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家泰禾集团上班怎么样医院上班,最近泰禾集团上班怎么样做内部运营数据集成,中医特色数据集成,但厂商不开放接口数据采集不完全

113_集团医院混合分院区信息化建设的思考_艾育华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113_集团医院混合分院区信息化建设的思考_艾育华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首页&
到&<input class="tp_input01" type="text" id="yt_top" onkeypress="javascript:var keyNif(window.event){keyNum=event.keyCode}else if(event.which){keyNum=event.}if(keyNum==13){var pageNo=document.getElementById('yt_top'). pageNo = parseInt(pageNo.replace(/(^\s*)|(\s*$)/g, '')); if(pageNo == '' || isNaN(pageNo) || pageNo 5){return alert('请输入正确的页数');}window.location.href='/Article/1187104/'+pageNo+''}"/>页&&<input class="tp_input02" type="button" onclick="javascript:var pageNo=document.getElementById('yt_top'). pageNo = parseInt(pageNo.replace(/(^\s*)|(\s*$)/g, '')); if(pageNo == '' || isNaN(pageNo) || pageNo 5){return alert('请输入正确的页数');}window.location.href='/Article/1187104/'+pageNo+''" value="跳转">上一页首页共1/5页
浏览/回复11995/234
不能做什么?&&&&&&&&&&&&&&&&&&&&&——&互联网双周评&&&&&&&醒客&日&09:11&&&&&&&&&&&&&&&&人们对大数据寄予了许多的希望:卖出更多的货物,做出更好的产品,找到更酷的朋友,甚至帮我们决定明天早上是否睡个懒觉。现在,凡是有信息流通的地方,都有人们对大数据的期望。&&&&&&&&&&&&&&大数据果真如此神通吗?大数据不能做什么?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大数据的反面。&&&&&&&&&&&&&&一、大数据不能对具体行为作出精确预测&&&&&&&&&&&&&&事实上,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甚至我们不妨可以定性地归成一个大数据测不准原理:人和事件,如果放到越大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则是越可以精确预测的;如果放到越小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则是越不可以精确预测的。&&&&&&&&&&&&&&举个例子说:我们几乎可以在100%的程度上预测一个人24小时的范围内会吃饭,但若精确到某一分钟,则几乎不可能预测准确。进一步我们会发现,利用更多过去一段时间的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预测某半个小时内是否吃饭的几率,但如果把时间精确到某一分钟,则更多的数据几乎提高不了预测的准确性。&&&&&&&&&&&&&&其实,行为的不可预测性早已植根于人类的潜意识中。&&&&&&&&&&&&&&比如,我国前一阵子发射了嫦娥三号探月飞船,在嫦娥三号发射前,科学家们已经计算出了在未来的一个月之后的某个小时、分、秒,嫦娥三号在月球上空高度和经纬度,如果这个计算结果偏离预计几十米,则可能推迟发射,重新计算校准。这是科学对未来的精确预测。&&&&&&&&&&&&&&相对的情形是,在晚上10点以后,当我们准备睡觉的时候,能预测明天早餐后下楼碰到的第一个人是谁吗?几乎没有人能知道,但这个巨大的不可预测却没有引起人的关注,几乎没有人会因为不知道下楼碰到的第一个人是谁而影响睡觉。人们对不可预测性熟视无睹。&&&&&&&&&&&&&&大数据的有效范围讨论,需要引进一个假设:人们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的行为(常常称为“自由意志”)。一个人自由决定自己行为,在别人看来,就是他的行为无法预测,如果能够精确预测未来的一举一动,就不具备任何的自我决定的自由。&&&&&&&&&&&&&&因此,大数据不能对具体行为作出精确预测,即大数据测不准原理。&&&&&&&&&&&&&&大数据的不可预测性说明,企图利用大数据预测用户具体行为的努力或许是徒劳的,我们哪怕掌握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有的全部行为信息,也无法预测明天早餐他会吃什么。这也意味着,许多基于用户历史数据进行行为分析的努力会遇到瓶颈,预测缩小到一定范围之后,无法再精确下去。&&&&&&&&&&&&&&二、大数据不能用来消除不确定性&&&&&&&&&&&&&&大数据不能对具体行为进行预测,还表现大型社区的行为预测上。&&&&&&&&&&&&&&最近,很多城市的商业中心开始引入了大数据技术,希望对用户行为作出精确的预测来提高商业中心的有效使用。从单个商家的角度出发,知道进店顾客的精确行为,能提供更针对性的服务,但是,从整个商区的角度来做预测会出现悖论。&&&&&&&&&&&&&&之所以大型商圈不仅仅有购物超市,还有甜品店、美食街,人们不是冲着甜品店、美食街来的,但是,因为人们行为的不确定性,不知道购买衬衣、牛奶等生活用品究竟会花多长时间,购物间隙才有了甜品的用武之地,如果购物结束靠近用餐时间,美食街也会有生意。&&&&&&&&&&&&&&不仅甜品、美食,商场里的新商品也都是因为人们行为的不确定才被销售出去的,因为新产品并不在人们计划购物的范围内。如果刻意增加购物预测的精确性将会怎样?甜品店、美食街甚至电影院都将是多余的。&&&&&&&&&&&&&&生态之美源于不确定性,生态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表现出足够的自由度,世界才会丰富多彩,大型商业区具有生态特征,对生态型社区进行精确预测,会让整个社区失去生机,所以大数据不能够用来消除生态中的不确定性。&&&&&&&&&&&&&&三、大数据不能预测新业务&&&&&&&&&&&&&&大数据的宣讲案例中,常常有一个
和尿不湿的故事,建议把啤酒和尿不湿放在一起卖,说是数据统计发现,男人买啤酒的时候会顺便买尿不湿,这显然是一个误导,因为小孩需要尿不湿大概只有3年,一个活70年的男人,只有几年处在需要给孩子买尿不湿的情况,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买啤酒的男人没有买尿不湿的必要。&&&&&&&&&&&&&&当然,买啤酒和买尿不湿在一定的情况下会成为关联事件,比如一个青年公寓,生孩子的情况比较集中,但是,此时数据出现关联只是结果,青年公寓才是原因。&&&&&&&&&&&&&&一些极端情况下,根据数据进行类似啤酒和尿不湿搭配可能会出问题,比如香水和避孕套,男人在逛超市时为取哄情人会买香水,当然,也会偷偷买好避孕套,但是,如果把香水和避孕套放在一起,让男人当着情人面去买避孕套就会产生问题。&&&&&&&&&&&&&&不能从大数据的相关性直接得出结论,而是要先确定业务逻辑,再用数据相关性去验证。数据只是行为的结果而不是相反,大数据之所以能够辅助预测,是因为人的行为具有规律性,一个具有朝九晚五、周末大休规律的白领,行为数据才会呈现出以日、周、月、年为周期。&&&&&&&&&&&&&&创新业务,也就是跟过去不一样的业务,因此,大数据是没法预测新业务的,也没法根据
确定新出现的业务关联性是临时的,还是可持续的。&&&&&&&&&&&&&&--------------------&&&&&&&&&&&&&&·互联网双周评问题延伸·&&&&&&&&&&&&&&&&&&&&&&&&&&&&——大数据能做什么?&&&&&&&&&&&&&&&&&&&&&&&&&&&&大数据当然能做很多事,正如现在许多数据公司在做的一样,虽然大数据在不同领域的处理能力不同,但大数据分析和工业时代的工具一样,是普适性的,换句话说,大数据几乎可以用于所有行业。&&&&&&&&&&&&&&数据难道不比具体的现象更准确吗?&&&&&&&&&&&&&&尺子的量化当然更具有普遍的意义,但175这个数字如果不知道是用来记录身高,或者不知道单位是厘米的话,就无法知道用它来做什么,更谈不上准还是不准。&&&&&&&&&&&&&&大数据时代,怎么理解用数据说话?&&&&&&&&&&&&&&数据是现实的记录,数据不会说谎,未来是过去的延伸,大数据分析能够预测未来的一些特征,但预测不是唯一的,没有业务逻辑辅助,数据给不出正确结论。&&&&&&&&&&&&&&既然大数据不能精确预测,那么大数据对科学范预测比日常生活更适合吗?&&&&&&&&&&&&&&恰恰相反,大数据是复杂的科学运算,目的就是解决海量不规则数据输入下如何得到更准确结果,好比坐地铁,地铁无法精确到达某个人的家里,但是个有效的接近工具。&&&&&&&
相关股票:
关联标签:&&&
从地心说到互联网权力中心&&&&&&&&&&&&&&&&&&&&&——&互联网双周评&&&&&&&醒客&1月2日&11:58&&&&&&&&&&&&&&&&·我们居住的世界具有分层的结构·&&&&&&&&&&&&&&16世纪以前,人们相信地心说,认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宇宙中的一切(那时候人们主要知道恒星和行星、地球的卫星月亮)在围绕着地球转。地心说符合人们日常的观察,月亮、太阳、星星都是东升西落,日复一日地不断重复。&&&&&&&&&&&&&&根据我们学过的小学科学常识,都知道地心说是“错误”的,日心说才是对的,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们,全在绕着太阳旋转,年复一年不断重复,即便今天,能够区分出地心说和日心说都会被看作具有科学素养的标志。&&&&&&&&&&&&&&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后,我们还知道,日心说也是“错误”的,太阳系在绕着银河系中心转动、银河系则在绕着更大的中心转动……当然,这么复杂的知识公众未必需要了解,但有一样,人类不断发现自己处在更大的结构之中,这些更大结构的形成则是因为有更大的中心力,从地球引力到太阳引力。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转变,是人们对结构层次认知的转变。&&&&&&&&&&&&&&·中心力维系组织结构·&&&&&&&&&&&&&&不仅仅在物理领域,在社会学领域也一样,结构是由中心力维系的,家族结构是血缘中心力维系的,城市结构是警察中心力维系的,国家结构则是政府以及军队的中心力维系的。如果想认识到新的结构,我们需要找到支撑新结构的新的中心力。&&&&&&&&&&&&&&在大约是十几年以前,我们更多的人是生活在“单位”中的,如果陌生人问起你的单位,你得从省、市、县、街道或者镇村一路说下来,行政区划下固定的单位,是国家中心的一种形式,而现在,许多人通过网络社交属性摆脱原“单位”的约束,开始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网络社交在消弱传统体制的中心力,让社会变得缺乏结构了吗?看上去确实是这样,个体摆脱体制约束,表现出对体制的去中心化,成为自由人。问题是,互联网将会让我们重新回到史前个体间毫无秩序的社会状态吗?&&&&&&&&&&&&&&·“正确”与体验的感觉未必一致·&&&&&&&&&&&&&&再回到地心说的话题,地心说还有一个更贴切的名字:“天动说”,相应的,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进步,意味着地动说应该比天动说更加“正确”,不过,人们在生活中并不总能体会到这种正确。&&&&&&&&&&&&&&当我们拿着天文望远镜准备去郊外观星时,将天动说作为“正确”结论要比地动说有效得多,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建立在“天”每24小时环绕地球转一圈的基础上,对于天文观星和拍天文图片来说,都要比地动说管用。显然,科学的“正确”与人们体验到的感觉未必一致,这是本文中多次将“正确”“错误”打上引号的原因。&&&&&&&&&&&&&&社交时代表现出的“去中心化”并不是一个“正确”的结论,正如地心说更符合常识体验而不是“正确”的结论一样,社交只是让人们摆脱了传统体制而不是所有的中心,当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的用户数量达到数十亿,跨国商业公司的用户集结超过了传统的民族国家的人口数量。&&&&&&&&&&&&&&互联网正在成为新的权力中心,每个人需要做的心里准备就是:必须将社交看成是跨越全球的中心力,去中心化则是流于业务的一种浅表感觉。去中心化无法理解为什么出现后,所有网站的入口流量变得更加集中了,去中心化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微信出现后,独立的企业网站也开始向公众平台集中。&&&&&&&&&&&&&&·社交强化网络权力中心·&&&&&&&&&&&&&&社交不是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相反,社交网络让更多的互联网服务能够以开放的形式接入,社交正在构建的是一个比过去传统国家更大的全球性结构。&&&&&&&&&&&&&&人们感觉到的“去中心化”是什么?去中心化是社交的自由度或者说独立性。互联网的力量将伴随互联网电或者光传播的速度抵达地球上每一个节点,并以数字化形式保证每一个信息抵达的精确性,独立性表现出的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穿透性。&&&&&&&&&&&&&&互联网的中心力,比传统实体公司或者国家机器更具有穿透性,并成为能够瞬间跨越全球的力量,互联网中心里成为维系全球结构的动力。&&&&&&&&&&&&&&另一个互联网现象“碎片化”也跟“去中心化”一样,表现出的“正确”与感觉到的相反,在社交的人际关系连接下,大量重复的碎片化信息在共同兴趣的人群中,促进意见的快速统一,如果没有社交的快速人际传播,只有整篇文章才会有阅读的价值。&&&&&&&&&&&&&&地心说、日心说的进展,呼应了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方向性:冷兵器构建了城邦中心文明,热兵器构建了国家中心文明,互联网将构建一个全球中心的文明,我们不是走向无秩序的去中心而是走向更加中心明确的大型结构,直到合成一体。&&&&&&&&&&&&&&我们要习惯互联网正在成为权力的中心,习惯一个以全球为中心结构的新文明。
&淘股宝一周订阅:
预期盈利:10.0%
预期盈利:20.0%
预期盈利:15.0%
预期盈利:5.0%
当我们说创新,我们在说什么?&&&&&&&&&&&&&&&&&&&&&——&互联网双周评&&&&&&&醒客&1月16日&09:45&&&&&&&&&&&&&&&&咱们中国人取名字有个说法,五行缺什么就要在名字中体现什么,缺水的叫淼,缺金的叫鑫……这个规律也可以扩展到其他方面,比如创新,我们每天说的创新话题汗牛充栋,但却是最缺乏创新精神的国度。&&&&&&&&&&&&&&·边缘式创新·&&&&&&&&&&&&&&&&&&&&&最近大家都在说边缘式创新,意即发生在边缘上的创新,这话本身的意思简单也直接,因为只有不守旧、跟以前主流不一样才算是创新,不是主流的便是支流的、边缘的,说“创新在边缘”当然没错,不仅创新是边缘式的,而且所有创新都发生在边缘上,就像说“锅在灶上”一样,是常识。&&&&&&&&&&&&&&&&&&&&&需要强调创新在边缘或说边缘式创新,恐怕是那些有着成熟业务赚着大把钞票的企业家,大老板们常常更关心发展比较好的业务,快马加鞭,相对的,会忽略那些当前现金流不好的业务。“创新在边缘”的常识,提醒老板们打破固化的藩篱,从好的成熟业务中分出一些精力来,关注一下不怎么好的业务,因为这当中有一些是成长中的业务,是未来。&&&&&&&&&&&&&&&&&&&&&不过,今天国内的情况有点相反,创业者更喜欢说“边缘式创新”。创业者提“边缘式创新”会让人困惑,创业本来就在边缘嘛,还嫌边缘的不够远么?&&&&&&&&&&&&&&&&&&&&&·破坏式创新·&&&&&&&&&&&&&&&&&&&&&与创业者的“边缘创新”一样让人不解的是成熟企业讲“破坏式创新”。创新的本意就是打破成熟固化的业务,成熟企业又是要破坏谁呢?当然,在岳不群“欲练神功,必先自宫”流行的武侠文化下,“自宫是成功之母”的提法也会有市场。&&&&&&&&&&&&&&&&&&&&&其实,对于创新,创业者应该多有信心提破坏式创新、成功企业多在意边缘式创新才是创新应该有的动力闭环。&&&&&&&&&&&&&&&&&&&&&·大部分边缘没有创新价值·&&&&&&&&&&&&&&&&&&&&&“边缘式创新”提法期望的是另一个结论:我们在边缘上,我们是创新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只是要知道:创新来自边缘,来自边缘的却未必都是创新。就像大公司那些不好的业务有一些是成长中的业务,还有更多的是衰退的业务或者根本就长不大的业务。&&&&&&&&&&&&&&&&&&&&&早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有体会,新项目的不再是十个成功一个,在激烈的竞争中,百里挑一已经不错了。创业已然非常不易,更不要说创新,如果将创新等同于边缘,我们就会陷入轻狂或者自卑之中,因为99%的边缘都没有带来创新价值。&&&&&&&&&&&&&&&&&&&&&当我们说边缘式创新的时候,更多地是让自己能够安于在边缘的奋斗,一切强大都从弱小、从边缘开始,创新者不能将边缘当成创新的充分条件,就像学生们把考低分当成目标一样。&&&&&&&&&&&&&&&&&&&&&·微创新不是创新,只是改进·&&&&&&&&&&&&&&&&&&&&&需要厘清创新关系的还有一个词:微创新。微创新的流行,大概是因为创新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儿,既然创新那么难,在、微信等微流行的时代,微创新被当成了缩小版的创新。&&&&&&&&&&&&&&&&&&&&&可是,微创新不是创新,微创新只是优化和改进,创新则是对既往的否定。创业投资领域常常会提到一个词,叫做安全距离,创业者的项目必须距离市场上已经成功的项目有一个足够的距离,否则,创新项目很容易在发展初期就跟成熟项目发生正面冲突,几乎必然失败。&&&&&&&&&&&&&&&&&&&&&微创新作为一种改进是有价值的,但不适合作为创新项目让创业者去尝试。改进适合大公司成熟产品的优化,通过优化提升用户产品的服务水平。&&&&&&&&&&&&&&&&&&&&&·创新是进阶而非进化·&&&&&&&&&&&&&&&&&&&&&很多人将创新比作生物进化,看上去有些道理,生物通过进化不断繁衍发展。不过,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是有两个步骤实现的:变异与选择。变异是随机的,再通过环境的选择,实现物种进化。&&&&&&&&&&&&&&&&&&&&&把创新当作进化,会得出互联网时代不需要战略的错误结论:只需要一堆人不断尝试,最后肯定能得出正确的甚至最好的结果。就像一个故事中说的,猴子随机地敲键盘,只要时间足够,最终会敲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即便你认定的创新是进化,也不要忘了,在互联网一个月顶工业时代一年甚至十年的速度下,你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到猴子敲出十四行诗。&&&&&&&&&&&&&&&&&&&&&尽管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创新并不是随机的,不是随便尝试就可以得到,创新具有明确的方向性,需要创新人才对资源、环境、能力进行充分识别,选择正确的方向然后再进行尝试、调整,创新是进阶的过程。从这一点看,创新更像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创新要建立新秩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倒是迎合了当前浮躁的社会潮流,只要你适应了,不管对、错,不管进步还是后退,成王败寇,但是,人类的文明意味着进步,而不应该停留在适应上。地球已经存在了五十亿年了,生物也进化了几十亿年,可是,地球上依然存在大量的低等生命,甚至蓝藻时期的单细胞生命,它们早就适应了,但进化并没有帮助物种必然地从低级发展到高级。&&&&&&&&&&&&&&&&&&&&&所有以创新为目标的人,都不要忘了创建新秩序,一种新产品或者新服务,总是意味着改变人的生活习惯,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秩序。创新是有步骤地从低级走向高级,让人类社会越来越有效率、有秩序。&&&&&&&&&&&&&&&&&&&&&只有反智的社会才会单边地提倡个体自由,将社会秩序的进步抛在一边。文明却是以进步为方向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必然迎来全球化结构的新秩序。&&&&&&&&&&&&&&==========================&&&&&&&&&&&&&&&&&&&&&·互联网双周评问题延伸·&&&&&&&&&&&&&&问:有一种说法叫“
,让创新落地”,乔布斯发动了一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革命,其影响力还在延续。该如何具体理解这种创新力,是颠覆还是重构?&&&&&&&&&&&&&&&&&&&&&答:苹果是对产业链模式的颠覆,是创新。&&&&&&&&&&&&&&&&&&&&&传统的企业通常做产业链的一个环节,通过上下游合作来实现闭环服务,比如:因特尔生产芯片、做操作系统、联想生产电脑,然后各种服务软件:财物软件、办公软件最终面向用户服务。&&&&&&&&&&&&&&&&&&&&&苹果不一样,苹果从芯片一直做到软件服务,提供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只在最后一个环节,让各类应用服务商参与进来。&&&&&&&&&&&&&&&&&&&&&苹果具有整个产业链的驱动能力,传统公司则更多只是产业链的部分,苹果模式不是对一级一级传递的、串行合作产业链进行修补或适应,而是改变了分工方式,串行合作的产业链方式将会消失,成为并行协作的联盟方式。&&&&&&&&&&&&&&&&&&&&&苹果模式颠覆了传统工业(包括传统it)的产业链,而不是修复方式的重构,是重大的创新。相比之下,一些学苹果的国内企业,则需要在实力上多下功夫,否则就可能沦为东施效颦。&&&&&&&&&&&&&&——————————
的系统性危机开启&&&&&&&&&&&&&&&&&&&&&——&互联网双周评&&&&&&&醒客&1月30日&09:12&&&&&&&&&&&&&&&&&&&&&&&网络时代的金融与传统金融到底有什么不同?当金融业者和互联网业者相聚一堂,侃侃而谈的时候,是喜结连理还是鸿门宴?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业的重生吗?&&&&&&&&&&&&&&·金融的本质是交换,但互联网服务不是交换·&&&&&&&&&&&&&&金融货币的本质是交换,但互联网服务并不是交换行为。产品交换是先有产品,产品具有可以量化的价值,基于量化的价值完成等价交换。互联网服务与传统的产品交换不同,互联网在提供服务之前并没有预先准备出产品,换句话说,互联网是边服务边生产,且生产的边际成本为零,产品本身几乎没有可以量化的价值。&&&&&&&&&&&&&&举个例子,音像店卖光盘与网络在线看视频比较,音像店卖一部《变形金刚》的电影光盘之前,需要按照可能购买的人数准备相应数量的光盘,而且,每一张光盘都是要计算成本和价格的;如果《变形金刚》通过视频网站发行,视频网站并不需要在服务器上按照可能的收看人数来准备拷贝的数量,服务器上只需要一个拷贝,等有人在线看的时候,按照观看的情况实时复制分发一个拷贝给他,在线分发并不需要整部片子一下复制出来,只需边看边复制就可以,而且,分发的边际成本几乎是零。&&&&&&&&&&&&&&互联网零成本的分发模式,有别于工业时代的产品生产、销售,一个典型的悖论是,由于互联网服务中的产品拷贝不是预先存在的,当传统金融体系以市场待流通的产品总价值来确定货币供应量的时候,流动性将无法预先确认,传统金融模型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基于货币的交换,突破了商品直接交换的空间限制·&&&&&&&&&&&&&&交换最早是一种即时、对等的行为,甲、乙双方同时拿走对方的产品完成交换,即时对等交换的前提是双方同时都需要对方的产品,是产品功能的交换,需要同时且在同一个场景下进行的,这种限制在很多时候非常不方便。&&&&&&&&&&&&&&等价物的出现让交换变得容易一些,此时,只要一方需要对方的产品就可以了,而不再局限于双方都需要对方的产品,不过,等价物依然是有价值的,交换时,不需要产品的一方拿到等价物,下一次用等价物换到自己满意的产品。&&&&&&&&&&&&&&借助等价物的交换,不再是功能的交换而是按照价值量的交换。利用等价物交换,将一次即时、对等交换分解成两次不同时的交换,产品交换更加容易实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交换的中介者,纸币、数字币是货币利用技术手段的替代品,也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此时,对等交换逐渐演变成不对等的购买行为,但依然是价值的等量交换。&&&&&&&&&&&&&&利用货币替代品的购买,相比即时对等的产品交换具有一定的风险,发行货币的机构(银行)如果不能保证替代品(纸币、数字币)价值的持久稳定,拿着替代物的一方就会蒙受损失。&&&&&&&&&&&&&&金融交换从产品直接交换到货币、纸币交换(购买),经历了从功能交换到价值交换的过程,逐步打破商品空间的空间限制。&&&&&&&&&&&&&&·信用手段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打破了交换的确定性·&&&&&&&&&&&&&&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是信用,信用开始打破价值同时交换的准则,即使用者可以先拿到产品,等到未来再支付费用,这就意味着,交换只能是基于过去存在的价值,而信用则可以基于未来产生的价值,信用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基于未来价值的交换,让交换的灵活性进一步扩大,这种灵活性会带来更大风险,从购买者的角度看,如果未来无法完成支付,售卖方就会蒙受损失,信用手段实现交换的最终结果是不确定的,存在交易风险,这些风险需要由金融机构或参与交易的人来承担。&&&&&&&&&&&&&&为了减少不确定交易带来的风险,金融机构常常要对人的行为进行记录,通过过去的行为是否违规而判定未来是否会违规,希望借此规避风险,通过历史行为对未来进行预测,默认了一个前提,就是:人的行为是有规律的,且规律会固定地重复。&&&&&&&&&&&&&&事实上,到了互联网时代,创新而不是重复生产成为社会的驱动力,规律的可重复性并不高,最终,利用过往记录预测未来行为变得越来越难以凑效。&&&&&&&&&&&&&&·未来“金融”:可追踪金融·&&&&&&&&&&&&&&传统的购买是很难追踪全程的,一个商场只知道用户当次购买,并不知道购买者的历史行为,也不追踪购买者后续的行为,如果支付是延后的,购买本身规避不了风险,需要顾客信用来判断是否可以延后支付。&&&&&&&&&&&&&&互联网行为和以前产品交换行为不同,互联网可以跟踪每一个人,也就说,你买东西之前的行为信息是可以追踪的,买了东西之后,也不会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在创新关闭了规律大门的时候,互联网给出了另外一条通路:金融活动的每一次行为都能跟踪到真实用户。这意味着,任何不良行为都能够追踪到具体责任人,而不像传统工业时代,只要“逃离现场”就可能规避处罚。&&&&&&&&&&&&&&比如,你在网络电商那里购买商品之后休想“消失”,因为网络是可以追踪具体人的,将在此后再次出现的第一时间被强制履约,例外的情况是,除非从此以后不再参与任何购物,这在社会化时代是不可能的。一个可追踪的体系将杜绝失信。&&&&&&&&&&&&&&·金融的系统性危机·&&&&&&&&&&&&&&更大的困惑正在到来,金融的作用是调节社会产品的分配。互联网体系下,交换正在变成历史词汇,互联网服务是直接分发的而无须依托量化的价值,而价值量化是金融业的基础。互联网让金融迎来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将告别量化计算价值的时代。&&&&&&&&&&&&&&======================&&&&&&&&&&&&&&·互联网双周评问题延伸·&&&&&&&&&&&&&&大家编辑问:近来淘宝与工商总局的频频交锋,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集团董事局主席
说,假货是所有商业模式发展的硬伤,假货不是淘宝造成的。但解决假货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就是解决淘宝的生存问题。&&&&&&&&&&&&&&借此,是否可请醒客老师,简单谈一下,此次大战对互联网服务产业和信用机制的警示作用。&&&&&&&&&&&&&&作者答:假货是个问题,但确实不只是电商的问题,淘宝是许多中小商家的大型网络集散地,被聚焦关注也算正常。&&&&&&&&&&&&&&假冒伪劣的解决,一方面靠政府的监管,另一方面企业也要监管,企业包括平台方、售卖方、生产方等多方,要对各方量化落实责任。工商总局与阿里巴巴的交锋,是监管责任长期区划不明的一个结果。&&&&&&&&&&&&&&互联网的可记录特征,为实施监管提供了方便,除了医药、食品等特殊产品,互联网销售采取事后监管更加合理,也就是,商家可以先卖(相关生产、销售手续也是依然需要的),如果售卖过程中用户或者第三方监管查出假冒伪劣,则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互联网电商平台之间还可以共享商家失信信息,共同控制制假售假,对于已经共享的失信商家,如果平台方依然允许售假,则要追究平台方责任。
我们会跟宠物谈恋爱吗?&&&&&&&&&&&&&&&&&&&&&——&互联网双周评·漫谈未来学&&&&&&&醒客&2月13日&09:26&&&&&&&&&·跨越物种之爱·&&&&&&&&&&&&&&在电影《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的纳威族(Na‘Vi)公主妮特丽(Neytiri)和杰克(Jake)好上了,看上去,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两个外星人的爱情。不过,如果我们联想到,杰克其实是人类基因和纳威族基因的克隆人,杰克和妮特丽上演的是一场特殊的爱情:跨越物种之爱。&&&&&&&&&&&&&&(《阿凡达》电影剧照)&&&&&&&&&&&&&&跨越物种之爱,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我们知道爱情的根本作用在于繁衍,就会明白跨越物种之爱是多么荒谬,DNA差异过大的物种是不能在一起繁衍后代的,因此,现实中看不到半人半兽或者半猪半马的生物。当然,差异很小的物种之间,也可能有繁衍能力,比如同属于马科马属的驴和马,就能够繁衍出骡来,不过,骡没有继续繁衍下一代的能力。&&&&&&&&&&&&&&如果爱的目的只是繁殖,显然,物种之间是缺乏爱情基础的,我们会喜欢一只宠物狗或者宠物猫,但不会去爱它。虽然许多年轻人会称呼自己的宠物猫、宠物狗为“儿子”,并把“爱”播撒给它们,但这种爱显然不是两性之爱,是爱的一个多义词。&&&&&&&&&&&&&&现在,阿凡达正在颠覆我们的观念,在人类的眼里,妮特丽不只是一只可爱的猫或者让人怜惜的树袋熊,人们把妮特丽当作美女,就像是地球上每一个可以表达爱慕的美女,如果有条件,那些衣着时尚的公子哥还会追求她,像追女朋友一样追求潘多拉星球上的女神。&&&&&&&&&&&&&&&&&&&&&·孤独是智慧生物的本能·&&&&&&&&&&&&&&如果爱只是繁殖的映射,跨越物种就显得太过多余了。爱穿越物种之间的区隔,反映了人的另一种本能:孤独。如果说繁殖是生物能够存在的标志,那么孤独则是人能感受到存在的标志。我们不只要存在,还要自己能够被感知,即:存在感。&&&&&&&&&&&&&&我们喋喋不休地说话,不停地刷新着社交圈的信息,无不是在努力地想摆脱孤独。&&&&&&&&&&&&&&摆脱孤独让爱能够穿透得更远,向宠物播撒爱,跟自然界友好相处,与环境浑然一体,也能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友好、团结,让生命延续得更有价值。当生命从低级的形式走向高级的形式,孤独驱使着人类经历更有品质的生活。&&&&&&&&&&&&&&·
打破物种界限·&&&&&&&&&&&&&&阿凡达的爱情只是电影的虚构,现实中,爱恋如何能够跨越物种而存在?&&&&&&&&&&&&&&人们惊奇于宠物狗帮人取来鞋套,然而,这里如果不是小狗而是人呢,二岁的儿童帮家长拿鞋会得到夸赞,到了十岁,如果还只能听到召唤才知道拿鞋恐怕会引来家长的责怪,那些让人津津乐道的宠物与人取得情感依托的故事,实在是因为人们大大降低了对宠物的情感寄托门槛。&&&&&&&&&&&&&&&&&&&&&未来,我们能让宠物狗与人之间的情感加强吗,变得跟同一个物种一样,让人与狗之间的融洽变得与狗与狗甚至人与人一样?&&&&&&&&&&&&&&&&&&&&&(图注:旗下的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Dynamics)最近展示了其名为“Spot”的机器狗,其重约72.5公斤,由电和液压装置驱动,能够行走、小跑、上楼梯,甚至被踢之后还能恢复姿势。)&&&&&&&&&&&&&&&&&&&&&智能穿戴设备能够帮上人类的大忙,让宠物狗带上能够读懂叫声的智能环,通过无线传输到人的蓝牙耳机,主人便能够更精确地知道狗狗的喜怒哀乐,主人的指令也能够被智能环解释成宠物狗更能理解的叫声,智能环担负起人与宠物狗之间的语音翻译工作。&&&&&&&&&&&&&&&&&&&&&当然,还可以用智能技术来增强动物(宠物)的能力,遛狗的时候,给狗穿上体能增强的外衣,帮助主人驮回超市购买的大米。狗窝、狗绳以及衣服都能够成为人与狗之间的沟通辅助,借助动物的智能穿戴,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依赖。猫和狗、鸡和鸭也能够更好相处。&&&&&&&&&&&&&&·人造智能与上帝造人·&&&&&&&&&&&&&&人类的技术发展到现在,希望能够造出像人一样的智慧设备,叫做人造智能(人工智能),与其他早期的人造物不同,锤子、拐杖、自行车、汽车都只是放大了人的某一些能力的工具,而人工智能则可以像人一样。&&&&&&&&&&&&&&人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能够打破物种界限,更方便地与它们相处,进一步,人类能够跟自己的作品友好相处,获得情感寄托吗?人类会不会跟宠物甚至
谈恋爱?&&&&&&&&&&&&&&上帝造出了万物,最后,第6日,又按照自己的形状造了人,亚当和夏娃,并让人成为万物之灵,可是,当亚当和夏娃偷尝了禁果,有了欲望知道了善恶之后,上帝却把他们驱逐出了伊甸园。&&&&&&&&&&&&&&类人的人工智能存在一个悖论,就是当人形智能机器过于跟人相似时,人们会感到恐惧,一些机器人娃娃在不动时会让人联想到死人,一些古怪动作的机器人又会让人联想到精神病患者。这个现象被称为恐怖谷效应,恐怖谷效应是技术之外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障碍。&&&&&&&&&&&&&&上帝驱逐了人,我们——人工智能的造物者,需要像上帝一样驱逐人工智能吗?&&&&&&&&&&&&&&--------------------&&&&&&&&&&&&&&·互联网双周评问题延伸·&&&&&&&&&&&&&&&&&&&&&大家编辑问:延续文末关于人工智能不可控的未来和潜在的恐惧,大部分人会联想到Frankenstein,那个最终毁了它的创造者的东西。作者玛丽·雪莱用阴郁的笔调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怪物的诞生直至灭亡,也揭示了人类对于自身善与恶的思考。&&&&&&&&&&&&&&靠近真相方能驱散恐惧,追本溯源,请问醒客老师,您认为“智能”在未来学、生命科学领域或是社会心理层面该如何界定?人类专注于研发人工智能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作者醒客答:人工“智能”是一个不太好理解的概念,可以做一个类比,人们制造机器替代了人的体力,人们现在想制造“智能”来替代自己的脑力。顺着这个逻辑,似乎人工“智能”只是人造物能力的提升,真正的问题在于:人造“智能”是潜在的可能替代人类地位的存在物。比如说,以前家庭养了个小狗,小狗不断长大,但始终是人们豢养的对象,如果家庭是养了一个小孩子呢,他也需要抚养,区别在于,长大之后,孩子将取代之前抚养他的父母的位置,成为家庭的主导。&&&&&&&&&&&&&&&&&&&&&&&&&&&&人类抚养小孩,并将未来交与他们,这是人类能够持续存在的生物基础,现在的问题是,人们造出了“智能”,如果把未来交与它们(或者被它们抢夺了),人工“智能”并没有实现人类的延续,而是终结了人类自身。就像电视剧里,酋长收养了一个孤儿,长大后才知道是敌对酋长的公子,孤儿最后灭了养父母的家族,上演了恩将仇报的狗血剧。&&&&&&&&&&&&&&&&&&&&&&&&&&&&人工“智能”不只是一个科技话题,更是伦理、社会学话题。&&&&&&&&&&&&&&&&&&&&&&&&&&&&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与自己的人造生命反目为仇,因为人造生命与人为敌,而人造生命与人为敌却是因为自己得不到与人同等的地位,科技只关心结果,不关心好、恶等情感,一旦涉及到人类智慧本身,情感将让科技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当然,问题也可能没有预想的那么糟,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来都不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火药可以驱动火箭,也可以炸毁楼房;钢铁可以制造汽车,也可以制造坦克,甚至推土机也不是只帮人平整土地,也会是强拆中推平家园的帮凶。当核能可以发电也可以做原子弹出现的时候,问题被放大了,全世界现在已经制造的原子弹,能够把全球炸几遍。欣慰的是,今天我们还能笑着活着,人类并没有必然地毁灭在自己的科技中。&&&&&&&&&&&&&&&&&&&&&&&&&&&&人类发明汽车的时候,相应的也发明了红绿灯,而在农村,耕牛是靠绳子牵拉控制的,红绿灯以温和的力量让高速行驶的汽车比农村耕牛更加可控,一种深刻的技术进步,会引起社会、伦理各个方面大调整,人们要直面这种潜在的风险,但更多的应该相信人的智慧:人们能够有效找到相应的制约要素。&&&&&&&&&&&&&&&&&&&&&&&&&&&&比伦理更简单一点的问题可能更加迫在眉睫,科技服务的全人类是一个集合而不是个体,科技还是人类之间的博弈工具,我拿着锤子砸你,这不需要复杂的伦理解释而是现实的危险,先进科技被不良企图使用导致的问题,克隆人被用于贩毒、智能机器被用于战争……或许,这些才是人类更接近灭亡的威胁。&&&&&&&&&&&&&&——————————
消费力正在席卷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双周评&&&&&&&醒客&2月27日&10:48&&&&&&&&&·消费引导的时代·&&&&&&&&&&&&&&春节刚过,许多从春节状态转过来的人感慨,“每逢佳节胖三斤”,过节胖三斤似乎已经成为许多人无奈而又必须接受的事实,直接的解释也很简单,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过节的营养过剩,人们从以前担心食物短缺转到该考虑如何减肥了。&&&&&&&&&&&&&&其实,“每逢佳节胖三斤”、“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的新谚语有更深刻的经济解释。当酒店经济、假日经济、旅游经济被不断讨论的时候,我们关心的是如何消费产品,而不像从前那样更关心如何把它们生产出来,我们已经身处消费引导的时代。&&&&&&&&&&&&&&前些时有一副图片,一对年纪较大的大爷大妈,手里拿着标语,上面写着,“年轻人少放点鞭炮,让我老伴能够早点回家过年”,如果这幅图是在十年以前,更多会被当作美德传颂,但在今天,换来的更多是调侃,一系列“少买个馒头、少开会儿车、少播条新闻”的段子,甚至出来“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黑色幽默。&&&&&&&&&&&&&&如果我们有点怀旧,就难以接受进步是消费引导的观点,我们不是一直强调勤俭么,节约才是最大的美德。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共识都是生产决定社会进步,一家公司乃至一个国家的能力高下,重要的是拥有的生产技术的情况,所以才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离用户近一些,再近一些·&&&&&&&&&&&&&&当小米、乐视等公司快速崛起时,引起非常大的争议,传统制造业最不理解的是,这些既没有制造厂房也没有销售渠道的所谓轻公司,按照以前的理解,他们连生存的基础都不具备,更不要说称为行业的领导者。&&&&&&&&&&&&&&这里先不去探讨&轻&科技公司们具体操作的是是非非,但有一点,新科技公司们不是靠拥有了大量核心技术取胜的,他们的成功常被许多人归为&粉丝经济&。所谓粉丝经济,通俗地说,以前是先有产品再有客户,靠产品说服客户,现在是先有粉丝(客户)再有销售,靠粉丝认同来推销产品。&&&&&&&&&&&&&&&&&&&&&&&&&&&&消费是如何转换成动力的?粉丝经济给出了一个理由,先有客户后有产品的生产模式的经验在于:离客户近一些,再近一些。如果你能够与客户站在一起,将更有可能兑现产品的商业价值,在这个不再稀缺的时代,占有客户比占有技术显得更加迫切。&&&&&&&&&&&&&&或许,人们对消费和生产的关系需要新认知: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而不是反过来。&&&&&&&&&&&&&&·消费打败技术·&&&&&&&&&&&&&&我曾经问传统IT业的朋友,如果先发明了
的touch&id会怎么做?微软会在研发出touch&id技术之后,找来OEM厂商,不断强调自己的touchid技术具有如何高的识别精度,如何不需要滑动就可以识别出区别小于千分之一的指纹区别,然后给出军令状,谁要能出货量做到年出货量十万,技术授权费每份二十美金,如果出货量一百万则每份授权费用十个美金,接下来,微软就等着下游厂商创造销售奇迹。&&&&&&&&&&&&&&微软的做法是大部分传统IT企业的共同做法,他们拿着发明专利等着下游厂商征服客户,而苹果则选择了另一条路径,没有把指纹识别作为技术授权给下游厂商,苹果把指纹识别包装成登陆方式,成为所有需要身份识别应用的入口,并做出示范,touch&id首先成为苹果手机和平板的登陆方式。&&&&&&&&&&&&&&微软方式的可能结果大家已经见识过一次了,微软的墨水计划,在许多读者还没听说的时候,就夭折了。不仅如此,微软在声音识别、智能手机等方面的技术起步都是业界领先的,但微软都没法将他们成功推销给用户。&&&&&&&&&&&&&&微软与苹果的竞争也很有趣,九十年代,微软基于开放PC体系打败了苹果,后来用在线服务超越了微软的软件产品,就在人们觉得谷歌会打败微软时,真正的微软终结者是苹果,苹果带着开放应用体系报了一箭之仇。&&&&&&&&&&&&&&&&&&&&&&&&&&&&微软、谷歌、苹果的竞争关系错综复杂,如果要把它讲成一个励志故事的话,就应该是:消费(使用)习惯比技术展现出更强的驱动力。在多输入一次就丧失一半用户、简洁为王的移动设备上,触摸登陆具有非常强的渗透能力。touch&id不只为下游厂商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功能,更为他们输送了一批有使用依赖的用户。&&&&&&&&&&&&&&·消费力驱动全产业链企业·&&&&&&&&&&&&&&消费已经成为时代的驱动力,是与我们以前熟悉的生产劳动一样的动力,我们不妨称之为消费力,消费力是现在时代的社会进步的动力。消费力不能简单理解成以需求为导向,更不是不需要技术。在不稀缺的时代,需求很容易被富足的商品填补,消费力是对需求的深度发掘,需求发掘涉及到
等诸多高新科技。&&&&&&&&&&&&&&苹果产品并不是只投用户所好,苹果从芯片、整机、软件直到终端应用,是一家跨越了产业链的公司,或者说,苹果是一家全产业链企业。全产业链企业在传统工业时代是不可能的,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扁平化浪潮,网络互联的深入渗透才使得企业规模进入千亿、万亿美金规模的时代。&&&&&&&&&&&&&&&&&&&&&&&&&&&&国内以苹果为榜样的轻公司们需要认识到,苹果直接面向用户的扁平化服务并不是所谓的文化力量,或者盲目崇拜的粉丝经济,要达成横跨全产业链的新高度,一切依赖于科技核心,消费力依然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标题:《商业动力核心转移:从生产力到消费力》)&&&&&&&&&&&&&&========================&&&&&&&&&&&&&&&&&&&&&·互联网双周评问题延伸·&&&&&&&&&&&&&&大家编辑问:互联网时代,需求和技术的契合演化出新平台,而新平台也在滋生着新的消费理念和习惯。&&&&&&&&&&&&&&结合春节全民微信抢红包这一案例,“抢”的行为设计激发了人性中的贪念和喜欢热闹的共性,更是一次基于微信平台,综合传统习俗、圈子社交和场景消费的成功营销。&&&&&&&&&&&&&&试问醒客老师,如何看待其中的用户与产品的关系,及这种消费力(对需求的挖掘)对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和影响。&&&&&&&&&&&&&&&&&&&&&作者醒客答:关于春节抢红包,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红包可以分成两种:1,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抢红包(发红包)是社交的一项服务(C2C红包)。用户之间的抢红包包括用户甲直接发给用户乙的红包,也包括普通用户发到群组里面的抢红包,这些红包以现金为主,是社交平台包括微信和等的一项服务,能够提升用户社交体验。2,商家发出、用户抢的红包是营销行为(B2C红包)。商家(包括平台方,比如微博、微信)发出红包,有现金形式也有折扣券形式,目的是为了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提升用户粘性,比如现金红包促进支付绑卡,折扣券促进购买,是商家的营销行为。那些塞钱等复杂一些红包规则设计,营销的意味更浓。&&&&&&&&&&&&&&&&&&&&&&&&&&&&&&&&&&&红包作为一种偶发性的网络活动能够有效提升社交服务的活跃度,但红包服务不宜做成日常服务,更不是可以持续的场景服务,平时互相之间借钱、发小费等各种现金来往如果全部变成红包,会让红包的含义变得过于宽泛,降低了红包的新鲜感,也降低仪式感的价值,等真正需要红包的时候吸引力反倒不足了。&&&&&&&&&&&&&&总体来说,红包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礼仪,网络红包是一种非常好的业务设计,社交平台可以针对C2C、B2C红包的不同用途,进一步丰富红包的服务形式。C2C红包可以让用户自行选择使用的时机,在企业中作为员工奖励、活动中作为游戏都是很好的形式,C2C红包可以把接口开放给用户,让用户自行扩充红包规则。B2C红包可以作为商家营销的很好手段,要强化商家的策划能力,提升红包的有效价值,不过,为了防止红包营销泛滥,日常服务利用普通折扣券等形式就可以了。&&&&&&&&&&&&&&&&&&&&&……………………………………
人类需求是可以创造的&&&&&&&&&&&&&&&&&&&&&——&互联网双周评&&&&&&&醒客&3月13日&10:1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谈到消费力取代生产力成为互联网时代更重要的动力,也提到消费力要依赖于科学技术,并不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这里,我们将继续讨论消费力。&&&&&&&&&&&&&&·习惯挽救第三金律·&&&&&&&&&&&&&&消费力,通俗说就是来自消费端的力量,按照一般理解,消费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好包子可能很难做,但吃起来还是很简单的,那么,消费力的技术含量首先体现在消费行为上。&&&&&&&&&&&&&&传统工业时代,生产销售都是基于现实的物理空间,我们常说“两点一线”,家、单位,每天朝九晚五,重复往返,人们以天为单位形成了上下班的习惯,周末休息,又形成了以周为单位的休假习惯。商业行为通常可以用三个数据解读:到达率、转化率、回头率,人们的习惯在产品销售、消费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人们的习惯,到达、转化、回头才能形成规律,尤其是“回头”客,商业第三金律,是商业能够持续循环的核心。&&&&&&&&&&&&&&互联网突破了空间限制,带来了交流上的灵活性,也破坏了赖以养成用户习惯的空间结构,网络购买行为经常被偶发的事件影响,用户粘性很低,难以形成固定的回头率,商业的延续性非常弱。用户被信息化碎片淹没,失去了商业固有的规律性,尤其是第三金律,面临失效。类似淘宝、等当前绝大多数购物网站,“回头客”都是一个让人陌生的词汇。&&&&&&&&&&&&&&不过,人本身是倾向于固定行为习惯的,企业可以通过用户行为的
来引导用户消费,
分析技术能够帮助用户重构习惯,挽救第三金律。此时,消费力成为当之无愧的商业驱动力量,大数据技术是消费力展现的重要手段。&&&&&&&&&&&&&&·服务转化负生产能力·&&&&&&&&&&&&&&一说起消费,我们想到的是购买,如何帮助用户购买到更多、更好的产品。不过,现在变了,晚宴的餐桌前,我们想的不是怎么吃到更多美味,而是怎么能够少吃一点,再少吃一点,为了身体健康,再好吃也要少吃一点。&&&&&&&&&&&&&&少吃一点意味着减少购买,“减少购买”能增加财富吗?在传统的概念里,减少成交让商品的流动性降低,少吃、少买减少了生产力,是负生产力,会减少社会财富。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升,物质越来越丰富,减少生产的情况会越来越多,我们日益面临负生产力的侵蚀,财富上升的阻力增大。&&&&&&&&&&&&&&能将负生产力转化成财富吗?从传统的工业社会视角当然不行,但如果认识到消费力,就不一样了,传统工业社会考虑的是如何生产更多的、更好的产品,产品质量好、数量多财富也就多。从用户的角度看,并不是只要有好产品就可以有好的享受,再好的冰激凌在冬天也吃不出好味道,再好的咖啡也不能在失眠的时候喝,从消费力的角度看,利用服务减少用户选择困惑是有价值的。&&&&&&&&&&&&&&选择是有价值的,我们为了买到一件合身的衣服,不得不在各类电商网站没日没夜地“淘”,我们浪费在选择上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比一件衣服还要值钱,为用户提供选择服务的价值不言而喻,面向用户的消费服务将负生产力转化成了财富,负生产力成了正生产力。&&&&&&&&&&&&&&·技术创造需求·&&&&&&&&&&&&&&社会生产的第一阶段,满足需求,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基本要求的满足。社会生产的第二阶段,发现需求,发现需求意味着需求是存在的,只是没有被发现。发现需求显得日益重要,在已经在满足的需求方面,比如吃饭、穿衣,随着生产效率提高日益饱和,利润越来越低,发现新的需求才是创造利润的必须。&&&&&&&&&&&&&&我们对于需求有一些错误的认知:人类在百万年前就存在了,人类的需求是固定的,比如一天三顿饭不能吃四顿,实际上,人的需求是变化的,当人们理所当然地使用手表的时候,没有意识到手表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要,动物,猪狗牛羊不需要钟表一样可以生存,就在数千年前,人类一样不需要计时的钟表。&&&&&&&&&&&&&&看来,需求是可以创造的,今天,随着既定需求已经得到充分满足,社会生产进入到第三阶段:创造需求。创造需求需要技术的不断创新,美国最近兴起的太空旅游就是很好的例子,利用气球或者飞船进入到太空,一方面,高速航天器能够减少地球两地的旅行时间,将地球上任何两个地点的穿越时间缩短到两三个小时,另一方面,进入太空本身也可以成为目的,不是为了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而是就为了进入太空,看一看自己生活的地球是个什么样子,然后再回到原地。太空旅游是人类利用技术创造出的需求。&&&&&&&&&&&&&&人们能够借助太空船走到更远的地方看到更多的风景,人类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看遍天下美景甚至虚构出从来没有的美景,就像我们在3D影院看到的,《阿凡达》中那些我们从来没有看过,也没有想象过的奇迹。&&&&&&&&&&&&&&消费力是一种全新的财富力量,与生产力从制造源头进行考虑不同,消费力是以消费者为源头的,为达成用户的满意,让生产机器找到重新运作的理由。&&&&&&&&&&&&&&·文化消除孤独感·&&&&&&&&&&&&&&工业以及工业前时代,经济人假设一直是商业规则的假定前提,人们总是希望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多最好的商品,经济人假设之所以成立,是因为物质商品稀缺。随着技术进步,我们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商品都不再稀缺,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商业规则越来越不符合实际,那么,富足社会人性的假定是什么呢?我在《裂变》一书中的结论是:孤独人。&&&&&&&&&&&&&&人本是孤独的,孤独人难以通过实物消费来满足,传统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商业规律几乎彻底被颠覆,这也是许多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将互联网当成日常工具,依然没有办法改变衰退命运的原因。&&&&&&&&&&&&&&消费力不止停留在实物生产上,随着稀缺性为前提的工业时代的结束,消费力更多是为了消除人们的孤独感。孤独人需要满足随时随地的沟通需要,也需要满足随时随地不被沟通打扰的需要,空间不再是互联网时代的区隔,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建立以文化为核心的社区社群。&&&&&&&&&&&&&&&&&&&&&孤独人假设反应了人存在的意义,人是社会性生物,最终要实现群体的共存,这就是消费力的未来。&&&&&&&——————————
人类会重新回到树上吗?&&&&&&&&&&&&&&&&&&&&&——&互联网双周评·漫谈未来学&&&&&&&醒客&3月27日&09:20&&&&&&&&&&&&&&&&·获得高度上的自由·&&&&&&&&&&&&&&&&&&&&&人类生活在三维空间,前、后、左、右、上、下,我们总是觉得,空间是自由的,每个方向都可以任意穿行,而时间则不同,一去不复返,从出生到长大,以至衰老、死亡,每一分、每一秒,都只能经历一次,是单向的。&&&&&&&&&&&&&&&&&&&&&人类真的能够自由在空间中穿梭吗?其实不是,高度维度,也就是上下,跟前后左右不一样,人们在上下获得的自由度远不及前后左右,距离上,我们走村串巷,每天百八十里都没有问题,高度上,跳高的时候不过一米,爬树的时候也不过几米,甚至,走一段有坡度的路,会让人气喘吁吁,更不用说穿山越岭,至于飞翔,则只是停留在想象里,停留在神话故事当中。&&&&&&&&&&&&&&人类对于高度维的使用还不如近亲猴子,它们能够在树林间上下穿行,当然,在树林间靠体力穿梭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能力,只是生存压力下的适应行为,但毕竟聊胜于无。人虽然生活在三维空间,但自由度却停留在二维——我们只能依附于地面上生活,无论在陆地、水上还是山林,我们能随意通达的,一直只有地面以上的几米。我们的眼光可以穿越太空,但身体却被牢牢地锁在了地面,限制了高度上的自由。&&&&&&&&&&&&&&人类技术的进步,从时空的角度看,就是不断拓展维度。当飞机火箭腾空而起,当潜艇深入海底,我们利用工具不断获得高度自由。科幻电影会来得更加直接,“钢铁侠”背上喷气背包就能飞起来,最近的“木星上行”给出了人们对于高度自由的更直接阐释:男主角能够像在地面一样,在空间任意高度、任意角度的斜面(其实没有固定的面,只需想象出空中某个位置的面就可以)上滑板,忽上忽下、自由轻盈。&&&&&&&&&&&&&&人能够在前后左右上下任意空间方向中穿梭,从第三维度(高度)上解放了出来。用不了多久,堵车或者说地面拥堵就不再是问题,我们就能获得高度上的足够自由,我们能够在任意高度上行走,房子高达数千层,从地球到月球会开通列车而不是飞船。此时,我们不是靠火箭的推动来抵抗重力,就像水平移动不受重力阻碍一样。&&&&&&&&&&&&&&(《人工智能》电影剧照)&&&&&&&&&&&&&&&&&&&&&·时间穿梭·&&&&&&&&&&&&&&三维空间的自由非常有趣,那时间怎么样,可控吗?自然的时间不仅仅是单向的,而且速度是恒定的,时间以每天24小时的速度在消逝,我们到不了未来也回不到过去。&&&&&&&&&&&&&&数字映像已经差不多可以让我们“回到”过去了,采取全息的、视网膜高清记录的现场,人类的眼睛已经失去辨别真假的能力,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将刚刚过去的一天不断重复,成为一个永远跳不出的循环。记录让我们回到过去,甚至一直停留在那里。&&&&&&&&&&&&&&未来科技可以将逝去的亲人留在身边,我们可以不时回到几年前,去重温那些天伦的日子。未来怎么样?也没有问题,如果儿童的父亲不幸壮年去世,科技可以利用DNA演绎出他的中年、老年,伴随孩子未来的成长岁月,避免失去亲人的遗憾。&&&&&&&问题在于,如果孩子的父亲没有去世怎么办?如果孩子父母离婚,母亲会“演绎”出一个孩子的父亲留在身边吗?另一个真实的父亲怎么办?我们在空间穿梭的时候,可以故地重游,不用担心赝品的问题,时间旅行打开的不只是自由,更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每一个人拥有的世界都将是独立的,科技创造了时间穿梭,也让每一个人彻底孤立。&&&&&&&&&&&&&&·想要就有·&&&&&&&&&&&&&&能够想象未来,我们取得了高度的自由、时间的自由之后,会回到祖先们习惯的树上吗?我们是否只是满足身体在物理空间的移动?&&&&&&&&&&&&&&自由穿梭满足了人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就像孩子进了游乐园,好奇之后了呢?大多数人并不愿意每天考虑如何穿梭,成为时空世界的运动健将。时空穿梭的更高境界是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当我们想回到中学的校园,不用费力开车或者开飞机穿梭于空间,校园在想要的时候直接出现在身边就好了,想要吃饭桌上就有饭,想要睡觉身边就有床.&&&&&&&&&&&&&&想要就有更符合人们的期望,快速的
,足不出户,能够在人们来不及反应的时间内,打出面包、火腿、牙刷、牙膏……人能体验到的,只剩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们甚至不屑与人交流,3D打印出来的改良过的“你”,跟我聊天的时候要比你温文尔雅的多。让人不仅想起那句自恋的名言:“我要嫁给自己,只有自己才足够出色取得自己的满意”,真是的,未来,我们只习惯和自己在一起,那才是“死宅”们向往的世界。
中国正迎来最伟大的互联网投资时代&&&&&&&&&&&&&&&&&&&&&王禹媚高端金融混业俱乐部&&&&&&&&&&&&&&本文作者为董事总经理\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王禹媚&&&&&&&&&&&&&&火星老爷爷评语:无论观点和结论最终是否能被完全验证,这是一篇让人脑洞大开非常有价值的文章,值得我们共同学习和提升,让我们一起拥抱这个伟大的时代!&&&&&&&&&&&&&&看完全文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1.什么是第二代互联网?&&&&&&&&&&&&&&2.京东和是否会到1000亿美金市值?&&&&&&&&&&&&&&3.蚂蚁金服市值未来会超越市值吗?&&&&&&&&&&&&&&内容提要:&&&&&&&并不是所有的流量都能赚到钱,比如说同样是做流量变现,天涯也有、百度也有、新浪也有,为什么新浪的广告收入比较稳定,而百度的广告收入却不一样?&&&&&&&&&&&&&&&&&&&&&我们说的一些“互联网+”的领域,“赢家通吃”原则有它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认为在第二代互联网时代也许不会完全试用。&&&&&&&&&&&&&&&&&&&&&第二代互联网已经不是单纯的供给创造需求的时代了,它会变成一种信息能量,重塑现实的供需关系,所以我们说第二代互联网是给传统产业以互联网,而不是给互联网以传统产业。所以前些年大家比较恐慌的观点——互联网把传统打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认为整个互联网投资的大浪潮还没有完全真正的到来,真正到来是在注册制之后大量的优质互联网公司向A股和
涌来,这样兴起的浪潮下,我们不应再当做热点板块来炒,而是应该主流的资产结构分配在这里,股市的结构应该反映未来的经济结构状况,这样的阶段,大家没有太多的必要去苛求从PE的角度来选股,更多的是考虑企业的卡位。&&&&&&&&&&&&&&&&&&&&&以下为3月27日华泰证券电话会议全文:&&&&&&&&&&&&&&各位投资人,大家下午好!我是华泰证券的互联网研究员王禹媚。很荣幸今天下午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听我讲关于“互联网+”的一些观点。&&&&&&&这一期出的是“互联网+”报告的总概篇,重点还是希望在宏观和中观的层面,给大家提供在哪些行业、哪些领域挑选适合“互联网+”标的的视角。最近很多投资者是把“互联网+”当成一个主题来理解的,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讲,这是从产业、资本层面,甚至是估值体系层面,一个整体的转型临界点,一个变革的时代。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观点,也就是整个产业、资本层面,还有估值和未来投资层面,到底会发生哪样的变化,通过我们的角度提出一些明确的观点、一些预判,有不尽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含。&&&&&&&第一部分,产业重构&&&&&&&&&&&&&&&&&&&&&我相信最近大家能够感受到身边的创业潮,由于我是同时身处在互联网圈、娱乐圈以及资本圈这三个圈子里面,所以感觉愈加强烈。就像公募里面的“奔私潮”,互联网公司里面有一些人出来创业,还有另一拨传统产业的人,比如说以前做汽车的、做服装的都开始创业。这有点像90年代那会儿,能感觉到身边的人都纷纷在问同一个问题,你下海了没?现在身边的人都问的一个问题是,你创业了没?或者是你至少参加了一个创业团队了没?&&&&&&&之前有一个观点认为,这是美元VC投资的热潮来推动的?我们认为不是,那么这背后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因为整个产业,尤其是在互联网化的普及,人口结构的变化,80、90后这一波消费主流人群主导着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而技术和需求的双重重叠带来了各式各样的产业机会。如果大家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禹媚的传媒互联网研究”),回复相关信息就可以看到我们对需求变化和技术变化一些观点的文章。&&&&&&&我们认为这样的一个变化,在中观层面是互联网从第一代走向第二代,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代互联网是BAT、新浪、搜狐、网易之类的公司,他们有几个共同的特点,这类公司起源于技术革命,是供给创造需求。之前大家开玩笑说,一开始的商业模式都是C2C(Copy&to&China)的商业模式,他们都是一群要么是海归回来的极客、要么是国内技术领域做得还不错的一些人,他们基于技术革命创造的机会而创业,所以第一波互联网的源起是供给创造需求,这个世界的商业规则是由他们自己来定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代互联网的产业链特征是产业链比较短,主要是在线上完成的;而且他们最核心的商业模式,都是流量变现,流量变广告或者游戏,这是大家听的比较多的观点。这样延伸出来的规则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让流量变现,怎样才能挣到钱呢?&&&&&&&并不是所有的流量都能赚到钱,比如说同样是做流量变现,天涯也有、百度也有、新浪也有,为什么新浪的广告收入比较稳定,而百度的广告收入却不一样呢?我们认为本质的差异是是否掌握一个领域流量的垄断权,这样才有定价权。所以第一代互联网是流量的时代,最核心最牛的人是什么?是极客。还有一个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是英语好,英语好才能拿到美元的VC,才能用这一轮的资本去卡住位置,促进整体的创新,去孵化出来。所以第一代互联网核心商业规则是流量的垄断权和定价权,就是大家听的比较多的“赢家通吃”的原则,很多人把这句话拿到现在,在我们说的一些“互联网+”的领域,“赢家通吃”原则有它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认为在第二代互联网时代也许不会完全适用。&&&&&&&按照第一代互联网的“赢家通吃”规则,按照“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往后发展应该如何演绎?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都进入一种迷茫,比如说很多人都玩过的开心网、人人网当年流量都是一骑绝尘,电商领域当当的流量曾经是遥遥领先于京东的,视频领域优酷土豆是曾经的王者。我们站在今天的时点来看,我们可以看懂京东、乐视的商业规模,但是我们三年前挨家挨户去路演,告诉大家有一天我们的乐视甚至会超过优酷土豆,大家可能并不认同,现在我们认为乐视这样的企业不再是超过优土的问题了,它可能会超过Netflix。&&&&&&&第一代互联网发展演绎出来的商业规则是流量通吃,但我们会发现很多东西现在不灵了,我们在电商领域投当当会失败,在视频领域投土豆和优酷,没有投资乐视网赚的钱多。有一拨人已经开始反思了,想得清楚的人已经杀进去了,但是大部分人,因为咱们A股早年并没有第一波互联网特别大的公司,而过去这些年新兴市场领域的机会也不大,总是把TMT当成一个炒题材的领域。我们现在特别认真的、特别诚恳的,恳求大家,不要再把我们单纯当做炒题材的领域,我认为这是中国经济转型非常重要的发展领域,这里未来一定会诞生真正的、主流的千亿级以上的一批大公司。&&&&&&&那么第二代互联网的商业规则应该怎样呢?在我们的报告里面首次提出了我们的观点。我们认为互联网本质上正步入第二代,这刚好契合总理提“互联网+”的国家战略,真正在产业实践中的一些人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体会到了什么?第二代互联网已经不是单纯的供给创造需求的时代了,它会变成一种信息能量,重塑现实的供需关系,所以我们说第二代互联网是给传统产业以互联网,而不是给互联网以传统产业。所以前些年大家比较恐慌的观点——互联网把传统打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互联网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呢?很多人问我我会说,第二代互联网变成了水电煤一样的东西,和一些传统产业的人聊的时候我会说你们忘掉互联网,你就想着你的服务和产品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而互联网只是要达到你这些目的的一个途径而已。第二代互联网不再是供给创造需求了,而是重塑现实社会供需的一个工具,就会导致什么?产业链被拉长了,不再像第一代互联网一样,单纯在线上就可以完成,这个大家都可以理解。后面的问题就来了,既然产业链拉长了,咱们第一代互联网里面,最强大的一些人,比如说对技术、对流量、对资本能够掌握得比较好的一些人,在第二代互联网是不是能够继续赢呢?我们认为不是。第二代互联网里面,第一拨能参与进来的人,是在产业里面对原有的供给关系和产业自身有足够的认知,知道产业的痛点在哪里,同时用互联网的方式来重塑的这类人。所以很多人问我,你说了这么多,第二代互联网到底商业模式是什么?第一代大家看得很清楚,就是用UV、PV、DAV这些指标来衡量它,而第二代互联网商业模式现在基本上是五花八门,昨天我们统计“互联网+”到底要有哪些行业参与,最后统计出来的结果是所有行业都参与。&&&&&&&实际的情况,我们认为现在就像什么呢?就像一两百年前,有两个农场,一个农场是非常好的组织架构关系,雇佣的工人非常高效地在劳动,但就是没有电;而隔壁的另一个农场是有电的,它在当时就是“电+”的农场。我们现在所谓的“互联网+”,就好比原来的“电+”。所以确实每个行业都会有机会,那么当每个行业都有机会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公司一说接触互联网,就可以屌丝逆袭,就可以破茧成蝶了?我们认为其实不是的。近一年时间,我拜访了许多互联网相关的创业团队一直聊这样的问题,最终我提出了一个思考维度,供大家参考,不一定正确,但希望给大家相对清晰的一个框架,可以让大家有逻辑的去寻找。我们的角度是怎样的呢?我们认为第二代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分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方向是往上升,往上升是云化&
化。第二个方向是什么?是往下沉,是
化。所以最近有人问过我,说你给我讲讲O2O行业,我非常认真的告诉他,O2O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种商业模式。就像B2B、B2C一样,都是一种商业模式。&&&&&&&在这两个领域里面,我们先说往上升,往上升是云化、大数据化,第一拨互联网领域里面,有一些可以往第二代来转,尤其是BAT,尤其是里面的腾讯和阿里,就是进入了一个云化、大数据化的状态,渐渐的变成了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领域,他们通过大量的数据,他们伴随移动互联网,能够实现这样的一个过程,腾讯通过它的微信,阿里通过它的手机淘宝、支付宝,依托移动互联网走入现实世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腾讯和阿里不但可以获取你线上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把你在线下的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数据开始累积,它们变成了一个公共设施一样的平台。&&&&&&&所以在云化大数据化的状态下,甚至未来的组织结构都会变化,终极状态的组织结构是怎么样的呢?现在的阶段,我们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是比较常见的,其中顶层的人是有信息优势的,获取了信息优势之后,他再通过最高效的组织方式让下面的人去执行,所以你会看到,传统产业里面的首富代表是万达的王健林,万达这样的公司最大的特征是组织高效标准化的和军事化的管理,我不求每一个人的创新,但求每一个人的标准化。但是未来的组织结构会是怎样呢?会是在云化&大数据化的基础上(这是最底层),你看我们的这篇报告周三中午发出去以后,加上媒体转载的点击两天已破百万了,通过这个你就会发现,整个信息的流通是极高效、极迅速的。我们上一代人,小学同学叫什么可能都忘了;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可能已经被拉入微信幼儿园的群了,你所走过的点点滴滴的记录都会存在。&&&&&&&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认为未来社会的组织结构信息的获取对每个人都是高度平等的,它就是底层的公共设施,它可以为你想做的任何事情提供“拎包入住”式的服务,或者在这种公共设施上,形成合伙式的或者是能激发个人能量的组织形式在上面进驻。现在美国有三分之一的人流动办公,之前有小朋友回来跟我们讲,曼哈顿最好的写字楼,已经把单个的办公室都打掉了,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小会议室,大家平时是散在各地工作,散在最能激发你创作灵感的地方工作,需要合作的时候,社交化网络一联系,瞬间到了楼下,大家开始聚在会议室进行沟通。也许我们现在的工作模式,每天这样的状态,在下一代人看来会是过去式了,就像我们现在看上一代人插着红旗,放着喇叭去上工的状态。&&&&&&&为什么要讲未来的组织形态,这样我们才能理解,这种真正的云化、大数据化的平台,未来可能面临的巨大的空间和成长的规模。有人问我说,蚂蚁金服未来会不会超过工商银行,我想了一下,我说第一不是可能而是肯定会超过工商银行,第二可能会超过四大行的总和,这个只是一个假设,我们未来再来验证,因为我想它可能会是一个大的华语区的基础公共设施,所以这是云化和大数据化,未来会带来千亿级美金以上的、超级巨无霸的公司,会比原来的传统产业更要垄断。&&&&&&&第二种方向是下沉,下沉是什么商业模式呢?是O2O化。过去很多人问的是,海信和乐视谁会赢,我觉得你不要老去苛求谁会赢的问题,我们买电视机的本质是为了获得娱乐,所以我觉得朝这个方向来发展,O2O的发展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产业自身的属性和性质。所以在寻找O2O领域哪些公司能赢的时候,我今天是把产业从纯2C的角度来讲,至于2B的角度,后面会有各行业领域同事专门做研究,大家可以持续关注。&&&&&&&2C的角度来讲,把产业我认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行业是原来的产业集中度比较高,标准化程度比较高,里面已经诞生了比较优秀的龙头企业,这类产业的特征是龙头企业一定是享受了渠道和品牌的溢价,一定是有高效的渠道网络和成熟的品牌运营的模式。这类公司渠道层面上解决信息流动和物质流动的高效问题,品牌广告解决的也是信息和信任度建立的问题,所以这类公司面临互联网怎么O2O化呢?我觉得他们会发生的是产业链的重构和颠覆。为什么呢?因为原来的人已经做的太好了,你跟人家比卖洗衣机、比卖电视机、比开店,你搞不过人家,那么你能干的是什么?是商业模式的降维打击,怎么降维法?你把他的盈利点变成你的成本,而把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疏通,最优化的、直接把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最终达成的效果是什么呢?就是用户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效率获得更好的服务,那你就能在其中的一个环节中获得你的收益。&&&&&&&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下,大家会看到,京东也好,乐视也好,小米也好,其实本质上都是干的这个事情,这个就可以解决我们刚才从第一代互联网往第二代互联网转的时候面临的一个疑惑。我们在抱着流量为王、赢家通吃的原则去投的时候,投当当和优土的收益不高,为什么?因为对乐视、京东、小米这样的公司而言,它都是贯穿着产业链去看的。对当当而言,还在图着卖的书量大了可以挣多少钱的时候,京东已经把图书作为一个搜索频率最高的标准品,卖一本书哪怕会亏五块钱,但是我可以获得一个有效的注册用户,甚至是一个有效的交易用户,这对互联网公司现在一个用户100块钱的获取成本而言,这笔生意就是很值的,然后你可以通过它再买别的非标的、毛利高的东西再挣钱,而且对京东这类公司而言,原有的商业零售产业链里面,还有哪些是可以打掉的,渠道的价值是可以打掉的,物流也是不舒服的痛点,这类问题京东都可以解决,所以它会去建物流,会往上游供货,因为他对这个产业链有着高度的认知和理解。2010年的时候我们带着二级伙伴的小伙伴去看京东,当时有人跟我讲,这就是一个骗子公司,亏得厉害着呢,现在也有人这么说。我们认为不是这样的,这是商业模式的降维打击。家电企业,有人问我海信能不能成功,我认为成功是可能的,哪天它不靠卖硬件赚钱,而是寻找到商业模式明确的、其他领域的挣钱方式,而只是把电视作为硬件的一个入口,作为一个带来消费者的入口就可以了,而且可以增强服务的黏性,可以持续下去。&&&&&&&除了这些,比如说小米,那就更直接和典型了,它把原来的渠道打掉了,直接在线上销售,又把到电视台投放广告费的方式也打掉了,雷军同学亲自营销,用新媒体的口碑方式进行营销。所以这样的一个状况下,我们说这一类带来的什么人能成功,就是原来标准化程度、集中度比较高的这一类产业,我们认为对原来产业有深刻的认知,但是不一定做得这么大,就是原来这个行业的屌丝们,同时对互联网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或者有传统+互联网混搭的团队,这样的公司是有机会的。原来越大的企业越难掉头,“成功是成功的墓志铭”,他们最难逾越的就是价值观。这是第一类公司,因为原来行业的标准化保证了这类行业可以形成一定的集中度,而互联网的方式来了以后,会使得集中度更高,更高了之后呢这类的公司可以采集在传统产业里面的数据,通过数据的采集,一定程度上开始逐步逐步的像我们刚才说的向上升的方向发展,往云化、大数据方面发展,我们认为未来也是可以产生千亿美金级的平台级公司,包括京东、小米、乐视都属于这类公司。&&&&&&&第二类产业就是“心塞行业”,是我们新招的腾讯来的小伙伴刘嘉骏想的名字,比如说对我而言最怵的就是装修,以前有一个朋友跟我说,装修的时候两口子会把一辈子吵的架都吵掉了,后来我装修的时候,委托给别人了,我们两口子都不管,但是这个是基于对别人的信任。还有很多心塞的行业,比如说旅游、教育、餐饮、中小企业贷款,是由于垄断、体系不成熟、信息不透明。之前有人到处转文章说你们A股互联网泡沫化,你看人家德国,原来的产业就很厉害,那我想说的是,这类产业在海外,由于人家发展了几十年了,人家这个行业也没有不透明、垄断这些制度障碍,使得他们发展得很成功。在中国,我们说制度的痛点、产业发展的痛点和弱点,反倒成为我们弯道超车的优势。所以目前的状态,我们现在这一类产业,原来的弱势依托于互联网的工具,可以扭转成为优势了。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互联网企业在打击第一类产业的时候,会发现太好打击了,它们被打蒙了,于是又试图进入这里的第二类产业了,比如说小米去做装修,也许可能成功,但是当它进来装修行业的时候,发现这个行业的坑太大了,原来行业的优秀者并没有把商业规则梳理得那么标准化了,不是那么好学习的。所以传统产业优秀的人利用互联网的工具有一到两年的转型期,等到互联网公司进入这些领域通过挖挖人、疏通疏通或许也会闯进来,给互联网企业两年的学习期的话这个时间有点长了,所以传统企业转型要尽快。所以传统心塞产业里面学习能力强的优秀龙头公司,是有机会用互联网的方式来重塑这个产业链。&&&&&&&比如说我们拿装修做比方,在土巴兔这样的平台上,你把整个装修的人员形成一定的规模,形成一定的咨询体系的可评价等。我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比如说我要装修,我在线上看,看了以后,我到线下的体验店,可以直接地摸一摸材料,选了以后,统一配送这些材料到我装修的房子里,我用不完的可以退掉,用得好的他可以持续的供货,我再也不用跑到郊区的批发市场和建材市场去买。我钱交给他,他平台上合作的装修公司给我装,装完了以后,我可以评价整个装修的质量,甚至都有录像录下来整个装修的过程,我也不用天天一下班就去盯着看。这样一系列地把痛点各个环节的打通和解决,这是传统装修公司来做的事情。&所以这一类心塞行业,我们认为原来龙头企业怎么突破都突破不了四五百亿的行业,可以用互联网的方式把这个行业的集中度大幅度增大,然后提升行业的标准化,也可以把自己的规模做到千亿以上。原来行业里面做的不错,学习能力强的企业,有较好口碑的公司,是可以把握住这个绝地逆转的公司,实现指数级上涨,这类公司很多是没有上市的。&&&&&&&我们总结一下互联网从第一代“流量!流量!流量!”的时代进入到了第二代互联网变成水电煤的时代,我们面临的可能是从原来几千亿的市场(互联网广告+游戏),进入的是互联网可以参与的数十个子领域,每个领域可能都是上万亿的市场空间,这就是为什么会产生创业潮。而在这一轮创业潮稳定之后,重构之后中国是有可能引领世界的,因为“大数据红利”。我们人这么多,我们数据化程度这么高,每个领域每个行为都可以数据化留存,那我们被互联网武装过的这些先进产业,这些新的巨无霸的企业,再去打击海外的传统的、做的很优秀的企业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是可以有机会弯道超车的,这就是我要讲的产业重构。&&&&&&&第二部分,资本重构&&&&&&&&&&&&&&&&&&&&&关于资本的重构,投资人们感触都会很深,所以我相对说得简洁一点,最核心的是讲一个身边的例子。过去这半年里面,我接触了一拨家乡的传统产业、地产的企业家,过去这么多年迅速的发展挣了一大笔钱的企业家们,他们来找我就问一件事,他们说看京东、小米、乐视这类公司看不懂,但是现在我们自己的产业不想再往里投钱了,但是手上的这些钱能不能找一些新兴公司去投一投。我说好啊,当时我没有想明白,我想当然地跟人家说,人家美元VC管理人很多也是中国人,投得特别好,你们跟他们见一见,他们跟互联网圈很熟的,比单纯的炒股票的收益要大。但拉过来聊以后,发现聊得都很好,观念很认同,但是有个东西谈不笼,是投资期限的问题。他们VC大都是要锁十年的,而中国这些产业资本没有经过资本市场的教育,他觉得我的钱积攒下来还不到十年,你让我把钱给别人管十年,那不行,不放心,所以很难投。后来他们说那你给我找几个二级市场的,他们发私募产品一年期或者是两年期的这类的会比较适合。所以我想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对二级市场的投资,这一轮传统产业资本向新兴行业的转移方向是确定的,因为这种造富效益太显著了,所以我认为这是资本的盛宴来推动互联网最好时代的到来。&&&&&&&除了资本的转移之外,我认为这次A股会是主战场,一定程度上超过海外。为什么呢?因为其实目前垂直领域的这一类公司,像58同城做O2O都很有优势的,包括易车、都是做的不错的公司,但是老美不认,美国资本市场90%是机构投资人,他们最愿意投的就是Copy&to&China的商业模式,这些他们才看得懂。所以,
到美国去卖的时候讲的是什么故事?讲的是美国的+Ebay+Paypal等等,老美一听就听明白了。但我们汽车之家去
上市,你说汽车之家是美国的什么?老美不一定看得那么清,所以他愿意买你的什么呢?除非你做出优秀的业绩来,所以我们说公司的资本卡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典的案例,比如说当年娱乐产业起来的时候,咱们是个中国人都知道,电影在中国是高速增长的产业,应该大力的发展。但是老美说,电影我们这儿发展了很多年了,是稳定的成熟产业,所以博纳影业在美股估值很低,现在在产业里对人才的调动、资源的聚集跟国内的华谊、光线、华策都有了一些差距。包括游戏也是一样的,国内上市公司比登陆海外公司有更大的优势,登陆国内A股比海外有两个优势,第一知名度的优势,第二更重要是资金卡位的优势,因为认知你能感受到你的成长,所以愿意给你更高的估值。我们认为一定程度上,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正在回归他的本源。大家不要抱怨过去这么多年二级市场没有那么好,是因为过去几年中国资本财富的累计还没有达到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投入到先进产业的时候。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样的一些产业资本要往这些领域来投的时候,二级市场是比较好的落脚点,有点像90年代下半期的美国市场,但大家担心会不会重现互联网的泡沫,我们认为不会,不会完全那样,所以我们来讲第三部分估值的重构。&&&&&&&第三部分,估值重构&&&&&&&&&&&&&&&&&&&&&在产业重构、资本重构,尤其是大量产业资本通过二级市场向互联网转移的时候,这一定是一个结构化、流动性过剩的状态,所以我们讲估值的重构会进入投资三阶段。&&&&&&&第一阶段“抢筹码”阶段,是大量的产业资本涌进来,投向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新兴领域,传统的产业资本对当下的焦虑,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长期的期望,会使得他们狂热地进入代表新方向的领域,但是你让他投一级市场或许不太愿意,这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第一个阶段就是抢筹码,很多文章会说,你看海外美股上市的中国公司比A股所谓互联头公司好太多了,A股太泡沫了,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刚才我们也说了资本结构的问题,因为A股是需要进行转型的,所以第一拨进来的钱首先买的是乐视网和,这说明大家还是比较理性的,这确实是A股代表的互联网龙头公司,涨到100亿美金之后,遇到雷布斯的“100亿美金陷阱”(不是BAT那样互联网平台级的公司估值就很难超过100亿美金),这类公司不像传统的公司,那么明确的用PE等方式估值,所以这就是一个矛盾,实在买不下手了,我们就会去找替代品或者是差不多的,这样的效应下,你看相关的一些公司就去跟着涨,造富效应又使得其他公司纷纷往这个方向转型,我们不应该太多地鄙视这种状态,这是一个好事,现在是些“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坏孩子,世界是坏孩子改变的,好孩子也会急了,现在像分众私有化回来,好孩子们会越来越多。所以我认为整个互联网投资的大浪潮还没有完全真正的到来,真正到来是在注册制之后大量的优质互联网公司向A股和新三板涌来,这样兴起的浪潮下,我们不应再当做热点板块来炒,而是应该主流的资产结构分配在这里,股市的结构应该反映未来的经济结构状况,这样的阶段,大家没有太多的必要去苛求从PE的角度来选股,更多的是考虑企业的卡位。&&&&&&&第二个阶段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第二个阶段涨多了之后,大家心里都没底了,回调的时候可能会很厉害,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我管它叫做“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阶段,因为A股现在是个矛盾体,就是已经在赛道跑出来的真正龙头,超过100亿美金市值的公司,大家觉得没法买,但是现在如果出现一个600亿的券商或者是银行,你是不是会觉得特别的便宜呢?这是对真正龙头的低估。而投那些沾点互联网皮毛的公司,完全是处于VC状态,可能只有5%的概率能做出来,这些公司现在是高估值,按照这类公司的估值,按的逻辑估乐视网,乐视网应该值3000亿市值。所以在这样的状态下,第二个阶段,一旦市场回调的时候,那更是买龙头绝佳的时候,所以我说叫“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阶段,怎么看穿,参考我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讲的筛选,尤其是第二部分筛选行业的逻辑。&&&&&&&第三阶段是“早已辨你是雌雄,详细跟踪最重要”。我们认为到2017年以后,也许注册制放开以后,好的公司起来了,商业模式也在迭代,好的商业模式也进入到了各个领域。比如现在互联网教育还没有诞生杀手锏的商业模式,也许到时候商业模式已经迭代出来,这个时候我们称“早已辩你是雌雄”,这个时候我们具体地跟踪,才能回答你下个季度的现金流怎么样,特别详细地可以估出公司的价值,但如果现阶段用这个标准来挑标的那一定会精神分裂的。&&&&&&&那现阶段如何给一个估值方式?A股现在整个产业资本往这个领域转移,我认为A股互联网相关领域的估值进入了VC化的模式,第一,产业空间必须足够大。第二,企业卡位必须是非常到位,第一是商业模式卡位,那么问题来了,有些行业杀手锏的商业模式还没有迭代出来呢,但这时候也需要卡位,卡什么呢?卡两个,卡位董事会所能调动的产业资源有多少,因为现在是一个生态链的竞争。第二个是资金的卡位,手上能够拿出多少钱,这就是为什么我说A股上市的公司比海外上市的公司强,如果差不多的公司在A股上市一定可以打败在美股上市的公司。第三,我觉得VC投资方式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的愿景和职业精神,这些企业家的特点,至少心态是开放的,对新事物是绝对开放的,是愿意接受的,是愿意积极去学习的,形成一个平台化的能够激励组织创新的结构模式,这是非常重要的。&&&&&&&&&&&&&&总结&&&&&&&&&&&&&&&&&&&&&以上就是我们整个“互联网+”第一篇的报告主要观点,我们说叫重构的三次方,我们迎来最好时代。&&&&&&&第一,我们的产业正在重构,尤其是进入了第二代互联网之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在被互联网重塑,重构之后,我们的大数据红利会使得我们弯道超车。&&&&&&&第二,我们资本市场正在重构,回归它本源的作用,过去10年累积下来的产业资本通过中介投入到先进产业,来培育激发新兴产业的创新,而这次的主场是在A股市场。&&&&&&&第三,我们的估值,我们的投资理念,我们的人心,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也在进行重构。&&&&&&&&&&&&&&来源:禹媚的传媒互联网研究
以股会友:&&&&&&&&&&&&&&&&&&&&&揭开
神秘的面纱和行业投资点&&&&&&&&&&&&&&前面几篇文章都获得了大家的认可,特别是上一篇MEMS
的分析虽然在*的头条上才呆了几分钟,但是获得了大量人的认可,赞助雪币的就超过100人,远远超过了那些在*头条上放了一天的文章。说明了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所以我更加相信了那句聪明的投资者都在*球上。这么好的反响当然离不开&和_
研究员&的转发,特别工莉作*电子类专业分析师的肯定是大家信任的源泉。大家的这种认可更加坚定了我走高端走路线,写出好东西的决心。应&请求写点新东西,其实整个技术
哪有什么新的东西,就为大家分析一下现在最火的工业4.0吧。这一篇同样花了我半个月的时间。我之前在公司还策划过自动化产线,但是要写成分析文章还是花不少时间,一是要找出资料和数据,二是要去做一个独立的分析判断,三是要简化到非电子专业的人能看懂。&&&&&&&工业4.0的演变过程以及核心思想:&&&&&&&工业1.0:机械化&&&&&&&&&&&&&&&&&&&&&蒸汽机取代人力,效率大幅度提升,但各台机器还是独立的。&&&&&&&工业2.0:流
驱动取代了蒸汽。&&&&&&&&&&&&&&&&&&&&&用劳动分工的办法将几十人组成一条流水线,整个生产过程由几条流水线组成,大量减少了产品的流转过程。减少了产品的般运,大幅度提升了效率。&工业3.0:自动化&&&&&&&&&&&&&&&&&&&&&电子和
技术的进步,使得的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大量的使用自动化设备(标准的和非
自动化设备),最重要的一点是广泛实现了装配自动化,
辅助的大幅度地提高了质量与生产率。产品越单一效率越高。&&&&&&&&&&&&&&工业4.0:智能化、
络化生产。&&&&&&&&&&&&&&&&&&&&&&&&&&&&&&&&&&&&“工业4.0”就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
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泰禾集团上班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