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内容骨干有啥好处

运城市充分发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在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山西省运城市地处秦晋豫黄河金三角,是全省的农业大市。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立项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7.3亿元,改造中低产田126.2万亩,扶持发展种养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5个,带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村20多个,项目区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26亿公斤,农民年人均增收312元。加大支持服务力度,充分发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作用,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一条成功之路。
一是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创业兴业搭建平台。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在土地流转、技术支持、项目立项、资金投入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为支持中央联系专家、农村科技发明人才、农民科学家王衡同志创业创新,市委、市政府帮其组建了“山西特殊混凝土新材料研究院”,在空港新区以“零地价”划拨了40亩土地。
二是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科技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示范园。近年来,河津市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马电科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主动关停焦化企业,投资8000余万元,创建河津市隆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津市政府积极在土地流转、项目立项以及人才技术等方面提供服务和支持。目前已建成了万头种猪场、无公害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大型面粉加工基地,企业基本达到了养殖规模化,产业生态化,产品无害化。在经营过程中,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几年来累计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三是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发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创新作用。运城依靠农村实用人才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重点引进推广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保鲜储运包装技术等,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各环节的科技含量。以“河东科教英才”、省委联系专家李春藻为代表的一批蔬菜专家,组织100余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通过田间地头示范、联户结对、巡回指导等方式,手把手帮助农民提高蔬菜种植。从2011年至今,全市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共引进推广新农技、新农艺达215项,开发新产品83个。
为吸纳更多高层次人才为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去年6月,我们邀请山西农业大学的9名博士,深入平陆、新绛、河津、永济四县(市)就农牧种植养殖项目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等进行考察服务。新绛、永济分别被确定为山西农大的蔬菜科研实践基地和芦笋种植实践基地。《山西日报》、搜狐网等媒体以《菜农田头会博士》为题,对活动做了专题报道。(张有德
运城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 张娅喃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实习生)
注:本文于日发表于《三晋红e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研究
&|&红色邮箱&|&网站地图
&&&额尔齐斯网
栏目导航:您现在的位置: >
> 论文选登
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研究 &
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研究
&&&&& 熊广平& &阿勒泰地委党校高讲
王贵花&& 阿勒泰地委党校讲师
&&& 内容摘要:21世纪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关键是要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调整。发挥好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搞好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与基础。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阿勒泰地区实际,分析当前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的现状,总结阐明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重大意义,并就现阶段培养和发挥好农村实用人才作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 实用人才&& 作用
党的十七大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根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经营管理等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依靠人才发展农业、繁荣农村、提高农民收入,走人才强农、兴农、富农之路,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农村劳动者。农村实用人才主要包括四类人,即生产能手(如种植、养殖、捕捞和加工能手等)、经营能人(如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等)、能工巧匠(如技能带动型和文体艺术类人才等)和农村干部(如善于管理领导全村的村书记、主任和各委员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产业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实现增收,带动农村繁荣发展,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在农村,不仅需要高学历的拔尖创新人才和优秀领导人才,更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问题,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农村实用人才是带动农村整体发展的火车头,是农业科技传递应用的二传手和实践者,是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的主要载体和贡献的主体,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是农产品流通销售的主力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领头雁,是乡村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是农村民主建设的促进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大量需求与农村实用人才的不足与作用发挥的滞后构成了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重视并解决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发挥好农村实用人才作用问题。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发挥各级党政的作用,又需要重视发挥好农村实用人才的主体功能,还需要立足现有人才创造条件发挥作用,并做好后备人才的诸备与培养,树立科学发展观,确保农村各项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阿勒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基本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实用人才缺乏问题突出,统计表明 579.1 万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0.6%; 人才结构也不合理, 近六成农村人才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 能够带领农民群众获得农业以外收入的技能型、经营型人才比重却很小。在生产能手中, 种养人才占到84%, 从事农产品加工方面的人才只占14%; 在文化素质方面, 农村实用人才拥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仅为22.7 万人, 即便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文体艺术类人才等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 中专学历也只占11.6%和10.9%, 此外由于农村人才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40 岁以下农村实用人才只有247.9万人。总体层次不高。
&(二)阿勒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基本状况。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阿勒泰地区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阿勒泰地区通过加大培训、加强组织、加速发展等手段,确保每年培训新增实用人才500人以上,为满足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事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同时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实用人才的作用,积极引领广大农牧民发家致富奔小康,使我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止2008年底,阿勒泰地区的54个乡(镇),507个农牧业村,另有兵团农十师10个团场,总面积11.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78万人,其中:哈萨克族人口32.31万人,占总人口的50.66% ,汉族人口27.12万人,占42.52%。全地区农村人口30.78万人,总户数6.47万户,占总人口的48.26%,其中:农业人口17.30万人,牧业人口13.13万人。全区农村现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3862人。其中:农民技术人员168人,(农民技师3人,农民技术员161人,农民助理技师4人),占全区农村实用人才4.3%;生产能手1220人(其中种植能手535人,养殖能手574人,加工能手111人),占全区农村实用人才31.6%;经营能人567人(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129人,农村经营人才134人,农民经纪人304人),占全区农村实用人才14.68%;能工巧匠能人 1092人(其中:技能带动型人才144人,科技示范户899人,其它匠人49人),占全区农村实用人才28.27%;科技服务型人才576人(其中: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员136人,肥料配方师65人,农机能手375人,农村能源建设报务人员33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员5人),占全区农村实用人才14.97%;社会服务型人才239人(其中:乡村文体人员121人,乡村社会工作人员118人)占全区农村实用人才6.2%。通过以上数字可以看出,阿勒泰地区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还相当少,而且农村实用人才的结构不合理,作用发挥不突出,与我区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数量、作用发挥和素质要求差距较大。
&二、阿勒泰地区现阶段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和存在的问题
(一)阿勒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情况。
随着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种养能手、农村经纪人等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在带头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农牧民脱贫致富,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概括而言,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具有引导效应。由于农村实用人才自身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 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 其本身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先进的思维方式、超前的经营理念在群众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用群众身边的代表来带动影响群众,更加方便群众学习现成的经验与技术,引领群众发展生产。例如:青河县阿克郎克村农民赵占正,高中毕业后自费到昌吉、山东寿光等地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大棚蔬菜种植致富带头人,多次被评为阿勒泰地区劳动模范。哈巴河县村支书王文贤说“地力比不上加依勒玛乡,人力比不上阿克齐镇,但是我们有养殖的优势!”为了村子养殖事业,他先后去东北、山东养殖大县“拜佛求经”,为了观察哈巴河的气候是否适宜养殖耐寒动物,用了一个冬天时间留意东北三省的天气预报,掌握了一手资料。目前,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大力发展冷水鱼产业,鱼产品远销各地,打造成为哈巴河县的特产之一。
&&&&&&&&&&&&&&&&&&&&&&&&&&&&&&&&&&&&&&&&&&&&&&&
2、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 具有乘数效应。
在调研中福海县一位老支书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虽然读书少,但是我们还是崇尚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确实是这样的,农村实用人才将自己所掌握的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民群众, 学会了的群众, 又转给其他群众, 以一传十, 以十传百, 以最低的成本将科技最大限度地普及到千家万户,在知识与技术快速传播的同时,群众的观念得到了有效的更新转变,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比如青河县阿魏菇种植协会会长李进,2002年开始种植阿魏菇,通过不断摸索阿魏菇种植管理技术和新品种开发,从当年1座阿魏菇大棚,年出菇4.6吨,发展到2008年拥有13座阿魏菇大棚,年出菇97吨,菌袋作为农家肥回田使小麦每亩平均增产75公斤,并在种植阿魏菇的过程中研发种植成功了“雪莲菇、杨树菇、七彩菇”等不同种类的食用菌,产值达230多万元,净利润76万元。2005年李进创办了青河县阿魏菇种植协会,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体,大力发展种植户,已培训1600余人次,带动100余户农牧民发展阿魏菇规模化种植,户均增收4万余元。李进本人多次被地、县评为“三干会”先进个人,致富能手等光荣称号,他妻子邓云也被授予青河县妇女双学双比能手。
3、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创业致富“领头雁”, 具有带动效应。他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引领着一方群众或规模种养,或创办企业, 或闯荡市场, 在市场经济中打拼, 在广阔的农村大舞台上施展,不少的人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周围的农民耳濡目染, 跟着他学、跟着他干, 从而带富了一方农民。哈巴河县齐巴尔乡阿拉尕村党支部书记刘登浩就是典型例子,近年来他依靠党在畜牧和农机方面的优惠政策,瞅准时机大力发展畜牧业和从事农业机械操作,增收致富拔了尖,人均纯收入达到了上万元,率先在村里盖起了楼房,成为村民的榜样,在乡村换届选举中,他被民主推选为阿拉尕村村长、村支部书记,带着重托的刘登浩把和村民一起富裕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几年来在他的带动下,这个村大力发展畜牧业,2008年,全村牲畜最高饲养量达到6200多头(只),人均增收380余元。同刘登浩一样,2005年以来,哈巴河县农村已有60%左右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成为致富带头人。
4、农村实用人才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 具有影响效应。
胡尔曼别克我们阿勒泰地区的骄傲,一位非常有名的阿肯,他几十年如一日情系农村,深入到农牧民生活周围,把党的政策编成歌词,然后用喜闻乐见的阿肯弹唱形式表演,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农牧民也易于接受。
地区“依法治村”的典范王德福,他所在的村曾经是有名“上访村、偷盗村、脏村、乱村、差村”,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相差甚远,但在王德福带领下几个月间这个村发生了彻底改变。真所谓“乱世要出英雄,乱村要出铁腕书记!” 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抓两头、带中间”的生动实践。农村党员干部是党的农村事业的中间力量,村支书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是维系基层组织发展的关键,能够密切联系群众,积极服务群众,准确把握群众所需所盼,不断拓宽服务群众的渠道,善于通过服务来宣传政策、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是党的基层方针、政策坚实的宣传者、实践者。所以通过组建强有力的基层领导班子,典型引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地选择致富路子,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正是由于这些农村实用人才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周围有一定的影响力, 党委、政府依靠他们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才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
&(二)阿勒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面对阿勒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村实用人才已成为阿勒泰地区农村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与作用发挥如何对今后地区整体小康社会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虽然地区在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我区农村劳动者素质还普遍偏低、受教育程度不高,农业专门人才依然奇缺,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另一方面农村工作条件艰苦,又缺乏激励和管理机制,国家培训的科技和管理人员不愿在农村工作,很多农业院校培训的农业人才脱离了农业战线,且这些人才大量外流,加剧了农村人才的短缺,更不要说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阿勒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一是组成结构不合理,困扰了作用的发挥。由于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总量偏少,只有3862人(地区农业局提供数据)、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49.3%)、年龄偏大,全区农村实用人才40岁以上的占大多数(占75.03%),30岁以下的十分有限,(只占总数的24.97%)、知识老化,且大多数以经验为主的“土专家”或经济人,大多数没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知识面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总体素质不高,不适应新一轮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对推动农村事业全面进步的作用不明显。调查显示,农村实用人才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从事种养业人才较多,从事农产品流通人才少,市场营销、技术推广等新兴产业人才较为短缺,乡村教师、乡村医疗卫生人员、乡村文化工作人员、乡村科技服务人员等人才极少,尤其是外向型、开拓型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极其短缺,造成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远远满足不了我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更不要说为农业产业化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是组织管理不到位,制约了作用的发挥。由于没有专门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机构(目前只有个别的县由组织部进行评价管理),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地区对农村实用人才仅以评选与培养为主,对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及跟踪服务管理还不到位,还处于重评聘轻实用,重检查轻落实,重培养轻管理阶段,人事上发证书,农业上搞培训,组织上抓统计,具体作用的发挥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负责,加之,农村实用人才的界定本身就很难,发挥作用情况就更难以用具体指标加以衡量。同时,由于组织管理不到位,农村实用人才长期散生野长,活动范围有限,政府不能及时为实用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发挥受到了制约。
三是激励机制相对滞后,影响了作用的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如何没有专门的激励或约束机制,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不高,大多都以“是不是或评定为实用人才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发家致富”为准则,特别是在配套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农村实用人才参与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领办经济实体的积极性。另外,对实用人才作用发挥的如何,没有确切的考量与奖惩依据和标准,在政府表彰中基本上是以大户形式出现,地区还没有一个单位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专门表彰,对作用发挥好的支持力度不大,从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还有阿勒泰地区属于边疆边远贫困地区,六县一市中就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所以地方财力十分有限,人才开发培养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实用人才知识更新慢,知识结构老化,影响了作用的发挥。
四是辐射带动不明显,削弱了作用的发挥。由于农业效益不高,青壮年农牧民大多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不愿学农,更不愿务农。近几年来,阿勒泰地区加大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为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本土人才开发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发挥本土人才辐射带动作用,培养造就更多实用人才方面还非常不足,依靠实用人才带动培养更多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尚未建立。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过程中,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在农牧区,越往基层,掌握实用技术的实用人才越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越不明显,致富带富方面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地发挥示范作用,导致能真正起带头作用的人才只占少数,高素质、高技能型产业大户较少,实用人才的辐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充分发挥阿勒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建议和对策
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作用的发挥,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促进实用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全力开创我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搭建平台。
&一要加大投入优化环境。在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上市场是主导,政府承担着调节、配置、引导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阿勒泰这样偏远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多属欠发达区域,政府在培养和调动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民教育的投资力度,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奖励、项目支持以及管理服务工作,逐步建立财政投入、农民自筹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人才投资体系,创造条件努力营造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保证农民享有教育培训的各项权利,放大农村人才作用发挥的乘数效应和带动作用,切实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为地区新农村建设奠定雄厚的农村人才基础。从技术上提供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科技咨询、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等方面的科技服务。二要完善考核加强管理。与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组织、人事、教育和农口各部门都应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与激励他们发挥作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方向,确定任务,层层抓落实,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后续服务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事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农办、劳动保障、财政、教育、科技、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扶贫等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农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与基层签订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工作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
(二)加大培养,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增添后劲。&
一是科学制定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为目标,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主题和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从本地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状况出发,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十一五”农村人才发展规划,编制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发挥现有人才作用规划,为各类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量身定做符合实际的培养方案,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组织实施,制定《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实施办法》和《农村实用优秀人才管理办法》,切实发挥好农村实用人才作用。依托“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制定后续人才培养规划,培养农村“学得精、用得着、留得住”的实用人才,实现村有技术指导员,组有科技示范户,户有致富能人的技术传播网络。二是加大培养力度。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坚持中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课堂培训与基地实践相结合,坚持种、养、加、销、管、引系统培训与“一业一传一来一训”相结合,分类培训,服务产业,注重实效,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坚持分类培训、培养的原则,对村干部要以县(市)党校培训为主,两年把村干部及后备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对作用发挥好的干部在加大培训提高能力的同时,有重点地选拔一批进入乡(镇)工作人员行列,为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平台,激励其带动他人共同发展。对实用技术类人才,充分利用职业技术学校、党校等教育培训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所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为农村实用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服务。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扩大农村人才培训的覆盖面。有计划地选送作用发挥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到区内外参加培训,到农业发达地区参观考察,拓宽视野,提升技术水平。
(三)创新机制,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提供保障。&
&一是完善激励保障措施。要制定完善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对作用突出的实用人才给予重点奖励,促进和引导其继续加大示范引导等作用的发挥力度,吸引更多的实用人才发挥作用,各级政府应结合实际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农村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优秀实用人才,积极推荐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同时,还要切实做好服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才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实用人才各项权益和社会保障制度,为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提供保障。二是建立人才和市场信息库。通过摸底调查、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组织考核等办法,将那些懂经营、会管理、有专长的实用人才汇集筛选,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地、县、乡三级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补充。及时搜集、分析、研究有关信息,建立市场信息库,探索市场价值规律,开展择业指导、薪酬指导、信息点评和信息咨询服务等。
(四)立足实际,为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一是加强舆论宣传。&各级地方政府和宣传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宣传力度,为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激励更多的农村劳动者拓宽思路、创业发展、带头致富,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民向实用人才、向优秀实用人才成长发展,全面提高全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宣传报道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宣传报道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型优秀农村基层人才,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舆论氛围,促使广大用人单位和各类农村人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加强基础教育。切实解决农村教育经费不足、学生因贫辍学等问题,继续争取上级项目支持,逐年加大地方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确保农村适龄儿童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农村的发展储蓄后备人才。改革农村中学教育制度,农村中学办学指导思想应转变到提高劳动力素质上来,坚持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双管齐下的教育方针,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掌握职业技术技能,适应市场就业需要。
(五)完善措施,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提供支持。&
一是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办法。研究制定不同种类的农村人才评价标准,将农村人才评价机制纳入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体系。将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人才纳入各类优秀专家、拔尖人才的选拔范围,对特别优秀的农村专业人才,可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或技术等级。加强农村实用人才职称管理,对农村涌现出的“田秀才”、“能工巧匠”等评审认定技术职称,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评价体系,激活潜能,落实政策,调动农村实用人才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二是合理评定农村实用人才职称。参照国有事业和企业单位激励科技人员的做法,为农村实用人才评定职称,从而让他们的实用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政治上激励: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应重点培养;荣誉上激励:在农村实用型人才中积极开展树立好 “优秀乡村教师”、“优秀乡村医护人员”、“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等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扩大优秀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待遇上激励:给予他们优先评定职称优先承包农村资源,优先获得农业开发项目、农业贷款、技术资料、良种等,使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三是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有序流动。从制度上和政策上消除农村实用人才的“身份”界限,进一步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坚持教育培养引进与发挥本地人才作用并重的道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需求市场的合理配置。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加大农村青年的教育培养,合理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另一方面应该大力引进三类人才:第一类外出的农民工,他们在外面受到了城市和现代化的熏陶,或有了一技之长,或者更新了观念,他们应该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创造条件让他们返乡创业;第二类大学生,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还相当严峻,农村应该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好地方,鼓励那些从土地上出去的大学生支持家乡建设,引进更多的大学生“上山下乡”;第三类专业技术人员,新农村建设需要懂技术、懂经营的人才,我们应该创造环境和条件,让他们来培养我们的农民,他们在农村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稿源:地委党校
[责任编辑:地委党校]
&&&&昆仑远程教学平台
&&&&远程教育管理系统
&&&&公务员管理
&&&&视频会议系统
&&&&基层组织信息系统
主管单位: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组织部
主办单位:巴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地址:新疆库尔勒市文化路
电话: 传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沼气实用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