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电脑怎么玩小霸王游戏里玩一款日本推块的益智游戏,一个棋盘可以转,下面两个小鸡用炮打块,打满阴影就赢了求名字

趣味游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长鼻君的怀古橱长鼻君的怀古橱考据上古ACG,挽救童年记忆,解答历史悬疑,维基搬运工关注专栏更多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君名学研究:糸守镇有个大任饭&,&author&:&pinxian-li-51&,&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本文原载\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u003E游研社\u003C\u002Fa\u003E,谢绝转载。\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来工作比较忙,只能放些老文上来,大家多包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分割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在国内热映。很不幸,我从电影院出来就中了三叶的毒,茶不思饭不想,文章也没心思写了。在屡次复吸刷电影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场景里的小细节——原来糸守镇的高中里,还藏着一个怀旧游戏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查明这间游戏室里各种物件的出处,可是费了一番功夫,电影中毒症状也有所缓解。现在把研究结果跟大家分享一下,顺便帮助还处在戒断期的“君名”患者解毒……我是说解读一番。\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31dde96c2c3b1a497c6.jpg\& data-rawwidth=\&1900\& data-rawheight=\&1200\&\u003E\u003Ch2\u003E被推特发现的经典\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在《你的名字。》电影的中后段,泷通过喝三叶的口嚼酒,回到了三年前彗星坠落的当日。由泷控制的三叶,与好友勅使河原克彦及名取早耶香一起,开始拯救糸守镇的计划。三人商量对策的作战室,是糸守高中一间被废弃的教室。在这里,导演新海诚用了一个俯拍的全景,展现出教室的全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a35e75ebcc3e8dc46650.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7\&\u003E如果仔细观看,就能发现在这个场景中,藏着不少游戏机和软件。那么就请各位先来找找看,能发现多少你熟悉的东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海诚被戏称为“壁纸狂魔”,每一帧画面都像照片一样精致,充满细节的匠心。又因为电影实在感人,忍不住就想多刷几遍,场景中的许多小彩蛋难免被有心人发现。这个作战室,也能够透露出许多有意思的信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被找出的东西,是房间里最大件、最明显的东西——克彦身边的电脑机箱。因为体积庞大,造型独特,这台电脑机箱立刻就被人认了出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夏普的经典电脑X6800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电影上映当月,夏普的官方帐号就发了一条推特,推测《你的名字。》中出现了他们的产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a1f9c74cf81.png\& data-rawwidth=\&581\& data-rawheight=\&651\&\u003E\u003Cp\u003E过了没几个小时,新海诚就给出了答复——\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是有的没错,看——\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img src=\&v2-4b52b5fb8b4ec.png\&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858\&\u003E\u003Cp\u003E作为夏普的主力产品,X68000使用了与苹果麦金塔相同的CPU,最早于1987发售。从时间上推算,这台电脑应该是在三叶的母亲宫水二叶(1971年左右出生)就读期间,进入糸守高中的。二叶比较神棍,应该没碰过这种高科技玩意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为什么作战室里会有这台电脑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找到答案,得把镜头倒回去,在早耶香买完零食进门的时候,教室门口挂着几个被划掉的牌子,其中第二块被划掉的就是微机部的牌子,X68000可能是由这个社团购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被划掉的社团名字其实都和电影故事有着很深的联系。除了微机部外,天文部暗示陨石坠落这一天文现象,业余无线电部则预示劫持无线电波拯救小镇,地质研究考古学部则表明糸守镇与2400年前坠落的陨石神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背景内容比较多,就不在此展开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fdc2c9dc.pn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403\&\u003E\u003Cp\u003E说回作战室。就在新海诚回复夏普的推特发出去没多久,就被小岛秀夫给发现了。原来在这间房子里不仅有夏普的电脑,还有小岛的作品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画面的下方,躺着一张四四方方的CD外壳,眼尖的人一下子就看出这是什么游戏——PS上的 一代神作《潜龙谍影》!\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95f1a913fd.png\& data-rawwidth=\&212\& data-rawheight=\&156\&\u003E\u003Cp\u003E小岛工作室的帐号在新海诚回复夏普不到半小时,就转发了《你的名字。》里出现《潜龙谍影》的推特,并且特别有配了一个“!”的回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玩过《潜龙谍影》的玩家都知道,在游戏里,敌人只要一发现玩家,头上就会出现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并且配上经典的音效。小岛工作室就用这样有趣的回复,表达意外入选《你的名字。》的惊喜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570a0be3ce9d75e61c550.pn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32\&\u003E可能有的朋友要说了,这个封面怎么跟我当年玩的封面不一样啊,难道我可能是盗版软件的受害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非也,电影中的这张游戏盘,其实也蕴含了不少信息。这个封面并不是1998年《潜龙谍影》PS初版的封面,而是2002年出品的廉价版,属于PS one Books系列之一。这个系列,是为了配合PS的迷你廉价版PS one上市,而一并推出的经典游戏再版系列。\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9d6d3abc792a1c1d14f51a5cced7012.jpg\& data-rawwidth=\&384\& data-rawheight=\&343\&\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正式版是这样的\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电影的场景中并没有PS one,说明这台PS的主人主机买得早,却至少憋了好几年,才凑够钱买了一个廉价版的MGS。偏远山村的孩子真是好可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这张盘隐藏一个有趣的地方,我后面会说。\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糸守镇的主机陈列室\u003C\u002Fh2\u003E在三叶的作战室里,X68000和《潜龙谍影》廉价版是经过新海诚确认的两个物品。但是刷过很多遍的朋友,一定还发现房间里不止这些东西,仔细数数,这里俨然是一个游戏机的古董陈列室。\u003Cp\u003E把下方的内容放大,来数一数糸守高中的历代学生们,假借社团活动的名义,到底买了多少游戏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画面里最抢眼的就要数那台任天堂Game Cube了,毕竟橙色是救援用的醒目色,而GC方方正正的身子,还有挂在故障电视上的手柄,在一堆游戏机中特别扎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一堆游戏机中,GC是摆在最上面的,手柄和机体都保存完整,说明它是最后被放上去的。显然相比其他游戏主机,还是任天堂的主机更受乡下少年的喜爱。等等,难道说糸守镇藏着任饭?看来要带着这个问题探究下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260dd828c9d7c83b51d26c6c548b8b3d.png\&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446\&\u003E\u003Cp\u003E被GC压在下面的主机,中国玩家再熟悉不过了,32位机时代的王者——Playstation。机器上放着的就是廉价版的《潜龙谍影》,说明这台机器的最后使用时间不早于2002年,在这里顶多躺了十年出头。和GC一样,PS的手柄也是完整的,没有惨遭分尸,而剩下的几位就没有这么幸运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025ef20f8.png\& data-rawwidth=\&473\& data-rawheight=\&226\&\u003E\u003Cp\u003EPS左下方压着的,是它的老对手世嘉土星。SS当年惨败给PS,直接导致世嘉帝国的崩溃,过了二十年,在电影里也要被PS压在身下,真是有苦说不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f5f6f7aaf.png\& data-rawwidth=\&262\& data-rawheight=\&194\&\u003E\u003Cp\u003E且慢,仔细一看,不止一台主机压在SS身上,还有个存在感很低的机器叠在上面。啊,原来是超级任天堂SFC。很可惜,SFC和SS都已经尸首分离,找不到手柄了,看来是吃灰多年。\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22cccf58b3bd23c910d08a84b4b4d5f.png\& data-rawwidth=\&238\& data-rawheight=\&217\&\u003E\u003Cp\u003E还有个更惨的朋友呢。视线转到右下方,这里还有个连主机都找不到的可怜家伙——世嘉Dreamcast的手柄。当年这款手柄就以机器怪异的模样,引起许多玩家的吐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DC手柄上,还插着可视记录卡VMU。根据三叶借泷的身体胡吃海喝的描述来看,一个VMU的价格大概要糸守镇学生三、四个月的花销。看来买这台机器的哥们是世嘉铁粉真爱啊。\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3e8bbd078e9adf49c4cb89d4dc117a80.png\& data-rawwidth=\&190\& data-rawheight=\&83\&\u003E\u003Cp\u003E看完这些进了垃圾桶的主机,再把视线转回到电影画面的最右侧。在早耶香背后的桌子上,电视机旁,还放着一台仍在工作着的游戏机——任天堂红白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细思恐极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FC、SS、PS、DC、GC……这些比FC强大百倍的后代主机,统统都被三叶他们扔进了箱底,唯独FC被接在电视机旁,上头还插着卡连着线,显然最近还在使用。这台主机至少比三叶他们大十四岁,难道说三叶等人真的是任饭?\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62f17a942b581109eae4c1b9d523dd5.png\& data-rawwidth=\&335\& data-rawheight=\&230\&\u003E\u003Cp\u003E还有件事值得思考。记得门口挂着的“禁止进入”的牌子吗,下方写着废除社团的时间——1995年4月。新海诚给这个门牌特写镜头,可能是要透露某些信息。边上几个被废除的社团,都和陨石、彗星、神体等有关。而这个日期,大致与三叶父亲来到糸守镇的时间点正好接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把这个时间与房间内的陈设做个比较,会发现房间内的GC、DC和《潜龙谍影》廉价版,都是1998年之后发售的。果然禁止入内的警告并没有起什么作用,这个房间反而被糸守高中的学生们当成了秘密的游戏基地,不断地往里添加新东西。\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游戏的名字。\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接下来就是这个场景最有意思的考证部分了。读到这里的你一定会发现,我一直都在讲房间里的主机,却对散放在其中的游戏视而不见……除了官方确认的MGS。\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啦,主机好辨认,而游戏辨别则要难得多。好在通过大量排查,目前基本上把里面几个游戏的出处给找到了,结果也是印证了之前关于任饭的猜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来数数房间里放着几盘游戏吧。除了放在PS上的《潜龙谍影》廉价版,土星机器上有一盘紫色封面的游戏,蓝色箱子的键盘上,有一盘绿色包装的游戏。另外,FC上还插着一盘卡。一共有三款不知出处的游戏。\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11a57dbdfddce78319ec61b.png\& data-rawwidth=\&901\& data-rawheight=\&507\&\u003E\u003Cp\u003E先从最左边的紫色游戏看起,首先从房间内的主机入手,基本锁定在FC、SFC、SS、PS、DC和GC上。然后通过包装盒的外形判断是哪个主机上的软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S、PS、DC使用的都是标准尺寸的光盘,因此包装盒和CD盒一样,都是四四方方的,大小可以和边上的MGS比较。而这个紫色游戏盒是长方形的,因此把这几个主机排除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剩下的GC、SFC和FC都是长方形的外壳。GC的光盘比较小,所以包装盒也比其他主机的要小一圈,显然与电影中的尺寸不吻合,排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FC的包装盒简单来说,就是瘦瘦长长的,和其他游戏并排陈列,会缩进去一块,与画面中的长宽比相去甚远。所以最后将游戏锁定在FC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FC游戏的包装盒有一个特点,前期几乎都是横排的,到了后期,尤其是1990年SFC发售后,竖排的包装开始增多(SFC竖排居多)。虽然画面很模糊,但基本能辨别这个游戏是竖排包装,因此先从九十年代的FC游戏入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终找到了答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唐老鸭俱乐部2》。\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8e785ad2fd978ff6b52.jpg\& data-rawwidth=\&352\& data-rawheight=\&500\&\u003E\u003Cp\u003E一说到《唐老鸭俱乐部》,我的怀旧情怀又上来了。这部迪士尼动画片也是我童年的记忆之一啊。吝啬古板但善良正直的史高治叔叔,还有唐老鸭三个调皮的外甥,以及愣头愣脑但运气爆棚的阿彪……好了好了,怎么从新海诚的动画说到迪士尼的动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电影中出现的这个游戏,是CAPCOM于1993年在FC上推出的2代,讲述的是史高治叔叔出海寻宝的故事。国内的玩家可能对一代比较熟悉,不少人应该还记得史高治叔叔用拐杖攻击敌人的方式吧,前几年正好有第一作的高清重制版,可以重温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c6edd8f3e6a6.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24\&\u003E\u003Cp\u003E说到名字,这游戏也非常有趣。电影中出现的游戏名字叫《Duck Tales 2》,也就是《唐老鸭俱乐部2》,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叫《Duck Tales》的FC游戏。该游戏的前作名字,使用的是在日本电视台播放的动画译名——《わんぱくダック夢冒険》,淘气鸭子的\u003Cb\u003E梦冒险\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的名字。》不就是一场梦里的冒险吗?\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584d22f4df328bab5fcdf3.jpg\& data-rawwidth=\&284\& data-rawheight=\&226\&\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把封面缩小来做个比较,是不是完美契合?\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接下来依样画葫芦,来寻找绿色游戏的来历。有不少人把这款游戏当成了《塞尔达传说》的卡带版。《塞尔达传说》的封面虽然也是竖排的,但颜色要比电影中的更深,而且上方的字体也不是用红色书写的。这种说法不是很靠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这款游戏真正的身份,应该是这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瓦力欧森林》。\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3c95d407fbc4.jpg\& data-rawwidth=\&270\& data-rawheight=\&384\&\u003E\u003Cp\u003E说来奇怪,这款游戏居然和《塞尔达传说》卡带版是同一天发售,都是日,任天堂居然在同一个天发售两个包装近似的游戏。那时已经是SFC的中晚期了,PS和SS马上就要上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瓦力欧森林》听名字以为是GB上瓦力欧系列类似的作品,但实际上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作品。这个游戏既不是瓦力欧传统的平台游戏类型,也不以瓦力欧为主角。游戏的主角是马力欧世界的千年配角,整天竖中指的小蘑菇。而游戏类型则是下落型消除……\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17bccd27509bfa5a95d77e8c40a365b.pn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192\&\u003E\u003Cp\u003E不知道诚哥在这里放这款FC晚期游戏是什么意思,要知道游戏发售后一年,这间教室就关门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752bde352dd4aaddda28b9f95bbcad7.jp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268\&\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同样把封面缩小后比较,任天堂的字样从居中变成了居右\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p\u003E接下来就是本片中最难猜的游戏,那盘插在FC上的蓝色游戏卡,你的名字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已经确定机种的前提下,突破口就集中在了游戏卡带的颜色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SFC一水灰色卡带不同,FC游戏卡的颜色种类非常多,且和厂商有一点关系。比如艾尼克斯和光荣的游戏,喜欢使用黑色卡带,而任天堂偏好黄色和绿色,史克威尔则是一水的白色,格调很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蓝色的卡带在FC中不算多数,但查找起来也比较麻烦。由于目前流出的视频和截图分辨率实在有限,只能通过几个色块来判断游戏名字,无异于大海捞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ded625c0bdbbcc5df5cc08e.jpg\&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400\&\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排摸很辛苦,眼睛都瞎了\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电影中的游戏卡,蓝色外壳,封面是浅色背景,深色图案。经过一番排查,还留下不少游戏。从新海诚喜欢埋梗的风格推断,最有可能的应该是FC版的《伊苏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导演新海诚曾经在Falcom工作过的经历,被许多玩家津津乐道。而新海诚也曾经制作过《伊苏1+2》完全版的开场动画。同时看看《伊苏8》的剧情——\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以前有陨石坠落水边,毁灭了城市。\u003Cbr\u003E女主是个巫女。\u003Cbr\u003E主角和女主在梦中互动体验。\u003Cbr\u003E各自在过去与未来探索\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结合以上各种暗示,认为新海诚在自己的电影里放进老东家的产品,简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啦。\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4c1f1acfc296e.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60\&\u003E\u003Cp\u003E然而当发现画面中的另一样东西后,这盘卡是《伊苏》的猜测被推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请注意在画面左侧,故障电视背后,《唐老鸭俱乐部2》上方,有一个黄色的控制器,就是这个东西,基本可以推断出FC上卡带的名字。\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40c4c91ab9cbc6fd24eb9f1ee6580d31.png\& data-rawwidth=\&238\& data-rawheight=\&156\&\u003E\u003Cp\u003E这个黄色的东西正是Hudson公司推出的FC专用手柄Hudson Stick。我曾经在64合1回顾中, 介绍过一款由Tecmo制作、Hudson发行的射击游戏。这款手柄就是为了配合该游戏而专门制作的周边,它的名字叫\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星际力量》\& class=\&\&\u003E《星际力量》\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faacdb6c5f83f3e034d.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u003E\u003Cp\u003E在高桥名人与毛利名人对决的电影里,也将该设备作为对战专用的设备。只有用了这个黄色的摇杆,才能重现出高桥名人的“16连射”绝技。话说这么偏远的山村,竟然也有高桥名人的粉丝,不愧是FC的名人时代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就来看看《星际力量》的卡带吧,果不其然,正好是蓝色外壳,封面是浅色背景,右侧深色图案,左边是文字,跟电影画面完美重合。想不到这个房间的使用者,最近玩的游戏居然是近三十年前的老古董。\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47e826c54f509f8dbfdb9.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196\&\u003E\u003Cp\u003E好了,作战室里的游戏都找到了,四盘游戏里有三个都是FC的游戏,任饭的名号算是坐实了。那么克彦、早耶香和三叶之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任饭呢?\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原来任饭就是你!\u003C\u002Fh2\u003E按照常理推断,当然是三人组中唯一的男性勅使河原克彦,最有可能是那个游戏迷和任饭。\u003Cp\u003E但是请留意三叶做口嚼酒和组纽的当晚,曾经出现过克彦的房间。而他的居室内,摆放的全部都是——无线电设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FT-401、TS-520、VFO-520、CF1980……大哥,你到底是有多喜欢无线电啊。由此不难推断,作战室里摆满书橱的无线电,都是克彦搬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73c6ae3926aca.png\& data-rawwidth=\&847\& data-rawheight=\&480\&\u003E\u003Cp\u003E把视线转回宫水三叶。在三叶(本体)醒来的第一个早上,拔掉了播送选举镇长消息的广播电源后,打开电视看NHK关于彗星的报道。请注意,在电视机旁,还摆着一个东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DS LL!\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f6d1d1f514f26a4f567.png\& data-rawwidth=\&841\& data-rawheight=\&474\&\u003E\u003Cp\u003E这台还在充电的3DS LL,是粉色加白色的版本,2012年9月底才发售。而当天是2013年9月初,机器上市还不到一年,还算是次新品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别看三叶吃个一千多块钱的蛋糕就心疼地要死,买起苹果手机和3DS来可是一点不手软。近两万块的手掌机说买就买,虽说神社的大小姐不缺钱,但平日节俭的她竟然买了最新的游戏机,难道不是说明她对任天堂的爱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答案揭晓——任饭就是三叶。\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e66cbf9ca5e85ff58cd67d933e97cd7.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06\&\u003E\u003Cp\u003E相比较之下,男主角则无趣的多了。在陨石坠落当天,泷再次穿回三叶身体时,电视机旁的3DS LL没了。泷自己的房间里似乎也没有任何游戏相关的东西,果然是沉迷背单词而无视美女的学霸,活该孤苦一身。\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33fa2acb2eefad27857aa.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u003E\u003Cp\u003E看完以上分析,是不是可以缓解一下看《你的名字。》落下的心病?请注意,以上都是基于在影院刷片,以及网上流出资源的推断。如果将来有更加清晰的版本放出,或者官方的新说法,都有可能推翻上面的猜想。各位也可以踊跃讨论,把“名学”发扬光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三叶这样可爱的女任饭,是不是又勾起了重温《潜龙谍影》和《唐老鸭俱乐部》的冲动,那就赶快去吧,\u003Cb\u003E我去找三叶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8c600ebc482cee86c906.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163\&\u003E&,&updated&:new Date(&T11:51:3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7,&likeCount&:19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51:3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cfcaa2c552c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7,&likesCount&:198},&&:{&title&:&红白机64合1大回顾(44):Formation Z 变形战机&,&author&:&pinxian-li-51&,&content&:&\u003Cp\u003E《变形战机》是个极其冷门的游戏,在64合1里的存在感极低。诡异的玩法和无音乐的阴森氛围,总让人难以继续下去。据长鼻君了解,能坚持打完这游戏的人可能比熊猫还少,大部分人都死在第一次面对大海时的跳崖自尽。\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户口调查\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中文名:变形战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英文名:Formation Z\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文名:フォーメーションZ (英文名转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父母:Jaleco\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出生日: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他住所:街机、MSX\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4c266f2a947c5ef9cd3f6c.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24\&\u003E同样是可变战机的射击游戏,《变形战机》的游戏性跟南梦宫的《超时空要塞》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虽然游戏里加入了不少创新的射击系统,将打飞机游戏与平台游戏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地上收集能量,空中消耗能量飞行,这样想法很有意思,但最终效果却不尽人意。长鼻君就提一个问题,明明是机器人,为什么走起路来跟迈克·杰克逊一样?\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霸天虎,变形!\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好吧,这里长鼻君标题党了。小时候不知哪个缺心眼,说这游戏就是《变形金刚》。可进游戏一打才发现不对劲啊,怎么变的是飞机,正义的味方不是汽车人吗?后来想想,估计是有人看到标题里写着Formation,以为和变形金刚的Transformer有关系,半吊子英语害死人。好在长大后发现,FC另有一款货真价实的《变形金刚》,质量不比《变形战机》好到哪里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fa4fc53e.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40\&\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变形金刚》的游戏也是变形变得莫名其妙\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跟《变形战机》相关,是另外两部大热的机器人动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变形战机》的街机版在1984年上市,那个时候日本最火的机器人动画片就是《超时空要塞Macross》。那年正逢剧场版名作《可曾记得爱》上映,全日本二次元都坐不住了,各种以变形机器人为卖点的ACG作品纷纷问世,希望能蹭上热度,其中还包括像《机动战士Z高达》这种话题作品(可变机体+华裔女主+三角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Jaleco这个公司,本身是没什么核心理念的,一看风口出现,还不赶紧往上扔猪啊。当下最火的动画就是《超时空要塞》和《机动战士高达》,那就愉快地决定抄你们俩了。从这部作品拿一点,那部作品借鉴一点,拼拼凑凑一个新游戏就诞生了,这是Jaleco加入FC的第二弹——《变形战机》。\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a894fa9a7e428a163e810d.pn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50\&\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谁说我像高达,我拿蓄力炮轰谁\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变形战机》里有多少高达和马库罗斯的影子呢?长鼻君带各位来好好看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不用说,可变机体这个设定,基本就是照着《超时空要塞》里的VF-1抄的。在游戏封面上,还画着详细的五段变身详情。不过说实话,这变形过程一点也不科学。仔细看机体设计,倒是高达的影子反而更多。整个机体的外形可以这样形容——高达的肩膀上顶了一颗吉姆头,然后变形成了VF-1。\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b035ce93c9b2cedbaf8bd.jp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197\&\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再来看看故事背景的设定,看完更是哭笑不得——\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公元2701年,联邦军第9特殊机甲师团(驻扎地扎纳克行星)叛乱,向\u003Cb\u003E地球联邦\u003C\u002Fb\u003E发起总攻。为了对抗扎纳克军的特殊兵器,地球联邦决定让尚在开发中的可变战斗机体“伊克斯贝尔”出击……\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殖民星叛乱,进攻地球,用从未实战过的研发机迎战,嗯,这游戏第一关真的不叫“伊克斯贝尔站立在大地上”吗?既然地球联邦都出来了,那是不是还得来个阿克西斯坠落什么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别说,还真有阿克西斯。仔细看看游戏封面的左上角,是不是有点眼熟?什么,太模糊看不清?不要紧,长鼻君特意从日本买了张海报回来,扫出来给各位开开眼——\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c937e99e1b810cab597.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0\&\u003E\u003Cp\u003E图扫得有点暗,注意看右下方的要塞,这形状、这光影,如果不说还真以为在看高达。那就再跟真的高达比比看,原版阿克西斯是这样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fdbd473f35cd716b1479babb098daa3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马沙别慌,那么多人续着呢,一定能推回去的。”\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不光在机体、故事背景等地方从经典动画借鉴,《变形战机》还有一些里设定,也难逃跟风的嫌疑。小时候因为受了误导,总以为游戏里的角色是个有自我意识的自走机器人。其实“伊克斯贝尔”仍旧是日本传统的萝卜动画设定,需要由驾驶员来控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问题来了,这部机体的机师是谁?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在官方设定中,并没有关于驾驶员的设定,游戏中也没有画出机器人以外的角色。直到长鼻君拿到这张海报,才在下半截里找到了答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d52177bbb3eb7afd9c8e5bf1ba94a759.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62\&\u003E没想到,操纵巨大变形机器人(在游戏里显得很小)的驾驶员,竟然是一位漂亮的小姐姐。这种女性当主角的游戏在当年还真是很少见,《密特罗德》的萨姐还要过两年才出来。那么,可变机器人+女性驾驶员+绿长直发型,你能联想到谁呢——\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26ceb1f428ec454bdb12.jpg\& data-rawwidth=\&253\& data-rawheight=\&396\&\u003E\u003Cp\u003E当然是《超时空要塞》里美丽的天顶星女市长啦,连制服样式都只是换个颜色而已。Jaleco,你连里设定都不肯原创一下,非要盯着《超时空要塞》薅吗?\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值得一提的是,在Jaleco怀旧游戏合集《游戏天国》中登场的,是伊克斯贝尔的后继机,名为Z-Dyne MkII的新机体。因为搭载了高性能AI,因此也放弃了驾驶员的设定,而配音也变成了男声,彻底抛弃了女性机师的里设定。\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a16ed587c043e721aacb0.jpg\& data-rawwidth=\&486\& data-rawheight=\&374\&\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还是请高达的声优心里踏实\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消失的音乐家\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在64合1的第一篇,讲的就是Jaleco的《碰碰车》。其实在这款游戏里,还藏着不少Jaleco的彩蛋。大概Jaleco也想学科乐美,把自家角色往里插,可是就角色的认知度和号召力来说,这个彩蛋还不如不放的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碰碰车》 第一关的美国纽约,把车开到能看到自由女神像的地方,连续射出十发子弹(油桶),就能在左上方看到彩蛋角色——《变形战机》中的敌人ヘヴラム。如果你对这敌人没印象,只能说明你打得还不够远。\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fab36a72efea62b125fbcb.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40\&\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这彩蛋就算打出来估计也没什么人认得\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什么《碰碰车》里会塞进《变形战机》这个无聊游戏的彩蛋?这得从游戏的制作人员开始扒。原来这两个游戏的制作人是同一人,更要命的是,这两个游戏的配乐,也是出自此人之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到Jaleco的游戏音乐,只能用剑走偏锋来形容,一般人还真无法欣赏。在《碰碰车》里就曾提到过,作曲把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改得面目全非,格调全无,而Jaleco的其他游戏则更恐怖。比如《杀戮战场》里魔性的《女武神》,《火凤凰》和《变形战机》里,除了标题画面就只剩恐怖的寂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69eec84de7.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24\&\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杀戮战场》里的《女武神》也让人瘆得夜不能寐\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切都要归咎一个人——渥美德弘,Jaleco的第一代音乐人和制作人。那时游戏公司养的大部分都是技术宅,程序员兼职作曲的不在少数,像南梦宫这样的公司还特别喜欢用程序员来谱曲(见《猫捉老鼠》)。但是渥美德弘则显得特别另类,因为他本来就是音乐人出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碰碰车》和《变形战机》的项目中,渥美德弘的角色就是制作人和作曲。在完成了《碰碰车》里诡异的柴一,以及《变形战机》中偷懒的标题音乐后,这个作曲家突然对合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决定转职当程序员。反正他作曲的活儿,原本就干得不怎么漂亮,索性就做个码农吧。这样的转职路线在游戏界也算绝无仅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后的渥美德弘就成了Jaleco的程序员,还做出了《美国总统大选》这种奇葩的FC游戏。1988年的Jaleco初代员工大撤退中,渥美德弘也离开了公司。几年后他在横滨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至今仍在为手机和游戏机制作软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2bca.jpg\& data-rawwidth=\&279\& data-rawheight=\&181\&\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非主流策略游戏《美国总统大选》\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系统策划反面教材\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变形战机》这个游戏,很好地向游戏从业者展现了什么叫颇有亮点的系统设计,如何糟糕地应用在关卡设计中。这游戏其实为射击游戏开创了不少新玩法,但最终结果却是让玩家吓得不敢接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做个小调查,究竟有多少人把这个破游戏打完的?也就是能完整打完一关的?举个手看看,很好奇当年没有网络资讯的条件下,你是怎么打到关底的。\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cf4cc0ff8a736bf03303a.pn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00\&\u003E\u003Cp\u003E《变形战机》第一大创举,就是可变战机。虽然在飞机和机器人形态间变换,是《超时空要塞》带起的风潮,可它的游戏版要比《变形战机》晚一年。FC玩家第一次可以体验变形的乐趣,就是在《变形战机》中,之后才有了FC版的《超时空要塞》、《变形金刚》、《机动战士Z高达》……而这些变形游戏都有同一个特点——特别坑爹。\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Jaleco的设计师是怎么在游戏里应用变形系统的呢?如果说《超时空要塞》是普通变形,《机动战士Z高达》是文艺变形,那么《变形战机》就是不折不扣的2B变形。为了突出变形的重要性,策划索性设计了跳海的段落。因为强制卷轴的关系,走到海滩尽头的时候,机器人就会自动变形。如果此时玩家没有按住A变形,或者能量不够,那就直接坠海,Game Over……\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一种何其偷懒而不动脑子的设计思路啊。喂,亲爱的支付宝用户,新版本更新一个社交功能,可以抢福哦,不过呢,一定要正确操作啊,否则余额宝里的钱就清空了哟……大概就是这种赶脚吧。\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a33f986c.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变形战机》的经典场景——跳海自尽\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不用设计地像《超时空要塞》这样变不变都无关紧要,但起码要像《机动战士Z高达》那样,变能过关,不变也不会死吧。你倒好,不变就直接狗带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要教各位一个小秘技,其实可以不耗能源飞过大海。只要在海上变回机器人形态,在落到海面的一瞬间按跳,就可以再次腾空。如此反复操作,就是在海上一直跳到岸边。当然只要一个时机不对,那就只能从头来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32cafa2fe9c.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40\&\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轻功水上漂\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变形战机》另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就是增加了蓄力炮这个功能。按住射击键不放,就能蓄个大的,这已经成为现在射击游戏的通用设定,当年就是由Jaleco创造的。可是射击玩家只记住《R-Type》里的蓄力炮,以为那才是源头。要知道,《变形战机》可早了整整三年啊。落得这样的结果,Jaleco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明明是我先的,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还不是设计流程时策划脑抽了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变形系统一样,策划为了突出蓄力炮的重要性,将Boss设置为只能被蓄力炮攻击。也就是说,就算是往Boss身上打一万发普通子弹,也是无济于事。这与现在熟悉的一发蓄力炮顶N发普通炮弹的设定完全不是一路的。人家即使不用蓄力炮,慢慢倒子弹也是能把Boss磨死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没有其他人告诉你,恐怕你就算对着Boss打到天明也过不了关。而如果你知道使用蓄力炮,那一发就能把Boss结果了。对,一发就通关了,就是这么简单粗暴,让人有种被耍了的感觉。话说Jaleco的游戏里,经常能遇到这种脑残设定,难怪后来只能靠做脱衣麻将游戏为生。\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a7fdcf0f4f1a904b4e5de.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24\&\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这Boss你不说,鬼知道要用蓄力炮打\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无良盗版商批判时间\u003C\u002Fh2\u003E\u003Cimg src=\&v2-c6a0ce22dd7aa.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24\&\u003E\u003Cimg src=\&v2-6000ddbce33caa566fd1d07.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24\&\u003E\u003Cp\u003E想要发现更多有趣好玩的怀旧ACG信息,请关注长鼻君的微信公众号:\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长鼻君的怀古橱\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6aab23cd7e0a26a3b02eecd5a8fc20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00\&\u003E&,&updated&:new Date(&T00:15:1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86,&likeCount&:19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8:15:1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2cc93a977fecc3a78e156e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86,&likesCount&:191},&&:{&title&:&红白机64合1大回顾(45):Circus Charlie 马戏团&,&author&:&pinxian-li-51&,&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本文首发\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 data-title=\&游研社\& class=\&\&\u003E游研社\u003C\u002Fa\u003E,谢绝转载。\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马戏团》是长鼻君在64合1里玩的最多的游戏之一,几乎每次玩这盘卡都会尝试一下。想来原因大概是它真正做到了老少咸宜,特别适合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游戏主题轻松快乐,气氛诙谐幽默,不暴力不血腥……这句话要收回,火烤狮腿其实很残忍,可长鼻君真的不是故意把火圈卡在狮子那里的,向毛主席保证。\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户口调查\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中文名:马戏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英文名:Circus Charli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文名:サーカスチャーリー(英文名转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父母:科乐美、Soft Pro\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出生日: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他住所:街机、MSX\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397bec20d6.png\& data-rawwidth=\&509\& data-rawheight=\&446\&\u003E用现在的标准评判,很难给《马戏团》的游戏类型做个归类,只能说这个大杂烩式的游戏,大致包含了平台游戏的基本要素,所以姑且将其划为动作游戏。《马戏团》不仅提供了基本的游戏挑战,还给一些特定的高难度动作给予加分奖励,这让小伙伴们很快就能从电视机上分辨出谁才是真正的高手——荡秋千时还用蹦床?简直就是废物!\u003Ch2\u003E屌丝与女神\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千万不要以为《马戏团》就是一个小丑表演马戏的简单游戏,到底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完整的马戏团里,居然只有一名小丑,还要身兼多职,出演所有的危险动作?其他人难道都死光了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过马戏的朋友都知道,小丑一般都是演出过程中,出来插科打诨,扔扔保龄球瓶,调节气氛和串场用的。像游戏中的这种高难度动作,都会由马戏团里的大明星来演出。而《马戏团》里的小丑俨然在做头牌该做的事情,究其原因,就要说道这款游戏所要表达的真正主题——一段屌丝、女神与高富帅的无奈畸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街机版和美版的《马戏团》里,并没有对角色背景作过多的注释。玩家只知道这个可怜的小丑名叫查理,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是马戏团里的明星。而《马戏团》的原名,就是以主角的名字命名,直译过来应该叫“马戏团的查理”。但因为盗版商的缘故,将查理的名字给无缘无故改没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26bdeb8bd2d0b9f2bb7fee61d853b821.pn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516\&\u003E\u003Cp\u003E而FC版的《马戏团》,为小丑查理的背景故事作了不少补充,给了查理挑战多项高难度项目的合理动机,也让游戏内容能够自圆其说,只是故事有点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马戏团》的卡带包装盒上,用生动形象的笔法,描述了小丑查理的心路历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个地方名叫梦想马戏,有个屌丝名叫小丑查理。他,身份卑微,毫不起眼,只能扮丑,逗人发笑。他却爱上了,美丽的杰妮。杰妮,团长的千金,唯一的女儿。团长说,他的女儿,要嫁给最棒的男人。查理时时苦闷,他和杰妮才是真正一对,可不知何处,来了可恶家伙,要与他争夺,心爱的女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女士们,先生们,今晚最大的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声音,在会场回响,马戏团的大幕,就要拉开。啊,神呐,无论如何请帮帮我——查理在祈祷,他不怕狮子,他不怕高台,他只害怕演出中的失败,会让情敌夺走杰妮,永远和他分开。查理再次祈祷,用一生只有一次的绝技,将空中秋千变成最美的时刻!\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aeae4e138ff542e44a7.pn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u003E\u003Cp\u003E这就是《马戏团》所传达的故事,感觉在看《知音》里的文章,真的是男默女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屌丝,深陷备胎选择困难的女神,想着把女儿卖个好价钱的马戏团团长,还有令人绝望的高富帅情敌……想不到连《马戏团》也是个批判现实的作品,根本不能让人愉快地玩下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马戏团》的故事并不是原创的。很显然,马戏团、团长女儿、情敌……乃至主角的名字查理,都脱胎自查理·卓别林的电影《马戏团》。我们甚至能在电影中看到许多游戏中熟悉的场景,比如骑白马巡游、在钢丝上与猴子玩耍、与狮共舞等等。这也是游戏能触动欧美玩家的原因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这个游戏还有一个未解之谜——为什么每一关的背景里,都会有一头躲在后台观看的大象,而它好像从来都不参加演出,只是永远默默地注视着查理。难道它才是杰妮?\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ecfaa77d4a4c.jpg\&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423\&\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这就是第二关会有猴子的出处\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迷一样的游戏厂\u003C\u002Fh2\u003E以前读完《电子游戏软件》,才对日本的游戏厂商有了最初步的认识,基本知道哪个厂能做什么水平的游戏。就红白机而言,最好玩的肯定是任天堂做的游戏,但老任前期的水平起伏比较大,也出过不少平平无奇的昏作。而南梦宫太技术宅、史艾的都是蝌蚪文看不懂、卡普空那时还是个受精卵,要说游戏平均质量最稳定,种类最丰富,在中国玩家能够树立绝对口碑的,非科乐美莫属。\u003Cp\u003E科乐美的FC游戏,那就是童年的金字招牌,质量的保证啊。且不说老四强有多经典,单就64合1这盘卡里,各位把自认为最好玩的游戏列出来,看看里面有多少是科乐美出品的,数量估计要比任天堂的还多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d6bfe989f0d.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u003Cbr\u003EFC时代的科乐美就是放心货良心货\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那么问题来了,《马戏团》这么好玩的游戏,你猜是谁做的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废话,你都这样说了,那自然是科乐美啦,当读者老爷是弱智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嗯,《马戏团》是科乐美做的,这个答案可以算对,也可以算不对。应该说,原版的《马戏团》确实是科乐美出品,但中国玩家所熟悉的《马戏团》却不是科乐美做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4年,科乐美推出了动作街机游戏《马戏团》,并在同年推出了MSX版。各位一定发现了,科乐美这个公司对MSX这个平台有着谜一样的执着,什么游戏都喜欢先往这个破机器上搬。所谓的水下八关、还有《潜龙谍影》,都是从这个平台流传出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各位熟悉的《马戏团》FC版,则要迟了整整两年,更有趣的是,制作和发行这款游戏的,居然不是早已获得任天堂第三方授权的科乐美。放着自家的作品不移植,却让人家赚钱,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eff5a10f985fc.pn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759\&\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街机版的服务说明手册\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移植和发行FC版《马戏团》的公司,在之前的回顾中曾经介绍过,那就是64合1里最扭曲的游戏《空手道》的制作公司Soft Pro International。再抬头看看这个游戏的封面,是不是觉得和《空手道》的包装有着神之相似——都是撑足了的构图,像平面广告一样,花花绿绿写满了宣传口号。“你是名人!”这句口号写得比游戏标题还大,绝对的喧宾夺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oft Pro这个公司非常神秘,像鬼魅一般出现,又像迷一样神隐,在维基百科上甚至找不到相关条目。这家公司在FC上一共只做过五六款游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戏团》。八十年代过后,这家公司就再也没出过新作品,就这样消失在历史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在长鼻君从网络的蛛丝马迹中,找到了这家公司的线索,原来《马戏团》FC版的制作公司,其实是大财团的马甲,用过之后就扔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4c08cf9e5cd75e775f601cfc92ed0648.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00\&\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在日本逛过这牌子的店吗?\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各位去大阪日本桥玩,就会看到名为上新电机的电器店,这就是Soft Pro的本体。这家延续百年店号,创立于1948年的老牌电器连锁店,旗下有许多细分品牌。比如熊孩子一去就死活拖不走的玩具店Kids Land,老婆一去就死活拖不走的药妆店マザーピア,以及专门贩售电脑的J&P。\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3年2月,随着个人电脑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游戏软件出现在形形色色的电脑平台上。贩卖电脑的上新电机,为了推销商品,成立了软件部门,专门移植游戏软件到各种PC平台,并披了件名为Soft Pro的马甲。美国的发行商Br?derbund,是Soft Pro最密切的合作伙伴。日本人获得了《淘金者》、《空手道》等一系列PC游戏的移植权,将其带到日本的各个封闭平台上。\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9e03c9ebecb514c40bf44f.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26\&\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那面涂满北美大陆的星条旗还留着……\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等FC上市后三年,同为关西会社(上新电机一直标榜自己是唯一的关西资本),Soft Pro也很快获得了软件的开发权。他们既把老美的《空手道》搬上家用机,也把日本的《马戏团》移植到红白机。\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oft Pro之所以留下极少的痕迹,是因为它后来又换了马甲。阿波罗技术(アポロテクニカ)是这家公司的另一个名字。后来上新电机将重心移回主营业务的电器店上,不再经营软件业务,而这两个软件商的名字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给后人查资料带来好多麻烦。\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8c7b7c9daebeb4dc9925e.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12\&\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注意阿波罗技术的地址,就在上新电机总店附近\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话说回来,小时候,只要认得科乐美的标志,那买游戏试卡的时候,绝对吃不了亏,游戏性杠杠滴。这个定律直到PS2时代还是靠谱的,长鼻君发现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玩的最多的还是WE、MGS、寂静岭这些能用最知名秘技的游戏。可自从手游和卡牌游戏崛起之后,科乐美就……唉,不说了。\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重新拼装的FC版\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那《马戏团》这个非科乐美出品的科乐美游戏,到底和原装的街机版有什么不同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来说说音乐。《马戏团》到现在还被许多玩家念念不忘,洗脑音乐功不可没。许多早期FC游戏的音乐制作,想要规避版权问题,又不肯自己作曲,用版权过期的古典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马戏团》也不能免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许多年后,多少人还记得《马戏团》第一关的音乐?看见狮子钻火圈估计有些人都能哼出来。还有些人是因为这个游戏,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一首名叫《美国巡逻兵》的进行曲,知道有个名叫弗兰克·米查姆的作曲家。甚至有人读到这里才知道这曲子原来是抄的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1ad246b3c0e9e3f9b8ccf61.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480\&\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幼小的童年又一次被灌输美帝的靡靡之音\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美国巡逻兵》并不是科乐美的原装货哟。在街机版的《马戏团》里,狮子跳火圈和骑马跳弹簧两关的背景音乐,用的却是另外一首曲子。街机版的音乐改编自美国作曲家Frank D. Cofield的《Trombonanza》(长号曲)。对多数玩家而言,这首曲子就陌生许多。而且由于作曲家还活着,科乐美怕惹麻烦,把原曲改得面目全非。在MSX和FC版里,索性将其换成了更容易传唱的《美国巡逻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倒是其他几关的音乐,街机版和家用机版保持了一致,因此才能在每次听《蓝色多瑙河》的时候,回想起空中荡秋千的场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66ec78b7a20c606cf09fe87be73a02e3.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40\&\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请记住奥地利的第二国歌《蓝色多瑙河》\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FC版还有一个大的改动,就是关卡的流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本街机版一共有六个大关加上一个奖励关。换句话说,FC版的《马戏团》被阉割了两关。狮子跳火圈、走钢丝跳猴、踩绣球、骑马跳弹簧、空中荡秋千,这是我们熟悉的《马戏团》。你知道吗,这里头还缺了一个跳蹦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丑查理要踩着蹦床,一蹦一跳地前进。途中会遇到其他表演者向上喷火或者扔刀子,玩家需要躲开障碍,才能到达终点。而奖励关就是这一关的变体,只不过变成了水上,障碍变成了海豚。可能是由于玩法与其他关卡有些雷同,在家用机版中,这一关被删除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街机版试试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67fa59bf64.jpg\&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512\&\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第三个就是失落的关卡\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一提的是,街机版的关卡流程不是线性的,玩家可以随意挑选挑战的顺序,而不是像FC版那样,卡死在某一关就永远见不到下一关的模样。因为每关玩法都不一样,长鼻君小时候还是挺期待能进入下一关的,直到某天终于把荡秋千给打过去,发现又回到了狮子跳火圈,失望之情溢于言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街机版中,只要挑战完成所有的关卡,就能在关底见到通关的画面。《马戏团》这个屌丝逆袭的故事中,万年见不到人影的女主角杰妮,将在最后的平台上等候查理的到来。当查理跳上胜利的高台,杰妮将会给他一个大大的吻。然后查理就……影分身了……实在无法理解设计者的脑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不过这一幕在FC版中也被阉割了。所以,可怜的查理只能去陪大象了吧。好在一些街机版里的秘技仍然被保留到了FC版,比如来回跳火坑就能刷出金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5ba6bde55ff1.png\&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512\&\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通关奖励就是官方鬼畜\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无良盗版商批判时间\u003Cbr\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盗版商又自作聪明地帮游戏改名字了。人家明明叫《马戏团的查理》,被硬改成了《马戏团》。最不能忍的是把原本设计好的字体,改成了和下面选项一样的默认字体,别提多丑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6e030cfd8b4c2d8a961b4.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24\&\u003E\u003Cimg src=\&v2-a961f48ce573e91a1b339e9.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24\&\u003E\u003Cp\u003E想要发现更多有趣好玩的怀旧ACG信息,请关注长鼻君的微信公众号:\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长鼻君的怀古橱\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0e10fcc548d14d9d9f0b4.pn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463\&\u003E&,&updated&:new Date(&T14:17:2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60,&likeCount&:26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17:21+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v2-dbadfa67c6d8b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60,&likesCount&:264},&&:{&title&:&红白机64合1大回顾(46):Antarctic Adventure 南极大冒险&,&author&:&pinxian-li-51&,&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本文首发\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u003E游研社\u003C\u002Fa\u003E,谢绝转载。\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日喜闻雪龙号科考船新年再赴南极考察,心中感慨万千不能平静。此时又想起儿时同玩《南极大冒险》之时,无不憧憬能见到五星红旗飘扬在终点之上。而今中华儿女又将踏上冰雪大陆,借此回顾《南极大冒险》,寄托一份美好的希望。\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户口调查\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中文名:南极大冒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英文名:Antarctic Adventur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日文名:けっきょく南極大冒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父母:科乐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出生日: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他住所:MSX、ColecoVision\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e0d8d47c7d66f3a744d89c77ef9724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444\&\u003E《南极大冒险》的游戏目的很明确,控制小企鹅绕南极大陆一圈。游戏使用了类似《大赛车》的视角,行进时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玩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终点科考站,途中要躲开海豹和冰窟窿。不过由于企鹅的动作滑稽可爱,所以长鼻君经常故意撞上海豹或者掉进洞里,这算不算是一种病?\u003Ch2\u003E别打扰我学习\u003C\u002Fh2\u003E十几年前,有部保罗·沃克主演的好莱坞电影,名字也叫《南极大冒险》,由于改编自日本科考队的真实事件,所以让人产生了电影和游戏有联系的误会。实际上两者没有任何关系,除了故事都发生在南极大陆上。电影讲的是狗故事,而游戏讲的则是企鹅的故事。\u003Cp\u003E《南极大冒险》这个译名是直接从日文标题里拿来的,尽管游戏里显示的是英文。其实日文名字前还有一个词,完整的名字应该是“结局 南极大冒险”。据说这个名字的灵感来自松下电器的空调广告词——“结局、南极、放送局”。这个传闻真实性不可考,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南极大冒险》一开始就不是按照游戏软件的标准来做的。\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1d995d9c8b23c0a06ad15.jpg\& data-rawwidth=\&1249\& data-rawheight=\&773\&\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谁把这游戏叫《马化腾回娘家》的,给我出来!\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人熟悉的FC版《南极大冒险》,移植自MSX这个电脑机型。然而这个游戏最初的类型,是被划归到了教育软件里的。换句话说,《南极大冒险》跟后来的小霸王学习机一样,都在实践一种中国学生从小听到大,但从来没真正成功过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MSX版《南极大冒险》的封面上,企鹅的模样还比较正常,像个乖宝宝,才不像FC版那样一脸坏样。在正式标题前还有一句铁定要被英语老师骂的英文——“I love 地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来这个“I love ****”就是科乐美教育软件的系列名称,创意源自著名的口号“I love NY”。之后科乐美又推出了一系列打着“我爱某学科”旗号,用电子游戏勾引少年儿童学习文化知识的软件。科乐美的《奥运会》原本也是要作为该系列的一员推出,连名字都想好了,叫“I love 理科”(为什么是理科?),但最后却把前缀给去掉而单独发售。\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bc8c7806c8.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41\&\u003E\u003Cp\u003E《南极大冒险》是科乐美教育系列软件的第一作,也是唯一出名的一作。出名的原因,大概是游戏太好玩了,玩家沉迷其中,根本忘记这是用来学习的。也不知道各位幼年在玩这款游戏的时候,究竟学到了什么东西?可能一听到教育、地理、南极这几个词,就会以为《南极大冒险》的主要目的,是教孩子们认识地球上唯一一块无人定居的大陆——南极大陆。然而这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记得第一次玩《南极大冒险》的时候,都会非常期待下一个终点会升起什么样的国旗。通过到达终点后的升旗仪式,将国旗和国家的名字联系起来,这才是科乐美的用意。也就是说,这款游戏是为了让日本儿童认识世界上其他国家而做的,并不是让你认识南极的地貌。否则小朋友可能真的会把两边都是大海的冰路,当成南极大陆上的高速公路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话说回来,这国家数量也太少了吧,年幼的长鼻君只记得前几关全是袋鼠国的南十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d6ebe85f40.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24\&\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欢迎来到南极高速公路\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史上最快的生物\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在腾讯QQ出现之前,《南极大冒险》里的主角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企鹅。不得不夸奖科乐美的美术水平,走起路来屁股一扭一扭,掉进冰窟里小短腿使劲往上爬,撞上海豹时的侧滑要蹦三蹦,还有升国旗时的得瑟样,难怪许多人在游戏后,对企鹅这种动物产生莫名的亲近感。但关于这只企鹅,其实还有一点疑惑,值得推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里请各位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毕竟人家是教育软件嘛,不能停下你聪明的小脑瓜。现在选取《南极大冒险》的第一关举例,这一关的距离是900公里,规定到达的时间限制是70秒,假设这只企鹅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科考站,它的移动速度必须大于900\u002F70,约12.86公里\u002F秒,时速四万六千多公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嗯,这只企鹅的移动速度已经大于地球的逃逸速度,只要它脚一蹬,就能跟地球君说拜拜,直奔火星了。这下你知道为什么能在《Q版沙罗曼蛇》里见到这只企鹅了吧,它可不是什么宇宙飞船,人家飞向太空靠的是硬实力。\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1edc22c3c2b4e9b73a07c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89\&\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你瞅啥,没见过自己飞上来的?\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既然说到了科乐美的其他游戏,那就不得不提这只企鹅当年有多红了。在《南极大冒险》推出之后,由于滑稽可爱的动作,使得这只企鹅人气大增,科乐美索性就给它扶上了吉祥物的宝座。八十年代科乐美的许多游戏里,都能见到这只企鹅的影子,比如《宇宙巡航机2》、《乒乓球》、《科乐美世界》、《大盗伍右卫门2》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既然当了吉祥物,总不能没有一个名字吧。一开始科乐美起名也比较随便,就把这只企鹅叫做“企鹅”。后来出现场合多了,把物种当名字总不好吧,于是给它起了个新名字——企太(ペン太)。\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31d46b0bd1b00799cfe6.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1192\&\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企太还做过钓鱼游戏的主角\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企太不是单身汪,人家是有老婆的。由于《南极大冒险》非常受欢迎,科乐美又在MSX推出了续作,名叫《梦大陆大冒险》(注)。玩法仍然继承前作的主视角跳跃,但是场景更丰富,画面更鲜明,游戏的舞台也跳脱了现实,进入了幻想世界。在本作中,科乐美给企太安排了一个位太太,叫做企子(ペン子),而且人家还是一位公主哟。想要了解关于两人恋爱的故事,则要试试FC上的动作游戏《梦企鹅物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老婆都有了,自然就会有孩子。在续作的故事结束后,企子为企太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企太郎。其实在《Q版沙罗曼蛇》第二、第三作登场的企鹅并不是《南极大冒险》里的企太,而是它的儿子企太郎。所谓虎父无犬子,企太郎继承了家族特技,也是一只能够轻松超过第二宇宙速度的超能企鹅。\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870f5e8b038bc41d3e088f847c6a8dd0.png\& data-rawwidth=\&336\& data-rawheight=\&293\&\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梦企鹅物语》讲的是一个胖子减肥的故事\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跟我一起溜冰\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下面来聊聊《南极大冒险》里几个比较散的点,就算是企鹅踩坑,滑到哪儿算哪儿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来吐槽一下《南极大冒险》里的声音吧。每个玩过这款游戏的人,都会不由地随着优美的乐曲扭动身体。现在看到冰原上的企鹅,脑子里不由地会回响起熟悉的旋律,还有那些古灵精怪的音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配合南极冒险的主题,向来擅长游戏音乐制作的科乐美,选用了法国圆舞曲之王瓦尔德退费尔最著名的乐曲——《溜冰圆舞曲》作为背景音乐。这首以十九世纪贵族社会溜冰场为主题的圆舞曲,正好与南极冰原滑行的主题完美契合,配合得天衣无缝。\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e4b7f0dab972.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93\&\u003E\u003Cp\u003E《南极大冒险》的音乐相当不错,可音效就有点受不了了。其实像撞海豹之类的音效都挺不错,就是每次还剩十秒不到的时候,游戏里会迫不及待地发出警告音,催促你赶紧加速。可能是音效太逼真,每次听到这声音,都会下意识地放下手柄,赶紧去接电话。这两天重温的时候,就发生过一次,刚要起身,才想起家里根本就没装电话啊。也不知有多少人一样上过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电话铃声,长鼻君小时候还被《南极大冒险》骗过一次,这倒不赖游戏,而是玩友不厚道。不知道从谁口中听来,说是集齐某种颜色的鱼或者旗帜,就能减少路程。害得长鼻君每次遇到冰窟窿里跳出鱼,都要飞过去吃,结果可想而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查查资料,发现不管是鱼还是小旗子,作用都只是给你加分,唯一有用的道具只有小彩旗,而这个恰恰是FC版的原创设计。\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fa96be54ee94b5ad9dd36.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444\&\u003E\u003Cp\u003E在身为教育软件的MSX版《南极大冒险》,只有加分数用的小鱼和旗帜。而移植FC版时,为了增加游戏的乐趣,特意添加了彩旗和增强道具企鹅直升机。这个直升机的日文名字叫做ペギコプター,是由日文的企鹅ペンギン和直升机copter组成的新词。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玩什么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戴在头顶心上,发出嗡嗡叫声,能让企鹅飞在半空中的微型直升机,分明就是《哆啦A梦》里的竹蜻蜓嘛。你看,连名字都差不多,一个叫ペギコプター,一个叫タケコプター。\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0dac68c1f8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u003E\u003Ch2\u003E梦回升旗仪式\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前面说了,小时候玩《南极大冒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在终点看到升起中国的五星红旗。然而直到打完最后一关也没有如愿。更可气的是,关底升起的居然是日本的膏药……日之丸旗,这让年少爱国的长鼻君愤愤不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极大冒险》一共有十关,正好环绕南极大陆一圈,然而升起的国旗不是资本主义列强,就是南极大陆附近的国家,为何没有中国的国旗?没有中国的科考站?难道又是可恶的小日本瞧不起我们?为何玩一个游戏,还能勾起民族的屈辱感,长鼻君不禁陷入了沉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fec2fff465c8b2.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52\&\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连阿根廷都有……\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所以说,多读书多思考还是很有必要的。《南极大冒险》里没有中国国旗真的怪不得别人。《南极大冒险》最早于1983年制作,而中国最早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1985年初才投入使用,而且该站的位置甚至不在南极大陆和南极圈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既然如此,科乐美在制作《南极大冒险》的时候,自然只会考虑已经建成的科考站。游戏中各个关卡的终点,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科学考察站。\u003Cimg src=\&v2-0ad040a51945eae94abe9ca2.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13\&\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dbda43c2a86.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268\&\u003E\u003Cp\u003E由于游戏是环南极大陆旅行,所以终点和起点都是同一个,那就是位于地图右上角,坐落在东翁古尔岛上的,日本最早的南极考察站——昭和基地。早在五十年代,刚刚经历大战的日本,就开始参与南极的科学考察活动,并建造了最早的昭和基地。既然《南极大冒险》是日本人做的游戏,自然要把日本的考察站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极大冒险》的中间一关,被标注为南极点,这也是游戏的转折点。从这一关之后,游戏的难度陡然上升,如果一味加速不注意减速,很容易连续掉进沟里,永世不得翻身。其实美国人早在1957年,就在南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但是鸡贼的日本人并没有在那里升起星条旗,而是用一面企鹅的旗帜代替,还让企鹅做了一个很猥琐的庆祝动作。要知道,整个游戏里面,这只企鹅只在南极点和日本站做出这样的动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c2972cbac8bdc8bca4d8.pn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384\&\u003E\u003Ci\u003E\u003Cb\u003E精神日本鹅,瞧把它乐的\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对照游戏中的地图与现实中的地图,看看科乐美到底选了哪些国家的考察站。要注意的是,MSX版的站点和FC版一样,但是起点不同。第一关的终点是美国的麦克默多站,而不是FC版的澳大利亚戴维斯站。\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还要多说一句,现实中的南极科学考察站,真的不是游戏里那种红房子。外观上反而更像科幻电影里的外星基地,看上去非常有未来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南极大冒险》FC版上市的同一年,中国人终于踏上了南极的土地,建立起自己的科考站。而如今,中国已经在南极大陆上拥有四座科学考察站,同时考察船雪龙号也开启了第33次南极考察之旅。从游戏中不见踪影,到频频现身南极大陆,中国人走了三十多年时间。看到祖国这么牛盲……是牛逼,长鼻君就放心了。期待哪一天,可以在重新制作的《南极大冒险》中,亲手升起五星红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0ce83d0e829d3c8d9eef1.jp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351\&\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中国第四个分基地——泰山站\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无良盗版商批判时间\u003Cbr\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到了64合1最后一个游戏,盗版商已经丧心病狂了,上面三排信息全部抹掉,可怜那时不识英文,每次选后面几个游戏都得靠猜。\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9a331e46d934ce894ed.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24\&\u003E\u003Cimg src=\&v2-fca69d3dba95f8ad8a52.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24\&\u003E\u003Cp\u003E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红白机64合1大回顾系列到这里就结束啦,多谢长期以来的支持。想要发现更多有趣好玩的怀旧ACG信息,请关注长鼻君的微信公众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长鼻君的怀古橱\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fdef655dfabbf009a58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465\&\u003E\u003Cp\u003E注:《梦大陆冒险》不是小岛秀夫作品,他只是出了点创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岛秀夫的澄清推特:\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twitter.com\u002FKojima_Hideo\u002Fstatus\u002F377665\& class=\&\&\u003Ehttps:\u002F\u002Ftwitter.com\u002FKojima_Hideo\u002Fstatus\u002F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5:59:4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68,&likeCount&:19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59:4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v2-b045e6e508a98f1289da3eadd0c1ca8e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68,&likesCount&:198},&&:{&title&:&二次元捡漏:森林好小子——与搞笑动画的第一次接触&,&author&:&pinxian-li-51&,&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本文首发\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 data-title=\&游研社\& class=\&\&\u003E游研社\u003C\u002Fa\u003E,谢绝转载。\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次元捡漏”是本专栏的新标签,主要搜寻一些曾经被很多人熟悉,但如今已经记不太清楚的动漫作品,同时翻出点“居然还有这事”之类的周边和八卦。人一长大,就会选择性地遗忘一些童年珍贵的东西,希望能够通过长鼻君的捡漏,帮你拾回过去的感动。不过目前还不准备将此写成系列文章,什么时候心血来潮就会找找资料说一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头一个捡什么漏呢?其实不能算是个冷门动画,因为B站上还能看到双语配音的全集,不过大部分人可能除了人名和台词,已经记不得其他什么东西了。那么这次就从这个长鼻君第一个接触的搞笑动画——《森林好小子》开始,顺便给各位讲讲你可能没见过的改编游戏。\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6e954a015a972b8aae5.jpg\& data-rawwidth=\&384\& data-rawheight=\&376\&\u003E\u003Ch2\u003E正本清源\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森林好小子》的引进大约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前期,网上流传的国语版本大多是绿叶台标(上海教育电视台)版,这是由于教育电视台没钱放新动画,只能买二轮播放权,正好赶上网络普及的时间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森林好小子》的播出,让许多中国的小朋友们第一次见识到日式无厘头搞笑动画。全片从头到尾就没正经过,里头的学生都像疯子一样,不是爬墙敲玻璃破坏学校,就是整天逃课逛街撞警车。相比之下,那时的中国学生,上课还要背着手,举手发言还得毕恭毕敬。这种日本式的无厘头,加上台湾配音的二度创作,对当时中国小观众的世界观造成极大的毁坏,绝对不亚于使徒的第二次冲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bc3d81472dca07ea93ed78.jpg\& data-rawwidth=\&379\& data-rawheight=\&273\&\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一直以为日本人吃火锅就是抢牛肉\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陆地区播放的《森林好小子》直接引进自台湾版,好在台湾人没有像《功夫小子》等那样搞OP再创作,所以日文的原版名字清楚地留在了电视屏幕上。已经识字的长鼻君,敏锐地发现日文里仅有的两个汉字“燃”和“兄”,明显和中文译名《森林好小子》不沾边。再加上卡内奇·古哈这种假得不像日本人的名字,让幼小的长鼻君怀疑是不是又被台湾人给骗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网络发达了,翻译软件也成熟了,看来非常有必要把以前的老物拿出来重新审视一遍。鉴于《森林好小子》被翻译者添加了太多的二次创作内容,因此必须在这里正本清源,把原作的信息好好整理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68ccfe52eab121f27e1c57a.jpg\& data-rawwidth=\&383\& data-rawheight=\&286\&\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模糊不清的绿叶版一直是网上唯一的国语资源\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森林好小子》的日文原名是《燃える!お兄さん》,意思和当年只认识两个汉字的中国小观众所猜测的差不远,翻译过来就是《燃烧!大哥》。日本动漫中这种以“燃烧”开头的纵火犯式标题实在太多,现在的二次元用户们早就习以为常。其实在《森林好小子》之前,中国观众已经见识过一次标题“燃烧”了——燃えろアタック(燃烧吧扣球,《排球女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题为“燃烧!大哥”的《森林好小子》,原本是连载于《少年Jump》的搞笑漫画。作者佐藤正原来是漫画家新泽基荣的助手,协助他绘制热门漫画《高校奇面组》。漫画连载时非常受欢迎,还做成了动画,OP用的还是秋元康的作品。想不到天有不测风云,新泽基荣高中时和同学玩相扑时落下了腰痛的病根,在繁重的连载工作中复发,疼得他没法继续画下去。1987年,还在热门话题上的《高校奇面组》匆匆结束连载,新泽基荣回家养病,佐藤正卷铺盖走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a2c51b1b79e47aa0a9f40621fdcdc789.jpg\& data-rawwidth=\&582\& data-rawheight=\&900\&\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高校奇面组》对《森林好小子》影响深远\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年前佐藤正曾在《少年Jump》上,发布过短篇《燃烧!大哥哥》,自立门户的他决定将短篇变成连载漫画,这就是漫画版的《森林好小子》。受到之前《高校奇面组》和新泽基荣的影响,《森林好小子》也将焦点集中在喜剧、校园等题材之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7年,《森林好小子》开始在《少年Jump》上连载。爆笑的剧情展开,夸张的绘画风格,还有奇特的人物设定,让这部搞笑漫画很快集聚了不少人气。连载不到一年,动画化的计划就被摆上了日程。1988年3月,动画版《森林好小子》开始在日本播放,约五年后,被引入中国。\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4cc6bd4ba2b1fa5338430.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u003E\u003Cp\u003E动画版的《森林好小子》只有24集,在当年就播放结束。而漫画连载则持续到三年之后。漫画中后期有大篇幅的大战外星人情节,完全没有在动画中体现。这也是为什么动画版的最终话,一点也不像大结局的原因。连最后一集的标题都忍不住要吐槽这一点——《突然的大结局!在艺术节再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森林好小子》的动画改编权被卖给了东宝,而不是集英社的好基友东映动画,这间接造成游戏版质量惨不忍睹。制作公司则是动漫迷熟悉的スタジオぴえろ(小丑社)。1988年他们只做了两部动画——《森林好小子》和重制版《阿松》。而如今,《森林好小子》早就被萌新们遗弃,《阿松》却突然又火了一把,让小丑社大赚一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eb4f93f3a9994dedcf0f7.jpg\& data-rawwidth=\&590\& data-rawheight=\&444\&\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阿松》居然又火了,シェー\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动画版《森林好小子》的导演,是擅长校园题材的小林治,在接手《森林好小子》的工作前,他刚刚完成了《橙路》动画版的制作。对于又一部校园喜剧的漫改作品,可谓是驾轻就熟。而他另一部为国人熟悉的导演作品,则是变身系加偶像化的《我是小甜甜》,其班底基本都延续到了《森林好小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担任系列构成职务、将连载漫画改编成周播动画的人,是与游戏界有着密切关系的寺田宪史。各位可能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如果告诉你,FC上的三作《最终幻想》,都是由他操刀故事剧情的,一定会肃然起敬。鉴于《最终幻想》头三作的剧本水准,足见寺田宪史的编剧水平那真是——层次不齐(也可能是河津秋敏的锅)。他既能写出时间轮回、浮游大陆这样的神来之笔,也会搞出便当乱飞的狗血演出,怪不得搞起《森林好小子》这种搞笑动画来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霸王游戏在线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