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王者荣耀这个游戏戏还能活多久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为什么不玩《王者荣耀》的我,今天一定要为它发声
来源:作者:北方凛责编:骑士
起初,他们批判《王者荣耀》歪曲历史,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玩《王者荣耀》;接着,他们批判《王者荣耀》让小学生沉迷,我没有说话,因为小学生和我无关;后来,他们批判《王者荣耀》是电子海洛因,是教坏小孩的罪魁祸首,我想我必须得说话了;因为我怕有一天,当我真正喜欢的东西也被打上这样标签的时候,就没人为我说话了。▲不光是为了它,更为了全体电子游戏他们真的只是在批评《王者荣耀》吗?不管你承不承认,从整体上来看,游戏在咱们国家仍然是一个较为小众的圈子。而一旦它被拿到台面上被广泛讨论,相信我,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准保没什么好事儿。比如17年前,被游戏机弄得不厌其烦的家长们,把铺天盖地的意见信寄去了有关部门,结果上头一纸禁令,让索尼、微软、任天堂的产业在国内变成了灰色地带。▲这一纸禁令甚至可能是很多问题的源头又比如9年前,《战网瘾》和《战网魔》等电视节目的播出,把《魔兽世界》这款游戏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这些节目而被大家熟知的杨永信、陶宏开们,哪怕到了现在还经常活跃在群众的视野里。但无论是上个世纪的游戏机,还是几年前的《魔兽世界》,从传播的广泛度和社会的影响力来说,都比不过今时今日的《王者荣耀》。8000万的日活,2亿的注册用户,只需要一台普通的智能手机就能畅玩的《王者荣耀》,吸引的可不仅仅是传统的游戏玩家。你的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刚刚上小学的侄子侄女,都有可能在百无聊赖的饭桌上,掏出手机来上一局。不管你对它的游戏设计是不是不屑一顾,不管你是不是讨厌运营团队的行事风格,你不得不承认,《王者荣耀》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中国的国民级手游。都说枪打出头鸟,比它的前辈还要风靡的《王者荣耀》,自然也少不了别人的非议。可是主流媒体都是怎么批评它的呢:歪曲历史、宣扬暴力、败家坑钱、教坏孩子……这些可不是什么新词儿了。之前他们批评《魔兽世界》、《三男一狗》和《COD》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这么多年过去,你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没变过。只不过批评的对象,从原来的主机游戏和网络游戏,变成风头正盛的手游罢了。▲你们现在应该知道为什么杨永信去年被那么多人批判,可他还是能作威作福了吧?之前你们看《王者荣耀》被家长喷、被老师骂、被媒体批,可能还会幸灾乐祸;但当你们发现他们的口径变成“电子海洛因”、“精神大毒草”的时候,就要小心了。他们批判的不再是某一款作品,而是电子游戏本身。如果你还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那等什么时候火烧到了自己头上,可就没人为你说话了。也不要以为自己玩的是人畜无害的《马里奥》和《精灵宝可梦》,就能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可以逃过一劫。《马里奥》也能说你漠视女权,《精灵宝可梦》也能被批虐待动物。只要电子游戏还保留有“沉迷”这一大特征,那么就算《俄罗斯方块》,也有被撕的资本。▲你以为这种游戏就不能说了?毕竟,莫须有的罪名,怎么编都能算数。罪在游戏?主流媒体对《王者荣耀》的狂轰滥炸,基本上能总结出一个结论:沉迷游戏主要是游戏的锅,你们为什么要把游戏做的这么好玩,还有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了?Excuse me?身为一个厨师,把菜做的好吃是我的天职,结果你沉迷我做的菜变成了胖子,反倒指责我没有社会责任感,这是什么道理?身为一个作家,把书写得好看是我的天职,结果你沉迷我写的书废寝忘食,反倒指责我没有社会责任感,这是什么玩法?身为一个游戏设计师,把游戏做的好玩是我的天职,结果你沉迷我做的游戏无法自拔,反倒指责我没有社会责任感,这又是什么逻辑?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偷偷玩游戏被发现尚会遭到一顿毒打,怎么现在大家不去追究孩子的问题,反倒跑来抹黑游戏是个妖艳贱货,是它把孩子们带坏的?有关部门也不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去建立分级制度,结果现在游戏市场鱼龙混杂,反而指责是游戏厂商没有做到位,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了?作为游戏的制作方,《王者荣耀》背后的团队已经尽自己最大的所能,去完成一个企业能尽的义务,比如针对歪曲历史的指责,推出了《王者历史课》这样的节目——尽管我个人认为,如果一款游戏就能扭曲中国小学生的历史观,那如果我是教育行业的人,早就羞愧到剖腹自尽了。按他们的标准,《还珠格格》啊、《FGO》啊、《真三国无双》啊早就该被禁了同时,他们也建立起了“史上最严厉的防沉迷系统”。12岁以下的小学生不仅一天只能玩一个小时,晚上9点之后甚至连游戏都登录不了。有人说,这样的防沉迷措施有什么用?小学生只要用别人的身份证就能绕过审核了。那我想请问你,作为一个只涉及商业的游戏公司,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呢?▲美国也会有人钻分级的空子——但这不能说明分级没用啊说到底,从小家到大家,这个社会到处都弥漫着浮躁的甩锅风气。几十年前,电视流行,他们批判电视带坏小孩子,结果现在电视早就进入了家家户户,它根本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本世纪初,手机开始普及,家长担心手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可是后来,那些大人反倒成了“无可救药”的低头族。而当年那些被批的《魔兽世界》玩家,现在也大多成长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没有垮掉,也没有因为游戏变成坏人。▲姚明也是《魔兽世界》的死忠玩家,游戏真的是精神海洛因吗?所以,压根不是游戏本身出了问题。游戏厂商的职责就是把游戏做好,吸引更多的人来玩。而为了少数无法自控的人,他们也做了必要的措施,去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这个时候还甩锅给游戏,那只能证明自己的无能。假设他们也能尽到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那我想今天针对《王者荣耀》的种种发难,还有社会上对游戏小学生的深恶痛绝,本就不该发生。所以到底该怎么办?游戏是孩子(或者说人类)的天性,就算你禁掉了一个《王者荣耀》,他们也会去寻找《英雄荣耀》、《帝王荣耀》这样的替代品。知乎上有人说的好,当我不想听课的时候,抠手指甲都能抠上好几个小时!所以,家长这个时候就要负起责任来,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引导,所谓宜疏不宜堵。玩游戏可以,但是要规定好时间;同时,要根据他的年龄,选择合适的作品让他尝试,培养他对游戏的品味与看法。虽然我知道,现在大家都很忙,但是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我也希望家长们能尽量抽出时间多陪陪他们。很多孩子之所以沉迷游戏,其实也是因为缺爱导致的。而有关部门,最好能建立起一套相对成熟的分级机制——就算因为种种原因这样的机制无法出台,至少也得编写相应的法律法规,协助行业的健康成长,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像现在一刀切地指责游戏。至于游戏厂商,除了完善目前已有的防沉迷系统之外,最好能自发地组织起行业联盟,制订一套系统的、行业内通用的防沉迷机制。根据国外的行业经验来看,很多时候民间自发形成的约定,到最后也会变成国家承认的法律法规。那么先由游戏厂商进行探索和尝试也未尝不可。▲CERO其实也只是一个民间组织我相信,有了这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让未成年人健康并且愉快地享受课外的游戏生活,并不是什么难事。结语本来,在看到一些媒体发布抹黑游戏的文章时,我是非常生气的——哪怕这次批判的《王者荣耀》,和我的关系并没有多密切。但现在看来,这次的《王者荣耀》风波,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从目前某些官媒已经改口的风向来看,或许大家已经意识到了,出现问题把游戏拉出来批判一番,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如果能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推动国内分级制度的发展的话,那就真的是善莫大焉了。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让人沉迷的《王者荣耀》能火多久?分析下来有些可怕_凤凰游戏
让人沉迷的《王者荣耀》能火多久?分析下来有些可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腾讯靠社交起家,却成了游戏领域的巨头,这对早些年前的马化腾来说是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如今爆款手游《王者荣耀》撑起了腾讯收入的半边天,注册用户2亿人,光是卖一个皮肤据说就日进1.5亿!能创下如此多的营收,《王者荣耀》俨然成为了一种现象。
来源:氪星情报局 腾讯靠社交起家,却成了游戏领域的巨头,这对早些年前的马化腾来说是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如今爆款手游《王者荣耀》撑起了腾讯收入的半边天,注册用户2亿人,光是卖一个皮肤据说就日进1.5亿!能创下如此多的营收,《王者荣耀》俨然成为了一种现象。 近日,《王者荣耀》营收数据再创新高,2017Q1流水超过30亿,直逼微博2016全年净营收! 被游戏养肥的腾讯 玩过《王者荣耀》的人都知道,这款手游基本是大型网络游戏《英雄联盟》的复刻版,将原来游戏的英雄、技能、比赛方式复制过来,再重新换上中国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以及知名游戏虚拟人物的名字,比如李白、荆轲、项羽、鲁班、不知火舞、马可波罗等等,接地气之余又吸引眼球。而且《王者荣耀》将《英雄联盟》的单局游戏时间缩短了一半,更适合利用碎片时间玩耍,加上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日渐火爆了起来。
《王者荣耀》正式发行于2015年11月,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成最赚钱的手游,可以说是神作。根据腾讯公布的2016年财报显示,腾讯去年全年总收入1519.38亿元,网络游戏收入708.44亿元,其中手游板块收入达382亿元,王者荣耀的贡献最为明显。有行业人士爆料说,《王者荣耀》团队2016年大发年终奖,平均每人140万元,单人最低60万元,有核心员工甚至拿到290万元之多,这让腾讯游戏瞬间成为了人人艳羡的高薪公司。 今年《王者荣耀》势头有增无减,日活人数超5000万,每天有8000万~9000万场对局,第一季度月流水超过30亿,这个数字相当于微博在2016全年的净营收。 有腾讯内部人士透露说,《王者荣耀》单日流水最高可达2亿,一个赵云皮肤一天就能进账1.5亿元。事实上,《王者荣耀》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英雄皮肤,比如最贵的鲁班&电玩小子&皮肤卖288.8元,其它最便宜的皮肤也要30元。玩家们购买皮肤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新皮肤很炫酷,二是皮肤可以增加英雄技能属性,有些土豪玩家喜欢买皮肤充面子,另外一些专业玩家为了赢得比赛,则需要皮肤的技能加成。
而除了皮肤,《王者荣耀》其它付费点还包括购买稀有英雄、购买铭文、抽奖活动等等。 开启&全民疯玩&模式 在《王者荣耀》的用户中,包含各个年龄层、各种职业的人群,小学生们就是《王者荣耀》的最忠实拥趸。曾有教师在班级做调查,询问有谁在玩《王者荣耀》,结果全班学生都齐刷刷举手,就连作文中也经常出现打《王者荣耀》的片段,让老师们直呼看不懂。
而今年5月份,《王者荣耀》又请时下当红偶像鹿晗做代言人,又将这款游戏的人气上升了一个高度。在各类综艺节目中,也经常出现明星打《王者荣耀》的情形,比如鹿晗就曾和陈赫在《奔跑吧》节目中开黑打王者,秦昊也曾在《妈妈是超人》打游戏而遭到妻子伊能静的不满。 另外据说杨颖和黄晓明在《王者荣耀》有情侣账号,林更新叫&更新失败&,王思聪号称&国服第一鲁班&,而杨幂被爆已接近最高级别,玩了近6000场。在娱乐明星的带动下,《王者荣耀》的曝光量大幅增加,网络上还流传着各种与《王者荣耀》英雄有关的段子、鬼畜视频等等。
从2亿的《王者荣耀》注册用户数来看,每7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王者荣耀》玩家,而这款游戏在安卓端的下载量已达4.6亿次,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如今在地铁、办公室、学校、商场等各种地方,随时都能看到玩家利用空闲时间打游戏的身影,富士康公司还曾举办《王者荣耀》电竞比赛来充实员工的娱乐生活,这款游戏已经掀起了一股全民风潮。 催生新产业 虽然通过《王者荣耀》最赚钱的是腾讯,但不少普通人也在靠这款游戏发财。有资深玩家走上《王者荣耀》电竞职业赛,靠打游戏买了人生第一幢别墅,而一些《王者荣耀》大型电竞比赛几乎场场爆满,这也使得职业电竞选手成了行业内的香饽饽。有职业玩家表示,自己月收入基本在元之间浮动,有时盈利还会拿到1万左右的奖金。
随着这款游戏的火爆,还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业,叫做&王者荣耀陪玩&,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了各种提供陪玩服务的网站和APP,任何游戏高手都能进入这些平台,并通过陪人打游戏赚取小额的外快。 在一些直播平台上,主播还进行《王者荣耀》游戏直播,打得好的能吸引到不少观众,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额的礼物和打赏,有些游戏主播如&骚白&已经成为了新一代网红。
一些质疑 目前关于《王者荣耀》最大的质疑就是让人沉迷于游戏,不少学生和上班族将大量时间花在游戏上,一定程度是上影响了学习和工作。虽然《王者荣耀》对消极比赛、有不良游戏行为的玩家,给出一段时间内不能加入对战的惩罚,但时间也仅为几分钟,情况恶劣的虽然也能达几十小时,但也无需玩家在线等待。 相比之下《英雄联盟》就较为严苛,玩家必须在线等待,熬过足够的惩罚时间后才能加入对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沉迷游戏,也许《王者荣耀》也该在这一点上向《英雄联盟》学习。
而让玩家难以割舍《王者荣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这款游戏带有极强的社交属性,玩家可选择跟QQ好友或者微信好友玩,这也得益于腾讯本身拥有这两大社交平台。跟好友建立游戏上的社交后,玩家之间形成集群效应,一人发送游戏邀请就能召唤多人前来,这款游戏想不火都难。 我们似乎可以预见到,《王者荣耀》将是腾讯的一棵持久的摇钱树,它要衰落只能等到玩家都玩腻的那一天,而这一天似乎都不太可能到来。加上市面上难以出现更有竞争力的替代品,以及今年《王者荣耀》出海国外市场,这款游戏必将继续刷新自己的盈利记录。
[责任编辑:赵凤鹏 PG003]
责任编辑:赵凤鹏 PG00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游戏官方微信王者荣耀还能活几年。什么时候它会没落啊?一个游戏总会有它的生命值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王者荣耀还能活几年。什么时候它会没落啊?一个游戏总会有它的生命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年份的话,我觉得还要两年左右热潮就会降低。。因为一年的时间我见证了从普通变热门
采纳率:64%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少年沉迷游戏威胁要轻生 父亲辞职回家照看|王者荣耀|网络游戏|游戏_新浪新闻
  原标题:不能让孩子赢了手机游戏,输了自己”
  手机游戏《王者荣耀》注册用户超过2亿,日活跃用户5000万。根据腾讯浏览指数平台上的《王者荣耀》年龄分布,却是11岁至20岁的用户比例高达54%。而另一个数据是:腾讯今年第二季度网络游戏收入近239亿元,手机游戏收入高达148亿元。
  不可否认,一款游戏能如此热销,必有其创意和商业上的独到成功之处,但当众多孩子因沉迷于手游而成为父母的心头之痛时,我们又该如何来看待这种成功呢?
  作为游戏的制作者,在成功的同时,有责任来保护用户的身心健康,我们也确实看到企业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当然,对手机游戏的沉迷,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仅把怒火倾注于游戏本身显然过于简单,要消除这种沉迷,也同样需要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努力。
  ■案例
  沉默,亢奋。前者是在现实中,后者则是在游戏里。这种矛盾体同时叠加在12岁少年小然的身上。
  “回家后第一时间就是打《王者荣耀》,吃完饭了也打,节假日也是天天玩,甚至威胁他妈要自杀轻生。游戏中的胜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生活。”小然的父亲叹息了一声,他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回到重庆万州,待在孩子身边,希望把小然拯救出手游的世界。
  在小然父亲网上发帖痛诉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同一天,《王者荣耀》所属的腾讯发布年中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网络游戏收入为238.61亿元,手机游戏收入为148亿元。而手游营收首次超过了PC端营收。
  《王者荣耀》的背后也曝出多起悲剧人生: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家里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
  小然只是《王者荣耀》2亿注册用户之一,他的父母担心孩子沉迷网络脱离正常的人生轨道。
  自从迷上手游,他的性格大变样
  12岁的小然是《王者荣耀》的老玩家。他在游戏中的段位从“倔强青铜”、“秩序白银”、“荣耀黄金”、“尊贵铂金”、“永恒钻石”,一步步走上“至尊星耀”,距离“最强王者”只差最后一个段位。
  小然的父亲辞职回到万州,在其强势管理下,小然在游戏中的段位跌至“永恒钻石”。但这并不影响小然在同伴中的声誉,他和同伴还组建了战队。
  小然的变化来自2015年底。那年11月26日,《王者荣耀》在Android、IOS平台上正式公测。
  “2015年孩子读小学四年级,他的成绩在班上一直排在中上游。最开始我以为他只是玩一般的小游戏来打发时间。”然而,时间一长,母亲觉得不对劲,“谁知他迷上了《王者荣耀》,游戏对他的变化也开始起作用。”
  在父亲的网帖中是这样描述的:小然自从迷上了《王者荣耀》后,性格大变样。游戏没有打过关,还时不时发脾气,甚至要离家出走,或是威胁他妈要自杀轻生。
  一年多时间,争吵训斥无济于事
  《王者荣耀》究竟有怎样的吸引力能让孩子如此沉迷?心有不解的母亲通过网络查询和咨询,逐渐明白《王者荣耀》和她接触过的那些小游戏大为不同。《王者荣耀》是一款5V5的团队游戏,以英雄推掉对方高地为胜,单局时间一般10-2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任何一个队友退出或者水平太差,都可能因为实力处于弱势而输掉比赛。
  母亲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知道小然在游戏中的水平较高,段位越高就越有成就感。偶尔有队友“拖后腿”造成战局失利,小然的情绪就会低落。
  她还通过多个朋友了解到,有些朋友的孩子不仅沉迷《王者荣耀》,甚至两只手的拇指都被磨得开始起茧。
  一年多的时间里,灰心、失望,母亲深感孩子陷在游戏中无力自拔;争吵、训斥,犹如拳头打在棉花上无处着力。
  母亲怒摔手机,父亲辞职回家
  在小升初的最后一个月里,焦虑的母亲把小然玩《王者荣耀》的实情告诉了在外工作的父亲。
  心急如焚的父亲赶回万州的家中,担忧中还充满了疑惑:“我就没想通,这游戏到底有什么好玩的,让孩子痴迷成这样。”母亲告诉重庆晨报记者,小然即将升入初中,而《王者荣耀》几乎伴随了孩子念小学的最后时光,对他的学习成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小然也坦言,自己确实因为玩《王者荣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上课听讲时会突然走神,想到同一人连续击杀五位敌方的“Penta Kill”情景;做作业时会想到之前打游戏时没有处理好的团战。
  “谁都会有走神的时候嘛,只是自己走神的内容不同罢了。”小然很不以为然地说。在母亲看来,《王者荣耀》如同洪水猛兽,“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因为沉迷手机游戏,成绩一落千丈,我很担心小然会和他一样。”
  关于网游的战争在这个家庭里经常发生。小然念五年级时,母亲给他买过一部智能手机,后来为了控制小然玩《王者荣耀》,就没收了手机。结果,小然翻箱倒柜找到了手机,玩游戏从公开进入地下。一气之下,母亲将手机狠狠摔在地上,想要彻底断了儿子的念想。自己的手机被摔坏了,小然开始悄悄地用母亲的手机继续玩游戏。
  用家长证件注册,防沉迷系统失效
  “就像大禹治水,一味地堵肯定不行,还要靠疏。”母亲说,阻止的同时,“较量”也在不停上演。为了能够让小然好好学习,她找到一个自认为不错的方式——和儿子打赌。
  小然告诉母亲想买一个“皮肤”,母亲说没问题,但要考试分数超过90分,结果他考了93分。“我兑现承诺,花钱让他买了‘皮肤’,没想到却是游戏里的东西。”母亲说。
  7月初,《王者荣耀》在媒体的批评下,推出了防沉迷系统,12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用户的游戏账号,登录游戏1个小时后将被强制下线。12周岁以上的未成年用户每日也只能玩两个小时。而这一措施对成年人几乎没有影响。
  小然说,为了玩《王者荣耀》,他偷用妈妈的QQ号,还用妈妈的身份证进行了防沉迷认证。
  而小然的同学小雷也偷偷找到爸爸的身份证,完成了小号的注册。
  “不能让孩子赢了游戏输了自己”
  不可忽视的是,《王者荣耀》也成为小然和同学之间的一种社交方式,“大家基本都是聊《王者荣耀》的话题,如果你不玩就插不上嘴,和别人就不在频道上。”
  小然加入了一个1500多人的王者荣耀QQ群,里面每天有不少群友上传《王者荣耀》游戏的视频,“我段位高些,有些同学甚至还有邻居的小孩都知道,他们还让我帮他们上分(即在游戏中提高人物的分数)。”
  回到万州的父亲说,严格的家庭教育让小然有了一些转变。为了转移小然的心思,母亲还给他报了吉他班,聪明的小然上手很快。但这些转移能否真正让小然远离《王者荣耀》?他父母的心里也很忐忑,“孩子曾说想当游戏主播,还想当游戏设计师,开发出更多、更有意思的游戏。”
  小然平时也看《王者荣耀》中段位高的网友的直播视频,偶然会用一些道具打赏主播。母亲感觉小然的心思已不在学习上,而是一心想走游戏路线。
  “不光我儿子一个人在打《王者荣耀》这个游戏,他们班上的同学建了个群,有一半的同学都在打,甚至有学校其他高年级的。我也看见网上经常有青少年就是因为打《王者荣耀》而自杀或者危害他人的视频”,父亲的内心始终感觉到不安,“不能让孩子赢了游戏,输了自己。”
  本报记者 钱也 实习生 谭永红
  ■征集令
  如何让孩子 不再沉迷网游?
  我们相信,在两个月的暑假假期里有很多孩子用网络游戏放松自己,不少孩子甚至沉迷其中。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游戏中,也不乏沉迷于网络的孩子。
  开学在即,如何让孩子从游戏中回归到现实?如何进行收心教育?我们和你一起想办法。
  如果你有孩子沉迷网游的苦恼,如果你有让孩子从游戏中走出的经验和建议,请告诉我们:拨打重庆晨报966966公众服务热线;或是下载上游新闻客户端,在报料中进行填写。
  ■专家建议
  防范孩子产生网瘾 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
  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轩杨家庭教育创始人杨桂林表示,让少年产生网瘾的“罪魁祸首”不是游戏本身,最应该负主要责任的是家长。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根,而社会教育只是枝。
  杨老师建议,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家长聆听孩子的声音,关掉手机,和孩子聊心里话,一起做家务、游泳等。让孩子生活在温馨幸福的家庭关系中,孩子拥有安全感,便不会有网瘾。“亲子关系需要以真爱为基础,家都是孩子的温暖而安全的港湾。父母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孩子行为上的优点,在语言上肯定孩子。即使孩子迷恋上了游戏,家长要和孩子讨论规则和时间概念,可以开展家庭会议讨论,形成亲密又有威严的亲子关系。”
  《王者荣耀》正负面影响并存,关键在引导
  《王者荣耀》文创共生行业发布会昨日举办,各方观点交锋
  在中国火热的手游《王者荣耀》,最近一直挣扎在社会各界的质疑与肯定声中,观点交锋,矛盾攻守,使这款爆红的游戏足以成为热门话题。
  官方观点
  新演绎形态活化传统文化
  昨日,《王者荣耀》文创共生行业发布会在成都举办,公布了一系列在文创领域的产品规划及战略举措,力求打造以《王者荣耀》IP为核心的文创生态系统。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表示,《王者荣耀》其实是一款现象级文创产品。随着泛娱乐探索和布局的推进,传统文化将获得更加立体的演绎空间和更多可能,越来越多的文创IP将诞生,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新“触点”。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党委常委、副主任张健认为,互联网企业应当担负起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责任,激发青年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希望腾讯与更多的企业一起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汲取传统文化营养,继承文化精神内核,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反方观点
  篡改历史人物误导小学生
  “游戏中的人物几乎全部为中国古代历史、神话人物,但这些人物与历史原型大相径庭。”很多家长对《王者荣耀》的人物设定产生了质疑。
  据悉,在《王者荣耀》中,一共出现了60多位中国历史英雄和神话传说人物,比如李白、赵云、孙悟空、墨子、庄周、狄仁杰、貂蝉等。这些不同朝代,或神或人的角色,穿越时空,共同存在于游戏设置的同一场景中“混战”。大部分人物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并无关系。
  “这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记忆,是对正统历史的一种篡改。”家住沙坪坝区的张艳担心,该款手游会让小学生在学习正统历史课之前先入为主,为他们植入了另一种历史知识。“今后,他们再接触历史课时,第一难关就是历史人物朝代混乱、历史人物的经历与评价等”。
  与张艳持相同观点的家长很多,他们最担心的一点就是“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
  中立方观点
  正负面影响并存关键在引导
  “《王者荣耀》确实是一款现象级游戏产品,它的正负面影响并存。”从事涉外旅游导游工作的王渝凯这样理解。他是一名13岁小孩的父亲,也是一名《王者荣耀》的玩家。
  王渝凯说,“以我自己亲身经历来看,游戏从另一个角度激发起孩子对历史的兴趣。”他的孩子自从玩游戏后,就开始对历史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子俩在交流时,孩子经常会向他问到关于游戏中人物的背景知识方面的问题。
  “我们不能武断地阻止孩子玩游戏,那么我们就应该重在引导。”王渝凯认为,像他这样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在玩耍的过程中,输入正确的历史知识,让孩子认识到,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方式,只是一种戏说。这相当于给孩子心理上加上一道保险,让乐与学之间无障碍。
  ■《王者荣耀》怎么改
  将注入更多
  正统传统文化元素
  而在众多争议声中,《王者荣耀》的主创团队也承认并意识到游戏中存在的负面效应。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着力改变并将更加正统的传统文化开始植入到游戏中。
  首先,从“传承”上先解决“知道”层面的问题。游戏中80%以上的英雄角色,都基于典型的传统文化形象设定,各种传统文化元素还在不断融入中,为了让玩家了解角色背后的史实背景,游戏还精心制作了《王者历史课》。
  后续《王者荣耀》会持续推出资料片,系统性地向玩家诠释、传达优秀民族精神与文化价值理念。同时将继续推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系列,为玩家带来传世经典《牡丹亭》,明年还将推出川剧系列。
责任编辑:初晓慧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还能活多少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