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1岁1967年12月8日农历出生年月日看命运,交了社保16年,个人帐户6万和统筹共12万。到退休每月能领多少。

【包头社保多少钱】- 融360
包头社保多少钱
&&&&&&社保是每个人在工作当中都会接触的,社保的缴纳多少和自己的工资水平所在地区有一定的联系,个人和单位应该依法缴纳社保,社保的用途也是比较多的,除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有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包头社保多少钱-攻略
社保退休后能领多少钱
社保退休后能领多少钱_解读:月薪5000退休后能领多少钱?2016养老金领取条件
进入2016年,社保改革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诸如降低社保费率......
社保退休后能领多少钱_解读:月薪5000退休后能领多少钱?2016养老金领取条件
进入2016年,社保改革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诸如降低社保费率、五险一金变四险一金、退休年龄延迟等。这些改革举措都会对我们的退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小编前两天写了一篇《月薪5000退休后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那么今儿小编再跟您聊聊如何才能拿到更多的养老金?符合什么条件才能领养老金?
根据国发〔2005〕38号文规定,1997年7月以后参加工作,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退休后就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了。另外,1997年7月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养老金领取办法。
有些人可能在不同的省市工作过,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以跨省转移接续,个人账户储存额可以全部转移,单位缴费部分也可相应转移。在哪儿领养老金?
根据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在当地领取。如果在某地工作但户口不在当地,必须在当地累计缴费满10年(全国范围内须累计满15年),才能领取当地养老金。如果在每个参保地(非户籍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要将其养老关系转移至户籍所在地,在户籍所在地领取养老金。能领多少养老金?
养老金能领取多少呢?简单来说,养老金的钱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第一,基础养老金部分。
如果用公式表示,基础养老金B=【(c1+X)/2】*n*1%,其中c1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n为退休时的缴费年限。下面用表格形式给出详细计算方法,并计算了四种情形下能领到的基础养老金。
第二,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简单来说就是退休时你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这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个人账户储存额是多少,二是计发月数怎么算。
目前,企业职工所缴的养老保险,分为两部分,一是单位缴的部分,二是个人缴的部分。个人缴的部分,是本人缴费工资的8%,全部累计进个人账户。单位缴的部分,不计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多少,就取决于你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了。
计发月数,取决于退休年龄,同样,下面用表格形式给出详细计算方法,并计算了四种情形下能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薪5000,退休后能领多少钱?
月薪5000,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呢?假设退休上一年当地平均工资也是5000元,本人历年缴费工资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的比值是1(即缴费工资平均指数是1),缴费年限30年,退休年龄60岁、个人账户储存额144000元。(即上文情形2)
按照上文计算方法,基础养老金=【()/2】*30*1%=15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036元(约)。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15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036元=2536元。即在上述条件下,月薪5000,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约为2500元。
月薪换为其他数字同样适用,也就是说,如果历年缴费工资与当地平均工资基本持平,连续缴费30年,能拿到的养老金大概为退休前月薪的一半左右。怎样才能领到更多的养老金?
整体来看,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要想领到更多养老金,就要 多工作、多缴费 ,但其中还是隐藏了一些小秘密。
第一,缴费年限的长短是最重要的。缴费年限的长短对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都有影响。缴费年限增长一倍,能领到的基础养老金就能翻倍,而无论缴费基数是高是低。因此,找工作时一定要找能给缴社保的单位,缴纳社保轻易不要中断,尽量增长缴费年限。
第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也就是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的地市非常重要。在计算基础养老金时,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c1 增大一倍,基础养老金金额就增大一倍。同等条件下,你所在地市的平均工资越高,能领到的基础养老金越多,一定程度上是你沾了这个地市的光。
第三,缴费基数的高低对养老金有影响,但影响没有那么明显。在计算基础养老金时,缴费工资平均指数为2,也就是说平均每月的缴费工资均为当地平均工资的2倍,但领到的基础养老金仅增长了1.5倍。
第四,退休年龄对养老金的多少影响相对较小。退休年龄影响的主要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虽然说退休越晚每月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但人的寿命总是有限的,退休越晚领养老金的月数相对也就越少了。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如果参保人去世而没有领取完,剩余部分可以依法继承。另外,退休后每个月的养老金基本是固定的,因此,活的越久能领到的总金额越多。
根据广东省统计信息网公布的统计数据,广东省2015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6296元,折算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525元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深圳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统计数据公报》,深圳市2015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1034元,折算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753元 。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自日起至日止,涉及本省、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我市各项社保缴费基数和待遇计发基数分别按5525元/月、6753元/月的标准计算。
一次性买断社保多少钱?一次性买断社保划算吗?
对于1988年之前参加社保,未满15年,或参加工作后从未参加过社保的消费者来说,可申请一次性买断社保。那么,一次性买断社保多少钱,划算吗?小编提醒你,一次性买断社保需满足当地社保中心的要求。至于......
对于1988年之前参加社保,未满15年,或参加工作后从未参加过社保的消费者来说,可申请一次性买断社保。那么,一次性买断社保多少钱,划算吗?小编提醒你,一次性买断社保需满足当地社保中心的要求。至于划算与否,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计算。一次性买断社保条件1、持有当地居民户籍。2、日前(含当日)参加企业员工基本养老保险、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0年以上、并且延期继续按月缴费时间满1年以上。3、男满65周岁,女满60周岁。4、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一次性买断社保要多少钱用人单位主动为职工办理一次性补缴的各时段缴费标准按各地当年确定对应时段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当年没有缴费基数和比例的按当年定额标准执行)计算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以广州市为例,全市统一缴费基数不低于2139元、缴费比例为20%,即最低缴费为427.8元/月。一次性买断社保划算吗母亲想一次性买断社保,社区说可在6万、8万和12万中间选择一档一次性买断。按照国家政策,退休后每月可领取600、800或1200元。这一次性买断社保划算吗?母亲买的话哪个档次合适,未来这点钱够用吗?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女性55,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应该也是按照这个计算退休年龄。应该是55岁退休。虽然在四年内出台延迟退休的文件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这个文件一定是循序渐进的,不会一刀切。所以对你母亲的退休影响不是特别大。
以上内容是否解决您的问题?请点击反馈
文章内容部分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请将#换成@)
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不同地区档次不一,具体请咨询当...
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不同地区档次不一,具体请咨询当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
2016年包头二手房交易税费主要包括契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工本印花税等。...
2016年包头二手房交易税费主要包括契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工本印花税等。...
申请农村信用的社贷款多久放款?...
申请农村信用的社贷款多久放款?...
包头市城乡低保条件和标准是什么?据悉,2014年,石拐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包头市城乡低保条件和标准是什么?据悉,2014年,石拐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3项社会救助均提标扩面,前7个月,3项社会救助累计投入2104.35万元,惠及8515名城乡困难群众,有...
新政借款条件变化(已施行) 变革前:借款人申请公积金借款前要在工作地包头接连...
新政借款条件变化(已施行) 变革前:借款人申请公积金借款前要在工作地包头接连十二个月以上正常缴存住宅公积金。 现行中:借款人申请公积金借款前接连六个月(含)以上正常缴存住宅公积金。 异地互认:员工可持...
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提高...
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提高我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最高限额的通知》,决定将我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最高限额由60万元提高到80万元,贷款最...
包头社保多少钱-问答
银行卡需要多少钱?
办银行卡是不需要钱的。银行主要业务是存款和贷款,银行存贷是主要功能,老百姓喜欢将钱存在银行,不仅有一定的利息,而且安全性也是比较高的,银行贷款也是自己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通过银行贷款可以解决自己资金的燃眉之急,也可以享受较低的贷款利率。一、银行卡办卡条件:1、年满16周岁以上的,可以凭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或户口薄及复印件到银行办理银行卡,未满18周岁不能开通网上银行功能;2、未满16周岁的需要由法定监护人陪同办理银行卡,证件一般使用户口本。二、办理步骤如下:1、带本人身份证去银行;2、对银行大堂经理说,我要办张银行卡,她会教你填表格;
 3、填好表格以后给柜台就可以了,基本大堂经理都会全程陪同你的;4、柜台办好手续后,会让你设置密码,最后会给你一张银行卡。
长沙社保一个月多少钱?
长沙市城区失业人员的月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为928元,三县(市)失业人员的月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为840元。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中山社保要交多少钱?
你好,是按照缴费基数为基础来缴纳的,你可以12333咨询社保局!
社保一个月要交多少钱
您好,各地区社保最低缴费都不同,各公司缴费基数也不同,你可以直接登录社保中心查看。
中山社保多少钱一个月?
自己缴纳不合适,一般个人只能缴纳养老金,医疗有的都缴纳不了。办理也简单,如果是当地户口就带上身份证到社保局办理。,你自己看怎么办理吧。如果没有社保的医疗就建议你买份商业养老。办理一份居民医疗,到居委会,我这样说是如果社保医疗你办理不了的情况,请你看清楚。买养老保险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要缴纳医疗和重大疾病保险。除非有接受你的单位。因为自己缴纳不合适。你交100多元单位就要给你缴纳400多元,辞职后个人缴纳养老保险,需要带上单位给你开具的缴纳养老保险凭证直接到社保局继续个人全部缴纳就可以了。(条件必须是当地户口,而且年龄要在男性50岁,女性40岁之前可以迁移回户口所在地。先去社保局咨询吧。办理个最低档,选择最低的就行,主要是为了要缴纳医疗和重大疾病保险。多少?每年的都不一样所以没有标准答案!呵呵缴纳的条件有户口和年龄限制。有单位的另说。
大家还在搜-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深圳社保征收 同比增逾40亿
&&&&南方日报讯&(记者/刘昊)截至6月,深圳社会保险总参保人次达到4562.92万,同比增长3.3%。而社保的实际征收达到381.07亿元,同比增加了41.14亿元,尽管增幅达到12.1%,但相比去年同期30.4%的增幅还是有所下降。在收支方面,社保基金支付的增幅比实际收入的增幅高出了4.4%。以上是23日市社保局在官网公布的数据。&&&&根据市社保局提供的数据,截至6月底,深圳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生育医疗、工伤5大社保险种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40.81万、945.33万、1178.73万、596.08万、1001.97万,各项险种的参保人数均较5月有小幅度增长。&&&&其中,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突破去年最高峰,比5月增加了5.21万人,同比增加38.87万人。具体分析深圳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可以看到,一、二、三档参保人数分别为323.63万、419.12万和435.98万。从三档的绝对数量来看,来深劳务工占了深圳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的近四成。&&&&在养老保险方面,深圳的基本养老在职参保者有818.18万人,比5月增加4.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多27.2万人。相比去年同期,今年深圳增加2.01万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的离退休人数达到21.83万。离退休者约为总参保人数的2%,显示出深圳暂无老龄化社会之困。而居民养老保险有649.3万人参保,其中有585.6万人享受了待遇。生育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增长最为显著,截至6月有596.08万人参保,同比增加44.86万人,增幅达8.1%。而工伤、失业的参保人数也比去年同期增加18.84万、15.98万。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析论_甜梦文库
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析论
西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析论 姓名:刁俊强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指导教师:吴文华
西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析论 中文摘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关于社会保障体系理论的研究。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未知 的实践,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社会保障是国家以立法为基础为全体人民提供 的基本生活保障,是所有社会成员应享有的基本生活权利。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保障制度体 系,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涵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商业保险等制度安 排。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体系,是市场经济中保护劳动力再生 产、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制度体系。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社会 保障体系还具有投资融资的重要功能。在新时期,我们要加强对十七人精神的学习,以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 然要求。×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开始建设和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文革” 时期处于停滞状态,甚至有所倒退,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较快发展。以社会保险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已经基本确立,然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窄,社 会保障水平较低。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任重道远。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诸多问 题,这些问题是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难点。当前,影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 主要冈素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多种所有制结构、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因素。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克服影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这些负面因素。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进程,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建设过程。因此,健全 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必须遵循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的原则、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各地区各社会群体相对均衡化的原则以 及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必须立足于我国现实 国情,着眼丁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客观问题,借鉴他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以提高全民社会保障水平为目标。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 期,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为重点,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在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必须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加强商业保险在我国社会保障体 系中的应有地位,使其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必须拓展和优化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渠道, 建立多样化的、有效的筹资模式;必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和返营机制,使社会保 障基金切实服务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制建设。?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商业保险 两南火学硕r十学何论文Abstract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 secudty syStem tlleoreticalresearCh.PraCtice must be bausedoncannot bes印arated舶mitsscientificmeories,柚dthus promotes theonedeVelopmeIlt of tlle social security system.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coun仃y provides its people with the a11d is thatat11at theb撕cliVingst锄dards,d印endingonitsle西slation,baSic liVing right ofeVe巧m锄berof society.The writerof“spaper believesas asecurity system,the socialsec埘ty systemmainly include tlle arrangenlents ofcaresocialinsuramce,social assistance,social welf打e,the speCialaIldplac锄entsystem,for锄d commercialinsur锄ce.Thesocial security syStemis粕imponallt mechaIlismwellaS atlle count巧to f.urther consolidate socialto ensure the tofaimess锄d juStice,aSm句0r methodr印roductionof labor power,to better rational aIld orderly labor now'aIldoptimizeⅡl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Througll the distribution aIld redistribution ofincome, the socialsocialist nationalsecurity systemhaSavaluable向nctionaSinVestment a11d financing.IIl the newspirit of tlle 1 7m National People’sp嘶od,wemust de印en me underStallding of me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is the ineXorableCon黟ess,锄d向rthersystem uIlder me guidaIlce of the scieIltificconc印t of development,asrequirements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society.Since me f10unding of New China,our country staIted building aIld improVing socialsec谢tyassyStem.The constmction of thesyst锄sta朗ated,aIldeVenbackedduring the inf;lmous Cultural deVeloped the0nReVolution(1 966―1 976),butit quickly fehabilitated andref-0册aJldopening―up were introduced.The socialoursec嘶tysyStema锄phasiziIlgnarrowareasocialinsurance has been established inacountIy,but itarecoVerSaIld is of low leVel.We still havelong way to 90.Thereourimperfections system.in the currentsystem,which is the focus in improVingsocialsec砸tyCurrently,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count哆’ssocial security systemmainly include the dual stmcture in urball and mral economy,the diverSifiedf-omsofownership,孤dtheuneVendeVelopment leVel ofdi疵rentareaS.Tb improVe t11e socialsecu打ty system inourcountry’we must oVercome these negatiVe factorS.The deVelopmem of the social security process.Therefore,to improVe the besyst锄is a st印-by-st印aIld 10ng-lasting syst锄,we must know that its deVelopment shouldk印tin pace with m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11d be relatiVely balanced in dif.feTentareasand difrereIlt social classes,that the system is hiemrchical,aIld that the socialII faimess and market e伍ciency should be combined.Funher more,we needwhatt0 considerobjectiVe problemslmproVmg mestage inwe haVe a11dwhatoneXperience wec锄leamfo珊otllercountnes lnsyst锄,baSedrefom,锄dtheChina’scurr锄tacondition.China is now iIlthe most buildingdimcultis goingthl.0ugllcriticalp嘶odin thecaIlSeofsocialism with Cllineseshould also内cusoncharaCt嘶stics.Sotoimprove me social securitythesyst锄,wefhllusere南册of social illsu姗ce syst锄,andserve as am撕ngaof it.Co舢【nercialinsur锄ce should be vitalized andsupplemeIlt.Thesocialsecurity mnds should be raisedthrou曲a v撕etyofcha衄els,buildingdiVersified aIlde彘ctiVemode,and its control a11d 0perating meChallism should beimproVed,througllwllich itc锄betterserve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The LegalasSystem of me social secu―ty systenl should be improvedwell.1(eyWbrds:social securi哆systemcOmmercial insuranceimprovesocial assistanceIII 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题目:鳇全塑塞羞毯国社会握瞳佳丕板途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了 标注。学位论文慨刁歹劲萤签字日期.抄夕年孕月夕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部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刀彳“彰导师签名■又7签字日期:√,.9年争月,,夕日{签字日期:乃哲f年酽月如日 西南人学硕+学位论文引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迅速发展。多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 系建设也迅速恢复和发展。当前,加快建设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已经被列为党和 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议程,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关系民生问题的重要工作。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和2008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都特别重视和强调关系我国民生 问题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 期,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大举 措。本文试图以社会保障理论的概论为出发点,立足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 现实背景,分析和论述有关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关 于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选择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开始起步和发展,经过文革时期的停滞不 前,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架构业已建 立,然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当前,我国仍须进一步 继续完善和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这些 问题也是当前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难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形成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的热潮。关于社会 保障的研究包括对国外社会保障的介绍和研究、对社会保障理论问题的分析研究、 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和发展问题的综合研究以及对社会保障体系具体保障制 度分门别类的研究。其中,对于社会保障理论问题的探究,大多是总体上对社会 保障进行研究,分析社会保障的发展问题,并促成了关于社会保障的实践论证及硕果盈枝的研究成果。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分析和研究是学界的热点。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关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和难题很多。 要解决这些问题和难点,离不开关于社会保障体系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必须以科 学的理论指导未知的实践,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笔者试图将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理论阐释的视角和对象,从总体上对社会保障 体系作一种概览和论述。当前,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理论的指导作用,通 过社会保障体系理论研究去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和社会保障管理创新,从而促 使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通过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理论研究,积 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道路,从而使社会保障体系 理论研究适合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紧迫需求,进而形成能够解决我国社会保 障体系建设难题的理论指针和实践对策。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理论研究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 西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1章社会保障体系概论第1章社会保障体系概论1.1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1.1.1社会保障的基本涵义关于社会保障的基本涵义,在世界上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世界各国根据其本国实际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建立与发展都具有不同的道路和特点,因此各个国家没有关于社会保障的统一概念,对于什么是社会保障都有各自不同的定义。 社会保障最早发源国德国这样界定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平和社会安 全,是为因生病、残疾、老年等原因而丧失劳动力或遭到意外而不能参加市场竞 争者及其家人,提供所必需的基本生活保障,其目的是通过保障使之重新获得参 与竞争、公平生活的机会。¨“先进工业化国家英国将社会保障定义为“一种以国 家为主体的公共福利计划,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手段”,“一种公共福利计 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的损失, 并通过公益的服务(如免费医疗、生活补助)以提高其福利。社会保障包括:社 会保险计划、保健、福利事业和各种维持收入的计划"。“。美国将社会保障看作 是社会安全网,是根据政法法规建立的、避免人们因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等原因中断或丧失收入来源,并为公民提供因结婚、生育和死亡带来的特殊开支以 及赋予子女的家庭津贴的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事业起步较晚的中国,社会保障研究领域著名学者郑功成先生这样界定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是各种具有 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以上这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都有着各自的侧重点。综合卜述观点,从现代社会保障的客观实际出发,本文也试图对社会保障作出界定。笔者认为,社会 保障是指国家以立法为基础,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和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帮助处于年老、伤残、疾病、死亡、失业、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境地的社会个体 及其家人规避经济收入损失而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是所有社会成员为获得物质、精神.卜的满足感和安全感而应享有的基本生活权利。 社会保障的基本涵义决定了它具有强制性、福利性、互济性、普遍性和公平 性等原则。社会保障首先以立法规范为前提,国家通过颁布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来 明确规定有关制度安排的权利和义务,使社会保障事业有法可依。社会保障法律 的强制性规范,为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了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为社会成员获取基 本生活保障提供了依法享有的权利范围。?社会保障,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f各国国情和发展历 程的小同,社会保障具有不同的实施模式。但社会保障具有其同的发展规律,具2 西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社会保障体系概论有制度安排的一些基本类型。从社会保障的内容和性质来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 本模式可以分为社会救济制、就业保障制和普遍保障制等三种基本保障类型。其中,普遍保障制是各个国家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社会保障秉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onefor all,a11 forone)的原则,在确保基本生活保障方面互利互惠,使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生存权利和主要生活保障。 1.1.2社会保障的主体 社会保障是本文的基本概念,为了进一步把握社会保障的内涵,还必须界定社 会保障的主体和客体这两个概念。社会保障主要是指一种国家或社会行为,是国 家或社会推行的旨在为社会成员提供生活保障和安全感的国家政策和社会举措。 社会保障主要是由国家在经济社会的宏观调控中加以实施并且社会化的生活保障 制度,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职能和职责。 社会保障主体的明确,主要是从职责和义务的角度来确定的。在此意义上, 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国家和社会统一管理社会保障事业。社会保障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减轻国家在社会保障事业上的重担,有利于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互济互助的社会保障功效。 1.1.3社会保障的客体 社会保障的覆盖对象,即社会保障的客体。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其客体则是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保障是在国家或社会这种责任主体的主导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为社会成员所提供的生活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客体,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的庇护下,得以减少社会生活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得以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 社会保障的这种指向性,主要缘于社会保障的客体所面对的两种基本事实:首 先,社会成员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自然风险具有普遍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 中,所有社会成员都会遇到养老、失业、疾病、工伤等社会问题和自然风险。受 制于自然条件、生活环境和职业等方面的限制,人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存在很大的 差别。为了规避这些风险给人们带来的各种损失,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成为 整个社会的必需。其次,社会保障的主要涵义,决定了社会保障待遇的受益具有 普遍性。在市场经济社会,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面对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风险,因而都需要立身安命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主要生活条件。因此,从机制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又是面对整个社会生活的社会机制,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保障机制。[5]● ●1.2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西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l章丰十会保障体系概论纵观各个国家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一般来说,从保障项目上来看,社会保 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商业保险等保障项目;从保障制度上来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商业保险等这些保障项目都是各具自身保障功能的制度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社会保险、社会 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商业保险等保障项目或保障制度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即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本文的基本概念,而社会保障体系则是本文的分析视角和论述重点,前文对于社会保障概念的明确,有助于我们在本质上把握社会保障体系这一概念。 社会保障体系是从制度建构的角度而言的,是由多种保障制度有机组成的统 一整体。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各保障制度都具有各自的保障功能和不同的保障地 位,它们相互协调,相互发展,在根本上体现了社会保障事业的经济福利性及其广泛覆盖的普遍性,其目的是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权利和安全保障,体现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原则。由于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囤情,具有不同的经济水平、政治现实、文化背景 和社会实际,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关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内容上的归纳和分析也就不尽一致,但也基本相通或相近。笔者认为,大体而言,作为一个保障制度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主 要包涵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商业保险等制度安排。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客观上已基本构建了以社会保险为主要内容,并包括社会 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商业保险的社会保障体系。●1.2.1社会保险 1953年,维也纳召开的国际社会会议文献中,曾对社会保险的概念作过如下表述:“社会保险是以法律保证的一种基本社会权利,其职能主要是以劳动为生的人,在暂时和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能够利用这种权利来维持劳动力及其家属的 生活”。这一表述的意义在于对社会保险的对象、目标和法律意义给予明确的界定,但是,它的不足在于没有明确规定提供社会保险的主体。w。我国学者一般认为,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运用大数法则筹集社会保险金,对面临特定风险(如年老、疾病、失业、生育、死亡)的工薪劳动者及家属提供基本收入的一种社会制 度。 一般来说,社会保险是国家和政府强制实施和推行的旨在解决社会劳动者因 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境遇造成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国家和社会制 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保险制度项目。通过国家4 西南人’≯硕十。字:位论文第l章社会保障体系概论法律手段,社会保险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等环节中强制收缴保险基金,并要求社会劳动者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义务,其主要保障功能是帮助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的劳动者规避生活水平的下降和未知风险造成的经济 损失。 社会保险最早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生产力迅速提高的工业化社会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经典文献《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曾论及社会保险。 马克思谈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产品分配时,指出社会总产品中分配给个人的部分并 不是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分配给劳动者的应当是从中作了一些扣除之后的部分。这些扣除就包括“用来偿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在现代社会,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支柱,主要包括疾病、生育、工伤、残障、失 业、老年和死亡等方面的保险责任,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又是社会 保险制度的主要构成。社会保险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并且与该国的政治、 文化和社会背景紧密相关。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十分重视建设社会保险制度,“到 1995年,全世界已有165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自己的社会保险制度。” 1.2.2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向生活水平较低、处于灾害或贫困中的社会弱势 群体无偿提供的包括灾害救济、贫困扶助等赈济措施的物质救济和经济援助,是 国家职能部门履行的关于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职责和义务。”。郑功成先 生对社会救助这一概念的概括,表达了社会救助的主要内涵。作为社会保障体系 的一部分,社会救助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在保证经济社会的持 续稳定发展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救助主要表现为救灾、济贫和扶贫 开发等救助形式,其目标包括社会救助的基本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确旧。立以及困难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等三个方面。自然灾害救助、孤寡病残救助等方式都是社会救助的具体表现形式,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及相关成员最 基本的生存保障问题。正是其刚性的起点化的保障性,建立起一种社会稳定器、 社会安全网机制。“” 目前,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已基本建立。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涵盖了城乡低 保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灾害应急救济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城乡 医疗救助制度、临时救济制度、住房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和司法援助制度等 九项制度。其中,城乡低保制度是基础与核心,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灾害紧急救 济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是主要内容,住房救助制度、教 育救助制度、司法援助制度是配套机制,临时救助制度是补充机制。“构筑具有中 撕南人学硕.}=学位论文第1章社会保障体系概论国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就是要对各个分支制度进行重新组合,并加以改革、调 整、充实和完善,使各个部分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结成有机的整体。”[11] 1.2.3社会福利对于社会福利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社会福利仅指由国家出资或给予税收优惠照顾而兴办的、以低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 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或服务的制度,通常包括提供给老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 体的福利津贴或福利设施。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由政府举办和出资的一切旨在改 善人民物质、文化、卫生、教育等生活的社会措施,包括政府举办的文化、教育 和医疗卫生事业、城市住房事业和各种服务事业,以及各项福利性财政补贴。¨纠 一些发达国家一般从广义上界定社会福利,这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 体现的是这些国家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 在我国,对于社会福利的界定一般是狭义上的。一般来说,社会福利主要是 指一国的民政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举办各种社会福利院和福利工厂,通过各种服 务形式扶助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的社会化和开放化的经济福利事业。社会福利是 由国家或社会推行,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或从事福利事业的社会团体是社会福 利的责任主体。社会福利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物质生活方面的关照,旨在通过社会服务保障部分社会群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最低水平,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我国的社会福利,主要表现为我国政府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设施和福利 基金来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所需,其覆盖对象主要包括单位和行业的职工及其家属、社会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军人及其家属等。总体上来看,社会福利是面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福利和大众福利。 1.2.4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制定和规定的为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 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和就业安置等多种保障待遇和保障服务的总称,是专为军 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社会保障待遇,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 组成部分。在各个国家,社会优抚对象主要是军人,包括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现役军+人家属。军人在国家中履行特殊的职责并面临特殊的风险,冈而是一个特殊的社 会群体。这决定了社会优抚在保障对象上的特殊性,也决定了社会优扰在优抚措 施上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政治经济上的优待、政治荣誉上的扰慰、精神上的褒 扬以及物质钱款上的赈恤。 1987年和1988年我国先后颁布了《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和《军人扰恤优待6 西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l章社会保障体系概论条例》,建立健全了社会优抚安置的法规体系,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优扰制度。“叫我国的社会优抚制度包括社会优抚与社会安置两个部分,其中,社会优抚包 括国家抚恤、社会优待、烈士褒扬和群众拥军优属等内容。社会安置是国家和社 会为退役军人提供资金和服务,资助退役军人实现社会就业的优扶制度。1.2.5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是指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的,通过保险人(保险公司)和被保 险人(社会单位或成员)双方自愿缔结保险合同关系,根据合同约定由投保人向 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在合同存续期间向被保险人因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造成 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当被保险人出现死亡、伤残、疾病等情形或达 到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一种合同保险。 在社会保障发展较早的国家,商业保险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 的基本手段之一,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种有利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制度安排。商业保险具有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能够提供丰富的保险产品和较强的保障功能,从而弥补社会保险在保障功效上的不足,并在 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方面,具有很高的运作效率,从而减轻了政府在社会 保障事业上的重担,尤其是财政负担。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社会,社会保障事 业要充分发挥保障功效,不仅要在国家的主导下实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扰等保障制度,还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保障功能和服务经济社会的作用,充分重视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应有地位,从而组成多层次、 多支柱、保障功能充分发挥的社会保障体系。学界关于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内容的 概括和界定,一般都未将商业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这种关于社会保障体 系的理论总结,已经不能对变化和发展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客观实际作出科学的 诠释和解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实在改变,理论也必 须进一步发展。 积极发展商业保险,是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我国社会保障功 效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决定了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都是有 限的。当前,我国必须进一步大力发展商业保险,扩大商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满 足各阶层社会成员对商业保险的各种需求,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保障功能, 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成员整体保障水平,从而丰富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近年来,商业保险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社会大众方面,发挥 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商业保险的补偿作用使众多受灾企业迅速恢复了生 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充分发挥了补充保障7 两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1章社会保障体系概论作用。其次,商业保险通过有效运用商业保险手段,使社会成员规避了越来越多的新风险和破坏程度越来越大的各种风险。商业保险通过其较高的经济补偿水平,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待遇。第三,商业保险的较快发展,有助于优化我国社会资金的合理配置,有效促进了我国投融资的运营和外贸的发展,增强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第四,近年来商业保险的较快发展,促进了我国 社会就业和再就业。我国商业保险的代理人经营模式,使商业保险成为创造就业 机会、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1.3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1.3.1增进社会公平,保障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体系的存在不是偶然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为缓和和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而建立的重要制度体系。在西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稳定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突出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和政府增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制度体系。温家宝总理说过:“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那么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国家和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目 标就是增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实践证明,社会保障体系既是人民群众的 生活保障体系,也是整个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系统。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使社会成员和弱势群体能够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减少和缓解因失业、生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和年老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活困顿,使广大社会成员能够安 屠乐业。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减少社会摩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冲突,促使 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了社会各阶层之 间的贫富差距,调整了社会群体之问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这对于促进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具有突出的作用。社会保障体系具有较强的社会管理功能,可以保护弱者权益,减少社会纠纷,起到了社会润滑剂的作用。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增强社会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商业保险把市场机制引 入到社会危机管理机制中,有助于减轻突发事件对社会秩序的消极影响,是社会 的“稳定器”和“安全阀"。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失业问题、生活贫困问题以及看病难看病贵等等问题。当前,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对于 解决这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于增进社会公平和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1.3.2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资金融通,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劳动力保护功能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功能之一,现代社会保障是以那些因年 鹳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社会保障体系概论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灾害而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为主要对象的。因此,实行社会保障对于劳动力来说就体现为一种保护作用。¨…u社会保 障体系是市场经济中保护劳动力再生产、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制度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对我国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生 活保障,使劳动者在失业、下岗位再就业前能够有基本的生活所需,使劳动者具 有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从而实现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 产,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并通过稳定劳动力市场机制使市场经济秩序J下常运行。“未来中国将面临的挑战之一――也是其长远的成功之关键因素 之一――是建立全国性劳动力市场。这是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所必需的。全国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会极大地促进这种流动。”u刈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社会保障体系还具有投融资的重要功能。社会保障基金参与资本运营,这成为国 家调节投资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向国家基础设施、国家重点项目和大型工 程投融资,社会保障基金实现其自身的保值和增值。社会保障体系的投融资功能, 已经足以影响国家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影响经济建设的政策和规划,成为促使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发挥和市场机制有序运行的重要因素。1.4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客观实际,借鉴国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未知的实践,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发展中的 新情况、新问题。在新时期,我们更要加强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大局,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1.4.1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 然要求 改革丌放三十年以来,我国逐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 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刚顾和反思改革开放,我国认识到必须进一 ?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摒除改革发展道路上的羁绊,从而创造更加引人注目的 发展成果。只有继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社会主义中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回顾和反思改革开放,一方面,改 西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社会保障体系概论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喜人景象;另一方面,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民群众尚未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 在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经过长时期“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遇到了影响改革继续深 入的诸多问题。其中,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主要问题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过程中,市场日益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突出作用。这大大活跃了经济发展局面,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我 们也应看到,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就包括社会资源和利益分 配不公、部分社会群体基本生活困难等问题。为了适应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转轨, 同时也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不和谐因素,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实现自身角色的定位, 即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注重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公 共产品,使人民群众切实获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在强调发展经济、做大“蛋 糕”的同时,国家和政府强调更要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为增进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正义,近年来我国特别注重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城乡统筹方面,国家和社会正逐步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统筹,使社会保障体系不但覆盖城镇 居民而且惠及广大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也在酝酿之中,在最近几年可望得到推行和实施。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健全和完 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健全 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将会有助于解决当前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一些社会矛盾 和问题,并且,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稳定机制 和良好的环境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关键作用。其中,人力资 源的优化配置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好坏。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是社 会再生产的中心内容,劳动力再生产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互为前提和条件。为了确保劳动力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就必须为解决劳动者的生活困难和社会风险提供必要的基本保障。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为劳动力再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为劳动力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和合理分布提供了物质条件。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市场化是实现人力资 源配置优劣的重要方式,而社会保障体系则为劳动力市场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维 系机制。在这个意义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 体系对于确保劳动力再生产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对于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lO 矾南大学硕+学位论文第1章:}}会保障体系概论1.4.2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要求 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适时回答和 解决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社会单位和社会成员既面临着机遇也迎接着挑战。为消除和缓和市场竞争对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需。在市场经济中,存在诸如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和社会不稳定等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却存在着贫富差距愈益悬殊的社会问题。 如今,我们不但要强调经济发展中的效率,更要注重社会进步中的公平。必须健 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将改革的经济成果也 惠及收入较低的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使他们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为适应新阶段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当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能 够使我国人民群众具有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从而能够有条件改善生活状况。构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有助于为经济社会 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人民群众转移社会风险和规避经济损失,使人民群众具有辛勤劳动和科学创造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更进一步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物质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要求。 1.4.3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 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 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 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叫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孥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 作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 鲜明的新概括,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 西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l章社会保障体系概论快发展。 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 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 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 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发展 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走共同富裕 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 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 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 群众。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社会公平和难义必须得到关注和彰显。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政府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是政府关注社会民生问题、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进社 会公平和正义的重大举措。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党和政府充分 保障人民群众共同享有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权益,享有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各方而成果。众所周知,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年化社会,到本世纪30年代我国将面临沉重的老年社会负担。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也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的关键举措,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丌展。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迫切要求,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1.4.4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在新时期,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诠释,是构建社会-丰义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在新时期,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一定程度上刺激居民消费,拉动国内投资,促进社会就业,引导经济步 入良性循环的和谐发展道路。其次,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 障水平,有助于广大人民共享经济建设成果,有助于所有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安 居乐业,有助于城乡经济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第三,健全和完善我困社会保 障体系,要求国家和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必须优化金融体系结构,12 西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l章社会保障体系概论提高社会保障资金占金融资产的比重,形成多层次、多支柱的现代金融体系,实 现社会保障资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稳健运作,进而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营。第四,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增进社会公平,解决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和社会问题,有利于缓解和消除社会矛盾和不稳定问题。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渗透 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能够发挥经济社会服务管理的功能,并能够 引导人民参与经济社会的管理,是社会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是有利于社会和谐 稳定的重要途径。 西南大学硕十学f节论文第2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第2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开始建设和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在此期间,我国初步建立的这种初具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具有苏联社会保障体系模式的特征,由国家或国有企 业包办社会保障事务,个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这无疑加重了经济发展落后的新 中国及其国有企业的负担。“文革”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也使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遭受沉重的打击,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处于停滞状态,甚 至有所倒退。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渐走上迅速恢复和改革发展的道 路。至今,以社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已经基本确立。在城市, 在一定范围和水平上,我国建立了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 险和生育保险等保险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在农村,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地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建立, 并已覆盖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已全面建设,并在不断地扩 大覆盖范围。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仍处于不平衡状态,社会保障水 平仍然较低。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较早的国家相比,无论是在覆盖范围上还是在 社会保障水平上,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都较为落后。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任重道远。2.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形成和发展2.1.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阶段(1949―1958) 1949年至1958年的这个阶段,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阶段。新中国 成立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较快发展,这为建设我国社会保障体 系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1951年2月,新中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圈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称《条 例》),并于1953年1月进行了修订。该《条例》成为我国社会保险方面的一部重要法规,初步建立了我国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包括有关退休、疾病、伤残、生育和死亡等方面的保险内容,其实施范围开始限于各种所有制百人以上的工、建、 交企业,后来扩大到全部国营企业。70年代后,城镇大集体企业也陆续参照该《条例》执行。我国国家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则通过国家颁布各项全国性的单项行政法规逐步建立和确定,这些单项 法规包括《革命:】:作人员伤亡抚恤暂行条例》、《关于全国人民政府、党派、团体 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施的指示》、《国家机关14 西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第2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家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等等。自建国初期至50年代后期,我国政府开展了社会优抚和社会救助工作,颁布和实施了《革命军人牺牲病故抚恤暂行条例》、《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等单项法规,并且建立了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通过国家拨款为建立职工福利事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在这个阶段,“全国总计建立的生产教养院、养老院等救济事业单位920个,收养孤老残幼近15万人,安置了孤老残幼24万人"。¨u在这个阶段,我国建立了第一家保险公司,即“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我国保险业产生和发展,开始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当时我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保险公司。从5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主要保障制度架构的社会保险体系。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仅初具规模和架构,但为其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1.2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发展阶段(1958―1 966)在这个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得到了初步发展。这个时期,我国政府统 一了退休和退职规定,并且改进了医疗制度,对企业职工和国家工作人员分别作 了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的规定。难能可贵的是,我国政府还在农村地区建立了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的看病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在企业实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以企业为单位,采取现收现付的模式,并将社会保障成本进行代际转移。这种养老保险模式, 使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此阶段,随着我国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社会救助制度得到了平稳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组织群 众开展生产自救和广开就业门路两方面。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经济建设指导思 想和实际工作中的严重失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而且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我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生活出现了诸多的困难。这些新形势、新困难给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造成了严峻的考验。 从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到60年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新中国的广大企业职工和国家工作人员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在建国初始 阶段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局面和迅速稳定经济社会秩序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2.1.3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8) 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 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事业也难以幸免。文化大革命期间,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遭受严重的挫折,社会保障事业处于停滞发展阶段。 两南大学硕{:学位论文第2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早在50年代未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己开始偏离正确的轨道。直至“文革”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受到阻碍。“文革”使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处于混乱状态,社会保障政策和法规得不到贯彻和实施,社会保障工作无法执 行和监管,社会保障基金在“文革”中被冻结,广大应退休、退职职工和国家工 作人员得不到妥善安置,社会救助工作陷入停滞状态,社会福利生产单位被撤销,社会福利设施被占用,享受社会福利的社会成员的生活陷入困顿。1969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从而 实际上否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国初步建立的社 会保险制度由此蜕变成覆盖范围狭窄的“企业保险’’。由于劳动保险的支出对企业资金损益的影响是由政府而非企业承担,因此这种“企业保险”实质上体现的是国家责任。1959年至1979年,我国刚刚建立起来的保险业也进入“天折阶段”, 我国保险业处于停滞状态。 “文革"给我困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使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都大大缩小和降低,这也给改革开放后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恢复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2。1.4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78―1 989)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拨乱反正的新时期。我国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致力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 恢复了建设并快速发展。在社会保险方面,我国政府恢复了文革前的相关社会保 障法规,‘并对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制度安排进行了一定的修改:1978年6月,国务 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修改了退休退职的规定,提高了退休退职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自“文革”至改革丌放前,我国主要推行的是以企业为实施主体、以国家为责任 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企业负责社保基金筹集、支付和管理,其覆盖面是国企 职工。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在逐 渐调整和推进。“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方面的改革,改变了企业与政府的分配关系。承包制的推行,‘企业保险’与政府责任开始分离,政府责任悄然后退,劳动保险待遇支付的责任都落到了企业身上。其后果是,在经济意义上,各企业 由于在劳动保险方面的支出不同,难以保证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的平等地位;在保 障意义上,企业经营本身的风险使许多企业难以抵御职工可能出现的大额支出风 险,难以保证职工待遇的兑现,从而使劳动保险失去依托,‘企业保险’的基础JF16 两南大学硕+学位论文第2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始动摇了。”“…针对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存在的问题,国家和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使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首先,在国营企业范围内试行了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到1990年年底,全国93%的县市实行了国营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40%的县市实行了集体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参加统筹的职工有5000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000万人;京、津、沪三市及福建、江西实行了省(直辖市)级统筹。实践证明,这次对社会保险费的改革,对于缓解企业之间退休费负担畸轻畸重的矛盾,对于保证离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1986年为配合劳动合同制的推行,我国建立了国营企业劳动合同制工人的 退休养老保险制度。第三,1986年建立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制度,对破产企 业职工、濒临破产的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精简的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以及企业辞退的违纪职工实行待业保险。上述改革措施,突破了“企业保险”的格局, 初步建立了单项社会保险基会,将个人缴费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上来,并使 人们的社会保险意识有所增强。这种社会保险模式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 完善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 在社会救助方面,我国扩大了社会救助的覆盖范围,并且改革和增加了社会 救助的方式。在社会福利方面,我国加强了社会福利工作,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 在这个时期,我国政府还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关于军队干部退休的暂行规定》、《退 伍义务兵安黄条例》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规。改革开放后至80年代末, 我国保险业开始迅速恢复并且蓬勃发展。在此阶段,1988年在中国保险业出现了第一家非国有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的前身――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1.5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和快速发展阶段(1 989一)80年代末90年代初,产生了影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两个重要因素:一 是我国逐步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原来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依赖的经济体制基础逐渐改变,其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二是由于建国后人口政策的长期实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R趋老年化,社会保障问题愈益成为关系民生 的突出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是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推进的,伴随着劳动力 市场的形成和市场机制的增强而扩展的。企业改革的需要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 基本动力。¨”。1991年6月,我国政府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 度改革的决定》,加强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1993年,党的十三届四 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 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建立全面的、同时又是多层次的社会 西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保障体系,实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城乡居民的具体保障办法又有所区 别;第二,城镇职工养老金由单位与职工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 户相结合;第三,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与社会保障基金的经营管理分开。《决定》肯定了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促使企业职工承担一定的社会保 障成本,以减轻企业的负担。逐步建立企业职工的个人帐户,将企业与个人缴费 的大部分积累于个人帐户,以试图缓解现收现付制度与人口老龄化的矛盾。“要求个人缴费,是国外社会保障制度通行的做法,是社会保障责任主体多元的重要机制,也是基金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决定》关于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革新,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快速发展。在这一模式框架下,中国的社会保障部门又 逐步拓宽了这一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如逐步将部分私营企业职工、部分地 区的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在本世纪初,我国还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社会 保险项目,形成了保障项目齐全、保障内容完整、保障功能配套的社会保险体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还迅速恢复和健全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制度。 通过农村扶贫开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灾害救助机制、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慈善基金会以及“希望工程"等各种措施,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获得了较大的进步。1997年至2000年,我国政府先后颁布和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 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年)、《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1999年)、《关于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及《关于完善城镇社会 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等等。通过这些单项行政法规、通知和决定的发布和实施, 我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2008年,我国决 定新增229个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其中江苏、浙江、安徽、福 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等 15个省(区)全部地(市)纳入试点。““近年来,我国建立的社会救助体系从制 度上为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的建立,从1993年6月上海市率先在全市范围内着手探索,到1999年9月全 国667个城市和1638个有建制镇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全部完成建制任务,只用了 短短的6年时间。这6年期间,以1997年9月冈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为标志,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探 索阶段,第二阶段为推广阶段。1999年9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约》的颁 布和全国建制任务的完成,标志着这项制度的建设进入了完善阶段。““ 目前,我国正日益建立健全低保资金的筹措机制,中央和地方对城市低保补 助资金不断增加。从2003年到2007年,全国低保资金由151亿增加到275亿, 两南人学硕}:学位论文第2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其中中央财政资金由92亿增加到160亿。我国城市低保障对象己达到约2200万 人,保障水平从149元提高到182元,年均增长了44.4%,低保对象月人均补贴标 准由58元提高到102元,年均增长15.2%。自2006年6月至今,我国农村普遍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当年中央财政安排了30亿补助资金;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其模式完成了由农民集体供养为主向公共财政保障为主这样的体制型 转变;农村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也得到了制度性保障;2007年底,全国低保对象是3451万人,平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840元,平均补助水平为每人每月38元,基本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城乡均等覆盖。并且,我国推行分类施保措施,对低 保对象中的残疾人、重病人、老年人、未成年人都给予重点帮扶,适当提高他们的补助标准。2003年至2007年,中央财政累计补助地方医疗救助资金达59.7亿元,其中2007年补助了33.4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133%;农村医疗救助从2003 年开始启动,到2006年即涵盖了所有涉农县(市、区),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自2005 年进行试点,至2007年已有90%的县(市、区)建立了救助制度。”“ 在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时期,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救 助制度,我们还需要注重和加强三个方面。首先,抓好各项救助制度之间的完善 和衔接,使各项救助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协调,从而使社会救助的各项制度能够发挥整体的效益。其次,逐渐提高救助水平。在我国的部分省份 和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社会救助的标准和补助的水平还不高。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在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社会救助的救助标准和补助水平有待逐渐提高。第三,要加强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律规范和社会管理,使社会救助制度公开、透明、公正地运行,从而使社会救助真 正惠及困难群众群体。改革开放以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形势下,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告别了主要由国家保障制度、企业保障制度和乡村集体保障制度组成 的旧的国家保险社会保障体系的特征。当前阶段,我困的社会保障模式是针对一 定社会群体的主要包涵社会保险、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和部分全民性福利的混合 型社会保障模式。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然而,我国的社 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还需要继续改革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的客观现状。我国还必须继续拓展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将我国最广大的人 民群众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使人民群众都能在生活上获得基本的保障, 从而彰显社会公正和『F义。享有完整的社会保障待遇,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是 我国广大人民的普遍需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随 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健拿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都会逐步扩大和提高,这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发19 西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2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展的趋势。2.2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带有严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和不可忽视的弊端。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既经历过发展,也遭受过挫折。随着我国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自80年代以来我国社 会保障体系虽有政策调整和制度改革,但进一步和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还要必须解决其自身的现实问题。 2.2.1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还不够全面,尚未囊括我国全体社会成员。在部 分社会群体中,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水平较高。这些社会群体主要包括国家工作人 员、国有企业职工、部分集体企业职工以及部分私营企业职工。很多私营企业职 工、个体户,特别是农民工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还没有较完整地享受到社会保障权益。有些新建立的保险制度,如1993年颁布的失业保险法规只限于国有企业。这种状况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长期并存的格局,不能对全体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限制了劳动力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合理流动,妨碍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也影响了社会保险分散风险功能的发挥。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着力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正在制定 农民工各项保障办法,特别是养老保险办法。农民工离开农村,不再依赖土地或 者不再将土地作为主要生活保障。“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化,一方面减少了未受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的农业人口(作者注:虽然我国恢复和基本普及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农村养老保障目前还主要依赖土地和家庭),一方面要积极地探索扩大 城镇化价值型社会保障覆盖的新机制。因为这几千万农民工是‘两栖’劳动者, .往往是农村或城镇社会保障两头都不着边。¨“。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民工已达1.3 亿人。作为城市化建设的一支大军,农民工群体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这不利于农 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农民工的生活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问题必须尽早解决。 据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国家已制定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初步办法,可能最近 就会上报国务院。该办法指出,对于想回农村的农民工,要以农村为主考虑其保 障问题,而想留在城市的农民工则要在城市范围内考虑其保障问题。u刈从目前来 看,这种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办法是根据农民工的特殊性而制定的,不失为一 种权宜之计。 在制度上,我国己明确了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但仍需引导广 大农民工参与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已经被纳入 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截至2006年底,我国已有2538万和2367万农民工分别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2章我【目丰}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首先从最紧迫的工伤保险和医 疗保险突破。去年,国家有关部门实施了高JxL险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平安 计划”,全国94家国有重点煤矿除1家破产外全部参加了工伤保险,一些产煤大省的大中型煤矿已基本实现全部参保。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专项扩面行动也在全国推开,一年之内有1878万农民工参加了医保。"“叫我国原劳动和社会保障 部表示,2008年我国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将达到2800万人。”” 2.2.2管理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高 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初步建立和发展于计划经济时代,因此必然带有计划经 济的色彩。在“文革”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险由国家负责的国家社会保险蜕变为 由企业负责的“企业保险”。社会保险基金由企业筹集和监管,这无疑增加了企业 经营的负担,影响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进行公平竞争。在计划经济时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实行的这种针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等局部范围的全面保障, 主要是由国家或企业提供的全面保障,超过了当时我国经济承受能力,影响了经 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在全国范围内,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速度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这在当前阶段构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睹稳定发展。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城镇还在相当程度上依附于企业,社会保险基 金制度不够健全,新建立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基金可统筹的范围不够广。在农村,广大农民的生活保障主要依附于家庭,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尚未开展养老保险工作。由于社会化程度低,社会保险这种本属于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不得不推 给企业和家庭。社会保险费用支出过多,使企业和家庭增加了负担。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社会保险对于劳动者的保障功能,而且也影响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和快速发展。 在新时期,不但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有待扩大,而且社会保障功能也急需 加强。国家和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职责和职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使收入较 低的家庭减轻生活负担,从而提高这些家庭的生活水平,进而拉动消费。这有利 于企业减轻经营成本,促进企业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 2.2.3社会保障水平失衡,存在不公平现象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失衡,是影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的又一 问题。在城市,国家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之间、城镇企业职工之间的养老保险待 遇差别较大;在城乡,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 之间的差距较为悬殊,城乡社会保障资源的分配严重失衡,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2l 西南人。7:硕十。学位论文第2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发展不足。 至今,我国城镇已初步实施和提供了相对而言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待遇,养 老保险基金已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医疗保险、失 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女职工生育保险等制度,都得到了健全和发展。在我国二 元经济结构的现实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也存在着二元结构,我国农村的社会保 障体系远没有建立起来。城镇的社会保险覆盖率已达90%以上,而农村覆盖率不足 2.4%。在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是一种以国家救济和乡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份证提取出生年月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