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打开一款高性能,高ipad性价比最高的一款

百图教装Ryzen主机,对阵Core i9知高性能与高性价比区别_生活记录_什么值得买
百图教装Ryzen主机,对阵Core i9知高性能与高性价比区别
篇头语:&&&&上个月,一直筹划着X299平台的事情,主板准备好,7820X也在JD下了定,结果一番7900x的试用让我望而却步,算来算去还是Ryzen平台划算……况且,线程开膛手也马上就要到来,真心感觉不如等一波……公司的标书做的差不多,所以繁忙了好一阵子的身体一下子闲了下来,有些许不习惯,此外,手上又有了进8K的闲余……&&&&看着自己才组了一个月不到的小钢炮,心里面又开始痒痒……由于X370GTN 4PIN CPU供电和BIOS的设置,对锐龙超频限制不少,外加有大佬想用1800X与我换这套板U……所以又开始了一场说来就来的折腾……借此机会出一个装机教程,供各位想装机的朋友参考。顺便利用与各位交流一下高性能与高性价比的区别。p.s. 视频中并没有出现三星850EVO 250G、AMD 幽灵MAX散热器与机箱风扇,另外在装机的时候将2.5寸的希捷1TB笔记本硬盘换成了的1TB蓝盘,那么配置就如下了。因为模组线是非必要的,所以并未列出。看完这篇装机文后,基本可能大概也许能不求人1、主板的选择&&&&主板,又名母板,是搭建平台连接其他硬件的基础。锐龙平台一共有两个芯片组,一个是b350,一个是x370,其实两个芯片组的差别并不大,简单的说b350相对x370只少了一个sli功能,因此b350的性价比高于x370,是锐龙平台的首选芯片组,但是如果需要更漂亮更高规格的主板的话,x370是唯一的选择。&&&&看过我文章的都知道我自己曾经用过华硕b350plus后来升级到同是ASUS家的X370平台Crosshair VI HERO。c6h的配置规格更高板型也更加漂亮不愧于最强x370主板,但是如果从实用角度来说,b350plus的性价比远远高于c6h,我之前因为要购入X299平台,所以c6h已经出手,现在换得1800x,为给X399平台留足预算,所以这次选择了B350平台。另外中毒华硕的AURA太深……为了我手上一对芝奇的幻光戟内存,再次选择了B350芯片组唯一的ROG主板。来自值友“嘤嘤嘤樱桃”:ROG STRIX B350-F GAMING主板属于ROG STRIX猛禽系列,拥有ROG败家之眼的血统,算是当下最强的B350主板之一。采用ATX大板型设计,拥有8相供电,1个M.2插槽,2个USB 3.1 Gen2接口,扩展性不错。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并板载&&&&这款主板在b350芯片组中应该算是比较贵的了,但是考虑到它的用料及品牌,所以这个价格也算是合理,毕竟899的价格比B350PLUS首发还要便宜。当然,如果是追求极限性价比的话,华擎微星等也有不错主板。AURA SYNC神光同步的系统是我无法割舍ROG平台的重要情节。主板包装的背面一般都会标明它的规格和卖点。在购买主板的时候,参考包装盒背面的信息,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在一般的装机中,其实接口的多少最容易被忽略,毕竟考虑到后期可以扩展或者转接,但是如果对于接口有一定要求的朋友,这里就要非常注意,就比如说有些键盘有两个USB口,加上鼠标一个USB口以及无线网卡蓝牙一个USB口的话,这种场景对主板自带的USB口数量要求比较高。主板从大到小分为了五个板型,依次是EATX,ATX,MATX,ITX,Thin-ITX,最常见的是ATX,MATX,然后就是 ITX,对应的版型需要选择对应的机箱,小机箱无法安装大板型,但大机箱可以装小板型,这块B350F是ATX版型。&&&&现在很多稍微高端一点的主板考虑了稳定性与超频性的需求,都会为CPU供电单元提供了一片或者两片不等的金属散热片,这些散热片形状各异,除开提供更好的散热性能以外,还有美观的作用。&&&&在很多文章中以及商品的简介中会看到,“8相供电”、“12相供电”的字样,那么如何判断一块主板它的供电是几相呢?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办法,直接数CPU插槽左侧及上侧的灰色的四方体的数量即可,比如这款B350F有8个四方体,那么简单的说它是8相供电。有一个误区,值得一说,并不是供电相数越多,它的供电能力就越强,各家方案不同,供电的优劣也不同,而且就算号称是12相供电,其真实供电相数不一定会真的是12相,有可能仅仅是6相供电。&&&&一般用户对pcie接口的数量并不敏感,甚至只需要一个接口插显卡就已经足够,所以这个部分的选择也是个案所需。b350f提供了六个PCI接口,其中16X的有2个是CPU提供的,4个是芯片组提供的,很多入门的芯片组并不支持SLI的功能,不过按照常理,选择入门芯片组的用户也不会SLI。&&&&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CPU还没有集成北桥芯片组的时代,主板上方的叫做北桥下方叫南桥,现在,无论是还是AMD大部分的CPU都集成了北桥,因此在主板上就只能看到南桥了,南桥芯片的散热片也是各大厂家差异化的必争之地。&&&&虽然现阶段内存已经不是瑞龙平台的痛点,但依然是他的痒点,因为内存运行频率的高低依然要看内存颗粒的优劣,这一点近几年英特尔平台的表现就好很多,几乎不挑内存。所以说在魏瑞龙平台选择内存的时候先选择好主板,通过厂家官方网站上面提供的内存列表选择内存。如果更偏重内存的外观,那么就要参考多家主板的支持情况。&&&&音频芯片是很多玩家都忽略的部分,但实际使用说明音频选择还是非常重要的,除非你对声音并不敏感,否则一个好的音频芯片可以给游戏影音带来非常不错的体验提升。2、CPU的安装&&&&下面出场的是Ryzen 7 1800x,CPU的重点在于性能,其实对于外观没有什么好说的,AMD的CPU很少有散片出现,英特尔CPU散片就比较普遍了,其价格普遍低于盒装价格将近10%,甚至30%,质保只有一年。高端不锁倍频的CPU,在买散片的时候有一个风险,因为存在超频体质问题,一些不良商家会筛选出体质比较好的CPU卖高价,而将体质较差的CPU按正常价格出售,这样如果散片买到好体质的几率就比较小了。盒装CPU分国行和水货,水货是走私而来比较便宜,国行才有三年质保。锐龙系列的CPU只有x、,这四款带有原装的散热器,0x并不带上原装散热器,需要另行购买,不过如果不玩极限超频的话,常见的百元4热管塔式散热器,就能胜任日常的超频使用。&&&&ryzen处理器有两个产地,一个是马来西亚,一个是中国,马来西亚货见的比较少,中国产见的比较多,但是我手上的这块1800x是产于马来西亚,有些人说马来西亚的超频体质好,有些人说国产的超频体质比较好,这个其实我觉得同样的制程和工业不存在太大的差别,所以无论是买的马来的还是买到国产的,正常用就好。&&&&&&&&amd的CPU在安装的时候需要把拨杆拉起。然后将CPU上的三角指向标识对着拉杆的另外一边(一般PCB,或者底座上有方向标记),轻轻放下。、然后将拉杆按下即可固定好CPU。3、散热器的安装&&&&在固定好CPU之后就可以安装散热器了。AMD Wraith MAX散热器是AMD最高端的原装散热器,但是这款散热器并没有出现在国内的CPU标准配置中,我这次也是偶然的机会拿到了这款散热器,相信许多的朋友羡慕不已,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好羡慕的,其实它的美观程度和静音程度。与1700的散热器差不多,他的散热性能会比1700的稍微好一点,但是依然不及常见的4热管塔式散热,在实测的过程中虽然能够稳定Ghz的使用,但是烤机中来有黑屏的危险。&&&&但是不得不说这款散热器的做工还是非常好的,同样是四热管的配置,纯铜的接触面,整体重量可能还比一些四热管塔式散热更重,目测这个散热器是兼容am3接口的,与老款的幽灵散热器的卡扣设置相同。AMD Wraith MAX散热器鳞片密度适中,下压式的散热可以兼顾CPU供电与内存的散热,这一点是谁能与他是无法比拟的,不过如果不是极限超频共电和内存并不需要刻意的散热,当然,增加散热肯定对使用寿命与稳定性有好处。这次锐龙平台的原装散热器都经过amd的精心设计,所以有了不错的上机效果,而且1700的散热器更有RGB的“信仰”灯光特效,AMD Wraith MAX更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我放弃更高端的散热器而选择AMD Wraith MAX的原因。&&&&散热硅脂是连接处理器与散热器之间导热的介质,同样有优劣之分。当然各种散热器自带的也可以,毕竟优劣也就是几度的差别,如果要我推荐一款硅脂,我依然推荐,我手上的这款mx4,导热系数8.5,涂抹方便,比7783什么用起来舒心,也不用担心真假的问题。先挤一点上去。慢慢抹匀抹平。薄薄一层就可以了。然后安装好散热器。当然散热器的安装方法各异,安装的时务必阅读散热器的说明书,以免对CPU和主板造成损害。然后在主板上找到“CPU fan”字样的接口,将散热器供电连接好。&&&&散热器安装好,有时候会发现散热器会影响到第一条内存条的安装,这一点是因散热器或者是主板而异,AMD Wraith MAX散热器在B350F与X370GTN上就会影响到了第一根内存的安装,当然有一些装了散热片的内存的高低大小宽厚,也会是导致安装困难的原因,所以在选择散热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个问题。4、M.2接口SSD上机&&&&m.2接口是最新款主板的标配,所以M.2的SSD拿来做系统盘也成了许多DIYer的选择,我现在对于只有一个M.2接口的主板比较遗憾,我巴不得所有硬盘都用M.2的接口,这样我就可以少连接几个SATA线与供电,不过受制于CPU的PCIE通道数,一般情况下AM4主板只提供一条,只有华擎普遍提供两条,不过第二条是SATA通道的。安装M.2的非常简单,首先我们先安装好固定铜柱螺丝。然后将SSD插入接口。&&&&建兴T10,速度快,价格便宜,方案成熟,但是发热量较高,PCB板略显单薄,这款SSD我有三根……暂时没过什么问题,在以前装机的时候反复露相了,这里就不在做解析。插入SSD之后拧紧螺丝就安装完成了。到此,主板、CPU等组装就告一段落了,晒一下B350F的附件全家福。5、是时候请出机箱了&&&&机箱,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各取所需,当然越贵越好,牌子越响设计越经典,国产也有好几箱,但有些或多或少有模仿痕迹,此外细节方面处理略显欠缺,不介意可以入,质量肯定没问题。现在的机箱一般只要风道合理,散热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次出镜的INWIN101,是我之前为X299平台准备的,后来由于放弃计划而闲置,所以我决定用这款机箱做演示。&&&&&选择机箱和选择主板的方法比较类似,首当其冲的是要确定自己的需求,比如主板大小、电源长短、硬盘多少,甚至风扇集线器的安装等等。&&&&然后就是外形、颜色,一般推荐红黑、黑白、比较百搭,我个人喜欢红黑。&&&&现在无论高低配机箱基本上都是侧透,如果预算充足,侧透的机箱我推荐选择钢化玻璃的,因为亚克力的侧板非常容易留下划痕。&&&&机箱大小也要考虑到它的放置情况,比如说桌面的大小等等,不然买来几箱桌面放不下这就尴尬了。&&&&有些机箱是双侧透的,也就是说他背板也是侧透的,如果不会理线,建议还是选择单侧透的机箱,不然另外一侧会显得非常凌乱。&&&&电源的安装方式分为上置下置和分仓等,现在大部分的机箱选择下置电源,但是INWIN101是上置,这样的设计电源的风扇可以辅助机箱内部的散热。很多机箱都有装机配件,与安装说明书,如果下文装机有没有交代到位的,可以翻阅机箱说明。我们先打开INWIN101的背侧板,背侧板的安装方式有多种,有些是螺丝固定,有些是卡扣,有些是合页的。在装机的时候注意观察背板的造型方便后期的走线。inwin101只提供两个2.5的硬盘位,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更换成3.5寸机械的原因,当然安装3.5寸机械的硬盘位也可以安装2.5寸,只是我有些强迫症,所以干脆换成3.5寸的比较舒服。INWIN101的风道设计比较特别,使用了侧出风的方式,并非常见的前进后(后上)出的方式。再来研究一下正面。正面使用卡扣安装的机箱,开合是免工具的,更方便检修和更换配件,是玩家的首选。正面侧板打开之后童谣需要进行观察,然后对风道做出设计,后期才好一气呵成。3.5寸的硬盘位。侧出风的风扇安装位。主板安装位。下部风扇安装位(本次此处并不准备安装安装风扇,依靠侧出风形成的机箱负压来让下部自然进风)。先拆除一切可以拆除的暂时不需要留在机箱上的东西。然后可以先安装好固态硬盘。在安装主板之前安装好I/O挡板。一般情况下机箱上用于安装主板的铜柱会预先安装好,但是INWIN101只预装了4个,其余的需要自行按需安装。安装并拧紧铜柱,但是一不要拧过头,质量差的机箱会花丝。然后用自带的螺丝固定好主板。主板安装非常简单,甚至只要固定四个角的螺丝就够了,但是作为强迫症患者,必须全部拧完。3.5寸的相对2.5寸的性能更好,但是如果作为仓储盘,区别不大,3.5寸硬盘位上。低端机箱3.5寸的硬盘需要螺丝固定,稍微好一点的机箱是免螺丝安装的,直接卡子架子上,再推出硬盘位。安装好这些就可以安装机箱风扇了,有些朋友分不清风扇的风向,这里告诉一下各位,通常情况上,风是从无支架边进,支架边出的。INWIN101,这个侧出风的风扇支架有聚风的功能,出口风速提高很大。其实这里可以安装冷排向外出风,但是如果不是分体水冷,这款机箱并不适合安装水冷。整机风冷安装更好。6、电源&&&&带有监控功能的电源并不多,RMi系列是其中之一,海盗船的RM850I1000以内值得入手,我是半年前900多买的,带看中的就是监控功能。CORSAIR(海盗船)RMi系列电源,是RM系列的顶配版,元件方面全部使用日系电容,更稳定更长寿,售后质保期限从5年增加到了10年,同时依然有80PLUS GOLD金牌认证、135毫米风扇和零转速静音模式、全模组化接头,并且支持贼船顶级的C-Link技术,可以通过软件处理检查、监控电源,并进行部分&&&&电源是整机的命脉,也是新手往往最容易忽视的部分,低价电源购买时一定要小心,如果对电源知识比较匮乏,建议直接购买大品牌的电源,比如海韵、振华、海盗船、安钛克、等等,国产先马、爱国者金牌电源也可以考虑,不建议低于0.5元/watt的选购标准。&&&&模组电源与非模组电源并不是从性能角度来划分的,模组电源主要是能按需接线,而且可以定制线材安装,让理线更方便更美观,而模组的设计往往出现在中高端的电源中,所以给人模组电源性能更好的错觉。INWIN101的电源安装位置非常宽裕啊,即使是RM850I这种长款电源也可以安装好电源之后再插模组线。一套品质价格合理的定制模组线价格一般在300左右,理线难度大大降低,而且还能使机箱内部更加美观。定制模组线分镀银线和硅胶线,还有包网线,其中硅胶线更柔软,是普遍的选择。&&&&先将模组线连接好电源一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模组电源的模组并没有防呆设计,所以插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线序。模组线配合线梳可以达到非常整齐的效果,是强迫症患者的福音。定制模组线同是也是定制长短,刚刚好的线长就不会使之显得拖沓。7、风道的设计&&&&机箱散热的好坏,一半看散热器,一半看风道的设计。一个好的风道可以使机箱内热量堆积减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inwin101而言,侧出风对机箱内部造成了欠压,而我不准备在机箱底部增加进风风扇,所以机箱尾部的风扇就要从通常的排风变成进风。风扇有好有坏,风束、风速、静音、LED都是选择的因素,选择这款风扇是因为……我手上闲余一个……虽然顺应了风道,但是对于下压式的散热不一定是好事,会阻碍下压式散热的出风,如果是塔式散热就完美了。& & 若主板上风扇接口不够,用1分2或者1分3来扩展,不过不建议并联太多,如果超过三个建议使用HUB,不过一般情况下主板自带的接口应该是够用的。8、各种连接线理线完成,定制的模组线非常好整理。P.S.在连接硬盘SATA线和电源线的时候忘记拍照了……&&&&机箱一般体统USB接口和前置音频接口,开机重启以及硬盘、电源LE状态D灯或者更多,所以会有许多线需要连接在主板上,inwin101非常简洁,只有四个接头,一个是前置音频、一个是USB3.0还有一个电源指示灯和一个电源开关线。&&&&AUDIO连接线,USB连接线,都有防呆设计,找到接口安装好即可。电源指示灯与开关键等按键建议参考说明书来连接。&&&&现在许多主板提供了5050的RGB控制接口,B350F也有,而且可以通过AURA SYNC来实现“神光同步”,这我的这套配置中,只有一个Wraith MAX散热器需要连接这个接口。9、卡皇1080ti&&&&是的,这就是卡皇GTX1080Ti,虽然嘴巴上说不要不要,但是身体却很诚实……NV近几年显卡做的不错,高端市场基本上可以无视AMD的压力,主流元级别的战场上也算各有胜负。&&&&显卡很好装,但是对于新手来说,拆起来可能会稍微麻烦点,千万要记住先完全断电,然后拔掉电源接头,然后按下PCIE插槽卡扣,两只手握头握尾垂直拔出即可。&&&&安装显卡非常简单,先拆掉挡板,然后按下PCIE卡扣,把显卡平放插入即可。记住一定要安装在第一个插槽中(有些高端主板倒是无所谓),其实注意观察可以发现第二个PCIE插槽的触点明显只有第一个PCIE插槽的触点的一半,不过性能影响倒是不很大,特别是中低端显卡。插好显卡之后,记住用螺丝固定好,如果需要长途运输,务必将显卡拆除分开运输,不然如果主板质量一般,PCIE口会遭遇惨案。插好显卡电源线。10、装机的最后一步居然是安装这个&&&&各位肯定没有想到,装机的最后一步居然是装内存吧……不过这也分情况,如果是小机箱的话,情况就不一定了……Trident Z是芝奇旗下的旗舰系列,定位高于Ripjaws,Trident Z RGB则是2017年推出的带灯款内存条产品,中文名幻光戟。这款为Trident Z RGB的16GB套装,含两条8GB条,288-Pin台式机规格。DDR4 3200MHz频率,支持英特尔的XMP 2.0技术,可一键&&&&RGB内存有很多,适用的系统各有特色,这款GSKILL的幻光戟是我今年3月以1199的价格购买的,现在的价格又涨了不少。这款内存的RGB控制无需另外接线,只要支持华硕AURA SYNC神光同步的主板都可以通过软件来控制这款内存的灯光效果,而且我个人觉得这款内存算是市场上RGB灯效做的最成功的一款。&&&&这款内存在B350F双通道只能最高运行在2666的频率上,如果想运行更高的频率推荐购买三星颗粒的内存,或者幻光戟 3200 C14。&&&&DDR4内存和DDR3内存安装有所区别,不过大同小异。需要先按下一边的卡扣,然后对准防呆卡口,垂直进入插槽,然后先压下没有卡扣的一边感觉“咔哒”一下,再按下有卡扣的一边,同样感觉到“咔哒”一声就安装好了。11、大功告成&&&&通过上面进百张图的解析,各位应该对装机有了初步的了解,至少是对Ryzen机型的组装有了一定的了解。装机需要胆大心细,不懂之处不要贸然行动,多翻阅说明书,确定方案后再开始按部就班,除非不愿意去研究,不然对于正常人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下面为大家展示我的“新玩具”。显卡遮住了南桥散热片上RGB光,虽然隐约可见。12、再来一波测试我们先来看看CPUZ的处理器、主板与内存信息页面截图:&&&&考虑到篇幅,下面直接上1800x的跑分及超频到3.9GHz@1.25v的对比,手机上可能看不清楚图片中的细节,电脑上还是可以看清楚,看不清楚也不要紧,我会通过文字来简单描述。&&&&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由于散热器散热性能的限制,1800X只能稳定在3.9Ghz上,也就是说,如果上了更好的散热器,还有更大的性能提升。&&&&因为幻光戟3200 C16内存16GB套装在这款B350F上频率只能稳定在2666,所以统一用2666频率测试,通过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跑分普遍提升有5%上下,鲁大师烤机功耗相差近10瓦特(290w VS 300w),AIDA64 FPU烤机功率相差仅20W(200w VS 220w)。但是由于超频后散热器限制,实际上AIDA64 FPU 在运行10分钟左右因为CPU过热而自动关机,这温度参考意义不大,同时说明了,1800x要稳定在更高的频率上需要更强大的散热器。此外,游戏的测试中发现作为单核代表的游戏《》在超频后有5%左右的提升,多核代表游戏《守望先锋》超频并没有明显的提升。从1800x大战7900x中看高性价比与高性能的区别& & “性价比”是购买电子产品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个词。& & &首先我想说的是高性价比不代表有高性能,高性能也不一定代表有高性价比,所谓性价比就是性能与价格的比值,与性能高低一样,必须要用参照物才能显示出其高与低。相同物品而言,越便宜性价比越高,与同价位物品而言,性能越高则性价比越高,当然这里所说的性能是你所需要的性能。那么具体如何算性价比呢?很简单,比如一款CPU鲁大师跑分100000,售价2000,那么它的鲁大师性价比是50,另外一款CPU鲁大师跑分是200000,售价5000,那么它的鲁大师性价比是40,两者相比前者性价比更高。&&&&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记录了我试用X299平台的全过程,文中我说到,虽然7900X性能非常强悍,但是其较低的性价比,实在让我望而却步。7900x性能碾压1800x毋庸置疑,但是我依然选择了1800x,这就是所谓的高性价比与高性能的抉择,那么性价比上7900x与1800x相比有多大的差距呢?& & 在分析开始前我要说明以下几点。首先既然牵扯到性价比必然要牵扯到价格,这里我以京东的价格为准,,;第二点,由于配件选择品质的不同,对整机性价比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这里的价格我是只就CPU的价格而论。第三,因为这两个平台散热器并不相同,所以温度无法对比。最后,此图中的“性能比-价格比”一栏,正数则1800x性价比更高,负数则7900X性价比更高,算法是(1800X跑分/7900X跑分)-(1800X价格/7900X价格)。&i9测试平台:默频对比:OC对比(G VS G):&&&&上图红色字体标记的部分7900X性价比超过1800x,集中在内存、1级缓存和部分运算(比如浮点)上,但是大部分情况下,1800x的性价比明显更高,甚至于在玩游戏的时候的感觉不到与7900x的区别,也就是说我若是只玩游戏的话,花7410与花3699带来的体验没有明显区别,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售价高近一半的i9 7900X呢?此外,当1700 OC到3.9GHz时,其性能和1800x非常接近,因此如果选择1700组建Ryzen7平台的话,至少在3.9GHz的频率上与1800x几乎没有差别,那么选择1800x的意义又何在(当然,这里刨除了稳定性、使用寿命这些不确定的因素)?& &当面对运算性能刚需或者装B刚需时,性能碾压1800x的i9 7900x很可能会是唯一可选,既然是唯一选择,那么价格就没得选,既然价格没得选,那么还有什么谈及性价比的必要呢?所以说性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谈性价比就毫无意义,性能能满足的情况下,追求更高的性价比才合理。&&&&这就是高性能和高性价比区别与关系。结束语& & 好了,这篇文章到这里也就结束,一直以来我都是建议按需购买,这篇用装机引出来的高性能与高性价比区别的文章意义也在于此,希望这篇文章能对装机途中仍在迷茫的朋友有所帮助。我应该折腾完这次就不会得再折腾锐龙平台,安心捂住口袋等待X399和VEGA的到来,最近反反复复折腾,浪费不少钱,不过也因此积累了不少经验,这篇周末清闲随手写的,若是能帮助到各位也算是功德圆满。最后感谢各位收看,如果对文中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有建议和意见的欢迎交流。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57)
文中提到的商品
OE E60P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
D-Link DIR-882 AC2600 MU-MIMO双频千兆无线路由
Fresh馥蕾诗亮活维他果萃面膜
GOURMETmaxx 西餐厨师机
优派 ViewSonic PX727-4K 4K家用投影机
腾讯听听 TS-T1 人工智能音箱
米家(mijia) ZNH5J018Y 智能后视镜
猎豹移动小豹AI音箱
赛睿 SteelSeries Rival 600 幻彩版 有线鼠标
【轻众测】17PIN PP组合储物箱 6只装
SteelSeries 赛睿 Arctis Pro 专业级游戏麦克风
探路者大红PAO-F1越野跑鞋
uvex优维斯 偏光复古/超轻金属框太阳镜
uvex优维斯 sportstyle 217大视野隔绝紫外线 运动太阳镜
任天堂 Nintendo Labo
赞568评论289
赞92评论53
赞70评论54
赞713评论145
赞532评论229
赞444评论70
赞828评论581
赞808评论47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打开一款高性能、高性价比的电动汽车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打开一款高性能、高性价比的电动汽车小姑说车百家号近几年低速电动汽车在代步交通领域迅速得到普及,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相比传统燃油汽车低速电动汽车在操作上更简便,更容易上手,而相比传统的二轮及三轮代步工具,低速电动汽车不仅能够做到更好的遮风挡雨,同时也拥有更高的安全保障。然而,再安全的交通工具,如果使用者对其功能无法准确掌握和理解,不仅在安全上难以保障,在使用上也很难得到更佳的用户体验。今日阳光M1是今日阳光电动汽车在吸收欧洲汽车工艺研发制造的基础上完全由企业自主正向研发,车型打造的核心团队成员多数来自传统汽车设计领域,曾经直接参与国内多款知名SUV的研发设计。今日阳光咪呢M1在短时间内,深受消费市场喜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在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上今日阳光咪呢M1都堪称行业的良心之作。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打开一款高性能、高性价比的电动汽车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这款车的“性格”,入手一款低速电动汽车,彼此之间需要形成最基本的默契。对车的“喜怒哀乐”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不仅对整车的保养大有益处,更能确保自身的行车安全,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得到更优越的用车体验。今日阳光咪呢M1,汽车级豪华设计理念,外型小巧灵动,时尚复古;富含肌肉感的流畅线条,灵动轻盈; 整车配置上,M1全套灯具均按照汽车标准设计;电子冷、暖空调配置,内外循环、快速调温;智能遥控控制,车内一键开 ,关,锁车门;电动升降车窗,防开起车门拉手,多层型密封防水,手外调式后视镜;电子真空助力刹车系统,轻松脚刹,科学更安全。动力系统上,M1采用电子转向助力,ECO双运动模式选择,实现经济与运动的双重体验,锂电与铅酸不同需求电池配置,驱动系统选用交流,直流两种驱动方式,可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M1配备可调节皮革座椅,可折叠后座椅,超大的储物空间,内饰豪华,功能齐全。浙江今日阳光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项目一期投入资金8亿,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轻型低速新能源电动汽车企业,现已发展成为浙江省电动汽车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位。今日阳光始终坚持自主独立研发、精益求精,以最完善的制造工艺和不断升级的开发方式打造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整车设计上采用轻量化、智能化世界级先进理念,代表了国内电动汽车制造业的超高水平。今日阳光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高端的电动汽车产品,在促进企业自身发展、造福社会大众的同时,走出一条具有今日阳光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之路,将”诚信浙江、品质浙江”的美誉提升一个崭新高度,势必发展成为中国未来绿色经济的重要驱动力。立足新能源交通产业,倡导绿色环保,持续创新,稳步跨越。今日阳光始终坚持“今日阳光,成就你我“的企业愿景,秉承"携手今日 共创辉煌"的经营理念,不断拓展与完善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力争发展成为国内一流汽车服务产业集团,成为新能源电动汽车轻量化的引领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小姑说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小姑说车带你了解车内大小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ad哪一款性价比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