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孚试纸王继华是谁?

万孚生物百倍潜力
辽宁舰水手: & & 万孚生物百倍潜力,市值有望超万亿!&
& $万孚生物(SZ300482)$
POCT市场规模大于IVD? 万孚生物从事的产业,跟互联网产业一样,美国的研发中心拥有七位资深科学家研发微流控芯片?
万孚准备在美国建厂? &欧洲也要建研发中心? 拥有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实验室?
万孚参与了继酒驾之后公安部组织的毒驾实施规范条例制定?&将来人手一台POCT智能设备?&
& 全是干货,看董事长说了啥。
《中国基金报》调研万孚生物董事长李文美。文章最后是我的个人观点:万孚生物百倍潜力,市值有望超万亿!
一、企业发展历程
机会宝:作为医疗诊断和快速检测行业的领军企业,可否介绍一下公司20年来做出的努力跟经验?
李文美:1992年成立企业定位做医疗检测用品,就是IVD(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体外诊断产品)。当时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同行还没有几家企业&
,这个产业在全国规模较小。主要在三个环节使用: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前是不太关注预防和诊断,只重视治疗,用药出现了滥开药品的现象,开得处方越大越好,现在慢慢回归正常和理性,所以对IVD来说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检测诊断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大,我们做了20多年成为行业领头的企业,和行业一起发展壮大。我们关注到快速、床旁检测或者是即时线上检测这一块,所以在整个检测领域中我们是关注适合个人、家庭检测的,比如血糖仪、检测怀孕的产品,用户可以在家里检测。可能十年以后,个人和家庭的健康管理市场将爆发式增长,是非常巨大的市场。像小米、微软还有苹果都推出了一些健康产品,这些穿戴设备是玩具型的,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真正要解决人的健康管理问题,做到实时监测,肯定是要靠POCT(Point&
Testing,即时检测)的产品,通过穿戴式设备和实时监控,用户在家里可以检测怀孕、排卵期、血糖指标和心梗指标等。
我是中国POC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也是临床检验分会的副主任委员。POCT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以后人手都有一个检验科小的集成化的智能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做检测,没有必要到医院排队抽血等结果。譬如怀孕,买一个尿条在家里面就可以自己测试,一分钟不到就可以出现结果阳性还是阴性。所以检验的一种趋势,一是在医院或实验室采购自动化或集约化的检验;另一种是在个人家庭里面分散的个人自我检测方式。
二、行业前景
机会宝:请介绍一下IVD和POCT行业未来前景?
李文美:一般来说,IVD是包含了POCT的,因为POCT是快速检测那部分,类似急诊室、ICU的床旁检测,以及院外、院前检测,或家庭检测。IVD又不能完全包含POCT,按道理说POCT某种程度上比IVD的外延还要大,因为它是属于现场的快速检测。它涵盖的内容有八个方面,除了医院以外还有基层医疗,即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的检测,基层医疗的用量是非常大的。此外,还有个人健康管理,这块的体量也是非常大的。还有食品安全的检测,不局限于疾病、临床或医院的消费市场,它还有更广阔的市场。POCT和IVD是有重叠的部分,例如生理指标的检测,但也有不重叠的地方,POCT的规模比IVD大,中国有一个物联网和互联网的POCT创新联盟,我是副理事长。这意味着以后的健康管理是一个网络,它包括了基于信息传送的互联网,还有基于药品、医疗器械配送的物联网,健康管理也是网络其中一个点,人的生理指标或生化指标的采集器就是POCT的产品,比如说血糖仪、心电图监护仪,数据采集器就是我们POCT的产品,我非常有信心的说我们的产业绝对像互联网产业一样,是一个千亿级规模的产业。
您觉得放开二胎,包括老龄化,这些政策和趋势对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会带来哪些利好?
二胎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利好很多,我们从销售也能感觉出来。实际上中国的二胎带来的机会很多,不仅是一个怀孕检测问题或者是排卵的检测问题,有人说二胎政策的发布太晚了,因为有很多人想生的时候有限制,而现在生育的年龄过了,那么他就面临的不是优生优育,而是生育困难的人怎么要第二个小孩,这是一个很大挑战。我们考虑的是,作为生产检测产品的企业,以前仅仅是告诉你有没有怀孕,现在还告诉你怎么样才能够怀孕。我们看到很多治疗生育问题的医院,不孕症男性和女性都有可能存在问题,这块我们在做很多工作。
三、企业定位、核心竞争力
机会宝:目前,公司在POCT行业的产品分布在包括感染及传染病、妊娠、毒品、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及生物原料七大领域,能否介绍一下公司在这些细分领域公司所取得的市场地位。未来还将在哪些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开辟哪些新的领域?
李文美:从市场占有率和销售规模来看,我们公司在全国POCT应该是领军的企业。此外,在产品线延伸的广度来看,我们公司不仅有临床方面针对医院的产品线,还有针对公安毒品检测的产品线,还有针对优生优育用的比如怀孕、排卵的检测产品线。POCT不完全局限于医学检验,它涵盖了空气、水、食品安全,还有灾难的应急救援,以及CTC重大疾病的预防。疾病的预防和医学是有关系的,它属于疾控系统,比如说我们参加过很多次国家重大疾病防治的项目,从SARS到甲流、禽流感,在全国排名第一。我们同时也是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是发改委把这个行业最优秀的企业拿出来,把它作为一个国家级的示范基地,引领上下游的相关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这就是发改委要做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本质的出发点和宗旨。我们公司能作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我想它在技术的高度、队伍的建设、研发的底蕴来讲是走在前面的。而且这种工程实验室在一个领域里面只给一个单位,包括公司、大学和研究机构,所以我们公司能够独立拿到国家在快速诊断这块国家级的工程实验室也表明我们公司在这块的研发力量、团队建设方面已经是处于国家前列。同时,我们也承担了不少国家级科技部的863项目,国家科技部的“十三五”规划的发展项目,就是新型POCT产品仪器与试剂系统的研发,这个项目现在还在做,还没结题,是我们公司牵头做的。
四、业绩增长点
在具体的细分领域中,我们会在哪一块深耕,或是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尝试?
我们的战略是“一体两翼”,“一体”就是临床检验医学,针对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这三个重要的慢性病的检测。另外“两翼”就是优生优育和毒品检测,这“两翼”是很有特色的,比如我们在美国卖的毒品检测产品,去年已经卖到约2000万美金了,在国内的毒品检测领域绝对是优秀的领军企业,受到了公安部的认可。
在毒品检测这块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
我们在美国市场占有率排名还是很前的,当然这仅仅是某一种产品而言。因为美国的毒品控制和检测整个体系是很复杂的,我们主要是在检测试剂这块,他们还有实验室、项目打包等,是很长的产业链,我们是只其中一个环节。我们准备在毒品这块进行很深入的布局,要把控到终端,我们也在国内进行布局,现在国内继酒驾以后毒驾的法律法规即将出炉,半个月前我们参加了国内公安部主持的毒驾实施规范条例的制订。在以后的禁毒这块我们应该有所作为,这块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因为国家现在比较重视。国家把禁毒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这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大。我觉得从毒品对社会危害来讲,做这个毒品检测很有意义。
对于研发和创新来说,我们未来有什么样的打算?
我们近几年研发投入都超过10%,今年会更高。我们去年年初在美国的圣地亚哥建立了研发中心,现在有7位资深的科学家在里面,我们的技术比如微流控技术、分子诊断技术都在那边进行研发。另外,我们在欧洲也有这样的安排,我们会把这个研发中心放在人才比较集中或者研发量比较活跃的地方去。实际上你要真正把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从美国或者从欧洲吸引回中国来说,目前还有些困难,这些困难比如说需要的配套设备、配套的设施、工作条件包括他们的家庭等等不能满足,所以我们还是可以把研发包括营销都可以前置到当地的目标市场去,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很快就能够提升我们的研发能力。
公司做快速检测其实是切分了医院的一小块业务,拓展销售渠道时有没有什么困难?
从某种程度来讲,检验科的客户是临床科室,临床科室开单以后让他去检测,我们可能直接做一些临床科室,可能会让检验科有些抵触,这也不是利益之争。因为有些标本、有些检测就需要快速出结果,不能一个小时、半个小时才从检验科拿结果,就需要病人来了以后马上告诉他是什么原因,例如心闷痛的话是肺的问题还是心脏的问题,如果是肺的问题还好办一点,但是有心脏的问题必须用溶栓药物,实际上不是利益之争,是客户的需求。
机会宝:现在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都是卖设备为开端,为了跟客户发生更多的黏性是提供后续服务,公司有没有考虑卖设备之后对患者进行咨询服务?
李文美:对以后的健康管理包括物联网、互联网的发展,我认为先把B2B做好,家庭健康管理找个机会伺机行动,能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方式实际进入这一块。因为B2B往B2C走还是有风险的,弄不好的话就成为先烈了,所以这就是需要企业家有把控能力,看看什么时候最好的机会。我们现在有很多产品是B2C了,比如卖的早孕检测,十几年前药店就卖给消费者,就像血糖仪这样的东西,而且我们也有B店、C店,开在淘宝,这个还要平衡,B2B的业务就是对机构的业务,和对个人的业务要平衡。我们也有些经验,但希望不要走弯路,所以相对会慎重。
五、销售情况
机会宝:2015年是超额完成销售计划还是按计划完成?海外的销售布局销售情况是怎么样的?
李文美:2015年的销售基本按计划完成了。
我们万孚公司在全国的IVD里面出口可能做的比较早,我们十几年前做出口的时候,当时做出口的企业还不多,我们应该是2004年的时候就开始了,当然以前的出口主要是贸易型的出口。我们把产品交给当地的经销商去卖,把钱收回来就完了。这种贸易型的行为不能植根于它的目标市场,它的基础不够夯实,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做法就是以品牌和产品为武器,同当地的经销商和当地的目标市场相关的客户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会在当地设立分公司或者办事处,就是说我们会对当地进行深度的营销、产品品牌的推广,建立合作关系,进行深度的营销。原来是一个国家找一个经销商,现在是在当地建立一个合作的办事处以后派我们的人过去,他们同当地经销商的人在一起,联合形成一种针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深度把握终端销售和品牌销售。这样的话,我们今后营销的基础就夯实了,这就是变化。
目前外销市场和国内市场在整个营收占比大概是什么样的情况?未来我们会着重到哪个市场发展?
国外销售占比大约是在45%左右。我们会把国内比较好的模式或者比较好的产品做夯实一点再往海外发展,当然海外要先把路修好,就是我要先把营销的渠道建立起来。所以营销和产品是分开的,有的时候是修路,有的时候做产品是造车,在国外我们更多的会考虑到怎么样把路修好。路修好后,跑什么车跑多少车就相对容易了。当然也不排除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在国外会建一些厂,在当地研发、当地生产、当地销售,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我们现在在美国有研发中心了,而且我们在十年前就建立了美国的分中心。现在我们可能会在美国设厂,这样它是研、产、销就可以连成一体,就形成研究、生产、销售能力综合性公司。
机会宝:公司的毛利率非常高,约66%,原因是什么?
李文美:毛利率高是因为产品竞争力比较强,比如说你同客户议价的能力就比较高,有新产品你就可以卖贵一点,因为没有人同你来竞价。如果你的产品大家都能生产,经销商就不愿意接受你这个高价的产品,就愿意买低价的产品,这是一个表面的现象。更重要的就是你的产品必须要技术升级,就是说你有一个老产品以后,如果说很快这个产品的价格要下降,那你要赶快推出新的产品或者产品升级,让这个产品保持它的高毛利率,这就是一种产业升级或者产品升级的问题。从产品管理来讲,我们有一个产品中心管理产品,有的产品要主动放弃或者是把它作为一种普通的毛利率比较低的产品来管理,那么要赶快看好一些它的替代产品或者是新一代的产品、比它毛利率高的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够保证你的毛利率维持下来。所以通过不同的产品就是在研的、成熟期的产品,还有开发期的产品,还有一种毛利率往下面走的产品,进行综合的管理,达到一定比较高的毛利率。
下面是我的个人观点:万孚生物百倍潜力,市值有望超万亿!
飞测Plus,在全球最大医疗展MEDICA上大放异彩。
万孚生物最新POCT产品:飞测Plus,电话机大小,彩色触摸屏,能在几分钟内提供准确可靠的全定量检测结果,诊断如感染、心血管、糖尿病、肾损伤和肿瘤等疾病。
飞测可检测的项目包括心急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钠尿钛原、肌红蛋白、D二聚体、ctni+myo+ckmb三联卡、全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前列腺特异性蛋白、甲胎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胱抑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等指标。基本涵盖反应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理和生化指标。
万孚今年投放5000台飞测给各级医院,免费投放,只赚试剂的钱。今年的净利润1.6亿。
随着技术进步,就像电话座机进化为手机,如果飞测做成手机大小,便携,移动互联。并且规模化生产大大降低成本。我想中国几个亿的老年人,广大的家庭和个人将是飞测的爆发市场。
将来,人手一台飞测,及时告知你哪项指标异常。那时候就不是得了病再去医院做检查,诊断,治疗。而是万孚的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根据飞测上传的各项指标随时给你提供预防建议以及后续可能的诊断治疗服务。人的医疗模式从治疗为主转化为预防为主成为可能!
一年5000台设备免费投放,只赚试剂的钱,一年的净利润是1.6亿。
那么可以设想一下:
万孚飞测的保有量达到5万甚至50万台,我觉得这个等待可能不需太久。那么万孚一年的净利润是多少?16亿?160亿?
像手机一样普及,飞测每年的出货量达到500万甚至5000万台,就像现在的手机商苹果、华为。这里还有一个梗,医疗器械的技术和准入门槛远远高于手机产品。万孚在市场爆发的前几年有望成为寡头,比苹果更牛!
苹果今天的市值是6167.24亿美元。根据最新的汇率,42796亿人民币。
万孚的市值将会是多少呢?我已经不敢想了!
万孚比苹果牛的地方有三点:一是POCT属于医疗级,技术和市场准入等门槛远远高于手机。二是手机属于一次性消费,POCT则不同,飞测买回家后,试纸的消费伴随整个设备使用周期,卖试纸产生的利润远远高于卖设备。三是依托万孚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平台,万孚提供疾病预防,监控,诊断,治疗,用药咨询等各种健康管理服务,这个也产生巨大利润并大幅提高用户粘性!
以上设想相当美好,能不能实现,我觉得关键点有三:
一是万孚的POCT设备能否做成手机大小,甚至比手机更小,更便携。我觉得这个只是时间问题,技术上没问题。一个可能的路径是微流控芯片技术,万孚今年9月份公告6000万增资美国研发中心,汇聚七位全球顶尖科学家,研发方向是微流控芯片。关于微流控芯片大家可以上网查也可以看我之前发帖,说白了微流控芯片就是将整个诊断科室的功能集中到一颗小芯片上。所以将来的飞测体积比手机更小,更便携,功能更强大!即使不依托微流控芯片,飞测越做越小也不可阻挡,万孚已经推出了手持式分析仪,具有外电源和内置可充电电池两种模式,5&
10分钟内得到半定量结果,提供单一药物测试和多药物组合测试。
二是智慧医疗平台的搭建。虽是医疗企业,但万孚储备精良,准备充分,具备电子通讯产品研发和数据平台搭建能力。万孚以往财报里有明确表述:万孚正在进行移动医疗系统的研发,计划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POCT设备集成无线通讯技术,实现疾病检测现场与医院/检测机构中心实验室数据信息的安全、实时传输,搭建健康信息数据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优质、全面的个人和家庭健康管理服务。万孚的招股说明书里也早有类似表态,要做个人健康管理服务商。并且在人才上早有储备,公司副总经理罗宏,毕业于西安交大和中国航天工业第二研究院,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先后担任中国航天工业第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室主任,TCL移动通讯研发部经理,东方通信项目一部经理,北京华诺技术总监,伊甸通讯技术总监,主持手机和移动通讯终端设计和研发。总经理李文美在今年10月份当选为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智慧医疗+POCT”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三是并购,伟大的公司需要伟大的并购,这是快速做大做强的捷径。一些环节或者产品线需要借助外延收购的方式实现,万孚在这方面也有强大的人才储备。万孚生物投资总监,副总经理兼董事,何小维,海归博士,曾在广州科风投任副总经理,主导过几十起成功并购,管理的基金规模达上百亿元,领导广州科风投成为国内最大的国有风投机构之一。何小维还是美国和日本两国的化学学会会员,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不单是风投大佬,也是行业专家。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
公司质地优秀,财务报表各项数据好的一塌糊涂,夫妻档领导人王继华和李文美都是科班出身,行业专家,尤其李文美不单是行业领军人物,大学教授,而且深谙哲学和艺术,绘画、书法皆有造诣,将哲学成功运用于管理!还有一条,公司领导人是具有使命感的企业家,按董事长的说法:专注健康产品和服务,真诚呵护生命和健康,造福社会是万孚的使命!
好行业,好公司,好领导,各项条件皆备。
让我们一起拥抱万孚成为中国的世界级伟大企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万孚生物IPO 国有股权屡被稀释
即将登陆资本市场的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孚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快速诊断试剂、快速检测仪器等POCT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体外诊断类医疗器械企业。业内人士指出,从年万孚生物的三费支出逐年大幅度攀升,显示出万孚生物的成本控制水平尚有待加强,其管理层经营能力也有待提升。
即将登陆资本市场的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孚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快速诊断试剂、快速检测仪器等POCT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体外诊断类医疗器械企业。《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万孚生物存在过度依赖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实际控制人漏缴近200万元个人所得税等问题。而且,其股权演变及国有股遭稀释过程中存在资产未评估等瑕疵。
政府补助增高净利润三费占营收约四成
万孚生物称,报告期内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6.77%和61.15%,收入规模不断扩张,盈利水平持续提高。招股书显示,2012年—2014年,万孚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22735.36万元、24764.31万元和36539.5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787.92万元、5900.35万元和9836.40万元。
然而,记者注意到,2012年—2014年,万孚生物获得的政府补贴分别为1255.55万元、2575.69万元、2317.82万元,分别占当期净利润的33.15%、43.65%、23.56%。如扣除政府补助其净利润将大幅缩水,扣除后2012年—2014年净利润分别为2532.37万元、3324.66万元、7518.58万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与体外诊断行业的同类企业获取的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仅为个位数相比,万孚生物获取的政府补助明显过高。如不久前刚上市的迈克生物(A股:12年—2014年获得的政府补贴分别仅为333.97万元、42.00万元、115.22万元,分别占当期净利润2.11%、0.22%、0.51%;而去年上市的九强生物(A股:12年—2014年获得的政府补贴仅为59.91万元、421.57万元、649.86万元,分别占当期净利润0.44%、2.33%、3.09%。此外,国内体外临床诊断行业龙头企业科华生物(A股:12—2014年获得的政府补贴也只有1645.19万元、2384.68万元、1876.86万元,分别占当期净利润6.86%、8.27%、6.43%。
在获取巨额政府补助的同时,万孚生物还因其高新技术企业身份享有15%的优惠税率。2012年—2014年,获得所得税优惠金额分别为463.60万元、665.38万元、1168.61万元。据此测算,税收优惠加上政府补贴总额2012年—2014年为1719.15万元、3241.07万元、3486.43万元,分别占当期净利润的45.39%、54.93%、35.44%。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三费支出向来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领域,三费控制是考验上市公司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招股书显示,2012年—2014年,万孚生物三费总额分别为8105.77万元、9806.34万元、14687.61万元,占当期营收比重分别为35.65%、39.60%、40.20%。
业内人士指出,从年万孚生物的三费支出逐年大幅度攀升,显示出万孚生物的成本控制水平尚有待加强,其管理层经营能力也有待提升。
股权演变遮遮掩掩国有股份稀释存瑕疵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浏览万孚生物招股书“第五节发行人基本情况”时发现,万孚有限成立于日,由李文美、罗宜春、王继华和谢友恭出资设立,注册资本30万元。2012年4月,万孚有限整体变更为万孚生物。
但耐人寻味的是,无论是申报稿还是正式招股书,万孚生物均未披露万孚有限从1992年成立到2012年变更为股份公司之间的历次股权演变情况。记者辗转在2013年10月签发的《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关于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律师工作报告》(简称“律师工作报告书”)中发现了“七、发行人的股本及演变”章节,该章节披露了万孚有限的历次股权变动情况。
律师工作报告书显示,万孚有限设立后经历了多次增资和股权转让。其中,2001年6月第三次增资后股权演变为国有股东与自然人共同持股的结构,其中李文美、王继华夫妻合计以627.6万元出资额持有52.3%股份,国有企业广州华工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工大集团”)、广州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广州风投”)、广州生物工程中心(简称“生物中心”)合计以527.4万元出资额持有47.7%股份。
2009年8月万孚有限进行第四次增资时,新增注册资本758万元由广州风投、李文美、王继华认缴,华工大集团及生物中心放弃对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增资后,李文美、王继华合计以1121.0万元出资额持有57.24%股份,国有股权从47.7%被稀释至42.76%。同年10月23日,万孚有限以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1742万元,转增后注册资本为3700万元,所有股东按原有持股比例增资,增资后各股东股权比例不变。
日,万孚有限由新股东广州百诺泰投资中心以1362.61万元认缴3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剩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增资价格不低于万孚有限在评估基准日日的净资产16805.52万元,原股东放弃对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经过此次增资后,国有股权再次从42.76%被稀释到了39.67%。
自日起施行的《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 12
号)第六条规定:“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一)……(四)非上市公司国有股东股权比例变动……”。《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万孚有限2009年8月和2011年12月增资均涉及国有股权的稀释,而2011年12月履行了资产评估手续并披露了增资价格及依据,而2009年8月既未履行评估手续也未披露增资价格。
董事长兼任高校讲师漏缴个税百万元
据招股书显示,万孚生物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李文美、王继华,二人为夫妻关系,其中李文美任公司董事长,王继华任董事兼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万孚生物前身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万孚有限”)设立于日,而设立时其发起人李文美和王继华还同时拥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学老师、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招股书显示,李文美1983年至1986年任南华大学教师,1989年至今任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讲师。王继华年任暨南大学教师。《经济参考报》记者登录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官网发现,李文美至今仍以讲师的身份出现在其师资队伍中。
除上述情况外,万孚生物董事何小维至今仍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官网资料显示,何小维至今仍担任该校轻工与食品学院轻化工研究所副所长。此外,万孚生物研发中心项目经理兼监事康可人同时还是广东药学院讲师。业内人士认为,董事长、技术骨干等诸多人员兼职高校教授、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技术独立的风险,存在将职务发明窃取为个人发明的可能。
有意思的是,招股书披露了万孚生物董事长、总经理漏缴近两百万元个人所得税的事实。招股书称,公司存在补缴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所涉及个人所得税的风险,万孚有限2012年4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时,自然人李文美、王继华应纳税金额分别为99.48万元和59.61万元。但发行人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李文美、王继华也未履行纳税义务。
北京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喻胜云博士指出,万孚生物董事长、总经理漏缴个人所得税长达3年之久,存在偷税的嫌疑,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上市公司应积极向公司大股东追缴应缴个税,有关税务执法部门也应尽快展开积极追缴工作,切实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针对万孚生物存在的上述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将书面采访提纲发至其公开邮箱并多次致电该公司,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截至记者发稿时,万孚生物未有回复。(记者
吴永 实习生 宫长纹)
[责任编辑: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华龙网新闻微信号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var cnzz_url=window.location.
if(cnzz_url.indexOf("referer=baofeng")!=-1){
document.wri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继华 万孚生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