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接入w5100对比enc28j60中文手册的区别和优势

3605人阅读
全硬件tcp/ip(30)
TCP/IP芯片(76)
全硬件TCP/IP协议栈(24)
对于单片机的以太网接入方案~W5100和ENC28J60都是被常常使用到的芯片,这两种方案也可以说是硬件协议栈和软件协议栈的典型代表,两者都是经住了市场考验的~关于他们的使用和讨论也比较多,除了在传统单片机的以太网接入中被广泛使用,我们也能看到他们在开源硬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我们看看部分论坛的讨论吧。
———————-
来自“极客工坊”:&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71
“ArduinoCN”:&/thread-.html
提问: ” 本人纯新手、还没买网络模块、看了些教程感觉这两个功能差不多,不知道使用起来哪个好用啊?淘宝价&#2比enc28j60贵不少啊,这是什么原因?求前辈指点。”
— “一个是官方出的库,一个是第三方出的库,兼容性方面存在区别“
—“绝对w5100好用多了,官方例子多,就是贵”
—“建议直接上W5100,性能稳定、第三方库各种丰富啊!”
—“我用的就是w5100,有现成的官方库,蛮好用”
—-“w5100自带TCP/IP协议栈,enc28j60只有mac和phy,上层都需要自己实现。
对于arduino,w5100是首选,w5100也是arduino官方的方案,开发库完备!”
—“ENC28J60这个产品提供的是底层的MAC+PHY(10M Base T)
W5100这个产品是 硬件TCP/IP协议栈+MAC+PHY(10/100M Base T)
也就是W5100里面用硬件逻辑电路实现了TCP/IP的协议栈结构,不需要向ENC28J60这样的网络控制器那样还需要一个资源较大的MCU跑软件协议栈。你直接把W5100当外部RAM使用,MCU初始化一下I/O,寄存器等就能使用了。是一种简易快速拓展Ethernet的方案,在稳定性及高效性方面表现也非常突出。”
——————————-
注:W5100是Arduino官方以太网扩展板的选择,各种库文件都很齐全规范,使用起来也很容易。Arduino选择W5100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W5100能有效释放主控单片机有限的内存资源,并且嵌入了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的硬件协议栈。关于价格的问题,许多朋友可能会陷入单纯地将W5100看做PHY与MAC的集成的误区,从系统整体性能来看,WIZnet的以太网方案还是很值得大家去尝试的~WIZnet在以太网接入方面受到了广泛地认可,相信随着WIZnet在市场的不断推进和销量的不断提升,价格也会让朋友们更加满意~
除了开源硬件社区的看法,让我们看看来自“第九单片机”论坛的讨论:
/9mc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13013&extra=page%3D1
提问:“新手,还没有买任何学习硬件,只在看资料,想先了解下,哪位指点下,要求简单的,成本低的,对速度无要求。”
—“w5100更好一点。。。。。。。。。。。。。”
—“W5100更简单一些,我正在用W5100做项目。”
&—————————–
提问:“面临项目方案选择,求帮忙”
“现在的项目是通过单片机进行环境参数的网络传输
面临网络接口方案的选择。
STM32F107+PHY;
STM32F103+W5100;
STM32+CS8900A;
STM32+EN28J60;
STM32+DM9000AE;
反正是眼花了,没主意了。求大伙指点迷经。”
—“这个么,建议使用W5100,数据量低的话,它有SPI接口可用,我正在做W5100的项目,到时候可能会考虑开源。”
—“期待开源之后的惊喜。W5100的话,可能性能还是很不错的啊!”
—“可以看一下PIC的8位单片机,带以太网接口,协议开源,免费用。”
—“PIC的用EN28J60还真是挺常见的”
———————————–
再看看一个团队对于STM32单片机以太网方案的选择征集意见:
/9mc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6413
“论坛预定要开一个STM32小苗板实现以太网的专题
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那个方案更合适?
CS8900A?DM9000A?W5100?ENC28J60?”
虽然回帖的响应不积极~我们无法从中了解大家的看法~
让我们看看他们最终的选择吧~
/9mc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32
“STM32F103的W5100以太网开发板”
“开发板主要特性:
CPU采用STM32F103单片机,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移植软件到ST的Cortex单片机上;
单片机采用SPI总线和间接总线与W5100接口,用户可任选一种方式;
提供JTAG接口用于单片机软件调试,可通过RS-232C接口下载程序;
CPU和W5100采用3.3V电压供电;
提供标准RS-232C串行接口。”
我们也可以看看下面的部分回复:
—“STM32外置硬件协议栈,这才是稳定的保障”
—“是呀,很多工业控制设备和安防设备使用的都是我这个方案的。”
—“W5100体积还真不大,带PHY,基本上是属于最小的了”
帖主也提到,“我们会在这些开发板平台的基础上持续推出高水平的应用项目。”非常感谢第九单片机论坛朋友们的支持,我们也期待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就是部分论坛对于ENC28J60与W5100的对比看法~大伙儿可以参考一下,您也可以评论留言分享您的经验~
相关文档:
更多信息,欢迎访问我们的官网和官方博客,也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博~(见博客主页左栏)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432439次
积分:19832
积分:19832
排名:第442名
原创:594篇
转载:64篇
译文:37篇
评论:148条
(2)(2)(3)(1)(1)(5)(8)(7)(8)(5)(5)(4)(3)(9)(14)(9)(5)(3)(7)(7)(4)(6)(8)(6)(3)(7)(8)(5)(9)(11)(15)(20)(19)(27)(18)(23)(15)(47)(57)(45)(19)(22)(25)(22)(20)(22)(24)(27)(32)(11)(10)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740881',
container: s,
size: '200,200',
display: 'inlay-fix'
网卡工作在osi的最后两层,物理层(PHY)和数据链路层(MAC)。
&&&&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物理层的芯片称之为PHY。
&&&&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以太网卡中数据链路层的芯片称之为MAC控制器。
DP83848:物理层(PHY),跟MII接口。
DM9000:物理层(PHY)和数据链路层(MAC)。跟8/16/32总线接口
enc28j60:MAC+PHY(10M Base T)。spi接口
w5100:硬件TCP/IP协议栈+MAC+PHY(10/100M Base T)。并行总线接口
RLD8019:和w5100类似,比较老。
举个例子:
&&&&W5100里面用硬件逻辑电路实现了TCP/IP的协议栈结构,不需要向ENC28J60这样的网络控制器那样还需要一个资源较大的MCU跑软件协议栈。你直接把W5100当外部RAM使用,MCU初始化一下I/O,寄存器等就能使用了。
本文已收录于以下专栏:
相关文章推荐
对于单片机的以太网接入方案~W5100和ENC28J60都是被常常使用到的芯片,这两种方案也可以说是硬件协议栈和软件协议栈的典型代表,两者都是经住了市场考验的~关于他们的使用和讨论也比较多,除了在传统...
W5100是其早些时候的W3150A的升级版本,它在W3150A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以太网PHY,利用逻辑硬件实现,使系统设计更加简单,紧凑。目前,很多嵌入式网络芯片是直接通过软件实现...
最近一段时间研究了一下以太网驱动,前前后后也花了好些时间,在这写下我的一点经验,希望对大家的开发有点帮助。
概述:既然是联网,那首先要知道的无非是四层网络协议,具体每层协议是什么,做哪些工作...
移植的环境:
ubuntu12.10
先看网络模块长啥模样:
惯例,看接线方法,必要接的有7根:
Vcc —— 3.3V
GND —— GND
RESET —— RESET;
SI —— D11;
SO —— D12;
他的最新文章
讲师:王哲涵
讲师:韦玮
您举报文章:
举报原因:
原文地址:
原因补充:
(最多只允许输入30个字)3607人阅读
全硬件tcp/ip(30)
TCP/IP芯片(76)
全硬件TCP/IP协议栈(24)
对于单片机的以太网接入方案~W5100和ENC28J60都是被常常使用到的芯片,这两种方案也可以说是硬件协议栈和软件协议栈的典型代表,两者都是经住了市场考验的~关于他们的使用和讨论也比较多,除了在传统单片机的以太网接入中被广泛使用,我们也能看到他们在开源硬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我们看看部分论坛的讨论吧。
———————-
来自“极客工坊”:&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71
“ArduinoCN”:&/thread-.html
提问: ” 本人纯新手、还没买网络模块、看了些教程感觉这两个功能差不多,不知道使用起来哪个好用啊?淘宝价&#2比enc28j60贵不少啊,这是什么原因?求前辈指点。”
— “一个是官方出的库,一个是第三方出的库,兼容性方面存在区别“
—“绝对w5100好用多了,官方例子多,就是贵”
—“建议直接上W5100,性能稳定、第三方库各种丰富啊!”
—“我用的就是w5100,有现成的官方库,蛮好用”
—-“w5100自带TCP/IP协议栈,enc28j60只有mac和phy,上层都需要自己实现。
对于arduino,w5100是首选,w5100也是arduino官方的方案,开发库完备!”
—“ENC28J60这个产品提供的是底层的MAC+PHY(10M Base T)
W5100这个产品是 硬件TCP/IP协议栈+MAC+PHY(10/100M Base T)
也就是W5100里面用硬件逻辑电路实现了TCP/IP的协议栈结构,不需要向ENC28J60这样的网络控制器那样还需要一个资源较大的MCU跑软件协议栈。你直接把W5100当外部RAM使用,MCU初始化一下I/O,寄存器等就能使用了。是一种简易快速拓展Ethernet的方案,在稳定性及高效性方面表现也非常突出。”
——————————-
注:W5100是Arduino官方以太网扩展板的选择,各种库文件都很齐全规范,使用起来也很容易。Arduino选择W5100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W5100能有效释放主控单片机有限的内存资源,并且嵌入了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的硬件协议栈。关于价格的问题,许多朋友可能会陷入单纯地将W5100看做PHY与MAC的集成的误区,从系统整体性能来看,WIZnet的以太网方案还是很值得大家去尝试的~WIZnet在以太网接入方面受到了广泛地认可,相信随着WIZnet在市场的不断推进和销量的不断提升,价格也会让朋友们更加满意~
除了开源硬件社区的看法,让我们看看来自“第九单片机”论坛的讨论:
/9mc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13013&extra=page%3D1
提问:“新手,还没有买任何学习硬件,只在看资料,想先了解下,哪位指点下,要求简单的,成本低的,对速度无要求。”
—“w5100更好一点。。。。。。。。。。。。。”
—“W5100更简单一些,我正在用W5100做项目。”
&—————————–
提问:“面临项目方案选择,求帮忙”
“现在的项目是通过单片机进行环境参数的网络传输
面临网络接口方案的选择。
STM32F107+PHY;
STM32F103+W5100;
STM32+CS8900A;
STM32+EN28J60;
STM32+DM9000AE;
反正是眼花了,没主意了。求大伙指点迷经。”
—“这个么,建议使用W5100,数据量低的话,它有SPI接口可用,我正在做W5100的项目,到时候可能会考虑开源。”
—“期待开源之后的惊喜。W5100的话,可能性能还是很不错的啊!”
—“可以看一下PIC的8位单片机,带以太网接口,协议开源,免费用。”
—“PIC的用EN28J60还真是挺常见的”
———————————–
再看看一个团队对于STM32单片机以太网方案的选择征集意见:
/9mc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6413
“论坛预定要开一个STM32小苗板实现以太网的专题
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那个方案更合适?
CS8900A?DM9000A?W5100?ENC28J60?”
虽然回帖的响应不积极~我们无法从中了解大家的看法~
让我们看看他们最终的选择吧~
/9mc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32
“STM32F103的W5100以太网开发板”
“开发板主要特性:
CPU采用STM32F103单片机,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移植软件到ST的Cortex单片机上;
单片机采用SPI总线和间接总线与W5100接口,用户可任选一种方式;
提供JTAG接口用于单片机软件调试,可通过RS-232C接口下载程序;
CPU和W5100采用3.3V电压供电;
提供标准RS-232C串行接口。”
我们也可以看看下面的部分回复:
—“STM32外置硬件协议栈,这才是稳定的保障”
—“是呀,很多工业控制设备和安防设备使用的都是我这个方案的。”
—“W5100体积还真不大,带PHY,基本上是属于最小的了”
帖主也提到,“我们会在这些开发板平台的基础上持续推出高水平的应用项目。”非常感谢第九单片机论坛朋友们的支持,我们也期待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就是部分论坛对于ENC28J60与W5100的对比看法~大伙儿可以参考一下,您也可以评论留言分享您的经验~
相关文档:
更多信息,欢迎访问我们的官网和官方博客,也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博~(见博客主页左栏)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432442次
积分:19832
积分:19832
排名:第442名
原创:594篇
转载:64篇
译文:37篇
评论:148条
(2)(2)(3)(1)(1)(5)(8)(7)(8)(5)(5)(4)(3)(9)(14)(9)(5)(3)(7)(7)(4)(6)(8)(6)(3)(7)(8)(5)(9)(11)(15)(20)(19)(27)(18)(23)(15)(47)(57)(45)(19)(22)(25)(22)(20)(22)(24)(27)(32)(11)(10)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740881',
container: s,
size: '200,200',
display: 'inlay-fix'3609人阅读
全硬件tcp/ip(30)
TCP/IP芯片(76)
全硬件TCP/IP协议栈(24)
对于单片机的以太网接入方案~W5100和ENC28J60都是被常常使用到的芯片,这两种方案也可以说是硬件协议栈和软件协议栈的典型代表,两者都是经住了市场考验的~关于他们的使用和讨论也比较多,除了在传统单片机的以太网接入中被广泛使用,我们也能看到他们在开源硬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我们看看部分论坛的讨论吧。
———————-
来自“极客工坊”:&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71
“ArduinoCN”:&/thread-.html
提问: ” 本人纯新手、还没买网络模块、看了些教程感觉这两个功能差不多,不知道使用起来哪个好用啊?淘宝价&#2比enc28j60贵不少啊,这是什么原因?求前辈指点。”
— “一个是官方出的库,一个是第三方出的库,兼容性方面存在区别“
—“绝对w5100好用多了,官方例子多,就是贵”
—“建议直接上W5100,性能稳定、第三方库各种丰富啊!”
—“我用的就是w5100,有现成的官方库,蛮好用”
—-“w5100自带TCP/IP协议栈,enc28j60只有mac和phy,上层都需要自己实现。
对于arduino,w5100是首选,w5100也是arduino官方的方案,开发库完备!”
—“ENC28J60这个产品提供的是底层的MAC+PHY(10M Base T)
W5100这个产品是 硬件TCP/IP协议栈+MAC+PHY(10/100M Base T)
也就是W5100里面用硬件逻辑电路实现了TCP/IP的协议栈结构,不需要向ENC28J60这样的网络控制器那样还需要一个资源较大的MCU跑软件协议栈。你直接把W5100当外部RAM使用,MCU初始化一下I/O,寄存器等就能使用了。是一种简易快速拓展Ethernet的方案,在稳定性及高效性方面表现也非常突出。”
——————————-
注:W5100是Arduino官方以太网扩展板的选择,各种库文件都很齐全规范,使用起来也很容易。Arduino选择W5100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W5100能有效释放主控单片机有限的内存资源,并且嵌入了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的硬件协议栈。关于价格的问题,许多朋友可能会陷入单纯地将W5100看做PHY与MAC的集成的误区,从系统整体性能来看,WIZnet的以太网方案还是很值得大家去尝试的~WIZnet在以太网接入方面受到了广泛地认可,相信随着WIZnet在市场的不断推进和销量的不断提升,价格也会让朋友们更加满意~
除了开源硬件社区的看法,让我们看看来自“第九单片机”论坛的讨论:
/9mc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13013&extra=page%3D1
提问:“新手,还没有买任何学习硬件,只在看资料,想先了解下,哪位指点下,要求简单的,成本低的,对速度无要求。”
—“w5100更好一点。。。。。。。。。。。。。”
—“W5100更简单一些,我正在用W5100做项目。”
&—————————–
提问:“面临项目方案选择,求帮忙”
“现在的项目是通过单片机进行环境参数的网络传输
面临网络接口方案的选择。
STM32F107+PHY;
STM32F103+W5100;
STM32+CS8900A;
STM32+EN28J60;
STM32+DM9000AE;
反正是眼花了,没主意了。求大伙指点迷经。”
—“这个么,建议使用W5100,数据量低的话,它有SPI接口可用,我正在做W5100的项目,到时候可能会考虑开源。”
—“期待开源之后的惊喜。W5100的话,可能性能还是很不错的啊!”
—“可以看一下PIC的8位单片机,带以太网接口,协议开源,免费用。”
—“PIC的用EN28J60还真是挺常见的”
———————————–
再看看一个团队对于STM32单片机以太网方案的选择征集意见:
/9mc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6413
“论坛预定要开一个STM32小苗板实现以太网的专题
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那个方案更合适?
CS8900A?DM9000A?W5100?ENC28J60?”
虽然回帖的响应不积极~我们无法从中了解大家的看法~
让我们看看他们最终的选择吧~
/9mc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32
“STM32F103的W5100以太网开发板”
“开发板主要特性:
CPU采用STM32F103单片机,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移植软件到ST的Cortex单片机上;
单片机采用SPI总线和间接总线与W5100接口,用户可任选一种方式;
提供JTAG接口用于单片机软件调试,可通过RS-232C接口下载程序;
CPU和W5100采用3.3V电压供电;
提供标准RS-232C串行接口。”
我们也可以看看下面的部分回复:
—“STM32外置硬件协议栈,这才是稳定的保障”
—“是呀,很多工业控制设备和安防设备使用的都是我这个方案的。”
—“W5100体积还真不大,带PHY,基本上是属于最小的了”
帖主也提到,“我们会在这些开发板平台的基础上持续推出高水平的应用项目。”非常感谢第九单片机论坛朋友们的支持,我们也期待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就是部分论坛对于ENC28J60与W5100的对比看法~大伙儿可以参考一下,您也可以评论留言分享您的经验~
相关文档:
更多信息,欢迎访问我们的官网和官方博客,也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博~(见博客主页左栏)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432444次
积分:19832
积分:19832
排名:第442名
原创:594篇
转载:64篇
译文:37篇
评论:148条
(2)(2)(3)(1)(1)(5)(8)(7)(8)(5)(5)(4)(3)(9)(14)(9)(5)(3)(7)(7)(4)(6)(8)(6)(3)(7)(8)(5)(9)(11)(15)(20)(19)(27)(18)(23)(15)(47)(57)(45)(19)(22)(25)(22)(20)(22)(24)(27)(32)(11)(10)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740881',
container: s,
size: '200,200',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5100 以太网模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