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地狱边境弄到浮士德从构思到脱稿的灵魂

说不完的《浮士德》
德国大文豪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的诗剧《浮士德》,是一部旷世不朽的巨著。它在问世后的近两个世纪里,先在德国继而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不仅被一再地翻译成世界各国的文字,而且文化繁荣的国家和民族都有不止一种译本,研究它的著作、论文成千上万,汗牛充栋。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中,人们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审美眼光对《浮士德》进行观察;而这部巨著呢,就如同一块硕大的水晶,随角度、背景和审美眼光的变化而变化,永远闪烁着美丽迷人的异彩。正如研究《红楼梦》有“红学”,研究莎士比亚有“莎学”,在世界范围内研究《浮士德》也已形成文学领域里的一个独立学科,被称为“浮学”。像《浮士德》这样长久地保持着巨大生命力和吸引力的经典作品,在德语文学中真是绝无仅有,在世界文学中也是屈指可数。它是马克思“最喜爱的”一部德语文学著作,被他读得烂熟。马克思早年写过一部命运悲剧《兰尼姆》(未完成),其主人公贝尔蒂尼就被认为是“《浮士德》里的靡非斯特菲勒士(魔鬼)苍白无力但可辨认出来的翻版”。他在自己的论著里还经常引用《浮士德》,或者巧妙地借用书中形象,或者创造性地发挥书中的思想。他特别欣赏靡非斯特冷峻尖刻的嘲讽,曾让这个魔鬼现身说法,帮助揭示金钱、货币“带来邪恶堕落”和“助长异化现象”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列宁同样也非常喜欢《浮士德》。他流亡国外时只带了两本文学图书,其中一本就是歌德的这部伟大诗剧。他在西伯利亚的流放地也经常读它。统一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也推崇《浮士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称它为德国人“世俗的《圣经》”,说只要“带着它,一个人即使终生独居在孤岛上,也不愁精神寄托”。诚然,对于歌德的《浮士德》,近二百年来并非只有推崇和赞美,特别是在歌德逝世后不久的19世纪上中叶,特别是对诗剧的第二部,批评和贬斥真不算少。甚至有些原本十分景仰老诗人的年青一代作家,如赫勃尔、默里克、凯勒以及海涅等,不完全理解这部巨著,也加入了批评者的行列。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研究的深入,好心人的误解和反动势力(如德国的纳粹“理论家”)的曲解渐渐消除了,《浮士德》像一座深深埋藏在地下的宝藏,终于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珍视。《浮士德》对后世作家们的影响更非同一般。海涅、拜伦、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等大诗人、大作家,都写过类似题材或主题思想的诗剧;平庸之辈的仿作更不计其数。到了20世纪,在《浮士德》启迪下写成的作品仍不断地出现,其中最著名的为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浮士德博士》(1949年)、卢那察尔斯基的《浮士德与城》(1918年)、高尔基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年),以及法国杰出诗人瓦雷里的戏剧片段《我的浮士德》(1940年)等。在中国,一提起《浮士德》,人们自然会想起文学巨匠郭沫若,因为他不仅是这部世界名著的译者(俄译本则出自著名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笔下),而且本身的诗歌和戏剧创作深受《浮士德》的影响。诗剧《浮士德》分上下两部,共计12,111行,篇幅虽不算短,毕竟是有限的,但相比之下,它的魅力和影响力几乎无限、无穷。何以会如此?原因在哪里?原因首先在于作品本身无比丰富、异常深邃、复杂而又多层面的思想内涵。是的,它是如此丰富、深邃、复杂而又多层面,以至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读者,都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以至一代一代的研究者,对它总是说不完,道不尽。罗马帝国的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在其所著的《基督教教义》一书中,曾引用下面这首在中世纪广为传诵的小诗来说明、归纳《圣经》诠释工作的繁难和艰辛——字面意义多明了,寓言意义细分晓,道德意义辨善恶,神秘意义藏奥妙。这个古老的“四重意义说”,今天仍受到西方现代阐释学的重视,对我们阅读、理解和欣赏一些内涵丰富、深邃的文学作品也确实不乏启迪、指导作用。试想,堪称经典的文学巨著,哪一部不是多义的呢?然而,要想诠释“世俗的《圣经》”《浮士德》,仅有奥古斯丁的“四重意义说”似乎已经不够,因为它有着更多更深的含义。《浮士德》给我们讲述一个“异人”,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他的一生痛苦曲折,却敢作敢当,豪迈悲壮。《浮士德》让我们跟随主人公的足迹,时而在人间,时而在地府,时而在天国,时而从现实回到往古,再从往古返回现实,并面向未来,一路上经历和目睹了无数或黑暗凄惨,或壮丽恢宏,或神奔鬼突,或圣洁和谐的场面和境界。人生世象尽在眼前,七情六欲了然于心。《浮士德》真可谓是一面人生的宝鉴,反映着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之间形形色色的没完没了的斗争。人们常讲《浮士德》是对“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历史的总结”,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对西欧启蒙运动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在德国的民族形式中加以艺术概括,并根据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展望人类社会的将来”。一句话,《浮士德》不仅仅是某个德国男子的故事,而且是西欧漫长而重要的历史时代的一个缩影。《浮士德》是歌德的主要代表作,第一部问世于1808年,第二部问世于1832年,为完成它,歌德前后总共花了六十年的时间。歌德说过,他一生的创作只是“一番伟大的自白的一个个片段”,《浮士德》无疑是这些“片段”中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一个。它不仅折射着歌德一生的主要经历,也是诗人兼哲人的他对社会、人生和宇宙的重大问题长期思考的结晶。这后一点更加重要,《浮士德》因此成了一部富于哲理的智慧之书。书中到处都是意味深长的警句、光彩照人的思想。从整体上看,它回答了哲学所关心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诸如宇宙的形成、万物的起源、认识的性质、人生的意义乃至人类发展的未来,等等。《浮士德》虽说与歌德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关系密切,但作品的主人公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一种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新人的典型。所谓“浮士德精神”,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文化精神的体现。普希金曾将《浮士德》誉为一部“现代生活的《伊利亚昂纪》”,郭沫若曾称《浮士德》是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都强调歌德的诗剧在西欧思想文化史上曾有的现实意义和现代意义。不用全部,仅仅上述的几个方面乃至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就足以使《浮士德》的思想内涵异乎寻常地丰富、复杂、深邃,也就难怪诠释、研究《浮士德》会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世界各国的学者对书中的问题,诸如什么是“浮士德精神”,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断地做出富有新意的解释。至于一个多世纪以来各国文学中出现的大量以浮士德的故事为题材的剧本、小说和诗歌,实质上同样是作家们企图做出新的解释的尝试。使《浮士德》成为不朽杰作的不仅仅是它的内容,它十分独特的艺术形式同样起了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赋予《浮士德》无穷魅力的另一个因素,是诗剧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丰富多彩,复杂多变,而且与思想内涵有着水乳交融般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可是正由于它独特、丰富而又复杂,在好些方面可能就还不合我们的欣赏习惯,会增加阅读和接受的困难。这儿只粗略地说一说《浮士德》的艺术特点。首先,《浮士德》是一部诗剧,同时具有戏剧和诗歌的特点。故事情节与人物的思想、情感和个性,主要用对话、独白以及西欧传统戏剧的合唱来表现;而所有的对话、独白和功用很多的合唱,又都以诗体写成,都像诗歌一般凝练、含蓄和富于暗示性。在这部巨著中,诗体和格律可谓多种多样,并且随着人物、场景、时代的变化而相应改变,语言显得格外丰富多彩。以体裁分,《浮士德》中既有古希腊无韵的自由体颂歌和哀歌,又有古希腊悲剧的三音格诗;既有北欧古典的长短格无韵诗,又有浪漫主义的短行诗乃至德国民歌;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至于内容,或赞颂,或抒情,或叙事,或喻理,或讽刺,或调侃,应有尽有,简直令人目不暇接。如此林林总总,变化有致,整个看来与我国的古典戏曲倒颇多相似之处,只是“质地”完全不同罢了。其次,《浮士德》作为“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历史的总结”,时间的跨度极大,从德国中世纪即将结束的16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自由竞争时期,所应涵盖的历史事件和故事内容非常多,但一部作品不管多么大的篇幅,都无法如编年史般将它们一一述及。所以,诗剧的剧情极富跳跃性,其间的省略和空白,都需要读者用想象,或者更确切地说用自己原有的历史和文学知识来加以弥补,因此就不像读一般消遣性的通俗小说那样愉快轻松,却更堪玩味和咀嚼,读者会体会到更多的参与、探索、发现和想象力驰骋、思考力增强的乐趣。最后,恐怕也最重要的是,《浮士德》内容深邃、复杂和多层面,既生动而具体地反映出德国的社会和政治现实,如对格莉琴的悲惨遭遇的描写,对德国宫廷生活的揭露,又充满天马行空似的大胆而奇异的幻想,如写浮士德寻找古希腊的美女海伦,与她结合和生子等,而且在这些世态百象背后,隐藏着丰富的精神内容和深刻的哲学寓意。所以,诗剧使用的艺术手法与此相适应,也不可能单纯和统一。人们常讲,《浮士德》在艺术手法上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这是对的,但还不够。笔者认为,还必须大大地强调歌德对象征这一艺术手法普遍、大胆和天才的运用。《浮士德》全剧终了时,有一首总结性的“神秘的合唱”:一切无常世象,无非是个比方;人生欠缺遗憾,在此得到补偿;莫可名状境界,在此已成现实;跟随永恒女性,我等向上、向上。“无非是个比方”!比方就是比喻,就起着象征的作用。这首“合唱”乍听起来确实神秘,实际上却揭示了诗剧在艺术审美方面的奥秘:浮士德的整个故事,无非是个比方或者象征罢了。而深刻的比方和象征,通常都带有莫可名状、难以言喻和朦胧的性质,这就更加丰富了诗剧的寓言意义和神秘意义。像上引“合唱”中的“永恒女性”究竟象征什么问题,就很难做出完全明确的、肯定的解答。这样的问题,在《浮士德》中可谓比比皆是,难以回避。是的,《浮士德》最重要的艺术特点是大量地使用象征、典故和比喻。这些象征、典故和比喻,还不局限于一词一句,一时一事,不仅仅涉及人物原型、故事模式、文学意象或某个局部的思想母题,而且贯穿全书,几乎无所不在。甚至可以说,整部诗剧,以及诗剧主人公浮士德博士的整个故事,都是建构在象征、典故和比喻之上。拿人物来说,不只天主、靡非斯特、海伦、欧福里翁、忧愁等虚拟的形象是象征,浮士德、瓦格纳、格莉琴,以及皇帝宫中和战场上实存的各色人等同样也如此。众所周知,凡是文学作品中的象征、典故或比喻,无不包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诗人歌德身为德国人,他的民族文化是欧洲文化的一部分,其来源一般来说主要有三个:一、日耳曼民族固有的文化;二、以《圣经》为主要载体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三、经过意大利文艺复兴得以发扬光大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这一大前提下,《浮士德》中的象征、典故和比喻,同样植根于这三种对我们来说是异质的文化。它们要么取自德国的民间故事或传说,如浮士德博士的故事和魔男魔女在瓦普几斯之夜的传说;要么取自基督教的信仰及其经典,如诗剧开场时至关重要的两次赌赛就与《旧约全书·约伯记》的两次赌赛有着渊源;要么取自古希腊罗马传说,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对于我们中国的读者来说,欣赏与接受《浮士德》这部巨著的困难,恐怕也主要在于理解和把握书中层出不穷的象征、典故和比喻。诗剧《浮士德》既有曲折、多变和动人的情节,又富于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辨,因此不能与普通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等同视之—虽然它也揭示了若干突出的社会矛盾。从总体上看,《浮士德》可以说是一部以诗体写成的、带有悲剧色彩的象征剧或者寓意剧,是一部诗的哲学或者哲学的诗。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丰富、复杂、独特,使《浮士德》成了世界文苑中的一枝奇葩,成了几部屈指可数的吸引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的杰作之一。但与此同时,对于广大读者,它也几乎成了一部难解的“天书”。普通的欧洲人和德国人已经是如此,生活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中国人更是这样。诗剧的第一部有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作为情节核心,倒还容易阅读和理解;第二部则大不一样,不只一般人读不下去,连郭沫若这样思想敏锐的诗人和学者也是如此:他在1920年前后只能欣赏和翻译《浮士德》第一部,直到又过去了二十六年,待他的阅历、见识大大丰富,思想更加成熟,自以为能理解第二部的深刻含义时,才下决心将它翻译出来。对这种现象,歌德做了如下的解释:……第一部几乎纯粹是主观的。一切都产生于较狭隘的、更热情的个人,这种人的半蒙昧状态也许能讨人们喜爱。但第二部里几乎完全没有主观的成分,所呈现的是一个更高尚、更宽广、更明朗、更冷静的世界;谁要是不曾奋斗求索过有了些人生阅历,谁就会对它一筹莫展。尽管如此,我们不应半途而废,置《浮士德》的第二部于不顾,虽然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要真正读懂它是难上加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始阅读前做充分的思想准备,有进入深山探宝的地质工作者一般的正确态度。现代阐释学(Hemeneutik)告诉我们,对一部作品的理解程度,主要取决于阅读者本身的“先结构”,即所谓“先见”“先知”“先有”等。拿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取决于读者本身已有的文化修养、人生阅历以及阅读欣赏的训练。读者的“先结构”离作者越近,阅读理解的障碍就越少。这儿所说的理解,自然是广义的,多方面的,审美鉴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至于我们的“先结构”,离生活在十八九世纪的德国大诗人和大思想家歌德是远之又远的。要想阅读欣赏由他毕生心血凝聚成的宏伟巨著《浮士德》,我们别无他法,唯有尽量完善自身的“先结构”。具体地讲,我们必须对诗剧中所涉及的时代、社会、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乃至神话传说等,尽可能地增进了解。再者,要想读懂并且欣赏《浮士德》这部内涵无比丰富的“智慧之书”,除了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定的知识储备,还必须方法得当。最重要的,似乎应该是遵照先易后难、由表及里这一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弄清楚《浮士德》的“字面意义”,即它的具体故事内容,再深入考虑其他方面。当然,这儿所说的“易”也是相对而言,用诗剧形式写成的《浮士德》的“字面意义”与其说多么明了,倒不如讲仍然颇为费解。下面先给诗剧的结构、内容勾勒出一个轮廓,以方便读者找到深入堂奥的门道。首先,《浮士德》的故事内容并非全部出自诗人歌德的创作。早在16世纪以前,德国就已流传着许多关于浮士德博士以及与他类似的奇人异士的传说。这些传说不仅被搜集整理成民间故事书大量出版,编成木偶戏四处上演,还引起歌德之前的一些杰出的作家的注意。例如英国剧作家马洛(ChristopherMarlowe)和德国启蒙思想家、作家莱辛(GottholdEphraimLessing)等,都曾写过以浮士德博士的传说为素材的剧本。歌德儿时就在市集上看过演浮士德离奇经历的木偶戏,稍长又在父亲的藏书中读到有关的民间故事书,对那位非凡的博士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还不满二十岁,歌德已决心改写浮士德的故事,并开始构思和安排情节,但他最后完成这项工作,已是八十二岁高龄。歌德把写诗剧《浮士德》视为自己的“主要事业”,为之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再者,民间传说中的浮士德也确有其人。在16世纪或更早一点儿的德国,确实曾出过一位浮士德博士。据传他是个很有能耐的炼金术士,为了获取知识、权力和享受,竟然写血书将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最后果真被魔鬼抓进了地狱。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浮士德博士实在是个既神秘又可怕,却极富吸引力的人物,所以关于他的民间传说才经久不衰。只不过真正发现他的巨大意义和精神光彩的,是莱辛、歌德等一些本身就思想先进和具有反叛精神的作家。因此,尽管16世纪欧洲大陆上空已映照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曙光,马丁·路德已发动了影响全欧的宗教改革(1517年),但是这些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仍未能动摇德国顽固而强大的封建统治,社会仍处在中世纪的黑暗蒙昧状态中。在当时的德国,敢于以非常的手段追求财富、知识、权力和享受的浮士德,真算得上一位思想先进的离经叛道者。具体地讲,他所从事的炼金术,不就是一种为获取财富而进行的原始科学实验吗?他将灵魂出卖给魔鬼,不就是对宗教这一封建统治支柱的背叛和亵渎吗?至于他的冒险精神和义无反顾的勇气,更堪为创业初期的资产阶级的榜样。正因为如此,传说中的浮士德对于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伟大思想家和诗人歌德,产生了巨大的魅力。但是,歌德对这个人物暧昧神秘的形象特别是最后下地狱的悲惨结局非常不满,所以决心加以改写。经过他的充实和提高,故事也更加动人,更加富有深意。事实是,歌德的《浮士德》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且在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创举。《浮士德》分为两部,第一部共计二十四场,分场不分幕,第二部则为五幕十七场。在第一部的剧情正式展开之前,我们还读到一段《献词》和两个序幕。《献词》大约作于1797年歌德正式开始写《浮士德》第一部时,他四十八岁,想到自己的“主要事业”屡做屡辍、完成无日,旧日挚友如赫尔德等多已谢世,不禁感慨系之;《献词》可以说是作者下决心继续写《浮士德》的抒怀和自励。《献词》之后紧接着的《舞台上的序幕》,也是歌德开始写第一部时加上去的,与剧情本身完全没有关系。实际上,作者只是让三个登场人物即戏班班主、剧作家和丑角,分别表明自己的戏剧观。有的研究者认为剧作家就是作者歌德的代言人,看来并不正确。因为,三者的观点各有偏颇:班主只重视上座率和票房价值,丑角只重视演出的娱悦作用,他们都主张尽量投观众之所好,其的他则不怎么在乎;剧作家则刚好相反,强调的是表现自己的内心,希望的是作品流芳后世,对眼前的现实和观众不屑一顾,颇有点儿“艺术至上”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意思。我以为,歌德写这个序幕只是让观众或读者在进入诗剧主人公浮士德的奇异世界之前,先看看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实际社会风貌,体验在一个典型的德国露天剧场中的特殊气氛。实际上,那儿本身就演出着一场人生活剧。只要细加品味,这“舞台上的序幕”也并不枯燥。至于下一个序幕即《天堂里的序幕》,就重要得多了。人称它为全部诗剧的总纲,应该说是一点儿不错的。它对故事或者说情节本身的的确确起到了引导和分界的作用,并与全剧的结尾遥相呼应,是整个故事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中心内容是天上的主宰(天主)与魔鬼靡非斯特之间的一场争论和赌赛,争论的对象则为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浮士德。他被他们视作世人的代表:魔鬼认为他野心勃勃,好高骛远,永不知足,不会有好下场;天主则相信浮士德在努力追求时即便难免有迷误,即便会暂时堕入魔道,也终将会走上正途。两者的看法大相径庭,于是打赌,由靡非斯特去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高尚的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天主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有一个魔鬼在身旁作祟,反倒能刺激和推动贪图安逸的世人不懈地努力,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接着诗剧正式开场:对追求知识已感厌倦和失望的老博士以灵魂和魔鬼靡非斯特打赌,然后在魔鬼的帮助下回复青春,遨游“小世界”和“大世界”,先后经历了对男女之爱,对宫廷中的权势财富,以及对以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均未能获得心灵的满足。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百岁高龄且双目失明的主人公终于找到了“智慧的最后结论”,对眼前的一瞬说出魔鬼一直期待他说的那句决定赌赛胜负的话:“你真美啊,请停一停!”然后心满意足地倒下死了。然而他的灵魂,并没有如约定的那样被靡非斯特抓进地狱,而是由天使们护送着上了天堂,因为对于“爱人之人,爱能指引道路”,因为“他永远奋发向上”。于是,被称作悲剧的《浮士德》有了一个光明、乐观的结尾。就其故事内容来说,我们可以把《浮士德》简单地归纳为:一出悲剧,两个赌赛,五种追求。我们在前面说了,浮士德博士被天主和魔鬼看作世人或者说人类的代表,事实上歌德也是这么看的,我们同样不妨这么看。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浮士德博士的五种追求—加上他在与魔鬼打赌前对知识的追求—就象征着人生一个个不同的境界,而其中最有意义和最崇高的追求和境界,即投身于替大众谋幸福的事业。悲剧主人公获救升天的乐观结尾,就象征天主也即作者歌德对于人类光明未来的预见。《浮士德》的重大思想意义和超越时代与国界的魅力,正在于这种积极向上的、富于人类精神的人生追求上,正在于这种高瞻远瞩和富有现实意义的对于人类未来的预见上。笔者无意以太多的唠叨和先人之见,破坏读者的钻研和发现之乐,更何况面对的本是说不尽的《浮士德》,因此,对这部诗剧的介绍也就只好挂一漏万,在此打住。德国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汉斯·马耶尔说:“歌德的伟大始终是和他的语言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有的学者干脆讲,谁不懂德语,谁就别想欣赏歌德和他的《浮士德》。这意思就是,《浮士德》不可译。或者,通过译本读《浮士德》,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事实也证明,这话不无道理。但是,非德语国家的人士并不因此就真的不读不译《浮士德》了。从20年代到现在,我国已出现近十种《浮士德》译本。其中,早期的郭沫若译本和周学普译本,当今的董问樵译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和钱春绮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虽难尽善尽美,却也各有千秋,都为《浮士德》在中国的被接受起过作用,做了贡献。笔者在跟冯至老师研究《浮士德》和学习前辈名译的基础上,两年多以前斗胆接受约请,不揣浅陋,不怕困难,又重译《浮士德》这部“智慧之书”,因为它实在值得一读再读,一译再译,也经得起一读再读,一译再译。尽管是重译,但我在实际工作中碰见的问题和困难仍然不少,所费的精力和心血仍然难以计数。至于《浮士德》的这个新译本成败如何,则只有诚恳地期待着广大读者做出品评,衷心地欢迎同行的专家和师友给予指正了。和当年的郭沫若一样,在终于译完这部书时,我也自认为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深感欣慰和幸福。为此,我要特别感谢已故的冯至老师,感谢所有给过我支持、帮助和教诲的家人、朋友和老师。杨武能1996年5月锦水河畔四川大学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浮士德(上)》| 5.00元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掌阅客户端购买: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不思议迷宫恶魔的契约怎样获得 地狱边境DP技巧_百度知道
不思议迷宫恶魔的契约怎样获得 地狱边境DP技巧
我有更好的答案
20级不是满级,荆棘圣冠是用图纸锻造得,炎魔之眼需要异界称号翻找废墟给的灵魂得到的,第一个释放堕落之光得晶核,升一次各3个六系结晶,食人花我也没完成!光系套装有三个能在交易所购买,需要炎魔之眼与阿萨战锤融合,不知道满级多少,泰瑞尔需要20个光系结晶,迪亚布诺需要20个暗系结晶,炎魔之手,升一次各50个六系结晶!满级失乐园目测完不成,六系晶核20级满级,升一次5个,混沌晶核,暗系套装同上!锻造需要50个结晶,和其他材料,都可以在交易所购买,摸尸体也可以获得由于这个地图比较难,DP一次刷不完,只能单刷,特殊魔法是需要50个暗系结晶得雕像给的卷轴,满级末日之刃需要126个火系结晶,血骑士需要20个暗系结晶,摸天使尸体可以获得!元素结晶很重要,不要随便用,在刷怪点用3个暗系结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浮士德在探索真理是经历了哪些阶段_百度知道
浮士德在探索真理是经历了哪些阶段
我有更好的答案
解了燃眉之急;又应皇帝之请借靡菲斯特的帮助。于是结束了爱情的悲剧。魔鬼把浮士德引进皇帝的宫廷,皇帝正为财政窘迫所苦,灵魂为魔鬼所有,被关进死牢,浮士德又误杀了她的哥哥,她溺死婴儿。他遇到少女甘泪卿,两人相爱:“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浮士德得到了最高的满足。浮士德的学生瓦格纳在魔鬼帮助下造成了人造人“何蒙古鲁士”,浮士德和靡菲斯特在“人造人”的引领下溯时间而上倒古希腊寻找海伦。经历了古典的瓦普几司之夜浮士德终于找到海伦并与之结合,“忧患”施法术使浮士德变盲,甚至想自杀以求摆脱,书斋生活的可厌。这时,他喊出了,得到人生的最高真谛,海伦也随之远遁,然后再能自由的享受生活。他要摆脱这一切,得到一片海滨封地。浮士德招募劳力填海造田,改造自然:为千万人开拓疆土,使人民在新的土地上安定,每天为自由的生活开拓,其时复活节的钟声唤起了他对生的依恋,拒绝与浮士德一道逃走,她最后得到了上帝的赦免,而浮士德虽然在这爱情的悲剧中享受到了官能的快乐和爱情的幸福,可最终既给甘泪卿带来了悲惨结局,又为自己增添了良心的痛苦,浮士德为他发行纸币,面对咆哮的大海内心燃起对事业的渴望。魔鬼乘机而入,与浮士德订立契约,以为这是他的人民在向大海进行斗争,他陶醉在这壮丽的景象之中。双目失明的浮士德听到铁锹撞击的声音。结束了事业的悲剧,浮士德也完成了他对真理的探求,时值国内发生战乱,浮士德借助靡菲斯特,帮助皇帝平定叛乱,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也只是一场空虚,从而结束了其美的悲剧。浮士德探索人生的最后阶段是事业悲剧。他从神话世界回到现实生活。甘泪卿陷入一种精神错乱状态:他为浮士德服务,将自己手中的魔法钥匙向他击去,结果引起了爆炸,浮士德昏倒在地,从而结束了他为统治者服务的政治悲剧。靡菲斯特将浮士德背回书斋。欧福良因无止境的追求从高空坠地而死,甘泪卿毒死了自己的母亲,满足他提出的任何要求,浮士德一旦感到满足,生命便告结束。依照契约浮士德的灵魂应为魔鬼所有。但这时天门打开。天使把浮士德的灵魂引入了天国。就这样,禁不住炉火中烧,从古希腊找来美女海伦,当他看到传说中的特洛伊王子接近海伦时。浮士德坚持要把甘泪卿从监狱救出来,但甘泪卿忏悔罪行,浮士德走出了与世隔绝的书斋。由于魔鬼的捉弄,结束了他探索人生的第一个阶段:知识的悲剧。浮士德喝了魔汤,恢复了青春,心中充满对情欲的渴望,生下儿子欧福良。
浮士德是年近半百的饱学之士。他的生命结束了浮士德经历了5个生活阶段,但此刻却感到知识的无用,造福人类。这时,分别是知识的悲剧,爱情的悲剧,政治的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的悲剧
采纳率:70%
来自团队: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浮士德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狱火的灵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