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四大如何进入会计师事务所所?四大进入“衰落”期了吗

怎么样才能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曾经,四大对我而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在毕业那年,我拿到了四大中3家的正式offer。我并非有很高的起点,但经过了解四大及其所处的行业、思考这份工作所带来的好与坏、通过实习去增加自己对真实工作状态的了解,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我一点点的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背景,最终使得我有机会进入这曾经遥不可及的地方。并没有谁天生就是能够进入哪家公司的,也没有谁天生就进不到哪家公司,关键在于你是否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使自己具备了加入某家公司的素质。只要大家努力,都可以做得到的,所以我想通过这篇文章讲一讲我自己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朝着梦想更进一步。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提到四大(编者注:指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即德勤、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下文如无特指则“四大”均代表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人们只会想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懂一点儿的人会说你是做审计的吧?不懂的人就会直接问,你是会计?这其实是源于大家对四大并没有全面的了解。其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只是沿袭下来的名字,人家几百年前从会计业务起家而已。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现在四大可以说是在财务及金融领域提供综合服务的服务商,四大的文化、组织架构、业务体系、工作内容、薪酬激励、选拔晋升体系等都极为相似,相似到你从一家跳到另一家,只需熟悉下基本的内部流程,其他直接就可以上手了。所以下面要讲的业务体系及其他内容,可能某一事物在各家的叫法不同,实际上都不会有太大差别。在四大,都有哪些部门和业务先来讲一讲四大的业务部门,让大家对四大有个了解,才能判断自己对哪一个业务感兴趣,况且不同部门对员工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无论如何还是先讲一讲业务。四大里面,主要有4大业务部门,仅以德勤为例,分别是审计部(Audit)、管理咨询部(Deloitte Consulting)、企业风险管理部(Enterprise Risk Services,简称ERS)、税务部(Tax)、财务咨询部(FinancialAdvisory Services,简称FAS)。审计部(Audit)官方的描述是这样的:“我们利用基于风险导向的德勤专属审计方法,帮助客户实现业务目标、完成资金筹措、增强管理能力和减少企业风险。我们的客户包括位于中国香港和大陆地区的主要跨国公司、上市公司和其他领先公司。我们的专家拥有丰富的本地与国际法律/法规经验,结合利用我们自己的领先技术—项目管理系统(EMS),为客户提供有效和低成本的审计方案”。当然要先把标准答案贴一下啦,然后才好讲自己的理解,否则真是怕误人子弟呢。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会不断与外部产生联系,包括管理层与股东的联系,与投资者的联系,与上下游客户的联系等多方面的联系,股东需要获取回报,他需要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知道自己应该获得多少回报,投资者想要投资某个企业,也要清楚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才能决定是否投资。那企业为了少上缴股东回报,为了诓骗投资者赶紧把钱拿进来投资,企业是有意愿美化自己的经营数据的(主要指财务数据),美化过头了其实就是造假,先把你投资者的钱骗过来再说,等你发现上当了,为时已晚。难道现代商业社会就这么不规范么?其实前面的说法只是说明了一种可能性,为了减少企业经营数据的不真实,产生了外部审计机构,也就是四大的审计业务。德勤的审计会根据不同的行业分为不同的大组,德勤北京分为4个大组,有的组主要审计能源矿业等资源性企业,有的组主要负责TMT高科技企业,有的组负责金融企业等,大体是按照企业类型进行划分的。普华永道北京的审计部门主要按照企业类型和规模混合划分的,分为3个大组,有大企业组,金融组和成长型企业组。审计部门占的人数最多,每年招的人也最多,2014年德勤北京所可能应届生招生人数在400-500人,审计应该是占了70%,审计虽然目前来看是利润增长不怎么高的业务板块,但他的利润共享度还是蛮大的,因为是传统业务嘛。主要是由于国内所的水平在不断提升,同时收费又很低,整个审计行业的利润率一直在下降。总之大多数人对这个行业是不怎么看好的,按照他们的话说就是,“在走下坡路”。因为审计从业人员挣钱相对不多,又很辛苦,所以他们的更新换代率也是蛮高的,一般同一批进入公司的小伙伴们,基本上过3年后,也就剩下可能不到40%了,甚至比这一比率更低。同时注册会计师是你必须要考的,在中国只认CICPA,那些妄图避开CICPA想考ACCA或者AICPA的同学们放弃吧,只有直面困难才会成长。当然,我在审计实习时也听过很多人感慨说花这么多时间在CPA上,会失去很多其他的东西的。确实是这样,没有付出便没有回报,怎么去平衡工作和生活,那就是自己的事情了。总之有关审计的话题,真是多到三天三夜都谈不完。另外补充一下,审计的出差也是很多的,除非你赶上一个不用出差的客户;同时审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一般从每年的9月开始直至第二年的5年都是旺季,你要干的事情基本都是年审,6-9月就是淡季了,可以请假去旅游或是考……..考CPA。如果被分到非年审项目上,那么就没什么淡旺季之分了,总之一直在工作,比如IPO项目。管理咨询部(Deloitte Consulting,简称DC)老惯例,先贴官方的描述:“德勤管理咨询是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我们亦是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我们在中国的上海、北京、香港、深圳、广州、成都、重庆和哈尔滨8个城市有约1600名专业的咨询顾问。我们共有约44000名专业人士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著名咨询市场调研分析机构Kennedy在最新的咨询市场调研报告中将德勤咨询列为排名第一的咨询公司”。其实这里所讲的管理咨询和我们平时提到的管理咨询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些大公司如麦肯锡、波士顿咨询、贝恩等我们会称他们为管理咨询公司,而四大的管理咨询仅仅是由一个部门在起着同样的功能而已。现在对管理咨询的定义也没有那么严格了,总之干的都是咨询的事情。德勤的管理咨询分为好几个不同的业务线,每个不同的业务线对应着不同的业务内容。这些业务线比如有EA(Enterprise Application)、TI(Technology Integration)、HCAS(Human Capital Advisory Service)、FM(FinancialManagement)、S&O(Strategy Operations,其实就是Monitor)等。不同的line肩负着不同的职责,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比如HCAS主要帮助企业发展并完善他们的薪酬、绩效管理、变革管理、人力管理、领导力发展、组织架构设计及人力资源转型等,总之就是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统统归这个部门管;再比如FM帮助企业提供财务战略规划、财务治理提升、企业绩效提升和财务管理优化等方面的咨询建议并帮助其落地执行,举个例子比如企业可能财务系统很落后,他们就会根据企业在新时期的新需求,去设计符合他们要求且高效完善的财务系统,并负责给企业进行安装运行调试,这是比较通俗的举例。总之,咨询呢,就是企业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他们去咨询了,他们会根据丰富的经验提供给企业一些建议并帮助他们真正实施和执行。不知为何最近几年媒体很热衷于炒咨询和投行这两类职业,本身咨询的工作就有一些比较抽象,加之从业人员较少,因此对很多学生来讲都显得很神秘,加上媒体这么一炒作,咨询就和“高大上”划等号了。咨询部门的员工总数没审计多,所以他们招的应届毕业生也很少,2014年北京德勤,咨询招的人可能连整个北京所的15%都没有,但北京普华永道的人力说他们咨询计划招总人数的15%左右,反正四大每一家的招人情况都差不多啦,都可以互相作为参考,大约每年20-30人的样子。咨询要比审计难进的多,其实审计算是最好进的,一是因为审计工作需要的人多,二是因为近些年审计工作对应届生的吸引力越来越低了,大家都拿四大当保底,貌似现在银行连保底都算不上了?以上说了咨询要比审计难进得多,其实差不多是所有部门里最难进的了。2014年北京德勤,基本上所有的应届生都是经过实习推荐上来的,所以没有在那里实习过,应届生直接进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相比这点,审计倒是有很多毫无实习经验的毕业生也可能进去,如果你在四大审计实习过,那么进去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所以先找一个实习的重要性再怎么讲也不为过。咨询这个部门在普华永道叫做advisory,advisory下面有2个业务部门,其中一个叫consulting,是跟德勤DC一样的部门,属于管理咨询部门,另一个叫做deals,相当于德勤另一个部门FAS,这个后面会讲到。企业风险管理部(Enterprise Risk Services)“由于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责任日趋重大,监管环境不断变化,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管理风险也日趋多样化。我们的企业风险管理服务专业人员能够协助客户确定、衡量和管理风险,提高通知系统和程序的可靠性。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德勤企业风险管理部门拥有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财金风险管理分析师和注册信息系统安全专家组成的团队。我们在以下领域提供专业服务:企业风险管理和智力服务,风险管理服务,法律法规合规服务,内部审计,合同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信息和控制复核,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服务,信息保护,安全管理,身份和访问管理,应用程序的完整性,灵活性,网络安全”。以上是官方描述这个部门主要是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还有就是内部审计,合规管理,总之就是跟风险这一块有关的业务。ERS里面也会根据不同的业务再细分出来一些不同的业务线,但大体上都是围绕着上述业务开展业务的。因为这个部门招的人也很少,估计北京所每年也就几十个。对这个部门不是很了解,但我觉得应届生直接进去的难度不高,我觉得和审计差不多,或者高一点点,真的一点点而已。那里偏好一些背景是工科的学生,因为他们很多业务是针对企业的信息系统风险嘛,而且我实习时接触的ERS的同事,很多都是工科背景出身,以上两点可以判断出他们可能会偏好IT背景的学生,但话要讲完全,也不全是IT背景的学生,所以感兴趣还是可以投的。这个部门在普华永道叫做RA,可以关注一下。税务部(Tax)“德勤中国税务与商务咨询是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领先的税务与商务咨询服务团队,拥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业务部门中独一无二的网络协作优势。我们在大中华区22个城市拥有近2500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助您应对各类税务和商务问题。德勤中国税务与商务咨询也同时荣膺《国际税务评论》旗下World Tax评选的2014年度中国大陆、香港、以及台湾地区一类排名事务所”。“负责税务合规项目,例如编制不同国家地区的报税表和进行相关税收计算。与此同时,协助开展税务咨询项目,如进行税务资料收集研究、协助税务尽职调查、起草专业技术备忘录等”。以上是官方描述反正税务部主要是负责企业税方面的一切业务。这个部门人很少,当然招的人也很少,2014年德勤北京,貌似这个部门找的人数也不到总人数的15%,我在德勤实习时跟这个部门的人没接触过,他们实在是太低调了,所以对这个部门也不是很了解。出差不多。想在税务领域发展的同学可以考虑这个部门,德勤的税务在中国都是领先的。财务咨询部(Financial Advisory Services)上德勤官网一看,其他部门的介绍都是中文的,这个部门的介绍全是英文的,算了,就不粘贴到这里来了。这个部门确实高大上,而且颇为神秘,难道这就是你们不放中文介绍的理由么,汗。这个部门主要是负责企业财务咨询方面业务,与DC里面的FM完全不同的工作内容,不要弄混了。他们主要负责的企业并购中的财务咨询,企业估值方面的咨询服务等,会与外部产生较大的联系,比如企业估值、并购业务中的财务尽职调查等业务。这个部门招的人是上述几个部门里最少的了,很少招应届生,一般是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社招进去,而且很多都是数学背景,毕竟估值、精算啥的对数学的要求高一些。这个部门也很少招实习生。我要做哪些准备,四大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以前在投行实习的时候,因当时有一些关于ABS的问题不明白,请教了公司内专门负责ABS业务的一个年轻专家,但他没有过多的教我这些知识点,而是教我一些方法。这个事情对我印象很深,后来越发的觉得掌握一种方法比单纯掌握一个知识点重要得多。大家在求职四大时,基本上仅能选择一个部门。选择哪些部门呢,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部门呢,找到了之后要如何进入呢?我希望也介绍一些方法,及自己的例子。我建议一心想进四大的同学,可以做以下这些工作首先多看一些四大的文章,争取做到对四大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如果能够去实习最好,不能去实习也还有机会,不至于长吁短叹。对四大及其所处行业有比较深的认识,好处有很多方面,比如你会了解你在四大将学到什么东西,你未来二次就业的时候能去到哪些公司,你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这样你才知道如果你进了四大。你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再比如在Par面的时候,合伙人会了解到你对四大还是很了解的,你说你很想进公司,这就变得很有说服力,试想一个对公司毫不了解的人说想进公司,谁会相信呢。至于看哪些关于四大的文章,我自己都是在网上直接百度一些文章的,其实还是出于求知欲的,你们问问自己,自己有没有主动搜索过关于四大的文章?另外“计兮”上也有很多关于四大的文章,还可以上“雁渡寒潭”论坛上去看第一手、最真实、最新鲜的关于四大的一切信息,哈哈,不过可能会造成心理打击哟!在这一步,出了要做到对四大及其所处行业有几本的了解,最好还是要去了解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以及不同部门希望要哪些素质的人工作比较踏实、对数字敏感,喜欢数字的人;那么咨询可能就喜欢要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极强的人,因为相比审计咨询这边对沟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再比如ERS可能会对IT背景的同学有所偏好,因为他们很多工作是跟IT系统有关的。诸如此类的东西,都是要自己去了解的,才有更大的把握去赢得offer。然后去问自己,自己将来想干什么,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的?结合自己在第(1)步中对四大及拟申请职位的了解,就会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这个职位了。说的比较啰嗦,其实一句话就是,去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未来想要的,再去比对自己要投递的公司合适不合适自己,就大致可以做出判断了。其实很多人会说我自己没想这么多,现在找工作这么难,不适合我我也要海投啊。其实这话没错,只不过我这里教的是找到一个适合你的好工作的办法,如果某个工作不适合你,即使你进了四大,未必会工作的开心。我自己当时是这样的,我了解到经过审计工作的锻炼,财务功底会很深厚,同时目前中国的投行所做的业务非常倚重于财务功底,这样的话将来就有机会进入到投行,并且没有其他任何工作可以像四大一样让你会具备如此深厚的财务功底。所以我当时很坚定的选审计作为职业起点,是想打好财务基础,为将来做准备,当然,这只是进不去投行的曲线救国的办法了,参考很多前辈的例子,曲线救国真的未必比一路顺丰的人发展的差。又扯远了……同时自己还比较闷,干活也还算卖力气,还算是比较适合审计的。双手一拍,就这么决定了。决定进某家公司,就要去寻找进入的方法。基于前面两步的思考,你应该已经了解四大都是干什么的,自己的性格什么样,自己想干什么,自己适合不适合四大,这些大方向的东西确定了之后,就是去实践。实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争取去四大实习,如果进不去四大实习,在国内所实习的经历四大也是认可的,只要是相关实习经历即可。经过实习的好处是接触真实的工作场景,增加自己对四大的了解,去检验四大的生活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以后还有机会多躲开。第二个方面是去提升自己。由于你已经了解了四大希望要什么样的人,所以你可以去做一些事情提升自己,比如你要去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刻意去训练组织能力。也可以选择去考几门CICPA,加强下自己英语的听说水平,这些都是四大看重的。因为你已经了解了四大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的人,你也知道自己欠缺哪些素质,所以这里要做的就是去补缺,去寻找提升自己的方法。以上这些工作都完成后,基本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再下来就是在毕业季的校园招聘中,大显身手了!在校园招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技巧。应届毕业生如何进入四大,关于网申面试的技巧四大校园招聘大致分为这几个环节:网申- 笔试- 经理面试(M面)- 合伙人面试(Par面)。1、网申就是填一堆需要填的东西,直接填就好了。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开放性问题,要回答的比较积极,最好能通过举例说明你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而这些优秀品质又恰是四大所需要的。其实四大会对网申设置评分机制的,比如你来自他们的目标院校,那么你“学校”这一项的分数就会比较高,你曾在四大实习过,那么你“实习”这一项的分数也会比较高。2、笔试四大的笔试一般考察文字逻辑题,图形逻辑题,数字计算题。毕马威的笔试是要去现场参加的,会发纸质版的试题册和试卷。毕马威的笔试只有文字逻辑题和数字计算题。文字逻辑题是英文的,给你一段小文章,下面4个题,让你选这一题的描述是否正确,对的选T,错的选F,根据文章无法推断出来的选N。数字计算题是中文的,给你一个商业图表,有可能是柱状图,有可能是饼图,或是单纯的表格,然后每个图下面4个题,去做计算题,8选一。时间很紧张,平均每道题有45秒的作答时间。他们并不要求你都做完,他们会同时考察完成率和正确率,一味地蒙是不可取的。我觉得他们主要是考察你在压力下的表现,一般正确率和完成率都大于60%就可以了吧。其余3家的笔试题就比较相似了。都是采取在线测试形式,全部题目都是中文。主要包括文字逻辑题,数字计算题,图形逻辑题。前两种题型和毕马威的差不多一样,图形逻辑题就是根据给出的几个图形,去推断图形的变化规矩,从备案答案中选择出符合这一规律的图形。其实四大的笔试都仅考察基本的素质,逻辑推理能力,数字计算能力,图形识别能力等,不会考察专业知识。四大的笔试题虽然可能会每年都更新,但其实题型变化不大,几年前的笔试题依然具有参考性。我当时的做法是上应届生论坛四大的版块里,下载了一些经典的笔试,去做,做了很多遍,而且在笔试的那两天,一些早早笔试完的同学会在论坛里发一些关于这次考试的“最新鲜的信息”,我还看到过偷偷把考试现场原题拍出来的。所以笔试这一块,就是去下载笔试题,去训练就好了。我当时下载了大约4-5套比较经典的题目,不看答案做了几遍,后来去参加笔试时,有一部分题依然是原题(尽管我下载的经典笔试题不知道是几年前了),其他的题的解题方法也与下载的笔试题思路相当。训练训练再训练,就会增加你通过笔试的几率。3、M面和Par面每一家M面的流程和内容可能各不相同,但无非都是做案例分析、案例结论的展示、聊天这三部分。Par面则是纯聊天。案例分析:先说我自己准备案例分析所做的工作。我自己因为对做案例分析并没有什么天赋,所以我自己私下找了一些案例来看,来培养感觉,主要参考了vault guide系列和自己网上下的一些美国商学院的案例分析,其实那些案例都是针对咨询公司面试的,和四大的面试还不太一样,主要看的目的就是参考他们的分析思路、所使用的模型以及锻炼英文阅读。在面试真正做案例分析的时候,其实HR们也未必要求你得出多么高大上多么准确的结论,只要你大的思路正确,找出几个基本的论点去支持你的结论,分析过程合理清晰基本就没有太大问题,本来给的时间就短,估计经理们也没有期待能够得到什么吊炸天的结果。然后说一下案例分析的形式案例分析所有家都是英文的。这里先讲毕马威,毕马威采用一个人独自完成案例分析和展示的考查方式,我当时的案例十多页,实在是太长了,看了两遍还是没看懂,就根据文章后面的问题和对案例文章的猜测和理解,套了个模型就给经理做展示了,因为给的论据比较合理,给的方向也对,加上经理比较温和,经理对我还算赞赏有加,这一关就过了。普华永道的案例分析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具体流程和形式可以去应届生论坛求经验。总之,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做好自己,不要刻意的去争当小组领导或是一言不发,做真实的自己就好了。在案例的英文展示环节。需要用英文来讲一讲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每个人讲其中一部分,其实每个人也就1-2分钟的发挥时间。为了在英文展示(也可以理解为英文发言)这个环节不要表现的太差,我在面试之前很多天就开始准备了很多标准的套话,如果我作为小组的开场人该说什么,我作为中间人承上启下该说什么,我作为结论要怎么总结。这些套话我都事先写了很多,并背了下来,这算是对英文不好的人给的一点提示吧,这些套话再加上面试时案例里给的一些词汇,应该刻意去应付英文展示。其实展示的时候可以在草稿纸上做一些备注,上台发言的时候偶尔看一下草稿纸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要照着读。我觉得英文展示的这一环节,表面上是考察你的英文,其实深层次是考察你的精神面貌和自信,装也要装出来自信,自然大方面带微笑的站在展板前吧。经理面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实就是聊天,M面最后的这一环节,其实和Par面的内容基本一样,我就合在一起讲了。一般情况下,M和Par会让你做一个自我介绍,一定要准备中英2个版本,背熟,你准备的每一句话,都要是有凭有据和你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不然等你自我介绍完了,经理或合伙人就这个问题深入问你的话,以他们的才能和阅历,你如果说谎很快就会被他们洞察,后果就是拜拜了。自我介绍过后,其实就是闲聊了,但这些闲聊看似轻松,实则步步杀机。他们可能会问很多问题,或是让你讲自身经历来考察你的某些素质。针对这一环节,我自己事先做的准备工作就是,事先脑中设想了N个他们可能会问我的问题,比如“你为什选择四大啊”、“你为什么选择审计啊”、“你觉得审计和咨询有什么区别啊”、“你为什么不选咨询啊”、“你认为自己有什么优势啊”等等。我设想了很多问题,并且结合自身对四大的理解(前面让大家一定要对四大有一些了解,其作用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结合自身的经历,在本上写出来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这样,无论经历和合伙人怎么问我,用英文问还是用中文问,我都不怕。以上这些工作一定要在面试前做好,因为面试的时间极为有限,你一定要表现最好的自己才可以,一旦某个问题答得方向错误,或是在某个问题上花的时间太久,都会降低你拿到offer的几率,你跟经理或合伙人聊天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0分钟的,你这辈子能否拿到这个offer,这20分钟就决定了!这种事先准备面试问题的方法需要一些前提,就是你对四大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行,知道他们偏好问的问题,了解他们想要看到的素质。当然,我也遇到过事先完全没准备过的问题,只要你自己真的有料,怎么也不会怕啦。所以让大家加深对四大的了解,多去实习,是完完全全有好处的。比如上面我自己举例的几个问题,“你为什选择四大啊”,其实是在考察你的动机,如果你能说出来四大的培养体系,你在四大都能学到什么等等,这些都可以是你喜欢四大的原因,说出这些将是极为加分的项,说明你很了解四大。“你为什么选择审计啊”,在考察你了解不了解审计,适合不适合审计,单纯的说自己是因为学会计专业的就一定要干审计这种话,并不会给你加一分的。以上就是在校园招聘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和提示吧,写的很简单,其实如果你一心想去四大,你自己就会去找如何进四大的办法了,而不是像我看到的很多人,自己不去主动想办法,而仅仅是希望别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去应届生论坛上看看笔试、面试的帖子,自己总结经验,你也会成为四大的面试专家的。进入心仪的公司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相信有很多优秀的人随随便便就来到了四大,四大可能是他们最差的选择之一,但这并不妨碍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方法将会给那些有梦的同学们一个实现他们梦想的机会。希望同学们在毕业季都能收获心仪的offer,也祝你们在未来的路上一帆风顺!
1、五百丁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五百丁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五百丁",不尊重原创的行为五百丁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五百丁编辑修改或补充。
Word简历模板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 (C) 0d.me.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扫码,安全登录
打开 微信 扫描二维码登录
注册账号已注册
验证完后,你可以用该手机号码登录和找回密码
只能使用字母、数字、下划线,6-20个字符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验证码
点击 [ 注册 ] 按钮,即代表你同意
邮箱注册已注册
验证完后,你可以用该邮箱登录和找回密码
只能使用字母、数字、下划线,6-20个字符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点击 [ 注册 ] 按钮,即代表你同意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或邮箱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验证码已发送到手机:138*****0000
手机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验证码
只能使用字母、数字、下划线,6-20个字符
校验码已发出,请注意查收短信,如果没有收到你可以在
秒后要求系统重新发送
亲爱的用户,邮件发送完成,请登录邮箱进行验证
已发送邮件至:service@500d.me
如果没有收到验证邮件,可能是:1.邮件被外星人劫持到垃圾箱了~2.请检查邮箱地址是否正确~女生究竟应不应该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 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网
您现在的位置: &
女生究竟应不应该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来源:知乎
[摘要]“四大会计事务所”在众多财会人心中,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学CPA,进四大”这样的口号不绝于耳。确实,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如果可以买入四大,那么对于财会新人来讲绝对是一个镀金的过程。
  &四大会计事务所&在众多财会人心中,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学CPA,进四大&这样的口号不绝于耳。确实,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如果可以买入四大,那么对于财会新人来讲绝对是一个镀金的过程。
  可与名声相对应的是四大的工作强度,知乎问答&女孩子该不该拼力进四大,从事审计这类高强度工作?&,听听大家的看法
  知乎@Creep Caner
  &被很多人(包括长辈和同龄人)告知,婚姻家庭才是女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我是2014年从某本科(非211)会计系毕业,目前在国内排名前十的会计事务所工作。
  因为从小性格比较独立,并不觉得女生要靠老公才能生活的更好,想得到的东西要自己争取,在工作方面有点儿野心。
  虽然我知道非211本科出身比较low(小时候不懂事,死活不复读,现在好后悔),但是我给自己有一个大约十几年的规划,包括完成cfa、cpa、frm考试,出国深造,跳槽去四大步步进阶,最后能到高端领域工作。
  可是现在身边越来越多人都在提醒我该找对象,该稳定下来,工作跟成家相比,成家更重要一些,女孩子不要那么拼(91年的木有男票很过分吗?)。
  我也慎重考虑了一下,如果按照我的职业规划,确实不太能顾家,先不说以后可能要照顾孩子,单说投行、券商基本在一线城市,而我现在在二三线城市,经常出差,空闲时间还要完成cfa、cpa考试,以后只会越来越忙,谈恋爱还凑合,结婚好像确实是不太可能。
  当然我并不想成为女强人、不婚族,也不想为了结婚放弃我的梦想,该如何处理?
  问题一:我考虑的有偏差吗?偏差在哪?
  问题二:我预想的计划符合实际吗?可能实现吗?(国内事务所&四大&国外进修&&投行)。&
  知乎@匿名用户
  不管投行,会计,还是审计&都只是一份工作。
  应该先想想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划,如果是为了钱,出国深造花的也不少吧&如果不是为了钱,为什么要揪着四大,投行不放?
  还是那句话,一切都只是个工作,为了兴趣工作或者为了钱工作或者二者皆有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为了优越感为了高端光环的话就算了&
  知乎@匿名用户
  女,30岁之前离开一家BB投行。
  目前在一家土鳖中资投资机构,hours比较正常,薪水cut。离开原因如下:
  1. 对容貌有负面影响。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法令纹、面色差;对比同龄女生显老,高档护肤品及定期facial无效
  2. 对健康有负面影响。long hours,定期熬夜通宵,deal来了的时候忙的连上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写字楼空调开太冷,屋外太热,香港潮气重对体质差的人是个考验。之后体检检查出几项重要指标失常
  3. 无法确保足够时间给到家人。和LG异地,每天一个电话,周末视频一下就结束了;对维持长期稳定的伴侣关系不利;父母来看我却经常见不到我,一起吃个饭的时间都不好确保
  4. 性格戾气变重。把对client的怒火不知不觉有转移到生活中,几个朋友有反应我脾气变差外加bitchy
  知乎@皎洁
  作为投行女,我来答一发,嗯,第一次找到答题入口。
  现在是凌晨三点多,我在项目地的酒店床上,发反正睡不着,说两句胡话吧。
  首先,投行到底有多辛苦呢?
  你看我还有心情刷知乎就知道了,并不是天天都要忙死人的节奏,也不至于忙到没时间谈恋爱什么的,不过前提是你要能适应异地恋。
  当然,到要上报的节点确实会忙死人,荣大天天都有不少人通宵的。
  其次,投行到底多长出差呢?
  我base在北京,今天是10.26,上次离京还是9月,打算下周回去一次,因为大降温没有衣服穿了&&
  最后,投行工资好么?
  我只想说&呵呵&&&
  反正我赚的只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是在出差客户负责食宿的前提下,每月房租占到工资一半吧&&
  以上,我认为描述的还算中肯,不知道是哪点吸引题主了,然后如果你还是对投行抱着美好的期待和向往的话,再针对你的问题回答吧。
  1. 内资所,四大,出国深造,进投行的长期规划并无必要,看你想进内资还是外资了,想进内资投行很简单了,好好干审计,多接资本市场的活儿,考下CFA、CPA,3年后就差不多可以投简历了,当然,自身素质要过硬,能让面试官看中;
  想进外资投行如摩根、高盛的话,直接去深造吧(前提是你爹有足够的money并且你能申请到),事务所的经验对申请并没多少用处,内资所赚得前几年之内也很难覆盖你出国的成本&&
  2. 91年没男票过分么?
  答:91年有男票才过分好吧啦&&88单身并且在可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会单身的飘过&&
  3. 券商投行都在一线城市而你现在在二三线城市,不还没成家么,搬到一线不就完了?不过这并不能解决终极问题,详情见上面的&其次&段落&&
  所以你如果打算以相夫教子为主,那就做好事务所做几年跳甲方的准备吧&&事务所也不是长久之计。
  最后,再强调一次,投行真不是啥高端领域&&
  知乎@匿名用户
  工作6年金融行业女来尝试回答回答。这个问题不同的女生是有不同的答案的。先描述一下我接触到的情况。
  工作中和会计事务所,券商,律所打一定交道。项目是ipo和审计,项目上券商的男生女生比大概是5:1,会计事务所的男女比大概是1:1,律所男女比大概是1:2,有可能一定程度上反应ipo项目的强度在不同机构上不同的体现,但也有可能是券商的确薪酬更容易吸引优秀男生导致。
  其实熬夜大家都有的,出差也一样,抓狂程度应该不相上下。项目上离职的男女都有,往往券商的男生是往薪酬更高的券商去跳,女生会转内核或者其他券商的内核。律师事务所的姑娘则会往企业法务跳,或者转去做诉讼业务。
  就我这个比较喜欢享受生活多样化,下班喜欢看电影看演出或者周末出去郊游,希望能够照顾爸妈,希望和老公长相厮守的性格,我应该不会去选择做券商,会计师或者ipo律师了。年龄大了,熬一个晚上一周都萎靡不振。
  常年在各地项目上跑,周末打飞的回家看孩子父母,如果孩子父母不在一个城市,那就只能常年辜负父母了。
  从来吃不了自己做的饭,天天下馆子,其实时间长了也很痛苦的。在外地的时候生病也很无奈,一般买点药自己扛一下,在异地除非是重疾去医院也不容易。
  还有一个小地方,券商的同事往往潜伏着一些有背景的人,这类同事如果情商高做事认真倒不失为是个好帮手,但是如果事与愿违,在一个项目上会很郁闷的。
  当然如果你是个很富有事业心,事业上的成就能够给你带来最大幸福度的话,而且你喜欢在各地出差,出入居住五星级酒店,每天不用自己做饭吃各色美食,更希望获得比一般职业更高的薪酬,券商是个不错的工作。
  不过近几年做ipo的不在像前几年那么金领了,越发金融民工的感觉了。
  提一个我唯一能提的建议,你给自己设计了这么一条艰苦奋斗的路其实很不错的,工作久了,很多人失去了像你这样的奋斗之心,我觉得如果你喜欢你这样的设计之路,不如按照计划走下去,也许当你走到一半或者一大半的时候,那时候会有比投行更适合你的工作出现了。
  工作这几年,有个让自己受用的心得就是曾经付出的所有努力,所有积累,真的会在不经意间回报于你,我相信宿命,但我更相信一个努力的人会在一定程度上让自己的命运有所改变。加油。说实话,工作中遇到的成功女性我觉得比很多男性优秀太多了,希望你能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
  知乎@匿名用户
  题主姑娘这种思维可以说是一种农业经济的思维模式。随着见到的人、见到的事越来越多,我越发觉得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对人们的思维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简直根深蒂固。
  所谓农业经济的思维方式,就是&播种-可以收获-播更多的种-可以收更多的获&,类似的还有&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从此过上幸福生活&,有人管这种逻辑叫&穷人逻辑&,我不是很赞同,与其说是穷人的思维方式,不如说是农业经济的思考方式,核心是稳定的投入产出比率、依赖自然累积。只不过从统计样本上看,农业思维的多数是穷人,穷人多数是农业思维的罢了。这种逻辑的特性可以概况为:线性+静态+预设结果,线性就是只认一条路,静态就是蒙上眼,预设结果就是认定付出就有收获,就是一头俯首耕地的呆牛。这样不行的啊,妹子!
  人生不是线性的,例如,事业上有成就和找个好老公并不对立,二者可以,而且,应该同步进行,顾此失彼就彻底输了。再例如,进入投行并不是只有从国外留学这一条路,目前本土券商投行部都在招人啊,有个CFA、CPA资格、有两年相关工作经验(证券会计师、证券律师、券商营业部也算吧)、情商不低于均值,你把简历发过来,我们部门就一直在招人。
  人生不是静态的,国内投行从政策环境(注册制变革、保荐资格放开)到市场环境(新三板兴起)都一直在变,变化简直是这个社会唯一不变的东西,哪可能有这样一成不变的计划,投行前几年看起来高达上,过几年搞不好还不如四大啊。
  人生不能预设结果,国内事务所&&四大&&国外进修&&投行,你设计的这条路,几乎每步都是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可能),四大一般不从内资所招人,进了四大也没有时间和钱来申请国外进修,投行也很少招一般国外院校的学生,而且你考虑过没有,每一个环节,一旦遇到障碍,耽误个一两年,你进投行的年龄就尴尬了,你进去时不应该比你的直属上级年纪大,比你的直属上级年纪大,一般来说你也进不去了,你说对吧?
  推荐一个小段子给你,建议熟读并背诵全文:&我有一些漂亮又受过教育的姐妹,本来有机会嫁给官富二代,但很多被那些长得不错、有名校高学历、刚毕业在知名外企工作、加班到很晚还健身的男生所吸引。觉得人家上进又有潜力。五六年后,她们悔得肠子都青了。&
  有人问上面段子的意义。老段子了,举这个段子要说明的是&往往很多年轻时义无反顾的选择,过了几年就会被现实艹得体无完肤& ,希望各位准备追逐梦想的少年做好心理建设。
  有很多少年纠结能不能进投行。我指条明路给大家吧,如果不是名校硕士相关专业毕业,先把至少CFA和CPA过掉(或通过司考),再把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先考掉(承销发行+基础知识),这两门考试如果都考不过,我觉得也不用操心太多未来的烦恼了。
  很多同仁在评论里问我个人职业的事,说实话可能由于爱帮忙,经手推荐了很多学弟学妹的简历,有推给自己公司的社招或者暑期实习,有推给熟悉的会计师或者律师的,还有几个推给客户了,成不成的都有,综合感觉下来,职业选择与发展是非常具体的,要结合岗位需求和应聘者个人非常具体的信息,很难凭个三言两语,就给一个具体的意见,一般来讲,应聘者提供的信息越多,能提供的建议越有实用价值,本质上是个咨询的过程,你说是吧。
  谈一点个人的小看法,楼主思维逻辑不错,前面写的蛮有条理的让人眼前一亮,可是怎么感觉后面很草率的就结束了QAQ,是言尽于此给我们留些想象空间嘛。
  知乎上的问题林林总总,这道题我觉得与其说回答题主个人的问题,不如说试着讨论某一类的困境的根源。言止于此,有几方面的原因,除了懒和忙之外,最主要还真是希望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各位,我希望我拙劣的回答能引发思考和讨论,而不是直接端上一碗鸡汤出来。
  不是抬杠,但照这么说,这也是工业思维,稳定的投料,控制的生产条件,稳定的成品率,稳定的出货和库存管理,外企的工厂管理,农场管理都是类似的,也不能说这就是小农经济的思维方式啊。
  这位仁兄说得好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骗你的啦!(怎么可能无言以对嘛),因为很多同仁也指出&你说了那么多不要,到底要怎么样你说一下撒&。
  我以为我说得很细致了,但是看来还是说一下吧:
  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有的一整套框架,这套框架往往是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主要路径,框架的价值在于,遇到问题,能够迅速的依赖既定的路径得出答案,核心是一种经验主义,经验主义的障碍在于面对变化、动态的外部条件下的乏力。(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经济技术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大家都在呼吁打破框架的原因)
  农业经济的思维方式为什么不行,农业经济具有天然稳定的外部环境,风险结构相对简单,这种外部假设和现在社会剧烈的变化存在差异。举个例子:你跑的也许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但现在是在海里了,岸上的那套不是说不能用,但用起来总是有点玄。
  什么思维方式行,农业经济不行,工业经济的思维怎么样?如果不行,服务业经济的思维什么样?真是跪了:&农业经济&的思维方式只是一种代称,思维方式的升级不仅仅代称的升级。那么,目前的经济、技术乃至职业环境,究竟用一套什么框架来面对?
  我建议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解决掉农业经济思维中的看得到的不足之处,多线程,动态调整,关注风险和过程控制。一方面要跳出农业思维的框架,利用资源配置机制、利用杠杆、利用对冲策略、利用委托信托机制,实现从依赖自然累积的内生性增长向外沿性增长乃至变革性增长的转变。为了便于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例,村子里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并不是种地种的最好的一批人,我在另外一个回答中提到&功夫在诗外&,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你想取得超常规发展,就最好不要采取常规路径。与这种思维框架最接近的表述,我觉得是&投资管理思维&,这个道理我觉得不必深说了,如果你的本金低于别人的本金,双方靠储蓄拼利息,你永远比对方少,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你只有采取更丰富的投资策略。
  职业选择乃至人生都是一种投资,投入的是你的青春岁月,回报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这个角度讲,懂投资,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这也是为什么我一个投资银行的从业人员,在这边胡吹职业路径乃至人生策略的原因。(教练,哇靠,我居然把发散到天际的话题硬圆回来了!)
  &投行不是天天加班吗?你还真闲啊&。
  投行也是人好嘛,天天加班早挂了啊(猝死的这么多,存活率应该加入KPI)。其实只要控制好项目进度,投行很闲的啦,不信你看站上有多少投行答案撒(也许这正是我国投行始终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原因,知乎简直有毒)。
  知乎@八才酱
  每当看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想难道那些所谓的不适合女生的工作都靠生殖系统做的?
  周围人让你稳定是因为在他们所能看到的地方那就是最好的选择。但那些人能看到什么呢?
  他们只不过就是那些别人让他们稳定就屈服稳定的人。
  他们想要的只不过是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你到底想要什么和你能承受的了什么。
  你的计划符不符合实际不重要。一旦开始第一步剩下的自然会向合理的方向调整。
  其实有很多女性已经走过相似的路,并且到达了你现在希望达到的地方。
  当然,你身边那些劝你赶紧结婚生孩子稳定下来的人是绝对不会认识这类女性的。
  知乎@倪明
  投行女不请自来。因为刚刚发出一个pitch的方案,掐指一算今天好像能争取10点前回家十分开心。
  遗憾的是自己也没有男票(我一直说服自己是因为人在国外比较难找),而且确实深感投行女找男票的困难,所以比较没办法从这个角度说服你。但是在投行工作快三年,我觉得如果你有那么一个男朋友,你还是有充足时间恋爱的!
  1)熬夜有没有,当然有!忙起来连续通宵3天呀,一个月没有过周末都有。是的就是每天来公司!当然平常要通宵周末可能有机会睡上6-7小时然后再来公司。(其实这也是个例,应该和日本公司没有work from home的传统有关)
  2)但然并卵,我的朋友们依然觉得我每天都在到处玩。因为我的微信朋友圈都是各种吃喝玩乐图,更新频率为一周两次~两周一次不等。我个人十分不惜于把工资用于吃喝玩乐,第一因为需要自己的生活来解压,第二不能否认投行工资确实比大部分工种要高
  3)就算我要做到凌晨三点,这并不代表我没有时间去和(男)朋友享用一顿高大上的中餐/晚餐,顺便吐槽坑爹的猪队友/上司。因为一,你以为投行里工作的不是人吗!不休息怎么做下去!二,一份文案发出去,根据客户的情(智)况(商)不同,你的等待时间可以非~~常~~的长&&这个时候呢,拿上你的小黑莓,你是要去睡一觉还是去吃一顿不是随你嘛~
  4)个人觉得否认男女差异是欲盖弥彰,尤其是投行这种重体力的地方,长时间劳动对女生的身(皮)心(肤)有着非一般的摧残!但是!在劣势的一端一定存在着优势好吗!请利用起这个男女比例大于10:1的工作环境好吗!日期没有更新是不,字体没有调成arial是吗,赶紧跟你的老板们卖个萌呀!做modeling怎么算都配不平了是吗,赶紧找你们team其他modeling做得棒棒哒小伙伴卖个萌呀!能不教你吗!弱智问题尽管问!问完记得星星眼的道谢呀!只要你肯学,肯做(不要想着两颗星星眼过去你就能早回家哟呵呵哒),你就是你们部门的麦当娜!(握拳)什么你问我是部门麦当娜吗?废话我当然是啊!因为我们部门除了秘书只有我一个女生呢呵呵~(娇羞脸)而且你没听说过有些客户叔叔就是比较听女生的话吗!不是让你色诱啦拜托,但是讨到客户喜欢以后老板会多对你另眼相看你造吗!
  所以综上所述,女生完全可以一边谈恋爱一边做个优秀的banker啦!90年出生还没有男票的这么说可能没神马说服力,但明天的光棍节人家要和20+个男生去吃河豚呢!(娇羞脸)好吧仅仅是部门聚会恰巧是明天而已&&
  希望答了这题以后能过有男票!坐标东京小伙伴们做朋友哟!&3333
  ps:日本的投行里出差只有做了officer才会需要,也不大需要应酬,可能和国内有差别。
  知乎@高尔基
  所谓拼,其实是拿时间换钱。而所谓享受生活,是拿时间换得品位,修养,健康等。年轻时过于重视钱而轻视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而真正等将来意识到了这一点,怕是追悔莫及。很多人之所以拼,是因为缺乏安全感。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安全感了。而事实上拼于事只是在逃避,不正视内心的不安而已。根本上能带来安全感的只有自己,内心的平静。
  我不是反对努力,而是反对盲目努力。要拼,也要问问自己为什么拼,拼了会带来什么,失去什么;不拼,会得不到什么,得到什么。
  知乎@茶茶
  题目:歧路亡羊,心的方向答应过写写宁彩,可是当了爸爸,管理的公司多起来,时间很少。
  现在坐在火车上,很快就要没有网了,写写吧,其实有时间,我很想把《大投行家》的人物都写写。前几天我在清华的学生跟我抱怨,推研成功了,又申请了一个实习生项目也成功了,回来申请推研gap year未遂,可是如果实习生项目结束再重新申请又怕没有现在推研的结果好。
  怎么破?
  我想了想,告诉他:你现在是在两个好机会之间选,你觉得踩空了底下是万丈深渊,但你更应该相信自己有翅膀。
  宁彩,是我们这一代人里的优秀女孩,北京土著考上西溪大学,目标明确要做投行,本科毕业就到香港,升任associate和vp,一路坦途。
  她理应很快乐。
  但她更多的时候很彷徨,她在生活中的几个男生之间经常举棋不定,她离开香港的决定是在香港对她没有意义之后,而她在北京遇到问题立刻跑到香港。
  宁彩的人生是很怕做选择的,因为每一次做选择,放弃掉的选择背后所产生的不一样的人生,都会成为她心里的机会成本,在胜选人生前路的每一次坎坷时,哪些放弃过的机会成本都会在心里冒出来,给她无边的挫败感。她非常真实,因为我们很多人,青年时代都是这么度过的。我们一直没有遇到过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在大学毕业之前,我们所面对的选择,都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排序,重点中学,985大学,大学里最热门的专业。
  没有过选择,所以对选择理解的很不深刻。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宁彩的眼里,投行的工作,就像她一路走来的经历一样,是比别的所有工作都&好的&。
  她申请投行,在自己心里,就是又一次高考。
  可是人生的变化迟早会变成歧路亡羊;社会的发展又给我们突然暴发性地提供无数个史无前例的机会。做出这个选择,我会变成什么样?我会得到什么?我会失去什么?她的彷徨,就是我们的彷徨。
  她选择了一种很顺理成章但不是最优的选择方式:选择剩下的最后一条路。仔细想想,是不是。
  她的人生,一直都是&不得不&。因为她优秀,所以每个&不得不&之后,她一样过得很好。直到各种错过,她觉得自己的人生逻辑坍塌了。中间有一年多的情节,小说里没有交代。直到她再次出现,担纲一个基金会,找了很相敬如宾的男朋友,在漫咖啡里和郭柯重逢了。
  我悬着的心放下来,宁彩,终于让你释然了。
  所以,我们就想,投行的工作对一个女孩意味着什么?不意味着什么。
  不要stereotype,每个女孩有着自己的人生,投行的工作怎么样,你自己体会。而且年轻,什么选择都是来得及改的,体验本身更重要。当年刚工作,公司就裁了一大票人,当时心里震惊,暗忖他们的人生难道就这样废了?后来才看到,怎么可能废了,他们到了广阔天地,过的更加丰富多彩。
  你自己长着翅膀,在哪里不开心,飞走就是了。
  趁着年轻,应该把自己的翅膀锻炼好,至于脚底下是不是梧桐树,这很重要吗?
  用心随性,我的人生,就是这么做。希望对你有所参考。
  我的小说《大投行家》里有不少女投行人,其中最让大家喜欢的是宁彩,喜欢到什么程度呢?
  我边写边发,写了没几章,开始有人私信求我高抬贵手,让宁彩过的好一点。。。
  投行工作很辛苦,曾经工作也很光鲜,最近几年招女生越来越多,因为更多的女生符合投行的要求;但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人没有三头六臂,因此默认做投行要有很多牺牲,而这种牺牲,女生是代价很大的,所以有题主这样的问题。我其实不太接受这样的说法,但我不准备直接来回答,我想问一个问题: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投行作为一个工作,一个职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时间老是太紧张,找个时间,我把宁彩剖析一下吧,可能对这个问题是个交待。
  知乎@张索尼娅
  说一下投行女性 30 岁之后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能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吗?非IBD部门、不到30的单身狗好像怎么想都没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硬要类比一下的话本人所在的部门也是工作强度大经常要熬夜加班并且不定期频繁出差的类型。区别可能是出差的特点是频繁短差,大都在一周之内,而不像投行是长差,另外钱比投行少(误)。
  感受啊,真正在状态的工作阶段基本上就是工作机器吧,差不多就是&我们光是活着就竭尽全力了&的感觉。有闲暇的时间拿来睡觉都来不及,连上淘宝买衣服的时间都是奢侈的,哪里有什么生活可言。另外,之前提过的,长期出差确实会给人带来一种漂泊感。
  工作上的忙碌会让人失去善意生活的能力。依稀记得那段时间不只是身体上的疲累,精神上的压力也让人无法保持稳定的情绪,一回到家就容易控制不住地冲爸爸妈妈发脾气,现在想想很愧疚。当时也和小伙伴们笑谈,敝圈的搬砖狗大概都只能在圈内找了,不然圈外的人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会忙成这样,也不一定能包容我们忙的上头时的坏脾气。当然说归说,最后我们依然是单身狗。
  体检过后发现身体很多方面都出了问题,于是果断选择了换工作,兜兜转转算是离开了原来的行业,找到了一个相对兼具成长和稳定的工作。能够找到这份工作的契机就是来源于疯狂工作的年代在圈子里积累的人脉和知识,所以不管怎么说,很感谢之前的经历能够给我站到一个较高的平台去变现资源的机会。当然,我的人生远远没有成功到可以指导题主的程度,也不能算直接回答了题主的问题,仅供参考吧。
  实际上女性可以同时拥有家庭和事业,也可以让二者都顺利发展。2009年,莎伦&密尔兹(Sharon Meers)和乔安娜&斯特罗布(Joanna Strober)出版了《两性相处》(Getting to 50/50)一书,全面回顾了来自政府、社会科学与原始资料的研究,进而得出结论:当父母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时,孩子、父母和婚姻三方面都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数据清楚地揭示,分担经济来源和抚养下一代的责任会减轻母亲的负疚感;若父亲加大对家庭的投入,孩子也会成长得更开朗、更健康。布兰迪斯大学的罗莎琳德?查特巴尼特(Rosalind Chait Barnett)教授回顾了关于&工作&生活平衡&的研究,她发现担当多个角色的女人焦虑更少,其心理上也更健康。职业女性可以收获许多成果,包括更稳定的经济与婚姻状况,更健康的身体,她们对生活的满意度通常也会提高。 &
  知乎@屮爻
  哎,你真的是搞错矛盾主题了,你要面对的矛盾是有没有能力去投行而不是结不结婚啊小姐,你的规划是好的但是你有努力去实现它吗?
  从你的描述我觉得并没有,你只是强调外界因素给自己找个台阶下,这简直是一点都不重要的事,而且和你的梦想一点不冲突啊,我觉得你现在这种心态跟我以前特像,自视甚高又不觉得努力很难,所以总强调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为自己找借口,但是做不好又不甘心,能力配不上野心这简直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了
  知乎@Grace Liang
  有太多的女孩子不像我这样总知道自己要什么,她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在那些特别关键的时刻总是被这女孩子嘛这样的假设一而再再而三的引领向了某个特定的方向,从而泯灭掉了更多的可能性。这其实是一个很不公平的现实,但在这样很不公平的现实面前我们究竟应该做什么,是就要默默的容忍还是说真正的意识到这种现实然后尝试去改变它们。女孩子们不要被这种女孩子的假设限制住了你自身的发展,你要思考一下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然后小伙子们也请你听我说事实上我们所期待的是这样一件事情,叫做在消除针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的同时也让你们享有更加自由的生活,所以事实上女权主义并不是一个特别恰当的表达,更加恰当的表达是什么,是男女平权这件事情,因为性格不应该去决定你的性别,反之亦然。
  这种事情如果你搞明白了我们说到性格,其实你也可以想到。当你被别人指责什么娘娘腔的时候,你也可以很自然的去反驳他告诉他说不是我娘娘腔是你狭隘的自我无法容忍我伟大的不同。所以各位我们所希望的其实是这样一个世界叫做每一个独立的人都有权力决定他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都有权利去选择他的性格,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我觉得这个社会可能会越来越好看。我今天必须站在这里把这些话说给你听,因为我会问自己如果不是我那又该是谁,如果不是今天那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以上摘自我曹兰若冰老师的演讲稿 《女孩子嘛》。
  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我想说我们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更有尊严的活着,没有必要去纠结于别人的看法。等你强大了,其他都不是事。
  知乎@鹤见弥音子
  金融从业8年多,做了5年投行甲方的答一个~
  1、和国内知名券商投行(中金中信中信建投广发西南华泰联合平安国信甚至广州新时代华林九州&&),银行派系投行(瑞银工银国际中银国际建银国际平安浦发&&),华尔街大投行(高盛美林大摩&&),精品投行,投行顾问掮客、隐形投行(很多大佬自己的团队,这个话题改天可以说说,很有意思)&&基本全接触过。
  90%的投行是非常忙碌的。我深夜12点在微信上提问,也有很多人回复。
  2、但路径不是这么死板,而且绕好多弯路。你走的是想象中的投行之路。
  3、幸福生活和忙碌不矛盾。我见过很多投行女,虽然忙的要死要活,但嫁的也不错。放弃乙并不是得到甲的充分必要条件。
  4、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投行只是金融行业的一个子集,金融行业甚至传统行业都有很多赚不错的工作。不要受媒体荼毒,以为投行就是金字塔尖。
  知乎@鱼鱼
  &被长辈告知婚姻家庭才是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事&这种话我听到都会呵呵一笑。首先,我们是独立的一个人,自己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是由我们自己去决定的,而不是所谓长辈告知的婚姻家庭。其次,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上进心人人都有,但是答主见过哪个社会定义正能量的成功人士是靠结婚才获得成功的?最后,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全心全意的为家庭和孩子付出,别和我扯什么亲情和母爱,这样的例子微博天涯上多的是。靠你自己奋斗拿到手的才是最实在的,你是为了你自己而活的。至于所谓的结婚家庭最重要?哪个傻逼爱为别人活就自己去吧,别糊弄这些努力奋斗姑娘。
  知乎@艾圆圆
  第一次答题&各种不会,见谅。
  看到这个题目想来答一下,是因为我跟题目有大致的经历。也是非211,甚至非一本大学毕业的,毕业之后进了会计师事务所,当然进的不是全国前十,进的是一个本地所,业务范围比较小,大部分业务基本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范围内,全国排名在五十位左右的样子,在本地的地位跟天健差不多,最少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算是前三位的样子。然而,目前已经换了工作,考了公务员。
  我想说其实选择什么都是根据自己的状况来的,这个状况包括自身身体状况,能力状况,家庭状况,社会环境状况等等。题主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也应该对自己的选择有一定预期。
  我选择从会所辞职,是因为我很明显感到我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太好了,工作一年半,陆续出现掉头发,肠胃痛,头痛,时常感受到身体的无力感等状况,并且由于工作压力大,脾气不好,常常对身边的那个人发脾气。一起出差的老师,热爱工作,追求高节奏,连开车也不例外,在高速上开到一百六还是一百八(由于对车并不是太了解,对速度也不是那么敏感,所以数字并不一定确切),反正记忆中是很快的,我坐在后面,能感受到车是飘的,当时也比较累,就觉得大概会出车祸吧,然后心里默默的觉得也挺释然的,因为觉得真的好累,(生活)不过了也挺好~身边年纪轻轻的同事,身体也出现了较多状况,长期感冒不能好,常常脖子痛,腰痛,胃痛,会去做拔罐,刮痧等理疗措施。我觉得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现在换了工作之后,我觉得自己现在生活状况特别好,心情舒畅,身体也好了很多。
  说这些就是想告诉题主,选择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例如我,就是觉得那样的工作状态,我的身体,心理都不能驾驭,这确实是我自己的状况。而题主也许就是能够面对工作压力,能处理好自己与家庭的关系,身体状况良好,心里有着能令自己不停前进的动力,那就随着自己的心去追寻吧~但是真的要确定好,自己能不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
  换了工作,我也没有因为不能坚持奋斗而感到遗憾,反而觉得现在的生活更适合自己。我依然会去考注会,想去考司考等。我并不觉得改变选择就让自己要依靠老公了,就不独立了。我也相信,换个选择,我并不会比以前过得差。
  祝福题主,希望你能做出适合自己的理性的选择^_^~
  知乎@AngevinChen
  其实本科的时候想法跟你一样,向往投行光环,职业规划就是非投行不去。所以拼命考cfa和cpa,努力刷绩点,但是现在回头看觉得当时真是出生牛犊不怕虎。
  首先,一份好工作的定义是什么。对大部分人而言,应该就是薪水高,加班少,而且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让你生活得很从容嘛。真的存在这样的工作吗,呵呵,就算有也不是我能染指的&&所以,题主向往投行可能是觉得投行能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做决定的时候应该思考一下其他因素。
  再次,题主可以多了解一下投行人士的生活状态。每个投行的加班强度都不一样,室友现在在投行工作,经常凌晨睡觉,几乎没有任何自己的时间,应酬也多, 同组男生会喝酒喝到吐。评估一下自己是否适合这样加速折旧的生活。我觉得楼上说的很对,不要为了一份工作的光环而草率地下决定,最终支持你走下去的都是兴趣和你要的生活方式。
  女生的选择其实很多,我认识很多优秀的学姐最终都选择了急流勇退。有一个gpa年级一,证书多到爆的学姐去去高校做行政,还有一个学姐拒了中金的offer选择体制内。
  有时候,可能所谓的安宁就是当别人在熬夜加班的时候,你可以放心大胆地睡个安稳觉。
  最后,选择其实是平衡的过程。建议题主多搜集信息,看看在自己身体和能力的最大承受范围内最想要的是什么。
  尚未毕业,只能引用身边人来举例,不妥之处请见谅。
  知乎@匿名用户
  周围人都在劝我,女孩子不要太拼啦,女孩子不要加班太厉害之类的,我父母都是高知(国内名校教授),但是我认为第一,七大姑八大姨劝你不要进投行是爱你的一种方式,毕竟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儿女太辛苦。 所以也不要一味的指责或者将他人的话当耳旁风。一味的一意孤行。
  第二,旁人劝说你不要进投行不要做XXXX,是基于他们对社会的理解,这种观点之所以存在是有它存在的理由。
  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有自己最主要追求的东西,当下年轻的你追求的是事业,然而再过几十年,你也许就追求家庭,追求安逸。在年轻时一味的追求事业可能带来家庭的不美好,身体每况愈下,所以在做决定之前 请想清楚自己到底自己有没有承担这些代价的勇气和魄力。
  说着容易,并不是每个女人都做得到的。很多在四大和投行的人都说过一句话:年轻时用生命换钱,年老时用钱换命。
  第三,说说我自己,我个人在同龄人里面还算有点上进的,我努力考CFA、FRM、CPA、GMAT只是为了自己将来能有更多的选择:你必须有进投行的实力,进不进根据那时自己的想法,自己阶段情况做出最利于自己的决策。
责任编辑:舒米勒
专业阶段网络辅导免费试听
机考模拟训练营 全真体验机考环境
财务成本管理 100元
经济法100元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100元
现在购买网络优惠套餐即可免费获赠对应科目机考模拟训练营全套题库,
培训网项目
7x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400-650-059018 传真:010- 投诉电话:010-
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