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接usb耳机转接头励

谈一谈吧里几个热门千元大耳的问题【耳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16,680贴子:
谈一谈吧里几个热门千元大耳的问题收藏
考虑到实际上吧里相当一大部分人都是初烧求推荐耳机以及没有太多预算的学生党。我今天就谈一谈K701、1A、msr7这几个一千元级别大耳的问题。我不会写那种毒文,而且每个人的听音感都不同,没有必要强行要别人接受你的听感或者强行和别人求得共鸣达成共识。就算大家都达成一致共识,比如“beats是动词打次的垃圾耳机”对你一点好处也没有,对不对?我们来贴吧最终都是要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耳机,或者帮助吧友选到适合他的耳机。甚至于分享一些自己满意/不满意的购买/搭配体验。
DTS HEADPHONE:X?和7.1杜比?环绕声,高性能2.4GHz无线技术,智能可自定义RGB炫光!可编程按键,多平台兼容,可折叠降噪麦克风和线控麦克风等更多使用功能!
先分享一个以前大佬告诉我的经验,如果你花一千块买耳机,那你投入在前端上的钱,应该是两千到四千块,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你的耳机的性能。越好的耳机越贵,但不是越贵的耳机就越好。耳机的确是有自己的“个性”,但这不是不可改变的。可以通过前端、线材的调整去调整一只耳机的风格,直到你自己满意。
直入主题吧,先说K701。很多吧友经常发帖问,K701怎么样?而吧友的回复主要集中在三个字上,就是“大手办”,意指该耳机对前端的要求比较高,不好驱动。于是我今天提出另外两个问题。1.为什么经常有人问k701?2.驱动不好又怎么了?K701之所以经常会有人问,其实是K701刚出世的时候作为AKG曾经的次旗舰,有过4000块钱这样的价格。所以,很多人会有一种“买到即赚到”的心态去面对这幅大耳。(888=四千?)说实话,在我入烧的时候,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把K701买回家。而实际上,这幅耳机会跳水并不是没有原因的。用一点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因为卖的不够好,所以商家才降价。事实上也的确是,把K701当作主力耳机的人其实并不多。很多人把它“束之高阁”,所以压根也不存在什么“买到即赚到”的说法。k701就值这个价。再深入一点,有实力能把K701推出令人满意的声音的人(或者说能挖掘出K701潜力的人),他们同样有能力挖掘出其他更好更贵更高端的耳机的潜力,所以K701对于他们来说,素质低了,因此摆起来当手办。而对于那些仅仅负担得起耳机本身价格的人来说,无法获得满意的声音,一样是要放起来当手办。归根结底一句话:适应的用户群“窄”!
→_→耳机这玩意要成系统讨论的,说老实话我根本就不觉得701应该放在千元级讨论
买k701不是因为mio吗
北京南电科技专业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商 主推KEC HTC-KOREA MAPLESEMI
第二个耳机,我想说说msr7。吧里一提到msr7,就会提到“女毒”、“acg”、“日系”这样的词汇。于是我又有另外两个问题: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共识?2.msr7不太适合听什么样的歌曲?之所以一提到msr7,就有人说女毒,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个耳机的调音“偏”。大家骑车、开车的人都懂一个道理,如果车子像一边偏,就会离另一边远。耳机调音也是如此,三频你偏一频,就必然会削弱其他频。这里需要想入msr7的同学考虑一个问题。你舍不舍得让你的耳机“偏科”?以后有没有可能变换音乐风格?我知道其实很多人是盲狙回来一个msr7,然后每天都听,越听觉得越好。这里有个深层次的矛盾,偏科的耳机很有可能把你的听音观也带偏,让你觉得偏的才是正的。然后你会越来越喜欢偏科的那个风格的音乐,拒绝相当一部分其他风格的音乐,这值得吗?
手持1a等1a的部分
小白问一下。预算5000怎么买前端和耳机。?最好推荐一下型号。听流行音乐
再说一下1a。1a是大法家的耳机,价格又是一千出头这样,所以问的人特别多。其实,这里有个品牌效应。不烧耳机的人可能不知道森海、AKG、铁三角、拜亚等等,但他一定不会不知道索尼。索尼作为电子产品的巨头,简单的四个字母就仿佛有了品牌保证一样。于是很多人会在琳琅满目的耳机型号里,选择“大牌子”货,索尼你还不知道吗?看,我的耳机是索尼的,叼不叼?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的静下心来去听一听1a究竟是个什么声音?如果1a是铁三角的产品,是拜亚的产品,还会有这么多人问吗?其实,我想说,买耳机别迷信品牌。不要充值所谓的信仰。也不要以价论声。我的耳机这么贵,怎么可能声音不好听呢?这声音就是一千块的声音,是好声音。这些都是相当不好的心态。其实在一千元这个级别的耳机里,大部分的耳机都很不错了,用来听流行,用来当便携,都足够了,而且选择的范围相当大。不要盲狙!不要看毒文!不要迷信品牌,想办法去离你最近的能试听的店里,用你自己的前端听一听,试一试。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买回来。
楼主讲的有良心
其实,耳机真的不是越贵的越好,尤其是便携耳机 。你根本不知道会在怎样的环境下面听歌,如果在嘈杂的环境里,周围哄哄闹闹,给你一个推好的大奥,你也不会有什么愉快的听感。这个时候你需要的只是一个降噪耳机。如果你是一边跑步、运动一边听歌,这个时候你需要一副蓝牙耳机,既减少线材对你的束缚,又避免了线材摩擦衣服产生的“听诊器”效应。别迷信什么蓝牙音质不如带线的耳机,这其实都是相对的。只有在安静的地方,用心去ababab蓝牙耳机和有线耳机,才比较能感受到其间的差别。现在很多蓝牙耳机内置dac,其音质已经足够便携听流行了,而且蓝牙耳机相对来说不挑前端,反而比起推不好的有线耳机有优势。我认为蓝牙耳机最大的问题是抗干扰能力比较差,过马路的时候经常被他娘的红绿灯干扰,很不爽。很多人买耳机会考虑动态、瞬态、解析、声场、下潜等问题,但其实这些因素压根就不用你来操心,这是耳机制造商应该操心的事情。你只用负责听它好不好听、喜不喜欢就够了。而且一般来说,相同价位的耳机之间,素质差异不应该是决定性因素。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某定价一千的耳机各方面素质都吊打或者接近5000以上的那些旗舰耳机,手机直推的声音堪比那些台式系统+旗舰耳机的效果。那它完全可以定价5000以上,还不愁卖啊。如果有这样的耳机存在,那些旗舰耳机早都砸光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条早晚会实现)
我好像撸多了,看着妹子眼花。
刚才有朋友在帖子里问我,5000预算听流行,怎么搭配。其实流行音乐有很多风格,我当初带着同样的问题去专门给dj卖设备的店里问哪里的老板。他推荐我买了akgk81dj(300元),我听了那真是一耳朵提升(之前是小白兔),后来不小心把那个耳机弄坏了,又去找他,问问有没有更好的,他推荐我买了akgk181dj(1000元),这个耳机是我真正入烧的开始。但是相比起k81对比小白兔的提升来说,k181dj对比k81的提升小了很多,但价格却翻了三番。用了一阵子k181dj以后,线坏掉了,于是去店里想买一根新线,老板这次推荐我买了铁三角M50X。这个耳机对比k181dj,又有了一耳朵提升。(以上耳机均是iPhone直推,也全部是监听耳机)可以说,入烧至今,烧到台式系统+hd800,给我最大的感动的就是k81dj和M50X。我觉得,在你一无所知的时候,听起来好的耳机才是真的好。当你学会用各种指标去衡量一个耳机以后,经过层层对比,不断ab以后,才得出某耳机较好的结论的时候,其实那个耳机对你来说,也只不过是比其他耳机稍微好一点而已。我觉得,在预算一定的前提下,选购一个监听耳机,其实是不错的选择。因为监听耳机注重于还原声音本来的面貌。三频比较中正,在相同的价位里,一定是有着更好的解析能力的,也就是会听得更清楚一些。有些人一提到监听耳机就是“低频残废”、“高音刮耳”。其实并非如此,监听耳机也有不同的档次,有入门的也有高端的,不能一概而论。而且监听耳机,也并非完全没有音染。对于初烧来说,培养一个中正的听音观并没有坏处。记住,能感动你的永远是音乐,而不是耳机。没有音乐,耳机就是一坨塑料。而耳机的职责是把音乐传递到你的耳朵里,仅此而已。我们最终听的是音乐,不是耳机。
楼主是耳机吧难得的清流
清流啊清流
然后说一下换线这个事情,msr7有升级线,1a也有升级线,倒是k701比较实在一根线换也不能换。很多市面上流行的大耳、耳塞无一例外地能换升级线。因为对于厂家来说,换线无非就是多设计一个插槽罢了。但是换线的好处是很实在的,比如你的线坏了,插头坏了,通过换线可以快速的修好耳机,也不需要什么技术成分。同时厂家通过售卖原厂线和升级线,又可以发一笔财,何乐而不为?然后面对琳琅满目的什么几N单晶X,平衡线,吧友又糊涂了。先说我的结论是,换线对音质有改变,而且非常明显,但这些改变不一定全是“好”的,因为每个人对“好”的定义不相同,不可能一线治百病。无氧铜到单晶铜、银,这个改变实际上是降低了线材的电阻、使得电信号传导更加顺畅。怎么理解呢,就好像给车轱辘加油,这样会运转的更圆滑,于是呼就提升了音质。声音变润变滑,变得更细腻,但同时棱角也不分明了。这种改变,见仁见智吧。而平衡线,则是一种通过降低干扰来提高音质的方法。想像女生穿裙子,两条腿并在一起左腿蹭右腿,现在变成穿紧身裤,两条腿你是你我是我,是不是就不黏糊了?而且一般来说,能提供平衡输出的前端,本身素质也差不到哪里去。
最后说一下前端的选择,其实我相信所有人一开始听耳机都是手机直推,iPhone直推。可是,越烧到后面,手机越无法满足我们。其实道理很容易理解,电动车跑不过柴油三轮车,三轮又跑不过四个轮子的。为啥小小的耳机要用那么大的大家伙才能推得动呢?我有幸看过耳放的拆解图和设计图,里面各种各样的芯片,电路多到让人眼花缭乱。我不是学工科的,我看不太懂。但是,我知道一个好的耳放里面有很复杂的结构,这不是能集成在一部小手机里的东西。手机推耳机如果推不好,一般是两个问题,第一,是解码能力不足。第二是,功率不够大。音乐的解码就好像电脑屏幕的分辨率,好的耳机可以还原更多的细节,但这需要音源提供足够多的细节让耳机去还原。如果源头上就无法提供足够的细节,那么好耳机就没有施展拳脚的空间。而功率不足,就像5号电池可以点亮一个灯泡,但点不亮电脑屏幕。灯泡就好比是耳塞,而大耳机就像电脑屏幕。有的大耳需要相当大的电流才能完全运转,而手机不可能供给足够的电流和功率给耳机。因此越好的耳机需要越好的前端。
还好我入的耳机也是三频平衡的那种
给楼主点赞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坐地铁听耳机最伤耳 听歌嚼口香糖保护耳朵 - 听力常识 -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欧仕达助听器】
都市白领高发突发性耳聋,多数因耳机使用过频造成;“享受”变“摧残”,“耳机族”当心了——
坐地铁听耳机最伤耳
◆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戴耳机听歌,可导致耳聋提前30年到来。
◆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
◆戴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时下,用MP3或者手机听歌在年轻人中已成为一种流行。在公车内、地铁里、大街上……任何一个人来人往的角落,随时可以看到佩戴各种耳机听音乐的时尚男女擦肩而过。然而,殊不知,在我们全情沉醉于音乐世界的同时,我们的耳朵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
坐地铁听耳机最伤耳 听歌嚼口香糖保护耳朵
“耳机族”耳聋或提前30年
酷爱摇滚音乐的小贝时常耳朵里塞着一副耳机,特别是在商场、地铁等声音嘈杂的场合,为了让自己听得更清楚,她还会有意识地把声音调高。晚上回到家中看电视时,声音总是开得很大,自己还浑然不觉。直到有一次家人问她:“这么大的声音,连耳朵不好的老人家都受不了,你的耳朵吃得消吗?”后来在体检中经医生诊断,她被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衰退程度已经很严重。
大学生小阳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出现了失眠的情况,听说听音乐可以治疗失眠,于是她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戴上耳机听一阵子,常常音乐还在放着,她却已经睡着了。失眠有了好转,然而很快,她却发现自己开始有耳鸣的现象,听东西也时常不清楚,要别人说很多遍。后来发展到全身都出现异常症状,经常头晕头痛,甚至耳朵一碰就痛,严重影响到她的学习和生活。经过医生的音叉检查和纯音测试,发现她的听力已比正常水平下降了30分贝。
根据来自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戴耳机听歌,可导致耳聋提前30年到来!
坐地铁听耳机最伤耳
“在地铁、公交车这种环境里,音量大小不是由听力而是由噪音决定。尤其是地铁里,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会对人的耳朵产生一定的压力,再戴着耳机紧紧地压在耳朵里,带强度的声音不断地撞击耳膜,就会造成毛细胞的损伤。”耳鼻喉科专家这样告诉记者。
据了解,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超过85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听觉疲劳;当音量高达110分贝以上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耳机的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贝左右,有些高频范围能达到120分贝。声音过大、每次听的时间过长会影响听觉神经,造成兴奋性毒性,植物神经功能也会紊乱,除了耳鸣,严重的还会导致厌食、失眠等症状。在所有的噪声中,脉冲式噪声,就像MP3里传出的声音,对听力的损伤最大。
现在使用最多的内耳式耳塞会增加人们听力损伤的风险,一旦超过最大音量的80%,听音乐的时间就应缩短在90分钟以内。研究还表明,对听者而言,内耳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比耳垫式耳机的音量高5.5分贝。
此外,专家还指出,听力受损的过程一般都是无声无息、逐步推进的,短时间内,一般的损伤可能暂时不影响与别人的沟通交流,所以很难引起人们的警惕,但是再过若干年,喜欢使用耳机的人就会过早地跨入了听力下降的人群,拥有一双提前衰老的耳朵。
研究还表明,人的听力是非常娇嫩的。耳蜗上感受声音的毛细胞一旦受损,就会造成语言识辨力下降,也就是说,听得见别人在说话,却听不懂具体说什么内容。就是这样重要的细胞,其数量在一个人出生时就已经定了,损伤一个就少一个,是不可逆转的。目前,突发性耳聋在都市白领中发病率很高,多数就是耳机使用过频造成的。
音量不超过60%连续听不超过60分钟
“经常戴耳机听音乐的人应掌握一个‘60-60原则’,这也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在这样的情况下用耳是比较健康的。”专家向记者介绍日常生活中保护耳朵的一些小常识。
此外,要尽量在安静环境下听音乐,尽量避免在一些喧嚣的场所。专家认为,一旦外界环境变得嘈杂,耳机的输出效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而在安静环境下,几种耳机的输出音效相差无几。
购买耳机时也有讲究。不妨挑一些能阻绝外在噪音的耳机,以减少因环境噪音而加大随身听音量的机会。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因为耳塞式耳机直接塞在外耳道里,声音没有出处,都向着鼓膜发过去,声音全部被鼓膜接收,对听力的损伤更大。一般来说,听到同等音量的音乐,用耳塞式耳机比头戴式耳机的音量高7-9分贝。
常见耳病早预防
耳朵是人重要的感知器官,也是一个较为脆弱的人体器官。在平时的生活中,一不当心,耳朵也会出现“状况”,如突发性耳聋、中耳炎等等,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爱耳护耳就要多了解一些常见耳病的预防。
●突发性耳聋
一种原因不明的突发性神经性耳聋,目前认为是血管病变、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内耳损伤所致。通常在睡醒后发现单侧明显的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眩晕症状。
预防: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及精神紧张。
●老年性耳聋
由于内耳和听神经的退行性变所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一般发生于60岁以后,是老年人致聋的主要原因。
预防: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延缓神经及微血管病变。治疗方面主要是依靠配戴助听器提高听力,严重者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导致传导性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症状是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听力逐渐下降,合并胆脂瘤者,可引起多种颅内、外并发症。
预防:尽量避免感冒及耳进水,减少急性发作;应尽早接受手术,清除中耳病灶,重建听力,防治并发症。
●分泌性中耳炎
当中耳的引流通道——咽鼓管阻塞时可出现中耳积液,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及耳隔膜感。长期的鼻炎、鼻窦炎以及腺样体肥大是其常见的病因。
预防:去除其病因,积极治疗鼻腔、鼻咽疾病;使用药物促进中耳液体吸收及排出;必要时鼓膜穿刺抽液或进行鼓膜置管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
●耵聍栓塞
耵聍俗称“耳屎”,是人体外耳道正常的分泌物,对外耳道皮肤有保护作用,分泌过多或排除受阻时可导致外耳道堵塞,从而影响声音传导。
预防:平时注意避免耳道进水;别乱挖耳,以减少损伤及感染;耵聍过多者,可定期清洁耳道。
听歌嚼口香糖保护耳朵
很多年轻人喜欢一边嚼口香糖一边听音乐,虽然看起来有些不雅,但耳鼻喉科专家认为,戴耳机听音乐时,多嚼嚼口香糖可以有效保护听力。
专家指出,一边戴耳机听音乐一边咀嚼食物,可缓解中耳与外界的大气压力。比如很多人在飞机起飞与降落时会感到耳朵疼,做促使咽鼓管张开的动作,如咽口水、吃东西、喝饮料、打呵欠等,症状就会有所缓解。
此外,根据台湾医学界的一项研究指出,一边戴耳机听音乐一边咀嚼食物,内耳测量到的音波压力会降低1-3分贝,从而达到保护耳膜的效果。
从解剖学上分析,外耳道的前壁就是颞颌关节,而人在戴耳机听音乐时嚼东西,颞颌关节会拉扯耳朵,让耳塞式耳机送进耳朵的音量外泄,形成漏音,反而能保护耳朵。
如果您已拥有账号,点此
我已阅读并遵守和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闽ICP备号-3&&|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闽ICP备号-3&&|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耳机主动降噪好不好?看完原理你就知道了
来源:作者:求真实验室责编:守一
在城市生活得越久,就越觉得能享受片刻的宁静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最近距离我宿舍不到百米的一个居民楼重建动工,每天七点准时“突突突”,就算戴上海绵耳塞也奈何不了那钻心的机械碰撞声。一想到工地才开始施工不久,心情就不由得烦躁起来。双十一刚过不久,脑海中却浮现了一个可怕的主意:我大概需要一个降噪(消噪)耳机。降噪在声学和摄影中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而我们这里说的降噪是把噪音降低到人耳所无法察觉的强度的意思。而降噪耳机,自然也就是能够消除环境噪音,还用户一个安静聆听音乐的环境的设备。市面上降噪耳机产品非常多,其中也分被动降噪耳机和主动降噪耳机,而本文的主角则是后者。不过,本文并不是要推介具体的降噪耳机型号,而是向大家安利一下实用又时髦的降噪耳机。降噪耳机好在哪?降噪技术运用在耳机中,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保护使用者的听力。虽然本文的主角是主动降噪耳机,但其实即便是被动降噪耳机,都能够起到保护听力的作用。是的,你没听错,降噪技术是可以保护听力的。很多人对耳机会有一种不该有的误解,那就是听多了耳机会损害听力。事实上,真正影响用户听力的是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设置了过高的音量。试想一下,如果你想在嘈杂的公交、地铁车厢上听音乐,耳机的隔音又不是很好的时候,为了听清楚内容可以怎么办?当然是调高音量。事实上很多人会用高音量掩盖环境声,每次在嘈杂的公交上听见旁边的乘客耳机飘来阵阵歌声,我都很想跟那位哥们说一声:再这样下去你的耳朵就得遭受不可逆的听力损害了。因此,为了能在正常音量聆听音乐,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降噪功能把噪音和我们的耳朵隔绝开来。音量正常的话,用耳机听音乐也不会对耳朵带来多少负担。Tips:耳机隔音测试方法。大家可以在夜深人静时以你认为合适的音量听一下平时用的耳机,并记下音量的大小,然后改天在公交或地铁这种嘈杂环境当中使用时,如果你不需要再提高音量也能听清音乐内容,那你的耳机隔音就非常理想了。如果需要提高较多的音量才能听清,那还是建议更换隔音能力更好的耳机,或者干脆买一个主动降噪耳机吧。主动降噪≠隔音被动降噪前面也提到,降噪有被动和主动之分。被动降噪其实就是隔音,被动降噪耳塞通过慢回弹海绵或者硅胶耳套隔绝外接噪音,使耳道内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被动降噪耳机常见于专业监听耳机,这些耳机不但拥有良好的隔音性能,而且佩戴也非常舒适,当然回放音质也非常不错。被动降噪耳机不过,被动降噪只能降低环境噪音,而不能消除它们。而且被动降噪对隔绝高频噪音比较有效,但中低频噪音就有点挡不住了。主动降噪主动降噪刚好相反,它对高频噪音没什么办法,但中低频消噪确实强项。比起简单粗暴的被动降噪,主动降噪技术就黑科技很多,它利用了声波干涉的现象,通过主动发射与外界噪音振幅相同的反相位声波,从而使得两者相互抵消,以达到降噪的效果。具体的做法是,麦克风收集环境噪音,然后交由降噪系统分析计算噪音,最后通过扬声器产生反相位声波消除环境噪音。主动降噪在安静环境下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杂音,但这种时候也用不着降噪技术倒也无碍。不过佩戴降噪耳机会令用户听不见外界的声音,容易发生危险,所以尽量别在大马路上使用降噪耳机哦。主动降噪技术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比如飞行员佩戴的降噪耳机而其中又分为前馈式降噪、反馈式降噪、前馈式和反馈式结合三种设计。前馈式、反馈式降噪前馈式降噪是把麦克风设计在远离扬声器的耳机外侧,而反馈式降噪则是把麦克风设计在扬声器附近。前馈降噪更容易实现,而反馈降噪则能采集到的噪音信息和人耳听到的更接近,但麦克风可能会被扬声器的声音影响,对算法的要求更高。目前高端的降噪耳机大都糅合了被动降噪、前馈和反馈式降噪相结合的设计,对噪音的屏蔽和消除有非常好的效果。降噪耳机:令人愉悦的机器近几年降噪耳机的热度越来越高,而事实上降噪耳机产品的体验也越来越出色,音质也不见得和以前一样摆不上台面,而且还有保护听力的好处,所以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具体产品方面,大家可以选择口碑较好的Bose和SONY的降噪耳机,前者降噪好,后者音质棒,各有所长,但一样都挺贵的。但最后必须提醒大家,在过马路时千万不要听音乐,注意交通安全哦。错误示范:过马路就别带耳机吧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机挂耳配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