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死英文的盛大什么时候才可以出英文语音包

老文请自取&br&&b&&br&十年之后,再看传奇&/b&&br&
作者:金家藩爱徒(刘玉村)&br&&br&&blockquote&&b&传奇的优秀设计——弱势玩家有多种途径报复社会&/b&&br&&br&&br&
现在的网游经常是开服后很快变鬼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完全不给弱势者活路。休闲玩家或比较懒散笨拙的玩家很快就被少数高端玩家全面压制,毫无还手机会,只能选择退出游戏。&br&&br&
但在传奇中,这类玩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报复社会,让那些战场上不可一世的高手为之吐血,让其他玩家感同身受的体验一下自己的痛苦与郁闷。这样一来,弱势玩家的怨气就发泄掉了,有了存在感,多多少少获得一些心理平衡甚至游戏乐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玩家流失率。&br&&br&
最典型的是堵猪洞入口。猪洞在土城中心,入口狭窄、人流量大。弱势玩家不高兴了就去门口堵路,分分钟便能堵得水泻不通,影响所有玩家练级。可以杀掉他强行
通过,但杀人者武器会加诅咒,还需要两个小时来洗红名,而被杀者只需复活往路口一站便重新堵住——两边的成本完全不对称。猪洞门口堵起几十号人,疯狂咒骂
却无人动手,这已成为土城一景。&br&&br&
还有就是战士自杀害人。经常有耀武扬威的高端玩家穿着一身极品在土城药店打打杀杀,好比富二代开着豪华跑车在闹市横冲直闯。其它游戏里你看着不爽只能自己
退,传奇里却可以凑过去害人。只要他们打到你一下,就野蛮冲撞自杀,死了要算在对方身上,武器会加诅咒,还需要两个小时来洗红名。如此一来他们就知道要收
敛点。&br&&br&
传奇中报复社会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游戏厂商经常在想“如何让强者玩得更爽”,却很少思考如何避免弱势玩家憋着一肚子气退出删号,这是不
对的。我甚至觉得应该把工作重心倒过来,多多思考如何让弱势玩家玩得爽,不要去管被骚扰的高端玩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高端玩家能从正面PK、阵地
战、人际交往中获得巨大的快感,他们不会因为受到低端玩家的骚扰就退出游戏,而中、低端玩家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无法获得存在感而放弃游戏。两派利益,如
何取舍,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当大量玩家退出服务器,一款游戏的寿命自然就到头了。&br&&br&
传奇后来在很多区推出了传送员,可以直接传送练功场。做出这个设定的策划可能并没有理解韩方原始设定所蕴含的智慧。当然,也可能单纯只为了适应从点卡制到免费制的转变,毕竟再也不能从消耗玩家时间上获利。&br&&br&&br&&b&传奇的优秀设计——踩点传送&/b&&br&&br&
废矿东部140:110,会随机钻出一个僵尸,玩家踩到洞上会掉入隐藏地图尸王殿。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现在的主流网游会如何处理类似的场景:设置一个传送NPC,满足要求或时间到了,玩家通过对话直接传送进去。&br&&br&
两种方式看似效果差不多,但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在矿区练级的传奇玩家——如果身边钻出僵尸,他们经常会下意识的走过去踩一脚。然后如果我们有条件,可以
接着观察一下电脑前他们的表情,那绝对是一种对屡教不改的潜意识小动作的苦笑。玩家这种强烈的、被潜移默化的游戏代入感,就是游戏策划花更多精力设计出僵
尸踩点传送所获得的回报。&br&&br&&br&&b&传奇的优秀设计——无加速减速技能&/b&&br&&br&
传奇各职业跑动速度相同,并且没有加速减速技能——简单的说,只要一心逃跑,基本上没有人可以被杀死。满足一个玩家的求生欲应该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当有人恶意PK,我们想跑却跑不掉,那种屈辱的感觉足以让我们对游戏失去兴趣。&br&&br&
这一设定更大的意义是拓宽了PK的战略选择。尤其是面对强敌欺凌时,因为双方速度相同,所以完全可以采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来对抗。&br&
==================&br&
传奇中以小打大&br&&br&
在蜈蚣洞练级经常有高级别的过来霸占地盘,哥哥我从来不怕的。对方装备再高级别再好也不怕。我主动过去一烈火,打了就跑。对方肯定勃然大怒,恨不得一口吞
了我,于是猛追。这时敌人气势正旺,我什么都不要想,怎么潇洒就怎么逃,安心带着敌人跑马拉松(最高记录是一口气追了我4个小时,一般只有几十秒)。只要
他一放弃追击,气势就马上减半,这时再去拉个刺杀,他最多就只追我两屏幕了。&br&&br&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到我第三次、第四次、第十次,第五十次砍他,他就一定会口吐鲜血,夹着尾巴孙子一样离开本地图,把地盘还给我。&br&
==================&br&
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在其他游戏中的类似场景,高级别的一个控制技把低级别的定住,过去两刀砍翻,低级别的一点办法都没有,怎么打都是被杀,最后只能自己走人。有意思吗?我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br&&br&&br&&br&&b&传奇的优秀设计——关于辅助职业的输出问题&/b&&br&&br&
所有网游都在为奶妈的输出问题头痛,因为奶妈本身拥有强大的回复能力,若在输出上与其它职业看齐,就过于强大了。主流的做法是让奶妈在输出上比其他职业弱
一点,但这样一来奶妈玩家又意见非常大——PK弱化我也就忍了,凭什么我杀怪能力也这么弱?!我当奶妈给人加血已经够累了,还要削弱我输出!组不上队我就
活该不能练级打宝了?!于是大多数游戏中,奶妈职业都比较冷门。&br&&br&
来,让我们看看传奇是怎么做的。传奇中,道士的攻击力毫无疑问是最低的,主要攻击手段是灵魂火符,即使穿上终极的天尊套装,一符下去也不过50多血,与
100多伤害的烈火剑法、疾光电影完全没得比。但事实上,道士却是公认的BOSS击杀王,打宝效率与法师不相上下。因为传奇中的怪物都能自动回血,HP上
限越高回复越快,上4000血的怪物,回复能力基本和40级战士的输出持平。而道士的绿毒能阻止怪物回血,等于变相提高了攻击输出,怪物血越多,绿毒收益
越大。很多场合下,如果没有道士的绿毒,一些高血量BOSS几乎不可能被杀死——而只要有了绿毒,理论上道士可以单挑任何一个BOSS。最难能可贵的是,
在PK中,有着强大回复能力的道士依然输出平庸,丝毫不影响职业平衡。&br&&br&
一个多么巧妙的解决方案啊!&br&&br&&br&&b&传奇的优秀设计——秒卡&/b&&br&&br&
盛大是大陆市场上第一家推出秒卡的,现在回想起来,感觉简直不像是我们所认识的盛大。十年前的网游厂商一点不比现在善良,网星运营的魔力宝贝一上线就扣
15分钟点卡时间,典型的无赖作风,被玩家揭露后惹得媒体大哗。当时爱与正义的盛大率先推出以秒计时的点卡(上线多长时间就扣多长时间,精确到秒),迫使
整个业界改掉在点卡上搞小动作的陋习,最大程度的维护了玩家利益。&br&&br&&br&&b&传奇的优秀设计——幸运诅咒系统&/b&&br&&br&
这么多游戏都有攻击上下限的设计,却只是单纯的让它起到一个上下波动、展示玩家人品的功能,没有像传奇一样在上面深挖,非常遗憾。传奇中的武器可以通过喝
祝福油来提升幸运值,这个数值越高,越容易打出攻击上限。有钱玩家都在追求幸运九套装,什么叫幸运九呢,就是武器喝油喝到七点幸运,再配个幸运二的项链,
从此刀刀都是最高攻击,配合攻击下限为零的裁决,再爽也没有了。&br&&br&
前面说过了,传奇非常重视弱势玩家的生存环境。高端玩家穿着幸运九套到处秒人,这还让人怎么活?不要慌,首先是武器喝到幸运七非常困难,运气不好几百瓶油
喝下去都不行,然后是杀人会随机扣幸运,辛苦喝到幸运七的武器要降到幸运六,估计当事人会马上哭出声来。所以除开攻城和公会战,几乎没人敢穿幸运九套乱杀
人。&br&&br&
幸运值到零以后再杀人,武器就可能被诅咒,诅咒越高越容易打出下限伤害,一瓶祝福油解除一点诅咒。但到这儿还没完——传奇里有些特殊武器,是下限高于上限
的(比如罗刹,攻击15-0),拿着这种武器特意杀到诅咒九,再配合提升下限攻击的饰品,反而能获得不错的伤害。这么精巧的数值与物品设定,在其他游戏中
很难见到。&br&&br&
顺带一提,这个幸运诅咒系统也部分解决了网络游戏的通货膨胀问题。传奇百区开放五年,裁决还是卖165块钱一把,就是因为诅咒系统消耗掉了大量武器。百区PK激烈,武器经常被诅咒,祝福油供不应求,一瓶卖到近50元。裁决只要到了诅咒四就可以直接卖NPC。&br&&br&&b&传奇的优秀设计——低数值属性与极品系统&/b&&br&&br&
传奇的数值属性是非常低的。1级新手拿的乌木剑攻击4-8,而一个区都没几把的终级神器屠龙,攻击也才5-35。新手戴的大手镯,防御1-1,而顶级防具阎罗手套,防御也不过0-4。小道士在商店买的降魔,道术1-2,顶级道士兵器龙纹剑,道术3-6。&br&&br&
本来数值设计得高还是低这都无所谓的,但在传奇中,当这些低数值属性一配上极品系统,好戏就正式开场了!所谓极品,是指属性高于正常设定的装备。比如2级
就能戴的金项链,正常属性是敏捷+1,攻击0-1。如果你打到个攻击0-2的,就算是打到极品了。打到这种提升1点属性的极品金项链,这个几率应该说并不
算特别低,而一旦打到,就可以直接用到23级。如果打到的是个附加3点防御的大手镯,那甚至可以换一套次终极装备,直接从赤贫跳到小康!而这些,全部都可
以在新手村外凭运气打到!&br&&br&
这么简单却富有乐趣的一个设定,直接导致每一位传奇新人都是满怀着梦想在打怪。怪物爆出的每一个装备,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捡起细细查看属性。那份洋溢在新手村的对极品掉落的期待,那种游戏策划对玩家心理的强大把控,纵观天下网游,只有魔兽世界六格包勉强可以相比。&br&&br&
现在的主流网游,一进游戏经常是身上自带一把闪光发亮的新手武器,然后一次都没用,又通过任务换成5级武器,然后没砍到十个怪,又自动换成10级武器。身
上装备也是系统自动附送,级别一到就塞你背包,属性比怪物爆的好N倍,但长个十级后又沦为垃圾。在满地的垃圾装备中,玩家麻木的看着属性飞涨,新手阶段的
乐趣也是随风消逝。&br&&br&&br&&b&传奇的优秀设计——拍卖场与提现&/b&&br&&br&
每个玩家都梦想通过游戏赚钱,我们也确实打到过很多能卖人民币的装备。但在大多数网游中,由于市场的不完善,交易成本高得惊人,大多数玩家的游戏致富梦无法实现。传奇最近出了个拍卖场,配合盛大官网的商城频道,算是在流程上最容易让我接受的一个人民币交易体系。&br&&br&
假设我打到一把骨玉权杖,在游戏中通过拍卖场卖得50元宝。然后可以登陆盛大官网的商城频道,把元宝卖给玩家,换得50元钱。最后选择“提现”,盛大就直接把这笔钱转到我银行账户上了。不需要在游戏中长时间挂机喊话买卖,不需要去外地网吧当面交易。&br&&br&&br&&b&传奇的优秀设计——触龙神&/b&&br&&br&
如果CJ设个“最经典游戏BOSS”奖,相信触龙神一定榜上有名。它几乎是整个传奇中体型最大的怪物,外形像龙与蜈蚣的杂交体。它居住在蜈蚣洞最里层,平
时都埋在土里或趴在悬崖下,一旦听到脚步声就钻出来吃人。蜈蚣洞本身是一个大杂烩练功场,战士和道士呆这儿可以从19级练到40级,在里面砍怪的时间都是
以周来计算。在逼仄阴暗外加稍稍沉闷的环境中,伴随一声刺耳的巨响,突然钻出来一只三、四人高的黄色大蜈蚣,你会有何反应?反正我第一次是把鼠标都丢
了……&br&&br&
传奇精妙的数值设计同样在触龙神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因为蜈蚣洞在功能定位上是中等段位战士、道士的练功场,游戏策划设置触龙神这个BOSS是为了给辛苦
练级的玩家一点惊喜,不太希望被高等级玩家或专业打宝法师包场,因此首先把这BOSS设为随机刷新,然后设为魔法几乎免疫。最后为了公平和刺激,把它的攻
击方式设为全屏幕喷吐麻痹毒液。比如30级的张三和24级的李四同时看到触龙神,张三仗着级别高,两下把李四打飞,然后一个人独享BOSS,结果快打死的
时候被麻痹住了。李四跑回来补刀成功,爆出裁决,捡起马上飞回城卖元宝去也,留下还在麻痹状态的张三一个人在死亡棺材骂娘……&br&&br&&br&&br&&b&玩家素质低下,缺乏科学精神&/b&&br&&br&
传奇玩家素质之低下(这个素质特指科学素质、逻辑素质,与道德无关),令人发指。运营十年,活跃玩家数百万,但到目前为止,像法师各级魔法的基础伤害、属
性对法术伤害的加成公式等,仍然没人去研究搞清,厂商也从不公布。论起攻略的学术价值与科学含量,不但比不过魔兽世界,就连常年千人在线的EVE都比不
过。没有试验调查,没有采样分析,张口就是“兄弟我昨晚又成了一把+7裁决,现将本人的炼刀必成秘方与大家分享。呵呵。不过炼刀有风险,请心理不成熟的玩
家不要随便尝试。呵呵。首先要垫刀,连碎三次以后我感觉成功率至少在60%以上。呵呵……”&br&&br&
传奇玩家迷信某些装备有隐藏属性,例如防御0-4的阎罗手套,他们相信装备一套后会得到额外的防御加成,甚至是挨打时会反弹伤害……但我们只要开动一下自
己的理智和逻辑,就能推算出1-3极品大手镯性能更佳的结论,并且我们的经验中也从未有过打人者被反弹死的体验。但这丝毫不影响传奇玩家十年来的各种迷
信。我一把幸运1、攻击0-32的炼狱,180块钱仍然卖不出去,但165元的普通裁决却大把人抢着收,因为大家认为裁决有隐藏属性,能延长挨打者的硬直
时间……很多时候,看着众多传奇玩家十年如一日的说着那些愚不可及的话,我真的有冲动不想和他们同玩一款游戏了。&/blockquote&
老文请自取
十年之后,再看传奇
作者:金家藩爱徒(刘玉村) 传奇的优秀设计——弱势玩家有多种途径报复社会
现在的网游经常是开服后很快变鬼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完全不给弱势者活路。休闲玩家或比较懒散笨拙的玩家很快就被少数高端玩家全面压制,毫无…
都说了谢绝转载,咋还都转走了呢?这帮媒体人就没个节操~&br&点个名:X7X73、X浪游戏、X讯游戏、X云网还有XX大观;&br&能不能留点空间?能不能不为了那么两个点击搞这么多事情?&br&尤其是XX大观,你之前也是盛大的,你转这个好意思么?&br&&br&=========================================================&br&&br&我等了一天终于等到了这个问题,我之前还在想这尼玛咋没人问为什么从盛大离职呢?&br&其实马云早就说过,员工离职就俩原因:“钱给少了,干得不爽了;”。&br&我就分别说说这俩事情吧:&br&&br&&b&1、钱的事情&/b&&br&&br&&br&&b&核心就三点:给的少,升级慢,还分阶级……&/b&&br&&br&&br&盛大的工资体系是业界盛传的“经验值体系”,即你进公司有个初始等级;&br&然后每天上班加经验值,参与各种项目类似打副本,有项目经验值;&br&经验值累计到一定程度升级,然后系统自动加工资,不用找什么HR和领导谈话;&br&看上去还挺美好的是么?&br&&br&实际情况呢?盛大是一个有着严重的“外来和尚会念经”理念的公司;&br&你要是个从0开始的新兵蛋子,在盛大的体系内想&br&&br&&h1&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h1&&br&&br&那是根本不!可!能!的!!&br&&br&我是毕业进盛大的,09年进公司,26级,税前5500;&br&实习期6个月只开80%,也就是4400,当然还有点什么补助,反正我记得我上班前半年每个月到手工资4000出头一点;&br&&br&下面这张表是根据每级涨5%工资计算的表格:&br&(当然后来每年公司都有调薪,这几年可能要比这个表格写得高一些。)&br&&figure&&img src=&/946db7e28acc2f86ee3b_b.jpg& data-rawwidth=&145& data-rawheight=&13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5&&&/figure&&br&&br&所以进了公司就是漫长的升级过程;&br&我当时26升到27级没记错是1000点经验值,27到28好像是1200还不1400经验值;&br&反正越到后面升级需要的经验值越多;我是运营岗位,每天上班是4点经验值;&br&明白有多慢了么?&br&(做技术的最高,是每天6;客服最低是每天只有1点;)&br&&br&当然了,公司不还有项目经验值呢么~但这其实更坑爹……&br&&br&我当时第一个参与的项目是一次网站分目录改版+活动;&br&整个项目立项是需要申请的,然后得有项目委员会评审的;&br&这个申请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申请多少经验值,集团级别的大项目能高到几万,一般的项目几千,小一点的项目可能也就几百……同时这个项目经验值每个部门每年是有预算的,就是你这个部门一年的项目经验值就这么多,发完就没了……&br&&br&得亏我们申请项目的时候算给力,申请到了一个1000点的经验值包,看上去多吧?&br&可你知道有多少人要分么?&br&&br&由于新版页面的活动涉及了点卡和积分,就是跨部门的合作;&br&然后因为那个分目录还用了地图业务,所以还采购了一次外部的地图服务;&br&整个项目最后结项相关人有超过40个人!&br&这其中真正干活的可能只有10个人,那很多人不禁要问了,其他30个人是谁?&br&&br&你部门头儿批你项目往上报,你得给吧?&br&你们中心的总监批你经验值包,你得给吧?&br&你项目进程中项管督促你流程进度,你得给吧?&br&你跨部门的支付、积分相关运营和技术都得给吧?&br&点卡兑换的风控你得给吧?&br&你采购外部地图服务,负责公司采购的人你得给吧?&br&合同审批的你得给吧?&br&…………&br&&br&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忙活仨月,作为项目最核心的两个发起人之一的我,拿了80点经验值……&br&(你就知足吧,这已经差不多相当于你打卡上班一个月的经验值了……)&br&&br&这不坑爹呐么?!&br&&br&而这其实还不算完,我当时是在SNDA总部,总部是有着明显的阶级分布的,我觉得这和桥哥当年政府出身有很大关系。&br&&br&盛大当时分3个“阶级”,阶级这词儿用得超级贴切;&br&阶级之间的区分方式是每个人都要挂的胸牌的带子颜色;&br&&br&蓝色带子:基层员工(蓝领)&br&红色带子:中层员工&br&黄色带子:高层员工(黄=皇)&br&&br&而咋定的基层、中层和高层呢?等级啊!&br&&br&0-42级基层,42-72中层,73以上高层;&br&按工资分就是1W2以下基层,1W2-5W中层,5W以上高层……当然高层都有期权了就……&br&(印象里是这样的,可能有偏差,但不大……)&br&&br&基层员工是:员工、主管、部门副经理&br&中层员工是:部门经理、助理总监、副总监、总监&br&高层员工是:高级总监、助理总裁、副总裁、总裁……&br&&br&懂了?&br&这尼玛是互联网公司,你敢信?&br&我离职的时候是在公司干了1年零10个月,吭哧瘪肚的升了3级……这已经是非常快的了……&br&&br&&b&2、干活&/b&&br&&br&&b&俩字形容:狗血!&/b&&br&&br&说完了钱的事情我再说说干活的事情,在我个人看来盛大的整体架构非常像封建的帝制体系;&br&桥哥当然就是皇帝。(这也应该和桥哥的性格以及背景有很大关系)&br&&br&各个业务事业部,盛大在线、盛大游戏、盛大文学、盛大旅游(很多人都不记得切客了吧?)都算是各个大的“省”;&br&&br&而总部内的诸如法务、总办、人事、PR就像各个“部”;&br&&br&我离职前最后待的部门是战略投资部;&br&(这尼玛很多人应该猜到我是谁了,暴露就暴露了吧,我黑老东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br&我们部门呢当时在盛大体系内和创新院都略特殊一点,内部说法是盛大未来发展的内外两个引擎;&br&&br&内就是创新院,内部项目发展;&br&外就是投资部,投资外部项目;&br&&br&创新院呢是桥哥的弟弟陈大年一手打造的,年总呢很简单了,“八千岁”是也……&br&创新院有点类似御林军的赶脚,高手云集,围绕京城转……&br&投资部呢有点像军部,远征军的类型,因为总在外面跑;&br&哦对还有一个部门我要提及下,总办,即总裁办公室,基本等同于东厂了……&br&&br&促使我离职的很重要一件事情就是围绕御林军、军部和东厂之间的一场狗血的故事;&br&&br&当时军部被皇上委派命令说要远征新的阵地:移动互联网;&br&那是10年中的事情,那时候创新工场只公布了一个项目叫豌豆荚;&br&小米的团队还没组建完整呢,MIUI还没出呢……那时候国内安卓机还不到千万保有量呢……&br&(不得不佩服桥哥的眼光…………霸气!)&br&&br&我们这股远征军吭哧吭哧的打了3个月,选取了4个标的:&br&一个安卓Market;&br&类似豌豆荚的一个渠道性质的pc suit;&br&中国最早的类似Admob的广告联盟之一;&br&一个Android输入法;&br&&br&看上去很完美有没有?盛大有内容,缺的就是入口和渠道,对吧?&br&&br&结果上报皇上之后,皇上说:&br&“你们这要投的这都是!什!么!垃!圾!&br&我TMD都没听说过!!&br&御林军(创新院)的高手们分分钟就能做出来秒杀这些乱遭的东西!&br&投资这些有什么用?你们也别自己在那瞎想投什么了,按照我说的来;&br&去把各家应用商店前50拉出来,除了大公司都给我投了。&br&你们出方案,东厂(总办)负责审核……”。&br&&br&当时的东厂大总管刚到岗不久,之前做咨询的,非常“儒雅”的一位大总管!&br&可他懂个蛋的移动互联网?!&br&&br&我当时还发了条微博说:&br&“御林军有本事自己去打啊 要我做鸟 辛苦忙活半天回来还得看东厂脸色 什么世道”。&br&&br&后来的故事可能很多熟悉移动互联网朋友就都知道了,&br&我们这只远征军成了苦力,被生生累成了SB……&br&3个月做30个案子,你敢信?&br&&br&当然后来这位&总管&被皇上委以重任,发配边关,镇守要塞KU6。&br&信誓旦旦的上任,本想去带领一支即将挂掉的军队收复失地,大展宏图;谁知敌人太强大,环境太恶劣(视频行业竞争多激烈你我都太清楚),大内总管只能龟缩防守。&br&皇帝大怒,但碍于旧情召大内总管回宫,还安排了个虚职。&br&结局是要强的大内总管自知无言面对江东父老,抱病回家了。&br&&br&故事基本就是这些了……&br&&br&==========华丽丽的分割线=======================================&br&&br&吐槽了这么多,说点实际的吧,有太多的人这2年离开盛大,无论基层还是高层;&br&无论是自愿离开还是被裁,盛大的故事可能写几本书都写不完;&br&从我个人而言,我离开盛大本质原因是觉得在这干活非常不靠谱……&br&这种不靠谱是体制决定的,也是桥哥管理风格决定的,非常难改。&br&&br&身边的朋友总会问我怎么评价盛大很多人离开,我一般都会说这样的一句话:&br&&br&“桥哥在高位的时间太久了,成功的太容易,同时也就背负了太多的包袱,加之性格因素,他已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了。所以留在盛大体系内的基本都是听话人,即便是跟桥哥多年的人在看清一些事情之后也都纷纷离开了……”&br&&br&还有内容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匿了……&br&&br&=================11-18更新=====================================&br&&br&万万没想到,这都快700个赞了,大家就权当看故事,一笑了之吧。&br&很多其他答案或者评论里说我这人负面情绪太多,毕业生进公司5500已经不低了;&br&是~我都承认,我负面情绪确实多,毕业生进来公司白纸一张已经挺好了;&br&(还有多说句我不是实习生进的公司,正式校招。)&br&&br&我只不过是盛大的一个小喽啰罢了,拿等级说事那些6-70级的兄弟们看了也就看了;&br&他们不愿意写也不想写,大家乐呵乐呵算了,当是茶余饭后一个笑话罢了。&br&就像我的这个回答下面范路评论的那样:&br&&br&&blockquote&问题就在这里了,很多人离开盛大,以及创新院关闭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些可以为外人道,很多则不足为外人道,还有一些虽然可以对外人说,但说明白不容易。这也就使得那些留下的人,总是能够摆出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态,其实他们可能很多事情也不了解的。&br&&/blockquote&&br&是啊,谁又真正能了解一家这么大的企业呢?&br&&br&还有想补充一点的是很多人说对老东家就得感恩,我很感恩,但感恩的是有这个环境认识了一群很好的人,无论是轮岗期间的客服培训部的同事、客服同岗的师傅+组长、渠道部门的指导人+部门头儿,当然还有一票投资部的XDJM ……&br&&br&他们或许还在盛大,但大部分已经离开;&br&盛大是我人生第一份工作,大公司的洗礼以及让我入行投资,都是值得感谢的。&br&&br&但……回到问题最初:&br&&br&&blockquote&你为什么从盛大离职?&br&&/blockquote&还是马云那话:“钱给少了,干得不爽了!”。&br&所以那些有道德洁癖的人都省省吧;什么值得感谢,什么不值得只有当事人最有发言权。&br&&br&哦对了经朋友提醒,离职前盛大确实是有一张员工调查表的,里面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br&“如果有机会,你还会考虑盛大的职位么?”&br&&b&我的回答是:&/b&&br&&b&“决不!”。&/b&&br&&br&&br&&br&&br&=================11-20更新=====================================&br&&br&这尼玛眼瞅奔着千赞去了,我在想是不是以后自我介绍都写上一条:&br&&br&“曾经在知乎上单个问题获得1000次赞”;&br&&br&然后别人问我是啥问题,我就笑而不语~~&br&&br&再补充一些其他答案的疑问:&br&&br&1、没听说过经验值的:入职盛大太晚,好像是今年取消的;&br&2、没听说过带子颜色的:同1,入职太晚,而且我说的是SNDA总部;&br&SDO、SDG、SDL统一颜色没记错是10年的事情;&br&3、“盛大没欠你一分钱,你抱怨个P?”“这样的人到哪都是抱怨!”“桥哥很厉害了,其他公司更差”&br&呵呵,说到这个非要理论下了,要不是知乎的产品逻辑里不允许匿名用户直接评论其他答案的话,我直接在那几楼下面说了;&br&&br&欠钱的事情,盛大的人都知道每年年终奖是3月31号才发的,美其名曰这是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年要求,其实就是P。&br&我当年提出离职流程是3月1号,4月1号走的,你猜怎么的?&br&&br&&b&年终奖没我的!&/b&&br&&br&我问HR,对方说:“你们部门老大上报年终方案没写你,你去问他;我们只管发钱,不管谁有谁没有……”&br&&br&我问你大爷-问!爷不玩了行么……差你那两个月工资么!&br&(其实当时真差,哎……说多了都是泪啊!尼玛……)&br&&br&你本来发的就是过去一年的钱,但没有我的,我就呵呵了……&br&就因为这事情我也彻底看透了这公司是个什么德性。&br&&br&还有后面的那个问题,典型的“You can you up啊”,对待这样的人我也只能说“呵呵”了。&br&&br&&b&最后的最后如果哪天桥哥能看到这个问题所有的答案,他一定会惊诧莫名,然后去指责公司的HR部门办事不力,这就是盛大,典型的盛大……&/b&
都说了谢绝转载,咋还都转走了呢?这帮媒体人就没个节操~ 点个名:X7X73、X浪游戏、X讯游戏、X云网还有XX大观; 能不能留点空间?能不能不为了那么两个点击搞这么多事情? 尤其是XX大观,你之前也是盛大的,你转这个好意思么? ===========================…
关于这个问题,我敢说我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浩方(CGA)的发展,其他各位已经说的很全面,我主要来说说从盛极而衰的一些过程:&br&&br&&b&浩方第一个最高峰出现在2004年,当时高峰的标志主要是以下几件事&/b&&br&
1、总在线突破80万人,其中CS1.5处于全盛期,大约有40+万人在线。War3资料片冰封王座2003年发行,到2004年开始逐步火热,大约有20+万人在线。老游戏星际争霸雄风犹在,大约提供了10万+人在线。其他一些游戏 红警、帝国、FIFA、包括刚刚兴起的魔兽RPG(当时主要是3C)提供了剩余的部分,在当时没有同等级有力竞争对手(QQ对战平台约15万人,VS平台约20万人在线)&br&
2、&a href=&///?target=http%3A//.c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经过几年的发展,通过对WCG、CPL等重大赛事的报道甚至主办,以及和CCTV等的合作,奠定了中文第一电子竞技网站的地位。&br&
3、其实当时浩方也有多方经营的打算,IM、网游、语音、棋牌都有所涉猎和布局。&br&
4、被盛大看上……开始收购谈判。&br&&br&
当时的浩方团队,正如BBKing所说,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有技术、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们&br&&br&
然后一切变化开始于第4点……&br&&br&
因为收购,突然之间浩方的头上多了一道收入的压力,而且这个压力不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而是为了在并购的时候能够被放大的价值,这一压力给浩方的团队带来的是什么呢?&br&首先,原有的以技术、市场、运营为长,但是对于商业公司的运作和资本运作稍显稚嫩的团队们在经历了一系列不成功的尝试后,不得不接受了职业经理人的加入,浩方的运作正式进入了一个商业成就第一的时代。&br&
其次,因为对收入的急功近利和对结果的几乎唯一评判标准(反正一年后就要卖给盛大),团队也就作出了宁可牺牲用户体验也要尽力追求收入的决定。&br&
PS:当然,这一点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以致于直到现在还有当时的玩家们在其他回答中耿耿于怀是否普通用户是否会被VIP用户从房间中踢出,这一点我这儿倒是可以给一个确切的答案:这个功能确实开发过,在小范围内(几个房间)也试用过几天,得出的结论是对销售的促进几乎为0,因此并没有大力推广。对于绝大多数玩家来说,你们从房间中退出,还真的是当时糟糕的网络情况或者是一些Bug造成的。其实除了踢人以外,为了提高VIP销售收入,当时以技术见长的团队还尝试做了好多其他东西……但当时的浩方还是有底限的:),太会影响玩家的东西真的压住了没上。&br&&br&&b&然后到了2005年,这一年的状况是:&/b&&br&
CS1.5继续高处不胜寒,对于CS1.5的作弊器极度泛滥。CS1.6因为Valve的策略变化(基于Steam平台),在浩方这样的对战平台上再也没有了1.5的辉煌。War3继续发展,星际下跌明显,大量原有的星际老玩家或因为年龄原因减少游戏时间,或转为War3玩家。虽然从04年底浩方就开始了逐渐加大对玩家的压榨(其实主要就是不是VIP无法进入人满的房间),但是整体还处于一个在线人数虽然不再快速上涨但也没有下跌,收入日新月异的提高的阶段。&br&
但是危机并不是没有出现,VS的在线开始逐步缓慢提高,这一点其实其他回答中也有提到,VS几乎是一个完全的War3和War3RPG的平台,在平台功能上比如玩家的积分、改名限制等他们做的比浩方更深入,而浩方的团队正忙于抓收入,同时精力也会被CS、War3、星际等多款游戏分散。&br&然后到了日,浩方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衰退的重大事件出现:&br&&br&&b&当天有一款影响了整个网游(游戏)界的游戏,《魔兽世界》全面开服公测。&/b&&br&&br&
影响到底有多大呢?那是一个星期二,通常来说这一天的平台在线会是一周之类最低的一天,然后上午10点左右,突然发现平台的在线相比上周同时几乎下跌了20%。&br&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就是浩方上玩War3的玩家,大约有一半跑去玩了魔兽世界。&br&当时这是一件抓狂的事情,在线的下跌直接影响VIP的收入,大家开始疯狂的找寻原因,甚至有人怀疑到是不是CIH病毒的又一次大爆发(还有人记得这个日子么),到了中午,大家终于接受了玩家已经被魔兽世界吸引去的现实。&br&
讽刺的是,之后每个星期二的魔兽世界维护日,浩方的在线都会出现明显的上升,让后到魔兽世界维护好开服为止……&br&
实际上,整个2005年,在整体没有好的收入模式的情况下,浩方一方面迫于商业和公司经营上的压力进行收费尝试,另一方面为了压缩成本,原有的电子竞技门户CGA也开始收缩,同时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也没有成功,比如当年最火的Avatar形象,棋牌平台,SNS社区的雏形,War3的录像直播技术、游戏内语音嵌入技术,以及最早的自动匹配的War3竞技场等等(谁说浩方不注意技术革新?)……&br&
到了2005年底,浩方的最高在线从年初的80万跌到了50万,非周末最高在线甚至跌倒了40万。同期的QQ平台大约20万在线,VS大约也是20万。&br&&br&&br&&b&
时间进入2006年,&/b&盛大对浩方的收购完成,2004年下半年进入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悉数撤离,盛大派来了新的高管入驻,浩方最初的核心团队开始分散走向各自的方向。其中最大一部分如大家所见建立了现在的起凡游戏,以及后来又做了11平台,这是后话。我们接着说浩方。&br&
2006年-2007年,魔兽世界的影响力如日中天,但终究是一款时间收费的网游,玩家们对于免费游戏的需求仍然非常高,作为暴雪经典的War3迎来了另一个爆发点,即DOTA的全面发展时期。如上文所说,浩方其实很早就看到了War3RPG这一方向的巨大潜力,而且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因为War3冰封王座对战的高竞技性,早已确认RPGMod会是War3这类即时战略游戏发展的未来方向(这也是刚才说的核心团队一部分去做了起凡的原因),但因为04-05公司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06-07年核心团队的变化,遗憾的错失了这一时机的发展。这段时间(到2009年)内,盛大派驻浩方的CEO走马灯似的换了好几任,核心技术团队的离去也给后来接任的产品、技术团队留下了巨大的空档来填补。这段时间其实是浩方的技术问题最多的一段时间,在本帖其他回答中对浩方留下的卡、掉线、外挂多等各种问题,基本上均来源于这段时间对浩方平台的印象。&br&
可想而知,在这段焦头烂额的时间内,对于DOTA的支持即时产品和运营团队非常重视,但在研发层面因为无法再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失望的玩家们于是开始用脚投票,成就了VS DOTA首选平台的现象。&br&
但受益于魔兽世界的收费,War3RPG和DOTA玩家数量的总体大规模成长,以及盛大入主后对收费策略的略微放松,浩方的在线仍有不小的回升,但是涨的更快的VS平台的在线人数,到了08年,VS和浩方已经成为人数相当的两大对战平台。虽然浩方的在线仍然稍高,但VS的在线几乎全部是War3和War3RPG的用户,而浩方的在线仍然由多款游戏组成,随着CF、CSOnline等比CS1.5强大得多的射击游戏的上市,可以预见的是浩方的未来不容乐观。&br&&br&&br&&b&
2008年后&/b&,和当年的魔兽世界稍有不同的是,CSOnline和CF并没有抢夺走浩方太多的CS用户,(CS的用户大概也会认为CF是小学生玩的游戏?),CS的衰败可以说完全是游戏的生命周期走到了尽头导致,毕竟是差不多10年前的CS1.5了,没有新鲜血液的进入(小学生们都被小学生游戏CF截流了),大学生们终有走上社会,成家立业的一天。&br&
经过之前两三年的重整和磨合,同时随着盛大自身策略的调整(2010年边锋和浩方整合),以及新一批的核心技术团队的成长,再加上当时算得上成功的页游联运解决的收入问题,浩方似乎喘过了一口气。在反外挂、DOTA积分排名、魔兽改名等一系列功能上开始追赶VS等平台的步伐,但是不同于年这段时间浩方一直以来巨大的先发优势,这段时间的浩方虽然在总人数上仍然高于VS(是的,VS的在线几乎从未超过浩方),但在DOTA这个领域,浩方已经不折不扣的成为了追赶者。&br&&br&&b&
2010年边锋浩方整合后&/b&,浩方的团队其实仍然在努力,包括但不限于:收购了当时看起来大有潜力的掌门人平台(峰值在线大约有10万人?纯DOTA高玩用户),稍早时候挖来了VS的运营总监负责平台运营工作(当然同时清洗了原产品运营团队的最后班底,后来原运营团队的负责人去负责了11平台的运营,都是轮回啊……),功能上继续跟进甚至与VS各有千秋的发展,以及自研网游领域的继续尝试(还是坑了),然而,一方面受限于视野,另一方面,因为过于单一的业务,很难在可能爆发可能伤及自身的选择中明确自己的方向,浩方和VS两个难兄难弟一方面在不断的尝试试图开发自己的游戏,一方面在不断的做着一些无关痛痒的功能试图挽留住看上去随时会被其他网游、页游吸引走的DOTA用户(同时自己还得联运网游、页游,多么蛋疼?)。&br&
这一段,你可以认为是浩方和VS的辉煌时期,两个平台的最高在线都分别达到了90+万人,但是,始终也没有突破100万,这何尝不是另一段没落的开始?&br&&br&&b&
日,11对战平台正式上线运营。&/b&&br&
11平台是一个对战平台&br&
11平台不是一个像浩方一样的对战平台。&br&
受益于06-10年这段时间起凡自研《三国争霸》这款游戏带来的视野、技术、经验的积累,这些02年就开始做浩方对战平台的人们也许终于发现了对战平台可以做什么。&br&
后续的情况关注本问题的同学们应该都很清楚了,不同意提问的评论中的浩方是输给“更好产品”的说法,11对战平台是一个从本质上就和浩方、VS完全不同的产品。&br&
举个例子,受限于技术、资金、视野等各种因素,浩方和VS仍然是通过玩家P2P联机的产品,因此浩方和VS都是支持各种LANGAME游戏的,但11从一开始就完全没有考虑玩家P2P联机,这一决定带来的改变是:&br&
1、根本意义上杜绝了主机踢人挂的存在,因为主机是由中立的服务器来完成的,玩家没有控制权。&br&
2、保证了网速的稳定,随着宽带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中国特色的用户端上传/下行不对等问题,独立服务器从建设成本以及带来的体验提升方面完败P2P技术,尤其是初期的电信、联通双线房间。&br&
3、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对战平台一个房间250-300人的技术限制,虽然后期浩方的技术团队某大拿也在浩方P2P技术基础上找到了替代解决方案,但是始终没有独立服务器来的简单快捷。(顺便提一句该技术大拿也来了11……)。&br&
4、将游戏开局组织提到游戏外,在平台界面实现成为了可能,杜绝了P2P联机大量的不稳定情况。虽然后期VS和浩方在稳定性上都做的不错了,但是和服务器建主还是没办法比。同时大大方便了玩家之间的交友互动。&br&
5、因为服务器做主机,因此有了真实可信的战绩记录。(VS和浩方还需要玩家端上传比对,由此诞生了不少改战绩挂)。&br&
6、基于以上几点,真正可用的天梯终于出现了,完成了对传统对战平台的最后一击。&br&
这完全不是一个“更好产品”的取代,这是一个时代的碾压。&br&&br&=======================================================================&br&&b&好吧,最后总结一下原题目,浩方游戏对战平台没落的原因有哪些?&/b&&br&
1、网游的兴起,作为一款没有自己游戏的对战平台,长期来看没落是不可避免的。魔兽世界是第一次警钟,之后的CF、现在的LOL。没有了高质量的需要在对战平台上才能联网玩的单机游戏,浩方这样的单纯提供联机的对战平台已经没有存在的需要。&br&&br&
2、公司战略的失败,被盛大收购之后,核心团队离去后长时间的折腾,给了竞争对手超越的机会,一旦被超越后再想追赶只能指望对手出错。然而一招失,招招错,失去市场领先位置后,心态更加患得患失。&br&&br&
3、等到最后发现和意识到的问题时已经为时过晚回天发力,输给了时代,这不是浩方的没落,是整个传统对战平台的没落。&br&&br&=====================================================================&br&&br&至于其他回答中的提到的种种,说说我的体会&br&&b&1、电子竞技对战平台是不是一个商业模式?&/b&&br&
是,又不是。至少在浩方第一次走下坡路的04-05年,当时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缺少流量变现的方式,短信收费作为拯救了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功臣受到了严厉的管制和打压,MMORPG虽然正当红弄潮,但联运这一后期支持浩方完成了多年业绩指标的模式尚未起步。浩方当年的VIP挤房间也是完全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事实上是,要完成收入指标,就必须通过减少可用房间逼迫用户买VIP,从而导致用户流失,如果增加可用房间,则用户完全没有购买意愿。浩方空看着几十万在线,收不到钱。&br&&br&&b&2、浩方的团队怎么样?&/b&&br&
盛大收购(2006年)之前的团队不用说了,即使之后的团队,也是相当有能力的,虽然在年之间出现了一些技术交接的问题,但我认为这不是技术团队本身的问题,而是在于作为管理者的盛大的战略不清楚所导致。事实上如上文所说,06年之后浩方的技术、运营团队中的核心成员最终也成为颠覆浩方、VS的11对战平台的核心团队中的中坚力量。&br&
甚至饱受诟病的如掉线、作弊等等环节,除了客观大环境的影响外,在08-10年,浩方做的也比VS更强,但口碑已形成,作为追赶者只是这样还不够。&br&
也许,浩方缺少的只是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br&&br&&b&3、盛大收购浩方的买卖做的如何?&/b&&br&
年的盛大风头正劲,携NASDAQ上市之余威,恰逢传奇这个金元宝正当壮年之际,连续收购边锋、起点、吉盛、数位红等一系列当红或充满想象力的公司,甚至对当时的互联网门户标杆新浪也染指,陈天桥正踌躇满志要推出盛大盒子这一意想中改变大家娱乐生活的产品,后续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从浩方的角度来说,与盛大的业务整合困难重重。而因为原技术团队的退出,接手的新技术团队一方面要应对集团公司各种业务整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又要试图跟上日新月异的市场发展,配合上面说的,恰好又遇上了游戏市场上玩家潮流从CS全面转向War3和War3RPG、DOTA的时候,确实力不从心。&br&
所以,盛大其实并没有把浩方放到一边不管,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在陈天桥的思路中,也许浩方仍然承担了串联盛大旗下多款网游产品,建立统一的用户平台的宏伟蓝图(这正是盛大一直以来所缺乏的)。&br&&br&&b&4、浩方到底有没有踢人?&/b&&br&
@李嫐师 在回答中引用了某位玩家的几段话。主要提到了浩方的踢人问题,上面已经说了一些,再补充一下。&br&
在年这段对收入压力最大的时候,浩方是做了VIP用户进入满员房间会踢出普通用户的功能,但是在部分房间试用后发现效果不好,并没有大规模推广。同时,即使踢人的时候也只会踢非游戏状态的挂机一段时间(超过1个小时)用户。这一点本身其实是利于其他用户利益的。大家应该还记得最上方的房间300人满但是实际上没有几个游戏的状况?因为里面都是挂机占位的用户。&br&
玩War3和星际时用户感觉自己被踢了,或者感觉本局有玩家被踢了,这个我也说过,一方面是拜当时糟糕的网络条件所赐,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从业者几乎很难想象当时中国网络条件的复杂。你想象过一个城市所有的ADSL用户上网的IP是同一个吗?当时就有。你想象过一个区的ADSL用户某个UDP端口就是不通吗?当时就有,而且最终发现不是运营商做了什么限制,而是城域网某台设备升级了一个有Bug的固件导致。至于饱受诟病的电信联通(当时还叫网通)移动长宽教育网问题,那都不是事了。&br&
可以说,该用户想到的比如 250人就不允许普通用户进入,VIP的权利会因为踢掉免费普通用户受损害,产品和运营团队没有一点是没有去做,或者没有看在眼里的,但因为时代的限制,当时的浩方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br&&br&&b&5、浩方的现状如何?&br&&/b&
2013年4月,浙报传媒收购浩方。&br&
明眼人应该都看得出,这次收购中对估价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边锋,浩方已经沦落为一个搭售品。
关于这个问题,我敢说我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浩方(CGA)的发展,其他各位已经说的很全面,我主要来说说从盛极而衰的一些过程: 浩方第一个最高峰出现在2004年,当时高峰的标志主要是以下几件事 1、总在线突破80万人,其中CS1.5处于全盛期,大约有40+万人…
免责声明:以下是我对盛大的理解,仅代表个人意见,如果有事情说的不对,不具有法律效力,大家就当看个笑话,请盛大法务别找我。&br&
先指出一点盛大没有衰败,盛大只是变的平庸,相对于那些亏钱的企业,盛大还是在赚钱,而且还赚的不少,所以盛大目前是平庸,还没到衰败的地步。&br&
按照《沸腾十五年》的说法,盛大起家很有传奇性,当时陈天桥破釜沉舟花了30万美元代理了传奇,然后拿这个合同忽悠电信和机房赊给他宽带和机房(现在想都别想)。当时市面上的网络游戏大部分都存在操作困难或是其他问题,而传奇凭借简单的操作、激烈的PK还有近乎完美的数值一下子吸引了绝大部分玩家(是绝大部分,当时01年网吧还是CS和暗黑等游戏的天下,02年网吧90%以上都是传奇玩家),而且盛大开了业界的一个先河(存疑),就是网吧充值系统。在此之前游戏玩家最头疼的就是点卡问题,经常买不到点卡,当时我在合肥跑了好多地方才买到万王之王的点卡。凭借这个系统盛大将自己的游戏推广到了全国,成为网游霸主。&br&
接下来盛大面临一个巨大危机——传奇的版权到期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盛大打了两张好牌,第一张是自主研发,第二张是资本运作。个人感觉盛大的平庸也就此埋下伏笔。&br&
首先说说自主研发。盛大自主研发的问题在于成功太容易了,盛大第一个自主研发的项目传奇世界就大获成功,给盛大的感觉就是研发不就那么回事啊,随便搞搞就行了,使得盛大没有研发方面的积淀,如果查看盛大核心高管的履历可以发现基本都没有研发经验(没有一个从最低级的策划或程序做起),更多的偏重营销,而且盛大的文化(等会再提)加剧了此问题。因为盛大核心高管对研发不了解,不知道研发的困难在那里,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叫处男去写色情小说,能写好细节才怪。所在在传奇世界往后的将近10年的时间里,盛大自己研发还是收购本土团队总共研发的游戏不下50款游戏,但是没一款有优秀业绩的,即使投入了大量资源的星辰变也同样很平凡。盛大研发的问题不在于不重视,不在于不投钱,而在于不懂,而且不懂也不问,盛大请了唐骏来做经理人怎么就不想去网易完美挖一个懂研发的高管来?既然自主研发走不通,那么就靠代理吧,但是由于盛大的失误给自己造了一个搅局者——九城,本来1000万美元的代理费给九城一搅变成了2000万美元,好不容易九城被网易偷袭,结果来了一个更恐怖的腾讯,据说某游戏本来的代理费是5000万美元,结果腾讯自己加到7000万,就是为了打击其他企业,提高代理费用。不过好在盛大还捞到了永恒之塔和龙之谷这两条大鱼。&br&
资本运作。陈天桥不愧是经济系的毕业生,玩资本运作玩的出神入化。先是收购传奇开发商,然后收购新浪(虽然没成),接下来凭借网游的巨大收入收购了起点、酷6、边锋等等一大堆公司,更是凭借高超的资本运作,将盛大游戏分拆上市。盛大上市是靠传奇的收入,盛大游戏上市时传奇系列的收入占盛大游戏收入的60%以上,也就是说盛大靠传奇圈了两次股市的钱,论资本运作网游圈陈天桥是当之无愧的NO1,But盛大是网游公司而不是资本运作公司,借用某人的一句评价:如果资本运作能代替公司管理,那还要MBA干什么啊。当然盛大也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这些庞大的资本运作都是为一个目标——盛大盒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盛大盒子失败了,其实盛大的失败也可以理解,第一是没有硬件的积累,第二是没有好的产品经理(更大的可能是有能力发挥不出),搞出来的东西既不受看电视的人喜欢也不受玩电脑的人的喜欢,那你玩个鸟啊(周立波的语气)。其实这个传统也一直影响到了盛大以后的产品,具体参见知乎上网友对盛大各种奇葩产品的口水。本来盛大的计划是靠盛大盒子为核心,然后各种产品依附在盒子上,现在盒子不成功,盛大的一个个产品也就成了一个个孤岛,各自为战,非但没有形成合力,反而分散了盛大的精力。如果拿盛大和腾讯做个对比的话,腾讯就是一棵树,主干是QQ,然后不断长出类似QQ空间,QQ游戏等分支和树叶,反过来滋养主干,而盛大则是收集了N多矿物,准备用一口叫盛大盒子的炉子将这些矿物练成一块宇宙无敌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宝刀屠龙,结果矿物收集的差不多了,点火的时候才发现,温度不够,矿石不融化,结果面对一堆矿物盛大现在有点懵了。拿着手里起点中文网和酷6的海量流量,以游戏起家的盛大,居然没办法把这个巨大流量用网页游戏变现,盛大真心让人无语。按照靠近盛大的人的说法,盛大是拿着金饭碗在讨饭。&br&
好吧,以上都是表象,下边就谈谈更深层次的问题,盛大那该死的投机企业文化。&br&
企业文化是很玄的一个东西,那么下边我举个实例来说明盛大的企业文化为什么是投机文化&figure&&img src=&/578456eaf2b89389f26c_b.jpg& data-rawwidth=&486&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6& data-original=&/578456eaf2b89389f26c_r.jpg&&&/figure&&br&
上表是盛大的星辰变和网易的倩女幽魂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的百度指数,由于这两个游戏有很强的相似性,所以很能说明问题。&br&
两者都是在11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然后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发生了很有趣的情况,网易还继续在给倩女幽魂投入资源,而盛大的星辰变呢?大家自己看吧。&br&
其实星辰变这个曲线是盛大绝大部分游戏,甚至是绝大部分产品的真实写照;盛大只给他们一次机会,如果不能成功,马上赚钱,那就去死,这不是投机是什么?&br&
因为投机,当林海啸制作的英雄年代不成功后,就转投巨人,做出了征途;&br&
因为投机,盛大虽然投资了talkbox,却没有大规模的推广它,现在大家只知道类似于它的产品——微信,腾讯的微信;&br&
因为投机,当盛大盒子失败后,盛大就失去了方向,到处乱撞,因为他只是投机者,并不想经营。&br&
最后扯点题外话,对于创业者来说太一帆风顺并不是好事。01年当盛大凭借网游的收入大赚特赚的时候,我们的小马哥还苦B的守着QQ,不知道未来的财源在那,只有那不断上涨的QQ用户;十年后,当盛大还在苦B的推广着游戏,为未来之路而头疼的时候,小马哥睡着就把钱赚了,对于腾讯游戏,大家都说狗日的,这货开了挂。&br&
其实盛大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不解决盛大根深蒂固的投机文化,一切都免谈,喷了这么多最后给盛大几个建议吧!第一起点千万不能卖,卖了盛大就真废了,第二盛大给用户屏幕的同时,别忘了给用户键盘。&br&
再次申明,以上言论仅当笑话,请勿当真。&br&
免责声明:以下是我对盛大的理解,仅代表个人意见,如果有事情说的不对,不具有法律效力,大家就当看个笑话,请盛大法务别找我。 先指出一点盛大没有衰败,盛大只是变的平庸,相对于那些亏钱的企业,盛大还是在赚钱,而且还赚的不少,所以盛大目前是平庸,…
更新&br&赞数第一了,能和大家一起回忆童年得到共鸣挺开心的,再更3条吧。&br&11.忘不了的地方-----林中之城蚂蚁洞&br&大巨变后的玩家没机会体验了,老玩家却忘不了,背景音乐阴深,20~30的玩家除了废都组队大多都在这升级,还记得999吗?乐此不疲又刷到你吐! 僵尸蘑菇,刺蘑菇,火独眼陪你度过的美好时光,蚂蚁洞图都比较大,所以很多都是组队升级,大家组队聊天升级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僵尸蘑菇王藏在蚂蚁洞一个很隐蔽的地方。&br&&figure&&img src=&/a409e4ccf4e19ceb1da749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a409e4ccf4e19ceb1da74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7a577fed0f_b.png& data-rawwidth=&1029& data-rawheight=&7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9& data-original=&/7a577fed0f_r.png&&12.玩具城组队任务&/figure&12.玩具城组队任务&br&&figure&&img src=&/a23e7b53fdd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a23e7b53fddd_r.jpg&&你忘得了它? 热度不亚于废都组队,boos比绿水灵王强很多,带好药再去,另外,必组飞侠。还有,我们的暗号是111!&/figure&你忘得了它? 热度不亚于废都组队,boos比绿水灵王强很多,带好药再去,另外,必组飞侠。还有,我们的暗号是111!&br&13.蜈蚣王&br&平民玩家生活费就靠它了,三国装备属性也不错,很实用,多出来的就卖给商店,药水钱就有了。&br&冰雷最占便宜,基本无伤过,脆皮职业就得小心了。&br&&figure&&img src=&/37f8f82f7b4bbd6ae803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37f8f82f7b4bbd6ae803_r.jpg&&&/figure&&br&--------------------------------------------------------------------------------分割线&br&原答案(创建于):认真码个答案,多图预警。&br&十年老玩家(断断续续)&br&图片来自网上(侵删),文字来自我的记忆,可能有错误,欢迎指正。&br&1.情怀之——锅盖&br&老玩家自然懂,不多说,我记得是射手村训练场能刷出来,土豪专用,带上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刷出一个能高兴一天。&figure&&img src=&/8f928dd1a082be50f037aa0bc3910b7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f928dd1a082be50f037aa0bc3910b7f_r.jpg&&&/figure&&br&2.情怀之坐船(主要指金银岛至天空之城)&br&以前很多人在船舱里下棋,玩小游戏,大神在外面等蝙蝠魔,当然,也有小朋友在外面看热闹的,结果就是死的很惨,我当年一朋友65级侠客在我面前装逼说让我见识下蝙蝠魔,我虽然那时候还不怎么了解这游戏,但也知道蝙蝠魔是冒险岛数一数二的怪物(那时候扎昆我还没听说过),怕他被秒,他说不怕:我有隐身!于是他开着隐身在船上叫嚣,装逼,结果很顺利,蝙蝠魔还真来了,一道黑闪电下来,一道墓碑也下来了。看了看技能:隐身不能避免魔法伤害。嗯,他死了。&br&现在基本没人坐船了,以前船舱满满的,大家一起玩玩五子棋什么的,各种交流,各种温馨。&br&下图 舱内 舱外 蝙蝠魔&br&&figure&&img src=&/6cdbb7195d6b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6cdbb7195d6b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4d592a77a78f5edaa0631f0_b.jpg& data-rawwidth=&744&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4& data-original=&/4d592a77a78f5edaa0631f0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bbb7caeadc286df0adf84369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bbb7caeadc286df0adf84369_r.jpg&&3.情怀之绿色水灵王(废弃都市)组队任务&/figure&3.情怀之绿色水灵王(废弃都市)组队任务&br&“老手求组!” “q1,q2“ ”你出去看看外面有人没“ ”有人进了,换线22222“ ”组的叫“ ”收卷,收人气“&br&好怀念的话语。 不多说,老玩家都懂。&br&&figure&&img src=&/d055e1df79fac2b898e0b5_b.jpg& data-rawwidth=&542&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2& data-original=&/d055e1df79fac2b898e0b5_r.jpg&&4.情怀之射手村训练场&/figure&4.情怀之射手村训练场&br&大神们各种装逼。 龙咆哮,虎咆哮,大飞镖,箭雨。。。新手们痛并快乐着。&br&&figure&&img src=&/6a1d591e62a1d980bae5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6a1d591e62a1d980bae5_r.jpg&&5.情怀之霸王剑。&/figure&5.情怀之霸王剑。&br&不多说,那年有把霸王剑你就是“霸王”&br&&figure&&img src=&/0254d7aeef926b25d18157_b.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2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6.情怀之龙咆哮&/figure&6.情怀之龙咆哮&br&冒险岛第一个全屏技能,装逼神器,无数练龙骑的都为了这一发。&br&狂霸酷炫吊炸天&br&&br&&figure&&img src=&/6b2be1fd48e5de78ace25_b.jpg& data-rawwidth=&215& data-rawheight=&1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5&&7.情怀之金钱炸弹。&/figure&7.情怀之金钱炸弹。&br&大家应该都知道以前倒个扎昆,闹钟王,鱼王1个小时什么的都算短的。&br&有它在,钱给够,1分钟。&br&当时只要组里有个独行客,打boss之前都是先向我们收费╮(╯▽╰)╭。独行客看家绝技。&br&&figure&&img src=&/dac9ad07e61b69fc6fcc09e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ac9ad07e61b69fc6fcc09e1_r.jpg&&8.记忆大考验 五子棋&/figure&8.记忆大考验 五子棋&br&聊天交友 坐船 站街必备。&br&&figure&&img src=&/7b7bb27bb0d3ab364bf0f_b.jpg& data-rawwidth=&398& data-rawheight=&3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8&&&/figure&&figure&&img src=&/21b98c1bfb4020ef7ffac91b0a5807cc_b.jpg& data-rawwidth=&705& data-rawheight=&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5& data-original=&/21b98c1bfb4020ef7ffac91b0a5807cc_r.jpg&&9.家族组队任务&/figure&9.家族组队任务&br&除了刷分以外,它是我印象中当时除了抽奖外,浪人披风(冒险岛当时仅有的能加攻击力的披风)唯一出处。&br&&figure&&img src=&/8300dbddcfbf93ccdac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8300dbddcfbf93ccdacf_r.jpg&&10.扎昆&/figure&10.扎昆&br&激动的手抖,能看扎昆一眼能高兴一整天,扎昆头盔是大神的标志&br&想倒扎昆?龙骑,祭祀缺一不可!&br&&figure&&img src=&/8c480b5b2e0b6a768aef7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8c480b5b2e0b6a768aef7b_r.jpg&&&/figure&&br&就先写10条吧,也不知道有没人看,就当回忆童年了、&br&&br&当时玩这游戏的时候真的是很傻很认真,算是我游戏当中的初恋吧,哈哈,一直没能完全放下,现在虽然物似人非,但也偶尔登陆看看。
更新 赞数第一了,能和大家一起回忆童年得到共鸣挺开心的,再更3条吧。 11.忘不了的地方-----林中之城蚂蚁洞 大巨变后的玩家没机会体验了,老玩家却忘不了,背景音乐阴深,20~30的玩家除了废都组队大多都在这升级,还记得999吗?乐此不疲又刷到你吐! 僵尸…
&p&那些揣测陈天桥是为了子女今后进caltech而捐款的可以歇歇了。&b&Caltech在admission过程中不考虑除了学术能力之外的任何因素,包括种族,家庭关系,体育能力等等。&/b&&/p&&br&&p&以下摘自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的Russell K. Nieli的&i&Wounds that Will Not Heal: Affirmative Action and Our Continuing Racial Divide:&/i&&/p&&p&“If you can’t meet the stellar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show an intense love fo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Caltech isn’t interested in you and will not lower its standards. When you apply to Caltech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is interested only in your intellectual merit and passion for learning. &b&It has little or no interest in your family heritage, your race, or your skill in slapping around a hockey puck&/b&.”&/p&&br&&img src=&/1137e73feb885bce8da0_b.png& data-rawwidth=&942&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2& data-original=&/1137e73feb885bce8da0_r.png&&&p&一个证据就是,caltech是美国所有精英大学中唯一一个&b&亚裔学生比例&/b&与亚裔18-21岁人口比例&b&同步增长&/b&的学校。上图的逻辑是,如虚线所示亚裔占总人口比例一直增加,只有caltech的亚裔比例相应增加。亚裔的学习能力明显高于高于其他种族,虽然总人口只占4%但在caltech占了40%。而harvard,yale等学校为了所谓diversity刻意把亚裔比例限制在15%左右,以腾出名额给黑人和拉美裔。&/p&&p&=====================================================================&/p&&br&&p&从我看到的资料,陈天桥一直想弄清大脑是怎么回事,因而把钱捐给他认为效率最高的科研机构(caltech诺贝尔科学家得奖率远远高于其他学校,迄今为止总共毕业3万校友得了三十几个诺奖)。如果他的目的是满足好奇心,促进科学的发展之类,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投资。他也曾经考虑过给母校复旦捐款,但最后不了了之。可能是中国的科研体制令他失望,也可能促进中国的科学发展并非他的主要目的。&b&他捐钱促进科学发展,应该鼓励;他没有捐钱促进中国发展,不应该被指责。我们应该鼓励行善的人,但我们同样应该认识到,不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行善不应该成为被指责的理由。&/b&王健林,马化腾等大多数资产比他多得多的富豪好像也没有捐钱支持中国的科学发展吧。&/p&&br&&p&=====================================================================&/p&&br&&img src=&/v2-194bf304a74a7cee6cc4a5_b.png& data-rawwidth=&584& data-rawheight=&1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v2-194bf304a74a7cee6cc4a5_r.png&&&br&&p&caltech除了ee系有master program其他系全部是phd program,也就是说&b&caltech物理系数学系根本没有硕士生。&/b&&/p&&img src=&/v2-cbf7ec805c44c_b.png& data-rawwidth=&572& data-rawheight=&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2& data-original=&/v2-cbf7ec805c44c_r.png&&&p&网上的教学要求只是能毕业的最低线,清北混毕业不难吧?caltech固然有水平低不努力的学生,但物理系一年30人左右,常年10人以上去六大物理系phd,如果是不及武汉大学的水平,六大的教授都是sb吗?只是在欧洲遇到几个水平一般的caltech本科生,这么小的样本就把caltech本科生全部打倒,这种水平还是不要给欧洲招黑比较好。&/p&&br&&p&=====================================================================&/p&&br&&p&另外我们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研究经费多得用不完。物理系的教授因为funding不够,几乎所有做理论的学生都要做TA。由于caltech规模太小,而且不开设商学法学医学这种最赚钱的专业,总的捐款数到2015年为止只有21.99亿,远远落后于harvard的366亿,也就是说陈天桥一次性捐了caltech总捐款数的二十分之一。&/p&&br&&p&=====================================================================&/p&&p&从下面的资料看陈天桥布局脑科学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且盛大也在做相关布局。另外据说他曾经和国内学校商量捐款,让对方给他一个报告,对方一直拖着显得很不在乎,让陈觉得他们钱多不需要捐款。&/p&&br&&p&在陈天桥看来,脑科学的爆发点已经很近了,他预计在十年内可能会实现脑增强技术。已经证明过自己的陈天桥,卸下了功利之心,但陈天桥还是陈天桥,并未和这个世界妥协,有判断力,也有实现理想的偏执和激情。谈及未来,不经意间,陈天桥还是展露当年追风少年的雄心,“任何一个突破,就会造就Google一样大的公司。”&/p&&br&&br&&p& 陈天桥说,不能抱着秒杀大企业的想法去做脑科学,要抱着帮助人类发现一点秘密的态度去做。&/p&&p&&b& 为什么要做脑科学,你们的研究模式是什么样的?&/b&&/p&&p&  陈天桥:每过去10年就会有科学家说,下一个10年是脑科学的10年,但是脑科学并没有真正获得突破。大脑的复杂程度远超过我们想象。但最近10年连很多政府都站出来说,这是脑科学的10年,像奥巴马政府的BrainInitiative,欧盟的B.R.A.I.N,中国正在做的类脑研究,大家都把脑科学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现在最重要的共识是大家认为脑科学到了该突破的时候。不论脑科学涉及的计算能力、显影技术、还是其他重大技术,科学上到了能够解决问题的时候了,而产业的发展,脑科学的全民认识,都到了临界点。譬如AI想要真正得到突破,就不可能不了解大脑。对于脑科学的突破已经不是有没有可能性的问题,而是整个产业对脑科学突破的强烈期望。&/p&&p&  谈到我们支持的国内脑科学研究项目,世界上有很多华人科学家在神经科学方面有很好的研究,他们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市场,对我们的科研能力、科研资源有非常大的兴趣和信心,但要他们来中国做研究,把全家都搬到中国,他们对小孩教育、环境污染有顾虑,同时也非常希望跟脑科学最发达的美国有紧密联系。正是这几方面的考量,恰好几个国内高校也提出了类似建议,那就是我们共同去全世界找最优秀的科学家,最优秀的华人科学家,在硅谷或者波士顿,建设一个基地,让最优秀的科学家在这个基地里工作。他们定期回国来上课,他们的专利和研究成果也属于所在学校。这样就给科学家和大学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这就是我们国内脑科学大致的研究模式。&/p&&p&  总体来说我们现在主要是通过慈善的方式来给大学捐款,资助他们来研究,我们会陆续宣布我们对大学捐款信息,同时我们还会建一个资助全球华人,博士后和助理教授的项目,长期支持几百个博士,让他们做这方面的研究。&/p&&p&&b&产业已经到了临界点,那离脑科学最终被人类攻克还有多远的距离?&/b&&/p&&p&  陈天桥:我们觉得脑科学被攻克是一个类似极限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能够无限趋近于了解它,但是不可能完全了解它。我们现在对脑的了解,远远低于我们认为我们对它的了解。举个例子,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两个神经元之间的circuit(循环,线路),它们的信息是怎么循环的。斯坦福大学给我寄了一本教材,关于神经元的,后来我问他们校长,你们的书上写得很清楚神经元之间是怎么样发信号,为什么还要研究circuit,他们说其实这还只是理论上的推测和假说,其实我们对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理解很少,更不用说脑是如何产生记忆、情绪等。所以脑科学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认为在最近的10年到20年,我们有可能揭开它内部运作的原理。&/p&&p&&b&现在的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中的表现不如人意,似乎只是基于计算机对大数据分析的浅层次的模仿,真正的脑科学如何解决此类人工决策替代问题?&/b&&/p&&p&  陈天桥:脑科学怎么样解决人工决策替代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脑的计算模式和电脑的计算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电脑的计算模式我们都知道,里面有芯片、内存、硬盘,电脑这几十年的发展,主要是如何加快芯片的速度,加大内存的存量,但是电脑的结构并没发生根本变化,不能从根本上模拟人工决策的问题。我们的大脑由800亿个神经元组成,这800亿个神经元没有主次之分,我们的记忆、思考、情绪在大脑的神经元之间循环,被创造出来,但并没有指定大脑的这块地方是内存功能,那块是芯片功能,这在人脑的逻辑运算中是不大可能实现的。所以要真正解决人工决策替代的问题,必须要从大脑的计算中学很多东西。比如大脑的计算先看到整体的印象,然后再看细节。但是电脑它的运算是0和1为基础,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思考方式,与人脑不一样,譬如一个人走过来,我们的眼睛可能只捕捉到他的眼睛或者鼻子,但大脑凭记忆可以把这个完整的人拼凑出来,你只要一出来就是完整的人。还有,比如人脑通过单次学习(oneshotlearning),很多情况下你经历一次就可以学到新的概念,但现在机器学习,需要大量数据,而且数据要标记好,然后它一点点发现这个规律它才能够得出来,但oneshotlearning,大脑一次性就可以有一个概念。&/p&&p&  所以真正的脑科学基础上的自动驾驶技术,应该像个驾驶员一样去思考。但是我们现在的无人驾驶的算法还是像个机器一样地去思考。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命题,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我知道机器学习和人类大脑学习在架构上是很不一样的。&/p&&p&&b&研究脑科学会不会造出物理意义上的人脑?&/b&&/p&&p&  陈天桥:据我所知,某实验室已经用干细胞培养出了神经元细胞,并在培养皿里面培养出了一个脑干,脑干是用来连接脑和脊髓的。这是物理意义上的大脑的第一个突破,他们正在寻求资金创造出一个真正物理意义上的大脑。但伦理上的问题就来了,有了完整的大脑以后,它能不能够产生意识?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如果它产生了意识,这个意识是谁的?它怎么来认定自己?这些问题远超过AI对人类造成威胁这些问题。&/p&&p&&b&那人类能不能制造出有情绪的?&/b&&/p&&p&  陈天桥:我的观点是一定会,因为所有的情绪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物理和化学反应,但是离我们人类能把它造出来,甚至对我们人类造成威胁,还有很长距离,我的看法是,在我们还不知道人类的情绪是怎么产生的,不知道上帝是怎么造出你的情况下,你怎么可以像上帝一样造出有情绪的东西来?哪怕被你碰巧造出来了,也未必是人类之福。&/p&&p&&b&如果知道情绪如何来的,那么对治疗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惊恐症、焦虑症这些与大脑相关的疾病,是不是意味着有新的办法,现在药物治疗方向是错误的?&/b&&/p&&p&  陈天桥:你说的病例包括两类不同的毛病,第一类叫做eurodegenerative(神经组织退化的),是大脑物理意义上的毛病。第二类叫mentaldisorder(精神障碍)包括了像抑郁症、惊恐症、焦虑症,歇斯底里,就是一会儿亢奋,一会儿又很消沉。这种病不是说他的大脑硬件出问题了,是大脑里的物理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出现了问题。虽然现在我们给患抑郁症的人吃药,可能会见效,但我们从根本机理上仍不明白它为什么会起作用。回到上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看到,吃点药人就会平静下来,也就是说人的情绪是有开关的。等到我们未来能够真正研究清楚大脑的情绪是怎么来的,那我们也一定可以研究出有情绪的机器人。到那个时候我完全赞成霍金,比尔o盖茨讲的,人工智能对人类是个威胁。我们没有必要去创造一个物理上比我们强大,在智慧上不弱于我们的新种族。但如果大家离开对人脑的研究,去谈这个有智慧的、有情绪、有威胁的机器人太早了。现在大家把AI分成了两个层面,第一个叫AI,第二个叫AGI,会下棋的再聪明仍然属于AI,就是计算能力学习能力的比较突出。但AGI这种机器要产生意识,讲白了就是它有自我意识,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AI,相当于一个下围棋的AI突然在电脑上打出一行字说“你太烂了,我再找一个新的人”,那个时候对人类才有真正的威胁。所以我们现在谈的AI不会有什么问题,它会成为人的助手,就好像人类的刀,没铁的时候我们只能用石头做刀,有了铁,就用铁做刀,只是更锋利了而已,但还是一把刀,实际上AI也是人类比较厉害的一个工具而已。AI的进步还是需要对脑的研究,如果通过大脑的学习是可以继续提升AI的水平。&/p&&p&&b&你有计划要在15年的时间里制造真正的阿凡达,如果达到这个程度,人类对大脑的认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b&&/p&&p&  陈天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人的大脑,当我们把知识和信息输入进去,再通过行为返回到现实世界。信息输入进去以后,大脑怎么处理这个信号,它怎么样用你的知识、记忆、注意力来处理,这个过程我们不知道。造阿凡达相对比较简单一点,最需要解决的东西是人、机之间的接口,就是大脑怎么直接输出信号给机器人?譬如,机器人鼻子闻到的信息,如何传导到你的嗅觉细胞,机器看到的东西,怎么输入人的视觉神经。至于信息传进去以后大脑怎么来处理,对于阿凡达这样的项目,并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BMI这一块技术,马上会宣布会成立一个研究机构,我们请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来研究人机互动界面。&/p&&p&&b& 脑科学有没有可能颠覆现在的互联网科技?&/b&&/p&&p&  陈天桥:当然。互联网科技已经把每一个人脑,通过电脑的这个硬件把它连在了一起。假设能够不通过电脑,而是人脑的直接互联。这在人脑里面种个芯片就可以了,但是健康的人谁愿意在脑袋里种芯片?哈佛大学的研究成果是给你打一针就可以了,这里有纳米级的电子收发信号,它可以自动分布在脑皮层和大脑里来接受和传播信号,当然这还不是特别成熟。所以假设这个技术成熟后,人脑里有芯片,人与人之间收发信息就不用通过电脑、手机。人脑比电脑要强大不知道多少倍,我们在纯粹计算能力、内存上可能比不过电脑,但是人脑同时并行多少个任务?人脑的处理方式,比如照片识别,看一眼就知道这是谁,但电脑给张照片让它很快认出是谁,是现在还在努力解决的问题。所以人脑比现在电脑聪明不知道多少倍。那么试想一下,假设每个人都是一个超级计算机,通过人的意念可以直接沟通,那这就是一张真正的互联网。目前也确实出现了很多类似的技术,最近南加州大学宣布已经用一个芯片可以把人的长期记忆存在芯片里。加州理工已经可以用一个芯片直接植入瘫痪病人,病人用意念控制芯片,芯片直接对机器发信号。所以理论上,当人脑能够和电脑之间传输信息,那人脑和人脑之间必然也可以传输信息,这样,整个互联网都有可能被颠覆。&/p&&p&&b&&u&盛大在脑科学上面有什么商业投资项目?&/u&&/b&&/p&&p&&u&  陈天桥:在商业上我们投了很多项目,我们是以色列的ElMindA公司的大股东。这家公司通对大脑运动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够定量地知道你对大脑的感觉,比方说疼痛,医生问你说多疼,你只能说很疼很疼,如果把疼痛分成10级,也只能说疼痛大概是第几级。没有人真正知道大脑所谓的疼痛是多少,如果脑震荡去找医生,医生也只能伸出手指头问是几个手指头来判断病情。即便借助仪器对大脑物理意义上进行探索,譬如超声波、核磁、脑电图描记器等,也很难来描述感觉。但是对于大脑的情绪和精神的探索,这是全球唯一通过FDA认证的企业。&/u&&/p&&p&&u&  第二,我们对AR、VR也在布局,现在AR、VR的机器很重,视野也很窄,也不大能用于无线,手机是替代方案之一,但手机的图像质量差,手机电池太小也无法支撑,而且晕眩的问题也是大问题。我们最近投资了一个公司,如果它成功,会革命性地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解决,因为它不再只是利用电脑的计算能力,而是利用了人脑的attention(注意力)的能力,就能对以上问题实现很大的改变。&/u&&/p&&p&&b& 人脑可以加芯片,那么通过人脑科技以后可以改造人的大脑?&/b&&/p&&p&  陈天桥:是可以改造,这也是所谓的人类增强技术(humanenhancement),假设了解人脑视觉如何输入,就可以直接把眼珠换成摄像机,直接接入到视觉神经,远处看可以直接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细看可以直接看到细菌。《人类简史》这本书的作者做了一个演讲,他说21世纪是人类最不平等的一个世纪,人会被改造或增强,但有的人不能被改造或增强,人被迫分成了三六九等。我们不讨论他的逻辑是不是正确,但关于人类增强技术我认为在10年之内一定会出现。&/p&&p&&b&这项技术竟然发展这么快?&/b&&/p&&p&  陈天桥:人类到现在已经进入到新一代技术创新了,而我们仍然瞄准的是模式创新,把别人做的抄过来做一做,我觉得已经是很难再有机会了。&/p&&p&&b&人脑科学可以解决人类决策科学的问题吗?&/b&&/p&&p&  陈天桥:我们买入股票和卖出股票的时候,其实我们是被贪心和恐惧所控制,如果这个股票上亏过钱,然后你看到这个股票走出同样的行情你可能就连忙抛掉。正面说可以说是经验,反面说也可以说是一种思考局限,但我们对恐惧是怎么来的,如何控制恐惧的机制完全不知道,所以人是不可能真正做出理性的决策。因为你的决策被很多东西影响,在你的黑盒子里,你的决策是被无数个因素导出的产物。因为总是有信息盲区,人的决策永远不可能或者不一定正确。看似某人做出一个伟光正的决策,但仔细研究则不然。决策可能跟某方面的影响有关。有人说就爱这个女人,一辈子也不离开她,因为当他第一眼看到那个女人就坠入爱河了,其实当时他可能只看到那个女人2/3的侧面,如果他看到的是另外1/3的侧面,那女人的缺点就出来了,他当时就不爱她了,也可能灯光再亮一点她脸上的雀斑就能阻止爱上她,或者当时的音乐正好合拍催化了他的决策,所以所谓正确的、伟大的决策其实是被很多因素所干扰,我们只有知道我们到底人脑是如何处理决策的,我们才能够真正知道这个决策怎么来的。&/p&&p&&b&这个项目是你亲自主抓?&/b&&/p&&p&  陈天桥:我现在百分之六七十的精力都是在做脑科学的研究。这是我最感兴趣的,而且完全不是为了赚钱或者其他目的,因为这是一个太早期的东西,谁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但如果在人类揭开这个最重要的秘密的过程中,盛大有点贡献,我就会非常有成就感。&/p&&p&&b&不功利地往下走或许机会能不断出来?&/b&&/p&&p&  陈天桥:那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真正的商业机会出来,在这个领域任何一个突破都有机会成就像Google一样大的公司,假设能够真的把记忆、学习写进大脑,那根本上改变了教育产业。假设能够做一个真正的黑客帝国级别的VR或者AR,那现有所有的娱乐业全部要终结。所以脑科学的任何一个突破都是一个可以产生比Google更大的企业,当然我们不是奔着这个目的去的,这只是我个人的兴趣,也可以说是我们为人类做贡献的最好方式。&/p&&p&&b&按你所讲,脑科学突破的临界点已经很近了,那肯定有非常多的企业加入这个行业,竞争就非常激烈了?&/b&&/p&&p&  陈天桥: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加入这个行业,你看包括google在内有多少家公司在做AI?我们比起Google这样的公司好处在于,Google是上市公司,每年要有业绩要求,我们现在下市了,非常自由,我们可以全力支持最疯狂的点子,只要能够做出来,就会有成果。&/p&&p&&b& 对,只要有一点成功可能就要秒杀很多大企业了。&/b&&/p&&p&  陈天桥:是的,但是也可能完全不成功,所有钱全部浪费了。所以我们不能抱着秒杀大企业的想法去做脑科学,我们就抱着帮助人类发现一点秘密这个态度去做,那么每一点小进步就会有成就感,要不然很多人说,你研究出神经元之间的circuit又如何?凭借这个怎么能赚到钱?那就让本该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就变痛苦了。任何东西都是由你大脑创造出来的,包括快乐和痛苦,我现在就要把大脑调整成快乐模式,我没有必要给自己加压力,想这想那,像你说的,30岁做过首富,40岁、60岁还要去争首富,这有意义吗?我觉得没有任何意义。&/p&&p&&b&  你现在很放松了。&/b&&/p&&p&  陈天桥:没有外在的压力让我做不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放松。&/p&
那些揣测陈天桥是为了子女今后进caltech而捐款的可以歇歇了。Caltech在admission过程中不考虑除了学术能力之外的任何因素,包括种族,家庭关系,体育能力等等。 以下摘自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的Russell K. Nieli的Wounds that Will Not Heal: Affirmative Act…
&p&可以说, 无论在风化了的2004,还是在当下,冒险岛的配乐是网络游戏背景音乐的上乘甚至极致。&/p&&p&
网络游戏的配乐最关键的是游戏玩家在打怪,做任务,市场交易,社交活动过程中耳朵所接收到的音乐和眼前场景的对应和协调性。
简单说,音乐托景,景随乐动。音乐构筑和烘托了游戏的基调,游戏的底蕴和内涵由此可窥。在国服公测的当年,冒险以它的明亮可爱登场亮相,带来了一股清新明丽之风,其中,唯美的配乐别具一格。
我觉得,冒险岛配乐带给每一位玩家一种无法抗拒的沉湎感和回忆感。冒险系的配乐大多欢快,节奏轻巧,极具画面感,温柔且美好。
射手村的旖旎和晨曦意境;
勇士部落的空旷和广袤感;
魔法密林的空灵和寂寥;
黄金海岸的欢快和跳跃节拍;
时间神殿的宁静和安详;
即使在多年之后回味品嚼,这些声音仍然会在内心淡淡絮回,这是音乐的魔幻,也是冒险岛配乐的神奇微妙之处。&/p&&p&
阔别十年,重温旧乐,感觉美好。
很惊喜地从知乎看到这样的提问。草率答了。
我们总是在一个荒凉的时代寻找曾经失落的那些童真。致敬冒险。&/p&&p&分享自己硬盘收藏多年的音乐,送给有回忆的人,已上到百度云。&/p&&p&&a href=&///?target=http%3A///s/1boDndmR&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1boDndm&/span&&span class=&invisibl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
可以说, 无论在风化了的2004,还是在当下,冒险岛的配乐是网络游戏背景音乐的上乘甚至极致。 网络游戏的配乐最关键的是游戏玩家在打怪,做任务,市场交易,社交活动过程中耳朵所接收到的音乐和眼前场景的对应和协调性。
简单说,音乐托景,景随乐动。音乐…
主要是政府机关反应慢,也不怎么学习,对行业不了解,所以管理起来乱七八糟。&br&&br&早年单机游戏跟着pc电脑兴起的时候,没禁,这要感谢邓小平。那时候家庭买pc的也少,主要是在网吧玩。早年的网吧叫电脑房,也没法上网的,清一色386。上网都得去高级咖啡厅,1小时20-50不等。那时候电脑房打什么呢?打大富翁和沙丘2,因为可以联局域网。当然也有自己打仙剑奇侠传和大菠萝的。随着网络的发达,人们才玩上了红色警戒、cs和星际争霸。但那都还是以局域联网的单机游戏为主。网络游戏兴起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从最早的黑暗之光、uo中文版,然后才是传奇、龙族。&br&&br&那时候政府一直觉得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都是一样的,单机游戏也能连局域网,他们分不清楚互联网和局域网,常常新闻里乱讲,被我们耻笑。后来蓝极速网吧纵火一案,烧死了不少人,导致网吧全面从严管理,收紧牌照发放。但这个时候家用pc也慢慢普及了,家庭带宽也从用猫慢慢爬变成了adsl,网络游戏才走进了家庭。&br&&br&电脑房兴起的初期,80年代,邓小平说电脑要从娃娃抓起,任天堂的卡带游戏机就以“廉价家庭电脑”的名义在国内卖的如火如荼,国人知道马里奥和魂斗罗都是那时候被熏陶的。更早一点,还有雅达利的摇杆机。这其实都是家用机,但没有被禁止销售,有正规的商店。这种卡带机价格还算便宜,容易仿制,后来就有了我们知道的小霸王学习机。国内生产商不但仿制游戏机,还盗版卡带,当年什么64合一,全是盗版。&br&&br&那时候国内民众对游戏机的意见比较大(当然其实现在也一样),说玩这个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政府官员们终于搞清楚了原来这个游戏机真的不是用来学习的,跟电脑是完全两个概念。2000年6月,为了防止青少年沉迷游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7部门《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的意见》,开始了针对国内游戏机市场的治理工作。在该《意见》中,规定“自本意见发布之日起,面向国内的电子游戏设备及其零、附件生产、销售即行停止。任何企业、个人不得再从事面向国内的电子游戏设备及其零、附件的生产、销售活动。”但这个法规也没提pc游戏。&br&&br&后来我们所谓的游戏房,全部都是没有牌照的非法黑店,里面的n64、ps、土星,都是走私进来的。一般这种店分里外两层,外面一层是电脑房、网吧,里面一层是家用机,警察来查的时候,把里面锁起来假装普通黑网吧。那时候如果你是黑网吧,可能电脑不会被全部查收,只要交罚金保证不再干就可以。但如果你是黑游戏房,所有设备全部没收,还要拘留几天。在这种高压状况下,我们玩到了幽游白书,实况足球。我有个同学,警察来的时候他从三楼跳下去了,左脚骨折。所以我们真的是用生命在玩游戏啊。&br&&br&最早做网络游戏的不是盛大,应该是黑暗之光、万王之王等等,但靠做网络游戏赚大钱直接变成行业第一的确实是盛大,靠传奇赚到钱以后,其它人眼红,也去海外引进各种网络游戏,这才有了行业的百花齐放。但这时候网络游戏也被监管部门盯上了,当时出来一个“网瘾说”,各种专家吵得不可开交,国家出台了一个规定,叫八句箴言,现在在所有的网络游戏网站的底部还能看到,跟八荣八耻一个路数。同期还出台了一个规定,要求所有游戏对没有身份认证的未成年人做一个功能,玩三个小时以后收益递减。你们知道那时候大部分公司的游戏都是从韩国、日本、美国引进的,能汉化就不错了,还要求加这种奇葩功能,很多开发公司都不乐意,有各种各样的规避的方法,从业的人都很清楚,这事儿就变成了一个笑谈。&br&&br&盛大等网络游戏企业赚到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该死的足球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