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中的审计监管机制问题乡村振兴机制研究现状状

最新公告:目前,本站已经取得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音像制品许可证,协助杂志社进行初步审稿、征稿工作。咨询:400-675-1600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会计师事务所在IPO审计的策略
定制原创材料,由写作老师24小时内创作完成,仅供客户你一人参考学习,无后顾之忧。发表论文
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指定类别的期刊,只收50%定金,确定发表通过后再付余款。加入会员
申请成为本站会员,可以享受经理回访等更17项优惠服务,更可以固定你喜欢的写作老师。
近年来,IPO公司财务舞弊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并饱受投资者痛恨,我们不得不反思的是,这些问题公司在其向发审委提交申请时,其在招股书中披露的财务报告是已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而作为对IPO财务资料真实性负责审核的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为什么没有能有效地发挥其审计监督作用呢?下面我们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在IPO审计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一、IPO审计委托关系不合理,事务所受到客户胁迫
众所周知,在传统审计委托关系中包含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三方关系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委托人是审计信息的使用人,其向审计人支付审计费用并获得审计方提供的反映公允财务信息的审计报告;审计人为委托方提供公允审计报告,与被审计人之间只有审计与被审计关系,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处于超然独立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审计人的独立性。然而,在IPO审计业务中,审计机构(第三方关系人)的责任是帮助潜在的投资者(第一方关系人)准确、客观地了解拟上市公司(第二方关系人)在上市前三年的财务信息,以便于投资者能够判断发行人股票定价是否合理并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那么也就意味着对于IPO审计来说,审计的委托人是拟上市公司的未来股东或潜在投资者,但是在IPO审计时,作为审计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无法知道谁是信息使用者也无法向其收取审计费用,也就是说IPO审计业务中委托人(第一方关系人)存在缺位现象。目前我国的IPO审计业务中选择、聘任、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等委托权及支付审计费用的控制权由公司董事会代行,而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等原因,其实际控制权往往落入拟上市公司管理层之手。这就使得原本的“审计三方关系”简化成审计机构与拟上市公司的“双方关系”,如图2所示。委托关系的变化及委托主体的错位,成为IPO审计的“阿喀琉斯之踵”,其对独立性产生的影响是致命的。首先,从拟上市公司来看,由于掌握了委托权,对审计机构形成了经济约束,当审计意见不符合其利益时,拟上市公司就会以“减少审计费用”、“撤换事务所”相要挟;其次,对于审计机构来说,既想维持客户,又想坚持职业操守,不可避免的陷入矛盾和尴尬的境地,顾此失彼。在双方的博弈中,审计机构多数情况处于被动地位,在“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心理作用下,权衡得失之后必然会“明智地”放弃职业操守,屈从于拟上市公司利益的需要,审计人员与拟上市公司“合谋”已成为IPO市场人尽皆知的秘密。
二、审计与咨询角色兼顾,IPO审计独立性受损
公司在IPO过程中大体要经过四个阶段:改制阶段、辅导阶段、审核阶段和发行阶段。作为参与IPO服务的中介机构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四个阶段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工作,具体内容见表1。从表中我们不难发现,首先从IPO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来看,部分工作属于鉴证业务,部分工作则属于非鉴证业务,其中鉴证业务具有法律效力,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保持独立性,而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从事鉴证业务的同时还提供非鉴证业务服务,往往造成审计独立性的损害。其次,从IPO各阶段的工作量来看,非鉴证业务(如咨询)的工作量甚至大于鉴证业务,发行人的重组、上市方案往往都是与各中介机构共同协商制定的结果,如果事务所坚持独立性,公司的财务指标可能就无法满足IPO的硬性条件。因此在IPO过程中,事务所会经常在角色定位的问题上产生纠结,独立性受损成为不争的事实。
三、市场竞争激烈,IPO审计风险意识淡薄
目前IPO审计收入已成为不少事务所收入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对拟上市企业的IPO审计收入约占会计师行业总收入的10%。IPO审计业务工作量大、收费相对较多,不仅给事务所带来直接审计收入,还可以为日后上市年报审计及其他业务的竞争赢得先机,因此IPO审计对于希望做大做强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却并非是市场需求的。拟上市公司的最终目标是成功上市,“IPO项目通过率”当然成为其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唯一标准,至于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好坏却并不是公司选择事务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本身也是市场竞争的一个主体,天然具有逐利的本能,因此为了尽可能争取客户增加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事务所急于承揽业务的心情迫切,对IPO项目面临的审计风险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承接业务过程中按规定应该履行的“尽职调查”也只是流于形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事务所和发行人尽管所处立场有别,但总目标都是通过发审委IPO审核,从而导致风险意识淡薄,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四、处罚力度轻,助长违规之风
美国安然公司的欺诈案不仅导致公司自身毁灭、首席执行官被判24年零4个月有期徒刑,交纳1.83亿美元的经济赔偿,而且为其审计的国际五大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最终解散。相比之下,我国对审计机构的问责微乎其微,资料显示2013年之前,对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大都仅限于行政处罚,相比于大面积的IPO公司舞弊现象而言,处罚范围和力度都显得不足,不但起不到警示作用,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IPO审计中的违规投机之风。2013年,在饱受争议的绿大地欺诈上市案判决后,证监会宣布“对云南绿大地欺诈发行案相关中介机构作出行政处罚,撤销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服务业务许可,对相关责任人终身证券市场禁入”,这也是多年来我国对中介机构最高幅度的处罚和处理。近2年在监管处罚的大幕拉开之后,对在天能科技、万福生科、新大地、天丰节能等IPO审计中的问题会计事务所也相继给予撤销证券服务业务许可,并对事务所和相关责任人给予没收和罚款的处罚,具体如表2所示。
监管部门不仅表明了其对违规现象的重视和严厉处罚的态度,也承担起了应有的监督责任。诚信,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相关中介机构都应该将其放在首位,如果寄希望于通过虚增业绩等舞弊手段达到上市的目的,这样的行为必须受到严惩。以上分析可知,目前造成IPO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审计委托关系的不合理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迁就于被审计单位利益,甚至不惜与其合谋;其次,事务所在IPO过程中同时提供了鉴证业务与非鉴证业务服务,角色定位混淆错乱致使审计的独立性严重受损,淡化了职业道德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最终使审计质量难以保障;此外,审计市场环境恶化,监管不到位,问责机制的缺失造成违规成本低,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鉴于IPO公司舞弊现象愈演愈烈,要求有关各方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重塑IPO审计业务委托模式,分拆IPO审计与咨询业务,完善监管体制,对问题IPO审计机构实施问责,加强监督处罚力度,从根本上防范IPO公司舞弊现象的蔓延,使资本市场得到净化并健康发展。
作者:徐晓静 单位:山东威海职业学院会计师事务所在IPO审计的策略责任编辑:杨雪&&&&阅读:人次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按栏目筛选
                         
会计师论文热门范文
[<font color="#FF]
会计师论文相关文章构建我国IPO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研究--《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构建我国IPO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研究
【摘要】: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案的曝光震动了整个资本市场,中磊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失败也随之浮出水面,并收到证监会的最严罚单。面对拟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却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不仅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经济利益,扰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也使注册会计师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因此挖掘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并构建适合我国的IPO审计质量保证机制是尤为必要的。
本文以“经济人”假设、委托代理理论、供求均衡理论三大理论作为支撑,并结合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案,从会计师事务所自身、行业监管、政府监管、市场缺陷四方面深入剖析中磊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失败的原因,最后总结归纳出IPO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的定义,并从四方面构建我国IPO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第一,建立有效的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具体包括IPO审计质量控制制度、IPO审计人员素质、IPO业务承接、IPO审计过程质量、IPO内部业务检查五部分;第二,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机制,主要包括设置IPO审计自查制度和推行同业IPO审计互查制度;第三,强化政府的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健全证券资格准入机制和加强IPO审计违法惩戒机制;第四,发挥审计市场的调控机制,从IPO审计的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分别提出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善现有的审计聘任制度,并提出了财务报告保险制度这一特殊的审计聘任制度。
相对于其他相关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对中磊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失败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IPO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的定义,并从四方面来构建我国IPO审计质量保证机制。(2)在借鉴国外相关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监管模式,提出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设计方案,试图以此从根源上解决我国高质量IPO审计的供给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F233;F832.51;F239.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爽,吴溪;[J];会计研究;2002年02期
王善平;[J];会计研究;2002年07期
龙小海;黄登仕;朱庆芬;覃东;;[J];会计研究;2005年06期
蔡春;鲜文铎;;[J];会计研究;2007年06期
吴溪;;[J];会计研究;2007年07期
戚少丽;;[J];会计之友;2012年28期
顾署生;张其镇;;[J];企业经济;2005年11期
余玉苗;[J];审计研究;2000年05期
郭道扬,吴联生;[J];审计研究;2003年05期
韩洪灵;陈汉文;;[J];审计研究;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悦;;[J];北方经济;2007年06期
张冬梅;;[J];北方经济;2007年16期
赵敏;;[J];北方经济;2011年12期
李丹,曾庆峰;[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全桂;梁燕飞;;[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顾奋玲;[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赵保卿;王彦超;;[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阚京华;[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覃易寒;[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姜虹;[J];商业研究;2004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爱东;王慧;周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夏晓君;;[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罗劲;;[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韩丽荣;;[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李爽;吴溪;;[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段宏;;[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袁振兴;;[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王善平;;[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赵保卿;高翔;;[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谢赞春;蔡春;叶建明;;[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易玄;[D];中南大学;2010年
王进朝;[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赵国宇;[D];湖南大学;2009年
吕凡;[D];武汉大学;2011年
李俊梅;[D];石河子大学;2011年
鲍继新;[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马莉;[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孙永军;[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王恩山;[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张艳;[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茜;[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覃琴;[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公华;[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孙俊奇;[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张礼文;[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叶涵;[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刘灵超;[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梁瑛;[D];南昌大学;2010年
李扬;[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朱延琳;[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善平;[J];时代财会;2001年02期
王善平;[J];时代财会;2002年02期
张健;谷栗;;[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5期
周其仁;[J];经济研究;1996年06期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张维迎;[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张维迎;[J];经济研究;1996年09期
雷光勇;[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02期
吴溪;[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09期
吴联生,顾智勇;[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嘉;时勘;;[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卢金燕;彭绯;钱德沛;;[J];航空科学技术;2010年05期
陈子冰;;[J];当代经理人;2006年02期
朱玉龙;[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997年10期
刘涛;谢水园;;[J];中国商贸;2013年21期
何云景;韩如成;;[J];科学决策;2009年12期
叶碧玲;;[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10期
林庆云;[J];中国民政;1995年10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谭晓兵;[N];人民法院报;2006年
卜令伟;[N];友报;2007年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 李海花;[N];人民邮电;2006年
宋红霞;[N];医药经济报;2011年
文啸;[N];经理日报;2003年
林中明;[N];检察日报;2000年
黄丽春;[N];中国水利报;2002年
吴青清;[N];江淮时报;2006年
姜艳;[N];河北日报;2011年
李廷松;[N];通信产业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亚男;[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骆阳;[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侯威;[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我国公司IPO中的审计监管机制研究——基于万福生科的案例证据.pdf 4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xe600;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我国公司IPO中的审计监管机制研究——基于万福生科的案例证据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我国公司IPO 中的审计监管机制研究——基于万福生科的
案例证据》,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
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确认(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经贸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经贸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从早期的东方电子、银广夏公司、蓝田股份、胜景山河再到近来的绿大地、新大地
和万福生科,我国证券市场的财务舞弊案时有发生,己经越来越引起政府、公司和投资
者的高度关注。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不仅使得投资者无法依据真实的资料做出投资
决策,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市场经济健康而有效的发展。监管机制对
于防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显著地降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出
现的概率。对我国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 )中审计监管机
制进行研究,不仅能够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避免市场风险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而
且能够践行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
本文选取创业板市场的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进行研究,主要是因为我国证券市场的
创业板成立于2009 年,其本身的发展应该借鉴了我国主板以及中小板的经验和不足,
并针对拟IPO 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在监管机制上做出改进。然而创业板频发的财务舞弊
案件说明我国公司IPO 中的监管机制并不完善。万福生科作为首例创业板涉嫌欺诈发行
股票的公司,其进行财务舞弊的动因、方式以及审计监管机制在其IPO 中暴露出来的问
题十分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的分析,提出的完善我国公司IPO
中审计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独到且具有建设性,例如建立公司 IPO
中事务所的选择机
制、组建一个自由撰稿人机制以及引入先行赔付机制等,对遏制我国公司IPO 中的财务
舞弊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国内外关于公司IPO 和
财务舞弊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以控制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
信号传递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对万福生科公司IPO 的起因和其具体的财务舞弊方式进
行分析,研究得出我国公司IPO 中的审计监管机制存在两个方面的漏洞:审计鉴证行为
不严谨,IPO 审计处罚机制不合理。提出的完善我国公司IPO 审计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
主要包括:建立公司IPO 中的事务所选择机制,进一步强化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实行对
承接IPO 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严厉处罚机制。
关键词:首次公开募股 财务舞弊 审计监管机制 万福生科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2016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
责任编辑:前瞻投资顾问
来源:企业上市
股份公司设立过程中相关财务会计问题1、股份公司设立方式发起设立—标准发起设立、部分改制、整体改制、合并改制整体变更—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股份公司募集设立—公开募集设立。2、以净资产出资的资产评估与调账调整新《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原非公司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应当由具有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作价,并由验资机构进行验资。3、净资产折股依据,是按照账面净资产折股,还是按照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折股。未明确规定,但为使业绩能够连续计算,应当按账面净资产值折股。4、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在变更时能否增加新股东或原股东同时追加出资。整体变更仅仅是公司形态的变化,因此除国务院批准采取募集方式外,在变更时不能增加新股东,但可在变更前进行增资或股权转让。5、发起人股权出资问题及其条件一是用以出资的股权不存在权利瑕疵及潜在纠纷;二是发起人之出资股权应当是可以控制的、且作为出资的股权所对应的业务应当与所组建公司的业务基本一致;三是应当办理股权过户手续;四是发起人以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作为出资,同时需要遵守公司法中关于转让股权的规定,如需要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且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五是一般应是控股股权。6、资产产权的过户手续时间原规定股东出资后6个月内需要办理资产权属的过户手续,新《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规定应当在出资时就办妥过户手续。7、财务重组行为及其他行为不能影响业绩连续计算判断发行人持续盈利的前提条件:一是主要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二是管理层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财务总监频繁变换是否影响发行?),三是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在IPO架构规划中应当考虑业绩的连续计算问题。8、净资产折股涉税事项区别个人股东与法人股东就留存收益是否征税。9、特殊情况下的IPO:IPO+换股合并整体上市的方式:+换股合并:TCL集团、上港集团(全流通下)、潍坊动力、中国铝业定向增发+收购集团资产:鞍钢新轧(全流通下)非公开发行+收购集团资产:沪东重机(全流通下)定向增发+非公开发行+收购集团资产:武钢股份、深能源主要会计问题:存续公司模拟财务报表的编制及模拟盈利预测编制。10、股本及股权设计问题全流通下股权更趋向于集中。账外经营收入(成本、费用)及其处理动机:出于少交税收为主要目的。中介机构承担的风险:一是面临地方证监局辅导检查,二是发审委若发现申报财务会计材料存在重大疑问,可指定另一家证券资格所进行专项复核,三是因发行人内部利益纷争知情人检举揭发。因此可能会导致审计失败,严重影响事务所声誉及发展。处理:建议纳入账内核算,但需要进行大量的账务规范以及补交税金,或推迟申报材料。若不纳入账内核算,财务指标与同行业相比较明显不合理,在申报材料时无法对审核人员提供合理的解释。如何判断企业是否符合IPO条件及财务规范标准首次公开发行(IPO)财务审核的首要目标,是要判断申报企业是否符合IPO条件及财务规范标准。具体而言,可从以下15个方面予以判断:1、公司最近三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是否存在虚假陈述如果申报企业有虚假陈述和记载被发现,三年之后才能重新申报IPO申请。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利润操纵问题的申报企业比例要远大于存在虚假陈述的企业,许多企业就是因为利润操纵而被否。2、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形按照规定,采用整体变更方式改制的企业业绩可以连续计算。但如果出现调账行为,比如在改制时将企业资产重新评估入账,或以此变更注册资本,将不能连续计算业绩。3、财务独立性的要求申报企业须具备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独立做出财务决策、具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对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得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共用银行账户。4、注册资本足额缴纳的问题是否存在出资不实甚至是虚假出资的情形。5、申报企业须依法纳税近三年内不存在严重的偷逃税或被税务部门严重处罚,且不存在严重依赖税收优惠的现象,发行后企业的税种、税率应合法合规。如果申报企业所得税曾出现因核算错误、漏缴少缴的行为,允许通过补缴等方式予以解决。但是如果有虚假增值税发票的问题,则构成实质性的障碍。6、股利分配问题利润分配方案申报时尚未实施完毕的,或者在审核期间提出向现有老股东进行利润分配的,发行人必须实施完现金分配方案后方可提交发审会审核;利润分配方案中包含股票股利或者转增股本的,必须追加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完毕后的最近一期审计。7、关注轻资产公司的无形资产占比问题,但该问题不构成发行障碍对于公司生产经营确实需要的无形资产比例高的问题,这不是发行障碍;但和公司主业无关的无形资产,以及仅是用来拼凑注册资本且对企业无用的无形资产比例过高,则构成发行障碍。8、关注申报企业在资产评估关注申报企业在资产评估的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资产评估准则;是否履行了立项、评估、确认程序;选用的评估方法是否恰当、谨慎;报告期内是否存在没有资格的评估机构评估问题,尤其是收购资产;是否存在评估增值幅度较大的资产项目等。9、关注申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三性”关注申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三性”,即能够合理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与效果性,具体要观察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审核意见,比如要关注审计报告及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的意见类型是否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带有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则一般不被认可。10、关于验资问题关于验资问题:谨慎对待验资问题,申报企业不能有任何抽逃出资的情形。11、申报企业须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不得存在以下情形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关联方或者有重大不确定型的客户存在重大依赖;最近一年的净利润主要来自合并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在审核过程中,发审部门会关注申报企业最近一年的新增客户和新增项目导致的利润增长,并判断这种增长是否具备可持续性。12、关于创业板上市标准中关于盈利“持续增长”的判断标准问题对于报告期内净利润出现波动的,以报告期2008年、2009年、2010年为例,持续增长按以下标准掌握:当2010年净利润>2009年净利润,且2009年净利润2008年净利润,则符合“持续增长”规定。13、关于创业板上市标准中的“成长性”问题这是对拟在创业板IPO的企业的基本要求,是目前创业板企业市盈率高的支撑。部分企业对外部经济条件、气候条件等依赖较强,因此成长性不确定,一些企业因此撤回材料或被否。14、拟上创业板企业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须不少于2000万,不存在未弥补亏损需要指出的是,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均要符合此项要求。15、关于盈利预测主要关注稳健性,是否和利润表项目一致,是否有不合理的假设。此外,盈利预测须提示风险。企业IPO的财务审核核心要点及解决方案上市前公司进行股权激励,人员范围没有限制,但通常限制在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中层管理人员和骨干员工。为避免利益输送嫌疑,除引入创投机构外,上市前不宜引入公司以外的人员持股。从股权激励的效果来看,持股范围太广泛、持股数量太低,对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在上市前,股份公司股东建议控制在证券法限制的200人以内,以避免需按照《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向证监会报批。1、收入确认关注经销商或加盟商模式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大时,经销商或加盟商的布局合理性,关注经销商或加盟商的经营情况、销售收入真实性、退换货情况。对于频繁发生经销商或加盟商开业及退出的情况,关注发行人原有的收入确认会计政策是否谨慎,对该部分不稳定经销商或加盟商的收入确认是否恰当。对于发行人存在特殊交易模式或创新交易模式的,关注盈利模式和交易方式创新对经济交易实质和收入确认的影响,关注与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发生转移、完工百分比法的运用是否合规等。2、存货问题关注发行人是否建立并完善存货盘点制度,在会计期末是否对存货进行盘点,并做书面记录。在发行人申报期末存货余额较大的情况下,关注存货期末余额较大的原因以及是否充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利润异常关注发行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申报期内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或申报期内营业毛利或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的情形。如发行人申报期内存在异常、偶发或交易标的不具备实物形态(例如技术转让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特许权使用合同等)、交易价格明显偏离正常市场价格、交易标的对交易对手而言不具有合理用途的交易,关注上述交易的真实性、公允性、可持续性及上述交易相关损益是否应界定为非经常性损益等。4、内部控制发行人是否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保证财务部门岗位齐备,各关键岗位应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采购环节:发行人相关部门是否严格按照所授权限订立采购合同,并保留采购申请、采购合同、采购通知、验收证明、入库凭证、商业票据、款项支付等相关记录。发行人财务部门是否对上述记录进行验证,确保会计记录、采购记录和仓储记录保持一致。销售环节:发行人是否定期检查销售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并予以完善。重点关注销售客户的真实性,客户所购货物是否有合理用途、客户的付款能力和货款回收的及时性,关注发行人是否频繁发生与业务不相关或交易价格明显异常的大额资金流动,核查发行人是否存在通过第三方账户周转从而达到货款回收的情况。5、对外担保拟上市公司需要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对外担保情况,包括被担保人的具体情况、债务情况、担保方式等。建议公司梳理对外担保情况,对公司不必要发生的对外担保特别是对关联企业的担保进行清理。6、未决诉讼公司存在的诉讼或仲裁事项并不是洪水猛兽。首先需要说明诉讼、仲裁的背景、过程;其次,如果公司作为被告方或被仲裁方,需要说明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并进行风险提示。财务审核五大新原则1、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监管部门将全面围堵“IPO造假”,进一步完善监管流程和工作效率。2、合规性审核、系统性审核、整体性审核IPO财务审核从申报企业的历史沿革、股权变动、整体变更、并购重组、关联交易、同业竞争、业务演变、经营模式、行业竞争、治理架构、会计基础工作等各个角度进行考量。发行部有关人士强调,财务审核不是孤立的行为,并透露即将建立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机制,并纳入日常审核的范围,财务审核将严格审查发行人及保荐机构的多项材料。3、从行业——业务——财务角度,把好资本市场入门关在“真实”的基础上,力求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达到“充分、完整、准确”的要求,并符合及时性的要求。4、督促各市场主体勤勉尽责监管部门明确要求,保荐机构严格把关,防止“带病申报”,应关注发行人申报期内的盈利增长情况和异常交易,防范利润操纵;券商应控制风险、健全内控制度,充分发挥内核、风控部门的作用,督促项目人员做好工作底稿和工作日志,建立相应的复核、内审制度,有效防范欺诈发行风险。5、加大惩处力度,对IPO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监管部门将综合运用“专项问核、现场检查、采取监管措施、移送稽查处理”等手段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上述监管人士在培训现场介绍,在IPO日常审核过程中,还发现以下八大问题:&1、是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存在瑕疵;&2、是存在重要经济事项会计处理不够谨慎情形;&3、是重要内部控制措施不健全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情形;&4、是业绩水平或变化趋势缺乏合理解释,或关联交易公允性存疑;&5、是涉嫌存在同业竞争;&6、是涉嫌独立性缺失,资产、业务不完整;&7、是中介机构执业质量存在瑕疵;&8、是市场环境压力导致企业业绩大幅下滑或波动情形。首发审核中关注的财务问题1、申报报表和原始报表存在差异的审核关注点是什么?差异较大时要充分解释,若差异大说明企业会计基础差。证监会遇到一些原始财务报表和申报材料报表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形,证监会认为其业绩不能连续计算。2、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审核关注点是什么?研发支出资本化:一定要有充分的导致盈利能力明显增强、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的证据。如:是否形成专利?是否能开发出新的产品?产品档次明显提升?3、发行人业绩真实性的审核关注点是什么?重点关注业绩及增长的真实性、合理性、可持续性,严格防范虚增业绩及利润调节等行为,比如:放宽信用政策,应收账款大幅增长问题;费用的不合理压缩问题等。4、IPO的财务审核中,关于防范财务操纵方面有哪些需要关注的事项?第一,首先是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收入确认方式是否合理,能否反映经济实质。其中,在审核中关注利用跨期确认平滑业绩的情形,技术服务收入的确认需从严审核;财务数据是否与供产销及业务模式相符合,比如农林牧副渔行业,其确认收入、盘点存货的体现方式要进行关注。这类企业的审核标准需从严把握,因为相比其他类更容易操纵业绩。第二,毛利率的合理性、会计政策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前五大客户、前五大供应商的质量,报告期内的新增客户、新增供应商是否合理等都是重点关注的内容。5、关于报告期内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的审核要点是什么?报告期内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应务必慎重。理论上可以调,但调整后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要比自身调整之前、比同行业更为谨慎。其中,折旧、坏账计提等重要的会计政策、估计需要与同行业进行横向比较。6、如何界定发行人经营成果对税收优惠不存在严重依赖?(1)关注发行人报告期内享受的税收优惠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2)对于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发行人享受的税收优惠下一年度应不存在被终止情形。(3)对于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等,必须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且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扣除后必须仍符合发行条件的。(4)对于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越权审批,扣除后仍符合发行条件的,如果最近一年及一期税收优惠占净利润比重不超过30%,则可认为不存在严重依赖。(5)若所享受的税收优惠均符合法律法规,审核中不管金额、比例大小均不判定为税收优惠依赖,比如软件企业的相关税收优惠,但是要关注税收优惠的稳定性、持续性。报告期内对税收优惠的依赖最好能呈现出越来越轻的趋势。7、目前对拟上市主体分离、剥离相关业务的审核要点是什么?一般不接受分立、剥离相关业务。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剥离后两种业务变为一种业务涉及主营业务发生变化;二是剥离没有标准,操纵空间大:收入、成本可以分,但期间费用不好切分。法律上企业可以分立,但审核中分立后企业不能连续计算业绩,需要运行满3年。8、关于业务合并,审核关注点是什么?(1)存在一定期间内拆分购买资产、规避企业合并及“法律3号意见”的行为,审核中从严要求,业务合并参照企业合并。业务如何界定,需要做专业的判断,从严把握。(2)同一控制下合并,以账面值为记账,交易中可进行评估,但不能以评估值入账,不接受评估调账(这样计量基础改变了),记账时以评估增值冲减所有者权益,保证业绩计算的连续性。(3)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允许“整合”上市,但要规范;不接受“捆绑”上市。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比同一控制下要求从严,并入的业务或股权三项指标(总资产、收入、利润总额)有一项达到合并前20%-50%的,需要运行一个完整会计年度;达到50%-100%的,需要运行24个月;100%以上的,需要运行36个月。9、发行人利润主要来源于子公司的审核关注点是什么?发行人利润主要来源于子公司,现金分红能力取决于子公司的分红,对于报告期内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不到合并报表净利润50%的情形,审核中按以下标准掌握:(1)发行人补充披露报告期内子公司分红情况;(2)发行人补充披露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公司章程中分红条款,说明是否能保证发行人未来具备分红能力;(3)保荐机构、会计师对上述问题进行核查,并就能否保证发行人未来具备分红能力发表意见。10、中外商投资企业补缴以前年度减免所得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1)公司补缴以前年度已免征、减征的企业所得税款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范的内容;(2)所得税返还、补缴等政策性行为,通常在实际收到货补缴税款时计入会计当期,不作追溯调整,这样处理符合谨慎性原则;(3)以“保证比较报表可比性”为由对此项所得税补缴进行追溯调整的做法较为牵强,会计处理不宜采用。企业在将补缴的减免所得税计入缴纳当期的同时,应当将该项费用支出列入非经常性损益。证监会IPO审核中重点关注的财务会计问题1、核准制下的审核特点信息披露质量审查企业是否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充分地披露信息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有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主体资格、独立性、规范运作、财务与会计以及募集资金合规性审核对公司前景进行部分价值判断。合规性问题:是否符合审核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例如:同业竞争;生产经营独立性;无形资产不超过净资产的20%;业绩能否连续计算。2、公司基本情况及历史沿革(1)高度关注改制设立过程中资本和股本形成的合规性,设立时涉及集体资产量化给个人;公司历史沿革中涉及国有及集体资产处置必须过程合法、权属合规,或者得到有关部门的确认文件。(2)设立以来发生的股权转让尤其是发生在最近一年,且涉及到核心人员的持股转让。(3)最近三年公司管理层及主营业务是否稳定。(4)有多个子公司,如亏损或经营相同业务,设立的原因。(5)关注企业出资及增资情况关注出资是否存在不实、抽逃出资以及股东资金来源途径等,如评估增值调账以增加资本公积,然后再以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解决方法:置换或者补足出资。股权结构是否清晰发行人股权清晰,不能存在委托持股、信托持股情形、股东人数超过200人。如存在信托持股,提出申请前要通过还原原股东或清理的方式解决;如信托公司以信托产品的名义持有发行人股份,亦需要通过还原或转让的方式清理解决;不能有工会、职工持股会持股情形,控股股东的工会不能直接或间接持有发行人的股份;工会代表大会形成的决议没有法律效力,工会通过“绝大多数”原则通过的决议没有法律支持,仍热会存在纠纷。上述问题应当追溯到拟上市公司之母公司或实际控制人。7、关注企业历次股权变更情况,尤其是近期为上市目的的股权变更证监会高度关注发行前股权转让问题。因IPO造成的财富效应,企业在发行前股权转让比较频繁,以引起证监会的高度关注。在国有资产转让给个人方面,应重点核查转让价格的确定情况,是否履行了评估确认程序,转让行为是否经过有权国资部门的审批,转让价款的来源和支付。重点关注是否通过国有资产转让给个人实现“国企逃债”。3、公司经营模式及行业地位前三年的主要产品及产能、每种主要产品或服务的主要用途、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关键设备的重置成本、先进性,还能安全运行的时间等;每种主要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及成本构成。主要产品的销售情况和产销率、主要消费群体、平均价格、主要销售市场、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公司报告期内收入、利润在行业中的排名(行业地位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及劣势。4、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分析(财务状况)关注发行人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现金流量报告期内情况及未来趋势的主要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资产负债主要构成及重大变化分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足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各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或者远低于当期净利润的,应分析披露原因。资产周转能力分析。财务性投资分析,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与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5、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营业收入构成及增减变动分析、季节性波动分析。利润来源分析,影响盈利能力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分析。经营成果变化的原因分析。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原材料及燃料价格频繁变动且影响较大的,就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作敏感性分析。毛利率构成及重大变动分析。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的影响分析。IPO申报报表剥离调整时关注:是否存在违背真实性和可验证性要求人为制造交易或调整交易价格;剥离不良经营性资产,忽视或掩盖资产减值对相关期间业绩的影响;期间费用的剥离过分强调可比性、忽视配比性;未完整反映收入相对应的全部成本;简单将所及税罗列于原始会计报表中,虚增净利润。发审委员经常提问的问题:财务会计信息综合地反映了公司的资产质量以及持续的盈利能力,是审核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独立盈利能力:公司的盈利应来源于主营业务,如果主要来源于非经常性损益以及优惠与补贴,其独立的盈利能力受到质疑。对于优惠与补贴主要从合法、合理、重要、持续以及措施方面关注。公司利润不得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包括大部分来自投资利润、非经常性损益等。税收优惠重点关注地方性税收优惠的合法性,关注两税合并的影响等。财务状况:根据财务结构及比率,如从资产负债率流通比率、速动比率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根据应收账款、存货、经营性现金流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对比分析公司的收入质量。持续经营能力:生产经营模式、产品或服务的结构是否发生了或将要发生变化;经营环境是否发生了或将要发生变化;对主要供应商以及客户是否存在重大依赖。发审委更关注盈利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周期性行业应该重点说明公司抗周期性风险的能力。财务指标异常是核查重点:如出口增长过快,会要求核查报关单;销售收入增长过快,会要求核查重要客户的销售;财务比率异常变动,会要求根据业务特点详细说明。6、关联资金占用及关联交易准确界定关联方范围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关联方的范围存在的问题:对关联关系认定的审计程序不够深入,仅根据股权判断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关联资金占用《管理办法》27条规定:发行人不得有资金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以借款、代偿债务、代垫款项或者其他方式占用的情形。关联方资金占用的形式:一是期间占用、年末归还现象比较突出;二是通过虚构交易事项、交易价格非公允、货款长期拖延结算或无法结算等非正常的经营性占用;三是利用集团公司的财务公司;四是通过中间环节以委托贷款的形式间接向大股东提供资金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资金占用方法;五是委托实施项目;六是资金体外运营,利用开具无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并且贴现等方式取得资金,体外运营,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长期占用资金提供便利条件;七是“存一贷一”;八是以投资方式变相占用。处理:对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不究历史,只要申报最近期不存在违规资金占用即可。关联交易关联交易一直是证监会重点关注的范畴,新规定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规范:(1)最近1年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关联方不存在重大依赖;(2)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得有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一是披露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最近一年及一期的经营情况及主要财务数据。二是按照经常性和偶发性分类披露关联交易,增加披露内容。三是非常关注交易价格的公允性,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向拟上市公司输送利润。审计重点:特别关注交易价格的公允性,需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若是采购或接受劳务,应当实施延伸审计,从关联方向其他客户销售或提供劳务的价格进行比较。关联方及交易披露应当完整地披露所有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而非仅仅根据金额的大小,以重要性原则而省略披露。案例—关于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某拟上市公司第三大股东的关联公司是公司的委托加工方,在2004年、2005年及2006年上半年与公司存在委托加工交易,金额分别为1,110万元、2,618万元和1,991万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成本的6.91%、13.99%和16.28%。上述交易属于关联交易。申报会计师解释因数额小而未在招股说明书及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鉴于上述情况,审核人员要求公司补充披露关联方及关联交易。7、税收政策&1、关注经营业绩是否对税收优惠存在重大依赖以及合规性:减税、免税、出口退税、先征后返。&2、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利润涉税处理因合理规划拟上市企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而影响申报期间损益(如利息资本化、折旧费用),按申报报表各期利润总额以适用税率计算所得税。&3、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折股所涉及到的纳税问题&4、企业改制设立时增值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的计征(1)当企业以整体经营性资产出资发起设立公司时,属于转让企业全部产权,即整体转让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及劳动力的行为,不征收增值税。(2)当以货物出资时,应当视同货物销售交纳增值税。(3)当企业以不动产、无形资产出资时,不需要交纳营业税。(4)当企业改制时以土地及建筑物投入时,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5、公司改制时资产评估增值的税收处理发起人以经营性净资产或经营实体评估作价出资,评估增值部分纳税问题:若以整体资产出资,不需计算确认资产评估增值部分的所得或损失;若以其他非货币资产出资,应当将增值部分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交纳企业所得税。6、地方政府为支持企业上市,将企业上缴税金地方留存部分返还的处理7、对违规享有的地方性税收优惠的处理若拟上市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法规、规章与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不一致,企业享受了地方优惠政策,一般采取的措施是:由省级主管税务机关出文确认拟上市企业没有税务违法行为,且不征收少缴的税款,同时证监会审核时,要求原股东承诺承担有可能追缴的税款。8、发行后执行的税种、税率应合法合规。前三年执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国家法规政策不符的,省级税务部门应出具确认文件,发行人应就可能被追缴的风险作重大事项提示。近三年内有无税收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受过税务部门处罚。八、募集资金运用公司的发展前景及业绩增长主要依赖于募集资金项目的实施,因此是发审委委员最关注的问题。1、项目实施准备情况,募集资金到位后能否顺利实施,如配套的土地,有关产品的认证或审批情况(如医药行业)等。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如是否有足够市场,是否有足够的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是否有足够的技术及规模化生产工艺储备等。3、募集资金应当有明确的使用方向,原则上应当用于主营业务。募集资金数额和投资项目应当与发行人现有生产经营规模、财务状况、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相适应。募集资金如果用于向其他企业增资或收购股份,应提供相应文件并在招股说明书中增加披露。拟增资或收购的企业的基本情况及最近一年及一期经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九、关注企业违规行为及处理《管理办法》25条第2款规定:发行人最近36个月内不得有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要违规情形:股东人数超过200人情形:部分拟上市企业采取职工入股,股东人数往往超过200人,一是财务账面直接体现股东人数超过200人,另一种方式是采取“一拖多”,由一人(或信托投资公司等)代多人持有股份。处理:劝退(难度较大)、转入拟作为发起人的公司、对“一拖多”账户在申报时不反映(潜在风险较大)。违规集资及拆借资金情形:存在向职工或社会单位进行集资,并支付相应的集资利息。处理:在审计时,需要视重要程度(如金额)将该事项在申报财务报表中剥离调整。拟上市企业未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等保险费用情形:企业未为员工办理“五险一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处理:应当补办并计提相关成本费用,否则属于违反相关法规行为,发行上市存在障碍。票据融资行为,尤其关注与关联方开具无真实交易的票据的融资行为,贴现利息的承担方以及融资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报。违规资金占用及担保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实际控制人的个人资产与所属公司法人财产权不清的问题,以及存在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对外担保,若存在上述问题,将形成较大的审核风险。《管理办法》26条规定:发行人不存在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进行违规担保的情形。2016年证监会IPO保代培训课件之财务部分首发财务审核规则体系简介《证券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2015年12月修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2015年12月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其他法律、法规、准则、指引、通知、监管问答、备忘录等。例:《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第28号——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第9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文件第29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扳上市申请中文件《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后主要财务信息及经营状况信息披露指引》(2013年12月)《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与盈利能力相荚的信息披露指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第2号——财务报表附注中政府补助相关信息的披露《关于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财务信息披露质最有关问题的意见》(2012年5月)《关于餐饮等生活服务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信息披露指引(试行)》(日发行监管邮函[号)《股票发行审核标准备忘录》系列《发行监管问答》系列等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要求提高IPO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关问题的意见》(证监会公告[2012]14号)(以下简称(14号公告》)(一)发行人应建立健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和效果发行人应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保证财务部门岗位齐备,所聘用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能够胜任该岗位工作,各关键岗位应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发行人应通过记账、核对、岗位职责落实、职责分离、档案管理等会计控制方法,确保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报告编制有良好基础。发行人审计委员会应主动了解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动态,对其发现的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协调并向董事会报告。审计委员会应对发行人聘请的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予以审查,并就其独立性发表意见。会计师事务所应对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部门足否切实履行职责进行尽职调查,井记录在工作底稿中。发行人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所授权限订立采购合同,井保留采购申请、采购合同、采购通知、验收证明、入库凭证、商业票据、款项支付等相关记录,发行人财务部门应对上述记录进行验证,确保会计记录、采购记录和仓储记录保持一致。发行人应定期检查销售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并予以完善。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应重点关注销售客户的真实性,客户所购货物是否有合理用途、客户的付款能力和贷款回收的及时性,关注发行人是否频繁发生与业务不相关或交易价格明显异常的大额资金流动,核查发行人是否存在通过第三方账户周转从而达到货款回收的情况。会计师事务所对销售交易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应保持职业敏感性。发行人应建立和完善严格的资金授权、批准、审验、责任追究等相关管理制度,加强资金活动的管理.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应关注发行人是否存在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互相占用资金、利用员工账户或其他个人账户进行货款收支或其他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款项往来等情况,存在上述情况的,应要求发行人采取切实措施予以整改。对于发行人财务会计基础薄弱且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保荐机构应在保荐工作报告中对此做详细记录,井将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记录在案:会计师事务所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评价发行人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测试发行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并发表意见。(二)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应确保财务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发行人应在招股说明书相关章节中对其经营情况、财务情况、行业趋势情况和市场竞争情况等进行充分披露,并做到财务信息披露和非财务信息披露相互衔接。会计师事务所在出具审计报告、保荐机构在出具发行保荐工作报告时应认真分析公司经营的总体情况,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进行相互印证,判断发行人财务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其经营情况。(三)相关中介机构应关注发行人申报期内的盈利增长情况和异常交易,防范利润操纵增长的异常情况如发行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申报期内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或中报期内营业毛利或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应对上述事项发表核查意见,井督促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作补充披露。异常交易如发行人申报朋内存在异常、偶发或交易标的不具备实物形态(例如技术转让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特许权使用合同等)、交易价格明显偏离正常市场价格、交易标的对交易对手而言不具有合理用途的交易·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应对上述交易进行核查,关注上述交易的真实性,公允性、可持续性及上述交易相关损益是否应界定为非经常性损益等,并督促发行人对上述交易情况在招股说明书中作详细披露。(四)发行人及各中介机构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证券交易所颁布的相关业务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关联方认定,充分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发行人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36号一关联方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证券交易所颁布的相关业务规则中的有关规定,完整、准确地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协助发行人完整、准确地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在核查发行人与其客户、供应商之问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时,不应仅限于查阅书面资料,应采取实地走访,核对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提供的资料,甄别客户和供应商的实际控制人及关键经办人员与发行人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发行人应积极配合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对关联方关系的核查工作,为其提供便利条件。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应关注与发行人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与发行人的客户、供应商(含外协厂商)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应关注发行人重要予公司少数股东的有关情况并核实该少数股东是否与发行人存在其他利益关系并披露。对于发行人中报期内关联方注销及非关联化的情况,发行人应充分披露上述交易的有关情况并将关联方注销及非关联化之前的交易作为关联交易进行披露: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应关注在非关联化后发行人与上述原关联方的后续交易情况、非关联化后相关资产、人员的去向等。(五)发行人应结合经济交易的实际情况,谨慎、合理地进行收入确认,相关中介机构应关注收入确认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毛利率分析的合理性发行人应结合实际经营情况、相关交易合同条款和《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制定并披露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当发行人经销商或加盟商模式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大时,发行人应检查经销商或加盟商的布局合理性,定期统计经销商或加盟商存续情况。发行人应配合保荐机构对经销商或加盟商的经营情况、销售收入真实性、退换货情况进行核查,保荐机构应将核查过程及核查结聚记录在工作底稿中。上述经销商或加盟商的布局、存续情况、退换货情况等应在招股说明书中作详细披露。如果发行人频繁发生经销商或加盟商开业及退出的情况,会计师事务所应关注发行人原有的投入确认会计政策是否谨慎,对该部分小稳定经销商或加盟商的收入确认是否恰当,发牛退货或换货时损失是否由发行人承担,并督促发行人结合实际交易情况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保荐机构应督促发行人充分披露不同模式营业投入的有关情况并充分关注申报期内经销商模式收入的最终销售实现情况。发行人存在特殊交易模式或创新交易模式的,应合理分析盈利模式和交易方式创新对经济交易实质和收入确认的影响,关注与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发生转移、完工百分比法的运用是否合规等;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应关注发行人。上述收入确认方法及其相关信息披露是否正确反映交易的经济实质。对于会计政策和特殊会计处理事项对发行人经营成果有重要影响的,发行人应在招股说明书中详细披露相关会计政策、重要会计估计和会计核算方法对发行人报告期业绩及未来经营成果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发行人应紧密结合实际经营情况、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恰当地通过毛利率分析描述发行人的盈利能力,相关中介机构应从发行人行业及市场变化趋势、产品销售价格和产品成本要素等方面对发行人毛利率变动的合理性进行核查。(六)相关中介机构应对发行人主要客户和供应商进行核查会汁师事务所、保荐机构应对发行人主要客户和供应商(例如,前十名客户或供应商)情况进行核查.并根据重要性原则进行实地走访或核查,上述核查情况应记录在工作底稿中。(七)发行人应完善存货盘点制度,相关中介机构应关注存货的真实性和存货跌价准备是否充分计提发行人应完善存货盘点制度,在会计期末对存货进行盘点,并将存货盘点结果做书面记录。会计师事务所应进行实地监盘,往存货监盘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异地存放、盘点过程存在特殊困难或由第三方保管或控制的存货。如实施监盘程序确有困难,会计师事务所应考虑能否实施有效替代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否则会计师事务所应考虑上述情况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在发行人中报期术存货余额较大的情况卜,保荐机构应要求发行人出具关于存货期末余额较大的原因以及是否充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书面说明,与会计师事务所主动进行沟通,并结合发行人业务模式、存货周转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分析发行人上述书面说明的合理性。(八)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应充分关注现金收付交易对发行人会计核算基础的不利影响发行人与个人或个体经销商等交易金额较大的,发行人成采取各项措施尽量提高通过银行系统收付款的比例,减少现金交易比例;对现金交易部分,应建立现代化的收银系统·防止出现某些环节的舞弊现象.在与个人或个体经销商交易过程中·在缺乏外部凭证的情况下,发行人应尽量在自制凭证上留下交易对方认可的记录·提高自制凭证的可靠性。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应关注发行人的原始凭证是否完整.审计证据是否足以支持审计结论。(九)相关中介机构应保持对财务异常信息的敏感度,防范利润操纵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应关注发行人是否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利润,如降低坏账计提比例、改变存货计价方式、改变收入确认方式等。会计帅事务所、保荐机构应关注发行人是否存在人为改变正常经营活动,从而达到粉饰业绩的情况。如发行人放宽付款条件促进短期销售增长、延期付款增加现金流、推迟广告投入减少销售费用、短期降低员工工资、引进临时客户等。现阶段需提示的几方面问题1、会后重大事项监管主要依据:关于加强对通过发审会的拟发行证券的公司会后事项监管的通知》(证监发行字[2002]15号)《股票发行审核标准备忘录第5号——关于己通过发审会拟发行证券的公司会后事项监管及封卷工作的操作规程》(月)目前会后事项监管发现的主要问题2、保荐机构严格把关,防止带病申报保荐机构和其他证券服务机构要按照各自的分工、行业规范和证监会部门规章的规定,做好尽职调查工作,对企业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不能带病申报。控制风险,完善基础工作机构治理,健全内控制度,充分发挥内核、风控部门的作用,督促项目人员做好工作底稿和工作日志,建立相应的复核、内审制度,有效防范欺诈发行风险。各保荐机构严格对照首发发行条件和信息披露准则,对在审IPO项目进行自查自纠,一旦发现不符合发行条件事项的,应当及时主动撤回推荐。保荐机构应当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加强风险控制,审慎推荐并持续跟踪IPO企业。3、发行监管中,处理审核中发现问题的方法按照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分类处理在审企业的问题和风险,加强监管联动.包括:(1)持续关注:影响持续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2)多种方式:对重要质疑事项采取专项问核、调取工作底稿、巾介机构检查、专项复核等手段。(3)线索移送:涉嫌重大违规移送稽查处理;中介机构执业瑕疵移送机构部、法律部和会计部处理。发行部将核查验收工作嵌入日常审核工作中。对于不符合发行条件或信息披露存在重大瑕疵,仍带病申报,涉嫌违反相关规定的,将综合运用专项问核、现场检查、采取监管措施、移送稽查处理等手段,严厉打击欺诈发行、包装上市、虚假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
新三板须建立常态化退出机制
股转系统调整四板市场 企业挂牌新三板要求
公司员工旅游报道——快乐南澳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