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d750配什么镜头好哪一款镜头视角宽广大一点的

EL-Nikkor&常用尼康放大镜头
尼康公司向市场推出了13支焦距40mm至360mm的专业放大镜头,做工精良牢固,镀膜工艺优异,一流的清晰度在专业摄影界一直是有口皆碑。由于EL-NIKKOR
180mm、210mm、240mm、300mm和360mm这5支镜头是专为放制5&7至10&12英寸底片所设计的,使用量很小。所以本文向读者介绍的是常用焦距段的40mm至150mm八支镜头。
  当您初识EL-NIKKOR镜头群时,会被它们精良的做工,非常坚固的镜身,优异的镀膜工艺所吸引,对职业放大镜头的信任感会由衷产生。从40mm至105mm这6支N系列镜头,除了具有常见的光圈照明显示窗外,还有一个尼康放大镜头特有的光圈窗方向调节功能。放大者都知道,当您把放大镜头装在镜头板上旋上放大机卡座上时,有时候会因卡口方向原因,无法将放大镜头光圈窗口对着您,操作起来会感不方便。而尼康放大镜头在上紧镜头板和放大机卡座后,整支镜头还可以稍大一点的、又不至于旋松镜头板的力向左右方向作一节一节地调整,让光圈窗正对着您的视线,这样,操作起来就会很方便。
  另外,135mm和150mmA这两支系列镜头,为了操作者的使用方便,在镜头上还具备了两种镜头板卡口螺纹,即39&1和50&0.75mm两种尺寸,这是通过在50&0.75mm螺纹上套上赠送的一个39&1mm螺纹口的套圈来得到的。因为有的放大机会没有50&0.75mm的专业镜头卡板,如幸福450。这给使用者的确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样的结构我们在施耐德的多支镜头上也可以看到。
  这支对于24&36mm底片而言的放大镜头视角为52°,基准清晰像场直径为43mm,6片4组对称高斯结构,体积为51mm&42mm,重100克,最大光圈为F4,最小为F22,一级定位。尼康公司称最佳放大倍率为10倍,常用倍率为5至30倍,也就是说,最大尺寸为40英寸。
  通过用测光表测量,收小两级光圈到F8时,中心和边缘的亮度差为50%,与罗敦司德、施耐德的40mm镜头一致,但是通过实放分辨率检测片时,最大口径的边缘分辨率要低于施耐德APO40mm/F2.8大口径镜头,缩小一级光圈后,边缘视场的分辨率和反差上升很多,缩小两挡光圈后,中心和边缘分辨率和APO几乎一致,难以看到差别,只不过尼康镜头是在F8时而施耐德镜头却在F5.6。过暗的投影给对焦和放大都带来了困难,因为目前台式中型放大机的最大功率的放大灯泡也只有250
W。过长的曝光时间也会影响照片品质,所以建议一些厂家停产40mm/F4放大镜头。施耐德40mm/F2.8APOHM镜头的问世,不仅给暗房师带来了方便,而且从这支镜头的优异的光学品质来看,40mm的大口径放大镜头的研制生产已经不再是难题了。
50mm/F2.8N
  当您第一次看到尼康的这支放大镜头时,会被它与众不同的外型设计所吸引,前镜片的直径达到30mm,重105克。加上优异的镀膜工艺,体现出的职业味道相当浓。6片4组对称高斯结构,最佳倍率在8倍时,最大倍率为20倍,体积为51mm&39mm。
  由于视场角只有41°,渐晕指数明显降低,只有30%左右,某些镜头会降低至28%,这对放大大尺寸照片非常有利。
  边缘清晰度在全开光圈时就非常好,缩小光圈至F5.6,整个视场的清晰度和亮度的一致性非常好,因此,在放大大尺寸照片时没有必要把光圈缩到F8,以争取尽可能的短曝光时间,避免光漫射对成品照片质量的影响。尼康公司把最佳放大倍率定在20倍,但是经过照片实放,有的照片即使在50倍时,照片仍然有相当好的影调力度水平,没有发灰沉闷的现象,那么,是否尼康公司太保守了呢?笔者就是这样认为的。
  由于尼康独自研磨的镜片高透明度的特性的支持,当把照片放大到40倍时,虽然呈现出的影像质量仍然相当好,但这是不完善的,某些光学指标却没有达到高倍要求。如,笔者在测试中发现一支镜头的弧矢和子午方向清晰度的统一性就不好,虽然弧矢线条有相当高的分辨率,子午方向的线条的清晰度就达不到要求,因此,特别高的倍率仍然需子午和弧矢的反差曲线吻合性很好的超倍专用镜头来放大,以求完美。
  但是,笔者在使用中发现,尼康这支放大镜头将图像尺寸放大到25倍时,光学质量仍然是非常优异的,完全可以接受苛刻的检查,不过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尼康公司能凭借实力,研制一支尽可能完美的最高级50mm/F2.8放大镜头来,以和世界级摄影镜头的光学水准相匹配。
63mm/F2.8N
  这支镜头的视场角为43°,这是对于32&45mm规格的画幅而言的,基准清晰像场为55mm,最佳放大倍率为8倍,常用倍率为2至20倍,体积和重量是N系列中最大最重的,为51&42.5mm,重120克。
  不知为什么,尼康公司设计生产出这样一支规格的放大镜头。用来放大35mm底片,焦距显得长了一些,而对角线为55mm的像场直径有效画幅的规格为32&45mm,这是为什么?至少今天这样的底片规格是不存在的。笔者在几年前由于贪图这支镜头F2.8的大光圈,在没有任何技术资料的情况下,曾经询问过北京一家著名的相机店,是否能够像罗敦司德的WA60mm镜头一样,能放大6&6或6&4.5底片?回答是可以。但是买回来一用,不仅6&6底片不能用,连6&4.5都不能用,基准清晰像场只有55mm,一点多余也没有。
  有一种说法,放大镜头的焦距一定要大于或等于底片的对角线距离,才能保证放大镜头对底片的涵盖能力,其实不为尽然。这种说法今天看来已显落后,因为焦长和对角线距离虽然都以mm为计,但不一定就有一定的关联,视场角完全可以按照光学专家的要求来设计,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大可小。如,135mm镜头直径清晰像场可以做到160mm,60mm的广角放大镜头则可以设计到80mm,50mm镜头则又可以设计到43.2mm,光学专家也有能力把63mm焦距的放大镜头的视场角加大到可以放大6&6和6&4.5底片的幅度。可是这支尼康镜头的清晰像场直径与6&4.5底片的对角线直径竟有约14mm之差,当然不能配放6&4.5底片了。
  镜头做工精美、牢固,镀膜工艺优异,就在清晰像场内而言,清晰度非常好,渐晕也控制在30%左右,如果放大35mm底片时,只有25%。今天看来,这支镜头的43°视角所对应的32&45mm视场的设计意义不大,适用性差。落后的设计必然遭到市场淘汰。而60mm焦距段中,精良的施耐德APO60mm/F4.5HM这支专为6&4.5底片配套的低色散镜头已经问世,使得6&6和6&4.5相机配套的放大镜头的光学素质又大大前进了一步。不过,我们大家还是希望在不久的时候出现一支焦距为60至75mm之间的F2.8、直径清晰像场在80mm的大口径顶级放大镜头来。
  这支镜头是供6&6底片配套使用的,清晰像场直径为80mm,视场角为48°。4片3组天塞型结构,镀膜工艺一般,重仅90克,体积为51&38.5mm,是N系列镜头中最轻、最小的一支。
  经测试,这支镜头在缩小两级光圈后的渐晕指数为50%,没有出现超差的现象,分辨率在中心和边缘视场的统一性方面,令人遗憾,这是EL-NIKKOR群中,光学性能唯一最差的一支。不明白,6&6画幅的相机中,已经有了哈苏、禄莱、玛米亚、勃浪尼卡多种品牌,尼康为何如此不重视?就实力而言,要设计一支高水准的与顶级6&6相机配套的放大镜头在能力上是绰绰有余的。无论如何,这支镜头的光学素质无法与名牌120相机的摄影镜头的光学素质匹配。
80mm/F5.6N
  和许多厂家一样,80mm的放大镜头的清晰像场都已经扩展到了95mm左右,以致成为6&7底片的配套放大镜头。由于是F5.6的小光圈结构,镜头的重量和体积与50mm镜头基本一致,6片4组对称高斯结构,最大放大倍率为15倍,最佳放大倍率是5倍。
  由于视场角已经达到了53°,尽管采用F5.6的小光圈设计,收小两挡光圈至F11后,渐晕指数仍在50%左右。原先我以为这支镜头与罗敦司德80mm/F4镜头相比,可能尼康镜头的视场亮度均匀性会更好一些,但现在看来,缩小两级光圈后并没有很大改善,相反,对焦时视场更暗了。
  在清晰度方面,尼康这支镜头是很出众的,中心和边缘的分辨率一致性很好,影调力度和清晰度的平衡性也无可挑剔,50英寸左右的大照片成品质量仍然相当好,和许多厂家的80mm镜头一样,成为影楼制作照片的主力军之一。
  不过,这支镜头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弱,因为以2500多元的售价购买F5.6光圈的镜头,倒不如以同样的价钱去购买一支大一级光圈的罗敦司德80mm/F4,损失了宝贵的一级通光量是非常可惜的。
105mm/F5.6N
  6&9片幅所配套的放大镜头一直是放大机镜头生产厂家开发研究的重点。罗敦司德、施耐德都有超低色散的APO系列和超倍的G系列这些光学素质超群的顶级镜头供选用。这是因为6&9片幅属于在照相机机种使用的两栖片种,如,有6&9的旁轴取景的技术相机,也广泛用于4&5技术相机上,这些摄影师大多数拍摄一些要求严谨的风光、建筑和广告照片,因此,厂家当然不愿意放弃在专业领域的份额的。
  尼康这支6片4组对称高斯结构的镜头视场角为51°,F11时渐晕指数为50%,基准清晰像场直径为120mm。涵盖84mm的6&9底片绰绰有余。
  在放大率为6倍时,鉴别率检测片的清晰度相当高,F11时整个视场的清晰度的均匀性很好,15倍以内放大质量无可挑剔,和许多专业EL-NIKKOR一样,几乎看不到色差的影响,场曲也非常小。相反,我们至今可以看到有些日本产120中片幅照相机的广角镜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垂轴色差和分辨率的不足,在一些老款镜头上尤其严重。
  关于影调力度和暗部层次也许不少人又要担心起来了,尼康放大镜头是否也是硬梆梆的,暗部墨黑一团,反差大得没有层次?笔者曾经不止一次重申,各种品牌的摄影放大镜头的影调力度的表现是非常微妙的,差别不可能大得让一般的使用者看得如此泾渭分明。影响影调力度和暗部层次的表现最为重要的是来自于摄影光比和冲洗、材料方面的因素,只要稍之增加或减少一点曝光和显影时间,这种轻微的差别就会完全破坏掉。使用尼康和德国镜头都有可能拍出硬梆梆和灰暗的图像来,权威的测试报告从来就不会对哪一个生产厂家的光学产品作没有客观依据的主观评论,或者轻易褒贬某一品牌的光学产品。在这一方面,光学专家都是极其严谨、负责的。而在我国,敢下定论的“专家”实在太多。当然,德国的光学产品的确是世界一流水准,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笔者一直认为,日本的名牌光学产品与它差距非常微小,这种差别对使用者来说,难以看出。相反,大家都不要忘了,大多数的拍摄机会对于摄影者来说,因许多原因都无法达到镜头固有的最好光学水准,再去追求那一点点分辨率差别实在没有意义,只有认认真真地用好你手中的镜头才是最为重要的。
135mm/F5.6A
  目前还不清楚尼康公司为什么从135mm焦距开始,将4&5英寸以上底片规格的放大镜头定为A系列的含义,是不是指APO技术?不过我们看到这几支昂贵的镜头镀膜工艺都相当优异,几乎倾注了尼康NIC技术的最高水准,如180mm/F5.6是笔者第一次看到反射几乎无的放大镜头。读者都知道,如果将您的放大机镜头装在放大机上,升高后由下往上看,镀膜工艺没有达到十分好的镜头就能看到底片影像在镜组玻璃上的反射,而180mm/F5.6这支镜头就几乎看不到一点图像反射!这是世界顶级水平的镀膜工艺的展示。除此之外,从135mm焦距起,镜头的体积和重量猛然增加很多,同规格焦距的镜头都要比别的厂家大得多,所有技术符号、标志全部是模压铸刻,而不是N系列那样印刷上去的字体,镜身材料全部采用金属,看不到一点塑料零件,镜头做工相当细腻且坚固,笔者经常看到一些二手器材店里伤痕累累的EL-NIKKOR镜头,光学素质仍然没有一点改变,这主要归功于它那铁打的“筋骨”,并且,从180mm/F5.6开始至360mm/F5.6的5支镜头中都是超大基准清晰像场的宽视场设计,如300mm/F5.6基准清晰像场已达410mm,足够容纳10&12英寸底片的放大和制版,而放大8&10英寸的底片只需240mm的焦距就足够了。
  135mm这支镜头是为4&5配套的,视场角为53°。基准清晰像场为160mm,刚刚达到4&5英寸对角线直径,前置滤镜为52&0.75mm。有39&1mm和50&0.75mm两种螺口供不同的镜头板选用,重量为190克,体积为47.5&56mm。
  135mm这支镜头镀膜工艺要稍逊于150mm/F5.6镜头,但是视场亮度均衡性仍然很好,对于4&5底片达到了中心和边缘的50%光比(F11时)。众所周知,4&5技术相机不少的配套摄影镜头,中心至边缘视场的光衰落都比较大,尤其是广角和超广角镜头,以致厂家都会提供一枚由边缘向中心的渐灰镜来抵消视场亮度的不平衡。那么,以135mm/F5.6这支镜头50%的渐晕指数是一个相当适宜的指数,其实读者应该知道,放大机镜头生产厂家在50°至54°的视场角放大镜头都会把渐晕指数控制50%左右,而视场角41°左右的放大镜头都会把渐晕指数控制在30%,这是一个光学规律问题。
  就分辨率而言,最大口径时边缘视场出现了轻度柔和,清晰度有所下降,F11时,整个视场清晰度非常好,由于玻璃透明度高,还原的影像没有一点混沌之感,鲜明高饱和色彩和有力的影调力度体现出了一支专业放大镜头高水平的光学品质境界。尼康公司把这支镜头的最佳倍率定在5倍,最大倍率在10时,笔者将底片放大12.5倍,图像反差仍然没有一点受损,线条仍相当清晰。
150mm/F5.6A
  在我国市场上,尼康这支镜头不便宜,6000多元的售价已经接近罗敦司德同规格超倍的G镜头价格,不过当您拿起这支重达210克的镜头时,就会看到尼康技艺的精华所在:前镜片直径宽达38.5mm,镜长为50.2mm,直径50mm,优异的镀膜工艺无论对着强光,还是平淡的光线,几乎看不到一点反射,镜组玻璃已经非常接近透明无色的程度,专业品味非常高。
  由于视场角已在51°,因此与53°的135mm镜头相比,渐晕指数几乎没有改变,都控制在50%,但是基准清晰像场却延长到了180mm,这对改善边缘视场的清晰度有利。
  全孔径时,视场清晰度基本上和135mm镜头一致,边缘视场的清晰度很微弱地比135mm镜头好一些,收缩两级光圈至F11时,这两支镜头的表现力基本一样,都十分清晰锐利。
  高水准的镀膜工艺给我们的放大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严格地说,这是许多读者包括本人还不十分清楚的问题。为此,以单层镀膜的RODAGON105mm/F5.6和中等镀膜水平的尼康135mm/F5.6A以及这支镜头作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对比放大检测,看看顶级镀膜工艺给我们改善了什么。取一张色彩和细节丰富的35mm人像底片,把三支放大镜头的工作光圈都定在F11,标准曝光时间为4.3秒,照片尺寸为8英寸,放大倍率约5.6倍,由于三支镜头的焦距不同,在立柱上的高度会不一样,但是统一的光圈
值和倍率给予画幅的光照度应是一致的。
  笔者发现,如果以4.3秒的曝光对于中等水准镀膜工艺的135mm镜头是合适的时候,单层镀膜的105mm罗敦司德镜头就不足够,约欠曝10%,而尼康的150mm镜头则过曝10%,这样,镀膜工艺优异的镜头和单层镀膜镜头之间约差了20%的曝光量,这种差异在摄影上对彩色负片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放大中则影响较大,过曝和欠曝20%的照片就是废品,而增加的20%的曝光量则又是非常宝贵的。
  原来以为单层镀膜镜头的色彩再现会不如多层镀膜的镜头,经过测试,发现这方面的差别非常微小,当把105mm的镜头放大时欠曝量追平到150mm镜头的曝光量时,之间几乎不存在色彩差别,实际应用上是不存在影响的,为此,我们可以在玛米亚7的中焦150mm/F4.5摄影镜头上,看到似是极其简单的镀膜现象,结果拍出来的照片色彩却异常饱和并且有相当高的清晰度。
  以此看来,优异的多层镀膜工艺带来了最小的光量损失和最佳的色彩平衡,而清晰度的改善,笔者认为最为根本的、影响最大的是光学玻璃本身的品质,高清晰度的单层镀膜105mm的罗敦司德和玛米亚7配套中焦150mm/F4.5就是例子。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单层镀膜镜头都是好镜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请输入要查找的产品名称
当前位置:
尼康大光圈镜头镜头报价
尼康大光圈镜头镜头报价
镜头定位:
镜头类型:
镜头卡口:
已选条件:
共16款产品
共16款产品
镜头定位:全画幅;镜头用途:广角镜头;应用类型:大光圈镜头;镜头结构:11组14片(包括2片低色散ED镜片,3片非球面镜片以及带纳米结晶涂层或氟涂层的镜片);最大光圈:F1.4;最近对焦距离:约0.28m(至焦平面);滤镜直径:77mm;视角:尼康FX格式数码单镜反光照相机:约75°;尼康DX格式数码单镜反光照相机:约53°;光圈叶片数:9片(圆形光圈孔);重量:约645g;
暂无经销商报价
提供美丽虚化背景的大光圈定焦中远摄镜头
镜头定位:全画幅;镜头用途:广角镜头;应用类型:大光圈镜头;镜头结构:8组11片(1片ED镜片,1片非球面镜片);最大光圈:F1.8;最小光圈:F16;滤镜直径:58mm;卡口:尼康F卡口;重量:305g;
镜头定位:全画幅;镜头用途:标准镜头;应用类型:大光圈镜头;镜头结构:6组9片(包括2片非球面镜片),采用纳米涂层;最大光圈:F1.4;最小光圈:F16;滤镜直径:72mm;卡口:尼康F卡口;重量:385g;
镜头定位:全画幅;镜头用途:标准镜头;镜头结构:6组7片(含1片非球面镜);最大光圈:f/1.8;最小光圈:f/16;滤镜直径:58mm;重量:185g;
镜头定位:全画幅;镜头用途:广角镜头;应用类型:大光圈镜头;镜头结构:11组13片;最大光圈:F1.8;最近对焦距离:20cm;滤镜直径:77mm;视角:尼康胶卷单镜反光与FX格式数码单镜反光照相机:94°;尼康DX格式数码单镜反光照相机:70°;卡口:尼康F卡口;光圈叶片数:7片;重量:355g;
镜头定位:全画幅;镜头用途:中长焦镜头;镜头结构:9组9片;最大光圈:F1.8;最小光圈:F16;滤镜直径:67mm;卡口:AF卡口;重量:350g;
镜头定位:全画幅;镜头用途:中长焦镜头;镜头结构:9组10片(含纳米结晶涂层镜片);最大光圈:F1.4;最小光圈:F16;滤镜直径:77mm;防抖:不支持;重量:595g;
镜头定位:全画幅;镜头用途:广角镜头;镜头结构:7组10片(含一片非球面镜);最大光圈:F1.4;最小光圈:F16;滤镜直径:67mm;重量:600g;
镜头定位:APS画幅;镜头用途:广角镜头;镜头结构:9组11片(包含2片非球面镜片);最大光圈:F1.8;最小光圈:F16;滤镜直径:67mm;重量:330g;
镜头定位:APS画幅;镜头用途:中长焦镜头;镜头结构:9组13片(3片ED镜片,1片超级ED镜片);最大光圈:F2;最小光圈:F22;滤镜直径:52mm;防抖:支持;重量:2930g;
镜头定位:全画幅;镜头用途:中长焦镜头;
镜头定位:全画幅;镜头用途:广角镜头;镜头结构:10组12片(2片ED玻璃,2片非球面镜片,纳米结晶涂层);最大光圈:F1.4;最小光圈:F16;滤镜直径:77mm;防抖:不支持;重量:约620g;
镜头定位:CX画幅;最大光圈:F1.2;卡口:尼康1卡口;
暂无经销商报价
镜头结构:19片13组(包括3片ED镜片及1片Super ED镜片);最大光圈:F2.0;最小光圈:F22;滤镜直径:52mm;卡口:尼康AF卡口;重量:2900g;
镜头定位:CX画幅;镜头用途:标准镜头;镜头结构:6组8片;最大光圈:F1.8;最小光圈:F16;滤镜直径:40.5mm;重量:72g;
共 1 页,到第
尼康镜头最新评测
尼康24-70mm F2.8 E VR是尼康最新的“大三元”标镜端。新的24-70mm镜头不仅加入了大部分消费者期待已久的防抖功能,并把最新的电磁光圈技术也一同加入。与前一代24-70mm相比,新一代24-70mm F2.8 E VR采用了全新的光学镜片结构,加入了全新的HRI高折射率镜片,并且使用了非球面ED镜片等技术。不过,新版尼康24-70mm F2.8 E VR镜头坐上了最大体积24-70mm F2.8之位,尺寸约为88x154.5mm,整体体积比自家70-200mm F4 VR还大。
时隔多年,尼康终于更新了35mm F2 D,全新的35mm F1.8G拥有更大的光圈,搭载了SWM超声波对焦马达,全新的8组11片镜片结构,包含了ED与非球面镜片,用料比前作更好的。不过,相比35 F2D,35mm F1.8G的定位稍微高了,主打性价比高性能定焦镜头。因此,我们可以更期待它的成像表现了。
从规格来看,50mm F1.4 ZA使用了著名的PLANAR 5组8片的镜片结构(即双高斯结构),同时使用了SSM静音对焦马达等配置。不过,这支作为目前市场上价格最高的50mm F1.4镜头,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笔者这次找来了佳能的EF 50mm F1.4、尼康 AF-S 50mm F1.4G和蔡司 50mm F1.4 ZE,3款最常见的50mm F1.4镜头,来为大家解析一下,这支50ZA的魅力在哪?
一直以来,尼康的恒定光圈中长焦镜头都只有F2.8光圈这一规格,很多用户都期待尼康能像佳能那样,把70-200mm这一焦段的镜头分成两条产品线,一条是走恒定F2.8高性能方向,一条是走F4轻便方向。而尼康也回应了用户的需求,推出了AF-S 70-200mm f/4G ED VR,不过与恒定F2.8的大竹炮对比评测的过程中,70-200/4的表现可算是逆天了。
相对于70-200mm,200-400mm这一焦段的镜头是十分少见的,但尼康200-400mm镜头已经发展到第二代了,整体性能更上一层楼。尼康AF-S 200-400mm f/4G ED VR II与旧款相比,增加了纳米结晶涂层镀膜,VR防抖为第二代,从画质、对焦以及防抖各方面来看,都属于神台级的镜头。
尼康1系列是尼康初试无反/单电相机领域的全新系列,与坚持了几十年的F卡口相比,尼康1使用了完全重新开发的、法兰距极短的卡口,让与之搭配的四款镜头体积得以大幅度缩小,提升了整体的便携性,同时也保持了尼康一贯对画质的追求。这次我将会试用尼康1系列现时四款镜头,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色。
尼康AF-S 18-300mm f/3.5-5.6G ED VR是一款适用于尼康DX非全画幅单反机身的超大变焦镜头,这是全球首款具备16.7倍变焦能力单反镜头。这支镜头最大卖点就是它的16.7倍变焦,因此画质难免被消费者怀疑。另外,具备4档补偿能力的第二代VR防抖和3片ED、3片非球面镜,实际测试下来,这支镜头的表现相当不俗,甚至比18-200mm的表现更好,关于这点,敬请细阅后文的介绍。
尼康AF-S 24-85mm f/3.5-4.5G ED VR是一款适用于尼康FX全画幅或DX非全画幅单反机身的变焦镜头,以较低的售价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实际测试下来除了边缘画质下降较大、畸变和暗角较为明显之外,24-85VR其余方面都表现得不错,配合相对低廉的售价后显得性价比突出。
尼康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在单反相机的新品发布方面十分给力,又到了全幅新品的发布潮,在高端单反相机方面,尼康发布了顶级单反D4,以及高像素全幅单反相机D800,受到了各界的好评,同时也发布了众多单反相机新镜头,而在今年发布的广角定焦镜头28mm F1.8G就是一只备受期待的定焦镜头。
尼康AF-S 85mm F1.8G是伴随着D4同时发布的镜头,能够伴随一款旗舰级单反一同推出的镜头,通常都是品质过硬的。在85mm这个焦段上,尼康终于也全部完成了D到G的更新,与50mm一样,都达到了4款镜头,不过本次只针对性价比更高的85mm F1.8规格的两支镜头进行评测。
从定位来看,尼康AF-S 16-35mm f/4G ED VR(后文简称:尼康16-35G)是弥补了尼康在“小三元”系列镜头的缺失。16-35G搭载了宁静、高速的超声波对焦马达,第二代VR防抖系统,并且具备了3块非球面镜片,2块ED镜片,加上尼康特有的纳米结晶涂层和金圈级别的定位,即可预测该镜头的成像表现绝对不会差。而具体表现如何,下文将为大家作出介绍。
尼康AF-S DX marco 40mm f/2.8G(后文简称:40微)是尼康最新的微距镜头,定位于入门级别,专为APS-C尺寸的数码单反而设。40微搭载了宁静、高速的超声波对焦马达,采用7组9片的镜片结构,但并没有加入ED镜和非球面镜片。而价格方面40微是目前尼康镜头中最便宜的微距镜头,售价不足2000元。那么40微是否“微距无弱旅”呢?下文将为大家作出介绍。
尼康(Nikon)镜头新品
镜头品牌报价大全
全国尼康镜头经销商促销
您看过的产品
热门城市:
甘肃省兰州
H湖南省长沙
湖北省武汉
海南省海口
河南省郑州
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唐山
黑龙江哈尔滨大庆
J江西省南昌赣州
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
吉林省长春
L辽宁省沈阳大连
N内蒙古呼和浩特
S上海市上海
四川省成都
陕西省西安
山东省 济南青岛烟台
山西省太原
T天津市天津
X新疆乌鲁木齐
Y云南省昆明
Z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
加载中,请稍候...
热门尼康镜头点评
最满意:原厂头的对焦速度快&,&色彩还原真实&,&500mm端f/5.6中心与边缘的成像锐利力度差距甚小&,&这点就是恒定f5.6的优势所在!变焦环宽广&,&旋转平滑阻尼适中手感佳&,&且阶梯式的设计有利于摄手识别与盲操作&,&考虑到人性化的设计与优点.500mm端的超远摄焦已经可满足80%的拍摄题材与环境(不论市区/公园/人像/或是其它赏鸟胜地...等)和2300g的重量在目前所知超长变焦镜头中并不是最重的.防抖功能表现超佳非常适合手持拍鸟,对焦快,精,准,尼康Nikon&匠心之作且不到八千的高CP价格更是首选.
最不满意:无防尘防滴设计对于户外拍摄鸟类的环境是一大考验!
其它描述:非常超值的超长焦镜头&,&500mm端暗角不明显,是支扎扎实实的打鸟神器!
优点:看介绍还不错,看对焦环像是个手动优先对焦,成像看MTF线图应该很不错了。
缺点:刚上市价格偏高。
总结:还没评测,抗鬼影,暗角,畸变,防尘还不知,16-70就好了(长出那10MM作用不大),应该是个好头。
双12京东入13594蚊,很好.
比上一代优秀很多,对焦快速,宁静,准确。色彩更加自然漂亮。重量减了。做工精细。配上D5出片质量更高。
尼康镜头行情
尼康AF-S600mm F4E FL ED VR使用镁合金作为镜筒材质,在保留了镜头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同时,使镜头很轻便,支持VR防抖功能,相机震动补偿效果很好,使取景更简单。商家报价为62200元,是入手的好时机。
尼康 AF-S600mm F4E FL ED VR是一款入门级全画幅远摄镜头,作为一款超远摄镜头,设计的光学系统提供f/4最大光圈。其采用光学设计以3片 ED(超低色散)镜片为特点,使色差最小化,提供无懈可击的影像素质。现在商家鼎祥数码批发中心有促销活动,报价62200元,有需要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
尼康 AF-S 尼克尔 70-200mm f/2.8E FL ED VR是一款尼康F卡口的中长焦镜头,采用18组22片结构,整体较为轻巧;镜头最前端采用尼康氟涂层,提供良好的防污能力和抗剥离性能。商家报价为14500元,是入手的好时机。
尼康400mm F2.8E FL ED VR是一款超长焦镜头,镜头为11组14片设计,配备了SWM驱动马达以及VR光学防抖系统,后者可以降低3档的快门速度仍能获得锐利影像。该镜头最近对焦距离为2.9m,对角线视角为6度10分,最大放大倍率为0.159倍,适合拍摄一些远处的景物,并能够得到锐利的图像,是专业摄影师经常使用的一支镜头。北京商家报价为65000元,入手价格非常优惠。
尼康 AF-S600mm F4E FL ED VR是一款超远摄镜头,适用于全画幅单反,采用的光学系统提供f/4最大光圈。其采用的光学设计以3片 ED(超低色散)镜片为特点,使色差最小化,提供无懈可击的影像素质。它使用镁合金作为镜筒材质,在保留了镜头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同时,使镜头很轻便,支持VR防抖功能,相机震动补偿效果很好,使取景更简单。商家报价为65000元,是入手的好时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康镜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