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应该征收美国遗产税如何征收二辩设问

以下内容引用至我的live:辩手进阶会遇到的困难。&br&&br&&br&&br&&br&反驳的一个前提是首先要听懂对方辩友的话,但这其实是很多辩手都欠缺的,归纳能力是一个辩手能做好反驳的前提,我自己一开始归纳能力也不行,我是在大二一年保持着基本上每天一场比赛视频,归纳场上辩手论点,一周去评一次新生的比赛的,述票双方论点和交锋的练习把归纳能力练习上去的,自那以后,基本上可以做到听完对方立论就归纳出它的逻辑线了。&br&&br&其实理解对方的论点之后,反驳真的挺简单的,因为它的思路很明确,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三方:&br&A不是B,否定对方讲述&br&非A也是B,和对方拉平&br&A是B,但不重要,受身,利用对方论述论证自己观点&br&平时要做两件事:多对辩,质询,练习小反应,以及积累自己的例子库,方便类比反驳&br&几种比赛中常见的反驳套路:&br&1对方辩友,您方是用定义在循环论证,您方把坚守原则定义为。。。,而比较标准又是。。。,您方的理由和论据是什么?(质问论据理由)&br&2对方辩友,您方没有比较,您说xx会这样,可是难道不xx就不这样么?(拉平,推不根属)&br&3对方辩友,把我方观点推极端,您说如果被同化到极端会失去自由意志,可是被排斥到极端不是精神和肉体双重失去么?&br&4对方辩友,您方扣帽子,我方讲的是xxx,您曲解成xxx(摘帽子)&br&5对方辩友,按照您的逻辑,如果没有爱了也要在一起,只是为了陪伴,您为什么不养条狗呢?(归谬类比)&br& 6 对方辩友,您说的只是视角问题,您说如果黑人如果被白人奴役他们的思想同化可怕,那换个视角,白人如果被黑人平权思想同化岂不是很好么?可见可怕的并不是被同化,而是同化背后内容中包含的排斥&br&7对方辩友,你因果互置,是科学研究的进步带来了爱的量化,而不是爱的量化带来了科学进步(质疑因果)&br&&br&另一个就是反驳需要有层次感,比如反驳定义,假设题目是当代青年更应该着眼于实现大目标还是小日子。假设正方把大目标定义为制定清晰的目标去追求。&br&第一层次,是指出为什么不合理,可以说对方同学,按照您说的,什么是小目标呢,小目标难道就不可以是清晰的目标么,小日子本身不也是清晰的目标,那么多人为了一家三口的房子在奋斗,这目标还不清晰么。&br&第二层次,同理反推拉平,所以对方同学,一定要这么玩定义的话我方把大目标定义为大而空泛的目标,好高骛远的目标好不好,您方这样能论证的出来么?&br&第三层次,提出你的主张,所以啊,我们不妨公允的讨论,大目标小日子的分界并不是清晰与否,而是大目标更关注宏大视角和群体范围,小日子更聚焦微观视角和个体范围,我们就是讨论哪种着眼点对青年人是更加合适的。
以下内容引用至我的live:辩手进阶会遇到的困难。 反驳的一个前提是首先要听懂对方辩友的话,但这其实是很多辩手都欠缺的,归纳能力是一个辩手能做好反驳的前提,我自己一开始归纳能力也不行,我是在大二一年保持着基本上每天一场比赛视频,归纳场上辩手论点…
&p&胜败乃兵家常事,借由这个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复旦这五场比赛的立论吧~&/p&&p&&b&第一场:被同化比被排斥更可怕 &/b&&/p&&p&谢谢主席,大家好。&/p&&p&被同化指的是与同化者保持一致,变得同质化,被排斥指的是是由差异产生的对立现象。&/p&&p&可怕,是一种负面评价,描述的是状况糟糕,伤害严重。&/p&&p&面对“同化”、“排斥”、“可怕”这些内涵和外延都极为丰富的字眼,我们不要急于开展论点,应该先退一步,明确讨论的平台。&/p&&p&首先,世间万物往往是多面的,有其可怕的一面,也有不可怕乃至有益的一面。&/p&&p&被同化,被排斥亦是如此,它们和可怕往往不是绑定的,被同化很多时候只是遵守习俗,被排斥往往也不过是志不同不相为友。被同化与被排斥也有积极的一面,被同化的一致带来了效率,比如语言的统一,被排斥的对立也催生了制衡,正如政党的分歧。&/p&&p&所以当我们比较的谁更可怕时,要的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专其一面,比较被同化与被排斥在可怕的那一面上,孰优孰劣。&/p&&p&但是比较可怕的那一面时,我们也不能用个例的伤害大小来代替被同化,被排斥可怕的比较。因为每个具体事件的可怕程度是由很多因素一起决定的,除了被同化、被排斥的因素外,还有事件的性质、敌我力量差异等等各种因素。甚至有些悲剧看似由被排斥或被同化引起,其背后却有着两者共同的作用。比如犹太人种族灭绝这件事很可怕,但其中既有犹太人被排斥的作用,也有德国人民被纳粹反犹主义同化,积极参与的作用。所以直接拿出一个例子简单粗暴地贴上标签来代表被排斥或被同化,这样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p&&p&因此我方提出就其可怕的一面,被同化、被排斥何者的属性能使状况更糟糕、更恶劣,何者就更可怕。&/p&&p&我方论证如下:&/p&&p&第一,被同化比被排斥更难以主动摆脱,甚至会助纣为虐,使得局面更加无解。&/p&&p&被排斥时人摆脱意愿强烈,也易激起反抗。但人一旦被同化,进入了同质性的群体,为同样的观点和行为模式所包围,只会加速群体内部的自我循环,丧失批判与抗争的可能,也就难以主动摆脱。比如妻子被丈夫家暴固然可怕,但激起反抗至少有主动摆脱的可能,但倘若妻子被丈夫的思维同化,认为女人天生低人一等,应该遵从三从四德,丧失了摆脱的意愿,甚至会教育她的女儿遵从女德。 &/p&&p&第二,被同化越来越失去辨识度,被排斥却依旧清晰可辩,使得它更加危险。&/p&&p&人很容易辨识出被排斥,在生理心理上也有预警机制。但被同化却越来越难辨识,也更能伪装来突破我们的预警机制。比如在政治上同化不再是灌输式的说教,而是在电影开幕前让鹿晗领着粉丝喊“劲往一处使,厉害了我的国”,在经济上我们被同化在各种极具诱惑力的消费主义之下,各种教育机构通过制造中产阶级焦虑的概念让大家相信阶级固化将要来临,不把所有的钱投入到孩子教育中,家族就完蛋了,当大家越来越被同化在貌似温驯的威权主义和消费主义之下,系统性的风险正不断叠加。 &/p&&p&综上,被同化更可怕。&/p&&p&&b&第二场:被排斥比被同化更可怕&/b&&/p&&p&被排斥比被同化更可怕 &/p&&p&谢谢主席,大家好。 开宗明义,被排斥是指遭受排挤,冷落与打压,被同化是指本不相同的二者逐渐变成相近或相同。&/p&&p&可怕是一种负面评价,形容状态糟糕,事态严重。&/p&&p&我方认为何者与可怕的联系更紧密,更能导向状态糟糕,事态严重,何者就更可怕。&/p&&p&我方将从两个层面展开论证:&/p&&p&首先,被排斥比被同化更是可怕的根源。&/p&&p&那些看似可怕的被同化往往有两种,一种是被迫的被同化,但这种同化之所以看似可怕,正是因为你不这么做就会被周围人排斥,正如逼婚一般,另一种是被同化的内容可怕。比如被伊斯兰国同化看似是可怕的,但其实是因为这个被同化会导致世界遭受到更多的被排斥,诸如恐怖袭击,而如果他们被人民解放军同化了,非但不可怕,还很好,因为这让世界免于互相排斥,所以可怕的根源是会不会造成更多的排斥与被排斥。但被排斥的可怕却可以不依赖于被同化独立导致,比如一个人突然发疯挥刀向你砍来,这里面没有任何同化因素,单纯只是排斥就很可怕。&/p&&p&其次,被排斥本身的加深比被同化更容易导向糟糕的状况。&/p&&p&被同化是中性的,它描述的只是一种转换,被同化程度加深与导向可怕不挂钩,甚至有时被同化程度越深,越不可怕。比如被和平公正的价值同化,能让人远离伤害,大家都说普通话,交流就更加方便,支付上都开始使用移动支付,交易少了假钞,多了诚信。&/p&&p&但是,被排斥的加深却可以导向伤害和糟糕的状况,被排斥常常以孤立和对抗的姿态出现,比如如果被一两个人孤立和对抗,可能可怕程度很小,几乎忽略不计,是因为人还可以寻找支持你的人,但如果被排斥的程度不断加深,就会使得人越来越孤立无援,这对人而言是很可怕的,英国心理学实验显示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环境中独自生活五天就会开始精神奔溃,监狱也正是利用了孤立的可怕来惩罚罪犯,在社会层面,群体之间对抗和孤立的不断加深会加剧社会的冷漠,撕裂,甚至爆发大范围的崩溃与社会失序,就像苏联的斯大林派和托洛茨基派为了自己的政见保持对立,随着两派对立和程度的不断加深,局势越来越紧张,最终终于爆发形成了苏联大清洗运动,导致了百万人的死亡。&/p&&p&因此,被排斥比被同化更可怕。&/p&&p&&b&第三场:中国不应该征收遗产税&/b&&/p&&p&谢谢主席,大家好:&/p&&p&我方认为中国不应该征收遗产税,基于三大理由:制度环境不相匹配,预期利益难以实现,连锁反应不堪承受:&/p&&p&首先,征收遗产税与制度环境不相匹配&/p&&p&税收都可以起到调节社会财富的作用,所以即使要调节,用哪种税调节也应该与国家的税收体系相匹配,否则将从头建立一套新的体系,成本难以想象。当今世界各国,税收体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人去纳税,以美国为代表;另一种是针对行为去纳税,以中国为代表。二者在各种税收相关的制度设计、人员安排、权力保障等截然不同。在美国为代表的税收体系下,其征管体系的核心在于对个人财产的全面掌握和实时监控,他们建立了严苛的个人财产申报体系、现金流量监督体系。每个人在获得财产收入之后,都需要向税务机关申报。如果被发现不申报和申报不实,就会处以重罚甚至重刑。为此,美国维持了庞大的税务警察队伍,并赋予超过一般警察的巨大权力。这才是与征收遗产税相匹配的制度环境。而在中国,征管体系的核心是基于现代会计制度,对流通领域和企业经营状况的核查,主要的核查方式是针对企业的会计账目和发票这样的原始凭证,我国税务机关无法知晓个人去世时的财产状况。因此,遗产税的方式是与我国税收体系不匹配的,在中国应该结合税收体系来设计合理的税收方案。&/p&&p&&br&&/p&&p&其次,征收遗产税预期利益难以实现,成本高昂。&/p&&p&征收遗产税的目标本应是为了去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但富豪群体有诸如海外信托基金,设立离案公司,海外委托基金会等各种方法。这使得遗产税真正的征税对象反而是一些中产阶级和中小微企业主,美国独立商业联会06年数据显示美国有70%的作为社会中产的农场主,家庭企业主因为高昂遗产税无法将农场或企业传给下一代。而与此同时,征收遗产税的成本又非常高昂,因为调查一个人一辈子的遍布海外的资产是非常困难,即使是税收体制和遗产税相匹配的美国,征收遗产税的成本也是其他税种的14倍。甚至1998年美国遗产税收了230亿美元,成本却高达480亿美元,在税收体制不匹配的中国成本只会更高。&/p&&p&&br&&/p&&p&最后,征收遗产税连锁反应不堪承受:&/p&&p&遗产税的征收还会加剧人才和资本外流,影响中国经济和投资能力。《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遗产税的征收与资本流动高度相关,2000年,塞浦路斯为了防止资金外逃取消了遗产税,法国征收遗产税后,几年内600名富豪逃离法国,造成170亿欧元的资本外流。而这种现象在重视让子女传承财富的中国会更严重,贝恩《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就显示70%的高净值人群都很重视财富的代际传承。&/p&&p&&br&&/p&&p&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当今中国不应该收遗产税。&/p&&p&&br&&/p&&p&&b&第四场:国家没义务减少离婚&/b&&/p&&p&谢谢主席大家好,&/p&&p&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国家没有义务降低离婚,先明确今天讨论的主体是国家,而不同的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文化,发展程度,对离婚这件事的判断各有不同,您方举出在一些国家离婚造成犯罪问题,经济问题,我方也举得出其他国家离婚上升反而是社会进步,因为离婚率上升是不是社会进步就是个辩题。&/p&&p&所以今天讨论的重点不应该聚焦在具体事件的策略问题,而应该是抽离具体事例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理论?理论是对类问题的规律性机制的有效阐述,从而形成规律性认知。举个例子,我说什么话让张经理满意,这就是一个策略,它的目标就是在具体情境中讨好张经理,这不是个理论,因为它没有形成规律性认知,而如果我们处理的是如何在对话与沟通中让上司都满意,这就变成了下级和上级如何沟通的理论问题。&/p&&p&回到今天离婚是不是国家义务的问题,您方至少要论证两个规律性认知:&/p&&p&一,离婚是坏的这个判断是一个普范性认知,&/p&&p&二,把减少离婚上升为国家义务也是普范性认知&/p&&p&如果这两个问题您方证成,则您方得证,反之我方成立:&/p&&p&而我方认为这两者都不是规律性的普范性认知,理由如下:&/p&&p&首先,离婚是一个情境性事件,对它的判断不具普范性认知,影响离婚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社会环境,主体性格,家庭格局等等因素,就像列夫托尔斯泰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离婚率的增加也许是女权自由的释放和国家平等的体现,就像沙特阿拉伯的离婚率从1987年的25%上升到2007年的75%。正是女权的抬头,让女人不再接受被当成生孩子的工具并与别人分享老公,完全可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而从文化差异看,摩洛哥的文化下,离婚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他们认为离婚的女人才更有价值。从国情差别而言,印度离婚率几乎亚洲最低,每6小时就有一名妇女死于家暴,离婚的判断没有统一的认知,并不存在对离婚是坏的这个判断的普范性认知。&/p&&p&其次,现代宪政制度的最基本目的就是限缩天然具有扩张性的公权力,因此宪政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若国家没有明确的可成立的理由,就不能干涉私领域。而作为私领域极具代表性的婚姻,它的本质是复杂的,当事人才是最合理的判断者,国家本就不适合做一个干预者。婚姻的信息是高度离散和复杂的,利益相关方才能够最关切,也才能获悉最有饱满度的信息,而最佳的信息拥有者就是当事人,他们对婚姻的裁断才具备最佳参考意义。国家在极其有限的信息下,不具备与当事人相当的关切,不适合成为私人关系的干预者,更不能上升到国家义务。&/p&&p&综上,我方认为国家没有义务减少离婚。&/p&&p&&br&&/p&&p&&b&第五场:相信需要证明&/b&&/p&&p&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方立场为相信需要证明,开宗明义,所谓相信,就是认为是正确的,根据不同的程度划分可分为迷信,轻信,确信,笃信等,证明是一个去伪存真的动作,是寻找建构认知依据的过程,具体可分为证实和证伪。需要明确的是,证明的方法是多元的,证明的标准也因人而异,但不妨碍这是证明的一种方式,只是会得出不同程度的相信。&/p&&p&我方认为相信包括相信的产生和维持,否则就是从信到不信的逆转。而它的产生的维持皆需要证明&/p&&p&第一, 从产生相信的角度,你需要证明这个事物对你而言出现认知依据的自洽,才有可能让你对这个事物的认知产生依附,形成相信。&/p&&p&&br&&/p&&p&人不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件事情,任何人相信一件事都一定有他证明的过程,就好像我相信和我方二辩会白头偕老,肯定是有一个证明的过程,可以是我们曾经走过风风雨雨证明了他爱我,所以我笃信我们会白头偕老,也可能是他在教堂发誓无论生老病死贫穷富贵都会不离不弃,所以我确信,也可能是我去算命算命的用生成八字证明我们是天生一对,所以我轻信。但不管是什么程度的相信,我都要先经过一个动作叫证明。而根据证实程度的大小来决定我对该认知的依附,从而产生相信,因此相信需要证明。&/p&&p&&br&&/p&&p&第二, 从维持相信的角度看。你需要证明这件事在目前来说是不能被证伪的,才有可能继续维持你对这个认知的依附,继续相信,因此维持相信需要证明。&/p&&p&&br&&/p&&p&对于产生相信这个认知而言,需要通过证实某些观点或事物来成立,但如果相信不被扭转则需要信念的维持,而这就是迎接所有怀疑的挑战。因为一旦被证伪,起初建构你认知的依附就会被推翻,你也就不再相信了,举个例子,我相信鬼压床是因为我睡觉时真的感觉有鬼在压我,形成了我的相信,但我请了一帮道士做法,依旧天天被鬼压床,经人介绍去了医院,医生告诉我其实只是患上睡眠瘫痪症,然后跟我讲好之前药不能停,我按时吃药后,病好了,这时这个认知依附完全被推翻了,所以我不相信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不相信鬼压床一说。因此维持相信依然要靠证明。&/p&&p&综上,相信有相信之发生,也有相信之维持,而发生与维持皆需要证明,相信需要证明。&/p&&p&&/p&
胜败乃兵家常事,借由这个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复旦这五场比赛的立论吧~第一场:被同化比被排斥更可怕 谢谢主席,大家好。被同化指的是与同化者保持一致,变得同质化,被排斥指的是是由差异产生的对立现象。可怕,是一种负面评价,描述的是状况糟糕,伤害严重…
&p&谢邀。&/p&&p&&br&&/p&&p&诚如前面的答案所提到的,“底线”一词在各辩论队和辩手口中的意涵并不统一——事实上,提问者题干中的大量术语,包括“立论根基”、“包装”、“翻盘”,皆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因此,底线和所谓的立论根基有没有区别,本质无非是个定义问题。一场比赛,某队某点被狂轰滥炸,究竟是叫底线破了、根基破了、还是丢了一个战略要点,各家大可以各持己见。斗胆猜测提问者此题真正想问的,其实是常听人“底线底线”的提,但好奇究竟底线是干嘛用的?以及希望了解围绕底线的相关攻防如何展开。——下面的答案,根据我自己筹备比赛和带队比赛时对“底线”一词的使用方式,尝试做些回答:&/p&&p&&br&&/p&&p&第一个部分,与其问底线是什么,不如问,在讨论时我们为什么需要确定底线?&/p&&p&个人认为,是因为辩论一般是项团队活动(少数一对一赛制除外),而辩手的思维、三观往往并不统一,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条底线,来规范大家在场上口径的统一,不至于出现内部逻辑的不自恰(即不同辩次间或不同论点间出现明显的矛盾之处)。&/p&&p&&br&&/p&&p&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以“当今中国,安乐死应不应该合法化”为例,反对方至少就有两种基本的策略选择:一,是从根本上反对安乐死的正当性,人终结自己的生命就是不对的,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协助他人终结自己的生命;二,是虽承认安乐死的正当性,但认为“当今中国”缺乏实施条件。个人认为,拿到辩题,组织第一次集体讨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至少统一四位上场队员的策略选择,你们究竟要怎么打?&/p&&p&&br&&/p&&p&确立了底线,至少会决定三件事:&/p&&p&&br&&/p&&p&第一,是立论方向。如果打从根本上反对安乐死的正当性,那么整场比赛的重点,就会在生命的意义、人之为人的人性尊严,要去说服评委,为什么不论如何痛苦,人都不能放弃生命。若决定是第二种策略,则需要开始查找当今中国在医疗水平、执法严谨、安乐死认证难度等等问题上的相关论据。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采取的是路线一“人不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放弃生命”的论调,那么在场上去主动主张“中国医疗环境很差,根本鉴定不了”就会显得有些奇怪——因为你的底线,明明是不论医疗环境的好坏、不论鉴定得了鉴定不了谁有没有安乐死资质,任何情况任何人都不该自尽生命,为什么要去论证中国尤其没有资质呢?你不是自己说做到荷兰、美国一样好也不该安乐死的吗?——这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在自己削弱自己底线的强度。就好像如果你自称自己是百分之百纯直男,在择偶时,应该看到性别为男就果断跳过,若还多问两句“这人样貌、性格如何啊”,会自己削弱自己的直男程度,是一个意思。&/p&&p&&br&&/p&&p&第二,是核心交锋。如上所述,若你的底线态度是“不论如何人都不能自杀和协助自杀”,那么正方同学在清晰明确地听到了你的这段论述后,就会默默地收起他们准备的两个file的“中国实行安乐死的可行性研究”,因为这一部分,随着你底线的订立,就变得天然“不重要”了。反过来,若你主打没有实施土壤,荷兰可以安乐死,但中国条件不成熟,那么对方不会也不应再花过多精力和你纠缠安乐死本身的正当性,整场的交锋重点,会落在当今中国究竟有无实施资质上。&/p&&p&&br&&/p&&p&第三,是关键难题。任何一道平衡或至少趋向平衡的辩题,正反双方都至少有一些逻辑、事例和类比是比较难以解决的,而什么会成为己方的论证难点,也会随着底线不同而不同。比如,如果你主张的是人任何情况都不能放弃生命,那么你就必须回答,那“消极安乐死”(就是放弃治疗,现状已经合法)可不可以?若可以,和积极安乐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一个可以一个不可以?甚至参军打仗、参加高危行业又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切割,可以受身,不是完全不能回应)这些诘问会随着你使用第二条底线而变得失去杀伤力,但反过来,你会面对对方一轮轮关于中国医疗情况其实还不错、至少能试点性的实施、逐步改善等资料的轰炸,——这些轰炸,在第一条底线下,则是无伤害的。所以说决定用哪条底线,会决定你要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p&&p&&br&&/p&&p&当然,上面对底线的举例,是很粗糙的说法,乍看之下只需要二选一,轻松加愉快就完成了底线的确立,但其实底线除了大方向的区别,还有程度的微调,也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p&&p&&br&&/p&&p&比如,你决定了“安乐死本身没问题,所以荷兰实施ok,但中国医疗鉴定、医保和执法监督力度不够,所以容易产生误杀,因此不应该合法化”为自己底线的大方向,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你打算把误杀率打到什么程度呢?&/p&&p&&br&&/p&&p&是但凡有一丝丝理论上被误杀的可能性都不行吗?还是要证明误杀率极大(这个极大是多大,也是需要讨论的,不一定要量化为百分比,但至少四个人心里要有个概念)?在这个大方向下,你的立论多半会一上来就说“当今中国根本不具备实施安乐死的现实条件,然后洋洋洒洒论点一、二、三地论证鉴定、医保和执法三方面的不足”,但在攻防时重点和难点如上所言,会是完全不同的。若你打的是“一丝丝理论上被误杀的可能都不行”,那么对方多半不会去和你攻防当今中国能做到万无一失,而会猛攻,“凡事无绝对,什么政策能一点风险都没有?”“荷兰你自己说可以的,一点误杀的风险都没有?”等等,反过来,若你主张的程度,是去证明中国有极大的误杀风险(比如,至少比荷兰大很多),那么面临的,多半是中国现实状况究竟如何以及是否有改进可能的挑战。&/p&&p&&br&&/p&&p&&b&总之,底线,决定了你的根本价值取向,进而决定了你可以打那些论点、可以和应该打到什么程度,帮助你提前判断可能的全局重点,以及提前料敌机先,预测对方可能的猛攻方向&/b&。个人认为,是立论(不是说写立论稿,是确定理论框架)的重中之重。&/p&&p&&br&&/p&&p&既然底线如此根本,那么很自然的,底线应该如何确立呢?——个人觉得各队可以有各队的习惯,可以民主,可以独裁,可以灌论,可以投票,要根据教练实力、队员实力、比赛赛程等很多方面综合考量。但个人觉得,有两个原则,可供参考:&/p&&p&&br&&/p&&p&一,是队员为重,统一优先的原则。很多前辈都强调过,没有无敌的论点,只有无敌的辩士。我个人对这句话的翻译,其实就是底线守恒原则。如上面提到的,底线不同,会决定关键问题和核心难点不同,因此,在合理范畴内的底线调整,只是价值观的调整,一般不会有明显的优劣,只会有辩手讲起来顺不顺口、是不是由心而发的区别。——这件事情,在我自己比赛打得越来越多、也带了几次小队员比赛后,越来越意识到其重要性。比如我反思自己第二季老友赛对马大那场的惨败,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四个人上场前底线并不是那么统一,我打算去攻防周伯通的悲哀,但剩下的三位队友觉得认到这一步很难赢比赛;阿庞很力主的“人的独立性”这个点,我能接受,能听懂她跟我讲,甚至也觉得她讲得还不错,但是因为缺乏自己的共鸣,我在场上,自己就很难把这个点讲好。所以我现在的带队习惯,往往是四个上场队员先各自独立出论,四人底线相同就万事大吉,若有异议再让多数说服少数,实在少数拒绝接受、难以上场,那就——“小红,不如这场你打吧。”&/p&&p&&br&&/p&&p&第二个原则,当然,有时也需要参考不同底线的攻防难度和接受度。如果四个人对不同的底线没有明显的偏好,哪边都能讲,那么可以进一步考虑一下后续攻防的可操作性和接受度。举个例子,以第四届新国辩复赛“美国民间应不应实施禁枪”为例,反方可打的底线包括“持枪权是宪法权利,这一权利大过天,枪击案根本不成为限制的理由”,也可以打“持枪权虽可被限制,但限制了反而不利国民安全,所以不能禁止”。在实战中,武汉大学最后选择的是第二条底线,斗胆猜测,可能有宪法权利相对抽象、对华人背景的听众而言接受起来不容易的考量。——事后熊浩学长在点评时提到了打高宪法权利位阶的建议,有兴趣的人可以找出学长的点评来看——以这类相对抽象价值为底线需要极强的语言能力。这些都可以成为在选择底线时的考量。&/p&&p&&br&&/p&&p&最后,还有一类比较特别的“底线”,那就是在打奇袭的时候,上场四位辩手一定一定要统一和彼此明确己方立论的底线。所谓奇袭,多少会和常识有所出入,因此,在解释具体的事例的时候,很容易态度不一,进而崩盘,这需要在赛前反复讨论、确认、模辩来框定。我正赛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奇袭应该只打过一场,题目是“穷人好吃懒做比富人为富不仁更可怕”,当时觉得好吃懒做比较难打,比伤害比不过,因此立论的思路比较奇袭,打的是“富人为富不仁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因此毁誉参半,穷人好吃懒做则对社会发展百害无一利”。当时在“不仁”上做了文章,试图把“不仁”打成是竞争产生的必要条件。不过面对对方大量的“竞争就叫不仁?你打辩论赛你不仁了?恶性竞争是不仁,良性竞争也不仁?”的质疑的时候,我们四个人有比较明显的跳脱和矛盾,有人是打只要竞争就是不仁,有人则想退守为恶性竞争才叫不仁,但社会发展离不开恶性竞争,最后因此立论被撕裂。足见统一底线之重要。&/p&&p&&br&&/p&&p&第二部分,关于包装底线的技巧。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为什么底线是需要包装的?奇袭好理解——打的就是出人意料,本质上讲,身为奇袭,其反常处,本来就是比较惧怕被挑战和交锋的,很多奇袭被洗成白话文后,要么霸道,要么荒谬,要么价值取向极为偏激,因此但凡奇袭,多少都需要藏。而常规论,与其说是包装底线,不如说,是增加攻防层次和为后辩次留下腾挪空间。仍以美国民间应否禁枪一题为例,一上来就讲“持枪权高于一切”,勇气可嘉,也会让比赛双方泾渭分明、态度清晰,但若缺乏延展的能力和语言的功底,既容易头重脚轻,后继乏力,不够精彩和有内容,又容易吸引到对方全部火力的猛攻,未必撑得了四十分钟的终局。所以,即使要打持枪权的重要性,一上来也往往不把话说死,不一定持枪权直接推到大于一切的高位,可以选择只把侵害持枪权作为一种弊害纳入到利弊权衡的天平上来,同时主张禁枪反而恶化治安环境——而内部四人则心知肚明,己方的底线其实是持枪权高于社会治安问题,因此退一万步讲,即使正方证成了禁枪有助提升治安,仍然不足以颠覆持枪权。这样构思比赛的好处,是会给后辩次(比如三四辩留下更多的选择空间)。众所周知,政策辩论往往是要做损益比较的,不暴露己方的底线,先硬刚安全问题,会给三四辩留下更多的损益方向的选择。若局势有利,安全的战场直接刚死了对方,那么三四辩可以直接收割战局,底线和损益比根本不需要出现、节外生枝;若局势僵持,安全问题成了死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伏笔下的持枪权可以从天而降,撬动天平,“在禁枪没有明显的社会收益的情况下,就仓促剥夺人民的宪法权利,实在不是宪政国家应有的态度啊”;若局势恶劣,安全问题节节败退,这时后辩次也还有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机会,拿持枪权和社会动荡做价值位阶的比较,或许能力挽狂澜,尤未可知。&/p&&p&&br&&/p&&p&那么相应的,包装底线的技巧,则明确自己需要包装什么,是定义?是态度?还是标准?增加说法、阐释语境、以攻代守,都是可行的技巧(我自己奇袭打得太少,实在缺乏权威,可以参考近年来台湾大学的比赛,个人觉得他们的包装是很精巧的)&/p&&p&&br&&/p&&p&(当然,可不可以不包装底线,直接一上来就亮牌。可以,比如,如果你觉得“持枪权无限大”这个点第一够强,扛得住一整场,第二,不是那么容易三言两语讲清楚,需要时间去讲,甚至巴不得对方来攻击,越打越强,那么此时,尽早亮明底牌也不失为一种选择。)&/p&&p&&br&&/p&&p&最后第三部分,如果底线被爆,是否还有翻盘可能。&/p&&p&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个伪问题,第一,能否翻盘,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评委的判准,并无定式;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辩手(尤其是后辩次的辩手),如果底线被攻破了,即使评委是不接受被破底线翻盘的评委,也不意味着要缴枪投降“我不发言了,谢谢”吧……底线被爆,能修补就去修补,不能修补,就往下一层跳脱,乃至说服评委修正自己的判准……总之,尽人事,听天命,才算对得起自己的环节吧。&/p&
谢邀。 诚如前面的答案所提到的,“底线”一词在各辩论队和辩手口中的意涵并不统一——事实上,提问者题干中的大量术语,包括“立论根基”、“包装”、“翻盘”,皆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因此,底线和所谓的立论根基有没有区别,本质无非是个定义问题。一…
&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一、辩论的基本概念 - 1 -
(一)辩论中的交锋点 - 1 -
1.为什么要讲交锋? - 1 -
2.交锋在比赛中的常见形式 - 1 -
3.一些交锋中常遇到的问题的解答 - 2 -
4.总结 - 5 -
(二)辩论中的论证 - 6 -
1.论证 - 6 -
2.生活中的论证与断言 - 6 -
3.类比 - 6 -
4.总结 - 9 -
(三)辩论的入门 - 10 -
1.如何提高对辩论的理解能力 - 10 -
2.入门后如何去精进提高辩论技艺 - 11 -
3.总结 - 14 -
二、辩论赛的准备 - 15 -
(一)准备的流程 - 15 -
1.辩题公示 - 15 -
2.头脑风暴 - 15 -
3.建立框架 - 15 -
4.模辩 - 15 -
5.整理 - 15 -
(二)需要准备的材料 - 16 -
1.对方论点 - 16 -
2.质询 - 18 -
3.接盘 - 19 -
4.驳论 - 21 -
5.短打问题 - 22 -
三、具体辩位指南 - 23 -
(一)一辩如何把立论说清楚 - 23 -
1.提出主张 - 23 -
2.解释理由 - 23 -
3.提出论据 - 23 -
4.做出结论 - 23 -
(二)二辩该如何驳论对辩 - 25 -
1.关于驳论(两种驳论理念) - 25 -
2.关于对辩 - 27 -
(三)三辩该如何质询和小结 - 29 -
1.质询 - 29 -
2.质询小结 - 35 -
(四)四辩该如何总结陈词 - 37 -
1.回应反方结辩的攻击 - 37 -
2.指出对手立论体系问题 - 37 -
3.解释我方立场下限制的理由和为什么这叫限制 - 38 -
4.做一些零碎的追加攻击 - 38 -
5.常见误区 - 39 -
四、扩展提高 - 42 -
(一)辩论中的战术 - 42 -
1.自由辩论 - 42 -
2.论点的诠释 - 42 -
3.交锋的处理 - 43 -
4.不同辩位申论的责任 - 44 -
(二)辩论中的数据拆解 - 45 -
1.对对方数据的利用 - 45 -
2.论据能否论证论点或能否完成比较 - 45 -
3.要懂得拆解对手对于数据的包装 - 46 -
4.数据会说谎,质疑对手数据的来源与调查手段 - 46 -
(三)辩论中的逻辑谬误 - 48 -
1.人身攻击 - 48 -
2.诉诸群众 - 48 -
3.肯定后件 - 48 -
4.否定前件 - 48 -
5.循环论证 - 49 -
6.复合问题 - 49 -
7.模棱两可 - 49 -
8.互置因果 - 49 -
9.假两难选择 - 49 -
10.扯开话题 - 49 -
(四)辩论中印象深刻的点评 - 51 -
1.2014年广西百利杯复赛 - 51 -
2.2015年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复赛 - 51 -
3.2015年亚太大专辩论赛决赛 - 52 -
4.2014年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 - 52 -
&/code&&/pre&&/div&&blockquote&&b&一、辩论的基本概念&/b&&/blockquote&&h2&&b&(一)辩论中的交锋点&/b&&/h2&&p&我们经常在评委的点评里听到所谓的交锋点,也经常被提醒要注意回应交锋,可是,什么是所谓的交锋点呢,我们为什么要注重交锋呢,今天想在这篇文章里讲讲我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以下内容来自于一次桃李辩的讲座和听课学员的笔记整理)&/p&&blockquote&&b&1.为什么要讲交锋?&/b&&/blockquote&&p&这要从两种判准体系说起,众所周知,辩论比赛里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评判胜负的体系,由这体系展开,衍生出了不同的打法风格。&/p&&p&说服的比拼(代表人物:黄执中)→共情共感,以对方观点证明己方,非正面驳斥,用对方观点借力打力&/p&&p&搏斗的竞技(代表人物:胡建彪)→自圆其说的立论,论证残留度更高,完成度更好→&b&搏斗形式:交锋点&/b&&/p&&p&&b&所以,讲究交锋是脱胎于一种评判体系,该评判体系把辩论运动视为一种有限时间内,比拼信息展示能力,以论证完成度评判胜负的竞技活动。而交锋,就是搏斗派辩论进行对抗的形式。&/b&&/p&&p&交锋&b&核心内容:基于论点的抗衡检证&/b&&/p&&h2&&b&2.交锋在比赛中的常见形式&/b&&/h2&&h2&&b&(1)论据&/b&&/h2&&p&论据是否能佐证论点&/p&&p&&b&e.g:辩题:从未得到/得而复失更可悲&/b&&/p&&p&反方得而复失更可悲提出观点:得而复失比从未得到让人更悲痛&/p&&p&论据:损失厌恶机制(损失的痛苦是得到的两倍)&/p&&p&&b&错误原因:&/b&此论据只能说明得而复失是可悲的,没有体现“更”,因为在它的比较里没有说明从未得到的人有什么痛苦,它似乎默认了从未得到就是不悲不喜的。&/p&&h2&&b&(2)框架&/b&&/h2&&p&比如政策性辩题就有常见的需根解损的论证框架&/p&&p&&b&e.g:当今中国该不该在一线城市高峰时段征收交通拥堵费&/b&&/p&&p&反方至少可以从这么几个层面质疑正方&/p&&p&1.该政策有没有需求性,就是高峰时段是否存在拥堵,拥堵问题是否需要收取拥堵费来解决?&/p&&p&2.该政策有没有解决力,交通拥堵费花费作用的机制是价格杠杆原理,也就是要把人群分流到公共交通,那么在一线城市的高峰时段,公交系统是否已经超负载?&/p&&p&3.该政策的损益比较如何,采用此方案能多大程度缓解拥堵问题,它的弊害又是什么?&/p&&p&引申而言:交锋要求的能力&/p&&p&1逻辑能力→对立论(持方成立的论证体系逻辑链条)有清晰认知&/p&&p&2数据查询、佐证能力→理论符合现实(论据)、切实有效佐证观点&/p&&h2&&b&3.一些交锋中常遇到的问题的解答&/b&&/h2&&h2&&b&(1)列出哲学框架&/b&&/h2&&p&对方打辩题,总列举一些哲学条框,然后我们也不懂,打辩论又懂哲学的有周玄毅学长,可是他的比赛并不是都有那么多哲学条例,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辩题都能扯出那么多哲学术语的,可是对手总扯,我们应该怎么办?&/p&&p&①某个哲学家的理论不构成严格论证,这本质上也是一种诉诸权威的做法,最好就是在赛前查明和这个辩题有关的哲学争论,如果对手引用一个支持他们的哲学流派你只需要摆出相抗的哲学流派告诉大家这个问题在哲学上尚待商议的,引用一家之言不足以论证。&/p&&p&②大胆质疑名词内容,质疑逻辑,让对手具体化的阐述它的哲学理论和辩题有什么逻辑上的相关性,然后在逻辑上进行拆解。&/p&&h2&&b&(2)辩论中反方提出替代方案,且说它的方案更本源怎么办?&/b&&/h2&&p&e.g:“中国男足应不应该聘请外资教练”不应该,不在教练在体制&/p&&p&①两个方案不矛盾,疗效不同,体质问题的解决是长期工程,请外教可以短期改善&/p&&p&②我方的方案其实有助于您提出的问题的解决,体制问题中本身就有关于技术的不重视,技术认知和理念的落后,聘请外教也有助于体制问题的根治&/p&&h2&&b&(3)对方数据强有力时拆解方式&/b&&/h2&&p&如“网络用于交际使人更亲近”对方数据:大部分人94%的时间没有用网络交际&/p&&h2&&b&①质疑数据本身&/b&&/h2&&p&统计方法与来源,怎么样算作用作交际,我和室友一起打游戏,和家人一起用网络看电影算不算在进行交际,但这些有没有被统计进这份数据里的网络交际中?&/p&&h2&&b&②数据正常,不足以论证观点&/b&&/h2&&p&网络也是我们工作、学习、休闲的主流渠道,而我们日常生活的绝大多数时间确实都在学习,休息而工作,交际不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主体。百分之六不足以说明让我们更疏远&/p&&h2&&b&(4)包辩题&/b&&/h2&&p&以彼之道还彼之身,我可以按照对方的方法把对方立场完全包了,指出对手比较的无意义,逃避了辩题需要比较的核心内容,而且如果对手在定义里包进你方持方的内容,那么它在论点中论证的好处究竟归属与哪个持方是存疑的。&/p&&h2&&b&(5)长逻辑链被针对&/b&&/h2&&p&&b&逻辑链条有时比较长,有时候就会碰到一种情况,对方辩友没有听懂或者装作没听懂。这个时候,往往会花费过多的时间用于解释。而在对方装作不懂的时候甚至会不小心打乱己方论证的节奏。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b&&/p&&h2&&b&①拆分论点&/b&&/h2&&p&缩短逻辑线 如“不应该允许营救式刑求”无效(把营救式刑求的效果很烂拆分成两个层面来讲:没有正面作用+效果适得其反,然后加上它的有违道德)→得不偿失&/p&&h2&&b&②质询提问方式&/b&&/h2&&p&长链条不能一点点问,而是把逻辑推演的链条当初问题的前提,最后的问题以封闭式问题去问出结论,指向己方(例如:对方辩友,既然营救式刑求没有用,甚至还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那么在违反道德和法律的情况下,您方认为他是不是还要允许)&/p&&h2&&b&(6)辩题里比较什么是根源之类的该怎么打?&/b&&/h2&&p&校园网贷乱象丛生根源是消费不理性/制度不完善&/p&&p&医患矛盾的核心是制度问题还是观念问题&/p&&p&&b&①时间先后顺序&/b&,辩题中“消费不理性/制度不完善”何者先出现(结合数据佐证,比如xx年我国已经有完善的制度,但那段时间学生消费不理性程度很高,催生了校园网贷乱象)&/p&&p&②&b&影响力的大小&/b&,如纵向比较国家之间,xx国有完善的制度,尽管他们国家的消费不理性程度比我国更高(可用超前消费程度佐证),但却不存在网贷乱象,以此佐证制度占据更大的影响力。&/p&&h2&&b&(7)对手追问我方具体立场的时候该怎么办?&/b&&/h2&&p&这是一个大家经常碰到的问题,但我觉得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是大家在赛前没有仔细考虑过己方的立场该坚持的论调,举例而言。&/p&&p&&b&辩题·.&/b&高知女性做全职太太是不是浪费→对方追问什么样的女性做全职太太不浪费&/p&&p&立场有二:&/p&&p&1.认可某类不浪费(自身选择+未曾接受过大量教育资源的,这样就不浪费稀缺的教育资源的投资) &/p&&p&2.认可每类都浪费(男女平等,家庭生活应该男女平均付出,女性也该追求自己的事业,而不是把时间全投入到家庭生活)&/p&&h2&&b&(8)定义达不到共识如何反驳?&/b&&/h2&&p&&b&这里面我想告诉大家的一点是其实有些辩题本质上的对抗就是定义的对抗,换言之双方定义是不会有共识的,比如杀一救百是不是正义的,这个题目正反方的核心争议就是对正义观的理解不同,而这场比赛的任务就是通过交锋把你的正义观自圆其说并且告诉观众为什么在现实中采用你的正义观会有更高的效果&/b&&/p&&p&e.g:杀一救百是不是正义?&/p&&p&a.质询对方的框架(对正义的定义),首先要搞明白对手对于正义的理解观&/p&&p&b.提出一种自己的正义的框架,和对方相抗衡。&/p&&p&c.用其他例子套用你的正义观,说明己方的正义观更符合现代背景或现实认知&/p&&h2&&b&(9)网络匿名化对公众议题的讨论是否有利 ,正方说可以保护群众的隐私,如何反驳呢?&/b&&/h2&&p&这里我想介绍常用的反驳思路的构建方法。&/p&&p&① A不是B 即网络匿名化不利于保护隐私&/p&&p&② A是B 但B不能证明辩题 即虽然可以保护隐私 但不能论证有助于公众议题的讨论&/p&&h2&&b&4.总结&/b&&/h2&&p&1交锋即双方在论点上的对抗。&/p&&p&2首先论点要自圆其说,理论要有逻辑,数据要足够有力。&/p&&p&3要听懂对方的逻辑链,而不是单独对对方的一句话进行反驳,把对手的话放在对手的论证框架里理解,如果和对手论证框架无关的细枝末节的话就不要盲目去攻击&/p&&p&4数据打出后要深挖,接下去打完自己的逻辑链与拆解对手的逻辑链条&/p&&p&&br&&/p&&h2&&b&(二)辩论中的论证&/b&&/h2&&h2&1.论证&/h2&&p&每次我评新生赛的时候,往往最大的困惑就是听完双方的立论后,感觉和完成立场的论证都没有什么联系,而在具体的交锋中,又经常会听到一方向另一方发出这样的提问:“难道您方不这么认为XXX么”,而另一方则会回应“所以您方赞同XXX么”。双方的交锋很火热,却驴头不对马嘴。我想究其原因,是很多初入辩论的同学并不知道如何在辩论上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具体的比赛中总是习惯于诉诸断言,而无法对于论点做有效的逻辑层面的检证和质疑。因此让我们从此聊起。&/p&&h2&2.生活中的论证与断言&/h2&&p&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一些最基础的论证,也就是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比如:&/p&&p&李宗晟总是和队长顶嘴&/p&&p&李宗晟被退队了&/p&&p&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解释性的论证,它的重点不在于李宗晟被退队的事实,而是想解释发生这件事的原因,第一个命题则是给出了前提,只要我们认为它是真的,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被退队。&/p&&p&同时日常生活里也充斥着断言,比如上文提及的李宗晟被退队后与朋友说:“王八蛋队长就是嫉妒我的才华。”朋友可能会问起他说:“为什么呢?”宗晟回答:“这事就是这样子的。”此时他的说法就构成了一个典型的断言,在每个命题里都包含一个主项和一个谓项,主项是我们要说的对象,谓项则是我们对此对象所要言说的,断言则是把谓项附着于主项的观念联结过程,比如姚明是伟大运动员,郭敬明是烂片之王都是常见断言。但断言不等同于真理,也不构成一个完整论证,它的正确与否是有待检验的,辩论场上最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当对手询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却诉诸断言说“这事就是这样的”,逃避了交锋和检证。&/p&&h2&3.类比&/h2&&p&类比是我们经常用到一种手法,它是一种很棒的用来补充解释的手段,比如泰戈尔解释他心中美好的爱情的时候,他就是说“愿我的唉,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却又让你自由。”类比用来解释时是很容易帮我们理解抽象的概念的,因为他可以利用我们所熟悉的概念、事物与有待阐明的概念间搭建桥梁。但在辩论赛中经常有人使用类比论证。大家都打过政策辩论,典型例子就是有人举证道我国现在的情况和上世纪xx年代的美国,xx年代的日本类似,他们当时用了xx手段,有效果。所以我们也应该用这种手段,它会是有效的。&/p&&p&而它的逻辑结构也很简单&/p&&p&A具有X,Y,Z,R,S,T&/p&&p&B具有X,Y,Z,R,S,T&/p&&p&A具有特性F&/p&&p&所以,B也会具有特性F&/p&&p&但要注意,类比不是一个严格的论证,因为即使A与B再相似,但毕竟他们不是相同,你也只是在概率上去推测B有多大可能呈现F,但并不是严格的论证。举个例子,比如Q叔和小岳岳长得很像,但Q叔却不会说相声。&/p&&p&&br&&/p&&p&&br&&/p&&p&&b&正确的论证:有效性,真实性,相关性&/b&&/p&&p&一开始我讲过,论证最基本的单位就是前提与结论,现在我开始介绍辩论当中最常用也最基本的论证形式,也就是三段论,它的它的逻辑结构也很简单:&/p&&p&大前提:每一个B都是A&/p&&p&小前提:每一个C都是B&/p&&p&结论:所以,每一个是C都是A&/p&&p&看一个简单的例子:&/p&&p&每个校队成员都是校园辩论高手&/p&&p&梅子扬是校队成员&/p&&p&所以,梅子扬是校园辩论高手&/p&&p&三段论的逻辑图:它的推理根据是首先确定某一部分(B)是属于整体(A)的,然后得出某一部分(B)的成员(C)也是属于整体(A)的&/p&&p&&br&&/p&&p&&br&&/p&&p&大前提:约瑟夫.庞麦郎唱歌不跑调(Really?)&/p&&p&小前提:梅子杨是约瑟夫.庞麦郎(yes)&/p&&p&所以,梅子杨唱歌不跑调&/p&&p&&br&&/p&&p&&br&&/p&&p&以上命题的大前提出了错误,因此即使使用了三段论的格式,它依旧不是正确的论证。&/p&&p&此外,在普遍而言的论证中,前提除了真实性以为,还应该有和结论间的相关性。如果没有相关性即使使用了三段论的形式也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举例而言&/p&&p&阴阳师里能抽SSR的人手气好&/p&&p&李宗晟经常抽ssr&/p&&p&因此,李宗晟不应该被校队退队&/p&&p&这里的结论和最后的结论似乎有一些脱节,虽然大前提,小前提都是真实的,但也会让人觉得这个论证莫名其妙。但我们只需要做一些小的修改,就可以让人明白前提和结论的相关性&/p&&p&校队需要手气好的人来抽辩论分组签,阴阳师里能抽SSR的人手气好&/p&&p&李宗晟经常抽ssr&/p&&p&因此,李宗晟不应该被校队退队&/p&&h2&4.总结&/h2&&p&我在这篇文章里提到了论证的基本单位是前提和结论,而确保论证的正确性要做到论证结构的合理性,论证前提的真实性,前提与结论的相关性。明白这些,我们就可以在日常的比赛里应用,比如为什么断言无效?因为断言只有结论,却没有前提,所以你要去追问为什么。为什么类比会失当,因为类比无法保证前提和结论间的相关性,所以你要在政策辩论里去强调一件事的因素有很多,你不能只挑其中一两个相似处就断定这是有效的。更进一步的,你会去检验对手数据的真实性,你会用你的数据去和对手数据相抗,而你的这些技术动作都是为打击和削弱对手前提的真实性。&/p&&p&更进一步的,你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梳理你自己立论的论证框架,它是否具备论证的合理格式?它是否有给出前提理由?它是否有说明前提和结论之间有什么因果联系?只有明白了这些,在场上你才不会不知道要追什么问题,铺展什么内容。&/p&&p&掌握论证是一个辩手的基本功,只要做到这一点,才能避免在场上言之无物,以及一味地躲避交锋,希望大家以后在观看比赛,打比赛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把场上双方的论证框架梳理清楚,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延伸性的阅读可以去看《学会提问》这一本书。&/p&&p&&br&&/p&&h2&&b&(三)辩论的入门&/b&&/h2&&h2&&b&1.如何提高对辩论的理解能力&/b&&/h2&&p&&b&关键点:批判性思维的入门&/b&&/p&&p&其实关于辩论是什么,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但绝大多数人都认可辩论很重要的是思辨能力的比拼,我也认同这点,所以我觉得想要入门辩论,就要先入门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因为这是思辨的基础所在,而所幸,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入门,早就有前人为我们总结写好书籍啦。&/p&&p&这里我推荐一本书,&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n/s/ref%3Ddp_byline_sr_book_1%3Fie%3DUTF8%26field-author%3D%25E5%25B8%%25B2%%C2%25B7%25E8%25AF%25BA%25E5%259F%%25B0%%25B7%25E6%%25E5%25B0%Brooke%2BNoel%2BMoore%29%26search-alias%3Dbook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布鲁克·诺埃尔·摩尔&/a&的批判性思维,我自己读过这本书,我觉得这本是关于批判性思维书籍里,写的最像给辩手定制的书籍。至于原因的话,你看它的目录就知道了。&/p&&p&&br&&/p&&p&&br&&/p&&p&&u&这本书的亚马逊的购买地址&/u&&/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n/dp/B0122YCDV0/ref%3Dfs_rd_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 B. N.) 等著 (美)摩尔(Moore, 朱素梅 译 书评 简介 电子书下载 Kindle电子书&/a&&/p&&p&阅读完这本书,对于基本的论证,定义该怎么做清楚,对手的话是否构成论证力度,常见的逻辑谬误,修辞技巧就有初步了解了,其实很多同学对于辩论之所以一直感觉是凭借感觉本能性的反驳却不知道该怎么提高,本质的原因是思辨能力的匮乏,缺乏对于论证的基本了解,不知道什么构成论据,什么只是细枝末节的话,对手那些不合理的话你确实觉得不对劲,可却难以用一个清晰的框架把它归纳出来,原因就在于对基本的逻辑谬误不了解,无法及时用归谬和阐述把它点出告诉评委,所以这本书,对于一个辩手的思辨能力入门,是必备的。 &/p&&h2&&b&2.入门后如何去精进提高辩论技艺&/b&&/h2&&p&很多新手辩手会觉得自己缺乏教练,也没有参加大赛的机会,自己的辩论环境很闭塞,基本上属于和院队校队队友随便玩玩的地步,我理解这种情况,在我大一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那我提供三个对于任何地区的辩手都能做到的具体方法,而且这些方法你们都听过&/p&&p&1.看比赛视频&/p&&p&2.评院系比赛&/p&&p&3.约区域内的辩论强校打模辩&/p&&p&但我想具体讲讲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我认为这些方法对你是有帮助的,一个一个来。&/p&&h2&&b&(1)如何看比赛视频?&/b&&/h2&&p&比赛上, 我推荐看&u&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u&的比赛,原因是虽然世锦赛之类的比赛质量也非常高,但缺乏新国辩那种逐个评委述票的环节,对于新手而言很难学到东西。&/p&&p&接下来说怎么看?网上常见的说法是把比赛视频暂停下来,然后你试着自己说一遍,然后看看辩手怎么说的,比对不同去提高,不过这方法我试过,比较折腾,我相信很多辩手没这个耐心。我上篇文章写过&u&辩论中的交锋点&/u&。我对于看比赛的建议是,&b&去记录比赛的交锋&/b&。&/p&&p&怎么记录呢?首先,最重要的是立论环节,你要去归纳双方持方的论点,作为一个新手,我相信听一遍是无法很准确的归纳双方论点,那么我建议各位把每一方的立论听两到三辩,分别记录在两张纸上。&b&类似这样:(字丑见谅····)&/b&&/p&&p&&br&&/p&&p&&br&&/p&&p&好,记录下了这些,就相当于你已经把双方的武器装备给记录下来了,记下来的环节你就要记录双方是怎么立论体系下做&b&定义的交锋,比较标准的争夺,论点的逻辑拆解,论据的检证?&/b&&/p&&p&&b&请注意,新国辩的赛制在二辩环节经常会补充申论,你需要把二辩补充申论的东西填补到立论体系之下,在这里你就可以学习到这些选手是怎么在立论体系被攻击的情况下做维护加强的。&/b&&/p&&p&此后一直到结辩环节为止,你就不断地记录双方在场上发生的交锋,诸如一份论据提出后双方提出了什么相抗论据和补充解释,辩手在拆解论点和论证立场缺乏逻辑关系时说了什么,辩手去说服评委接受它的比较标准做了什么,定义不同时双方各自说了什么,到结辩定义还不同时结辩如何处理,首轮质询手针对对手的立论体系做了哪些框定和拆解。在自由辩论交锋的节奏比较快,那你就不断暂停,重听,但要做到把你听到理解的清晰的记录在论点交锋单上。&b&好了,到结辩结束后你暂停一下&/b&,在听完双方各自的所有发言后,你再回顾一下双方的立论体系,&b&首先想一下你会判谁交锋胜利了,也就是谁的论证残留度是更高的&/b&,在心中述一下票,&b&然后再想想你对双方的立论体系有没有更深一步的了解&/b&,你有没有明白为什么在开篇立论的时候双方要这样选择阐述论点。&/p&&p&之后点开评委述票,关于述票我&b&建议听胡渐彪学长,刘京京学长,张哲耀学长的述票&/b&,他们都是非常详细述票的论点和交锋裁,对于新手而言非常容易听懂。这时候你要从评委书述票里比对的是:&/p&&p&1对于双方立论论点的认知,你和评委是否存在差异?坦白讲,把论点归纳成一句话记录下来是不容易的,在概括的过程中你容易误解双方的意思。&/p&&p&2对于双方交锋的胜负,你和评委存在什么差异,在这里体现的是你和评委对一句话是否构成拆论证与拆解力度的认知不同&/p&&p&3听一下评委对双方的建议,听听看评委会怎么做拆解和论证&/p&&p&4把这些所有的不同,记录下来,因为你往往就在这些不同中学到了新的质询方法,更深层的论证的认知,以及对论证体系的整体把握。&/p&&p&把这个方法每天坚持,我大二的时候看比赛的频率是两到三天记录一个比赛,其实狠毒同学也爱看比赛,只是往往怀着欣赏的态度去看比赛,啥也不记录,看完后对双方选手十分佩服,也觉得评委很厉害,可是对于自己真的没什么帮助,我们需要的是记录比赛,&b&记录比赛的过程是还原你对场上交锋的理解,而听评委点评他会展示出他对场上交锋的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你进步的空间。&/b&&/p&&h2&&b&(2)评院系比赛&/b&&/h2&&p&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的大二同学,都有机会去参评院系间学弟妹的比赛,至于记录比赛的方法和上文是一致的,但为什么我既告诉大家要去听新国辩这种高水平的比赛,也让大家多多参评学弟学妹的比赛呢?&/p&&p&执中学长曾经说过,要多看烂比赛,其实好烂是相对的,所谓的烂只是你觉得你在场上打会比他打的好很多而已,而听高水平的比赛,对于场上的交锋,你是跟不上节奏的,对于双方的破绽,你也来不及发觉,在这里你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所以我提倡大家去记录,但是面对这些高出你目前水平的养分,你的接受消化是需要时间的,而听学弟学妹的比赛,其实你应付他们的交锋节奏是比较容易,对于双方的破绽你也是看的比较明白的,在这里你是一个主动的解读者,在这个过程里面,你可以发现新手常常会在场上犯下的错误,在向学弟学妹指出的同时,你也是在向自己指出,别去犯错误,因为所谓辩论技术的提高,无法就是从两方面入门:&b&一是学习更加高阶的理念与方法,二为减少犯低端的错误&/b&。而后者其实相对前者是可以更容易更快做到一点的,听学弟学妹比赛,就是为了帮助你发现后者,规避掉他。&/p&&p&但我大二的时候也常常评比赛,我每次会拿几张白纸记录下双方的交锋,但有许许多多评委会玩手机,发呆,什么也不记录最后随便点评几句,其实这是大家常有的误区,觉得学弟学妹比赛随便听听就好了,没什么好借鉴的,但其实真叫你明明白白告诉学弟学妹他们输在哪里赢在哪里,你可还真不一定能做到,&b&大家评比赛切忌做一个什么也不记录的神仙裁,记录交锋,明确述票一是对你自身能力的提高,二是对场上选手的基本尊重。&/b&&/p&&h2&&b&(3)约地区强队模辩&/b&&/h2&&p&其实作为一只区域性强队,比赛机会是很多的,也就需要大量的模辩,仅仅依靠队内是做不到的,这一点我在大工校队就经常碰到这个问题,所以我自己也经常约一些大连地区高校的队伍打模辩,比如大连大学就经常和我们打模辩切磋,他们准备模辩有一个特点,他们还会找模辩队打一场模赛再和我们陪练,而且场上他们有大量的数据,他们和我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得,“我们比赛机会少,跟你们打我们是很重视的,就当正式比赛来练习了”,所以这只队伍在大连地区也渐渐成为了强队,今年就代表大连打入了黄金联赛全国决赛,希望他们取得好成绩。&/p&&p&大家对于模辩一直会觉得无非就是学长分配的任务而已,基本不会准备,临时网上百度一个立论就去打了,但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因为和你模辩的人,往往是一些水平比你高出许多的学长,而且由于是正式比赛模辩,对手会认真和你打,这样的机会对于比赛机会少的同学是很难得,你在这里可以亲自体验和高手过招的感觉,而且你在赛后提出让对方总结一下比赛,提出一些建议的要求对方是不会拒绝的。&/p&&p&准备这类模辩的时候就把它当做正赛准备,收集好论据,理论,确立一个明确的立论的定义,比较标准。这样一是你可以提高备赛能力,二来因为你的认真,你可以长期获得和这些队伍打模辩的机会。&/p&&h2&&b&3.总结&/b&&/h2&&p&以上这些方法是我在大二时候自己总结并且也亲身实践的,彼时只要不是期末周,而且没大型外赛,我几乎天天看新国辩比赛视频,而且一个小学期我就评了十多场大一的院系辩论交流赛,我的学长们要打世锦赛网辩赛区的比赛,我也给他们打模辩,这些方法亲测有效,坚持一个学期左右,你对于比赛的归纳能力,逻辑拆解能力会有明显的提升,其实方法并不难,我写的这些方法就算是一些没什么比赛机会的同学也都可以实践,但难的是长久的实践与付出努力,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就从现在开始实践吧&/p&&p&&br&&/p&&h2&&b&二、辩论赛的准备&/b&&/h2&&h2&&b&(一)准备的流程&/b&&/h2&&h2&&b&1.辩题公示&/b&&/h2&&p&先把辩题公示给队友,然后让大家分别了解一下背景知识和资料&/p&&h2&&b&2.头脑风暴&/b&&/h2&&p&碰头讨论一下,明确一下这个辩题比较关键的分歧点,比如杀一救百是不是正义,关键问题就是什么是正义,那就去查正义观有哪些,怎么互相反驳论证,成年人更应该看重利弊还是对错,关键问题是想个更应该的比较标准,明确以后回去让大家想,花2天左右定下来,然后立论的基本框架就有了&/p&&h2&&b&3.建立框架&/b&&/h2&&p&在有了框架的基础上开始想对手可能提出的问题,然后确定回应的同时补充必要的到立论里面,这就是在框架里修补细节和填充内容。&/p&&h2&&b&4.模辩&/b&&/h2&&p&根据模辩调整和补充,框架定了一般就不调整了,主要是调整回应方式以及查一些资料来解释和应对模辩无法解释的问题。调整完成后再模辩,继续修改。一般至少2场模辩&/p&&h2&&b&5.整理&/b&&/h2&&p&把所有的回应方式,自由辩论要问的问题,数据和例子落实到纸上打印出来,每个人多熟悉熟悉,准备上场吧&/p&&p&第六步,打完比赛和评委交流观感,赛后队内复盘总结,输了的话最好反复想自己输在哪里&/p&&p&&br&&/p&&h2&&b&(二)需要准备的材料&/b&&/h2&&p&有许多同学会问我一场比赛要准备什么,那我就结合本次世锦赛我们第一场华容道,关羽该不该放了曹操这辩题来说说,这场比赛我们除了立论之外,准备了:&/p&&p&&b&1、对手论点及回应的方式,2、驳论,3、首轮质询,4、自由辩论短打问题,5、模辩&/b&&/p&&p&不过这个比赛由于我早上糟糕的状态输了。。。。我的锅,许多提前准备的都没有打出去,那我就把这些资料共享一下&/p&&h2&&b&1.对方论点&/b&&/h2&&h2&&b&(1)关羽的“义”本身有价值,应该&/b&&/h2&&p&&b&回应1:关羽违背了他本人认同的“义”的价值&/b&&/p&&p&1回,桃园三结义,三人的宗旨“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表明他们的结义并非简单的私人关系,而带有为民请命的公义性质。&/p&&p&20回,曹操许田打猎,当时关羽“大怒、拍马便出,要斩曹操”云长问玄德曰:“操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兄何止我?”玄德:“投鼠忌器”。云长:“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p&&p&关羽熟读《春秋》宣扬的是要明是非,辨忠奸。&/p&&p&&b&回应2:关羽违背了他对刘备的“义”&/b&&/p&&p&结义之情;不事二主;带有匡扶汉室的公义色彩;&/p&&p&曹操对关羽好,刘备对关羽更好&/p&&p&&b&回应3:曹操对关羽没那么大恩义&/b&&/p&&p&25回,曹操令关羽与二嫂共处一室&/p&&p&25回,令关羽斩杀颜良、文丑,欲令袁绍因此疑心刘备而杀之,使关羽无主可投。&/p&&p&27、28回,故意不给关羽通关令符,逼得关羽只能过五关斩六将。&/p&&p&曹操求情所说的“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是鉴于师承上的关系,而曹和关不一样,曹操是汉贼。&/p&&p&&b&回应4:妇人之仁&/b&&/p&&p&“一发心中不忍”,犹豫的时候敌方集体痛苦,再发不忍,迟疑了下张辽上来求情关羽心软了。&/p&&p&关羽在放曹操之前,曹操第一轮求情后,关羽义正言辞的质问曹操: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p&&h2&&b&①&/b& &b&作者对这种“义”的肯定,作者是为了塑造关羽义的形象,用了义释二字&/b&&/h2&&p&&b&回应一: “义释”只是罗贯中的语言习惯,他把所有的释放都为义释&/b&&/p&&p&第五十回 关云长义释曹操;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第六十三回 张翼德义释严颜&/p&&p&&b&回应二:罗贯中这么写是为了塑造关羽形象是你的猜测&/b&&/p&&p&他也可能是为了小说戏剧性,其次就算罗贯中想塑造和他确实做到了塑造的效果也是两回事,请您回答,这个行为是不是违背了关羽认同的义?&/p&&h2&&b&(2)小说的艺术性&/b&&/h2&&h2&&b&①情节需要:抓住曹操,后面就没法写了,就没有三国了&/b&&/h2&&p&&b&回应1 可以有其他的方法写情节延续。&/b&&/p&&p&&b&回应2 即使小说需要这个情节,也和关羽应该怎么做是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b&&/p&&p&所以西门庆也应该勾引潘金莲,潘金莲也应该出轨通奸,原因是如果不这样金瓶梅就没法写了。&/p&&p&所以唐僧他父母也应该抛弃自己骨肉,不然吴承恩就没法写了。&/p&&p&所以黄巾贼也应该烧杀掳掠,不然刘备也就不会三结义了&/p&&p&&b&点出:对方把关羽是不是应该这样做,偷换成为了罗贯中该不该这样写。但有时候这两者是矛盾的&/b&&/p&&p&比如曹操本来不应该杀掉吕伯奢,但也塑造了形象,是妙笔,本拉登不该去炸五角大楼,但去写他的传记该着重描写这个事件。&/p&&h2&&b&②为了成全其名“义绝”&/b&&/h2&&p&&b&回应1:您方至少要证明这符合关羽认同的义吧,来,回到我方的论据,这为什么符合关羽认同的义?&/b&&/p&&p&&b&回应2:关羽在南北朝期间就开始入庙堂,开始建关公庙当时还没有三国演义,基于的是关羽千里走单骑&/b&&/p&&h2&&b&(3)放曹有利于刘备集团&/b&&/h2&&h2&&b&①孙权会灭了刘备,利益不再共同体,曹操的北方残留势力会反扑灭了刘备&/b&&/h2&&h2&&b&a.孙权&/b&&/h2&&p&(1)孙权不见得有谋反之心&/p&&p&孙权和刘备同为汉臣,您方需要证明孙权为什么一定要谋反&/p&&p&再问您,第四十四回孙权说“曹操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立,我与老贼,势不两立”,孙权他爸孙坚是铁杆汉臣,您方为什么说他要逆反汉室?&/p&&p&(2)孙权也没这能力谋反&/p&&p&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天下的势力图,就可以明白孙权的地盘也就比刘备大点,跟汉室集团的联盟比起来很少,赤壁之战这种生死战他也只能出动3万人马,而刘备在赤壁之战都提供了2万军队&/p&&h2&&b&b.曹操&/b&&/h2&&h2&&b&c.军队与谋臣将领&/b&&/h2&&p&曹魏集团的猛将如云,谋士众多都已经在赤壁之战中被关羽堵截的300人里了,曹操的赤壁之战80万军队被消耗殆尽&/p&&h2&&b&d.继承者&/b&&/h2&&p&曹操后继无人:曹昂早就死了,曹丕那时候才20岁,只是在军中跟着打仗,跟着屠城和纳妾,抢了袁熙的老婆(33回),赤壁之战结束两年后才被司徒赵温举荐,三年后才任五官中郎将。曹植虚华少诚实、酗酒放纵(78回),曹彰勇而无谋,曹熊多病难保&/p&&h2&&b&e.北方的汉室力量:&/b&&/h2&&p&朝中还有汉室忠臣,伏皇后,伏完,北方还有西凉军马腾是效忠汉室的&/p&&h2&&b&②诸葛亮因为刘备没有实力,所以要故意放走曹操。&/b&&/h2&&p&原文“亮夜观乾象,曹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作了,亦是美事”&/p&&p&回应1:这只是您方的猜测罢了,您认为诸葛亮这么做是为了保全刘备,但诸葛亮也可能动机是希望刘备称帝,汉室复兴了刘备还怎么称帝呢?&/p&&p&回应2:从逻辑上您方的说法不构成对我方论据的反驳,这就像我给你举出了证据你给我引用名人名言说马云就不这么认为一样,是没有逻辑上反驳的效力的,所以请您回应我方的论据。&/p&&h2&&b&2.质询&/b&&/h2&&h2&&b&(1)罗贯中该不该这么写&/b&&/h2&&p&您方讲,关羽放曹操是小说中的妙笔,所以关羽就应该放掉曹操,对不对?&/p&&p&好,所以曹操就&b&应该&/b&在明知道自己误会的情况下杀掉吕伯奢一家,因为这也是妙笔,对不对?&/p&&p&那按照您方逻辑,小说中的所有的恶事,都是应该被做的,因为这能使(套对方的话,如使反派形象更加鲜明)&/p&&p&您方把关羽是不是应该这样做,偷换成为了罗贯中该不该这样写。很多时候这两者是矛盾的。恰恰是因为关羽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情,才会被称为妙笔。&/p&&h2&&b&(2)义绝&/b&&/h2&&p&您方如果想要论证,小说这样写,是对关羽“义”的形象的成功塑造,是不是起码也要向我们证明,华容道放曹是对关羽认同的义的体现?&/p&&p&好,接下来我方立论环节向您详细论证,为什么这不符合关羽对义的追求。&/p&&h2&&b&(3)报恩&/b&&/h2&&p&您方讲关羽要报曹操的恩情,所以(报恩即是义的全部),报恩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对不对?&/p&&p&好,举个例子,恐怖组织的头目曾经搭救过一个青年,后来这个青年为了报恩去替恐怖组织撞五角大楼,是不是义,该不该?&/p&&p&所以今天想要告诉您,报恩这件事情并非永远都是(义的)最高价值,不能论证到应该,还是要看情况。&/p&&h2&&b&(4)曹操该统一天下&/b&&/h2&&p&所以,刘备就应该早早投降曹操,关羽也不应该千里走单骑,对不对?&/p&&h2&&b&(5)曹操对百姓和社稷好&/b&&/h2&&p&第十回,曹操在徐州屠城,杀戮百姓,发掘坟墓,所以您方讲,这样的人对百姓好,对不对?&/p&&p&第30回,官渡之战后,曹操坑杀八万袁绍投降士兵,所以您方讲这样的人&/p&&p&所以,即便曹操能力强,也不代表他是仁德之主。&/p&&h2&&b&(6)曹操有理政才干&/b&&/h2&&p&不主动打&/p&&h2&&b&3.接盘&/b&&/h2&&h2&&b&(1)保全刘备集团的利益,同时也满足了对曹操的义&/b&&/h2&&h2&&b&(2)诸葛亮故意安排&/b&&/h2&&p&这只是您方的猜测而已,也有一种可能性是,诸葛亮想让刘备称帝,而不想要兴复汉室,所以才要放。&/p&&p&我方一整个论点都在跟您讲,为什么放走曹操会削弱刘备集团的势力,而您方却没有逻辑上的反驳。就好像您方在举名人名言论证您方立场一样。&/p&&h2&&b&(3)孙权和曹操会反扑&/b&&/h2&&p&首先曹操的力量已经分崩离析了;其次,您方不要把刘备集团和汉室力量割裂开来。北方马腾是汉室旧臣,赤壁之战时孙权也是汉臣,还有身为汉室宗亲的刘璋。&/p&&h2&&b&(4)没有了这个情节,我们还会认为关羽义吗?&/b&&/h2&&p&会啊,千里走单骑。&/p&&h2&&b&(5)如果这不能体现关羽的义,那罗贯中干嘛写这个情节?&/b&&/h2&&p&首先,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可能有多种考量,不仅仅局限于人物塑造。&/p&&p&其次,即便罗贯中真是这个初衷,你也得证明,这么写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是不是符合关羽心中的义)&/p&&p&(如果对方继续嘲讽)其实义释不过是罗贯中的语言习惯,他跟所有的释放都叫义释。而且罗贯中也并非不可以有败笔。&/p&&h2&&b&(6)曹操的理政才干&/b&&/h2&&p&首先您没比,您得证明曹操的才能要强过诸葛亮加刘备加上一众汉室力量。其次,曹操占据的位置自古就是粮仓,富庶之地,山东河南河北,谁去治理都不会差。再次,曹操治下的魏国的经济也没有那么好。&/p&&h2&&b&(7)曹操对关羽的恩义&/b&&/h2&&p&25回,曹操令关羽与二嫂共处一室&/p&&p&25回,令关羽斩杀颜良、文丑,欲令袁绍因此疑心刘备而杀之,使关羽无主可投。&/p&&h2&&b&(8)五官斩六将&/b&&/h2&&p&其实关羽当时已经满足了他回去的条件,是曹操故意不给通关令,关羽才不得不过五关斩六将&/p&&h2&&b&4.驳论&/b&&/h2&&p&各位好,首先明确一个前提,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备本人的毕生梦想匡扶汉室而是自己作皇帝,原文无数地方都能看出来,您方反对的话请举证。&/p&&p&然后您方今天对方观点无非有x个,首先,对方说关羽放曹操是义的体现,而他身为义绝,当然应该要能体现义的事情,但这里对方同学的前提我们不同意,关羽放曹操真的体现了义吗,我方认为恰恰相反,首先义是分层次的,那关羽内心认可的大义是怎样的呢,三国演义反复提及关羽内心中想的是要 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为国家效力。他难道不知道曹操是当时天下第一汉贼吗,他难道不知道曹操是他们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得最大阻力吗,他在许田围猎的时候自己说的 操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他没忘,他只是因为自己的妇人之仁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机会,因为个人的小恩义而放弃了大义,哪里是义的体现了,而且,就算是小恩义的层面,他这么做又有什么优越性吗,我们说曹操对他有恩他知恩图报,刘备对他没有恩吗,他这个时候间接破坏刘备毕生梦想,忠义吗?所以您方说关羽在这里是义的体现,我方不能认同。&/p&&p&您方说放走曹操对刘备集团是更好的,利于他们的发展,您方的理由是关羽杀掉曹操会被曹魏集团报复性的反攻,但是您方所谓的曹魏集团的猛将如云,谋士众多都已经在赤壁之战中被关羽堵截的300人里了,曹操的赤壁之战80万军队被消耗殆尽,朝中还有汉室忠臣等对其力量制约,就算反扑也不用太害怕,同时我方也讲了此时的曹操没有有力的继承人,所以不必担心。&/p&&p&您方说孙权集团会对趁虚而入,因为共同目标对抗曹操的破裂而反目成仇,但我方认为孙权完全可以和刘备集团联合起来完成新的目标,就是匡扶汉室,孙权本人的父亲孙坚是个铁杆忠臣,同时孙权在44话时说道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孤与老贼,势不两立,所以您方如果坚持认为孙权会谋反汉室,需要足够的举证,其次,就算您方一位坚持孙权会打汉室集团,那他也并没有那个能力,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天下的势力图,就可以明白孙权的地盘也就比刘备大点,跟汉室集团的联盟比起来很少,赤壁之战这种生死战他也只能出动3万人马,而刘备在赤壁之战都提供了2万军队,所以过度担忧孙权,是杞人忧天吧了。&/p&&p&您方说这么写文学价值很高,但作者该不该这么写和这个人该不该这么做完全就是两回事,往往是甚至是矛盾的,那曹操该杀吕伯奢全家,张飞应该喝酒误事。再次,即便是您方觉得这么写符合您所谓的文学价值,那他起码也需要是符合关羽的义才可以吧,否则你的文学价值哪里更好了。&/p&&p&您方一直强调曹操很厉害,他当君主可能更好一点,但这最多最多证明到曹操很有能力罢了,但第一您没论证曹操的能力是远远优于其他势力的,比如刘备如果成功复兴汉室话,诸葛亮的治国与曹操相比一定更差吗,您方没有论证,第二,他生性残忍,屠杀无辜的徐州百姓,这样的人就算有一定的能力,统一了也未必是天下之福,好比希特勒让德国走出经济危机,但推行反犹主义,大肆屠杀,所以曹操有能力也论证不到您方向要的结果。&/p&&h2&&b&5.短打问题&/b&&/h2&&p&提出的问题:&/p&&h2&&b&(1)义说&/b&&/h2&&p&&b&①关羽欠了曹操的恩情,曾经过五关斩六将,是不能杀曹操的&/b&&/p&&p&19回曹操从吕布处救了刘关张并收留,20回关羽许田打围关羽却要杀曹操为什么没人说他不&/p&&p&&b&②最优方案&/b&&/p&&p&其实,关羽当时完全有更好的选择,如果需要报恩,也应该先实现大义和契约,当时关羽五百校刀手,而对方只有三百残兵败将,只要上前将曹操拿下,然后再在刘备前力保其生命即可。&/p&&p&关羽可捉:22回生擒王忠,74回活捉庞德于禁&/p&&h2&&b&(2)关羽不该放曹操的推进例子&/b&&/h2&&p&①41回是在曹操的进攻下糜夫人投井自尽的?所以因为于心不忍放走害死自己嫂子的人应不应该?&/p&&p&②第十回侵略徐州时屠城的是曹操?所以于心不忍放走滥杀无辜的恶贼应不应该?&/p&&p&③20回许田打围犯上作乱的是曹操,关羽当时也说:操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所以于心不忍放过挟持天子的奸贼应不应该?&/p&&p&④领了军令状去抓曹操,却中了程昱的计谋,放走了曹操,是对是错?&/p&&h2&&b&(3)孙权&/b&&/h2&&p&再问您,第四十四回孙权说“曹操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立,我与老贼,势不两立”,孙权他爸孙坚是铁杆汉臣,您方为什么说他要逆反汉室?&/p&&p&&br&&/p&&h2&&b&三、具体辩位指南&/b&&/h2&&h2&&b&(一)一辩如何把立论说清楚&/b&&/h2&&p&立论是一辩最主要的任务,我觉得立论稿最低的要求是要做到论点清晰,并且有论证,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比赛并没有完成这个底线性的要求,而其实立论中陈述论点也是有方法可依据的,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方法:&/p&&p&有一种好的讲述论点的方法是分四步走;&/p&&p&&b&1提出主张,2解释理由,3提出论据,4做出结论。&/b&&/p&&h2&&b&1.提出主张&/b&&/h2&&p&用短句描述你要提出的观点,我们要知道往往我们比观众对这个话题有更多的了解,所以为了他们的接收米下一步的解释,我们需要先说出我们的主张,让他们知道你要说的话题,比如:我当认为,死刑应该被禁止&/p&&h2&&b&2.解释理由&/b&&/h2&&p&这里人描述你主张成立得理由,很遗憾许多人并没有这一步,那你的助长就只是一句断言而已,想要做一个好的一辩,你需要解释为什么你的主张成立 例如:死刑应该被飞出,是因为我们永远也不该杀了那些原本不必死的无辜之人&/p&&h2&&b&3.提出论据&/b&&/h2&&p&有时候米的论点乍一听是自圆其说的,但为了使你的论点更具有可信度,你需要摆出一些证据向我们证明现实世界真的如你所陈述 例如:数据显示,从1973年起,美国已经有140人最后从死囚室里被无罪释放了,这说明我们的陪审团只是凭感觉就判处了无罪之人。&/p&&h2&&b&4.做出结论&/b&&/h2&&p&你需要对你的陈述做一个小结,再次强化你的观点,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因此,鉴于如此多的误判案例,死刑合法化会使得许多过错无法弥补,我们会剥夺无辜人的生命全,这是我们无法允许的。&/p&&p&作业:大家可以按照我说的这些步骤去拆解我写的这些立论&/p&&p&&i&谢谢主席,大家好&/i&&/p&&p&&i&个人英雄主义是指以肯定和突出自己能力的方式,主动为任务和决策做出选择的精神,其特征为与团队产生分歧时,以自我为中心,不轻易妥协,坚信自己的力量。我方认为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是因为个人英雄主义能为21世纪的发展带来助力并且有发展的空间。&/i&&/p&&p&&i&理由如下:&/i&&/p&&p&&i&第一,个人英雄主义在21世纪能更好的创造价值,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个人可以依托于大量网上的资讯来做出更正确的决策,过去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随着可利用信息的增加,个体做决策的准确度不仅可以提升,个体间决策创意的差异能力也会凸显出来,而有了良好的决策后,在社会分工细化的21世纪个人英雄主义者也可以不依附于团队来为社会创造价值,过去想要做一款游戏需要组建一个囊括策划、美工、程序员、宣传人员的庞大团队,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而现在一个程序员加几台电脑,甚至有一个创意和想法,便可以通过外包的形式来完成游戏创作的各个环节,达成自己的目标,相较于原来只能保留团队创意,现在个人的创意也可以保留。因此所有人都在说这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组织变化、行业跨界、个体能力越来越强,优秀的个人能获得任何时代都没有的影响力和资源。《哈佛商业评论》也说:“新经济的单位不是企业而是个体”,个人英雄主义者在21世纪可以创造从前无法达到的价值&/i&&/p&&p&&i&第二,21世纪的社会也会为个人英雄主义提供支持自由,个体等价值在21世纪越来越得以彰显,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用各种机制鼓励个人的创造力,和过去不同,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个体不再仅仅被束缚为完成现有流程的一个工具,而是期待个体成为创新的源头。例如谷歌公司的pet计划,让工程师有20%的时间可以随意使用公司的设备、资源和人脉来完成自己任何的想法,完全不必顾忌公司的目标或者任何现有的束缚,G-mail、google news等就是在其中诞生的,而我们经常使用的便利贴,也是3M公司在同样的机制下员工个人的狂想。很简单,社会不再期待个人完全按照集体的要求做,而是愿意提供资源和平台让他们可以去试图改变现有的东西,这就是对个人英雄主义土壤的一种刻意栽培。&/i&&/p&&p&&i&第三,个人英雄主义有助于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在现代化的社会,科技爆炸,如今五年的科技成果就相当于过去五十年取得的成就,社会需要不断的创新,而个人英雄主义倾向于用自己的力量去推进这个社会,同时敢于突破现有的体系和规律,恰恰有助于这种创新的实现。哪怕这个世界上所有手机行业的大佬们都认为手机必须有键盘,但有人偏偏不这么认为,不认为现有的就是对的,不认为别人就能比自己强,用自己改造这个世界,所以才有了苹果手机。所以个人英雄主义有助于创新的实现,符合二十一世纪的发展需要&/i&&/p&&p&&i&综上,个人英雄主义符合二十一世纪的发展的需要,同时有在二十一世纪有丰富的土壤,所以适合二十一世纪.&/i&&/p&&p&&br&&/p&&h2&&b&(二)二辩该如何驳论对辩&/b&&/h2&&p&二辩有许多的赛制,我打算挑一种我熟悉的赛制;华辩世锦赛的赛制,来说说我对于二辩的理解,帮助大家做一个不在场上犯二的二辩,针对华辩的赛制,二辩的任务有驳论加对辩&/p&&h2&&b&1.关于驳论(两种驳论理念)&/b&&/h2&&h2&&b&(1)点对点的攻击反驳&/b&&/h2&&p&简单而言,就是针对对手的论点逐个反驳,这是最简单也最基本的反驳套路,我关键说说这种驳论该怎么准备。&/p&&p&其实对于新手而言,驳论稿是应该先构思一下反驳的框架,我大二打比赛的时候一般会在赛前通过模辩记录下对手可能会出的常见观点,把它罗列成一个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下构思你的反驳体系,这个比较简略即可,主要是为了帮助你理顺思路,不要杂乱的反驳。&/p&&p&&b&类似于这样,当时打的题目是常回家看看该不该入法,我的立场是不该&/b&&/p&&p&&br&&/p&&p&&br&&/p&&p&驳论除了反驳以外,也需要在反驳的同时顺带说明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在赛前还需要把自己立场的论点每一个归纳成一句话,把支撑论点成立的论据再缩略到最短并且说明好因果关系,这个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有很多辩手觉得数据查好就可以,不用提前构思自己在陈词里怎么去把数据和论证自己立场的语句,可到了场上往往说的十分啰嗦而且表意不清,辩论赛最宝贵的就是珍惜你的发言时间,别说废话。&/p&&p&&b&具体而言的话,贴一个大三的时候打的题目的驳论底稿:&/b&可以发现这场比赛的驳论需要抛出大量数据,如果不在赛前构思下怎么把它成逻辑体系的说出来,是很难连贯的。&/p&&p&上面介绍的驳论方法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无非就是预估对手观点,提前构成反驳体系,然后了解己方观点,想好怎么论证。在比赛里合理分配好驳论中驳与立的时间分配即可,只是很依赖赛前的准备。下面我介绍第二种驳论理念。&/p&&p&&br&&/p&&p&上面介绍的驳论方法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无非就是预估对手观点,提前构成反驳体系,然后了解己方观点,想好怎么论证。在比赛里合理分配好驳论中驳与立的时间分配即可,只是很依赖赛前的准备。下面我介绍第二种驳论理念。&/p&&h2&&b&(2)分歧归纳式反驳&/b&&/h2&&p&&b&&a href=&htt&/b&p&b&://&/b&l&b&ink.zhihu.com/&/b&?target=http://www.le.com/ptv/vplay/.html&&第六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 半决赛 南京师范大学VS大连理工大学&/a&&/b&&/p&&p&我以我的学长刘一枫的驳论作典型例子吧,因为枫哥打比赛风格确实和我挺不一样的,我个人习惯是逐点去反驳,我会把很多比较细节的东西也考虑进去,所以我的反驳会比较琐碎一点,枫哥打比赛的习惯&b&源于他对比赛的理解:他觉得很多比赛其实就只有一个核心分歧,由这个核心分歧演化了比较细的论点。所以在他的驳论里总是试图把这个核心分歧点出,然后去拆解他方立论,证明己方立论。&/b&&/p&&p&我们来看看这场比赛他是怎么做的吧,简短概括我方核心意思就是心灵鸡汤它是为了迎合大家写的,它主要的目的是让你开心,但当你面对困难的时候低落,失望是对你有益的,就像痛感机制,会提醒你去发现毛病并改正,而且心灵鸡汤它本身就不了解你的情况,给出的建议甚至反而会害了你。&/p&&p&&b&第一步:争夺心里鸡汤的定义:心灵鸡汤不是为了给你讲道理而是为了迎合你让你开心&/b&&/p&&p&具体手法:归谬&/p&&p&如果鸡汤的本质是说理,那么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而且给你放了一条狗,反而更贴切我们往往遇到的事实,但这是典型的反鸡汤,所以鸡汤的本质不在于说理&/p&&p&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鸡汤的本质是迎合,为了让你高兴它可以放弃一部分说理,所以它宁愿告诉你上帝还给你留了扇窗户,你只是还没看到呢&/p&&p&&b&第二步:讲述心灵鸡汤这种迎合式的安慰是不好的&/b&&/p&&p&为了迎合你,我不能跟你说和你心意违背你的话, 要顺着你的思路讲,以三辩失恋举例,说明这种顺着你心意迎合的安慰是盲目且不理智的&/p&&p&补充说明这种安慰和朋友父母的安慰不一样,因为他们知道你的情况,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你安慰,但心灵鸡汤不知道,如果它想要做到的话就需要配备很详细的说明书,那样会使得心灵鸡汤很冗长,反而变得不像是心灵鸡汤了。&/p&&p&&b&其实枫哥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去和对手争夺心灵鸡汤给你的安慰,劝勉对你而言是不是好的。&/b&他为了做到这个做了很多补充说明,比如心灵鸡汤的特质不是说理,心灵鸡汤不能针对你的情况给出建议,心灵鸡汤会迎合你,但最后落脚点其实是为了点出心灵鸡汤的安慰对你而言是有害的。&/p&&p&他的这个驳论不像常规的第一第二第三那种反驳,而是很连贯的跟你讲一件事,你听完会感觉好像讨论的事情挺简单的,分歧也很明显,不过这种打法对辩手能力要求比较高&/p&&h2&&b&2.关于对辩&/b&&/h2&&p&首先,我们要知道,任何辩题的两个持方,都有他们的优势战场,换言之就是他那个持方成立的语境。而想要弄清楚你的优势战场,首先要把自己的论点归纳成清晰的架构,明白它的逻辑论证基础。&/p&&p&接着往下说,我个人觉得,二辩对于比赛走势是一个分水岭,原因就在于我的理解中,二辩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反驳,对辩把整场比赛的语境拉在你方预设的论域里打,换言之,把接下来的辩论按在你的优势战场打。所以对辩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继续如破坏对手语境,加强己方语境。怎么做呢?&/p&&h2&&b&(1)先说从问题的设计结构要注意什么&/b&&/h2&&p&首先,在形式上把所有对辩问题设计称封闭形式的,比如你的辩题是利大于弊,那你的问题最好要落脚于,是不是好处,是不是弊端之类的,原因在于不这么设计,对手很容易逃问题。&/p&&p&其次,对于新手而言,对辩用数据和例子,别直接用抽象逻辑拆解,原因是一,你在驳论已经有逻辑拆解 二,快速对辩的抽象逻辑拆解对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要求很高,新手很难做到,往往结果是大家不知道你在说啥。&/p&&h2&&b&(2)再说怎么具体设计问题&/b&&/h2&&p&明白自己优势战场后其实你也就懂得了对手的劣势战场,其实大家都有这种经验,赛前感觉自己立场有几个例子很难解释,而你就要把这些例子作为问题抛出去,而且你要在赛前想好一个自己劣势例子的短回应,比如杀一救百是不是正义,反方经常会被正方问,警察杀恐怖分子救群众是不是邪恶的?有一种短回应就是,一和百应该是无辜的,不然请问您杀一警察救百恐怖分子是不是正义? 准备好这两个,一可以做到破坏对手语境,二守住己方语境,你接下来要准备的例子就是能加强己方语境的例子和数据,比如医患矛盾的核心成因是观念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反方就可以问,中国推广大病保险和医保解决患者经济负担后,医闹数量不断下降,医患矛盾的医闹成因是不是经济问题?&/p&&p&用例子,数据套逻辑,评委很容易听懂,对手也很难拆借,除非他有相抗性数据,最关键的是这种问题完全是可以赛前准备的,基于对辩的时间,赛前只需要准备各家两个破坏对手和加强己方的例子,以及维护好自己立场的短回应即可,对辩任务几乎就是按部就班。&/p&&p&&br&&/p&&h2&&b&(三)三辩该如何质询和小结&/b&&/h2&&h2&&b&1.质询&/b&&/h2&&h2&&b&(1)一套攻击性的质询的完整步骤:&/b&&/h2&&h2&&b&①确认观点&/b&&/h2&&p&句式:确认一下,您方第x个论点说的是xxx,对吧&/p&&h2&&b&②追问攻击&/b&&/h2&&h2&&b&a.反例攻击&/b&&/h2&&p&句式:我们知道xxx,那按照您方的观点,是不是xxx了?&/p&&p&例子:刘强东在人民大学修的是社会学,但却做起了京东。是不是对他受到的名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呢?&/p&&h2&&b&b.数据攻击&/b&&/h2&&p&句式:我方查到XXX一项数据显示,XXXX,为什么恰恰和对方说的截然相反呢?&/p&&p&例子:2016年本科毕业生5年内平均月薪最高的是清华大学,也仅仅在14000左右,而做快递业如果积累了客户源的话也能做到月入10000,请问您这为什么是失败的?&/p&&h2&&b&c.逻辑攻击&/b&&/h2&&p&句式:对方辩友,有XXXX就一定代表XXXX吗?那XXXX也有XXXX,XXX就是XX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产遗产税如何征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