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行会计准则调整对银行监管带来的挑战有哪些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的挑战及其对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的挑战及其对策
【摘要】:
日,财政部重新制定并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逐步对外开放,我国银行业必将融入全球竞争的大潮中,日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正是我国银行业与国际趋同的重要环节,我国银行业必将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深刻研读,发现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为商业银行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将产生深远影响。与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对比,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在理念、内容、准则体系和国际趋同等方面都有较大创新。在一项会计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会计准则中,与银行业密切相关的主要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这四项准则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的分类、公允价值的运用、衍生工具的确认、资产减值的计提等提出了新的会计理念和计价处理方法,并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及其监管约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总体而言,从银行业角度看,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银行的资产负债分类方式发生改变,有助于银行进行风险管理;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使银行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化得以及时反映,但同时公允价值等确认条件缺乏客观参考标准、财务信息(损益)波动性增加、公允价值计量易加大财务指标的波动、金融资产减值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易加大资产的波动、增加了银行进行资本管理的难度、改变了经营理念,对现有管理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并对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会计准则的挑战,银行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开发用于计量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减轻公允价值计量易加大财务指标的波动,确保财务信息的相对稳定;进一步完善银行业会计科目体系;转化现有管理理念与模式,加强资本充足率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培训和同业交流,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和执业能力等。本论文力求在理论上实现新会计准则、国外相关规定以及银行业现行制度的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实践上对我国银行业在会计信息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经营理念转变、管理模式创新、人员素质提升、风险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及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本文对银行业实施新会计准则过程中具有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F23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邹义祥;;[J];中国商贸;2012年2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党光颖;[D];新疆财经大学;2011年
王莉;[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永生;[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刘秀丽;彭丽莎;;[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2期
王运转,曾小青;[J];财会通讯;2002年04期
夏文贤;吴益兵;;[J];财会通讯;2006年04期
,高永国;[J];财会月刊;2004年23期
贾建军;张文贤;;[J];财会月刊;2007年03期
谢慰琦;;[J];福建金融;2007年06期
左晓婷;;[J];北方经贸;2007年01期
吴华茵;;[J];北方经贸;2007年10期
王胜邦;[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敖焱杰;[N];金融时报;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延辉;;[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1期
吴慧萍;;[J];北方经济;2007年22期
郭晶;杨建青;;[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罗红梅;;[J];北方经济;2009年08期
张建华;卢范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肖斌;[J];商业研究;2003年11期
王龙,李辉富;[J];商业研究;2004年10期
孙景翠,林艳,曲娜;[J];商业研究;2005年14期
金建国;于立勇;;[J];商业研究;2005年21期
李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容华;刘国华;;[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闫淑荣;宋常娟;;[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欧凌燕;;[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陈继云;陈信元;;[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沈颖玲;汪祥耀;;[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沈颖玲;;[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李淑萍;李杜;;[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王乐锦;綦好东;;[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蒋义宏;陈辉发;;[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李孝林;周丽;;[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剑;[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邢勇;[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杜静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官小春;[D];中南大学;2010年
孙继伟;[D];复旦大学;2011年
范伟红;[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顾巧明;[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桓宇;[D];武汉大学;2011年
侯立新;[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李玉平;[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闫万涛;[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杨英男;[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张雪英;[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毛庆吉;[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王立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刘辉;[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衷俊;[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周棋畇;[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谢莉莉;[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黄涛;[D];西北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施其武;邵兵;;[J];银行家;2006年05期
王奇波,陈宇峰;[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5期
周雅琴;;[J];财会通讯;2006年03期
黄中华;;[J];财会学习;2011年01期
常勋;[J];财会月刊;2004年01期
石本仁,洪泓;[J];财会月刊;2005年14期
刘海双;[J];财会月刊;2005年24期
夏鹏;;[J];财会月刊;2006年07期
谢诗芬;吴可夫;;[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胡婕;张茂;;[J];金融论坛;200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新;[D];辽宁大学;2011年
刘慧敏;[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王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仲巍;[D];吉林大学;2006年
张皎;[D];吉林大学;2008年
邹佳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李加亮;[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刘琳;[D];长安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景翠,林艳,曲娜;[J];商业研究;2005年14期
葛家澍;[J];财会通讯;2000年01期
夏文贤;吴益兵;;[J];财会通讯;2006年04期
张士明,毕明强;[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10期
唐国储;[J];金融论坛;2002年02期
牛锡明;[J];城市金融论坛;1998年01期
陈忠阳;[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10期
王胜邦;[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孙丽;[J];国外财经;2000年02期
季秀杰;;[J];商业经济;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晓明;;[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3期
吴冬霞;;[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骆胜军;;[J];企业导报;2010年02期
洪娟;;[J];消费导刊;2008年06期
陈秧秧;;[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6期
陈颖;王德礼;;[J];北方经济;2008年14期
尹建荣;;[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4期
解秀芳;;[J];财会研究;2008年09期
刘威;;[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06期
范抒;;[J];经济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淑英;李慧思;;[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张如;;[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袁细寿;;[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刘英男;王丽萍;;[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王桂姿课题组;;[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刘述美;;[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饶雅君;;[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尉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于永生;;[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孙洪强;樊黎明;;[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财会信报;2009年
杨素友;[N];中国财经报;2004年
冉学东;[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谭璐;[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高鹤;[N];中国财经报;2008年
尹涛;[N];中国改革报;2005年
贾丽娟;[N];中国会计报;2009年
海航集团财务公司交易员
谢柳娜 特约撰稿;[N];中国经营报;2009年
记者杨雪;[N];中国会计报;2011年
张胜保;[N];中国财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司振强;[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李日昱;[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曹霞;[D];吉林大学;2010年
康萍;[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黄燕飞;[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武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凤元;[D];吉林大学;2012年
宋德亮;[D];上海财经大学;2002年
陈秧秧;[D];厦门大学;2007年
孙翯;[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晓(韦华);[D];厦门大学;2009年
陈金珍;[D];厦门大学;2007年
张春玲;[D];河北大学;2011年
王娟;[D];河北大学;2010年
骆小璐;[D];浙江大学;2011年
石旭晖;[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屈钢;[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谢莉莉;[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高建忠;[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徐晓庆;[D];江苏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才智》2009年05期
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
【摘要】:本文围绕新会计准则从银行监管的信息披露角度、财务状况角度进行分析,在结合实施过程中遇到难题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银行监管从各种角度提出建议和应对措施,对实现我国银行业会计信息的通用、促进银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分类号】:F832.1【正文快照】:
一、新会计准则的应用对银行监管的影响1、对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影响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是建立在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等各种损失准备的基础上的,这些准备金主要用于吸收银行的各种预期损失。而新会计准则强调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之前要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贷款损失业已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榕;;[J];南方金融;1986年02期
周八骏;;[J];浙江金融;1987年09期
区健卿;;[J];南方金融;1991年12期
杨惠琼;;[J];华北金融;1992年09期
汪伟;蔡荀;;[J];武汉金融;1992年11期
张会虎;[J];上海会计;1993年06期
张弓;[J];上海会计;1993年10期
陈庆柏;[J];金融科学;1993年01期
肖菁;;[J];会计之友(上);1993年03期
肖菁;;[J];财会通讯(综合版);199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维;刘豹;王春峰;;[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宿迁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A];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会议论文集[C];2004年
史晨光;;[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
刘颖;李莉莎;;[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谷少新;;[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米传民;刘思峰;;[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张俊环;;[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江叶瑜;;[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谭劲松;[N];中国财经报;2000年
李明瑜;[N];财经时报;2000年
姜学军;[N];中国证券报;2000年
董昊;[N];国际金融报;2000年
彭晓红;[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吕壮;[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仁原;[N];中国财经报;2001年
兴国;[N];中国财经报;2001年
;[N];中国财经报;2001年
吴学军;[N];财经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丕强;[D];复旦大学;2003年
吴静鸣;[D];厦门大学;2003年
崔晓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王晔;[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王若平;[D];厦门大学;2004年
庄海波;[D];厦门大学;2004年
尚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汪世新;[D];复旦大学;2004年
刘琼瑜;[D];复旦大学;2005年
焦建;[D];辽宁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强;[D];暨南大学;2000年
丁俊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王鑫;[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张巍;[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于淼;[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闵茂丽;[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袁野;[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赵育宏;[D];西北大学;2001年
唐艳芳;[D];厦门大学;2001年
靳俐;[D];厦门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选推荐专题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管理挑战有哪些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管理挑战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将会全面改变金融,谁认识不到这一点,科技也会改变金融的运行模式,特别是银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谁都会被新的科技所挑战、风险结构以及监管的组成都会带来全面的挑战。科技改变世界,包括互联网,科技也改变了整个经济发展的方向、大数据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管理挑战:主要是科技的力量将会对整个金融体系
采纳率:9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新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浅析.ppt 18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新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浅析.ppt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新企业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浅解 目
录 一、导言
财政部于日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将于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本次新会计准则的发布是中国会计准则建设的重要跨越和重大突破。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戴维·泰迪指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使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升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地位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导言(续)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3个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这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过去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做了较大的改动。 一、导言(续)
可以说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新企业会计准则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体系。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
二、新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一) 二、新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二) 二、新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三) 二、新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四) 二、新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五) 二、新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六) 二、新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七) 二、新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八) 二、新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九) 二、新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十) 二、新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十一) 三、新基本准则与IASC的编报财务报表 框架的比较(一) 三、新基本准则与IASC的编报财务报表 框架的比较(二) 三、新基本准则与IASC的编报财务报表 框架的比较(三) 三、新基本准则与IASC的编报财务报表 框架的比较(四) 三、新基本准则与IASC的编报财务报表 框架的比较(五) 三、新基本准则与IASC的编报财务报表 框架的比较(六) 三、新基本准则与IASC的编报财务报表 框架的比较(七) 四、新会计准则中的金融企业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一) 第七条
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四类: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二) 第八条
金融负债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两类: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二)其他金融负债。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三) 第九条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一)取得该金融资产或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 (二)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三)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四) 第十一条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不应当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二)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本准则有关规定处理。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五) 第十三条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业会计准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