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心得怎样写,比如经常玩手机,小孩子做作业拖拉拉,还有经常发脾气啊!怎样改正。有没有教育方法

一位朋友远在异乡,家里的妻子残疾失明,15岁男孩上网成瘾,经常也不归宿,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由原来的前几名降到倒数的末尾,曾有多人帮助&span class='hot-word'&教育&/span&,但无明显效果,如何教育孩子自觉戒网瘾,请各位朋友帮忙。
您要对孩子多多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尤其是当他取得一点点进步时您也要及时地表扬孩子,让他增加自信心。孩子有哪个方面好的喜好您可以充分激发他那个方面的潜能,如果他在哪个领域成功了,这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您在引导他和孩子做朋友,您跟孩子讲万事开头难的道理,只要有信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其他答案(共95个回答)
有病,家长应吃药。上网查这篇文。
网络成瘾的症状
网络成瘾属于一种精神障碍疾病,长时间上网会在大脑诸多神经元中制造“上网兴奋点”,这些兴奋点会使大脑对上网产生持续的兴奋,这种成瘾的病理与吸毒、赌博十分相似,也和吸毒、赌博一样很难戒断。主要症状有:
强烈的依恋性
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强烈的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生活质量下降。
成瘾者对网友如胶似漆,相比之下对有血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网络成瘾者情绪低落时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绪隐藏起来,转而在网上倾吐和宣泄。另外网络成瘾者由于家人对其上网的限制而与家人时常发生冲突。
人际交往范围变窄
网络成瘾者往往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的不断遭受挫折,两者的反差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网络成瘾者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或恶化,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另外,网络成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意志力薄弱
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之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最后成瘾行为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网络成瘾和吸毒、赌博一样,是一种精神依赖病症,一旦陷入,很难自拔,只有及早现,及早引导,才能防患于未来。但切不可操之过急,搞一刀切。最好的办法是多与孩子进行沟通,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
上网成瘾的原因
网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就教育失误而言,就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因素。
1、精神空虚
孩子沉迷于网络,最伤心的是父母。但许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的行为到了这种地步,其中许多原因是家长造成的。大多数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照顾只是满足于“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兜里有点零花钱”,不知道孩子最近的烦恼是什么,和同学有没有矛盾,12号楼的那个男孩最近总爱欺负他,他该怎么办?孩子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这种爱,于是就到网上寻找,他们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骂人、畅所欲言。
2、性格不良
除了家庭因素导致精神空虚外,孩子不良的性格也是容易成瘾的重要原因。
据观察发现,容易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孤独、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心里有了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他们便去上网发泄,因为他们发现,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键盘就操纵在自己手上,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说什么就和网友聊什么。很快,他就会迷上网络。
3、环境影响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词,小至刚入学的娃娃,大到已退休的老人,对电脑都能驾轻就熟。各处的网吧也随处可见,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网吧经营者本着赢利的目的,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大开方便之门,这样很容易让这些孩子在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己。
4、学习的压力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中国的孩子们在巨大的压力下丧失了求知的欲望,机械地死读书,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逃课,上网吧,沉迷网络。省重点高中的一个高三学生,在高考前就跑进了网吧,上网成瘾,他对医生说,“天天分数,天天学习压力,感觉太累了。”
由此可见,孩子上网成瘾并不能一味的责怪打骂孩子,很多时候,家长应该思考是什么原因把孩子推向网吧的?平心静气地和孩子谈谈,找到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摆脱网瘾的对策
要防止孩子投入网络怀抱,一定要提前“下手”,早期干预,不要认为孩子吃饱了喝足了就完事大吉,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孩子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尽快帮助他化解,每天抽出点时间来和孩子聊聊天,听他讲讲今天班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真心关心他。另外,不要对孩子要求太苛刻,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比如每天一定在什么时间看书、一定得考多少分,给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他们也不愿意和父母亲近。例如有孩子期末考了90分,许多家长都会这么跟孩子说:那10分是怎么丢的?总结总结经验,下回得拿100分啊。但很少有家长会夸奖孩子:“90%你都做对啦。”而孩子特别需要这样的表扬和鼓励,只有孩子愿意和家长亲近了,自然就离网络远了,家长的早期干预也就成功了。
个人认为的确不是批评与指摘就可以帮孩子!家长也要了解孩子的内心,孩子玩网游有可能只是内心过于压抑的一种释放,但时间长了自然成了一种习惯(瘾)。
所以,家长如果多和孩子聊天,让孩子的内心不过于压抑应该可以有效的减少孩子的这种习惯!多表扬孩子做的对的地方,并不会让孩子骄傲,反而会让他们形成一种:“想受扬就多做对的事情!”的习惯!各位家长以为如何呢?其实我们不都是从孩子成长过来的么?我们不也都有过这种时期么?虽然那时可能还没电脑,没网游!但性质不是一样么?所以,当我们做错的时候,对孩子我们也要认真的认错,这并不会影响您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反之会给他一个良好的榜样!不是么?
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
比如说处理人际关系
比如说做成就感的体育锻炼
有了其他的兴趣
孩子们就不容易迷恋网络游戏了
其实多数孩子迷恋上网喜欢网络游戏都是迫于无奈: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成就感
不能找到自己的应有角色
无聊之下才迷恋网络游戏的
只有在网络游戏中他们才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并凭借自己在游戏中的级别赢得游戏中玩家的尊重!
我们不能一味的禁止孩子们上网
这就好比当年大禹治水一样
不用堵截的方法而是用疏导的方法
上网本身不但没有害处
而且还能开发孩子的智力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我们要引导孩子们有目的有节制的上网
让他们在网络中变的更聪明更有才能
愿您的孩子能够正确对待网络!
看看陶宏开教授的《救救孩子》,里面有许多案例,他是如何帮助家长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戒掉网瘾的。
最重要的是把孩子当成朋友!!!多发现他(她)的长处,不一定是学习方面的,有的孩子成绩不好,可是很会做家务,有的会忙一手好菜,有的非常有爱心。
农民的收成不好,从来不埋怨土地,只会改进种植方法。
家长不能一味责怪孩子不听话,要考虑到自已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正确的。
我的孩子刚上二年级,一年级的时候经常被留校,字写得一塌糊涂,特别是上课老走神,考试粗心大意得不得了,甚至有两大题没做,就做到下面的题上去了。那时候,我也经常责骂他,弄得大的小的心情都特别糟糕,后来看过陶教授在电视(好像是中央教育台,经常有陶教授传授教子方法)上讲,要和孩子心灵沟通,多鼓励他,哪怕是一次很小的进步。现在我和孩子都很轻松。
网络成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放弃他必须做的事情而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去玩电脑,而且他在电脑上所探讨的内容与他的身份和地位都不相符或不是必须的.
二是离开电脑他便有焦虑、坐卧不安、难受等所谓的戒断症状。而玩上电脑他便能从中获得快感等好处,这就是所谓的瘾。瘾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瘾的原因很多,与社会环境、周围环境、家庭教育、个体的素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所以解决网瘾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兴趣和爱好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行为习惯,之所以能形成习惯,是因为他在较为长期的实践中获得好处和愉快感,而做其他的事情都不能超过这种愉快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愉快感越来越强,而做其他事情的愉快感越来越被淡化。
从人的生理心理角度来看,习惯和愉快感的形成都在大脑的特定部位形成了一个比较强烈的兴奋点,由于这个兴奋点的过度的兴奋,对其他应该做的事情的兴奋点起到抑制作用。所以,电脑越来越愿玩,而其他的事情越来越不愿做。
解决的方法在于如何在大脑中形成符合他的身份和地位的新的兴奋点,这个兴奋点的兴奋将会逐渐抑制玩电脑的兴奋点的兴奋,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兴奋点逐渐兴奋起来,而玩电脑的兴奋点逐渐被抑制,这样,新的行为习惯逐渐建立起来,而过去的不良的习惯逐渐被淘汰。
从上述观点来看,如何形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如何来形成这种新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形成这种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必须让他从中获的好处和愉快感,有了好处和愉快感,他就会继续做下去的,新的行为习惯将会逐渐形成。
一个新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过程,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如何来形成这个新的行为习惯,这需要因人而异,重要的一点是正面引导和教育非常重要,另外是如何让他从中体验到好处和愉快感,这是成功的关键。
上述观点仅共参考。
祝您成功!
或者这样,帮他买台电脑,恩.....一台性能很差...但是很有升级空间的
然后....给他买点他读的懂的电脑书,或者家长一起陪他研究如何升级电脑.
最后....告诉他,要是被父母发现再出去打电脑,一定会往死里打,但是!!要是能自己用自己的零用钱存起来,自己配配件,升级电脑,就允许他整天玩电脑......
这样的好处就是把他从上网的网瘾转移到研究电脑配件上.....
还有,别小瞧配电脑,那里面的知识可是很高深的....
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弄懂的.....比如和电脑商城老板打交道啊
分辨假货啊之类的,但是,这些都不能帮他,一定要他自己去尝试胜利或者失败受骗的苦果!!!!
我的建议就是不管他让他玩..
现在的孩子都是叛逆儿你越管他越不听你只有让他玩到自己说不玩为止
等他没有限制的时候疯玩个几天之后也就没有意思了
上网没有多大意思越不让他玩他就越好奇越想玩你不如就给他定上计划让他无休止的玩等过了这几天就好了
但是他要是迷上了网络游戏那可就麻烦了要是免费的好如果是收费的游戏那就更糟糕了
我曾经在两个月里为了一款游戏花了有3000多呢之后玩着也没有意思了
希望不要让他玩网络游戏太害人了..!
听一下我的见解;
首先从孩子看,网隐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戒除也须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孩子很少能理解老师,往往把老师的教育当作耳边风,甚至极大的不满和反感.
孩子成隐后往往会把自己与游戏容为一体,在上课或休息时游戏也常呈现脑海,上网成隐,多为与同伴比积分,比高低,常想这些问题,也就越难忘记.
我建议;休学三个月,在与学校,与网吧隔绝时多给予鼓励,加以教导,加以了解, 让他了解家里的负担,以及学业的重要.夸奖以前成绩与此做对比
多讲一些有关上网害处的事例;多一些关心.他自然会明白这一切.
时过;一切迎刃而结.
我 认 为 首 先 是 家 长 要 多 和 孩 子 勾 通. 建 立 平 等 亲 和 的 关 系. 双 方 就 能 无 话 不 说 而 成 为 知 心 朋 友. 只 有 这 样 使 孩 子 时 刻 感 受 到 家 的 温 暖 和 父 母 的 可 亲. 他 就 会 自 然 对 家 庭 产 生 依 恋 对 父 母 产 生 亲 情. 他 在 这 种 家
庭 中 生 活 他 还 会 往 外 跑 而 不 回 家 吗? 我 是 家 长. 我 的 独 生 子 除 了 学 校 便 是 家 庭 父 母. 他 和 我 们 是 平 等 的. 什 么 问 题 都 可 在 这 三 口 之 家 讨 论. 这 就 是 我 们 的 作 法. 我 们 没 有 父 道 母 道 尊 严. 可 我 们 有 一 儿 子 朋 友.
我也是过来人,迷恋网吧两年,花了不少钱和时间,后来要升高中为了学习就没再上网吧。当初在网吧大多是和也喜欢玩的同学一起去,奇迹;石器;传奇;CS;半条命;泡泡堂都玩过,在游戏中可以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很有成就感。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或得来不易的。但到后来,自己才明白过后自己什么实在的东西也没得到,空空荡荡。再说就是玩厌了。于是就没再沉迷下去。
如果你想帮那孩子,想一想为什么他会去上网吧,为什么那么沉迷在游戏之中,肯定是在生活中有些东西比在游戏中他是感受不到的。如果学习能比游戏更多成就感,更多肯定,更多快乐,我会选择现实生活而不是游戏。
现在我在家能上网,能玩游戏,但我也很少去玩了。
还有切记:不要完全不让孩子上网,只要正确引导,现在这个社会,不会正确使用网络的人会被社会淘汰的!
我不是家长,我也15岁
中学三年级
小学4年级就开始沉迷网络游戏了,那段时间爸妈也管我特别紧
有1次都动手了 可我还是继续去 。也不知怎么的,2年后觉得无聊,就不玩了
我想 网瘾不是说戒就能借的,这需要孩子自己的努力跟家长的努力,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孩子自己的自觉。要不等晚了就来不及挽救了。有必要的话
把信息发到我邮箱来给我吧 pengqizhen@
虽然我说不上是什么专家,但是我也是这样过来的, 我想把我的经历告诉给大家,早点摆脱网瘾!
1、不要绝望。要相信孩子的问题会解决好的,这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永远也不要放弃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正确的方法。很多时候,孩子是无辜的,是受害...
小苹果.手淫可以适当调节性腺,增强性意识,但过于频繁的行为,必然会引起性功能的连续高潮,影响性腺神经的正常活动,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如手上的卫生没有清洁干净,还会...
孩子已经发展到厌学.整天迷于游戏的程度!怎么办呐?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所有这些都需要家长不但做好计划,还要在时间上作出牺牲。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呵呵,你真的能赚很多钱吗?很可能是你当时赚的钱不够多吧.
建议你真实的计算耽误一次工作的亏损,包括你为此失去的长期客户可能带来的收益.学习机会.协作能力的锻炼机...
网瘾(即网络成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之外的事情都没有过多的兴趣,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的高发人群多为 12-18岁的青少年,...
网瘾(即网络成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之外的事情都没有过多的兴趣,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的高发人群多为 12-18岁的青少年,...
网瘾(即网络成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之外的事情都没有过多的兴趣,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的高发人群多为 12-18岁的青少年,...
网瘾(即网络成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之外的事情都没有过多的兴趣,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的高发人群多为 12-18岁的青少年,...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教子经验交流会.doc 3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教子经验交流会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教子经验交流会
下文是关于教子经验交流会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篇:《教子有方经验交流~~&&最实用的教子经验》
儿童教育专家专门为年轻的妈妈们做了最实用、最科学的教子经验总结。只要你记牢并坚持照着这些经验去做,你的孩子不仅可以快乐地成长,他们还会真心感谢你所提供给他的这一片最为健康的天空。
1、要勇敢地坚持自己的意见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告诉孩子,有时候大多数人的意见反而是错误的。要敢于坚持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因为害怕与众不同而发表违心的意见。
2、担当起家长的责任
有了孩子,我们就要为这个小小的生命来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工作尽量不要占用生活的时间,正确使用育子的假期,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等等。作为一个妈妈,你所要出席的社交场合也不再只限于为了工作。孩子的毕业典礼和家长会上,你都应该有积极的表现。
3、不要把孩子逼入死角
给孩子贴标签,取绰号或拿他和别人比较是很危险的,这只会使他朝着受批评的方向更进一步。你应该把每个孩子都看成是正在不断进步的个体。其实他们的成长就像竹子一样;在花园里栽种下之后,4年间你辛辛苦苦地坚持给他浇水,他只长了几厘米;到第5年,不经意之间他却一下子窜高了将近1米!每个孩子的成熟速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一定要耐心,要给他们时间。
4、给孩子以闲聊的乐趣
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能放松地讲出他心里所有的喜悦和困惑、恐惧,失望、学校、压力&&鼓励他说出自己所有的想法,甚至包括对你的不满。这会帮助他把你当成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还能培养他自我表达的能力,这可是最重要的一项生活能力啊!
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如果他们感到说出实话时总是不能得到理解,他们就会很容易地走到危险的道路上去。
5、让小鹰慢慢张开翅膀
现在的孩子成熟得太快,这并不是一件好事。要让孩子羽翼丰满起来,应该给他们以倒金字塔即v形的关爱,在他很小的时候,要限制他的自由和他自做主张的权力。当他们逐渐成熟,显现出有足够的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再一步步让他走向独立。
这一点是为了提醒年轻的父母们不要对孩子撒手太早,否则他们会感到被纵容,习惯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进入学校以后,在因缺乏必要的判断力而不得不需要父母帮助时,他们也会感到不习惯,以致沮丧,甚至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这无疑会增加父母与孩子沟通的难度。
6、制定目标,而不是惩罚方法
或许你有制定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的习惯,这种客观的态度也同样适用于教育儿童。应该在撒谎没有发生之前就了孩子一起讨论诚实的重要性。孩子上了小学,就可以逐步向他解释&性&是怎么回事了,免得让他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听到别人对这件事的不正确的议论时,不能正确地看待它。
用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最不可取的。不要忘了这么一个道理:教育就像治水,在于疏导,而不是堵截。
7、逐渐向他灌输对学习的热爱,这会影响他的一生教子经验交流会。
如果能把&这世界是怎么存在的&弄清楚,孩子肯定会感到分外激动。告诉孩子学习就是探险,他自然会充满热情。和在学校的学习相区别,父母在家里主要是从艺术创造力上来引导孩子,以及做智力测验题、科学小试验和脑盘急转弯等。组建一个亲子图书角吧,和孩子一起来验学习的乐趣。
8、打骂是在教孩子使用暴力
如果被打骂过的孩子果然变老实了那是因为他们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恐惧,而不是真正地理解了自己的错误所在。这丝毫不能帮助儿童确立正确的正误观念,只会教会他暴力是一种很好的控制别人的办法。要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子,就需要你自己先做出表率。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模仿能力,要处处向他显示有礼貌,有教养的举止是多么值得骄傲。
9、不要在饭桌上争吵
家长所选择的食物,挑食的孩子不一定都能接受。教你采用诱导法:选好可爱的食物,然后坐下来跟你的孩子愉快地边吃边谈。一定要让气氛保持轻松活泼,不要指责他的吃饭习惯。这样孩子就会渐渐地喜欢上许多不同种类的饭食。千万记住:进餐是与孩子共处的大好时机,要好好享受它,不要在饭桌上挑起战争。
10、纪律并不是多余的,要明确你对他的要求
只有知道了做每件事的限度,孩子才会保证安全。把你对孩子的要求明白地告诉他们,这样他就会懂得在什么时候应该适可而止,而不至于浑然不觉地走过安全与危险之间的界限。虽然有时候孩子可能不愿听从,但只要你态度坚决,对他所做的要求又是合乎情理的,那么他最终肯定会乖乖地听从你的约束。
11、下班后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
工作忙碌的父母习惯用买上一大堆的礼物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歉意,可其实这并不是孩子最需要的。为什么不放下电话,关上电视,一起来放松一下呢?做游戏,讲讲白天发生的故事和笑话,多问问学校运动会的事情,别忘了告诉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2页42页29页17页44页16页41页14页15页41页[转]&关于孩子的教育:献给天下父母的文章
关于孩子的教育:献给天下父母的文章
我比较喜欢孩子,所以大学一毕业就在儿科做医生。我没有过多的
奢望,只想默默地做一名真正的好医生。这样接触了许许多多的孩
子,便有了一个心愿: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无论从事什么职业,
都能是一个幸福的人。
随着孩子的到来并渐渐长大,怎么样教他,教他些什么才能达
到自己的希望,便成为缠绕在心头的最大问题。常常跑书店,翻报
刊,虽然这方面的论述不断增多,可很杂乱,不仅难以下手,而且
很多似是而非。尤其那些所谓的崇尚自我,充分地发展了孩子自私
的欲望。几年后,当家长发现,那么让自己爱恋的孩子,愿意为之
献出生命的孩子,开始对自己怒目而视,开始威胁,开始向自己举
起拳头的时候,不禁自问:到底怎么了?无限的迷茫,无限的痛苦
,无限的困惑便缠绕着身心。
用迷惑带着孩子长大,只能是这里抓一把,那里抓一把,孩子
也越来越让自己有种“抓不住”的感觉。他吸收能力很强,出去玩
一次,被别人带一带,回家就很难管。他最怕的就是小朋友到我们
家玩后或者我们带他到小朋友家玩回来,每次总要狠狠地教训他一
放学回家后,大部分时间都在玩,不知道该给他看些什么书。
孩子渐渐也调皮了,会打架了,有时也发现他带回家里来不曾有过
的东西。看到这些,总要批评他,有时也杖责。每当这时,内心的
烦闷、迷茫与忧虑就无法排解。再加上整个社会的变化,学生课业
负担越来越重,在校时间越拉越长……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时间就学
这些吗?有没有让他学了以后一生都可以受用的东西呢?整个那段
时间,眼前就像有一层雾,我怎么也看不清面前的路,谁能指点迷
津呢?该怎样做,该教孩子些什么呢?我不停地在心底喊着。每当
夜深人静时,就会呆望着天空,希望从那闪烁的星光里得到答案。
苍天不负有心人,就在孩子三年级结束的暑假里得到一张光盘
,当时没放心上。后来那是怎样的日子啊,怎么也不会忘记,孩子
开启了这张光盘,也开启了我们真正的生命。那时我正在做饭,听
到房间里传来讲话声,跑去一看,光盘里一位老者正讲到中国文化
。以后才知道他就是释净空老教授。老人家讲:“四大文明古国何
以只剩下中国,就是因为孝道。‘孝’,上边是“老”,下边是“
子”,就是表示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永远不分离。上一代还有
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像一个钢筋架
构……。在中国没有代沟,代沟是引进词,是近来中国才出现的现
象,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会有代沟。”老者继续说:“现代学校大
多是知识技能的传授,真正的教育是教“做人”,教育的根本是教
“孝”,从《弟子规》做起,一定要做。”虽然听到“孝”字我有
些别扭,因为我们是喊着口号把她踩在脚下走过来的,谁提起这个
字,就好像是从古物堆里爬出来的。但老人家那讲话的神情,那坚
定的语气,深刻的道理及毋庸置疑的态度,还是像一道电光劈开了
眼前的迷雾。我这叶在大海中久久漂泊的小舟,终于有了方向。
初识《弟子规》
很幸运,从一位长者那里得到了《弟子规》,便急切地打开:
&&&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 …… ……
&&&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 …… ……
&&&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 …… ……
&&&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 …… ……
&&&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 …… ……
&&&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 …… ……
字字句句,撞击着我的心。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明朗,活了这
么大,竟然不知道世间还有这么好的书,自己一直以来对人生的迷
茫全在这里化开了。
想想禁不住悲从心来:这么好的文化,这么好的教训,为什么
不流传,为什么不教给我们呢?我们生活得这么苦、这么迷,寻寻
觅觅空过了那么多岁月。看着眼前的孩子,一种责任感驱使着我:
一定要用《弟子规》好好教他。
“弟子”,不是指小孩,而是指做学生的人。在圣贤人面前,
我们都是弟子。所以孩子在家的时间,和他一起学,再也不看电视
,不看报纸。我们互相勉励一定要把自己塑造得像《弟子规》上说
的那样。初始先熟读,以后逐条对照,读到我们做到点的就很欣慰
。尤其孩子,我们常让他穿校服,有的老师同学会取笑他,就有点
动摇,当读到“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就更坚定了
自己的做法。
孩子很快会背了,这样就越来越熟悉,日常生活做事就按经文
去做,“父母呼,应勿缓……”不断督促,慢慢“晨则省,昏则定
”也能做到了。
孩子会用《弟子规》判定是非了。有一次与一位要好的同学去
游泳,在岸上休息时,一位被母亲抱着、才几个月大的孩子打了他
同学,同学很生气,回击了那个孩子,结果这位母亲批评了同学,
同学一直心里不服。在回家的路上,儿子想起了《弟子规》中“善
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就给同学说:“咱们已十岁了
,懂事了,那个孩子还小不懂事,当然该忍让才是。”到家后他把
这件事讲给我,问我他做的对不对。我听了很高兴,夸他做得很对
。这时,我看到了孩子眼中那闪动的光亮。
是啊,做《弟子规》,我们的生活有了尺度,内心有了主宰,
这条路是对的。于是,便重新安排了生活。
做《弟子规》
朝起早,夜眠迟
因为“教子有本”,心慢慢定下来,“本立而法生”,方法就
来了。想着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而孩子最佳学习时间已越来越少。
《弟子规》上说“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于是自己
早上三点左右起床,规定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这样时间就宽松多
了。起床洗漱后,读经典,勉励自己在一天中的所言、所行、所想
以此为准则,做孩子的榜样。五点半叫孩子起床。开始很难叫,叫
过了又睡,有时就掀掉他的被子,也打过。一天早上给他讲:“你
再睡一会儿是不是可以不起来了?”他说不是。我说:“对的,人
生就是这样,该做的必须做,那就不要浪费时间,战胜自己的人才
是最有毅力的。只要一醒,骨碌一下爬起来。”这样说着就把手伸
给他说:“来,骨碌起床!”他很高兴就起来了。以后早上把他叫
醒后,一说“骨碌、骨碌”他就起床了。一段时间后就很自觉,也
越来越珍惜时间了。一般是让他十点钟睡,有天晚上已十点多,他
说:“妈妈‘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我要再睡晚点
儿。”孩子知道时光的宝贵了,应该成全。后来就五点喊他起床,
晚上仍是十点左右睡。他起床后自己整理床铺,洗漱,包括书桌、
学习用品全是自己整理。
一开始要先做给他看,带着他做几次,以后他做过再检查、鼓
励他。这时如果发现哪点没做好,一定不能批评他。因为他还小,
不太有标准。骂他“你怎么做得这样差”的时候,他确实不知道该
怎样做。一两次记住得少,我们应该说:“看!这样放。”或者,
“看!这样叠,记住了吧!”说不定要多次重复,大点的孩子可能
更难改。说实在的,孩子进步的快慢与父母是怎样做的有很大关系
,只要我们能练就什么事、任何时都不生气,再教之以孝,从《弟
子规》做起就不难了。每当孩子气馁的时候,就告诉他:“一定要
坚持下去,你以后肯定会知道这样做的好处的。”
早上一边做早饭一边看着孩子。孩子早上读经典、背经典,从
《弟子规》开始,每天哪怕背两行都行。第二天会把前两天的重复
背一遍,星期天就全部复习一次,很熟悉的一个月复习一回。这样
细水长流,背了《弟子规》《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
》《太上感应篇》《了凡四训》及其《序》、十善及《阿难问事佛
吉凶经》,在初中毕业的假期里又把《道德经》背会了。因为这之
前是孩子记忆的最佳时期,古时候的教学就是利用这段时间来记忆
。几年来的节假日也一直如此,从未间断。
记得在小学的一个周末,孩子说:“妈妈,明天我睡个懒觉吧
!”孩子第一次这样要求,就答应了:“好吧!明天早上几点叫你
?”孩子说:“六点。”当时我就笑了,说:“你不太贪心嘛!”
谁知第二天,他照样很早就起床了。他说睡在那里没意思,也浪费
是啊,孩子小时候,没有什么好恶,教给他正确的,习惯成自
然,他就做得很好。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
原材料到成品要经过很多道工序,需要许多人的付出,所以告诉他
要节俭,要惜福。常给孩子讲:一个人一生的受用是有限的,在自
己吃饱穿暖的同时,要想到许多人还在挨饿受冻。平时让孩子常读
《了凡四训》的讲解——修福积德造命法,和《太上感应篇》的解
释——集福消灾之道,还有德育故事等,以帮助《弟子规》的学习
孩子从小对衣着不要求,衣服破了,给他补补照穿。初中有段
时间,对衣服有点挑拣了。发现后,我就告诉他:“你们这个年龄
还不知道什么是真好。自以为好的,可能会闹出很大笑话。特别是
刚刚觉得自己大了,很想学大人的样子,学的很多是不好的一面。
”就在陪他散步时,把一些同年龄孩子的奇异打扮给孩子看,问他
那样好不好,他就摇头。我说:“咱们按《弟子规》做,而你这样
穿着既干净又大方,不会让人看不过眼。”孩子以后再也不挑了。
《弟子规》中“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饮食清
淡单一,都是自己动手,不放过多的油、盐、味精等调料。因为自
己是学医的,过去太注重“营养”,身体反而不好,孩子也经常生
病。后来才知道:最简单的饮食就是最好的饮食,最自然的饮食就
是最健康的饮食。另外吃季节性食物,很少吃零食。不考虑零食本
身不好的一面,单说胃肠,它就如一部机器,负荷是一定的。我们
总是想法设法去扩大它的容量,开发它的潜能,让它一直工作,不
能有充分的时间休息调整,反而减损了它的寿命。饮食清淡单一,
定时食,身体都很好,精力旺盛,也不易疲乏。生病的原因可能很
多,但认清病从口入,把好这一关,多数疾病都能避免。自己做饭
,也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容易生起感恩的心,也会更努力按
我们说的去做。
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认识到让孩子做家务更能激发他的孝
心,而且更喜欢跟父母交流,增进亲情。开始先让他买些油盐酱醋
等,后来等他放学回家时带些面点。每次做完都要肯定他,拍拍他
肩膀,拉拉他的手,或者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他,孩子就会很满足了
。有一次与丈夫出去办事,回家时已过午饭时间,可进门一看,孩
子已烧好饭菜等着呢!我非常惊奇,从来没教过他。一看,米饭因
水放少了有点发硬,青菜虽然有点糊,但那种清醇的香甜是我们做
不出来的,那味至今仍留在口边。当时孩子说,是学着我平时怎么
做的。我告诉孩子:第一次做就这么好,真能干!爸爸妈妈终于也
能吃上现成的了。孩子很高兴。因为孩子亲自做过,知道一切事情
都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以后再也不挑饭菜了。
后来还渐渐学会了洗碗、拖地、晾晒、折叠衣服,分类洗、放
,晒鞋袜等。这样在家务上我不仅多了个小帮手,孩子也不断从做
事中获得自信心、观察力、耐力,还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如不
随手扔垃圾、不随处吐痰、保持衣物整洁等,把《弟子规》上“谨
”的一部分逐渐做到。
说着好像很轻松,其实做的时候也是反复多次,比如扫地、拖
地,也要先做给他看一下,而后让他做。家长一定记住不能急,不
能求完美。孩子刚刚做肯定不会像我们做的那样,一定不要嫌孩子
做得不好,还要告诉他:“你真行,第一次做就这么好,真不简单
!”“看,把这里这样拖。”只找一个毛病就行了,不要再找一大
堆不足,那些不足让孩子慢慢来,给他喘气、接受的时间。孩子会
越做越有信心,越做越好。
有个星期天,孩子很高兴地说:“妈妈。今天作业不多,我来
打扫卫生吧!”我就找个简单的,让他用掸子轻轻地把家具表面掸
一掸。他已做过,也就没再跟着他。一会儿就听到“啪”的一声鞭
炮声。跑去一问才知道,他把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一个摔炮碰到地上
,就告诉他“事勿忙,忙多错”。他说:“知道了妈妈!”谁知过
一会儿,更大的一声巨响传来,还夹杂着玻璃摔碎的声音,原来他
把挂钟碰掉了。就有点生气地问他:“钟表那么高怎么会碰到呢?
”孩子说:“我想它可能也脏了,把它也掸一掸,用力大了。”如
果原来脾气,我会连问都不问,认为他贪玩,教训他一番。现在知
道孩子是好心,只是还没学会做事。我们家长也往往因为怕出乱而
错过了练就孩子勤劳本性的时期,以后惰性形成了,孩子有时候也
想好,但是没有毅力坚持下去。想到这,我说:“没做过的事,不
知深浅,应先试探着做。看似简单的不一定好做,看似难的也不一
定那么难,‘勿畏难,勿轻略’。”孩子说:“我记住了,妈妈!
”一起收拾好破碎的钟表,又各自继续做事。我心里正想着刚才的
事,又“啪”的一声。唉!今天“三声巨响”,他最后把一个小瓶
碰掉摔碎了。我们俩看着,他也觉得好笑,忍不住都笑了,就算孩
子交了学费吧,另外也是在磨练我的耐心。我也爱急,看他毛手毛
脚就骂他,这样让孩子有话不敢说,许多假话也往往由此而产生。
孩子越做越欢喜,也常跟我上菜场。为了节省时间,每次买菜
我总是买几天的,往往一称好,他就抢过去提在手里。怕他提不动
,他说不让他提,别人会认为他不孝顺。看到的人都夸他懂事,他
自己也从做事中感受到尽孝的快乐,体会到一种责任感与成就感。
因为做家务花费了一部分时间,孩子上课注意力更集中,做作
业更专心,更认真。家务需要耐心,作业上也发现他耐心增加了,
不那么急了,细心点儿了,小地方错的越来越少。我突然间明白了
:圣人的教诲才是最科学的,并且超科学。因为圣人的方法是按一
个人成长的自然顺序:小时候记忆力好,多背诵;好动,就让他学
习洒扫庭除。这样既学习了生活的技能,又耗去了多余的精力,正
好是“才”有所用。而且孩子天性没有成年人的难易、好丑、苦乐
、愿与不愿。只要引导好,对他来说玩与做事是没多大区别的。从
日常的劳作中,他得到了更大的快乐,也具备了孝的本领。
平常也常给孩子讲:《弟子规》就是一个“孝”字,也是现在
说的“爱”字,从孝父母到孝他人,从爱父母到爱他人,再扩大到
爱事、爱物,给孩子养成一种纯爱之心。一天傍晚与朋友带着孩子
去散步,在路的一个拐角处,孩子被一个东西滑个趔趄,低头一看
是西瓜皮,孩子捡起来就扔到了垃圾桶里。这位朋友讲:“不要捡
了,反正已经走过去了。”我说:“别这样想。如果我们前面有人
捡了,自己的孩子就不会滑到;如果我们不捡,就会让后面的人滑
倒。也许后面被滑的,正是我们的亲人。”所以有时走在路上,见
到树枝、砖块都会捡了放在路边。
学校的学习
其实,如果有孝心德行好,学习自然会好,因为他有动力。虽
然有一些天资的差别,但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对于我们家长来说,不管孩子学什么,首先要给他一个好的有利于
成长的环境:学校、周围、家庭。最重要的是家庭,一定要从小抓
好,另外是对待学习的态度。
那是在孩子要上学的前两年,我因为身体的关系到小学做校医
。当时也引起不小的反响,许多同事、朋友劝我,可我的想法是:
任何一个人在一生中要有所取舍,这么年轻顾不住自己,家庭孩子
不能照顾,要那些空有的地位与名望有什么意义。自己所学的东西
,只能使选择的道路更宽、更有余地,如果成了绳索捆绑了自己还
学它干什么!
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后,与丈夫商量,他也认为很好,就这样
到了学校。两年的时间接触了老师、家长、孩子,感慨很多。孩子
们的吸收、模仿能力实在惊人,刚上学的小孩跟老师不到两个月,
连走路的姿势、跳舞的举动都一模一样。声音大、爱喊叫的老师,
班上的学生也同样的大声,还会有几个调皮的,很难管;脾气好、
声音柔和的老师带的班,孩子也规矩乖巧。另外老师的孩子如果特
别受宠,容易形成骄慢、任性、懒惰,更自我。
看到这些思考了很久,报名之前就给他规定:
一、因为妈妈在学校,要表现更好,不能跟同学闹矛盾,让家
长有意见,让妈妈丢人。
二、自己东西自己整理,不要因忘带书本让妈妈送,那不可能
三、不要随便到老师办公室。不到午饭时间,不到妈妈办公室
,除非带同学看病。
四、当同学的面称我医生,不要妈妈、妈妈的叫。
五、每顿饭吃好,在学校妈妈没有零食。
六、不能接受别人的东西。
另外告诉老师一定要把儿子与其他同学同等看待,并且要更严
格一些,不能让他有任何的优越感,给孩子一个自然成长的环境。
自己则除非工作上的原因,不轻易找老师或去班上。
学习用品都是最简单的,颜色单一。书包一用就几年,铅笔、
笔盒也是最普通的,这样孩子不会花很多心思在这上边,不会向同
学炫耀,也不会当作玩具。铅笔每天带两支,孩子用的就很小心。
而不是一带一大把,用的时候不爱惜。有的同学还用笔尖到处戳,
看着笔一支一支地断,家长的心血反而助长了孩子的不良心态。家
里孩子的学习用品也是自己整理,过段时间会抽看。书桌、床铺及
房间干净、整洁,无多余的饰品。这样孩子的心是净的,学习易专
平时很少看电视,只在节假日偶尔看看。一是怕损伤孩子的眼
睛,另外电视节目也确实恶多善少,即使有孩子看的也必定帮他选
好,陪在他身边一起看,直到关闭。学“孝”、教《弟子规》后,
知道电视是个“斗闹场”,报纸大多也是“邪僻事”,干脆不看了
。孩子看的书目,也是亲自过目并帮他选。小时候必把他放在视线
之内,以后的玩伴也必定是了解的,没什么恶习。玩回来也大多会
观察他,并过问他们玩的内容加以引导。
记得他没上学时,年长的老师曾问过:“孩子睡不睡懒觉?有
没有吃零食的习惯?做不做家务?爱不爱读书?有前两者则难学好
,只要勤劳、爱读书就容易爱学习。”所以当我们坐下来时,手里
总是拿一本好书。有一次他爸爸回家,带来了游戏机,我就告诉他
不要让孩子知道,另外也希望丈夫当孩子的面不看电视,不开电脑
。可有时候,丈夫忍不住拿出游戏机来玩,孩子知道了总是心神不
宁,我便趁丈夫不在家时,把游戏机砸坏了。待丈夫回家,我拿出
砸坏的游戏机说:“如果家里就我们俩随你玩,我也不想限制你。
可现在有孩子,我们一定要有个好习惯,对孩子负责。如果孩子在
家时,你再看电视、玩电脑,我也会一一把它们砸掉。别人看重的
是钱与这些东西,我看重的是孩子。没有这些,孩子不会学坏。”
丈夫还好,虽然开始有些怨言,可回家后也能遵守家规。后来,他
也常常读善书,不断地在进步。他对电脑的爱好在孩子学电脑时还
帮助很大。这样,整个家庭有一个很好的静谧的环境,就很利于孩
子成长。一般我们除家务外就读书,看德行光盘。
我的朋友很单纯,因为平时忙,只有周末才偶尔聚一聚,单位
里的聚会不是非参加不可的也不参加。我认为:任何一个地方少了
我,照样都会很好;而孩子,尤其他小的时候,母亲便是他整个的
依靠。我总希望孩子对自己、对家庭能依赖,能靠得住,所以很少
出去。这样孩子对父母、对家多一份依恋,心里有话总能有人说,
就会很安心,少走许多弯路。丈夫很随和,从来没有他看不惯或者
可计较的人,朋友多,带回家来对孩子影响很大。他觉察后,也不
再带这样的朋友来。有一次带回来几个朋友打牌,之前没给我讲。
当时我也很热情,对他们很好,泡茶、倒水。等他们走后就告诉丈
夫,以后不要在家里起“灶”了,为了孩子。后来丈夫说因为我太
热情,他们也不好意思再来了。
我们居住的小区也比较安静,孩子在周围玩耍也很放心,所以
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很重要。孟子以他那样的天资还需要母亲
三迁来成就他,我们现在就更应该注重环境的影响。但不要去埋怨
社会,埋怨周围,因为大环境也是由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组成的
。一定先从自己做起,带孩子做,带家庭做,起码自己及孩子、家
庭先受益,而后波及周围。
学习上让孩子明确学习态度:学生的本分是学习,要尊重老师
,上课专心听讲,作业认真。常常多讲,反复讲老师的付出,老师
的辛苦,一定要为他树立老师好的形象,让孩子生起对老师的感恩
之心,他就会按老师说的去做。另外给孩子多讲一些爱学习的故事
,让他受到激励,也爱学、想学。平时多问问孩子能不能听懂,学
习上有没有困难。除学校布置的作业,不买任何参考资料及习题,
不参加任何学习上的辅导班(英语、奥数、作文等)。因为小学东
西有限,孩子年龄小,这时该是爱动的年龄,反而让他整天趴着做
题。尤其许多题绕来绕去,难度超过孩子的思维发展,让他从小恐
惧,以后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
有许多孩子开始很好,家长为了让他更好,便买来一大堆的参
考、练习。孩子应付完学校里的作业,回到家又看到这么多,他们
很聪明,在抵抗不过时也有了对策:在学校开始想办法玩,作业不
做。一个班那么多同学,老师也总不能一一盯着。这样回家就告诉
家长:学校的作业还没写完。家长没办法,就催着孩子做。孩子看
早一点做完了,父母照样另加,他不得已,就开始拖时间。孩子是
不太有时间概念的,他也不知道已到晚上十一、十二点,只想着能
逃过就行。真是可怜的孩子!所以许多家长说:他做一道题能磨很
长时间。另一种情况就是从小养成了拖拖拉拉的习惯。在一开始老
师也说孩子拖拉,我就给儿子讲:“你作业做得又快,质量又高,
省下的时间你就可以自己支配。”在校,他就可以自己读读书;如
果是在家里,我就会带他到公园走走,或去书店看一会儿书,或者
给他讲个故事作为奖励,有时候就放他到楼下玩一会儿。这样孩子
的身心就得到调节,学习也不再成为一种压力,而是一件很快乐的
事。给孩子的承诺一定是正面的、能兑现的,所以孩子就越来越好
,很快就改掉了。考试从不向他要分数,要名次,只问错的题懂了
没有。成绩好了也从不用钱奖励,而是送给他一本书,或带他到书
店看书,或者带他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还要告诉孩子:学习好是应
该的,是自己的本分。
教“孝”、做《弟子规》之后,再也不催他学习了,总是劝他
少做一道题,多读一些德行的书。如果德行不好,就告诉他“不要
上学了”。德行不好,学那么多的知识,对人民、对社会反而有更
大的危害。虽然只抓德行,没抓学习,他学习进步反而更快了。
《弟子规》伴随下的成长
从小学到初中
一开始因为不知道怎么样教孩子,错过了九年的教育时间。不
过由于上学后对他要求比较严,所以他还能尊重老师,友爱同学。
语文学习还可以,可数学从第一次考试的倒数第二到三年级的依然
“不怎么样”,我也从不帮他补。因为我认为小学数学本应该很简
单,可偏偏这样分、那样合,把孩子搅迷了反而再要让他不迷,所
以我总是要求他基础题会就行了,然后鼓励他,给他信心。告诉他
:肯定会好的,你能行。
三年级的一天,孩子在家做数学,当时我走过去,孩子说:“
妈妈,我数学可能学不好了。”我有点儿心痛,问他怎么会这样说
,孩子说:“今天一位老师从我们教室门口走过,见到数学老师,
问我的数学怎么样,数学老师说不怎么样。”我说:“你很难过,
对吧?”孩子点点头。我就告诉孩子:“妈妈不这样想,妈妈相信
你肯定会越来越好。妈妈刚上学的时候,数学比你还差呢,但内心
里总认为自己会学好的,以后也赶上了。”这样孩子好像安心了点
。有一次与他一起去卖废品,他在一堆书里看到三年级和四年级的
两本奥数书,就很想看。他问了废品回收处的叔叔后,就带回家了
。有时间他就翻一翻,越来越喜欢,还啃了几道题。所以想让孩子
做什么,一定给他信心,开始不好没关系,但一定要给孩子信心,
给孩子力量,让孩子看到希望。
小学三年级的第二学期,把他转到了离家很近的学校,一者因
为有了学后班,下午我本可以四点多下班,可还要在校等他近一个
小时。从孩子上学起,他爸爸常常出差在外,家里所有事务都是自
己一人做。这个时间先回家做家务、做饭,放学还要来接他。有时
让他自己回家,路上又不放心。二者我在学校,怕他从小得到照顾
,养成自己不努力,还贡高我慢,对他把握不那么踏实。跟孩子商
量后就转学了。开始他不同意,我给他讲明原委,并告诉他,相信
他适应能力很强,老师很快会熟悉,也很快能有新的好伙伴。在他
开学后的第二天,他已上学走了。我看到书桌上有个本子,以为他
忘带了。想孩子刚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怕他心理压力更大,就把本
子给他送去。那时刚好数学课下,他跟我站在楼道里,我问他:“
上课老师讲的能听懂吗?”他就扑在我的怀里哭了。他说:“妈妈
,这一块上学期已讲了,今天等于复习一下。我回答一个问题,老
师说我讲错了,还批评了我。”我赶快安慰他,告诉他别难过,哪
有学生不被老师批评的,真不明白错在哪,可以再请教老师。其实
这时想再去跟老师交流吧,又怕老师误会我护孩子,责怪她,只好
先走了。当时看到孩子那样,心里也很难过,还有埋怨。后来就冷
静下来了,想着一方面刚到新环境就被批评,而在原来的学校心里
总有依赖,老师对他也比较宽;另外一方面他回答的与老师的要求
可能不符。等孩子回家后就告诉他:“你还记得吧,小时候经常说
话让妈妈听不懂,你很急,我也急,可就是不明白你想表达什么。
”他笑了。我继续说:“你在原来那个学校里,老师的表达可能与
现在的老师不一样。现在老师习惯这样说,你就改成这样说就行了
,是一个意思。”并告诉孩子,听这位老师教过的同学说,老师很
认真负责,教得也很好。他后来越来越喜欢这位老师,对数学的爱
好可能就在这时开始了。学习上只注重他的习惯,家里没有额外的
练习,所以总是外面没有小朋友了,他还在玩。后来有几天没听他
说要出去玩了,就奇怪地问他最近怎么乖了,天天呆在家看书(都
是课本以外的)。他这时说真话了,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前一天,他
在外面玩,被这位老师看见了,把他批评了一顿,说:“现在外面
还有玩的学生吗?”他才知道老师就住我们家附近,不太敢出去了
。我笑他说,看来还是要多被骂几次。所以在孩子面前从不说老师
的过错,也不让他找别人的毛病,遇到问题时他才会去反思自己该
怎么做,不给自己找借口,找退路。
每到考试的时候,就不再做题目,反复看课本,因为每一道题
都是由书上的内容变化来的。把书本的知识熟悉了,完全掌握了,
万变不离其宗,考起试来也就很好应对了。我们一定不要平时不着
急,不督促,一遇考试急了,赶快找老师,或者自己帮着孩子补,
把重要的拎一拎。因为小学东西少,短时间很容易有成效,孩子总
能考得不错,家长与孩子都沾沾自喜,以为孩子很聪明,孩子也自
以为是。因为尝到了“甜头”,以后每次都急匆匆地抱佛脚,到初
中、高中这样的学习就难以再显过去的神威。可家长、孩子都已养
成习惯,很难克服自己。有的孩子每次看到分数就难过、掉泪,过
不了几天习气又占上风,懒惰、懈怠,如此循环,便是苦头吃尽。
所以一开始很重要,要“慎于始”。把分数看重,孩子就会去分数
上计较。他不想自己没做好,不去考虑自己是否掌握了该学的知识
,而是找老师给自己改错了没有,去分数上打算盘。
有一个孩子,几位老人、两位大人外加其他亲戚朋友都围着他
转,家长是学校里的老师。二年级的时候,孩子就会把老师批改过
的试卷上自己做错的地方改成正确的,然后拿着试卷去告诉妈妈,
说老师给他改错了,妈妈连问也不问就去找老师……把分数看得如
此重要。可就这样一位处处受宠的孩子,在四年级时很认真地给其
他同学讲:“还不如死了,活着真没意思。”我听到后简直惊呆了
后来我才明白,一个人在世间,如果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只剩下欲望,就是这个样子。
每次孩子考完,我从不问分数,不问名次,总是问错的题明白
了没有。一般期末试卷不再发给同学,就让他去问老师查看自己错
误的地方。有一次他不敢去,说:“老师会不理我们。”我就告诉
他:“你们同学肯定每次都问老师自己的分数。你告诉老师想看看
自己的试卷,看看自己错在哪里,这样老师肯定会很高兴,知道你
是为学习去的,而不是只关心分数。”这一次期末考试后就给他安
排了这个任务。
后来他从学校回来非常高兴,告诉我说:“妈妈,您说的很对
。我今天问了老师,老师很高兴地把试卷拿出来,还把错误的地方
给我仔细讲了。”他知道了好学的好处,内心受到很大鼓舞。以后
每次考完,如果不发试卷,他就会自己去请教老师,这样孩子就学
会了学习。
分数是对一段时期内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考得好,说明
自己学得还可以;考得不好,说明该掌握的没学好,或者自己学习
中没在意这一部分,漏掉了,正是发现了薄弱处,应该高兴。心态
摆正了,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考试来调整促进我们的学习,而不是被
考试、被分数压迫。
考试之后,有几次是其他同学发现儿子的分数被多扣了,而他
从来不提,也不去要求加分,反而多给分数时他会不安,会去找老
师把不该得的分数扣除。
就这样孩子越来越懂事了,老师也说他进步很快。一般这个时
候的孩子都很调皮。我就告诉老师,我们有“本”,有《弟子规》
,并介绍给他们。
孩子到五年级末的一天,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上六年级
的时候,班上任何职务我都不想承担了,要一心好好学习。”他第
一次提到要学好课程,我真切地感受到圣人教诲的力量真的是根扎
对了,一发芽就快了,内心充满无限的感恩与宽慰。不过,我告诉
孩子:“不要太想着自己,只要你不要求就行,如果老师希望你来
做,不要认为浪费了时间,一定看作是对自己的磨练,是为同学服
务,认真做好。因为老师也相当于父母,‘老师命,行勿懒’嘛。
”孩子说:“妈妈,我知道了。”
上初中时要分快、慢班。考完后他告诉我,感觉考得不好,怕到不
了快班。我说:“不要看重这些,事实证明许多上快班的以后不一
定出色。而所谓慢班的,只要知道学,后劲更大。”后来他又一次
忧虑,我知道孩子还小,一些道理不能一下子通,就试探他:“妈
妈去给校长讲讲吧。”孩子赶快摇摇头说:“我们学《弟子规》‘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我说:“是啊!如果我们
不在快班而进了快班,就会多挤掉一个人。另外大家都会想办法找
门路,反而让很多的人心不安,起了坏影响。”他说:“是的,妈
妈。我还觉得这样不是自己的本事,没出息。”他很自强。我就趁
机告诉他:“该是什么样的路,就顺着自己现有的水平,如果水平
没达到进了快班,反而压力大,不是好事。只要心里不觉得比别人
差,努力学,成绩好了,能再进快班的。从学《弟子规》到现在,
你是不是在进步?”他点点头。我接着说:“咱们是有“本”而学
,有目标,有方向。妈妈始终认为,哪怕成绩差些,但你还是最好
的,因为你德行好,德行才是最重要的。”孩子终于放下心来。
初一年级的暑假,我必须回老家一趟,而他因为有电脑竞赛不
能一起回。回家不到半个月回来,发现他的神情总有点不对。在电
脑面前时,只要我坐在这个房间,他总有点儿不安,眼睛像是在不
时地瞄我,还发现每当我从电脑面前经过,电脑画面都被他跳过去
。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缺点,好奇心强而时间有限,怕一上电脑会忙
着浏览很多东西,一直没敢学,对电脑也不太懂。可是凭一个母亲
的敏感,怀疑他在玩游戏,因为没找到证据,不敢“打草惊蛇”,
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还多关心他。
我回老家后,他爸爸虽然在这里,但白天工作,晚上应酬,常很晚
才回家。孩子晚上非常胆小,这样白天黑夜的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
电脑上了。又观察两三天,就把他叫到身边,看着他的眼,我内心
不由地阵阵作痛:孩子目光不再那么水灵了,变得呆滞,而眼白也
像石灰一样,没有淡蓝,没有生机。我就严肃地告诉孩子:“眼睛
是心灵的窗户,照照镜子看,你的眼睛不像原来了,从我走到现在
,才半个月就这样,说明你的心已没有原来光洁了。你当时打电话
告诉妈妈每天还在学《弟子规》,可上面说的‘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不能
做不孝的事啊。‘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你如果玩
游戏了,从现在起改掉,妈也不怪你,妈原来也犯过错。想想妈妈
从怀孕起,怕影响你胎儿时期的发育,不看电视;出生后,怕对你
眼睛不好,也很少看。而你则不爱惜自己。游戏给你带来什么呢?
浪费了你的时间,耗费了你的精力,损坏了你的眼睛,破坏了你的
德行。没有一利,都是害,而且还要提心吊胆。人要这样生活多痛
苦啊,你说是不是?”他深深地点了点头,承认自己错了。
然后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妈相信你是个自强的孩子
,能改掉,不会让妈妈又忧又羞。”正好开学后不久,学生体检,
他视力一下子降了。其实一上学,他自己就有感觉,黑板上的字小
点就看不太清楚,这样就带他去配镜。经查两只眼散光带近视,巧
的是一只近视重的是用来看电脑的,散光重的那只是用来瞄我的,
我就坐在那边。看着检查结果,他自己也很感慨:一个人的用心确
实很微妙,能在自身全反映出来。正如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一
样,一个好念头先受益的是自己,一个坏念头受害的也是自己。
不过有了这次教训,我尽量少离开他。因为孩子在长大,接触
在增多,稍有不慎,管不住心就会滑坡。而教育确实是需要长期的
、连续不断的一门深入去熏修才能扎根,其间不能有丝毫疏忽。以
后他真的改正了,对我说:“想想玩游戏那么累,还误了许多事,
确实没什么意义。”后来眼睛慢慢也有光泽了,眼白也恢复了淡淡
的蓝色。我鼓励他说,再努力,让视力恢复正常,一定要有这个信
圣人的教诲都是内求,就是一切“反求诸己”。出现问题,先
观察、反省自己该去怎么做。有一天,孩子回家告诉我,今天老师
给他调了座位,跟另一个同学坐在一起。这位同学上课总是讲话,
没人愿意跟他坐。老师问他觉得那个同学怎么样,他说还可以,这
样就调了座位。说实在的,这位同学非常聪明,因为父母离异,他
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缺乏自制。因他聪明,一听就懂,所以精力多
。我也很同情这个孩子,但心里还是咯噔一下,不过马上沉静下来
,告诉孩子:“他很聪明,也很热心、善良,只是习惯不好。我们
用好的行为来影响他,不要受不好的影响。妈妈相信你是个懂事的
孩子,能管住自己。”孩子说:“我知道了,妈妈,我会这样去做
的。”平时我总是鼓励他:“不能丢圣人的脸,不能让别人因为我
们而对圣教起疑心,让这么好的宝藏被我们玷污。这样既不孝顺,
更对不起把这些教诲传给我们的老师。想想你多幸运,妈妈迷了那
么多年,走了那么多弯路,我们一定要以自己的行为把圣教、把孝
的文化证明给人看。”每当这时孩子总是若有所思,深深点头。
上课时,这位同学跟他讲话,他要么不理,要么轻轻摆手示意
别讲,待下课时再交代这位同学上课别跟自己讲话,而且从来不生
这位同学的气。不但如此,还从这位同学身上发现了许多优点。虽
然儿子数学呈进步趋势,但仍是他的弱项,面对难些的题找不到思
路。这位同学由于聪明所以有思路,但由于缺乏耐心总是做不下去
。儿子按他的思路就做出来了,所以受益很多。另外儿子还常感叹
这位同学的文科也好,尤其大家都头痛的政治,他不怎么听,到考
试前翻翻书,分数还相当不错。所以学习上儿子常与他交流,并时
常对他说:“我不如你,你要认真了,该多出色啊!”学会了“道
人善,即是善”。
正如他在文章中写的:敬老师是“孝”,友爱同学是“孝”。
他对老师非常恭敬,上课也认真听讲。回到家总给我讲,老师那么
辛苦,那么认真地教导,不能不好好地学。常常发现,因为家长对
老师的成见,而形成了孩子一出现问题不是找自己的错,而是找一
大堆老师、同学的过错,为自己找借口,这样便很难学好。因为孩
子一上学的时候,我就观察到目前社会上老师的变动很频繁,于是
一再告诫孩子,无论哪位老师教,他们的心跟父母一样,都希望咱
们学好。但每位老师的习惯不一样,教法也不见得一样。要能适应
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按老师讲的去学肯定能学好。而不是说我
习惯这样了,老师那样教不行,去找别人毛病,肯定自己吃亏。所
以虽然老师经常变动,每次班上都有一些同学成绩上下起落,而他
一直比较平稳。
初二年级的时候,原来的英语老师走了,换了一位外地来的老
师,就又提醒他要去适应。可他回来常提起同学对老师有意见,我
就再次告诉他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是学生,是去学知识的,人无
完人,不尊敬老师而专盯人家的缺点,受影响的是自己。他默然。
但常见他一回家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英语语法》搬出来
看。英语语法很让人头痛,他好像也不怕,每天回来都翻,第二学
期更是这样。有一天他跟我讲:“有意见的同学越来越多,同学都
觉得没学到什么,班主任让我给英语老师讲一下(他是英语课代表
)。”他还说:“我们同学常常看到其他班级上完英语课时,黑板
上写很多,下课与其他班同学交流,发现他们老师教很多,而我们
上课只把生词照着讲讲,其它讲得很少,而是让我们自己去读、去
看,同学们发现常有讲错的。”这时我才想起他这段时间的表现。
就说:“如果这样,就要慎重,单为自己就不必说了;但为了全班
同学,不能不说,可一定要‘怡吾色,柔吾声’,很恭敬给老师说
班上同学很爱学,想多学点,请求老师能多讲点。”然后告诉他做
好思想准备,“老师真爱你们,他会很高兴的,否则要准备好忍受
责难。”孩子仍没敢说。
几天后班主任又催他,因为已到初二下学期,再过一年要中考
,家长意见也大了。他就用英语写了一封信,让两位到老师办公室
去的同学悄悄带去,在老师不在意的时候放在了办公桌上。当老师
发现后打开一看,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喊道:“谁写的,打乱了我
的教学计划。”老师气得跑到教室发脾气,说:“书上的还没会,
哪个考满分了,还要求多讲,能吸收吗?”还找写信的同学。儿子
就到老师办公室,说是自己写的。
老师把他批评一顿,说:“每次听写都有错,考试都有错,再
讲多了能理解吗?”孩子不好说什么,内心肯定很生气,那段时间
情绪不太稳。我常安慰他说:“你尽力就行了,老师说的也对。你
不是已经有思想准备了吗?”我还以为事情已过。谁知,一天他晚
自习回家,一进门就趴在我身上哭。长这么大第一次见他这么伤心
,我的心都快被他哭出来了。
等他情绪稳定些,就告诉我:“英语老师说班上越来越乱,女
生也不听话了。并在班上告诉班主任,都是那封信惹的。而我这次
也没考好。英语老师在班上总提起那句话:‘书上还没学会,学会
了怎么会错?’”我就安慰他说:“这样不是更能激励我们把学过
的学扎实,不被找毛病怎么进步呢?要不你怎么会去翻语法书。这
一块都不太喜欢,你反而进了一步,真应该感恩老师才是,只要会
学都是进步的动力。况且不是已做好忍受责难的准备吗?”这样一
说。他平静点了。不过我还是决定到学校走一趟,看看到底什么情
先找了班主任。一见班主任,老师即说:“他这段时间怎么回
事,从没像这次考得不好,历史才57分。”我一听便知道他伤心的
原因,自从上初中,他越来越在意分数,而历史是他较喜爱的科目
。老师告诉我已让他写检查。我说:“谢谢老师,是要对他严要求
,我会督促他的。”然后就问,“是不是孩子惹英语老师不高兴?
”班主任说:“没什么,还好。”这样辞别班主任老师,再去见英
语老师。因为曾在一起聊过互相认识。她让我坐下后就没讲话,我
就直接说:“老师,很对不起,我是来道歉的,孩子让您操心了。
”这样一说,老师开口了:“现在学生真难教,课前也常提醒自己
上课忍住,别发火。可是一到课堂上看着学生,气就不打一处来。
也有讲错的时候,有的同学就在“文曲星”上一个个查。你儿子还
好,都是两边同学闹的。”于是劝我给孩子调个座位。我想:是啊
,做老师也真难,家长面对一个孩子都不知如何下手,老师要管全
班那么多的同学,又谈何容易!
老师也知道自己爱发脾气,整天瞪个眼也难受,她也想改,只
是习气形成了,真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刮磨。作为学生,则一定要忍
受,要从内心里尊敬老师。老师发脾气也肯定是我们的学习态度不
好,如果真好学,老师也不想发脾气。后来我告诉老师:“都是孩
子,而儿子的同桌只是没人管,他真的不坏,不想伤害他,他已经
很可怜了,总得有人跟他坐,我会多提醒儿子的。谢谢您老师,谢
谢您对他的关心,并谢谢您的批评指导,挫了他的锐气,他在家还
跟我瞪眼呢。”老师笑了。我想老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全班,又是在
这么重要的时候,于是告诉老师:“我会让孩子给您认错的。”老
师把我送到楼梯口。
这样知道了孩子伤心的原因:都没考好,历史不过关,另外就
是与英语老师之间的误会。待儿子回来,就告诉他:“想想自己嗔
恚心多强,就是老师批评了你,也不该放在心里。你着实在自己成
长的历史上记了一笔‘我气(57)’。”然后告诉他我去了学校。
他不好意思地说:“我一定改。”我就要求他给英语老师认错,为
了自己的以后,也为了全班同学:“毕竟老师心情好才能好好教你
们。而且从这件事中,你也学到很多。
另外,不管什么事,让老师那么生气,那么难过也是自己的错
。”他说:“知道了妈妈,我会改的。”后来他给英语老师道了歉
,老师还又给我回了电话,我就又感谢她对孩子的教导,这样双方
的结都解了。经历了这一次,孩子也成长了,认识到瞪眼发脾气确
实不好,爱瞪眼的毛病去掉了很多。
初中的三年除下《弟子规》的学习不断进步外,课业上也更努
力,连走路、跑步都在背书、背单词。上课有时困意来了,就用圆
规刺腿部或手臂,保持清醒,能专心听讲;而且早晚读诵经典及做
家务一直坚持,中考也没停止过。因为他自己从《弟子规》学习中
明显感到了好处:记忆力强了,英语单词也好记了,其他同学都头
痛的古文他则由于经典的背诵变得很轻松,数学成绩明显提高并且
初中的这一阶段是让家长、老师比较头痛的,一些对孩子持“
随他长”观念的家长也寻求怎么教了。这段时间,孩子最易有情绪
的波动,对师长的反叛,也就是逆反,还有代沟的出现。我们则因
为学“孝“、教”孝“、做《弟子规》而顺利走过,这段时间还是
他进步明显也最多的时间。释净空老教授讲的:从小教“孝”、学
“孝”,从《弟子规》做起,就没有代沟。我们证明了。
深入《弟子规》
<span STYLE="CoLor: #05年4月,一位长者送一套蔡礼旭老师的《弟子规》细讲四
十盘的《幸福人生》,如获至宝。这才明白:《弟子规》还有那么
多深奥的道理,自己所以进步慢,还是没抓到根本上。
以往总是停在字面上,其实连字面都没懂。蔡老师讲:教育要
以身作则,父母一定先做到。我发现,自己好的地方孩子也好点,
毛病重的地方孩子也难改。这次便痛下决心,对自己要狠。一句句
地重新开始。就如前两句,那么普通,那么平实,但真正做到很不
那是有一次,喊孩子两三声都没回应。走过去一看,他正在做
习题,便问他是否听到喊声。他点头。我有点生气:起码先答应一
声啊!这时我突然想起了蔡老师的话:“《弟子规》的前两句是培
养敬意的。”噢,一下子如梦初醒,还是老师体会得深刻啊!如果
孩子真有敬意,真从内心爱父母,他时刻会怕伤了父母的心,哪会
喊几声不应呢?
反过来看自己:认为养老人是应该的,在事上对他们关心照顾
,可内心深处的敬意总是找不到,不知道怎样才是恭敬。另外一开
始就带着厚重的知见,想着圣人一开头怎么不用优美一点的词句,
这么通俗、平实,谁都讲得出,一直没太放心上。可叹的,正是这
种自以为是,只重华丽,不重内涵让自己吃了大亏。这时再来读,
便一扫过去的想法,感觉越来越亲切:只有这样讲、这样说才能表
达出真实的意趣啊。
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真孝还没做到,而真正的孝就在这两句培
养,这是一个做弟子的应有的态度。自己真的很笨,很懊悔,如果
从恭敬心开始会进步得更快。从此以后在长辈面前一呼即应,有命
即行,语言柔和,面带微笑。吃饭先让长辈,经常做点老人喜欢吃
的,并注意他们身体的调养,有时专门给老人买点可口的。老人家
说给孩子吃吧,我总说:“他年龄小,牙齿好,消化强,吃什么都
行。”老人家就很高兴。经常陪他们走一走,聊一聊,听他们“唠
叨”,慢慢的恭敬的感觉就找到一点儿了。
老人知道我们学“孝”,学《弟子规》也非常高兴。有一次回
老家,带了几本《弟子规》,父亲一看,说这可是好书,他也会背
一些。父亲背了《朱子治家格言》《千字文》《百家姓》。我很惊
讶,让老父背着,我记下了《朱子治家格言》,可内心却有说不出
我问父亲:“原来您会背这么多啊!您怎么不教我们呢?”我
长了快四十岁,第一次听到老人家背。内心是欣喜,是失落;是惋
惜,还是埋怨,说不出来。去追究谁呢?便更下决心,一定要学好
,做好,教好。
看到孩子爱瞪眼,我便“怡吾色,柔吾声”,先学微笑,不管开口
、闭口总是笑着。非常管用,孩子一呼也跑得快了,还会像蔡老师
示范的那样,恭恭敬敬地问:“妈妈,有什么事吗?”责时,也能
顺承点了。我要求他无论在哪儿都要面带微笑,常常上学、放学提
醒他。他开始不好意思,我只好抓他痒,他渐渐也能养成习惯了,
目光也变得柔和灿烂了。
有一次,只记得当时批评他想的不对,谁知他辩解了一大堆。
这时我突然忆起小时候妈妈不让我说话的事,现在一下明白了:只
有少说,才能多听,多思考,多观察;否则,只养成了会说,只图
一时嘴上的痛快,而说出来的都是无用之辞。这时,便严肃地告诉
他:“不要再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以后父
母、师长无论说什么都不能辩解,不能还口,不能讲自己理由,你
还不太有辨别的能力,善恶、利害还分不清。平时与人相处也要少
说话,《弟子规》里‘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一定
要做到,遇事多听、多观察。”孩子以后就不再争辩了。但是,真
有不清楚,不明白的他会与我讨论。
初中毕业的假期里,开始带着孩子看《幸福人生》,后来让他
自己看,每天四盘,并要求他详细做笔记。告诉他,记下来的我也
能常翻翻看看。这样他学得就更认真,每天听着、做着,常能自己
反省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教,须敬听”能做到了,“父
母责,须顺承”还差点;有点“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的样子了,说话时也注意“信为先”、“道人善”,能“凡取与
,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
已”。练习“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开始“闻誉恐
,闻过欣”,谦下恭敬的样子有一点点了。家务也越做越好,并能
捡起地上垃圾,把路面上蚯蚓挑到路两边的土里去。并在听完后决
定了以后的学习方向:学圣贤,做圣贤,选文科。
就在看完《幸福人生》的第二天,他到书店去买高中用书,带
了100元。那是一个中午,路上人不多,就在离书店很近的地方,
突然他的车被人从后面撞倒,因为没防备,一下子连人带车倒在了
路边的灌木里。等回过神来,看到面前站着一个粗蛮的汉子,向他
叫着:“怎么不长眼睛,把我的车撞坏了。赔钱!赔我10元钱。”
孩子一下子感到遇上了冤家,诈骗钱的,就赶快恭恭敬敬地说:“
对不起,真的对不起。”不过心里想着:不能给他,这样他会再骗
更多的人。持续了很长时间,这个人一会儿说要告派出所,一会儿
说要到法院,儿子都现出一副很怕的样子,一味地说:“对不起,
我没看见,不知道,请原谅。”被逼得没办法,想把钱给他,又怕
100元被他全拿走。后来那人看诈不到什么,就只好悻悻然走了。
走时还狠狠地说:“你以后小心点!”儿子赶快说:“谢谢,谢谢
!”待那人走远后,孩子才去买书。回家后一进门就告诉我:“妈
妈,刚学完《幸福人生》,今天就有了一场考试。”这时我才注意
到他身上脏了,手及手臂都划出了血道,不太深,就用清水清洗了
一下。他说:“我当时只想着蔡老师讲的,要一味地恭敬、谦虚。
而且想着这是父母辛苦的钱,不能给他骗去。”我拍拍儿子的肩膀
,用赞赏的眼光看着他:好样的,你通过了考试。
对于学“孝”、做《弟子规》,孩子切身的体验越来越深。怕
他高中压力大,我给他讲,把早晚的读诵减一点吧。他反而说:能
少做几道题,这个可不能减,不学圣人的教诲,学习怎么会上得这
么快!他终于悟到我常常给他讲的话:“坚持下去,以后你肯定会
知道好处的。”不但如此,他早晚读诵的时间反而自己加长了,而
且更认真、更恭敬,不像原来有时像应付一样。晚上只睡四五个小
时,十点左右睡觉,三点左右起床。精力很好,上课从来不困。到
了高三时,中午才休息十到十五分钟。
一年级的时候在快班,同学都知道学习,班上环境很好。一年
级的第二学期要分科了,分科时就报了文科。因为没有分快、慢班
,所以班上学习环境比较差。虽然他自己已经有思想准备“见人善
,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但有时回到家还是生气。看他
这样,我就告诉他:“你学了《弟子规》知道规矩,大家都没学,
不知道,一定用好的行为去影响、感化其他同学,而不是被人拉跑
。到你真的不再感到被影响时,就会升起感恩的心。你的不足都被
这些同学磨掉了,这时你会真的感恩。而真正感恩的心会很柔软,
不会有气。要真正地去做,圣贤的教育都是要求自己。”
几乎天天勉励、督促他,仔细观察、提醒他。以后牢骚越来越
少,代之以王同学很善良,张同学很谦虚,李同学很热心……还常
常感叹:“很多同学都很聪明,稍一用功,成绩就很好。他们如果
学了《弟子规》,不知道该怎样好呢!幸亏我接触了,要不然不只
会多么差呢。”
也渐渐体会到了“事勿忙,忙多错”。他说:“有时不光在做
事上,作业、考试也是这样。心一急,想到要快点做,就会错的多
;静下心,反而容易了。”他还有个感慨:有时候拿到试卷很简单
,就高兴起来,结果考得反而差;对于一些难的题,有畏惧害怕的
心,也更难有思路。如果见到容易的不起轻忽的念头,难题不畏惧
,都去认真地一步一步地做,结果都挺好。这就是《弟子规》上的
“勿畏难,勿轻略”。他对《弟子规》的体会深广些了。
高二的家长会上,让我介绍教子经验。当时,还有一位从南京
来的专门讲学习方法的教授,从国内谈到国外,讲得非常丰富。他
讲完我就介绍,告诉家长,刚才这位教授讲的方法很多,都很好。
可是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想一想,这么好的方法能不能让我们
的孩子接受,怎么样让孩子接受,他们听不听我们的话。如果不听
,再好的方法,对他们来说也没有用。我今天介绍的就是根本——
教“孝”。有了“孝”,能尊敬老师,孩子就肯接受,肯听。哪怕
没什么方法教他,也会从孝心、敬意中生出方法。然后就讲带孩子
学《弟子规》的经过。
后来,陈校长告诉家长,在会考前的一次学习方法介绍上,陈
校长看了儿子的发言稿,全篇竟找不到一个学习方法,但越看越感
动。讲的是对父母的孝心,对老师的尊敬。校长说:“发言稿最后
写道:‘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不同,但是以感恩的心对父母,
感恩的心对老师,感恩的心去学习,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这篇文章
不长,校长大部分都复述出来了,我当时也被感动了。他还给大家
讲了个故事,内容是一个大公司招聘高级职员时,要求应聘者回去
为母亲洗脚。这位校长接着说,凭他这第一线老师的教学经验,单
单学习方法起不了多大作用。而德行好的同学,学习都不会差。高
中三年儿子的孝行更扎实点了,学习也一直冲在前面,最后的高考
成绩让老师、学校都比较满意。
高中期间,与老师、同学都处得很好,任何同学与他探讨学习
的问题,他都认真地讲解,连其他班的同学都愿意去问他学习上的
问题。同学还喜欢跟他讲心里话。他给大家讲自己学“孝”、做《
弟子规》的体会。告诉大家:多一份孝心便多一份成绩。在高考后
的同学聚会上,他说:“这两年多的相聚,在同学身上,我学到了
很多。每位同学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许多方面都比我强。”勉励大
家:不管走到哪里,不要忘了自己的父母,不要忘了行孝。所以在
“十一”长假时,班里的同学几乎都回家与父母团聚。有的同学电
话里告诉他,离开家了,才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是啊,人人都想做个好人,都想做好父母,都想做好儿女。只
是从小没人告诉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做。
过去读很多文章,文章中的主人,在将要离开世间时总会哀叹
:自己这一生对不起父母,没尽到孝心,并深深懊悔。当时很不明
白。学“孝”、教“孝”后才知道,“孝”是扎根的教育,“孝”
随顺人的天然本性。一个人只有从小扎下这个根,才与其天性相合
,一生才会踏实,才会幸福美满。
《弟子规》告诉我们一个人最应该做的以及怎样做,开章即明
学习顺序:“首孝悌,次谨信……。”一个人一生中,父母的恩德
是最大的。从怀孕时的忍耐、等待,到分娩时的阵痛,以及出生后
的养育,用尽了心血,孩子的一点一滴都牵动着父母的心。
因此一个人只有孝其亲,才会爱他人。爱他人而不孝其亲,绝
对是别有用意。而真孝的人不会让父母担心,会尊敬师长,友爱兄
弟、同学、朋友,做事会谨慎、讲信用,爱一切人。
在“孝”篇中,又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
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两句为开始,使“弟子”首先具
备良好的学习态度——恭敬之心。有了恭敬之心,后边的学习才有
下手处。这两句话进一步的理解就是:你心中有话先别说,有解先
别辩,因为确实还不具备说与辩的能力——还没有真做。这时说得
再多是空说,辩得再多是狡辩,毛泽东主席曾说的“实践出真知”
、“不吃梨子不知梨子的味道”是真理。确实有聪明人,说“我一
看就知道它的味”,仍不过是猜想而已。真正具备了说与辩的能力
,有机会,仍是“孝”篇中下文里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
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也说明只有在父母
无论有多大的过错,子女仍然能够怡色柔声切切劝谏,不怪、不怨
、不恨父母时,才算真正具备了说与辩的能力。
所以《弟子规》的学习从不让“弟子”说话开始,以开头两句
反复训练,孩子越小越好,就告诉他“一呼即应,一命即行”。
更重要的是,教的人在长辈面前也必须这样。因为孩子很会模
仿,单说不做,效果不好。家长一定不要听着一个孩子讲那么多,
那么会说是“真可爱”,才真是害了他。让他多背经典,多读经典
,把他最好的记忆利用起来,这都是一生中可以受用的生活、做人
的准则。孩子只有在不急于表达时才会认真地去听,去观察,否则
他就忙着说话。家长在孩子面前也要做到“话说多,不如少;惟其
是,勿佞巧”,“勿使一言空发”。我们的言行、举动,孩子都看
在眼里,印在心里,模仿在行为上。我们也只有在少说、不说时才
能静下心来,反思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而有的放矢。
《弟子规》中的隐恶扬善
在教孩子时,用的方法最多的,是《弟子规》中的“道人善,
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效果非常好。就孩子本身来说,他哪个地方有缺点,有毛病先不说
,而是找他好的方面,也就是找他身上的闪光点来鼓励他。比如说
他起床动作比较慢,我们可以说:“你起得挺早,动作再快点就更
好了。”这样孩子很自然地就加快了速度。第二天可以再告诉孩子
:“我觉得你确实快多了。”孩子就会更努力。
学习方面也是这样,想让孩子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就告诉孩
子:“你现在写作业好像又快又好了。”并时常这样提醒、鼓励,
孩子以后会真的这样勉励自己。用在家庭,想让丈夫改习气,也不
时地夸他好的一面:善良,宽容。然后告诉他:“与人接触时能少
说点话就更好了,祸从口出。”他就很高兴地注意改正。如果直接
说“你话太多了”,这是“扬人恶”,尤其成人,肯定不高兴。
生活中亦如此,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也是隐恶扬善;不看电
视,不看报纸,是“隐恶”;而让他学圣教,则是“扬善”。不接
触不好的人群,多让他看、听德行故事也是隐恶扬善。这样在孩子
身心中建立了真正的尺度,行有时日,再遇到不好的也不被污染了
。怕的是根本没有标准,没有尺度,遇到这些到处是不善的东西,
那天天学的是恶,想的是恶,行的是恶,身心中所建立的便是邪的
尺度,哪能不邪呢!
记得有一所中学,前几年,每年毕业生都会在快要毕业的时候
给学校造成很多混乱:砸窗玻璃,损坏走廊照明工具,破坏水龙头
等等。经了解,原来是当学校偶尔出现这种情况时,校长及老师为
了防止更多的过激行为,不停地在学生大会或班级上警告同学不要
像上届毕业生那样破坏学校用具,不尊重老师,还说出了许多上届
毕业生的不良行为,以防万一。结果情况反而愈演愈烈,事与愿违
后来有位老师给学校建议:在学生的会议上,在班级里一定要
多宣扬过去毕业生好的一面来引导,不讲不好的,比如尊敬老师、
爱护公物、感恩学校、学习努力。并告诉同学,相信这届毕业生肯
定会做得更好,给后边的毕业生做好榜样。对个别不好的学生则背
后教育,不在其他同学面前,尤其不要在全校学生大会上批评。否
则他会破罐破摔,“扬人恶,即是恶”,导致“疾之甚,祸且作”
。这样做之后,效果真的很好,以后很少发生上述事件,而且毕业
生也很知道感恩老师、感恩学校了。
确实是这样,“隐恶”他们不见恶,才不思恶。而且许多人根本想
不到做什么事情,时常听的是恶声、见的是恶行,他好奇心来了,
觉得好玩,就去模仿着做。如果宣扬好的,把应该怎样做摆在他面
前,肯定也去模仿,也能做得很好,因为每个人都想成为好人,成
为受他人尊敬的人。
与孩子一起成长
找到教子的根本,也化开了一直以来对人生的迷茫。生活有了
目标,有了方向。不断地在生活中带着孩子去做,一些问题也能看
到症结了,脾气好点了,孩子改得也快点,一切变得顺畅点了,这
时觉悟到自己还不太像个母亲,没有母亲的样子。于是开始注意自
己的形象:衣着整洁大方,容颜慈爱端庄,语言柔和,也学着缝缝
补补。这样孩子回到家里会感觉到心的温暖与安定,也更努力地去
改正自己。
就在儿子上初二的时候,我越来越体会到人生时间有限,学要
趁早,自己全身的毛病进步太慢,而且工作、家庭、孩子难以一一
周全。儿子再有一年多就上高中了,如果高中能在身边读倒很好,
熏习时间长,根能扎得稳些;如果到外地,“本”不坚固,就易夭
折。这时就有了不工作的想法。恰恰就在年底,单位有一批买断,
与丈夫说出了自己的心思,他很支持,这样2004年开始就不工作了
,全力照顾家庭、孩子,自己再努力赶上。
如果说我有什么优点,就是还有点自知,知道自己差:能力差
,精力差。所以不管做什么事,就先以眼下的本分,先从身边最该
做的做起。之外有能力就做,没能力先放下。从小我就这样,如果
眼下最该做的没能及时做好,便会深深地自责与内疚。
回家之后,一下子轻松多了,觉得真正的生活开始了,后悔没
早点想到。生活环境单纯了,心里明亮了许多,对他们父子俩也更
能和颜悦色了。因为过去大家都是匆匆忙忙,各有自己的一份工作
,还要照顾家庭、孩子,都非常地疲惫。说话交代事情就像吵架一
样,看到听到不如意的互相指责、抱怨,很难有好脸色、好脾气。
女性也认为自己也有工作,为什么还要多管孩子、多做家务,所以
互相推诿。一家人整天像冤家,形成恶性循环。自己这时候能平静
了,心情好了,还很感念丈夫在外奔波的辛劳,他是全家生活的依
靠,便把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好。他则感恩我照顾家庭、教导孩子的
辛苦,工作便更有力量。一家人越来越和谐。
心静下来,又发现了很多过去意识不到的毛病,如吃饭狼吞虎
咽,说话急切快速,行走慌慌张张,做事心急如焚,一切都好像在
赶着,对照着《弟子规》一一去改正。因为让孩子做,自己必须有
良好的身教,否则会形成反面的影响,孩子对自己也不服。记得有
一次批评他还瞪眼生气时,他回嘴说:“你还没改呢!”我一时语
塞。是啊,自己不也是在瞪眼生气吗?我赶快拉着孩子的手说:“
唉,也正因为妈妈知道越大越难改,才对你要求严格。你还小,习
气轻,妈妈费了那么大劲还是没你改得快。你改再快点儿,做妈妈
的榜样。”孩子就真的很努力。到了高中,许多方面确实都成了我
的榜样。平时丈夫不在家,孩子常给他打电话,让他注意身体,早
睡早起。有时也让孩子准备一些题目,等爸爸回家时请教。这样孩
子渐渐也知道了怎样去关怀他人,怎样让家庭和睦;丈夫也感到了
家里对他的依赖与牵挂,常会关心、过问家里的事了,如果有空还
买买菜、做做饭,还常给孩子讲一些德行故事。孩子只要与他爸爸
一起吃饭,连上高中那么紧张,每次也总要坚持帮爸爸盛饭,并恭
恭敬敬地双手递上。他爸爸从孩子的表现中也真切体会到了圣教的
威力,因为周围的亲朋正为孩子叹气、奔波、找门路的时候,自己
则享受着孩子的孝顺。
心静下来,眼界也宽了,发现许多过去的怨结都是自己的不对
,是自己没有尽到真正的孝心。《弟子规》中做到一两项也只是表
面文章,没做到“怡吾色,柔吾声”、“言语忍,忿自泯”,没做
到“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没做到“道人善,即是
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没做到的太多了。发现自己这么多毛病,知道习气难改,才对他
人多了一份宽容的心、理解的心,少了一份求全责备的心。
也很感谢儿子,因为要教他,才想到教育,才找到了根本。让
孩子做,自己必须先做,必须以身作则。所以自己学“孝”、教“
孝”,孩子学“孝”;自己进步了,孩子进步了。而孩子的习气比
大人轻,他进步快,又促进我的进步。孩子长大了,自己才真正长
大。这时才找到了“人”的感觉。所以教孩子学“孝”,做《弟子
规》,与孩子一起成长。
遇到圣教很不容易,尤其习惯已养成。开始真的是全身毛病,
无从下手,一定要有坚持忍耐之心,一定要克服自己,要静下心来
,一点一点从头做起。只要自己能坚持,带着孩子做,就有希望。
每天坚持不懈,一段时间后,会陡然发现:确实不一样了,自己进
步了,孩子也进步了。
把孩子带到世间,一定要尽到责任。孩子一生的幸福把握在父
母手里。无论别人说什么,无论什么磨难都要忍受,为了孩子一生
,也为了自己以后不后悔,一定要坚持。
孩子一直都是自己带。当时他奶奶以及姨妈也都说把他带回老
家养,没有同意。不是不放心,因为我看到那些不是父母带大的孩
子性格的偏离,另外孩子与父母之间天然的亲情对孩子的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子心得怎么写小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