JAR 格式处打“√”,则存出的文件存金昌印染专用格式时都 为 JAR 格式。 如不打“√”, 则存出的文件: 单色稿为*.jc1; 图像中颜色不超过 128 色且不用调色盘中 128 到 255 之间色号的图像为*.jc8; 图像中颜色超过去 128 色 或使用调色盘中 128 到 255 号色之间的图像为*.jcs;真彩色或多层方式文件为 *.jch;灰度稿为*.jcg。退出 退出命令退出金昌 EX9000 印花分色设计系统。 要退出本操作系统按文件→退出或按 ALT+F4。编辑菜单 包括以下命令: 恢复:恢复命令用于恢复工具操作前的图像。 使用此命令后,就把工具操作产生的图像取消;再次用引命令,再恢复再上一次 操作前的图像,可以恢复到恢复命令变灰不能恢复为止。 快捷键 Ctrl+Z 或 Alt+Backspace 反恢复: 用于恢复被恢复命令取消的图像。 一直按可以恢复到恢复命令第一次用 时的图像;即把所有恢复的图像全部反恢复回来。 快捷键 CTRL+SHIFT+Z 或 ALT+SHIFT+BACKSPACE 减少一半:减少一半命令用于当操作次数多时,把一半的操作次数画到图像中就 不能恢复了。另一半可以恢复。例如共画了 30 根撇丝,按减少一半命令后,则 只有后画的 15 根撇丝能恢复,前画的 15 根撇丝不能恢复。 拷贝: 拷贝命令将当前文件复制到剪贴板上 (剪贴板是计算机内存中开辟的一个 场所。 每次可保存一段被激活的文字或图像,这段文字或图像可多次拷贝到文件 中, 但当第二次使用拷贝命令把新的内容移到剪贴板上时,原保存在剪贴板上的 内容则被取代) 快捷键 CTRL+C 粘贴 粘贴命令是从剪贴板上把文件读取到当前窗口中。 快捷键 CTRL+V 定义模版:定义模版命令把当前图像定义为模版。 可用印章工具把定义的模版画到图像中。 清除: 清除剪裁板中或模版中的图像,以释放出内存。40 孤立图像: 把图像中所有的操作全部加到图像上,使图像上已操作的不能恢复。 暂停警告:暂停警告命令把操作完后的警告暂时取消。 排列: 排列菜单用于移动元素工具选定图像后确定选取图形的位置。只能用于 移动元素工具(参见移动元素工具) 上移一层:选取的图像上移一层 下移一层:选取的图像下移一层 最上面:选取的图像移到最上面 最下面:选取的图像移到最下面 压力开关:默认状态下为开,使用光笔时有压力感应,如果未选,则使用光笔时 无压力感应。图示: 上移一层 下移一层 最上面 最下面图象菜单 格式转换 负片 圆整 贴边 连晒 镜像 旋转 调色板 并色 调整 转换图像的格式 正负片的转换 对图像的缩放 对图像进行连晒或贴边 对图像进行镜像操作 对图像进行旋转操作 统一两幅图像的调色板 对图像进行并色操作 调整灰度层次41 云纹提取 定义透明色 字体栅格化把当前图像中的云纹提取出来作为一灰度图层把失量字体图层栅格化成位图图层转换 金昌 EX9000 分色设计系统提供多种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单套色加网 分色 灰度 8 位索引 真彩色单套色加网 单套色加网给灰度稿加网;把灰度稿转变为单色稿。 选用此菜单命令后出现对话框,对话框中含义如下: 角度:网点的连线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 网线:每英寸内有多少个点子组成。分为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垂直方向处为 0 时,表示和水平方向的网线相同。如在水平处输入 40,垂直处输入 20,表示水 平一英寸内有 40 个点子,垂直一英寸内有 20 个点子。 精度:图像处理精度和输出精度。输入精度指图像处理时的精度,以 DPI 为单 位;输出精度指加网之后的单色稿的处理精度。 网型:网点的形状。分为三大类: (1)EX9000 内部型:有 EX45、圆形、凹版、菱形、方形、线形共六种。 (2)EX9000DOT:在 EX9000DOT 处单击左键,即出现打开对话框,把*.DOT 文件读入即可; 用 DOT 文件来说明网点的大小形状等; 可以自己制作*.dot 文件。 (3)EX9000 模板:在 EX9000 模板处单击左键,把模板文件读入即可;模板文 件要求必须是灰度稿。文件名组成必须为 JC???????.jcg,即前两位必须为 JC, 扩展名为 jcg,当自已做模板文件时,文件名的 3、4 两位用$$表示;模板文件必 须有回头方式;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网点。可以自己制作模板文件。 当选用 EX9000 模板时,网线不起作用,可用比例来调整网点的间距。42 取反:在加网时原来点子的地方变成白点子。 网格排列方式:分为单网格、双网格和超网格。单网格、双网格、超网格三种方 式是在加网时网线的误差的大小;单网格误差最大,超网格误差最小,双网格介 在两者之间。 预视:单击预视可在图像在看加网后的单色效果。 快捷键:Ctrl+F8 分 色从彩色稿中分离出单色稿(把所选的前景色从彩稿中提取出来另作窗口)。 1 : 把 要 生 成 单 色 稿 的 颜 色 选 为 前 景 色 。 2: 选图像→格式→分色, 或按 Ctrl+1; 即把选为前景色的图生成一个单色图像。 快 分 捷 色 命 键 令 图 : 示 Ctrl+1 :原图使用分色命令生成一新图转灰度: 把其它格式的图像转换成灰度稿。 1:选图像→格式→灰度 2:就把当前图像转换成灰度稿。 灰度命令图示:43 原图使用灰度命令后8 位索引 8 位索引命令用于把其它模式的图像转换 8 位索引的图像。 1:选图像→格式→8 位索引 2:转换时可分为几种情况: (1)当图像是真彩色时,出现对话框,可在对话框中输入文件转成 8 位索引后 的颜色数,可以输入的范围为 2~256 色。一般可以输入 220 左右,这样可以直 接增加工作色作图,而不需要并色等操作。如果输入的颜色数过少,则使原图像 的颜色变化,不便入以后的修改。 (2)当图像是灰度和单色稿时,第一次选不出现对话框,直接把图像转换成 8 位索引稿。 (3)当图像是 8 位索引时,出现对话框,可对图像进行并色或增加颜色。当输 入的颜色数小于图像调色盘中的颜色数时,系统对图像进行并色(减少调色盘中 的颜色)。反之则增加调色盘的颜色。真彩色 真彩色命令把其它图像模式转换成真彩色模式。 负片 负片命令使图像的像素按色彩理论转换为其相对补色。呈现出一种底片的效果。 注意:进行负片命令时一般是单色稿、灰度稿和真彩色稿,不能是八位索引稿。 使用负片命令,每一个像素的亮度值被转化成相反的颜色值。例如;图像的像素 值为 255 则变为 0。 负片命令图片:44 原图 圆整使用负片命令后圆整命令对图像进行放大和缩小处理。 对话框中的各项含义如下: 原大小:指当前图像的大小和精度。 新大小:指把当前图像圆整到的大小和精度。 毫米:当毫米前面的小方框中打“√”时输入的尺寸单位为毫米,否则为像素点。 光滑:当光滑前面的小方框中打“√”时,圆整时自动对图像进行光滑处理。否则 圆整时不进行光滑处理,一般用于当单色稿圆整和已做好的彩稿时。 圆网:表示图像圆整到规定尺寸的约数。如规定尺寸为 641.6MM,图像尺寸为 300MM,在圆网处打“√”,则系统自动计算尺寸为连晒 2 次,且在新文件的宽度 或高度内算出尺寸为 320.8MM,此时为毫米打“√”时, 不打“√”时为相应的像素点; 在另一方向打上“=”即可把当前图像圆整好。 也可在圆网处改变要求尺寸的大小, 或次数。 等比例圆整:在宽度或高度任意输入一项,另一项敲入“=”号就按比例圆整。也 可根据对宽度或高度的不同要求进行任意圆整。可要新大小中输入四则运算;即 加减乘除,例如在宽度处输入“*1.2”,高度输入“=”,表示把当前图像放大到当前 图像的 1.2 倍。同样可以输入“+23”“-22”“/1.3”等等。 注意:进行光滑圆整时在系统配置中的一般特性 中设定光滑特性为“自然台阶数为 1,且在兼顾相邻色中打?√?”。 圆整时改变精度时一般在毫米处打“√”,再进行圆整。 贴边、连晒 贴边、连晒命令用于对当前图像进行连晒或贴边处理。 对话框中各项含义如下: 纯贴边:当在纯贴边前面的小方框中打勾时,则表示对当前图像进行贴边处理, 且贴出的图像颜色为背景色。否则表示对当前图像进行连晒处理。 上贴边:指当前图像向上贴边或连晒。 右贴边:指当前图像向右贴边或连晒。 下贴边:指当前图像向下贴边或连晒。 左贴边:指当前图像向左贴边或连晒。 毫米:图像尺寸显示为毫米且输入的尺寸为毫米。45 精度:指当前图像的处理精度。 回头方式:指当前图像的接回头方式。连晒时根据接回头方式进行连晒。 当选择了上面的贴边或连晒方式,且宽度和高度处的尺寸没有改变,则后面的小 图标就不起作用。当改变了宽度和高度的尺寸,且又输入上、下、左、右边的尺 寸时,则两种方式都起作用。 小图标代表贴边或连晒时当前图像所处位置,例如:当前图像要在高度方向贴出 200 个点,且小图标位于中间,则表示当前图像上、下各贴出 100 个点。如小图 标位于上边,则表示向下边贴出 200 个点。镜像 镜像命令用于对当前图像进行水平或垂直镜像操作。 选择图像→镜像出现子菜单可供选择: 水平:指以垂直轴为中心把当前图像翻转。 垂直:指以水平轴为中心把当前图像翻转。 镜像图例:原图水平镜像后垂直镜像后注意:当有选定元素时,镜像只对选定元素部分起作用,而对全图不起作用。旋转 旋转命令用于对当前图像进行旋转操作。 选图像→旋转后可以选择下面任意一项。 180 度:指把当前图像旋转 180 度。 顺时针 90 度:指把当前图像顺时针旋转 90 度。 逆时针 90 度:指把当前图像逆时针旋转 90 度。 任意角度: 指把当前图像根据要求进行任意角度旋转。只需在对话框中输入角度 和是否要进行光滑处理。输入角度的范围为-359.99 至 359.99 之间。当输入的是 正值时为逆时针旋转;负值时为顺时针旋转。46 光滑 45 度旋转: 这是一种特殊的旋转方法。把图像旋转 45 度的同时又把当前图 像缩小 1.414 倍。 调色板 调色板命令用于简化调色板或统一两幅图像的调色板。 选择图像→调色板,可以选择以下几种 简化: 把在调色盘中有的且在图像中没有的颜色从调色盘中去除。例如图像中只 有 15 种颜色,而在调色盘中有 230 种颜色,选简化后,调色盘中的颜色将减少 为 15 种颜色。 最佳合并: 指两个调色板合并时按颜色接近原理方式合并;保证图像中的颜色变 化最小;可能图像中的颜色将有一部分被合并成同一种颜色。 一一对应合并; 合并过程中不减少图像的颜色数; 以最接近源图的颜色进行合并。 操作步骤:简化调色板 合并调色板简化调色板 1、打开一图像;如图像中有一百多种,而调色盘中有 256 种颜色。 2、选图像→调色板→简化。即把调色盘中有的而在图像中没有的颜色去除。 如图所示。原图原图时的调色盘有 256 色47 简化调色板后的图 像简化调色板后的调色盘只有 120 色合并调色板 合并调色板一般用于两幅图像之间进行拷贝和粘贴时使用。 合并调色步骤; (1)合并调色板需要有一个源调色盘的图;和一个要合并的调色盘的图;一般 以颜色盘中颜色较丰富的为源调色盘。 (2)打开源图像,并选编辑→拷贝(或按 Ctrl+C),把当前图像拷贝到剪裁板。 (即合并时以此图像的调色板为准)。 (3)打开另一图像,此时两幅图像的调色板不一样。 (4) 选图像→调色板中的复制合并、最佳合并和一一对应合并可得到相应的合 并。 图示:源图和源图的调角盘48 原图复制合并后最佳合并后一一对应合并后原图调色盘合并后调色盘并色 简单并色可把图像中相近色调颜色合并,以减少图像中的颜色,以增加处理时所 需的工作色。 操作步骤: 1 选图像→并色→简单或按 F9;出现并色操作对话框。 2 选目标色: 在剩余颜色框中单击左键或在图像中单击左键以确定目标色。在目 标色处双击左键可以把目标色清除。可以选择多个目标色。在目标色上单击可以 看该目标色中有多少成员色。 3 选成员色: 在剩余颜色框中选择, 按住 Shift 键的同时单击左键, 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eex列表右侧滑动删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