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基金定投买什么好到底怎么样啊,有点想买又不太敢买,求支招啊。

基金定投,这个曾经与世无争的产品一直被基金公司和基民视为投资的乐土。但是,如今整个基金行业都陷入亏损的怪圈,基金定投也没能幸免,一度闹出“断供潮”,至此,我们不禁要想一想,基金定投真有基金公司说的那么好吗?
定投申购、退出流程
定投流程:
1、开立基金账户
2、开立用于扣划申购的银行卡
3、确定定投需求、时间
4、确定自己的投资偏好、风险承受能力
5、确定每月定投金额
退出方式:
1、通过银行主动提出停止定投
2、卡内金额不足,银行自动停止业务
定投问卷调查
基民更看重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
基金业绩表现不佳时,半数基民仍选择坚持定投
半数基民赎回因为基金业绩差
定投它的好处就在于,当然我们最理想的状态是越低我们越买,越高我们越不买。但是定投就是高也好低也好,我全部都买。那这个时候实际上能够避免我们去犯大的错误。所以我总结定投,它第一个是闭着眼睛投资的方式,第二个它的好处不在于它有多好,而在于说它避免我们犯特别大的错误。
基金的投资能力,它不体现在任何时候都能帮我们赚钱,而是体现在别人跌的时候,它跌得比别人少一点,别人涨的时候它不落后,或者说能够跟超越一些,也就是说优秀的基金,它做的也是一种相对收益,而不是绝对的收益。不要用亏损不亏损这个角度来评价基金好和坏,你要评价这个基金它在亏损的时候比别人更好的控制了风险。
市场总有一天会涨起来的,但是你不知道它哪天会涨,定投的好处就在于坚持,让你在涨的时候你也能够投资,如果说我们投资者在低迷的时候把定投就给停止了,那么定投这种投资方式的所有的坏处你都占了,好处你就占不着,就是坏处在跌的时候你都承受过来了,那么在以后可能涨的时候,你又不知道什么时候重新去开始的这个定投。
市场太好、市场低迷好象都不是定投的最佳时期,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市场低迷的时候是可以定投的,因为短期内的收益不确定,你可以让你的成本更为平滑,不是说让你的成本最低,如果成本最低的话,你得选最低的点进去,那肯定是最理想的,但问题是我们谁都做不到,我们就选一个次优的方案,就是选一个相对的低点然后逐步的投资,平滑我们的成本。
到现在为止,如果是今年上半年开始定投,我们假设,那么你到现在亏损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因为市场持续在振荡,而且今年以来是振荡向下的,那么你定投肯定都是亏损的,但是定投不是说短期实现收益的方式,定投是为了将来市场上扬的时候我能分享市场的收益。
如果市场下跌我的投资成本能够进一步的降低,定投是抱着这样的初衷。相反,今年以来市场持续振荡,你到了一个比年初更低的点的时候你停止定投,万一市场上涨的时候,你能分享的收益你只有原来投资的那一小块,如果在最低点你能够坚持住,那么你的成本其实能够进一步降低,将来市场上涨的时候分享的收益可以更高,你如果现在停止了,等到他上扬的时候,你又开始定投了,那岂不是成本又被拉高了!
比较早的进行基金定投,还能尝到一点甜头,它可以把你的基金成本降低,可是我觉得不分大势、不分环境,我觉得这里头不光是我们国内的形势,因为资本市场是全球性的,所以现在如果说一味地强调定投的好处,我觉得还有待商榷,定投是不是投资的一个最佳选择,我觉得凡是要问一个为什么,要多思考,而且我们要看现实。
基民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哄骗了!买了基金,没有赚钱效应,而且是长期被套,老百姓的钱是有限的。基民的资金有三种情况,一是确实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还有就是点点滴滴积攒出来的钱,虽然有人做生意,那也是掉地上摔八瓣的血汗钱,这样的钱不能老往基金的“无底洞”里投,基金想要基民的钱,就一定要有赚钱效应。
基民的要求并不高,只是要求跑赢CPI就已经很知足了,能够超过一年的定期存款就可以了,但是不能让他们的钱永远这么套下去,屡买屡套,投资者不是傻子,谁老去投,我赔了钱,我还有钱,我再买,我再套,再赔,而且它这个赔不是小赔,所有买的基金,都没有盈利,那你想想看,多少年了?4年没赚钱了,所以我觉得这断供就是它的真实表现。
基金故事:吴胖子谈基金定投
吴胖子终于开了“金口”:基金定投被人们称为懒人投资法,看起来蛮简单,其实操作起来还是非常有讲究的,如果能掌握一些技巧,说不定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看来,定投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确定好投资目标和投资期限,然后根据投资目标和投资期限来选定恰当的投资品种和投资金额。[]
基金定投教母的成功之道
不少进行基金定投的基民会抱怨自己的投资总是亏钱,定投没有基金公司宣传中那么神。事实上,这很大程度源于基民定投只懂“傻傻地买”,而不懂“聪明地卖”。赎回后并不等于总结,而是意味着新一轮定投周期的开始。此时基民应采取“基金养基金”的方法,继续扩大自己的定投,即将刚卖出基金所得的款项先投资到风险较低的品种,譬如定存、货币市场基金等。然后将金额除以36,作为每月定投新增的金额。[]
基金定投不能不知的三大诀窍
越早定投,越早受益,是为诀窍一也。投资者越早开始办理基金定投,就越能在理财成功的道路上领先一步。长期坚持,分散风险,是为诀窍二也。只有坚定不移进行基金定投,才能有机会享受长期复利带来的神奇效果。后端收费,回报更佳,此乃诀窍三也。[]
绕开三大误区 正确认识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的投资周期与实际投资效果相关性不大。我们认为,基金投资基于对长期投资效果的信任,短期内效果难以对长期业绩造成显著影响,投资者不必过分纠结于定投扣款周期的设立。定投于波动利率更高的产品其收益能力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反而降低了风险-收益之间的交换效率。换而言之,业绩长期稳定持续的基金更为适合定投。[]
定投指基 三法皆宜
第一,从投资波动性角度分析,指数基金适宜进行定期定投。第二,从投资纪律性的角度出发,指数基金也是适合定期定投的品种。第三,指数基金长期收益稳定,是分享经济成长的投资工具。海内外投资大师对定投指数基金也是赞誉有加。股神巴菲特曾建议投资者长期定投指数基金:“个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就是买入一只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并在一段时间里保持持续定期买入。”[]
基金定投迷人的选择
定投也要回避常见的三大误区。包括,第一,风险不匹配。如果资金3~5年以内就要使用的话,建议选择股票仓位较低的混合型基金,而回避风险较高的指数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反之,如果资金长期闲置,则应大胆地定投优质股票型基金。第二个误区是定投金额太多影响生活。不鼓励每个月扣款过多,影响生活。第三,对定投的品种不加选择……[]基金定投是否真的是骗局? - 知乎493被浏览241279分享邀请回答219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7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基金定投选哪个渠道 看这个表就明白了__理财频道 - 融360
基金定投选哪个渠道 看这个表就明白了
基金定投选哪个渠道 看这个表就明白了
基金定投是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因其复利效果而受到很多投资人的青睐。但说起基金定投,很多投资者表
&&&&&& 是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类似于银行的方式,因其复利效果而受到很多投资人的青睐。但说起基金定投,很多投资者表示买起来有点烦,总不知道怎么买最省事!
&&&&&& 融360告诉你,基金定投共有三大渠道:基金公司、银行、证券公司。想要知道哪个最适合你?先让我们来看看基金定投三大渠道各自的优缺点。
&&&&&& 综合比较可知,银行最便捷、证券公司种类最全、基金公司费率最低,那么这三大渠道到底适合哪些类型的投资者呢?融360告诉你。
&&&&&& 1、&懒人投资者:银行
&&&&&&& 对银行卡依赖度比较强的投资者,可以到自己手里的银行卡的开户行去选择基金产品进行定投。一来,银行的网点较多,方便办理业务;二来,这种方式比较方便账户管理,想象一下,工资、水电、基金、一把抓,懒出境界啊。此外,如果在网银上进行操作,后续查询非常方便,能够一手掌握自己定投的基金产品的情况。
&&&&&& 但是懒是要付出代价的,银行的手续费可要比基金公司直销高得多。另外,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能够选择的基金种类就少了,一家银行虽然可以代销多家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但难保你想定投的某一特定的基金产品它就有。如果为了定投某一基金产品,而去多家银行办卡开户,就得不偿失了。
&&&&&& 2、小白投资者:证券公司
&&&&&& 小白投资者对基金不怎么了解,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实操能力都不足。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的专业素养高,面对小白投资者的困惑和咨询,能够从专业角度给出意见和回答。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白客户选择证券公司进行基金定投,是上上之选。此外,证券公司可以代销多家基金公司的产品,选择面比起银行和基金公司本身而言都要广,如进行组合投资,也方便集合在一个账户里管理。
&&&&&& 美中不足的是证券公司的网点没有银行多,便捷度相对打了折扣;资金存取也需要通过银证转账进行,这要求小白投资人有基本的网络操作能力。
&&&&&& 3、&专业投资者:基金公司
&&&&&& 基金公司卖基金产品属于直销,传达给投资者信息可能更偏向于诱导性,如果投资者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很容易被基金经理&忽悠&,买了自己并不看好的产品。在基金公司直接购买你想定投的基金产品,最大的好处在于费率低,一般只有柜台的四成左右,而银行的费率高达1.2%-1.5%。基金公司销售基金产品属于直销,留给投资者的收益要比在银行、证券公司代销多。此外,赎回时,资金的到账速度也比较快,能够较快进入下一阶段的投资。
&&&&&& 但是基金公司的选择有限,一家基金公司只能售卖自家的基金产品。可能一家基金公司没有办法满足投资人的需求;如果投资者想进行组合投资,也可能面临一些&缺货&的情况。
&&&&&& 融360提醒您,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中产品信息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
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暂无评论,需要你第一个站出来表达观点!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融360 - 银行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定投在哪里买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