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漫游费后是不是全国取消长途漫游费接听免费了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手机长途漫游费明起取消&国内打电话全按市话收费
日08:07&&来源:
原标题:手机长途漫游费明起取消
  昨日,三大运营商相继发布消息,称自9月1日起将全面取消国内手机长途和漫游通话费,而且用户无需申请,自动生效。
  国内打电话全按市话收费
  相比年初提出的“提速降费”计划表,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取消长途漫游费的任务。昨日,三大电信运营商陆续宣布了将全面取消国内手机长途和漫游通话费(不含港澳台)的消息。中国电信称,这涉及其现有套餐资费还不是长途本市漫游同价的中国电信手机用户。
  中国移动方面则表示,这次调整后,其手机客户国内主叫通话标准按客户现行资费中的本地市话标准收取,国内被叫免费。中国移动还宣布,2015年以来,中国移动手机上网流量单价下降70%,各项降费举措累计惠及20亿人次。
  中国联通也表示,新政使得其亿万用户更早获得了提速降费政策带来的“红利”。
  大部分4G用户难受惠
  取消长途漫游费无疑给消费者减轻了负担,但这未必会带来话费单的明显变化。
  中国移动明确表示,对于使用“和4G”、“4G飞享”等套餐的用户,因其国内通话(不含港澳台)均早已按照本地市话标准收取,故不受这次取消国内长途漫游费用的影响。只有少数类似神州行、动感地带的老用户还在缴纳长途漫游费,将成为这次降费的受益者。中国联通和电信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因此,这次取消长途漫游费真正受益的主要是一些年龄较大的用户,对早已享受4G套餐的年轻消费者影响很小。
  数据显示,取消长途漫游费后,三大运营商的收入减少占其整体营收普遍要低于5%。例如中国移动2016年年度总收入7084.21亿元人民币,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曾透露,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约为一年减少160亿元收入,占比略高于2%。
  网易近日在网上对近3万名网友对运营商提速降费方案感受的调查显示,八成的人认为相关方案没有诚意,只有1%的人认为下调力度可以,自己享受到了明显的实惠。
  降流量费需求强烈
  眼下,消费者手机资费的大头已经从语音通话转向流量费。虽然相比前两年,流量费明显降低,但由于用户流量消耗快速提升,导致总资费变化不大,这也是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公众“不买账”的主要原因。
  市民吴先生近日出差来到了山东,很快就收到运营商的短信提醒,自己2.5G的套餐流量已经使用殆尽。为了不影响工作,他赶紧又花30元在网上买了1G的流量月包。然而晚上他又傻眼了,因为运营商发来的短信提示显示,他已经又使用了600多M的套餐外流量,需要额外付费。
  定睛再一看自己购买的1G流量月包,他这才发现只是本地流量月包,只能在北京用。由于出差在外,他需要买的实际应该是50元1G的国内流量月包。
  随着手机用户使用习惯的转变,传统语音业务持续萎缩,而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则快速攀升。有统计显示,2017年4月,我国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1377M,比去年同期增长116.8%,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低头族”。降低流量资费,显然要比取消长途漫游费影响要大,降费作用也更加明显。
(责编:孟竹、高星)
曾因“人满为患、楼宇密集”被称为“北京小香港”的唐家岭村通过疏解整治,在“留白增绿”的同时,还将建筑废品“变废为宝”,摇身一变成了中关村公园。京津冀手机通话漫游费取消&公众期待免费再进一步
从8月1日起,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所有手机用户,在三地区域内的移动业务长途通话费、漫游通话费已陆续取消,用户在三地语音通话将统一均按照市话收费。
&&&&来源:&&&&
用户收到的京津冀手机漫游费取消的信息
& & 备受瞩目的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本月又向前迈进一步。
  人民网频道从三大运营商地方分公司处证实,从8月1日起,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所有手机用户,在三地区域内的移动业务长途通话费、漫游通话费已陆续取消,用户在三地语音通话将统一均按照市话收费。
  据了解,此次仅针对手机语音业务,固定电话长途业务和只限本地使用的数据业务资费不在调整之列。目前,三地运营商已经完成资费调整和技术部署工作,北京移动、电信,天津联通、电信等省公司已经取消长漫“两费”。
  惠及逾亿手机用户
  “晚上回家一般都拒绝接电话,因为要算漫游费,太不划算了”,这是在京津冀取消漫游费之前,一位家住燕郊,在北京市区工作的跨省“上班族”在网上的留言。
  据了解,取消京津冀漫游费的呼声由来已久。在2014年7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曾公开致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提出公开建议,呼吁逐步降低并直至取消京津冀地区长途及漫游通讯资费。
  据工信部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京津冀共有移动电话1.17亿户,约占总数的9%。这意味着,一旦京津冀手机漫游费取消,至少过亿移动电话用户将受益。
  对于众多定居燕郊、香河等地的跨省上班族而言,此次京津冀取消“两费”,将带来直接影响。据统计,截至2014年,仅常驻燕郊的跨省“上班族”人数已超过30万。对此,一位网友在微博留言,“第一次有了京津冀一体化的感觉,北京的号看来可以考虑注销了哦。” 
  运营商“低调”背后的纠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三地通信资费调整仅限手机语音业务,固定电话和本地使用的数据业务并不适用,因此被部分用户认为运营商有“避重就轻”之嫌。
  更耐人琢磨的是,三地运营商对此次取消“两费”态度极其低调,并未大范围宣传。三家运营商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表示,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没有更多的消息可供披露。
  运营商“低调”的背后,是对落实行政命令和自身利益受损的矛盾与纠结。
  据此前媒体报道,某家运营商负责人曾推算,取消京津冀三地漫游费后,运营商将“损失巨大”。仅对中国移动公司一家而言,每年就将减少收入数十亿元, “如果全国范围内取消漫游费,将减少运营商收入达数百亿元。”
  对此,外界则有不同看法。某位通信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京津冀三地运营商新推的4G套餐全部实行一体化资费政策,主套餐内包含的语音和数据流量在全国通用,并不存在漫游费和长途费。事实上,大多数京津地区的手机用户,尤其是年轻人群已经享受到了无漫游费的服务,仅剩一些老套餐用户才是这次取消漫游费的受益者,而这些用户对三地运营商实际收入影响并不大。
  免费范围能否再进一步?
  此次京津冀三地取消长途漫游通话费,也引来更多用户关注。有不少网友指出,全国电信网络基本实现一体化,继续收取漫游费是没有道理的,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取消长途和漫游通话费。
  事实上,城市间取消长途漫游通话费在我国早有先例。湖南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广西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四市,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三地,河南的郑州、开封等地区此前都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两费”,实现通信一体化。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取消长途漫游费,主要集中于局部区域,并且以当地政府城市一体化建设政策为导向,而并非电信运营商企业的市场之举。
  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长途漫游费用的呼声,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对外回应,目前在研究探索取消国内漫游费的可能性,尚无定论。
  在世界范围内,取消漫游费已成为趋势。就在今年6月30日,,宣布日起取消欧盟28个成员国之间的手机漫游费,届时在欧盟成员国之间旅游的手机用户只需支付与本国同样的话费,而无需支付额外的漫游费。
  通信行业观察人士马继华认为,漫游费取消不仅有利于社会,更有利于运营商。他指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通信隔阂的消除,各种通信业务的使用量将得到快速增长,而由此还很可能催生新的更具有价值的新兴业务,运营商绝对不会是利益上的失败者。
& &延伸阅读:
(责编:赵超、杨波)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通信一周热点回顾
通信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成本几乎为零&漫游费取消还要等谁发话?
&&&&来源:&&&&
原标题:成本几乎为零 漫游费取消还要等谁发话?
  最近几年,手机用户与通讯运营商频频因高额漫游费用发生纠纷。据粗略统计,几大移动运营商每年收取的漫游费多达上百亿元。记者调查发现,从技术层面来说,已收取20余年的国内漫游费目前“几乎成本为零”,但运营商仍在收取;另一方面,尽管运营商多次调降收费,但在个别国家,中国旅客的漫游通话收费标准仍动辄每分钟高达三四十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你提供服务,我花钱消费,纽带就是交易公平合理、账目清晰。但是,在信息并不完全对称的当下,面对一张张数字清晰的话费单,很多消费者都觉得有些钱花得不明不白。然而,即便大家对高昂的通话漫游费有质疑,但能找谁说理或维权呢?
  更何况,通信运营商收取漫游费还有“尚方宝剑”――根据1994年原邮电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移动电话需收取0.6元/分钟的自动漫游费。2008年工信部下发《关于降低完成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的通知》,规定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为主叫每分钟0.6元。也即从法理上讲,通讯运营商收取漫游费是合法合规的。
  国内漫游费是我国运营商历史上内部区域分割的产物,过去,运营商是以各省甚至各地级市为单位运营的,各省的分公司之间成本独立结算,用户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通话,就要使用当地运营商的通话资源设施,所以就要额外付一笔漫游费。但现如今,三大运营商已基本实现全集团整体核算成本,而且从技术层面来说,国内漫游费成本已“几乎为零”,并不需要比本地通话更多投入。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内漫游费的收取已失去了客观基础,继续收费明显失当。
  有专家认为,当下收取的国内漫游费,属于“人为收费”,而且赚得盆满钵满。权威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漫游费一年收取上百亿元,在国内移动通信收入中的占比基本稳定在8%至10%。正因为“蛋糕”过于诱人,所以电信运营商至今舍不得“松口”,而公众只能如同案板上任其宰割的鱼肉。
  从政府和社会受益的角度来看,通讯服务是一项社会基础服务,即便运营商“唯利是图”,也应“取之有道”――三大运营商的国内漫游成本已大幅下降,甚至“几乎为零”,那么国内漫游费就应该尽快取消,并下调国际漫游费。其实,早在2012年发布的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工信部就明确提出要稳步降低电信资费,建立“普惠全民”的电信服务体系。按理说,国内漫游费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但问题是,谁来终结已任性多年的国内漫游费?
  靠通讯运营商的道德自觉?这显然不靠谱,因为企业的天性是逐利,蛋糕是难以割舍的。靠个别消费者零零散散、小打小闹的维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人为收费”,更何况,时下运营商收费还有政策规定为“后盾”。剩下的路径恐怕是:要么立法部门立法规范收费,依法管理国内漫游费;要么由主管部门――国家工信部下达行政指令,强制国内漫游费“退市”,降低国际漫游费,以回应社会诉求和市场需要。
  而这是有例可循的。在欧盟,因为手机出国使用被加漫游费,结果遭到用户和欧盟政界炮轰。去年3月,欧洲议会表决通过新法,彻底废除手机漫游费,到2015年12月,手机漫游费在欧洲或将成为历史。世界尚且如此,我们还等什么呢?我国的国内漫游费何时成为历史,公众翘首以盼!据新华社
(责编:胡晓、陈键)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数码前沿|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新华快讯:
江西移动:取消长途漫游费后将继续“提速降费”
摘要 自9月1日起,中国移动全面取消手机客户国内电话长途通话费和漫游通话费(不含港澳台地区),用户无需申请、系统默认自动生效。
新华网南昌9月6日电(赵瑞明)自9月1日起,中国移动全面取消手机客户国内电话长途通话费和漫游通话费(不含港澳台地区),2600万江西移动用户将从中获益。
据中国移动江西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江西移动充分发挥在信息惠民、拉动信息消费、推动经济升级等方面的作用,推出了一系列“提速降费”举措。目前,江西移动用户实际流量的平均单价已降至0.04元/MB。未来,江西移动还将根据用户选择情况以及4G网络承载能力,逐步放宽不限量套餐规则,降低套餐门槛。
优惠政策自动生效
话费红利几何
据介绍,中国移动此次全面取消手机客户国内电话长途通话费和漫游通话费,国内主叫通话标准按用户现行资费中的本地市话标准收取,国内被叫免费;用户无需申请、系统默认自动生效。
此项话费红利对平时漫游通话需求较高的商旅人士、自己或家人在外务工和求学、需要经常电话联络的手机用户影响较大。江西移动的工作人员做了这样一个测算:
例如,某用户目前使用的套餐为本地通话0.15元/分钟,长途、漫游主被叫通话是0.4元/分钟,假设他平时每个月拨打长途100分钟,漫游主叫、漫游被叫各50分钟,在长途漫游费上支出大概为80元;在取消长途漫游费后,客户的长途、漫游主叫均调整为按本地通话收取,也就是0.15元/分钟,漫游被叫免费,用户仅需支出22.5元,相当于每个月节省了57.5元。
“当然,用户能省下来的实际话费与客户目前所选的套餐以及自身的通话习惯密切相关。”江西移动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不对用户原套餐中设定的最低消费进行调整。不过,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后,如果用户实际打电话费用减少,达不到最低消费标准,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重新选择更为适合的手机套餐。
攻坚克难 “提速降费”一直在路上
“‘提速降费’已成为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期待。”江西移动的工作人员说,“本次取消长途和漫游费,与其说是一种结束,不如说是另一个开始。‘提速降费’,我们一直在路上。”
对于移动公司而言,取消漫游费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涉及计费系统的改造,此前通话费的收取都是按照市话、长途、漫游规则收取,取消漫游费需要对计费系统的处理规则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造,且存在一定的风险;二是需要对所有的客户资费进行调整,包括资费的内容、长途漫游包的叠加关系、受理短信通知、客户账详单展示等等,工作量巨大。
从中国移动江西分公司了解到,为了早日实现全面取消手机客户国内电话长途通话费和漫游通话费,中国移动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加大投入对计费系统内的所有存量资费进行逐一梳理,完成对全网系统的开发、改造和部署,对资费套餐进行了全量计费场景准确性校验。同时,还加强对10086热线、移动营业厅等一线服务人员培训,努力为客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今后将重点考虑手机流量需求
据悉,江西移动近年来推出了涉及国内通话、国际长途、国际漫游、手机上网、家庭宽带、企业专线等一系列“提速降费”措施。
2017年,江西移动相继推出“速率倍增行动”,大幅下调互联网专线资费,起步带宽从2M上调到10M;推出“小微宽带”特惠产品,针对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在上下行速率、产品性能等方面提供价廉质优特色宽带产品;推出全网流量“任我用”资费、“任我看”视频流量优惠包等。
与此同时,自今年5月1日起,江西移动大幅下调7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长途直拨资费,覆盖超过90%的国际直拨长途话务量。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漫游资费优惠也于5月起正式全面推广。
“随着手机用户更多关注在手机流量费用方面,我们在后续的套餐设计中,也会重点进行考虑,增加套餐内的流量,丰富流量的使用规则,包括流量包月不限量、流量多人共享、视频专属流量、地铁流量等,同时也会考虑设计推出家庭套餐,实现家庭统一付费、手机与家庭宽带融合、家人互打免费。”江西移动的工作人员说。
打开微信,使用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把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查看手机版新闻手机长途漫游费取消 旧款套餐无需多付费
根据此前国内三大运营商的正式宣布,从9月1日开始,手机长途漫游费将正式取消。羊城晚报记者对比了三大运营商多款套餐资费时发现,手机长途漫游费取消的覆盖面主要涉及旧款的本地化特色鲜明的套餐,现有的新款手机套餐在方案设计上普遍已经取消了手机长途漫游费。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尤其是十年前国内手机资费仍执行“双向收费”时,很多旧款手机套餐普遍带有长途漫游费。为了推广“手机本地接听免费”一类的套餐,运营商曾经大面积推出过多款“本地接听免费、外地接听收费”一类的套餐,或者是某一定向类的套餐,这类套餐就会涉及长途漫游费的问题。费用会按照省(市)内、省(市)外分别结算。在手机长途漫游费并未取消前,此类套餐出省接听时几乎都要收取漫游费。根据工信部2014年发布的规定,手机漫游费一般为被叫方不超过0.4元/分钟,运营商据此自行调整,普遍实施0.39元/分钟。
但是从2009年国内进入3G时代以及现在的4G时代之后,运营商多款套餐更迭频繁,“3G/4G一体化套餐”已经非常普遍。中国移动已经在去年年底停售了非“长(话)市(话)漫(游)一体化”的套餐,其内部数据统计显示,订购“长市漫一体化”套餐的移动用户已经超过了5.5亿,占移动手机用户数的绝大部分。由于很多旧款套餐已经停售,手机套餐之间可以转换,手机用户更换套餐之后将会按照现有套餐方案执行,所以实际上涉及产生长途漫游费的套餐已经非常之少。
9月1日开始取消手机长途漫游费之后,旧款套餐用户将会享受到出省接听不再被收费的利好。记者从运营商处了解到,如果用户仍然坚持不改变旧款套餐,除了没有漫游费之外,其他使用并不会受太大影响;而如果转为运营商提供的现有套餐方案(普遍为全国统一标准、接听免费),那么已经不再提供服务的旧款套餐将同时失效。手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更为合理的选择。
手机长途漫游费取消之后,带来的另一大变化就是,由于各地资费套餐趋于一致,尤其是在接听方面几乎无差别,“跨界”的障碍越来越小,用户在不换号的情况下跨地区使用将更为普遍。而运营商方面,也有可能根据新的特点,重新调整自家的套餐方案。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启兵
来源:羊城晚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取消漫游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