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精神 班会兵团精神,打造红色基地班会课的方案及内荣

6.科研能力薄弱。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量违背教学规律的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仍在流行,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教师科研能力差,对教学规律缺乏理性思考,缺乏研究,对引进的教法只取其形,难得其神,不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即使有的教师参与教科研,其出发点也不是为了教育而科研,不是从教育的现状出发进行研究,而是为了适应学校和自身达标合格、评优、晋级等规定性要求而研究。我校也有好几个课题,但对课题的参与,研究成为了极少数几个人的事情,让课题研究的价值大打折扣。
以上这些问题是教师的态度决定的,是教师把自己看作“教书匠”的行为结果,教师仅仅将自己的工作当成职业而不是专业的时候,教育及教育者必然会问题百出。试想我们的红色先辈们,当他们也把进行红色革命只当做“端饭碗”,是为了自己能够生存,那革命会成功吗?其结果是谁给他饭吃,他就替谁卖命,最终的结果革命都变成了反革命,革命必将失败。可真正的革命是红色先辈们抛下了头颅,用鲜血浇灌成的,是血染的风采。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成功的教育是需要我们改变自己,奉献自己的,我们要吸收红色先辈们的正能量,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完善自己,做专业型的教师,实现教育人生的完美。
三、潜心修炼,提升专业素养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曾是一名下乡知青,任教之初只有初中学历,但正式任教仅6年便被评为特级教师,他在《漫谈边教学边研究》一文中揭示了取得成功的秘诀,那就是:“边教学边研究,从科研的角度来认识教学。”他说,人们从事某项劳动,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复式,一种是科研式。比如工人造机器,农民种庄稼,重复式的劳动就是只沿袭前人,沿袭自己的昨天,循规蹈矩,一成不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做,劳动效率当然只能今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和去年一样,谈不上提高,劳动者本人心里也会感觉很累,感觉枯燥无味、疲乏厌倦。科研式的劳动者总是千万百计地从旧中看出新来,千方百计地想比昨天干得更巧、更好、劳动效率更高。由于立足于千方百计想出新办法,他们的工作效率当然高,劳动者本人的心里也会感觉轻松快乐、积极充实,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劳动。他总是叮嘱自已一定要从科研的角度来看自已的教育工作,要力求从旧中看出新来。“从科研的角度来看,就常觉得:今天讲课要比昨天有新的突破:语言要比昨天更吸引人、更有感染力;表情要比咋天更使人愿意接受;姿态要比昨天更自然;板书要比昨天更富启发性和学生的感情要比昨天融洽。做不到多方面比昨天强,就只做一个方面中的某一小点,这样嘱咐自己去上课时,精神上就感觉很愉快,就总觉得有新的值得研究的课题。”正是这种以研究的态度与眼光来对待每天的工作,使他始终处于发现和创造的激情中,一始终处于体验与享受教育教学的幸福与快乐中,职业道德更为坚定,专业精神也不断丰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至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我想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从终身学习、教学反思、同伴合作、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教师成长记录袋等方面进行,希望大家有所启发,形成内驱力,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一)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
知识迅猛更新客观上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养成学习的习惯,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课堂常教常新;要树立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自觉地在研究中应用;还要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学习、学习、再学习。要做教学实践中的“有心人”,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究,积极探索,锲而不舍,勇于革故鼎新。
1.个体学习
首先教师主动学习间接经验。其途径是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向周围其他同仁学习,学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巧妙移植,可以少走弯路;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其次,要积极主动积累实践经验,要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灼见,实践长才干。
2.互动学习
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主旨是培养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是师生从事知识建构与发展的实验室,要积极实现师生间、生生问的互动探究活动。师生、生生、生与媒体间可以尝试专注式学习、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络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使我们的学习真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愿学、乐学、创造性地学。网络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单一主体探索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它经常以网页呈现问题作为开始,引导学习者解决问题。
3.团队学习&&.
合作是校本研究的途径与方式,我们的社会正从“学历化社会”走向“学习化社会”,若研究只停留在教师个体,虽然教学行为也会产生一时的变化,但这种变化难以持久,也难以从个别教师的行为转化为群体教师的行为。唯有教师集体参与的研究,才能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一种研究的文化,这样的研究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学校要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用共同的远景目标培养教师对学校的长期承诺,客观地审视自己,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团队中成员不断超越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全局利益出发,全面提升整体的教书育人水准,全力打造学习型自己。
&(二)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法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基于学校,源于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研究的起点和对象是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制订计划、系统地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付诸实施、检验和反省成果,把学习与培训、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学实践的改进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以研究成果为依据,进行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学习培训和教学过程相统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因此,近年来,行动研究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1.让行动与合作、反思相随&&&&,
&&&&行动是校本研究的出发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校本研究就必须从研究“行动”开始,始终紧扣教育教学“行动”进行研究,并且把落脚点放到提高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性上。使校本行动研究,由“行动”开始,通过“合作”与“反思”达到高一层次的新的行动。立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方法更为注重教师对自己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研究成果直接改善教育教学行为,以教师变化促进教学的变化,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行动研究的过程
(1)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发现明确问题
教师借助内省和对话审视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熟悉的观念提出质疑,而且可以是对新的教学理念或教学模式的质疑,以及新的理论、新的模式与自己已有经验的比较中产生的各种想法,有助于教师形成问题意识。
&&&(2)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症结
教师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界定,把那些只能用模糊语言进行描述的问题转化为能用比较准确的概念说明其实质的问题,使对教学现状的反思提升到对教学本质的把握,从而找准问题的症结。&&&&,
&&&(3)假设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或途径
教师根据自己对教学对象的了解,对自己的经验以及所能收集到的资料的分析把握,形成解决办法的不同设想,用来解释情境,从而形成一个总体的行动计划。
&&&(4)实践、尝试解决问题
由于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改善实践的质量,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需要在实践中寻找证据,进行证实和证伪。因此,在这一阶段既要按总体计划实施行动?同时又要对行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收集有关资料,不断分析,充分考虑现实因素的变化,根据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5)反思总结
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进一步明确问题是否解决,解决到了哪一步,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或提出新的假设。
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可以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的教育发展观、人才观、教育教学观,构建新的教育理念,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和动力;还可以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的课堂创新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三)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学反思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
&1.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
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这样他就能主动地将与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教学过程中来,重新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2)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及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的教学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反思、研究,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使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
&&&(3)教学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
我们从教师成长的规律中可以看到,教师的实践经历不会自动生成科学经验,从而促进专业化发展。对教师来说,只有“经验+反思”才会有效地促进自我更新取向的专业化发展。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深透,它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并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从而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惟其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
总之,教学反思为教师提供了再创造的沃土和新型的学习方式,为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及学习新方式,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永葆青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有效途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教学反思的策略
在教学实践当中,根据反思的源起,我们可以将反思策略分为两大类:内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1)内省反思法
内省反思法是指教师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根据反思对象及反思载体的不同,内省反思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反思总结法。反思总结法主要是指通过自己记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总结、反思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教学实践中的“灵感”内化,也使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考虑。
,录像反思法。录像反思法是通过录像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客观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这样能更好地强化自己已有的经验,改正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档案袋反思法。档案袋反思法则是以专题的形式为反思线索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包括课堂提问的形式是否多样,课堂提问的内容是否是课堂的重点、难点,对某学生的提问的形式、难度是否符合该学生的实际能力等等。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在听完某教师的一堂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而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了解其他与自己不同的观念,进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四)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新的课程计划的颁布,新教材的推行,新的课程理念的逐渐渗透,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以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间彼此合作,共同提高。
1.同伴互助方式之一——磨课
&&&&“磨课”是对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形象化说法,往往由集体开展的“备课一上课、听课一评课”三个环节组成。“磨课”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过程,从目标的制定到具体实施,再到最后的总结评价,正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在“磨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是集体参与讨论、策划、修订和完善,它反映了集体的意志和智慧,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氛围,自动构成了一个能动的“磁场”,带动每一个成员自主地参与并自如地运行。
&&&&“磨课”虽然有它相对封闭的运行流程,但一个流程的结束同时意味着新的过程的开始。所以“磨课”还有一个研究行为继续跟进、研究轨迹螺旋上升的形态。在“磨课”中,有两种方法值得推广:第一种是“一课多人上”,即同一堂课由几位教师同时执教,而且执教者的地域跨度越大,往往执教风格和思路差异越大,研究探讨的价值也就越大,这样的磨课,往往能让执教者之间更好地进行取长补短、借鉴改进、优化整合,有利于教改的不断深入;第二种是“一课一人多上”,即一堂课由一位执教者上几次,每上完一次,都有一个集体探讨和修改教学方案的过程,然后重新执教,纵向对比成败得失,并进一步修改完善,不断优化,不断超越。这两种磨课方法,都采用了"比较法"的研究策略.不管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都有利于将教学研究推向深入。
2.同伴互助方式之二——沙龙
“沙龙”原意是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高雅人士的小型聚会。本文指教育工作者或教育研究者之间主题性的小型教育研讨活动。这样的研讨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要有一个合适的主题;二是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或专家;三是要有~个主持人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四是要围绕主题开展自如深刻的对话,参与者之间没有绝对的权威,大家各抒己见,时常有思想交流、智慧碰撞、观点交锋;五是最终应该形成对讨论主题的阶段性的看法或认同,这是众人观点和智慧的有机整合。
学校的教育“沙龙”有很多形式,假如按“沙龙”的途径可分成“场景式沙龙,,和“网络式沙龙”。其中的场景式沙龙是在一个现实的场景当中开展的沙龙,它的优点是氛围好,互动频繁,信息传输快;而网络式沙龙是指参与者在网上论坛或聊天室中开展的沙龙,它的优点是不受空间限制,文本形成迅速,传播范围广。假如按照沙龙的内容可分成“读书沙龙”“教学沙龙”“德育沙龙”“课题沙龙”“管理沙龙”。这些沙龙组定期开展有效的沙龙活动,成为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充分激发了教师们的潜能和智慧。
3.同伴互助方式之三——展示
学校定期由教研组或课题组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向其他教研组或教师群体展示各自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的实践、思考和成果。教学研究的展示虽然是一时的、短期的,但展示前的准备工作却是大量的。以教研组为例,教研组长要对本组成员进行展示前的分工落实,明确各人展示的任务和内容,而且要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展示的序列。比如围绕研究的课题,安排好活动策划者、课堂执教者、活动主持者、活动发言者、媒体宣传者、问题讨论者、成果收集者等等。在展示活动中,展示小组的所有成员各尽所能、各显神通,专业能力会在展示的全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此外,同伴互助方式可不拘一格,如教师的网上备课平台、互动平台,新老教师结对、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问题交流中心等,并且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政的现象,让教师在开放互动的环境里学习。学校应定期开展教学观摩、问题讨论、课题研究等促进教师互助互学,让教师感受合作的需要,享受合作的乐趣,实现教育教学的共同体。
因而,学校应该创设一个资源共享、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的人文环境,包括教育教学资料的共享,各位教师教学课件的共享,教育教学设计的相互借鉴,教育教学方法的借鉴等等。鼓励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的交流与学习。
(五)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
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众多可能的途径中,开展课题研究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载体。
&1.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
教师的专业理论包括: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学科教学的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以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撑。
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首先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或是验证;或是补充完善;或是丰富、发展他人的理论;当研究活动结束,教师要对课题的研究,进行认真总结。在深入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做法、感悟进行理论上的提升。因此,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就是教师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
2.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需要教育、教学、心理、科研、课程、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就必然促使教师对各方面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的新知识,如最新的文化基础知识、最新的学科知识、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等,以适应开展教育科研的需求。与此同时,为了创新的需求还要求教师对已有知识在质的方面的深化——对已有知识的质疑、批判或创新。随着各方面知识量的不断积累,必然引起教师知识结构的重组,从而构建起新的复合性的知识结构。
3.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反思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开展课题研究,除去可以促进教师的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外,由于教育科研自身的特性,对于教师下述三种能力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一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科研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每进行一个步骤教师都需要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自己的行为,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或修正。因此,科研课题的选择及研究对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二是促进教师探究能力的提高。科研的实质就是对问题的探究,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探究过程。这个过程大致概括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每个结论的得出,每个现象的解释,每个成果的获得,无一不是经过探究而得出的。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探究能力的良好途径。&&&
三是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课题研究,它的灵魂和显著特征就是创新,创新体现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4.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当一个研究课题获得成功,取得丰硕成果之后,教师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教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感。在成功的激励和鼓舞下,教师进一步形成了蓬勃向上的良好心态,专业的心理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他们在教学中更加自信,更加增强了对工作的责任感、成功感和满足感,教师的专业自我逐渐形成。
科研课题的研究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活动,它需要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各种能力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激发教师自主寻求发展,促进教师内在的自我更新。因此,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六)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动力
1.实施“教师成长记录袋”的意义
成长记录袋,有文件夹、公事包或代表作选辑等多重含义,国内也有人将其译为成长记录、档案袋、卷宗夹或学习档案录。成长记录袋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迄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教师成长记录袋”就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教师的相关作品及其他有关资料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教师在教学、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教师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激励教师取得更高的成就”。
2.“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实施原则
(1)多元性原则
“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设置要体现角度多元的特点,重点反映教师在师德修养、师生关系、业务学习、课堂教学、课程开发、教学资源整合、团队合作、校本教研、学生个案研究、考试评价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绩。
(2)主体性原则
“教师成长记录袋”记录栏目的设计还要体现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发挥教师记录自己成长道路的积极性,更好地体现教师成长过程的个体差异性、成长方式的丰富性等特点。&&&&
&&&&(3)互动性原则
&&&&“教师成长记录袋”是教师自我评价与学校对教师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培养的重要依据。学校要重视“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分析应用,并关注教师自我评价和学校评价之间的互动反馈,改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自我认知、自我发展的能力。
(4)发展性原则
“教师成长记录袋”所隐含的评价标准与内容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激发教师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并随着教育价值观、社会人才观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
3.“教师成长记录袋”的主要内容
教师成长档案袋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学历、职称、所教科目、个人兴趣爱好的相关资料。
(2)理论学习,包括听讲座记录、读书文摘、制作教育名言卡片——可作分类。
(3)听课记录,指校内外科研观摩课。
(4)科研公开课专题,个人承担的,还有教案、专家和同行评课、反思等。
(5)研究课题,包括课题来源、学校课题、学科组子课题、个人研究方向等。
(6)文字成果,包括论文、教育叙事文章、课堂实录、调查报告、调查问卷、指导学生发表文章等。
(7)获奖记录,包括自己的、集体的、指导学生的。
(8)班主任有班级管理栏目、科组长有科组管理栏。
4.使用“教师成长记录袋”的优势
(1)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教师成长记录袋”在展示成绩的同时,也可使教师不断回想取得成绩的过程和方法,从中找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会自我反省。在参观其他教师的记录袋的同时,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优势,同时找到与别人的差距,使教师正确评价自我,帮助教师顺利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2)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记录袋的建立为教师及时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挖掘搭建了平台,对教师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专业观念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3)有助于教师记录进步、激发潜能
在成长记录袋中教师收集的是一系列自己的作品样本,以向学校和同事提供自己进步的信息,展示自已的成就。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产生自豪感,激发继续努力的斗志,激发自己的潜能,促进自己向高层次发展。
(4)有助于形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整体氛围
教师们通过学习了解相同学科教师的成长记录袋,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了解其他学科教师的成长记录袋,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老教师那里学到了敬业与奉献,从中年教师那里学到了干练与经验,从年轻教师那里学到了创新与无畏。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搭建了平台。
(5)有助于学校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并进行推广学校领导可以借教师成长记录袋了解本校教师队伍的优势与不足,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经验,并及时进行推广,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总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要体现多主体性。主张使更多的人参与评价,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活动。特别是使评价对象自身也成为评价主体,重视评价对象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虽然成长记录袋的建设工作量很大,还有种种缺陷,但只要形成习惯,按部就班地去做,认识每一项具体内容的意义,避免走过场、走形式,“教师成长记录袋”就会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作用,产生良好的效应。
老师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这决定了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都应该自觉加入到这个长期系统工程中。红色文化资源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情怀,从而确立崇高的理想;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范围遍及大江南北,非常容易开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精神动力。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大力推进红色文化教育,才能实现时代精神融入,才能实现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从而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核心价值观象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可以这样讲,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用红色文化鼓舞人们的斗志,凝聚人们的共识,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校作为全省少数的几个红色课程基地必须把红色文化教育作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如何实施,用什么样的红色内容影响学生,如何制定相关保护和督促实施制度等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教师就应该明理;授业,教师就必须博学;解惑,教师就务必善思。唯有三者集于一身教者方能为师,否则只能以匠冠之。做教书匠,简单易行,亦能完成任务,但出不了精品,又何能实现全面发展人的目标?因此生活在红色校园中的我们该怎样做教师呢?我觉得就应该做一个明理、博学、善思的教师,把教学当成自己的专业,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职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饱读诗书、不断地思考教育的真谛,用自己的行动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更加完美的人,为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做好充分地准备。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有别于其他一切工作。因为教师唯有培养好人,方能是一名好教师。我希望我校的教师能够在未来的教育生涯里能够继续传承红色精神,铭记我们今天学习的专业提升的方法,加强自我修养,严于律己,做一个高尚的、专业化的教师,真正做到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用生命之光烛照乾坤,用园丁之魂引领学人,寄心以诚,一生忠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兵团精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