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资本 速递易速递易的跨界营销如何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
网站热线:010-
技术支持:cmstop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010-)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中邮入股速递易,快递柜行业能迎来春天吗?
5月23日,久经寒冬的成都三泰控股终于涌来一股暖流:中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邮全资子公司)与亚东北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全资子公司)决定“接盘”速递易部分股权。被众人“看衰”的速递易摇身一变,成为“国家队”的一员,是否预示着快递柜行业将迎来了新的春天?
2012年,电商、物流发展势头迅猛,三泰控股已看中了“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配送问题,集中火力全力开展速递易快递柜业务。从2013年-2015年,三泰控股陆续通过定增、配售等各种资本运作手段,筹备了大约72亿元,大部分都投入了速递易。
然而,仅仅利用快递柜屏幕推送广告,以及向快递员收取存件费用等单调的盈利模式,难以抵消快递柜的运维成本(物业、电费等各项支出),更甭提收回数万元一个智能快递柜的制作成本。据三泰控股2016年财报显示,速递易运营主体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营收2.29亿元,净利润亏损5.03亿元。
无独有偶,据顺丰控股公布的2016年财报显示,旗下丰巢快递柜营收2174万元,净利润亏损2.36亿元,快递柜市场占有率第一、第二的两大企业均陷入亏损的泥潭。
“国家队”中邮加入后,能为速递易快递柜带来什么呢?
首先,中邮拥有全国最广泛的快递配送网络,为中国居民提供从报纸征订、图书、信件、快递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递服务。因而,中邮为速递易解决了上游快件来源的难题,藉由智能快递柜的数据也可以为中邮快递精细化运营提供助力,双方的合作将形成“1+1&2”的效果。
其次,中邮还负担着居民信件投递、信息征集以及智慧城市、智慧乡村的重任,而速递易布局的“小黄筒”——外表酷似邮政的邮筒,内置满满的黑科技:太阳能充电、GPS跟踪定位、GPRS数据传输,可以满足用户“随时取,随时寄”的服务,发力逆向快件终端设备。成为“国家队”一员后,速递易与中邮合作推广“小黄筒”的进程将加快。
同时,快递柜的屏幕已不仅仅局限于广告宣传,并且能与当地社区、居委会、物业等机构联合,进行选举投票、缴纳水电费等活动及服务,与中邮合作后,这些业务将不断发展壮大,从而提升速递易的有效利用率。
早在2015年,菜鸟也好、顺丰也罢,都有入股速递易的打算,但最终因为双方没有谈拢而作罢。如今,联合已成为商业发展的大势所向,选择与中邮合作,不仅可以暂时延缓资本短缺带来的困难,更可以利用“国家队”的相关资源,共同做好“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终端设备覆盖。
(物流信息化为首席媒体官旗下媒体)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淘实惠业务涵盖农村电商IT平台建设、农村电商供应链服务、县村仓配物流平台建设等
自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那么一个企业更应该成为媒体。
今日搜狐热点中邮速递易发展迅猛京东e栈各家快递柜企业打法各不同_网易财经
中邮速递易发展迅猛京东e栈各家快递柜企业打法各不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邮速递易发展迅猛京东e栈各家快递柜企业打法各不同)
随着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应运而生的快递柜在快递物流行业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中邮速递易为代表的,具有市场强劲需求的快递柜企业吸引行业巨头们纷纷关注,随着巨头的加入和国有资本的引入,在快递柜市场焕发出迷人的光芒。
近年来快递柜数量增长非常快,从2014年调查的1.5万到2015年6万、再到2016年10万到2017年17万,其中中邮速递易拥有7.7万组,可以说占据了快递柜市场的半壁江山,遥遥领先丰巢、中集e栈等快递柜品牌,此前被中国邮政、阿里、复星等国有企业、资本巨头注资发展势头喜人,被各界所关注。
近日,也传来进军快递柜行业的消息,从零开始高举高打,在快递柜行业巨头已定的进入市场真所谓勇气可嘉。京东自成立物流子集团后动作不断,接下来将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完善末端配送市场,巩固物流地位。
在快递柜市场,末端服务流程创新提速,新型末端服务模式普及,并且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公开数据显示,派件量前50城市快件箱占比调查,快件业务量前50名的城市,通过快件箱派送的快件量达到4.7%,派件量前50名的城市快件箱格口日均使用率为0.5次/天。快递服务站25763个。
末端交付物流大数据交互对接才有更多价值
智能末端交付平台快递柜运营商掌握了电商平台及物流公司所没有的末端快递员投递信息以及用户取走快件的信息数据,基于此的物流大数据也是行业巨头们关注的核心焦点。专家分析快递柜公司和快递公司,乃至和多方合作永远利大于弊。对于快递柜公司,打通系统数据,通过运单识别,追踪快件各个时间节点的路径,监控最后100米快递员的投递情况,这也是菜鸟、中邮入股中邮速递易之后,被外界普遍看好的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邮政和菜鸟入股速递易,中邮速递易在末端交付物流大数据交互具备更大的优势。巨头加入给“新速递易”带来行业不可比拟的大数据交互资源,菜鸟网络将弥补“速递易”上游快递业务和电商平台的空白。专家预测,菜鸟供应链会协调自身及关联方名下的电商平台,把中邮速递易的位置为基础地址库,协调参股的快递公司将包裹投放到“中邮速递易智能快递柜”,并且推广逆向物流业务,打通物流大数据环节协调多个电商平台的业务系统与“中邮速递易”对接。
收费模式各家不同,舆论方向转好
在收费模式方面,各家快递柜企业各有不同。以e栈为例,e栈推行公对公收费,多维度实现实现互惠互利,e栈认为与快递公司应该进行更深入的紧密合作,现已向已合作的快递公司收费,不再单独向快递员收费。速递易采取低价收费,并开展更多优惠活动。
而速递易也从最初的免费模式,转型成低价收费模式,面向快递员、用户超期收费,并在2017年发力逆向物流,推出小黄筒、小黄柜向用户寄件端收费。这次闯入末端物流市场的京东,再次展开免费打法,分析人士认为:京东此次发力快递柜行业,意图拓展市场,增加用户。
对于整个快递柜行业而言,是否收费,怎么收费,一直是个别人士的诟病重点。有人认为,快递柜企业不应收费,应该免费提供服务,就算服务质量差一些也无所谓。而有些对生活品质要求比较高的用户则认为,快递柜应该向用户收费,这样可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并且也可以促使快递柜企业不断创新,对服务进行升级优化,低廉的收费最终实惠的是用户本身。笔者认为,对于在大市场环境下夹缝中求生存的民营企业而言,快递柜的首次铺设成本,不能被忽略。即使是共享单车,也是采取每次收费的价格策略。智能快递柜收费明明是多一种选择,良性合作,极为正常。
而快递柜企业,一旦采取免费战略,又被不间断质疑其自身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外界并不参与物流快递本身,而舆论却对市场造成干扰。这就是新世相下,带驴子上街,骑不骑驴都被指责。在京东长年开展低价运营,常年执行亏损性战略动作,在此时免费投放市场快递柜,应该会被不少人怀疑其盈利能力,却忽略了其战略意义。尽管当前快递柜市场,中邮速递易一家独大,但是京东的加入,同样说明,该市场无限广阔,发展空间巨大。业务人士指出,很多大型企业,以及政府机关,在智能快递柜市场依然是一片蓝海,有充分的开垦价值。
对于快递柜企业,每个企业战略阶段不同,是否收费以及收费定价,也都是市场行为,一来舆论不应偏颇解读,二来,各家企业不必在意外界各种言论声音。走自己的战略,让别人随意说去吧。
完善用户体验,才是快递柜企业生存长久之计
对于整个快递柜行业而言,用户体验一直是各家比拼的重中之重。速递易进入到每一个城市,都为城市人群带来了物流和快递领域的优惠福利,并开创了快递柜行业的新标准。让广大市民使用到最便捷最快速的收发件服务。
速递易不仅仅是解决了人们在快递最后一百米的收件难题,也开始全面的解决人们在快递发件端最先一百米的问题和需求,更主要的是速递易倡导的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速递易各种细致入微的服务细节,不仅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也成为了快递行业的争相学习的楷模和对象。同为快递柜企业的e栈快递柜,为快递公司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投递效率,不断规范快递柜投取件整体流程细节问题,创新更加多元化的优质服务,为用户带来更加完善的体验。市场竞争会为用户带来更多好处,快递柜市场会更加扩大,而用户体验也将不断攀升节节高。
本文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7天内自动登陆
没有账号?
第三方登陆
联商首页正文
传中国邮政20亿接盘速递易 “国家队”进场后会如何?
上周,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312.SZ)发布公告称,公司确定筹划的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事项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这家公司可能听起来陌生,但其主体业务“速递易”在国内快递柜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是最大的,市场占有率约
32%,排名第二的丰巢约为 24%。
作为行业中最早的入局者,经历了一系列略疯狂的跑马圈地后,速递易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结合三泰控股近期发布的一系列公告来看,谋求重大资产重组的子公司应该就是速递易,业内已有消息称,中国邮政正打算入股速递易,涉及的交易额达
从最初风光无限到陷入困局,再到如今被迫谋求新出路,速递易所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目前整个快递柜行业不愿提及、却又绕不开的问题。三泰控股在最新的公告中承诺争取停牌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于本月底披露重组预案,最终结果落地之前,我们不妨来理一理这件事的思路。
神坛与泥潭
谈及快递柜行业,不得不提速递易。这项于 2012 年底推出的业务,曾让三泰控股这支名不见经传的股票股价一年上涨近十倍――2013 年 3 月至
2014 年 3 月,三泰控股股价从 4 元多上涨至近 40 元,市值一度达 145 亿元。
尝到甜头的三泰控股开始大力布局速递易业务,其对速递易的设想是,作为网格化的运营项目,速递易需要通过快速布点来实现规模效应,并希望速递易能成为布放在社区和写字楼的“24
小时快递自助服务系统”,连接线上线下,形成 O2O 闭环。但由于流动资金紧张,三泰控股选择以配售和定增的方式为速递易融资。
2014 年 6 月,三泰控股通过配售募资 7.12 亿元;2015 年 1 月,三泰控股发布公告,宣布将以每股不低于 22.79
元的价格定向增发不超过 1.29 亿股,拟募资不超过 29.4 亿元,其中 21.4 亿元用于速递易网点的扩展。2015 年 12
月,三泰控股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中的 21.19 亿元,向公司子公司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增资,用于建设速递易项目。
然而剧情总会反转。
速递易大举布局网点的背后,是母公司三泰控股两年以来的持续亏损:2015 年亏损 3792.8 万元;2016 年营收约 10.38 亿,亏损约
12.68 亿,净利同比下降 17 Q1业绩预告预计亏损 2500 万元至 3500
万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如果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曾经借着快递柜东风顺势而上的三泰控股,如今反被这项重资产业务拖累。对于速递易业务带来的亏损,三泰控股给出的解释是,速递易在近期加大了对自身社区生活服务的宣传,占用了部分广告资源,同时由于探索新的广告运营模式,预留了部分广告资源,导致广告收入减少。
此外,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为增强用户粘性,速递易在寄派件业务方面实施了优惠营销策略,收入相应减少;加之线下网点规模较大,整体设备折旧及运营费用增加,导致营业成本和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较大;同时处置部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也形成了损失。
三泰控股的亏损理由显得牵强且随意,很难想象一家市值曾达几百亿的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模式仅来源于单一广告收入。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却深陷盈利困局,且由于一味追求扩张速度,技术标准不过关,导致设备提前折旧,亏损的同时也印证出速递易竞争力不足的事实。
其实从需求端来看,快递柜市场前景还算明朗。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2016 年,我国快递总业务量达 312.8 亿件,同比增长 51.4%,到
2020 年,全国快递业务量预计将达 1000 亿件;行业内有分析预测, 2017
年,我国智能快递柜市场规模将超百亿。的末端环节中最大的成本是人力,如何通过技术等手段来提升效率、节省人力,是快递行业一直在探讨的的命题。快递柜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快递行业的需求。
但这个行业面临的重重问题也得直视:
首先,重资产业务前期投入大、成本过高。业内人士表示,一个快递柜隔口的设备成本在 500 块以上,占总成本的
40%~50%,属于重资产。此外还需要场地租金、电费、无人值守监控费等,总体运营成本较高。速递易、丰巢分别烧了几十亿也没把市场烧个干净明白,想洗牌行业、垄断市场,可谓困难重重。
其次,行业竞争激烈。除速递易外,快递柜领域的玩家还包括丰巢、云柜、富友收件宝、格格货栈、中集 e
栈、中国邮政的易邮柜等。其中融资能力较强的丰巢在今年年初完成了 25 亿元的 A 轮融资,估值已达 81 亿元。覆盖全国 74 个城市、投放 4
万组快递柜、格口数量 300 万,日订单处理量达 200 万件。此外,丰巢还背靠顺丰这座大山,相较速递易来说,有更强的“物流基因”和品牌优势。
而富友、云柜、中集 e 栈 在 2016 年 10 月促成了创赢联盟,三家快递柜企业网点总和约 6 万个,规模超过了速递易(5.6
万个)和丰巢,实力也不容忽视。
再次,盈利模式存在困局。目前快递柜行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收派件分成和超时收费,快递柜企业的设想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如果考虑场地租金,维持快递柜最低运营标准的单个隔口收费标准应为
0.3~0.4 元,且隔口使用率应在 80% 以上。
但谁来为快递柜使用买单是长期困扰该行业的问题。若由物流配送方付费,就出现了快递员联合小区保安“占柜”的乱象;而如果由收件方付费,势必引发用户不满,速递易此前曾尝试在双十一期间向用户收取超时费用,随即遭受抵制。
速递易曾经设想的在社区放几个柜子,做一个 app,然后发展社区
O2O、C2B,再成为全能的社区服务体,如今看来镜花水月得不行。没有快递业务作支撑,没有核心门槛和壁垒,这件事可能就是伪命题。这就好比拿亚瑟打王者,看见敌方一个个人头于是激动地开了大跳上去,但没有强力输出和辅助,最后只能被围剿。
“国家队”来了?
如果真如传闻中所说,中国邮政接盘了速递易,那么快递柜行业的纷争又会变得有意思许多。
目前快递柜行业大致是三足鼎立的格局,即速递易+递易、丰巢、创赢联盟(富友+云柜+中集 e
栈),中国邮政在这块也有布局,旗下有易邮柜(E邮柜)业务。由于前期投入较大,目前的公司都还在布放阶段,收效甚微,小公司很难再进来,基本就是行业巨头之间的游戏。
中国邮政如果接盘速递易,或许能弥补速递易一直以来没有快递业务支撑的短板;加上国资雄厚的背景,速递易继续收割市场上的分散的小玩家,在行业内进行并购和整合,也不是没可能。相较于速递易这样的第三方快递柜企业,电商系、快递系、国家队的资本体量都大了几个量级。
而对中国邮政来说,布局“最后一公里”,也是对其快递业务竞争力的补充。毕竟从 2015 年的快递服务市场份额来看,EMS 占
6.2%,排在前面的是圆通、中通、申通、韵达、和顺丰,份额分别为 14.7%、14.3%、12.4%、10.5% 和
8.2%。民营快递企业近期纷纷冲刺上市,都想借资本的力量进一步发展。
未来快递柜行业市场集中度或许会进一步提高,寻求出路的速递易能否走出困局,成为快递柜江湖里的新传说,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36氪&揭妤)
你可能会喜欢:
新闻24小时关注榜
浙公网安备 82号浙B2- 版权所有 & 浙江易合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速递易合作运营方案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速递易合作运营方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邮速递易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