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趋势,舶来品网红共享经济 风口下的MCN到底是个啥

国内的网红经济在炒YouTube的MCN概念,中国版丁日不是梦?
“网红”火,火到无人不谈。出门走走,发现因为“网红”的火热,“MCN”这个词正在国内被炒。
大家都是被时代弄潮的儿,以防万一,在此普及一下“MCN”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它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因为最近国内网红比较红,所以又吹起了这股风。
在介绍MCN之前,先介绍下YouTube的频道。#毕竟国内用不上,也许是个盲点
YouTube上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频道,用户可以通过订阅频道,以收看一个频道下面的视频内容。这些频道可以是一些内容类别,比如,音乐、电影频道等;也会有官方入驻到YouTube,并建立官方频道,比如湖南卫视芒果TV官方频道、WallStreetJournal等;当然也会有众多原创频道。
YouTube鼓励你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平台推出“合作伙伴计划”,内容创作者可以通过和平台签订这个协议,承诺为平台生产内容,同时平台会与该用户进行收益分账: 用户可以在符合条件的视频中展示相关广告,赚取收入。
签订合作伙伴计划后,内容创作者还可以选择是否签订MCN协议。
MCN的全程为Multi-channel Networks,中文翻译过来为多频道网络,指代帮助内容创作者提供商业化变现的组织。MCN多由经验丰富的好莱坞制作人创立,兼有内容管理、明星经纪、广告代理等职能。
简单来说,你可以将MCN看做是YouTube频道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中介,MCN的服务包括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数字版权管理、商业化变现、目标受众的培养、交叉推广、品牌赞助、营销等。这样一来,视频创作者就可以专心做内容,不用担心收入问题。
这些做MCN的公司,可以与内容创作者沟通广告及赞助的分成比例,作为自己的服务费。
你也可以把MCN理解为一个人才机构,签约YouTube的内容“网红”,帮助他们招揽广告和赞助,以换取收入分成。不过这笔分成通常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因为谷歌会拿走广告收入中的45%,MCN与内容创作者要就剩下的55%的广告收入进行分成,因为YouTube上的广告往往价格并不高,因此如果内容创作者引入MCN,也不见得是可以提高收入,搞不好收入还不如以前。
另外,MCN之间也会有竞争,其中最受欢迎的往往是既可以为视频创作者联系广告主,还能够提供品牌孵化服务,提高一个内容生产者的名气,也就是帮助他们进一步成为网红。
目前,YouTube Top100的频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隶属于某一个MCN。据2015年6月数据,YouTube上的MCN公司的视频浏览量排行如下:
在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MCN公司Maker Studio,它拥有5.5万个频道,每月收看量达55亿次,节目包括《Epic Rap Battles of History》、《The Getup》、《Pew Die Pie》等,旗下拥有多个垂直节目,包括游戏&体育、生活&潮流、美妆、娱乐等。
Maker Studio旗下签约了数万网红,据介绍:
“小网红会得到公司提供的支持,包括专业技术,课程培训,他们需要自我管理通向中级网红;而中级网红开始帮公司实现简单的商业变现,也就是接单子;最后,那些大网红或者成为大网红的人会被当作IP打造,同时被鼓励内部创业,包括个人工作室的成立或者app的开发。”
它在2014年3月被迪斯尼以5亿美元收购,华特·迪士尼的执行副总裁凯文·迈尔认为,在Maker Studio的帮助之下,迪斯尼可以在YouTube上面建立更新鲜的节目,以吸引年轻用户。
YouTube上面的网红,除了可以拿到视频的贴片广告和赞助分成,同时还会为商品代言,赚取代言费,甚至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而国内的网红变现模式相对单一,绝大对数网红依靠电商渠道变现。
有文章介绍,目前中国95%的网红都处在不赚钱的状态,文章提到:
有5%的网红,单集播放量在300万以上,每月CPM分成费用至少5万+,广告定制/植入等费用10万+,月收入基本在20万以上;
约10%的网红,单集播放量150万-200万,靠CPM分成基本可以cover成本,基本无广告植入费用;
约85%的网红,单集播放量50-100万,入不敷出,基本靠着热情或是兼职做内容。
现在国内“网红”制正在起步,很多平台都有意向引入MCN制度,围绕“网红”建立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现在不好说,但未来可能我们也可以有个从网红变巨星的Justin Bieber。
关注微信公众号虎嗅网(huxiu_com),定时推送,福利互动精彩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网红经济基础扩大 超九成“头部红人”签约MCN_凤凰资讯
网红经济基础扩大 超九成“头部红人”签约MC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网红经济基础扩大 超九成“头部红人”签约MCN
2017超级红人节
讯 6月16日,由微博和荣耀联合主办的2017超级红人节在上海举行。艾瑞发布《2017网红生态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网红经济的基础继续扩大,除粉丝规模显著提升外,网红的商业化变现能力也不断增强。同时,MCN(经纪公司)成为网红经济的商业枢纽,超过90%的“头部红人”与MCN签约,网红与MCN签约的整体比例提升到35%。
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红孵化基地,微博宣布,将从账号孵化、内容传播、机构运营、商业变现等各个方面继续助力网红生态的发展壮大。同时,微博还与时尚芭莎、艾瑞联合发布《中国红人价值榜》,首次对网红的价值做出综合评价。
网红微博粉丝规模逼近5亿,商业模式多元化
白皮书数据显示,截止今年5月,网红在微博的粉丝总量达到4.65亿,比去年同期增长20.6%。随着移动互联网向低线城市普及,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在网红粉丝中的占比也保持增长,达到54.1%。
网红粉丝对泛娱乐领域表现出更高的关注度。统计表明,网红粉丝中有65.7%同时关注搞笑幽默内容,关注娱乐明星相关内容的也超过一半。时尚、电影、美食、美妆等领域,也进入网红粉丝关注内容的前十名。
直播和短视频对网红粉丝表现出更强的吸引力。2016年10月到2017年5月,微博上美食和游戏领域直播的日均观看人数增长超过300%,时尚、美妆领域直播的日均观看人数增长也超过100%。在短视频方面,2017年3月网红原创短视频的播放量同比也增长209.4%。
网红的商业变现能力也不断增强。作为线上变现的重要模式,网红电商在过去一年里高速发展。微博橱窗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网红电商累计月日均交易额超过54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6%,在售商品数增长171%。此外,网红通过代言、演艺、培训等线下渠道变现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中国红人价值榜上线,打造权威评价标准
随着网红经济基础和规模扩大,建立行业评价体系的需求开始凸显。界定标准模糊、运营平台分散、变现模式复杂等现状,决定了对网红做出全面的价值评估需要整合大量资源。正是基于这种现状,微博与时尚芭莎、艾瑞联合推出《中国红人价值榜》,通过对全网数据的分析,建立全面的网红价值评估体系。
这一榜单的数据维度包括网红的传播能力、互动能力和商业变现能力,涵盖了社交平台粉丝影响力、全网内容传播能力、电商GMV、广告代言收入和粉丝付费收入等数据指标。
评价体系的建立,将推动网红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网红经济在经过2016年的爆发之后,产业链的发展也开始趋于完善。《白皮书》中指出,网红产业的分工更加明确、变现图谱日益完善,平台、MCN和网红的利益趋于一致,将有助于提高变现效率。
MCN枢纽地位显现,引资本追逐
在这个过程中,MCN逐渐成为网红经济的商业枢纽。相对于网红个人,MCN在IP孵化、营销推广、运营和商业变现方面都表现出明显优势,扮演着连接平台、网红、粉丝和商家的重要角色。在网红产业链中,MCN一方面通过与平台的合作获得资源支持,更高效的分发内容,一方面为网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并通过标准化的方式稳定输出优质内容,实现网红的“批量化生产”。网红平台也随之建立起更活跃的生态,形成了三方共同获益的局面。
得益于这种枢纽地位,MCN的发展空间被广泛看好。今年仅微博合作的MCN就达到480 家,同比增长220%。同时,IDG、红杉资本、真格基金等投资机构相继在MCN领域进行投资,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也通过投资进行布局。
垂直领域网红潜力爆发,推动MCN细分化与IP化
随着网红经济从爆发期进入全面发展期,网红的垂直化和MCN化,以及MCN的细分化和IP化,成为网红行业的发展趋势。
《白皮书》中指出,在泛娱乐领域网红进入成熟期的同时,垂直领域网红也快速增长。微博的数据则印证了这一点。在美食、游戏、音乐、萌宠、母婴育儿、电影等领域,更多专业用户转型为网红。仅美食领域,过去一年里的用户规模就增长70.3%,阅读量增长达到85%。今年年初才发布第一条创意视频的@办公室小野,目前视频播放量超过1000万已成为常态。
垂直领域网红崛起,使“头部红人”的规模获得更快增长。微博上粉丝规模在10万人以上的网红较去年同期增长57.3%。同时,头部红人也更倾向于加入MCN。数据显示,头部红人中超过90%已经与MCN签约,而网红与MCN签约的整体比例也提升到35%。
随着网红的垂直化和MCN化,MCN也开始在细领域打造品牌影响力和构建 IP 矩阵。@办公室小野所属的MCN洋葱视频,就已经推出@办公室小作等基于同一场景的IP,并开始运营办公室、校园等细分场景,并试图构建多场景的IP矩阵。随着流量获取成本不断提高,细分行业和构建IP矩阵可以给粉丝提供更多内容,可以帮助MCN更好的拓展用户规模。
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红孵化基地,微博也将从账号孵化、内容传播、机构运营、商业变现等各个方面助力网红生态的发展壮大。今年微博已经将与MCN合作的领域扩大到40多个垂直行业,以期加速推动网红的MCN化。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微博与电商、视频、直播领域的40多家合作方举行了现场签约授牌仪式,将持续赋能网红和MCN,推动网红经济规模扩大。
作为网红领域每年规模最大的活动,超级红人节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举办。微博不但积极完善网红经济的基础平台,还积极引导行业趋势和构建行业标准,推动网红行业生态的完善。随着网红经济的发展壮大,微博作为网红孵化和变现平台的价值将进一步显现,微博的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也有望更加活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29528
播放数:289719
播放数:5808920【图文】2017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2017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
助理工程师|
总评分4.2|
浏览量21106
用知识赚钱
&&2017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网红经济基础扩大 九成“头部红人”签约MCN|网红经济|2017超级红人节|MCN经纪公司_新浪教育_新浪网
网红经济基础扩大 九成“头部红人”签约MCN
  原文标题:网红经济基础扩大 超九成“头部红人”签约MCN
2017超级红人节
  6月16日,由微博和荣耀联合主办的2017超级红人节在上海举行。艾瑞发布《2017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简称“报告”),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网红经济的基础继续扩大,除粉丝规模显著提升外,网红的商业化变现能力也不断增强。同时,MCN(经纪公司)成为网红经济的商业枢纽,超过90%的“头部红人”与MCN签约,网红与MCN签约的整体比例提升到35%。
  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红孵化基地,微博宣布,将从账号孵化、内容传播、机构运营、商业变现等各个方面继续助力网红生态的发展壮大。同时,微博还与时尚芭莎、艾瑞联合发布《中国红人价值榜》,首次对网红的价值做出综合评价。
  网红微博粉丝规模逼近5亿,商业模式多元化
  报告数据显示,截止今年5月,网红在微博的粉丝总量达到4.65亿,比去年同期增长20.6%。随着移动互联网向低线城市普及,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在网红粉丝中的占比也保持增长,达到54.1%。
  网红粉丝对泛娱乐领域表现出更高的关注度。统计表明,网红粉丝中有65.7%同时关注搞笑幽默内容,关注娱乐明星相关内容的也超过一半。时尚、电影、美食、美妆等领域,也进入网红粉丝关注内容的前十名。
  直播和短视频对网红粉丝表现出更强的吸引力。2016年10月到2017年5月,微博上美食和游戏领域直播的日均观看人数增长超过300%,时尚、美妆领域直播的日均观看人数增长也超过100%。在短视频方面,2017年3月网红原创短视频的播放量同比也增长209.4%。
  网红的商业变现能力也不断增强。作为线上变现的重要模式,网红电商在过去一年里高速发展。微博橱窗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网红电商累计月日均交易额超过54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6%,在售商品数增长171%。此外,网红通过代言、演艺、培训等线下渠道变现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中国红人价值榜上线,打造权威评价标准
  随着网红经济基础和规模扩大,建立行业评价体系的需求开始凸显。界定标准模糊、运营平台分散、变现模式复杂等现状,决定了对网红做出全面的价值评估需要整合大量资源。正是基于这种现状,微博与时尚芭莎、艾瑞联合推出《中国红人价值榜》,通过对全网数据的分析,建立全面的网红价值评估体系。
  这一榜单的数据维度包括网红的传播能力、互动能力和商业变现能力,涵盖了社交平台粉丝影响力、全网内容传播能力、电商GMV、广告代言收入和粉丝付费收入等数据指标。
  评价体系的建立,将推动网红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网红经济在经过2016年的爆发之后,产业链的发展也开始趋于完善。《报告》中指出,网红产业的分工更加明确、变现图谱日益完善,平台、MCN和网红的利益趋于一致,将有助于提高变现效率。
  MCN枢纽地位显现,引资本追逐
  在这个过程中,MCN逐渐成为网红经济的商业枢纽。相对于网红个人,MCN在IP孵化、营销推广、运营和商业变现方面都表现出明显优势,扮演着连接平台、网红、粉丝和商家的重要角色。在网红产业链中,MCN一方面通过与平台的合作获得资源支持,更高效的分发内容,一方面为网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并通过标准化的方式稳定输出优质内容,实现网红的“批量化生产”。网红平台也随之建立起更活跃的生态,形成了三方共同获益的局面。
  得益于这种枢纽地位,MCN的发展空间被广泛看好。今年仅微博合作的MCN就达到480 家,同比增长220%。同时,IDG、红杉资本、真格基金等投资机构相继在MCN领域进行投资,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也通过投资进行布局,以@papi酱为代表的头部红人也开始向MCN转型。
  垂直领域网红潜力爆发,推动MCN细分化与IP化
  随着网红经济从爆发期进入全面发展期,网红的垂直化和MCN化,以及MCN的细分化和IP化,成为网红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7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中指出,在泛娱乐领域网红进入成熟期的同时,垂直领域网红也快速增长。微博的数据则印证了这一点。在美食、游戏、音乐、萌宠、母婴育儿、电影等领域,更多专业用户转型为网红。仅美食领域,过去一年里的用户规模就增长70.3%,阅读量增长达到85%。今年年初才发布第一条创意视频的@办公室小野,目前视频播放量超过1000万已成为常态。
  垂直领域网红崛起,使“头部红人”的规模获得更快增长。微博上粉丝规模在10万人以上的网红较去年同期增长57.3%。同时,头部红人也更倾向于加入MCN。数据显示,头部红人中超过90%已经与MCN签约,而网红与MCN签约的整体比例也提升到35%。
  随着网红的垂直化和MCN化,MCN也开始在细领域打造品牌影响力和构建 IP 矩阵。@办公室小野所属的MCN洋葱视频,就已经推出@办公室小作等基于同一场景的IP,并开始运营办公室、校园等细分场景,并试图构建多场景的IP矩阵。随着流量获取成本不断提高,细分行业和构建IP矩阵可以给粉丝提供更多内容,可以帮助MCN更好的拓展用户规模。
  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红孵化基地,微博也将从账号孵化、内容传播、机构运营、商业变现等各个方面助力网红生态的发展壮大。今年微博已经将与MCN合作的领域扩大到40多个垂直行业,以期加速推动网红的MCN化。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微博与电商、视频、直播领域的40多家合作方举行了现场签约授牌仪式,将持续赋能网红和MCN,推动网红经济规模扩大。
  作为网红领域每年规模最大的活动,超级红人节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举办。微博不但积极完善网红经济的基础平台,还积极引导行业趋势和构建行业标准,推动网红行业生态的完善。随着网红经济的发展壮大,微博作为网红孵化和变现平台的价值将进一步显现,微博的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也有望更加活跃。
  责任编辑:张海磊
扫描二维码关注“商院那些事”公众号,随手掌握备考策略、免费收听名师分享。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3547人已测试
88499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风口、趋势、舶来品...网红经济下的MCN到底是个啥?
“您好,我们是一家专业PGC内容制作公司,曾为多家网大、网综提供剧本...”
“您好,我们是一家专业MCN公司,目前旗下签约艺人已经涵盖美妆、网红、美食、游戏、二次元等多个领域...”
“对,我们就是之前那家PGC内容公司,不好意思,见过...”
随着直播行业的火热,衍生产业和分支也越来越多,MCN的概念也也是其中之一,尽管大炒这个概念的很多公司其实在不久前还是宣扬“内容至上”的PGC内容制作公司。
直播已经成为了国内95后年轻人最期望的职业,而在日本最近一次关于小学生梦想职业的调查中,Youtuber排名第三。日本的Youtuber收入能力与国内当红主播不相上下,平均月入约为46万人民币。
人人都想当网红
这个行业离钱是如此之近,以至于在2016上半年刚刚开始尝试的直播综艺收效甚微后,MCN公司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那么,整天被人在挂在嘴边的MCN具体是指什么?
「远渡重洋的舶来品」
MCN起源于国外,全程Multi-Channel Network——一种多频道网络产品形态,可以简单理解为签约多个有潜力有影响力的网红个人IP,然后系统地运营推广,保持内容的不断输出,实现稳定的商业变现。
在国内,万合天宜可以算是一种MCN形态,但更多国内的MCN公司能够提供的平台和服务还很初级。想要了解MCN究竟是怎样一种结构和生态,不妨看看国外最成功的MCN公司——被迪士尼用5亿美元收购的Maker Studios是怎样运作的。
Maker Sutdios成立于2009年,可以算是全球最大网红公司之一,通过签约头部网红作者进行内容包装、流量分配,为全球55,000个频道的3.8亿订阅用户制作和发布视频。几位创始人都曾是Youtuber上的内容创作者,深谙各类用户的心理,以及能够敏锐捕捉正在呈上升趋势的潜力股网红——这一点也变相提升了MCN从业者的难度,如果你是个喜欢站在高处研究用户及互联网理论的创业者,或许真的抓不住用户瞬息万变的口味。
相比起国内以提供艺人转型机会或网综、网大参与机会为主要诱惑力的经纪公司,Maker Studios将旗下的网红分为不同等级:小体量网红,可以获得公司的技术工具和培训,实现自我管理;中级网红可以获得由公司承包的各类商务活动;大咖则能获得更高级的服务,比如在Maker Studios内部创业,成立个人工作室或开发个人App。比起将网红推向艺人,国外MCN对网红的投入产出比更加保险。
Maker Studios旗下第一网红PewDiePie,因为反犹被迪士尼扫地出门
除了对网红的包装,Maker Sutdios还兼顾制作、广告、营销等多条子业务线,以及为网红们规划远景、制作内容、吸引流量、对接合作,直到最终变现。
迪士尼在并购Maker Studios的时候曾经承诺如果Maker Studios完成迪士尼规划的业绩目标,就可以在原收购金额上再增加4.5亿美元。Maker Sutdios最终没能完成目标,这笔收购最终的价格是6.75亿美元。
嘻哈巨星Snoop Dogg也是Maker Studios的签约艺人
Maker Studios还遭到了迪士尼的改组,裁员80人,创作者被大幅削减,成立了“Disney Digital Network(迪士尼数字网络)”。其失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原创的视频内容和剧集播放量惨淡;另一方面广告收入增长速度远不及内容制作成本和推广成本。即使是在MCN原产地的美国,这种商业形态依然不能够称得上稳定——究其原因,网红与观众彼此因为密切互动而产生联系及粘性,一旦网红被投入PGC大制作,给了观众距离感,流量极易跑丢,毕竟所有人都是来互联网上找乐子的。
「在国内做MCN,有戏吗?」
在去年PGC浪潮还在不断翻涌的时候,两个尝试让创业者和投资人们急流勇退:
一是海量网大、网综的PGC制作,据一些网红经纪公司倾诉,至少赔了几百万;
二是企图从内容转电商、或转粉丝经济,但发现自己要么缺少罗振宇般的演讲口才,要么缺少同道大叔的鬼畜脑洞,粉丝还没买账,更别提买单了。
而每家MCN的基因也不同,有的网红经纪公司背后是投资人强大的院线、培训资源,有的则是颇能赚钱,熟稔观众心里的草台班子,还有不少是刚刚转型的PGC内容制作公司。各方草莽从四面涌现,企图打下一片山头。
而MCN的核心价值却很容易在这种混乱的潮流中被忽视,其中一条很重要的是信息价值:
对于没有深入过用户、也不擅长应对广告主的PGC内容公司,把自身的经验及方法论以服务的形式出售,是MCN公司可能的核心价值之一。
其次,也是方法论的价值,如何能够快速将一名素人包装成网红,尽量缩短这个时间和过程,批量制作网红,不断供给口味挑剔而变化多端的用户,将网红形成工业化流水线制作,也是MCN公司的核心价值之一。
最后一点,则是控制能力。这个控制能力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对用户,通过对用户的理解,实现对流量的调配,以及提升他们的消费欲望;第二层则是对网红,在网红已经名利双收后,依然能够听话做个内容创作者,就要依赖合理的福利制度和服务体系,使其与MCN平台产生共生关系。
想要做好一家MCN公司,能做好这三条核心价值就能在这个领域实现快速的崛起和垄断,但是每一条核心价值其实都是漫长的方法论实践。时至今日,即使像Maker Studios这类规模的MCN平台都在面临新的危机,还没有能够供国内借鉴的良好模式。也因此,如果谁能率先站稳,无论在资本市场还是平台间,都会占有绝对的话语权。
回顾 · 阅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的下一个风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