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天赋怎么升级天赋,刚角色框下面有个绿色的东西。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如果有一天,你走进我的心里,你会哭,因为里面全是你。如果有一天,我走进,你的心里,我也会哭,因为那里没有我.如果有一天,在喧闹的城市里,我们擦肩而过,我会停住脚步,凝视着那远去的背影,告诉自己那个人我曾经爱过。我以为只要认真地喜欢,就可以打动你,原来,却只是打动了我自
每个月总有几天觉得男友特别帅?
&根据美国加州大学最新的一项科学研究调查显示,如果哪个姑娘有个魅力十足的男朋友,那这个姑娘每个月最容易受孕的那几天就会对男朋友格外好。但是如果男生不性感呢?那就很悲剧了&&他的女朋友会在这段时间里疏远他。&排卵期前的几天也是女性最容易受孕的阶段。这项研究显示,这段时间里,如果女性的伴侣本来就很迷人,那么这种迷人指数还会上升。她会觉得他缺点比平时更少了。对于那些虽然是好老公的料,但却没有那么性感的男性来说,情况则会相反。在排卵期前的几天里,他们不仅会受到女友冷遇,女友甚至还可能对他有诸多不满。&
受孕期,安全期&女性的排卵期一般是在月经开始后的十四天。排卵期前5天到后1-2天的这段时间里,她们最容易受孕。原因很简单,精子可以在阴道内存活长达5天之久。这段时间里,他们会等待卵巢释放出卵子与他们结合。但是,卵子离开卵巢后,只有48小时左右的时间可以成功与精子结合。&经期前的一周以及之后的一周是女性的安全期,她们最不容易受孕。&科学家们已经了解到,排卵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女性会更倾向选择性感的伴侣而非可靠的伴侣。但之前并不为他们所知的是,即使已经确定了稳定的恋爱关系,女性对其伴侣的感情还是会受到生理期影响。&
受孕期女性更容易出轨?&研究人员是怎样判断女性的伴侣是否性感的呢?当然是通过问!参加实验的女性站在其他女人的角度为自己伴侣的性感度打分。&需要打分的问题包括别人是否觉得他性感;会不会有人想与他发生性关系等。她们也会就他们是否忠诚可靠打分。&打分完毕后,研究人员会在这些女性生理期的不同阶段问她们对恋人的态度。结果显示,那些给自己伴侣的性感度打分高的女性会更加钟情于他,而那些认为自己伴侣不那么性感的女性则会有相反的态度。&不光是女性对自己伴侣的态度会随着生理期变化。这个研究小组的另一实验表示,当受孕期来临时,那些已经有固定恋爱关系,但男友没有那么性感的女性会更容易迷上别的男人!&
受孕期女性更喜欢打扮
有趣的是,受孕期时女性会更乐于梳妆打扮,让自己更有吸引力。她的声音也可能发生变化。在月经期前的日子里,她的声音会变得更加女性化,音调也会变得更高。&对那些没那么帅的男性来说,好消息还是有的。那就是女性每月这种对伴侣的感情起伏不会持续很久。更重要的是,这不会影响到她们的忠诚度。即使她们有时会冷落自己的男友,接受实验的女性也没有分手的打算。&
性感男人不一定是好伴侣
为什么男性的性感系数会影响受孕期时女性对他的态度呢?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在择偶和繁衍的过程中就是这么进化的。&女性会在最容易受孕的阶段受到最性感的男性吸引,这是因为性感度和男性特质意味着他有优质基因。而其他时候,女性则会更为理性,她们会选择更可靠、稳重、可以共同照顾下一代的伴侣,而不是以貌取人。&当然,性感的男人并不一定就会是个好伴侣。而女性也会寻找那些有潜质成为长期稳定伴侣的男人。性感和可靠往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在择偶时,女性也往往会更加倾心于可靠的伴侣。大多数时候,这不会造成什么麻烦。但是在受孕期,她们可能会更加偏爱帅哥。&来源: 原题《受孕期女性为何更加偏爱帅哥?》&
情侣为什么最后走不到一起?
心理导读: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男孩,追求一个女孩多年,却迟迟修不成正果。外人觉得女孩怎么这么挑剔,男孩又何必如此痴情?其实根本原因,不是男孩不好,也不是女孩挑剔,而是两个人不在一个需求层面。 &&&
&&文 /&& & &原题《你是在哪个需求层面选择自己的配偶?》&王石与女演员结婚这个事情,虽然有很多骂声,但我认为我们只能尊重而无权责备。因为作为一个事业成功的男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放弃了可观的财富,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努力在中式婚姻和西式婚姻观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在这一点上,大部分中国企业家是做不到的,因为很多人其实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更有很多人即使离婚也要把同甘共苦的老婆逼到死角。在这个角度上看,王石已算是有节操的了。&
&如果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层面来看,王石想要什么?财富?名声?社会地位?这些他都有了。或者性?即便他老当益壮,也大可不必花如此高的成本做这个事情。在中国的精英阶层,包养小三与道德似乎没有关系,对王石这种男人更是没有问题。&我认为王石与杨振宁如出一辙。杨振宁说过:翁帆是上帝赐给他的礼物。很多人觉得这老东西真不要脸。但我猜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作为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头脑,他需要一种方式来保持创造力和内心的激情,这是他习惯了一辈子的精神模式,就好像大部分人习惯了很庸俗的精神状态一样。爱情,或者说年轻的、朝气蓬勃的内心,正是他自我实现需求的一部分。这些人已经在底层的需求上得到了满足,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是我们这些还处于底层需求的人们所无法真正领会的。不光他,自古以来无论是科学界还是文艺界,都有大批杨振宁式的人物存在。&当然,这是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仅供论证。我们凡人可以理解,但不必效仿。&我的导师则是一个更合适的例子,她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依然状态奇佳。而其他退休的教授,往往失落感很强。这就是精神层次的差异。很多人的工作都是完成各种事项,或者短期的目标,不需要太多精神追求,所以一旦停下来就好像一个机器不运转了,马上崩溃。但是有精神追求的人,好比一台计算机,始终在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机器可以停下来,但是运算依然在运行,还可以继续在其他地方发挥作用。&生理需求是产生爱情的基本前提,正是生理冲动才会产生激素,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其次便是对安全的索求,女人经常讲的安全感就是这个层面。所以很多女人的需求层次是较低的,尤其是中国女性,因为她们精神不够独立,也因为社会文化环境,能够在这个层次满足就已经不错了。&再往上走则是社交需求。比如,女人希望男人有很好的哥们朋友,有什么事情可以迅速通过各种关系摆平。这与安全感密切相关。在中国这种关系社会,对社交的需求也是格外重要的。&到社交需求层面,已经可以解释90%的女人择偶行为。比如,有的女孩喜欢找医生,往往因为她身体不好,这会满足她的安全感。有的aggressive的女孩(例如投行)可能会找一个非常安分、条件普通,但是对她好的男人,因为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她来说是格外珍贵的。&我们往往会从外在的条件来简单的判断一个男人或者女人应该找一个什么样条件的对象,但结果却常常大相径庭。比如,女神找了个男屌丝,或者高帅富找了个女屌丝等等。因为需求匹配的层次是从外在条件看不出来的。&一个43岁的无婚史高富帅企业家,跟一个34岁的温柔漂亮持家的女孩谈恋爱,一切感觉很好,但是却迟迟无从下定决心走不进婚姻。找到心理咨询师才明白,两个人的相互需求根本不在一个层面。前者希望对方识大体、大局,后者却恰恰在这个方面弱了点。&很多人会碰到这样的案例。一个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的男孩,苦苦追求一个女孩多年,却迟迟修不成正果。外人看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女孩子怎么可以这样挑剔、无情?男孩子又何必如此痴情?其实根本原因,不是男孩不好,也不是女孩挑剔,而是两个人不在一个需求层面。&电影《曲线难题》里面的米奇就是这样的女孩。她很优秀,非常努力,也有一个同样优秀的律师,用一种非常尊重、真诚的方式追求她。她愿意去交往,却始终无法给出一个yes的答案。最终,米奇碰到了一个普通的棒球球探,迅速进入爱河,情定终生。米奇对这个男人说:我喜欢你聪明的头脑,更喜欢你聪明的心灵。一语道破天机!他们在心灵上是匹配的。&许多中国男人会说,找老婆不要找太有想法的。这成为许多男性的择偶法则。在这个标准背后其实是中国男人的自卑。说到底,他们害怕女人的需求层次太高,自己hold不住。其实更高的层次并不代表更高的财富,而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这种本末倒置的想法颇类似于&不患寡患不均&的道理。&但是中国女人找个老外就会幸福么?也未必,我就认识找了两任老外,而且认认真真谈恋爱的女孩,最后还是徒劳一场。因为文化习俗上的原因使得这些需求的满足更加困难(身在国外另论)。我很理解女孩子找外国男友的心态,不是她们思想特殊,而是中国男人某些方面太搓,尤其是在精神层面。放到全世界,即使中国最另类的女孩,其独特性充其量不过是国际水平的中等罢了。所以解放思想,从来都是任重道远。&(PS:中国男人在性方面的自卑是面对西方文化最弱势的一面。但我在英国的人类观察报告认为:不是中国男人不行,而是中国男人生存压力太大,环境条件恶劣,健康状况太差,严重肾虚。西方人很少加班,也没有复杂的琐事烦恼,更没有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身体状态普遍更好。至于Size么,我认为这不是问题,不做深入评论)&让人降低自己的需求层次,去和一个低需求层次的在一起过一辈子,是一件注定要痛苦终生的事情(此处的需求层次仅从马斯洛的理论框架展开,无价值判断之意)。人生来就是独特的,但大多数的人生是一个逐渐变得庸俗的过程,因为人要变得庸俗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读书越多的女孩,思想越丰富,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得越远,也就越难以找到婚姻的对象。这也是优质剩女不断涌现的原因。但我认为,问题不出在这些女孩身上,而是中国男人所代表的社会价值取向出了问题。也就是结构性失衡的原因不在女人,而是在于男人,这就好比我们培养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能抱怨我们培养高端人才太多了,教育投资浪费了,而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没有创造足够多的高端人才需求。&一个女生对我讲了她朋友的真实故事。她那朋友是女神,嫁给了将军的儿子。我说,这不是挺好吗,资源优化配置。她说: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她生了孩子之后便得了忧郁症。因为那人长得是个猪头,结果生了儿子也是个小猪头,她一看见就愁啊,最后得了忧郁症。&我称这种现象为:侵占代际福利,即自己的幸福实际上是以侵占下一代的福利为代价的。上面的故事有些极端,但颇具典型意义。女孩子过度贪图对方的财富和地位,结果影响到了下一代的基因,使得下一代在外表上处于先天劣势。本来她可以找到更好的平衡点。所以说从大的时间尺度上看,上帝终究是公平的。&我特别赞同一句话:看一个男人的品味,看他选择什么样的女人。对女人也是一个道理。即使今天,我们赞赏这个女孩/男孩好有才华,好懂得事理,似乎高不可攀。但如果择偶需求匹配不当,用不了几年就会变成屌丝。因为越往高的需求层次走,维护成本就越高,1+1&2就越容易成为常态。&但是,人对于自己需求的认知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有时候我们会匆匆忙忙便上了车,却发现坐错了,或者还有更合适的班次。这时候,婚姻作为一种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便会发挥作用。可是,这也便酿成了诸多不完美甚至失败的婚姻。所以,寻求次优而非最优既是一种止损策略,也是一种人生智慧。&但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有追求至高真善美的权利和自由,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精神的真正内涵,更是文艺复兴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所以,法国大革命才会涌现一批女性豪杰,历代女性在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而直到今天,自由,真正的精神自由,究竟有多少中国人能够理解、愿意去理解的?&&
痴情是一种心理疾病
&这几天读胡适写的《中国禅学之发展》,胡适在讲解印度禅的方法时,他说印度禅的第二个法门是"不净观"。随后胡适这样解释道:"所谓'不净观',就是用智慧想到一切都不干净。&譬如当我们想到某某漂亮的小姐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到她身上如何的不洁净,鼻子里都是鼻涕,嘴里都是唾沫,肚子里都是腥血不洁之物;并且到她死后,桃色的脸庞也瘦成白皮夹腮了,乌云般的头发也干枯了,水汪汪的眼睛也陷落了;到了尸体烂了之后,更是怎样的腐臭,怎样的变成骷髅。如此,我们也就不想她了。漂亮的小姐、金钱、地位,都是如是观,自然都会消除净尽。"&胡适的这段文字写得还挺生动的,只是在我个人看来,胡适说的这个办法不太管用。&那种因爱恋而相思的痛苦,我相信你肯定经历过,那是一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感觉。&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我也搞不明白为什么爱情会让我痛苦得想要自杀。现在的我,倾向于认为爱情的痛苦主要源于基因设置的诡计。这就好像人类爱情中的很多行为,其实都挺盲目而机械的。&例如一个女孩同时被三个男孩追求,一个很英俊,一个很强壮,一个很幽默。最后,这个女孩选择了三个男孩中最有钱的那个。又例如一个男孩对三个女孩有好感,一个很温柔,一个很聪明,一个很有个性。最后,这个男孩决定去追三个女孩中胸最大的那个&&&上面这段话多少有开玩笑的成分。爱情要是真这么简单就好了。&有时想想,明明是一种混杂着纯真、世故、虚荣、欺骗、自欺、性欲、占有欲、自我牺牲欲、控制欲、表演欲、施虐欲、受虐欲等等等等的复杂情感,却被人类称之为&爱情&&&&还有一些时候,我会认为性欲很纯净,反倒是爱情,有可能变得特肮脏,特残酷。&只是肮脏残酷的爱情反而可能更迷人,更能让情天欲海中的痴男怨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何让一个男人爱你一生?让他与你经历一次肮脏残酷的爱情,挑逗他,满足他,拒绝他,温暖他,玩弄他,虐待他,给他戴几顶绿帽子,然后无情地抛弃他。这样他就会爱你一生,就像电影《如果爱》中金城武对周迅那样念念不忘。只是,希望自己被某人惦念一生,这事有何意义?只是极度自恋而已。而所谓的痴情,很多时候其实只是一种心理疾病。&文/
就让别人觉得你很坚强吧
我有一个朋友,长得可爱,性格也很可爱,所以异性缘非常不错。她也经常在我面前&卖弄&自己有多少多少人追,有多少多少人等。这世间有那么一种女生,生来就是惹人疼的,或许她就在此列吧。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似乎不那么逗人喜欢,而作为女生,谁都想成为被捧在手心里的优乐美,所以,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狠狠纠结于坚守自我与学乖巧装可爱这两者之间,后来终于明白:每个人的经历造就了每个人的现在,刻意羡慕和模仿他人,不过是邯郸学步、画虎类犬,只有从心底里接纳自己,珍视自己,哪怕你输给了千千万万,你始终能赢得真实、鲜活的人生。
这几年越来越喜欢梅花,也许是因为以前做过一个测试,说的是如果每一种花代表一种女生,你会是什么花?我的测试结果就是梅花,那段话我也觉得挺适合自己,于是就特地记了下来。(梅花:从表面上看,你应该是坚强并保守的,甚至你周围的朋友都会以为你清冷得有些孤傲。但是你却是有非同寻常的热情在面对着生活,在你的心底更有着对世间一切最纯真的想法。你有情却不多情,你可以改变却不善变。肤浅的男人不会触碰你,走近你的一定是注定幸福的男子。)当然,一个无厘头的测试并不能说明什么,但这几句话,又似乎把我写得真真的。
不论是以前在学校,还是现在在单位,我都不是那种会让人心生怜爱的角色,或许我是真的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坚强并保守吧,我甚至能够想象得出男同事们对我的评价:Miss Li 工作很认真,骨子里爷们,天真率性,好相处,可以做哥们&&,而绝对不会有男生在我背后说:你看那谁谁谁,太他妈小鸟依人了,让哥们我父爱泛滥呀。Maybe ,这就是我作为女生的悲哀,就跟我受不了男生嗲声嗲气、翘兰花指夹臀走猫步一样,男生自然也见不得一个女生身上没有了诸如温柔、乖巧、可爱等雌性固有的特征。当然,这是我说得夸张了一点,我并非真的很爷,只是不随便娘。平时,我很少撒娇,即使在父母家人面前,最多也只开开玩笑,使使小性子,也不是我天生体内没那细胞,而是我认为:物以稀为贵。不撒娇并不代表不会撒娇,关键看在什么环境中、面对着什么样的人。见谁都撒娇的女生,你要吗?反正,见谁都温柔体贴的男生我是不要的。
人们都说,爱哭的孩子有糖吃,我从小就不怎么爱哭,除非是我觉得自己委屈得不行了,比如我爸说好带我去动物园,结果自己加班;又比如我妈讲好要和我周末去外婆家睡一晚上才回来的,结果当天就回来(那时候我很喜欢去外婆家),这一类事情是我幼小的心灵实在承受不了的,因为小时候比较任性,如果父母答应的事情没有做到的话,哪怕有天大的理由,我也要闹上一阵才肯善罢甘休。小我两岁的表妹则不一样,她长得比我可爱,也爱哭,只要我们一发生争执,她就立马在地上又哭又闹,典型的小泼妇样儿,但是因为她小啊,大人们总觉得是我欺负她,在他们眼里,谁对谁错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她看起来那么弱小,我就得让着。
还记得以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大意是这样的:某男另结新欢,回家跟女友提分手,女友问为什么,男的回答说,你一个人也能活得很好,而她就像个小孩,没有我不行的。女友冷笑道,你就是贱,有个女人想跟你牵手你不干,硬是要捞一个背在背上才过瘾。当时觉得这个女生说的很有道理,虽然通俗,但是寓意深刻。哪有我想跟你执手并肩,你却嫌我太能耐的道理呢?坚强无罪,看过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人都知道:美丽无罪。女主角天生丽质,却背负太多不该由她承受的灾难,这无疑是不公平的。可惜这个世界有时候太是非不分、黑白不明,殊不知现象远非本质。
说来说去,可能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因为一开始我也承认了自己并不可爱也并不柔弱,但&可爱&或者&柔弱&,毕竟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可能美国人觉得可爱,英国人觉得不可爱,有可能猪八戒觉得柔弱,孙悟空觉得不柔弱&&&关键是,你真的不要去装可爱、装柔弱,如果你是坚强并保守的、冷漠并孤傲的,在这个年代或许有那么点不招人待见,但是那个不谄媚、不做作的你就是真的你。虽然弱者更能赢得同情、更能惹人怜爱,但你知道,那种引人注目的方式从来都不适合你。你不那么需要依赖别人正因为你能很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你不那么需要博得别人的同情与怜悯也正因为你在他们眼里真的可以应付好一切。
就让别人觉得你很坚强吧,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你内心的柔软。
女孩,你该坚强自信,果断干练,而非轻易示弱,随便寻求保护与疼爱。你不是林妹妹,也没那么多宝哥哥来买你的账。就算这个世界没人把你当女的了,也别忘记提醒自己:你不坚强,懦弱给谁看。&
诸多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怂
&我把微博里喜欢抱怨的关注都分了类,发现了他们每日抱怨的东西不外乎这么几项:爱人不爱,工作不顺,挣钱不多,考试没过,天气不好,友邻不睦,朋友不义&&&周遭生活的一切都能信手拈来,抱怨成一条冗长的裹脚布&&怨念者对生活观察细致入微,再稍稍加以辞藻修饰,给我等看官呈现出一幅凄惨的幽怨生活图,生动、夸张、不乏调侃,堪称佳作。&相反的,我有一好友吴小姐,3岁丧父,其母小儿麻痹症卧床不起,经济来源全靠亲戚接济。她每日四点起床,伺候母亲后方来上学。吴小姐与我一路同学,高考前三天其母去世,医院医生善意隐瞒吴小姐,发榜之日我陪她给她母亲上坟,恸哭不止。本以为整个暑假吴小姐都要沉浸在痛苦之中,却不想吴小姐带着笑容打了一个暑假的工,赚了半年的生活费。&此后吴小姐进京求学,升学,恋爱,工作,无不顺利,现已结婚嫁人,薪水虽不高,亦足够生活,老公虽不帅,却大度体贴。&同学聚会,自然是二逼极尽炫富之本领之时,我这等修炼尚且内心不忿,几度欲出手阻止二逼犯二,吴小姐无房无车无存款,甚至连父母也没有,却一直笑容满面,在二逼们的演出中吃完了她面前的一整只鸡腿。&前几日与吴小姐小聚。难掩内心对她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佩服之情,&吴xx,你看你红光满面,心宽体胖的样儿,这些年过的真心好啊!"&吴小姐笑着啃鸡腿,&有什么理由不好?&&当时我盯着吴小姐啃下的鸡骨头,多多少少有三分钟的震惊,这句话若是养尊处优的她,她她,她她她说出来, 还在情理之中,吴小姐&&这&&这这这&&&吴小姐说,&父母双亡,家庭不能给我任何经济帮助和心理援助,这是既定事实,我得有勇气接受,对吧。&我点头。&吴小姐又说,&竞争激烈,屁民卑微,这也是事实,我必须有勇气接受对吧。&我使劲点头。&吴小姐还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我有工作,有男人,能付得起房租,挤得上地铁,我要沉得下心来满足,对吧?"我拼命点头。&吴小姐进一步说,&现在条件不够好,我要有信心改变是吧。&我头点的有点晕。&吴小姐最后说,&在改变的路上遇到挫折,我得有能力去接受,然后有勇气爬起来接着改。对不拉?&我把下巴抵在桌子上,无辜的看着吴小姐,&我点不动头了。你让那些喜欢抱怨的亲们情何以堪啊!&&吴小姐伸出大手拍拍我脑袋,&抱怨就是放屁。偶尔放一个可以原谅,在公众场合不停的放,生理和心理都有疾病了是吧。&我勒个去。&吴小姐的身高,在我心目中,从实际的165cm变成了想象中的1165cm。&苦恼的真相也许就是这么简单。&人怂,不敢接受现实,人有点怂,接受了现实不敢去改变,人还是怂,改变的路上遇到点风吹雨打就倒地不起,哭爹喊娘。&那些漫天的苦恼,说到底,大概就是因为苦恼的主人是怂逼。&怂逼不可怕,可怕的怂逼把自己的怂说的全天下人都知道。&遇人抱怨,再不劝说了。&说了他也不信,信了他也不做,做了他也做不好,做不好了他又来抱怨&&怂逼原地踏步,哪能怪得了别人!&文/
天赋理论:你的天赋隐藏在最深的伤痛中
&我发现,那些最令我们感到羞愧,同时试图重塑或隐藏的特质,事实上是我们找到真爱的关键。我称之为核心天赋。
在寻求自我改善的路上,我们很容易迷失。每个广告牌上都在用更快乐、更成功的生活景象诱惑我们。而我,正在向你们建议通过一条相反的路径,走向幸福。如果我们能够使我们不同寻常而又强大的天赋,摆脱那些埋没它们的羞耻和伤痛,我们将发现自己乘坐上了高速列车,驶向深沉而不可思议的、令生命发生巨变的亲密关系。&过去这些年里,我意识到,我的当事人所拥有的那些最本质、最令人感兴趣的特质,恰恰造成了他们最大的心灵痛苦。&
一些当事人抱怨他们感到了&太多&:太多的压力,太多的愤怒,或者太多的要求。在我的治疗椅子上,我看到了一种如此强有力的激情,甚至吓到了拥有它的人们。&
其它当事人说他们感到好像&总不够&:不够强大,不够活泼,不够有效率。我发现在这些人身上有一种谦恭和优雅的特质,这使他们无法像别人那样自我表现。&当事人可能会认为相互依存的生活千疮百孔,而我却看到了人们彼此间无限的慷慨。&一次又一次,我们的当事人看到了他们深深的伤痛,但我也同时看到了他们非常明显的天赋!&塞万提斯说,读翻译作品就像是从背后看一幅挂毯&&当我们试图理解我们最艰难的痛苦挣扎,却不理会造成这些痛苦的天赋时,就如同这样。&当我们透过天赋的镜片来理解我们的生活时,就像是从挂毯后面走出来,第一次真正地观赏它。突然之间,事物变得清楚明了。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图画,对我们最有意义的感人的人类故事。我们开始理解,我们最大的错误、最为自我毁灭的行为,是在试图癫狂而拙劣地展示我们最深沉的那部分。&在相处两年的男朋友离开后,苏珊来进行治疗。她曾把整颗心和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这段关系中,当它结束时,她感到完全崩溃了。&为什么我不能像他那样离开并且继续生活,或者像朋友们告诉我的那样?&第一次治疗时,她这样问我。&当她描述她那段情感过程时,我看到了她的一种固有的优秀特质:人们经常会利用的一颗柔软的心。苏珊很欣赏自己的这种特质,但也感到这好像是一种诅咒。(那种矛盾正是一种核心天赋的主要特征。)我意识到,治疗的关键很明显地摆在那里。一次又一次,我们帮助她重新认识她的敏感,不再把它当作一个性格弱点,而是一种天赋,这种天赋从来没有得到她和她前男友的尊重。&这听起来简单,可对她来说,能将这些特质视为一种天赋,是她重新开始恋爱生活的基础。通过发现它们的价值,她能学会怎样理解、尊重甚至珍视它们。&当苏珊透过她的天赋审视她的生活时,她感到非常高兴.&我一直是对的!&她说道:&那些与我男朋友们有关的、困扰我的事情,之所以能使我苦恼,是有原因的。我并不古怪疯狂。我只是没能尊重我的天赋,而交往的男人们太自得其乐了,并不适合我。&&这种应用在苏珊身上的疗法,我把它称为&天赋理论&。对天赋理论的最简单解释,可以用一个靶子来比喻。从外侧到靶心的每个环,使我们离真正的自我越来越近。在靶子的正中的靶心处,就有我们的核心天赋。&核心天赋与才干或者技巧并不相同。事实上,在我们真正理解它们之前,它们经常像是令人羞愧的弱点,或者我们身上无法面对的最脆弱的那部分。然而,它们是我们灵魂之所在。它们是我们心灵的精华,能够产生一股鲜活强劲的动力,推动我们进入亲密关系,并真正表达自我。但是,天赋并不是通往幸福的阳关大道。它们一次又一次让我们陷入麻烦。因为它们,我们变得戒心极强,或者极为天真。它们使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关心的人面临挑战。它们索取许多,有时是我们不希望给出的。当感到它们背叛或者拒绝了我们时,我们可能会被毁掉。&因为这些核心天赋如此难以控制,我们通过远离自己灵魂的中心来保护自己。&靶子&上面每一个环代表了我们的一个经过伪装的自我。每一层伪装让我们感到更安全,减少我们感到窘迫、失败和被拒绝的危险。然而,每一个环也使我们一步步远离我们的灵魂、远离真实的自我,以及生活的意义感。当我们远离自己的核心天赋时,我们越来越感到孤立无援。当我们离得太远时,我们会有一种可怕的空虚感。&因此,我们大部分人会停留在离核心天赋不太远的一点上,既能感受到这些天赋带来的益处,也不至于被它们毁灭。我们建立起了更安全的自我版本,使我们避开核心天赋存在的风险,而平安度日。&&天赋理论&模型促使我们发掘我们的核心天赋(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把它们从带有毁灭性的伤痛里解放出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带着勇气、宽容和辨别力表现它们。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会发现真爱离我们更近了。&如果你正在寻找爱,请试着发掘你的独有天赋。它们在你的欢乐和勇气中闪耀,但也存在和隐藏在你最大的不安和最深切的伤痛中。如果你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它们,那么你将会不费吹灰之力地发现,你正与那些喜爱和珍视你的天赋的人们,相互吸引。&以后,我们会进一步详细探讨如何发现你独特的核心天赋。同时,我邀请你花两到三分钟回答下面的问题:&你所拥有的这些特质,是否有时让你感觉不像是天赋,而更像一种诅咒?&也许你不知道如何掌控它们,也许你有因为它们而被人误解或利用的痛苦经验。&请用一分钟时间描述这些特质。当你描述它们时,你将学习如何尊重它们,并且开始从全新的角度理解你的痛苦挣扎、你的亲密关系和你的生活。&
谁没有过内心的痛苦挣扎呢?又有谁不曾试图隐藏身上那些令自己感到羞愧不已的缺点呢?心理学家Ken Page说:&&&我们最深的伤痛与我们最大的天赋紧密相关。我发现,那些最令我们感到羞愧,同时试图重塑或隐藏的特质,事实上是我们找到真爱的关键。&&&一个新的角度,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时,我们的痛苦不再那么不可理喻,而我们的种种&缺陷&,也变得值得尊重、值得探究。&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提出的&原始生命力&&&生命的原动力,既是创造性的,如果不能善加利用,也将是毁灭性的。&从苏珊的案例能够看到,Page在引导苏珊发掘和正视自己的最大的弱点,也是最大的&天赋&,以这种方式,使她发现真正的自我,重拾爱情的自信。&这个治疗过程或者说治疗态度,类似于罗杰斯的无条件关注,给予了当事人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这种治疗态度本身就可能产生较强的治疗作用。&不过,我觉得也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第一,人们&建立起了更安全的自我版本&,我理解这类似于荣格所说的&人格面具&,而人格面具往往在人们应对社会生活时起到重要作用,不一定是负面性的,治疗中剥离这些面具,当事人能否承受住?也就是说如果贸然将当事人推到&靶心&,他能经得住那种毁灭性的力量吗?&第二,最大的不安(伤痛)约等于核心天赋,这固然令人鼓舞,可是在&靶心&处的自我,是否真的具有足以让当事人焕然一新的天赋呢?&文/
相由心生:你要为40岁以后的相貌负责?
&以貌取人是很多人不齿的做事准则,但林肯的行为却道出了&相由心生&的道理。站在科学的角度看,&相由心生&的说法到底有多少科学依据?&一次,林肯亲自面试一位应聘者,却没有录用那个人。幕僚问他原因,他竟然堂而皇之地宣称:&我不喜欢他的长相!&幕僚非常不解地问道:&难道一个人天生长得不好看,也是他的过错吗?&林肯回答:&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的脸却是自己决定的,他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长相负责。&&
心里想什么,你就像什么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以前一个手艺高超的雕塑家,他非常喜欢雕塑夜叉及各种妖魔鬼怪,并且雕塑得惟妙惟肖。但是有一天照镜子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的面貌越来越丑了。丑并不是说肤色和五官改变了,而是指神情与神态,变得狡诈、凶恶、古怪了。于是他遍访名医,均无办法治愈。&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游历一座庙宇时,把自己的苦衷向庙中的长老说了。长老说,我可以治你的病,但不能白给你治,你必须为我先做一点工,雕塑几尊神态各异的观音像。雕塑家听后接受了这个条件,由于观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就是慈祥、善良、温和、宽仁、正直的化身,雕塑家在塑造的过程中也不断地研究、琢磨观音的德行言表,不断模拟观音神情,达到了忘我的程度。&渐渐地,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相貌已经变得神清气朗,端正庄严。他感谢长老治好了他的病。长老说,不,你的病是你自己治好的。&
情绪影响神经递质,进而改变人的面容&可能这个故事说得有点神奇,但它生动地道出了&相由心生&的道理。某医院心理科何主任认为,&之所以说一个人的心理会跟相貌有关系,是因为目前医学上认为:人的心理变化就是一种情绪的变化,而情绪本身一方面会影响人的神经递质,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激素。神经递质浓度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情绪,是一种相互影响的作用。我们有情绪的时候,神经递质的浓度也会发生变化,当神经递质浓度发生变化时,我们面部表情也会发生变化。如一个人愤怒时会面露凶光,这种现象从医学的角度解释,就是当大脑遇到刺激会有情绪反应,导致神经递质浓度的变化,大脑会产生脉冲,支配我们的肌肉发生改变,如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呈现出来的就是相貌或表情。&&不过,对&相由心生&的理解不能绝对化。&相由心生&这句话应该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人的相貌跟心理有一定的关系,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一种相关性,但不能说必然性。&一个人的心理变化的确对人的相貌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能反过来推理说这个人的相貌如此,就对他的心理状况下结论,两者之间没有必然性。&&比如说我们看到所谓&黑社会&的人,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凶恶的状态,肌肉也长期处于收缩状态,会有凶相。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一个人看起来很凶,他就一定是&黑社会&。因为我们的面容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的,现实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人虽然长相比较凶,但内心还是很善良的。&
清洗心理阴影,人才能&容光焕发&&一个人长期有焦虑的情绪,医生一看到就会发现这个人有&焦虑面容&,光看患者的脸就会知道他很焦虑。因为病人长期焦虑,导致他的神经递质浓度发生变化,进而脸部肌肉长期处于收缩状态,最终形成&焦虑面容&。从这个角度来说,&相由心生&这句话得到了一种证实。&面对抑郁症患者的时候,医生会明显地感觉到这个人情绪很低落,没有神气,如果他是长期抑郁,那就更是如此。何主任表示,&在我们的治疗过程中,比如说通过做心理治疗、用药物,会发现患者的改变是很明显的,当他的抑郁症治好后,你会发现他脸上真的有发自内心的笑容,绝对不是&皮笑肉不笑&。这种前后对比是非常明显的。&&在临床上还有一种情况,面容不仅跟心理因素还跟体质有关系,它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很多药物成瘾的病人,有些患者滥用药水,喝药水成瘾的患者,他们会长一些暗疮,面部坑坑洼洼的,脸上暗疮很多。有一些滥用冰毒的患者,脸上会长一些明显的色斑。&对于药物成瘾的治疗通常会有两步:第一步是脱毒,简单来说就是把药物排出去,这样也会导致他的神经递质浓度发生改变,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第二步是心理治疗,让患者意识到我的毒已经排出去了,放轻松,感觉我自己可以重新做人,从心理角度来讲就是心理暗示。我们发现这些患者在治疗后也是有非常大改变的:滥用药水产生的暗疮以及滥用冰毒产生的片状色斑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们有时也会跟患者开玩笑说,这就像在做美容一样,脸部变得光滑了。&
整容成瘾的人,先要&整心&&有些人是&相由心生&,还有些人却是&心由相生&。何主任指出,&我们也遇到过这种典型的案例,我们通常称之为&整容成瘾&,有些人对自己的相貌不满而想要整容,结果不断沉迷于整容。&&比如,王岚是一名高二学生,身高不到一米六,跟同龄人相比,算是矮个子。他的家庭环境一般,父母的关系也不好,父亲经常赌博。因为家庭关系不和谐,个子也很矮,成绩也一般,王岚唯一的自信来源就是他的鼻子。何日辉说:&我们看过他小时候的照片,鼻子确实很好看。同学也会说他的鼻子很好看、很帅。所以同学们对他的鼻子的赞美就成了他自信的唯一来源,也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但遗憾的是,有一次上体育课的时候,王岚玩双杠发生了意外,他从双杠上掉下来,面部朝地鼻子出血。鼻梁倒是没有断,有点擦伤。他到医院包扎一个星期之后,鼻子肿起来了。开始他也不以为然,拆线以后感觉鼻子有点不好看了,同学也笑话他,越是如此他越发觉得自己的鼻子不好看了,越看越难受,心理焦虑,就强烈要求整容,否则他要自杀,之后就辗转全国各地去整容。&王岚去过很多地方包括成都、上海、北京,最后来到广州。他在成都做过两次手术,第一个星期还不错,第二个星期就不行了,后来又做了一次,还是不满意。&后来去了北京、上海医生都觉得他的鼻子没有什么问题,觉得应该是他的心理有问题,就给他开了药,不过也没见效,他就来到广州找到了我,&何主任说,&当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知道他是一个内心非常缺乏自信的孩子,我们觉得他不可以再去整容了,因为其实他的鼻子没有太大的问题。我们决定试试给他做心理治疗。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疗以后,他就不再因为自己的相貌而寻死觅活了。&&因为对自己的相貌不满而去整容的,其实是一个心理问题。所以当时流行一句口号,&整容先整心&,先调整心态。比如有些人去整容是缺乏安全感,去隆胸是怕老公不喜欢自己了会去搞外遇,以为这样可以保住老公保住婚姻。这种就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整容后或许真能增加她的自信,但是这种自信都只是昙花一现,最终这些问题还是会暴露出来的。&所以相貌可能会影响心理,但是这背后本身就是有心理问题的。&编者按:无论&相由心生&,还是&心由相生&,在过往的生活中,家庭、学校或者社会总给我们带来诸多磕磕碰碰,春风雨润,秋风萧飒,造就了我们这般心境,这般模样。怎么改变呢?整容先整心,NLP认为,面对环境的不如意、别人的嘲讽、所谓相貌的&缺陷&,你是埋怨环境和别人,让自己没力量;埋怨自己的外表,并由此而生&无价值&感。还是接纳自我,由我主导,在因找方法。当然找方法不是设法改变外表,而是改变EMBA(思想、情绪、身体行为、态度),进而影响外&相&。有人说,NLP也是一门美容的学问,它为你的心理美容,相由心生,让你成为一个由内而外更具魅力的人!&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中国NLP学院将有一个NLP实用心理学主题千人论坛,六位NLP实用心理学导师包括儿童教育专家、企业教练等,旨在为你的心灵、家庭和事业美容!爱美的你,不妨了解一下?&&&&&来源:南方都市报
爱过体:总觉得这样才算真的爱过
王珞丹发微博引发&爱过体&,虽然被有些网友想歪了,但还是感动了很多人,成为了2012年收关的微博 正能量 。那么到底怎么样才算真的爱过?&
新闻事件:
12月27日,演员王珞丹微博发布一张美腿自拍,腿上膝盖处淤青一片,配文&总觉得这样才算真的爱过&,被迅速转发数万,引发网友各种联想和调侃。王珞丹迅速回应说&为新角色练舞,估计到新戏杀青,真爱一直都在,瘀青有增无减&。网友们纷纷用爱过体造句并上图,彰显谁人没有辛酸泪?如有网友把自己所有复习材料拍照上传,足足有几大捆,配上文字&总觉得这样才算真的爱过&。还有人说:&熬夜作图好伤啊! 不过发现同志们都奋斗到凌晨3、4点。 好吧, 心里平衡一点勒&目前还有4页,继续努力! 总觉得这样才算真的爱过。&虽然被有些网友想歪了,但王璐丹的&爱过体&还是感动了很多人,成为了2012年收关的微博
心理解读: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曾说:爱是一种主动性。意义疗法的鼻祖弗兰克(V.E.Frankl)说:爱是一种优雅,我们不能指望它给我们带来利益。他们都在强调爱是一个主动的产出的过程。人以爱的姿态投入生活,并不指向结果,而是看重自己拼搏过、坚持过,哪怕是伤痛,都是爱的勋章。淤青、熬夜、成捆的复习材料&愿意承担这些,只因为它们见证了我们真的爱过。&
找寻生活的意义
弗兰克是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极少数几个幸存者之一,在纳粹集中营3年的经历让其进一步发现生命意义的重要性。他阐述意义疗法第一本书的手稿在集中营里被毁,那时支撑他活下来的理由是他要把那本书再次写出来。在《活出意义来》这本书中,弗兰克提到在集中营内,人们可以亲眼看到,那些知道还有一件任务等待他去完成的人,最容易活下去。他了解自己&为何&而活,因而承受得住&任何&煎熬。&意义疗法强调追寻生命意义的企图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动机,而心理健康是奠基于某种程度的紧张:人&已经达成&与&还应该完成&二者之间的紧张,或者是:人&是什么&与&应该成为什么&之间的紧张。人真正在乎的并非&不紧张&,而是为了某一值得的目标而奋斗挣扎;人所需要的不是不惜任何代价地解除紧张,而是唤醒那等待他去实现的潜在意义。&就像&爱过体&强调的,尽管可能承受着种种痛,但我们仍觉得这样才算爱过,只因为我们想践行生命的意义,愿意为生活的理想&赴汤蹈火&。&那如何找寻生活的意义?弗兰克曾说,有意义的生活是活出来的,活出生命的本质来就是庄严。他提出了三种探求生活意义的途径。&(1)创造、工作。这是功绩或成就之路。 (2)体认价值。第二种途径是经由体验某种事物,如工作的本质或文化;或经由体验某个人,如爱情,来发现生命的意义。 (3)受苦。意义治疗学的基本信条之一即是:人主要的关心并不在于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要了解生命中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人在某些情况下,宁愿受苦,只要他确定自己的苦难具有意义即可。&
痛苦是人性的伟业
在描述幸存者怎么对待集中营中的痛苦时弗兰克阐释说:一旦看透了痛苦的奥秘,我们就不愿再以忽视、幻想或矫情的乐观态度来减轻或缓和集中营内种种折磨所带来的痛苦,反而把痛苦看作是值得承担的负荷。我们不再退缩,只因为我们已了解痛苦暗含成就的机运。&很多时候我们厌恶&痛苦&,以为&快乐&最重要。而弗兰克团队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幸福感比愉悦感更能预示生活的满意度,他们发现那些追求带来幸福感的目标和行为的人,要比那些追求愉悦感的人,生活满意度更高。那些追求自己快乐愉悦的人,在临终的时候可能并不像那些毕生造福于他人的人,更快乐更幸福。可见,情绪上的愉悦并不足以成为我们全部生活的航标,幸福感超越了快乐,还包含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对痛苦的担当。&全身心地投入到有生机的生活意味着我们对可能随着而来的痛苦也是全然开放的。那么,我们如何接纳那些因为爱,因为看重意义而体验到的痛苦呢?有这样一段话和大家分享:&&你携带着痛苦,就像在钱包里放一张照片;尊重你的不适如同聆听你的亲人;拥抱你的过去就像水杯那样用玻璃环抱了水,放弃与痛苦作战就如士兵放下武器回归故里。 这是一种轻柔的,充满爱的姿态。 &&也许,唯有这样,我们才算真的爱过。&&&&
谁才是精神病人:也许你并不知道苹果的真正味道!
&&文/高铭 & &&他失踪了大约快一个月,家人找不到他,亲戚朋友找不到他,谁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等到警察撞开他家门的时候,发现他正赤身裸体的坐在地上,迷惑地看着冲进来的人们。&于是,几天后,我坐在了他的面前。&他:&知道他们觉得我有病的时候,我快笑死了。& 我:&......&&他:&这个的确是我不好,我只说出差一周,但是没回过神,一个月&&& 我:&你自己在家都干嘛了?&&他狡黠地笑着:&如果我说我什么都没干,你信吗?& 我:&你是真的什么都没干吗?&&他想了想:&看上去是。& 我:&为什么这么说?&&他:&嗯&&我的大脑很忙&&这么说你理解吗?& 我:&一部分吧。&&他:&我是在释放精神。& 我反应了一下:&你是指打坐什么的?&&他:&不不,不是那个。或者说不太一样,我说不清,不过,我从几年前就开始这样了。& 我:&开始哪样了?&&他:&你别急,我还是从头跟你说吧。我原来无意中看了达摩面壁9年参禅的事了,我就好奇,他都干嘛了,一口气山洞口坐了那么多年,到底领悟什么了?这个我极度好奇,我就是一好奇的人,特想知道。&&我:&你信禅宗?有出家的念头?&&他:&没有没有。我觉得吧,我是说我觉得啊,出家什么的只是形式,真的没必要拘泥于什么形式。想信佛就信好了,想参禅就参呗,谁说上班就不能信了?谁说非得在庙里才能清心寡欲了?信仰、信仰,自己都不信,去庙里有意义吗?回正题&&看书上说,那些古人动不动就去山里修行,大多一个人&&带女的进去不算,那算生活作风问题&&只是一个人,在山里几年后出来都特厉害;还有武侠小说也借鉴这个,动不动就闭关了,什么都不干把自己关起来。不过古人相对比较牛一点儿,山里修炼出来还能御风而行&&&&我笑了下:&有艺术夸张成分吧?诗词里还写&&白发三千丈&&呢。&&他:&嗯,是,不过我没想飞,我就想知道那种感觉到底是怎么样的。& 我:&然后你就&&&&他:&对,然后我4年前就开始了。& 我:&4年前?&&他:&对啊,不过一开始没那么久,而且每年就一次。第一次是不到4天,后来越来越长。& 我:&你终于说正题了。&&他笑了:&我得跟你说清动机啊,要不我就被当成神经病了。& 我:&呵呵,精神病。&&他笑得极为开心:&哦,精神病。是这样,我第一次的时候是挑休年假的时间。事先准备好了水,好多大白馒头,然后跟爸妈说我出差,自己在家关了手机,拔了电话线,锁好门,最后拉了电闸。&&我:&拉电闸?&&他:&我怕我忍不住看电视什么的,就拉了电闸。然后我什么都不干,就在家里待着。不看书报和杂志,不做任何事情,没有交流,渴了喝水,饿了吃没有任何调味的馒头,困了睡,醒了起。如果可能的话,不穿衣服。反正尽可能地跟现代文明断绝了一切联系,什么都不做,躺着站着溜达坐着倒立怎么都成,随便。&&我好奇地看着他。&他:&最开始的时候,大约头几个小时吧,有点儿兴奋,脑子里乱糟糟的,什么都想。不过才半天,就无聊了,不知道该干什么,我就睡觉。睡醒时是夜里了,没电,其实也没必要开灯,反正什么都不干。那会特想看看谁发过短信给我什么的,忍住了。就那么发呆到凌晨的时候,觉得好点儿了,脑子开始想起一些原来想不起来的事了。&&我:&都有什么?&&他:&都是些无聊的事,例如小时候被我爸打得多狠啊什么的。第二天晚上是最难熬的,那会脑子倒清净了,可是就是因为那样才倍觉无聊。而且吧,开始回忆出各种美食的味道&&因为嘴里已经空白到崩溃了,不是饿,是馋。其实前48小时是最难熬的,因为无所事事却又平静不下来。&&我:&吃东西吗?&&他:&不想吃,因为馒头和白水没味道。这个可能你不理解:我迷糊了一会感觉在吃煮玉米喝可乐,醒了后觉得满嘴都是可乐和煮玉米的味道,真的,你别笑,都馋出幻觉来了。&&我:&那你为什么还坚持着呢?& 他:&这才不到两天啊,而且,我觉得有点东西浮现出来了。&&我:&浮现出什么来了?&&他:&听我说。就快到48小时的时候,朦胧间觉得有些事情似乎很有意思,但是后来困了,就睡了。醒了之后我发现是有什么不一样了。我体会到感觉的存在了,太真实了,不是似是而非那种。&&我:&什么感觉?&&他:&不是什么感觉,而是感觉的确存在。感觉这个东西,很奇妙,当你被各种感官所带来的信息淹没的时候,你体会不到感觉的存在,至少是不明显。感觉其实就像浮在体表一层薄薄的雾气。每当接触一个新的人物或者新的事物的时候,感觉会像触角一样去探索,然后最直接地反馈给自己信息。想起来有时候面对陌生人,很容易一开始就给对方一个标签,如果那个标签是很糟糕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态度,而且持续很久,这就是感觉造成的印象。每当留意一个人的时候,感觉的触角会先出动&&哪怕只是一个陌生的路人。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面对陌生人微笑或者不再留意?那就是由感觉直接造成的。当然了,对方也在用感觉触角试探你,相互的。事实上自我封闭到48小时后,我就会一直玩味感觉的存在,还有惊奇加好奇。因为,感觉已经被平时的色香味等压制得太久了,我觉得毕竟这是一个庞杂到迷乱的世界,能清晰地意识到感觉的存在很不容易&&或者说,很容易,只是很少有人愿意去做。&&我犹豫了一下问:&那会你醒了吗?&&他:&真的醒了,而且是醒了没睁眼的时候,所以异常的敏感,或者说,感觉带给我的信息异常明显。你小时候有没有过那种情况:该起床你还没起,但你似乎已经开始刷牙洗脸吃东西了,还出门了,然后冷不丁的清醒了&&原来还没起!其实就是感觉已经先行了。&&我:&好像有过,不过我觉得是假想或者做梦,或者从心理学上分析&&&&他:&不对不对,不一样的,肯定不一样的。那种真实程度超过假想和做梦了,你要试过,就会明白的。第一年我只悟出感觉,不过那已经很好玩了。后面几年自我封闭能到一星期左右,基本没问题。&&我:&闭关一星期?& 他:&啊?闭关?哈哈,是,闭关一星期。不过,感觉之后的东西,更有趣。&说着他神秘地笑了。&我也笑着看着他。&他:&一般在&闭关&四五天之后,感觉也被淡化了,因为接触不到陌生的东西,后面的阶段,有可能会超越感觉。之所以说有可能,是我不能够确定在那之后是什么,就让我先暂时定义是精神的存在吧。感觉之后浮现出来的就是精神。当然我没意念移动了什么东西或者自己乱飘,但是隐约感受到精神的存在还是有意义的,具体是什么我很难表达清楚,说流行点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朴素点就是有了很多原来没有的认识。而且,我说的这个认识可以包括所有,例如把记忆中的一切都翻腾出来挨个滤一遍就明白点了:看不透的事情有点透了,想不清的事情想通了,钻牛角尖的状态和谐了&&大概就是这样。那种状态会很有意思,那是一种信马由缰让精神驰骋的&&嗯&&怎么形容呢?状态?也许吧&&到底能多久我不清楚,也许十几个小时二十几个小时或者更多,时间概念已经淡薄了,这点特别的明显!&&我:&不能形容得更明白点吗?&&他:&嗯,根本说不明白,反正我大体上形容给你了。其实这次本来我计划两周的,没想到这么久&&但是他们进来那会,我已经隐约觉得在精神后面还有什么了,那个更说不清了,真的是稍纵即逝。一下就觉得特神奇,然后就再也找不到了&&而且还有一点,可能也跟运动量小有关,处于体会自我精神状态的时候,一天就吃一点,不容易饿,真的。&&我:&精神后面那个,你隐约觉得是什么?&&他:&不知道,我在想呢&&那个,不好说&&给我多点时间我可能能知道。不过,的确明白好多了,所以我就觉得达摩之类的高人面壁好多年也真有可能,而且不会觉得无聊。你是不是觉得我很无聊?&&我:&没觉得,你说的很有意思。& 他又狡黠地笑了下:&那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吧。每次闭关我都刻意准备一个苹果作为&重新回来&的开始。&&我:&苹果?是吃吗?& 他:&嗯,不过,最后吃。那才是苹果的味道呢!&&我:&苹果?什么味道?&&他陶醉得半眯着眼睛回味:&当我决定结束的时候,就拿出预先准备好的苹果,把苹果洗干净,看着果皮上的细小颗粒觉得很陌生,愣了一会儿,试探性地咬下去&&我猜大多数人不知道苹果的真正味道!我告诉你吧:用牙齿割开果皮的时候,那股原本淡淡的清新味道冲破一个临界点开始逐步在嘴里扩散开,味道逐渐变得浓郁。随着慢慢地嚼碎,果汁放肆地在舌尖上溅开,绝对野蛮又狂暴地掠过干枯的味蕾&&果肉中的每一个细小颗粒都在争先恐后地开裂,释放出更多更多苹果的味道。果皮果肉被切成很小的碎片在牙齿间游移,味道就跟冲击波一样传向嘴中每一个角落&&苹果的清香伴随着果汁滑向喉咙深处&&天呐&&刚刚被冲刷过的味蕾几乎是虔诚地向大脑传递这种信息&&所有的感官,经过好几天的被遗忘后,由精神、感觉统驭着,伴随着一个苹果,卷土重来!啧啧,现在想起来我都会忍不住流口水。&&看着他溢于言表的激动真的勾起我对苹果的欲望了。&我也忍不住咽了下口水:&你试过别的水果吗?&&他又咽了下口水:&还没,我每次都想:下次试试别的!可事到临头又特馋苹果给我的那种刺激感&&真的,说句特没出息的话:为了苹果你也得试试,两天就成。&&我已经被他的描述感染了:&然后呢?&&他愣了一下才从对苹果的迷恋里回过神来:&然后?哦,然后是找回自己的感觉,没有因为那些天的神游而打算放弃肉体,而是坚定地统驭肉体。那是真实到让我做什么都很踏实的感觉。是统一的,是清晰的。我觉得,被放逐的精神找回来了。&&那天回家的时候,我特地买了几个苹果,我把其中一个在桌子上摆了很久。那是用来质疑我自己的:我真的知道苹果的味道吗?&&&&
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前两天有个网友给我写信,问我如何克服寂寞。她跟我刚来美国时一样,英文不够好,朋友少,一个人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每天学校、家、图书馆、健身房,几点一线。&
我说我没什么好招儿,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克服过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学会的,就是适应它。正如有人所言:&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我觉得,快乐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充实是可求而不可遇的。我的快乐很少,当然我也不痛苦。主要是生活稀薄,事件密度非常低。我典型的一天:一个人,书,电脑,DVD。一个人,一个星期平均会去学校听两次讲座。一周工作日平均跟朋友吃午饭一次,周末吃晚饭一次&&多么稀薄的生活啊,谁跟我接近了都会有高原反应。
我这人其实一点也不孤僻。生活中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多么平易近人开朗活泼。有时候,我就是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我老觉得自己跟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子集,我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一望无际的人。
有时候也着急。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谈笑、温情,不仅仅因为一个文学女青年对故事、冲突、枝繁叶茂的生活有天然的向往,也因为一个人思想的先锋性总是通过碰撞来保持的。我担心,我老这样一个人呆着,会不会越来越傻?
但另一些时候,我又惊诧于自己的生命力。在这样缺乏沟通、交流、刺激、辩论、玩笑、聊天、绯闻、传闻、小道消息、八卦、MSN 的生活里,没有任何&圈子&,多年来仅仅凭着自己跟自己对话,我竟然保持了创造力和战斗力,竟然写小说政论论文博客,而且写得如此饱满热情,我又是何等顽强的一株向日葵。
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
有时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绝望。真正的绝望跟痛苦、跟悲伤、跟惨痛都没有什么关系,真正的绝望让人心平气和。你意识到你不能依靠别人----任何人---得到快乐、充实、救赎。那么,你面对自己,把这种意识贯彻到一言一行当中。
它还不是气馁,不是得过且过,不是&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这样的狗屁歌词,它只是&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我想自己终究是幸运的,不仅仅因为那些外在的所得,而且因为上帝给我的顽强和禀赋。它告诉我 "浑浑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教我用虚无、骄傲、愤世嫉俗超越那种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生活,然后教我用是非感、责任心来超越那点虚无、骄傲、愤世嫉俗。
当罗素说 知识、爱、同情心是他生活的动力时,我觉得这个风流成性的老不死简直就是我的亲哥。
因为这幸运,我原谅上帝给我的一切挫折、孤单,原谅他给我的敏感、抑郁和神经质,原谅他让X不喜欢我,让我不喜欢Y,让那么多人长得比我美,让那么多烂书卖得比我的好,甚至原谅他让我长到105斤,因为他把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给了我: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文/刘瑜 & & &&&
未恋人:寻找一种红粉知己的可能
会有一个异性。你想起TA时嘴角会不由自主扬起,有种淡淡的甜蜜、依赖和窝心。TA并不是你的恋人,TA的名字,仿佛带点悄悄的禁忌。
文/&&&怎样,新工作有没有把你打败?&他蹲在坡地上喝一口麒麟秋味啤酒,悠悠地看着前方美丽华摩天轮所散发出来的绿色的光。这里是内湖一处秘密的小山丘,从这里可以饱览台北盆地的夜景。我还记得第一次他带我来的时候,我望着满地星点,吃惊地发楞了好一段时间。 &开玩笑,怎么可能!你看之前的主管这么机车,我都还是把案子做完了,要不是薪水太低&&哇、你看,有人在放烟火耶!&我话说到一半,不知道是哪群年轻人在一边烤肉、一边放烟火。我们两个盯着烟火,默默地不说话、很久,很久。&看着绚丽的火花,我想起好多事情。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相当好的朋友。我们曾经无数次像这样一起并肩看烟火、一起躺下数星星、一起在寒冷的夜里瑟缩着身子吃火锅、一起在炙热的夏天躲在冷气房吃冰棒。 我们这么要好,在朋友之间也被传过许多次绯闻,却从来没有打算过在一起。不知道为什么,对他总是缺少一些难以言喻的什么。我只知道,他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非常的人。&
不断变动的怦然心动
研究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大多的研究都关注在伴侣关系(Romantic Relationship)上面。举例来说,一本期刊十篇文章中,大约只有2~3篇是谈家庭、亲子、或朋友。在这些文章里面,有一种关系简直像是禁断的咒语一般非常少被提及,那就是&红粉知己&。 这些红粉知己与一般的亲密爱人,到底有什么不同?我跟他这么好,好到甚至有些话我只跟他说,而不跟我男人说,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没有成为伴侣&?罗伯特&富尔曼(Robert W. Fuhrman)会告诉你,那是因为我们对伴侣和红粉知己的「期待」(Expectation)不同--我们对伴侣的要求更高。&美国德州大学的罗伯特&富尔曼几年前曾进行了一项研究,他将人们对于重要他人的需求区分为「情感亲密」(Emotional Closeness)、「社会陪伴」(promoting social companionship)与「正向呈现」(relationship positivity )。结果发现,不论男女,对于伴侣的各项要求总是高于同性与异性朋友&&我们希望身自己的男人能够分担自己的情绪、听见自己的声音、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参加自己的生日宴会、见面时总是开心快乐的&&虽然他们常常做不到。可是,罗伯特的研究并没有戳中我们的点。我们发现,生命中有些特别的异性,跟另一半几乎没什么差别。我们在难过的时候一样会寻求他的安慰、一样希望他能陪自己多一点时间、一样希望他能对我们好一些。&&那天看着他低头急急地吃水饺、被饺子烫着的模样,突然觉得他好可爱。当朋友这么多年了,我从来没想过其实他也是个不错的男孩。现在想起来,心里都有些小小的遗憾,毕竟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大玩偶了。&发现了吗?光是分享生活无法让彼此有&想交往&的念头,更重要的是&特别的吸引力&&&我们所追寻的,不过是一种没有预警的怦然心动。怦然心动究竟是什么?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海蒂&瑞德(Heidi M. Reeder)的研究将吸引力切分成几个向度,或许让这件事情比较好理解一点:&(1)客观吸引力(Objective/ Subjective physical/ sexual attraction)与主观吸引力:你可能觉得她长得还不错,也有许多追求者,但并非你的菜,那么她对你来说就是只具有「客观吸引力」而没有「主观吸引力」的红粉知己&(2)浪漫吸引力(Romantic attraction):你会希望他成为你的男/女朋友。&(3)友伴吸引力(Friendship attraction):你觉得他是个很棒的人、很值得交朋友。海蒂最主要的发现是,我们对身边的他所怀抱的&感觉&,其实是会随着时间渐渐改变的。你可能一开始并不觉得他帅,但共事一段时间之后,却开始觉得她长得也不错;你可能原先觉得跟他有机会在一起,但看到他对感情玩世不恭的态度之后又打消了这个念头。也就是说,我们彼此的吸引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一天你可能会爱上&曾经你觉得当朋友就好&的人。是喜欢,还是爱?可是,喜欢和爱还是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独占性」。好朋友不会占据你的思绪,你也不会想要独享他。他可以你最要好的朋友,也可以同时是很多人的朋友--但你不会将你的另一半分享给其他人&使用&。就像富尔曼所说的,我们会期待伴侣在各方面都&全力付出&,但对于朋友的要求并不太高。&另一个巨大、又容易被忽略的差异是:我们会跟好朋友、红粉知己分享自己对与恋爱的感觉、和前任男女友的情伤,但我们反而很少跟伴侣谈到恋爱相关的事情。多项心理学研究都指出一个吊诡的结果,&感情&在男女朋友间反而是一种禁忌话题(Taboo Topic)&&我们彼此相爱却不&谈&恋爱(Relationship talk),因为当我们讨论到别人的男朋友是如和体贴、曾经多爱前女友、彼此之间对于这段关系的感受时,总觉得会威胁到两人的关系。也就是说,身为他的红粉知己,每当他跟女朋友有所争吵,你总是扮演安抚他、陪伴他的角色;但当你真的跟他在一起之后,两人之间相处时产生的问题,又会去找&下一个&红粉知己来讨论、寻求建议。我们总是重复这样矛盾的回圈。&
我们不是已经在一起,就是在通往在一起的路上?
但人际关系毕竟是双向的。当一方退缩、改变的时候,另一方也会调整步伐&&两个人有相同目标的话。劳拉&格雷罗(Laura K. Guerrero)与他的伙伴阿兰娜&查维兹(Alana M. Chavez)指出,所谓的红粉知己至少有四种模式:&(1)互有好感(mutual romance):双方都想发展成恋爱关系(2)我方渴望(desires romance):我想交往但怕他不想(3)对方渴望(rejects romance):他想交往但我不想(4)柏拉图式友情(strictly platonic):双方都不想交往&在第一种关系里面,双方都会有程度相当的正负向互动,但如果只有一方想交往,这段友谊就会演变得比我们想像中复杂了。以&对方渴望&的关系来说,当女性察觉到自己并没有想要和对方发展的时候,会降低连络频率;但男性即使是对于&不可能在一起&的异性好友,仍然是常常连络、通电话、约出去玩等等。即使是柏拉图式友情,男女的反应也相当不同。女方会持续地向对方掏心掏肺,倾诉心事;男性则是维持一贯的相处模式。而在&我方渴望&的关系里,女性会希望能多跟对方聊一些感情的问题(尽管这可能会造成争执),但男性则对心仪女孩的爱绝口不提。&劳拉指出,这样的性别差异反应,为每一对红粉知己带来各种疑惑、暧昧与不确定感:既然爱我,为何又不说?如果说一开始就不打算和我交往,为什么又要一直打给我?倘若我们本来就没有在一起的可能,又为何在每次伤心的时候,第一个打给我跟我分享心痛?期待的落差,是因为男女双方对于&朋友&的期待与印象,本身就有所出入。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杰佛瑞&霍尔(Jeffrey A. Hall)搜集37个研究者的资料共计8825位样本进行后设分析(Meta analysis),发现女性稍微比男性更重视忠诚、慷慨、诉说心事、亲密感、陪伴、共同兴趣等等,男性则更重视朋友的吸引力(physical fitness)身分、地位与能力(Status)。换个角度来看,妳可能因为他跟你倾诉许多,就觉得对方和自己情投意合,殊不知对他来说重要的不是与妳们之间分享了多少话,而是妳的身材辣不辣。&
做为一面镜子
但更奇怪的或许是:如果已经发现两个人不可能在一起了,为什么还甘愿当他身边的李大仁?若双方都没有意愿变成男女朋友,究竟是什么在维持着这段&特别&的友情?阿什兰大学的布伦特&马丁利(Brent A. Mattingly)或许会跟你说:那是因为你在对方的眼睛里,看见了自己。 有一种朋友,像是李大仁一样让我们无法离开他。他可以反映我们的错误、纠正我们的盲点、陪妳一起咒骂喝酒、帮你看见自己无法察觉的性格死角。时间久了以后,我们会对这样的朋友产生依赖(Interdependence)、喜欢跟他在一起的时光、形成一种陪伴的连结(Communal Strength)、让你愿意为对方牺牲时间、耗费精力来维系关系。&&和小堇见面谈话时,我最能活生生感觉到所谓的我自己这个人的存在。&&她问了我各种问题,想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要是没有回答,她就会抱怨,如果那个回答实际上没有效时,她就会认真的生气。在这层意义上,她跟其他大多数的人不同。小堇打从心底需要我的意见,所以我对她的问题逐渐变得能够确实的回答了。而透过这一问一答之间,我对她(同时对我自己)也逐渐露出更多的我了。&&&村上春树《人造卫星情人》&当一个人真切地与你谈话、重视你的看法的时候,当你对他诉说着人生的感受、世界的脉络、渴望的风向的时候,原先自己都觉得模糊浑沌的自我概念,也渐渐变得清晰了一些。我们花一辈子的时间在找寻自己、定义自我,如果有一个人能扮演这样的镜子,我们当然愿意多花时间与他相处、为他付出。于是,他就成为你生命中那个&特别&的人。&我们对这段关系的经营、所投注的心力,也会调整(Alter)我们对彼此的期待,而当期待变得与众不同,两人的关系也会变得无可取代。&
终于璀璨的烟火
&嘿,你会不会觉得,我很没用啊?都已经要三十岁了,一个稳定的工作都没有&&&他终于先打破沉默,用两只手扭弄着干涸的啤酒瓶。&&哪会,很有才华阿!我朋友看过你写的文章,觉得相当感动呢!我也没有比较好啊,工作一个一个换&&,而且你知道吗&&&我为了壮胆,将手中的冰火一口气喝完,可是仍然没有勇气增加的感觉。我准备深呼吸接着说,但在那之前,他竟然先开口了!&&我&&曾经一度很喜欢妳噢,说不定现在还是。&他说,语尾的回音透过璀璨的烟火四散到天幕的每一个角落。我的身体微微地发抖,差一点就要握不住手中的ICE酒瓶。我尝试想说一点什么,但是上半身却不听使唤,一股无形的力量将我的喉咙捆绑着。&&但是每次我的感情都是悲剧收场,我不想失去妳这个好朋友。妳也知道,我是一个不会谈恋爱的人&&。结果没想到相处久了以后,好像越来越像哥儿们了,哈哈。妳看,说不定连妳历届男友都不知道你的内衣穿几号呢!&他好像知道我要问什么似的接着说,并试图把气氛缓和。&烟火辉映在他的眼睛里,像是要激起一些什么余烬似的,然后在他的瞳孔中乱窜了一阵子,最后终于平静了下来。我的心跳也跟随这这股乱流,灰飞烟灭、霎时凝结,降落在他胸膛上一块结实的草原。&直到最后一发烟火升空,用长音为黑夜划下句点,我才发现原来有些时候,有些人,终究只适合一个暧昧不明的角色。这个角色既不是恋人,也不是朋友,更不在两者之间,而是在朋友与恋人之上,保留一个更为纯粹的位子给彼此。&在这层意义上,我们可以串联视界、交融信任、彼此依靠、甚至可以商量感情困扰、烦恼罩杯大小,但就是无法谈起恋爱。不过也因为这样,我们为彼此的生命增添,增添一缕比刹那的璀璨更为持久的风采。&
&1&文中的统计数字与性别差异,均只描述平均值。尚须注意个别差异。
&2&为顾及隐私与行文顺畅顾,文中所有个案与章首末故事均已经当事人同意改编重新缮写并经模糊化处理,无可供指认之虞。&&&&
成为真正的自己:你还在吗?
身边总是不会缺少整天忙忙碌碌的人,他们作息规律,为了房子车子奔忙,不问世事,穿梭在春夏秋冬几乎不变的时光里,为了不可多得的所谓成功渐渐迷失;也有人,正好相反,逃避工作,逃避思考,以抑郁或其他什么不值一提的借口啃着老,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在这样浮躁的社会里,这也成了常态吧。
我不知道我是属于哪一种,只是我很恐慌地发现,我跟他们一样&&都成了时间的俘虏。我想抓紧一切时间来看文献或者我所谓的学习,甚至是在休息的时候,我也满心焦虑,因为本来的打算总是没能完成。而最后,我也沮丧地发现,我还是那么累,从来没能彻底放松,连带着身体也问题连连。
很久以来,我的日记里只剩下千篇一律的天气描述和不断重复的对自己苍白无力的鼓励了,有时候拿着笔甚至没有话可以写。曾经的我,是无论如何也有话跟自己说的。而我,也再没有闲情逸致给自己或者老朋友写一封像样的信,那些不太好看却真实的文字曾经那样深切地给我安慰。现在,我在时间的夹缝里,在不断累积的焦虑里,已经忘记了那个临近高考也要倔强写诗的孩子。
亲爱的我,你还在吗?
忘记了与自己对话,便也忽视了与生俱来的力量和心理需求,我似乎已经很久没有纯粹地开心过了。可现在的生活不正是曾经的我梦寐以求的吗?为什么不再有那种缓缓而来的感动了呢?我多么怀念坐在图书馆的桌子前,在夕阳的余晖里静静地看一本喜欢的书,那种时光静止却无限延展的感觉,我只是我自己的,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将我打扰。
我想要改变,想要做到真正的 life makeover ,即便发不了文章,即便不能按时毕业,我必须要找到真正的自己,那才是我的生命之所在。不是盲目地把时间花费在看似重要却毫无实效的事情上,而是感受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那些被忙碌逐渐蒙蔽的心之所向。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必须要无条件地关注自己,将感觉和注意力完全放在细微的身体和心理感受上,回到我的内心世界中。这些最个人化的、最独一无二的东西会让我与自己达成共识,并结成同盟。我相信,这种努力创造出来的与自己真诚和谐共处的关系,将使我挖掘出自身的潜力,来促进我更加健康并充满力量地成长。
我必须要为自己、为我的生活做一些事情。我要留出一些时间与自己独自在一起,冥想,并写下我的想法和感受,或者向内心那个成熟睿智的自己吐露心声,充分感受真我的所有感情和渴望。去做一些创造性的事情,或者发展一个新的兴趣爱好,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来爱自己。在做选择时,听从自己内心最大的声音,不要去刻意隐藏,让生活始终以真正重要的事情为中心。
在这种完全符合自己心意的状态下积极生活,我不会再隐藏我的力量,不会再贬低自己,不会试图阻止自己或低估自己的力量和才能,更不会因为害怕别人嫉妒而故意削弱淡化我的优秀。我必须要努力获取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正是只有自己才能带给我的无法替代的爱。
我会爱上每一个我自己,因为我已经远离了一切人格面具。我不会再做躲在面具后面担惊受怕的傀儡,我珍惜这样完整的生命。甚至,我要与妨碍我进步的人在心里划清界限,可以无条件帮助朋友,却不能让任何人无限地占用我宝贵的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我期待这种坦诚带给我更多的支持。
我要认清并遵循心中的完美愿望,重新定义自己的理想,远离社会和家庭对我的固定期望,被社会、学校或文化强行塑造的适应良好的那个人并不是真的我,我早已经被深深改造。就让这改造就此结束吧,别人不重要的话再也不能阻挠我去做我想做的每一件事,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也只能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想努力去拥有完整的生活,用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来利用易逝的时间,并用坚强的意志来坚守对自己的承诺和期待。只有自己能激发改变生活的力量,这种力量会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断能力,继而把自己推向正确的方向。我在主宰自己的生活,也在利用我独一无二的天分改良这个世界。
你呢?你准备好了么?请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现在的你是你想成为的真正的自己吗?亲爱的自己,你还在吗?
-------------------
小站说:吃饭时想着工作,工作时想着出错,我们处在焦虑之中,从什么时候开始放松也变得有点累呢?成为真正的自己,是清醒的头脑重要,还是一颗清醒的心来得可贵?
镜像疼痛:伤在你身,疼在我心
&文/&即使再强悍的人,想象一下手指被门夹,或者是徒手接住掉落的仙人掌,也会觉得菊花一紧吧&&事实上除了菊花一紧、虎躯一震等虚拟的疼痛感,有时候即使生理上没有受到实际的刺激,人们也能感到真实的疼痛,这种现象被称为&幻痛&。&疼痛是外部刺激经过感觉、情绪、认知甚至动机等一系列过程加工后产生的最终体验。产生疼痛体验并不一定要真的受伤。虽然在没有受到真实伤害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会产生虚拟的疼痛感。但产生真实疼痛的情况,也是一种普遍情形。&当人们的身体一侧受伤后,他们会觉得身体另一侧的同一位置也会痛,这是为什么?美国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这是一种&镜像疼痛&,当你身体一侧受伤,神经受到损伤,相对应的身体另一侧的神经也会出现损伤。&早在美国内战时,医生收集到的一些病例表明,胳膊或腿受伤的士兵往往会产生错觉,总觉得另一条胳膊或腿也痛得厉害。医生认为,四肢的这种错觉疼痛和灼痛是两种临床疼痛综合症的表现,没法用明确的神经路径来解释。&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神经学家奥克兰医学博士对这种幻觉疼痛很好奇。她说,她有一些一条胳膊受伤的病人对她说他们的另一胳膊也疼。&奥克兰研究小组称之为&镜像疼痛&。他们认为不能简单从生理或过度使用受伤胳膊来解释这一现象。&这些似乎是奇特症状,使得一些慢性疼痛病人难以忍受。&但研究带状疱疹患者的&镜像疼痛&表明,受伤一侧的神经破坏的确导致身体另一侧同一位置的交叉神经的损坏。&奥克兰表示,许多对此的解释是,带状疱疹病毒进入到了脊髓,再扩散到身体的另一侧。显然,这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但她看到,即便是砍了手指的、扭了脚的和断了腿的病人也有这种交叉影响。于是,她就着手研究与病毒感染无关的&镜像疼痛&。&她在老鼠的爪子上切伤一点点神经,看看会发生什么。结果是,这一刀下来伤害了伤口处的所有神经末梢。接着,统计一下伤腿和好腿的同一位置处的一平方毫米范围内的神经末梢的数量。几星期以后,他们发现,相对应的好腿处一半以上的神经也都死了。&镜像神经伤害是如此地准确对应,奥克兰由此推断,他们必须从特殊的神经信号中找答案。他们极力想搞清楚这一信号是如何传播的,因为这确实大大地改变了他们的发现。&她认为这可能是我们身体正常功能产生的副作用,让我们协调好来自我们身体两边的信息。这意味着身体两边的相同部位是彼此沟通的,而之前没人知道这一点。但目前还不知道身体两侧匹配的感觉神经的连通路径是什么,如果未来研究能发现这一路径,将会改写我们的教科书。&看完了枯燥的理论解释,来看个,体验一下这种痛感吧~(口味稍重,慎入!)
以貌取人:长得越好看,智商越高?
&外表与智力的关系如何影响社会人&& 以貌取人,有点道理?&这些年就业季,最令招聘人员头疼的问题是什么?不是海量简历,不是不知所云的自我介绍,而是那些被电脑软件过度修饰的报名照!&有人感叹,求职者的简历上已再难看到&原生态&的照片。其中,有求职者的虚荣心作祟,但更大程度是被社会文化所累,招聘方也难辞其咎。&一个有趣的问题随之而来:到底从何时起,人们倾向于从外表来判断他人的能力,甚至智力?这与此前流传于中外的民谚,诸如&上帝对人是公平的,他多给你一分美貌,就会少给你一分智慧&正好相悖。&实际上,外表与智力间的关系,多年前就引起了科学界的兴趣。这个谜语有两层关系待解:&其一,外表与智力间的关系是什么?&其二,普罗大众是如何看待这对关系的?&谁说聪明人通常很丑?&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化心理学家禅洲金泽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漂亮孩子的智商要比同龄孩子的智商平均高出12.4。有一种声音在学界越来越响:&聪明人通常很丑&的说法过时了。&过去近100年,关于美貌与智慧的问题,让许多科研工作者趋之若鹜。起初,科学家试图探究,是否真的可能通过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他的智商?&1918年,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位科研人员做了一项实验,将十多张穿着同样衣服的小孩的肖像照展示给一个由医生和教师所组成的评判小组,小组成员需根据肖像照对孩子们的聪明程度做判断与排序&&从最聪慧到最愚笨。这种主观判断的结果将与客观智力测验的结果相比对。几年后,一位德国匹兹堡的心理学家做了类似的实验,采用百货公司69名雇员的肖像照。此后,许多科学家做了与上述实验相近的研究。&他们的结论几乎一致:人们多少是可以依据相貌丑俊来判断个体的智商高低的。但,科学家始终无法搞清,到底那些照片上传达了什么信息?&俄亥俄州的那名科研人员说,他的一些研究对象&被赏心悦目的外表或笑容深深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笑容表示智慧,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笑容表示低能或有智力缺陷(换言之,每个人对笑容的理解可能截然不同)。&而匹兹堡的研究者认为,或许智慧之谜并不隐藏在&双眸的光泽中&。&当科研人员对此问题疑惑不解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有了另一项相关发现。1920年,桑代克提出&晕轮效应&理论。该理论认为:当我们被要求去描述他人的多样品质时,倾向于&将描述对象的某种特质不断放大并影响到我们对整个人的看法&。随后的研究证明,晕轮效应可以源自一张照片:如果一个人相貌英俊,我们很可能会推论他同时也更聪慧、更擅交际、更明白事故、通情达理。&如此一来,就有了三条相关的结论。首先,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人们会通过一个人的长相来判断他人的智力;其次,我们在&以貌取人&时,往往认为长相的丑俊与智力的低高成正相关,换言之,总认为有才有貌,无才无貌;最后,人们的这种倾向还有点道理。&那么,真的是美智为伴、丑愚为伍?&最新的一个研究成果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化心理学家禅洲金泽。他的研究数据取自英国全国儿童发展研究(包括生于1958年的1.7万人)和美国的国家青少年健康纵向研究(包括生于1980年前后的2.1万人),两者都记录在档人员的长相和智力测验分数。金泽发现,漂亮孩子的智商要比同龄孩子的智商平均高出12.4。当他控制了家庭背景、民族、身高体型等因素后,这个关系依然成立。&金泽由此认为,晕轮效应并非如许多学院派推定的&认知错觉&,更像是一种对世界的准确解读。&靓丽的人会让人觉得更聪明,是因为他们确实如此。&&并非所有的研究都得出与金泽相同的答案。新近的一项以1957年美国威斯康星州某高中的年鉴相册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对男孩来说,相貌和智力毫无关联;但对女孩来讲,长相与智商确存在正相关性。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的研究则注意到,所谓的正相关结论似乎只适用于相貌欠佳的人群,换言之,拥有靓丽外表的人可能十分蠢笨,但长相丑陋的人却不太可能有多聪明。&不过,上述声音都无法回答&诠释者&网站2011年的一次票选结果。该网站每年由网友投票&年度问题&,该年度被提问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智慧总与美貌无缘却与丑陋常伴?&&如果晕轮理论真的成立,为何还会有那么多的网民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何会给他们留有这样的印象?&&在生活中,我们对那些长相欠佳但智慧超群的典型呆子再熟悉不过;另一方面,对那些电视上出现的漂亮脸蛋但脑袋空空的小姐与先生形象,又如何解释?美智为伍么?&&有人举例说萨特,他身材矮小,戴着一副大框眼镜,有严重斜视。&我甚至不能判断(我的脸)是美是丑,&在他早期的作品《恶心》中,他让一个角色如此说道。&我想这是因为我很丑所以我才这样说。&先贤苏格拉底头发稀疏、大鼻孔、双眼距宽,大肚翩翩;音乐家贝多芬不仅长得丑,身上还有异味;美国总统亚伯罕姆&林肯的脸在惠特曼的诗下变成了&如此丑陋的美丽&。&一种解释认为,&丑陋的天才&之所以在中外历史长河中给人留下&不胜枚举&的印象,是因为&反常&,所以印象深刻,但并非数量上的大多数。&支持这种理论的人将那群好莱坞的名校高材生作为典型:比如娜塔丽&波特曼,&主演《星球大战》、《这个杀手不太冷》,以4.0的学分积点完成高中学业,在哈佛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在希伯来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习,能流利地说希伯来语、法语&;辛迪&克劳馥,&超模,以4.0的学分积点高中毕业,获得全额奖学金就读西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凯特&贝金赛尔,&主演《范海辛》、《珍珠港》,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学习了三年的法国和俄罗斯文学。青少年时期,两次因短篇小说和诗歌获得全英文学大奖&;海蒂&拉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貌美如花的电影明星,也是扩频通信技术的联合专利第一申请人,该理念后来被应用于Wifi无线网络&。&他们的事迹被一再传扬。&这不是一个关于恰巧漂亮的怪才的列表。&学界的一种声音认为,&聪明人通常很丑&的说法已过时。&美智为伍,基因不断优化结合的结果?&父亲之所以在相貌遗传方面贡献大,可能是人类&自保&本能的一种体现,因为谁是母亲毫无疑问,而谁是父亲却没有这么肯定,所以必须像父亲,这样对婴儿有利,也可以鼓励父亲投入更多的爱。&若如金泽所言,长相美丑与智商高低间有正相关性,下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目前,学界有许多种解释。比如,一些遗传因素既决定了美丽,又决定了聪慧。剑桥大学社会学一名博士给记者的回复是:&社会同型交配&(social homogamy)。在学界,这是一种认可度较高的解释,即聪慧的基因与美丽的基因的不断结合。也就是说,智力较高的男士通常处于社会阶层的上层,或曰&成功男士&,他们通常会娶美丽的女子,其后代刚好兼得智慧与美貌&&这与萧伯纳那句刻薄的名言&愚人总会发现更愚的人来钦佩他&完全不同。&这种观点,得到进化心理学领域的支持,而来自生物学界的声音进一步剖析认为,母亲对智力的贡献大,父亲对相貌的贡献大。持此观点者提出的理由是,人类与智力有关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上。此外,女性有2个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男性只有1个(来自母亲),所以妈妈的智力在男孩遗传中就占有了更重要的位置。父亲之所以在相貌遗传贡献大,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坦菲德解释说,这可能是人类&自保&本能的一种体现,因为谁是母亲毫无疑问,而谁是父亲却没有这么肯定,所以必须像父亲,这样对婴儿有利,也可以鼓励父亲投入更多的爱。&&男生的染色体是XY,所以男生的智商全都来自母亲的遗传;女生是XX,所以女生的智商是父母各有一半影响。又因为女生的智商受父母同时影响,所以会出现中和效应,女生智商的分布会呈现自然分布,即中间最多,两极较少。男生只受一方影响,智商分布会偏向在两端。也就是说男生天才比较多,蠢才里也是男生特别多&&&请注意,学界对此说法依然有较大争议,但这似乎并不妨碍民间对这类&优质宝宝生育经验&的传播热情。&&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民间的说法并不靠谱。但目前确实有观点认为母亲对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大些&&基因在完成遗传信息转录编码的过程中,有9个多月处于母体中。但母体环境如何影响或改变这个遗传过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卢大儒教授告诉记者。&实际上,相关研究正是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表观遗传学。简单说,遗传过程中DNA转录为RNA,RNA翻译蛋白质,蛋白质被一个个编码,这个过程最终造就了携带父母遗传因子,同时具有个体差异的人。起初,具有编码功能的基因受到学界追捧。科学家认为这是遗传之谜的&源泉&。但随着研究深入,科研人员发现,那些不具有编码功能的&非编码基因&也对遗传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无法编码,但可能会去修饰,结果,结局都变了。&&妈妈传给小孩的基因没有变,但是DNA在遗传过程中被修饰过了,说得形象些,它可能穿了衣服、涂了指甲,结果功能就改变了,这是对表观遗传学的一种比较通俗的解释。在母体中,母亲子宫为胎儿发育所创造的环境会如何作用于修饰过程?尚无定论。&一名生物学博士如此解释。&还有一种谨慎的观点认为,孩子是同时从父母那里继承各种身体要素的遗传因子,因此从妈妈或爸爸那里所获得的遗传因子的影响力是相同的。所谓的&美智为伍&,社会学意义相比生物学或许更大,即孩子接触到的外部环境会对相貌和智力发育产生影响。比如,漂亮小孩通常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周围人更多的关注,接受更用心的教育,才智也就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和培养。&&但如同人们对星座、血型的研究,这里还有很多偶然因素!&遗传学家们一再强调。&整形文化兴起,&以貌取人&的后遗症&有统计发现,漂亮雇员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入,大多也能为企业创造高出平均水平的利润。脸部专家甚至建议雇主,如果应聘者各方面条件都不相上下,最好雇用漂亮的那个。&漂亮与智商能不能划上等号?墨西哥大学学者测验发现,身体对称程度和智力有相关性,结果显示长相不好的那些人似乎也较笨。脸部专家甚至建议雇主,如果应聘者各方面条件都不相上下,最好雇用漂亮的那个。&由于相貌欠佳,前程也将布满荆棘?一项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发现,相貌丑陋者比相貌一般者收入要低,而长相漂亮的比相貌一般者收入要高。&&一些研究可能会让有些人感觉不舒适,或者愤愤不平。有统计发现,漂亮雇员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入,大多也能为企业创造高出平均水平的利润。&一名多年执掌500强企业人事业务的管理者告诉记者,在雇主眼里,相貌向其他人传递着关于健康、基因甚至智力等重要信息。&这和人们选择姻缘时的决定类似,人们总愿意选择漂亮的人。&&有人说,受此社会文化影响,相貌欠佳者会更努力地学习和工作,而这解释了此前&聪明人通常很丑&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人们有了另一个选择,那就是美容整形。&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的化妆品销售额已达2800亿美元。近年来,无论男女,跑到医院整容的不计其数,从明星到名人,从企业雇员到在校学生,整容人群的平均年龄在不断下滑。&&成人文化的影响正波及低龄群体,这需要引起警惕。&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张麒分析,&以貌取人&从心理学上可以得到解释。人们多对&美&的东西心生亲近,比如小孩天生都长得比较可爱,这是因为他们比较柔弱,需要可爱的外表来博取外界的怜爱,让自己更具有保护性,这被视为自然界赋予人的本能。不过,这种心理上对&美&的亲近感蔓延到社会上,发展为一些病态的理解,会有令人担心的后遗症。&比如,临床上出现的一群&整形专业户&,他们不断整形,而生活并没有如&美智为伍&的神话那样有所向好,因外表而收获的关注其实很有限。&人的自信不完全来源于外表,而有些人的整形是不接纳自我的表现,结果不断整形,心理学上称为体相障碍。&张麒解释。&有人说,学界对美、丑、智、愚的认识似乎并不比地球人对火星的了解多多少,但这组关系已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判断、甚至价值观,低龄化整形潮仅是典型的群体现象之一。&文/唐闻佳 来源:
心理学教你怎样赚钱
1、学习心理学为什么,对许多人可能是个人兴趣,但有些人学习就是为了赚钱,甚至是为了骗钱。
曾经的一个社会新闻很有意思,重庆的一伙骗子仔细研究了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形成了有章法的策略,还要对业务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目的当然很简单,就是骗骗那些老人家的钱。
这伙人每个月对业务员进行一次培训,并将自己的怪招灌输给业务员,比如&业务主要针对中老年人,公务员和法务人员不要理&。他们将中老年人分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荣天赋怎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