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大于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是否越接近越好

拉伸试验的作用及试样的形状及尺寸[教育]doc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拉伸试验的作用及试样的形状及尺寸[教育].doc
拉伸试验的作用及试样的形状及尺寸[教育].doc
拉伸试验的作用及试样的形状及尺寸[教育].doc
简介:本文档为《拉伸试验的作用及试样的形状及尺寸[教育]doc》,可适用于初中教育领域,主题内容包含拉伸试验的作用及试样的形状及尺寸教育拉伸试验的作用及试样的形状及尺寸答:作用:测定材料的弹性强度塑性应变硬化和韧性等许多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形状:光滑圆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1. 拉伸试验的作用及试样的形状及尺寸 答:作用:测定材料的弹性,强度,塑性,应变硬化和韧性等许多重要力学性能指标;
形状:光滑圆柱试件,板状试件;
尺寸:①圆柱形拉伸试件:试件的标距长度Lo应比Do要大得多,通常Lo>5Do; 板状拉伸试件:标距长度Lo应满足下列关系式:Lo5.65Ao 或11.3Ao;其中Ao为试件的初始面积。 2. 应力状态柔度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应用? 答:应力状态柔度系数:在各种加载条件下,最大切应力τmax与最大正应力σmax之比,记为α,α=τmax/σmax.。α(拉伸)α(扭转)α(压缩) 3. 金属材料的弹性不完善性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弹性不完善性是指收到应力作用是,没有立即发生相应的弹性应变去除应力时应变也不是随即消失,包括弹性后效,弹性滞后,包申效应三个方面。 4. 金属材料使用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材料有什么要求?(强度和塑性) 答:在进行材料选择时,设计师必须首先考虑强度,导电性或导热性,密度及其他性能。然后,在考虑材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行为(其中材料的可成塑性,机械加工性,电稳定性,化学持久性及辐照行为是重要的。)以及成本和材料来源。 所谓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材料抵抗变形和破坏(断裂)的能力成为强度。根据外力的作用方式,有多种强度指标,如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一般情况下多以抗拉强度作为判别金属强度高低的招标。 机械零件在使用时,一般不允许发生塑性变形,所以屈服强度是大多数机械零件设计时选材的主要依据也是评定金属材料承载能力的重要机械性能指标。材料的屈服强度越高,允许的工作应力越高,零件所需的截面尺寸和自身重量就可以较小。 材料发生屈服后,到最高点应力达最大值σb。在这以后,试样产生“缩颈”,迅速伸长,应力明显下降,最后断裂。试样裂前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值σb称为抗拉强度或强度极限。如果单从保证零件不产生断裂的安全角度考虑,可用作为设计依据,但所取的安全系数应该大一些。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残余变形而不被断裂的能力,称为塑性。塑性指标也主要是通过拉伸试验测得的。工程上常用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作为材料的塑性指标。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σs/σb称为屈强比。屈强小,工程构件的可靠性高,说明即使外载或某些意义外因素使金属变形,也不至于立即断裂。但屈强比过小,则材料强度有效利用率太低。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的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塑性对材料进行冷塑变形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工件的偶然过载,可因塑性变形而防止突然断裂,工件的应力集中处,也可因塑性变形使应力松弛,从而使工件不至于过早断裂。这就是大多数机械零件除要求一定强度指标外,还要求一定塑性指标的道理。 材料的δ和ψ值越大,塑性越好。两者相比,用ψ表示塑性更接近于材料真实应变。 5. 表示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参量有哪些? 答:弹性模量和脆性断裂强度。 6. 工程中测定材料的硬度最常用的方法? 答:测定硬度方法有很多,有压入法,回跳法和刻划法三大类。最常用的是压入法,根据加载速率的不同分为动载入压入法和静载压入法。超声波硬度,肖氏硬度和锤击式布氏硬度属于动载实验法。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和显微硬度同于静载压入发。 7. 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材料弹性常数有哪些? 答:1)纯金属的弹性模量:除了过度族金属除外,一般地讲弹性模量E与原子半径r之间存在下列关系:E=k/rm,式中K与m均为常数,m>1。这表明E随原子半径增大而减小,亦即随原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过度族金属的弹性模量较大,并且d层电子数等于6时弹性模量具有最大值; 2)合金元素的影响:化学成分的重大改变和具有高弹性模量的第二相质点可以使弹性模量发生显著的变化。 3)温度,通常温度升高是原子间距离增大,原子间结合力减弱。因此弹性模量总是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4)加载速率。金属的弹性变形速度很快,远远超过一般的加载速率,因此,一般工程技术中的加载速率不会影响金属的弹性模量。 5)冷变形。冷变形稍稍降低金属的弹性模量。 材料的弹性常数有:正弹性模量E和切变模量G,泊松比υ也是弹性常数,但他与E,G有下列关系E=2(1+υ)G 8. 断裂按照断裂机制分为哪几大类? 答:解理断裂,沿晶断裂,微孔聚合型的延性断裂。 9. 理论断裂强度的应用范围? 答:晶体结构比较完整的晶体 10. 断裂力学主要用来处理哪方面的问题? 答:断裂力学市是研究裂纹体强度与寿命特别是裂纹扩展规律的科学,是固体力学的一门新分支,又称裂纹力学,与损伤力学成为姊妹学科,共成为破坏力学。 研究对象:裂纹体。 研究目标:主要预防控制低应力脆性断裂。 研究内容:裂纹的萌生机制,扩展规律,闭合理论以及动态起始与传播-止裂等。 研究任务:求的各类材料的断裂韧度,建立物体的断裂判据,研究裂纹的扩展规律,研究载荷与腐蚀共同作用下的断裂问题。 11. 多晶体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 答:多晶体金属塑性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 各晶体变形的不同时性和不均匀性 2) 各晶体变形的相互协调性 12. 脆性端口和延性端口的特点? 答:脆性断裂的断裂面一般与正应力垂直,断口平齐而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延性断裂的断裂面一般平行于最大切应力并与主应力成45°.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时,端口呈纤维状,灰暗色。 13. 裂纹体变形的形式?最危险的形式? 答:裂纹体的三种变形模式 1) Ⅰ型或张开型(最危险) 外加拉应力与断裂面垂直,使裂纹张开,即为Ⅰ型或张开型 2) Ⅱ型或滑开型 外加应力平行于裂纹面并垂直于裂纹前缘线,即为Ⅱ型或滑开型 3) Ⅲ型或撕开型 外加应力即平行于裂纹面又垂直于裂纹前缘线,即为Ⅲ型或撕开型 14. 材料脆性――韧性转变影响因素? 答:1.应力状态及其柔度系数 应力状态可以用切应力和正应力表示,只有切应力引起材料塑性变形,简单的讲切应力促进塑性变形,对塑性变形有利;拉应力促进断裂,不利于塑性和韧性。且柔度系数越大,应力状态越柔,越易变形而较不易开裂,越处于韧性状态 2.温度和加载速率的影响 温度对屈服强度影响很大,因为温度有助于激活F-R位错运动,使滑移易于进行。随温度升高,断裂应力σc变化不大,而屈服强度σs变化很大,两者交点为韧脆转变温度,低于此温度为脆断,高于此温度为韧断。加载速率的提高,而相对变形速率增加,超过某一限度时会限制塑性变形发展,提高形变抗力,增加脆性倾向 3.材料的微观结构影响 a.各晶类型影响 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一般不出现韧脆转换而处于韧性状态,没有韧脆转变;体心立方晶格韧脆转变受温度及加载速率影响很大,易发生解理断裂。 b.成分影响
含碳质量分数增加,塑性变形抗力增加,不仅冲击韧性降低,而且韧性转变温度明显提高 c.晶粒大小的影响
晶粒细,滑移距离短,在障碍前塞积的位错数目少,相应的应力集中较小,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晶界对裂纹扩展有阻碍作用。晶粒愈细化,愈易处于韧性状态,降低了韧脆转变温度,提高了韧性和塑性。 15.小木虫 --- 7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同一个材料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断裂强度之间谁大谁小?
同一个材料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断裂强度之间谁大谁小?
同一个热塑性树脂的强度、屈服强度、断裂强度之间谁大谁小?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查看: 66695|回复: 9
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计算公式---请教
有没人知道,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计算公式,能不能告知一下,谢谢
应力除以应变
原帖由&&于
17:18 发表 ( b0 ?" S6 @6 l' T; ~/ I
应力除以应变 * B6 u9 d% {% m3 W! p7 `, F
呵呵,要打假(版主)了。
找本《材料力学》LOOK。
这些强度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不是计算出来的,通过查手册可以得到.
A3钢屈服强度240MPa抗拉强度380MPa
45钢屈服强度355MPa抗拉强度600MPa
有计算公式:屈服强度=屈服点拉力/试样截面积,极限强度=极限点拉力/试样截面积,屈服点和极限点的拉力数据要做材料试样的拉力试验才能得到。不过所有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都可以在材料手册或材料的标准中查到。看来,你还必须补一下材料力学课啊!
[ 本帖最后由 chxwu986 于
23:15 编辑 ]
恩,都挺有道理的,呵呵
好像是有公式的 再找找
有关拉力测试的一般强度&&计算公式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抗拉强度计算公式
抗拉强度(& & & & бb& & & & )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1 p( d9 w4 S$ b( P8 B7 h. P+ t
抗拉强度(tensile& & & & strength)拉力机,拉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 S0 i4 K4 d5 G! X% q. ^
定义:试样拉断前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 g8 V8 a6 m&&J# G5 t* `. J
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符号为RM,单位为MPA。
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后进入强化阶段后随着横向截面尺寸明显缩小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或者强度极限(σb),单位为N/mm2(MPa)。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最大能力。计算公式为:σ=Fb/So$ H&&W. f9 O' j
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顿);& & & & 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抗拉强度(& & & & Rm)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6 c) N' n' T1 J. m
单位:N/mm2(单位面积承受的公斤力)9 v. G( G' x( l% n+ b
拉力试验机+ J' E% B&&Z5 w5 U&&O
抗拉强度:Tensile& & & & strength.拉力机,拉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
抗拉强度=Eh,其中E为杨氏模量,h为材料厚度
目前国内测量抗拉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上海发瑞仪器的拉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抗拉/压强度的测定!& & & &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单位:kn/mm2(单位面积承受的公斤力)
抗拉强度:extensional& & & & rigidity.( }) K( e3 X8 }. b
抗拉强度=Eh,其中E为杨氏模量,h为材料厚度0 j7 t/ A3 p5 o3 a( A
目前国内测量抗拉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抗拉/压强度的测定!3 n0 }, V5 g3 S$ H; |- ]
拉伸强度(tensile& & & & strength)拉力机,拉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是指材料产生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应力。目前国内测量拉伸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上海发瑞仪器的拉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拉伸强度的测定!0 M1 m- O+ T/ d1 P
(1)& & & &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受的最大拉伸应力即为拉伸强度,其结果以MPa表示。有些错误的称之为抗张强度、抗拉强度等。
(2)& & & & 用仪器测试样拉伸强度时,可以一并获得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等数据。! S2 F: c# w9 z! b
(3)& & & & 拉伸强度的计算:0 J- k2 R2 _: C" Q
σt& & & & =& & & & p& & & & /(& & & & b×d)
式中,σt为拉伸强度(MPa);p为最大负荷(N);b为试样宽度(mm);d为试样厚度(mm)。6 s* M9 l* ]8 R% c5 X
注意:计算时采用的面积是断裂处试样的原始截面积,而不是断裂后端口截面积。5 [3 q( w1 y" G6 M3 \) z4 P% b
弯曲强度:材料在弯曲负荷作用下破裂或达到规定挠度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用公斤/厘米2[帕]表示
杆件在受弯时其断面的上部是受压区,而下面是受拉区.以矩形匀质断面为例,受压、受拉区的最外沿的强度就叫做弯曲强度。它与弯矩成正比与断面模数成反比。目前国内测量弯曲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上海发瑞仪器的拉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弯曲强度的测定!
可由下公式表示:σ=KM/W& & & & 其中K为安全系数,M为弯矩,W就是断面模数,不同的断面就有不同的断面模数可在材料力学手册中查到。一般材料的抗弯强度,采用三点抗弯。0 q4 |$ `* g* @; M4 t' ~9 T' Y* H
R=(3F*L)/(2b*h*h)/ s# F: B" R- {&&n% ^& M
F—破坏载荷
h—厚度. e2 E+ ^* L9 x2 G% a0 |* F
拉力机,拉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 }& |* n2 I, G6 A&&J; {
材料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
yield& & & & strength
是材料屈服的临界应力值。
(1)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在屈服点在应力(屈服值);(2)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通常为0.2%的永久形变)时的应力。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能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因为材料屈服后产生颈缩,应变增大,使材料失去了原有功能。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σs或σ0.2)。
有些钢材(如高碳钢)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的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材的屈服强度,称为条件屈服强度(yield& & & & strength)。* F; A9 Y5 ?1 S9 f" c9 j
首先解释一下材料受力变形。材料的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外力撤销可以恢复原来形状)和塑性变形(外力撤销不能恢复原来形状,形状发生变化), J( D+ @" I3 W2 f7 o
目前国内测量屈服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上海发瑞仪器的拉力机,拉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屈服强度的测定!/ N; L4 y&&N6 l5 W4 }, m
屈服强度的计算公式:σ=F/S,其中σ为屈服强度,单位为“帕”,对塑性材料来讲F为材料屈服时所受的最小的力,单位为“牛”,对脆性材料来讲F为材料发生塑性变形量为原长的0.2%时所受的力,单位还是:“牛”,S为受力材料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I4 b, G" ^' Q2 D2 {2 K7 c# E5 `
拉力机,拉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弹性模量; p: v3 v& L+ s% Y9 }
拼音:tanxingmoliang
英文名称:Elastic& & & & Modulus,又称& & & & Young& & & & 's& & & & Modulus(杨氏模量)
定义: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
单位:达因每平方厘米。8 a4 P1 [, U1 e& l8 `
意义: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弹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相当于普通弹簧中的刚度。) m7 b2 q- q6 O4 r' U1 p- {
说明:又称杨氏模量。弹性材料的一种最重要、最具特征的力学性质。是物体弹性t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用E表示。定义为理想材料有小形变时应力与相应的应变之比。E以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表示,单位为牛/米^2。模量的性质依赖于形变的性质。剪切形变时的模量称为剪切模量,用G表示;压缩形变时的模量称为压缩模量,用K表示。模量的倒数称为柔量,用J表示。7 m8 z' p! t( _6 e7 _1 j( G
拉伸试验中得到的屈服极限бb和强度极限бS& & & & ,反映了材料对力的作用的承受能力,而延伸率δ& & & & 或截面收缩率ψ,反映了材料缩性变形的能力,为了表示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抵抗变形的难易程度,在实际工程结构中,材料弹性模量E的意义通常是以零件的刚度体现出来的,这是因为一旦零件按应力设计定型,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服役过程中,是以其所受负荷而产生的变形量来判断其刚度的。一般按引起单为应变的负荷为该零件的刚度,例如,在拉压构件中其刚度为:
式中& & & & A0为零件的横截面积。&&F5 v' H3 E6 a' x9 N" f
由上式可见,要想提高零件的刚度E& & & & A0,亦即要减少零件的弹性变形,可选用高弹性模量的材料和适当加大承载的横截面积,刚度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零件服役时稳定性,对细长杆件和薄壁构件尤为重要。因此,构件的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来说,弹性模量E是经常要用到的一个重要力学性能指标。
在弹性范围内大多数材料服从胡克定律,即变形与受力成正比。纵向应力与纵向应变的比例常数就是材料的弹性模量E,也叫杨氏模量。
弹性模量& & & & 在比例极限内,材料所受应力如拉伸,压缩,弯曲,扭曲,剪切等)与材料产生的相应应变之比,用牛/米^2表示& & & & 。# N* [& L' \/ F. D! T: ?
弹性模量:材料的抗弹性变形的一个量,材料刚度的一个指标。
它只与材料的化学成分有关,与其组织变化无关,与热处理状态无关。各种钢的弹性模量差别很小,金属合金化对其弹性模量影响也很小。! ?+ [% w/ `; Y( k9 q# }
目前国内测量弹性模量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上海发瑞仪器的拉力机,拉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弹性模量计算的测定!) u1 U$ b3 ]: i7 j! c
弹性模量计算公式
E=(ΔF/S0)/(Δ1/Le1),简化就是E=(ΔF*Le1)/(S0*Δ1)
其中,ΔF——应力(一般是0.5MPa到1/3轴向极限力的差值)
Le1——测量标距(一般15cm), M4 w1 Y3 a( R&&Q" `
S0——混凝土试块承压面积(注意15*15cm和10*10cm是不一样的)- x5 E0 f! ~& U$ H; A
Δ1——应变(一般是0.5MPa到1/3轴向极限力之间的变形)
一本机械设计手册,全都有
Powered by导读:什么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这两个强度,这两个强度是通过拉伸试验得出的,直到断裂或达到规定的破坏程度(比如有些对接焊缝强度试验可以不拉断),所以抗拉极限载荷很难评判材料的强度,这是一个强度的表述,就是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材料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外力作用的极限,那什么是屈服强度呢?屈服强度仅针对具有弹性材料而言,无弹性的材料没有屈服强度,都有屈服强度,没有屈服强度一说,材料的原尺寸什么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要说这两个概念,先从材料是如何被破坏的说起。任何材料在受到不断增大或者持续恒定或者持续交变的外力作用下,最终会超过某个极限而被破坏。对材料造成破坏的外力种类很多,比如拉力、压力、剪切力、扭力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这两个强度,仅仅是针对拉力而言。这两个强度是通过拉伸试验得出的,是通过拉力试验机(一般是万能试验机,可以进行各种拉和压以及弯曲的试验),用规定的恒定的加荷速率(就是单位时间内拉力的增加量),对材料进行持续拉伸,直到断裂或达到规定的破坏程度(比如有些对接焊缝强度试验可以不拉断),这个造成材料最终破坏的力,就是该材料的抗拉极限载荷。抗拉极限载荷是一个力的表述,单位为牛顿(N),因为牛顿是一个很小的单位,所以,大部分情况下用千牛(KN)的比较多。因为各种材料大小不一,所以抗拉极限载荷很难评判材料的强度。所以,用抗拉极限载荷除以实验材料的截面积,就得到单位面积的抗拉极限载荷。单位面积上受的力,这是一个强度的表述,单位是帕斯卡(Pa),同样,帕斯卡是一个极小的单位,一般都用兆帕(MPa)来表述。 所以,抗拉极限载荷与实验材料的截面积之比,就是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材料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外力作用的极限。超过这个极限,材料将被解离性破坏。 那什么是屈服强度呢?屈服强度仅针对具有弹性材料而言,无弹性的材料没有屈服强度。比如各类金属材料、塑料、橡胶等等,都有弹性,都有屈服强度。而玻璃、陶瓷、砖石等等,一般没有弹性,这类材料就算有弹性,也微乎其微,所以,没有屈服强度一说。 弹性材料在受到恒定持续增大的外力作用下,直到断裂。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首先,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遵循胡克定律。什么叫弹性形变呢?就是外力消除,材料会恢复原来的尺寸和形状。当外力继续增大,到一定的数值之后,材料会进入塑性形变期。材料一旦进入塑性形变,当外力,材料的原尺寸和形状不可恢复!而这个造成两种形变的的临界点的强度,就是材料的屈服强度!对应施加的拉力而言,这个临界点的拉力值,叫屈服点。从晶体角度来说,只有拉力超过屈服点,材料的晶体结合才开始被破坏!材料的破坏,是从屈服点就已经开始,而不是从断裂的时候开始的! 弄清楚这两个强度怎么来的了,所以说,屈服强度高的材料,能承受的破坏力就大,这是正确的。 但我要说的是不管哪个强度,只拿一个来说事,都不能说明这种材料安全与否或者结实与否! 咱们这里就说钢材吧,别的不说了。关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还有一个参数,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它究竟起什么左右,可能知道的人更少。这个参数就是屈强比!屈强比就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比值。范围是0~1之间。屈强比是衡量钢材脆性的指标之一。屈强比越大,表明钢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差值越小,钢材的塑性越差,脆性就越大!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要引进一个新的指标――延伸率。通俗一点说就是钢材被拉断后,和原来比,伸长了多少。这是检验钢材塑性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个数值越大,表明钢材的延展性越好。上面我说了,当钢材拉伸超过屈服点之后,这个时候的钢材已经不可能恢复原来的尺寸,一直到断裂,钢材都在不断的被拉长。屈强比越大,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差值越小,那么在的加荷速率不变的情况下,钢材被拉长的时间就越短,那么延伸率就越低。 有点罗嗦了!下面进入正题!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只能转换或者传递。当钢材被拉伸的时候,归根结底是能量的转换吸收。在屈服点之前,钢材处于弹性形变期,外部拉力几乎全部被弹力抵消(转化为弹性势能),外来能量并没有多少被吸收或者转化,只有少量转化为热能。当过屈服点之后,外力部分被弹力抵消(转化为弹性势能),而部分则被转化为热能,外力的作用于钢材上的能量,主要是在塑性形变期被吸收的! 我上面提到,材料的破坏是从屈服点开始的。屈强比越低,那么材料从开始破坏到断裂的时间越长,屈强比越高,材料从开始破坏到断裂的时间越短。能量在屈服点到断裂点之间被大量转化为热能。 所以,单纯说屈服强度高或者抗拉强度高,那么这种材料就一定好或者更安全。未必!只有屈服强度高,同时屈强比低的钢材,才更安全一些!可惜,这样的钢材成本太高,都不大可能被用于民用车辆上。 现在钢材除强度,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韧性!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那一家车企对所用钢材的韧性如何做一个描述!基本上都是对钢材的强度大肆渲染!恰恰相反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提高钢材的强度,往往会降低钢材的韧性!降低韧性,就是增加脆性!而钢材的韧性,是关系到钢材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 有一个指标可能被车企有意无意的遗忘了――冲击韧性或冲击功。 用相同的力,推你一下或者猛击你一下,哪个对你的伤害大?答案很明显!钢材的抗冲击能力高低,才是关系的安全的重要因素!没见过那次车祸是慢慢加力直到把车拉断的吧?都是瞬间撞击!如果你扛不住瞬间作用力,你抗拉强度再大有毛用? 从现在已经直到的钢材来看,凡是大于1000Mpa的强度,大多是抗拉强度,屈服强度超过800Mpa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比如40Cr这种常见的“万能钢”(基本上属于干啥都行的),一般的调制工艺屈服强度也能接近800Mpa,抗拉强度900MPa以上。 但是三者兼顾,高屈服、高延伸、有良好抗冲击能力就比较难了!几乎所有的钢材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在提高钢材强度的同时,降低钢材的抗冲击能力!比如10.9级的高强螺栓,抗拉强度在MPa为合格,屈服强度大于940Mpa,延伸率大于10%,冲击韧性59J/CM2;而同材质8.8级高强螺栓(低一个级别),抗拉强度在830-1030MPa为合格,屈服强度大于660Mpa,延伸率大于12%,冲击韧性78J/CM2。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金属材料而言,在提升某些技术指标性能的同时,是以降低某些技术性能指标为代价来实现的。是不能兼顾的。钢铁工业是人类最成熟的工业技术之一,没有什么太多的秘密。钢铁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并非是越高越好,或者越低越好,而是根据需要,将各项指标调整到一个能够兼顾的范围内。对于我们行业的人而言,钢材除了结构上有问题外(指的产品缺陷),各项技术指标没有好坏之分,要看你在哪里用。只有用错地方,而没有用错东西一说。
包含总结汇报、IT计算机、外语学习、计划方案、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旅游景点、出国留学、专业文献以及什么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