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干掉敌方雷达系统,和铠甲防空系统统

歼-10B首见发射鹰击-91反辐射导弹,可破美日台防空网歼-10B首见发射鹰击-91反辐射导弹,可破美日台防空网虹摄库尔斯克百家号作者:虹摄库尔斯克近日新闻中,出现了最新歼-10B战斗机携带并发射鹰击-91高速反辐射导弹摧毁敌方雷达的镜头,这预示着歼-10B已经从歼-10这样的单纯空优战斗机,向类似美国F-16C/CJ那样的多用途战斗机和反辐射攻击机转型。鹰击-91高速反辐射导弹的广泛使用,能够轻易刺穿台、日防空雷达网络,为后续攻击机群开辟空中安全通道!图片:歼-10B战斗机挂载鹰击-91高速反辐射导弹(左翼)出击的动图。图片:“红剑-2016”演习中歼-10B携带一枚鹰击-91反辐射导弹执行防空压制作战。所谓“防空压制作战”,简单说就是将敌人远程警戒雷达网和防空导弹、高炮群的制导雷达消灭,使敌人成为瞎子、聋子。美国建立了专门的“野鼬鼠”反辐射空中打击部队,在敌人防空系统附近游猎,一旦发现敌人雷达开机,则实施电子干扰,并发射反辐射导弹将目标摧毁。图片:越战中,美国空军F-105G攻击机专门执行对苏制防空系统的压制作战,被称为“野鼬鼠”行动。苏联没有专门的反辐射打击部队,但是却在尽量多的战斗轰炸机、攻击机上挂上反辐射导弹,一旦发现本机受到威胁,就采用反辐射导弹将对方雷达摧毁,或者直接呼叫轰炸机将整个防空阵地炸平。而粗暴的毛子还丧心病狂地在反辐射导弹上安装轻量化的核弹头,用核弹开路。图片:米格-25BM是冷战中苏联最强悍的防空压制攻击机,这种脱胎于米格-25高速截击机的战机,可以使用4枚Kh-58反辐射导弹或直接使用核弹对敌防空阵地实施核打击。中国过去一直没有自己的防空压制作战飞机和武器,直到中国向俄罗斯引进了最新型的Kh-31P(西方称AS-17“氪”)高速反辐射导弹,这是红色苏联最后的一种反辐射导弹。图片:随苏-30MKK多用途战斗机一同引进的Kh-31P高速反辐射导弹。在发展Kh-31P导弹时,苏联人已经意识到“速度是关键”!高速导弹对于新一代防空系统来说是最好的杀手,留给防空系统反应时间越少,打击的有效性就越高。Kh-31P导弹采用整体冲压喷气发动机推进,速度超过3.6马赫,最大射程110千米,主要用于对付美国“爱国者”、“宙斯盾”等新一代防空导弹系统的相控阵雷达。图片:日本装备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的相控阵雷达正是Kh-31P导弹的设计打击目标。中国在Kh-31P基础上研制了鹰击-91反辐射导弹。该弹重800公斤以上,战斗部重量达到150公斤,即使不直接命中也能摧毁或者严重损害敌方雷达。另外,鹰击-91射程超过200公里,达到3.6马赫的超音速,使导弹只要2分钟就可以击中百公里外的目标,使敌方雷达来不及作出反应。即使目标雷达突然关机,也会向预定目标方向继续打击。图片:“红剑-2016”演习中歼-10B发射的鹰击-91反辐射导弹,成功摧毁敌方雷达目标,可见巨大的战斗部产生的巨大毁伤效应,充分继承了苏俄导弹的大威力。过去,携带鹰击-91进行防空压制作战的主要是“飞豹”战斗轰炸机。这是一种专用对地攻击机。而此次亮相的歼-10B则是类似于美国F-16C/D的多用途战斗机,比“飞豹”更加机动灵活,空战能力更强,更适合进入高风险区域执行作战任务。图片:携带AGM-88“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的F-16C“野鼬鼠”反辐射攻击机。歼-10B将是未来我军主力机种之一,装备量也比“飞豹”更加广泛。因此,使歼-10B具有防空压制作战能力,具有更积极的意义,成为中国随时发现,随时打击的“野鼬鼠”!图片:歼-10B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成为中国“野鼬鼠”!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虹摄库尔斯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军事杂志资深撰稿人和军事自媒体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44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首都防空预警探测系统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下载积分:2990
内容提示:首都防空预警探测系统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7|
上传日期: 04:42:3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99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首都防空预警探测系统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空军电子战能力评估
  与航空兵发展同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提高,地面防空系统的作战性能也不断提高,已形成覆盖高低空、远近程的全空域防空导弹体系。中国空军在未来战争中要对敌国实施大规模空中打击,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电子战能力,压制敌军的防空体系。电子战役可分为电子侦察、电子干扰、硬杀伤三个方面,对敌方雷达及通讯设施进行识别、定位、干扰和使用反辐射导弹予以摧毁。下面我们将对中国空军现有的电子战能力进行一次全面梳理。
&&& 现代防空系统覆盖范围大、作战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战术飞机凭借单纯低空突防或者自身携带无线电干扰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对地攻击”作战的要求。
现代防空系统已形成全方位火力体系
&&& 现代防空系统是一个包括预警机、先进作战飞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综合通信及指挥自动化系统在内的综合性系统,具备覆盖范围大、作战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形成了从高空到低空、从远到近的全方位的火力体系。随着电子工业的进步,作为这个火力体系的主要探测手段——雷达,也有较大的发展,信号频谱加宽、工作体制多样,抗干扰和反侦测能力比起二战期间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现代防空系统的雷达采用多种载体的立体布局,形成了较高的布署密度。有关研究指出,一架在战场上空飞行的飞行可能会受到地面或空中数十部雷达的探测,进攻方的电子侦察设备每秒可以接收上百万个雷达脉冲,如此复杂的电磁环境,不要说进行相应的干扰,就是识别、分辨敌方的防空威胁都非常困难。
&&& 在这种情况下,战术飞机凭借单纯低空突防或者自身携带无线电干扰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对地攻击”作战的要求,必须借助完善的电子战系统掩护才能有效等执行任务。所以,从冷战期间起,世界各军事强国都把电子战飞机作为武器装备的一个重点进行建设。
&&& 日,最早的反辐射攻击机——F-100F 58-1226 野鼬鼠在作战中首开摧毁萨姆导弹之纪录。
&&& 电子战的概念
&&& 根据美国军方最新的定义,电子战分为“电子侦察”、“电子攻击”和“电子防护”三个部分。其中电子侦察是后两者的前提和基础,而电子攻击主要是利用各种武器摧毁、压制对方的电子系统,以达到消灭或者削弱对方作战能力的目标,而电子防护主要是对方电子战系统对我方装备和人员的影响。最早的电子战几乎和雷达同时诞生,二战雷达出现的不久,交战双方就研制出了雷达告警和干扰系统。战后随着防空导弹出现,电子战系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出现了专门的反辐射攻击机——“野鼬鼠”飞机。而现在的电子战已经超过某一军、兵种的范畴,从为综合的电子战系统,该系统综合了海、陆、空、天多种电子战手段,形成整体的电子战能力,以达到最佳的作战效果。
&&& 简单而言,无论是地面防空导弹、或是飞机携带的空空导弹,都需要使用雷达去对目标进行搜索和跟踪。所以,对进攻方来说,“电子战”就是如何确定敌方雷达的类型和方位、如何干扰敌方的雷达、如何摧毁敌方的雷达,另外阻止敌方无线电通信也非常重要。
&&& 越南战争中由F-105F野鼬鼠战机与F-105D组成的防空阵地猎杀小组,F型翼下挂载AGM-45“百舌鸟”反雷达导弹。越战中,电子战机队取得了不错的战机。
在越南战争中初尝甜头
&&& 美军向来注重电子战装备的发展,其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子战机队,并且特别重视反辐射机队的发展。
&&& 在越南战争中,越南为应对美军空袭,大规模使用苏制S-75防空导弹,在初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战果,早期平均发射10枚导弹就能击落一架飞机。但美国空军很快投入大量的电子战飞机,其中用于反辐射的野鼬鼠飞机就超过100架,通过综合采用无线电干扰、反辐射导弹攻击等手段对越南的防空系统进行压制。很快,越南S-75防空导弹系统命中率直线下降,到后期跌至发射60枚才能击落一架飞机的水平。由于美军卓越的电子战行动,在整个战争期间,越南防空导弹击落的飞机数量远少于地面高炮的战果。
&&& 美军的现行电子战体系
&&& 美军在初尝甜头后,加大了电子战飞机的发展力度,并着手建立综合性的电子战能力。其中,我们最熟悉的电子战飞机可能就是美国海军的EP-3电子情报侦察机,而美国空军主要的电子侦察机是RC-135电子情报侦察飞机,这两种飞机都加装了大型天线阵,机内配备有自动辐射源探测系统,可以自动对飞机四周的无线电信号进行远程截获、识别和定位。除了电子情报侦察外,美军E-3、E-2C预警机和主要作战飞机都装备有电子侦察系统,可以执行较近距离的电子侦察任务。在执行电子干扰任务方面,美国空军EC-130通信干扰飞机负责远程干扰,而美国海军EA-6B电子干扰飞机负责近程干扰,前者主要用于干扰对方的通信及指挥系统,后者主要用于压制对方的防空系统。而目前美军主力反辐射攻击机则是F-16CJ防空压制飞机,通过携带AGM-88反辐射导弹攻击敌方的雷达或其它无线电设备,装备数量超过200架。
&&& 科索沃战争中尽管南联盟用萨姆3导弹击落了F-117隐形战机,但F-117被击落的主要原因是飞行员自己出现了失误。事实上整场战争中北约战机的战损率已降低至0.01%。
&&& 电子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威力
&&& 在90年代以来的几次局部战争中,美军更加广泛的使用电子战飞机。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出动了包括100多架电子战飞机,对伊拉克防御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电子压制,其中光防空压制任务就超过了4000架次,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出动总架次超过10万次,损失飞机不到50架,损失率仅为0.04%。在此后的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共执行作战任务15000架次,其中三分之一是防空压制任务,效果是仅损失2架飞机,战损率降低至0.01%。而南联盟发射了近700枚防空导弹,也就是要发射350枚导弹才能击落一架飞机。而在伊拉克战争中尽管对方的防空体系早受到削弱,但美国仍旧出动了50余架电子战飞机,发射了近500枚反辐射导弹来压制伊拉克的防空体系。
&&&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电子战已经成为现代高科技战争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首先使用、全过程压制是其重要的特点。美军对电子战异常重视,多年来坚持出动EP-3、RC-135飞机到中国沿海进行电子侦察,这甚至都已经成为中美军事关系的主要障碍。
&&& 尽管中国进入80年代后研制了轰-6电子侦察机(上图)和轰-5电子干扰机(下图),但这时中国空军电子战飞机及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已有较大的差距。
中国空军对于电子战能力建设也非常重视,早在空军建立之初就利用缴获的美制雷达干扰机和苏制干拢物投放架改装了一架伊尔-12飞机,尽管飞机的性能比较有限,用途也局限于配合地面防空雷达进行电子战训练,但也为中国空军建立电子战能力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 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及台湾地区空军不断派遣B-17、P-2V等电子战侦察机深入大陆进行侦察,被大陆空军击落多架。通过对飞机上面的电子系统进行分析,中国科技人员逐渐掌握相关系统的原型和构造,并进行测绘、仿制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套机载电子侦察系统,该系统配备在中国空军的图-4型轰炸机改装的电子侦察机上面,具备对地面(海面)辐射源粗测和精测能力,通过获取雷达参数、确定其类型,并进行定位,引导我方干扰机和火力进行干扰和压制。
&&& 进入80年代由于图-4型电子侦察机的使用寿命已经达到极限,加上该系统存在着系统覆盖频率窄、可靠性及自动化能力不足的缺点,中国研制了新一代电子侦察系统,用来改装轰-6型轰炸机,这便是轰-6电子侦察机,该系统在覆盖频率及自动化等方面比上一代系统有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中国还研制了大功率机载电子干扰系统用于配备轰-5、6电子干扰飞机,并且开展了风雷-1号反辐射导弹的研制工作。
&&& 但受限国家经济技术实力,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空军电子战飞机及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系统的性能落后,可靠性及功能偏低,没有形成整体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尤其是缺乏硬杀伤手段,因此整体电子战能力较低。有外媒报道指出,在96年台海危机期间,解放军东南沿海的雷达、通讯网络曾遭到美军EA-6B的大规模干扰和压制,这也暴露出当时中国电子战能力和水平的不足。
&&& 中国的KZ800型大型机载电子侦察系统,图中图为KZ800电子情报侦察系统的内部布置图,当时正在马来西亚防务展上参展。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空军以打胜高科技局部战争为牵引,加强了新型电子战系统的研究。随着国家经济技术实力的增强,中国空军先后研制、引进多型机载电子战系统,这些系统包括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和攻击等多个方面,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战体系。因为官方对于电子战方面的进展公开不多,笔者主要通过在国内外防务展中出现国产电子战设备来进行观察。
&&& KZ800和KZ900电子侦察系统
&&& 在电子侦察系统方面,中国已研制成功KZ800型大型机载电子侦察系统,该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具备有较大的天线阵列,覆盖频率范围宽、可以自动、高精度对辐射源被动定位,并识别辐射源的类型、性能及工作情况。该系统装备于图-154和运-8高新工程等飞机,相当于美军的EP-3、RC-135电子侦察飞机,大大提高中国空军的电子情报侦察能力。KZ800型大型机载电子侦察系统最早是在2008年的马来西亚防务展上亮相。
&&& 除此之外,中国空军部分战斗轰炸机还配备了KZ900机载战术电子侦察吊舱系统,该系统由电子侦察吊舱、地面站、数据链和后勤支援系统组成,具备较大的频率覆盖范围,可截获不同的类型的雷达辐射信号,可适应信号稠密和复杂的电子环境,具备高截获率、快速分类和处理能力,能辨别雷达的类型,分析雷达的战术用途。KZ900吊舱战时可以用来搜索目标空域内的雷达信号,并以数据链反截获得的信息实时传递给基地,为战区指挥中心提供及时和准确的电子情况,便于指挥员进行快速和有效的战术布署,使用各种压制手段——电子干扰和反辐射攻击来压制对方的电子系统。在平时,该系统可以看做图-154、运-8电子情报侦察飞机的补充,挂载该吊舱的战术飞机可以长时间的执行侦察任务,寻找周边的电子辐射源位置,获取相关电子系统的参数,用于修改和被电子战数据库。
&&& 运8电子干扰飞机能发射大功率的干扰信号可用于远程干扰(上图),而未来携带KG300G干扰吊舱的歼轰7也极有可能承担中国“野鼬鼠”的角色(下图,红圈处为KG300G干扰吊舱)。
&&& 运8电子干扰飞机和KG300G干扰吊舱
&&& 进入新世纪随着轰-5等电子干扰飞机退役,中国空军也开始寻求新的电子战飞机,这便是运-8高新工程电子干扰飞机。与美国的EC-130飞机一样,该机也拥有大型的天线阵,能够发射大功率干扰信号,可以用于远程干扰。
&&& 由于中国大型飞机平台数量和质量都非常有限,因此中国空军相当重视伴随干扰飞机的发展,为此研制了KG300G型电子干扰吊舱。KG300G具备自动告警、跟踪雷达威胁信号,指标和精确的电子压制,具备多个威胁信号分析接收和多目标干扰能力,具备较强的电子干扰能力。该吊舱主要配备在中国空军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成为中国空军攻击机主要伴随干扰飞机。歼轰-7伴随干扰飞机可以与歼轰-7A、苏30MKK等战斗轰炸机进行编队飞行,为后者提供随时的干扰掩护。
&&& 中国空军的“野鼬鼠”飞机
&&& 对于现代电子战来说,如果仅凭电子干扰进行软压制,有时效果比较有限,其限制主要体现在只能暂时让对方电子设备失效,一旦干扰飞机飞离,对方设备仍旧会对我方后续飞机和行动形成威胁,另外电子干扰也为影响我方相关设备的运作,因此就需要对敌方防空系统采取“硬杀伤”手段——反辐射导弹攻击,以保障我方攻击机群的行动自由。
&&& 前面提到的歼轰-7A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其采用了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该系统以1553B数据总线为骨干,任务计算机为核心,具备较好的功能扩展和升级性能,通过增加任务计算机硬/软件的性能,可以扩展飞机的用途这意味着该机不便具备电子干扰能力,还具备发射反辐射导弹对对方防空系统进行硬压制能力。从航展及其它渠道搜集到的信息来看,中国空军已经为歼轰-7A配备了国产鹰击-91反辐射导弹,该导弹是中国引进技术生产的俄罗斯KH-31P型,在战术使用上相当于美军的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
&&& 中国空军的伊尔-76机队。由于自身还不具备大飞机的研制能力,再加上外购伊尔76受阻,这已大大限制了中国特种飞机数量的增长。
从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勾勒出中国空军电子战能力的轮廓,以运-8高新机,辅以挂载有KZ900电子支援侦察吊舱的作战飞机执行电子侦察任务,运-8高新工程电子干扰飞机执行远距离电子干扰,歼轰-7A执行伴随干扰和反辐射压制任务,初步形成完整的电子作战能力。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的看到中国空军电子战飞机还存在着缺少大型平台、部分系统性能不足等缺点。
&&& 缺乏大飞机平台
&&& 在远程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方面,中国空军已拥有KZ800大型机载电子侦察系统和运8电子干扰飞机,建立起与美军EP-3、RC-135、EC-130对等的远程电子战体系。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国产大型军用运输机尚未研制成功,外购伊尔76受阻,更为严重的是空中加油机、运输机、预警机、战场监视机等多个领域的特种飞机都在争夺大飞机平台。这种情况将直接导致远程电子战飞机的数量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提高。
&&& 电子器件性能较为落后
在伴随侦察、干扰和反辐射压制方面,中国空军则面临技术方面的难题。由于国内电子工业技术水平有限,空军战术飞机的发电功率普遍较小,中国空军目前缺乏大功率的伴随干扰吊舱。KG300G干扰吊舱的功率仅为1.85千瓦,是一种自卫型干扰吊舱,只可用于干扰逼近的防空导弹的雷达导引头。而美军EA-6B装备的AN/ALQ-99干扰吊舱功率高达100千瓦,可以干扰大范围内的地面搜索、跟踪雷达。
鹰击91反辐射导弹同样受到电子器件性能不足的影响,无法做到一个导引头覆盖所有的雷达频率,只好发展了三种导引头,每个负责整个频率的一部分,这样就降低了反辐射作战的灵活性,增加了后勤保障的难度。而美军的AGM-88导弹使用一个导引头即覆盖0.8-20G赫兹,涵盖现役搜索、跟踪雷达的绝大部分频段。
&& 表:中美空军电子战机型和设备对比
&& 远程电子侦察
& 运8(搭载KZ800电子侦察系统)
&&RC-135、EP-3C
&& 远程电子干扰
& 运8高新某型
&& 伴随电子侦察
& KZ900电子侦察吊舱
& OV-10(搭载AN/ALQ-133电子侦察吊舱)
&& 伴随电子干扰
& EA-6B、EA-18G(搭载AN/ALQ-99电子侦察/干扰吊舱)
&& 自卫侦察/干扰
& AN/ALQ-184、AN/ALQ-131
&& 反辐射导弹
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中国空军已经初步建立完整的现代电子战体系。目前为止,世界上仅美国、俄罗斯、法国、以色列和中国共5支空军具备这种能力,这是一个值得赞扬的成就。
&&& 但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国内航空工业、电子工业的水平有限,中国空军电子战机队仍缺乏足够的远程电子战飞机,伴随电子干扰吊舱、反辐射导弹等装备的性能与美军相比仍非常落后。电子战、制电磁权可以说是夺取制空权的先决条件,是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中国空军、及中国国防工业更需要将电子战能力放在未来发展的首位。(文/张明)
责任编辑:黄治茂 冯家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古斯卡防空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