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6屏占比手机的屏占比和边框怎么越做越低了

三星S9真机实拍,底部近乎无边框,屏幕占比再次提升 - 简书
三星S9真机实拍,底部近乎无边框,屏幕占比再次提升
近期,疑似三星递交专利中显示新机将采用屏幕占比更高的设计,而后续更有疑似Galaxy S9真机外观曝光。
在疑似由三星递交专利中,新机屏占比将提升至90%以上,上下边框将进一步收窄,尤其在机身底部将采用近乎无边框形式设计,上方边框则因为保留镜头及感应元件摆放位置,因此仍有一定宽幅。
而先前曾经透露不少新机消息的Benjamin Geskin,稍早也在个人Twitter页面释出疑似Galaxy S9真机外观,其中显示新机上下边框相比Galaxy S8更加窄化,甚至让原本屏幕显示比例似乎有些改变。
相比今年推出的Galaxy S8,不少看法认为Galaxy S9将在大尺寸版本采用双镜头设计的主相机模组,而屏幕将会进一步放大,并且让屏占比提高。
如果要论手机界的机皇恐怕无需争论,肯定在苹果和三星当中产生。在今年的旗舰之争中苹果推出了十周年版的iPhoneX,而三星则在早些时间推出了三星Note 8以及 Note8 Plus。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款旗舰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三星的Galaxy S8和Galaxy Note...
【腾讯科技编者按】 三星日前三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年度旗舰、Galaxy S系列第八代产品5.8英寸的Galaxy S8和6.2英寸的Galaxy S8 Plus。三星S8系列采用双曲面屏面设计,屏幕正面上下超窄边框,屏占比达到了惊人的84%,在视觉上形成...
Galaxy S系列一直是三星备受关注的产品,也享有安卓机皇的美誉,因此,北京时间3月29日的三星新机Galaxy 8的发布格外引人关注。对于三星来说,note7的爆炸事件一直让三星品牌受损,因此,挽回消费者的信任,全都压在了S8上面。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讲,国产手机例如...
1、三星第7代OLED 屏幕,2018 年第2 季量产问世 2、硅晶圆下半年涨幅低预期台胜科、 环球晶重挫 3、群创Q1电视面板出货超越三星 4、索尼利润有望创下近20年来最高 股价大涨5% 5、光集成电路尺寸难题有望破解 ,&模分复用&是关键 6、iPhone使用OLED...
Hello,大家好~我是文俊。上期的小米 6 评测,感谢大家的支持,留言我都有了解~今天,不妨看看三星 Galaxy S8+? 曾被誉为业内“果吹”的我,本想手上的 iPhone 7 Plus 在今年 9 月之前,都会是我最喜欢的手机。 殊不知在今年 3 月,半路杀出个程咬...
原文:有记者问:做中国首富是什么感觉?马云答:“没有什么感觉”。“我最快乐的日子,仍然是十几年前,每个月拿99块的工资。我不想做中国首富,不愿做杭州首富、浙江首富,甚至连小区首富也不愿意做。” 很有意思,有几点值得思考:1、如果马云“甚至连小区首富也不愿意做”的回答不是在调...
每日必读:11条人生守则 1. 早睡早起 ——晚不超过22:30,早不晚于6:30,醒后不睡回笼觉,午休40分钟 2. 真诚反思 —— “我”是一切的根源,每 日反思:校正不合理假设,计划-行动,以慢为快,站在终点看起点,真诚地解剖自己言行有无疏漏,是否让人觉得靠谱,学会谦...
一直想写写张爱玲以及张爱玲笔下的性描写,如此浓墨重彩、艳帜动人,直白亮烈,毫无隐晦,实在是女中鬼魅,和其清冷孤洌的外表恰似形成了极鲜明的对比,张爱玲实在不是一个无情的人,正是因为太有情了,才可以吧自己撇清的如此干净凌落,让笔下的人物呼之欲出,欲望勃发,性在她的笔下就是性,或...
天还不亮, 今晚我得罪了自己。 写一段没人懂的文字, 在没人懂的地方, 给懂的人看。 那是整齐,是辉煌 是气象万千。 摘一朵红花 插在时间的肩上, 皲裂的念头也能生出四季天。 瓦片垒成的斜坡 划破藤条, 无限寒冷恣意蔓延, 骄纵 让思绪兴马由缰。 哦, 那是一颗种子! 干涸是家。
家装创业之《你到底适不适合家装创业呢》 几乎所有的家装企业老总都在重复着这样的话:现在的家装行业越来越难做,竞争越来越激烈,实在是不好做。可是说过这样的话之后,大家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日子还是要一天天的过。不过静下来一想,的确发现这些年这样的声音确实不断发出,客观上来说这个...看到zol的手机参数里有屏占比和窄边框了,不过和官方宣传的不太一样,怎么计算出来的?
譬如xpay,网上传的很多,边框是2.33毫米,怎么一下变成4.35了
按时间排序
关于屏幕占比和窄边框,最近都是产品宣传的一个噱头了。因为两者在数值计算上有互通关系,因此我们放在一起说明首先为了解释窄边框问题,可以先看一下网上的不同说法从以上两款产品的边框说明对比来看,有些窄边框指的是侧边的边框,有些则是手机边缘到达显示屏边缘的距离。因此在数据上各有各的说法,而目前市场上也确实没有一个行业标准。不过从实际使用方面,开始关注边框问题,主要是想要大屏,同时手机个头不好跟着大最好,由此看来,还是魅族的计算方法更实用些zol上的参数也是基于此,通过手机屏幕尺寸,屏幕分辨率和机身尺寸三方面的数据,同时计算了手机屏幕占比及边框在计算两个值之前,需要知道屏幕的显示长与宽(毫米)公式嘛,如下:而屏幕占比=(屏幕显示长*宽)/(手机长*宽)边框宽=(手机宽度-屏幕显示宽度)/2图中的两种公式在换算上是相等的,不过误差侧重点不同,公式一的误差来源于屏幕尺寸,公式二的误差来源于屏幕ppi,毕竟工业生产不可能完全做到百分之百的标准,另外在计算过程中的四舍五入也是误差点之一,不过经过换算对比,基本都在零点几毫米我们也随手拿来两款小白鼠(小米1和note2),粗略的测量了一下首先是note2,从粗略的测量结果看,屏幕长123.44mm,宽69.95mm,边框厚5.07mm而公式计算结果为,屏幕长121.76mm,宽68.49mm,边框厚6.01mm小米1的测量结果,屏幕长89.81mm,宽50.98mm,边框厚5.96mm公式计算结果为,屏幕长88.57mm,宽49.78mm,边框厚6.61mm另外用zol的手机高级搜索,也可以根据这两个参数筛选手机了,可以使用看看
您可以邀请优质答主更快回答您的问题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90175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20904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14423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10925个回答
yuanzhangtongxue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7602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7303个回答
加载更多答主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一张图教你如何计算屏占比一张图教你如何计算屏占比二维码灾难百家号当前,智能手机领域全面屏的发展十分迅速。“全面屏”顾名思义就是手机的正面全是屏幕,手机的边框都是无边框设计。然而实际上受限于目前技术,即时对工艺吹毛求疵的苹果也无法实现100%的屏幕。所以我们通常把屏占比超过75%以上 屏幕比例超过16:9的超窄边框设计手机称为全面屏手机。那么如何计算屏占比呢?小编就通过以下这张图教你如何进行计算:手机屏显区m:屏显区长度mmn:屏显区宽度mma:屏显区尺寸inch (1inch=25.4mm)b:屏显区纵向像素点数量c:屏显区横向像素点数量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分别计算出m与n的值,然后进一步求得屏幕面积:S=m*n=b*c*(25.4a)^2/(b^2+c^2)以下是实际屏占比TOP10手机(仅供参考):实际屏占比TOP10后果说:其实对于屏占比各家算法不一,有的厂商忽略黑边区域算出屏占比高达90%以上......,在目前无法满足100%屏占比的情况下,显然不用一昧追求这个数字。那么,是否有兴趣计算下,你的手机屏占比是多少呢?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二维码灾难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给你讲个笑话,希望我能传染给你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不全面的“全面屏”是否该让手机厂商叫停|全面屏|超窄边框|屏占比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不全面的“全面屏”是否该让手机厂商叫停
不全面的“全面屏”是否该让手机厂商叫停
  经历了血拼性能的年代,手机行业终于把使用卡顿这个顽疾给从根儿上治愈了。但如何打造差异化产品进一步提升手机使用体验成了从业者绞尽脑汁想要完成的新目标。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全面屏概念一经推出便引发全行业的争相采纳,仅仅用了1年的时间,这一概念便在高中低端手机产品线中普及开来。
  然而究竟什么才是全面屏?这个问题至今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从字面意思理解,手机正面全部是屏幕,简称全面屏。我相信绝大部分网友都是这么认为的,但遗憾的是推出全面屏手机的厂商却并不都这样想,因为目前在售的所有机型都没有达到正面全都被屏幕覆盖这一要求,并且很多机型与这一设计要求甚至还相距甚远。讽刺的是,有些厂商还将全面屏概念迭代到了2.0甚至2.1版本,当然它们依然不是“正面全是屏幕”。
理想中的全面屏手机是不是应该是这样的(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现实中的全面屏是这样的。。。。。。
  从消费者的角度讲,能够在提升屏幕尺寸的前提下不增加手机体积,固然是好事儿,但厂商因此就将这样设计的手机称之为“全面屏”,是否有些言过其实了呢?事实上,在ZOL过往的全面屏机型评测文章中,有不少网友看过所谓的全面屏机型后,在留言中吐槽自己的智商受到侮辱。(在本页的最后,我来做一个小调查,看看各位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叫停厂商这样言过其实的宣传口号呢?
  在分析是否应该叫停全面屏宣传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下全面屏这个概念是如何产生发展而来的把。
  早在2014年,手机市场还没有全面屏设计的概念,不过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在那个时候很流行,那就是超窄边框设计。当时,在岛国日本,夏普针对本土推出了一款三边超窄边框的手机,型号为305SH,尽管该机仅在日本发售,但却获得了全球媒体的大量报道,因为它的外观非常科幻。
夏普305SH官方海报
  然而无奈夏普305SH仅仅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新屏幕技术仅仅是试水,配置在当时也不高,但由于较高的定价以及不理想的体验,所以变成了一款叫好不叫座的产品。或许是因为这款手机的试水失败,以至于除了夏普,整个行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再推出过类似的产品。
  直到2016年10月,小米推出MIX手机,这款手机不仅具备三边超窄边框的设计,而且还拥有非常强悍的性能以及昂贵却漂亮的陶瓷外壳,再加上三千出头的价格在当时来说非常具备性价比,所以这款手机一推出就获得了国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产品一上市即脱销。
雷总明确的定义了全面屏,就是前面板全是屏幕
  而正是在这场手机的发布会上,全面屏概念诞生了。当时,雷总明确的定义了全面屏,就是前面板全是屏幕。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小米MIX屏占比为91.3%,并不是正面全是屏幕,但小米依然将之称为全面屏。就这样,小米MIX成为第一款被定义为全面屏的手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屏占比超高,达到91.3%,并且屏幕被拉长,打破了传统16:9的行业普遍比例。
  2:屏幕边角被切割成圆弧型,增加设计感并降低边框厚度。
  3:机身正面的硬件被重新设计,例如取消实体键,改变听筒、传感器等元件的设计以满足安放超大屏幕的条件。
  以上三个特点依附于首款全面屏手机上,或多或少对后面发布的全面屏手机产生了影响。
  实事求是的说,尽管小米MIX的屏占比没有达到99%~100%,似乎被称为全面屏还有点不太称职,但它的确是手机界新的物种,甚至还促使安卓系统专门为其进行了系统底层调整,足够惊艳的外观加上不错的配置足矣令众人对该机刮目相看,所以小米将其归为全面屏手机并没有引来非议(至少当时是这样)。
  或许是因为小米MIX的叫好又叫座,让全行业看到了新的发展趋势,次年初,三星和LG也分别推出了高屏占比产品S8与G6,只不过前者对于屏幕设计的中文名称并不叫全面屏,而叫:全视曲面屏,后者由于没有在中国上市,所以也就没有了中文名字。并且它们的设计并不像小米MIX将三个边都做成窄边框,而是将额头与下巴做了收窄处理,让屏占比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当意识到高屏占比手机将成为整个行业下一个风口时,OPPO,vivo,一加,华为,荣耀,努比亚等一众国产品牌也纷纷开始布局相应的产品,这便构成了如今市面上如此琳琅满目的全面屏手机。
  然而一个逃避不了的现实问题是,这些产品如何宣传自己的高屏占比机型呢?显然全面屏这个已经被媒体引用了无数遍的概念是最通俗易懂的,所以再合适不过了。也许你会说别忘了,这个概念是当初小米提出来的。那又如何?小米又没申请专利。
  在荣耀畅玩7X全面屏手机发布会,全面屏是这样定义的:全面屏,是屏幕长宽比为18:9,带来更高屏占比的显示屏
  更加戏剧的是,随着多家厂商将自家的高屏占比产品定义为全面屏,伴随而来的还有针对什么才是全面屏的争议?还记得当初小米认为全面屏手机的定义是:手机正面全是屏幕。然而荣耀总裁赵明在今年10月荣耀7X发布会上给出了新的定义:全面屏,是屏幕长宽比为18:9,带来更高屏占比的显示屏。我想如果小米听到这个定义估计会气疯的,因为小米MIX的屏幕比例为17:9,如果按照这一定义,那它就要惜别全面屏手机的称号了。。。。。。。。。
  比起荣耀,魅族总裁李楠的定义则要更偏向技术流。在知乎上,它撰写了一篇题为“别争了好吗,三星S8才是“真?全面屏””的文章,观点是小米MIX的全面屏技术并不困难,并且三边超窄边框的设计也难成主流,所以只能算“前?全面屏”,而三星S8的屏幕为了实现更高的屏占比而研发出了更先进的COP封装工艺,无论是从技术难度还是产品外观上,都要更优,所以S8才是“真?全面屏”。(笔者将原文转载于本文末页)可是,S8的屏幕明明已经有名字了啊,人家叫全视曲面屏。
iPhone&X主页的宣传语
  然而蹭全面屏热度的不只有国产厂商,连苹果也加入到了这个队列。在苹果官网iPhone&X的主页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全面屏,全面绽放。”不过对于全面屏的认知,苹果似乎和小米是一致的,在官网上还有一句话写着:“一直以来,我们都心存一个设想,期待着能够打造出这样一部&iPhone:它有整面的屏幕,能让你在使用时完全沉浸其中,仿佛忘记了它的存在。”
  尽管iPhone&X的“齐刘海儿”让它也没有真正将屏幕铺满机身正面,但放眼整个手机行业,能做到像iPhone&X这样将屏幕四个边的边框都压榨的很窄的机型,除了它,似乎也没谁了。所以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如今的全面屏手机并不全面。
  回到本文最核心的话题,面对市面上并不全面的“全面屏”手机,我们是否该让厂商停止这一称呼呢?
  笔者认为,没这个必要。在前文中我们提到,无论全面屏手机定义多么模糊,但有一点是所有手机厂商心知肚明的,那就是产品的屏占比一定要比16:9屏幕比例时代的手机要高,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失手感的前提下带来更大的屏幕。而屏占比高了,对于手机使用者来说也的的确确能够感受到这样设计的3大好处:
  1:在同尺寸的机身上,屏幕变得更大了,从而带来更好地屏幕观感。
  2:同样屏幕大小的手机,屏占比高的机型会拥有更小巧的机身,从而带来更优异的便携性。
  3:高屏占比的机型外观也要比传统设计的手机更前卫一些。
  无论是真假全面屏,只要消费者认可产品的屏幕观感才是王道,不然你叫的名字再好听,产品不好卖也无济于事。
某手机的实物照片(左)与官网宣传照片(右)额头对比
某手机官网图片(左)与实物照片(右)对比
  然而我发现有些厂商在宣传全面屏的时候有一种不良风气,就是宣传海报上的产品看着屏占比非常大,但实际产品却并非如此。这种误导消费者的情况我认为是真的应该叫停的。还有,有些厂商为了实现更大的屏占比,而挤压了摄像头,听筒等元件的空间,导致产品的某些功能体验不理想,我认为这样的情况也是不应该发生的。
  最后还想说一句,比起抱怨厂商玩儿文字游戏,不如我们一起鼓励并支持厂商早日推出更完善而先进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吧。
  《别争了好吗,三星S8才是“真?全面屏”》
  很多人可能会指出,你题图明显是&Sharp&啊。
  没错,因为&Sharp&Crystal&的确是个很有创意的产品。
  但是,&Sharp&Crystal&这种类型的产品,如果能洞悉到原理层面,你会发现其实他不是一种真正的底层革命。
  如果非要定义,我们可以说这种类型的产品,是“前?全面屏”。
  否则,三星在基础器件创新的巨大贡献,就说不清楚了。
  1&屏幕到底什么样?
  虽然很多人每天看十几个小时的屏幕,但是,你们其实并没有看到屏幕真正的样子。
  你看到的屏幕是这样的:
  可实际上,屏幕是这样的:
  显示区域下面,还有需要伸出来一部分放&IC&等器件。这种屏幕形态持续了很多年,叫做&COG&封装。
  正是因为有这些“伸出来的部分”的存在,手机的上面,或者下面,在屏幕之外,才需要额外的空间。
  而你看到绝大多数手机上下都留有很大的空间,实际上是因为反正有一边要留,干脆另外一边也对称设计算了。
  于是,就有了刚刚贴的&iPhone&,他几乎能代表所有手机的正面设计,我们刚刚发布的双摄特别强大的魅蓝&Note6&,也不例外。
  2&为什么&Sharp&Crystal&不是“全面屏”,撑死了只能算“前?全面屏”,
  Sharp&Crystal&的思路很简单:我放弃对称设计,削掉一头提升屏占比。
  这是一个&ID&设计的选择,并非技术的突破。放弃对称美感的同时,的确能在三边达成惊艳的效果。
  我不能说这种设计没有难度,但是他并不能带来全面屏的潮流,因为这种非对称设计还是偏&Niche&Market&。
  小米&Mix&,也是一样的思路,但是,把下边框进一步压缩了。
  别忘了,&Sharp&Crystal&是&2014&年&8&月&发布的产品。
  业界三年间没有跟进,并非太多技术壁垒,而是因为本质上行业主流品牌还是认为这种&ID&在美感上不够大众。
  当然,中国的大众认知这种设计,是&2016&年下半年小米也这么做了之后。
  你看,无论如何也不能因为你不知道,就否定&Sharp&发布的时间点。当然,说小米抄袭,可能过分了。但是,说&Mix&对&Crystal&有革命性突破,其实也太自恋了。
  3&为什么三星&S8&是“真?全面屏”
  和&Sharp&在&ID&上动脑筋相反,三星在考虑更根本的层面。还是这张图:
  能不能把下面做小?
  而三星的能力也不是问题&-&他就是做屏幕的。
  针对&COG&封装,三星最终量产了下一代封装方式,叫做&COF&。
  这种封装方式把以往屏幕下面的&IC&等部分,改动了位置,并且做到了柔性,于是,就有了下面一个&COG&vs&COF&的对比图:
  注意黄色的部分,他是柔性的,可以弯着到屏幕后面。
  于是,三星就可以在“根本的技术层面”改进边框宽度。
  看似一个很小的改动,但是对全面屏普及的意义,是巨大的。但是,因为三星就是做屏幕的,他还做了另外一些完善的工作,
  比如:
  因为边框的缩窄,全面屏可以伸长,变为&18:9&。为了配合手机外边框,屏幕上做出了&R&角。
  这样,这个地球上才会出现真正的全面屏手机:&S8&。(&S8&其实还是用的&COF&封装的柔性屏幕进化版本,&COP&。。。)
  这才是“真?全面屏”。
  侧边足够窄的问题由柔性&OLED&的&S7&edge&解决了,而&S8&真正解决了在上下等宽的设计前提下(实际上,还是有微弱的不同),缩窄手机正面上下的问题。屏幕的&R&角也大到更好的和机身的&R&角融合。
  最终,达成了第一个
  设计真正主流,
  技术上有真正突破,
  销量也有真正意义的
  全面屏手机。
  。。。
  而不考虑技术的突破和代差,不考虑设计的完整性,单纯的看所谓“屏占比”数字的大小来判断全面屏,只能达到小学生级别的认知水平吧。
  。。。
  ps&一下:
  你会发现,等宽的前提下上下变窄,屏幕&R&角大到可以和机身&R&角融合,正是&Sharp&Crystal&以及后续模仿他的机型那些“前?全面屏”手机,没有做到过的。
  反而,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前提下,&18:9&,17:9&,16:9&,反而倒不是判断是否“全面屏”的关键。
  4&最后的话
  本来,作为魅蓝的总裁,是不应该出来提三星&S8&的历史地位的。
  但是,
  第一,&S7&edge&的主摄,我们魅蓝&Note6&也用了,评估的过程中,真的能看到三星的用心。
  第二,&S8&这个真正的全面屏手机,在最近这场全面屏的争论中,竟然没有人能说清楚他的历史意义。大家都在浑水摸鱼。
  第三,无论你对韩国的感情如何,全面屏的技术创新归功于三星,才是历史事实。
  全面屏这一波,从技术到产品,三星真的为业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中国却几乎完全被忽视。
  这不公平。
  与之对比,马上要发布的&iPhone8&的全面屏版本,其实都受益于三星的技术创新。而我相信,苹果也不会尝试把这个功劳据为己有。
  两相对比,
  为什么在中国大家就想着浑水摸鱼呢?
  为什么中国的媒体就不能写点清楚的,有智商的分析文章呢?
  (完)&
阅读排行榜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追求无极限? 浅谈手机窄边框的发展趋势|大屏|边框|屏占比_手机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追求无极限? 浅谈手机窄边框的发展趋势
  在如今大部分手机厂商的情怀值还没达到老罗那种可以拿出来做卖点的情况下,优秀的硬件设计和过人的系统优化便成为了众厂商的法宝。得益于硬件的同质化,“屏占比”已经成为了手机外观中极为热门的词汇。早先Galaxy
Note系列的大卖就已经证明了消费者对大屏手机的热爱。只是手机的体积不能无限增长,想获得更高的屏占比就只能从削减手机屏幕边框入手。
  在窄边手机设计的道路上,国内厂商已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不久前发布的魅族MX4,作为黄老板出山之后的第一部作品,2.6mm的边框为手机视觉上 带来的冲击感堪称惊艳。事实上,窄边设计的好处显而易见的。首先,窄边手机带来更高的屏占比,让手机在更小的机身尺度内融入更大的显示屏,带来了更加完美 的视频和游戏体验,还提高了手机的易携带性。第二,窄边框手机带来的视觉效果是极佳的。如今全民进入了“看脸”时代,审美水平越来越高,手机自然不能幸 免。消费者因为窄边框手机在视觉上带来的难以言表的美感,对其追逐已久。如iPad
Air之前几版的iPad,人们吐糟最多的,就是那堪称古董电视机级别的厚边框。
  既然窄边框设计有这么多的好处,为什么不直接做无边框手机呢?只能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往往是骨感的。如今液晶屏幕的设计制造技术的确是已经成熟, 但若没有底层技术的变革,无边框手机依旧只能是梦想。我们知道如今的液晶面板大都采用了矩形设计,而面板周围始终有一圈黑的区域不能显示。事实上,传统的 液晶面板都需要在这里放置门驱动器的驱动电路,就算是尽可能地缩减黑圈的宽度,也不可能让其消失,否则液晶面板必然无法工作的。这么一来,想做出无边框手 机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并且无边框手机的易碎性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倘若没有边框的保护,手机屏幕玻璃极易在磕碰中粉身碎骨。如今很多采用2.5D 玻璃的手机已经验证了这个问题,突起的屏幕玻璃在掉到地上粉碎时的几率远比保护在边框内的手机玻璃高。要是举个实例的话,看看锤子手机的跌落结果分析,你 就懂了。
  看到这里可能读者朋友们会迷茫了,说了半天你这不是逗我玩吗?最基本的防误触问题估计都解决不了谈什么无边框啊。别急,目前的确是无法做出传统意义上的无边框手机,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其他的技术方法来间接实现无边框的手机设计。
  不久前,夏普联合软银推出了“无边框”手机AQUOS CRYSTAL和AQUOS CRYSTAL
X。这一次,为了达到“无边框”的效果,夏普采用了新型的水晶玻璃触控面板(名为CRYSTAL
DISPLAY的技术),其边缘为斜边切割,通过光学透镜的效果达到了“隐藏”黑边的效果,再加上原本手机边框就很窄,所以整体上达到了近乎无边的效果。 当然,严格的说这只是夏普制造出的一个光学魔术,并未真正意义上解决手机屏幕的黑边问题。如要真正解决,就必须提到夏普的“自由形态显示”技术。上面我们 已经提过,屏幕周围的黑圈是用来放置门驱动器的驱动电路的,而夏普的做法就是让这部分电路“消失”,将这些电路都整合到液晶面板的每个像素中去,这样就可 以彻底甩掉面板边缘的电路部分了。只是目前这种面板还未到可以量产进入市场的地步,想使用的话或许只能等待一段时间了。
夏普无边框手机
  要说如今已投入市场的无边解决方案,也就只有曲面屏设计了。三星最新发布的Galaxy Note
Edge,首次使用曲面侧边屏,为无边框手机的实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既然无法消除玻璃和黑边问题,不如直接使用曲面屏来替代手机侧面,在视觉效果上实现 无边框,而且曲面OLED屏幕抗摔性抗划性能都很出色,不用担心屏幕保护玻璃的问题。三星也在Galaxy Note
Edge中加入了防误触控算法来解决曲面侧屏的误触控问题。最重要的是,曲面屏基本已经可以投入市场进行大规模生产,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很快就可以使用上 这种全新的显示技术了。
Galaxy Note Edge
  对于极致的追求是没有边界的。无边框不仅带来了更好的体验,还带来了极致的视觉冲击。早期iPhone就被YY出无数张无边框的概念图,足以看出人们对 于无边框手机的热爱。如今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曲面屏也已经渐渐进入市场,加以防误触控算法方面的辅助,想必消费者体验到无边框手机的日子也不远了。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2屏幕边框发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