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扑街的游戏改编三生三世电影扑街,靠什么打翻身仗

总结近一年的游戏改编电影 亏钱成了主旋律
[摘要]随着游戏市场逐年增长的好趋势,加上游戏玩家群体的年龄覆盖面扩大,吸引不少片商去勇敢尝试。就连国内片商改编的《魂斗罗》电影都已通过广电审批了,还有啥是不敢拍的?今年年初上映的《6:终章》作为系列最后一步,借着情怀加持,虽然北美票房2683万美元创系列最差记录,但中国内地高达1.59亿美元票房,助攻全球总票房达3.12亿美元,创系列最佳。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片商果断宣布重启《生化危机》电影系列,大有不榨干市场不罢休的势头。实际上自1993年第一部游戏改编电影《超级马里奥兄弟》以来,口碑票房双扑街已成为普遍现象,能逃过这一“魔咒”的就像稀有Boss屈指可数。但随着游戏市场逐年增长的好趋势,加上游戏玩家群体的年龄覆盖面扩大,依然吸引不少片商去勇敢尝试。就连国内片商改编的《魂斗罗》电影都已通过广电审批了,还有啥是不敢拍的? 回顾去年和近年上半年,多部游戏改编电影陆续上映,除了《愤怒的小鸟》大获成功和《魔兽》不乏亮点外,其它的游戏改编电影都不断让玩家们循环感受什么叫“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愤怒的小鸟:Rovio连年亏损的背水一战《愤怒的小鸟》作为2009年推出后最成功的的之一,不可避免的随着时间推移流失了大量的消费者,再加上后续作品一直难以达到巅峰时的高度,用岌岌可危来形容这个品牌已不算夸张。在同名电影上映的前一年,《愤怒的小鸟》开发商Rovio利润已经同比下降了73%,销售收入下降了9%,总营收已经连续三年呈现亏损态势,主要原因就是《愤怒的小鸟》相关产品销售疲软,比如品牌T恤和毛绒玩具。而且就算《愤怒的小鸟》电影带来成功,Rovio在2017年3月依然出售了电视动画工作室、图书发行部门等业务。开发一款新的大热游戏还是有难度的,多款新作连续亏损扑街更是Rovio近年的常态。相比之下,发掘经典游戏的剩余价值空间貌似更像是一条出路。就像当年漫威背水一战推出《钢铁侠》电影,《愤怒的小鸟》电影同样也是精打细算的制作成本(仅7300万美元)换来票房大丰收的逆转(3.5亿美元)。所以面对如此巨大的成功,《愤怒的小鸟》电影的续集早就展开准备,并计划于2019年9月上映。魔兽:和超高票房相对的是超高成本《魔兽》电影虽然在美国成绩不佳,但在海外市场却大获成功,4.3亿美元(28.7亿人民币)的全球总票房里,有89%是来自海外市场。值得一提的是,《魔兽》超过一半的票房来自中国市场。14.7亿人民币的票房至少让《魔兽》电影没亏得太惨——是的,即使有接近30亿人民币的全球票房,扣除掉《魔兽》电影约10亿人民币(1.6亿美元)的成本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和利润分成,也还是有约1亿人民币(1500万美元)的亏损。但抛开中国玩家对魔兽系列的情怀,我们还是能发现《魔兽》电影中一些“毁经典”的改编:比如迦罗娜和麦迪文的夫妻关系改没了,部落最伟大的领袖之一奥格瑞姆·毁灭之锤成了告密者等。而这些并不是无关紧要的支线细节,反倒是推动魔兽系列历史进程的核心事件,同样让老粉丝们投入了不少情怀,如果续作还按这种方向来改编,支撑中国票房的粉丝们恐怕不会再继续宽容下去。:把游戏赚的钱全赔完了《瑞奇与叮当》在游戏市场的成绩表现还是很不错的,2016年《瑞奇与叮当》PS4版发售后不久,开放工作室便宣布其创造了系列历史上最快的销售速度。但同年在海外上映的同名电影却遭遇了票房惨败,最后1180万美元的全球票房减去2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和其他相关费用,这部电影亏损了将近1000万美元。根据IGN的分析,《瑞奇与叮当》电影版基本上把游戏赚的钱全赔完了。《瑞奇与叮当》电影上映前就有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来源于游戏自身:即将上映的动画电影片段被作为过场动画穿插进了整个游戏过程中。这就意味着,整个《瑞奇与叮当》这款游戏,都在对其电影版进行惨无人道的剧透,因此票房惨淡也是可以理解,加上史泰龙、保罗·吉亚马提等大咖组成的豪华配音阵容,不赔本都难。:总票房不输生化危机,无奈成本太高《刺客信条》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算是2017年的电影,因为在上映的数十个国家中,在2017年上映的只有中国地区。这部制作成本达1.25亿美元的电影上映之初就十分不顺,烂番茄上《刺客信条》的影评人新鲜度仅为19%,观众好评度也只有66%,美国本土的票房十分糟糕,只有2250万美元。得益于高达2亿美元的海外票房,这部口碑扑街的作品最后还是没有亏的太惨,但这样的成绩也实在称不上票房火爆。从结果来看,《刺客信条》和当年的《波斯王子》遭遇了一模一样的尴尬。生化危机:导演主演夫妻档的自嗨,独立于游戏外自成一派作为一部经典的粉丝向电影,《生化危机》系列电影自2002年上映后,雄踞各大电影票房市场。虽说粉丝们经常抱怨“生化危机”系列的电影质量一部不如一部,但这并不妨碍影片在电影票房上取得好成绩。这一系列电影从2002年的第一部《生化危机》电影开始,总共收获了超过十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而《生化危机6:终章》作为本系列的最后一部电影,在国内上映后票房一路高涨,最终达到了11亿人民币的可观数字,和4000万的制作成本相比,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而同期上映的《刺客信条》,则只是在靠着海外票房来尽量挽回损失而已。和《刺客信条》相似的是,《生化危机:终章》也是在北美票房惨淡,但在海外市场,尤其中国市场取得了爆炸性的票房成绩,二者最终的全球票房都在2亿美元出头,但后者的制作成本要低得多,也就没有亏本的困扰。再加上多年来在电影市场形成的电影化IP,让《生化危机》电影成为一个游戏IP以外的分支,有大量不玩游戏也喜欢《生化危机》的影迷撑腰,这也正是片商决定重启的重要原因之一。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四年打磨超高水准无奈内容硬伤和绝大多数游戏改编电影相比,《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在电影内容上,它并没有讲述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要想完全理解电影内容,必须要和游戏搭配起来食用--而这对非玩家群体的观影者非常不友好。在商业模式上,《王者之剑》在日本仅仅争取到了数十家影院进行排片,票房收入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有两千多万,而电影里130个场面,2400多个镜头,以及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使用使得电影制作成本达到了1.8亿美元,合约人民币12亿。这样高额的成本,恐怕就算通过其他周边发售和后续额外收入也很难挽回巨额的损失。但这部电影更主要是起到游戏宣传的作用,电影本身的票房收入或许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结语从近两年的游戏改编电影的成绩我们不难发现,只有《愤怒的小鸟》在票房上可以说是获得了全面成功,其余电影要么票房高但成本也高,算下来利润空间不算大,要么就是票房一般口碑糟糕。但即使有这些例子在前,出于宣传自家游戏加上泛娱乐产业链的大势所趋,投身这一行业的公司仍是前仆后继。目前已经确定要改编成电影的IP就有《阴阳师》、《合金装备》、《水果忍者》等,此外还有国产的《魂斗罗》,“蜘蛛侠”汤姆·赫兰德主演的《神秘海域》,雷作和佳作都有可能出现。之所以越来越的海外资本开始重视游戏改编电影这一小众类型,原因还是在于玩家群体的消费实力虽然上升了,但对改编影片要求并不高。目前玩家最大的期望,就是在不毁经典之余满足一把情怀,至少在中国市场会大量粉丝为电影买单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beckywei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差评如潮】《刺客信条》电影口碑扑街 外媒:还是玩游戏吧 - 爱应用
合作帐号登录:
你确定要退出吗?
《刺客信条》电影口碑扑街 外媒:还是玩游戏吧
据国外媒体报道,由迈克尔·法斯宾德(Michael Fassbender)、玛丽昂·歌迪亚(Marion Cotillard)等一众明星主演的《刺客信条》(Assassin‘s Creed)很好地延续了游戏改编电影的光荣传统,再次验证了游戏改编难出经典这一好莱坞“金科玉律”。日前影片先期影评已经出炉,影评网站 Metacritic 综合评分为 37 分,18 份影评中仅有 2 份是好评,烂番茄上的新鲜度更是只有可怜的 16%。Metacritic 评分仅为 37烂番茄新鲜度仅为 16%卫报:20 分
像这样一部缺乏主旨的电影真的是难得一见,可以说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从游戏玩家那里坑钱。与其看这部电影,他们还不如回去玩游戏。时代周刊:30 分
《刺客信条》电影是一部无伤大雅,但又无精打采、令人无力吐槽的影片。The Wrap:30 分
影片剧情一方面蠢得令人发笑,另一方面却又复杂地毫无必要,简直就是糟糕透顶。Village Voice:30 分
《刺客信条》电影囊括了你玩游戏时想要跳过的所有剧情。纽约每日新闻:30 分
演员的表演也没能给这部影片带来加分。这部影片需要法斯宾德那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但他给出的却是超级严肃的表演。玛丽昂·歌迪亚(Marion Cotillard)在片中饰演阿布斯泰戈的一位博士,她的口音太过古怪、刺耳,很难让人联想起那位因演技而著称的影后。至于饰演她父亲的杰瑞米·艾恩斯(Jeremy Irons),则带来了“混日子等片酬”级别的演出。信仰之跃救不了《刺客信条》综艺:40 分
我不想去分析解释穿插于《刺客信条》系列游戏中的那些宗教寓意,但这些内容很大程度上衍生到了这部影片里。基本上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大杂烩”电影,放入了《黑客帝国》、《达芬奇密码》的元素,再加入一些看起来好似老派重金属摇滚封面的武器打斗场面。影片的动作场面弥漫着邪典电影的气氛,但却让银幕上的一切仪式化,令人分心。圣殿骑士团,天呐!这听上去多么酷!影片一直在无中生有地创造“神秘”。
影片特效分散而随意,演员的作用都被削弱到道具的等级。玛丽昂·歌迪亚以日耳曼人的方式登场,她的造型看起来像是出自《大都会》,这也是她的存在感所在;艾恩斯有几句有趣的台词,为影片提供为数不多的幽默元素。法斯宾德尽管非常努力,但在影片中却彻底消失。The Film Stage:50 分
《刺客信条》是一部叙事混乱、惺惺作态的影片,带来太过暴力的感官体验,却缺乏真心实意的情感投入。Total Film:60 分
很大胆,但却不乏瑕疵。有些场景片段很棒,却不足以让这部影片成为经典。Indiewire:67 分
所谓《刺客信条》是至今最棒游戏改编电影的论调更像是在说反话,但也并非毫无道理。尽管有人称之为是奇怪、毫无吸引力、毫无内涵的影片,但我却认为这是 2016 年度我唯一极度期待续集的一部大作。The Verge:68 分
该片创作者总是有勇气严肃对待自己,尽管有时候他们处理的素材蠢到极点。《刺客信条》电影的质量并没有达成“信仰之跃”,但很多时间里片子的步调是平稳的。
分享拿水滴
共0张,还能上传5张(按住ctrl可选择多张)
热度:15249
热度:20519
热度:11101
热度:140192
热度:57777
热度:9742
热度:30172
热度:74204
热度:93695
热度:70723
热度:26221
热度:14418
热度:6403《刺客信条》游戏改编电影的又一扑街之作
《刺客信条》游戏改编电影的又一扑街之作
近年来,在电影市场出现了不少根据游戏改编的电影,但是,口碑和票房双收的却比较少,《寂静岭》算一个成功的案例,《生化危机》前三部也还行。至于其他的,则没那么幸运了,要不是口碑差的可怕,就是票房惨不忍睹,至于口碑票房双扑街的也有不少。2月份在中国上映的《刺客信条》便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刺客信条》游戏本身做的还不错,群众基础也够扎实,即使很多没玩过《刺客信条》系列的游戏,也有所耳闻。加上实力演员法鲨以及玛丽昂·歌迪亚等人的加盟,给电影《刺客信条》制造了很大的声势。按道理说,不应该如此惨淡,但最终却落了个口碑票房双扑街的结局。《刺客信条》信条是一个很不错的电影题材,游戏本身就是靠里面的剧情吸引人的,只是电影创作者的心太大,既想要走游戏情怀路线,又想要照顾普通观众。这显然是难以两全的,之前《魔兽世界》亏损就是一个前车之鉴。虽然《刺客信条》摒弃了原有的故事剧情,开发出了新的剧情线。但是,电影本身还是期望走游戏路线,杂糅了太多的游戏成分,其中切指装袖箭、天空中的雄鹰以及游戏的灵魂级动作——信仰之跃都让普通观众看的有些莫名其妙,尴尬的看着游戏粉高呼、惊叹却不知道错过了什么。这样“不友好”的电影又怎能期望给普通观众留下一个好印象呢?《刺客信条》在没有讨好普通观众的同时,也没满足游戏粉对忠于原著的要求。无论是以小说改编电影还是以游戏改编电影,对于原著粉来说,是否忠于原著,是否演绎出了原著中的经典桥段或画面,成为了原著粉判断一部改编电影好坏的一个重要标杆。但是,《刺客信条》启用了新的剧情,游戏原有的经典元素也散乱的穿插在单薄混乱的剧情当中。整部电影用古代剧情铺垫了那么长,轮到现代这条时间线上时却草草了事,随随便便打一场就放出了刺客,随随便便就刺杀了圣骑士的首领,最让人不解的是首领艾伦被刺杀了之后,其他首领竟然如此淡定,就连出逃的客人们也有条不紊的慢慢疏散。这是晚会刚结束么?而且,《刺客信条》系列的游戏世界观是十分庞大的,育碧团队用了数年的时间创造出了刺客信条这一个系列的游戏才将这一复杂的剧情完美的展现出来,一部不到120分钟的电影就想讲明白圣殿骑士与刺客之间明争暗斗的历史?太天真了吧!根据游戏的设定,圣殿骑士与刺客之间本就是一体两面,都是在不断的追逐自身所信仰的正义,只是各自的理念不同。圣殿骑士坚信控制世界,构建一个良好的秩序才能消除战争,带来和平。刺客则主张自由的意志,让人类在自由思考中构建一个新的未来。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电影却将两个群里刻板化了,一方变成了妄想统治世界的恶人,一方成为了自由意志的领导者。完全丧失了游戏剧情的灵魂,变成了一部反抗黑暗势力的英雄主义电影,原著党不翻脸才怪。反观保留了游戏本身主要元素——恐怖、克隆人、丧尸,弱化剧情主打动作牌的纯爆米花电影《生化危机6》,虽然口碑扑街了,但却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仅两周左右的时间就突破了10亿大关,赚得盆满钵满。与其原著党和路人两不得罪,不如有所侧重,明确电影方向和受众群体,好好的去做一部符合观众口味的“商业大作”。不过,还是期望目前电影制作者们用心去做好一部电影,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创作出有剧情、有价值的好片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专注文化的程序猿-像屙彩虹的独角兽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扑街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