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帮帮忙我电脑的显卡1050ti和1060区别是1050ti的刚开始能跑90000恢复了出厂设置之后就只能跑17000左右

双11帮基友新老搭配攒机,GTX1050Ti的打开方式是这样滴!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双11帮基友新老搭配攒机,GTX1050Ti的打开方式是这样滴!
【前言】好友想装新机,我正好也升级到skylake,想把老的4790k+z87出掉,就顺水推舟了&。反正intel年年挤牙膏,haswell平台性能其实还是钢钢的,我也不算坑队友,而且老平台肯定更实惠了!&CPU+主板+内存+SSD都是从我这出,但是还是要买些新货的,要不看着也不像新机啊&。朋友玩大型游戏不多,也玩些网游,所以我觉得新出的GTX1050ti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也可以趁机测测新显卡的性能如何。&新旧硬件加在一起,具体如下:【硬件介绍】老硬件没啥说的,放点新入硬件的图片和介绍吧:铭瑄GTX1050 Ti终结者4G采用最新Pascal架构GP107-400核心,拥有768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为1291MHz,Boost频率为1392MHz;4GB GDDR5显存容量,128bit显存位宽,TDP只有75W PCI-E 3.0接口供电即可。&GTX1050ti选择了铭瑄终结者系列,价格相对来说是很实惠的。显卡外观是以太极为灵感的(为啥不叫太极系列呢&),左右两个9cm风扇,颜色一黑一白,而且两个风扇连旋转方向是不一样的,左边的风扇逆时针旋转,右边的风扇顺时针旋转。风扇正反转设计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也不用觉得太过奇怪。显卡的三围尺寸:36mmX128mmX220mm,长度基本不会超过MATX和ATX主板的宽度,机箱的兼容性还是比较好的。这款GTX050T基本算公版设计,没有提供外接供电接口,不过还是在散热上提供了一根6mm镀镍热管,对于这种低功耗显卡的散热已经很充裕了。显卡侧面,标准的两卡槽设计,背板也算为PCB提高了强度的加持。背板设计也模仿了八卦的造型,不知道棒子国会不会来告&,中间的亚克力部分是会发光的。非金属材质的背板确实是需要吐槽的&视频接口提供了DP+HDMI+DVI的全接口组合,接口数量确实比GTX等更高端显卡提供的要少,不过也能应付一般应用的需要。拆解一下,散热部分热管采用热管直触,此外核心好小啊!&供电方面为2+1相供电,每相配备3个mosfet,基本也是公版设计,虽然不算豪华,对于不需外接供电的显卡也足够了。显卡来自镁光,存频率7000MHZ,4颗显存容量共4GB,显存位宽128Bit;固态电容来自钰邦。最新Pascal架构的GP107-400核心,拥有768个流处理器,基础频率为1291MHz,boost频率为1392MHz;新核心的Die尺寸只有132mm?,非常小的核心。&此外工艺也从16nm提升到14nm。&新购入的是&的Frostflow 120L-R,估计会被喷为啥不上240的&。一是我觉得4790k这种硅脂u,上高端的散热器,效果并不是太明显;而是预算有点不够了,只能妥协下了。冷头带灯,而且是跑马灯的,外圈的格子发光会绕着中心转,蛮好玩。纯铜的冷头新版是透平风扇,也是带光的。&电竞500电源的额定功率为500W,算是大马拉小车了,这套平台应该300w都用不了,不过400~500w以下的电源品质好的太少,而且一旦以后想升级显卡,500w也hold住了。遗憾没有模组设计,不过扁平线材在理线上还算方便。电源拓扑结构是非常成熟的主动式PFC谐振+DC&TO&DC的设计,没啥好担心的电源经过80&PLUS金牌认证,电源的12V最大输出达到了499W。&由于我的主板是的z87超频方程式,主板宽度达到26.7cm,超过常规的宽度2~3cm,很多机箱装不下了,综合价格和主板兼容性,最后选择了爱国者的风行机,最近JD的折扣还算蛮大的,发过开箱的帖子详见:&爱国者(aigo)风行黑色电竞电脑机箱(支持ATX主板/标配RGB风扇*3/七彩灯光/双U3/调速器/读卡器/双侧透)爱国者(aigo)风行黑色电竞电脑机箱(支持ATX主板/标配RGB风扇*3/七彩灯......| 赞3 评论9 收藏7&【装机过程】宽主板也完美地放到机箱里,不过走线孔会被挡住了,好在机箱前面设计很多2.5寸硬盘的走线孔,主板供电线可以借此处走线,反正也装不满3个2.5寸硬盘。Frostflow 120L-R的水管还是非常软的,安装也很方便;顶部装满2个120cm风扇,辅助排风放热。硬件总的来说是买新不买旧了,不过现在SSD的芯片越来越多都是TLC了,老SSD的MLC还是更可靠些。由于显卡不需要外接供电,显卡供电线邦一下放在边上就好了,非模组电源这点确实不方便。基友的老硬盘,2T+3T,至于里面装了啥,我就不便透露了&。背线我是没太多天赋,不过好歹是能合上侧板了,3.5寸硬盘正好能装2个。显卡装好,没有供电线安装也方便。都装好了,红红火火地开机了。显卡背板上的太极亚克力带灯的,很像在显卡背面挖开了一个小池塘,可惜颜色只能是蓝色了,不能RGB散热器冷头的跑马灯效果,风扇也带悠悠的蓝光。显卡是新新鲜货,着重测试一下显卡吧&。【GTX1050Ti性能测试】系统 & & & &:Windows&7驱动 & & & &:NVIDIA&ForceWare&375.70&分辨率:1080p理论性能测试3DMARK11先来跑分咯!可以看到基础频率为1291MHz,boost频率为1392MHz,但是3dmark11测试中记录的最高频率为1721MHz, 运行中的最高温度只有为43度(室温不到20度),看来只要温度hold住,Pascal的boost频率还是相当高的;测试中出现的最高功率在186w左右。新3DMark运行中的最高温度为45度;测试中出现的最高功率在164w左右。为了方便查看,做了个表格。单级游戏性能测试这个档次的显卡要全特效玩单级大作不太可能了,找了几个常见的游戏测试下,果然,全高特效也只有20~30帧。杀手5、热血无赖、地铁貌似对抗锯齿更敏感些,调低些就能到达50~60帧左右了。古墓9除了抗锯齿还得降低几个耗资源的特效才能到达60帧左。孤岛3、GAT5的抗锯齿降低外,画质得整体降低才能达到50~60帧。GTX1050TI玩单机大作还是没问题的,当然想要流畅就不得不降低些抗锯齿、画质或特效了,抗锯齿对资源的消耗还是很大的,画质基本最多需要降一档,从最高降到高,对于效果的影响也不算大。千元显卡还得自己动手调节下游戏设置,不能任性全拉高啊!&网络游戏性能测试全特效玩单级大作不太可能,那网络游戏呢?守望先锋的平均帧数:67.88坦克世界的平均帧数:75.51LOL的平均帧数:166.71网游全特效倒是没问题的,估计GTX1050ti会成为网吧标配吧&,够用又省电【功耗与温度】使用FURMARK测试,显卡都会降频,所以最高的功耗还没有跑测试的高,但测测温度还是可以的。10分钟后温度为48度,一根热管就把温度hold住。FURMARK的功耗在140w左右,明显偏低了,3dmark11的最大功耗出现有cpu参与的场景测试,因此功耗偏高;新3dmark的功耗比较接近实际游戏功耗,也就是160w左右。【显卡测试总结】老实说GTX1050ti的性能并无大惊喜,比GTX960也真就强了一点点,不过温度功耗都是大亮点,估计会成为网吧的最爱。我是蛮期待fanless的显卡再现江湖的,不过N卡不爱玩这个,估计希望不大。铭瑄这张显卡基于公版,散热外观设计也蛮讨巧,加了一根热管的效果还是蛮明显,价格也算实惠。RX470貌似降价了,还有传说中RX470D,估计这价格区间的显卡大战会越来越激烈的。&【CPU温度测试】来看看120冷排的散热能不能hold住4790k。FPU肯定是hold不住的,不过正常的使用能使CPU负载达到FPU负载程度的应用也不多。使用CPU项目进行测试,10分钟的核心温度也就不到60度,还是能应付日常或者游戏应用的,当然240的冷排无疑更可靠些。【光污染效果】散热器,显卡,内存都是带灯的,其实风行机箱也是自带光污染的,前置面板的侧边有RGB灯带、自带的三个风扇也是自带七彩灯效的,可以通过机箱的按钮调节。一起看看光污染效果吧!&双11购买硬件算有点小优惠,但想捡大便宜是不可能的,总体而言这台主机的最后效果是不错的,朋友很满意地抱走了,我也乘机清理一批旧物,双赢啊&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8)
小米 6X 智能手机 6+64G版
魅族POP真无线蓝牙耳机
唯斯特姆(Wastemaid)X食物垃圾处理器
便洁宝 BWA420G 智能马桶盖
Libratone小鸟音响Track 无线智能降噪耳机
唱吧 G1无线喇叭麦克风
MEIZU 魅族 15 智能手机
OE E60P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
D-Link DIR-882 AC2600 MU-MIMO双频千兆无线路由
小沐智能马桶盖
Fresh馥蕾诗亮活维他果萃面膜
GOURMETmaxx 西餐厨师机
优派 ViewSonic PX727-4K 4K家用投影机
腾讯听听 TS-T1 人工智能音箱
米家(mijia) ZNH5J018Y 智能后视镜
赞180评论321
赞144评论77
赞248评论37
赞656评论123
赞853评论199
赞584评论253
赞596评论271
赞385评论82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编辑推荐排行
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显卡热品推荐
热门关键词◇关注京东
◇客户服务
用户数:37494|帖子数:19097
老兵新传,15元一副的3D眼镜+GTX 1050Ti显卡让NVIDIA 3D Vision套装重新焕发活力(本文作者是什么值得买首席生活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在不知不觉中2016年很快就已经成为历史了,这一年可以说是VR的引爆年,各种VR头盔、VR一体机纷纷涌入市场,我也随大流入手了HTC
VIVE套装和VR一体机,玩了几个月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VR游戏和片源太少了。HTC
VIVE在游戏体验方面绝对是杠杆的,但是在观看影片方面和VR一体机一样还是不够好,首先是头盔要紧贴眼睛,所以戴久了会难受,其次是会看久了就会头晕。观看影片方面我个人还是偏向于使用3D显示器。不过人总是喜新厌旧的,有了VR之后我就把3D显示器打入冷宫。这次年底大扫除清理家里的闲置,发现了两个闲置的3D显示器,一个是ACER
GD245HQ,另外一个是OEM版的AOC e2352Pz。拿去卖的话已经不值钱,我打算让它们再上岗。AOC
e2352Pz属于偏光3D,既可以用NVIDIA显卡,也可以用AMD显卡,所以我把闲置的XFX RX470给用上了,ACER
GD245HQ这个是NVIDIA 3D
Vision套装的显示器,属于时分法的3D显示,也就是常说的快门式3D,只能搭配NVIDIA显卡使用。高端的N卡已经给了大、二、三奶机,所以必须再入手一块NVIDIA显卡。这次的要求不高,能在1080P下玩一些NVIDIA
3D Vision游戏还有观看3D视频就可以了。前不久我给客厅的HTPC升级显卡,把GTX 650Ti Boost换成了GTX
1050Ti大将,鸟枪换炮的感觉挺好的,功耗更低性能翻倍。所以这次还是考虑GTX 1050Ti。NVIDIA的GTX
1050Ti真是有点生不逢时的感觉,本来是海扁上代中端显卡GX 960的节奏,谁知道刚刚正式接过GTX
960的阵地,老对手AMD就弄出个RX 470D来。RX 470D的性能大约比GTX
1050Ti领先25%,价格却只贵了不到15%,而且部分RX 470D还附带了开核变身RX 470的福利,所以GTX
1050Ti就很尴尬了。我见过的所有GTX 1050Ti评测文章后面,几乎都有网友回复是关于RX 470D性价比更高的。这次入手GTX
1050Ti我选择的是1199元的索泰GeForce GTX 1050Ti X-GAMING OC,买的时候上京东搜了一下,在各个GTX 1050Ti中这个卡的销量是最大的,1199元的价格比较适中,所以就入手了一个。不过等到我完成这个文章的时候,京东已经把这个卡干到1099元了(须用券),所以说,全世界最不保值的,就是电脑硬件。
  NVIDIA 3D
Vision套装里原配的3D眼镜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我只能一人看3D电影,而且眼镜内置的电池已经老化,续航时间超短,这个明显不行啊。我入手的时候NVIDIA
Vision一代的眼镜一副要一千多块,现在过去了五六年,而且还出了二代的眼镜,一代的应该降价了,所以我打算入手多两副眼镜,和老婆一起看电影用。上网搜了一圈,一副NVIDIA
Vision一代的眼镜,不带发射器的正常价格是120元,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再仔细搜一下,有惊喜,某店处理联想备件,刚刚好有联想一体机的快门式3D眼镜,仔细一看图,BINGO,就是NVIDIA
3D Vision一代。价格清凉啊,一副才15元,普通的塑料架+塑料镜片偏光3D眼镜都要这个价钱了,不过运费要10元,居然还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果断下单,入手两个眼镜,加运费共40元。即使不能退货,40元扔了也还不痛。快递速度还算快,从北京到汕头三天到货。3D眼镜的外包装盒很旧,联想的原封标签都被撕破,还有一些关键信息都被商家用黑色油笔涂黑。下面来看看显卡和3D眼镜的开箱。
★开箱篇★
1、索泰GeForce GTX 1050Ti X-GAMING OC显卡
  GTX 1050Ti X-GAMING OC沿用了索泰显卡的黄黑配色外包装盒,不过我发现比高端显卡少了“VR Ready”字样,估计这个级别的显卡跑VR会有一些难度,所以NVIDIA官方把这个广告字眼给删掉了。包装盒背面介绍了显卡的特点:白金效能用料、精选GPU、低噪音风扇、低温PCB、高速显存。这些其实都属于广告,没有现实意义。尤其是“精选GPU”一项,目前NVIDIA在BIOS中对显卡超频进行了死死的限制,再精选的GPU,也是这个频率,与没精选的有区别吗?
  GTX 1050Ti X-GAMING
OC的颜值很不错,黑白配色,散热器外观风格和高端的PGF玩家力量有些接近。显卡长度是25cm,属于标准长度,厚度占用两个PCI槽,放ITX机箱里面也是妥妥的。散热器采用塑料导风罩,搭配双9cm口径风扇,支持Freeze智能启停技术,在低负载时风扇会自动停转。GTX
1050Ti的PCB并不复杂,散热器规格也不高,因此整卡重量很轻,所以没有搭配背板的必要。视频输出接口方面与公版一样配备了两个DVI-D、一个HDMI、一个DP接口。散热器顶部有ZOTAC字样的LED LOGO,显卡运行时会发出白光,外接供电接口为单6Pin接口。
1050Ti采用了Pascal架构的GP107-400核心,拥有768个CUDA流处理器、48个纹理单元、32个ROPs,搭配位宽为128bit的GDDR5显存。公版GTX
1050Ti的GPU核心基础频率为1291MHz,Boost频率为1392MHz。索泰GTX 1050Ti X-GAMING
OC的GPU核心基础频率为1354MHz,Boost频率为1468MHz,显存频率则和公版一样都是7000MHz。从我玩过的几款超公版GTX
1050Ti来看,目前NVIDIA对GTX 1050Ti显卡频率的限制都是很死的,好几款高频GTX 1050Ti的频率都是一模一样的。GTX 1050Ti的TDP功耗仅为75W,高频版本的功耗也高不了多少,所以非常适合HTPC和ITX主机。
2、超便宜的联想备件3D眼镜
下面再来看看我的便宜眼镜,啦啦啦。可以说这一整年我入手的最超值的硬件就是它了。
这两副联想备件的NVIDIA 3D Vision的外包装虽然很破旧,但是里面的东西确实都是全新的,说明书、两个鼻托、一条USB数据线、3D眼镜、收纳袋都妥妥的是全新品。我唯一担心的就是备件放太久,里面的电池会不会老化坏掉。
  充满3个小时的电之后,两副3D眼镜都满血开工。本来想把眼镜拆开来看看里面的构造,不过发现塑料外壳都是贴合的,拆了估计装不回去。发射器是我原来在用的,不过和新的两副3D眼镜都能够自动匹配。
★显卡拆解篇★
索泰GTX 1050Ti X-GAMING OC的背面有六个螺丝,其中四个是用于固定散热器的,另外两个螺丝用于固定MOSFET上的散热片。拆下散热器之后可以看到PCB的原貌。
  GTX 1050Ti的PCB并不复杂,元件也不多,所以PCB上空间并不拥挤,GPU核心周围是四个三星GDDR5显存颗粒,编号是K4G80325FB-HC28,0.28ns,显存单颗容量1GB,共四颗组成128bit共4GB的总显存容量。这个显存颗粒的理论运行速度为7000MHz,超频到8000MHz是小菜一碟。供电部分采用了4+1相数字供电,MOSFET上覆盖有铝制的散热片以增加散热面积。
前面已经说过,GTX 1050Ti显卡的TDP功率只有75W,发热量很小,不过X-Gaming GTX
1050Ti还是采用了规格比较高的散热器,纯铜的吸热底座,加上两条6mm口径的纯铜热管,还有密集的散热鳍片。对付GTX 1050Ti这种级别的显卡肯定是绰绰有余的了。吸热底座上还附带有散热贴与显存颗粒相连接,可以辅助显存颗粒的散热。两个风扇的口径都为9cm,支持PWM调速。
★理论性能及3D游戏测试★
1、默认频率下性能测试:
  索泰GTX 1050Ti X-GAMING OC的默认GPU核心基础频率为1354MHz,Boost频率为1468MHz,实际运行中的最高Boost频率为1797MHz,比公版高了约80MHz,显存频率为7000MHz。待机时GPU核心温度才29℃,风扇停转,满载的GPU核心温度不超过52℃,风扇转速最高仅在1000PRM左右,基本无噪音。
2、实际游戏性能和功耗测试
  在实际的游戏性能测试中,索泰GTX 1050Ti X-GAMING
OC的性能比公版GTX 1050Ti大约领先8-10%,比公版GTX 960
4G大约领先15-18%,在1080P分辨率、最高画质或者高画质下流畅运行目前的主流游戏都是没有问题的,个别要求较高的游戏降低一下画质也都可以拿下。打开NVIDIA
3D Vision之后性能大约会下降40%,所以像《奇点:灰烬》这样要求比较高的游戏,就需要降低画质和特效才能流畅运行。NVIDIA 3D
Vision一直以来对《古墓丽影》系列的支持都是非常好的,开启3D模式之后3D立体视觉效果非常赞。在NVIDIA控制面板中可以看到NVIDIA
3D Vision对各个游戏的支持度和视觉效果等级。
  索泰GTX 1050Ti X-GAMING
OC的风扇在普通状态下是停转的,直到GPU核心温度达到48℃时才开始启动,而且整机的待机功耗只有60.7W,满载时也只有130W左右。闲着无事手痒,我又把AOC
e2352Pz偏光显示器接到GTX
1050Ti显卡上,一台主机接两个3D显示器感觉不错。测试了一下开启偏光3D的游戏效果,虽然立体效果没有NVIDIA 3D Vision那么好,但是游戏兼容性也是非常的不错。
3、3D视频播放测试
  要使用NVIDIA 3D Vision套装观看3D立体效果的视频,我个人觉得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使用CyberLink PowerDVD 16。这个软件比较智能,可以自动检测到系统所连接的3D显示器类型,免去了设置的苦恼,对菜鸟用户比较实用。PowerDVD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把2D视频实时转换出3D效果来,虽然3D立体效果不如原生的3D立体影片,但是也可以感受到不同于2D画面的一定的立体效果。
另外一个就是使用完美解码中自带的PotPlayer播放器,在3D视频的输出方式中勾选“实景立体(Windows
8原生3D)”选项,就可以开启NVIDIA 3D Vision的3D立体效果了。
开启偏光3D模式除了使用AOC e2352Pz显示器自带的TriDef 3D软件之外,就是使用Power
DVD了,不过搭配这个显示器Power DVD无法自动检测出3D类型,我们可以手动把3D模式设置为“Micro-polarizer LCD 3D”就可以了。
一、索泰GTX 1050Ti X-GAMING OC的优缺点
  1、优点:做工用料优于公版、默认频率高于公版,性能比公版GTX
1050Ti大约提升8-10%,而且还具有不错的超频潜力;散热器效能出色,噪音低;能够同时支持NVIDIA 3D Vision套装的快门式3D和其他偏光3D两种3D显示器。
  2、缺点:与AMD RX470D相比性价比稍低。
  总的来说,索泰GTX 1050Ti X-GAMING OC的做工用料、散热效果在GTX
1050Ti中都是非常出色的了,不过这毕竟是一款千元级别的显卡,不可能和高端显卡那样做得那么堆料。纵观目前绝大多数的超公版GTX
1050Ti,供电基本都是3+1相或者4+1相,频率都是00MHz
,而且NVIDIA都在显卡BIOS中对超频幅度做了一定的限制,GPU核心最高Boost频率无法超过1911MHz,显存频率无法超过8000MHz。所以,各款超公版GTX
1050Ti之间的最大差别就只剩下散热器和保修了,我的个人建议是挑便宜的买就可以了。另外就是和AMD RX
470D之间的取舍问题,索泰GTX 1050Ti X-GAMING OC的价格为元,AMD RX
470D的价格普遍在元,而像索泰GTX 1050Ti这样的高频版1050Ti的性能可以达到高频RX
470D的82%左右,价格是RX 470D的90%左右,所以性价比肯定是比RX 470D略低。GTX
1050Ti最大的优势就是满载功率比RX 470D低了约50W,更适合ITX主机和HTPC。
二、快门式3D显示器和偏光式3D显示器的优缺点
  整体而言,快门式3D显示器的立体效果要比偏光3D显示器更好,深入一点来分析的话,快门式3D显示器是通过使用120Hz及以上刷新率的显示器,配合专门的3D眼镜让每个眼睛在60Hz刷新率下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而在大脑中产生错觉观看到立体影像,优点是不会损失任何图像分辨率、3D效果出色、可视角度大,缺点是在外部光源较强的情况下会出现轻微的闪烁。偏光式3D则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先通过把图像分为垂直偏振和水平偏振两组画面,然后在3D眼镜的左右两边分别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镜片,这样人的左右眼就会接收到两组不同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而产生立体影像。我们在电影院看到的基本都是偏光3D,包括IMAX,不过电影院采用了并排的两台放映机来播放,所以没有亮度和分辨率的损失,但是家用的偏光显示器则是采用隔行偏振的方式,所以行分辨率会降低一半,亮度和画质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可视角度较小。所以,我个人偏向于快门式3D显示器。对比VR而言,看3D电影的话我觉得还是3D显示器比较靠谱,整体成本更低,图像质量更好,眼睛疲劳的程度也要轻一些。
  对于喜欢3D立体效果的玩家来说,GTX 1050Ti对比RX 470D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能够支持快门式和偏光两种3D显示器,而RX
470D只能支持偏光3D显示器。所以如果是想搭配3D显示器使用的话,还是GTX 1050Ti会更好一些。
与显卡比起来,眼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此回复贴已经删除
求眼镜地址!
此回复贴已经删除
亲,想要回复请先哦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大神帮帮忙我电脑的显卡是1050ti的刚开始能跑90000恢复了出厂设置之后就只能跑17000左右_百度知道
大神帮帮忙我电脑的显卡是1050ti的刚开始能跑90000恢复了出厂设置之后就只能跑17000左右
电脑是11份买的买回来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显卡恢复出厂设置是卸载了显卡驱动吗?显卡的跑分不能作为评判显卡性能的输出标准;如果对显卡的性能有疑问可以使用GPU-Z检测显卡的参数或者是3D MARK检测性能。
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主营:七彩虹品牌主板,显卡等电脑及配件产品
显卡在哪里买的?什么牌子的?兄弟,这个很重要。
跑分是一项娱乐活动,不能用来衡量硬件的质量。
电脑恢复出厂,需重装显卡驱动,拿驱动盘重装一次就好。
你打驱动了么?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50ti显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