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的WH-1000XM2相比MDR-1000X苹果手机好在哪里里

如何评价Sony最新发布的无线降噪耳机WH-1000XM2? - 知乎695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244分享邀请回答40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SONY WH-1000XM2体验报告:索尼降噪旗舰买不买?SONY WH-1000XM2体验报告:索尼降噪旗舰买不买?捷克互联网百家号由于已经有了索尼降噪耳机MDR-1000X,所以再看到今年新款WH-1000XM2的外观之时并没有太多新颖的地方。当然,你永远不能忽略里面的升级 ——就像索尼微单A7和A7M2一样,外观看可能改变不大,但不少地方存在着令人心脏发痒的提升。外形&交互:全继承外观方面惊喜不大,与第一代放在一起可以达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效果。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转轴断裂问题不知道有没有得到改善,至少第一代用下来快一年并没有出现什么毛病。(配送的附件都一样,不多说)外观上的优点、槽点都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了,由于两者几乎相同这里不多累述,放多图各位请看。最大的不同就是包装盒的体积,相较于上一代产品而言,新产品的包装盒体积大约只有之前的2/3 。但是收纳盒跟第一代相比几乎一样大。(右边是第一代产品,岁月的痕迹很重)不知道是不是供应商改变,外表的皮层似乎相对于上一代粗糙了一些。近看纹理对比非常明显。两代的颜色稍稍有些小不同,第二代更加“亮”一些,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第一代用太久了的原因。远处看如果不看标志,估计很少人能够一眼区分到底是第几代产品。按钮由上一代的3个变成了2个。第一代的环境音和降噪是2个独立按钮,如今1个就搞定了。(解决了之前经常按错的问题)当然,都到了2017年了,充电口依旧采用Micro-USB,保持了日本企业的节(kou)约(men)传统。听感:相对第一代提升不大之前用了MDR-1ABT很长一段时间,在索尼店铺里分别听1ABT和100ABN,两小时后毅然决然买下了1ABT ——早期索尼玩无线降噪时候的音质,简直惨到不可描述。到了MDR-1000X之后,终于在降噪的前提下,打造出了拿得出手的音质。尽管对比了同门的WI-1000X后,感觉WH-1000XM2似乎音质并没有甩了前者几十条街的感觉,甚至稍稍落后,内心有点不平衡 ——买旗舰似乎没有旗舰带来的优越感。但定位不同,一个挂脖式、一个耳罩式。对比MDR-1000X的播放音质则相差并不大,尽管在解析力和低音的确有加强,但影响甚微。到这里你肯定有一种“既然这样我买第一代就好啊”的错觉,放心,大法这次挤牙膏没那么简单。WH-1000XM2的强大之处在于:1、气压降噪优化。2、续航能力提升。3、智能场景匹配。气压降噪优化是解决经常在用户在飞机气压变化时候降噪效果,第一代只能维持场景识别数字降噪(只能通过外部噪音来识别),导致在气压变化的时候音质会受到影响。当然,这是针对经常乘坐飞机的用户量身打造的,我们这些常年体会不到气压变化的人就算了。续航:大电池&快充都有了第一代官方宣传说开启降噪续航大约是20小时,关掉降噪可以续命到22小时 —— WH-1000XM2则是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全面增加10小时。当然,如果要一次性听完这么长时间难度太高,个人每天听歌和电脑游戏的一段时间大约2小时,充满电点后用了差不多2周的时间才提醒“电量低”……原谅我并没有做十分精细的测试(时间太长了,而且这玩意还没有电量百分比显示)相对于第一代1000X,这个部分提升确实更爽了。关于快充方面,官方说充电10分钟可以听70分钟,对于需要急用的用户而言是好事,提高效率。对于我这种没电插着充一晚上的人而言则聊胜于无。(实际感知并不大,快充总感觉噱头大于实际作用)软件支持:全面的SonyHeadphonesConnect作为本次降噪系列的旗舰设备,WH-1000XM2拥有最丰富的功能支持(如果你同时使用了降噪豆,你会发现降噪豆接入手机后能玩的功能少得可怜)。例如,第一代的“人声识别模式”集成在“环境音”的物理按钮上,到了第二代只能通过Headphones Connect里面进行调节。这点改动可能是索尼认为用户主动使用“人声识别模式”的频率不高,加上用APP可以对于环境音的敏感度进行多级调节,则不设立独立的模式了。“自适应声音设置”覆盖了WF、WI、WH三款新品,它能让耳机识别你搭乘的交通工具,自动优化最佳降噪;行走在街上时候开启环境音,防止意外;站立的时候开启“人声识别”但是屏蔽其他噪音。使用过程中“行走”和“站立”需要10秒左右进行识别,如果你走走停停会不断地切换降噪模式,有点难受。(这个功能适合保持某种状态比较久的用户)如果没记错,该功能最初出现在索尼运动耳机上,给跑步或者户外锻炼用户使用的。不喜欢“自适应声音设置”功能?没关系,在APP里关掉就好。Headphones Connect还提供了声音位置控制,这点类似于汽车中常见的声源位置控制,可以定向声源,使人可以听到对立面的环境音。由于使用场景比较特殊,把玩了一次之后就不再使用,总觉得有些奇怪。(毕竟我不会在旁边一堆汽车高速行驶的马路边上听耳机……)。当然,还有更多功能,但比较普通并且十分个性化(例如:均衡器),不多累述。就算不安装Headphones Connect,通过手指来操作耳机依旧十分清爽。首先是Quick attention(快速提醒)得到保留,有人找你的时候只需要盈盈一握就可以交流,不需要摘耳机。其次,长按降噪按钮也可以实现自动检测环境来提供最佳降噪方案。优点:耳罩触控从1ABT延续至今,同品类中交互最棒;在升级Android8.0后大多数手机都会支持LDAC,各位等着音质更进一步吧;目前能最全面体验Headphones Connect功能;缺点:整体升级不大,依旧蓝牙4.1(当然,有Hi-Res金标可以忽略);HeadphonesConnect没有精确剩余电量显示;蓝牙连电脑语音对方会听到迷之噪音(不知是否为个例,不少游戏好友吐槽过,但通话没毛病);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捷克互联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供科技资讯,让您第一时间掌握科技界信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如何评价Sony最新发布的无线降噪耳机WH-1000XM2? - 知乎695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244分享邀请回答2321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47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Sony wh-1000xm2和mdr-1000x的区别?或者问选购哪个比较好? - 知乎12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794分享邀请回答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s6相比es5好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