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为什么需要买SSD固态硬盘需要碎片整理

浅谈SSD固态硬盘为什么要4K对齐和需要的操作方法和原理。
&&没有公告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浅谈SSD固态硬盘为什么要4K对齐和需要的操作方法和原理。
&&&&&&&&&&★★★
【字体: 】
浅谈SSD固态硬盘为什么要4K对齐和需要的操作方法和原理。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NTFS是Windows NT以及之后的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Vista和 7的标准文件系统。NTFS取代了文件分配表(FAT)文件系统,为Microsoft的系列操作系统提供文件系统。NTFS对FAT和HPFS(高性能文件系统)作了若干改进,例如,支持元数据,并且使用了高级数据结构,以便于改善性能、可靠性和磁盘空间利用率,并提供了若干附加扩展功能,如访问控制列表(ACL)和文件系统日志。该文件系统的详细定义属于商业秘密 ,Micoft已经将其注册为知识产权产品。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Microsoft 和 IBM 组建了一个联合计划,目标是创建一个下一代的操作系统。该项目的结果是诞生了 OS/2,但由於 Microsoft 和 IBM 在很多重要问题上不能达成共识而最後分裂, OS/2 至今仍属於 IBM。Microsoft 开始研究
NT。OS/2 的文件系统 HPFS 包含了若干重要功能,而当 Micoft 开始创建他们自己的新操作系统时,他们的 NTFS 从中借用汲取了很多方面。NTFS 有五个正式发布的版本:v1.0,随 NT 3.1 一起发布[碓凑求],发布于 1993 年中旬v1.1,随 NT 3.5 一起发布[碓凑求],发布于 1994 年秋季v1.2,由 NT 3.51(1995 年中旬)和 NT 4(1996 年中旬)提供(有时候也被称为“NTFS 4.0”,因为操作系统版本是 4.0)v3.0 来自
2000(有时称作“NTFS 5.0”)v3.1 来自 Windows XP(2001 年秋季,有时称作“NTFS 5.1”),Windows Server
年春季,有时称作“NTFS 5.2”), Windows Vista(2005 年中旬,有时称作“NTFS 6.0”)以及 Windows Server
年初),Windows 7 和
Server 2008R2(有时称作"NTFS 6.1")V1.0 和 V1.1 以及所有以后版本不兼容,也就是说,使用 NT 3.5x 写入的卷无法被 NT 3.1 读取,除非使用 NT 3.5x 光盘更新 NT 3.1,并添加对 FAT 系统的长文件名支持。V1.2 支持压缩文件、命名流、基于 ACL(访问控制列表)的安全性等功能。V3.0 支持磁盘限额、加密、稀疏文件、重解析点,更新序列数(USN)日志、$Extend 文件夹以及其中的文件,并改进了安全描述符,以便于使用相同安全设置的多个文件一个安全描述符。V3.1 使用冗余 MFT 记录数(用于恢复受损的 MFT 文件)扩展了主文件表(MFT)项我们知道,机械硬盘从很早前,扇区大小就被定义为512B(字节),最新的先进格式机械盘终于把物理扇区提高到4KB(4096字节),而我们现在使用的SSD,page数一般为4KB,(下一代25nm的为8KB),在NTFS6.x以前的规范中,分区offset一直是从63扇区(63X512B=31.5KB)开始,那么就会造成用户的第一个数据的前4KB会存放在系统"逻辑扇区"的31.5KB~35.5KB间,这样持续下去会造成后面所有的数据都会卡在2个物理扇区(page)容量之间,我们知道扇区(page)为磁盘写入的最小单位,如果卡在2个扇区(page)之间,写入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读-改写操作(对SSD来说读-擦-写),造成性能的下降。VISTA之后的操作系统,NTFS为6.x,分区offset就会设置为2048扇区,这样就不会跨2扇区(page),造成因扇区offset没对齐而出现的性能下降。应该说分区不对齐造成的影响也是要看SSD的固件算法的,理论来说对持续影响小,对随机影响大。分区不对齐造成的差别如下:Barefoot主控分区对齐和不对齐的性能差距图 SSD采用多通道读写技术以提高SSD的读写速度。以Barefoot主控来说,颗粒4KB的页,主控是4通道的,假设在算法设计上用比较简单的方式,例如一次读写操作单位为16KB(4KB X 4通道),一次读写没有满16KB,那就会出现:读-改-写操作。如图上所示: 图中SSD出现分区没对齐问题,读写正好在2个16KB边界,所以需要做2次读-改-写操作,那么我们说这时候的操作所需时间就是原来的2倍。如果系统请求写入4KB,那么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就是25%(图中第一个4KB在边界,后面3个在16KB内,而第5个又到下个16KB边界了),性能为原本的80%。如果把写入请求提升到32KB的话,发生的概率就是8/9了,随着请求容量的增大,差距就会缩小。所以对持续速度来说,分区不对齐并不会影响很大。镁光C300分区对齐和不对齐性能差距图:可以发现C300分区不对齐4KB写入性能下降很厉害,这个和主控算法有关,过度偏向4KB随机的算法,如果因为不对齐造成脱离原本设计的框架,这个算法的所有优化就完全没有了,还带有严重的反作用。不管如何说,分区的对齐是为SSD做优化的第一步。我做了个关于检查分区对齐的excel文件:如下图:原版安装盘或2008 R2原版安装版,不是GHOST版本,进行分区,就会自动对齐!!!2.对于哪些偏偏不喜欢用Vista,,Win2008分区的朋友,要做到分区对齐就需要用某些第三方软件了。简单点的就是DISK GENIUS.操作如下:格式化)即可,调整磁头为32,扇区为33。对于不喜欢用做备份的朋友,可以使用Ghost 11.5.1版,支持整盘的备份还原offset对齐。(前提是要备份的分区是对齐的)&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91无盘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Www.91w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91无盘网 站长:&& & QQ群:&你的SSD能用多久?浅谈SSD寿命|SSD存储技术 - 数码之家
查看完整版本: [--
赞助商链接
网络上不经意看到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随着SSD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了SSD产业行列来,在前几年如果你对朋友说要买个固态硬盘,你朋友一定会说:“真奢侈。。。”,而现在的固态硬盘越来越便宜了,买一个128G的也只需要不到700大洋。当然相比传统硬盘还是贵很多的,但胜在它的性能是传统硬盘远远比不上的,而且它非常的安全(这当然视主人的暴力程度决定)。然而,我们一般用的SSD都是基于闪存的,所以它是有寿命的,到了这里,有人就慌了:“那不就是说固态硬盘很快就会坏掉了?”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都误解固态硬盘寿命低,先别急,让我细细说来。先来说说P/E,这代表SSD的擦写,1 P/E就代表SSD的一次擦写。怎么才算一次擦写呢?千万不要以为写入和删除一个文件就是一个擦写,如果是这样,你的系统还没装完你的SSD就报废了,当然这不可能是真的。其实一次P/E是指累计写入产品实际容量大小的资料,这才算是一次擦写。打比方说,我的SSD是128G的,寿命是3000 P/E,其实实际容量就是119G,那么我的SSD消耗一次P/E就必须写入119G的资料,用够3000个P/E才算把我的SSD写废。到了这里,就应该廓然开朗了吧。再来看看SSD的时间寿命公式:寿命(年)=( 实际容量(GB) × P/E寿命)/(每天写入容量(GB/天) × 365(天))从公式上看到,你的固态硬盘能用多少年,完全取决于你的固态硬盘的容量还有你怎么用 假如我平均一天写入60GB的资料,实际上我并不太可能会坚持每天写入60G的资料,而且我家那小水管宽带也不会让我BT那么多电影和游戏的,其次我的SSD的寿命是3000 P/E。我每天写入60G,那么我的硬盘能用: (119*3000)/(60*365)=16.30(年) 嗯,我还是觉得我每天应该写入256G的资料,那么我可以用3.82年谁会坚持每天写入256G的资料然后坚持写4年?不可能!可能4年后,一个游戏都可能会占掉200G的容量,10TB的固态硬盘也可能会跌得跟白菜一样的价格了,说不定那时候白菜还比它贵呢,更别说4年后人们都可以研发出比固态硬盘更厉害的存储介质了。谁又会想到2016年科技会发展成什么样呢?所以,我们为什么还要担心固态硬盘的寿命问题呢,我们把SSD买回来是给自己用给自己爽的,而不是买回来养的,这不是汽车。记住是我们玩SSD,而不是SSD玩我们。
赞助商链接
我的830 买来一年 只写入了不到1T 我算了下 至少可以用200年·····
赞助商链接
原来是这样啊,谢谢分享
对我来说,SSD寿命太短了。我64G的镁光M4,一天写入大概8T左右,不到一年,S M A R T统计里的理论寿命已经没有了。8个SSD不到一年坏了俩,寿命比机械硬盘要差。我做回写用的。看来得买SLC的。不过好贵呀
找你这么用,SLC也折腾不了多久吧?
我去年双11买的 才写入860G&&
感觉SSD没机械稳定经常出小毛病什么的……
呵呵!买SSD不能图便宜,想稳定好用得买质量过硬的!好不好得看闪存是不是A品,INTEL 的同步SSD得用520系列以上!
去年大约6月份买的64G的三星830,
每天上班大约12小时左右,结果是这样的: [attachment=2555672][attachment=2555704] 这样看来,用个3~5年不用担心磨损问题,当然硬件故障是没办法的。
年前买的金士顿200V+64G的,到三月底就挂了,害我损失不少资料!
气死我了!!
SSD有个坏块 貌似比 硬盘有个坏道 还容易~~~~
电子产品坏的最优最复杂的,SSD的主控最复杂当然也是最优先坏的,在主控不坏的前下目前市面上的正规SSD都可以用到淘汰后才坏,山寨杂牌/黑片不在商讨范围内
碎文件频繁写入修改 会加速损耗 减少寿命
现在登录一个QQ管理号码,几十个群不停的收到文件。都是小文件,一周就几个G的小文件,SSD能抗多久啊?
加个缓存软件 设置内存缓存 命中率高的话 可以减少百分之80 写或者你买128G的寿命翻好几倍不是两倍是因为 写入放大当你的SSD 接近满的时候 写入放大就大很多也就是 写入8T 实际消耗的写入次数是 20T 甚至80T
你可以设置存取位置在硬盘里啊
楼主貌似没算写入放大啊 而且写入放大 硬盘用的越满 数值越大吧
那么大的写入量怎么只用64G的。。至少要上好的256G嘛…另外你可以考虑用DRAM来做硬盘了- -
每天256g可以抗4年。每周2g。一天才300m不到。算下来800年吧。
。。。我用了半年。用的细心的,临时文件出了光盘刻录缓存全放在RAMDISK。半年写入不到0.3T。但是不做任何优化的那个已经写入几十T了。。。SSD是830,貌似还没开始掉速。写入超过理论值,因为只用了30%,但是读取差一点了
谢谢,说的挺明白的,
咋不说提供的性能比HDD高多了呢?
学习了,多谢楼主分享。
SLC的路过,无压力.
好文章,再也不用担心下载了
你这个公式看上去挺好,但是已经使用了的存储空间是不会参与重复擦写的,实际容量(GB)应该修改成剩余实际容量(GB)。
我的计算之后能用117年、。、
再三考虑,我给所有电脑都选了SLC盘
还有写入放大呢.
2016年了 还是白菜比较便宜
找个网盘备份好&& 做好备份
我四月份买的120GSSD,八月末就挂了,邮回去换新的,刚入手还没使用。不知能到什么时候。
现在是2017年7月份,目前SSD依然是性价比最高的提升电脑流畅度的手段,虽然距楼主发帖时间已经4年了,但是现在市场主流依然是128G的,因为闪存芯片涨价了,价格依然很贵,高性能的128G要400元以上,现在MLC是高端,TLC是大众。不过TLC寿命是否高于1500PE没人敢保证。
写入2pE,坏块15%
理论不能脱离实际
2016还是这死样10t更不可能民用
:我的830 买来一年 只写入了不到1T 我算了下 至少可以用200年····· 不好意思 三星的pe最多800次 都是tlc的&&3000是mlc
2017年穿越回来的人表示SSD还是很贵,容量大了,PE少了;至于新技术,Intel出了个傲腾,还只能用在7代及以上CPU
呵呵&&都17年了 SSD贵的都坐火箭了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061819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IT之家学院:谈谈固态硬盘的二三事
来源:作者:Nice2meetU责编:白猫
感谢IT之家网友&&的原创投稿今天和大家聊聊固态硬盘。固态硬盘的三大部件:闪存、主控、缓存。本文主要讲闪存。固态硬盘使用的闪存颗粒主要有SLC、MLC和TLC。其中,SLC价格最贵,速度最快,存储密度最小,寿命最长;TLC价格最便宜,速度最慢,存储密度最大,寿命最短;MLC介于两者之间。QLC是一种比TLC还要廉价的颗粒,但由于寿命短的可怜,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改良。随着3D NAND的投产,TLC逐渐代替了MLC成为市场主流。从2016年年中开始,由于智能手机存储容量翻倍等原因导致供不应求,闪存价格一路走高,一些一线厂商只能降低产量,固态硬盘、U盘、存储卡等均大幅涨价,这就给了某些厂商可乘之机。成本上涨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制程的进步带来的良品率的降低。目前各家厂商都在努力提高新制程的良品率,相信闪存的价格未来也会得到适当的控制。闪存颗粒由晶圆制成,晶圆是非常薄的圆形高纯度硅。搭载闪存的晶圆会被按照着要求切成许多矩形,那些不完整的,不稳定的边角料会按照废品处理掉,叫做“黑片”。合格品封装成颗粒,封装后检测不合格的叫做“白片”,也要当作废片处理。最终合格的NAND颗粒称为“原片”。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可以自行生产闪存颗粒。固态硬盘的成本主要集中在闪存颗粒上。一线的固态厂商基本都在使用原片,成本虽然高,但是经过严格筛选,质量过硬,自然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而某些厂商出于价格的考虑,会购买废弃的白片,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筛选质量较好的白片制成的固态硬盘价格比原片低得多,对于一些不愿意花太多钱的人来说诱惑很大,各种硬件论坛上关于原片和白片的争论也很多,但是,对于黑片,人们的反应很一致:垃圾就是垃圾。毕竟需求摆在那里,一线厂商削减产量给了二三线厂商可乘之机。许多不知名的固态硬盘厂商大肆使用黑片和回收的固态硬盘,导致大量质量低劣的固态硬盘流入消费市场。在以往,黑片大多被他们用来生产U盘和存储卡,最常见的就是假冒金士顿的三无U盘,几块钱能买一大把,这些U盘的质量完全无法和真正的金士顿U盘比。黑片被这些厂商封装后,打上原厂的标志,做成固态硬盘等产品流入市场,根本就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测,容量缩水,寿命奇短,专门靠华丽的广告和低廉的价格欺骗那些对此并不了解的小白。目前这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链条,很多企业的出货量甚至超过了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一线厂商,而这上面的中国企业足足有上百家之多。这些固态硬盘的主要流通方向是实体店、网店和OEM厂商。近年来各种互联网电脑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其中不乏有使用劣质零部件以降低成本,而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此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这其中的危害有多么可怕,被商家五彩斑斓的广告忽悠一通儿,就被拽上了“贼船”。金钱有价,数据无价,购买这些劣质的固态硬盘等存储品无异于一场豪赌,因此,请看到这篇的朋友们,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国际一线厂商的产品,切勿拿数据开玩笑。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国际奥委会官方已认证电子竞技为正式的体育项目,观众们最早在2024年的巴黎就可以见证电子竞技比赛出现在奥运赛场上。火爆的电竞行业推动着电脑配件及外设的快速发展,玩家更加追求高速、高效,随着游戏画面质量越做越精细,游戏也越来越大了,玩家对游戏的存储、读写有了新的要求,安装快、读取游戏也要快;所以固态硬盘(SSD)也成了玩家的首选,SSD的价格也在稳中有降的进行中。
玩家应该选择多大容量的SSD呢?首先建议系统盘预留100G用于安装系统及常用软件(如office等)。游戏盘预留100G,用于下载安装游戏(现在游戏文件规模庞大,动辄几十G,安装几个大型常玩游戏还是可以的),所以一块240G的固态基本满足需求。如果家中有200M以上的网速,当你的硬盘存储速度慢影响了下载更尴尬&
最近新入手了一块东芝TR200 240G固态硬盘,下面做一些测试看看这款SSD性能到底如何? 东芝TR200采用64-layer 3D Bics FLASH,即三阶存储单元(TLC)技术。
3D NAND闪存是通过把内存颗粒堆叠在一起来解决2D或者平面NAND闪存带来的限制。
东芝TR200外包装采用和硬盘一样的色调的绿黑色调包装,包装的正面能看到TR200的照片和防伪标贴。
包装盒下面可以看到TR200的主要特性介绍。
2.5英寸极薄7mm高度,Bics FLASH ,支持TRIM,三年有限质保。
包装内还有使用手册和保固。
TR200有三个型号参数,可以看到读、写速度是比较均衡的。
TR200采用金属外壳做工精细,即安全可靠又显示出大厂的品质,正面贴有绿黑相间的标签。
金属外壳下面可以看到TR200的参数及获得的各种认证。
TR200外壳的拆卸,外壳的两边各有两个卡口,轻轻掰开即可打开。
TR200 240G采用正反各4颗闪存颗粒,每颗容量为30GB。
采用TOSHIBA F5875 TAIWAN17369AE TC58TFG8T23TA09 TLC颗粒。
TR200的主控型号是TC58NC1010GSB。
TR200的PCB板只有外壳的2/3,如果不是为了安装固定,完全可以做的更小。
通过东芝的官网可以下载SSD Utility管理软件,但神奇的是下载页面的网址跳到OCZ饥饿鲨,原来东芝收购了OCZ。
通过SSD Utility可以查看到硬盘的参数、健康度、温度,还可以固件升级。
还可以对磁盘的性能进行测试,500M以上的读到速度,464M/S 写入速度 ,下面通过常用硬盘测试软件综合对TR200进行性能测试,两个平台对比测试。
图左平台I5 4590、B85主板、GTX730显卡
图右平台I5 8400、Z370主板、GTX1060 显卡
固态硬盘测速工具 AS SSD Benchmark
4K写入IOPS超过1W,写入超过2W。
不同的状态下调用的传输速度速率和持续时间。
读写速度近500MB/S
Crystal DiskMark也是常用的测试软件,新平台下读写速度超过500M/S,特别是读取速度高达558M/S。
PCMark8可以对电脑硬件设备进行跑分,将对SSD进行单独测试。
鲁大师测试TR200,硬盘性能得分轻松上万。
新平台得到吃鸡认证
同一块TR200固态硬盘在不同平台下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新平台性能优异,能更好的发挥其性能,老平台还是有些瓶颈的,所以在买配件时买新不买旧。
我之前用的SSD空间太小,只能当系统盘,游戏只能安装在机械硬盘(每次游戏都要等很久),现在有了TR200能快速提高游戏载入速度,LOL游戏中更能得心应手轻松5杀。
特别在现在大型单机游戏如GT5还有现在游戏的吃鸡游戏,让玩家对电脑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庞大的游戏文件让玩家对磁盘读写有了有更高的要求,谁敢不想在漫长的等待后才进行游戏,那样的话一个好心情也没了。高性能的固态硬盘能让玩家快速进入游戏,在处理游戏大场面时也能流畅的读写操作。
现在家用网络已进入百兆速度,在不久的将来进入千兆时代,每秒几百兆的下载速度也成为现实,如果用一块读写速度差的硬盘那就更尴尬了。
不管你电脑的CPU与显卡性能多强,系统盘必须得上一块SSD固态硬盘,所以固态硬盘不光可以提高系统的开机速度,游戏的读取速度,还可让玩家享受优质生活的同时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幸福感!
相信大家了解固态硬盘的话都知道,很多厂商生产的SSD采用的是东芝的闪存芯片,所以选择原厂的固态硬盘就像选用CHERRY原厂的机械键盘一样,品质保障的同时又有一种优越感。
由于不同电脑配置不同、测试软件的版本不同,测试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以上数据仅供参考!3D NAND闪存颗粒的普及,大大的加速了SSD的发展,同时SSD价格也向平稳,当前的240GB SSD已经彻底成为主流.
总结点评:东芝TR200 高速、极薄、安全、稳定
东芝TR200配有东芝原厂闪存颗粒稳定可靠,金属外壳能更好的保护硬盘;TR200读写性能比较均衡,读写速度较快,在大文件操作时更能体现其优势,东芝完全可以把这款TR200 SSD做的更精致。
缺点:实际测试结果和产品介绍是有误差的,所以厂商应提示在哪些基础平台上可以达到这种测试结果。少了灯的元素,应该配有插件或预留端口,玩家可以自由创造加灯改造。现在固态硬盘的故障率越来越低,东芝应做到行业内首位4年保的SSD厂商。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扫一扫体验手机阅读
谈谈SSD固态硬盘的设计
在2004年的时候本人采用Nand Flash作为存储器对收费站的客运记录进行记录保存。当时采用的是三星的Nand Flash芯片,通过Philips(后来的NXP)的LPC2000系列ARM控制器实现对Nand Flash的操作。Nand Flash采用的是标准IO接口,所以开发操作Flash的Firmware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由于信息记录采用的是日志方式,因此,不会涉及到SSD遇到的写平衡和写放大等问题。我开发的第一块Nand Flash数据存储卡如下图所示:
Nand Flash单芯片容量这几年增长的非常迅速,在2008年的时候,一个Intel SSD(X25)的容量只能达到64GB。但是,今天单芯片容量已经达到了1Tb(128GB),单芯片容量超过了几年前的一个SSD固态硬盘。这种容量的剧增,主要还是存储领域对Nand Flash容量需求导致的。通常,Nand Flash内部分成若干Block、Page和LUN,一个LUN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是Micron的Nand Flash(MT29E512G08CUCAB型号)内部结构,一个Page页大小为8KB(有的 Flash page页大小为4KB),一个block块拥有256页,一个LUN有4096个块。因此,一个LUN的总大小为8GB。一个芯片可以封装多个LUN,如果封装了8个LUN,那么整个Nand Flash芯片容量可以达到64GB。
从上图可以看出,每个Nand Flash芯片提供了多组读写接口(传统的Nand Flash芯片只拥有一个读写接口),每个Target拥有一个读写接口,每个接口都可以采用同步或者异步操作方式。读写操作可以针对一个Page页或者单字节进行操作;写操作前需要将整个Block块擦除,然后才能进行写入操作。Nand Flash的问题也就在于Block擦除,如果上层软件想要更新Block块中的一个Page页,那么首先需要擦除整个Block,然后才能写入最新的Page数据,这就是典型的写放大问题。另外,每个Block的擦除次数是有限的,所以这种频繁的擦除操作会导致Nand Flash块损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Nand Flash控制器中的Firmware做很多工作。
Nand Flash控制器内部结构不是十分复杂,其芯片(JMicro)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内部核心模块分为:多路Flash控制器、SATA控制器、内存控制器以及CPU处理器。如上图所示的JMF605拥有四个Flash接口控制器,因此,可以与四片传统的Nand Flash接口芯片相连(采用JMF605构成的SSD如下图所示)。如果采用Micron的MT29E512G08CUCAB芯片,JMF605只能连接一片MT29E512。
从硬件的角度看,采用现有的控制器和Nand Flash构建SSD并不是什么问题,其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如何解决Nand Flash与生俱来的问题。所以,很多SSD厂商的技术核心也就在于Firmware的算法,该算法采用了很多存储虚拟化的方法。
<span type="1" blog_id="1097610" userid='
142篇文章,93W+人气,36粉丝
高并发架构之路
¥51.00116人订阅
前百度高级工程师的架构高可用实战
¥51.00232人订阅
<span type="1" blog_id="1097610" useri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需要买线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