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扛木住房内墙裂缝维修标准算是危险房吗?

我是销售代理机构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中文房产网站排名第4。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当前合作新盘超过2000个。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更快更准推广合作业务。
您的位置:
深圳龙岗一住宅区挡土墙坍塌 近百居民疏散
来源:焦点网 &&发布时间:
坍塌处一个铁皮房一角已经垮掉,所幸无人伤亡。南都记者 陈文才 摄连日暴雨,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花园后侧挡土墙扛不住了,前日下午发生坍塌,56户93人紧急疏散,幸好无人员伤亡。坍塌的挡土墙高约六七米,约2 0米长。由于靠近变电房,为避免隐患,相关部门对南岭花园采取停电措施,至昨日下午才恢复供电。疏散居民已安排到宾馆入住事发前日下午5时25分许。“在家里突然听到轰一声。”南岭花园20栋居民肖女士回忆说,不久后小区保安逐户通知,称有土墙坍塌需要撤离。事后,南湾街道、消防、应急等部门人员和警察赶到现场,疏散了第20栋(紫金阁)共56户93名居民,并在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坍塌位置是南岭花园第20栋居民楼左后侧,正好位于一个变电站后方。昨日上午,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坍塌的边坡高约六七米,长约20米,靠近边坡的几棵树也被压倒。经过相关部门处理,边坡已覆盖上防雨彩条布。事发当晚,南岭花园停水停电。南湾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坍塌位置正好是变电站后方,为防隐患,暂时停止对小区供水供电。经过抢修,昨日下午2时45分,已恢复该小区的水电供应。南湾街道办表示,当晚疏散的93名居民目前已安排到附近宾馆入住,由政府提供食宿,“在疏散的楼栋还安排了民兵把守,防止居民的财产受到损失”。监测显示坍塌点旁楼体安全南湾街道办工作人员表示,坍塌点此前已被列为边坡整治工程,一期工程已完成,二期工程还未来得及开工。据南湾街道城建办一常姓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当晚,街道组织专业机构和专家现场勘察,提出处置意见并对现场进行了防护性处置,防止险情扩大。昨日上午,相关部门组织多名专家现场勘查,拟定了临时应急方案。南湾街道城建办工作人员介绍,考虑到坍塌所在的土体比较松软,担心上面的建筑物进一步出现沉降、滑移的情况,目前正组织工人在该处堆满沙包进行反压,避免出现自身滑移的现象。根据天气预报,未来几天仍有强降雨。南湾街道城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安排监测、勘察、设计等多个单位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制定抢险方案。同时,已加强对本辖区所有危险边坡巡查、监测。“这两天会进行反压措施,用沙包填满,局部做喷浆处理。”该负责人称,会在再次降雨之前加强防护措施,并商定永远性解决方案。南湾街道城建办工作人员称,事发后安排专家现场勘察,并布置了10个监测点,监测数据显示,疏散的楼栋目前是安全的。为保险起见,将对附近楼栋再监测多一天,如果数据仍然在安全范围内,将向上级部门请示,看是否安排居民回家。
7×24小时热文榜
你可以按区域查找无锡新房、二手房,也可以按区域查询无锡房价。同时,你买房 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
区域二手房
Copyright&(C)&2017& 深圳市吉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最近联系人
查看消息记录
按Ctrl+Enter发送您好, []|
23年的住宅楼塌了 我家80年代的房子安全吗?
12月16日12点多,宁波江东区徐戎三村2号居民楼突然倒塌。倒塌的是一栋1989年建造的6层建筑,预制板结构,每层有3户人家,共有18户。一栋使用23年的6层居民楼,没有地震摇晃,没有剧烈撞击,突然粉碎性倒塌。有人说,上世纪80年代造的房子设计和建筑等级低,坚固程度远不如近年建筑。那么,23岁是否已是老式居民楼疾病缠身的年纪,我们身边的老房子是否也可能寿终正寝倒下?昨天,省内一位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站了出来,领着我们回到二三十年前火热的盖楼工地,他供职于权威建筑设计机构,经历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浙江建筑变迁。1980年到1990年分房时代浙江盖的都是廉价砖混结构六七层楼改革开放之初,住房成为蔓延于浙江大小城镇的大问题。当时还是住房分配年代,人们迫切期待自己供职的工厂、学校、机关盖房子,盖房、分房成为那个年代的热词。一方面,经济复苏刚起步,浙江社会尚贫穷,另一方面,向城镇居民提供住房刻不容缓。既要省钱,又要房子盖得快,于是,1980年代开始延续到1990年代初的城镇楼房呈现千篇一律特征:高度多在5-7层,再高担心房子的安全,矮一些则房屋供应量不足;清一色使用砖混结构。那时盖房子,1平方米预算仅百元上下,廉价的砖混结构是不得已的选择。有人质疑,倒下的6层楼房日开工,日竣工,楼房倒塌是否该归结于抢工期?其实,一年多盖6层楼绝不算快。砖混结构的楼房为何能盖得快?1980年代典型的盖房场景是这样的:先平整土地;再开挖长条形的地基,砌上铺地基用的砖块,或者先往地下打桩,再砌地基;接下来是让房子快速长高,一批预制板今天吊装好成为楼板,第二天工人们就可以站在楼板上“叮叮当当”垒红砖。砖混结构要比框架结构房子脆弱80年代初期房子基本没考虑防震要求这位结构工程师说,比起如今流行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房,砖混结构的确显得脆弱。砖混结构房屋,当家的建筑材料是红砖和预制板,这两种建材在多年前就被浙江禁用。砖混结构的楼房最欠缺的是抗震能力。1980年代初期,着急少花钱住上房子的人们顾不上考虑地震,因浙江并不处于主震区,政府也未对房屋的抗震能力提出要求。砖混结构的房屋,一块块红砖靠灰浆相连,预制板不过嵌入墙体8厘米,楼房的各部位没法形成紧密嵌入的整体。在剧烈摇晃时,房屋底部随地震波而动,房屋上层因惯性保持静止,导致墙体瞬间开裂,嵌在砖层中的预制板脱落,一块块向楼下叠加压下去,汶川地震中,很多人正丧生于预制板砸压下。除去应对强震时的脆弱,砖混结构楼房并无太多硬伤,在浙江,不少新中国成立前造的砖混结构楼房如今依然安全。加之宁波前天无震,砖混结构并非楼房倒下的主因。1980年代中后期,砖混结构房屋在一点点做着自我提升。一部分房子率先加筑了圈梁,所谓圈梁,就是在部分墙体内嵌入钢筋做成的长方体,红砖砌在钢筋内,一面墙就成为了整体。有的房子在墙壁的拐角处设计了构造柱,这些柱子的内部也嵌入了钢筋。构造柱和圈梁里的钢筋联手,形成房屋的骨架,在骨架的支撑下,房屋成为整体。这个骨架相当牢靠。这位结构工程师说,宁波塌楼事件他也在关注,“从我了解到的信息,这座楼房很可能既没有圈梁,也没有构造柱。如果有这些,一些墙体和柱子会屹立不倒,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粉碎性塌陷。当然,也不排除本有加固部件,被住户装修时破坏。”宁波倒塌房子建在严重沉降地层这样的地层能盖房子吗?沉降好理解,说的是在这样的地层上修条路,盖栋房子,路或房子会随着地层往下沉。引发沉降的可能是过度开采地下水,让地层出现空腔,也可能是过度开采煤矿,采空区易塌陷。当然,在取地下水、采矿都不多的浙江,引发沉降的主因还是软地基。杭州、宁波、温州和台州沿海区域大多属海相沉积地形,这些陆地在数千年前不是海洋就是滨海的滩涂,几千年后,地层中还有深厚淤泥层,淤泥层多由海洋生物尸体和陆地碎屑演化而成。发生倒楼的徐戎社区就站在严重沉降地层上,这样的地层能否盖房子?(根据宁波市政府在2009年批准的《明楼地段(JD07)控制性详细规划》,徐戎社区所在位置为地面沉降重点防护区。)对于地面沉降重点防护区,规划要求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回灌量,达到采灌平衡。加强地下水位、地面沉降监测,强化工程地面沉降监测和防治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地面沉降发展趋势及防治对策措施研究。构造工程师反问,上海地质比杭州、宁波更差,软地基上不是承载起了那么多笨重摩天大楼?“只要把地基处理好,沉降就能避免或者降低到轻微程度。”处理地基的手法可以是更换土层,也可以向地下灌注水泥浆,让它变得坚硬,当然,更通行的手法是钻入十多米深的混凝土钢桩。他猜测,倒塌房屋的地基处理可能存隐患。在1980年代,地质勘查报告未被强制,不少人房子盖好了也没搞清房子下是什么样的土层。地基打桩时,若一堵墙下本该打5根桩,只打了4根,本该打15米深,却只打了12米……可以肯定的是,即便出现严重沉降,也不足以让房屋倒塌。1980年代,杭州有两栋机关用房投入使用两年就下沉90厘米,窗台和马路齐平,但房屋墙体坚固,整体下陷后连裂缝都没有。施工方在地基下安放了208个千斤顶,将房屋整体向上顶起1米,时至如今,这两栋房屋仍在使用。“它们和宁波倒塌楼房建于同一年代,用了同样的建筑方式。”一楼住户敲墙开店 拆掉阳台承重墙对砖混结构房子最是要命昨天,一位在徐戎社区察看倒塌2号楼临近楼房的专家感叹,“装修敲墙敲到令人无语”。(昨天上午,宁波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组织专家,实地勘测了倒塌的宁波徐戎三村2号楼周边的几幢楼。专家的意见是,房子里面的敲敲打打很严重。)这位构造工程师说,面对相对脆弱的砖混结构房屋,随意破坏房屋结构或许是致命的。这样的房屋最怕两种装修,一种是一楼住户将墙体敲掉,将住房改造成一个个门面,有人改造后怕房子倒,加装钢筋支撑,但这种独立于房屋之外的钢筋几乎没有作用;还有一种是为了将阳台变成房间一部分,敲掉房间与阳台间的承重墙。这样的装修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家这样做了,没事,第二家照葫芦画瓢,还是没事,墙体可以敲的消息在居民楼里扩散,当某一户人家装修完毕,到了最终那个临界点——房子扛不住了。房子没建防潮层地下水和雨水会把房子泡塌吗?国人爱临水而居,挨着河湖的住房能卖出高价。而有关宁波倒楼的一种解释是,房屋地下没建防潮层,地下水和雨水轮流浸泡,引发承重墙风化。最近一段时间,天气时晴时雨,湿透的墙体一次次被烤干,热胀冷缩加剧了墙体的崩塌。防潮层不是高科技,只不过在砌地面以下的砖墙时,用的砂浆水泥含量较高而已。这种水泥砂浆由水泥和黄砂混合而成,遇水能变硬。地上墙体砂浆采用石灰加黄砂加少许水泥的组合,属气硬型材料,在空气中能变硬,遇水则酥软,手指能抠下。砂浆中水泥最贵,不能排除施工方为省钱减少水泥用量的可能。不过,就算砂浆中一点水泥都不用,可以引发墙体疏松,单一原因让楼房垮成这个样子,可能性不大。至于热胀冷缩,每栋房屋都可能遭遇,它对垮楼的影响更为次要。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黄灿]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 09:59&&
?& 09:50&&
?& 09:53&&
?& 09:54&&
?& 09:51&&
?& 09:44&&
 当前位置:&&&&&&&&&&&&
校舍墙体受损是否质量不过关?访土木工程专家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校舍墙体受损是否质量不过关
――本报记者连线正在芦山评估的土木工程专家
  芦山地震后,一些媒体拍摄刊发了大量灾区学校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校舍墙体受损的照片,引发不少网友的质疑,认为校舍质量并不过关。墙体受损是不是意味着建筑质量不过关,号称抗8级地震的校舍,为何7级地震就会受损?房屋防震设防的标准是什么?为此,记者电话连线了正在芦山的清华大学土木系教授陆新征、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英民。
  墙体开裂是不是质量不合格?
  【主体结构损坏到一定程度才算危房,仅有非承重墙开裂不能简单判断是质量问题】
  4月21日清晨,清华大学土木系教授陆新征随住建部首批专家组出发前往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对灾区进行重点建筑安全情况应急排查。他与清华大学另外两名教师共同完成芦山县城内所有小学及公立幼儿园的应急评估工作,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
  “目前,应急评估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报告已提交住建部和当地建设部门。”陆新征告诉记者,地震后校舍受损情况,跟所遭受的地震荷载、地震的烈度以及当地的地质结构都有关系。校舍抗震质量过不过关,主要看校舍损毁是不是发生在主体结构上,如果主体结构没有出现问题,达到了抗震设防的要求,应该可以说是合格的,如果是主体结构出现问题,则需要进一步评估,看是不是存在安全隐患。
  重庆大学教授李英民也表示,不能一见到房屋有破坏,就说是豆腐渣工程,关键是看破坏或损伤发生在什么部位。建筑物不可能设计成可以抵抗任何可能的地震,这样既不科学更不经济。科学的抗震设防策略是当建筑遭遇不同程度的地震影响时有不同的表现和能力。通常情况下,当建筑物遭受到较大的地震影响时产生一定的损伤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不发生倒塌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后重建的校舍基本上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芦山地震震害,这些建筑基本上未发生主体结构破坏,框架梁柱很少出现肉眼可见裂缝。但是,这些建筑发生了较多的维护结构如填充墙的破坏,看起来令人“恐惧”。事实上,维护结构的开裂和破坏不会对房屋主体结构的抗震能力造成影响,这些部位的破坏是可以预期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能简单说是房屋质量问题。至于维护结构的破坏倒塌可能产生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是今后抗震设计规范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学校抗震设防的标准是什么?
  【校舍按重点设防类建筑建造,抗震能力高于本地区一般建筑物】
  “现在社会和媒体经常说抗7级或8级地震的建筑物,这种说法不太科学。”李英民表示,“一般我们进行建筑抗震设计遵照的是烈度而不是震级。烈度和震级是两码事。震级是用来衡量一次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是衡量一个地区遭受地震影响的程度,一次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的烈度不同。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还有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形地貌和场地特征等。”
  李英民告诉记者,每个地区,都会按照可能的地震危险水平,确定不同的设防烈度,并以此作为建筑抗震设防的依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宝兴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芦山、天全的为7度。无论是一般建筑物,还是校舍,都根据当地的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计。比如对于芦山的一般建筑物,设计标准是当遭受到比7烈度低(如6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包括维护结构)不会被破坏,当遭受到7烈度地震影响时可以发生破坏但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到8烈度左右的地震影响时不能倒塌。因此,不能用可以抵抗多大震级的地震来衡量其抗震能力,如果地震震源在芦山,可能震级达到6级时建筑就发生破坏了,但如果震源远离芦山,即便震级达到9级建筑可能仍完好如初。汶川地震后,我国进一步提高了校舍的抗震设防标准。校舍相比一般的建筑物,在地震时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记者了解到,按照2008年修订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我国已把所有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的抗震设防标准由丙类提高到了乙类。乙类抗震设防建筑,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应按高于本地区一般建筑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陆新征告诉记者,我国建筑抗震设计的要求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比如某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则一般建筑物在8度烈度(即中震)下不能出现不可修复的严重破损,在烈度9度(即大震)下应当不垮塌,或者不发生危及生命的损毁。校舍建筑的抗震设防措施比一般建筑物更加严格,有更高的安全储备来实现“大震不倒”。
  据了解,汶川地震以后,根据灾后重建规划,四川地震灾区重建的中小学,均按照高于本地区抗震重点设防类建筑标准来建造。
  此次地震建筑受损情况如何?
  【倒塌房屋多为老旧民房,学校主体结构基本完好】
  李英民此次在地震当天即赶赴芦山对建筑物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对芦山中学的校舍进行了震害评估。他说:“初步判断,芦山中学校舍整体上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只有一栋楼屋顶的女儿墙发生坠落,这是一个较严重的破坏。此外,还有不少教室维护墙体(非承重墙)的损害,在此次地震芦山烈度值达到9度的情况下,这些维护墙体的破坏是符合设计要求的,不算影响结构抗震能力的硬伤。”
  记者从新华社了解到,中国地震局现场指挥部已绘制出芦山7.0级地震烈度图,震中芦山县部分地区烈度达到9度,宝兴、天全等县烈度达到8度。有关专家表示,尽管芦山地震部分地区烈度达到9度,但汶川地震后芦山县采用新技术建设的公共建筑主体结构基本完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周本刚说:“灾区倒塌房屋多为老旧民房,而经过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和抗震加固的建筑以及农民自建房基本完好或破坏较轻。学校、医院建筑未发现明显倒塌现象。”
  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司抗震处处长张鹏表示,灾区新建公共建筑比如医院、学校等主体结构基本完好,受损部位主要是非承重墙、天花板吊顶等非主体结构,这些受损部位是可以修复的。
  四川省住建厅总规划师邱建也表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在此次芦山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特别是人群集中的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没有垮塌,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本报记者李凌4月26日发自北京)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延伸阅读
 010-603049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新住房外墙验收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