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编辑:百度作业帮
发布时间: 09:56
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并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并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并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
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并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并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并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你好!你问的是不是材料分析题,这是答案.趋向:交流时间缩短,交流范围扩大,交流信息量更大;交流方式更便捷.影响:使世界各国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回答如满意,请点击
选为满意答案2016年河北单招历史模拟试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2016年河北单招历史模拟试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016年河北单招历史模拟试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
http://www.wendangku.net/doc/f994b0ebdd36a32d.html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没有人知道这次流感的源头,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在1919年中期消失,但它消失时,这场破坏力极强的流感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 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
---(美)杰里本特里《新全球史》
(1)材料一描述的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具有什么重要的世界意义?(1分)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历史条件。(5分)
(3)根据材料三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4分)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1分)
(4)概括材料四中划线部分文字所反映的这次大流感的特点。(1分)并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分)
10: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之日起,经济全球化就已启动。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曾被两次世界大战打断。直到二战结束后, 经济全球化才加快发展,最终形成。
请回答:(10分)
1)你认为,二战后推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推进全球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作用,因此在布拉格召开的世界银行年会和欧盟召开的高峰会议期间,都发生了一部分反全球化的示威者与军警冲突的骚乱。请分析这些人士为什么要反对经济全球化?
11:(19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曾有过一些时断时续的交往。但这两个文明的直接碰撞,还有待于欧洲获得足够的力量能有力而持续地到达中国。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请用史实举例说明材料一中两个文明之间“时断时续的交往”。“欧洲获得足够的力量" 与哪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5分)
40年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物,在民族战争失败后提出“ 的命题。在这个命题里,反抗西方的侵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共11页)
2016年湖南单招历史模拟试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00 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2016 年湖南单招历史模拟试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试题内容来自...2016年河北单招历史模拟试题:罗斯福新政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00 份高职单招试题...结合材料, 概括指出这两种现代化道路的相同之处。 (2 分) 13:经济发展和思想...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
2016 年宁夏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二战...2016年河北单招历史模拟试题:从师夷长技、体用之争到维新思想_高中教育_教育...(4 分) (4) 面对当今全球化的趋势, 你能从“中体西用”思想的借鉴中得到...2016年河北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古代的经济政策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00 份高职单招...4、D 试题分析:“成化末年值水灾,时祖居傍河,水淹入室,所酿酒尽败……因...2016年河北单招历史模拟试题: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_高中教育_教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 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2016年河北单招历史模拟试题: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00 份...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洲的...2016年北京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高三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00 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 www....2016年河北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启蒙运动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00 份高职单招试题,...现代化成为主要 目标时, 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 协力组织, 大规模地开展经济...2016年河北单招历史模拟试题:日本明治维新_高中教育_...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其中...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则推动历史发展; 反之亦反。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一节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02上海历史11)近代史上,造成东西方经济差距日益拉大,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的基本原因有
(1)科学技术水平进步 (2)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2)无产阶级革命受挫 (4)殖民主义疯狂掠夺
A (1)(2)(3) B (2)(3)(4) C (1)(3)(4) D (1)(2)(4)
2. (02天津21)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B. 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 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 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3.(02上海文综8)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 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 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 蒸汽锤、铁路设备D 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4.(03上海文综9)以下与18世纪英国学者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最接近的见解是
A “从字义通经义,从经义通义理” B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C “大贾富民”是“国之司命”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03上海历史24)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的这一诊断揭示了资产阶级
A.曾经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B.永远是人类财富的化身
C.始终是社会进步的代表 D.将来是世界经济的霸主
6.(01全国24)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标志是
A.用机器制造机器
B.工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C.手工工场基本消失 D.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
7.(02全国23)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B 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 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 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8.(02上海历史10)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标志是
A 圈地运动结束 B 君主立宪制确立 C 工业革命完成 D “日不落”帝国形成
1.(04天津21)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① 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 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③ 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④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9.(04江苏20)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10. (05春季21)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西方殖民扩张加速 B.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C.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11.(05天津20)极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发展并推动了机器普及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的采用和推广
C.铁路的大规模修建
D.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
12.(2006年上海)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07广东单)19.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是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4.(07广东文基)30.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15.(07江苏18. )严冬季节,一个煤矿工家庭的母子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家里为什么不生火?” 母:“因为我们买不起煤。”
子:“为什么买不起?” 母:“因为你父亲失业了。”
子:“父亲为什么失业?” 母:“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
这段话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它最可能出现于
A. 1825年的英国 B.1861年的俄国 C.1868年的日本 D.1871年的德国
16.(07全国I)23.《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17.(08全国II) 20.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年占1/4,18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18.(08全国I) 19.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19.(08江苏单) 1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20.(08广东单)18.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21.(08宁夏)3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22。(08山东)10.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本资料来自中学历史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23。(08上海综合)11.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改进。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
A.瓦特 B.斯蒂芬逊 C.富尔顿 D.莱特兄弟
24.(01上海31)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前期,虽然法国一跃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但是它的经济没有因此超越英国,而英国却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请概述造成这一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1)法国:
(2)英国:
法国:长期的内外战争,政局动荡不安(1分)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和经济政策(1分);小农经济占优势(或科技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1分)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政局稳定(1分);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工人技术水平较高。海外市场扩大(任答1点得1分);工业革命首先开始并顺利完成(1分)
25.(05广东历史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村料一:1815年,英国土地贵族控制的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而因为麦价很少高过80先令,一般都在50-60先令之间,所以“谷物法”一直是起作用的。
――据夏炎德《欧美经济史》
材料二: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但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地,这个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后,上台掌权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到1864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在年间,议会又取消了200多种左右的商品进口税。  ――据吴于虚、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谷物法“废除后,外国农产品大量涌入英国市场,使英国农场主受到外国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各种农业机器陆续出现,并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在推广优良畜种、增加程植品种、改进排水方法等方面也都有进展。年间,英国农业产量增加一倍。 -据刘淑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政府颁布“谷物法”的原因。(2分)
答: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保护国市场。
(2)从材料二看,“谷物法‘的废除表明英国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9分)
答:变化:从重商主义政策发展到自由贸易政策。
原因:“谷物法”阻碍了商品流通,不利于工业的发展;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谷物法“废除后英国农业发展的原因。(3分)
答: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建立资本主义大农场;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26.(05上海历史35)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写道:19世纪中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它以万国博览会这一自我庆祝的仪式拉开了序幕。1851年伦敦博览会、1855年巴黎博览会和1876年费城博览会无不昭示着这一胜利,向世界隆重地展示其财富赤长和科技进步。
问题:(13分)
(1)19世纪中期欧美“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是怎样实现的?(1分)
答:工业革命
(2)如何理解19世纪中期英、法、美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全面胜利”?(9分)
答案:英国:完成从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或技术发明、或技术革命;工厂制度的形成或分工;创造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或成为“世界工厂”;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近代工业社会。
法国:七月王朝时期,工业革命有了较快发展。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工业革命深入进行,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最终确立。
美国:20年代初开始了工业革命,并通过南北战争废除种植园经济(或黑奴制),解决土地问题,使美国完全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如自由劳动力和自由贸易),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狂飙时期。
(3)西方为什么要以博览会来展示自己的成就?你认为2010年的上海将赋予世博会何种崭新的涵义?(3分)
答:博览会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展示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的综合体现。向世界展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成果等。
27.(2006年广东历史卷)阅读下列材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材料一]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工厂法上的第一个条例,他规定,车间的墙壁和天花板应该每年用石灰刷白两次;每个学徒都应该得到两套整齐的衣服;工厂必须为男女两性儿童安排分别宿舍,并有足够数量的床铺;工作时间决不允许超过十二小时;在学徒的头四年中,教育是必须要做的事;视察员发现工厂有传染病的话,他们有向保安审判官所属郡法院提出报告的任务……
这项法令创立了一个在英国19世纪期间起了很大作用的制度,而且各文明国家都采用了这个制度,即对工厂的监督。必须承认,这项法令的实施效果几乎等于零,即使认真实行,也只
不过提供一些微乎其微的补救而已。
               ————据保尔。芒图:〈十八世界产业革命〉
[材料二]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在济贫院,受救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这是一种带有劳动改造性质的规定。其目的
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考劳动谋生。院内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巴士底狱”
    ——据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史〉;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马克思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资本的积累、城市的扩展和‘美化’,灾祸越来越严重,以致在1847年到1864年间,仅仅由于害怕那些对‘上流人士’也决不留情的传染病,议会就制定了不下十项卫生警察法令,在某些城市,如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地,吓破了胆的资产阶级还通过他们的市政当局来进行干涉。不过,西蒙医生在他的1865年报告中仍然大声疾呼:‘一般说来,这些灾祸在英国还没控制住’。”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
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工人工作和生活状况的哪些信息?(不得摘抄原文)(5分)
(1)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政府制定1802年工厂法条例和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的原因。(3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评价英国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为。(4分)
(1)卫生状况差;传染病流行;居住条件差。工作时间长;学徒和童工受教育机会少;失业情况严重。(5分)
(2)工业革命在促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如劳资矛盾加剧,事业情况严重等;工人阶级不断斗争;政府为缓和社会矛盾采取相应措施。(3分)
(3)英国政府出台各项法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工人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并未得到实际保障,其他社会问题也未得到有效解决。(2分)
28.(2006年上海)气候的冷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活动和历史的进程,以下这幅“中国近五千年来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直观的再现了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950年间中国气温的变化过程。观察下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1)上图的“比较基准线”为中国现代的年平均气温,历史上年平均气温连成的曲线位于基准线上方时,称为“暖期”;位于基准线下方时,称“冷期”。试问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800年间,中国气候的变化经历了几个暖期?(1分)
答案:3个暖期。
(2)如图所示,秦汉时期虽然处于气候史上的暖期,但与此前相比,气温变化已呈缓慢下降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不断加强,北方游牧区的生态开始恶化,自然灾害连年发生,游牧民族开始南下。试问,这一时期有哪个游牧民族南下?他们的南下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答案:匈奴;与秦汉或汉民族进行长期的战争或时战时和;秦筑长城,汉推行和亲政策或经济交流密切;促进民族融合或促进不同文明交往。
(3)从长时段看,气候变化影响人的活动,而人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了气候和环境。试举出近代以来工业文明对气候与环境造成影响的史实。(3分)
答案:大机器生产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城市化、人口增长的负面影响;工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29.(2007上海历史36.)阅读下列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
第二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
第三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
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问题:你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 (9分)
30. (07四川综37 . ) ( 32 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17一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秦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童的派泉。…
… 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 (启萦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
… 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杜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l)历史学家翁伯赞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西汉时期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哪些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 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 3 分)
( 2 )根据材料一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4 分)这些趋向对20 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4 分)
( 3 )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3 分)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 3 分)
( 4 )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关注的重点有何变化?( 2 分)这一变化为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思想准备?( 3 分)请任选一事件概述其主导思想。(4 分)
( 5 )以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为主题,另拟一篇历史小论文的标短。(要求:内容具体,有新意。)( 2 分)
答案:(共32 分)要点
( 1)地区: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
意义:打破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了整体发展的进程。
( 2 )趋向:交流时间缩短;交流范围扩大;交流信息量更大;交流方式更便捷。
影响:使世界各国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 3 )侧重点:儒家思想、政治制度、伦理道德;
主张:批判专制王权,主张开明政治。
( 4 )变化:从重视西方科学技术,到重视政治制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思想: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提仍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5 )有具体事件或事物的表述;有创新性。
31.(08天津)39.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产,回答问题。
材料二 18至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顷,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
(2)归纳材料二中18至19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的状况。(3分)并具体分析农业进步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4分)
(2)圈地运动,新农机、新技术的使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发展)。
农业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工业革命为农业提供了更多新农机,促进农业发展。
★第二节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1.(03上海历史14)
作者表达的是英国意欲
A.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 B.打破欧洲的均势格局
C.维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 D.同欧洲列强结成联盟
2.(01春季24)在欧洲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维也纳体系具有某种积极意义,表现在
A.各大国常以召开会议的方式解决彼此间的纠纷 B.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状态
C.由各大国决定欧洲国际格局 D.恢复法国大革命前欧洲大陆的均势
3.(01春季25)1848年欧洲革命的任务
①在法国是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②在德意志是反封建和争取国家统一 ③在东南欧是争取民族独立 ④在俄国是废除农奴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02苏粤23)法国工人阶级把斗争矛头指向资产阶级的革命事件是
A.七月革命 B.二月革命 C.六月起义 D.攻占巴士底狱
5.(04上海历史9)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6.(05上海10)22日清早,王宫内气氛恐慌,路易·菲力浦一起床就宽慰恐慌的手下人道:“人们不回在寒冷的冬天闹革命。”话音刚落就爆发了:
A.法国二月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法国六月起义 D.法国七月革命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02沪春6)下列在“五月流血周”中惨遭资产阶级政府镇压的是
A 掘地派运动 B 西里西亚组织工人起义
C 巴黎公社运动 D 纽约、芝加哥“五一”大罢工
2.(2006年全国Ⅱ卷)马克思主义是在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这些成果中有①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②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③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④达尔文的进化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3.(2006年全国Ⅰ卷)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基础上直接建立的
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
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4.(07广东单)20.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
5.(2007上海历史)12.被历史学家称为法国无产阶级在“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的是
A.巴黎公社革命 B.二月革命 C.里昂工人起义 D.六月起义
6.(07广东文基)3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十月革命 C.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D.巴黎公社
7.(08广东单)20.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8.(08海南)14.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01上海25)在德、日法西斯化的历史渊潭中,相似点是
(1)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2)军部控制内阁大权
(3)崇尚军国主义传统 (4)信奉专制政治制度
A (1)(2) B (1)(3)(4) C (3)(4) D (2)(3)(4)
2.(01全国25)1861年,美国南部一些州建立南部联盟,这一举措意味着
A.蓄奴州数目增加 B.公开分裂国家
C.美国内战爆发 D.南方诸州与英国结盟
3.(01上海11)英国干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阻挠德意志统一的相同目的是
A 阻止革命运动的发展 B 乘机扩张领土范围
C 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
D 转嫁国内社会矛盾
4.(01上海文综5)19世纪中期,一些主要欧美国家殊途同归,发展了资本主义。下列国家中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C 德国 D 法国
5.(01上海文综6)林肯说:“一个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了一场战争。”这个妇人就是斯托夫人,这本小册子就是《黑奴吁天录》,这场战争就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西战争 C 美国南北战争 D 朝鲜战争
6. (01粤豫26)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6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7.(01江西26)1861年,美国南部一些州建立南部联盟,这一举措意味着
A.蓄奴州数目增加   B.公开分裂国家
C.美国内战爆发    D.南方诸州与英国结盟
8.(02全国20)在国际战争中失败往往直接引起国内的革命运动,这方面的例证是
A 美西战争 B 普法战争
C 拿破仑战争
D 意埃战争
9.(02天津18) 下列事件,属于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是( )
①明代的“土木之变” ②北伐战争前的国民会议运动
③美国的南北战争 ④“蒙巴顿方案”的提出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0.(02上海历史24)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这个“事”的实质是
A 建立地主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B 为近代化扫除障碍
C 对外殖民方面取得相当的成功 D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11.(02苏粤24)下列国家,在德意志统一战争中被打败的是
C.俄国 D.西班牙
12. (02天津19) 与德意志统一相比,19世纪意大利统一的不同之处是( )
A. 先统一北方,再统一全国 B. 通过战争完成统一大业
C.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D. 结束了异族压迫局面
13.(03上海文综10)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先后强占、强租山东半岛及所属胶州湾、威海卫等地的列强是
A 德、英、日 B 德、法、俄 C 英、俄、日 D 英、法、日
14.(03上海历史10)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指
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 B.戳穿俄罗斯的觊觎
C.抗击法兰西的入侵 D.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15.(03春季19)通过推行改革使国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是
A. 亚历山大二世 B. 明治天皇
C. 俾斯麦
169.(03春季20)从结果上看,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A.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 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17.(04上海历史13)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句话强调了
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 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18.(04广西20)下列法律文件中,规定内阁对君主负责的是
A.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日本1889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19.(04江苏19)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
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
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绝对忠于天皇的军队
④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05上海11)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弊 D.吏治腐败
21. (05春季20)世界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途径不尽相同,德国的道路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民族解放战争
C.王朝统一战争 D.社会改良运动
22.(2006年上海)1871年1月18日,在拿破仑第二帝国倾覆后的废墟上,在庆祝胜利的狂欢中,在辉煌华丽的凡尔赛镜厅里,威廉一世被拥立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能够在镜厅里加冕,庆贺胜利,是因为打赢了
A.瓦尔密战役 B.普奥战争 C.普法战争 D.拿破仑战争
23.(2006年广东历史卷)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首要目标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维护联邦统一
B.统一全国市场 C.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D.夺取南方原料产地
24.(2006年全国Ⅰ卷)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图4反映的战争是中学历史教
A.拿破仑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5.(2006年北京卷)下列与民族问题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拉美独立运动彻底铲除了封建主义
B.一战中塞尔维亚的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
C.提拉克的激进主张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向
D.民族成分单一是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的最大优势
26.(2006年北京卷)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展工业革命②废除封制度③实施“大陆政策”④推行“文明开化”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01上海23)林肯在竞选中主张解放黑奴,但1861年他却把宣布解放黑奴的一位将撤职,1862年他又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的这种策略变化表明他在此期间的最高宗旨是
A 拯救联邦政府,维护国家统一
B 团结黑人奴隶,战胜南方叛军
C 放弃废奴主张,向奴隶主妥协 D 保护白人利益,坚持种族歧视
28.(2007上海历史)30.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人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9.(07天津综)20.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07江苏)19.这是一首流行于美国的歌曲:“我希望站在满是棉花的土地上/古老的时光难以忘怀/看吧看吧尽情地看吧/迪克西的土地是我出生的地方……。”南方种植园主挑起的一场战争曾使这块土地硝烟弥漫,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战役是
A.葛底斯堡战役 B.瓦尔密战役 C.色当战役 D.纳西比战役
30.(07四川综)19、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对他的学生说:“孩子们,……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与这一情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普奥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普法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31.(07海南历)11.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英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英国《权利法案》
32.(08全国I) 20.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33.(08四川)21.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 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 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34.(01江西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2年,认识到“普奥两国不共戴天”的俾斯麦就任普鲁士首相。他在议会预算委员会讲话时说:
“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普鲁士必须聚集自己的力量并将它握在手中等待有利时机。这种时机一再到来而又被放过。……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表决所能解决的──那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要解决它只能依靠铁和血”。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俾斯麦的讲话受到议会中许多自由主义者的谴责,有人说:“当我听见俾斯麦……吹嘘他想用铁和血来征服德意志时,在我看来,其可笑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其卑鄙性。”还有人说他犯了“践踏一切法律和道德原则的罪恶”,他的“令人发指的轻率态度卑鄙无耻”。
──据(德)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三 1866年俾斯麦领导普鲁士打败奥地利之后,原来责骂他的人又反过来赞颂俾斯麦说:“此人多么神奇地纺出了那样光彩夺目的织物的全部经纬……他对一切手段都那么熟悉,运用得那么得心应手……真是精心策划的杰作!……宁肯要一位这样的实干家……也不要成百个心怀自由主义思想又忠厚老实却软弱无能之辈。”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①据材料一,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对俾斯麦的话进行评价。(7分)
②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原来反对俾斯麦的人为什么出现了态度上的大转变?(5分)
.①当时德意志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统一。(1分)统一的旗帜已落到普鲁士手中。(2分)在当时统一只能靠武力实现。(2分)因此俾斯麦的话是对的。(2分)
②原来反对俾斯麦的人是从“法律和道德原则”出发的,但是都主张由普鲁士统一德意志。(3分)俾斯麦打败了实现统一的最大障碍奥地利,满足了他们的意愿。(2分)
35.(02上海历史31)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分)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4分)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36.(03上海历史32)改革在中外近现代史上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第二,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第三,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问题:请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各举一例并简要说明理由。(共6分)
答案:第一方面: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或成为亚洲强国)。或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或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第二方面:罗斯福“新政”,遏制了经济危机(或挽救了美国)(2分)。
第三方面: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或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或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2分)。
如答其他事例,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据,参照上述原则给分。
37.(04广东历史31)(l4分)意大利是欧洲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国家之一,但到
19世纪中期,社会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于英、法两国,试从近代早期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变化、意大利内部政治状况方面分析其原因。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变化,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葡萄牙等国代替;
(2)很多地区被外国势力控制或占领,邦国林立,长期没有统一;
(3)多数邦国处于封建统治之下,工商业发展受到 阻碍。 (评分说明:如考生答出其他原因,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4分。)
38.(04北京40)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1835年德意志仅有铁路6公里,1875年的德国铁路已达27960公里。有学者认为,那里稠密的铁路网“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对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作用。(4分)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清统治者当时反对修建铁路说明了什么?(3分)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4分)
(3)根据保路运动发生的原因,分析20世纪初国人对建设铁路认识的转变。(6分)
(1) 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
(2) 说明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影响:中国铁路起步晚,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便于列强侵夺中国铁路路权。
(3) 反对清政府将铁路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反对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反映出国人对建设铁路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和维护民族权利的坚定决心。
39.(05全国三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明,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二: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但作为对于依法判罪的人的犯罪的惩罚除外。―《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1865年)
材料三:美国1964年的民权法允许联帮司法部门对凡是实行种族隔离的公共设施和学校进行起诉,并对继续进行种族歧视的公共性计划停发联帮资助……1965年选举权法旨在彻底消除南部各州对黑人选民设置的种种岐视性选举资格限制……1968年国会通过民权运动时期最后一个重要的民权法案,禁止在租房和买卖房屋方面的种族歧视行为。
回答:(1)材料一中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谁签署的?(2分)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签署该宣言的?(8分)
答:林肯。北方在内战中失利,需要采取措施扭转战局;强大的民意要求废除奴隶。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黑人奴隶宣言的规定有何不同?(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对解决南北矛盾起到什么作用?(4分)
答:在参与叛乱的地区解放黑人奴隶;在全国范围内解放黑人奴隶,废除奴隶制。全面废除奴隶制,清除了美国南北矛盾的一个根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各项法律颁的共同背景(6分),这些法律没有完全解决黑人的不平等地位,为什么?(2分)
答:黑人遭受种族歧视,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掀起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民权运动。这些法律只解决了学校的种族隔离等部分问题(或经济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
(4)结全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材料反师出的黑人地位逐渐改善的原因(4分)
答:评分说明:依据材料,言之有理,即可满分(如回答黑人坚持斗争)。
40.(05全国二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台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10分)
答:美国独立后南北经济以不同方式发展;南北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存废问题。内战中,林肯政府顺应民意,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取得内战胜利,废除了奴隶制度。
3)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9分)
答: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3分)
答案要点:依据材料、符合史实的看法,如美国公民的选举权利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选举制度的改变是人民争取和斗争的结果等,即可得分。
41.(05江苏历史31)由于国情不同,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途径是不尽相同的。请回答:
①指出16世纪以来的英国和19世纪中期以来的日本在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以及政府所起的不同作用。(7分)
②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5分)
答案:(12分)
①英国:通过(贵族地主)圈地运动和(银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场主)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
日本,通过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如征收统一的地税,以及发动对外战争勒索赔款等,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
不同点:英国工业起步阶段政府作用不大,主要靠私人投资;日本在工业起步时政府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②主要史实:政府投资、扶植私人企业、海外拓展。
主要原因:由于市场挟小、费源不足、农业落后等原因,单靠私人资本无力发展新工业。
42(2007上海历史38. )三、材料分析论证题(共30分)“1860年代的诞生”
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工程师”、“民族”、“自强”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面对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其中一位政治家这样写道: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
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试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1.在撰写小论文之前,先简略叙述19世纪60年代所发生的重要史实。(6分)
2.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可选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也可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等展开论述。(24分)
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2.论点应由材料支持 3.论述要层次分明
4.叙述要清晰连贯5.文字要通顺流畅
43.(08宁夏)4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期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恩那个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拜托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9分)
41.答案要点:
(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国力增强,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44.(08四川)39.(60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407年,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在无定河以北、黑水以南修筑都城 (统万城)。赫连勃勃曾叹曰:“关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有若此之善者也。“北魏灭夏以后,这里成为牧场,唐初为农业区,唐末以后植被遭严重破坏,底沙泛起成流(沙。至北宋末,这里已是一片沙漠(今毛乌素沙漠)。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隋至宋初统万城地区人口统计略表
口数.(每户以5口估算)
——,摘编自《隋书》《旧唐书》《太平寰宇记》等
材料三 1886年美国首次出现沙尘暴,1894年和1913年美国中西部地区又分别发生两次沙尘暴。1931年发生严重干旱,1932年冬刮起了强风,加剧了都分地区土流失和土地荒芜。据美国官方统计,如果以能见度小于一英里为准的话,这样的沙尘暴1932年14次,1933年38次,1934年22次,1935年40次,整个沙尘暴肆虐范围达1000万英亩。沙尘暴造成美国农业减产和农业收入减少.频繁的沙尘暴对很多美国人来说,如同恶梦一般,当时的一音歌这样唱道:“这漫天尘土侵入我的家乡,从此我不得不漂泊四方,一场尘暴来势汹汹……好像乌云遮住大阳”。
——摘编自(美)唐纳德·沃斯特《尘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统万城建于哪一历史时期,说明该城所在地区自建城至北宋末年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材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沙尘暴频发的历史原因及影响。(10分)
39.答案提示:
(1)东晋十六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变化:建城之初当地水草肥美,后逐渐变为沙漠。
(2)原因:改牧业为农业、植被破坏;人们不断增加,过度开发。
原因:西进运动;大批移民不断开垦土地,植被破坏,粗放式耕作。
影响:农业遭受损失;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并发;使美国人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 (01粤豫25)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表现包括①一些重要国家通过改革或革命进入资本主义阶段 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力量大为增强,形成了世界市场 ③西方列强加强对外扩张,控制了世界大部分地区 ④封建势力在世界上濒临灭亡(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4广东历史20)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3.(2006年全国Ⅱ卷)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从殖民地掠夺财富最多并将其用于工业化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C.美国 D.俄国
4.(2006年江苏卷)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问的相对孤立状态
5.(2006年上海)“如果世界上有更多陆地,他们也会到达那里。”――诗人卡蒙斯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亚非拉国家而言,正如一个埃及记者所说:已经陷入了重围……。
问题:(8分)
(1)“南北分裂”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后?(3分)
答案:南半球发展中国家与北半球发达国家或南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外扩张,对亚非拉地区进行掠夺,亚非拉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原料和商品市场。
(2)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下半叶,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它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3分)
答案: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把世界经济纳入国际分工体系;经济交往扩大,先进科学技术传播;伦敦成为世界金融贸易中心。
(3)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陷入了重围”的亚洲国家在19世纪作出了不同的反应,请概括出两种不同反应的类型。(2分)
答案:被迫打开门户卷入世界市场或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6.(08四川)37.(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14-1835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增加了62倍,同期印度输往英国的棉布减少了四分之三。1840年,英国下议院特别委员会询问英国商人麦尔维尔“英国工业不是已经取代了印度的手工业”时,后者说:“是的,在很大程度。”“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基本上是从1814年起。”“英国工业排挤了印度工业是不是说印度现在的供应主要是依靠英国厂家的商品?”“我认为这样……我毫不怀疑,他们的重大灾难主要是由于英国工业打乱了印度的工业。”
——摘编自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
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开始在印度兴办较大规模的工厂,印度人很快跟进,棉纺织业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部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印度纺织厂增加到264个,绝大多数属于印资,印度工厂生产的棉布和进出口棉布在国内棉布消费总量中的比重,1901-1902年度分别为11.9%、62.7%,1911-1912年度分别为23.3%、54%,但是,这一时期印度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印度作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性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主义史(南亚卷)》。
1913年—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总值变化表(单位:千关两)
材料四 从遥远的古代直到19世纪最初10年,无论印度过去在政治上变化多么大,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曾经造就无数训练有素的纺工和织工的手织机和手纺车,是印度社会结构的枢纽……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结果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前所未闻的最大的、老实说也是唯一的一次社会革命……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棉纺织业“取代”印度棉纺织业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以后印度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3年—1918外国棉纺织品向中国出口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原因。(12分)
(4)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6分)
37.答案提示:
(1)印度棉纺织业仍停留在手工生产阶段;工业革命后,英国棉纺织业采用机器生产,产量剧增,质优价廉。
(2)棉纺织业是印度民族工业的主要部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得到迅速发展;印度仍是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民族工业仍然处于从属地位。
(3)趋势:出口额虽有起伏,总体呈下降趋势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民族资本的外来竞争减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解除了对民族资本的束缚;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民族资本发展的政策;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4)英国的殖民侵略与扩张给印度等亚洲国家造成了沉重灾难,但客观上打破了这些国家的传统社会结构,将其纳入世界市场;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变革,导致亚洲的觉醒,走上了民族独立的道路。
第六节 亚洲革命风暴
1.(01全国26)19世纪上半期,在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亚洲国家中不包括
A.新加坡 B.印度尼西亚 C.伊朗 D.印度
2.(01江西25)19世纪上半期,在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亚洲国家中不包括
A.伊朗  B.印度尼西亚  C.新加坡 D.印度
3. ( 03全国)在19世纪的亚洲革命风暴中,民族解放运动比较常见的特点是
A 同时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 B 军队中的士兵是运动中的主要力量
C 由最高统治者担当运动领袖 D 建立起民族独立国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经济发展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