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唯品会股价暴跌大跌是受哪些因素推动

您已成功注册高顿网校
用&户&&名:
初始密码:(您手机后六位)
请尽快到个人中心 。
忘记密码,可点击“忘记密码”进行密码重置。
如有疑问请致电 400-825-0088
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对以上结果不满意?试试“唯品会股价大跌”相关关键词
新版建议课程反馈题库反馈直播反馈
反馈内容(*必填)
亲爱的用户:欢迎您提供使用产品的感受和建议。我们无法逐一回复,但我们会参考您的建议,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 上传图片
很愤怒刚学习不久,没法学啊要考试了,急死我了这次就不告诉你们老板了,限你们赶紧弄好算了,麻木了唯品会遇天花板困局 业务拓展错失良机|唯品会|市值|天花板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唯品会遇天花板困局 业务拓展错失良机
在电商一片亏损的当下,盈利的唯品会无疑是充满诱惑,但在已触及服装类目天花板、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期结束的当下,唯品会市值回归或将成为奢望。
  新浪科技 周雪昳
  继11月13日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预警之后,市值连续5天下滑,蒸发近25亿美元,目前虽然出现了短期的回暖趋势,但仍未回升至此前数值。
  回顾上一周,围绕唯品会的新闻,除了股价下跌之外便是被传加入系。在电商观察员鲁振旺看来,在电商一片亏损的当下,盈利的唯品会无疑是充满诱惑,但在已触及服装类目天花板、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期结束的当下,唯品会市值回归或将成为奢望。
  唯品会的特卖模式是国内电商界的一个经典案例。然而,在日唯品会在美国上市之初,几乎所有媒体和业界都不看好:当日发行价下调23%至6.5美元,当日收盘价又较发行价跌掉15.38%。有传言称其资金链已极为紧张,上市只为套现。
  黑色开局之后,唯品会迎来了增长黄金期。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介绍,年,正是国内服装产业严重过剩的时期,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在国内比较大众化的外资品牌,都出现了因库存超高而大量清仓的现象。
  受此影响,从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唯品会的营收保持10个季度100%以上的增长,其中2013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率更是超过200%。随之而来的2013年全年财报中,唯品会首次实现盈利,全年净营收17亿美元,比上一年全年增长145.1%,净利润达到5230万美元。成为继之后,第二家盈利的电商公司。
  然而,经过几年的库存清理,服饰商家的库存压力得到缓解。与此同时,唯品会也触及到了天花板。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唯品会总营收同比增长率跌破100%,低至75%,几天前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唯品会总营收的同比增长率再次大幅度下滑,跌至54%。
  【核心业务触天花板】
  根据wind数据,纺织服装行业87家上市公司中,2012年中期累计库存量达732亿元,相比2011年的699亿元和2010年的501亿元有所上升。同时,服装纺织类87家公司中有超过6成的公司存货周转率相较2011年中期下降,其中34家公司连续两年存货周转率下降。
  刚好撞上了“风口”的唯品会,通过大批量买断的形式拿到更低的价格,吸引数量庞大的价格敏感型用户,但也为唯品会打下了清理库存的标签。
  在业界看来,如今,曾为唯品会带来营收高增长的清库存标签以及其擅长的服装类目都成为束缚唯品会发展的枷锁。曹磊称,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依靠服装,唯品会增势迅猛,但也很快触及了天花板,增势放缓是无法避免的。此外,唯品会的清库存标签,也让大多数品牌商不愿意将新款放在该平台售卖。因而,在阿里、的合力围剿下,唯品会的处境颇为尴尬。
  【类目扩张难解困局】
  在本季度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唯品会将营收下滑归结为天气原因,成为其上周面临的一个槽点。但事实上,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据鲁振旺介绍,今年入秋以来,南方出现的暖冬天气确实让唯品会的业绩雪上加霜,不同于京东的受众,唯品会的主要消费人群集中在南方。
  此番解读也反映出唯品会在商品类目上的一大弱点,即过于依赖服装尤其是女装业务,其他业务所占比重极低。
  在鲁振旺看来,尽管,唯品会也在积极拓展其他的商品类目,如化妆品、饰品等,但与作为电商高频消费的服装类目相比,依靠前两者,很难扭转其当下面临的困局。鲁振旺直言,当前的唯品会股价仍旧虚高,想重回100亿美金的市值几乎是不可能的,未来仍将持续走低。
  【业务拓展错失良机】
  除了在扩张商品类目上,唯品会的尝试遇到难题外,在业务的扩张上,也没有抓住机遇。曹磊表示,今年以来,合并、站队被认为是大势所趋,然而,细观唯品会至今只完成了一起收购,但结果却令乐蜂网更加的边缘化。
  而在其跨境电商的业务方面,唯品会的入局错过了跨境电商的风口,前有阿里、等巨头入局,后有考拉海淘、洋码头等垂直跨境电商。曹磊认为,在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的当下,电商获取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垂直电商入局者众多,没有足够用户忠诚度的唯品会想要开展新业务,已过了最佳时间。
  对于近期甚喧尘上的站队腾讯,曹磊认为,在国内电商一片亏损下,尽管唯品会当下的总营收增长放缓,但是仍处于盈利状态已让其充满诱惑,腾讯或许将以战略投资的方式,将其拉入自己阵营,以腾讯系电商弥补在服装领域上的短板。
目前,计算机还是人类能力的一个子集,并不具备自我提高和自我修...
IT和互联网行业在这一轮战争推动的技术发展需求中有很大的空间可...
苹果回归小屏手机已然失去了战略意义和价值。
途牛旅行网宣布获海航旅游战略投资,知情人士透露,具体金额为5亿美元。
打着众筹的噱头推销产品的故事几乎在每个众筹平台上演。唯品会股价被低估了吗?必须要看懂四个核心问题
北京时间11月22日晚,美股开盘后,唯品会股价大涨7.42%。与财报发布后的下跌相比,市场慢慢回归冷静。毕竟,在电商+物流+金融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时,唯品会的价值已经不是垂直电商可以比拟。
唯品会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后,当晚该公司股价下跌11.14%。下跌的原因无外乎,虽然营收超过了预期,但是净利润却下降了1%。事实上,唯品会的下滑幅度较上一季度已经开始收窄。
唯品会副总裁黄红英表示,唯品会股价被极其严重低估。“被京东收购是不实信息,目前并不存在并购意向。我们还是一如既往保持独立。”
财报显示,归属于唯品会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381亿元人民币(约合5080万美元)。此外,该平台订单数同比增长23%,达到7400万。净营收突破1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27.6%。
值得注意的是,唯品会在本季度的用户人均消费额达643元,复购率达84.4%,复购用户销售占比95%,用户黏性不断提高。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已经连续20个季度盈利的唯品会,目前股价走势却处于低迷态势。
黄红英表示,市值被低估是企业向前的必经阶段,净利的下滑与唯品会对金融和物流业务的持续投入有关。我们将加大在品质高端品类的布局。现在的特卖商品占唯品会交易额的70%,随着消费升级,我们要开始第二次创业,向第二个千亿目标挺进。”
按照平台成交额计算,现在的B2C网络零售市场,唯品会占据第三的位置,仅次于天猫和京东。服饰类产品属于刚需产品,每年的需求量都很大。唯品会在这一领域建立的护城河仍然无法被超越。仔细看完财报中的四个核心问题后,我觉得市场可能低估了唯品会。
业绩仍在稳定增长
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表示,截至日的十二个月,唯品会总活跃客户数有健康的增长,超过六千万人。公司在三季度增加了数百个国内外的时尚品牌。
2017年第三季度,唯品会毛利润为35亿元人民币(约合5.26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4%。毛利率为22.9%,去年同期为24.4%。
唯品会第三季度继续投资未来,加大了人力资本投入,重点增加了物流、互联网金融的战略性投入。同时,公司为促销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以扩大市场份额。这一季度总订单数为7400万单,相比去年同期的6010万单同比增长23%。
对于外界质疑的净利润下跌,其原因在于,2017年第三季度,技术及内容费用为4.55亿元人民币(约合684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3.745亿元人民币。这反映了公司在人力资本、先进技术、物流以及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的持续投入。技术及内容费用占净营收总额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3.1%下降至3.0%。
聚焦女性用户的高黏度平台
不同于阿里巴巴与京东的综合平台定位,唯品会从成立开始变专注于穿戴细分市场,并把它做到了极致。目前,唯品会的体量保持自营服饰穿戴品类行业第一。
继Giorgio Armani, Versace, Guess之后,第三季度,唯品会迎来Marc Jacobs、Sergio Rossi、上海滩等多个国际大牌入驻。目前,通过全球精选,已有6000余家知名品牌入驻唯品会。其中,近百家为全网独家入驻。
唯品会注册会员达3亿,其中超过80%为女性用户。中国网购人群接近6亿。与常态电商标准用户价格控、款式控的需求相比,唯品会的用户品质控、品牌控的特征突出。
2017年第三季度,唯品会开始全面开放超级VIP付费会员项目,加入付费会员项目的顾客人均访问率提升了约100%。用户复购率达84.4%、复购用户销售占比95%。
可以说,唯品会聚集的女性用户群体,正是京东梦寐以求的。上周,京东业绩披露后股价跌破7%。投行分析认为,受国内天猫二选一政策高压,100多家国内服装品牌从京东完全撤店,京东受挫,自营服饰穿戴品类GMV首次不增长,拖累整体GMV增速下降。也难怪市场会屡屡传出京东要收购唯品会的传闻。
物流投入至利润下降
唯品会其实是一家很低调的公司,对于自建的物流体系,很少单独拿来宣传和炒作。但是,多年的布局,已经发挥了巨大的效应。
7月19日,唯品会旗下品骏控股有限公司已获得国家邮政局颁发的全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这家快递在全国直营站点数量有3700多个,上半年新增快递员约7000名,自购车辆为2500余台,日配送包裹能力可达500万单/天。
今年第三季度,唯品会在太原、呼和浩特和合肥新增了3个前置仓,面积合计约3.2万平方米。截止9月30日,唯品会一共拥有14个前置仓。
一般来说,增加前置仓主要是为了缩短配送时间,提升客户体验,主要用于提前调拨偏标准的商品。对前置仓的战略布局,暂时性放缓了唯品会整体利润的增速,但增高了唯品会未来发展的天花板,为业务扩张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此外,其海淘业务新增了约2.3万平方米的仓库,包括在澳大利亚,法国、和美国的新仓。在区域中央仓方面,公司在第三季度新增了约15万平方米的仓储面积。从而将公司总仓储面积提高至约240万平方米,其中约150万平方米为公司自建。
同时,唯品会在郑州、天津、广州、重庆和宁波五个城市设有保税仓,日本东京、韩国首尔、法国巴黎、美国纽约、澳洲等地设立了6个自营。
目前,公司通过自营的物流快递网络配送了98%的订单,高于去年同期的90%。公司的快递员揽收了72%的顾客退货,相比去年同期的50%有显著提高。在阿里巴巴与京东的较量中,京东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自建物流。未来,这一优势同样会成为唯品会发展的保障。
B端供应链金融业务已经盈利
值得关注的是,唯品会的金融业务第三季度发力也明显。
第三季度唯品会消费贷产品“唯品花”活跃用户达到380万,相比2016年同期的150万人同比增长146%。另外,今年作为主要股东,唯品金融已经获得寿险牌照,未来可以涉足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
在2017年唯品会11.11大促期间,大促开售3小时,使用唯品花支付的订单数就超过去年整个开售期的订单总数。不过,对于外界一直传闻的分拆金融一事,唯品会至今没有公布进展。
出于对未来的战略布局,唯品会对物流和金融的投入短期内会影响到利润情况,但这些布局可能成为唯品会新一轮的增长点。
外界一直把唯品会划归为垂直电商,其实它还是有自己的护城河的,短期内也很难被取代。连续20个季度盈利,日子也过得不差。尤其是在内部完成对金融、物流的业务分拆后,发展前景广阔,看不到与京东合并或被收购的必要性。
目前,唯品会已获得广州好信医药连锁100%股份,进军医疗产业。新布局下,唯品会形成的电商、物流、金融三大业务版块已清晰可见,由此所带来的估值空间,也会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唯品会股价暴跌13%但愿陈一舟、徐新成功解套_联商网
唯品会股价暴跌13% 但愿陈一舟、徐新成功解套
并非只有BAT这类大公司才会遭遇增长的瓶颈。闪购电商在连续10个季度保持3位数增长率后,营收首次迎来同比75%的增长率。在尝试了新品销售、品类扩张以及开放平台后,唯品会还是遇到了规模增长上的瓶颈。随着零售业库存水品的整体下降,唯品会也在积极摆脱对尾货清理的依赖。而此前培养的消费者心智,使得唯品会在新业务尝试上力不从心。
增长出现拐点
通过下面的图就不难发现,唯品会的营收增长速度已经跌破100%,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高峰时期的207%的营收增长率来看,唯品会的高增长期已过,并出现了拐点。
唯品会的CFO杨东皓说,唯品会的模式就是清理商家的库存。话虽简单粗暴了点,但对于唯品会来说,这是发家之本,但现在也成为增长的镣铐。
时间回到2011年,中国服饰产能过剩,几百亿元的库存,压得服饰厂商喘不过气来。根据Wind数据,纺织行业87家中,2012年中期累计库存量达732亿元,相比2011年的699亿元和2010年的501亿元有所上升。同时,服装纺织类87家公司中有超过6成的公司存货周转率相较2011年中期下降,其中34家公司连续两年存货周转率下降。
库存压顶迫使服饰企业寻找新的出路
、浪莎股份、、、等服饰企业开始转向线上,投资布局,一方面扩大销售通路,另一方面则是缓解线下压力,清理库存。定位精准、模式新颖的唯品会让服饰商家找到了除淘宝商城(后更名为“”)外,最轻松的甩货平台。
相比天猫、凡客,商家在唯品会上卖货要更加省心省力。在商品端,唯品会选择的是“买货进库,统一快递。”商家无需在自己的上做太多的加减法,只需将库存的商品提供给唯品会,在消费者端的售前和售后都由唯品会承担。商家认为,能够清理库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确定性的服务。
市场需求放大了唯品会模式的前景
唯品会在日登陆纽交所,逆市IPO。5个月后,另一家闪购电商聚尚网宣布融资3000万的B轮融资,投资方分别是A轮的IDG、清科资本,跟投的SK资本和银瑞达。几乎同时,天品网宣布获得软银中国和蓝驰创投1000万美元的投资,依然是名品折扣的闪购模式。这时的唯品会已经安稳度过市场观望期,亏损收窄,股价一路飙升。
唯品会迎来了增长黄金期。从2012年Q4开始,唯品会的营收保持10个季度100%以上的增长,其中2013年Q1同比增长率更是超过200%。随之而来的,唯品会开始盈利,成为继阿里巴巴之后,第二家盈利的电商公司。但兵无常势,随着电商流量批发的红利期结束,唯品会自身增长也遇到了瓶颈。
唯品会自身增长也遇到了瓶颈
从2014年Q4开始,唯品会的营收增长开始逐年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唯品会营收增长率跌破100%,低至75%。此外,经过这几年的库存清理,服饰商家的库存压力得到缓解,不再像前几年排队上唯品会那样。特别是对于好的品牌商,和唯品会的利益分配也在此消彼长。
单纯的特卖模式已经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俏物悄语、天品、聚尚网等这些闪购电商相继倒下。诚然,企业倒闭有多种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靠清理库存一条路是行不通了。唯品会也意识到了这点,在商品端,唯品会向新品延伸;在品类上,往母婴、居家、美妆等类目上拓展;在模式上,开放平台一直在谨小慎微地推行。
优势亦是短板
毋庸置疑,唯品会凭借“限时限量+深度折扣+品牌精选”的模式,在电商竞争红海的时候杀出了一条血路,并且向Copy该模式的闪购电商证明了,“成功不可以复制。”
优势亦是短板。唯品会因为“库存清理专家”的名号深入商家的心。原聚尚网的称,“闪购的门槛一旦建立起来后,竞争壁垒越来越高。和唯品会合作,出货快、风险低、服务好,品牌商打破头都想挤到唯品会上。”但同样因为清理库存,品牌商并不愿意将新品放在唯品会上首发,除了顾虑有损品牌形象外,另外担心用户并不对新品的正价感兴趣。
以服饰商家为例,在新品售卖上,一般而言,商家在天猫、、唯品会以及其他电商(易购、1号店等平台)上的备货情况是4:3:2:1。这个比例也会因为商家的运营策略不同而异,比如一些服饰商家和天猫签署排他协议后,就不会在其他平台上售卖。这对京东、唯品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信号。
按照Analysys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5年第1季度,天猫服饰的市场份额接近70%,京东占比8.5%,唯品会为5.6%。京东是后来者居上,因为开放平台的缘故,反超了唯品会,并进一步从天猫的嘴里夺食。
唯品会也在积极应对,通过开放平台来扩大商家的新品销售,同时和商家做C2B定制。唯品会董事长兼CEO沈亚在第二季度财报分析师会上坦言,零售行业整体的库存水平下降对我们的业务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因为现在很多的在做新品和定制。
然而,收效甚微。数据显示,目前唯品会的特价甩卖仍然占近8成的销售额。沈亚称,第二季度,唯品会的新品和定制销售额占到了30%。事实上,熟悉唯品会的人士告知,所谓的定制都还是在“换汤不换药”,并且以特卖折扣的形式处理,如果单纯依靠新品销售,在唯品会的销售额远远达不到三成。
“唯品会的竞争优势亦是它的竞争短板。”上述熟悉唯品会的人士认为,商家对唯品会的定位还是库存清理上,而首发新品等并不愿意放在这个平台上。这就好比在LV的店旁边开个奥特莱斯店一样,正价和甩卖不能兼容。
竞争环境恶化
单纯的闪购模仿者都没有活下去,但是平台型的竞争对手对唯品会的碾压加剧。
8月10,在阿里巴巴投资苏宁云商时,外界普遍解读会对京东造成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唯品会亦是受害者。从数据层面看,无论是自营还是开放平台,都紧咬唯品会,一旦接入天猫乃至阿里系资源后,格局或将改写。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5Q1中国B2C交易规模数据显示,开放平台上,唯品会的市场份额为3.8%,苏宁易购为2.8%;自营业务上,唯品会占比9.4%,苏宁易购为6.9%。
撼动京东的地位还非一日之功,而唯品会面临的“阿苏”威胁则更大。这就如我在写《资本局:阿里巴巴和苏宁如何安内攘外?》一文中提及,“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遭殃。
此外,唯品会感受到来自阿里的压力,还远不止投资苏宁。在这之前,阿里还做了两件事,第一,投资奢侈品闪购电商魅力惠;第二,天猫服饰签下160个大牌,20多家签署了独家战略合作协议。魅力惠面向的是轻奢、奢侈品领域,定位的是折扣闪购模式,帮助天猫补充奢侈品线的同时,可以给天猫的商家做特卖。至于第二项动作,天猫的意图更加明显,绑定商家从源头上遏制竞争对手。再加上聚划算去年推出的“俪人购”(品牌特卖),天猫就建立了从新品首发,正品销售,到尾货特卖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而唯品会所有的尝试都是基于一个平台下的探索,这时,“度”的把握尤为重要。在开放平台尝试上,唯品会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开放平台步子如果迈太大,可能影响到用户体验,伤到唯品会的闪购根本。一个可以佐证的案例是,唯品会在团购业务上的发展,原本和闪购有着契合度比较高的模式,但在唯品会这种基因较强的平台上,也没有发展起来。唯品会从2014年第三季度开始缩团购业务规模,到今年第二季度,来自团队业务的营收贡献缩减到季度总营收的0.2%,去年同期为5.5%。
看似唯品会在牺牲团购带来的规模影响,而保全25%的毛利率,实际上在唯品会的平台上,任何可能破坏到闪购模式根本的布局都是值得商榷的。虽然杨东皓确定开放平台的数字是提升的,但具体的GMV和销售额都没有公开过,统一规在其他收入里。
在品类拓展上,被唯品会看作是未来主打的美妆,也面临增长乏力。唯品会对此解读为,乐蜂的运营亏损拖累了其美妆的业绩,另外则是运营成本的增加。事实上,天猫美妆、京东、聚美等在该品类的加速碾压也给唯品会制造了不少的麻烦,特别是作为唯品会的直接经对手聚美,双方已经交锋多次。唯品会在合并乐蜂后,在营收体量上并没有赶上聚美,相反越拉越远。
7成以上为女性用户的唯品会,理论是可以在服饰、母婴、美妆、海淘等业务上走的更远,但从财报数据上来看,唯品会依然在享受库存清理的红利,而新业务还是停留在摸索阶段,并未给营收带来实质的贡献。
在发布财报的次日,唯品会的股价暴跌13%。但愿陈一舟、徐新都已成功解套。
(来源:虎嗅网 作者:showalk)
近期推荐课程: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新闻关注榜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if ($("#top_wx_show_box").length == 0) {
$("#articleCmtAndFav").append(Qrcode);
$("#top_articleQrcodeImg").html($("#_articleQrcodeImg").html());
$("img[name=\"top_wx_clo\"]").click(function () {
$("#top_wx_show_box").fadeOut(100);
$("#top_wx_show_box").fadeIn(100);
$("#top_wx_show_box").fadeIn(100);
function articleQrcode() {
var url = arguments[0];
var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if ($("#wx_show_box").length == 0) {
$("#headerCommentNum").append(Qrcode);
$("#articleQrcodeImg").html($("#_articleQrcodeImg").html());
$("img[name=\"wx_clo\"]").click(function () {
$("#wx_show_box").fadeOut(100);
$("#wx_show_box").fadeIn(100);
$("#wx_show_box").fadeIn(100);
var theArticleId = $("#ArticleId").val();
if ($("#headerCommentNum").length > 0) {
showshare("headerCommentNum", {
url: "http://m.linkshop.com/news/show.aspx?id=" + theArticleId,
eventName: "articleQrcode"
var ytvalue="";
if(document.getElementById("yetai")!=null)
ytvalu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yetai"). }
if(ytvalue=="3" || ytvalue=="8")
{ BAIDU_CLB_fillSlot("568527"); }
联商网版权所有 &唯品会因何股价暴跌? _ 东方财富网
唯品会因何股价暴跌?
中国经营网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唯品会因何股价暴跌?】资本市场将你捧得越高,也可以将你摔得越惨。此刻,唯品会感同身受。唯品会的股价出现了断崖式暴跌。从发布业绩预警到正式公布财报,不到5天时间里,唯品会的股价累计下挫35%,市值蒸发超过25亿美元。
  资本市场将你捧得越高,也可以将你摔得越惨。此刻,唯品会感同身受。唯品会的股价出现了断崖式暴跌。从发布业绩预警到正式公布财报,不到5天时间里,唯品会的股价累计下挫35%,市值蒸发超过25亿美元。
  资本市场将你捧得越高,也可以将你摔得越惨。此刻,唯品会感同身受。
  唯品会近日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营收13.63亿美金,同比增长54%,继续延续上季度同比增长下滑的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唯品会首次出现环比业绩下滑,打破了持续14个季度营收增长的纪录。
  与之对应的是,唯品会的股价出现了断崖式暴跌。从发布业绩预警到正式公布财报,不到5天时间里,唯品会的股价累计下挫35%,市值蒸发超过25亿美元。
  通过闪购切走市场一块蛋糕后,唯品会试图复制更多的成功。除了在品类上继续扩充外,唯品会在模式上还不断尝试团购、开放平台、海外购等业务。这些在本质上和闪购有着天壤之别的业态,渐渐将唯品会拖入了泥潭。
  股价暴跌
  一夜之间,唯品会的投资者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无情和压力。
  11月13日晚间,唯品会发布业绩预警:201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86亿到87亿元,年增长为61%到63%,而此前的预计是,年增长为71%到74%,预计人民币91亿元至人民币93亿元。
  唯品会的股价旋即应声下跌。从前天收盘价的18.62美元到13.25美元的开盘价,唯品会每股盘前就跌了近30%。在美股论坛上,唯品会的投资者们开始破口大骂:“这是大机构投资者的阴谋;那些可恶的庄托;该到崩盘的时候了。。。。。。”
  唯品会对此的解释是,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低于预期,主要因为中国入秋后的气温高于公司预期,这也让消费者推迟购买相对高价的秋冬服装。
  但是11月16日晚间,同在美上市的京东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股价受其利好应声上涨。京东商城CEO沈皓瑜在随后的分析师会上还打了唯品会的“脸”,称公司服装品类的销售额并没有受到天气方面的影响。
  11月18日,唯品会第三季度财报终于公布了庐山真面目。数据显示,营收13.63亿美金,同比增长54%,环比下降6%。这是在上季度增长率下降至75%后,唯品会的增长率再次大幅度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中文财务报表数据显示,唯品会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人民币86.7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53.3亿元增长63%,更加贴合唯品会的业绩预警。
  无独有偶,美做空机构MithraForensicResearch,市场研究机构JCapitalResearch今年数次针对唯品会发布质疑报告,其中之一就是唯品会在中国递交的财务文件与其递交给美国证监会的文件并不相同。
  更为玩味的是,在唯品会公布财报前,腾讯战略投资唯品会的消息在坊间盛传。即便如此,昨日唯品会的股价依然没有被明显抬升。相反,股价高开低走,收盘下跌至12.53美金。
  增长乏力
  股价受挫只是业绩增长乏力的表象。
  今年第二季度,唯品会的财报就已经表现出疲软。在连续10个季度保持3位数增长率后,营收首次迎来同比75%的增长。
  拐点出现后,唯品会的业绩开始下滑。
  唯品会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营收13.63亿美金,净利润约合5000万美金。环比第二季度营收14.54亿美金,净利润6440万美金来看,唯品会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季度,并没有找到解决增长受阻的办法。
  另一组核心运营数据显示,唯品会的活跃用户和订单数也遭遇了增长的瓶颈。第三季度,唯品会的活跃用户环比仅增长了40万人,订单却从上个季度的4490万份降低至4480万份。
  而唯品会为此付出的成本和费用并没有大幅削减,相反更高。根据财报数据,唯品成本为10.25亿美元,环比减少6%,同比增长55%。唯品会第三季度总运营费用18亿元(约合2.83亿美元),同比增长45%。这充分说明了,唯品会的运营效率出现了问题,特别是新用户获取成本,以及订单成交转化上,ROI并未达标。唯品会CFO杨东皓在财报中坦言,“不幸的是,我们新用户的增长比预期要差。”
  此外,唯品会为了追求交易规模上的增长,开始效仿京东,布局开放平台。在横向拓展上,唯品会让闪购、团购、以及开放平模式共存;在品类纵深上,唯品会不断加强女性用户关注的品类,同时加大男性用户的吸附能力。
  唯品会变得越来越重,定位也越来越模糊。竞争对手认为,唯品会一定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在增长到一定规模后,目前的业务模式无法带来更高的增长时,就会尝试新的路径。一旦这个平衡把握不好,不仅带来不了增量,还会伤到根本。
  唯品会对此进行了调整,在第三季度开始收缩低利润率的团购业务。毋庸置疑,团购业务不仅对利润率产生影响,也会对处在同平台闪购的用户体验带来影响。
  从结果上来看,唯品会此举收效甚微。唯品会董事会主席兼CEO沈亚用“失望”来表达这季度的财报。
  空间被压缩
  当股价被市场“低估”后,中概股的公司总会用回购股票来提升资本市场的信心。唯品会也不例外。
  唯品会董事会批准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允许公司在截至日的未来24个月时间里回购总价值最多为3亿美元的美国存托凭证。截至目前,唯品会的现金以及等价物为5.58亿美金。
  不过,唯品会在业绩展望中,预期第四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120亿元到人民币1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3%到49%。如果届时数据相符的话,唯品会继续延续前两个季度下滑的态势。
  在唯品会采取行之有效的动作帮助其扭转颓势前,同行并没有停止对其碾压,从而抢夺更多的市场蛋糕。
  商业的波诡云谲与一波三折总是让好事者感到兴奋不已。在唯品会高速增长后的今年,天猫和京东都加强了对唯品会的“防范”和“攻击”。作为电商高频消费的服饰被这家公司分别视为命根和。
  双11的数据显示,天猫在服饰上斩获颇丰:优衣库当天销售额率先破亿元,随后破亿的商家超过20家。双11全天912亿元的交易额里,服饰是中流砥柱。这也是为何天猫从今年开始,加强和商家的战略排他合作,有商家资源的诉求,更有天猫打压京东、唯品会在侵蚀服饰市场的手段。
  而京东表现更为明显。除了在财报分析师会上揶揄唯品会的“气候论”外,还直言不讳地表示,双11服饰品类交易增长比较健康。京东的第三季度财报提供了一个佐证,3C数码和家电产品交易额环比首次下滑,而服饰和百货相应有所提升。
  京东似乎并不满意这点,在PR出去的声音中,还重点提到了第三季度闪购GMV占比超过1%,同比增长突破300%。媒体顺势解读为,“可预计未来京东的高增速闪购业务将侵蚀唯品会的市场份额。”呵呵。
  不容忽视的是,双11势必会对唯品会造成空前的影响。服饰商家不会放过出货的黄金期,除了冬季换新外,积压的库存也可以通过双11清理。在今年双11,天猫、京东、苏宁三家“撕逼声”此起披伏,偏安一隅的唯品会冷眼观战。
  双11刚结束后,阿里又上马“双12”。天猫方面还调集了资源,帮助前期大量备货的商家处理双11未处理掉的货品。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唯品会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确实需要打破竞争对手编织的天花板。
(责任编辑:DF127)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品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