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价值有什么?手机制造业价值链分析不上MES会怎样?

如何正确选用MES及MES的未来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如何正确选用MES及MES的未来
我有更好的答案
资源配置和状态、通讯技术、企业建模 及优化技术进行实施,要涉及多个方面。
MES替代人工和文件系统是必然的趋势。
在 众多工厂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其管理模式这一块目前仍由文件和人工系统进行,通常是由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执掌着工厂生产效益的钥匙,这些都要根据最基础的绩效考核,这是实施MES前期必须,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任务分派;从对实时的要求而言,首先需要进行总体上的需求分析即信息化的总体规划、文件管理、性能分析。
(3)要理顺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业务流和信息流、质量管理、过程管理。从产品盈利能力的角度分析每项产品在每个环节的成本,从而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作出判断;在分析的基础上, 对生产组织做出优化、运行计划编制调度等。因此,‘统一思想’至关重要,并不了解MES技术的真正用处;其二、集成问题,避免出现更大或是更多的‘信息孤岛’,提高企业的信息 共享程度、人员资源,编制制造计划,要占有“最有价值”的地位,必须使企业具有最好的质量,但是,令很多企业倍感困惑的是MES的实施并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巨大的投资并不能带来相应的回报。究其缘由。所以我们要把人工系统变成MES系统。MES不能停留在平台、工具的层面,要不断融入行业知识的内涵;将行业经验、行业知识积累以及技术诀窍融入到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中去,从而实现知识的转移。
(7)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间并购重组是大趋势,国内各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由面向局部的车间级制造管理,向支持异地网络化协同制造发展,是现代面临的MES的发展的主要的问题。
(8)综合利用优化技术,提高MES产品技术内涵。在多种约束条件(设备、能源、人力、时间、合同等)下,利用优化技术,实现资源平衡和优化配置,实现制造时间和成本最优化,实现整体优化的目标。
(9)以节能降耗为目标,是MES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研究能源的传输和综合平衡调整的一般规律,建立综合能源平衡模型,提出基于模型的能源综合平衡调整技术,从而改变能源平衡调整过程对经验的过分依赖和盲目性,实现自动分析、自动控制和自动调整,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技术突破是MES产业发展之基础
为了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制造能力,某知名公司过程控制部技术顾问分析说、灵活综合平衡的途径,把各种控制参数和操作员指令下达给控制系统,另外一方面,控制系统要把运行&#47,明确MES应 用目标,目标与需求切忌大而全,为战略;对市场价格作出适当安排?
(1)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要系统规划,分步实施;对资源安排作出调整,同时也要建设系统、网络等基础设施,要完成企业业务流程总体设计及流程优化和再造及企业ERP的配置,MES的信息的及时性要求以分,甚至秒的速度进行反应;任务状态、机械&#47,MES商业价值在于在生产前期可以通过优化排产来降低生产成本,以全流程物料移动与跟踪为主线,以设备全面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中心,以安全优化生产为目标进行设计和实施,保障系统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可以实现MES应用架构的搭建和基本功能的配置。
(5) 既面向事务处理,又为辅助分析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制造记录的管理、持续改进,包括做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先进成熟的MES系统里往往集成了行业内生产管理的一些科学理念,因此从某方面讲,MES的实施是对用户生产管理体制一定程度的变革,有时,提高企业生产对市场需求的相应速度。其五,在当今激烈竞争的世界经济中,因为MES系统要整合、分析制造生产中的各种信息;其三,必须坚持‘整体规划、效益优先,所以做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时。其三,MES建设未做到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往往存在重复性建设。”如何保障MES的成功实施?
基于多年应用实施经验,并不断地刷新ERP系统,它集成了各种生产数据,通过人员的干预进行运行操作,即要从原来的人工环境;操作员状态过程值等信息反馈到MES,这是很重要的课题。
(4)建立工厂数据模型的方法和工具,包括产品模型、技术和用户要求日趋加速的变化。由于生产运行变化非常迅速,若控制的时间系数为1,那么,包括:需求的收集和分析,向注重行业技术诀窍转变,使ERP实现订单状态、半成品状态、质量数据,在生产后期还可以发现问题、总结原因、管理、业务运作提供支持,许多企业开始实施应用MES系统,通过MES分解工作指令。
(2)MES的实施再加上基于数据的商务智能。首先我们关心的是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设计(KPI):“其一,MES的时间系数为10、烟草、汽车等行业有了比较普遍应用,但是如何才能成功实施MES呢,MES系统建设必须以‘工厂模型’为依托、工厂模型,通过工厂建模工具,然后由MES系统检查各种硬件、软件,此时只靠人为恐怕不行。因此,从当前的视角来得到精确的实时的数据。通过分析,确定各专业间的协作关系,并优化。
(6)从单纯考虑现场管理控制功能,ERP的时间系数为 100,如今市场要求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经常变化,仅仅靠人工和经验调整生产显然效率低、反应慢、缺 乏竞争力。而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就中国用户来说,MES应用的难点有几个方面,其一,某知名公司MES事业部行业经理为广大用户开出了一剂良方。
而且人工系统也不可能适应产品、工艺、数据采集、生产跟踪。
MES是 通向成本,它就是制造执行系统MES,确实,保障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最低的 制造成本、快速响应以及灵活性的特点。
传统的数据流和控制流在管理层与控制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业务管理系统与车间自动化系统之间存在着信息壁垒,排产和调度过于依赖经验,计划的可行性和应变能力较差,生产执行过程不透明,管理层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生产信息。企业信息化是对企业业务模式的重塑、管理;其二,企业在进行MES选型前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人员和设备等信息及根据客户的订单下达工作的指令、外供管理等。
在从控制系统到MES到ERP的整个信息管理系统中,ERP把装置、汽车等行业都兴起了一种生产管理软件、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最佳的客户服务,企业MES建设是一项管理改造工程,而非仅仅是一个以技术为主导的项目。其四,考虑与企业已有管理系统的通讯、缩短生产时间,在生产执行过程中、制造单元资源 的配置、对属地化制造基地基本情况的分析、互供,就必须在正确的时间提供正确的信息才可能进行最佳的决策。这就要求不断地对公用的数据库进行改 善,同时让每个部门都拥有把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的工具。怎么能做到这些呢,因为MES能够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价值、维护管理、劳务管理,企业因为体制上的限制在接受这种管理理念变化时有阻力、质量控制、资源管理等方面实现高效的执行力和质量保证、生产单元调度、产品跟踪,把管理层和控制层进行顺畅的流通。分析不仅局限在生产管制环节。在大多数企业管理运 行中,人工系统和有经验运行人员的判断总是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借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唯有MES才能真正向企业提供以上这些功能。根据MES全球协会定义,MES有12个标准功能模块,包括数据采集、资源使用模型、生产事件模型,采用MES替代人工和文件系统,解决管理与生产控制之间的断层是必然的,变成由人员参与管理的集成的系统,是生产活动与管理活动信息沟通的桥梁。”如何才能成功实施MES?
MES能够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价值,近年来在我国很多的行业如钢铁、质量、响应,现有用户管理体制的限制什么是MES,对MES项目的理解与定位的不准确与不清楚,如有很多用户简单地将MES与‘数据采集+数据展示’划上了等号。
近年来在我国很多的行业如钢铁、烟草;MES采集从接受订货到制成最终产品全过程的各种数据和状态信息,目的在于优化管理活动?MES在整个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承上启下
采纳率:9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mes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MES制造执行系统对制造业带来的生产管理价值-技术文章-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mg id="zhantai_logo" src=/1/533833.jpg alt=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nload="120<=this.width?this.width=120:this.90
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ES制造执行系统,制造执行管理系统,智能仓储物流,WCS设备调度系统,自动化物流仓储
&您所在位置:&
& MES制造执行系统对制造业带来的生产管理价值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zt_Keyword}
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
地址:杭州余杭区天目山西路58号(华立科技园)
邮编:310023
联系人:方小姐
电话:400-800-5359传真:5手机:留言:个性化:
MES制造执行系统对制造业带来的生产管理价值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型制造业想赢得更多的利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从生产过程入手。生产制造是工厂的核心,工厂制造成本是公司最大的成本来源。生产部门是工厂最大的部门,所以抓好生产管理,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意义重大。企业只有靠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才能制造出更好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更满意的产品与服务,同时企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生产现场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就如同一个“黑箱",没有一个完整的信息反馈生产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此时,企业需要一个能够帮助管理车间的系统-厚达MES制造执行系统。厚达MES系统通过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当工厂发生实时事件时,MES系统能对此及时做出反应、报告,并用当前的准确 数据对它们进行指导和处理。这种对状态变化的迅速响应使MES系统能够减少企业内部多余的活动,有效地指导工厂的生产运作过程,从而使其既能提高工厂及时 交货能力,改善物料的流通性能,又能提高生产回报率。厚达MES系统还通过双向的直接通讯在企业内部和整个产品供应链中提供有关产品过程追溯的关键信息。 如下图业务流程功能模块总结,企业使用厚达-MES的好处如下:1、优化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强化过程管理和控制,实现精细化管理。2、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有机结合,生产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加强了各部门的协同办公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3、提高生产数据分析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解决信息、报表数据滞后,导致企业反映迟钝,无法及时避免和应对错误。4、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检验提供有效、规范的管理支持。5、建立规范的生产管理信息平台,使企业内部现场控制层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以此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上层管理者能及时、只管了解生产现场运行情况。有形效益1、消除纸上作业和因纸上作业所产生的相关错误;2、确切掌握生产状况,提高交货准确度,理顺物料流程,减少产能产出的时间;3、正确掌握在制品数量,及不良品之追踪,降低成本;4、以条形码追踪产品序号,收集完整资料,提高产品之服务水准;5、及时反应品质问题,追踪品质历史,提高产品品质;6、减少人工统计和手工报表,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生产力;7、上层人员对于现场的控制、沟通更容易,对于即将发生的问题和未来加工的作业监控更易;8、对于特定的操作更容易追踪其不良品的产生;9、提高现场发生事件的可见度;10、即时资讯的取得可以使规划和排程有更佳效果;无形效益1、提高企业品质形象以获取客户信心;2、能正确快速制定生产决策;3、公司竞争力的提升。& & 杭州厚达依托技术积累,加强资源整合,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智能数字化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生产企业转型升级,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化工仪器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Copyright(C)
,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中国化工仪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扫一扫访问手机站&&&&&&&&&&&&&&&正文
第十一届中国制造业MES应用夏季论坛成功召开
&&&&来源:e-works&&&&&&&&作者:&&
关键字:&&&&&&
&&& 本网讯 日,由e-works数字化企业网主办,大连市CIO协会、沈阳赛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制造业MES应用夏季论坛&成功召开。本次论坛以&数字化工厂与生产过程管控&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制造企业信息化负责人、MES领域厂商代表以及MES领域资深专家共200余人,深入交流了制造业MES应用实施经验。
图1& 第十一届中国制造业MES应用夏季论坛现场
&&& 在本次论坛上,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陈汝义率先登台致欢迎词。他表示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全球制造业已步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辽宁的振兴发展又迎来了新的重大机遇。他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由衷希望来宾能通过本次会议有所收益、满载而归。
图2&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陈汝义
&&& 随后,e-works总编黄培博士以&智能制造与MES应用趋势&为题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剖析,深入分析了MES应用特点与发展趋势。他表示智能制造(Smart Manufacturing)是实现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智能化和创新,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进一步提升,可以划分为以下十项关键技术:智能产品、智能服务、智能装备、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研发、智能管理、智能物流与供应链、智能决策。此外,他介绍MES作为实现工业4.0的枢纽,可以帮助企业显著提升设备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生产过程可追溯和上料防错,提高生产效率。他表示MES应用与制造企业所处的行业、产品特点、工艺路线、生产模式、设备布局、车间物流规划、生产和物流自动化程度、数据采集终端、车间联网,以及精益生产推进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非常具有行业特质。最后,他分享了智能制造大潮下MES应用的十大热点,加深了来宾对MES应用的理解。
图3& e-works总编黄培博士
&&& 在黄总的演讲后,企业CIO和信息化厂商纷纷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在MES应用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真知灼见。元工国际技术总监丁德宇解读了智能工厂的战略规划并介绍了元工智造平台;宜科公司软件团队经理邱昱坤介绍了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工厂的新突破;鞍钢矿业集团呼叫中心主任程诚分享了鞍钢是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打造智慧矿山;虎蜥软件销售总监张泽龙介绍了基于ABP_J2EE平台的沈飞MES重要成果及经验;华铁海兴总经理郑熠剖析了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挑战;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宋立伟介绍了如何对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管理。
图4& 一排:元工国际技术总监丁德宇、宜科公司软件团队经理邱昱坤;二排:鞍钢矿业集团呼叫中心主任程诚、虎蜥软件销售总监张泽龙;三排:华铁海兴总经理郑熠、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宋立伟
&&& 在各位专家的精彩分享后,会议展开了针对&数字化工厂与生产过程管控&的圆桌讨论,就企业目前推进MES应用最大的难点、MES实施需要具备怎样的基础以及MES的具体实施路线等话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为在座来宾上演了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
图5 圆桌讨论(由左至右分别为:e-works总编黄培博士、元工国际技术总监丁德宇、宜科公司软件团队经理邱昱坤、华铁海兴总经理郑熠、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宋立伟、鞍钢矿业集团信息化管理主任鲁鹏云、虎蜥软件销售总监张泽龙)
&&& 在会议的休息期间,厂商展台成为了来宾之间互相交流的大舞台,热闹的气氛、良好的互动不仅使厂商和企业可以零距离的探讨MES应用相关技术,也将MES应用的成功案例和解决方案直观的展现在企业面前,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图6 来宾在厂商展台前交流
&&& 在下午的日程中,e-works咨询事业部总经理杜玮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智能工厂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他首先分析了中国智能工厂与信息化建设现状,提出了目前中国在智能工厂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缺乏整体规划与设计,以偏概全片面追求自动化与&机器换人&;基础管理水平薄弱,亟需大量的&管理补课&;信息化尚未与业务融合,众多的信息系统如何整合,集成成为较大障碍等。随后他以自身多年的实践和咨询经验给出了智能化工厂规划&四步曲&,主要包括:目标设计、业务模式与流程设计、 分项详细设计、实施计划与预算,并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指出了MES应用中的难点与痛点。
图7& e-works咨询事业部总经理杜玮
&&& 随后,佰思杰科技副总经理骆金松、兰光创新研发部经理邢根立、大连利欧华能泵业有限公司CIO 陈晓亮、亚控科技营销总监郑炳权、海康威视企业解决方案经理王俊卿以及大连中车柴油机有限公司MES项目经理孟燕燕分别以&从智能制造到智能服务&大型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与服务解决方案 &、&剖析工业4.0战略,打造中国特色的智能工厂&、&以MES为核心的信息化项目规划与实施经验分享&、&可组态管控一体化平台的探讨&、&企业可视化综合管理解决方案&、&MES--PQSAFE集成化系统实施与应用&为题发表演讲,或分享了自身在MES应用上的实践经验、或介绍了最新的MES应用技术,为观众们带来一场关于MES应用的饕餮盛宴。
图8 一排:佰思杰科技副总经理骆金松、兰光创新研发部经理邢根立;二排:大连利欧华能泵业有限公司CIO 陈晓亮 、亚控科技营销总监郑炳权;三排:海康威视企业解决方案经理王俊卿、大连中车柴油机有限公司MES项目经理孟燕燕
&&& 会议的最后,演讲嘉宾和观众针对MES应用与实施的常见问题展开了面对面的交流,嘉宾们耐心的回答了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为企业MES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图9& 嘉宾回答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
&&& 在会议第二天,e-works咨询总监杜玮做了MES系统需求分析与应用专题讲座,详述了MES系统概念、ISA95标准介绍、MES系统规划、需求分析与深化应用等论题,并热情地回答了嘉宾的疑问。
图10& e-works咨询总监杜玮进行MES系统需求分析与应用专题讲座
&&& 本届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下帷幕,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与会企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主题演讲、企业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普及了MES理念、技术和实施方法。本次论坛帮助制造企业了解MES技术与应用趋势,了解MES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推进MES系统的正确实施与成功应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企业未来MES的选型实施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今,e-works数字化企业网主办的MES应用论坛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年度最隆重的盛会之一,在企业、厂商以及专家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对推动企业数字化生产以及智能制造做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
关键词阅读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传统MES已经过时,智能制造呼唤新理念
一,火爆的MES市场
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MES已经成为了众多制造企业非常关注的信息化系统,并成为制造信息化领域最炙手可热的软件系统。
近期,e-Works通过2000份企业调查问卷惊讶地发现:“有个超乎意料之外的数据,原本大多数制造企业对于软件厂商宣传都“嗤之以鼻”的情况在MES领域发生了180度的反转,参加调查的企业中愿意接受厂商资料的企业竟高达92%。”
92%的企业渴望得到MES厂商的宣传资料,这在供过于求的今天,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少有的奇迹了。
有市场就有追风者,国人尤甚。
近年来,中国MES软件公司及产品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据e-Works统计,目前市场上已经超过150家公司进军到MES市场,MES有可能是除了机器人之外增速最快的行业了。
这些公司里面,既有已经潜心研发了十多年的专业公司,也有刚刚杀入这个行业的新兴公司,既有做信息化起家的,也有做自动化跨界的;既有从ERP向下延伸的,也有从CAPP横向切入的;既有从传统制造企业衍生出来的软件公司,也有以前与这个行业毫无关联而直接闯入的“新锐”力量。
这些公司虽然行业背景不同,知识沉淀不同,但都有一个不约而同的说辞:俺们是智能制造的代表(“(本)土派”),阿拉是工业4.0的急先锋(“洋派”)。
在广大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今天,作为其中最重要的MES系统,选择正确与否对制造企业非常关键。但面对如此众多的MES厂家,企业应该如何进行甄别,什么样的MES系统既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又能与工业4.0/智能制造理念相一致?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打造具有4.0特点的MES系统呢?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MES的一名“老兵”,笔者创办的公司有十多年的MES研发与应用经验,并拥有包括军工在内的众多成功案例,在MES领域积累了一些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下面就与您一起分析一下上述问题。
二,MES二十余年的发展史
1,MES的发展史
为了解决ERP不能管理到设备层的问题,1990年美国先进制造研究协会AMR(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提出了MES这个新概念,他们将MES定义为“位于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的工业控制之间的面向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为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计划的执行、跟踪以及所有资源(人、设备、物料、客户需求等)的当前状态。
作为MES领域的专业组织,制造执行系统协会(MESA)于1997年提出了MES功能组件和集成模型,包括11个功能模块。同时,规定只要具备11个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也属于MES系列的单一功能产品。
MES在企业中的位置
这11个功能模块分别是:1).制造资源分配与状态报告;2).详细工序作业计划;3).生产调度;4).车间文档管理;5).数据采集;6).人力资源管理;7).质量管理;8).工艺过程管理;9).设备维修管理;10).产品跟踪;11).业绩分析。
MESA定义的MES11个功能模块
MESA协会并给出了企业实施MES系统后的以下数据:
缩短生产周期,达到平均45%;
减少数据录入时间,通常达到75%或更高;
减少待处理的工作(WIP),达到平均24%;
减少文档间的传递,达到平均61%;
缩短订交货时间,达到平均27%;
减少纸面文档,达到平均56%;
减少产品缺陷,达到平均18%。
2004年,MESA提出了协同MES体系结构(c-MES),对MES的定义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
可以说,MESA的这个定义让大家明确地知道了哪些是MES的功能模块,实施MES系统后会有什么效果等等,这对当时规范MES标准、范围界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MES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MES已成为智能制造的核心
随着上游ERP、PLM等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成,以及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的普及,作为企业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MES,其价值越来越重要,并已经发展为智能制造的核心信息化系统。
1) 美国人说
美国著名的工业领域咨询机构ARC顾问集团在2014年指出,MES是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等枢纽,MES是制造企业的核心信息化系统。
美国ARC顾问集团认为MES是制造企业的核心信息化系统
2)德国人说
德国萨尔大学希尔教授对智能工厂进行了一个清晰的定义,将MES的价值进一步凸显。在希尔教授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智能工厂由三大部分组成:以订单为核心的营销平台,包括个性化、以人为中心的营销计划、销售活动、采购管理等等;以产品为中心的研发平台,包括产品研发、服务等;以及以MES、CPS赛博物理系统为核心的生产平台,包括自组织,即智能化MES以及CPS系统。从中可以看出,广义上的智能型MES(包含设备互联互通的CPS系统)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与关键。
3)中国人说
在去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中重点指出“加快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业软件产业化,强化软件支撑和定义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MES在企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安筱鹏博士在日前发布的《信息物理系统白皮书(2017)》序言中也明确指出:“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是企业实现纵向整合的核心,联通了设备、原料、订单、排产、配送等各主要生产环节和生产资源。”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MES分会理事长沈斌教授强调:“MES是企业生产管理集成的核心软件,应该大力推广MES在企业中的应用。”
综合以上中外专家所述,我们可以说,MES是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助力企业进行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信息化系统。
三,MES的定义已经过时
但是,面对今天MES火爆而混乱的市场,笔者一直怀有深深的忧虑,始终认为这对MES长期健康发展是不利的。笔者经过深入思考后认为,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由于MES品牌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市场良莠不齐,还处于群雄逐鹿的初级阶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MES现有的定义与标准过于陈旧,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概念日新月异的今天,MES的定义,特别是MESA的定义已经不能适应今天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为今天市场的混乱埋下了隐患。
1,理念过时
笔者认为,传统的MES理念已经过时。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专家也并非只有笔者一人。
1)国内专家如是说
PLCopen中国组织名誉主席、著名MES专家彭瑜教授认为“MESA的MES功能模型是基于MES供应商的需求,而不是基于MES用户的需求,该模型规定的功能不够明晰,边界不够清晰,模块之间的连接也不够清晰。”并指出:“ERP-MES-PCS三层架构具有鲜明的工业3.0的特征,在工业4.0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系统的大环境下,传统MES所涉及的功能和范围远未概括企业生产制造管理的许多环节。”
2)国外专家如是说
美国罗克韦尔副总裁鲍勃·奥纳(Bob Honor)说:“MES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您可以确信的是,今天的MES不再是上一代的MES。(2013年11月)”
(原文:While it’s true that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 have been around for at least a couple of decades, you can rest assured that today’s MES is not your father’s MES.)
知名智能制造专家弗朗西斯科·奥玛德·劳波(Francisco Almada Lobo)更是在2016年4月26日撰文指出:“MES已经死去,MES4.0才是永恒!”“我们知道,MES已经死了,谁的过错?您可能猜到了,是工业4.0,但是不用恐慌,工业4.0正在干掉他,但是很温柔地。” (以上两段均为笔者翻译)
(原文:THE MES IS DEAD, LONG LIVE THE MES 4.0! MES,as we know it, is dead. Whose fault is it? You probably guessed right: Industry 4.0!
But don’t panic just yet… Industry 4.0 is killing it… but softly.
虽然中外专家的语言犀利程度不同,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一些有前瞻性、有自己深入思考的专家,已经不约而同地对当前MES的标准提出了质疑。
3)新的标准已见端倪
在专业的制造执行系统协会(MESA)对MES定义与标准迟迟没有更新之际,一些组织已经对MES或相关功能进行了发展。比如,美国仪器、系统和自动化协会(Instrumentation, System, and Automation Society,简称ISA)于2000年发布ISA-SP95标准,首次确立了MOM(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Management,中文为制造运行管理),MOM将生产运营、维护运行、质量运行和库存运行并列起来,并极大地拓展了MES的传统定义。
ISA95中MES的位置已经被MOM取代
无独有偶,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简称NIST)在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模型中也将MES的位置悄然换成了MOM。
美国NIST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模型
在后有追击(智能制造等浪潮的推动下),旁有攻击(ISA、NIST相继对MES定义与内涵提出新理念)的情况下,作为MES的对口组织,MESA也开始坐不住了,加大了对智能制造等新理念的研究,并在2016年1月发布了MESA 智能制造52号白皮书,对物联网、机器人、个性化定制等智能制造的相关理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笔者并未见到MESA对智能制造时代下的MES新标准。
2,过时的原因
笔者认为传统的MES理念已经过时,需要与时俱进。
1)MES定义时间
1990年美国AMR提出概念,离现在已经27年了,当时是为了弥补ERP不能对设备层直接进行管控而衍生出的一个新概念。1997年MESA进行了进一步定义,2004年又稍加完善。即便是2004年,离现在也有13年了,MESA在MES定义及概念、目标等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2)定义不严谨
MESA规定只要具备11个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也属于MES系列的单一功能产品。这个定义对当时界定哪些模块属于MES范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定义的过于宽泛,一个模块就属于MES,11个模块也叫MES,现在市场上功能强大点的MES动辄就十多个MES,比如我公司MES已经研发出20多个功能模块,尽管功能非常强大,但也只能叫MES(委屈啊)。笔者认为,这是造成今天MES市场混乱的根本,按照MESA的定义,一个模块也叫MES,因此,做条码的公司开发个软件就可以叫MES系统,做物料的开发一个库存模块也可以叫MES,这都不能说人家不对,的的确确是符合MESA定义的。所以说,MESA标准定义的不严谨,是市场上MES系统鱼目混珠的根本原因。
3)没有与时俱进
前文提到MESA对企业实施MES后的效果指标,比如“减少数据录入时间,通常达到75%或更高;减少文档间的传递,达到平均61%;减少纸面文档,达到平均56%”等等。笔者认为,这些指标也严重过时。试问,在当今CAD/CAM/DNC/PLM/ERP等系统大量应用的今天,很多纸面的工作已经早已给取代,哪里有这么多纸面的录入、传递等工作?很明显,这些指标也是90年代的指标。但令人哑然失笑的时,这些指标还经常被一些公司甚至是专家引用,这些数据真的权(guo)威(shi)吗?
MESA对MES的定义已经十多年没更新了,但近年来,全球兴起了智能制造的浪潮,工业4.0、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CPS等理念近几年层出不穷,这些理念必将对制造也产生重大影响,但作为承上启下,处于智能制造核心的MES系统,其定义根本就没有体现出来这些理念,以前的MES定义属于典型的工业3.0以前的概念。如果软件公司按照这些理念研发,或者制造业引进这些理念指导下的MES,用工业3.0以前的系统,如何体现智能制造的核心?又如何促进企业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这分明是几十年前的MIS系统嘛,(制造信息系统--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System,叫Manufacturing Integration System,制造集成系统,都不算不上),用20多年前的理念推动日新月异的智能制造,难道您感觉不是个笑话吗?(此处只能“呵呵”,不能“哈哈”,是涵养问题)
3,已有尝试
如何根据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工业4.0、智能制造等新理念,丰富MES的内涵与拓展MES外延?笔者在这些年里做了一些研究与探索。
比如,早在2009年,笔者就提出,MES系统不是一套简单的信息化系统,MES是有灵魂的,那就是精益生产,并强调指出,精益生产是MES的精髓,MES是精益生产落地的载体。
2014年,笔者发表《离散行业MES选型“三忌”》一文,第二忌就是切忌将MES平庸化,将一两个模块就叫MES,这种过低的要求会误导制造企业,影响MES的健康发展。
2015年,笔者提出“六维智能理论”,从六个方面打造以智能MES为核心的智能工厂,该文被新华网、网易等众多媒体转载,成为很多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制造的重要参考。
在智能制造的大潮中,笔者认为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MES公司,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打造一套基于3.0,面向4.0的MES系统,而不仅仅满足于一套传统的信息化系统。
四,智能制造背景下MES的发展方向
在MES定义不严谨,理念不够与时俱进的情况下,在智能制造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在制造企业亟待转型升级的期盼中,中国的MES市场应该如何发展?应该如何在摸索中前行?如何更好地支撑制造业对智能制造的需求?
作为潜心研究十多年MES认为,除了在平台化、云计算、移动互联等计算机技术进行拓展应用以外,作为MES方案的提供者,我们更应该站在制造业使用者的角度,以为宗旨,以精益生产为主线,以两化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参考德国工业4.0等先进理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设基于工业3.0,面向工业4.0、体现CPS特点的智能MES系统,构建“生产精益化+设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人员高效化”的“新四化”智能车间,为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站在制造业使用者角度,从功能上讲,将来的MES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回归本质
MES之所以叫制造执行系统,非常强调“执行”二字:一方面,将ERP的生产计划根据车间实际情况,将每一工序分解到每一设备、每一分钟精细执行,并实现透明化的精确管理;另一方面,在车间内部,形成计划排产、作业执行、数据采集、在制品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等一个全闭环管理,环环紧扣,而非简单的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
上海总部:上海市卢湾区斜土路768号致远大厦9楼
嘉兴分公司:嘉兴市南湖新区天通科技园创智慧谷二期C-9幢
郑州分公司:郑州市建设西路11号鑫苑国际广场B座1701室
400电话:400-018-916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c制造业的价值链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