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WF-1000x,WI-1000x现在入手哪款ipad比较好比较好

如果说MDR-1000X开启了索尼头戴式降噪耳机的新时代,那么一年后WF-1000X的问世则是打开了真无线降噪入耳式耳机之门。这扇门并非索尼一家,而是整个无线入耳式耳机产品线。
如果说MDR-1000X开启了索尼头戴式降噪耳机的新时代,那么一年后WF-1000X的问世则是打开了真无线降噪入耳式耳机之门。这扇门并非索尼一家,而是整个无线入耳式耳机产品线。有媒体这样评论,索尼WF-1000X是一款让很多人有明确购买冲动的耳机。原之为何,其实很简单,这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可以称之为无线降噪的入耳式耳机。苹果AirPods、三星早已有之却不能降噪。WI-1000x、QC30确实降噪但还是没有根本的摆脱有线这个范畴。真正鱼和熊掌兼得的可能独独只有刚刚上上市的这枚降噪豆——WF-1000X了。我预见到了WF-1000x的问世会有如去年MDR-1000X一抢而空的局面,虽然早早预购但还是落了空。最后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还是买到了一副黑色WF-1000X。四字蔽之:真不容易。好吧,言归正传聊聊这枚降噪豆到手之后的视听感受吧。新产品线的诞生个人对于WF-1000X的理解是这样的,在主动降噪耳机再一次获得质的飞跃之前,这是降噪耳机的一条全新产品线,它并不与颈挂式WI-1000X的用户有太多的重叠,他所针对是追求极致便携且具有一定降噪效果的用户。音质、便携性以及时尚性占据了主要的选择因素。如果需求逐级上升、功能性便开始大于外观的时尚性,选择WI-1000X甚至体积更大的WH-1000XM2是更好的选择,取舍之间是用户对于自己的理性分析,至少在目前的技术发展前提之下。换而言之,WF-1000x其实是没有同类产品可以去做比较的,索尼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索尼1000X系列的三条产品线做工:精工细致、小巧便携有人说这款耳机明明是可以用颜值取胜非要去深究一下技术问题。恩,这点是没有错的总要有人去做一些新的尝试的。无可否认,面对众多主流的无线耳机,全新问世的索尼WF-1000X可以说是最为精致的一款。无论是从耳机主体本身还是从附属的充电盒都有着细巧的设计感受。以耳机而言,降噪豆之称并不夸张,不过一枚硬币大小的WF-1000X落在手掌间真的可以称之为是两颗小豆子。而在这小巧的体积之下是6mm的驱动单元、蓝牙模块、解码系统以及降噪模块。颜色方面,WF-1000X有两个颜色版本,骚气的香槟色和我个人偏爱的黑色。香槟色在索尼形象店有见过,属于男女通吃的类型。但对于骚气这个词始终无法正面诠释的我而言,还是选择黑色更为稳妥一些。WF-1000X工作时蓝色提示灯亮起,无论低调如黑色还是时尚如香槟色还是给你一种骚气的感觉。充电盒的设计精巧细致,相较于带着点烤漆反光的WF-1000X耳机主体。我个人还是更为喜欢黑色亚光磨砂的充电盒,如果耳机主体是这个调调我可能会更满足我一些。耳机放入后充电盒后提示的红色指示灯亮起充电开始,充电结束充电盒轻扳充电盒两端的搭扣,耳机弹起拿出,15分钟充电可获得70分钟的续航。更好地固定耳机主体搭扣轻轻按下耳机抬起与香槟色款不同,黑色所搭配7套不同尺寸及材质的耳塞均为黑色。充电盒尺寸参考佩戴感受:稳固且更深入耳道采用入耳式设计搭配耳翼撑架的WF-1000X从佩戴的牢固度和舒适性上来说都非常出色,全无线耳机,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这两点,相较于有线产品他的丢失性更大,所以佩戴牢固成了多数人要考虑的问题。从个人体验来说,WF-1000X的佩戴感受要优于苹果AirPods,它更深入耳道,隔音效果也相对更好一些。智能时代被细化的蓝牙选项一切进入智能时代,耳机亦是如此,如果是手机用户索尼的Headphones Connect App是必须要下载的。他针对于音色、连接以及环境功能都有较为细化的设定。从蓝牙来说,以音质为先还是以稳定连接为先,是需要用户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去做出选择的。这点上来说,索尼的设计应该是更为人性化一些。当然这个App所针对的是目前索尼全系的蓝牙耳机而非WF-1000X单独一款。音质:6mm驱动单元与App下的均衡器选择同样的在Headphones Connect App也给与了音质均衡的选项。但是对于音乐没有那么精准定位的我而言,更在乎纯粹从耳机本身推出的音质。从音质来说,虽然不能和索尼自家的WI-1000X相提并论。但与QC30比较那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和体积相似的蓝牙耳机比较那应该是可以说是高出一个层面了。有人形容WF-1000X是一听便知道这是典型的“索尼耳机声”,我的理解是,6mm的驱动单元虽然迷你,但是WF-1000X的音色上却纯净清晰,高频的解析力良好,声音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如果给其分个层级,这款入耳式耳机的音色完全达到了目前同类型耳机的上游水平。当然了,我个人认为这是索尼本身就应该做到的。降噪:很多用户最关心的那部分我个人认为降噪是卖点却不应该称之为最大的卖点,便携且降噪是其出跳的部分。二者缺一就没有了意义。他是划时代性的,真正意义上的无线降噪,但是如果纯粹的强调降噪那头戴式的WH-1000XM2应该是更适合的。当然有人会说那便失去了便携。那可以选择WI-1000X,如果还是不够便携,那你就应该考虑降噪与便携哪部分对于你更为重要一些。所以WF-1000X所适合的是目标明确的追求体积上极致便携的用户。至少目前来看小而全的除了WF-1000X别无二家。如实评价的话,WF-1000X的降噪用中规中矩来形容吧。在轻巧体积之下带入了降噪功能,在现有的主动降噪技术限制下,我并没有对他抱有如WI-1000X般的希望。就像很多人说QC30虽然无线但是相对与QC20降噪性能还是力所不能及一样。毕竟“拖泥带水”的QC20还有个方块盒子在支撑着他。尽管如此,WF-1000X在环境选择方面还是做到了麻雀虽小五脏还是俱全。Headphones Connect App不仅给予了其降噪方面的细化,还可以通过APP去进行自动识别。针对于不同环境如停留、行走、奔跑、搭乘交通工具四个选项在停留和搭乘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耳机自动进入降噪模式,这种状态下降噪与非降噪的感受还是明显可以体验出来的。而在行走奔跑等移动状态下,耳机降噪自动关闭保证了佩戴者的安全性。如果不想自动适应则可以通过手动调节去调整。取舍与否全由用户自行决定。而如果并不是手机使用,WF-1000X也在左边耳机上设置了物理按键,环境音、关闭降噪、降噪开启三个选择。这点上来说相对于开启就无法关闭降噪的其他产品而言是颇为人性化的。续航:商务通勤可以保证一次充满WF-1000X可以达到3小时的电量,15分钟的充电可以保证70分钟的续航,累计叠加之下,商务出行,短途旅行基本可以保证。而充电盒本身带有电池也可以为耳机充电,可以让耳机达到9小时续航的理论值。这样的续航能力应该可以满足多数人单日的出行需求。总结:全新产品线的诞生与未来两极化的端倪初现我并不认为WF-1000X的诞生会对于WI-1000X有任何的威胁。这是一条全新的产品线,他所针对的用户目标明确,追求耳机的极致便携且需要一定的降噪功能。音质便携降噪多合为一的前提下才有了WF-1000X。对于整个降噪耳机而言,WF-1000X又是里程碑式的。这应该是入耳式无线降噪耳机的未来形态。前提是主动降噪技术在体积上获得了质的飞跃。那时两极化就会开始明显,当然这一切还是未来。最后做一个总结,从蓝牙耳机的小巧性上来说,WF-1000X无疑是目前做的最好的。做工方面用精致形容并不为过目前没有啥挑剔的。音质方面,与有线或者头戴式耳机作比较不切实际,与同类产品比较属于上游。续航能力方面主流水平,大家的水平都相差不多。降噪方面,没有同类产品,所以目前来说其实是无法去作比较的。如果牺牲便携性,那或许就不是一些用户所需要的了。单纯从自身来比较,有一定的降噪能力,可以保证一定条件下安静与环境隔离。作为第一款带有降噪功能的全无线耳机,WF-1000X代表着一个全新的产品线,未来一定不会只是索尼一家,但目前他还是独领风骚的。
热门文章排行十个不推荐购买SONY wf-1000x降噪豆的理由【sony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43,369贴子:
十个不推荐购买SONY wf-1000x降噪豆的理由收藏
熊猫在第一时间入手了这个期待已久的降噪豆,在使用了一天以后,总结了十条不推荐购买的理由,希望对正在犹豫不决的朋友有一些帮助。1.延迟非常严重:降噪豆不支持aptx的蓝牙传输方式,仅支持aac和sbc的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延迟非常严重(超过1秒),连接手机基本没办法玩游戏看视频。熊猫很奇怪,市场上有一些耳机也不支持aptx,但是延迟没有这么明显,不知道这个为什么会这样。过高的延迟是降噪豆最大的软肋。2.右耳无法单独使用:和airpods不同,降噪豆似乎是把左耳作为主耳机,右耳只是用来接受同步信号的。所以,当你把左耳关机或者放进充电盒中充电时,右耳就无法使用了。另外,当你把耳机在充电盒外关机后,再次开机就必须同时按两个耳机的开关才可以正常使用,否则就会变成“一只耳”了。3.音质不够好:虽然和airpods相比,降噪豆的音质还算可以,特别是重低音有一些感觉了,但是SONY的音质不应该只局限于此,如果能支持自家ldac技术的话,音质应该会有进一步提高。这个可能要等SONY解决电量限制和芯片尺寸问题后才能如愿了。4.降噪水平一般:熊猫听惯了1000x的降噪效果后,再听这个降噪豆一开始以为开关没开。即使是低频噪音,它也不能完全消除,还是可以隐约听到一些。当然,两者毕竟不是同一类型的耳机,这么比较显失公允,这么个小东西能产生这样的降噪效果,其实已经尽力了,不能期望过高。5.连接不稳定:在试听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连接不稳定的情况,主要的现象是右耳的声音断断续续。有时候过了几秒自动恢复,有时候会一直这样除非重新启动。这种情况主要是蓝牙设备互相干扰导致的,在耳机电量不足的时候也会比较容易出现。6.续航一般:耳机听音乐的续航只有2个多小时,即使配合充电盒补给两次,也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加上之前说的原因,你不能在没电的时候,通过交替使用两个耳机轮流充电救急,所以续航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7.只有左耳支持通话:降噪豆在打电话时,只有左耳会发出声音,mic也只有左耳有,立体声耳机瞬间变成了单声道,好像回到了挪鸡鸭时代。此外,语音提示的声音也只会从左耳发出,有时候你甚至不知道右耳是否已经打开了。8.通话质量不佳:可能是开启降噪的原因,降噪豆在通话时对面很难听清楚你在说什么。当你关闭降噪功能时,这个情况会改善不少。但是这样不是本末倒置了么?9.无法调节音量:这个是豆子类产品的通病了,SONY似乎也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其实之前的1000x的触摸调节就很不错,但似乎要把触摸板加在这么小的豆子里,还是太勉强了。10.充电盒略显不便:和airpods相比,降噪豆的充电盒还是有点大(大约是前者的2.5倍),直接塞口袋里有点撑。另外就是把耳机放进充电盒的时候,需要对准并压下边缘,否则可能充不上电,不够顺滑。看完这十条理由,如果你还对降噪豆情有独钟的话,那就不用多想买买买吧,毕竟SONY大法好,只听音乐的话其实还凑合,哪怕不听音乐只开降噪当个耳塞也不错,佩戴还算稳定摇头晃脑也不会掉。不过如果你能少许放弃一些轻便性的话,熊猫还是墙裂推荐wi-1000x降噪圈,具体请参看我写的另一篇评测。其实试完这款产品,熊猫才真正感受到苹果airpods的厉害之处。能把这么多功能集中在这么小的一个耳机里,并且在各方面都能保持不俗的水准,实在是难能可贵。
索尼官方网站,苏宁易购&真品行货+百城半日达&,全国联保,服务一站式,全场为你而省!「苏宁易购」索尼官方网站,真品保障,支持货到付款,7*24小时1对1贴心服务!
说降噪豆不好的帖子怎么都没了? 被公关了?!金色的降噪豆, 官网买的. 是有延时, 听歌还能接受. 看视频完全不行啊, 2`3秒吧, 这怎么用?!拆了能退么?
说降噪豆不好的怎么都是等级低的?
一看不支持LDAC。完全没有入手的价值。
我的声音没 延迟,右耳有气候断半秒这样
我不管我不管,我就喜欢降噪豆,我就是通勤听歌( o?? _ o?? )嘤嘤嘤~
确实稳定和续航不如苹果的AirPods,主要是AirPods丢了,不想再买重复的,这个就是健身房和坐地铁的时候听,降噪开了基本听不到地铁运行的声音,AirPods基本都听不到歌了,有利有弊吧,不过个人还是觉得Sony的逼格更高。不喜勿喷
垃圾,延迟那是因为你手机蓝牙不够好
你在哪订的?京东卖的时候有7天退货,买完就没了,谁能提供预售截图啊
正版授权奇迹MU页游,奇迹重生!原汁原味还原奇迹,十年轮回!
有延迟的好像都是用iphone的,我在用moto z没感觉1秒这么夸张。
同款爱丽丝(喂
一会儿取快递试一下
看到第九条,我就......其实你完全可以下软件来解决调节音量问题啊
求问lz,第一批官方天猫旗舰店wi-1000x没赶上,现在官方店一直没卖。想买不知道去哪里买。。。
用iPhone就老老实实用苹果出的东西吧
不支持ldac的都是异教徒,还好我仔细看了下,果断拒绝了。
降噪豆有他的价值 对于室内一套设备的人来说 室外通勤实在是最合适的一款。。。。项圈那款。。。。撇开音质不说,就这造型我是喜欢不起来。
惊现ROdalao
说得好,可惜,老子有的是钱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哪款手机比较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