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X评测汇总,在老外评测中国零食5眼里它是怎样的

<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iPhone X恶搞图:看看外国人的脑洞有多大?
iPhone X恶搞图:看看外国人的脑洞有多大?
12:31&&|&&作者:
&&|&&关键字:,,
随着iPhone X的发布,微博和Twitter上也出现了许多恶搞图,大多数的吐槽都在于Face ID和名字上,以及对于新的解锁方式的好奇,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现在全世界的科技网站都被iPhone X刷屏,在看多了真机图,Face ID和各种参数外,不如我们用另一种角度看iPhone
X吧。小编上Twitter看了一下,发现国外的逗比也不少,不过大多数都是吐槽名字和Face ID的,不得不说他们真有想象力。小超哥(weixin:9501417)还在收集各种有趣的恶搞图哦,如果你有发现更有趣更好玩的请不要吝啬地分享给小超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身在曹营心在iPhone X以下图片均来自微博和Twitter:iPhone XXiPhone X终极限量私人定制版iPhone防弹版X Gon&#39; Give It To Ya是电影《死侍》插曲下一代iPhone就叫iPhone Y跟iPhone Z!这个梗应该出自中国那么问题来了,“9”去哪了?防解锁神器!9块9包邮!iPhone的进化之路得魔形女者得天下彩蛋
本文读者还喜欢
游客:同表示怀疑,毕竟发布会上都解锁失败一次
09-13 17:14
游客:第一次“失败”是开机后的状态,必须用密码解锁,用过TouchID的苹果再来说事
09-13 22:25
游客:演示机是当场开机的吗?
我开始用苹果东西的时候你可能还是液体,谢谢
09-14 01:25 已有2次举报
指纹解锁才几代?精子先生,是您精虫上脑吧?
游客:同表示怀疑,毕竟发布会上都解锁失败一次
09-13 17:14
游客:第一次“失败”是开机后的状态,必须用密码解锁,用过TouchID的苹果再来说事
09-13 22:25
演示机是当场开机的吗?
我开始用苹果东西的时候你可能还是液体,谢谢
已有2次举报
游客:同表示怀疑,毕竟发布会上都解锁失败一次
09-13 17:14
第一次“失败”是开机后的状态,必须用密码解锁,用过TouchID的苹果再来说事
你需要一把梯子......
同表示怀疑,毕竟发布会上都解锁失败一次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直击双十一低价,买!
NVIDIA Max-Q笔记本导购
开学装机少不了,高性价比SSD导购
长续航、性能也够强的手机导购老外力荐iPhone X:这理由无可辩驳
苹果新机iPhone X将于11月3日上市,售价999美元(国行8388元)。是的,它真的很贵,我需要花点时间缓缓这个价格带来的冲击。
苹果10周年版特别版iPhone X并没有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而变得便宜,即便是常规迭代机型iPhone 8/8 Plus售价都比前代高。那么 iPhone X 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呢?
在我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说说个人买智能手机时的想法:要买支付得起的最好手机。我们每天都要用到它,手机是生活中为数不多不该为此省钱的物品。
考虑到这点,我不会立即拒绝iPhone X的高价。相反,iPhone X与其他高端智能手机(比如起售价930美元三星Galaxy Note 8)相比价格相当。
虽然iPhone X上市前我还无法深入了解这款手机,但我花了一些时间观看苹果发布会,iPhone X令我印象深刻。
与以往iPhone相比,iPhone X集成许多重要的新功能,当这些功能融合在一起时,999美元的价格似乎变得合理起来。
iPhone X最显著变化在于屏幕,新机的推出标志着苹果也在顺应行业趋势发展。iPhone X 采用无边框设计,手机正面几乎被一整块屏幕覆盖,这样可以得到一块更大屏幕。
iPhone X体积只比iPhone 7略大,但屏幕比iPhone 7 Plus还大。iPhone X不仅仅只是屏幕大,更让人惊艳的是屏幕质量与三星手机的一样好。
事实上,iPhone X是第一部让我对屏幕产生“哇”的念头的手机(讽刺的是,这款手机OLED屏幕是由三星开发的)。iPhone X的显示屏设计很棒,大屏幕让你产生电影、游戏和网页漂在手上一样的错觉。
玻璃后盖相比过去几年苹果使用的铝制后盖是个可喜的变化,这种玻璃不容易在使用过程被刮花。手机边缘的不锈钢边框为手机添加一层优雅的光泽,使iPhone X外观更美丽。
除此之外,这款手机还具备其他高端功能,包括无线充电,改进后的双摄像头系统可以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像模式照片。
iPhone X还配备性能强大处理器,精密的工艺,令机身无惧水溅和灰尘侵袭。苹果还宣称iPhone X电池续航会比iPhone 7长2小时。
可以说,苹果在你关心的所有方面都做到了最好。iPhone X搭载全新的Face ID面部识别技术,但在发布会演示时似乎出现识别不了的问题,这是个不太好的迹象。
Face ID表现必须要和指纹传感器一样好用,否则它可能会为苹果带来麻烦。苹果面部识别技术实际表现如何,还需要我们实际体验后才知道。
最后,iPhone X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苹果王牌:iOS。
iOS 仍是目前最好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是iPhone竞争的最大优势所在。苹果操作系统是唯一一个可以保证持续、稳定更新的智能手机平台,它也是唯一一个可以为旧智能手机带来前沿技术(比如增强现实技术)的平台。
即使你购买的是一款旧 iPhone也可以从iOS中获得很多有用的价值。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iPhone X能提供的特性:
-华丽的屏幕和漂亮的外观;
-功能先进的相机,无线充电,风尘防水和更长的电池续航;
-最好的操作系统;
-每天得使用这款设备几个小时;
听起来,999 美元对我来说还算合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iPhone X评测,到底好在哪里
日 11:07 来源: 作者: (0)
  随着iPhone X手机的上市发售,紧跟着来的便是iPhone X的评测,先不说它的评测结果,有了iPhone 8的销量下滑,和iPhone X的提前预购,这一款手机又会将苹果的iPhone 业绩提高到一个不可预知的层面。
  iPhone X是一部具有双重身份的产品,一方面它站在了前几代的肩膀之上,所以起点就很高;另一方面,它又颠覆了我们对已有iPhone的认知,成为一款&前无古人&的崭新iPhone。所以当你把它拿在手里的时候,也许会觉得陌生和新鲜,但同时也有传统和怀旧的成分在里面,这种新旧交织的复杂情感,使得iPhone X与众不同。
  对这样一部产品的评测也是复杂的,它带给我们的新鲜感是过往任何一部iPhone所不能比的。一种奇怪的感觉是,当我再用回iPhone 7的时候,居然不适应了,足见iPhone X的改变之大。
  最佳iPhone尺寸
  自从iPhone进化为4.7和5.5两个尺寸后,买哪个尺寸的讨论就从来没有断过,实在是因为二者都不完美,而5.8英寸的iPhone X一出现,这种讨论立刻可以停止了&&不考虑价格因素,这是最佳iPhone尺寸。
  无论你笃信&单手握持才有操作感&的信条,还是&屏大就是好&的拥趸,iPhone X二者得兼。虽然可视面积达到5.8英寸,但是机身尺寸却介于4.7和5.5之间&&你之前肯定想象过这么一个平衡尺寸。
  账面上来看,iPhone X比iPhone 8 Plus短了15mm,窄了8mm,由此带来单手操作的黄金尺寸。
  不过有些人要奇怪了,为什么机身没有iPhone 8 Plus大,但屏幕尺寸却增加了?
  因为屏幕尺寸是用对角线距离量出来的,所以iPhone X的全面屏由于采用19:9的&带鱼屏&,所以屏幕向瘦长方向发展(截屏一比就知道),换个说法就是,相比iPhone 8 Plus,iPhone X的屏幕虽然窄了,但却长了,因此对角线距离增加,屏幕尺寸更大。
  iPhone X瘦长的机身拿着确实舒服,这一点iPhone 7/6 Plus的用户一上手就知道了,不会由于一只手握不过来而造成操作上的不便,公车/地铁上也可以一手扶把手另一手玩手机了(都用上iPhone X了还坐公交?);屏占比大幅提高也增加了机身利用率。
  厚度方面从数字上来看7.7mm相比7.5mm(iPhone 8 Plus)和7.3mm(iPhone 8)变化不大,但由于金属中框视觉上的厚重感,导致很多摸过iPhone X的人都有&这手机厚了&的错觉感。
  说到这个金属中框,我们知道iPhone X与iPhone 8一样为了无线充电而启用了正反双玻璃的材质,而中框这个设计被重新启用,也许是为了提升iPhone X的档次,因此采用了不锈钢材质。这个中框与后盖的紧密感,绝对胜过iPhone 8,你甚至摸不出二者结合的缝隙。
  而iPhone X比同期推出的iPhone 8、iPhone 8 Plus要厚一点点的原因,虽说官方没有公布详情,但我们猜测可能是两方面原因:第一、电池增厚,iPhone X比iPhone 7使用时间增加了2小时,但同样采用无线充电的iPhone 8使用时间却与iPhone 7相同,电池容量增加是一个非常大的可能,当然,使用时间增加也可能是由于采用了OLED屏;第二,拍摄组件更加占用空间,这次iPhone X的双镜头都采用了光学防抖,并且为了避免与前置的原深感镜头在布局上冲突,因此背部改为竖置排列。
  没有HOME键才知道它是多余的
  一开始上手的时候我还有那么一秒&寻找HOME键&的惯性思维,但各种手势操作越用越熟练,就发现HOME键真是多余。
  一方面是由于屏幕底部总有一个&虚拟HOME键&的存在来提示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各种手势操作比较人性化,不用多想就能直觉反应出来。
  比如从底部上滑是退回到主界面,直接左右滑动就是切换app,上滑到一半进入多任务后台,从右上下滑是控制中心,从正上方下滑是通知界面,这些我不用想就能数得出来,而且使用成功率非常高。
  不过截屏这个操作得想一下,iPhone X改成了侧键+音量增加,好处是现在单手就能截屏了。强制重启变成了依次按下音量增大、音量减小以及侧键,最后的侧键需要长按,这个操作一年用不着几次,不会误触就好。
  至于Siri、Apple Pay就都交给了侧键,这俩操作倒没有不适应。
  但想要关机就没以前那么利索了,需要按住侧键和任意音量键,再横扫屏幕,好在这个操作基本也只有坐飞机才用。
  相比来说,比较需要用户适应的操作是在锁屏界面开启闪光灯和相机,当你看到锁屏界面出现这俩图标的时候,肯定觉得一按就开了,但是会发现怎么按也没反应,其实是需要3D Touch深度按压,虽然这么设计是怕误触,但我敢说很多第一次上手或是不熟悉3D Touch的用户,会有点摸不着头脑。
  顺带一提的是侧面那个原来叫做电源键的按键,现在被称为&侧键&的它比原来变长了一倍,所以单手握着iPhone X的时候也可以很方便的摸到。没有HOME键之后它成为机身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按键,有一点是不用担心的,它并不会和机身另一侧的音量键有同时误触的机会,因为苹果在设计的时候特意错开了它们的排列布局,而这种误触情况在前代机型上有可能发生。
  全面屏到底带来了哪些改变?
  iPhone X虽然极大地提升了屏占比,但两侧边框相比前代产品没有变化,我们猜测一方面是想要保持同样的握感,特别是要减少握持手机时的误触几率,如果边框过窄,势必会对全面屏的操作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在耐摔方面做出的考量,毕竟屏占比变高客观上会导致屏幕磕碰后更加脆弱。
  尽管侧边框宽度未变,但是上下两边却全部让给了屏幕,使得屏幕四周的边框都保持了一样的宽度,这样的设计让iPhone X成为屏占比数一数二的产品。
  全面屏也让iPhone X的四周更加圆润,这个特点不仅体现在机身边角的握持感上,而且全面屏的显示屏四角也做了圆弧处理,使得屏幕与机身特别契合,看起来更舒服。
  从这块屏幕本身来说,分辨率提升到了像素,且PPI精度提高到了458,相比5.5英寸分辨率的iPhone 8 Plus来说可视面积提升了32%,相比4.7英寸分辨率的iPhone 8提升了170%。
  具体到观看效果来说,以同样的字号阅读新闻,iPhone X与iPhone 8 Plus基本一样,都比更小尺寸的iPhone 8多显示三行的内容。但是你会奇怪,iPhone X的可视面积明明提升了32%,为啥和iPhone 8 Plus的承载内容一样多呢?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是个适配问题,拥有更多可视空间的iPhone X在屏幕底部留有更大空间,除了始终显示的&虚拟HOME键&以外,底部和顶部的空间其实第三方开发者如果善加利用,可以填进更多内容。
  抛开适配问题,在原生应用以及设置菜单里,你会发现iPhone X比iPhone 8 Plus可以多显示两行半的内容,由此可见可视面积的提升带来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如果观看视频的话,iPhone X的全面屏优势更甚,由于视频片源尺寸大多接近iPhone X的19:9比例,因此上下遮幅更窄,相比前代手机来说,画面看起来像是被&放大&了,所能获得的观看体验,就好像从32寸电视升级到了60寸那样。当然,全屏状态下画面的一侧被&刘海&遮住了一点,这个你们慢慢适应就好&&
  iPhone X的全面屏带来了两个明显的改变,第一是观看效果,获得更大可视面积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第一次用它看以前熟悉的画面,会&哇&的一声,特别是底部空间的扩展让人有种&意外收获&的感觉;第二则是屏幕比例,两个尺寸的iPhone长期保持的16:9的长宽比,进化为了iPhone X的19:9,前面说了,这个比例虽然更加瘦长,但是对于在手机上看电影来说具有天然的契合度,但对于大量的第三方应用来说,当务之急是适配问题,这个话题我们后面再说。
  最后说一个之前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截屏&问题,用过之后发现iPhone X解决得很巧妙,截屏是非常完整的,既没有&刘海&也没有&猫耳朵&,四个圆角也变成了直角,这时候你才会发现,其实所有界面和app,屏幕顶部中间部分以及四角都是有内容的,只不过显示的时候是被裁切的,只有截屏才知道它们的真面目&&当然大多是空白或者渐变色。
  但你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出自iPhone X的截屏,第一,极度瘦长的&带鱼&比例一看就知道是全面屏的作品;第二,顶部左右两个位置分别显示时间和网络等状态信息,而中间是空白的,明显就是给&刘海&腾出了地方。
  以后通过截屏就能知道对方是不是土豪了,这世界不要太忧伤,哈哈。
  全面屏需要第三方app适配
  由于屏幕分辨率和长宽比的改变,因此iPhone X的全面屏需要第三方App的适配,否则就会出现很宽的黑边。当然这就看开发者的适配速度以及App Store的审核速度了,说不定你们拿到产品的时候已经适配好了。
  其实软件还比较好解决,视频和游戏则需要在适配上动一些脑筋。先说视频播放的情况,在苹果的原生TV应用当中,有两种全屏显示效果,一种是躲开&刘海&的全屏,屏幕左侧有很短的黑边,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通过双击可以切换到&真&全屏&状态,整个屏幕都被利用上了,&刘海&的两侧也被画面所占据,显示效果的确赏心悦目,但其实这样显示的画面是不完整的,&刘海&把画面裁切掉了一部分,只是由于被裁切的是最侧面的极小部分,所以也不影响内容的观看。
  但是第三方视频应用由于片源尺寸不同,因此在iPhone X全面屏+全屏状态下,情况就有点复杂了。
  21:9的影片&看上去&会是一个比较舒服的全屏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没有任何一个像素点被浪费,但实际上&刘海&部分的画面是没有显示出来的,那一部分画面被裁切掉了。比如一个人从左侧走进视野,最初的几个镜头由于被遮挡,你就看不到这个人入画了。
  如果是18:9的影片,刘海部分会&多出&一个黑边,导致那个部分额外突兀,全屏看电影时不自觉就会注意到这个碍眼的部分。造成这个假象的原因,其实是由于18:9的影片正好裁切到了&刘海&2/3的位置,仔细观察&刘海&上下两边也都是黑色的,只是裁切到这个位置比较尴尬,既没有全屏、也没有完全避开&刘海&。
  而16:9的影片则处于屏幕中心位置,左右都留有黑框,这种全屏效果其实比iPhone 7时代的画面尺寸已经提升了不少。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游戏的适配上,很多游戏左侧(横屏状态时)都是很重要的操控区,比如王者荣耀,如果按照电影适配的做法直接遮挡/裁切,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游戏的适配难度要大于其他App。而目前绝大多数游戏的显示效果与16:9的电影相当,横屏之后左右两侧全部是黑框,可能会给部分讲究操作的游戏带来一些影响。
  App的适配还面临两个小问题:第一,iPhone X的全面屏四个角是带有很大弧度的圆角,而非以前的直角,虽然我们还没发现这样会裁切掉什么文字(一般不会有开发者在四个边角放文字),但电影和游戏全屏之后边角变成了圆形,对于画面来说是会稍微损失一点的。
  第二,那个虚拟HOME键即便全屏之后也是无法隐藏的,这就需要第三方app处理一下,既不能影响操作,同时还要能够像以前的实体HOME键一样随用随有。
  啰嗦这些其实就一句话,适配iPhone X全面屏的第三方app肯定正在火速赶来,因为程序猿都是处女座,不能眼瞅着自家app在iPhone X上显示不完美。
  面容ID识别能力超强
  从完美的角度来说,没有&刘海&的全面屏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要你舍弃面容ID这项示范级功能,恐怕也没有人愿意,所以这就要说到为什么iPhone X的顶部会有一个异型裁切的设计了。
  实际上面容ID的注册、获取、识别与学习并不是由1-2个组件完成的,它是一整套设备的协作,而除了用于存储与学习的A11芯片以外,其他组件都集成在&刘海&这里。
  整个识别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点阵投射器会将30000多个肉眼不可见的光点投射在脸部,绘制出脸谱;然后,红外镜头会读取这个点阵图案,捕捉它的红外图像,并将数据发送至A11芯片中的安全隔区,以确认是否匹配;之所以能在夜间完成识别,是因为泛光感光元件借助不可见的红外光线来进行识别。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瞬间完成的,且官方公布误解锁率只有百万分之一,而Touch ID的这一数字为五万分之一,可见差距之大。
  实际体验当中,面容ID的注册速度也是快过Touch ID的,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不信,但是我掐表做了个试验,注册一张脸只需要5秒,这还包括点按两次屏幕的时间,而注册一个指纹却需要10秒,无论我多熟练,由于手指要在HOME键上反复挪动,所以速度快不了,而注册面容ID,只需要在屏幕面前完整地晃两圈脑袋,且速度可以很快。
  解锁角度上我们也做了测试,由于需要让屏幕顶端的原深感摄像头检测到脸部,因此至少需要大幅度倾斜身体或者拿起手机才行,大概是什么样一个倾斜幅度呢?如果你把手机平放在桌上,90&直立身体肯定是不行的,至少需要75&才能让原深感摄像头&看到&你的脸。
  另外距离也是有要求的,粗略计算就是一个臂长的距离,再长就检测不到了,当然超出臂长的距离解锁就已经不是正常使用了。如果真有双臂过膝的人,欢迎你们分享一下使用体验。
  另外我们也试验了几个特别的情况,化妆、戴眼镜、全黑环境、戴墨镜、戴口罩,除了最后一种情况外都能解锁,戴口罩由于挡住了半个脸所以根本认不出来,如果只挡住半个嘴的话,还是可以解锁的&&话说现在是不是有些人戴口罩就是挡住个下巴&&嗯,这么戴可以解锁。
  但是,为啥戴墨镜也能解锁呢?其实这是iPhone X的一项特殊设置。
  在正常情况下,无论你如何变换脸上的配饰,眼睛都是面容ID扫描的核心,如果闭眼或者睡觉时候媳妇企图解锁,那都是不能成功的。但苹果产品一直都有个理念,就是&设计给所有人使用&,因此iPhone X的设置里有一项&需要注视以启用面容ID&,关闭这项后,闭眼或者戴墨镜就可以解锁了。经常戴墨镜的人,记得关掉这项,当然副作用你们都懂。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注视感知&功能,俗话说就是&盯着屏幕不会自动息屏&,这倒不是个新鲜功能,不过对于省电来说真有不小的帮助,以前怕忘记锁屏所以时间一般调到一分钟,结果就是看手机的时候总是看着看着就变暗要锁屏了,iPhone X开启这个功能后就可以放心了,看手机的时候绝对不会息屏,虽然功能不新鲜,但是可比同类好用太多了。
  面容ID的使用场景和Touch ID大体一样,Apple Pay也没有想象得那么繁琐,直接靠近POS机以激活Apple Pay(双击侧键也行),然后抬起手机检测面容ID(愿意把脸凑过去也行),再把手机放回到POS机的感应位置。相比Touch ID付款来说,多了一个抬手机的动作而已。
  但如果你是在京东、当当这种网店的app里购物,用Apple Pay可比以前方便多了,只要保持拿手机的姿势就完成了面容ID检测,都不用把手指放到HOME键那里了。从这方面来说,面容ID给Apple Pay体验加分不少。
  面容ID相比Touch ID来说,百万分之一的误解锁率基本不会被碰到,除非你有一个双胞胎兄弟姐妹。但实用性可是大大增强了,Touch ID时代很多人由于爱出汗的&黄油手&这个借口不爱用,但面容ID时代没有任何不用的借口了,特别是原本一些对于新技术有抵触的女生也都跃跃欲试,想看看自己化妆到什么程度还能被iPhone X认出来,从技术普及这个角度来说,面容ID是进步的。
  苹果聪明的一点是,为这样一项高深的技术赋予了大众娱乐化的体验,比如iMessage里的动话表情,可以有几十种表情变化;再比如PITU这样一款软件,结合AR功能,可以玩变脸,而且实时效果非常好,变脸刷新速度非常快,甚至光影效果都保持得不错,比如我的两侧脸的光线不一样,就能在脸谱中反应出来,墨镜的反光效果也会根据光源变化而改变,一款娱乐软件做到这个效果,真是没得说。
  我毫不怀疑面容ID极有可能是你割肾也要买iPhone X的最大动力,但还是希望苹果或者第三方App可以开发出娱乐以外的刚需功能,让这项技术可有有更久的生命力。
  人像模式前置镜头也能玩
  如果你已经入手了iPhone 8 Plus,应该会喜欢玩人像光效模式,毕竟它在前代模式上进化得比较快,但也会纠结这个功能只能给别人拍照,因为iPhone 8 Plus前置摄像头只有一枚,而这个功能是依赖于双镜头的景深探测功能,但iPhone X就不一样了。
  人像光效这个模式之所以很赞,就是因为它在虚化背景的基础上,加入了光效模式,让照片看起来不那么楞,iPhone X的前置人像拍摄与双后置镜头没有不同,同样需要保持在合适的距离内,当感测到景深之后就能拍摄,而且拍摄时完全是所见即所得的。
  当然最赞的是拍摄之后,也可以在5种效果之间再次调节,比如拍摄时用了摄影室灯光,后期一看不满意,改成舞台光也就是一秒钟的事。
  不过当你仔细比对同样环境下由前后镜头分别拍出的人像照片,还是会发现有一些区别,抛开像素上的差异不谈,前置镜头在人像边缘抠图处理效果上,略逊于后置镜头的拍摄效果,边缘抠图效果不是那么干净利索。
  我们猜测这可能是由于前后镜头在拍摄人像照片时的原理不同所致,后摄由于是双镜头,因此可以获得距离、景深信息,抠图处理相对比较容易;而前摄并非双镜头,为了获得景深信息,很可能与判断面容ID时一样通过投射出的30000个不可见光点,来捕捉面部的深度图,但是这样一来对于面部以外(比如身体)部分的信息获取就不如双镜头判断得准确,所以会产生拍摄差异。
  但是不管怎么说,能用前置镜头自拍人像已经是一大进步,否则这么出彩的模式如果只能通过后置镜头拍摄的话,也太虐心了。
  暗部成像效果进一步提升
  在主镜头的成像部分,这次iPhone X不仅加入了双镜头防抖,而且还将长焦镜头的最大光圈由f2.8提升到了f2.4,带来更多的通光量。
  其实iPhone 8 Plus的夜景效果已经比前代有了大幅提升,iPhone X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抑制了噪点,令画面更纯净,尤其是高反差或者夜间的暗部成像。
  当然,双镜头都加入了光学防抖,也让夜间拍摄更稳定,不借助稳定器的手持拍摄就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画面。
  跑分不代表性能,应用才行
  同样采用A11仿生芯片的iPhone X,在跑分方面与同期发布的iPhone 8 Plus没有太多不同,单核4194、双核10270(iPhone 8得分为),这个全面碾压安卓手机的数字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实际上iPhone X的很多应用都要A11的支持才行,比如面容ID要用到的数据采集和比对,每秒6000亿次的运算速度恐怕很难有第二枚移动处理芯片能达到,因此面容ID才能在瞬间识别出你的脸并且解锁。
  而A11之所以被称为&仿生芯片&,其中一个原因是具有神经网络引擎,可以让电脑通过观察的方式学习,就是俗称的人工智能,具体到iPhone X来说,当你的面容一点点发生改变,面容ID可以学习并记录下来,所以这个功能才不会那么死板。
  再比如AR游戏,我试过一款叫做MACHINE的动作游戏以及一款IKEA的选购应用,它们都需要大量的实时演算以及复杂的环境光效处理,MACHINE那款游戏精度极高,当你在实景中游戏时,旋转、移位、拉远靠近都毫无延迟,游戏的过程就好像在真实场景中发生的一样;而IKEA则帮你把宜家家具&放到&家里,你可以通过手机看到家具的材质、纹理、光效,这些演算和渲染,没有A11这样的霸王级芯片还真是吃不消。
  由此可见A11划出了一道分水岭,iPhone X、iPhone 8的升级以及生态链的促进,使得未来几年AR应用呈现爆发之势,A11芯片将成为这个趋势的催化剂。
  充电这事也得讲究用户体验
  如果要我推荐iPhone X最值得买的配件,我会推荐无线充电底座,把手机往上一放就开始充电,这个体验太妙了,特别适合漆黑的卧室睡前充电(脑补摸黑找充电线的画面)或者办公室需要长亮屏幕的场景,虽然苹果目前售卖的两款第三方无线充电器最大功率只有7.5W,尚未达到qi标准的最大功率,但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充电时不会过热,另一方面年底之前无线充电还会进行升级提速。
  iPhone X的无线充电表现与之前测试过的iPhone 8几乎一样,30分钟充电22%,60分钟充电40%,130分钟充电87%。
  无线充电并不是应急使用的,它属于那种&细水长流&似的默默充电,比如我可以一边让手机屏幕长亮看上面的资料,一边给它无线充电,而不用担心长亮屏幕带来的耗电。如果真是着急,那你就把买无线充电器的钱花在快充线上。
  为此,你需要购买29W充电器以及USB-C转Lightning充电线,能获得什么样的充电速度呢?我们做了一组试验,15分钟充电24%,30分钟49%,60分钟74%,75分钟84%,90分钟90%,。这个数字略慢于之前测试的iPhone 8、iPhone 8 Plus,可能是由于电池容量改变的缘故。
  可以看到快充完全是为了应急之用,它在最初30分钟的充电效率非常高,而在电量达到70-80%之后则改为涓流充电以保护电池和充电模组。
  所以iPhone X在充电体验上选择了多种搭配,达到的体验效果也是不同的,只可惜无线充电、快充设备都要单独购买。
  记得在一个多月以前的iPhone 8评测时,我对其的总结是&新旧时代的分水岭&,那么由其划分出的&新时代&是什么,今天在评测完iPhone X之后可以说,iPhone X就是这个新时代的典型代表,它开启了iPhone的第二个十年。
  与之前每年一部的iPhone按部就班升级不同,iPhone X的很多地方都是跳跃式发展的,由此显示出与iPhone 8、iPhone 8 Plus发展路线截然不同的另一个序列&&之前我就称之为双旗舰策略。
  iPhone X具有一种特质:极为有眼缘,辨识度超高,用户体验十分讨喜,新特性易用上手,站在当下这个时代来看,属于全面屏产品中的佼佼者。
  诚如苹果的产品策略:并不急于尝鲜新技术,但却是成熟技术的收获者。无论全面屏、手势操作、面容ID还是双镜头,iPhone家族都不是第一个启用的,但当它们被整合到iPhone X之后,没有人可以否认这是最好的体验。
  同时我们也看到iPhone X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是&革了自己的命&,当苹果以自己的方式引领着用户做出体验上的改变时,你会发现这10年就是不断被iPhone改变的10年,而我更愿意相信iPhone X是未来10年的第一部产品,它甚至有点像第一代iPhone那样,暗示了智能手机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关技术文章:
相关资料下载:
上周热点文章排行榜
上周资料下载排行榜
技术交流、我要发言! 发表评论可获取积分! 请遵守相关规定。
专家问答专家问答
经典电子创意设计欣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外评测无线蓝牙耳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