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机号后4位是fc2 ppv 513815,昨天我听我朋友说这是数字不好,读起来有 啊,对父母身体不好,

&b&身份证号最后一位是该身份证的校验码,如果出现X,该X并不是英文字母X,而是罗马字母X,代表数字10。&/b&&br&&br&1-28更新:&br&&br&这里顺便普及一下我们的身份证号码到底包含多少信息?&br&&br&身份证号的构成:&br&&br&地址码&br&&br&(身份证前六位)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br&&br&生日码&br&&br&(身份证第七至第十四位)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br&&br&顺序码&br&&br&(身份证十五到十七位)为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月、日出生的人员编订的顺序号。其中第十七位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br&&br&校验码&br&&br&(身份证最后一位)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MOD11-2计算出来的校验码。作为尾号的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X,但如果尾号是10,那就用X替代,因为如果用10作尾号,此人的身份证号码就变成了19位,为了身份证号码数位的一致性,用罗马字母X替代10。&br&&br&&br&校验码具体的计算方法:&br&&br&1、将前面的身份证号码17位数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第i位对应的数为[2^(18-i)]mod11。从第一位到第十七位的系数分别为: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br&&br&2、将这17位数字和系数相乘的结果相加;&br&&br&3、用加出来的和除以11,看余数是多少;&br&&br&4、余数只可能有0 1 2 3 4 5 6 7 8 9 10这11个数字。其分别对应的最后一位身份证的号码为1 0 X 9 8 7 6 5 4 3 2;&br&&br&5、通过上面得知如果余数是2,就会在身份证的第18位数字上出现罗马数字的Ⅹ。如果余数是10,身份证的最后一位号码就是2;&br&&br&例如:某男性的身份证号码是01001X。我们要看看这个身份证是不是合法的身份证。&br&&br&首先:我们得出,前17位的乘积和是189&br&&br&然后:用189除以11得出的结果是17 +2/11,也就是说余数是2。&br&&br&最后:通过对应规则就可以知道余数2对应的数字是X。所以,这是一个合格的身份证号码。&br&&br&&br&&b&文字、例子来源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等网络资源&/b&&br&&br&2-2更新:评论区有知友表示被绕晕了,不知道校验码具体怎么算的,我只想说:这是送分题&br&啊,同学们!不要被各种专业的符号,代码,公式给吓到了,在这里我们只需明白两点:第一,身份证前17位数对应的系数是固定的,分别为: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即,用你的身份证第一位去乘7,第二位乘9,第三位乘10,以此类推。我们得到17个乘积,求和,除于11,得到余数。比如在我们的例子中,该过程为:&br&&br&&b&3&/b&*7+&b&4&/b&*9+&b&0&/b&*10+&b&5&/b&*5+&b&2&/b&*8+&b&4&/b&*4+&b&1&/b&*2+&b&9&/b&*1+&b&8&/b&*6+&b&0&/b&*3+&b&0&/b&*7+&b&1&/b&*9+&b&0&/b&*10+&b&1&/b&*5+&b&0&/b&*8+&b&0&/b&*4+&b&1&/b&*2=189&br&&br&189/11=17。。。2
即余数为2&br&&br&第二点:每个余数对应的校验码是固定的,学术上一般称之为“查表可得”(手动斜眼),余数0-10对应的校验码分别为1 0 X 9 8 7 6 5 4 3 2 ,那么我们“查表可得”,余数为2的校验码是X。&br&&br&卒
身份证号最后一位是该身份证的校验码,如果出现X,该X并不是英文字母X,而是罗马字母X,代表数字10。 1-28更新: 这里顺便普及一下我们的身份证号码到底包含多少信息? 身份证号的构成: 地址码 (身份证前六位)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
&p&我2014年毕业,南方的一座985,211高校,下大决心放弃了优秀的校园招聘去考公务员,真心付出巨大心血。国考一次,报的济南海关,差0.3分进面试;省考一次,报的浙江国家安全厅,结果被体测刷出了入围线(只有警察职业才会有体测和心理测试);第三次山东选调生,报的青岛某街道办事处,在面试时马失前蹄;最后一次市考,家乡某县检察院。要论成功经验倒是没有,要是论失败经验,我倒可以说上一说。&/p&&p&&b&什么是公务员?&/b&&/p&&p&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的公仆,负责把社会创造的财富进行分配。本身是不产生任何新的财富的,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就是能将财富合理公平的分配。公务员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从上到下也分为十五级,具体官方定义去问度娘。我这里就讲一下事务性公务员和政务性公务员。就我的理解,事务性公务员就是负责某些具有专业技术的具体活动或工作,比如国税,海关,邮政,林业,检验检疫,等等。政务就是负责领导统筹全局,后勤管理,诸如办公厅,人事,政治处。因此,不能笼统的看待公务员体系,为人民服务也会分各种门类。&/p&&p&&b&为什么要考公务员?&/b&&/p&&p&考公务员,四处奔波是不可避免的,由于集中考试,住高价宾馆、吃高价餐更是常事。从13年10月国考报名,直到毕业喝酒,我都在奔波于各种考试场(谁让我国考没考上,活该)。在杭州住过一晚480的单人间,吃过每盒十块的泡面,坐过只有人均一百平方厘米的地铁,拉着行李箱进考场。。。。。种种艰难不言而喻。没办法,谁让你选择了这条路。&/p&&p&辛辛苦苦考上之后,你会发现更艰苦:工资低,节假日福利都是没有的,单位不提供吃住,各种人际关系应酬,婚丧嫁娶甚至住院看病都得随份子(你会发现,这些支出一个月工资都不够,结果还得请求父母支援)所以这点事要想清楚。不过好处也很多,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源,工作也比较轻松,有假就放,加班更是屈指可数(即使加班也没有加班费)。空闲时间可以读读书,旅旅游。绝大多数相亲者更是对公务员趋之若鹜,丈母娘也喜欢这样的姑爷;父母脸上也很有面子;自己在亲朋好友面前提起也是理直气壮;在政府等机关办事明显效率高;社会人员也乐于和你交往。总而言之,公务员是个除了自己所有人都满意的职业。&/p&&p&所以,你若是没有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勇气和胆量,没有一辈子甘于平庸的魄力和能量,最好不要考公务员。当然,如果你想找一个有钱的丈母娘除外。&/p&&p&&b&怎么考公务员?&/b&&/p&&p&宏观上来说,公务员考试全程分为报名、笔试、面试、体检、政审五个部分,个别变态的职位还要体测、专业能力测试和心理测试,不过都没关系,只要心理不变态,不缺胳膊少腿基本都能过。&/p&&p&1、
报名&/p&&p&国考报名一般在十月中旬,其他省份报名在年后三四月份集中,有时候高兴了来个十几省联考。当然,年前也有部分省考。给大家推荐个网站,“国家公务员考试网&a href=&///?target=http%3A//www.chinagwy.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家公务员考试-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i class=&icon-external&&&/i&&/a&”上面有各种公务员考试的信息,用表格列举出来,非常详尽,还有报名链接。&/p&&p&报名之前,先浏览今年提供的职位表,一般在报名前一天发布。很多地方都会有实时报名人数更新,你会看到有多少人跟你竞争同一个理想职位。报名绝对是个技术活,它决定了你后面付出多大努力。所以要谨慎选择。有人说,国考就是靠运气。一开始我还不信,觉得很荒诞,考试都是靠实力。没想到,后来的几次考试,让我坚信了这个说法。即使你职位报的人再少,如果里面有大神,也会将你淹死在大海里。&/p&&p&2、
笔试&/p&&p&笔试恐怕是准备最久的科目,不过它的回报率也挺高。我是从五月份开始着手准备,全面拉网式的开展,俗话说“笨鸟先飞”。不建议大家拉这么长的战线,一般从八月份开始就好了。复习资料推荐用华图的模块宝典。内容很详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当然了,价格也很便宜,一套也就五十多块钱吧。其实中公的书也可以,我同学都用的中公,除了思路体系不一样,解题思维都大同小异,就看个人选择。因为华图的老总是我们的校友,听过他的讲座,所以对华图品牌有先入为主的认同感。&/p&&p&行测就分为常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逻辑推理、资料分析五个部分。&/p&&p&常识没必要花大功夫去复习,因为回报率太低了,全靠个人积累。考场上也是,平均一个题十五秒,会就会,不会就蒙,因为这种题你思考也不会思考出答案,更何况分值超低。&/p&&p&言语理解,这个要看个人的语感。我是文科班出身,所以对言语这块有先天优势。其实模块宝典上也有很多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的方法和技巧。语感不强的同学,就去研究吧。&/p&&p&数量关系,基本都是小学或初中奥数题,很注重方法技巧,有方法算一秒,没方法算一天。这是我最头疼的问题。四年的文科大学,对于数字基本遗忘殆尽(高考数学146的汗颜啊)。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来攻读数学,到头来还是没有长进。因此,我只能放弃。对于理科生来说,这可是个先天优势啊。&/p&&p&逻辑推理,这是个明显后天训练的培优的模块。模块宝典的方法很明晰,也很透彻,两个星期,你就能从门外汉到精通大师,而且能保证95%以上的正确率。&/p&&p&最后是资料分析,一个纯粹的数字死磕。模块宝典上教授了七八种方法,可到头来在考场上最实用最快捷的就是埋头硬算,他们成为直除法。因为其他那些看似简单的方法不仅繁杂,耗用脑细胞多,而且速算特别容易出错。首先一点,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和现期量几个转换公式要烂熟于心。&/p&&p&关于申论,有这么一种说法,得申论者得天下。申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智力均等的情况下,行测的分数不会有太大差距。不过行测可以拉出二十分,甚至三十分的差距。&/p&&p&我就无比的无语。每次下大功夫写的申论总是得分少的可怜。难道申论就看改卷老师的个人喜好?但是无论怎样,字写的好的同学,就无比的受到青睐。&/p&&p&考虑到我现有的申论水平,我只讲几点方法,第一,先读题,题目一般下面会有一些小字要求。业界有种说法叫做,题目下面的要求比本身更重要。有的是“全面”,那你读材料,想问题就得全面。有的是“有条理”,那么你不仅要列举全面,而且要划分归类,列出层次。我的方法是,先将题目的要求,题目规定字数都写在草纸上,根据材料写出答案的关键词,然后整合归纳写出答案。这样的好处就是,答案归纳有条理,不会乱,不会重复;另外,前四个小题答完之后,整个材料的中心思想也已经出来了,为后面大作文列出了骨架。&/p&&p&关于大作文,推荐几本书,《半月谈》苏北的文章,《申论80分绝技》张小龙的文章,《理性看,齐心办》中的文章。议论文最大的好处,就是一目了然。看这些文章,就看他的论据,积累思路。如果看到哪篇文章结构特别好,那么你就get√了,下去模仿。&/p&&p&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同学前期不敢写申论,怕出错,怕写的不好。我的建议是,横下心来,赌气写下去,不管自己写的有多差,有多恶心,坚持写完,哪怕写完立即撕了。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申论才会慢慢上去。不敢,是自己最大的敌人。&/p&&p&很多同学问我,到底要不要报笔试培训班。我的回答是,千万不要报!第一是,无论是华图、中公、还是满天飞乱七八糟的培训班,价格非常昂贵,动辄数千上万,无疑是巨大浪费。第二,当你认真读完我推荐的模块宝典,再去听培训班,感觉他们老师还没你懂的多,思路还没你清晰,你会非常反感,继而浪费大量宝贵冲刺时间。我可是血淋漓的教训,花了近乎8K报了七天集训营,什么都没学到,还浪费了国考前做模拟的机会。&/p&&p&培训班不要报,省出时间大量做练习。买下国考真题卷,卡时间做练习。再次提醒,不要去做模拟卷,题目渣到恶心,没有任何借鉴意义。国考题一共120分钟,140道题,除去涂卡十分钟,还只有110分钟。想要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你总得有所取舍。先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一般是自己擅长的模块放在前面,提高正确率,自己最差的模块放在最后,连蒙带猜,反正抱着能多拿一分就是赚的心理。我是文科生,做题顺序是言语理解(40题30分钟)资料分析(20题30分钟)逻辑推理(40题30分钟)常识判断(20题5分钟)数量关系(15题15分钟)。下面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排序。&/p&&p&言语是我的强项,一开始做这题能让我迅速进入状态;资料分析作为数学题,分值很大,而且简单,但容易出错,放在最后时间紧的情况下,基本全都算错。逻辑推理也是我的强项,基本能保持95%以上的正确率。常识判断,20题5分钟你会觉得惊讶,其实,常识没有什么可以纠结的,读完题凭直觉就选了,没有可犹豫的余地。最后就是数量关系,数学题平均一分钟一个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做就是两三分钟一个,我是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这些我不能保证正确率的题目,单位时间内的能效比是考虑取舍的关键因素。&/p&&p&因此,公务员考试就是在考如何放弃的艺术。&/p&&p&总的下来,数量关系全蒙的情况下,我能保证行测在75分以上。&/p&&p&申论就不赘述了,先列提纲后答题。申论总共三个小时,一共五道小题,平均半小时一道,最后大作文一个小时。&/p&&p&3、
面试&/p&&p&走到这一步,已经击败了全国99%的竞争对手,走上公务员就差这一步,可是这一步,又会淹死大多数的考生。建议走到这里就不要心疼钱了,报个好的培训班,可以互相充当面试官,多练习总归没错。&/p&&p&一般面试会有三个小题,限时十五分钟。首先不要紧张,面试官都是人,没准他们比你还紧张,瞪大眼睛盯着他看,他们也会害羞。我记得我面试的时候,一个考官把被子盖碰掉了,盖子在地上打了个圈,发出奇怪的响声,在座的七位考官全尼玛憋着笑。。。。。。其次,语速不要太快,显得稳重。最后,要有礼貌,鞠躬,道谢,不要一紧张忘记了。。。。。。&/p&&p&4、
体检、政审&/p&&p&只要你没有重大疾病,一般都没事,不过警察职业要求视力达到1.0。&/p&&p&政审更不用说了,无犯罪,无89,无邪教。&/p&&p&最后,恭祝大家上岸。&/p&&p&可能还有些问题没有解释清楚,请私信我。来者不拒。&/p&&p&~~~~~~~~~~~~~~我是分割线~~~~~~~~~~~~~~~~~&/p&&p&由于好多朋友私信我一些问题,我由于工作比较忙可能也没有及时回复,在这里给大家赔个不是。关于一些重要的问题,我在这里统一作答:&/p&&p&&b&关于复习计划&/b&&/p&&p&距2016年国考还有五个月吧(当然距山东省考还有3天/(ㄒoㄒ)/~~),现在有非常充分的时间来打基础。有童鞋问道,他是大三在读,可以报今年的国考吗?答案是必须能,而且这是你唯一一次以应届生身份参加。为什么呢,因为国考通常程序繁琐,周期较长,笔试是在前一年,而面试、考察都在下一年,因此2015年下半年的考试叫2016年国考,如果你上半年大三在读,下半年你就是应届毕业生了,正好报名。哇~好像扯远了。。。回归正题&/p&&p&关于复习计划,刚才说到打基础阶段,不得不提模块宝典(我真不是华图的托,我本人买书报班也从来没给我优惠过,我真是本着良心来给大家推荐的),一本书差不多两三百页厚,体系框架很丰盈,系统学习一下就可以在脑海里形成一个非常清晰的知识体系,再也不用担心题目乱了。五本书,逻辑推理用一个月,数量关系用一个月,资料分析和言语表达共用一个月,常识随意看看,三个月的美好时光就这样浪费过去了,你会感到非常充实和富足。第四个月就别看了,跑去毕业旅个行,疯一疯。第五个月回来,买好真题(千万别买模拟题,出题质量差的无与伦比,凭你前三个月功力,相信我你已经有能力识别题目质量了),除了国考真题,还可以买浙江真题,那题相当有水平,每次做的我都意犹未尽。买好题目,就开始卡时间做,对一定要卡时间。每个模块多少时间,排在哪个顺序做,都要固定且熟练。上午行测,下午申论,两天一套题。为什么是两天一套,第二天的时间用来查对答案,发现哪个模块题目错的多就抓紧时间翻到模块宝典。不出半月,你发现你的水平有飞跃般提高。&/p&&p&&b&关于申论的补充&/b&&/p&&p&个人觉得,申论的关键在于写,写的关键在于字。我的申论分之所以不突出,完全是死在了字体上面。一手漂亮的字,真的可以平添十分左右啊。。。。。难怪浙江面试的时候,要抄毛泽东的《沁园春》。&/p&&p&写申论答案,千万不要写“答”,首行空两格,将题目抄一遍再另起一段回答,举个栗子:&/p&&p&
郑州公路局对于郑州道路频发坍塌所采取的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p&&p&
制度层面:XXXX&/p&&p&
技术层面:XXXX&/p&&p&
责任层面:XXXX&/p&&p&还有就是,每个题目下面都有题目要求,比如概括全面,语言精练,条理清晰等等。当你看到条理清晰的时候,一定要将答案分层归纳,请看举的上一个栗子↑&/p&&p&答案字数一定要写满所给空格的90%,给你十行你得写九行半,不能写超也不能写少,否则你的答案就不充实,分就少的可怜。&/p&&p&&b&关于言语表达&/b&&/p&&p&这是所有人都头疼的问题,包括我这个文科生。那么长一大段,看起来就像这样#@#¥¥#¥%,%*&%¥@!#&。不知所云哇,即使是可以看得懂的,也会被他的内容吸引进去,回味无穷。要知道,时间只有30分钟,你一分钟要做一道题,可是一分钟真的连题干都读不完啊。。嘤嘤。。。有一个方法,叫划句法。找到每一个句号,标出一个斜杠,你会发现整段话那么多字也就那么两三句。其中肯定有两句话是不中用的,比如举的例子,比如铺垫背景,比如大段抒情。。。。得出的结论肯定就是答案,比如出现因此,结果,如此这般。。。。。以句子为单位,不要去认真品读每个字,你会发现你的做题速度上一个台阶,而且正确率很高。&/p&&p&&b&关于数量关系&/b&&/p&&p&有人说数量关系15个题做45分钟,而且错的令人心碎。我就很纳闷,为什么自己差的东西还要努力去弥补哇,这样岂不是战损比很低。题目讲究效率值,不会做就蒙咯,15个题起码能蒙对四五个吧,才用五分钟,省出的时间去将前面的题作对,岂不更好。我个人建议,如果数学底子不是很差数量关系不要全面放弃,把容易算出的作对,把不会做的尽量蒙对,10分钟做对一半就是胜利。对哦,还有一点要强调,数量关系千万不要超过10分钟,因为不值得,不值得,不值得。&/p&&p&还得强调一点,资料分析一定放在前面做,资料分析一定放在前面做,资料分析一定放在前面做。&/p&&p&这些讲的全是技巧,是在你有了一定基础之上用的,如果你根本没系统复习,那么你看了一定会弄巧成拙,相信我。&/p&
我2014年毕业,南方的一座985,211高校,下大决心放弃了优秀的校园招聘去考公务员,真心付出巨大心血。国考一次,报的济南海关,差0.3分进面试;省考一次,报的浙江国家安全厅,结果被体测刷出了入围线(只有警察职业才会有体测和心理测试);第三次山东选…
&p&申论部分请移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测和申论怎么学才好? - 赵京墨的回答&/a&&/p&&p&面试部分请移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准备公务员面试? - 趙京墨的回答&/a&&/p&&p&行测技巧实战应用请移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公务员行测如何提分? - 趙京墨的回答&/a&&/p&&p&——————&/p&&p&题主决定要参加2016年的公务员考试,这里默认题主心态上的准备已经充足,那些什么成为公务员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当了公务员会面临的问题就不多说了。直接上干货:&/p&&p&我这里重点说&b&笔试&/b&。&/p&&p&&b&我知道不上图你们都不会看的!!&/b&&/p&&p&2012年上半年四川省省考(134.80):&/p&&img src=&/7cac57a3c4a950c09dce506d28d9aafb_b.png& data-rawwidth=&274& data-rawheight=&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4&&&br&&p&2012年下半年四川省省考(133.30):&/p&&img src=&/bdeaa7addd1ac9d54aaded2_b.png& data-rawwidth=&276& data-rawheight=&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6&&&br&&p&2012年下半年重庆市省考(134.00):&/p&&img src=&/08d7cd74eab491f75e378eab00cd26bf_b.png& data-rawwidth=&97& data-rawheight=&17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7&&&br&&p&2014年上半年四川省省考(140.10):&/p&&img src=&/6eedfa70ddbc_b.png& data-rawwidth=&239& data-rawheight=&8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9&&&br&&br&&p&国考成绩试了下好像查不到了。知乎上牛人辈出,我这点成绩在很多人眼里估计也不够看,但是至少在我报考的职位上来说,无往不利。最后一次报考总成绩是本市第9,全区第1。当时已是在职公务员,没有太多时间去复习和练题,最后这一次成绩也是我跟当时的同事请教之后的结果,比我一般的水平提高了6分,个人觉得他们的经验很受用。我很希望有牛人能来和我交流经验,共同进步。&/p&&br&&p&在说之前我要纠正很多人一个错误的心态,这个对于不是报考公务员的其他考试也一样适用。我们从小到大习惯了做选择题的模式,就是算出答案之后选择和答案一致的那个。然而对于公务员考试来说,在大量的试题中,采取这种方式,绝大多数的人根本连题都做不完。正确的方法是:&/p&&p&&b&在最短的时间内挑出正确答案。&/b&&/p&&p&听到这里同学们纷纷表示&/p&&img src=&/5b999ca96f5ea2ce2384bdf4_b.png& data-rawwidth=&123& data-rawheight=&1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3&&&p&你们以为我在这里就要解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然而并没有,我就要放在后面说诶嘿嘿。&/p&&img src=&/1caca1ca7e7f979a98cce77_b.png& data-rawwidth=&211& data-rawheight=&1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1&&&p&这里先说&b&答题顺序&/b&的问题,行测分为五大模块,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在这里也很容易出现一个失误,我们总是习惯从第一页开始往后做。我之前跟同事讨论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出奇一致的选择了“抛弃”数量关系。这里的抛弃,指的是靠后做,并且不浪费太多的时间。还有一个从前往后做的弊端就是我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恰恰是简单而分值又高的。常识判断这块是属于你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再怎么你在考场上也变不出个花来,我基本上都是最后涂机读卡了才边涂边做,但是我不推荐大家这样,因为我涂机读卡比较快,阅读也很快,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适用,万一没涂完就不好了。&/p&&p&&b&所以我个人一般采用的顺序是 言语理解(个人擅长)—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常识判断。&/b&&/p&&br&&p&还有一个争议是大家说&b&多做题到底有没有用?&/b&这肯定是有用的。没有学过哲学的人也会说上个一句“量变引起质变”。但是,There is alway a 'but',你胡乱做一通是不行的。&/p&&p&&b&1.言语理解&/b&,你做了题,从词语上你要敏锐的抓得住题中作者的感情色彩,语气轻重。比如说举个简单例子,“这里有个’&b&所谓的&/b&‘XXXXX(说法)”,这肯定是表明作者不赞同这个观点。从段落上来说,你要分得清楚句与句之间是并列、递进、转折、因果还是让步,等等。在答案上往往就会出现少归纳一个层次,因果倒置等明显错误。从答案与答案间也可以推理出答案,比如两个答案是完全相反的,一般来说,绝对有一个是正确的,我们看到的时候就很有必要先怀疑它。这里也是“&b&在最短的时间内挑出正确答案&/b&”的一个方面。&/p&&p&2.&b&数量关系,&/b&你要学会归纳一些常见的题型,容斥原理、排列组合、概率问题、牛吃草问题等等。至少这些常见的题型你要把握基本解题方法,每一类题你看到就要第一时间反应出他属于什么类型,基本的解法,这样会在答题时节约你很多的时间。&/p&&p&3.&b&判断推理,&/b&最基本的你也要弄清楚各种命题是什么意思,不要看到非p非q就搞得头痛。我个人觉得这个是练题最能练出来的,因为大部分都是这样绕来绕去,万变不离其宗。定义题和推理题个人觉得和个人的言语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关系,学会抓关键词。&/p&&p&4.&b&资料分析,&/b&我个人认为这是我最后一次考试提高的那6分的来源,我当初也是看到那一串小数点后两位就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其实你仔细分析文章和图表,会发现每段材料都很有逻辑,大多数都是总—分的形式,你读的时候只需要勾划它在讲的主语就可以了,答题的时候再回到题中去找到那个位置就可以了。然后剩下的还是需要努力去记,当时每天晚上在家背什么常见小数分数互换表,1/7、2/7、3/7……魔障了简直。但是当你建立起这种反应之后,很多小数都可以一瞬间换算成分数,解题速度和正确率扶摇直上了呢好开心。&/p&&p&5.&b&常识判断,&/b&个人认为常识判断是一个不值得花大量时间去攻破的模块,因为涉及的方面太多了,分值也不高,性价比极低。平时碎片时间多看看新闻,少看些八卦偶像剧。&/p&&br&&p&——————10.28更新————————————&/p&&p&那现在来谈一谈什么叫&b&在最短的时间内挑出正确答案。&/b&&/p&&p&前面提到了因为公务员考试题量较大,基本上如果按部就班的做,大多数人是没有办法完成整个试卷的。那么除了上面的解题思路,这里还涉及到一个&b&解题技巧&/b&的问题。&/p&&p&解题技巧各大培训机构的总结已经非常多了,常见的带入法、特值法、尾数法、奇偶性、十字交叉法等等,还有估算法、插值法、截位法等等,非常多。前面几种主要常见于数量关系,后面常见于资料分析,但是都是可以触类旁通的。&/p&&p&一般来说,拿到一道题,最先做的事情不应该是列方程算答案,而是马上对比几个答案之间的区别。数量关系常见的是尾数和奇偶不一样,资料分析比较常见首值、单位、小数点不一样的情况。对比答案在资料分析中更加有效,因为常常有的答案只需要除到首位就能选出来了,我们只需要&b&选出正确答案&/b&,但是很多人根本没有关注到这个,还是费老大功夫解出一个精确值,好有成就感啊好开心,感觉自己棒棒哒。&/p&&img src=&/fd5aaebd434b8fb935e94f5_b.png& data-rawwidth=&116& data-rawheight=&1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6&&&p&这里我要举个栗子。小的时候大家都学过奇+奇=偶,偶+偶=偶,奇*偶=偶,偶*偶=偶之类的公式,我们在答题的时候就要将他用起来。&/p&&p&这是我刚在网上找到的题目,你不要怀疑这道题是不是很特殊考试的时候根本不会出现,我告诉大家,有时候有些题就是简单成这样。&/p&&blockquote&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br&A.8
D.15&br&这里设甲教室举办了x次培训,乙教室举办了y次,则可列方程组如下:&br&x+y=27,①&br&50x+45y=1290,②&br&由②可知,y为偶数,再由①式可推知,x、y奇偶性不同,则x是奇数,选项中只有D为奇数。&/blockquote&&p&
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就是还有一点想告诉大家,往往在带5的乘法式子上面,可以看出更多东西。首先和5相乘之后,答案只会出现尾数5和尾数0,那么如果是5X+Y=19,我还能推出Y的尾数是4或者9。只要你保持这样的敏锐度,一部分题就能迅速选出正确答案。&/p&&br&&p&我不想跟大家讲这些五花八门的技巧具体有多少,具体怎么用。因为在我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就发现,当你把所谓的技巧掌握太多,你拿到一道题头脑中就会蹦出各种各样的技巧,到头来说不定一个也用不上,还不如解方程来得快。我自己也只是用几种而已,数量关系带入法、特值法(解工程问题有奇效)、尾数法、奇偶性。资料分析:直除法(就是我说的除到前几位)。还有一直没有提到的一件事情是,说了这么大半天别心存侥幸觉得天呐我什么都不用做我就可以瞬间选出正确答案啦。醒醒吧,你开什么玩笑,平方数背了吗,小数分数转换表背了吗,容斥原理的公式背了吗,牛吃草会吃了吗,你还不赶快回家去背!!!&/p&&br&&p&&b&所以最后我重点强调一件事:不要执迷于技巧,技巧不在多,而在熟练。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对数字的敏锐度,而不是技巧本身。&/b&&/p&&br&&p&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交流申论和面试的问题。当然我的申论也一直维持在60-70的区间,好像不是很够看。&/p&&p&最后,我要跟大家坦白!!&/p&&p&为什么我不遗余力的回答了这个问题!!&/p&&p&因为!!&/p&&p&我不是雷锋!!&/p&&p&&b&我是仙~~~&/b&&/p&&img src=&/ab8e00c41a9655caaba6_b.png& data-rawwidth=&173& data-rawheight=&17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3&&
申论部分请移步面试部分请移步行测技巧实战应用请移步——————题主决定要参加2016年的公务员考试,这里默认题主心态上的准…
&p&干货小能手再次出没。&/p&&p&按照惯例还是先上成绩。&/p&&p&2012年上半年四川省省考(134.80):&/p&&img src=&/7cac57a3c4a950c09dce506d28d9aafb_b.png& data-rawwidth=&274& data-rawheight=&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4&&&br&&p&2012年下半年四川省省考(133.30):&/p&&img src=&/bdeaa7addd1ac9d54aaded2_b.png& data-rawwidth=&276& data-rawheight=&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6&&&br&&p&2012年下半年重庆市省考(134.00):&/p&&img src=&/08d7cd74eab491f75e378eab00cd26bf_b.png& data-rawwidth=&97& data-rawheight=&17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7&&&br&&p&2014年上半年四川省省考(140.10):&/p&&img src=&/6eedfa70ddbc_b.png& data-rawwidth=&239& data-rawheight=&8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9&&&br&&br&&p&行测部分答题干货请大家移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公务员考试? - 赵京墨的回答&/a&&/p&&p&行测技巧实战应用请移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公务员行测如何提分? - 趙京墨的回答&/a&&/p&&p&面试部分请移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准备公务员面试? - 趙京墨的回答&/a&&/p&&p&虽然申论偶有得过70分以上,但我个人一直觉得我的申论成绩是不够看的,还有上升空间。之前因为行测答题的干货回答,收到一些朋友的私信,说希望我能讲一讲申论,我就说一点自己粗浅的方法,如有不妥,同样希望得到大神们的斧正。&/p&&br&&p&这里我不再多讲申论是什么这种问题了,基本上你需要先了解公务员考试的基本考试内容才能更好的使用各种方法和技巧。说起方法和技巧,那些什么“三段式”“万能八条”,不要再用了好吗,那都是多少年前的玩意儿了,阅卷老师又不是傻子,这么多年了,看都看腻了。更何况很多东西都在题目里就明确告诉你如何去答了,包括大作文。就像我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公务员考试? - 赵京墨的回答&/a&中表示的,什么五花八门的技巧都必须建立在你对申论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上,你必须知道每道题从哪里入手答,答些什么,你才能保证你有一个稳定的成绩输出,而不是要靠三分运气。&/p&&p&那么申论作答最正确的方法又是什么?&/p&&p&&b&好好读懂作答要求。&/b&&/p&&p&&b&好好读懂作答要求。&/b&&/p&&p&&b&好好读懂作答要求。&/b&&/p&&p&好好读懂作答要求可以让你在答题的时候找到正确的入手和行文方式,从而达到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p&&br&&p&按照惯例,我一定不会告诉你们什么叫“&b&好好读懂作答要求&/b&”的,下面我来讲,&/p&&ul&&li&&b&做申论最容易出现的最傻的问题是什么?&/b& &/li&&/ul&&p&人们在做申论试题的时候,甚至是在平常的聊天中,都容易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b&言之无物。&/b&什么意思?&/p&&img src=&/fd5aaebd434b8fb935e94f5_b.png& data-rawwidth=&116& data-rawheight=&1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6&&&br&&p&双11你买了什么东西呀?&/p&&p&----天呐我买了好多东西啊,我在淘宝买买买,又在天猫买买买,京东也不能放过啊!&/p&&p&这个回答什么结果?就是你说这半天,我还是不知道你买了什么东西。&/p&&br&&p&同样道理,上真题。&/p&&p&【四川2007年申论】第一题:概括阅读资料的主要内容。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限200字内。&/p&&p&(这里就不贴原文了有兴趣可以去读一下,下面我写一个看起来很全面、准确、条理清楚的答案,字数问题请暂时忽略,这里想表达的是思维的转变。)&/p&&p&答: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因为方便快捷,成为了市民们喜爱且重要的交通工具。&/p&&p&由于相关法律和产品标准滞后,电动自行车也存在诸多问题。&/p&&p&对此,大部分城市采取了“禁电”措施,而有的城市则采取了更为的积极举措。&/p&&p&此外,有关专家也提出要从各方面来解决电动自行车的问题。&/p&&br&&p&这个回答是很有层次的,能清晰的看出有&b&话题引入-指出问题-应对措施-改进建议&/b&四个方面,但是它实际上回答了什么,指出了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措施,怎么样去改进?我什么都看不到,如果我是阅卷老师,我只会觉得你可能是从哪里背来的套路,&b&跟这篇文章没有半毛钱关系。&/b&&/p&&br&&p&正确的方法应该怎么答?&/p&&p&答: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因为&u&节能、清洁、便捷和廉价&/u&等特点,成为了市民们喜爱且重要的交通工具。&/p&&p&&u&由于相关法律和产品标准滞后&/u&,电动自行车&u&在质量、售后服务和管理&/u&等方面也存在诸如&u&性能、安全、排污&/u&等问题。&/p&&p&对此,大部分城市采取了“禁电”措施,而有的城市则采取了&u&变堵为疏&/u&的积极举措。&/p&&p&此外,有关专家也从&u&发展节约型、环保型“绿色交通”,依法行政处理“禁电”,强化便民执政观念和提高交通、安全管理角度&/u&提出了解决电动自行车的问题。&/p&&br&&p&我一看这个就知道你是读懂了这篇文章的,有血有肉,是符合题目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的。&/p&&p&言之无物是答申论的大忌,无论是答题还是行文,你都必须有意识的去改变这个毛病。&/p&&br&&ul&&li&&b&重视阅读及概括训练&/b&&/li&&/ul&&img src=&/a197e0da89c4c262ed9bb660_b.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3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6&&&p&(……图什么鬼)&/p&&p&先说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直接影响整个申论答题得分的关键因素,甚至申论的第一题基本上是明确写出要求归纳概括文章内容(全面概括)或某个方面的内容(定性概括)。&/p&&p&我个人认为,一篇申论文章,对于一个话题通常会涉及到以下&b&八个方面&/b&中的几个。&/p&&p&1.话题的优缺点或意义、必要性&/p&&p&2.事件的问题或影响&/p&&p&3.问题产生的原因&/p&&p&4.围绕事件的争议&/p&&p&5.政府的对策及其效果&/p&&p&6.改进或完善的建议&/p&&p&7.国外经验做法&/p&&p&8.围绕话题议论、说理的阐述&/p&&br&&p&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意识的去归纳某一段或某一句它是属于哪一个方面,有几个层次。这是我2012年备考的时候的精读笔记:&/p&&img src=&/a9a60d2db5eea6a6f7c7b031b68946b7_b.png& data-rawwidth=&346& data-rawheight=&2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6&&&br&&br&&p&说到精读,关于&b&读文章的方式&/b&,网上或者培训机构都有粗读-精读-选读之类的各种方式,我个人觉得这个没有什么好刻意去读的,我自己因为对于各种表示转折、递进、因果关系等的连接词特别敏锐,导致我好像根本没法粗读,一下就会吸引我的注意力,所以基本上我的阅读顺序是:&/p&&p&&b&看问题—分析作答要求—读文章(同时分层做笔记)—带着问题再粗读文章加整理笔记—粗写答案扫描文章查缺补漏—作答&/b&&/p&&p&我想这个没有定式,按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来就可以了。&/p&&br&&p&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做什么笔记来为答案服务?&/p&&p&&b&1.注意首尾句。&/b&很多时候首尾句就是整个段落的总结概括,其他的内容根本毫无意义,例子和数据在归纳中根本是用不上的,甚至归纳的时候你还要有意避免出现具体数据。&/p&&p&&b&2.注意连接词。&/b&通常来说,连接词前后都会出现重要信息,这里和做言语理解一样,一定要保持敏锐。&/p&&p&&b&3.注意观点语言。&/b&“据分析、资料显示、XX指出、经调查……”这些语言后面接的一定有各种观点。在这里观点中,国家领导人说的话,一定是正确的!其他部门、专家、老百姓的观点,就要辩证的去看待,但是它一定会在某一个层次为我们提供有力的支撑。&/p&&p&&b&4.注意逻辑词。&/b&“首先、另一方面、特别是……”看到这些词语,马上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并列关系,它不仅有你所看到的这层,或许还有不带逻辑词的另一层关系,在概括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有所遗漏。&/p&&br&&p&如果能将一篇文章分析到这个程度,再结合上面那一点所说的“言而有物”的话,基本上你就能形成一个十分饱满的答案了,然而你真的答的是命题人想要问的那个问题吗?&/p&&br&&ul&&li&&b&好好读懂作答要求&/b&&/li&&/ul&&p&好的终于讲到这个问题,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读题吗?&/p&&p&一听这话,同学们表示:你确定你在问我会不会读题?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p&&img src=&/933b646ceabdc5feac111de1_b.png& data-rawwidth=&156& data-rawheight=&1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6&&&p&笑个屁啊请用心听不要说话&/p&&p&很多同学读题的时候一眼扫过去就觉得“监考老师I got you”,答出来信心满满结果成绩不忍直视。&/p&&p&到底怎么读题?&/p&&p&&b&一个字一个字看清楚!!!!&/b&&/p&&p&&b&一个字一个字看清楚!!!!&/b&&/p&&p&&b&一个字一个字看清楚!!!!&/b&&/p&&p&重要事情讲三遍。&/p&&br&&p&因为通常,命题人根本不会告诉你他们有多狡诈,他们会偷偷在作答要求里给你设定各种各样的陷阱让你感到自己答得好棒棒,“老子的智商简直天下第一”。&/p&&img src=&/af9e39f4c1dd919cadb3cab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f9e39f4c1dd919cadb3cab_r.png&&&br&&p&这种小伎俩肯定是没有办法难倒机智的我的,毕竟我是仙(捂脸~)&/p&&p&每一个作答要求,我们都可以通过&b&定位、定向、定题、定文种、定内容&/b&这五个方面来进行破解,通常命题人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作答难度。&/p&&img src=&/45a4860dcc42bda1a940dd_b.png& data-rawwidth=&162& data-rawheight=&1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2&&&br&&p&这里是在网上搜到的真题,上面五个内容都有涉及,阅读材料是关于多起安全生产事故的:&/p&&p&【国考2003年申论】对给定资料进行分析,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要求:分析恰当,对策明确、可行;条理清楚,语言通畅。字数不少于600字。&/p&&p&这个作答有一定的模糊性,增加了难度。比如“政府职能部门”指的是哪一级政府的哪一个职能部门?“供领导参考”指的是哪级机关领导?领导是个人还是代表组织?&/p&&p&定位—政府职能部门(从材料实际出发,当然最好是定位在安监部门)&/p&&p&定性—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p&&p&定题—关于减少事故,保障安全的建议&/p&&p&定文种—公文的建议稿&/p&&p&定内容—恰当分析、提出明确、可行对策&/p&&p&定阅读对象—上级领导&/p&&br&&p&现在你知道从哪个方向入手来答这道题了吗?答题的基本框架确定以后,内容仍然是以我们早就胸有成竹的概括来进行填充,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答题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自己的身份,在&b&职能范围内&/b&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p&&p&既然说到这儿,再多讲一句,&b&职能范围内&/b&什么意思?&/p&&p&就是该你做你要做得超级好,你该你做你就不要做,但是我们很积极,我们很主动,我们为了解决问题我们想尽千方百计!!!!&/p&&p&基本原则是什么,&/p&&p&本职工作肯定要做细做实,对于不该做的,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写清楚,对于上级部门要说“去建议”,对其他部门要说“要去协调配合”,社会力量要去“引导、动员”。你的答案和别的考生的答案高下立判。&/p&&p&当然这点同样也适用于面试。&/p&&br&&p&那么结合上面三点,基本上你已经能够形成一个指向明确的饱满答案了。当然是指向命题人真正要问的那个问题。&/p&&br&&img src=&/a83b2521fdea3e0fb49312_b.png& data-rawwidth=&161& data-rawheight=&16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1&&&br&&p&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自己头脑清晰了不少,好想回家读它几百道题目要求?所以吃货们赶紧憋吃了,回去好好读题,好好看一看公文的种类和写作格式吧(正经脸)。&/p&&br&&p&最后希望这个回答能对大家理清申论答题思路有所帮助。这个回答没有涉及过多的答题技巧的问题,当然申论也并不像行测那样有很多明确的技巧来使用,但是以后有机还是希望能跟大家分享一些针对各类题目应该如何去答的小技巧。还有面试技巧,也希望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个人觉得申论和面试是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的。&/p&&br&&img src=&/ab8e00c41a9655caaba6_b.png& data-rawwidth=&173& data-rawheight=&17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3&&&p&哎,答了这道题,离养活半个中国又近了一步,感觉自己好厉害啊。&/p&
干货小能手再次出没。按照惯例还是先上成绩。2012年上半年四川省省考(134.80): 2012年下半年四川省省考(133.30): 2012年下半年重庆市省考(134.00): 2014年上半年四川省省考(140.10): 行测部分答题干货请大家移步行…
这个是很久以前的答案了,其中说的一些问题,适合两个月以上的学习。10几天固然申论可以有很大的提高,但那需要手把手的系统指导,听课这些都做不到。虽然感谢信任,但我的档期已经排到17年的5月份了,因此请不要再私信我指导。&br&知乎上一些小培训的广告居多,质量就不说了,自己感受,参加考试的同学可以先看看其他的答案,考不好再回来看着这个:)&br&——————————————&br&&br&昨天有人发这个链接给我,进来一看恰好是杨涛同学的问题,这位杨同学之前给我发过一封十分诚恳的私信,我也十分诚恳的回了一封,结果杨同学设置为只有关注才能回私信:(~后来就忘记了。今天有机会弥补遗憾,等人间隙,简单说下。&br&本人从本科开始考,研究生阶段接着考,当然中间有辞职、有面试不去的,还有考不上的(捂脸~)……两次国考分数均78+,中间参加过浙考、京考、吉考,后来分数都不错,也很稳定。当然分数高不一定就能够指导别人学习,需要很多经验的积累才能够做到。但我是从很低的分数过来的,自认为还有些发言权,&b&杨涛同学,你学偏了&/b&。&br&&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ce006a7cd36ac2b19c4ff2f31bd567a6& data-title=&@rechard zsn& data-editable=&true& data-hovercard=&p$b$ce006a7cd36ac2b19c4ff2f31bd567a6& data-hash=&ce006a7cd36ac2b19c4ff2f31bd567a6&&@rechard zsn&/a&的答案,简单看下,非常赞同,公考中很少看到这么实在的回答了,好人有好报。实际上公考这里的经验贴和它的录取率差不多,90%几考不上,90%几是错的、废的。所以想从QZZN学到东西的朋友可以休息了——穷不帮穷谁帮咱的一群人在一起,实在是无力吐槽。但有一点,今年国考40分不是中等偏上,中等也就是勉强了。国考申论这个分数,想去个稍好点的地方,是别想了。另外不能同意字里行间的“备考无用”,没仔细看,说错了请别怪我。&br&————————————————————————————————————————&br&————————————————————————————————————————&br&我第一次考试,分数是不高的,当时自己非常诧异,因为从小就喜欢看书,自认阅读量不少,还花了上万报班,怎么能这么低的分数呢?于是就找原因,这一找不得了,于是杨同学那些看的、背的,我都使用过。看了大量的经验文章,甭管里面介绍什么书,我都买。&br&但几乎所有的文章,&b&总结下,其实和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9f9d7c016ed6c15a95f9& data-title=&@Qingqing Cao& data-editable=&true& data-hovercard=&p$b$9f9d7c016ed6c15a95f9& data-hash=&9f9d7c016ed6c15a95f9&&@Qingqing Cao&/a&说的都差不多,还有加上新闻联播、理论热点面对面的。就不多说了,没有用。&/b&&br&李永新什么的我也花了不少钱,后来不行又转投华图的培训班,更不好,后来发现写起来都不成话了,幡然悔悟,原来是培训班传出来的经验,论坛上放大,谬误的东西竟然成了真理了!&br&另外研究生的女同学没考上公务员,应聘去了中公做讲师,每年一国考一省考,至今还没考上,所以对培训班也别抱太大信心。&br&&br&&br&————————————等的人来了,有时间接着写的分割线————————&br&又看了遍zsn的答案,还是很赞同,捡几点说一下。&br&大政方针并不是没有用,而是应该怎么用。&br&zsn提到了五位一体,我就用五位一体谈一下。&br&应该怎样用呢?举出几个例子,一是可以用五位一体来查缺补漏,客观题中有几个基本题型,例如原因分析,还有对策分析等等,需要我们找到原因、提出对策等。一个事情有经济上的原因,政治上的原因,文化上的原因,那他有没有社会原因或者生态原因呢?作答之前就有一个预判断。这样不但不容易遗漏,而且还可能发现新的点。二是用来分类,客观题要体现逻辑性就要进行分类。五位一体,也是一个分类标准。&br&再说一下主观题,主观题你把它背下来写出来又有什么用呢?写在开头结尾作总括都觉得烦。&br&但是你想,最早我们在邓小平时代实际上是二位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慢慢过渡到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接下来是四位一体,前三者再加上社会。到现在加上生态,形成了五为位一体。这恰恰就是社会变迁、时代发展不断对我们提出要求,而我们不断去满足这种要求的一个过程。再结合上“又快又好发展”,添上肉,分析一般的社会现象足够了。&br&当然这里只是来说明五位一体这种大路货,也能焕发出光彩。其他的,也可以用类似的思路来学习,都写出来真的是一本书了。看你提到了大师兄申论,我也顺便说一下,几个月之前有一位知友让我鉴定一下他的公开课,听了之后觉得他应该是几年前的套路,还在用事物是矛盾的来打开大家的思路,我们可以自己试想一下自己阅卷人。看到满篇这种老气横秋的东西,会不会给高分呢?&br&言归正传,大政方针还是要学的,第一就要讲政治嘛,也并不是说,搞明白有多难,据我观察,省级党校的老师,对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就已经掌握得很好了。我们不需要像他们一样,来龙去脉搞得那么清楚,只需要为我所用就行了。&br&另外,南方确实就别看了,观点激进,我有一次考试就是搂着火写的,实在憋的慌。&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间再写的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br&回来了,因为杨涛同学已经去俺们那里批改了,以为没人看了,就没往下写,说实话,也不知道写什么了,蒙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87dfc0bda2& data-title=&@陈梓腾& data-editable=&true& data-hovercard=&p$b$b87dfc0bda2& data-hash=&b87dfc0bda2&&@陈梓腾&/a& 同学信任,在评论里问了我几个问题,我就接着写一些自己的观点,先看ZSN的答案,他讲了不该干什么,作为补充,我讲下该怎么办。&br&&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87dfc0bda2& data-title=&@陈梓腾& data-editable=&true& data-hovercard=&p$b$b87dfc0bda2& data-hash=&b87dfc0bda2&&@陈梓腾&/a&同学的问题:&br&我在练习过程出现的问题.&br&1.申论提供的材料,各篇都有联系的,然而我却经常参不透,是否有技巧可以练习?&br&2.把观点拔高的技巧.举个例有材料是这样的,“在市面上找不到感兴趣的书籍”反映的是书少的问题。然后我们分析书少原因有两个。一是书流通渠道问题,二是图书行业发展不足。&br&答案的解释可以把观点拔高到 “我国文化建设工作不到位,图书出版行业发展落后。”&br&这技巧是否有章法?或者如何加强。&br&&br&说明下,陈同学的问题都太大,我感觉&b&申论的学习忌讳大,一定要落到一点一点的实处,应试作文,时间紧凑,在考场,没那么多原则性的东西供你思考&/b&,接着说:&br&1、&b&材料是从各个角度诠释一个主题,有些是并列的,有些是有层次的,要改变线性的思维,变成什么呢?树上挂肉,盖住树干为止(这比喻不好,我将来再想好的)。&/b&&br&一开始参不透正常,不怕你笑话,我一开始就总觉得,是不是有些材料是干扰我思路用的啊?还和周围几个人达成了共识,一定是这样的。&br&后来懂得看材料了,才发现没有一个废材料,全有用,而且开始佩服那些组织材料的人了。&br&应该有技巧,我是老师在批改的时候,总是带一句两句你看这个材料写在这里为了什么。后来有一天,突然就看懂了。可能是老师有用,也可能是我看的材料变多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是可以从不懂到看得懂的。&br&2、这个我认为你例子中的“&b&答案”根本没有“拔高”嘛&/b&。好像一个160的人说自己180一样,硬把自己拉高。&b&可不是一切问题套用个制度建设或者体制问题就有高度了,那样也太容易了吧。&/b&&br&找不到感兴趣的书的原因:&br&&b&一方面人们的变得兴趣多样复杂。另一方面,文化产品没跟上这种变化。这不就是还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还是没脱离这个套路。&br&怎么回事呢?&br&政府有没有原因?当然有啊,现行体制、制度,在材料里找嘛。&br&市场有没有原因?当然有啊,利益驱动、迎合庸俗文化等。&br&公众有没有原因?当然也有,功利化的教育造成的功利化阅读等等,材料都会给的。不用你去天天看半月谈和CCAV哦。&br&&br&再接下来可以拔高哦~&br&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了嘛。问题不断涌现,比如看不到感兴趣的书。怎么做呢?&br&政府要让位,补位嘛。&br&释放社会活力啊,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啊,弘扬主流价值观啊,探索各种现代企业制度啊,扶植优秀文化企业啊;解决立法滞后,多头叉叉问题啊。&br&&br&再拔高。&br&这是公共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间的脱节问题,是一种不平衡。要多元化。&br&&br&再拔高。&br&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br&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推动文化行政部门职能转变,要提高宏观管理能。&br&&br&再拔高。&br&&br&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整合各方面力量、制定严格划一标准、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br&&br&再拔高。&br&提高文化软实力。&br&&br&&b&拔高不分先后,看材料侧重哪一点。不知道这个材料,泛泛而谈的。&/b&&br&都是现想的,可能有错误,还请海涵。&br&&br&说点细节:&br&申论说来说去,无非就是结构与内容两点而已。
&br&&p&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类:&/p&&br&&p&1、第一类完全不会写,那么你要先会写出死板的申论来。&/p&&br&&p&死板的申论就是那种五段论、六段论的——铺垫、总论、分论、结尾的,突出特点是“大肚子”,分论点那里很多内容,你可以试着找个不重要的考试去写一下,看看分数,肯定不会高,因为这种写法最早脱胎于那几大培训,现在全国找不到几个人不这样写了,满眼都是这样的答案,你也不会给高分,多说无益,自己试试就知道了。&/p&&br&&p&但是你要先入门。&/p&&p&因此赶快买盗版视频,越便宜越好,做到会写敢写,先拿个中等偏下分再说。&/p&&p&此时有人跟你说了,你要看新闻联播、读半月谈、跟人民网……,不要理他,这阶段你还没到那个水平,基本结构都写不出来,何谈表达?&/p&&br&&p&此时的结构与内容要记住“基本”二字。&/p&&p&而申论的“基本”结构每个培训都会讲,这些结构除了为你定制的外,都大同小异。小机构与个人培训没时间研发,基本全是两大体系的写法现在有“各种体”,大家可以看一下,实填充了不同的材料,但基本架构没有变化。还不如自己看一下盗版。&/p&&p&申论的“基本”内容要尽量挖掘材料,因为在这个阶段,想来也没有太多的理论知识与政务素材。不如立足于材料,尽快度过这一阶段。&/p&&p&此时就如同“逃北”的朝鲜人,南韩不好跑过去,跑中国也就相当不错了。&/p&&br&&p&类似的基础视频到处都是。但要注意,不要看一些公益课,那都是断章取义,让大家看着厉害之处,最好的内容不可能拿出来分享。当然也要理解,最早的网校盗版严重,相当于分享了,你看现在挺好的写作结构烂大街了。&/p&&p&对,说的就是这种:&/p&&p&1、铺垫&/p&&p&2、总论点(现象、原因、影响结论)&/p&&p&2.1分论&/p&&p&2.2分论&/p&&p&2.3分论&/p&&p&结尾。&/p&&br&&br&&p&哭了吧,这样的写法绝大多数人都在用,大多数没有研发能力的小培训都在讲,也写得好好的,但都这样用的结果是大家都差不多——“总论点、分论点”把批卷的人都看地想吐了,结果就是大家怎么也写不出好分数来。&/p&&p&此时别想那么了,能写出来就万岁。这一阶段绝大多数人都已平安度过,也不是大家想听的,我们讲第二类。&/p&&br&&br&&p&2、第二类写着有畏难情绪,不要被干扰,勇敢写出来。&/p&&br&&br&&p&你看,普通机构的大作文都这样一个结构(即使我很反感,不推荐这样的结构,但更好的结构可能要定制,这阶段也不需要嘛):&/p&&p&1、铺垫&/p&&p&2、总论点(现象、原因、影响结论)&/p&&p&2.1分论&/p&&p&2.2分论&/p&&p&2.3分论&/p&&p&结尾。&/p&&br&&p&看似很清晰,但是这一阶段的朋友,最大的困难是你写不出来。&/p&&p&主题可能有,因为材料中一般很明确嘛,但是从哪个角度立论(总论点),分论又是什么你不知道,就写不出来。&/p&&p&其实就是内容一片空白,这时候告诉你文字对仗工整、贴近材料……或者告诉你因果论、正反论、举例论、名言论,你都写不出来。&/p&&p&但是你知道什么是好的,因此写不出来。&/p&&p&这里要批判下“范文思维”,范文思维是申论备考者的“双刃剑”,一方面知道了别人怎么写;另一方面失去了自我。别人的阅历与积累成就了他写出来的内容,如果他不针对你个人的情况悉心指导你怎么写出来,基本你是模仿不来的。要是可以,政府里的笔杆子们也不分三六九等了。这里最快就是手把手教,没有这个条件要尽快写出一个系统,不要东张西望啦,就按照一个系统练到敢写。&/p&&br&&br&&br&&br&&p&3、会写敢写总是低分,换系统解决。&/p&&br&&br&&br&&p&所谓有备无患可能会起反作用。试想一下,如果你考试之前准备了很多内容。看了很多热点,背了很多句子,那美丽的新闻联播也咬着牙看了半年……这满脑的马列主义、习总语录到了考场上肯定舍不得放弃。那么带来的问题是,你会把材料向准备地内容靠拢,而不是把事先准备好的内容向材料靠拢,结果就是脱离材料,满纸空中楼阁。&/p&&br&&p&当然,过分复述材料也不行。最近有些朋友委托鉴定资料,发现很多个人培训最喜欢说的就是“紧扣材料”,想了一下,这句话真的很中听,尤其是大作文的部分,尤其是这一阶段,想想都爽啊——结构有了,再把材料中的话改一改,生活真美好,听“讲课人”说打了80多分呢,还有各种截图证据,那么怎么改呢?交点小钱就知道喽。&/p&&p&结果考试分数出来了才知道荒谬,那些没备考过程直接考的考生才变造材料呢,有这么长时间备考,何必呢?&/p&&br&&p&这一阶段你的分数取决于使用制造系统人的水平。如果分数不对,确实没有理解偏的话,这时候就是所谓货不对板,要是高分早就高分了,不存在失误一说。有个朋友就是50块一小时的一对一辅导,考了两次都分不高,然后他给自己的老师录了音,让我鉴定。结果是个挺年轻女声,我刚听就愣住了,赶快问他没发错吧,他说没有。那还鉴定什么?申论没有人生阅历,没有三四十岁,没有公务员背景怎么能讲好呢?&/p&&br&&p&这个时候如果感觉不对,马上换一套系统,越早迁移成本越低。因为之前已经敢写了,那些经验并不白费,在新系统中50%能够用上就够了。&/p&&p&这个阶段最少也要知道几个系统的异同了,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p&&br&&p&4、怎么学都是中等分数,瓶颈期建立自己的系统。&/p&&br&&p&这个阶段最可怕,没办法,或者自己不断换系统悟出来,或者请一位阅卷人级别的老师给好好调整下。因为此时你已经养成风格了,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写都牢牢占据了你的思维,这个最可怕,而且相信你也知道几套系统了,也花了些钱,但是怎么也无法提高的绝望我感受过。&/p&&br&&p&5、写不出高分,找人指点吧。&/p&&br&&p&高分除非自己就能写出来,写不出来的,如果你把之前的系统学透了,那说明要高人指点才行。党校、笔杆子、阅卷老师这些人的指点才能得到高分,市面上的书、攻略、教程、课件都不行,当然中公华图16万的班我没上过,也没遇到人上过,可能行?&/p&
这个是很久以前的答案了,其中说的一些问题,适合两个月以上的学习。10几天固然申论可以有很大的提高,但那需要手把手的系统指导,听课这些都做不到。虽然感谢信任,但我的档期已经排到17年的5月份了,因此请不要再私信我指导。 知乎上一些小培训的广告居多…
&p&&b&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大多在临考前,别整花架子谈公务员考试多么立意高远浪费别人宝贵时间!!!&/b&&/p&&p&&b&预警:看明白以下内容,大作文能让你在不增加知识储备的情况下至少提高3-5分&/b&&/p&&p&以下答案我已更新在其他问题回复里,但是这个问题关注度要高出10倍,为了让更多人不被一些无营养答案误导,我再写一遍。觉得有帮助的请点赞,之前看过了觉得我啰嗦的请点没有帮助:&/p&&p&&b&欢迎关注我微信公共号:中指的申论教室&/b& &/p&&p&想看申论客观题经验及其他的请查看我其他回复,这里说一下&b&大作文如何写。&/b&&/p&&br&&p&&b&先放一篇前几天我写的示范文章(今年河南省考真题),觉得好的可继续往下读:&/b&&/p&&p&&b&转载请注明出处:&/b&&/p&&h2&&b&大作文如何跨越“三类文”这道坎&/b&&/h2&&h2&&b&——浅析大作文如何答出亮点&/b&&/h2&&p&先放我写的一篇练习文章,2小时写完,没有修改,有瑕疵和不足,比如被诟病的开头“随着......”,先看文章,觉得写得还可以,再往下看我讲的理论吧。&/p&&p&例文:奏响社会治理“大合唱”&/p&&p&——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作者:中指不举)&/p&&p&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速深入发展,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诸如养老难、看病难、幼儿入学难等社会问题会越来越多。传统的政府独大的社会管理方式的弊端也将会在高速发展的经济面前显露无疑,如不创新社会治理,其“短板效应”将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城市发展,制约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培育优秀社会组织,让政府一家独大的社会管理“独奏曲”,转变为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大合唱”!
&b&从台前到幕后,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b&随着城市职能的多元化和人民需求的个性化,以政府为主体的漫灌式社会管理方式弊端初显。资源不足、监管不力、覆盖不全等先天劣势被逐渐放大。必须转变“政府搭台、政府唱戏”的职能定位,由台前到幕后加快职能转变:优化服务,为各类组织准入、经营、保障等环节提供全方位支持;细化政策,为社会组织进入社会治理领域提供政策依据;强化监管,为各类非盈利、经营性组织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b&从配角到主角,须培育优秀社会组织。&/b&“独行快、众行远”。虽然能够承接社会治理的社会组织还不多,发展还不完备,培育他们需要耗费政府资源及时间,但从长远来看,社会组织在政府做不到、做不好、不便做的社会服务中可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必须毫不动摇培育社会组织。一方面,政府要通过降低准入门槛,积极购买服务,加强科学管理的方式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各类社会组织也必须抓住机遇,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引进专业人才,保持客观独立,提高公信力让自身从社会治理的配角华丽逆袭。
&b&从台下到台上,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b&群众是否广泛参与,决定了社会治理的成败。而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就存在着“政府搭台,无人唱戏,政府唱戏,无人听戏”的窘境,这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挫伤了治理者积极性,更违背了为民服务宗旨。因此,必须需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搭建政策框架,革新技术平台,通过新型民主自治的方式让群众从社会治理对象转变为社会治理参与者。从而充分激发群众积极性,培养群众主人翁意识,让其参与民主自治,民主监督,让社会治理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社会治理的成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不仅要政府加快职能转变,社会组织积极承接,更要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社会治理中,一同唱响社会治理的和谐之歌。&/p&&p&正文:
&b&一、大作文评分规则:&/b&
大作文评分不同于按点赋分的客观题,大作文评分是按档评分的,这里不过多介绍。感性了解一下大作文评分情况:评分分4档,对应40分。跑题者4档:0-10分,答题一般者3档:10-20分,较好者2档:20-30分,非常好的1档:30-40分。自我感觉只有在时间相当充裕的情况下能写出30-40分的水平,考场发挥到20-30分就是相当好的水平,而大多数同学的分数是集中在3档的(10-20分)。
这里就需要了解,阅卷人是如何在1分钟之内对你作文进行打分的,以下是我的合理猜想:
首先,看&b&题目+中心论点&/b&,跑题者4档,没跑题的继续阅卷。其次,看&b&分论点+首尾段&/b&,如果没亮点,很一般,3档里给你评分,如果有亮点:分论点新颖、有深度、有层次,开头结尾写的漂亮,那阅卷人会考虑你的文章能否2档。最后,阅卷人会看你的&b&分论点的内部论证&/b&,如果环环相扣,偏僻入里,那么恭喜你,作文迈入2档甚至1档,如果分论点大多抄袭材料、凑字数、没有逻辑,仅仅分论点小标题起的比较牛,作文还是会回到3档进行评分。
所以,&b&以上可以得知,文章想出彩,分论点小标题+分论点的段内论证才是根本之道。&/b&然而大多数学生却把精力放在题目和首尾段中,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p&&p&&b&二、大作文一般行文格式&/b&
现在的申论文章(针对1000字左右),惯用写作思路为五段或六段,这种结构已经非常成熟,不仅申论考生用,领导人的较短讲话和文章也常用。个人认为:完全没必要突破这种行文格式去创造7、8、9段的行文格式,不适合1000字左右的文章写作。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如何从内容上吸引阅卷人。简单介绍一下五、六段为主的文章写作格式:
五段为主:
1、铺垫出中心论点
六段为主:
1、铺垫出问题
2、原因到中心论点
这两种方式没有明显区别,没有谁优谁劣。全凭个人习惯和考场灵感。当然,对于部分同学来说6段文章更容易凑字数。&/p&&p&&b&三、大作文如何出彩&/b&
&b&1、分论点构思&/b&
&/p&&p&(1)句式对仗:
分论点尽量采用较为对照的复句结构书写。其中要注意两个非常&b&不好的习惯&/b&:一是,前半句都使用相同句子,非常繁琐,没有意义。二是,后半句慎用“xx是关键、是基础、是根本、是保障”等描述。因为很多时候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xx是关键、是基础,而且这类写法经常出现在各级机关综合材料的写作和各类申论小白的写作中,你这样写给阅卷人印象非常差,就像小孩在穿大人衣服
(2)巧用比喻:
如果常观察xjp的文章会发现,大量使用比喻的方式。这也是当下的一个热点,同时,比喻增加你的文章可读性并能够生动形象的解释你的分论点。
(3)嵌入材料线索
材料和大作文题目问法给我们很多有益启示,特别是材料或者题目中有现成的比喻方式的时候,答案使用并做多个相关比喻使用到分论点中,使文章更切题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说明:
大作文:根据给定材料,结合材料中所述“如果给我们一个杠杆,我们也能撬起地球”。请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为题,自拟角度,写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一位同学是这样拟分论点的:
&b&焕发新时代工人力量,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工人素质是基础。&/b&
&b&焕发新时代工人力量,促进经济产业转型、保障工人就业是关键。&/b&
&b&焕发新时代工人力量,重塑工人形象、实现工人自身价值是重点。&/b&
点评:初学者看过去感觉她的小标题拟的很好,但是&b&问题很多&/b&。1、开头半句重复的3次,非常繁琐,无意义。2、采用3个短句写小标题,而且每个分论点中出现两个关键点(后两个分句),写作起来很难把握。3、基础、关键、重点,毫无亮点,模板化方式。
当时我对她这个分论点的点评是:&b&思考题目中“杠杆”这句话如何使用来增加切题度和亮点。&/b&
指导后,她二稿的小标题改为:
&b&为工人杠杆注力,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工人专业技能。&/b&
&b&为工人杠杆加固,必须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工人工作环境。&/b&
&b&为杠杆创造支点,务必建立激励体系,激发工人创新潜力。&/b&
点评:虽然3个短句的方式没有改,但文章的亮点已经增加很多,三个比喻成一杠杆体系,非常有新意且比喻恰当。
人民日报中曾有文章《有一种演讲叫xjp范儿》有这样一段话“再比如,xjp会见物理学博士出身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时,借用“牛顿定律”阐释对发展中德关系的看法,诸如&b&牢牢把握合作“惯性”、通过务实合作提升“加速度”、减少两国关系发展的“反作用力”&/b&等精辟论述。”
点评:习的这段话就很好的通过3个非常专业又通识的比喻论述了中德关系,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参考这种写法,把我们熟悉的理论常识转化为分论点小标题。
我曾经在一位同学的写的扶贫文章中帮他树立过这样的比喻:
他写道:要变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我在他的论证中,分别用&b&挖掘“造血源”、拓宽“造血渠”、净化“新生血”&/b&来对他论述的扶贫方法加以概括。
在今年河南省考大作文中,我的以为学生就很好的吸收了这种方法,在写分论点的时候,采用了一下的三句话:
&b&政府要做好稳定社会治理的“底盘”&/b&
&b&社会组织要成为驱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动机”&/b&
&b&市场要变为协调社会治理创新的“驱动轴”&/b&
点评:很有创意,把社会治理工作比作疾驰的汽车,三个分论点为汽车上的零部件,很切题,有亮点。&b&2、段内论证层次&/b&
&b&(1)论证方法:&/b&段内论证常用的论证方法有&b&举例论证、正反论证、理论论证&/b&等方式。建议多写名言进行理论论证,少写正反论证,尽量不用举例论证。如果想用举例论证,例子本身请用10-20字内描写,多写例子带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影响,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如何做。
&b&(2)论证思路:解释+原因+影响+对策+结果。&/b&这种逻辑的自由组合来构建段内论证的层次。每个环节写一句,可把原因、影响或对策其中一项当成分论点的核心论述(例:原因1;原因2;原因3作为一句)。
&b&万万不必教条化&/b&:可以第一个分论点核心分析原因,第二个分论点核心分析影响,第三个分论点核心分析对策;可以第一个分论点解释+影响+结果,第二个分论点原因+对策,第三个分论点影响+对策+结果。所有的排列组合方式根据自己的考场灵感排定,不必形成3个分论点格式统一。
&b&(3)低分要素:&/b&
&b&空谈对策&/b&:三个分论点都是只有对策1,对策2,对策3。完全没有解释、原因等其他要素参与。
&b&举例过多&/b&:段内论证的3个对策或3个问题都以例子的形式描述(非常差的答案,我恨不得撕这样同学的试卷),完全的凑字数,没有自己的理解,没有看到例子背后的实质。
以下,通过例子跟大家展开分析一些段内论证写法:
开发新时代的工人力量,构建全方位政策体系。目前我国的工人待遇还不够高,有关工人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政府负责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认可培训岗位并对培训、创新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真正在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解决工人的后顾之忧,减轻工人的生活负担。企业要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对积极创新的工人给予经济奖励,更好的激发工人力量
&/p&&p&&b&评:三个对策相对孤立,只有“点”上的介绍,没有形成“面”上的联系。&/b&
&/p&&p&中指改:
构建全过程保障体系,促进新工人力量的萌发。目前我国工人培训不力、待遇较低、保障不足,以一定程度工人群体的转型升级。为了保护新工人力量的萌发,需构建岗前岗中岗后全过程保障体系:&b&支持岗前培训&/b&,搭建合理法律框架,规范培训内容,提供资金保障;&b&激励岗中创新&/b&,建立健全激励制度,以创造价值为标尺鼓励工人爱岗敬业、积极创新;&b&保障岗后福利&/b&,出台针对性社保相关政策,解决工人对社会保障的后顾之忧。
&/p&&p&&b&评:将3个孤立的对策,高度概括化,形成一套理论体系。思路清晰,逻辑完整,且借鉴了最近非常流行的体质改革中“事中事后监管”的思路&/b&
&/p&&p&例二:
简政放权,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所谓“放”,就是把公益性、公共性的服务交由社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目前的社会组织达到百万之多,涉及各行各业,其中不乏专业人才。把养老、社区服务、专业资格认证等行政性不强的行、业交由社会组织,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负担、减少财政支出,也激发了社会组织活力,释放生产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对于服务对象而言,服务的多样化增加了挑选的可能性,能够享受更多、更优质的服务。这种“一石三鸟”之策......
&/p&&p&&b&评:虽有好思路“一石三鸟”,但整合答案不清晰,亮点没有亮出来。读完之后很难发现是哪三鸟。&/b&
&/p&&p&中指改:
&/p&&p&把养老、社区服务、专业资格认证等行政性不强的行、业交由社会组织,&b&能产生“一石三鸟”的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b&减小政府行政压力,减轻财政、编制负担;&b&二是有利于&/b&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解放生产力,创造更多就业;&b&三是有利于&/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人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高质量服务。
&/p&&p&&b&评:开门见山亮明我有三只鸟,引起阅卷人兴趣。然后一是、二是、三是清晰点名鸟为何物。思路清晰,水银泻地。&/b&
&/p&&p&例三:
齐心共进谋发展,要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的行政执法行为。某地民政部门应付检查向寺庙借孤儿,而正规的福利院却没有运作;某市城管用强征来的食品慰问老人;本应被救助的农民工却在执法人员漠不关心下,冻死在外。这一些违法违规的执法行为是相关部门不专心的结果,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因此要破除这些违法违规执法行为,给发展带来动力。
&/p&&p&&b&评:最差的段内论证,没有之一。完全例子支撑,我要是阅卷人的话,10秒钟就可以给你阅卷完毕,40分的试卷给你10分。&/b&
&/p&&p&改:
某地民政部门应付检查向寺庙借孤儿,而正规的福利院却没有运作;=执法行为应由政绩型向民众满意型转变,只有将群众满意作为评判标准才会既得政绩又赢民心。
某市城管用强征来的食品慰问老人;=执法行为应由滥权型向规范型转变,只有严格依法执法才能树立威严增加公信力。
本应被救助的农民工却在执法人员漠不关心下,冻死在外。=执法行为应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只有主动自发执法才能使执法成本最低化,人民利益最大化。
&/p&&p&评:问题例子倒推出对策,使内容高度理论化且针对性极强,无空谈对策之感。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处理具体例子的手段!可以思考一下我这样修改的内在逻辑,我就不逐条解释了。&/p&&p&&b&3、开头结尾模式&/b&&/p&&p&&b&这个就不分享了,有心的同学能够从我分享的人圌民日报中自己总结,我如果拿出一些来当模板,那就真成一个大众化模板了!我分享的报纸在哪呢,请看下面链接&/b&&/p&&p&&b&4、一定的知识储备&/b&&/p&&p&&b&国考圌前应该没时间继续更新了,如果真的把我说的内容吸收了,大作文得个二档分数应该没问题。理论储备福利:链接&a href=&///?target=http%3A///s/1dES5e2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1dES5e2&/span&&span class=&invisible&&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里面都是我对近期人圌民日报的批注,应该会很有帮助。&/b&&/p&&p&&b&更多的申论经验,请关注我的知乎专栏&/b&&/p&
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大多在临考前,别整花架子谈公务员考试多么立意高远浪费别人宝贵时间!!!预警:看明白以下内容,大作文能让你在不增加知识储备的情况下至少提高3-5分以下答案我已更新在其他问题回复里,但是这个问题关注度要高出10倍,为了让更多人不被…
现在以复习公务员的目的来准备申论,更多的是从技巧上的提升。从根本上来讲,申论反映了你本人的知识结构、写作水平。所以所谓的写好不过是把自己已有的能力发挥出来。这之后就会有瓶颈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复习和准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更多的人连自己的水平都发挥不出来。&br&我国考考过两次,一次67,一次57,北京一次77,天津一次76。算是还不错的成绩。&br&申论复习我觉得既不需要太多的了解各种决定纲要报告,也没必要人民日报半月谈天天看,反正我自己从这些工作中没有获得多少提高。&br&简单说自己的方法:把申论分成三个大的题型简单概括、综合概括、大文章。然后针对性的解决。&br&&br&对简单概括题来讲,其实一般第一个题目,这个题目有时候还是很难的,要概括的问题和点非常多,拿分还算容易,但是要答全拿高分是要下工夫的。怎么提取关键词、如何同意表述、多样表达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题目是踩点给分的,所以点到就好了,因此尽量有短句,少用长句,多层次的表达一下。这个题目是基础,练习一下对后面的题目也是很有价值的。&br&&br&对综合概括题目来讲,其实也是概括题目的一种。稍微不同的是综合概括往往需要一定的形式来呈现出来,因此掌握一些通知、计划书、宣传稿、网站文章、发言稿的形式就非常的必要。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还是来自对材料的概括。&br&&br&对大文章来讲,我一般就是瞄准二类文章去的,自认为本身水平有限,无法达到一类的水平。二类文很简单,心理压力小很多。分解看其实一篇文章20多句话足够了,一般开头3到4句导入题目,多以名言警句或者一些设问句来表达某些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第二段也是3到4句引出观点,在开头的基础上,指出要解决问题就要怎么做等等,一定要准确鲜明的提出观点。剩下三段一般4句话从三个侧面对观点展开论述,这4句话第一句是点出小分论点,第二句说明为什么从问题从现状来讲,第三句说如果做到了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第四句说怎么做,采取什么措施。最后一段呼应下观点,结尾就好了。&br&这里面套路比较简单,但是比较实用,并且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增加亮点,第一个就是观点,提出什么样的观点可以说是文章成败的关键,观点需要鲜明、确定、和材料相关、具有延展性、新颖等要求,还是比较难的。第二就是三个分论点要有逻辑关系,不要泛泛的什么政府、个人、社会,也不要什么教育、监管、法律之类的俗套,以反贪污为例子,可以设论点为打击反腐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三个分论点可以设为高压态势要求零容忍、打击要广度和深度、要连续性,分论点共同构成高压态势。&br&这样写大文章,其实就是八股文,好处是结构完整,写着顺手,考试时候只要想清楚题目、主要论点和分论点就可以开始写文章了,因为观点还是明确的,结构也完整,短时间内写成这样,也算是优秀的文章了、
现在以复习公务员的目的来准备申论,更多的是从技巧上的提升。从根本上来讲,申论反映了你本人的知识结构、写作水平。所以所谓的写好不过是把自己已有的能力发挥出来。这之后就会有瓶颈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复习和准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更多的人连自己的水平…
2先向烂到死的网络致敬&br& 这是我第三次发送失败了&br&&br&&br& 1 你可以怀疑自己的长相&br& 但请不要怀疑我作为一个女性的审美观&br&&br& 2 请问作为一个偶像派你的压力大吗&br&&br& 3 你可以不可以不要太随意的笑&br&&br& 看多了牙齿会掉的&br&&br& 4 我一直很喜欢冬天&br&&br& 你一笑起来桃花就开了我又要等一年&br&&br& 5 和你走在一起很有安全感&br&&br& 哪怕劫色也是劫你&br&&br& 6 认识你以后我的择偶观默默的提升了&br&&br& 7 叔叔阿姨都不会担心你的学业吗&br&&br& 想到再补&br&&br&8 某种程度上你的脸可以拿来下饭&br&&br&9 原来捞月亮的除了猴子 还可以是美猴王阿&br&&br&10 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你是中国年轻一代中的颜值担当&br&&br&11 每次你都说我夸你 在我看来我只是表达了一个年轻女性的真实想法 我必须得诚实&br&&br&&br&听说有人找到男朋友了
&br&&br&然而我的问题还没解决&br&&br&祝好哈哈哈哈
2先向烂到死的网络致敬 这是我第三次发送失败了 1 你可以怀疑自己的长相 但请不要怀疑我作为一个女性的审美观 2 请问作为一个偶像派你的压力大吗 3 你可以不可以不要太随意的笑 看多了牙齿会掉的 4 我一直很喜欢冬天 你一笑起来桃花就开了我又要等一年 5 和…
说一说我的看法,我是女生,我以前一直有这样的困惑,喜欢我的人我都看不上,我喜欢的人都不喜欢我,直到最近我才稍微明白为什么我的感情就一定是错位的?为什么我碰不到那种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的人呢?&br&后来通过对过去感情经历的总结和观察,我发现我很容易对喜欢我的男生产生一种轻视,并且因为他先喜欢上我而产生他肯定不如我的结论。这是因为我有一个内核的感情评价,那就是先喜欢上的人一定是比较弱的,反推当我先喜欢上别人,那么我肯定不如他,不完美,不够好!&br&所以当遇到喜欢我的人,我爱搭不理,冷漠无情,高高在上,而遇到我喜欢的人,我就卑微到了尘埃里面,无限放低姿态的喜欢他!&br&所以你都可以想象得到我的感情经历有多糟糕,就这样用这种坑爹的莫名其妙的价值判断毁了很多机会!毁掉了很多的感情!&br&为什么你喜欢的女生都不喜欢你?我想这个问题你要问一问你自己!你是真的喜欢吗?你正确表达了自己的喜欢吗?
说一说我的看法,我是女生,我以前一直有这样的困惑,喜欢我的人我都看不上,我喜欢的人都不喜欢我,直到最近我才稍微明白为什么我的感情就一定是错位的?为什么我碰不到那种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的人呢? 后来通过对过去感情经历的总结和观察,我发现我很…
今年暑假有幸在哈佛法律援助局( Harvard Legal Aid Bureau)的Family Law Department实习了三个月,期间接手了12个案子,其中8个与家庭暴力相关。想讲一讲在(1)美国相比而言比较完善的法律体制下,为什么家暴受害者很多时候也难以离开施暴的人;(2)美国社会体制和文化下存在的几个特有的问题;(3)美国在处理家暴问题时有哪些优于我国的制度。&br&因为在现在的大多数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者一般都还是女性,所以以下第三人称受害者使用女性指代。&br&&br&&b&一、为什么她(他)们不离开?&/b&&br&正如 &a data-hash=&7be07eed671f520a18b4f& href=&///people/7be07eed671f520a18b4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Youlin Yuan& data-hovercard=&p$b$7be07eed671f520a18b4f&&@Youlin Yuan&/a&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看待北外女生的「阴道独白」事件?&/a&中的回答“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指出的,家庭暴力其实是家庭中Power(权力)和 Control(控制)的极端表现形式。&br&家庭暴力一般粗分为身体暴力和性暴力两种,在这两大分类下又细分为以下八种:&br&&b&1. Intimidation (恐吓、威胁)&/b&&br&这种家暴方式不局限于言语的威胁,还包括通过眼神、动作、手势威胁受害者,用砸东西、毁坏受害者的物品、伤害宠物、展示武器等方式让受害者感到恐惧。这些行为的目的就是制造恐惧。这一般是家庭暴力开始的预兆和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受害者一般不敢也不愿意告诉别人,一是大多数人不会认为这已经进入了家庭暴力的范畴,二是大多数受害者此时依然认为这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可以私下调和解决。&br&我的客户一,最终说服她离开施暴者的原因是他把枪抵在了她大儿子的头上来恐吓她,从而控制她。Intimidation这一形式,在外人看来也许并不十分可怕,但与其他的暴力形式一同发生时,很容易达到控制受害者的目的。&br&&b&2. Using emotional abuse (精神虐待)&/b&&br&这种暴力的形式关键是让不断告诉受害者她没有任何价值,除了这个家以外没有人会容忍她。施暴者会告诉她被打是她自己的错,通过骂脏话和羞辱她来降低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告诉她她别人都觉得她不正常,如果没有他照顾她养她别人都看不起她,她在这个社会中也根本活不下去。&br&当一个你曾经深爱并非常信任的人开始不断告诉你这些都是你的错的时候,受害者很难把自己抽离出来问一句“他说的是真的吗?” ,也很难不陷入自责自怨自我贬低的过程中,以为只要自己做的很好一些,就可以得到施暴者的赞赏,而被羞辱责备只是因为她做得还不够好。&br&&b&3. Isolation (孤立)&/b&&br&家庭暴力中很常见的一个模式是,受害者很少和亲人、朋友或同事(如果她们还有工作的话)联系,更不会向别人寻求帮助。孤立典型的开始就是他表现得占有欲很强,不喜欢受害者与任何人联系。这一暴力形式一般都是循序渐进的,并且施暴者常用吃醋(jealousy)来正当化他的行为。从一开始不喜欢她与陌生男人说话,发展到不喜欢她和朋友们出去玩,最后发展到甚至不准她与她的父母亲人说太多。受害者开始时还会认为这是因为他太爱她所致,直到深陷暴力时才意识到,她被孤立是斩断了她向外界求助的最后一道绳索。&br&在孤立了受害人之后,控制(control)就开始了。我的客户二,她的前夫把她“关”在家中8年之久。他不给她房子的钥匙,所以当他出门的时候,她是不可以离开家的,因为她没办法锁门(家暴受害者不离开并不都是因为害怕报复,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已经深陷暴力的怪圈,又受自己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家暴的受害者);不准她学会开车,所以她去任何地方,见任何人,都必须在他的陪同下进行。慢慢的,她就失去了自己所有与外界的联系。&br&&b&4. Minimizing, denying and blaming (对暴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否认 / 反过来指责)&/b&&br&“要是你不惹我的话,我怎么会打你?”“我只是轻轻碰了你一下,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吗?”“我根本没有打你,你只是自己摔伤了,不要乱说话。”&br&这种暴力形式有两大后果,一是让受害者真的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大惊小怪;二是被指责的受害者以为只要自己做得更好,自己的伴侣就不会生气了。&br&这样的施暴者是我最看不起的一种。还是我的客户一,她其实不算是美国典型的家暴受害者,她不是移民,家人都在美国,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我接手她的案子时她正在攻读MBA)。每次她的施暴者对她实施暴力时,她都知道要打电话给警察报案。但是每次警察来的时候,她前夫就反咬一口,或者趁她没来得及打电话报警,他抢先报警,跟警察说他被她打了或者说她威胁他,然后就变成了&she says one thing, and he says another&。如果不是她后来偷偷录下了他事后炫耀自己有多聪明,外人很难判断他们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br&&b&5. Using children (利用孩子)&/b&&br&受害者很多时候不离开或者离不开都是因为考虑孩子。当家庭中男性在经济上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时,他的“你离开我,我就让你再也见不到孩子”的威胁是很有分量的。&br&更可悲的是,即便有时候受害者带着孩子离开了施暴者,如果施暴者是孩子的生夫,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在孩子18岁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u5138座位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