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很久不用会不会坏开机针坏了,要用导线碰很久才有机率开机,今天好不容易开机了,有什么方法以后能轻松开关机吗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本文转载自春风
原文地址:
主板常见故障维修24例
如今主板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维修主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往往需要借助专门的数字检测设备才能完成。不过,有些主板常见故障并不需要专门的检测设备,你自己即可动手解决,下面是一些最典型的主板故障维修实例,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解决主板故障的基本办法。
开机无显示类故障
【实例1】:主板不启动,开机无显示,有内存报警
声(“嘀嘀”地叫个不停)
故障原因:内存报警的故障较为常见,主要是内存接触不良引起的。例如内存条不规范,内存条有点薄,当内存插入内存插槽时,留有一定的缝隙;内存条的金手指工艺差,金手指的表面镀金不良,时间一长,金手指表面的氧化层逐渐增厚,导致内存接触不良;内存插槽质量低劣,簧片与内存条的金手指接触不实在等等。
处理办法:打开机箱,用橡皮仔细地把内存条的金手指擦干净,把内存条取下来重新插一下,用热熔胶把内存插槽两边的缝隙填平,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继续氧化。注意:在拔插内存条时一定要拔掉主机的电源线,防止意外烧毁内存。
【实例2】:主板不启动,开机无显示,有显卡报警声(一长两短的鸣叫)
故障原因:一般是显卡松动或显卡损坏。
处理办法:打开机箱,把显卡重新插好即可。要检查AGP 插槽内是否有小异物,否则会使显卡不能插接到位;对于使用语音报警的主板,应仔细辨别语音提示的内容,再根据内容解决相应故障。如果以上办法处理后还报警,就可能是显卡的芯片坏了,更换或修理显卡。如果开机后听到" 嘀" 的一声自检通过,显示器正常但就是没有图像,把该显卡插在其他主板上,使用正常,那就是显卡与主板不兼容,应该更换显卡。
【实例3】:主板不启动,开机无显示,无报警声
故障原因: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处理办法:针对以下原因,逐一排除。要求你熟悉数字电路及模拟电路,会使用万用表,有时还需要借助D E B U G 卡检查故障。
(1 )C P U 方面的问题
C P U 没有供电:可用万用表测试CPU 周围的三个( 或一个) 场管及三个( 或一个) 整流二极管,检查C P U 是否损坏。
CPU 插座有缺针或松动:这类故障表现为点不亮或不定期死机。需要打开CPU 插座表面的上盖,仔细用眼睛观察是否有变形的插针。
CPU 插座的风扇固定卡子断裂:可考虑使用其他固定方法,一般不要更换CPU 插座,因为手工焊接容易留下故障隐患。S O C K E T 3 7 0 的C P U,其散热器的固定是通过CPU 插座,如果固定弹簧片太紧,拆卸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否则就会造成塑料卡子断裂,没有办法固定C P U 风扇。
C M O S 里设置的C P U 频率不对:只要清除C M O S 即可解决。清除C M O S 的跳线一般在主板的锂电池附近,其默认位置一般为1、2 短路,只要将其改跳为2、3 短路几秒种即可解决问题。对于以前的老主板,如找不到该跳线,只要将电池取下,待开机显示进入C M O S 设置后再关机,将电池安装上去也可让C M O S 放电。
(2)主板扩展槽或扩展卡有问题
因为主板扩展槽或扩展卡有问题,导致插上显卡、声卡等扩展卡后,主板没有响应,因此造成开机无显示。例如蛮力拆装AGP 显卡,导致AGP 插槽开裂,即可造成此类故障。
(3)内存方面的问题
主板无法识别内存、内存损坏或者内存不匹配:某些老的主板比较挑剔内存,一旦插上主板无法识别的内存,主板就无法启动,某些主板甚至还设有故障提示(鸣叫)。另外,如果插上不同品牌、类型的内存,有时也会导致此类故障。
内存插槽断针或烧灼:有时因为用力过猛或安装方法不当,会造成内存槽内的簧片变形断裂,以致该内存插槽报废。注意:在拔插内存条时,应垂直用力,不要左右晃动。在拔插内存条前,一定要拔去主机的电源,防止使用STR 功能时内存带电,烧毁内存条。另外,内存不要安装反了,以免加电后烧毁内存条。不过现在的主板,一般有防呆设计,不会插反。
(4)主板BIOS 被破坏
主板的B I O S 中储存着重要的硬件数据,同时BIOS 也是主板中比较脆弱的部分,极易受到破坏,一旦受损就会导致系统无法运行。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主板BIOS 被CIH 病毒破坏。一般BIOS 被病毒破坏后,硬盘里的数据将全部丢失,你可以检测硬盘数据是否完好,以便判断BIOS 是否被破坏;在有DEBUG 卡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卡上的BIOS 指示灯是否亮来判断。当BIOS 的BOOT 块没有被破坏时,启动后显示器不亮,P C 喇叭有" 嘟嘟" 的报警声;如果BOOT 被破坏,这时加电后,电源和硬盘灯亮,CPU 风扇转,但是不启动,此时只能通过编程器来重写BIOS。你也可以插上ISA 显卡,查看是否有显示(如有提示,可按提示步骤操作即可)。倘若没有开机画面,你可以自己做一张自动更新BIOS 的软盘,重新刷新BIOS,但有的主板BIOS 被破坏后,软驱根本就不工作,此时建议找服务商,用写码器将BIOS 更新文件写入BIOS 中。
(5 )C M O S 使用的电池有问题
按下电源开关时,硬盘和电源灯亮,CPU 风扇转,但是主机不启动。当把电池取下后,就能够正常启动。
(6)主板自动保护锁定
有的主板具有自动侦测保护功能,当电源电压有异常、或者CPU 超频、调整电压过高等情况出现时,会自动锁定停止工作。表现就是主板不启动,这时可把C M O S 放电后再加电启动,有的主板需要在打开主板电源时,按住R E S E T 键即可解除锁定。
(7)主板上的电容损坏
检查主板上的电容是否冒泡或炸裂。电容在电压过高或长时受高温熏烤时,会冒泡或淌液,这时电容的容量减小或失容,电容便会失去滤波的功能,使负载电流中的交流成份加大,造成CPU、内存、相关板卡工作不稳定,表现为容易死机或系统不稳定,经常出现蓝屏。
【实例4】:主板温控失常,导致开机无显示
华硕P3B-F 主板可对CPU 温度进行监视,用一根2Pin 的温度监控线,插于CPU 插槽旁的JTP 针脚上。后来在一次玩游戏过程中,机器突然蓝屏,重启后,等到光驱、硬盘自检完后显示器居然不亮了。
故障原因:接在主板上的温控线脱落,掉在主板上,导致主板自动进入保护状态而拒绝加电。由于现在CPU 发热量非常大,所以许多主板都提供了严格的温度监控和保护装置。一旦CPU 温度过高,或主板上的温度监控系统出现故障,主板就会自动进入保护状态,拒绝加电启动,或报警提示。
处理办法:重新连接温度监控线,再开机即可。注意,当你的主板无法正常启动或报警时,应该先检查主板的温度监控装置是否正常。
C M O S 类故障
【实例5】:电脑频繁死机,在进行CMOS 设置时也会出现死机现象
故障原因:一般是主板设计散热不良或者主板Cache 有问题引起的。
处理办法:如果因主板散热不够好而导致该故障,可以在死机后触摸CPU 周围主板元件,你会发现其温度非常烫手,在更换大功率风扇之后,死机故障即可解决。
如果是C a c h e 有问题造成的,你可以进入CMOS 设置,将Cache 禁止后即可。当然,Cache禁止后,机器速度肯定会受到有影响。如果按上法仍不能解决故障,那就是主板或CPU 有问题,只有更换主板或C P U 了。
【实例6】:CMOS 参数丢失,开机后提示“CMOSBattery State Low”,有时可以启动,使用一段时间后死机。
故障原因:这种现象大多是C M O S 供电不足引起的。
处理办法:如果是焊接式电池,你可以用电烙铁重新焊上一颗新电池即可;如果是钮扣式电池,可以直接更换;如果是芯片式电池,你可以更换此芯片,最好采用相同型号芯片替换。如果更换电池后,时间不长又出现同样现象,那么很可能是主板漏电,你可以检查主板上的二极管或电容是否损坏,也可以跳线使用外接电池。
【实例7】:CMOS设置不能保存
故障原因:一般是由于主板电池电压不足造成。
处理办法:更换电池即可。如果有的主板电池更换后,还不能解决问题,你应该检查主板CMOS 跳线是否有问题,有时候因为将主板上的C M O S 跳线错设为清除选项,或者设置成外接电池,也会使得CMOS 数据无法保存。如果不是以上原因,则可以判断是主板电路有问题,建议你找专业人员维修。
【实例8】:主板防病毒未关闭,导致系统无法安装
安装Windows 98 初始阶段,屏幕上突然出现一个黑色矩形区域,像是有什么提示,随后就停止安装了。调整显示器亮度和对比度开关也无效,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并没有发现任何病毒。
故障原因:此现象比较容易出现在新购主板中,因为默认情况下,新主板BIOS 中的防病毒设置大多为Enabled,所以会出现类似故障。
处理办法:仔细阅读主板说明书。进入CMOS 设置程序,将“BIOS Features Setup”(BIOS 功能设置)中的“Virus Warning”(病毒警告)选项由"Enabled"(允许)设置成“Disabled”(禁止)后,即可解决问题。
【实例9】:安装Windows 或启动Windows 时,鼠标不可用
一台老式586 电脑,安装Windows 或启动Windows时鼠标不可用,更换鼠标后,故障依然不能排除。怀疑是主板PS/2 鼠标接口故障,拿到专业主板检测点检查PS/2 鼠标口正常。
故障原因:CMOS 参数中IRQ 设置错误。此类故障常见于老式586 电脑,新式主板一般不会有此问题。处理办法:在C M O S 设置的电源管理栏,有一项Modem use IRQ 项目,选项分别为3、4、5......、NA,一般它的默认选项为3,将其设置为3 以外的中断项,即可排除故障。
另外,一些老式586 电脑上,COM 口与LPT 口是靠一根信号连接线连到机箱外的,该信号线的接法,随主板不同而不同,如果接法不对也会导致鼠标不可用,其接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1)信号线按照1 至9 的顺序依次与连接头相连;
(2)信号线与连接点交叉相连,连接头上面一排分别连接信号线的1、3、5、7、9,下面一排为2、4、6、8。
【实例10】:主板上Cache 损坏主板上Cache 损坏,表现为运行软件死机或根本无法装软件。
处理办法:在C M O S 设置中将“E x t e r n a lCache”项设为“Disable”后,故障排除。
I / O 设备运行不正常故障
【实例11】:主板COM 口或并行口、IDE 口失灵
故障原因:一般是由于用户带电插拔相关硬件造成。
处理办法:可以用多功能卡代替。但在代替之前,必须先禁止主板上自带的COM 口与并行口,注意有的主板连IDE 口都要禁止,方能正常使用。
【实例12】:主板上键盘接口不能使用接上一好键盘。开机自检时, 出现提示“Keyboard Interface Error”后死机,拔下键盘,重新插入后又能正常启动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键盘无反应。
故障原因:多次拔插键盘,引起主板键盘接口松动。
处理办法:拆下主板用电烙铁重新焊接好即可。如果是带电拔插键盘,引起主板上一个保险电阻断了(在主板上标记为Fn 的东西),换上一个1 欧姆/0.5瓦的电阻即可。
【实例13】:集成在主板上的显示适配器故障
有一长城微机,开机响8 声,确定是显示器适配器故障。打开机箱发现显示适配器集成在主板上,又无主板说明书。
故障原因:开机后响几声,大多数是主板内存没插好或显示适配器故障。
处理办法:仔细查看主板上的跳线标示,屏蔽掉主板上集成的显示设备,有些主板需要通过CMOS 设置来禁止主板上集成的显卡,然后在扩展槽上插上好的显卡即可。
【实例14】:主板上的打印机并口损坏486 以上的微机,打印机并口大多集成在主板上,容易发生这类故障,造成不能打印。
故障原因:带电拔插打印机信号电缆线,最容易引起主板上并口损坏。
处理办法:检查打印机是否支持D O S 打印,在纯DOS 状态下,使用DIR&PRN(只对针式打印机和部分激光、喷墨打印机有效),查看打印是否正常;查看主板说明书,通过“禁止或允许主板上并口功能”相关跳线,屏蔽主板上的并口功能(或者通过CMOS 设置来屏蔽),然后在ISA 扩展槽中加上一块多功能卡即可。
【实例15】:主板上软/ 硬盘控制器损坏
故障原因:从486开始,大多数主板均集成了软/硬盘控制器,控制器损坏大多是带电拔插造成的。
处理办法:针对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1 )软盘控制器损坏可以更改主板上跳线或C M O S 设置,加一块多功能卡即可搞定。
(2 )硬盘控制器损坏时,假如所接硬盘小于528MB,你可以加一块多功能卡即可;假如所接硬盘大于528MB,需要更新主板BIOS,或者利用相关的软件。
【实例16】:IDE 接线错误,找不到硬盘
一台40GB 主机,在一次双硬盘对拷后,重新连接主硬盘并开机,机器提示找不到任何IDE 设备,找不到硬盘也无法进入WinXP。重启进入CMOS 设置程序后,发现检测不到任何IDE 设备,换另外的硬盘也检测不到。
故障原因:此类故障经常发生。假如不是硬盘本身损坏,主板的IDE 线接错或者IDE 口损坏可以导致此类故障。另外,挂硬盘时,如果没有及时更改跳线,也会出现类似情况。经查本例是IDE接线错误造成的,ATA/100 硬盘线的Slave 口接在硬盘上。
处理办法:更换为Master 接口即可。
电源类故障
【实例17】:电源开关或RESET 键损坏开机后,过几秒钟就自动关机
故障原因:现在许多机箱上的开关和指示灯、耳机插座、USB 插座的质量太差。如果RESET 键按下后弹不起来,加电后因为主机始终处于复位状态,所以按下电源开关后,主机会没有任何反应,和加不上电一样,因此电源灯和硬盘灯不亮,CPU 风扇不转。
处理办法:打开机箱,修复电源开关或R E S E T键。主板上的电源多为开关电源,所用的功率管为分离器件,如有损坏,只要更换功率管、电容等即可。
【实例18】:电源供电插座有虚接,松动这种情况很少见,会不定期的出现重启现象。
处理办法:检查时可以在开机状态下用手晃动各个接口部分的电源线,看是否有故障现象出现。
【实例19】:主板上的保险电阻熔断出现找不到键盘鼠标、USB 移动设备不能使用等现象。
故障原因:主板上的保险电阻熔断。
处理办法:判别的方法很简单,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其通断性。如果的确是保险电阻熔断,可使用0.5OHM 左右的电阻代替。
【实例20】:电源功率不够。
机器配置为nForce2 主板、Athlon XP 1700+(超频至2 4 0 0 + )C P U ,每次开机总要反复按几次“Power”键,才能点亮计算机,有时候还在检测硬盘时就停滞了,重启一次通常可以解决问题。
故障原因:Athlon XP 2400+ 的功率已达到70W,而nForce2 主板的电路设计对电源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
处理办法:更换名牌大功率的电源,即可排除故障。机箱劣质电源,会对电脑的各配件造成很大伤害。建议nForce2 主板的玩家,准备一个300~350W 的名牌(如长城、大水牛、航嘉等)电源。
硬件兼容性故障
【实例21】:主板与显示器不兼容
电脑配置为精英P6ISA-II 主板(i815E 芯片组)、三星750S 显示器,安装完驱动程序之后,当开机时显示器出现横纹,重新启动后显示器居然不显像了。改用替换法依次更换了所有配件,发现当采用P6ISA-II主板与三星750S配机时,故障就会出现,而如果用此块主板与其他显示器相配,故障不会出现。
故障原因:主板与显示器不兼容。
处理办法:更换主板或显示器即可解决问题。
【实例22】:主板与显卡驱动不兼容
电脑主要配置为联想SX2EP 主板(i815EP )、UNIKA 速配1500 显卡。装机、格式化硬盘及安装系统都正常。但当安装完驱动程序之后出现了以下故障:电脑关机不正常,从开始菜单点击“关闭电脑”后,关机画面迟迟不肯离开屏幕,接着电脑竟自行启动。如果先装显卡驱动,关机正常;装完主板驱动后,电脑关机时会自动重启。
故障原因:主板与UNIKA 速配1500 的驱动程序不兼容。
处理办法:更换主板或者显卡,故障即可顺利解决。
【实例23】:主板与内存不兼容
机器是n F o r c e 2 主板,加了一条2 5 6 M BKingmax DDR400(TinyBGA 封装)内存,与原来的内存组成了双通道模式,但加了内存后,系统变得很不稳定,玩游戏时会不定期的自动重启或死机。
故障原因:nForce2 主板对内存比较挑剔,另外,Kingmax 内存和诸多主板都存在着不兼容的问题。处理办法:nForce2 主板与Kingston 的DDR333(Infenion 颗粒)、DDR400(Winbond 颗粒)以及三星的原装内存,配合得较好,建议安装此类内存。
【实例24】:主板与驱动程序不兼容
在一些杂牌主板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将主板驱动程序装完后,重启计算机,不能以正常模式进入Windows 98 桌面,或者出现死机、光驱读盘速度变慢现象,而且该驱动程序在Windows 98 下不能被卸载。
故障原因:主板与驱动程序不兼容。
处理办法:找到最新的主板驱动重新安装,问题一般都能够解决。如果不行,可以重新安装系统。
无CMOS 还能启动电脑吗
  问:听同学说,把CMOS 电池取下来也能正常启动电脑,不过开机的系统时间要从0 开始,请问是这样的吗?
答:是这样的,主板上CMOS电池的作用是在电脑关闭以后,继续为主板上的BIOS模块供电以保存BIOS设置信息。由于BIOS的供电都是由CMOS电池供应的,如果把CMOS 电池从主板上取下来,BIOS 中的数据被
恢复为出厂设置了,所有设置信息将全部丢失,这个效果和用跳线放电一样。不用电池也能正常启动电
脑,只是保存不了BIOS 设置罢了。
主板驱动让硬盘归天
近日来,家里电脑的硬盘不时怪叫,从原本短促的“嗒嗒”读盘声发展为持续不断令人恐怖的“吱吱嘎嘎”。照经验来看,这块IBM 的40GB 硬盘应该“命不久矣”,为了及早备份数据,休息日我去电脑城抱回了一块WDl20GB 8M 缓存硬盘。回家连接、分区、安装系统,3 个小时一切搞定,开机明显比原来快了许多。原以为一切没有问题准备休息,却在关机时听见了连续的“嗒、嗒、嗒”声音。有问题!这是断电前硬盘磁头归位的声音。一般来说,硬盘在停止工作前会自动把磁头停泊到硬盘的固定位置,从高速运动转为停止归位会发出“嗒”的一声,正常的话一次就应该位了,连续好几声,那不是我IBM硬盘阵亡前的“征兆”么?
刚买来的硬盘不会有问题,但在更换了IDE 线和电源后,硬盘同样会出现多次的“嗒嗒”声。会不会是某个程序在关机时仍然运行,导致硬盘关机出问题呢?先按照顺序把应用软件一个个删除,删一个关一次机,一直到恢复成了最小系统问题依旧。格式化重新安装系统,干净的系统果然一点问题都没有,接着安装声卡、显卡、主板驱动程序后再次关机,故障出现,可以缩小范围了。用“系统还原”一步步地退回.&-----------------------------
提供TXT UMD JAR手机书免费下载-----------------------------&&& &第七章&&&&&& 外 设 故 障
擦除旧设备的“遗迹”
笔者的朋友是个追求潮流的人,最近买了一台HP 多功能一体机,淘汰了旧的EPSON 喷墨打印机。新机在装好驱动后,却总是无法打印。笔者仔细检查了一遍,打印机连线正常、墨盒有墨、电源也没问题,打开系统设备管理器,发现里面有两台打印机,原来问题出在这。将原来的E P S O N 喷墨打印机卸载后,重新启动,问题得以解决(也可以在控制面板的“打印机和传真机”一项里将新装的一体机设置为默认打印机)。笔者在这里提醒大家,买了新的外设后,一定要记住把原来设备的驱动程序和相关的软件清除干净,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扫描仪的小故障
不久前,同事将单位里的一台扫描仪带回来,让我给修修,说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回到家后,我将扫描仪接在我的电脑上。打开电脑和扫描仪的电源,进入Windows98 后打开了应用程序,扫描仪开始有自检动作。于是我放入一张照片进行扫描。一开始预扫就有点不对劲,扫描仪发出了奇怪的声音。先不管那么多,用选定框选定照片的大小开始扫描,结果更是奇怪。明明是选中了全部照片的大小,可是扫描的结果却只有一部分,经过多次的扫描结果仍然是一样。再仔细观察预览的图片,这才发现图片有些变形了而且象是被压缩了一样。
这次我将扫描仪的盖子打开进行扫描。扫描的一开始还很正常,可是到了尾期就有异常了。带动扫描头移动的皮带开始打滑,而且扫描头停止运动了。但这时扫描头的传动电机并没有停,所以发出异常响声。过了一会扫描头就自行归位了。由此可以看出是扫描头被卡住了。拆开扫描仪用手拨动扫描头传动电机让扫描头开始移动,当扫描头到刚才停止动的地方就拨不动电机。将扫描头归位后再看扫描头上的金属滑杆上有一层黑黑的油垢,而且在滑杆的上端10厘米处还结成了壳。
我将滑杆上的油垢全部清除,用餐巾纸将滑杆的油全部擦干净。然后再加上一些缝纫机油,这时再用手拨动传动电机来回几次后,感觉轻松多了。只是在滑杆的顶端还有些阻力。于是用手来回拨动了十几次再加上—滴油。等油均匀散布在滑杆上后再试着拨动,阻力明显小多了。将扫描仪的外壳还原,接在电脑上一试,扫描的图片果然就完整。希望各位朋友以后遇到此类问题时不会将头皮挠破。如果你的扫描仪上有很多灰尘进入的地方,请将它们都封死,以免灰尘进入,造成此类故障。
另有原因!
系统不识别USB 打印机
最近单位上的一台USB 打印机,插入到计算机的USB 端口上时,发现系统不能自动地将它识别出来。在仔细排查了操作系统、BIOS 设置以及物理连接等方面的因素后,发现并没有任何问题。没办法,于是想将打印线缆拔下来重新插入一次;没想到,稍微将打印线缆一碰,线缆接头就从计算机的USB 端口中掉了下来。仔细观察打印线缆的USB 接头时,发现该接头做工比较毛糙,而且与其他标准的USB 接头相比,明显要宽一些。当我重新将该接头插入到计算机的USB 接口中时,发现打印线缆的U S B 接头不能与主板上的USB 插口紧密接触,要是不小心碰一下打印线缆的接头,USB 接头就有点向下垂。很显然,系统不能自动识别USB 打印机的故障,是由于打印机U S B接口不规范造成的,而且还有可能造成系统突然出现蓝屏,甚至不断重启的现象。
要让系统自动识别出USB 打印机,你不妨用力将打印机接口往主板上压一压,以确保接口能与主板紧密接触;或者购买一段USB 标准与打印机接口一样的延长线,然后使用该延长线来连接计算机和打印机,这样效果会好一些。总之,以后再遇到类似系统不能识别USB 接口的故障时,不妨先检查一下USB 接口的规格、质量,一些杂牌USB 打印机特别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自己动手修理断线耳塞
现在的MP3 播放器价格已趋平民化,不少朋友都拥有了自己的数码播放设备,为与体积娇小的播放器相一致,不少朋友都选择了耳塞作为必备放音设备。经过多年发展,立体声耳塞的外型更加小巧,制造工艺也更加成熟。虽然耳塞一般不容易坏,但随着时间推移和人为的因素,难免会出现问题,由于耳塞的体积较小,数据线较细,再加上使用者使用不当,因此耳塞的连线损坏率比较高。相对于播放器来讲,耳塞的价格所占比例很小,当遇到耳塞损坏时,不少朋友都是听之任之,直接购买一个新的,这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造成浪费,其实,大部分的损坏的耳塞仅是一些小故障,只要花点时间,还是能够修复的。
一、寻找故障点
耳塞最容易出现故障的位置是距立体声插头不远处的信号线、连接两个耳塞的分水岭、“Y”型信号线的接点处以及耳塞外壳外的一截信号线。在使用耳塞时经常需要移动,这几处的连线很容易因拉扯摆动而断裂,或者造成接触不良,使耳塞中出现滋拉滋拉的声音。
当耳塞完全无声或是只有一个声道有声时,可以采取直观的检查方法,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试一下插头引线间的电阻,正常的应该在几十欧左右,如果电阻无穷大,说明整个电路呈开路状态,则可以认定数据线中有断路或是耳塞线圈损坏。当两个声道都无声时,两个耳塞线圈都损坏的机率很小,这时可以用万用表测试一下立体声插头前端的两个触点,如果有电阻,则有可能是两个声道的公共传输线出现问题,再重点检查数据线,找出断线处,焊接好就行了。如果无电阻,说明几根连线都断了。
当耳塞时响时不响,出现很大的滋拉噪音时,可以确定是数据线接触不良而引起的,而故障点一般是出在距耳塞外壳及立体声插头不远处,可以将这几处一一断开,然后用万用表检查一下,找出故障点,然后进行焊接就行了。
当耳塞出现音量小,或者可以正常播放,但是有杂音,这有可能是耳塞外壳内的振膜下陷或者是音圈与音柱相擦,对于这些故障,一般的初学者不容易处理,还是送修或是请高手帮忙吧。
纵观上述耳塞的故障,可以看出,最容易处理的故障是找出断线,用电烙铁焊接,或者直接更换数据线,下面笔者就以自己的一款杂牌耳塞为例,说明一下耳塞维修的实际操作。
二、操作过程
所需材料:电烙铁、万用表、焊锡丝、小刀等。
1.首先确定数据线断线位置,具体方法是:将怀疑断线位置的数据线外皮割开,数据线一般有两根细铜漆包线,将其中的一根挑起,各向两边稍用力扯一下。如果能扯动,说明这根线断裂,可以根据抽出导线的长度,测知断线的位置。如果扯不动,再换另外一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耳塞内导线很细,容易扯断,做这一步操作时,还是慢慢发力为好,以免人为制造故障。
2.断线点位置找到后,将导线的两端用打火机烧
一下,或者用小刀轻轻刮去漆包线表面的绝缘漆,然后用电烙铁上锡,焊好,测试无误后,用绝缘胶带包扎好,也可以事先套上热缩管,这样可以更美观一些。
3.如果没有电烙铁,笔者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
由于耳塞数据线内的导线很细,因此,可以将导线两端处理一下,然后将导线绕在一起,用打火机烧,使接头处熔化成球,这样就可以把两根导线烧结在一起,再进行绝缘处理就可以了。
4.如果耳塞导线从根处断裂,则需要将耳塞外壳
拆开,耳塞外罩一般都是粘在外壳上,小心将之撬下,动作要轻,多做几次,避免伤害到耳塞的振膜。将耳塞数据线断裂处剪掉,用电烙铁焊接就行了。需要注意的是,耳塞很小,其振膜和线圈都很脆弱,用烙铁焊接时要迅速,不能让温度传导到线圈和振膜上。
5.如果没注意,在拆卸时将线圈的引线碰断,还可以用小刀轻轻地将耳塞振膜揭起,将线圈上的导线用细针挑起,拆下一圈,再重新焊接就行了。这可是一项细活,细心一点睁大眼睛,不能让耳塞在你手中彻底损坏。
如果你的耳塞只有几元钱,也许并不值得这么做,但如果你的耳塞价格不菲,对故障耳塞进行维修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耳塞虽说外形不同,但内部结构大同小异,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己试试。
清除废粉解决复印件发黑问题
笔者买了一台SF-1118 复印机,刚买来时在自动模式下复印出的文件干净清晰,效果不错。但在一年内更换过三次显影剂和碳粉之后,出现复印件表面发黑现象。刚开始笔者以为是浓度调节出了问题,于是将自动转换成手动模式,按“淡”键,直至“1”号灯亮起,但这样印出的文件表面仍有一层如粉般的细黑污点密密麻麻地附着在上面。笔者怀疑是感光鼓出了问题,因为感光鼓在大量复印过程中表面会被磨花,从而影响了显像效果,出现复印件发黑现象。是否需要更换感光鼓了(一个感光鼓的价格要比复印机所用的一般耗材价格贵许多)?笔者打开前盖,按松开杆掀起复印机上半部仔细观察感光鼓的表面,发现并无明显的划痕,说明感光鼓并不需要更换。但,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笔者先后排除了复印机吸入大量粉尘和表面玻璃有污垢等原因,在抽出废粉盒时,笔者发现里面填满了废粉,将废粉全部倒出并清洁好废粉盒表面,重新装好复印机后,问题得以解决。原来当废粉盒中积满废粉时也会造成复印件发黑。所以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清除废粉盒中的废粉。
溶剂墨水打印机喷头清洗大法
由于很多用户对溶剂型墨水是否容易堵头和是否容易腐蚀喷头存在很大的疑虑,我们对打印机完整地进行了一次“堵头”——“清洗”的操作流程,希望大家借鉴!
我先故意让打印机闲置了一周,没有开机也没有打印喷嘴检查,一周后,直接开机打印喷嘴测试,结果喷嘴基本上完全被堵住了,只有零星几个喷嘴还可以打印,使用打印机的自动清洗功能,连续清洗了5 次,还是没有什么效果。
接下来就开始进行手工清洗。先将喷头从打印机里面拉出来:取下小墨囊或墨盒,将打印头上面数据线上的保护盖取下(保护盖两头各有一个锁扣,用指甲轻轻一翘就能将保护盖取下。)接着用螺丝刀拧下固定打印头的螺丝,小心地拔下排线,摘下打印头。准备一台超声波清洗机(300 元左右。)向清洗机内注入20毫升左右专用清洗液(溶剂墨水专用的,也可以用无水酒精代替,但效果没有清洗液好)。
将取下的喷头放入超声波清洗机里面,以清洗液刚好淹没打印头部分为准,液面高度大约0.5cm。盖上清洗机的盖子,按下启动键,机器便开始自动清洗。一般连续清洗不要超过三次,等一个小时后,再连续清洗三次。如果堵头很严重,可以让喷头在清洗机里面浸泡24 小时左右。
清洗完的喷头还要进行检测,我们可以先不安装到机器上,直接用手工检测。找一只医用注射器,取下针头,抽取少量清洗液,然后小心地将注射器垂直插在喷头的喷嘴上面,慢慢用力,将清洗液注入喷头里面。
从打印头下面就可以看到有清洗液喷出,如果喷出的清洗液完全流畅,没有分岔和间隔的现象就说明喷头完全清通了。如果喷出的墨水有分岔或明显有间隔,就说明喷头还没有完全清洗好,还要继续清洗或浸泡。
当喷头完全清通之后,取出打印头,晾干多余的清洗液或用电吹风小心地吹干打印头。(一定注意,必须等打印头完全干了之后,再安装到打印机里面,否则极易烧毁打印头!)
安装到打印机里面之后,开机,清洗(目的是为了将喷嘴里面多余的清洗液洗掉,并使墨水完全充满打印头),打印喷嘴测试,一直到打印出完整的测试线为止。
这样整个的清洗过程就全部完成了!
总之,溶剂型墨水由于期自身的特性,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要求,每天坚持打印喷嘴测试线,这样堵头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也就没有必要进行上面的操作了。
外设无法正常使用问题三则
I S A 接口设备安装失败
问:最近我在给一台电脑安装ISA接口的税控卡时,始终未能成功,不知原因何在?
答:这应该是系统资源冲突的问题。BIOS中有一项“PNP OS Installed”的设置,一般设为Yes,这样将由操作系统在启动时为设备分配中断、DMA通道等系统资源。如果设为No,那么将由BIOS 来分配资源。在某些情况下,操作系统可能会因为资源冲突而无法正确分配资源,此时可试试改由BIOS来分配。同时将“Resources Controlled By(资源控制)”设为Manual(手动),然后在下面的选项中把某些中断或DMA 强制保留给老式ISA卡。
关于内置M o d e m 的安装问题
问:我最近在二手市场买了一块56K 的内置PCI Modem 卡,硬件安装完后,系统能自动识别并安装驱动。进行新建连接等一系列操作后,拨号上网,却一直未能成功。不知道这是为什
答:怀疑是驱动程序的安装有问题。大多数内置的PCI Modem都是“软猫”,需要安装厂家提供的完整驱动才能正常工作,有时候尽管操作系统能够识别,但很可能无法进行拨号等操作。你可以进入Modem属性中进行诊断,看MModem是否有正常回应。建议你尽量上网去查找该Modem厂家提供的驱动程序。
为何M P 3 播放器无法正常使用
  问:我有一台TCL7010 电脑,用的是SiS645DX 芯片组,所有的驱动都正常,其他的USB设备也能正常运转。但我去年买了一个雅谷的64MB MP3 在Intel 任何芯片组的电脑上都可以正常运转,在我的电脑上却提示“USB设备不能正常运转”,这是为什么?
答:这种情况应该是你的MP3播放器与主板间存在兼容性问题。SiS 的确有部分芯片组的USB 接口与一些MP3播放器及U盘存在无法正常连接的兼容性问题。你可以先尝试安装新版的主板补丁程序,再试试升级一下主板的BIOS。问题也许能够得到解决
找回“消失”的闪存
故障现象:前一段时间,笔者将自己的一个32MB 的闪存借给朋友使用。当朋友归还的时候,笔者发现在操作系统中无法找到闪存的盘符了,但系统提示已经找到新硬件并且已经正确安装了驱动程序(WinXP 是免驱动的)。同时,闪存指示灯保持缓慢闪亮状态,无论是Win98 还是WinXP 都出现同样问题(笔者使用的是W i n 9 8 和W i n X P 双操作系统)。在WinXP 中的闪存的属性中的“卷”标签项中选择“导入”,“磁盘分区形式”显示为“未初始化”,“容量”只有24MB。
故障分析:朋友的操作系统是WinXP ,由于他认为闪存是支持热拔插的,所以每次使用完后都是直接拔除闪存。笔者估计正是不正确的操作造成了闪存的“消失”。
故障解决:在Windows 98 下,用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进入“设备管理器”,在“磁盘驱动器”下笔者看到比原来多了一个“NetacOnlyDisk”的设备,这应该就是笔者的USB 闪存盘了。双击进入,笔者在它的属性窗口中看到有四个选项:“断开”、“可删除”、“同步数据传输”和“Int 13单元”,“可删除”选项前面系统默认是没有打钩。笔者在“可删除”选项前面打上钩选择确定。重新启动后故障解决了,可移动磁盘的盘符出来了,格式化以后就能继续使用了。笔者回到WinXP 下检查闪存的属性中的“卷”标签项中的“导入”,“磁盘分区形式”显示为“主启动记录(MBR)”,容量显示为“31MB”,
“消失”的闪存又找回来了。
经验总结:虽然闪存是热拔插的产品,但是在使用中也要遵守操作规则,特别是在使用完后拔闪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安全删除硬件”的方式来拔除闪存。&-----------------------------
提供TXT UMD JAR手机书免费下载-----------------------------&第八章&& 其 他 故 障
低温引发的电脑故障
天气转冷的时候,电脑出现故障的几率也会增大,以下是经常出现的几种故障。
故障1:刚开机时机箱内出现“嗡嗡”的噪音,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解决方案:一般是由于电源、CPU 风扇轴承润滑油凝固造成的,几分钟后轴承摩擦受热,润滑油也恢复了常态,“嗡嗡”的响声随即消失。解决的方法是清理风扇的灰尘,滴加高质量的防冻润滑油。
故障2:开机无法启动,要多次按复位键才能进入系统。
解决方案:电源、CPU 风扇轴承润滑油凝固,开机时需要一个很大的瞬间电流才能启动风扇转动,即使风扇转动起来,电源也需要很大的电流来维持,使电源不堪重负,造成电脑开机后,无法进入系统或者显示器无信号输出,但是多次冷启动后轴承摩擦受热,润滑油恢复作用。另外硬盘使用时间过长后,硬盘盘片的转动承轴上的润滑油会干涸,天冷后余下的油凝固,会加重硬盘的启动负荷,造成无法开机。解决的方法是风扇上滴加高质量的防冻润滑油或者更换硬盘。
故障3:开机无法启动,把电脑放到温暖的地方,正常使用。
解决方案:天气转凉后,电脑板卡上的电容的电气特性发生改变,造成无法开机的情况,这种问题大都出现在质量不好的杂牌配件上。解决的方法是开机时为板卡预热或者更换杂牌配件为名牌或者质量过关的产品。
故障4:经常性的死机等不稳定故障。
解决方案:这是因为电暖器和空调的使用,会造成电压下降和不稳定,导致电脑死机等不稳定现象的发生。解决的办法是加装带稳压功能的UPS,另外假如家中安装了稳压器,电脑最好不要接在上面,因为稳压器在起作用的时候,电网会有一个很大的波动,家用电器可以忍受,但是电脑却无法承受这样的波动,造成死机甚至烧坏配件。
故障5:开机无法找到硬盘。
解决方案:开机时,电机带动硬盘盘片高速旋转,通过磁头臂的摆动读取盘片数据信息,转动部分的润滑剂在低温环境下很可能处于半凝固状态,从硬盘加电开始运转到完全进入正常状态的时间比环境温度较高时慢得多,而现在的主板都支持快速自检功能,在硬盘还没有进入正常状态的情况下已经完成了IDE 的检测,造成无法找到硬盘。解决的方法是进入BIOS对照主板说明书查看有关快速自检功能的选项,在Advanced BIOS Features 中有一项“Delay IDEInitial”,就是延缓IDE设备初始化的等待时间,可设置范围为0-15,单位为秒,默认情况下为0。把数值设为15 秒。
故障6:液晶显示器出现无信号输出。
解决方案:这是因为液晶显示器的工作温度一般为5~35度,解决的方法是提高电脑所在房间的温度。一般我们只注意在夏天给电脑降温,防止高温引起的硬件故障,但是冬天电脑也需要“保暖”,否则低温也会使电脑罢工。不要冻着自己,也不要冻着你的爱机。
电脑总是不定时断电
问:我的电脑最近老是不定时断电,我测过了主机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一切都正常。电脑没有超频,我的电源是世纪之星250W的。电脑上原来装了两个光驱和两个硬盘。拆掉一个光驱和一个硬盘,还是会不定时断电。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答:不知道你换用过主机电源没有,请换一个好的电源试试。如果解决了,就是原来的电源有问题。如果问题依旧,可能是主板供电电路有问题。请连续开机,直到突然断电为止。断电以后,仔细观察或触摸主板的各个部位的元件,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如果主板没有问题,则应该检查电源盒的市电连接以及电源插座是否牢靠。当然也有可能是电源接线老化,在靠近接头的位置若即若离,这时可以换一条新的电源线试试。
花屏故障的另类原因
近日闲来无事,突起怀旧之心,翻出《星际争霸》、《暗黑破坏神2》等老游戏,希望能够重温一番。顺利地装好《暗黑破坏神2》,一路点击进入游戏,随便建了个角色便赶忙冲了进去厮杀起来,可砍着砍着花屏了,整日驰骋在《CS》、《魔兽3》的世界里都不曾有过这种状况,今天怎么玩个2D 的游戏就花成这样?我又进了几次,可每次不超过五分钟必然花屏。接着又把《星际争霸》装上试了试,结果花得更是彻底。哎,到底怎么回事呢?要说配置的话,我的机子也不算太低,至少跑各种3D 游戏还没出过问题。静下心来仔细想了想,花屏无非是显卡或兼容性方面出了些问题,其他的游戏都跑得挺顺畅的,那显卡应该没什么问题。问题恐怕是出在兼容性上。立刻去驱动之家下了最新的显卡驱动回来,装上新驱动重启机器,重新进游戏去砍僵尸,砍了没两刀小僵尸又变得花枝招展的了。再进《星际争霸》,结果花屏依旧,而这种情况在3D 游戏中就不会发生。看来不是兼容的问题了,那到底是什么毛病呢?
正当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无意中想起每次花屏回到桌面的时候,桌面上的壁纸都不是原来那幅了,这本身并不奇怪,因为我收集了大量精美的壁纸,为了能够充分利用,便装了一个名为Waterwall 更换壁纸的软件,并设定为每五分钟自动换一张壁纸,难道花屏会和它有关?抱着试试的想法禁用了Waterwall,再进游戏中去,这一次不管再怎么玩,画面再也没有“花枝招展”了。测试其他2D 游戏也一切正常了,总算解决了故障。看来像这种自动转换壁纸的小软件还是少用的好,否则很有在可能不知不觉中为你制造一些小麻烦。
为何晚上就不能启动PC?
故障现象:一天深夜,对面邻居把我叫去,说是刚开完会回来,晚上还得赶写一个材料,可不巧电脑启不动了,请我务必帮忙修一修。还说他中午还用过,下午也没谁动过,没想到晚上就不行了。我过去查看电脑,按下电源开关启动电脑,没有出现异常的声音报警,各种指示灯显示正常,但液晶屏上却显示“NoSignal”(没信号)。
故障维修:根据现象分析,应该是显示信号线有问题。因为如果是显卡有问题,会发出相应的声音报警。于是我试着去插紧显卡。结果手刚接触到机箱后盖,就被电打了一下,看来机箱后盖板上电压不低。立即断开电源,找来万用表一量,才知接地电压竟达到153V。赶紧叫他接地线,因为是深夜,不方便打地钉。只好先找来一段电线,一端接上后盖板的一个螺钉上,一端接到水管上。再接上电脑电源,开机一切正常。邻居喜笑颜开,迅速进入写作状态,又全力以赴去完成他的工作了。
故障总结:电源问题是引起电脑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白天能工作的电脑,晚上不一定能工作。因为一般情况下,晚上的电压比白天高。而有些液晶显示器设置有保护电路,当电压不正常时,会自我保护。而对出现的提示,要多加分析,防止误导。&-----------------------------
提供TXT UMD JAR手机书免费下载-----------------------------&&& &&&&&& 第九章&&&&& 实用光盘刻录手册
DVD 刻录学翻天
DVD 盘片面面观
随着D V D 刻录机价格崩盘,带动了大容量D V D刻录盘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相比CD - R 的700MB容量,D V D 刻录盘有着先天的优势。
一、选择适合自己D V D 刻录机刻录格式的盘片
不过在兼容性方面D V D 刻录盘就不如C D - R 。D V D - R O M 从诞生之日起,各厂商就为其格式标准争论不休,即使到目前为止,DVD 依然分为主要的3种格式:D V D - R A M 、D V D - R / R W 、D V D + R / R W 。由松下主推的D V D - R A M ,采用与传统D V D 不同的物理格式,技术超前,在应用上能够满足类似于光盘塔等专业应用,但它与D V D - R O M 存在不兼容问题,一般普通DVD-ROM 和D V D 硬碟机是不能读取D V D - R A M 格式盘片的,因此该类盘片在市场上相对少见,价格也较贵。由先锋等公司主推的DVD-R/RW 格式,是与原有D V D - R O M 相同的物理格式,采用恒定线速度(CLV )读取方式令其与DVD-ROM 完全兼容,但也造成了速度容易受到限制,由于其进入市场时间较早,因此盘片的价格较便宜。由S O N Y、B e n Q 主推的D V D + R / R W 标准虽然面市较晚,但综合了前两种标准的优点,在兼容性上与D V D - R / R W 基本相同,刻录速度可以达到更高,在寻址方式上优于DVD-R/RW,因此其在刻录时定位更为准确,盘片的价格比D V D - R / R W 略贵一些。
因此,目前市场上能够买到的D V D 刻录盘有5种- D V D - R A M 、D V D - R 、D V D - R W 、D V D + R 、D V D + R W ,大家在购买的时候务必选择适合自己DVD 刻录机刻录格式的盘片,否则将不能顺利刻录。
例如你如果购买的是D V D + R W 刻录机,应该选择D V D + R / R W 盘片,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刻录。
二、注意看盘片的长相
大家在购买DVD 盘片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盘体是否有“硬伤”。这里所说的“硬伤”包括盘片刻录面是否有明显缺陷,背面印漆内是否夹杂灰尘或者色泽非正常的深浅不一。相比之下,D V D 刻录盘片比C D - R / R W 要娇气得多,我们买到C D - R / R W 盘片,即使上面有灰尘或者一些小的刻痕,我们通过简单的擦拭就可以让刻录照常进行;但对于DVD 刻录盘来说,哪怕是小小的刻痕或灰尘都将导致刻录不成功,在碰到有瑕疵的盘片时,我们也可能在擦拭的过程中将其损坏。如果盘片刻录面有明显缺陷,包括杂质、气泡等等,那就意味着该款盘片刻录成功的希望几乎降为零了。盘片背面漆印内的杂质和刻录面的细小划痕,虽然未必会对刻录成功造成直接影响,但两者都会使得该盘片的寿命大为缩短,从而失去了长时间保存数据的意义。因此一定要选“面相好”、盘片平滑、无气泡的盘片。
三、注意包装工艺和保存方式
即使盘片在制造出来的时候质量相差不远,但在运送及封装途中不同厂商渠道的不同也将导致盘片质量的不同。盘片是否有包装、包装中经过了什么环节及包装的质量如何,都将成为影响DVD 刻录盘片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包装好的盒装片可以防尘、不易刮伤,因此可保证刻录品质,易于长久保存,散装片虽然价格便宜但因不易保存,故较难保证刻录质量,数据也难保存长久。
因此,购买DVD 刻录盘的时候最好购买盒装并包装严密的,尽量不要购买散装盘,如果一定要买也不要买已经拆开包装的散装盘。
没有废盘 提高DVD 刻录成功率
随着DVD 刻录机的价格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了DVD 刻录这种大容量的数据存储方式。不过,和以前CD 刻录相比,DVD 刻录的成功率却不高,“飞盘”(即刻录失败)成了DVD 刻录中的家常便饭。
笔者这里说说自己的使用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尽量避免D V D 刻录失败!
1. DVD 刻录机的安装
如果条件允许,D V D 刻录机最好单独使用一个IDE 通道,应该避免和硬盘使用一根IDE 数据线和安装在同一IDE 接口。如果DVD 刻录机和其它光学驱动器连接在一起,DVD 刻录机最好接为该IDE 接口的主设备,而其它光学驱动器作为从设备。
2 . 注意D V D 刻录机的数据传输方式
目前的DVD 刻录机都支持UDMA 数据传输方式,注意在系统中打开该数据传输方式。
3.注意及时更新DVD 刻录机的Firmware
更新DVD 刻录机的Firmware(固件),可加强D V D 刻录机对D V D 刻录盘片的兼容性,这是提高DVD 刻盘成功率的一个关键。Firmware 控制着整个DVD 刻录机的运作,特别是电机转速(影响到刻录速度)和激光头的刻写功率。一般在刻录前,DVD 刻录机会对DVD 刻录盘进行识别,根据不同的盘片染料对激光头发射的刻写功率进行调整,以确保刻录的成功和刻录质量。如果DVD 刻录机无法正确识别盘片,选择不恰当的激光刻写功率与刻录速度,自然会造成刻盘失败。而DVD 刻录机识别盘片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根据盘片的Media ID(指盘片种类、支持的刻录速度)来识别。厂商在更新DVD 刻录机的Firmware 时,会不断将市场上出现的各种盘片的Media ID 加入其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对盘片的兼容性,让刻录机正确识别各种DVD 盘片,减少刻录失败。
4 . 选择适当的刻录速度
目前8 ×刻录机是市场的主流,但DVD 盘片市场却比较混乱,不少DVD 刻录盘只支持4 ×刻录(尤其是散盘),其中更不乏假冒支持8 ×刻录速度的盘片,这些盘片如采用高倍速刻录,自然容易“飞盘”。因此在刻盘之前,不妨用DVDINFO Pro 先查看盘片支持的刻录速度到底是多少,然后再进行刻录速度选择。并且,以笔者的经验,在不能完全保证DVD 刻录盘的质量的前提下,为了保证刻盘的成功性,最好不要选择盘片支持的最大刻录速度,将最高刻录速度折半为宜。
如何查看DVD 盘片信息
D V D 刻录盘(包括D V D ± R W )一般在出厂的时候,厂商都会把一些相关信息写入到盘片中(即Media Information),包括盘片类型(Media ID,包括盘片种类、支持的刻录速度)、生产商(Manfacturer ID)、支持的刻录速度等。一般正规的DVD 刻录盘片,都应该具备这些信息,如果不具备,这种盘片的质量就值得怀疑了,最好不要使用。如何查看这些信息呢?可以通过DVDINFO Pro 这个软件进行查看。
1.首先到 下载DVDINFO Pro 的最新版本。
2 . 安装运行D V D I N F O P r o ,点击左上方的“Media”图标,即刻显示DVD 刻录盘片的相关信息。生产商(Manfacturer ID)在第二行,一般都采用代码表示;往下就是盘片类型、支持的刻录速度等信息。
装上DVD 刻录机后的第一个动作
第一个动作是什么呢??8943 .当然是开机了。
正文在下面:
开机进入系统,接下来第一个动作就是要检查D V D 刻录机的D M A 有没有打开(非常重要!)D M A(DirectMemoryAccess,直接内存存取),顾名思义D M A 功能就是让设备可以绕过处理器,直接由内存来读取资料。打开硬盘的DMA 模式将大幅度的提高硬盘系统的功能,使我们能更快更好的进行视频处理和文件传输。打开刻录机的D M A 选项,可以保障刻录品质,并降低刻录时的CPU占用率。在Windows2000 及XP 下,系统默认自动打开DMA,但当重新插拔设备时,有一定几率造成系统误判关闭DMA;在Windows98 系统下,系统默认关闭D M A 。所以在我们首次连接好D V D 刻录机,进入Windows 系统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确认DVD刻录机的D M A 模式已打开。
在 Windows 98 启用内存直接存取 DMA,方法如下:
右击 Windows 桌面上的“我的电脑” 图标并从弹出菜单选择 “属性”。 系统属性窗口出现。单击“设备管理”标签。双击“CDROM 驱动器”, 查看硬盘驱动器列表。 右击 IDE DISK (可能会有其他名称,例如 GENERIC IDE DISK)并从弹出菜单选择 “属性”。 该硬盘属性窗口出现。单击“设置”标签。选择 “DMA” 如果该项未选, 然后单击“确认”。 Windows提示你是否要重新启动, 单击“是”。
在 Windows 2000 启用内存直接存取 DMA,方法如下:
作为管理员(或具管理员特权的用户)登录进入Windows。右击Windows 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并从弹出菜单选择“属性”。系统属性窗口出现。单击“硬件”标签, 然后单击“设备管理器”。设备管理器窗口出现。双击“IDE ATA/ATAPI 控制器”来查看控制器列表。双击“主IDE 通道”。主IDE 信道属性窗口出现。 单击“高级设置”标签,选择装置0 及装置1 的“DMA”,单击确认。对“从IDE 通道”进行同样设置。Windows 问你是否要重新启动,单击“是”。
在 Windows XP 启用内存直接存取 DMA,方法如下:
作为管理员(或具管理员特权的用户)登录进入Windows。单击“开始”按钮,然后右击“我的电脑”并从弹出菜单选择“属性”。系统属性窗口出现。单击“硬件”标签,然后单击“设备管理器”。设备管理器窗口出现。双击“IDE ATA/ATAPI 控制器”来查看控制器列表。双击“主IDE 通道”。主IDE 通道属性窗口出现。单击“高级设置”标签。选择装置0 及装置1 的“DMA”,单击确认。对“从IDE 通道”进行
同样设置。你不必重新启动Windows。
刻录百宝箱
看环码识碟片
随着宽带上网,DC、DV 进入寻常百姓家,曾经我们认为的海量硬盘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而曾经价格高高在上的CD-RW 刻录机在刻录速度达到终极52倍速后,价格是一降在再降,更有的厂商推出了52倍速刻录机268 元的地价,再加上价格低廉的CD-R/RW 刻录碟片(以下简称碟片),使用碟片成为普通用户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储存和备份数据的最好方式。俗话说,好马还须配好鞍,面对市场上多达上百种品牌的碟片,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呢?又如何能够知道买到的碟片是真是假是好是坏?这成为普通用户选择和购买的难题。
当然大家可以通过使用识别碟片信息的的测试软件来测试一下,这方面的软件如N E R O 自带的C DS P E E D、I N F O T O O L 和C D M A T E 自带的光驱管理员等都可以查看碟片的生产厂家等信息,不过大家在市场上选购碟片时总不成带着自己的爱机去,那么有没有一种简单而直观的方法来识别碟片的生产厂家呢?答案是肯定的。虽然碟片的品牌有上百乃至上千种,但是千变万变不离其宗,主要的碟片生产厂家也就那么二三十家而已,国内销售的大部分碟片的生产厂家现阶段主要由台湾省厂家以及其在大陆的分厂和大陆的厂家生产,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种通过看碟片的环码来识别生产厂家的小方法。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碟片的环码。简单来说,环吗就是在碟片的数据内圈,夹持区外的一行字码,因为其围绕夹持区呈环形排列,所以习惯称之为环码,如图所示是台湾产量最大的三家碟片的生产厂家的环码图,可以看出每个生产厂家对环码的标注是不一样的,这就为我们肉眼直观识别碟片的生产厂家提供了依据。图中的喷码则记录了碟片的生产日期、采用的生产线以及所用的染料类型等。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各个碟片生产厂家的市面常见品牌碟片的环码信息,如无特殊说明,X 代表任意英文字母,Y 代表任意阿拉伯数字:
Ritek.Co(莱德):RXD(A ) 74(80)MYYYYY74(80)DA,其中X 代表的英文字母为碟片的染料类型,D 代表数据专用碟,A 代表音乐专用碟,只有音乐专用碟由后面的DA 字母,常见的有:
RFD 超高速白金
RAD 高速白金
RJD 中速白金
RSD 低速白金
RVD 高速水兰
RED 中速水兰
RGD 视觉黄金
RKA 音乐燃料
RAA 音乐燃料
RTD 大于700M的超大容量白金盘
RWD 可重复写入。
莱德是台湾省最大的C D - R / R W 和D V D 刻录碟片生产厂家,其生产的常见著名品牌碟片有莱德自有品牌RITEK 和RICOH、TDK。另外莱德在大陆的分厂如重庆新华只生产R F D 环码的白金盘和环码为C D R L S S 8 0 M - Y Y Y Y Y 的白金盘,R F D 的碟片和台产的碟片区别在于没有图中的批码,常见的第一种环码的碟片如清华同方,第二种环码的如新华光盘,不是上述环码的可以肯定是假货。
CMC(中环):CD-R 80 XXLHXYYYY YYYY或CD-R 80 XXLHXYYYYY,其生产的国内市场上常见的著名品牌碟片有PHILIPS 白金、水兰、视觉黄金碟片、AUDIO 碟片和使用Mitsubishi技术和染料生产的Mitsubishi系列碟片,Mitsubishi 碟片有着不同于CMC 的环码,将在后面介绍。
P r o d i s c (精碟):R (W )0 Y Y - Y Y Y Y -YYYY ,R 表示一次性写入碟片,W 表示可重复写入碟片,其中第一组中常见的有R008、R020、R043、R046、R049、R052 等,数字越大代表所能达到的刻录速度也越高,其生产的国内市场上常见的著名品牌碟片有精碟自有品牌SMARTBUY 和Mitsubishi52 倍速白金碟片
P R I N C O (巨擎):台湾老四,不过大陆市场并不常见,环码为:79.50XX SHR-00YY。
M i t s u b i s h i (三菱):Z A / B / C Y Y Y Y -CDR/RW-XYYX M/P/Q/74/80 AZO/AUDIO ,其中A 、B 、C 代表生产的年代,字母越往后出厂的日期就越晚,C D R 代表一次性写入碟片,C D R W 代表可重复写入碟片,M、P 代表最高4 倍速的低速可重复写入碟片,Q 代表高倍速可重复写入碟片,AZO代表是高速浅蓝碟片,AUDIO 代表这是音乐染料碟片。另外有着三菱环码的一次性写入碟片都是使用A Z O 染料的蓝盘,精碟给三菱代工的白金碟片的环码为精碟环码。
WILTECH (荣利):香港厂家,SONY 指定的专供大陆市场的O E M 厂商之一,所以荣利的环码有自有环码CD-R 80min WL21-YYY 和SONY 环码U5-00YY,一般搞婚庆的朋友比较喜欢使用荣利碟片。
L E A D D A T A (利碟):X 8 0 H D D 0 0 Y Y Y Y,S O N Y 指定的专供大陆市场的O E M 厂商之一,S O N Y 水兰居多。
PLASMON(大自然):杭州大自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环码为CD-R UG 80 或CD-R UG80 E,现在市场上非常常见的碟片生产厂家。
A C E R M e d i a (明基):环码有两种M A X 8 0 U G 3 5 Y Y Y 和A M C 8 0 U G 3 5 0 2 B 2 7 0 0 1 或AMC80UGYYYY。S A S T (先科):C D R - 7 4 / 8 0 / 9 0 / 9 7 sNDTYYYYYYY,其中74 指650M 盘,其中80 指700M碟片,90 指800M 碟片,97 指870M 碟片,市场上时常会有标明700M 实际是800M 的盘,买盘时可以仔细辨认一下,专供国内市场销售的甲克虫数据王都是先科O E M 的。
NANYA(南亚):CD-R 80MIN G001,水兰居多。
Multi Media Masters(KingPro):环码类似南亚,CD-R 80MIN A001-1,水兰居多。
Mr.Platinum POSTECH(博新): CD-R 80MIN MHPEARL B00Y-Y ,水兰居多。
看完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识别碟片的生产厂家有了一定的了解,顺便再谈一下笔者在购买过N 种品牌的垃圾碟片后的一点小经验。一般碟片在最终摆到柜台上销售时会有三种包装形式:1.散装,一般是50 片或100 片上下各加一至三片保护卡用塑料薄膜包起来;2.圆形塑料布丁桶装,一般有5 片、10 片、25 片、50 片、100 片包装等;3.塑料盒装,一般有单片或双片装等。
同一厂家生产的碟片在质量上一般是盒装优于桶装,桶装优于散装,盒装碟片价格较贵所以假货也较多,如果大量使用对个人用户来说经济承受能力是个不得不优先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优先考虑购买桶装碟片。
桶装碟片也不是没有假货让人百分之百放心的,购买时尽量不要相信商家的花言巧语,一定要打开桶子看一下盘,看碟片的印刷层(注:碟片从下往上为盘基层、染料层、反射层、保护层和印刷层)是否精美,字迹是否清晰不粗糙模糊,还要看一下这一桶里面有几种环码,一般正品碟片标注的环码数字会有一至两种,如果有三种以上的,那可要小心了,不建议购买这一桶碟片。
笔者见过有25片桶装的碟片里面居然有不下十种环码,再看印刷层模糊且字迹粗糙,很明显这桶碟片是JS 利用次品裸盘(注:裸盘就是没有印刷层的盘,从生产线上下来的碟片都是裸盘,符合厂家的质量检验标准的就是正品碟片,又根据更细致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质量等级如A 级、B 级、C 级、D 级等,其中A 级质量最好)私自利用光盘印刷机印的假冒伪劣碟片,购买这样的碟片质量是得不到任何保障的。购买盒装碟片在不打开包装得情况下应首先查看包装盒上的商标是否印刷精美,字迹是否模糊粗糙,如果商标就印刷得很差那碟片也好不到哪里去,其次看盒子做工,正品碟片的盒子是用上好的塑料制成,非一般市场上卖的几毛钱的使用再生塑料制成的盒子可比,用左右手分别拿住盒子两端向相反方向轻轻拧一下,正品碟片的盒子一般很有质感且不易变形,假盘所使用的盒子感觉就像硬纸片,上面两项均过关的话最后还是要打开盒子看一下碟片验明正身方可购买,毕竟我们买的是碟片而不是盒子。
但是有的商家会以打开不好再卖为由不会让你打开看碟片,那么只好使用最后一招,投石问路了,直接问商家这盘是不是真的,如果是假碟片JS 一般是不会理直气壮拍着胸脯说绝对是真的,此时JS 的表情和眼神也不是那么很自然。不过有些商家也很糊涂,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卖的碟片是真是假,可以先买一张探探路,如果是假的可以要求商家退货。对于市场上已经停产的比较经典的盒装碟片如HP 的C7999A、KODAK 的真黄金碟片也可以通过商家的报价来简单判断真伪,如果价格较其它的商家报价普遍要低不少且货源充足的话则很有可能是假货,真品商家是不会轻易以低价出手的,卖不了他们宁可自己用。
最后再谈一下散装碟片的购买经验,散装碟片价格实惠量又足,只要选择得当是我等穷苦百姓不错的选择,购买散装碟片按照桶装碟片的购买方法选择即可。散装盘因为包装和运输的原因,其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几张一般会有变形,购买时建议上下的各五张碟片不要购买。还有的散装碟片会出现标注容量、刻录速度和实际容量、刻录速度不符的情况,一种情况如标记74MIN,4 速的CD-RW 碟片,实际是80MIN 或是12X 的,标注为80MIN 的碟片,实际容量是90MIN的(常见于SAST 生产的碟片),符合上述情况的碟片一般都是JS 使用光盘印刷机私自印刷的次品裸盘。另一种情况为标注容量为8 0 M I N 7 3 0 M (或7 4 M I N 6 8 0 M )实际容量为8 0 M I N 7 0 0 M (或74MIN650M),这是因为厂家是把1000000 认为是1M,而计算机是把1048576 认为是1M,所以碟片标注的730M= 计算机识别的700M。另外正品CD-RW 碟片是没有散装或桶装的,刻录机随机碟片除外。
巧用Nero 6
“拯救”C D - R W 盘片
笔者的刻录机是BenQ 4824P2,前些天发现两张CD-RW 盘片突然不能使用了,表现为光驱一直不停地寻盘,最后提醒盘片错误。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运行Nero 6 的Nero Startsmart,发现其他工具中有擦除光盘选项。那么能不能救回我的C D -RW 盘片呢?想到就做赶忙翻出不能正常使用的CDRW盘片,仔细看看盘片上没有划痕,将盘片塞入刻录机,点击“擦除”按钮,大约5分钟后擦除完毕。再次打开Nero 6 试着刻录了一下,一切OK!我的两张C D - R W 盘片又找回来了。注意:只有Nero 6 及以上版本支持该功能。
N e r o 之“救命”小工具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周星驰早期影片《国产凌凌柒》中有一幕经典搞笑镜头:在对付金枪人时,“科学家”达文西手拿着“要你命三千”全套杀人工具,大大震惊科学界!而今天笔者介绍的是使知名刻录软件Nero 更为好用的“救你命三千”系列小工具,功能足以媲美前者。大家可以在Nero 官方网站()找到这些工具程序,它们的功能可是大大地有用!
一、ASKNero
刻录机一般都附送有正版Nero 刻录软件光盘。但安装Nero 后,用户在其功能界面的“About”菜单中看不到序列号。万一序列号不小心丢失,那正版安装光盘也将无用武之地。赶快运行Asknero.exe吧,序列号就会在一个小窗口中完完整整地显示出来。不过,此工具只限Nero5.5 版本适用。
二、Dynamic Write Speed off
正常情况下,即使装入光盘,Nero 刻录菜单中的刻录速度选项也不多,如4 × /8 × /16 × /?8943 .现在,下载并解压DynWrSpeed-Off.zip 文件,双击其中的DynWrSpeed-Offregistry patch 文件,程序会弹出窗口询问你是否将注册信息导入注册表文件。选择“是”,把信息导入Windows 注册表文件后,即使不放入空白光盘,Nero 刻录速度的选择也会增加不少,如前面所说的4 ×与8 ×之间会增加6 ×(900KB/S)的刻录速度,用户的选择自然就更多了。
三、Nero BurnRights
安装Nero BurnRights 后,在其功能主界面中,W i n d o w s 2 0 0 0 / X P 用户可选择以“Administrators”、“Everybody”、或“Members of the group Nero”的身份刻录光盘。
四、Nero Ping
运行“neroping.exe”进入主功能界面,然后单击界面右方的“Scan”按钮进行扫描。此时,左边窗口中会显示所有ATAPI/ IDE/SCSI/Firmware/USB/Parallel 设备的端口设置。再单击界面右方的“Save”按钮,取一个文件名,点击“保存”就可把所有设备的设置资料以文本格式保存下来。
Nero 有本事
将烧废的光盘再刻好
刻录出错的盘片(即平常烧废的光盘),其实有些是可以再刻录的,并且可以成功刻录。
检测有无可用容量:烧录器→媒体信息。有可用容量的方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检测。
检测可编辑否:Nero 精灵→编辑新的光盘→下一个→数据光盘→下一个→继续编辑现有数据光盘(多重区段)→下一个→完成,选择轨道信息→确定,这样的盘片有救。如果显示“读取CD 时发生错误,光盘可能已损坏”字样就不行了。
一片号称800M(最多可刻791M)刻废的光盘,经Nero 刻录软件检测可用空间768M,考虑到外边缘有些划痕,所以只选择刻录696M,用8 倍速刻录成功。再次检测,还有57M 空间可用,可继续刻录,直到全部刻净为止(如提示容量不足,可选择让Nero 烧录并终结CD)。本文介绍的经验,适用于正常刻录并且还有可用容量及允许继续编辑的光盘,并可以继续将其剩余空间全部利用。
用尽碟片的最大容量
有时刻盘正好差10~20MB 装下,想必很多朋友这时候就想到了超刻,可是买了众多碟片,又不知道这些碟片能不能多装这么几十MB,这时,就需要一个比较精确的测量办法了。
先介绍一个准确计算容量的方法:每秒=150KB 容量。
刻录时间是80 分钟(700MB)的盘:
80 × 60s= 4800s
4800s × 150KB = 720000KB=703.125MB
每秒被分为75 桢:0-74,每桢2KB,所以刻录机读出的盘片时间是 79:59.74。
下面开始测试盘有多大,软件Feurio 是一个刻录软件,不过它的光盘信息功能很强大,可以自定义光盘容量数据库。
打开Feurio Writer,蓝色部分显示出了光盘信息,第二排就是软件测试后的最大容量,如:这张光盘最大可以刻录 82:06 秒。点击“Extras →红色区域”,即可弹出容量测试对话框,填写99:00,然后点击“开始”就行了,经过几分钟的虚拟刻录,完成就显示出绿色区域的对话框:第一排是最后返回值,加上了Cache;第二排是估计最大值,减去了Cache,这是我们需要的最大容量值。一般来说,比较正规的厂商的盘,都能以第二排值减去 2~3 秒,就是光盘最大容量。
太便宜的盘虽然能刻下那么大,但是很可能读取时出错。
最后管理各种光盘的最大容量数据。在带有绿色区域的对话框下,选择OK(save in...base),即可把这张盘记录进数据库。名称、备注、种类都可以自己填写,以便自己识别。
需要查看所保存的数据库时,可以点击主画面的黄色区域,即可显示紫色区域的数据,详细得很,那些一看就懂,就不解释了。
数据光盘刻录
把刻录盘变成移动硬盘
虽然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但出于安全和携带方便的考虑,我们还是经常会把一些重要的资料备份起来,而刻录无疑是最理想的方式之一,不过刻录盘不能像移动硬盘那样随意删除和添加资料,要是能把C D R W 光盘当成移动硬盘那样使用就再好不过了。InCD,一个Nero 开发的小软件,就能实现这样不可思议的功能。
安装Nero InCD 的过程非常简单,连续点“下一步”就可以完成。安装完成后,重新启动电脑就可以在系统托盘看到InCD 的图标。
第一次使用时,我们需要对InCD 作一些简单设置,以便日后更方便地使用。
步骤一:右键单击系统托盘上的InCD 图标,点击菜单上的项目启动“InCD 选项”设置窗口。
步骤二:勾选“插入空白磁盘时启动InCD”、“所有MRW 驱动器上的MRW 格式”和“启用高级格式选项”三个复选框,如果不喜欢InCD 的图标出现在系统托盘里,也可以选上“隐藏托盘图标”复选框。设置完成后,单击“应用”按钮。
格式化光盘与使用
准备一张空白的CDRW 光盘,将它格式化成UDF格式。格式化后,用户可以直接在光盘中增加或删除文件,代价则是容量会减少一百多兆容量。
步骤一:把空白的CDRW 放入刻录机,系统会自动弹出InCD 的格式化窗口,在这里可以设置光盘的标签。如果勾选“检查”复选框,InCD 在格式化光盘的同时还会检查光盘上是否有坏扇区。不过这样,格式化所需的时间就比较漫长。设置完毕后,点击“开始”按钮格式化光盘。UDF 文件系统有多个版本,从兼容性考虑,建议使用默认的UDF 1.02,在格式化光盘的窗口中单击“高级”按钮即可看到设置UDF文件系统的窗口。
步骤二:格式化完成后,在弹出的提示窗口中单击“确定”按钮,如果不希望以后出现这个窗口,可
勾选“以后不显示该信息”复选框。
步骤三:格式化完成后,打开“我的电脑”,可以看到光盘的容量已经变成539M(你看到的未必一定是这个值,但肯定比默认容量减少了一百兆以上)。
格式化完成后,如果把光盘取出再重新放入,有可能会发现再也无法打看光盘,这是因为系统还不支持这种光盘格式,还需要下载InCD Reader 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提示窗口的链接下载它。
InCD Reader 的安装也非常简单,但在安装完成后,用户要再次重启电脑。
完成以上工作后,我们就可以像使用移动硬盘那样,直接把文件复制到光碟里,如果配合高速的刻录机和好的盘片,资料传输速度甚至比优盘更快!光盘经过InCD 格式化后,就不能用Nero 等刻录软件刻录了,如果想把它重新变成普通的空白光盘,可以通过InCD 提供的删除功能删除UDF 文件系统。删除的方法很简单:把光碟放入刻录机后,通过右键菜单执行“InCD 删除”功能即可。
在追加刻录中找到“丢失”的文件
经常有朋友询问多重区段刻录中丢失文件的解决方法。其实这种“丢失”并非真的丢失,文件还在光盘里,只是最后一次的FAT 中,不包含该文件,通过一定的方式,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把它找出来。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操作过程。
实例:这是一个有3 个区段的光盘,找出第一次刻录的文件。
一、使用Isobuster 的解决方法
1.运行Isobuster,把光盘放入光驱,点击“刷新”,稍等片刻,可以看到光盘的结构。 可以看到,本光盘有3 个区段(Session)。
2.点击每个Session 前面的“+”,展开每个区段,能够看到每个区段里面包含的文件。
3.选择第一次刻录的区段(Session 1),展开里面的文件。
4.在左边或者右边的窗口选中要保存的文件,点击右键,点击“抽取?8943 .”(光标处)。
5.在接下来的窗口中,将文件保存到相应的位置就可以了。
二、使用Nero 的解决方法
1.将光盘放入光驱,运行Nero 软件,点击“其它选项→保存轨道”按钮。
2.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光盘所在的驱动器,然后点击“确定”。
3.新窗口中会列出该光盘的所有区段,选中你要保存的区段(这里是第一区段,看光标处)。
4.设置输出的格式,可以是.nrg或.iso格式,这里选择的是.iso,然后“浏览”,选择你文件保存的位置。
5.设置好以后,点击“继续”。
6.开始保存轨道。
7.保存下来的文件不管是.nrg或者.iso格式,都是光盘镜像文件,可以用Winiso之类的软件打开,也可以用虚拟光驱加载。
光盘镜像文件刻录
我们很多从网上下载的文件,都是光盘镜像格式的文件,如I S O 、B I N / C U E 、B W T 、C C D 、M D S、CDI 等,如何将这些格式的文件刻录到光盘中呢?实际上制作这些格式文件的也是与之关联的刻录工具。也就是说,你可以使用相关的工具打开这样的文件,然后刻录。但是这样就有一个问题,系统中岂不是需要安装多个刻录软件,而且一般用户也搞不懂到底哪个文件对应的是哪个软件。下面提供一个极好的刻录镜像文件解决方案,这就是使用虚拟光驱工具Daemon Tools 结合光盘复制工具CloneCD 进行刻录。
Daemon Tools 是一个非常强大、操作简单的虚拟光驱工具,该工具的突出特点是可以直接运行由DiscDump、Blindwrite、CloneCD、CDRWIN 等光盘刻录工具制作的光盘虚拟文件。
CloneCD,专业的光盘复制工具,它可以复制1:1模式的光盘,并且提供超强的光盘复制读取模式,可以复制部分加密的光盘。此外,它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
下面看一看到底如何使用这两个工具完成光盘镜像文件刻录:
1.首先安装Daemon Tools,成功后可以看到系统中多了一个光驱图标,这就是Deamon Tools创建的虚拟光驱了。使用鼠标单击Deamon Tools在系统任务栏中的Tray 图标,并选择“Device 0:”命令,将弹出“Select new image file”窗口,在其中选择需要虚拟的光盘镜像文件。
2.安装并启动CloneCD,该程序提供了多国语言版本,其中包括简体中文。这样我们使用起来会觉得非常亲切。点击界面中的第三个按钮,表示进行光盘复制。
3.接着将弹出如图2 所示的界面,在其中选择Daemon Tools 创建的虚拟光驱“V386 STEALTH DVD”,单击“下一步”,此时会出现界面。界面中给出了读取CD-ROM 盘片的相关设置,选择程序的默认设置即可。
4.界面表示在光盘复制时,是否首先在硬盘中创建临时交换文件设置。由于我们创建的虚拟光驱已经是硬盘中的文件,在此应该选择“复制One The Fly”模式,意思是直接从虚拟光盘读取数据并刻录到CD-R 中,这样可以提高刻录速度。
5.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关联界面中选择需要使用的刻录机。切换到下一界面。在该界面中选择相关的刻录设置。由于全部是中文界面,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单击“确定”按钮,执行刻录操作即可。
制作带图标的自动运行光盘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ICO 图标文件,比如auto.ico,同时还要准备一个你需要自动运行的可执行文件,例如Autorun.exe。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个名为Autorun.inf 的文本文件,并在里面输入以下内容:
open=Autorun.exe
icon=auto.ico
在编辑该文件时,可以从“开始”菜单中打开“附件”里的“记事本”,然后输入以上信息,在保存时再键入“Autorun.inf”文件名并确定即可。准备好以后,将以上三个文件放到根目录中,这样就可以使用刻录软件进行刻录了,完成后即可得到一张自动运行并带有图标的光盘。
让EXE 文件
只能运行在光盘上
我们可以将程序刻录成光盘,并且不用担心光盘上的程序被别人复制到硬盘上。你问我是如何做到的?很简单!利用CD-Protector 就可以让EXE 文件只能运行在光盘上,脱离了光盘它将无法运行。
运行CD-Protector,然后单击“File to encrypt”项文本框后的浏览按钮,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要加密的EXE 文件,再单击“打开”按钮返回主界面;接着单击“Phantom Trax'directory”后的浏览按钮,设置加密后文件的保存位置;最后在“Encrypt Key”中输入两位16 进制的数值,两位数值代表加密算法,可任意输入,如果没有错误,你就会发现“ACCEPT! ”按钮变成了红色,单击该按钮进行加密。
小提示:一般建议不要将加密文件的保存路径和源文件保存在同一目录下,因为生成的新文件将覆盖源文件,并且没有任何提示信息。
加密完成后,我们进入目标保存文件夹,会发现在该文件夹下生成了5 个文件,其中有一个为音频文件,一个为加密后的可执行文件,至此文件加密部分已经完成。
这种光盘的刻录比较复杂。首先明确一下,刻录一共要进行三次。
(1)第一次刻录
启动Nero,打开“新编辑”窗口 ,在左侧选择“音乐CD”,并且切换到“音乐光盘”选项卡,取消“将光盘文本写入光盘”选项,再切换到“音乐CD 选项”选项卡,选中对话框底部的“刻录前在硬盘内暂存”和“删除音频轨道末尾的无声片段”两个选项。然后单击右上角的“新建”按钮进入Nero 主界面,将刚刚由CD-Protector 所产生的音频文件拖放到音轨栏中。
接着再打开“刻录器”菜单,选择“刻录编译”,在打开窗口的“刻录”选项卡中取消“结束光盘(不小提示:经过验证,这样的光盘虽然可以使用某些工具软件进行全盘复制,但复制后的文件仍然不能脱离光盘运行。可再写入!)”选项,然后单击“刻录”按钮进行刻录。
(2)第二次刻录
重新启动Nero,按照第一次刻录的方法做好所有设置,然后在刻录时会弹出一个警告窗口,单击“继续”按钮跳过。这样就把同一音轨文件进行了两次刻录。
(3)第三次刻录
在第二次刻录完毕返回主界面时,打开“文件”菜单,选择“新建”命令,在打开的“新编辑”窗口左侧选择“CD-ROM(ISO) ”,在“多区段”选项卡中选中“开始多区段光碟”选项,然后单击“新建”按钮,将生成的5 个文件中除音频文件外的四个文件全部添加进来并进行刻录,这样生成的光盘就可以让加密文件只能运行在光盘上了。
用Windows XP 刻录数据光碟
在Windoaws XP 下刻录数据光碟是先把要刻录的文件复制到存放镜像的驱动器上,制作成镜像再刻录的。这个过程看似复杂,但Windowx XP 已经为我们做了所有的准备,我们只要通过“复制→粘贴”,拖放文件或选定文件后添加的方式把要刻录的文件加进光碟刻录的列表上就行了。
以下通过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具体的操作,并且研究一下Windows XP 下刻录数据光碟的好处和坏处。
第一个例子:现在有一些B M P 图像文件要刻录到光碟上。第一次刻录了一个文件,但刻录好以后才发现这个文件有点不对,所以修改好后再刻录这个同名的文件,然后把剩下的文件都刻录进去。
1.把“1.bmp”拖放到刻录机上。这时在刻录机的盘上会出现我们要刻录的文件的快捷方式。
2.点击左边的“CD 写入任务”框中的“将这些文件写入 CD”。Windows XP 会打开CD 写入向导。
3.在“CD 名称”中输入光碟的名称并按“下一步”继续。
4.文件只有1MB 多一点,刻录机很快就完成了刻录过程并出现已经完成的提示。这时如果要再刻录一张一样的光碟就勾选“是,将这些文件写入到另一张CD”。
完成以后打开刻录机的属性看一下刻录好后光碟剩下的容量。
尽管这个文件只有1.37MB,但刻录完以后却仅剩下632MB,用了656-632 = 24MB。减去文件的1.37MB,大概浪费了22MB,这个数值和用多区段写入方式很相像,难道Windows XP 是以这个方法来刻录的?
5.由于刻录好以后才发现这个文件有点不对,我们马上修改并想再刻录回光碟上。当我们按“DEL”键来删除光碟上的这个“1.bmp”文件时出现了错误,显然在Windows XP 下不能把已刻录的文件有选择地删除。但我们可以用相同的文件名来覆盖它。
6.再次拖放修改好后的“1.bmp”到刻录机上,W i n d o w s X P 出现确认文件替换的对话框,选择“是”继续,并完成刻录过程。
7.这次刻录完了以后再看一下光碟剩下的容量。   
可以发现,即使是文件覆盖还是使用了632-617= 15MB,浪费了大约13MB。按空间浪费的情况看,非常像是多区段的写入方式。那么到底是不是呢?
8.把剩下的文件都刻录进光碟。
9.完成后把该光碟拿到安装了Nero 的电脑上看使用的情况。   
结果证实了是使用多区段方式来刻录的,上面的过程共形成了三个区段。那么这个多区段的光碟能否被其他的刻录继续添加数据呢?答案是不行!
第二个例子:手上有600 多MB 的数据要刻录,只要一次刻录就行了。
1.把要刻录的文件都拖放到刻录机上并点击“CD写入任务”框中的“将这些文件写入CD”。  
2.要刻录的文件数非常多,而且总容量也有600多MB,这时Windows XP 就进入了漫长的CD 映像添加过程中?8943 .预计大约是60分钟。虽然实际只用了20多分钟但还是相当的漫长了。再加上以12倍速刻录用掉的7 分钟,共用了近30 分钟,与Nero 的8 分钟相比,速度上相差还真不少。   
由以上的实践可以得出结论:Windows XP 是以多区段方式来写入数据光碟,并非是人们以前所认为的U D F 方式。
系统光盘刻录
如何刻录Windows可引导安装光盘
大家在使用正版Windows 2000/XP 时,不知道注意没有,它的安装光盘也具有自动引导功能。不过如果你仔细查看,并不会在光盘的根目录下看到任何引导文件,而且在光盘启动时会有一个提示,如果在5 秒钟内按下键盘任意键就从光盘引导,不然还是从硬盘引导,这是为安装Windows 独特设置的,但是看上去非常酷。如果你有一个在硬盘上的Windows 2000/XP 副本,可以使用下面的功能创建一个完整的带有启动功能的Windows 安装光盘。这项功能需要使用Easy CD Creator 刻录,具体过程如下:
1.下载Windows 引导光盘的引导文件“xpboot.bin”。
2 .启动Easy CD Craetor,从“Roxio Project Selector”界面中选择“make a data CD”,启动相关界面。依次点击“File”→“New CD Project”→“Bootable CD”(图1),此时程序会给出界面。
3.在界面中的“Bootable CD Type”项中选择“No Emulation”,之后单击“Browse”按钮,在关联的文件列表窗口中选择刚才下载的“xpboot.bin”。单击“OK”返回程序界面,现在可以看到在程序界面中下边的窗口多了两个文件。从程序界面上边窗口中拖曳Windows 2000/XP 的原始扩展文件到刻录窗口(这种光盘不能应用于文件光盘的引导)。
4.使用鼠标右键单击光盘卷标,从关联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命令,激活光盘属性设置界面。在界面中设置“File System”为“ISO 9660”,并设置使用“Mode 1”模式,这样可以保证刻录的光盘可以在D O S 下被顺利识别。切换到“File System”选项卡,在该界面中选择使用“Any MSDOS 8.3 character file names”复选框。之后单击“O K ”按钮返回。
5.单击程序界面中的“Record”按钮,程序给出界面。单击界面中的“Start Recording”按钮,执行刻录操作即可。
万能Windows XP Ghost恢复光盘
经常在看市场上看到一些D 版的系统克隆光盘,这些光盘免去了漫长的安装过程,使用Ghost 直接从备份文件开始克隆生成系统。我也曾制作过这样的光盘,但是发现Windows 98/2000 可以正常恢复,而制作的Windows XP 备份光盘却无法正常恢复,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Windows XP 采用了全新的防盗版技术手段,在系统安装完成之后,会为计算机生成惟一的一个机器安全识别码,如果我们直接使用克隆的方法把Windows XP 克隆到其它计算机上,那么克隆安装的系统一般是不能使用的。既然如此,那么市面上的那些Windows XP 恢复光盘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为了揭开这个谜团,笔者特地购买了这样的一张光盘并且实战进行克隆,结果发现在克隆完成并且重新启动的过程中出现了Windows XP 的最后安装阶段画面,包括安装必要的硬件、计算机名称、密码、用户协议以及序列号等信息,然后才可以正常使用系统。到这里笔者才明白,原来它们是借助了Windows XP 安装光盘中附带的一个Sysprep 的系统准备工具来完成的。
在Windows XP安装光盘里的SUPPORTTOOLS找到一个名为DEPLOY.CAB的文件,将其使用WinZip或WinRAR解压到系统根目录下,然后直接运行其中的sysprep.exe,程序会弹出一个警告窗口,单击“确定”按钮打开系统准备工具。在该工具中有三个按钮,即重新封装、审核启动、工厂,其中审核按钮需要单击“工厂”按钮之后方能使用,而在本文中我们并不需要使用它。
小提示:Sysprep 是微软为企业管理员、OEM厂商以及其它需要在多台计算机上安装Windows XP的客户设计的一个实用工具,利用它可以在单台计算机上完成初始安装后,运行Syspre以准备对样品计算机进行克隆。
在底部的“标记”区域有四个选项,在这里我们只要选中“MiniSetup”、“PnP”和“已提前激活”三个选项。窗口底部的“关机”则提供了在重新封装之后是关机还是重新启动计算机等选项,在这里我们选择“关机”,做好所有设置之后单击“重新封装”按钮,程序会弹出提示信息,单击“确定”按钮进行封装,封装完毕会自动关闭计算机。
现在我们就需要使用Ghost 制作成映像文件,在DOS 下启动Ghost,然后将Windows XP 分区克隆成一个映像文件。启动Ghost,依次选择“Local→ Partition → To Image”菜单,接着进入选择硬盘对话框,然后提示选择要备份的分区,即WindowsXP 所在分区,接着设置映像文件保存的位置和文件名,设置好后会提示使用的压缩方式,由于WindowsXP 系统比较大,因此在这里建议选择“High”最大压缩模式以节省磁盘空间,不过这样一来速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现在我们就可以启动Nero Burning Rom,打开“新编辑”窗口,将生成的映像文件刻录保存即可。
小提示:为了使用的方便,我们在这里一般都是选择制作一张能启动的恢复光盘,即像上述例子一样利用Windows 98制作的启动盘,然后将生成的映像文件添加进来即可。
强力输血!打造功能超全的启动盘
Windows 98/Me 启动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不支持中文、长文件名、U S B 设备、NTFS 分区等,现在可以将一些新鲜血液输入到启动软盘中,使其成为一张功能齐全的超级启动盘。
作一张Windows Me 的启动盘
虽然Windows 98 的启动盘也不错,但比起WindowsMe 的来说,功能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其中的FDISK 不支持64GB 以上容量的硬盘,在80GB 甚至更大的硬盘流行的今天,显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因此建议还是使用Windows Me 的启动盘。没有安装Windows Me?没关系,到 下载WindowsMe 启动盘的制作程序吧,下载后只要将软盘插入软驱,然后双击运行bootme.exe 即可完成制作。
换个超强分区工具
Windows 启动盘中的FDISK 实在有些弱,这里我们推荐只有100 多KB 的SPFDisk 2000-03j,它提供全中文(繁体)界面、集成分区、快速格式化、多系统管理等功能。可识别多种文件系统,如NTFS 、Ext2 等,最重要的是可以在一个硬盘上建立多个系统,相互间没有任何影响,实现多C 盘技术。
给启动盘减肥
为得到更多使用空间,首先要删除一些不必要的文件。比如:R E A D M E . T X T 、H E L P . B A T 、R E A D M E . T X T 、S C A N D I S K . I N I 、S C A N D I S K .E X E 、D R V S P A C E . B I N 、D E B U G . E X E 、C H K D S K . E X E 。启动盘上设备驱动程序除保留O A K C D R O M . S Y S 这个C D - R O M 驱动外,其余驱动程序基本可以删除。另外,有些高手还用PC-DOS或FREEDOS 中的文件替换相应文件( 除系统核心文件和与核心文件关系密切的format、SYS 等外,其它外部命令基本都能替换),甚至对IO.SYS 动手术,将其中的Windows 启动画面去掉。
为启动盘输血
血液一:MSDOS.SYS
容量:1.67KB
获取地:C : \ M S D O S . S Y S
功效:可引导电脑从DOS 进入Windows。按通常方法制作的启动盘只能引导进入MS-DOS(因为其内容是空的) ,而进入W i n d o w s 的钥匙就是C : \MSDOS.SYS ,所以将其复制到启动软盘中,替换同名文件,这样就能让启动软盘直接引导进入Windows 了。
血液二:DUSE 4.4
容量:52KB
获取地:h t t p : / / w w w . p o c k e t e c . n e t /downloads/duse_4_4.zip
功效:D U S E 能让D O S 支持U S B 设备,支持各种USB 接口(包括OHCI、UHCI 甚至EHCI 接口)和许多类型的U S B 驱动器,例如大多数U S B 硬盘、U S B光驱、USB 软驱、USB 闪存盘、USB ZIP 驱动器、U S B 的M P 3 播放器等。
下载D U S E 并将其解压到启动盘,在软盘的CONFIG.SYS 中加上一行:DEVICE=A:\ DUSE.E X E 或在D O S 命令行下执行D U S E L D R A : \D U S E . E X E 。现在就可以在D O S 下对U S B 硬盘进行读写操作了。
如果要加载的是U S B 光驱,除加载D U S E 驱动程序外,还需运行光驱扩展驱动程序(可使用DOS 自带的M S C D E X . E X E )D U S E 的默认光驱设备名是U S B C D R O M ,在D O S 命令行下可以像下面这样运行M S C D E X . E X E : M S C D E X / D : U S B C D R O M / 。
血液三:XZL 2.0
容量:53K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牙齿坏了很久没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