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流量不是刷无限流量的?

『无限流量』你真的需要吗?_网易新闻
『无限流量』你真的需要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无限流量』你真的需要吗?)
日前,“无限流量”套餐成为运营商圈内热议的话题。  
事情源于中移动CEO李跃在股东大会上的一句表态,他认为市面上的“无限流量”计划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会对中移动有影响。  
尽管事后中移动对此言论进行了澄清,但由此造成的“无限流量”套餐的争议却再次发酵,用户愿意使用“无限流量”,但运营商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吗?  “无限流量”超过上限会被限速  是一种国际通行做法  
对于用户而言,当然希望每个月的手机流量可以无限量使用。受制于应用所限,尽管一个月也用不了多少流量,但“无限流量”所赋予的心理满足感对大多数用户来说还是很具诱惑力。  
目前情况是,手机用户一个月的平均上网流量大约在4-5G左右,但用户需求正在快速增长。随着技术的提升和应用的普及性,预计明年这个数据或将上升到13-14GB左右,2018年可能会增加到30-35GB。如果推行无限流量上网计划将会导致亏损,因此,国内用户数量最大的中移动肯定不愿意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出无限流量上网计划。  
实际上,国内三家运营商在国内都推出了等同于“无限流量”的资费套餐。中移动日前称,公司已经推出了多档国内流量超量限速不限量的“任我用资费”。但这类“无限流量”套餐其实是有所限制的,超过一定容量就被“限速”,无法继续登陆4G网络。  
另外两家运营商,联通、电信的套餐使用流量超过40GB后会被限速至3G的速率上,超过100GB后则直接关闭网络服务。  
通信专家付亮表示,这种情况实际上是运营商的一种国际通行做法,不存在谁对谁错。如美国四大运营商推出的无限流量套餐,也都有不同的限制条件。  网速稳定是刚需  “无限流量”大众最终难受益  
对用户而言,“无限流量”套餐最关键的还是使用感受。用户苗先生认为,现在一个月手机上有10个G的流量也够用了。但速度不稳定,有时去郊外或演唱会现场,手机上网就断断续续。  
通信专家项立刚认为,无线网络的网速是由全体用户共享的。因此,网速快慢取决于总网速和总用户数,而运营商在一定范围内规划的基站数量是固定的。也就是说,越多的用户使用,每个用户所能“分到”的网速就越慢。这也是为什么去人烟稀少的地方,或在演唱会等人群密集的地区常常有“上不去网”状况发生的原因。  
通信专家就此认为,运营商对无限流量套餐需要持一种谨慎态度,从整体用户体验和运营情况而通盘去考虑,所谓的“无限流量”只能是一种营销的口号,如果真的让用户无限使用反而对其他用户不公平。当年3G网络刚发展时,也有运营商推出“无限流量”,最后被部分酒吧、咖啡馆等商家利用,当做无线路由器使用,最终拖累了局部地区的网速,给其他用户的移动上网造成了拖累。  移动流量+WiFi仍是未来主流  
现在绝大多数的用户流量是够用的,除了套餐流量,平时还有各种三五元的流量促销,加上日租卡等活动,用户的流量已经进入富余时代。如果家里装了宽带,回到家可以用WiFi;出去逛,西安市主要景点和商业场所也有公共WiFi可以使用,网速也足够应付上网和微信等轻度应用。  
无论是全球趋势还是中国实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用户的上网需求除了移动流量外,还需要通过WiFi来解决。WiFi未来仍是刚需,巨头都在布局用户对于WiFi的刚需,WiFi不但不会随着提速降费、技术升级而消亡,反而会因移动视频、直播、实时游戏等对网络有极高要求的应用而日渐增加。在一些贫困地区,WiFi的布局甚至比移动网络还要普及。
对于手机用户而言,一个月有5G左右的流量就够了,回家或外出有WiFi,“无限流量”可以不用纠结,只要网速够快就好好享受移动互联网生活吧。
华商报记者 杨刚
(原标题:『无限流量』你真的需要吗?)
本文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为什么国内运营商不执行“无限流量”电话卡?
关于“无限流量”电话卡,在2G时代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执行过这政策,到3G时,这种流量卡开始被通信运营商有意限制,到4G时已经不再推出。而且在3G刚刚开始时,中国电信由于刚获得CDMA牌照,曾信心满满的要用C网技术上的优势和无限流量措施争抢地盘,不过在部分地区小范围的试验中发现这是一把双面利刃,对正常用户的网络感知影响特别严重,故这种政策还没全面推进就胎死腹中。
现在进入4G高速发展时期,前段时间的9月19日,中国联通江苏分公司在其官网外公布,将推出一款“沃快无限流量卡”,该卡有99元、120元、150元三档不同资费,但最大看点是均含有不限量的省内流量套餐。需要注意的是,该卡在当月超过40G后,会对上下行速率进行限速。但即便如此,还是引起了消费者的抢购,在26日正式发售后被一抢而空,现在在其官网已经找不到该业务的办理界面。
实际不仅仅江苏有此尝试,实际此前在北京、福建、安徽等地都有类似业务推出。另外,无限流量卡在海外运营商中比较常见,虽说也是有一定的限速限制,但其推广范围比国内要大,这也是国内用户对海外运营商津津乐道的地方。
随着各地运营商在流量经营上的尝试,是不是意味着“无限流量”电话卡的时代已经来临?以笔者之见,基本上没这可能。因为目前的4G时代远不能与2G\3G时代相比,2G时个人使用网络流量都是几十K之间,对于基站能承受的几百兆流量的能力影响并不大,而4G时代动辄几十上百兆,如若真放开,每个基站都能瞬间被挤爆。所以单从技术上而言,现在基本不可能会有“无限流量”的全网范围推行。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国外运营商能有无限流量,国内运营商就不行呢?这得从市场环境说起,国内运营商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远大于国内,而且各家网络覆盖都是以商用为主,没有国内运营商承担的“网络普及”重任,所以在海外市场,你最大的感觉或许是基站“盲点”太多,而对于无限流量的竞争态势来看,运营商推行此政策也是被“霸王硬上弓”。否则不会有美国电信运营商T-Mobile现在宁愿被FCC罚款750万元,并支付受影响用户3550万美元的等价流量和消费折扣去停止这项业务。而且在此前的该政策执行期间,他们的无限流量并不是放开了用,而是在速率及时间上也各有不同限制。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告诉你为啥手机流量不能无限使用的原因
近期提速降费的话题颇为火热,国务院的态度与运营商的实际行动似乎完全背道而驰。而这时候,国外运营商Sprint又高调推出了80美元的无限流量、语音及通话套餐。
羡慕之余,大家肯定心中都有个疑问,到底为什么国内的移动流量不能像宽带一样包月来使用呢?今天咱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速率与扩容上的区别
有线的带宽是无限的,而无线的带宽是有限的。有线通信的速率提升和扩容比无线要容易得多,一条光纤不够用?那就再加一条,不够就再加。但是无线通信的话,其频带宽度是有限的,所以速率提升与扩容相对难上很多,而且无线是典型的“变参信道”,也就是说在空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噪声干扰和什么同频、邻频等等干扰,即使动用了大量的抗干扰手段,但是其容量往往也会打不少折扣,而有线通信往往我们视为恒参信道,基本可以达到理论速率。所以总的来讲,无线的扩容和速度提升都相对有线更难,也就意味着成本更高。
用户端结构不同
有线一般在用户端是独享的设计,即一个用户使用一条电缆。但是无线不同,无线在用户端是共享的设计,及许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个无线基站。这对无线基站的要求就更高一些,不仅需要承受更大的带宽需求,同时也要处理许多个信号的交换及联通,其成本相对与传统家庭宽带更高(家庭宽带充当交换功能的路由往往由用户自行购买,而无线基站的成本则由运营商承担)。
不利于资源分配
无线流量如果免费,那么很大程度上用户就会无所顾忌地随意使用。而且目前手机一般都带有热点功能,这样以来手机就成为了一台速度能达到几兆每秒(4G状态下)的无线路由来使用。根据此前国外运营商所做的调查来看,90%的无线流量资源将被5%左右的用户占据,这样不利于资源的平均分配。当然,如果无线资源有了极大丰富,那么这样“浪费”也完全可以接受。只是目前中国的基站虽然已经位列全球数量第一,但还是难以满足庞大人口的通信需求,比如在机场或是火车站等人群高密度区域,也经常会出现网络响应慢等问题,假如加入无线流量套餐,那么这样的紧缺则又会更加加剧,从而让普通的上网也变得拥堵。
国外为什么会有无限流量包月套餐呢
我们可以看到,国外虽然也面临这成本以及以上种种因素的限制,但是很多国家都有无线流量套餐,比如日本、韩国、美国等等,甚至我国的台湾、香港也有无线流量套餐,那为什么它们可以有呢?
首先,这些地区用户的ARPU值(即每用户平均收入。用于衡量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业务收入的指标。ARPU注重的是一个时间段内运营商从每个用户所得到的收入)比大陆用户高得多,有的甚至是中国大陆用户ARPU的几倍,所以他们有能力负担其这项业务,并且也利于运营商资金回笼。另外,这些地区要么人口基数相对大陆少得多,要么低于相比大陆小得多,在组网成本方面也相对比较较低。这样一高一低,就为无线流量套餐留出了位置。而且这些地区与国家大部分都不存在垄断,所以行业间的竞争相对激烈,也就有更大的力量推动这项套餐出现。
理性看待所谓的“无限流量”
虽然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有了无线流量套餐,但是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意使用。譬如日本的三大运营商,其无限流量套餐在使用超过7GB之后,会限速至128k/s;而美国AT&T此前,也因为给无限流量套餐使用者降速而遭遇巨额触发;韩国的做法是每天有6个小时可以使用不限速的无限流量,每月可享受31GB的流量服务,如果超过了,还可以使用400bps的免费网络。
至于香港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移动68港元无限流量套餐,不仅速度被限制到了384Kbps,还存在诸如入网合约、网外高额短信费与漫游费等等,从这里可以知道,天下的确没有白吃的午餐。国外的月亮,也不一定圆。虽然和发达国家比,我国的通信业资费还有待下调,但是大家也不要把外国佬看得太好。其实中国的网络水平,也还是不错哒。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为什么不能搞无限流量?|无限流量|电信运营商_凤凰科技
中国为什么不能搞无限流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没有一个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能提供这样的能力,很快美国用户就发现3G的速度是惊人的慢,电信运营商自己也发现,只要几个无限流量用户一出现,一个基站就可能完全瘫痪了。
我们经常听说国外运营商提供无限流量上网,因此有人问为什么国内不提供无限流量上网。我认为在中国是不能搞无限流量的,如果搞了将会是后患无穷。曾有一个电信运营商的咨询会,有电信运营商的领导问,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搞无限流量,来吸引更多的用户。我当时建议,绝不能这么搞,如果搞了,会出现大问题,最后无法收拾。 3G开始,为了争夺用户,很多运营商用无限流量吸引眼球,以美国的AT&T公司为代表。在它的影响下,全世界也有不少运营商用这个概念来吸引用户的眼球。然而,AT&T不久就发现,这是一个自杀的行为,因为无限流量了,用户不仅是手机上网,还会把手机拿来当成上网卡,甚至就是直接使用上网卡上网,这样PC跑的流量,如果看视频,下载大量应用,传输图片和音乐,不是手机一个月几G流量,而是几十G,甚至几百G流量。没有一个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能提供这样的能力,很快美国用户就发现3G的速度是惊人的慢,电信运营商自己也发现,只要几个无限流量用户一出现,一个基站就可能完全瘫痪了。 所以后来,AT&T就开始了无限流量的清理,利用用户签署的是两年套餐强行终止了无限流量,今天AT&T的核心套餐是没有无限流量的。而一些运营商知道自己网络根本无法承受,又不想放弃无限流量这样一个吸引用户的概念,就玩起了花招,所谓无限流量,都是有流量限制的,流量一用完,虽然还是可以使用,但是网络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使用起来其慢如牛,很难真正使用。然后你会不断接到让你购买多余流量的邮件。 国外所谓无限流量其实是有限制的,到了一定的流量,就要限制网速,有人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和国外一样,也这样搞,一方面通过无限流量吸引了用户,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限速防止用户过度使用,让网络是安全的。我认为这也不行,我们一定要知道中国的特色,中国运营商面临的环境绝不是国外运营商面临的环境。中国运营商只要这样做马上就会有消协来指责你霸王条款,会有律师来告你欺诈,会有媒体天天来批你。流量清零这个全世界通行的原则,怎么到了中国就能搞成众矢之的? 说中国有没有搞过不限流量,其实也搞过,这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有了这个教训之后,相信没有一个中国运营商再敢碰这件事。 我们都知道,在2G时代,某些地方运营商为了争夺用户,也发过一些20元不限流量的卡。当时发这个卡的依据是,那时用户一个月只用10M B的流量,甚至5M B的流量,你放开了用,也用不了多少,所以收你20元,鼓励你使用。这本来是一件对用户对运营商都是有价值的好事。但是到了3G,还是20元,到了4G还是20元,这个不限流量卡就完全不是2G时代那个20元的不限流量卡了。 对于这种卡用户我建议,应该给用户更多的补偿,一个月送用户10G的流量。依据是我们一般一个用户使用3G套餐,不过是1G B左右,3G时代,套餐的价格1G B相当于100元左右,10G B也就是相当于1000元的流量费。一个是这些流量用户一般是肯定使用不了,在某种程度是保证了他们可以无限流量使用,只不过是加了一个限制而已。 但是有关部门反馈的情况是,我太天真了。送给这些用户的流量不是10G B,而是15G B,这些用户还是不接受,还要去闹。我当时有点奇怪,怎么会这样,他们要这些流量干什么?有人拿了这20元无限的流量卡,到工棚里去建一个热点,一个人收10元钱一个月,50人,一个月,一张卡跑的流量哪里是10G B,几百G B都是有的。这样的卡主,别说不接受15G B的流量了,要限速也是要和你拼命的,所以全国已经有很多次冲击营业厅的事件。 不限流量,无论是技术、舆论环境、管理措施,中国目前都不是很适合,希望在中国搞无限流量,难!
[责任编辑:马晓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4351
播放数:3328
播放数:1809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限流量软件怎么弄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