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减肥瓶颈期怎么突破怎么破

创新驱动瓶颈怎么破
创新驱动瓶颈怎么破
04:44 来源: 
&&&&&&【经济观察】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8.1%,年均增长11.4%;按汇率折算,我国研发经费继2010年超过德国之后,2013年又超过日本,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为2.10%,比2012年提高0.17个百分点,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对创新的重视凸显了我国对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的理性自觉。按照最早提出创新驱动理论的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国家经济发展要经历生产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显然,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符合发展规律。
&&&&话虽如此,但要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光靠增加投入远远不够。截至目前,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尚未达到60%,而一般认为国家进入创新驱动的三大标准之一是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科研经费投入虽大,但科技进步贡献率偏低,这是我国创新驱动的“瓶颈”问题。事实上,科技转化率低、研发与市场脱节、经费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创新驱动的成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研究指出,国家创新活动的链条包括以下5个环节:一是基础研究,探索新科技的原理;二是应用研究,在实验室制作样品或样机;三是中间试验,验证和改进实验室技术,按照规模生产要求解决工装、工艺、原料等问题;四是商品化,企业整合技术、资本、人力等要素,面对市场开展小规模经营;五是规模化,企业开展大规模生产,获取创新活动的回报。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商品化、规模化构成一条完整的创新链条。所谓创新驱动发展,就是使创新链条环环紧扣,让创新成果最终体现在终端市场上,发挥创新的乘数效应。如果创新链条本身不顺畅,就好像一辆“掉链子”的自行车,动力无法传导,创新必将“空转”。
&&&&为何会出现创新链条上的“肠梗阻”现象?在创新驱动的链条中,中间环节非常薄弱,导致科研单位和市场应用脱节,大量科研部门的成果无法转移到产业部门,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动力。不难看出,破解创新“瓶颈”的关键在于理顺创新链条,针对创新链条的不同环节对症下药,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
&&&&一方面,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要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机制,给科研人员“松绑”,破解科技资源“碎片化”、科研项目“九龙治水”和项目资金“天女散花”等问题,加强科研管理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化组织的沟通,提高科技人员的智力报酬,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在推广应用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要完善技术转化政策,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广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孵化器平台。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据初步统计,2015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逾1.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40.3%,年均增长11.9%,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为7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万亿元。
&&&&当然,破除创新不能转化为发展动力这个关键瓶颈,还有待于从宏观上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大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
&&&&唯其如此,才能让创新成为驱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真正引擎。
&&&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创新驱动瓶颈怎么破
【经济观察】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8.1%,年均增长11.4%;按汇率折算,我国研发经费继2010年超过德国之后,2013年又超过日本,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为2.10%,比2012年提高0.17个百分点,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对创新的重视凸显了我国对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的理性自觉。按照最早提出创新驱动理论的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国家经济发展要经历生产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显然,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符合发展规律。
话虽如此,但要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光靠增加投入远远不够。截至目前,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尚未达到60%,而一般认为国家进入创新驱动的三大标准之一是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科研经费投入虽大,但科技进步贡献率偏低,这是我国创新驱动的“瓶颈”问题。事实上,科技转化率低、研发与市场脱节、经费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创新驱动的成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研究指出,国家创新活动的链条包括以下5个环节:一是基础研究,探索新科技的原理;二是应用研究,在实验室制作样品或样机;三是中间试验,验证和改进实验室技术,按照规模生产要求解决工装、工艺、原料等问题;四是商品化,企业整合技术、资本、人力等要素,面对市场开展小规模经营;五是规模化,企业开展大规模生产,获取创新活动的回报。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商品化、规模化构成一条完整的创新链条。所谓创新驱动发展,就是使创新链条环环紧扣,让创新成果最终体现在终端市场上,发挥创新的乘数效应。如果创新链条本身不顺畅,就好像一辆“掉链子”的自行车,动力无法传导,创新必将“空转”。
为何会出现创新链条上的“肠梗阻”现象?在创新驱动的链条中,中间环节非常薄弱,导致科研单位和市场应用脱节,大量科研部门的成果无法转移到产业部门,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动力。不难看出,破解创新“瓶颈”的关键在于理顺创新链条,针对创新链条的不同环节对症下药,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
一方面,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要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机制,给科研人员“松绑”,破解科技资源“碎片化”、科研项目“九龙治水”和项目资金“天女散花”等问题,加强科研管理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化组织的沟通,提高科技人员的智力报酬,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在推广应用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要完善技术转化政策,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广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孵化器平台。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据初步统计,2015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逾1.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40.3%,年均增长11.9%,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为7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万亿元。
当然,破除创新不能转化为发展动力这个关键瓶颈,还有待于从宏观上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大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
唯其如此,才能让创新成为驱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真正引擎。
(光明日报 钟超)
《光明日报》( 日 13版)
创新驱动瓶颈怎么破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事实上,科技转化率低、研发与市场脱节、经费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创新驱动的成效。唯其如此,才能让创新成为驱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真正引擎。
【经济观察】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8.1%,年均增长11.4%;按汇率折算,我国研发经费继2010年超过德国之后,2013年又超过日本,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为2.10%,比2012年提高0.17个百分点,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对创新的重视凸显了我国对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的理性自觉。按照最早提出创新驱动理论的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国家经济发展要经历生产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显然,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符合发展规律。
话虽如此,但要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光靠增加投入远远不够。截至目前,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尚未达到60%,而一般认为国家进入创新驱动的三大标准之一是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科研经费投入虽大,但科技进步贡献率偏低,这是我国创新驱动的“瓶颈”问题。事实上,科技转化率低、研发与市场脱节、经费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创新驱动的成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研究指出,国家创新活动的链条包括以下5个环节:一是基础研究,探索新科技的原理;二是应用研究,在实验室制作样品或样机;三是中间试验,验证和改进实验室技术,按照规模生产要求解决工装、工艺、原料等问题;四是商品化,企业整合技术、资本、人力等要素,面对市场开展小规模经营;五是规模化,企业开展大规模生产,获取创新活动的回报。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商品化、规模化构成一条完整的创新链条。所谓创新驱动发展,就是使创新链条环环紧扣,让创新成果最终体现在终端市场上,发挥创新的乘数效应。如果创新链条本身不顺畅,就好像一辆“掉链子”的自行车,动力无法传导,创新必将“空转”。
为何会出现创新链条上的“肠梗阻”现象?在创新驱动的链条中,中间环节非常薄弱,导致科研单位和市场应用脱节,大量科研部门的成果无法转移到产业部门,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动力。不难看出,破解创新“瓶颈”的关键在于理顺创新链条,针对创新链条的不同环节对症下药,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
一方面,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要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机制,给科研人员“松绑”,破解科技资源“碎片化”、科研项目“九龙治水”和项目资金“天女散花”等问题,加强科研管理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化组织的沟通,提高科技人员的智力报酬,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在推广应用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要完善技术转化政策,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广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孵化器平台。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据初步统计,2015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逾1.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40.3%,年均增长11.9%,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为7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万亿元。
当然,破除创新不能转化为发展动力这个关键瓶颈,还有待于从宏观上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大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
唯其如此,才能让创新成为驱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真正引擎。
(光明日报 钟超)
《光明日报》( 日 13版)
[责任编辑:
健康映像·名医在线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第02版:要闻
突破瓶颈制约 强化创新驱动
——代表委员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代表团的重要讲话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 哲 郭静原 李华林 陈 力 刘 畅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委员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推进改革、发展和创新指明了方向,鼓舞了精神,坚定了信心。 创新,让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目前,中国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已进入首飞准备状态。”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透露这一消息时,现场一片激动。“如果没有技术创新,我国航空工业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吴光辉委员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代表团的讲话中提到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只有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才能实现我国各领域高技术产业项目的成功,提升国际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对此深表赞同。“近年来,成都统筹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成都科学城建设,大力实施创新引领行动,发展动能明显增强。2017年,成都将通过创新,培育和转换城市发展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活力城市。”唐良智代表说。 创新,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我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听了很有感触。”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先进纳米技术中心主任刘昌俊认为,只有创新才能引领和改造传统制造业,多年来,国家一直坚持创新发展方针,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瓶颈时期,我们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刘昌俊委员告诉记者,去年,传统制造业景气有所回升,在石化领域,东南沿海地区新开发了多个千万吨级炼油项目,这与炼油化工技术的创新升级是密不可分的。 “海南要改变经济结构单一现状,实现产业多元化,就必须依靠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增长新动能。”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认为,一定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挖掘海南独特的资源优势,例如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品种推动热带高效农业发展、创新发展海洋生物产业等。 “对于企业而言,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层面是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来研究和生产高端产品,淘汰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另一个层面是企业要主动调整结构,从传统的实物生产者向价值提供者转变,从传统的重资产思维向重资本思维转变,也要从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这个方向去转变。”全国人大代表、天伦集团董事长张瀛岑认为,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政府的改革思路和政策也应该创新,进一步加大支持创新的力度,营造激励民营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只有真正重视技术创新,加大投入,企业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结出硕果。作为一名技术领域的老员工,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洪建胜对企业的创新过程有着深刻体会。“1982年,我刚到成飞,出的第一趟差是到云南调试从国外引进的一套系统。1989年第一次出国出差,学到的技术我甚至不确定以后会不会用到。曾经,我们的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那是一个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时代。现在,我们大力提倡自主创新,产品更新很快。去年,成飞的产品在珠海航展上获得了一致好评。”洪建胜代表说。 创新,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人才问题,并强调要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 “只有加强国家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综合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易建强认为,人才队伍建设不能只依赖引进外来人才,凝聚智慧、激发创新活力还要靠我们自身的人才培养和团队构建。据易建强委员介绍,过去几年,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通过组织人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对青年拔尖人才给予支持和资助,并探索设立针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激励项目等组建优秀人才队伍。 谈到培养人才,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副组长孙廷喜感触颇深。近年来河南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传统农业大省面临转型升级,农业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高端人才,“不解决人才问题,经济发展很难取得突破。”对此,河南正积极探索聚集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积极引进外来人才,激励本土人才,努力把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急需专业化技术人才。因此,全国人大代表、安阳市第一中学校长黄艳建议国家应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邓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内蒙古而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据介绍,目前内蒙古全区共评选“草原英才”1016人、创新创业团队406个、创新创业基地72个,且正在育人选人用人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发力,不断提升人才政策的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到了科技工作者的心坎里。”全国人大代表、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李瑞丰说,2016年我们有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让国人为之自豪和骄傲,“我们对科技创新事业的明天充满信心,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创新驱动瓶颈怎么破?
作者:钟超&&&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8.1%,年均增长11.4%;按汇率折算,我国研发经费继2010年超过德国之后,2013年又超过日本,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为2.10%,比2012年提高0.17个百分点,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对创新的重视凸显了我国对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的理性自觉。按照最早提出创新驱动理论的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国家经济发展要经历生产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显然,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符合发展规律。
  话虽如此,但要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光靠增加投入远远不够。截至目前,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尚未达到60%,而一般认为国家进入创新驱动的三大标准之一是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科研经费投入虽大,但科技进步贡献率偏低,这是我国创新驱动的“瓶颈”问题。事实上,科技转化率低、研发与市场脱节、经费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创新驱动的成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研究指出,国家创新活动的链条包括以下5个环节:一是基础研究,探索新科技的原理;二是应用研究,在实验室制作样品或样机;三是中间试验,验证和改进实验室技术,按照规模生产要求解决工装、工艺、原料等问题;四是商品化,企业整合技术、资本、人力等要素,面对市场开展小规模经营;五是规模化,企业开展大规模生产,获取创新活动的回报。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商品化、规模化构成一条完整的创新链条。所谓创新驱动发展,就是使创新链条环环紧扣,让创新成果最终体现在终端市场上,发挥创新的乘数效应。如果创新链条本身不顺畅,就好像一辆“掉链子”的自行车,动力无法传导,创新必将“空转”。
  为何会出现创新链条上的“肠梗阻”现象?在创新驱动的链条中,中间环节非常薄弱,导致科研单位和市场应用脱节,大量科研部门的成果无法转移到产业部门,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动力。不难看出,破解创新“瓶颈”的关键在于理顺创新链条,针对创新链条的不同环节对症下药,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
  一方面,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要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机制,给科研人员“松绑”,破解科技资源“碎片化”、科研项目“九龙治水”和项目资金“天女散花”等问题,加强科研管理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化组织的沟通,提高科技人员的智力报酬,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在推广应用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要完善技术转化政策,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广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孵化器平台。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据初步统计,2015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逾1.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40.3%,年均增长11.9%,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为7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万亿元。
  当然,破除创新不能转化为发展动力这个关键瓶颈,还有待于从宏观上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大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
  唯其如此,才能让创新成为驱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真正引擎。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创新驱动瓶颈怎么破_文库下载
1亿文档 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 &
& 创新驱动瓶颈怎么破
创新驱动瓶颈怎么破
创新驱动瓶颈怎么破
Word文档免费下载:(下载1-1页,共1页)
破解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瓶颈_王磊明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经开区 开发...在创新驱动引领下, 以“三高一新”(高端服务业、 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解析新课题 破解瓶颈开拓新思路助力发展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解析烟草三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烟草 行业而言,依靠创新驱动是释放......坚定不移落 实省委 在转 求, 贯彻吕梁市委 “六个坚持” “六新目标” 总体部署, 在创新中激发动能, 型中突破瓶颈, 努力争当全省创新驱动的排头兵、 转型升......瓶颈在哪里前不久南方一家洗涤公司的老总向我们订购了一套洗涤能力达 1400 公斤...增量被许多无节制繁衍出来 的“新兴”企业持续地摊薄了,行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也......浙江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与突破_公共/行政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聊i...劳动力报 . 营企业抓 住机 遇,破 解难题 , 充分发 挥其在创新驱动战略中......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这一系列的问 题都需要破解和研究。 创新驱动发展是...科技创新投融 约创新驱动的短板和瓶颈, 资平台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尤为重要, 进而......“一揽子”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_专业资料。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生力军和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实现上海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国务院 43 号文和 62 号文后,产业园发展的四大瓶颈及三个转型方向? 【导言...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是习总书记对上 海提出的要求,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的......政府工作报告 》 但是 ,我们 也要清醒看到 ,北 京在推动科技 创新驱动 对2 01 4年科技创新工作 的简要总结 ,而正是 由于科技创新 发展 中仍 面临一些瓶颈。......【中考命题研究】河北省2016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突破1 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瓶颈_政...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瓶颈期怎么突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