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游戏解说时常听到一首歌好像是韩国歌,好像是变奏的卡农,一股浓浓的圣母气息,那首歌的名字叫什么?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音乐小辞典——欢迎网友添加新内容!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行板如歌 -
19:56:00只能添加音乐常识,不允许灌水音乐小辞典赞美歌——(Anthen)以管风琴伴奏的合唱曲。由赞美诗发展而来。取《圣经》或其他教会文字为歌词。在基督教会中举行奉贤仪式或布道之后用英文唱歌。其中包含独唱的,称为“独唱赞美歌”;无独唱的,称为“合唱赞美歌”。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基督教新教的赞美歌相当于旧教中的经文歌。音乐史上写赞美歌的著名作曲家有伯德、普赛尔、韩德尔、韦斯利等。 咏叹调——(Arj)以器乐伴奏的独唱曲或二重唱。出现于十七世纪初,是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声乐部分加入难度高的演唱技巧。由于追求结构上的高度完整,常忽略与剧情的关系,而单纯致力于音乐上的独立发挥。在声乐作品中常以宣叙调表明情节,咏叹调继其后,使表演者可以充分抒发情感,展现其演唱水准。巴赫、韩德尔、莫扎特等人的咏叹调则是声乐曲目中的珍品。 波尔卡——(Polka)舞曲。较快的2/4拍子。十九世纪初发源于波希米亚。后来风行于全欧洲及美国。小夜曲——(Serenade)小夜曲历来是男子晚上在他情人的窗下唱的,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古典作曲家在写作小夜曲时,总是设法创造这种气氛。十八世纪用于晚会的小型乐队的作品。浪漫曲(Romanza)一种无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乐曲。十八世纪后半叶在法国民间、十九世纪中叶在俄国广泛流行。其歌曲的特点为:曲调表情细致,与歌词紧密结合,伴奏较丰富;器乐曲旋律富于歌唱性,常由小提琴及管弦乐队演奏。圆舞曲(Waltz)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分快慢两种。十七、十八世纪在维也纳宫廷流行后,开始成为社交中的舞蹈。十九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现在通常所说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特点为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和声(Harmoy)不同高度的音乐同时发声,称之和声。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接法则、和弦在乐曲上的功能属性。和声学是作曲技法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弦(Chord)和声的结构单位。在自然音阶的和声体系中,和弦由音阶上各音连续三度叠置而成。三音叠置,既成三和弦;四音叠置,成七和弦;五音叠置,成九和弦。如C大调的主三和弦,由C、E、G三音组成;其属七和弦,由G、B、D、F四音组成。赞美诗(Hymn 英)基督教颂赞上帝的诗歌。均为教会中名家所作,它与《圣经》中的《诗篇》和《雅歌》有别。天主教赞美诗最早是用拉丁文,其多章节而曲调相同。现今保存的最早的赞美诗是出自米兰大主教安布罗斯(340-397)和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354-430)之手,名为《赞美颂》。一般的赞美诗皆作于五至十世纪。马丁·路德创新教,改赞美诗歌词为德文,用四声部合唱。十八世纪初,传入英国。今英国通行的赞美诗集有《牛津赞美诗集》等。
行板如歌 -
19:57:00浪漫主义音乐(Romantical Music)音乐派系之一,亦称“浪漫乐派”或“浪漫派音乐”。一般指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发始于德奥,后又波及整个欧洲各国的一种音乐新风格。这种新风格同时在其他文艺领域也有所反映,其内容大多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并通过生与死、孤独与爱情、热爱大自然等抒情题材,表达出知识分子阶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渴求。浪漫派的音乐家一般偏重于幻想的题材与着重抒发主观的内心感受,因而抒发古典乐派某些形式的限制,使音乐创作得到了新的进展。 奏鸣曲式(Sonata Form)是欧洲十八世纪下半叶以来,各种大型乐器体裁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曲式。大多数交响乐的第一乐章都运用“奏鸣曲式”写成,其结构大致如下:1.呈示部:在引子之后,往往出现两个性质不同的曲调,称为“主部主题”(又称“第一主题”)及“副部主题”(又称“第二主题”)两个主题之间富于对比性,如一个是雄壮的,另一个则是温柔的;一个是悲伤的另一个则是欢乐的;一个是粗犷、有力的,另一个则是优美、抒情的等等。它们有各种乐器重复地叙述,加强听者对主题的印象。副部主题的调性与主部主题不同,通常建立在主调的近关系调上或上下三度的关系调上。2.展开部:它和呈示部的各主题材料有密切关系,但可以作较大的调性转移及音形变化,好比一场动人的戏,音乐的力量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乐曲感情的高潮往往也是在这一部分。3.再现部:“再现”就是回到“呈示部”开始的音乐形象,它综合了前面主题对比与冲突,得到结论。再这里,副部与主部均在同一主调上出现。奏鸣曲式 小步舞曲(Minuet):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十七、十八世纪常用于古钢琴组曲和管弦乐套曲中,速度稍快、有力;十九世纪出,小步舞曲曾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谑曲所代替。小步舞曲亦可作为单独的器乐曲,大多为三部曲式,其中段常用三声部写成,故称“三声中部”,并沿袭至今。  民族乐派(National Music School)亦称“国民乐派”。是指以民间音乐为素材,结合西欧作曲技法,创作出具有本国家、本民族精神及艺术特色的音乐作品的流派。民族乐派在俄国,以格林卡为先驱,随后有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等;民族乐派在东欧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及德沃夏克;十九世纪中叶,民族乐派在北欧的代表人物有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此外,匈牙利的巴托克、罗马尼亚的乔治·艾涅斯库等均为著名的民族乐派音乐家。康塔塔(Cantata) “康塔塔”来自意大利语“歌唱”一词,即歌唱的曲子。以咏叹调、宣叙调、二重唱和合唱组成,是一种为声乐家们、合唱队和乐器演奏家们的表演,以诗体故事为基础的作品。最早的康塔塔以情歌为主用于独唱或数字低音的伴奏。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卡里西米等人是康塔塔的先驱。十八世纪后期康塔塔指宗教的或世俗的合唱作品,但不一定包含独唱,以乐队伴奏,内容往往偏重于抒情,类似小型清唱剧。 回旋曲式(Rondo Form)乐曲形式之一。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一圈人跳舞、唱歌,先有集体合唱(群舞),所唱的即是基本主题(称“主部”),接着是独唱(独舞),这部分由舞者轮流担任,音乐特色各不相同(称“第一插部”、“第二插部”)。回旋曲的主部至少需出现三次,它的结构式为:A+B+A+C+A……回旋曲式适宜表现活跃欢腾的情景,故奏鸣曲、重奏曲、交响曲、协奏曲等需以热烈气氛结束时,常用之于末乐章,如莫扎特《A大调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就是一个回旋曲式的乐章。
行板如歌 -
19:57:00变奏曲式(Variation Form)乐曲形式之一,又称“主题与变奏”,它在音乐作品中广泛被运用。其原则为:先奏出一自成段落的“主题”,然后继以一系列的主题变形(变奏)使主题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其结构为: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曲的主题可以取自民间音乐,可用作曲者本人旧作的片段,也可选取他人作品。变奏次数不定,少则三、四次,多则数十次。变奏的方式也不一定,可以改变旋律,可以变更和声,也可变换节奏、调式、调性及织体等。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变奏手法最为常见。华彩乐段(Cadenza)音乐术语。原指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末尾处由独唱者即兴发挥的段落。后来在协奏曲乐章的末尾处也常用此种段落,通常乐队暂停演奏,由独奏者充分发挥其表演技巧和乐器性能。这部分的演奏较自由,难度也较高,因而也较引人注目。华彩乐段最初由独奏者即兴创作,后来作曲者也开始写作。如莫扎特、贝多芬为自己的协奏曲写了一些华彩乐段,自门德尔松后,很多作曲家都自写华彩乐段,成为作品中的有机部分和有独立特点的段落。 旋律(Melody)不同高低与不同时值的音前后相连,即成旋律。旋律的要素一为音高,二为节奏。较原始的音乐仅有旋律,甚至仅有节奏。现代音乐也有只求和声与配器等的新奇效果而忽略旋律。 曲式(Form Musical)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主要曲式的类型大体可分1.复调曲式:如赋格曲(段)、各种卡农等;2.主调曲式:如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回旋曲式以及自由曲式等等。 曲式 狂想曲(Rhapsody)一种技术艰深具有史诗性的器乐曲。原为古希腊时期,由流浪艺人歌唱的民间叙事诗片段,十九世纪初形成器乐曲体裁。其特征富于民族特色或直接采用民间曲调,如李斯特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等。
行板如歌 -
19:58:00交响曲 (sinfonia)实际含义要广的多。最早不过是指器乐曲,巴赫就曾用过此称。后来又指歌剧、康塔塔组曲的前奏曲或序曲。亚历山德罗·斯卡拉帝及其他作曲家的歌剧前面的所谓“意大利交响曲”包括三个小乐章(快-慢-快),这种布局对古典的形成起一定作用。交响曲 进行曲(macrh)主要指行军中所用的音乐。有些歌剧也采用进行曲来为舞台上的行列伴奏,有的戏剧配乐中也有进行曲,例如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声乐套曲 (Liederspiel)在利德盛期确定下来的一种固定的歌曲套曲形式。套曲中的各首歌曲通过其内容和音乐风格而相互联系。声乐套曲 利德(Lied)原文字面意义为“歌曲”。此词现已专用于舒伯特、舒曼、布拉姆斯、沃尔夫、施特劳斯等人的德国浪漫歌曲,不过自中世纪以来也用于比较广泛的意义。真实主义(Verismo)起源于19世纪晚期的一种艺术潮流,旨在生动而逼真地表现生活。在歌剧创作上导致音乐话剧式的艺术处理,为追求个别情节不惜牺牲结构的统一和有机的发展。最著名的例子有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1890),莱翁卡瓦洛的《丑角》(1892)
诙谐曲(scherzo,意)一译“谐谑曲”。器乐曲。快速,三拍子,节奏强烈,有惊奇、幻想等特点。舒伯特、布鲁克纳等人都有优秀的诙谐曲作品。十七、十八世纪时还流行一种声乐诙谐曲。 集腋曲(jiyequ)(1)一种即席演奏或记写成谱的乐曲,其中同时奏(唱)两个以上熟悉的曲调,应用于16,17世纪,特别在德国作曲家中。巴赫一家团聚时最爱作次游戏。(2)集腋曲也可指自然串联起来的若干乐曲或歌曲。 集腋曲 歌剧台词全部或大部分用人演唱加上乐器伴揍的戏剧作品。现在各国通用的OPEAR一字是原意大利语opear in musica的简称。17世纪的早期意大利歌剧叫作音乐故事、音乐戏剧或其他类似的名称。在17世纪的法国,严肃的歌剧称作配乐悲剧。  歌剧的种类有很多,如:谐歌剧、喜歌剧、正歌剧、轻歌剧等都属于歌剧范畴。 行板(Andante)拍子中速的器乐曲。愿意为“进行”、“不行”。在这里为乐曲速度的指示词,后用为曲名。巴洛克(baroque)愿意为“怪诞”,现以成为说明17世纪和18世纪初期豪华的建筑风格的用语。音乐家借用此语概括地说明同一时期的音乐。这个时期音乐的特点就是,感情丰富、华丽而且是以严格的格式写就的。早期巴洛克时期的乐曲与晚期巴洛克时期的乐曲之间通常是有区别的。嬉戏曲(badinerie)18世纪作曲家用以指称一种两拍子的快速、活泼的乐章。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愿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为另一声部所摹仿,即严格的摹仿对位。卡农出现于13、14世纪,后人常采用古典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士兵舞曲(vebunk,匈)18世纪匈牙利的军队舞曲。源于德文Werbung,意为“征集”。军人穿戎装,著马靴,聚众而舞,以作征兵的号召。当时匈牙利隶属于奥地利,人民备受兵役之苦,视当兵为畏途,故以这种方法来号召人们参军。后来此种舞曲被用在节日里当作喜庆音乐来演奏。乐曲开始于徐缓的引子,然后进入快速段落。柯立芝奖(Cooledge)美国钢琴家、作曲家柯立芝夫人()于1918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皮茨菲尔德城创设“伯克夏市内音乐节”,一年一度,设柯立芝奖奖励优秀市内乐作品。该音乐节后来迁至华盛顿举行。 即兴曲(IMPROMPTU)早期浪漫派作曲家称一种钢琴小曲为即兴曲,这种乐曲被认为有些即兴创作的性格,或有一种精美雅致的气质和漫不经心地随意而为的风度。船歌(Barcarolle)源出意大利文BARCA,意为“船”。是威尼斯船家之哥。常用6/8或12/8拍,其伴奏模拟小船荡漾。后则泛指按这一体裁写成的声乐或器乐曲。
行板如歌 -
19:59:00赋格(FUGUE, 法)对位化音乐之一。由几个独立声部组合而成。先由一声部奏出主题,其他各声部先后作通篇的模仿。入题用主调,继起者用属调,第三个进入的声部又回到主调,如是反复变化以至曲终。各声部此起彼伏,犹如问答。赋格结构变化百出,故不能视为曲式之一。 赋格 众赞歌(chorale)基督教新教的赞歌马丁·路()曾用为宗教改革的手段之一。他简化曲调,将歌词方言化。曲调主要采自民歌,有些出自路德之手。十七、十八世纪,以众赞歌为素材的管风琴曲与合唱曲大量产生。巴赫为不少众赞歌配以和声,至今仍被视为四部和声的典范。练习曲(STUDY,英)用于提高乐器演奏技巧的乐曲。必具有一种技巧项目,如音阶、琵音、八度、双音、颤音等。克莱曼帝是近代写作练习曲的先驱人物。肖邦是音乐会练习曲的创始人。
法兰多尔(farandole)法国舞曲。始于古代,今仍流行于法国南部。舞时男女携手连成长队,表演各种复杂动作。领舞者肩头或腰间系一小鼓,左手击鼓,右手执管吹曲。乐曲6/8拍。印象派(Imperessionism)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界初期活跃于法国的艺术流派之一。德彪西开创了音乐上的印象派。题材常取自诗情话意及自然景物等,以暗示替代陈述,以色彩代替力度。着意于表达感觉中的主观印象,并大量运用变和弦、平行和弦、全音阶等。印象乐派后起者有拉威尔、杜卡、鲁塞尔、迪利厄斯、莱斯庇基等。定旋律(cantus firmus)自古相传的曲调。常作为复调音乐(包括声乐、器乐)的构成素材。中世纪的素歌就是一种定旋律音乐。定旋律乐曲近代多见于用赞美歌曲调作基础的管风琴曲。严格对为的习作亦常以古代的定旋律为题。棱形旋律(angular melody )现代派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对某些滑音乐器的记谱,往往不用通常的音符,而用线条标出音的走向及其高度变化。当高低音交替进行时,谱线常显示出棱角形,这种曲调进行称为棱形旋律。 棱形旋律 古典时期(calssic period)通常指西方音乐史上巴赫到贝多芬前的一段时期(即十八世纪)。另一说自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即维也纳古典乐派活动的时期为古典时期。霍塔(jota)西班牙舞曲,发源于西班牙东北部阿拉贡省。快速,三拍子用吉他和响板伴奏。近代作曲家亦用于创作。如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格林卡的《阿拉贡霍塔》等。霍塔 音程(interval)两乐音之间的音高差距。通常以自然音阶两音之间的音级数作为音程度,如C-G,共五级,共称“五度”;G-B,共三级,故称“三度”。 单调音乐(monophony)复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单旋律的音乐。即不附带任何对位声部、衬托句及伴奏等,只有一条单纯的旋律线。古代音乐及大多数民歌,都是单调音乐。单调音乐 寻求曲(Ricercare),流行于十六、七世纪的一种器乐曲。常用于管风琴。自经文歌演变而来。是一种多主题乐曲,每一主题自成一段落,同时在全曲展开各种对位变化。叙事曲(ballade,法)十三、十四世纪盛行于法国的一种歌曲,歌词通常分为三节,每节七行或八行,最后一行或二行是重复句。每节音乐用A、A、B的三段体,通常用复调写作。
清唱剧(oratorio)大型声乐曲。以宗教事迹或史诗为题材,由独唱、合唱与管弦乐队组成,在音乐厅或教堂内演奏,而不用布景、服装及身段表演。但最早(十六世纪中期)的清唱剧亦用布景与服装。清唱剧多由宣叙曲、咏叹调和合唱组成,而无对白和舞蹈。康塔塔与清唱剧很相似,但其篇幅较小。卡巴莱塔(cabaletta 意)简短的歌剧咏叹调。曲调与伴奏都比较简易,罗西尼常使用。十九世纪后期,威尔第等人常用为咏叹调的华彩结尾,拍子快速,用不断反复的定型节奏。卡巴莱塔 合唱(chorus)即由一队歌唱者(男声或女声,或男女声兼有)来演唱一首歌曲。每个声部由数人同唱,与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和其他大型声乐作品中的独唱相对而言。轻歌剧(Light opera)原意为小型的歌剧,始于十九世纪,是一种含有序曲、歌曲、对白、舞蹈等的戏剧,其中音乐只起一种衬托气氛的作用。十九世纪,以写轻歌剧著称的作曲家有奥芬巴赫、约翰·施特劳斯、沙利文。至二十世纪,轻歌剧又常称为“音乐喜剧”(musical comedy) 轻歌剧 古典曲式(classic forms)西方音乐史上古典时期通用的曲式。如变奏曲、组曲、奏鸣曲等几种曲式。
表现派(experessionism)二十世纪前期流行于欧洲的艺术流派之一。表现派音乐在德国表现派绘画的影响下形成。与印象派音乐相反,其创作特点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内省,运用变化、夸张、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创作题材。表现派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勋伯格、贝尔格、韦勃恩等。表现派 转调(modulation)乐曲在进行中变换调性。转调是重要的作曲手法之一。简单的转调常在近关系调之间相转,如主属调、大小调之间互相转换。奥特尔(ordre,法)十八世纪古钢琴曲集的通称。法国作曲家科普兰开始引用。原文意为“次序”,其特点与组曲相似。奥特尔 主导动机(Leimotiv)瓦格纳的歌剧写作手法之一。初由德国音乐评论家乌尔索根于1878年在所作《论瓦格纳的〈众神的黄昏〉中的乐曲动机》中提出。指以一个乐曲动机代表剧中的某一角色、情景、观念或事物。如《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指环”动机、“神剑”动机等。室内乐(Chamber music)原指演奏于室内(不包括教堂、剧院、音乐厅)的乐曲。近代室内乐指乐曲的一个声部由一名演奏者担任演奏的乐器合奏曲。每个人所演奏的部分在乐曲中不分主次。室内乐常按演奏人数区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室内乐 幻想曲(Fantasia)发挥想象力而不遵循传统曲式的作品,即称为幻想曲。特点:无舞曲形势或变奏,在用复调来发展主题时以想像力所创作的作品。具有即兴性质。在曲式上比奏鸣曲更为自由。作品可以根据一个或几个主题来创作。
行板如歌 -
20:00:00弥撒曲是天主教弥撒祭曲活动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弥撒祭曲活动分为“普通弥撒”和“特别弥撒”两部分。普通弥撒所演唱的词与曲均固定不变,特别弥撒则根据教会所日历或婚丧等仪式而有不同。弥撒曲的歌唱部分由唱诗班担任,曲调最初用节奏自由的单声素歌[泛指欧洲中世纪(500-1450)无严格节拍的单声曲调,包括格里高利圣咏、安布罗西对咏、法国天主教圣咏(gallican chant)、莫萨拉布圣咏(mozarabic chant)等各种欧洲古代宗教歌曲及与此类似的世俗歌曲。]。语言部分由神职人员用特殊的“平音调”(monotone)朗诵。按照传统习惯全部用拉丁文(1960年后教会才准使用各民族语言的译本)。记谱沿用中世纪使用的四线纽姆谱。在普通弥撒中演唱的弥撒依次为:1、“慈悲经”(Kyrie);2、“荣耀经”(Gloria);3、“信经”(Credo);4、“圣哉经”(Sanctus);5、“羔羊经”(Agnus dei)。在特别弥撒中演唱的弥撒曲主要包含“进台经”(Introitus)、“升阶经”(Graduale)、“阿莱路亚”、“奉献经”和“圣餐经”(Communio)。用作普通弥撒和特别弥撒活动的曲调虽多,但常用曲调仅20余种。在一整套弥撒曲中,这些曲调仿照套曲曲式组织而成,并且只用一种调式。弥撒曲的类型很多,例如在参加弥撒活动的神职人员较多的普通弥撒中,音乐较为完整和精致的弥撒称为“大弥撒曲”(high mass)或“庄严弥撒曲”(missa solemnis),反之则称为“小弥撒曲”(missa lecta);以特殊目的的进行奉献的活动中演唱的弥撒曲称为“奉献弥撒曲”(votive mass);在没有朗诵也不举行仪式而只有歌唱的弥撒活动中演唱的弥撒曲称为“音乐会弥撒曲”(concert mass)。欧洲自13世纪以来,作曲家多为普通弥撒创作弥撒曲,但也有为属于特别弥撒曲的安魂弥撒活动创作的安魂弥撒曲。起初,作曲家仅谱写个别的段落,马肖为法皇查理五世加冕而作的《圣母院弥撒曲》(1350)是第一部完全由作曲家谱曲的四声部合唱作品。16世纪帕莱斯特里纳所作的《教皇马尔切利弥撒曲》(1567)则是无伴奏合唱高峰时期的典范之作。17世纪以来弥撒曲得到发展并加入器乐,和声也有新的尝试。例如J.S.巴赫所作的b小调弥撒曲,BWV232(1749)。其后德、奥作曲家在这方面有不少贡献,例如贝多芬所作庄严弥撒曲,Op.123 (1823);布鲁克纳所作弥撒曲,f小调(1871)等。近代作曲家例如柯达伊、斯特拉文斯基等,则以新的风格写下这一体裁的作品。安魂曲又被称作“追思曲”、“慰灵曲”,它是一种特殊弥撒曲——安魂弥撒曲(requiem mass),是用于基督教悼念死者的祭奠仪式中演唱的合唱套曲,由普通弥撒曲删除情绪欢快的“荣耀经”和“信经”、代之以“愤怒之日”(dies irae,拉丁)、“永恒的光辉”(lux acterna,拉丁)等曲组成。莫扎特K626号作品就是一部著名的安魂曲。近现代的安魂曲不论在题材内容、文字形式还是戏剧性手法方面,常常超越宗教的范围,并由大型管弦乐队伴奏,例如布里顿所作的《战争安魂曲》(1961)。交响诗是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它的前身是音乐会序曲。交响诗在构思上,或体现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题材相联系。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行板如歌 -
20:03:00芭蕾音乐芭蕾又称舞剧,是舞蹈、戏剧和音乐的综合,是在音乐的配合下,用舞蹈和哑剧来表现艺术形象的舞台艺术。哑剧即不用台词而以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剧情。最初的芭蕾是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宫廷中,以民间舞蹈为基础,开始发展起来的。后来进入剧场,常常穿插在歌剧和各种戏剧中。到十九世纪初,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但在十九世纪以后的歌剧中,还是经常包含着芭蕾。最初,芭蕾音乐是按照舞蹈设计写作出来的程式化的东西。彼此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后来,作曲家们对芭蕾音乐作了种种改革,使音乐服从于戏剧内容的表现。& & & &
行板如歌 -
19:25:00柳明儿,可以进来看看!
astra_qian -
13:31:00最近在酷狗上下了一些R&B及HIP HOP风格的歌曲,感觉国内的所谓的一些R&B的歌手基本上已经和欧美完全脱轨,有些人也许会不屑,咱国内的为什么要跟人家欧美一样?可是欧美的R&B才是王道,不是我崇洋媚外,人家的R&B历史已经沉淀了N年,人家的文化底蕴在那里,有些东西是中国人学不来的,就象我们的国粹京剧,我至今没有听到外国人唱京剧。我想举三个外国歌手,三个国内的歌手,他们分别是R.KELLY,BABYFACE,USHER 和王力宏,陶吉吉,和潘伟伯(不知道名字有没有写错)。   R.KELLY是最被认可的R&B歌手了,对于他的唱功我确实无话可说,其在R&B领域的造诣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几座GRAMMY和MTV奖项以及唱片的白金销量就是最好的证明,大多数人对于他的了解可能仅仅限于他向飞人致敬的那首I BELIEVE I CAN FLY,但这首歌不是R&B,不是KELLY的代表作,吐血推荐KELLY的《I DECIDED》,〈*** WEED〉,〈if i could turn back of the hands of the time〉还有他和天后CELINE DION 合作的〈I’M YOUR ANGEL〉。另外,他和说唱天王JAY-Z(千万别以为是周杰伦)合作的一张专辑《UNFINISHED BUSINESS》也不错,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说到底R。KELLY确实是欧美R&B的霸主,但似乎有些过气了,因为,USHER冒出来了。   USHER(亚瑟小子)来头可是真不小啊,由P。DIDDY一手捧红,可以说在当今的R&B界呼风唤雨,〈CONFESSION〉这张专辑全球大卖1200万张,主打歌BURN在BILLBOARD排行榜上长期占据头名的位置,这首歌也获得的N项殊荣。对于USHER,玩劲舞团的朋友都知道他的那首红遍全球的YEAH!说实话,〈YEAH!〉里面的RAP REMIX确实是画龙点睛的妙笔。周杰伦曾经说过:“如果你没听过USHER就别说你听过R&B....’这话可是从周董嘴里说出来的,足见USHER在R&b界的影响力,不过周董的话未免肤浅了些,毕竟一个USHER远远不能代表R&B的全部,而且周的话似乎也体现了周的R&B水平确实不咋地。我们亚洲巨星RAIN也在模仿USHER,走USHER的路线。我个人非常喜欢USHER的歌里开始唱到副歌的那些部分,显出了USHER很独特的嗓音,比如〈CAN U HELP ME〉和他与小天后MONICA合作的〈SLOW JAM〉。对于USHER的成就我就不多说了,GRAMMY,MTV,告示牌。。。。。。另外推荐他的〈BURN〉,〈U GOT IT BAD〉,〈SIMPLE THINGS〉。我个人真的非常非常喜欢〈BURN〉这首。   说到BABYFACE呢,我不是很了解,毕竟是89年出道的,算是老一辈R&b歌手了,有一点必须承认,就是歌好听,这点也是最重要的,给我感觉BABYFACE并没有长着一张BABYFACE,他的样子倒是和T-MAC有几分相似。BABYFACE的歌更容易被东方人所接受,这是公认的,另外值得提出的一点,陶吉吉的偶像就是BABYFACE,而且陶的曲风和BABYFACE几乎一模一样,这点我深有体会。算起来BABYFACE其实是个出色的制作人,无数巨星都与其有过合作,USHER的成名与其不无关系。我个人感觉BABYFACE是把慢板R&B诠释的最好的歌手,而且注重歌词,歌词写的都很感人,注重歌词的音乐人我都欣赏,比如李宗盛,罗大佑,而且我感觉BABYFACE在欧美乐坛的地位和李宗盛在华语乐坛地位十分相似。在这里推荐几首,很好听,好听到不行。。。。。。《MAD ***Y COOL》,《WITH HIM》,还有《SORRY FOR THE STUPID THING》以及《GROWN AND ***Y》整张专辑。对了,季同学要注意了,他和MARIAH CAREY以及萨克斯大师KENNY合作的《EVERY TIME I CLOSE MT EYES》很好听,MC的声音真是天籁啊!~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网吧疯狂播放潘韦伯的歌,搞的我没有一点灵感,只好作罢,下面转写国内歌手。   说实话啊,我真的没什么情绪写国内的歌手,因为太失望了,我几乎除了张学友以外从来不买国语唱片,只是从报纸啊网络啊以及同学滔滔不绝的谈论中得到一些华语歌坛的消息。上文已经提到要写三个歌手了,没办法,硬着头皮写吧,中国人的r&b,哈!   陶的r&b是我感觉在所有的华语歌手中做的最像样的,也是唯一一个像样的,坦白说,已经很不容易了。陶的风格是仿BABYFACE的,我不愿说是抄袭,比起花儿乐队,比起GJM,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陶的歌我听的不算多,但就听过的而言感觉他的r&B风格确实挺成熟的,另外融入的中国风听着也挺舒服,比如《SUSAN说》,不象王力宏,同样是中西结合的音乐,王力宏始终给我一种做作的感觉,很生硬。另外陶的作品有JAZZ的风格在里面,也是我认为比较难得的,陶是大器晚成型的歌手,也许是常年的创作学习令他修成了r&b的正果(暂且这么说吧)。我知道很多朋友喜欢听陶的歌,如果你听了BABYFACE的歌,随便一首,你就会觉得陶的唱腔和曲风与他多么相似~   王力宏,N多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我们的优质偶像,可能有许多人要骂我了,因为我开始要对他们的偶像说不敬的话了。确实,我不赞成王立宏走r&b及嘻哈的路线,总感觉他的作品不伦不类的,比如,《在梅边》那首歌结尾的RAP真的是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盖世英雄》整张专辑我都听了,我觉得唯一的亮点就是主打歌《盖世英雄》里面JIN的那段RAP,王力宏真的是找对人了,JIN在嘻哈方面的成就不是其他任何一个华人可以媲美的。说实话我现在脑子里全是JIN,不知道怎么写王力宏,唉。。。。。。我不想站在专业的角度去评价一个歌手,因为我本身就不是专家,王力宏所谓的自创的CHINKED OUT曲风我真没听出什么道道儿,中西融合的方式其实难度很大,在这方面王力宏做的并不出色。虽说王力宏在美国长大,说的一口漂亮的英文,但被美国本土音乐风格的熏陶显然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似乎也证明了r&b确实是黑人骨子里的,同HIP-HOP一样,是别人学不来的。另外,欧美流行的r&b歌手也基本都是黑人,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没听说过哪个白人有同R KELLY,USHER一样的成就,(当然EMINEM的嘻哈另当别论)既然和黑人生活在同一个国度的白人都玩不转r&b,我们中国人,还是别去糟蹋人家的精华了吧。至于王力宏么,还是走《唯一》的情歌路线吧。对了,《龙的传人》经过他的REMIX还是不错的,王力宏的才气不能否定。既然说到王力宏,还得说说陶吉吉,这两位的私人关系和他们的R&b可不一样,完全和国际接轨了。。。。。。看懂了的人别说我瞎扯淡啊,曾经确有此事,不过现在可能不是了,娱记们之所以没去追这个爆炸式的绯闻,可能大家都在有意的心照不宣的塑造王力宏这个优质偶像吧,毕竟华语乐坛有这么个才貌双全的艺人不容易,而且,这件事对中国音乐界乃至整个社会影响巨大,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上那些小报的。。。。。哎呀,扯远了。   下面这个厉害了,华语乐坛当之无愧的嘻哈NO。1天王----潘韦伯!!!   潘韦伯,不对,我似乎应该称呼他为MC WILL PAN,这个华语世界无可比拟的嘻哈王者,R&B大师,以他无与伦比的创作才华,震颤人心的音乐作品,极至完美的天籁唱腔,以及连TWISTA都要脸红的饶舌能力,征服了整整一代歌迷,在华语乐坛创下了不仅前无古人,而且极有可能后无来者的辉煌成绩。对于他,我实在无法想出更多的溢美之词来形容。还是看看他的作品吧,另人惊奇的是,他的作品竟和世界上几个音乐大师的作品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潘玮柏/我的麦克风--------------------李宰镇/ Double J,潘玮柏/壁虎漫游--------------------1TYM/母亲,不得不爱------------------------Free Style/please tell me why,潘玮珀/Good Love--------------------1TYM/Good Love   潘玮柏/Tell Me--------------------严贞华/告诉我-Jinusean   等等等等,不得不感叹世界上所有优秀的音乐元素都集中在潘一人身上。其中我要重点说说《不得不爱》,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夺得了各项排行榜冠军的位置,潘本人也拿奖拿到手软,这首歌里的男女对唱听起来比起《你最珍贵》有过之而无不及,绕梁不止,疑为仙音,成为大街小巷酒吧桑拿必放的经典曲目。就连未来的嘻哈巨星bibibo在他早期录制的DEMO中也吐露了对前辈MC WILL的无限敬仰与崇拜之情:“打开电视机经常看到你个马戏团,在舞台上累的团团转,那个驯兽大师名叫韦伯潘,自称嘻哈高手我看也很不一般。。。。。。”潘在嘻哈界达到了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JAY-Z的《WHAT MORE CAN I SAY》表达了他面对WILL自知汗颜,无奈实力不济,50 CENT嫉妒的唱到:“PAN YOU’S A WINDOW SHOPPER。。。”阿姆也力邀潘加入D12,来提携欧美的那些小辈,而且承诺一旦潘加入就立即将团体改为P12,但是我们伟大的潘帅并不屑于同欧美的后生同流合污,还是自己一人默默的做音乐,为华语音乐贡献他那惊人的力量。另外,潘的新专集《反转地球》在世界著名摇滚杂志《ROLLING ****》的首刊纪念版中里被选入了世界百张最感 人摇滚专辑。《ROLLING ****》对它的评论是:遥远的东方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和非主流实验噪音 作品。音乐深邃,空远,忧郁,用无处不在的噪音实验挑战你的承受力。歌词隐晦,反省,涉及性欲, 压抑,毒品和毁灭,深受垮派诗人ALLEN GIN^_^ERG的影响。而潘韦伯也得以入选嘻哈名人堂,和大甜甜共同当选为百大性感嘻哈巨星。此外,同时入选的中国嘻哈艺人还有杨玉莹,毛宁和潘长江。他们都是中国的骄傲!   给潘帅提些建议吧,人家欧美的嘻哈高手都喜欢戴一顶写有NY的鸭舌帽,为什么潘帅不戴一顶呢,我们不要NY的,我们潘帅不崇洋媚外,既然NY代表NEW YORK,潘帅就戴顶写有SB的,S代表上海,B代表北京,两大中国城市,不敌你一个纽约啊?
音乐教徒 -
23:20:00巴洛克 (Baroque)艺术风格介绍巴洛克 (Baroque) 原是指很大而形状不匀称的蚌珠,今天‘巴洛克’单纯指十七世纪的艺术及其独特的风格。巴洛克是十七世纪欧洲艺术的总称,但早在十六世纪末便开始了,即便在十八世纪,也仍可见其踪迹。十七世纪的欧洲是个大变动的时代,其艺术发展趋势,与当时的政教权争有很大关系。自十六世纪初,德国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后,一度受到冲击而大为失势的罗马教廷,在十七世纪又发起另一波‘反宗教改革’运动。在盛行新教的国家,以尊重自由及崇尚物质为主,致力新知发展;而在旧教的势力范围里,则以宫廷与教会为中心,鼓舞雄壮华丽的美术,一方面夸示强大世俗权力的宫廷趣味,他方面与狂热而庄严的旧教仪式相配合,于是产生了表现力量与富足的十七世纪的巴洛克艺术。 表现华丽多彩且富变化的风格罗马是巴洛克艺术的诞生地,从这中心向外散布到整个欧洲,以及在美洲的属地。这时期的画家倾向在画中使用弧线及对角线,画作中充满动势和戏剧性的光影及色彩,使画里的空间产生无限的错觉,藉以把观赏者的眼光带进画里。代表性画家有:义大利的卡拉瓦吉欧、贝尼尼、法国的普桑,以及西班牙的委拉斯盖兹等。除了画作外,巴洛克艺术也表现在建筑上。充满装饰的建物,大量采用弧线的整体造型,圆屋顶、大扶梯以及十分考究的庭园、广场、喷泉、桂廊和雕刻,都是当时建筑物的特色。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  1750年,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与世长辞,标志着巴洛克巅峰的对位法音乐的终结,也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终结。之所以称这一时期为巴洛克,是由于这一时期音乐表达的技术及方式基本上有它一定程度的共同点,所以用此名词来标志,并无特殊的意义。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法语,追本溯源是葡萄牙语barroco,意谓形态不圆的珍珠。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陋曲、奇异的、夸张的音乐。巴洛克之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趋于将音乐语言简化和规范化,在他们看来,巴洛克音乐过于夸饰而不够规范。  因此巴洛克一词被评论家用来指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前期的艺术及音乐作品。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用更为深入和细致的历史眼光来看待这一时期的音乐,巴洛克不复有粗陋和毛糙的含意,但是比之巴洛克前后的音乐作品,它确实存在着夸饰和有些不太规律化的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讲究清晰、统一和协调。但至十六世纪末期,艺术中感情的因素日益增加,明净清澈和完美的形式被表达感情的需要所压倒。  在美术中可以从卡拉瓦乔()的色彩浓烈的、戏剧性的绘画中看到。在音乐上我们也早已从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的牧歌以及道伦德的古歌曲中看出端倪,而他们的下一代则更往前发展了。要制造出这些强烈的效果,必须发展一种新的音乐风格。一般地说,文艺复兴时期平稳的复调音乐已不适合新时期所需要的特色。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创造就是“对比”的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进行流畅,各个声部(通常为四至五个声部)相互交织,同步进行。1600年以后这种织体日渐少用,只有在教会音乐中才能见到,这是因为教会音乐受传统及固定的礼拜礼式所束缚,因此是最为保守的。  “对比”可以表现为各个不同的方面:音的高与低;速度的快与慢(快与慢的段落对比或快慢声部间的对比);力度的强与弱;音色的不同;独奏(唱)与全奏(合唱)等等。所有这些都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结构中存在,各有它们的地位。许多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使用协奏曲或复协奏曲形式(此词本身意味着明显的对比因素),这种形式的基本特点是织体的变换,有时用一个声部(独奏)或几个声部,有时用较大的群体合奏。最明显而强烈的对比是当时出现的一个新的体裁叫做“单声部歌曲”(monody),它是一种独唱歌曲,大致是在上面有一个流畅的人声声部,配以琉特琴或羽管键琴的伴奏,伴奏的进行较为缓慢,这一体裁的代表人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创造者)是作曲家兼歌手卡奇尼(Caccini,约)在他划时代的作品《新音乐》(Le nuove musiche)歌集中,人声的旋律依循歌词的意义,变化极大,在节奏和织体上可以从很简朴到非常富有装饰性;而且又与几乎固定不变音型的伴奏声部形成对照。  卡奇尼属于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会社”(一个由音乐家、诗人、贵族组成的团体)成员,他在十六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接触到将古希腊音乐中表现感情的观点加以再创造的概念,这个团体遵循这个概念采用了“单声部歌曲”的形式。上述“伴奏”这个词,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中几乎不用考虑,作为一个观念,它属于巴洛克时期,它意味着乐器声部之间的地位不同。  事实上巴洛克音乐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伴奏部分即通奏低音。通奏低音演奏者在羽管建琴或管风琴(或拨弦乐器琉特琴或吉它)上奏出低音声部,上面标出数字指示他应演奏的填充和弦。通奏低音经常由两个人演奏,一人用大提琴(或维奥尔琴或大管)一类可延长音响的乐器演奏低音声部,另一人演奏填充和弦。  这种使用通奏低音的织体是:上面一个人声或乐器的旋律声部,底部是一个低音乐器,中间填以和声,这是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的风貌。上面的声部也常有用两个的,有时是为两个歌手写的,有时是两把小提琴(此时即称三重奏鸣曲),此种结构在巴洛克音乐中也很典型,特别是通奏低音不能或缺,说明由低音产生和声的概念对于巴洛克音乐是如何重要,是它的中心。这个概念的出现并不突然,在十六世纪中已有将低音声部区别于复调音乐中上面其他几个声部线条的,但只是到了巴洛克时期这种风格才清楚地确定下来。  与上述的变化一起,而且是有关的,是放弃复调(更精确地说,复调音乐成为一种老式的方法,几乎只用于教会的某一类音乐中)。重视和声必然导致在一首乐曲中出现和声进行的若干终止点,这些终止点称终止或收束,是由于某一种标准的一系列和声进行而形成的。与此相关的是节奏的进行,在声乐中,旋律要表达歌词的情感,必须按照(甚至夸张)语言的自然节奏;在器乐中(包括一些声乐,特别是合唱曲)有用舞蹈节奏的。由于低音用了舞蹈音乐的节奏型,加速了调性感觉的发展以及向某一个特定的音进行的趋向性。  与此同时,新乐器种类的出现加速了这个进程,其中最重要的乐器为小提琴族系。当时维奥尔琴的发音适合复调音乐的清晰但却缺乏节奏的动力感,而小提琴洁净明快的运弓以及其演奏辉煌技巧乐曲的能力适合演奏舞蹈节奏的音乐,与单声部歌曲相比更有发挥技巧的能力。声乐风格与器乐风格的交替进行是典型的巴洛克的手法,巴洛克音乐中有这样两种不同风格的交替进行是为了新奇和效果。  巴洛克早期重要的音乐形式是单声部歌曲(相对于前一个时期复调音乐而言)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体载歌剧与清唱剧,强调语音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在歌剧中还有布景的效果。单旋律音乐中不使用对位,其形式是由旋律与低音相结合发展起来的,如分段歌形式,回族曲结构,在反复出现的低音声部上的变奏。在乐器方面也有相应的发展,如适合于演奏通奏低音组合的乐器,以及替代维奥尔琴族系的小提琴等,小提琴族系乐器更灵活而且能演奏较高的类似人声的音域。备注:所有资料来至于网络,谢谢原作者
行板如歌 -
13:15:00什么是重金属音乐
前言:重金属音乐[HEAVY metaL]作为被普遍认同的一种另类音乐,其地位在圈内的地位也是不可被泯灭的,伴随震着耳膜的狂乱吉他及贝司,我们感受到的正是金属乐对灵魂的一种冲击,另类的音乐,振奋精神及灵魂的音乐!这就是-HEAVY metaL! 综述重金属音乐就象宇宙中的黑洞有着非凡的魔力,使你在它面前不能自已。那力与美的形象、那疯狂至极的现场表演,那排山倒海、撼人心魄的隆隆音乐、那欲刺破云霄的主唱歌喉、那一泻千里般的吉他独奏......重金属音乐就象一列高速行驶却又没有目的的火车......速度金属在摇滚乐中,节奏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实摇滚乐风格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节奏的变化。从最早的布鲁斯到节奏与布鲁斯、到布鲁斯摇滚,直到今天的各种风格的摇滚乐,节奏象一条骨骼,支撑着音乐的始终。重金属也不例外,但重金属与其它音乐风格不同的是:重金属很大程度上依赖技巧的伸展与变化。那么节奏与技巧结合在一起,就成为重金属最重要的一部分。随着重金属的力度逐步加硬,速度逐步加快,也便出现了"速度金属"(Speed metal)。其标志是每支乐队都有一个十分出色的吉他手。速度金属的速度已达到人弹奏乐器的极限,用"雨点般的节奏"这类语句已无法形容速度金属的速度。乐手们往往就是通过速度,达到所希望的力度和效果。最有名的速度金属乐队是"金属"乐队。朋克金属它继承和发扬了朋克的基本思想,用金属乐的演奏技巧和配器方式来宣扬朋克的观点,这使得朋克意识在金属时代里依然能够生存下去。朋克金属的政治意向浓厚,反叛意识远远强于一般的重金属音乐。如早期的 Alice Cooper 和近期的 Extreme。朋克金属与金属朋克是有区别的,朋克金属最终还是重金属,而金属朋克则是朋克音乐吸收了重金属音乐狂野、暴戾、失真效果等。但它去掉了重金属音乐的最显著特征:吉他独奏。反过来追求一种原始、粗糙的效果。如Ramones、Big Black等。Grunge它属于重金属风格,但与其它的重金属音乐不尽相同,它实际上是发展了70年代的朋克摇滚中的诚实、直接、原始和与传统相对抗的特色,它的音乐来源于70年代的朋克音乐,也接受了重金属音乐,80年代中期的后朋克噪声音乐也是其风格的来源。它与任何重金属都不同,冷漠、怪异、狂噪的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Grouge的成员的形象也有别于重金属,山羊胡、圆摆衫、花格衬衣、赤裸上身似乎成了西雅图之声的形象标志。代表乐队有Nirvana、Soundgarden、Pearl Jam、Alice In chains。死亡金属"死亡金属"是一种极端得让人无法严肃对待的音乐。这是一种由"*民"演奏给"*民"听的"*民音乐",它不仅用噪音、先锋古典音乐、爵士乐和工业噪音狠命地刮你已起茧的鼓膜,还用放大器把它们放大,用一种绞肉机般的力量怒吼出来。极端的时代导致极端的音乐,它把侵略和精神错乱的概念用阴森的曲调吼出来。这是里根/布什时代"无望政策"的音轨和基督徒前千福年的幻觉。(一)这些乐队的演奏极其朴实,不象普通重金属乐队,在乐器上加许多效果器,或是用点弦、大小泛音等花俏指法。然而他们的音乐一听就是"金属"味,噪而重。(二)这些乐队很突出的一点就是鼓的节奏异常惊人,他们采用双面双槌脚鼓,双脚轮踩,其速度之快难以言表,鼓的运用似乎代替了普通金属中的吉他独奏,占比重很大。(三)主唱的噪音基本上用"吼"(低)和"嚎"(高)两种,而且大部分主唱用真嗓,而非*麦克风或录音技术做出来的。(四)反宗教意识非常明显。(五)封面设计充满血淋淋的人体残片,或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死人。(六)每个专辑都象流水一样,没有任何停顿、喘气的机会,鼓手自始至终快速击打,贝司和吉他发出巨大刺耳的爆炸声,主唱的高低兽吼都让人感到无法忍受,这是对人类听觉系统的巨大考验(摧残),当你摘下耳机时,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七)没有性和毒品的成份。
音乐教徒 -
15:50:00十大古典交响乐介绍(一):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惊愕交响曲作于1791年,初演于1792年。作品之所以命名为“惊愕”,是得名于作品的第二乐章。据说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  这部交响曲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海顿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作品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G大调,序奏为如歌的慢板,3/4拍子,奏鸣曲式。乐章始终以第一主题贯穿整体,其清澈的动机连接与围绕同一主题发展的结构,可以说是成熟时期海顿的代表性作曲手法。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4拍子。即著名的“惊愕”的乐章。平缓的旋律之后突然出现一个乐队的强音,之后又进入平缓的旋律。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甚快板,G大调,3/4拍子。曲调诙谐,音乐富有活力。第四节章,终曲,急板,G大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主题具有鲜明的歌谣风味,略带有感伤的情调。(二): 贝多芬第五、第七交响曲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也就是脍炙人口的“命运交响曲”。全曲分为四个乐章:1、朝气蓬勃的快板,其中的主题是“命运的敲门”。2、行板,双主题连续的变奏是命运在敲门。3、快板,两种对立重新展开,象征着英雄与命运的最后搏斗。4、快板,众多主题呈现辉煌场面,结尾一片光明。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被称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萧伯纳曾说第四乐章那狂欢般的节奏和气氛,连黑人最具狂欢性的舞蹈都不能比拟。而感人肺腑的第二乐章则使“贝七”成为贝多芬最伟大的作品。这张唱片的演奏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卡洛斯·克莱伯对乐谱有深刻的洞察力,对作品的理解极为独到。在这张唱片里,小克莱伯那精确与优美的结合绝对是完美的,气势、力度、情感和节奏恰倒好处的把握,成为当代指挥家们梦寐以求的境界。小克莱伯与DG的合作到1981年,自此他不再与任何唱片公司有合约性合作。1992年以后他再没有新的录音上市,因此早前录制的少数几张唱片,就成了乐迷们视同珍宝的收藏了。(三):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乐“悲怆”  第六交响乐“悲怆”,B小调,OP.74,作于1893年。这部作品题献给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它的标题是《悲怆》,悲怆的标题是柴可夫斯基弟弟的建议。   柴可夫斯基曾说明:“这部交响曲的构图归根结底是‘生活’。第一部分是激情冲动、自信、渴望行动,必须简短(末乐章是‘死亡’--崩溃的结果)。第二部分是’爱情’,第三部分是‘失望’。第四乐章结束时逐渐消失(也要简短)。”  这部作品的四个乐章是:1.柔板,不太快的快板。缓慢的引子中,独奏大管阴沉地吹出来后成为第一乐章主题的音型,在乐队深处翻腾。速度加快时,这一主题被肢解,并从一种乐器转到另一种乐器,越来越焦躁不安。激动渐渐消退后,第二主题进入。这一旋律象是痛苦时的甜蜜回忆。展开部曲折复杂,而有些神经质。最后升至一个强有力的高潮,乐章的结束在庄严肃穆的终止式上。2.优美的快板。这部作品没有传统的慢乐章,这是一首神秘又典雅的圆舞曲乐章。3.极活泼的快板。这个乐章开头似乎是一堆印象。远远有进行曲的暗示。它越走越近,越来越响,冷对一切。在它的力量背后潜伏着恐惧。狂怒的高潮不是胜利,而是轰然坍圮。4.悲怆的柔板,行板。悲哀的这个末乐章几乎是安魂曲,其中看不到永恒的安息,除了坟墓,什么也没有。弦乐的开始象是悲怆地哀叹结局的黑暗、空洞。其中美妙的第二主题似是含情脉脉的告别。最后的高潮,似是品味深深的失望。高潮消退时响起丧锣。最后以极暗的音色告终。 (四): 马勒:c小调第二号交响曲《复活》  c小调 第二号交响曲 《复活》 作品作于年,与《第一号交响曲》比起来,要求管弦乐编制的规模更大,同时还要有声乐部分。就是从这部作品以后,马勒开始经常在交响曲中使用声乐。其结构也不再是传统的四乐章制,而是有五个乐章。这正是马勒有走向庞大性倾向的最初的作品。然而,在这首《第二号交响曲》中,仍然有宛如《第一号交响曲》中那种真实的抒情性、爱好线条对位法、使用民谣风格旋律等马勒所独有的特征。   这部作品被称为《复活》是由于洛普斯托克的一首圣诗《复活》。作者与德国著名音乐家封·彪罗的关系非常好,曾将本曲草稿给彪罗过目,受到热情鼓励。1894年彪罗逝世,马勒在参加他的葬礼时,“从风琴坛上传来了克洛普托克《复活》的合唱。于是像是受到了电击一样,我受到了感动”。他就这样根据《复活》,顺利写下了末乐章的合唱部分。作品共分五个乐章:第一乐章:庄严肃穆的快板,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据马勒自己所说,这一乐章表示的是 葬礼,是第一交响曲中英雄葬礼的延续。 第二乐章:中庸的行板,降A大调,3/8拍子。作者标明“极为轻松地,绝不可急躁”。这个乐章马勒这样写道:“过去的回忆……往日英雄生涯产生的纯粹而毫无瑕疵的太阳的光线”。这一乐章犹如舒伯特的兰特勒舞曲一样快活而明朗。第三乐章:c小调,3/8拍子。“缓缓流动的”,三段体的诙谱曲。马勒对这个乐章叙述如下:“当从第二乐章意犹未尽似的梦中醒来,再度回到生活的喧哗中后,你们常常会觉得人生在不停地流动着,莫名的恐怖正向你袭来。那就像是你们由外面黑暗的地方,以听不见音乐的距离所看到的,十分光亮的 舞蹈场上的舞者们在摇晃舞动的情形一样。人生不知不觉地出现在你们眼前,也与你们常常惊叫而忽然 跳将起来的恶梦很相似……”。 第四乐章 降D大调,4/4拍子,“极为庄严,但简洁地”。马勒对于这一乐章的叙述如下:“传来了单纯信仰的豪迈的歌。我变得像神一样,也许我将回到神的身边。”到此为止,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乐章表示悲剧的人生;第二乐章是获得解放了的朴实的人生; 第三乐章则是描写冲击性的混乱中的人生,而人类在经历了这些之后,死亡的憧憬便逼近过来,并且不停歇地进入第五乐章。 第五乐章:这一乐章是在全曲中,管弦乐编制最大的乐曲。马勒写到:“在荒野中传来了如下的声音:人生所有的末日业已来临。……圣人与天上的人,合唱着如此歌词,《复活吧,复活吧,你可能 被宽容》,然后出现神的荣耀。……爱的万能的感情,促使我们走向幸福的极至。” (五): 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号交响曲《革命》 交响曲《革命》创作于1937年,同年11月在列宁格勒首演。肖斯塔科维奇本人称这部作品是“一个苏联艺术家对于公正批评的实际的、创造性的回答。”这是由于1932年以来,随着苏联加强整顿国内的体制,艺术受到 “社会主义写实”教条路线的指导,结果连早已扬名世界的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亦受到苏联当局的批判。这部作品就是作者在这种情况下所完成的。《第五交响曲》规模宏大,风格鲜明,具有“贝多芬的精神”,因此此曲也常被比拟为《命运交响曲》,或被评为“新贝多芬风格”的交响曲。虽然此曲的直接理念被认为是“人性的设定”,但是乐曲并不设标题,而以纯音乐构成。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中板——从容的快板。这个大胆跳动的主题,令人联想起贝多芬的大赋格曲主题。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以八度奏出的主题阴沉而森严。第二乐章,稍快板。为传统的诙谐曲乐章。低音弦乐展开了急促的主题,并由木管乐器对此句做应答,时而插入令人眩目的法国号乐句。第三乐章,最缓板。这是全曲中最纯美的乐章。全部铜管乐器都不派用场,而是用弦乐器展示出柔和动人的旋律线。声部的处理简单明了,效果始终清新透明。室内乐般微妙的配器法体现了肖斯塔科维奇独特的作曲风格。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这一乐章鼓乐长鸣,由小号,长号和大号在猛烈的定音鼓声之后奏出一连串雷鸣般的回旋曲迭句,有着火山爆发般的力度。 (六): 贝多芬:欢乐颂  席勒的"欢乐颂",因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在而为人所知。贝多芬22岁时(1792年)就有把这首长诗全部加以谱曲的想法,但当他53岁完成第九交响曲时(182S年),他仅挑选了诗的第一节、第二节前半、第三节和第四节的后半作为末乐章的歌词。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意境深邃、气势磅礴,其终曲音乐的艺术感染力超过了原诗。但应该指出,席勒的"欢乐颂"本身也是一件艺术作品;它有着严整的形式。每行都用四步扬抑格(一重一轻)诗律写出,非常有规则的。这样的节奏给人以庄严和生气勃勃的感觉。每节前八行用 a b a b c d c d的交叉韵,后四行合唱部分用 a b b a的套韵。全诗共分八节,各十二行;每一节又分成两部分,前半八行,后半是合唱——四行。最后一节席勒在往后的集子中删去不收,原因是诗人自己也看出了它艺术上的缺点。全诗到第七节实际上已达高潮,但热情奔放的青年诗人,感情象脱田野马,收勒不住.还要向前奔跑,故写出了一些过头的败足的比喻。这样收尾反而减弱了全诗的效果。 欢乐啊,美丽神奇的火花, 来自极乐世界的女儿。 天国之女啊,我们如醉如狂, 路进了你神圣的殿堂。 被时尚无情分开的一切, 你的魔力又把它们重新连结。你温柔的翅膀飞翔到哪里, 那里的一切人们都结成兄弟。 (合唱) 亿万生民,互相拥抱吧! 把这一吻送给全世界』 弟兄们,在那繁星密布的上苍, 定有位慈父居住在彼方。 谁如果有这样的幸运, 做好一位朋友的朋友;谁如果赢得一位温存的妻子, 就让他一同来欢呼! 是呵,在这寰球之内,至少也要有一人能称上知己, 不然,他只能离开这个同盟,躲到一边去向隅哭这。〔合唱) 居住在尘寰的众生, 请珍惜这人所共怀的感情。 这感情把你们向群星带领, 那里宝座上坐着玄妙的神灵。在大自然的乳房上,万物吮吸着欢乐。 人不分好坏善恶, 都循着玫瑰香踪将欢乐求索。欢乐饷我以亲吻和酵酒,也殆我以生死与共的朋友。 它使虫豸都感到快乐舒畅,何况那守护在上帝之前的天使。(合唱)亿万生民,下跪吧世人啊,你可感到造物主的存在? 到繁星密布的窖苍去寻找, 他就住在那重天九霄。在永恒的大自然里,欢乐是强劲的发条,在宏大的宇宙之钟里,是欢乐,在推动着萋旋跳。它催含苞的鲜花怒放,它使艳阳普照穹苍。甚至望远镜都看不到的地方,它也在使天体转动不息。(合唱)弟兄们,快乐地,在征途上高歌猛进! 象那恒星在魂丽的太空飞奔,象那英雄争胜利而一往无前。从闪烁着真理光辉的镜子里, 欢乐向真理探索者含笑相迎。 通过那崎岖险阻的山径,欢乐将受难者引上道德的峰顶。在那阳光灿烂的信仰之颠,人们看见欢乐的大旗在飘扬。就是透过棺柩的裂缝, 也看到欢乐和天使在一起歌唱。(合唱) 亿万生民,鼓起勇气去忍受苦难吧! 为了争取更好的世界去受难! 在繁星密布的上苍, 伟大的上帝将给我们报偿。 我们对神灵无以抵偿,与神灵为伍,这才是美事。让忧虑和贫穷来临,欢乐的人们依然欢欣。 忘却一切憎恨和怨仇,宽恕我们的死敌,不要让他懊丧,不要逼他哭泣。(合唱)把我们的账本统统烧光! 和全世界实行和解 兄弟们——在群星密布的上界,上帝的审判将和我们一样宽宏大量。欢乐在酒怀里翻涌,喝了这金色的萄酒浆,食人者会变得温柔慈祥,绝望者能获得英雄的勇气。弟兄们,从你们的座位上离开.将斟满的酒杯传递;让酒沫飞溅天空,把这杯酒献给善良的神灵〔合唱)涡动的群星在将他夸耀,天使的颂歌在将他赞吟。 把这杯田向善良的神灵奉敬,他居住在星辰密布的天庭。在深重的苦难里坚定勇敢,听到无事者的哭声就赶快去投救,永远坚守立下的誓言,对朋友和敌人都用真理相待, 在王座前也要保持丈夫气概,弟兄们,为此可以抛弃生命财产,给有功者戴上花冠,让骗于们灭亡垮台。(合唱) 让这神圣的集体更加团结,凭看这金色的美酒起誓:我们永远忠于盟约,有最商审判者作见证。从暴君的铁链中获救,对恶徒也要宽宥,让临终者怀有希望,让死囚们得到释放! 死者也应该复活! 弟兄们,唱吧!一起唱吧! 让一切有罪的人获得宽恕, 地狱就不再有存在的必要。(合唱)让离别成为愉快的时光! 让死亡成为香梦甜睡! 弟兄们,要使冥王口中的判词,变得温和慈悲。[德]弗里德里希·席勒 (七):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自新大陆》  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另外,由于德沃夏克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单纯地炫耀技巧。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   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法,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正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而且在乐器的组合运用方面,更具有无穷的妙趣。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院长,德沃夏克应邀赴美。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也有的版本译为“新大陆”或“新世界”交响曲)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序奏,慢板,e小调,4/8拍子。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乐章的主部主题贯穿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境内的马札儿民族固有的民俗音乐具有共通的性质。这一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情怀。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第二乐章:最缓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这充满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人填上歌词,而改编成为一首名叫《恋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本乐章的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旋律优美绝伦,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本乐章的第三主题转为明快而活泼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第三乐章:谐谑曲,从“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得到启发,舞蹈由快而慢地不停旋转。音乐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轻快活泼,带有跳跃的情绪;第二主题清丽、明快,富有五声音阶特色;两个主题彼此应和、模仿。乐章的中间部分主题悠长婉转,是典型的捷克民间音乐风格。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气势宏大而雄伟,这个总结性的乐章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乐章的主部主题由圆号和小号共同奏出,威武而雄壮;副部主题则是柔美、抒情性的旋律,由单簧管奏出。这一切经过发展之后,形成辉煌的结尾。 (八): 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  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完成于1788年,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思。这首交响曲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还是促使当时的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当它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g小调,2/2拍子,开头在中提琴和弦的伴奏下,由小提琴演奏充满优美哀愁的第一主题,这段主题非常出名,后来经常被改编为轻音乐曲单独演奏。第二乐章:行板,降E大调,6/8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稍快板,g小调,3/4拍子,具有第一乐章那种哀愁感的民谣风味。第四乐章:甚快板,g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乐章充满令人产生亢奋的狂热情绪,但仍有抑郁的色彩。   这部作品从旋律与和声两方面来看,都达到了最高水平。整个乐曲不用小号和鼓,大概在这种带有强烈宿命色彩、几乎是厌世的作品中小号和鼓确实没有地位吧。尽管如此,音乐却丝毫不使人感到沮丧,四个乐章洋洋洒洒,旋律发人深思,每听一次都能得到新的体会。(九): 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   勃拉姆斯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他的《第一号交响曲》被世人称为《第十号交响曲》。所谓“第十号”乃是指本曲续接于贝多芬“不朽的九大交响曲”之后,成为第十首著名交响曲之意。乐曲中充满斗争、烦恼、苦闷、失意、喜悦等人间七情六欲的交织,是遍历人世沧桑者最伟大的精神安慰,也是勃拉姆斯留给世人的精神至宝。有趣的是,勃拉姆斯故意在本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中引用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曲调,不负其《第十号交响曲》之美名。   本曲的作曲一共花了二十一年的时间(),完成时,勃拉姆斯已经四十三岁。本交响曲的写作之所以耗时长久,并不是因为作曲者忙于其他作曲工作,而是他态度十分慎重。勃拉姆斯本来就很严谨,在交响曲创作方面更是如此。他立志:要写便写出能和“不朽的九大交响曲”并驾齐驱的作品,以不辱前人风范。所以他不惜半生的推敲、琢磨,才写出了这首能和贝多芬交响曲相提并论的,登峰造极光芒万丈的巨作。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近似如歌的行板,快板,c小调,6/8拍子。序奏以强音开始,表现出恐怖紧张的气氛。给人以悲剧序幕的感觉,其主题贯穿于整个乐章。而主部主题始终以一种胜利昂扬的姿态凌驾于乐队阴沉的背景之上。第二乐章:持续的行板,E大调,3/4拍子,带有类似第一乐章的寂寥阴暗的悲剧色彩。但它并不流于感伤,反而给人以高雅、与众不同的脱俗之感。第三乐章:温雅而略快的快板,降A大调,2/4拍子。根据贝多芬以来的传统,一般交响曲的第三乐章都是活泼的诙谐曲,而勃拉姆斯却不采用此种手法,并避免袭用古老而传统的小步舞曲,自创新风格写成了典雅的乐曲。在本乐章中,可以深深体会到勃拉姆斯那淳朴心灵的寄托所在,然而旋律间同样荡漾着淡逸的寂寞感。第四乐章:不快而灿烂的快板,C大调,4/4拍子。勃拉姆斯在最后的乐章中,终于唱出了胜利的凯歌。但它不像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英雄性”的终乐章那样,直率地表现出沸腾的欢呼,而是在欣喜之余,还沉湎于回顾与冥想之中。(十): 西贝柳斯:D大调第二交响曲  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于1900年到1902年之间,并由作者亲自指挥初演,是西贝柳斯交响曲作品中最流行的一部。《第二号》交响曲不但继承了先人的传统,也明显地体现出西贝柳斯的个性。作者本人称这部作品描写的是“芬兰为政治自由而斗争”。而有人将这部作品称为是西贝柳斯的《田园交响曲》,是因为这部作品有着很强烈的芬兰风土气息,和浓厚的北欧民谣色彩。西贝柳斯的许多作品中,有许多是直接将民谣改编为钢琴曲或歌曲的,表现了他对芬兰民谣的执迷。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稍快板,D大调,6/4拍子,奏鸣曲形式。弦乐器以不很明确的旋律线条,奏出第一主题的伴奏,由单簧管和双簧管吹出了民谣风格的旋律,朴实无华,洗炼深沉。乐章表现出一种凄怆的田园情绪。第二乐章:行板,d小调,4/4拍子。低音提琴与大提琴强有力的拨奏伴奏下,大管奏出凄凉而悱恻缠绵的旋律,令人有如冰天雪地的芬兰荒野之感觉。本乐章表现了芬兰人民在残暴的外族统治之下,精神上受到的压抑。第三乐章:最急板,6/8拍子。这是在弦乐的节奏之上,轻快地展开诙谐曲风格的乐章。由弦乐奏出活泼的主题,然后木管作答。乐曲描绘了雪花飞舞的白茫茫景色,隐喻了芬兰民族主义的觉醒。 第四乐章:中庸的快板,D大调。由弦乐奏出第一主题,长号与定音鼓则加上了颇富特色的节奏。 然后,第一主题呈示出其完整的形貌,这一主题是宽广而充满力量的旋律,有人评价它是“胜利的赞歌”。本乐章清晰地表明了作者坚信“芬兰必将挣脱枷锁”的理想。
音乐教徒 -
1:59:00欢快“印巴的士高”令你美不胜收 浅谈印巴音乐作者:GUGU1一:印度音乐& & 西方人谈到印度音乐,会像提及中国功夫首先联想到李小龙一样,脑海中立马跳出一个名字——Ravi Shankar。这毫不奇怪,正是上个世纪60年代时Ravi Shankar在西方世界的一系列亮相(在Woodstock和Montery音乐节上的演出、与Beatles、Philip Glass、Yuhedi Menuhin等等的合作),使得西方世界惊讶地发现除了欧洲与美洲之外还有如此精彩而令人感到新奇的音乐。Ravi Shankar成为了印度音乐和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大使,也自然被看作是印度音乐与文化的一个象征。然而,如果你就此简单地将Ravi Shankar等同于印度音乐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Ravi Shankar只是北印度古典乐派中涌现的一位Sitar琴大师,相应的还存在着南印度古典乐派,同时也别忘了演唱与舞蹈始终是印度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唱片与影像等资料的限制,印度音乐的演唱与舞蹈无奈在头脑中始终拼凑不出个完整的印象,这里就只能说说音乐了。& & & & & & & & & & & & & & & 印度音乐的基本特点旋律:印度音乐是种线性、旋律性的音乐,没有和声的概念,旋律非常精致,大量使用微分音(小于半音的音),印度音乐有着自己特有的音律(把一个八度音程分为22个微分音)音阶,调式,记谱法。实际上,印度音乐中音高只是个相对概念,它没有固定的“DO(哆)”音,而且也没有严格的记谱方式,所有的音符的高低都以曲子的中心音(主音)来确定。旋律的音型被称为“Raga”,通常由五到十个音符组成一段旋律,学习印度音乐的学生必须记住大量的“Raga”,用来作为旋律组织和灵感启发的素材,实际表演时选择一段作为旋律即兴的基础。节奏:印度音乐的节奏非常复杂、令人兴奋。它的节奏通常是建立在一段段反复出现的有编排的节拍型基础上的,术语称为“Tala”,每一“Tala”都是由一定数量的节拍构成的 举个例子,一个十拍子的“Tala”,演出时会以“2+3+2+3”或“3+2+3+2”形式出现,每组节拍都以重音开始,但整个“Tala”的第一拍是最为强调的。速度:像音高一样,速度在印度音乐中也是个相对的概念,只有慢速、中速、快速三种区分,中速比慢速要快上一倍,快速比中速要快上一倍。乐曲形式印度音乐的形式也只是简单的分为“Open”部分和“Closed”部分。Open部分没有明显的起始标志,没有预先编排的结构,演奏速度比较松散。Closed部分严格按照“Tala”的规则,有明显的开始结束。常规的演出惯例一般是先以一段节奏自由的缓慢的引子开始,接着独奏者以中等的速度开始演奏Raga并不断进行变奏,最后逐渐加快速度进入快速的Tala的演奏与即兴变奏。总的来讲,印度音乐的作曲实质上很简单,只是为音乐家对raga和 tala的演奏、发展、变化提供一个简单的框架。  |三种最重要的印度乐器Tamboura、Sitar、Tabla。Tamboura是种有着四或五根弦的乐器,除了演奏旋律外,关键作用还是作为一种背景乐器来把握控制乐曲的主音(中心音)的;Sitar是大家最熟悉的印度乐器,它是印度北方最常用的一种长颈弹拨乐器,共有7根琴弦,4根奏旋律,3根奏持续音,此外还有10多根共鸣弦,与主弦应和,形成了独特的音响效果,主要是作为一种独奏乐器用来演奏Raga或为演唱伴奏的;Tabla是一套的两个手鼓,由两个单面鼓组成的,这两个鼓的形状正好相反,演奏者右边的鼓上小下大,发音高,左边的鼓上大下小,发音低,两者音高大约相差八度。一个鼓的音高调成乐曲的主音或曲子中的另一个关键音,另一个鼓则是用来添加各种音色变化用的,“Tabla”鼓是进行Tala演奏的关键乐器。由于印度被西方长期殖民,因此印度音乐中也吸收了一部分西方乐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度南方古典乐中对小提琴的使用,然而小提琴在印度音乐中的使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它的外形仍保持原状,但它表达的内涵,采用的方法、技巧,风格都已彻头彻尾的印度化了。甚至你闭上眼睛聆听小提琴在印度音乐中的演奏时,很容易会与Sitar等乐器混淆,可以说小提琴除了躯壳,灵魂已经完全是印度的了。南印度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名为苏布拉马尼亚姆,1985年,纽约联合国庆祝印度独立40周年的音乐会上,世界提琴演奏大师梅纽因曾与他共同演奏印度音乐,获得很大的成功。  &
——“印度音乐的基本特点”部分参考整理自Jean Ferris的著作《The Art of Listening》以及Ravi Shanker的专辑《Master of Sitar》中的相关内容,两者的叙述稍有出入,保留了一致的部分。& &
二:巴基斯坦音乐& 无论巴基斯坦与印度在边境问题上有何种纷争,但是从音乐的渊源来讲,这两个国家根本就是用着同一种音乐语言在歌唱。巴基斯坦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叫做“Qawwali”,“Qawwali”是巴基斯坦的一种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大约出现于九世纪时,前面提到的印度音乐的特点完全适用于描述这种音乐,它也是建立在类似“Tala”的节奏和 “Raga”的旋律基础上进行即兴表演的一种音乐。“Qawwali”的风格更为接近于北印度音乐,使用传统的印度乐器来演奏,诸如Tabla、Sarangi(印度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等,不过“Qawwali”更偏重于演唱,用人声来进行即兴演唱或与乐器相互对答。&
这么多年来,一个家族始终统制着这个音乐领域,几乎所有杰出的“Qawwali”演唱者都出自于一个叫做“The Khans of Pakistan”的家族(网上搜索Qawwali的话,列出的歌手名字超过百分之九十是以Khan结尾的)。而这个家族中最为显赫当数Nusrat Fateh Ali Khan,近三十年他始终与Ravi Shankar等人比肩站在World Muisc的大师行列,被称作是“The Pavarotti of Pakistan(巴基斯坦的帕瓦罗第)”。然而由于他的唱片被巴基斯坦、英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的唱片公司过度地出版再版,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印巴和西方唱片市场上到处充斥他的作品,使得其它一些不同风格的印巴乐手都笼罩在他的巨大背影下难见天日。& & & & & & & &
三:关于印巴音乐的一些杂感&
任何音乐都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滋养,同时也跳不出这种文化与生俱来的某种局限。印巴这两个国度的文化具有很强烈宗教色彩,在印度的文学(诸如泰戈尔的诗歌)、瑜珈、电影、建筑等诸多艺术形式中,无一不渗透着佛教敬畏崇尚自然、神秘主义、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印巴音乐可以说直接衍生自宗教文化,最早的印巴音乐都是用来向神灵祷告祭祀和祈福的。一个明显的例子,印巴音乐中的“Raga”每一段都是与神、色彩、时辰、节气相对应的,能够置听众于某种特定的氛围中,而且印度人也相信某些“Raga”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能够呼风唤雨与自然感应。在这种宗教因素的影响下,印巴音乐就呈现出文章前面所提到的一些特征,而在实际的聆听过程中,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用催眠、冥想、狂欢等字眼来描绘印巴音乐。确实,这是种非常感性、自由度相当高的音乐,除了简单的结构框架以外,音乐的好坏全看表演者的即兴创作与发挥了。一般的印巴音乐都要十几分钟长,这很显然是为了让表演者通过乐曲开始部分缓慢而不断重复的Raga演奏逐渐进入思维的恍惚状态,因为灵感只有在理性思维不清晰的时候才会翩然而至(就像神灵只会在梦境中出现一个道理),这时人的肉体只剩一副躯壳了,想象力可以超越任何极限,神游八方。’&
在宗教文化氛围中诞生的印巴音乐很显然走的是与欧洲音乐截然相反的一条路。欧洲的文明源自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发达的自然科学与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文明从一开始就有着强烈的理性色彩。因此西方古典音乐与印巴音乐相比有着完善和复杂得多的一个理论体系,拿具体的音乐作品对比的话,西方古典音乐的特点体现在有着清晰的结构(乐曲的形式)、丰富的和声效果、一些音乐基本要素(音阶、速度、节拍、音高等,古典音乐对这些都有严格的规定)的可确定性。古典音乐尽管需要演奏者在作品中反映出个性色彩,但在形式上它还是有严格限制、不容串改的。因为古典作品本身的形式(结构曲式、演奏的速度快慢、音符的时值等)和内容(所要表达的一个完整的音乐主题)是完整不可分割的,形式与内容都是构成曲子美感的重要部分。印巴音乐则不同,它的结构基本是固定的,而演奏时所表达的内容才是关键,并且曲子是不固定的,每次演奏都可以重新演绎一番。这两种音乐的对比,说到底就体现出了两种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注:印巴音乐介绍“文”转自网络,在此谢谢作者的辛勤劳动)& & & &
音乐教徒 -
22:55:00乡村音乐 & & 作者: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青年教师 尤静波一、乡村音乐的诞生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来源于美国南方农业地区的民间音乐,最早受到英国传统民谣的影响而发展起来。最早的乡村音乐是传统的山区音乐(Hillbilly Music),它的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述性,与城市里的伤感流行歌曲不同的是,它带有较浓的乡土气息。山区音乐的歌词主要以家乡、失恋、流浪、宗教信仰为题材,演唱通常以独唱为主,有时也加入伴唱,伴奏乐器以提琴、班卓琴、吉他等(50年代中期以前,传统的乡村音乐乐队里没有鼓)为代表。演出场所主要在家里、教堂和乡村集市,有时也参加地区性巡回演出。它与大城市的文化生活相隔离,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20世纪20年代,有些电台为了迎合农村听众的口味,开始播放山区音乐,如芝加哥的"民族谷仓舞"(National Barn Dance)节目(1924),纳什维尔的"老式大剧院"(Grand old Opry)节目(1925)等,很受欢迎。这种做法鼓励了山区音乐的乐师去电台录音,也激发了唱片公司去各地发现人才、录制唱片。从此,山区音乐开始汇入美国流行音乐的主流,并涌现出最早的一批乡村歌手,如吉米·罗杰斯和"卡特家族"演唱组。吉米·罗杰斯(Jimmie Rodgers,)融合了布鲁斯、白人山区歌谣(Yodels)以及民谣(Folk)等多种音乐风格,被认为是乡村音乐的开创者,并冠以"乡村音乐之王"的称号。他的歌唱从容、悠然,并且发展了一种独特的、真假声来回转换的山区民间唱法:"蓝色的约得尔唱法"(blue yodel)。虽然他一生饱受肺病的折磨,但是始终没有放弃过对乡村音乐的执著。从1929年,到1933年罗杰斯共录制了一百一十首歌曲, 日,在刚录完音的两天后正值盛年的吉米·罗杰斯因病情恶化而去世。"卡特家族"(The Carter family,由Alvin Carter,,和他的妻子、弟媳妇三人组成)以一种安逸、谐和的曲风和着眼于家园、上帝和信仰等题材而赢得了听众的喜爱。对于像"卡特家族"这样的艺人,演唱只是一种业余的谋生方式。但是在乡村音乐的初始阶段,他们的确为乡村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早期乡村音乐留下了宝贵的录音资料。二、西部摇摆20世纪30年代,由于美国东南部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唱片销量急剧下降,乡村音乐只能通过大量的广播节目而维持它的听众。此时出现了一种现象,原来的演唱组逐渐被个人演唱所替代。如罗伊·阿卡夫(Roy Acuff)、简尼·奥崔(Gene Autry)等人成了这时的焦点人物。在这种背景下,来自德克萨斯的鲍勃·韦尔斯(Bob Wills)在乡村音乐中融入了大量的西部牛仔歌曲(一种来自乡间的浪漫情歌)和摇摆乐的成分,创造了一种类似"大乐队"阵容的西部摇摆(Westen Swing)风格。1933年,鲍勃·韦尔斯将这种集合了舞蹈节奏、提琴音色、大乐队阵容、爵士唱法和架子鼓、失真吉它的新型风格成功地推向了市场,从而使其获得了"西部摇摆之王"的称号。三、 蓝草音乐20世纪40年代,在肯塔基州的山区还出现了乡村音乐的另一个分支,叫蓝草音乐(Bluegrass Music)。它在乡村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古老的玉米脱粒晚会上的班卓音乐和提琴音乐,以及南部山区的叙事歌曲等因素发展而成。蓝草音乐的演唱一般都是多声部的,除主旋律声部外,往往还在上方用假声叠置一个和声声部,有时还在主旋律下方加上一两个低音声部。它的伴奏乐器以班卓琴和提琴而独具特色,有时还采用曼陀林、低音提琴等民间乐器,传统乡村音乐没有架子鼓的特点也在蓝草音乐中得到了保留。蓝草音乐的速度一般都比较快,每分钟160-330拍左右。蓝草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爵士乐的影响,常在器乐段落中出现比较华丽的即兴独奏。70年代,当其他乡村音乐普遍采用电声乐器时,他们仍采用传统乐器演奏。著名的蓝草音乐家和乐队有:比尔·蒙鲁(Bill Monroe,1911~ )领导的"蓝草男孩"(Bluegrass Boys)乐队、奥斯本兄弟(Osborne Brothers)、"约翰逊山脉男孩"(The Johnson Mountain Boys)、"纳什维尔蓝草乐队"(The Nashville Bluegrass Band)等。四 、纳什维尔之声20世纪50年代,纳什维尔成了乡村音乐的集中营,著名的乡村音乐家大部分都来自这里。因此,"纳什维尔之声"(Nashville Sound)也成了乡村音乐的代名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乡村音乐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总的来说,它仍是一个地区性的乐种。由于战争的缘故加速了人口移动,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接触,特别是很多南方农村青年,移居到北部和东西部城市。于是,乡村音乐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有全国影响的流行音乐形式,并被正式称为乡村音乐(在此之前乡村音乐一直没有具体的命名),有时也叫做乡村和西部音乐(Country and western music)。很多乡村音乐家对于把乡村音乐带出南部或中西部都作出了贡献,其中贡献最大的是汉克·威廉姆斯。汉克·威廉姆斯(Hank williams,),1923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在风格上,他既不像东南部的和声风格,也不接近西部流行的西部摇摆风格,他创造了一种抑郁的但却坚定的唱法。汉克·威廉姆斯40年代在乡村音乐界的地位,就如同20年代的吉米·罗杰斯,甚至还要高。威廉姆斯1946年开始出唱片,他推出了一系列冲击流行音乐市场的歌曲,如《相思布鲁斯》(Lovesick Blues)、《今晚不要流泪》(There will be no teardrops tonight)、《你的欺骗之心》(Your cheatin’ heart)以及《你又赢了》(You win again)等,其中最有名的代表作品《什锦菜》(Jambalaya,例12)成了世界上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威廉姆斯还在他的音乐中保留了一定的旧式宗教成分,制作了一些有力的传统福音歌曲。1953年元旦,威廉姆斯由于吸毒过量死在他汽车的后座上。与他同时代的乡村歌手们几乎都受到了他的影响,他在乡村歌集中的作品也许比任何人都要多。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社会的繁荣使得乡村音乐得到了飞速发展。如:此时的"老式大剧院"广播节目拥有了一千万听众,"民族谷仓舞"节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纳什维尔之声"也随即开始遍布全国。五、乡村音乐的叛逆时代20世纪60年代是乡村音乐史上最辉煌的十年,这一时期出现了像乔治·琼斯(George Jones)、约翰尼·卡什(Johny Cash)、帕特兹·克琳(Patsy Cline)等顶级的乡村音乐家。但是由于乡村音乐的普及,使纳什维尔的乡村音乐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如加利福尼亚的贝克斯菲尔德(Backsfield)和德克萨斯的奥斯汀(Austin)等地,也因出现了著名歌手而成为日后乡村音乐中心之一。到了70年代,乡村音乐已经显得老态龙钟了,因此一场"叛逆运动"改变了乡村音乐的传统模式。原来由制作人挑选歌曲以及安排曲目的制作方式,受到了很多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要求自己选择歌曲,自己制作,以此来体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维护自己的出版权力。威廉·奈尔逊(Willie Nelson)领导了这场"叛逆运动"。1968年,纳什维尔地区的制作人们对奈尔逊那种新鲜的个人化音乐采取了强烈的排斥态度,因此威廉·奈尔逊离开了纳什维尔,来到了德克萨斯的奥斯汀。在那里他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音乐会,并吸引了一批有着同样爱好的年轻人。他们那种纯朴的、根源化的风格加上个性化的表现方式,使乡村音乐呈现出了更加复杂的局面。当一个个新的概念融合到一起的时侯,一个争论因此而生了,"到底什么是乡村音乐?"著名乡村歌手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s)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乡村音乐就是乡下人买的一切音乐。"一句简单地回答完美的解释了全体乡村音乐家的心声,即:什么是乡村音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乡村听众感受到不同的、既新鲜又熟悉的乡村生活体验。鉴于乡村音乐的复杂局面,下面列举三种不同风格的乡村音乐形式,以供参考。乡村布鲁斯,即乡村音乐与布鲁斯音乐的结合。代表人物有查理·里奇(Charlie Rich)、罗伊·罗杰斯(Roy Rogers)等。流行乡村音乐,即在乡村音乐中融入较多的流行音乐成分,使其更易被人接受和喜爱。代表人物有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s)、瑞芭·麦克英特尔(Reba McIntire)等。乡村摇滚,即乡村音乐与摇滚乐的结合(详见摇滚乐部分)。六 、乡村歌手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乡村音乐经过不断地发展,呈现出了远比山区音乐复杂的局面,各种风格的融合更是促进了乡村音乐的繁荣。20世纪70年代以后,乡村音乐体现出了更加活跃的气氛,因此从风格上更是难以归类。但是作为美国的"民族流行音乐",它保留了山区音乐中的传统风格,如: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述性以及较浓的乡土气息;演唱中使用较多的鼻音,有时还使用滑音等各种演唱技巧;伴奏以传统的班卓琴和提琴而独具特色。乡村音乐正是以这些鲜明的个性,使其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下面,介绍几位在商业上取得较大成绩的乡村歌手。(一):约翰·丹佛(John Denver)约翰·丹佛,日出生于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从小喜爱音乐,8岁时祖母送他一把吉他,开始学习音乐。年轻时,他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1971年他放弃学业,一心从事乡村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当年,以演唱歌颂弗吉尼亚山区美丽风光的《乡村之路》(country Road,例13)一举成名。1972年以一曲《高高的洛基山》(Rocky Mountain High)进入电视屏幕,成为美国广播公司"午夜特别节目"的主持人。丹佛熟悉农村生活,热爱大自然,他创作的歌曲大都是赞美大自然和歌颂人类的友爱和美好的感情。因其曲调简朴、优美,内容清新向上,歌词富有诗意和哲理,使他在罗拉多州一带享有"桂冠诗人"的美名。他的吉他弹唱在世界上更是享有盛名。 1997年10月,丹佛在驾驶自己的私人飞机时不幸失事,终年54岁。约翰·丹佛的代表作品有:《乡村之路》(Country Road,1971)、《高高的洛基山》(Rocky Mountain High,1972)、《安妮之歌》(Annie’s song,1974)、《阳光洒在我肩上》(Sunshine on my shoulders,1974)等。(二):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s)肯尼·罗杰斯,日出生于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在上高中时,他便学会了吉他和小提琴,并在一支叫"学者"(The scholars)的山区摇滚乐队里演奏。1966年,他自己组建了一支名?首版"(First Edition)的乐队,1972年乐队解散。1976年,罗杰斯从偏向"嬉皮式"的风格走向平稳的乡村音乐道路,成为一名乡村音乐的改良者。他将大量的流行音乐元素融入乡村音乐之中,使两者得到完美的结合。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首歌好像是韩国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