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为什么线列列王时代什么时候回归?游戏我最推崇战争灾难

【图片】波罗季诺战役金鹰极小伤亡攻略【近卫掷弹骑兵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贴子:
波罗季诺战役金鹰极小伤亡攻略
掷弹兵镇楼
大皇帝页游新区入口,策略游戏选大皇帝,点击领取礼包,新服送首冲高返利!
看到好多人说的都是只能惨胜。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博罗季诺战役即便是极难模式也可以将我方伤亡控制在500左右,敌人伤亡1800人以上。诀窍就是要充分利用电脑不会随机应变的特点。本次战役俄军的优势在于重火力优势。法军在于轻火力优势。所以我军要尽可能避开俄军火炮,避免与敌正面交战。同时利用轻火力优势将敌军诱入我军伏击圈歼灭。全局适合伏击的位置共有四处。均位于敌军火炮后方。第一是我军对面的小岛。敌人的防守力量有:一队猎兵,一队巴普洛夫,同时如果我军有部队过河则敌右翼后方的两队超级将立即冲出。第二是我军右翼前方小镇右侧。小镇右侧有一个狭窄出口,防守力量仅有一队线列步兵。但请注意,金鹰难度下这一队线列步兵正面对射下无论我方是否有高地优势都可以重挫我军两队猎兵同时进攻致其丧失大部分战斗力。第三处是相同小镇上方。由于有一栋房子,故可以利用其完胜防守小镇左侧树林的哥萨克。当然其实不愿意麻烦的将军完全可以直接利用两队方阵歼灭那队哥萨克而无需设伏。但设伏会导致完胜,即我方损失六人以下。第四处是敌军中央靠其左翼的一个洼地。在俄军中间的左后侧。找不到的同学可以搜索一块高地,可以射击敌军12磅火炮处。这一处会成为交通要道。故我军右翼完胜敌军左翼后要从后方绕过来在此设伏。
来些图,俄军炮兵
俄军炮兵,他手上抱着的是霰弹
全局战术思想由两部分组成:1. 最大限度的限制敌军发挥重火力优势。很简单,不要强突棱堡,将步兵按就近原则迅速撤离到两翼即可,否则敌军独角兽将彻底击溃我中军。即便有人能突到前方也会由于体力不支士气低落而并遭到轻重火力双重打击而早早溃散。注意我军右翼撤退时要沿着小路跑可以减少伤亡。我军火炮共三门一百人,全是步兵炮,全部处在敌军绝对优势火力覆盖下,加上金鹰难度敌军独角兽有极高精度加成,故这三队炮兵就不要幻想拯救他们了。开局就展开并打开快速射击,能打多少打多少就行了。他们最重要的作用是吸引火力掩护我军步兵撤退。撤退时步兵跑步会消耗大量体力,无所谓,活命才是要紧的,体力是可以休息恢复的。关键是要在我军火炮溃散前跑到两边。
第二部分包括两小部分:2.1 最大限度的发挥我军轻火力优势
2.2 充分利用敌军兵力平均分布,中央军不会随我军机动而改变布防的愚蠢决策。首先说我军兵力分布:1. 右翼步兵为一队120人猎兵,一队160人猎兵,一队掷弹和一队波兰线列步兵。骑兵为三队骑兵加拿破仑皇帝本尊。
2. 左翼步兵有显著人数优势,步兵为一队120人猎兵,两对160人猎兵,两对法国线列步兵,一队法国掷弹兵和一队瑞士线列步兵。他们每一队都有自己的用 处。不要浪费任何一队。骑兵有一队猎骑兵和一队胸甲。如果按着我的打法,胸甲唯一的用处是最后时候追歼敌军~~~~
3. 中央有三队可怜的炮兵。炮兵溃散以后不要浪费,重新冷静下来以后,躲到树林里。需要吸引敌军火力时拉出来站在小路上,敌人一时半刻射不到,我军主力得到掩护。掩护完再跑回去。
先更到这,放些图
榴弹炮的杀敌范围示意图
带着摊子背包冲锋?
巴甫洛夫掷弹兵团!!!。为毛军官是高筒帽捏?
什么游戏???
你们真是够了!
反正吧里也没人,干脆写一部战争灾难滑铁卢的攻略好了吧主大人。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p&我在中学时学到古希腊的民主时,心中曾有过疑惑,是什么支撑他们的美好生活?
为什么几万人的小城邦可以人人在城市里自由泡澡,谈哲学,投票选执政官,懒洋洋晒太阳看戏剧?
不过那时候还是从心底里崇拜,为什么西方这么先进?因为人家从几千年前就这么先进,几千年前这么重视民主和人权。&/p&&br&&p&过了好些年才了解到,原来那几十万的奴隶根本不算人。&/p&&br&&br&&br&&br&&br&&p&————&/p&&p&有不少人问这和北欧有什么关系,那回到本题&/p&&p&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的体系本质上就是古希腊那一套。北欧是西方发达国家一员,如同雅典之于古希腊&/p&&p&我们来看现代体系,沙特、澳洲、巴西等地方的能源和资源运往发展中国家(现在主要是中国);中国将资源制造为各类产品,最好的送往欧美,次等的送往资源国,最差的留给自己;欧美(日)将产品锻造和附魔为最高端产品,同时依靠产权专利获得这条链条的最大利益。&/p&&p&在这个体系中,&/p&&p&欧美干的是锻造附魔这些技术活,享受最好的产品,同时有最好的环境;&/p&&p&资源国享受的产品没发达国家多,但是不用干苦力,又不用破坏环境,只需躺着收钱;&/p&&p&中国出最多的苦力,拿最低的利润,得到几乎所有的污染,却只能使用最差的产品。&/p&&p&(再细分析,能源和资源大多其实是被发达国家掌握的)&/p&&br&&p&即便如此,中国还是感恩能够进入这个体系,因为之前是一无所有的赤贫。&/p&&p&如同奴隶从原始部落进入奴隶社会里一样,在主人的田地庄园里干活,把劳动成果都奉献给主人。主人的残羹剩饭还是比生鱼野果子好吃得多。&/p&&br&&p&如此,体系中的每个成员都很满意,真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p&&p&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牢牢掌控这个链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公民,人人平等,享受高福利,岂不美哉?&/p&&br&&br&&p&————&/p&&p&评论里争起来了,为了不让回答看起来像“纯感性”,我解释几点看法吧&/p&&p&1.全球产业链对于发展中国家是造福与剥削同时存在,不可只看其一面。&/p&&p&2.这对于发达国家同样是双刃剑,你把别人纳入这条链条里,就要做好别人爬上来的准备。如同奴隶主的奴隶越多,他享受的就越多,被替代或推翻的几率也越大。&/p&&p&3.链条中间的国家(现阶段主要指中国)并非是不可缺少的。实际上,即便没有全球化,发达国家也早就能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只需付出首都充满黑色的烟雾,12岁的孩子在工厂工作12小时这些小小代价。&/p&&p&4.&b&是高收入支撑了北欧的高福利&/b&。高收入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发达,处于全球产业链上游。税收、反腐之类只是福利的调节器。&/p&&p&5.先发展起来的国家不可能一劳永逸的永远掌控产业链上游,因此个人认为北欧目前的高福利体系是不可持续的。&/p&
我在中学时学到古希腊的民主时,心中曾有过疑惑,是什么支撑他们的美好生活?
为什么几万人的小城邦可以人人在城市里自由泡澡,谈哲学,投票选执政官,懒洋洋晒太阳看戏剧?
不过那时候还是从心底里崇拜,为什么西方这么先进?因为人家从几千年前就这么先进…
因为题主注明了“没有相关知识储备,所以没有任何直观感受”,所以这个回答的风格就比较碎碎念,鉴于我本身只是个初级军事爱好者,写出来的东西在有经验的朋友看来是难免比较无聊的啦。&br&&br&更新了一点内容在后面。话说你们因为这种逗比答案关注我真的没问题嘛?不担心我这种点赞狂魔污染你们的时间线?&br&&br&-----------------------------------------------------------------------------------------&br&&br&假设你是个冷兵器时代的普通的步兵。你站在方阵中间,前后左右密密麻麻都是人,走路都很不方便。你很紧张,握着武器的手在发抖。在人堆中,你用眼角瞟了一下两边,但看不清楚究竟你的方阵旁边还有没有别的友军的方阵,倒是你很容易就能看见对面都是敌人的旗帜。&br&&br&鼓点或者号角开始响起,你开始按照平时操练的步伐向前迈步。方阵非常密集,很容易就会踩到人或者被人踩到,所以你平时的训练很大部分都是在于如何前进、后退。你神经紧张,默念着耶稣或者关二哥的名号,死死抓着你的兵器。&br&&br&突然前面的人开始大喊大叫,你也神经质地“啊啊啊啊啊”地大喊起来。你能感觉到方阵的前进速度在加快,你也加快了脚步,不然你很可能会被自己人踩成山东大饼。然后过了一阵子,方阵停了下来,你在一片“啊啊啊啊啊”中还听见了些乒令乓啷的声音。隔了一阵某个哨声之类的想起,你开始按照平时的训练缓慢地向后退。整个方阵都在慢慢地后退。&br&&br&突然间你发觉不对劲。你的旁边的战友试图往你这边挤。你一个踉跄没站稳(毕竟你本来是在看着前面往后退),还没恢复平衡前面的人已经压过来了。你开始慌张,不再是按照操练的时候那样眼盯着前面脚步往后移,而是转过身去想看清楚哪里有空隙好让你躲开这堵肉墙。结果你发现旁边已经乱了套了。你看见敌人的旗帜出现在了旁边,一侧的战友阵型已经完全乱掉,但前面依然在往后撤。很多人都在大喊大叫,你试图找到你们方阵的军官的哨子的声音,但你只听到乱七八糟的声响。你可能被人推倒,然后被踩成了印度抛饼,你也可能从别人身上踩了过去(而且还崴了脚)。你试图挥舞武器,但周围都是人,你的手臂根本无法施展。&br&&br&PS:在使用密集步兵方阵的古代,方阵的转向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转换正面——比如一齐转向90度——也是非常困难的。在侧面遭到攻击之时,很容易会瓦解,然后被对方的方阵击破。&br&&br&-----------------------------------------------------------------------------------------&br&&br&假设你是个排队枪毙时代的普通的线列步兵。你们排着整齐的三列横队,肩抵肩直挺挺地迈步前进。大炮在呼啸,每砸一下你觉得你的脚都会麻一下。你看着对面也是同样整齐的三列横队,直挺挺地向你走过来。有时候一发炮弹砸中对面,会倒下好几个,但对面的线列依然在直挺挺地前进;不过通常来说炮弹要么打前面了要么打后面了,然后你就在心里咒骂你们的炮兵吃干饭不干活,但同时在祈祷不要被敌人的炮弹砸中。&br&&br&你很清楚你手里的火枪的性能,那玩意儿在两百步之外命中你的目标的概率实在令人泪流满面,你是向着你最不爽的那个家伙开枪还是向着月亮开枪都没什么分别。但是你知道你们这么一大排人开枪,肯定能打中对面什么人,而对面一大排人开枪,也肯定能打中你们队伍里的什么人。但是你不能弯腰去找掩体;你的军官会毫不犹豫地给你一个鞋底,因为那意味着怯战。你的军官宣称你们都是无可救药的渣滓,软蛋,一旦任由你们自由行事你们一定会脚底抹油,所以你们都必须直挺挺地前进,以此表达出帝国军人的精气神。你在暗暗咒骂你的军官,或者祈祷,同时随时准备好脚底抹油。&br&&br&走得差不多了,你已经能清楚看见对面的人是什么模样了。你的军官大喊,“立定”。你们全队站稳。“举枪!”你们所有人把枪从肩上拿下来举在手里。“瞄准!”你们把枪平放,开始瞄准你正对着的那个家伙——或者从他数起右边的第五个,反正都一样。“预备——”你把手指扣在扳机上。“放!”你扣了下去,然后迅速地蹲下,一边庆幸你还没挂,一边拿火药袋往枪筒里面倒火药(噢亲爱的你忘记把枪筒里的火药渣子倒出来了——不过没关系记得这么做的人不到一半。大部分人都神经过敏)。正在倒火药的时候,你瞟了一眼旁边:旗帜!&br&&br&是敌人的重骑兵来了。他们的胸甲在阳光下亮得耀眼,他们手里的刀同样亮得刺眼。这时候你要作出一个重大的决定,怎么办?是继续往里面塞火药、加子弹,还是立即把火药倒掉、把枪口插上刺刀?你愣了一两秒,却听见凌厉的马嘶叫声和喊杀声。敌人的骑兵杀向炮兵阵地,胆敢顽抗的炮兵们都已经被战刀砍倒。你看见有两个骑兵下马,拿出东西往大炮上敲,同时又有一个骑兵反手一刀,砍倒了一面军旗。&br&&br&敌人的骑兵从左侧冲了过来,你身旁的战友有两个拔腿就跑。敌人的线列步兵往你们的右侧集火了两轮后,已经开始插上刺刀冲锋。你情急之下转身拿起枪,做出一个标准的刺击动作——然后——&Fxxk,忘了加刺刀了!&&br&&br&PS1:和游戏里不同,青铜铸造的大炮非常皮实,骑兵不可能“砍坏”大炮,连炮车;而且异常沉重,光凭一两匹马不可能迅速拖走。但是前膛装药的火炮有个致命的弱点,炮尾的火门一旦被堵上,这门大炮就被废了,除非回炉重造去。因此骑兵冲击驱散炮兵后用铁钉钉火门,是那个时代的标准做法。&br&PS2:另,线列步兵在横列状态下面对重骑兵非常脆弱;要抵御重骑兵只能用环形阵或者方阵;前者几乎不具有机动力,而后者在炮火之下就是经验大礼包。而且两者都有的问题就是正面的火力远逊于线列横阵。&br&&br&-----------------------------------------------------------------------------------------&br&&br&假设你是个一战时代的普通的步兵。你蹲在壕沟里,抱着枪蜷成一团,偶然弓起身子往前面瞄一下。你知道防线沿着左右展开,你能够看见在你面前的铁丝网,留心点的话还能看见我方的前进壕沟和零星几个前进火力点。你很无聊地左右张望,你知道在你的两侧不远处有机枪堡垒,我方的机枪手随时准备着以交叉火力扫射前面的无人区。&br&&br&你还知道你身后不远有一条交通壕,交通壕后面不远就是预备部队的步兵,和步兵的弹药存放处,以及天堂——包括一个脏兮兮的水槽可以给你洗澡、洗脸、喝水、剪发、刮胡子,还有一条摇摇晃晃的板凳可以让你坐着吃口热饭,最重要的是你终于可以把穿了一个星期的靴子连带袜子给脱掉了。你幻想着天堂里的生活,吧砸着嘴,然后你恼火地想起来你的水壶空了。其实你脚下就有水,但是那是混合了火药渣、弹壳、尿液和粪便的泥浆水,而且很有可能——这并不罕见——是泡过尸体的水,不管是老鼠还是你的战友。你在暗暗骂着送补给的士兵,又吧砸了一下嘴。&br&&br&在天堂的再后面一点点就是炮兵们,他们整天拨弄着各种各样的大炮。对面每天准时打几发过来,然后你身后的大炮又准时打几发过去。你听着天空中炮弹呼啸而过的声音,每一下你都会缩一下脖子,祈祷上帝、真主或者别的什么能保佑你,不会有炮弹砸中你蹲着的地方。然后突然间,你觉得声音不对劲。过了一会儿,你终于反应过来为什么觉得不对了。你听不到大炮的声音了,不管是来自后面的还是来自前面的。你只能听到远处的炮声。&br&&br&突然狂暴的连长冲过来大喊着,然后你咒骂着拿着枪沿着交通壕往后面跑。你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你的上级——排长或者连长——同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惊慌失措,跑出壕沟、上到地面一看,到处都是一片混乱。四周处都是机枪的声音,但是很明显我方的机枪本来不应该在这个地方出现——还在前线呢。你趴在地上,对着可疑的地方胡乱开枪。在混乱之中你被另一个低级军官揪住,和另几个人一起往某个方向冲锋。你连滚带爬,同时祈祷子弹不要打中你。&br&&br&PS:实际上一战的时候西线在堑壕战形成后,基本没出现过这种溃退的情况,更可能的是突破口附近的守军撤退到第二道防线,重新组织进攻。而进攻方会因为他们的弹药补给都必须穿越无人区而很快弹尽粮绝,无力扩大战线。双方厮杀几天、甚至几个月后,所谓的侧面被突破往往只是意味着进攻方爬过了几公里的烂泥地而已。&br&&br&-----------------------------------------------------------------------------------------&br&&br&假设你是个二战时代的普通的步兵。你们团连夜挖了一条壕沟,每隔一段距离就搭出一个火力点,用门板、砖块加固,再覆盖上一层土。你们又在后面一点挖了些炮座工事,放上大炮,覆盖上树枝。大炮都已经处于展开状态,机枪都已经架设好。你们在前面埋了点反步兵雷。&br&&br&第二天敌人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只有两辆轻型坦克和少量步兵。你们的反坦克炮发挥了作用,击毁了一辆坦克。趁着夜里你们又赶紧把大炮挪了一点位置,重新进入另一个炮位,原来的地方就放上树枝和木板,伪装成火炮的样子。你们知道敌人有坦克,于是又趁夜色偷偷在阵地前埋了一些反坦克地雷。&br&&br&第三天敌人又来了,似乎还是试探性的力量。你们一顿猛打,敌人又退了回去。你很高兴。看来今天又安全度过了,你还能有时间再加强一下阵地。结果你发觉不对,敌人不是退回去了么,怎么引擎声音越来越大?&br&&br&哇擦,坦克从旁边冲过来了!慌乱之中你们试图用人手来转动炮位上的反坦克炮,但大口径的你们搬不动,小口径的打在人家正面就像在敲饭盒,“我们未能击穿敌人的装甲!”你们的机枪火力点的工事也完全没派上用场,只能把机枪扛出来迎向敌人的方向。自然的,就地架设的机枪手是敌人的重点扶持单位,坦克炮、机枪各种招呼,机枪手死伤惨重。&br&&br&你们只能往后撤;各种火炮在匆忙中无法拖走,只能丢弃在原地;各种弹药来不及拆箱,就这么扔在那里;有人试图发动汽车,结果被敌人的坦克一炮招呼过去废了。敌人的步兵躲在坦克背后,坦克就成了移动城墙;你们有些英勇的战士抄起集束手榴弹冲过去,却被躲在后面的步兵扫成了纱窗。你们仓皇后撤,直到你们的坦克来到,或者是友军的大炮对着大致的方向胡乱打了两发炮弹。敌人的坦克畏惧,停止了进攻,而是寻找了个土堆隐蔽。你们也终于歇口气,并且试图重新组织一道新的防线。&br&&br&PS:这里写的是小规模的步坦协同,顶多也就是团一级的规模。当然二战里的机械化部队还有另一个用法,就是在猛烈而短促的炮火准备后实施突击,突破防线后由装甲单位继续前进包抄,为求速度甚至可以不要汽车单位的跟随。而后续的步兵则从装甲部队撕开的缺口中涌入,扩大战果。&br&&br&-----------------------------------------------------------------------------------------&br&&br&假设你是个20世纪6、70年代的普通士兵。你的团就驻扎在国境不远处。你知道你的祖国和邻国这段时间关系非常糟糕——嘛,大家都懂,这只是个外交词汇,真实含义就是“搞不好会要打仗”。但是从各种渠道看起来,暂时双方还是打不起来。&br&&br&前一阵子邻国突然派驻了3个师到边境附近。这是个大新闻,一时间所有部队取消休假,现役部队全部做好要随时出动的准备,预备役人员也要立即到指定的联络点报道。那阵子你们很紧张,不但是因为各种传言满天飞,也因为军官们也都个个神经过敏。他们好像是每天都被拉去开会,要么是团长,要么是副团长;回来的时候他们铁定没好脸色——但实际上他们在营地的时候也没好脸色,因为他们要随时守着电话而个个都是熊猫眼(你们的洗澡时间新的例行笑话之一就是你们的长官在蹲厕所的时候电话该放哪)。每天晚上你们都要进行思想教育,在操练之余学习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营地里军官们的女眷也被撤离了,这让你们很不爽,因为营地里本来就难得见几个女人。你们都很愤怒,要狠狠地揍一顿你们的敌人,因为这见不到女人的日子真的没法过了。&br&&br&神经紧张了一两个月,终于传来消息,邻国只是进行了军事演习,然后又把部队拉回去了。随之而来的是邻国原来的总参谋长被撤职,换上了个新人。电视里的新闻评论员分析认为,这应该是邻国内部的权力斗争而已。你的生活逐渐平静,警戒级别也逐渐放松。&br&&br&在这之后邻国又搞了两次演习。你们都习惯了这种节奏。于是在第三次演习过后,你提出申请要周末休假。上级同意了,因为据说卫星照片显示,邻国的人已经撤走了,只剩下边防军而已。于是你很高兴地回家了。&br&&br&你上街散步去。街上五颜六色的裙子和白白嫩嫩的大腿让你心情舒畅。你正在漫不经心地走着,边琢磨着下午到哪里去打发时间,突然凄厉的防空警报响了起来。你第一个反应是立即卧倒在路上,同时用眼角瞄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飞奔的人群。很快远处就传来了爆炸声,你知道那个方向正是机场。远处一道火光从地面窜起,迅速飞向远方,留下了后面的一长条烟雾轨迹。“不好,空袭!”你蒙了。过了大概半分钟,你从地上一跃而起,飞奔回家,拿起你的行囊立即发疯地冲出家门。&br&&br&你在路上拦下了一辆出租车。“我是国防军军人!立即载我到XX基地!”出租车司机是位中年人,本来正急着回家。你一时说不出话来——可能人家想要接小孩呢——但情况紧急,国家已经遭到空袭,你要立即赶赴基地。司机犹豫了一下,还是做了个上车的手势。你立即滚进车里,还没坐稳,司机就一脚油门踩到底,在空空如也的街道上狂飙了。&br&&br&PS1:冷战时期,小规模的地面战争其实本质上和二战差不太多,就不再赘述。二战那段没写空军,一来是因为规模太小,被一排轰炸机犁地基本就没得玩了,二来那种规模的地面阵地对于空军来说,其实完全不存在侧面和正面的区分的。&br&PS2:熟悉的军迷应该立即能看出来这段的原型是赎罪日战争&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Yom_Kippur_Wa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Yom Kippur War&i class=&icon-external&&&/i&&/a&,掺杂了些六日战争&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Six-Day_Wa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x-Day War&i class=&icon-external&&&/i&&/a&的东西。&br&PS3:随着空军的发展,战机拥有着远超二战时代的航程、巡航速度、导航能力,因此战争从迂回打击敌方战术阵地的侧面,升级到了迂回打击敌方后方城市的程度了。空军正是执行这一任务的最佳人选。(弹道导弹另论……)&br&&br&-----------------------------------------------------------------------------------------&br&&br&假设你是个20世纪90年代的普通士兵。你的连队正在开赴战场。你们坐在装甲车里,心情很好,因为你们的对手据说在你们军队的立体攻势下一触即溃。你们觉得这只不过是一场大题小作的入城式,战争不出一个月就能结束,圣诞节前你们就能回家了。&br&&br&突然车子一个急刹。驾驶员大吼,“下车!伏击!”你立即用最快速度滚出车外;因为车门一打开你就听到了各种枪炮的声音,你于是猫着腰躲到旁边街道的墙边。这时候你才有空观察情况,只见车队前方浓烟滚滚,整个车队都被堵住了。到处都是枪声,远处楼房鬼影憧憧,你感觉大事不妙了。&br&&br&你扭头寻找你的上级和战友,费了些功夫你们的小队才集合起来。车队的形势非常危险,你们只能沿着街道展开,但是每一条巷子后面都有可能射出子弹;所以每过一个街口你们都要一鼓作气地飞奔而过。但你正准备冲过去的时候突然听到不知道谁大喊一声“趴下”,神经紧张的你茫然地扭头想看看什么回事,结果只看到路口一团火焰飞过来。&Fxxk you!&你顺势卧倒,双手抱住了脑袋,几秒钟后旁边不远处轰的一声,震得你天旋地转,耳朵嗡嗡作响,感觉脑袋要被震碎了。你感觉你要死了。&br&&br&你依然瘫在地上,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迷迷糊糊中你觉得有人在你很近的地方开枪,“哒哒哒哒”地扫射,跟着你好像被人拽着一段路。“嘿,我不是死了么”,你还在想着的时候“好痛!”好像有人锤了你一下,但你好歹回过神来,混乱中你见到刚才路口卡住的一辆装甲车在冒着黑烟,有人在旁边大喊“卫生兵”。你茫然地左右看了看,好像旁边有个浑身是血的家伙躺在地上,你觉得好像不认识他,而且他身上好像少了点什么东西。但你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找到你的枪,你勉强坐了起来。&br&&br&头疼之中,你听到了直升机的声音在头顶响起。你精神为之一振,虽然依然有点踉跄,但你还是连爬带滚地挪到了街角。结果你正好看到一道浓烟从地面快速升起,然后一架己方的武装直升机冒着黑烟摔了下来。你心都凉了。&br&&br&PS1:和一般人的印象相反,其实坦克和重型步兵战车在城市巷战里是强力的武器,这些铁疙瘩的装甲让他们本身就成为巷战中的移动堡垒。一门无后座力炮可以轻易地轰碎建筑物墙壁,但是基本上奈何不了坦克。一般而言,一辆坦克就足够封锁一条街道,而一条大马路通常两辆并行的坦克就足够了。&br&PS2: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的重大失误之一就是过于轻敌,装甲部队进入城区的时候没有展开步兵,因此被车臣叛军轻易包了饺子。同时苏式战车为了应付核大战背景下的量产型炮灰的设计特色,也使得其殉爆率极高。而车臣军队本身就有着大量苏式武装,战斗意志也相当高昂。作为对比,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装甲部队在巴格达如入无人之境,原因之一彼时的伊拉克军队斗志已经几乎为零了。&br&PS3:关于对空中力量的伏击,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大量损失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原因之一是俄军还按照着对正规军队的打法低空突袭。正规军各种型号的防空武器一应俱全,在战区的中高空发动空袭纯粹是找死;而游击队往往只有肩扛式单兵防空导弹,射程不远,制导方式有限,但是躲在树林里打在低空慢速盘旋的飞机还是有可能的。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侧面攻击了。&br&&br&-----------------------------------------------------------------------------------------&br&&br&假设你是个近未来的太空海军的普通船员。你们舰队集结了一支可观的兵力驻屯在某颗行星的重力井内。上头的命令,你们要等待兵力集结,同时防备敌人的袭击。&br&&br&警报响起。在星球表面的天文台监测到跃迁信号,大约20来艘舰艇的样子。你们所有人进入战斗岗位;大副开始设定主引擎为热机怠速模式。你兴奋地等待了几分钟,舰艇监测到重力波异常,敌人抵达了。舰队立即将雷达扫描到的信息发送给各舰。各舰开始一齐转向,同时启动主引擎迎战。&br&&br&敌人只是一支小型分队,在遭受攻击后立即撤退了,丢下了10来艘战舰的残骸在太空中漂浮。敌人刚逃走,舰队司令就发送广播,“各位,刚才无疑是敌人的武装侦察。我们的集结情况已经被敌人知晓。兵贵神速,我们不再等待剩下的舰艇了。各舰,跃迁目标为XX星系Y行星,1500后同时跃迁。”&br&&br&你们立即和其他舰艇一样开往指定的地点,把主机关闭,各外表设备、武器关闭,亚光速引擎开始填充。结果填充到一半的时候——嗯,看了这么久了你也知道喜闻乐见了对吧——行星的电台开始发疯地通信,“呼叫舰队,呼叫舰队,跃迁!是跃迁!”&br&&br&轮机长只好立即停止亚光速引擎,同时启动主引擎和转向引擎。你们的船是一艘小型护卫舰,转向相对灵活,比较快地完成了转向。而笨重的主力舰则在原地慢吞吞地转向。别无他法,你们必须顶上去。所幸敌人也是相同的处境。快,一定要快!&br&&br&雷达上杂乱地显示着敌我双方的分布。双方的护卫舰迅速地厮杀扭打在一起,整个天空都是各种各样的喷射口吐出的火焰,和偶然爆炸的闪光。&br&&br&敌人的主力舰开始转向90度了。“我们的主力舰呢?”舰长大声责问到。你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快!快啊!敌人就快完成转向了!不然就出大事了!&br&&br&好吧,恭喜你立flag成功。你看到了藏在敌人舰队后方的鱼雷舰队露出了狰狞的目光。“侦测到导弹发射!”电信员绝望地大喊。&br&&br&PS1:作为科che幻dan环节,没什么“现实”的战例可以参考的,所以我就按照《太阳帝国的原罪》来写了。顺便安利一下这个老游戏,虽然是08年的了。St. &a data-hash=&f7c5bfe77d13c988c692d2& href=&///people/f7c5bfe77d13c988c692d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f7c5bfe77d13c988c692d2&&@Necromanov&/a& 老爷也写过相关的评论(不过这篇好像还没搬运到知乎来的样子)。 &br&PS2:一个有趣而现实的问题是,按照近未来的科技水平,在同一个行星的重力井范围内,其实任何漂浮物都是逃不过双方的监测的;而远处的星系由于光速的限制,实际上是被战争迷雾覆盖的。这也基本是原罪里的侦察机制。当然游戏毕竟是游戏,比如为啥同一个太阳系内的不同星球也是互相被迷雾覆盖的,而自己的不同星球间又是如何通信的……这些背景上的bug我们就假装不知道好了。&br&PS3:我其实是故意逃掉了现实世界中蓝星的海战,而是糊弄了个太空版来充数。知乎里擅长海军的答主不少,我就不献丑了,被打脸后整容费是很贵的。但地球上的海战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侧面对敌才是求之不得的情况,海战史上战列舰队的各种机动大多是和抢占T字横头有关。这个可以看知乎相关问答。如果说真要有什么是侧面攻击的战例的话,我能想起的就是特拉法加战役了。
因为题主注明了“没有相关知识储备,所以没有任何直观感受”,所以这个回答的风格就比较碎碎念,鉴于我本身只是个初级军事爱好者,写出来的东西在有经验的朋友看来是难免比较无聊的啦。 更新了一点内容在后面。话说你们因为这种逗比答案关注我真…
&b&答案是,完全没有保持住士气,这是一个士气逐渐崩溃的过程。&br&与二战那种德日死战到底和美苏越战越勇相比,一战是完全不同类型的战争。&/b&&br&&br&在一战之前,欧洲人大抵是比较乐观的,认为科技和制度的进化会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虽然当时君主制还普遍存在,但飞速提高的生活水平强化了现有政权的合法性。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的出现,使得各国公民对虚构的国家产生了责任感。一战初期参战的士兵是现代军队中心态最好的一群人,能吃苦,不会受反战和反政府思想蛊惑,而且纪律性很强。&br&&br&但一战却是人类历史上最不人道的一场战争。以前线环境为例,有统计表明每名士兵在前线待一年,只有3天是参与作战的,其他时间都站在战壕的泥水里值班,头顶炮弹横飞。终于盼到进攻,平均坚持不过40分钟就死了,而且大部分人是被视线外的机枪射死的(一战时机枪都在1公里以外射击,和火炮的战术差不多)。一场进攻死伤上万,仅仅收复几千平方米的国土,死得毫无意义。&br&&br&二战时美国人才开始关注战场心理学,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就是,并没有“老兵比新兵更适应战争”这回事,实际上,老兵的心理素质普遍比新兵要差,这是一个逐渐崩溃的过程。士兵在前线连续作战的时间不能超过100天,否则就会崩溃。轮换到后方可以缓解,但不能医治。二战士兵消耗很快,而且处于运动,情况尚好,一战成年累月呆在战壕,士气很快就崩溃了。一战的军队还有过去贵族化军队的残留,军官迷信纪律,管理方式粗暴,官兵关系非常不好,一旦出问题根本无法激励士兵。&br&&br&后方也很糟糕,所有参战方对于战争的烈度和持续时间都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大家都以为这是一场快进快出的战争,德国的整个战争计划就只做了几个月而已。从财政上说,欧洲各国在1917年就已经全部破产了,但大家都毫不犹豫的继续投入资源,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生命都被包涵在强制征用的范围内。英国在一战前基本是志愿军+民兵的体系,一战中开始采用征兵体系,所有人都有上前线的可能。&br&&br&更糟糕的是战略层面也缺乏进展,二战好歹背后有莫斯科,有柏林,可以唤起人民的危机感,一战除了德军两次攻到巴黎城外,剩下的时间战线变动不过几公里而已。在普通人看来,这场战争呈现出一个很荒谬的景象,看上去就好像各国商量好,划定几条战线,然后把各国的资源和青年人投入进去消耗。&br&&br&到1917年以前,各国政府尚能维持,靠的就是吃老本——工业革命以来的生活条件改善,社会改革,义务教育,政府洗脑技术的进步,身为文明世界对落后民族的优越感,基督教的天命昭昭。这些精神资源消耗光之后,西方文明就不可避免的终结了。&br&&br&&b&到了17年,大部分欧洲人都已经搞明白了——要么推翻压迫人民的各国政府,要么死。于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队起义席卷欧洲各国&/b&。不只前线发生兵变,后方也陷入混乱。英法社会底子好一些,依靠各种措施尚能支撑到18年,而俄国很快就崩溃了,并发生了影响深远的红色革命。一直以纪律自夸的德国也在18年底发生革命,最终导致投降。&br&&br&一战后的欧洲与之前的欧洲已经是完全不同的文明,西方文明终结论风靡一时,无政府主义,GCD,社会主义思潮都是在20、30年代达到顶点,连最保守的英国都发生了工党上台这种堪称改朝换代的巨变,旧欧洲被彻底推翻,余波最后发展成二战。&br&&br&一战造成的士气崩溃直接影响到二战进程,英法守在马奇诺防线搞静坐战争,就是因为不愿再发动进攻激起民愤,而法国后方退出战争的呼声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丧失一半国土后很干脆的就投降了。&b&1944年解放巴黎的美军士兵愤怒的发现,法国市面上居然能见到美国已经绝迹多时的奢侈品,沦陷的4年中马照跑,舞照跳,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心机婊吧。&/b&
答案是,完全没有保持住士气,这是一个士气逐渐崩溃的过程。 与二战那种德日死战到底和美苏越战越勇相比,一战是完全不同类型的战争。 在一战之前,欧洲人大抵是比较乐观的,认为科技和制度的进化会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虽然当时君主制还普遍存在,但飞…
这事情,得要从几百年前的春秋时代说起。&br&&br&《春秋·定公六年》记载了一件事情:“&b&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b&”。&br&&br&也就是说,鲁定公六年的时候,鲁国两个大夫季孙斯、仲孙忌两个人率领军队包围了郓城。郓城是鲁国的一座城市,这年应该是叛归了齐国,所以鲁国两个大夫率军攻打。&br&&br&这件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更和几百年后三国时期的人名字没什么关系。&br&&br&可问题在于,《春秋》在记载这件事情的时候,写错了一个人的名字,那个仲孙氏的人名字叫做“仲孙何忌”,不叫做“仲孙忌”。那为什么《春秋》会给人家少写一个字呢?现在我们都能理解,传抄的时候抄错了嘛。&br&&br&可是,有的古人不这么认为。特别在今文学家看来,《春秋》是孔子亲笔写成的著作,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中唯一孔子亲笔所著,其中一字一句都蕴含着圣人的重要思想,哪怕一个字的用法,也无不在暗示着天理人道(这就叫做“&b&微言大义&/b&”),所以,绝对不存在抄错的可能,这里只能是圣人故意写错那人名字,以此来暗示什么重大的思想。&br&&br&那么,这个故意写错的人名到底有什么微言大义呢?春秋三传之一的《公羊传》就解释了:“&b&讥二名。二名非礼也。&/b&”&br&&br&什么意思呢?《公羊传》的意思就是说:圣人在这里故意把“仲孙何忌”写成“仲孙忌”,是在讥刺两个字的名字,因为两个字的名字是不合乎礼的。——这在后世就被称作“&b&春秋讥二名&/b&”。&br&&br&那为什么两个字的名字不合乎礼呢?东汉时期的著名经学家何休在注解《公羊传》时作了说明,说“&b&为其难讳也&/b&”,也就说,两个字的名字,给避讳带来了很大困难。一个字的名字,只避讳一个字,还比较容易,但两个字的名字,因为要避讳两个字,就让下属们有些为难了。所以圣人要讥刺这种现象。&br&&br&《公羊传》是一部儒家的重要经典,研究这部经典的学问,就叫做《公羊学》,在汉代,公羊学是《春秋》的最重要的解释体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代经学的主体是春秋学,而春秋学的主体是公羊学,由此可见公羊学在汉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br&&br&既然《公羊传》说了,圣人是讥二名的,那当然两个字的名字是不好的。然而,理论毕竟只是理论,社会上人在起名字的时候,也往往不会严格按照理论来搞,所以我们看到,西汉毕竟还是有许多两个字的名字,比如周亚夫、霍去病、李广利、张安世、萧望之等等。&br&&br&然而后来,西汉就被王莽篡位了。王莽这个人,现在网上很多人都说他是现代人穿越回去的,但其实不是。如果说是穿越,他也应该是远古时期穿越到西汉的。因为这个人的思想,是典型的古文经学儒生的思想,他非常顽固、且真诚地相信儒家经典中所说的上古黄金时期的一切,他的一切改革也是以恢复上古黄金时代为目的的,他的政策也都是非常死板地照搬儒家经典中所描写的东西,——比如《周官书》(也就是《周礼》)中的制度。&br&&br&所以,王莽看到《公羊传》中说“春秋讥二名”,于是,干脆以国家的名义制定了一个基本国策:所有的人起名字,都不许起两个字的,都必须起一个字。如果在这项政策发布之前,已经起了两个字的名字,你们都统统给我改成一个字的。&br&&br&这里举个栗子:比如王莽的长孙叫做“王会宗”,于是就改成了“王宗”。——话说到后来王莽篡位后,这位王宗和他舅舅合谋,私刻印玺,还画了自己穿着龙袍的画,想继承他爷爷的皇位,事情败露后,被逼自杀。他死后,王莽下令,将他的名字由“王宗”又改回了“王会宗”,表示这货就是一贱货,不配用单名,只配用被圣人讽刺的“二名”。&br&&br&被王莽这么一硬性规定后,社会上所有人起名都开始起单名了。后来王莽败亡,东汉建立,废除了王莽的一切政策,但由于“讥二名”这是《公羊传》说的,因此虽然废除了王莽只能取单名的硬性规定,但社会上也开始自觉地避免二名了。&br&&br&于是,这个传统就一直从东汉传到三国,直到西晋,这几百年中,几乎所有人的名字都是单名。&br&&br&===============我的分隔线================&br&&br&看到评论区大家的评论,有几个问题我统一在这里说明一下:&br&&br&1、“讥双名”这事,和孔子无关。这个解释是《公羊传》做出的,不是孔子。&br&&br&2、王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不得二名,王莽败亡后,这条规定肯定废除了,所以东汉建立后,就没有强制性不许二名了,从东汉到三国再到西晋,社会上取单名就只是传统和习惯了。&br&&br&3、东汉到三国、西晋,大多数人是单名,但也有双名存在。比如有朋友在评论区里举例子了。这些取双名的,一是底层老百姓。比如我们见到的很多黄巾军将领都是双名,比如张曼成、马元义等等。再有一个就是女子,比如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br&&br&但如果是士人,那基本都是单名。&br&&br&4、有朋友提出郭攸之,这个“之”应该和五斗米道有关,相当于教名。和后世王羲之、王献之的那个“之”一样。所以严格来说,郭攸之不能算是二名。
这事情,得要从几百年前的春秋时代说起。 《春秋·定公六年》记载了一件事情:“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也就是说,鲁定公六年的时候,鲁国两个大夫季孙斯、仲孙忌两个人率领军队包围了郓城。郓城是鲁国的一座城市,这年应该是叛归了齐国,所以鲁国两个…
&p&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林白水骂慈禧骂得太难听了。这在当时一定是要杀头的,而此时,各级都在为慈禧庆生,真的很努力地庆祝这位最高统治者的七十岁大寿,这意味着辖区衙门一定会砍了他,以表下属之忠心。后来章太炎也骂了,骂得更难听。他俩都是用对联骂的,刊登在各大报纸上,一时间洛阳纸贵。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他们挺直了脊梁?为什么各大报纸敢转载?为什么他们没有被清政府杀害?&/p&&figure&&img src=&/v2-921b60da4dd1f1b5ee306_b.png& data-rawwidth=&226& data-rawheight=&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6&&&/figure&&p&因为他们住在:&/p&&figure&&img src=&/v2-a69ade4c2_b.png& data-rawwidth=&166& data-rawheight=&7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6&&&/figure&&br&&figure&&img src=&/v2-ec39d826d7afa9c825a31ef4_b.png& data-rawwidth=&45& data-rawheight=&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5&&&/figure&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林白水骂慈禧骂得太难听了。这在当时一定是要杀头的,而此时,各级都在为慈禧庆生,真的很努力地庆祝这位最高统治者的七十岁大寿,这意味着辖区衙门一定会砍了他,以表下属之忠心。后来章太炎也骂了,骂得更难听。他俩都是用对联骂的,…
李中堂的卖国,并不是卖在马关。甲午这事儿,换了其他人也差不多,曾国藩可能怂着死更窝囊,左宗棠可能刚易折输更惨。&br&&br&但李中堂收俄国钱卖掉旅顺大连中长铁路是板上钉钉的。俄国谈判代表维特伯爵写回忆录,说五十万卢布就买了中堂大人的签字,好买卖。后来李中堂病床上被俄人逼到吐血,也是吃人嘴软的缘故。&br&&br&这可不是一般的贪污受贿了,这是毫无疑问的卖国行径。反过来想,这钱他李中堂都敢收,还有啥钱他老人家不敢收的?其实也是,指望李中堂这种捞钱大佬去改革变法保家卫国,本来就是一群“抵制被教科书洗脑的”弱智的幻想。他们以为李中堂苦心孤诣保我大清江山可敬可佩,殊不知人家一边拿着卢布日元一边卖着大清江山,背地里还笑他们弱智呢……&br&&br&至于各位替李中堂心疼的,感觉大可不必了。人家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宰相合肥天下瘦的人物,随便出去谈个判就有五十万卢布的孝敬,妻妾成群,富可敌国,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甲午如此大败照样大学士大总督当起来没完——纵然知乎诸位藤校毕业少年得志,人家也用不得着各位去心疼。&br&(我好酸啊)&br&&br&现在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人太多了。稍读了易中天便妄议武侯,看了点官场学问便诋毁岳飞,刷完《走向共和》便狂吹李中堂。恕我直言,这些人都是睿智。&br&&br&11.18补充。&br& 本路人写完答案,确实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评论点赞,在此谢过诸位。路人写法,比较随便,如说话难听、资料出处没有附上这些,的确是我的问题,感谢在评论区指出这一点的朋友。
而既然收获这么多赞同,我就必须为此文负责,因此补充几点。&br&&br& 1,资料出处问题。 &br&&br&见论文&br& [1]陈昭明. 东清铁路修建前后李鸿章收受贿赂考[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12-14.
[2]张文木. 破解李鸿章受贿疑云[J]. 社会观察,-87.&br& [3]马忠文. 旅大租借交涉中李鸿章、张荫桓的“受贿”问题[J]. 学术界,-85. &br&&br&前两篇是认定李中堂受贿的,为表公正,贴上第三篇,认为此事存疑的。
&br&&br&关于此案,首先,通俄受贿的论点是主流,尤其是在本世纪以前。因为那时候关于此事的中方资料都少见,自然是俄国档案说什么就是什么(关于档案的真实性,后人解密的前朝档案如果不是真的,那历史学就不用要了)。所以那时候所有说李中堂受贿卖国的,都毫无问题,毕竟那时候的史学就到这一步。&br&&br&新世纪之后,不知为什么,中国学者能接触到的俄国资料并没有增长。关于这个话题,据我所知也没见到类似沈志华这样的大牛去把新的俄国档案搞过来再翻译一遍(如果有专业的老哥懂行,欢迎赐教)。部分学者根据中方的资料,对于此案有一些不同见解,还有对俄国档案提出质疑的,但因为俄国档案摆在那里,始终无法正面对抗——行贿人说话总比受贿人管用——这也是我所谓“板上钉钉”的来源:没有新的可以破坏目前说法的俄国档案,李中堂此案是翻不过来的。 &br&&br&对于此案还有一层复杂的问题是,俄国不止给了一次钱的,有三百万和五十万之说(具体细节很复杂,我笼统概括一下,方家莫见笑)。&br&最有意思的是,维特回忆录只说存在五十万的行贿,不承认三百万的部分——这是部分学者否认存在三百万卢布行贿的重要证据。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提三百万的李鸿章基金,只提这有维特佐证的五十万卢布,但好像这时候又有人说维特回忆录不可信了——这回忆录您挑着信,我也很绝望啊。&br&&br& 2,梁任公的《李鸿章传》 &br&&br&很多人向我发梁任公的读书卡——天知道这些人看过这本书没有。想当年我看完《走向共和》,是果断买书读完的,当时还为梁任公对李中堂评价不高而奇怪——至于电视剧对原书做了怎样的改动,参见迈克猴先生的回答。&br& 我已经在评论区提到过了,梁任公对外交家李中堂的评价是“盖鸿章外交之历史,实失败之历史也”。&br&&br&不过没办法,这时候梁任公就是书生之见了,“吾惜李鸿章之才,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梁任公就不是书生之见了。同一本书里的梁任公被人精分如此,薛定谔也很绝望啊。&br&&br& 3,评论区不少人对于“脱离历史环境评价一个人是不公正”的看法&br&&br& 这种说法当然是对的,可说这话的人没把这个说法用在李中堂身上啊——
按当时的历史环境,我大清对李中堂可不只是我这种嘴炮喷人这么简单啊。&br&&br& 在大清的政治环境下,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就这个词最褒义的成分而言)的道德约束下,李中堂贪贿卖国的事情被揭发出来,李中堂是像现在这样挨点儿骂呢,还是灭族抄家呢?再抄出来千万白银的家产,老太太一看都赶上我大清国一个季度的财政收入了,再对比当年平乱克难收复新疆的左文襄,死后家财两万两白银(我大清高薪养廉,两万两白银是左公的一年俸禄),那老太太就知道为啥洋务也好练兵也罢,李中堂都只能缝缝补补裱裱糊糊了吧。&br&&br& 4,关于最后吐槽部分。 &br&&br&想想还是改了。骂人总是不好的。在此表明内容:现在正文中的“睿”字是原答案的“弱”字。
李中堂的卖国,并不是卖在马关。甲午这事儿,换了其他人也差不多,曾国藩可能怂着死更窝囊,左宗棠可能刚易折输更惨。 但李中堂收俄国钱卖掉旅顺大连中长铁路是板上钉钉的。俄国谈判代表维特伯爵写回忆录,说五十万卢布就买了中堂大人的签字,好买卖。后来…
&p&有些私信回复我的人真是让人笑尿,一群人各种讽刺我揭露抗癌药暴利的事实,还用没钱就别买这样的话语恶心我。大致看了一下都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关注着“淘宝物美价廉的物品”之类话题的“小资产阶级”。真是让人笑尿,我建议你们往下看,看看全球百位肿瘤专家给《Blood》写的那篇建议抗癌药降价的paper,再看看呼吁的都是什么人,顺便看看国内的那两位:北大教授、协和医院主治医师。收入估计能把这些“小资”们甩800条街;人家作为专业精英,一语点破暴利本质,医者良心,呼吁药品降价。反倒是一群整天吃着打折外卖的“小资”们,既不了解事实又不了解真相的人,跳的最高,真是让人笑尿。&/p&&p&以下为原答案:&/p&&p&&b&今年34岁的小李七年前被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医生告诉他,治疗慢粒白血病最好的药是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格列卫,长期服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一盒药2.4万元,一个月吃一盒,平均每天就要吃800块钱,这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承受的。”&/b&&/p&&p&&b&  因此,不少人选择了价格相差近百倍的印度仿制药。同为慢粒白血病患者的陆勇就是因为帮助病友购买印度药而被起诉。“进口格列卫一盒两万,印度药只要200多元,而且我自己一直吃印度药,身体各项指标都控制得不错。”陆勇说。&/b&&/p&&p&&b&最新查出来中国此类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卖价多少呢?3000。&/b&&/p&&p&北欧国家除了瑞典其他不太了解,就说说与此国情人口相仿的瑞士,世界五百强企业里面占有12家,比如说诺华罗氏这类高科技医药公司,一盒抗癌药卖2万4,一粒药制造成本1美分,即使算上研发过程算上产量造价连500元都不到,一年售药所赚取的钱足以把研发过程所有的开支抵消,这些抗癌药足以使罗氏这种世界500强企业利润率暴增40%,这些钱哪里去了?当然是滚到瑞士去了啊。&/p&&p&这些利润干了什么了?肯定有一大部分被投入了瑞士的福利体系建设,这还有疑问?&/p&&p&
再说瑞士的历峰沃琪斯之类旗下著名的手表品牌,随便一款机械表拿出来都是几十万,这些手表利润率有多高想想就知道,那更是站在吸血链顶端的企业。&/p&&p&而且瑞士还有一些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方向著名的顶级企业,那也是吸血链里面快上天的一部分,随便一个零件就能以几百倍的造价卖出去。&/p&&p&随便一个阀门就是百万级别的价格,造价才特么不到2000元。&/p&&p&就像诺华,市值2400亿美金,瑞士才多大个国家?&/p&&p&像这样一粒1美分造价的抗癌药,算上研发成本拿销售量摊下来也不超过500元,售价2万4,你说谁给了瑞士的高福利?当然是第三世界的奴隶啊。&/p&&p&而诺华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少有的净利率能达到17%的公司,要知道一大票世界五百强企业净利率在2-5%左右。&/p&&p&一粒造价不到1美分的药,算上研发费用与产量在500元级别,动辄卖2万多,这里面利润率有多高?要么人家拿什么玩高福利?拿富士康?拿血汗工厂?制度性的因素固然也很重要,但是你给我举个第三世界玩高福利的例子?粥就那么点,再怎么分都玩不起来。&/p&&p&北欧小国也一样,都是这种,在产业链顶端扣下一两个吸血的产业,然后躺在床上就能吸第三世界的血。当然人家是合法吸血,我从没说研发一款顶级药品过程不复杂,也没说这有多大风险,在这里我只是想说明此类药品的暴利而已。&/p&&p&说北欧这类小国高福利的原因是因为人家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聪明上进有国际视野的可以歇菜了,鸡汤文少读点,多睁眼看看世界。&/p&&p&资本满身都是鲜血,这些鲜血大多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奴隶的,被用来滋养顶级发达国家。&/p&&p&搞高福利的国家,拉出来看看都是站在产业链顶端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造金能力强的惊人,靠着国内高技术垄断部分产业链,变成生金蛋的母鸡。而卖资源和搞血汗工厂的,连一点可能性都没有。&/p&&p&有人总是在我评论区恶心人,那我就给你po出来格列卫给诺华带来的收入:&/p&&p&03、05、07、10年收入:&/p&&figure&&img src=&/v2-102eed2c2ece9fd662e0eee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102eed2c2ece9fd662e0eee_r.jpg&&&/figure&&br&&p&13与14年如下:&br&&/p&&figure&&img src=&/v2-1b74dbfb4ad525d646573_b.jpg& data-rawwidth=&820& data-rawheight=&20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0& data-original=&/v2-1b74dbfb4ad525d646573_r.jpg&&&/figure&&p&15与16年销售收入如下:(伊马替尼即格列卫)&/p&&figure&&img src=&/v2-f5fcea5e0f972c2cd741a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2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f5fcea5e0f972c2cd741a_r.jpg&&&/figure&近些年格列卫带来的营收:亿美元,2004年无数据,亿美元,2006年无数据,亿美元,0809年无数据,亿美元,2011年41亿美元,2012年47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16年专利到期)。01年上市,仅我查到的数据总和就有368.33亿美元,就这还差4年的数据。&br&&br&之后我也在《Blood》中查到这款药研发投入大约有10多亿美金,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金之后绝大部分销售收入都是利润。&br&&figure&&img src=&/v2-5c3d20a585bf1e6eeb5ccb7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5c3d20a585bf1e6eeb5ccb7_r.jpg&&&/figure&这是一篇全球数百位肿瘤专家发在《Blood》上的paper,呼吁跨国药企降低抗癌药药价。&br&名称:&a href=&///?target=http%3A//www.bloodjournal.org/content/bloodjournal/early//blood-003.full.pdf%3Fsso-checked%3Dtru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alling for a reduction in the price of cancer drugs&i class=&icon-external&&&/i&&/a&&br&2016年这款药专利保护期到期。&br&&p&嗯,研发投入10亿美金,就按有些人说的顶破天把推广等费用算上30亿美金;一粒药成本价不到1美分,售出的数量加上研发成本摊下来每盒成本连500元都不到,仅仅2013年给诺华带来收入46.93亿美金,可以把所有的研发费用,投资费用与推广费用全部赚回来,从01年开始就这一款药全周期内收入400多亿美金,给诺华带来利润的30%,你自己说说是不是暴利?有些人赶快闭上嘴吧,精神资本家们的屁股快歪到天上去了。&/p&&p&第一个,我文中说的很清楚了,北欧我只了解瑞典,除此之外不太了解,所以拿瑞士举例子,因为这些超小型发达国家都有高度相似性。&/p&&p&第二个,文中利润率之类的我都说清了,这些药物本来卖的就是巨额利润,没看到这个就别煞风景了。&/p&&p&第三个,三无用户就别上来就开嘲讽模式的我都拉黑了。&/p&&p&最后,与此相似的北欧五国人口大概2500万左右,世界五百强企业有多少呢?17个,与其人口类似的属于发达地区的台湾,世界500强仅有2个。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五个国家很多中等企业实力十分强劲(资料整理中待填),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也占据上层,所以搞福利有的是钱玩。&/p&
有些私信回复我的人真是让人笑尿,一群人各种讽刺我揭露抗癌药暴利的事实,还用没钱就别买这样的话语恶心我。大致看了一下都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关注着“淘宝物美价廉的物品”之类话题的“小资产阶级”。真是让人笑尿,我建议你们往下看,看看全球百位肿瘤专家…
&b&这是因为,在1945年那个时间点上,苏联的存在对美国是有利的。美国认为自己不仅没有必要去花费大力气进攻苏联,反而觉得一个苏联是它所构想的未来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b&&br&&br&在1945年,对罗斯福和继任的杜鲁门来说,要做的并不是一味打压苏联,而是扶持苏联并且让苏联尽量可控(而且苏联也确实比较可控,在1946年,杜鲁门发出强硬威胁之后,苏联就结束了对希腊和意大利共产党的支持,回到了雅尔塔体系给他划定的势力范围之内)。&br&&br&&b&认为美国应该在1945年进攻苏联,都是将道义口号放在国家利益之前来考虑的天真之见——十分幸运的是,美国的政治精英们当时尚未像如今这样孱弱而短视&/b&。&br&&br&很多人因为冷战而下意识地觉得美苏从一开始就是死敌,其实这是不确切的看法,在1945年到60年代的一大段时间里面,他们更像是若即若离的合作者,而不是死对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敌对,在那时候更加像是舆论和宣传上的,而不是实际上的。&br&&br&&br&第一,&b&对美国来说,当时更大的对手是英法和其庞大的殖民体系,比起这些庞大的市场来,已经残破的苏联并不值得美国垂涎&/b&。&br&&br&拆分英法殖民体系,一直都被美国人视作自己的义务,在战争期间,丘吉尔就曾当面对罗斯福说“我认为您在试图搞垮大英帝国,”,而罗斯福也确实是这么想的,对美国人来说,轰开殖民体系的封闭市场,取代英法成为世界帝国,是他们的历史责任——当然,就宣传的角度来说,这是为了“人权的进步”,一个人可以怀着私心做好事,这并不可耻,我一直认为美国人主导打碎欧洲殖民体系是它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br&&br&在第二次中东战争当中,英法为了保住殖民利益,组成联军进攻埃及,结果美苏联合起来强迫他们撤军,最终终结了英法在中东的势力存在,这就是明证。&br&&br&进攻苏联,除了多死人之外,对美国一点好处都没有,就算胜利,只会让英国和法国原本的殖民体系继续维持(因为这样的军事行动必须仰赖英法的支持),美国人是不会去选择的。&br&&br&丘吉尔一直想要挑拨美苏进行全面对抗,他的铁幕演说与其说是为了反共,不如说是为了这一点,当然美国人在舆论上是配合了他——实际上并不会真的做。&br&&br&&br&第二,让&b&苏联拿走了穷困残破的东欧,在本质上免除了美国对援助这些国家的义务,也让它得到了无穷无尽的道义优势&/b&。&br&&br&没错,东欧对美国来说没有任何用处,如果拿到手里(或者按照某些人的说法,解放),那么它就要背负上帮助它们重建的道义义务。美国人坐视东欧“沦陷”,从此获得了对世界的无比宣传优势——看,苏联人干得好坏!&br&&br&很多人因为东欧在后面几十年落后西欧就认为苏联人做了多少恶,这种想法既对也不对,东欧自从两个世纪之前就远远落后西欧,尤其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这样的都是出了名的穷国,苏联人并没有加剧这个历史现象。&br&&br&对于东欧人的“惨状”,美国人尽管嘴上偶尔义愤,但是这是获取道义优势的手段而已,他们实际上并不关心,也确实没有义务关心。&br&&br&是的,美国人对意识形态,尤其是表面上的宣传口号,其实并没有那么关注——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甚至可以和还在文革的中国站在一起。&br&&br&&br&第三,&b&苏联的存在,是美国控制手底下的盟友的最大手段&/b&。&br&&br&很多人都觉得所谓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铁板一块的世界,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民主理念,这种想法看上去十分令人激动,实情却并非如此,实际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列强各自心怀鬼胎的阵营,他们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甚至经常互相拆台——戴高乐退出北约、法德等国同时对美提现黄金导致美国终止黄金兑付、并且最终导致布雷顿体系垮台,都是明证。&br&&br&英法前面已经说了,就连日德意这样的国家,也并不完全是美国的忠心走卒,反而时不时搞一些小动作。那么捏合这些手下,并且名正言顺统帅他们就需要一个理由——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br&&br&苏联的存在就是这样一个最言之成理的理由,当一个国家对苏联威胁心惊胆战的时候,它就会匍匐在美国的脚下,这也是孤悬大洋之外的美国控制世界岛的最佳手段——所以美国需要大陆有一个威胁,没有也要继续制造一个。&br&&br&没错,对美国来说,一个和谐共处的欧亚大陆就是噩梦,不管他们使用何种制度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关键就是,这种事情完全不能出现。
这是因为,在1945年那个时间点上,苏联的存在对美国是有利的。美国认为自己不仅没有必要去花费大力气进攻苏联,反而觉得一个苏联是它所构想的未来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1945年,对罗斯福和继任的杜鲁门来说,要做的并不是一味打压苏联,而是扶持苏联并且…
“郭沫若写了《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这样的诗歌”这个说法经由高晓松而在网上流传甚广。更早一些的说法则是凤凰网节目“腾飞中国:文化纪事(76)郭沫若与领袖和诗”中出现的(上面是视频截图,2012年3月播出)。节目未给出处,而高晓松给的出处(郭沫若文选第12卷第765页)经人查证,无此内容(参见网友“咖啡豆”的&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6efde5ca0100ngh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博客文章&i class=&icon-external&&&/i&&/a&)。&br&&figure&&img src=&/4a33fd132acc8a7f9736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高晓松《鱼羊野史·第1卷》,2014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br&&br&然而帖子流传甚广,争议仍然存在。郭沫若确实是一个有争议的人,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有充分理由认为,《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非郭沫若所作。&br&&br&&br&&b&1、在所有的《郭沫若全集》版本中,均无此诗歌。&/b&&br&&br&《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一共有20卷。郭沫若所有的诗歌集,不包括外文版,截止到1988年一共曾经被编为36部诗歌集出版。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出版的诗集有:&br&&br&《新华颂》和作为“文学初步读物”的《毛泽东的旗帜迎风飘》(1953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br&《百花齐放》(1958年7月,人民日报出版社)&br&《长春集》(1959年4月,人民日报出版社)&br&《潮集》(解放后的部分诗编)和《汐集》(解放前的旧体诗词编),合称《潮汐集》(1959年,作家出版社)&br&《骆驼集》(1959年12月,作家出版社)&br&《蜀道奇》,主要是和四川有关的诗歌(1963年11月,重庆人民文学出版社)&br&《东风集》,纪游之作(1963年,作家出版社)&br&《邕漓行》,纪游之作,(1965年,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br&《先锋歌》(1965年,少年儿童出版社)&br&&br&文革十年,无出版。&br&&br&1977年亲自编写、由人民文学社出版《沫若诗词选》,这是郭沫若亲自校订的最后一本诗集,这本里面被收录进《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的时候被删掉的部分,基本都能查到。之后还有一些整理出来的诗集,比如郭的夫人整理的《东风第一枝》,这些基本上都能查到。&br&&br&事实上,正如咖啡豆、萧湘等网友已经指出的:如果在读秀检索,会发现现行出版物中引用这首诗《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的,以读秀的收录范围,只能查到三条结果。第一条和郭沫若无关,是天下霸唱《鬼不语·仙墩鬼泣》(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原文只是提到了“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这句诗,并无半字认为是郭沫若所作。另外两条,一为高晓松《鱼羊野史·第1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影响最大;另一条则为同年由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的陶方宣《不是冤家不聚头》,完全照搬了凤凰视频里的内容,未给出任何出处。&br&&br&&figure&&img src=&/a75fbaf7c87f9c0f5426_b.png& data-rawwidth=&1240&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a75fbaf7c87f9c0f5426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926f0e0311e1dfc7dde3_b.png& data-rawwidth=&1267&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7& data-original=&/926f0e0311e1dfc7dde3_r.png&&&/figure&&br&(读秀检索结果)&br&&br&总之,现行出版的郭沫若文集的各个版本,&b&和除了高晓松《鱼羊野史》之外的现行出版物里,&/b&均无“郭沫若写作《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一诗”的痕迹。&br&&br&&br&&br&&b&2、郭沫若自行删除和&/b&&b&佚失&/b&&b&的诗歌里也没有这一首。&/b&&br&&br&郭沫若在建国后十七年的诗歌创作情况,又不是研究空白,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身为公共人物和政府官员的职务写作,要求和从前是不一样的。他这十七年时期的诗歌,基本都是表态、紧跟宣传、和当下意识形态要求一致的政治口号诗。&b&作为一个高度政治敏感的人&/b&,他的所有作品,都是自己严格把关、修改过的。比如建国后历次整风运动让“自由”这个词变得敏感,郭就迎合毛的“东风压倒西风”一说,把《新华颂》里的“四面八方自由风”改成了“千秋万岁颂东风”。&br&&br&我们来看看,《郭沫若全集》的诗歌部分,他自己会选择性删掉哪些呢?大致是:&br&&br&中苏交恶后他删掉了《斯大林万岁!》《我向你高呼万岁!》,1977年删过大量当年歌颂“三面红旗”里政治表态喊口号的诗歌(讲大炼钢铁、大跃进的),删掉了当时响应毛批评“宣传封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诗歌(《陕西纪行十首》中的大部分关于歌颂武则天的全被删)。&br&&br&&br&1958年版的《沫若文集》收入了6部诗集,1978年郭沫若去世后成立的《郭沫若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作了一些挪位和合并,此外还删掉了大量的诗歌。&b&当然,以上这些信息包括名字均可查到&/b&。其中郭沫若提到毛,但是又没有收入《郭沫若全集》的诗歌有:&br&&br&《向毛主席拜年》(日作,载日《人民日报》)&br&题为《解放军画报社》——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而作(1962年4月,载1978年《解放军画报》第8期)&br&敬礼,毛主席的文艺子弟兵——祝贺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开幕(日,载日《人民日报》)&br&《读毛主席的第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日)&br&《捧读&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日)&br&《纪念毛主席诞辰》(日)&br&&br&(廖久明,《未收入&郭沫若全集&的诗歌目录》,《郭沫若学刊》2006年第4期)&br&&br&郭沫若的佚文、佚诗,特别是解放前后在海内外各个场合的演讲、报告,数量很多。具体可以参考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编校的《郭沫若佚文集》(上下册),收集了郭沫若年的佚文、佚诗、书信等260余篇,这是迄今为止已经整理出版的篇数较多的佚文集。&br&&br&&b&以上均无《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这首诗的任何痕迹。&/b&&br&&br&&br&&br&&b&3、作为当时重要的领导人物和宣传喇叭,郭沫若没有必要写这样的诗。&/b&&br&&br&郭沫若作为政治身份的“党喇叭”不是白叫的,作为当时的第一文人,他建国后的身份包括:中国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文联主席。。。等等。&br&&br&他所有的创作,都和当时出任的不同职务相呼应,一直紧跟着政策。党对他也对,党错他跟着错。曲意迎合之作也有,睁眼瞎写应景诗歌也有,比如在“三年灾害”时写“乐岁丰收人寿康”,“陇头积粟堆成阜”,这也不必讳言。他有污点,失了气节,&b&这都没啥好“洗地”的&/b&。毕竟也是学者,不尊重历史的作品他后来都尽量做了修改。但这些基本都可以查到。&br&&br&另一方面,以郭沫若和主席能相互诗歌唱和的私交,这种水平的诗歌是无法令人满意的。毛泽东在六十年代和郭沫若关于看《三打白骨精》的古体诗唱和,一直到今天都为人乐道。能够让毛主席留下《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如果写了《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这样押韵勉强,内涵空洞的诗作,恐怕并不能起到合适的效果吧?郭沫若和毛之间的关系,一直为研究者关注,如果有这样的诗作,是不可能被忽略的。&br&&br&&figure&&img src=&/2392dcdc18da49f68dfdb_b.png& data-rawwidth=&830& data-rawheight=&5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0& data-original=&/2392dcdc18da49f68dfdb_r.png&&&/figure&(日迎接党中央迁北平时在机场和毛一起交谈。)&br&&br&&br&作为参照,这里请允许我引用@萧湘 评价《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的原话:&br&&blockquote&一首70年代的诗到2014年才有正式出版物提及,不太正常。对比一下郭氏另外一首吹捧江青的诗,包括郭沫若的专门研究(如《郭沫若研究十六讲》、《郭沫若年谱》),或郭沫若研究的文献汇编(如《郭沫若研究文献汇要 卷2 史实卷 》),或者当代杂文,广泛引用。这是一首郭沫若诗更合理的传播轨迹。&br&&/blockquote&&br&“鲁、郭、茅、巴、老、曹”,中国现代文学史六大家,每一位都相当瞩目。如果郭沫若确实写了《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我不认为会研究者竟然会不注意到。仅《郭沫若全集》的编撰,背后就有成仿吾、沙汀、茅以升、茅盾、胡愈之、郑伯奇、夏衍、夏鼐、曹禺等人的参与。所有的删改、合并、挪动,有出入的地方,都可以查得到。(可以去参考一下出版史料,黄侯兴《&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的编纂与出版》)&br&&br&&br&【总结】&br&杨奎松曾经在《忍不住的“关怀”》里讨论过1949年前后的“书生和政治”这样的命题,比起“叛国”的张东荪,“投降”的王芸生,郭沫若显然有很大的不一样。&br&&br&郭沫若研究有趣的地方在于,无论是文化和社会身份,还是政治角色,他都是个非常复杂的人。有一个讲法是,&b&研究郭沫若就像是研究了一部中国的近当代史&/b&。仅仅因为他建国后的表现,把他看做一个“无耻文人”,这相当不公平,也是失之于简单粗暴的。他担任这么多政府官职、甚至位居科学界领导人,作为历史研究者要评价和还原这样的人物,至少脑子要多几个维度才行,降维成“文人”两个字就能概括打发么。毫不客气地说,把《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这样的诗伪加在郭沫若的身上,只是迎合了一种急于贴标签的浮躁心理。无论是评价郭沫若本人,还是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公平地评价那段影响了一代人的历史,&b&都没有任何益处。&/b&&br&&br&&br&&b&============================&/b&&br&这一篇发在豆瓣的名字是:&a href=&///?target=http%3A///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郭沫若才没有写过《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呢&i class=&icon-external&&&/i&&/a& ——被关小黑屋了。&br&随手一写没想到越写越长,想要不再整整拿去发表掉吧,结果编辑说太敏感不让。&br&不要问高晓松为啥没人公开辟谣了:(&br&&br&&br&【日重新补充】&br&&br&&b&1,我的建议是:不要读高晓松的《鱼羊野史》。&/b&&br&&br&这本书真是毒药,可能唯一的好处就是制造批发了各种来路不明的历史小谣言,造福了营销号和朋友圈吹牛逼的。这个回答写完后不到一年,我看了三个胡说八道的近代史小段子,流传还挺广,读秀一检索都有高晓松的份(甚至唯一的来源就是他)。梁思成给每个县邮政局长寄两块大洋求拍古建筑照片?假的。郭沫若写了“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假的。还有一个林徽因的我忘了,不过大部分网上流传的林徽因绿茶婊的小故事都是假的。(上一次看到这么胡说八道还正儿八经出版了当畅销书在卖的,苦思ing,大概是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吧)&br&&br&恶心的地方是:他不但给了一首非常拙劣的全诗,还编造了诗歌并不存在的出处(郭沫若文选第12卷第765页)。他没去查证吗?当然去查了,没查到才胡诌的。&br&&br&&br&&b&2,我再来说一下另一个高票答案里“伟哉领袖比爷亲”这件事。&/b&&br&&br&&blockquote&1976年毛泽东逝世,《诗刊》向郭沫若约稿。郭很快让秘书将七律二首《毛主席永在》送编辑部。编辑见“其一”首句为“伟哉领袖比爷亲”,遂直言相告,此首不宜用,并说明原委:郭老比毛主席还大一岁,似乎不太适合。要是黄帅这样写,当然可以。秘书虽面有难色,还是将“其一”带回去了。《诗刊》遂将“其二”单独发表。稍后,《人民文学》刊出“其一”,然首句已改为“伟哉领袖万民亲”。&br&&br&伟哉领袖万民亲,改地换天绝等伦 。三座大山齐扫地,五星红旗高入云。——郭沫若《毛主席永在》&/blockquote&&br&有人跟我讲郭沫若这事,是真的,只不过原诗歌是“伟哉领袖比爷亲”。并附上了原始出处:诗刊编辑刘章的《耕读随笔》中的“我给郭老退稿”一文。 出自《刘章集》《 随笔卷·文苑杂谈·我给郭老退稿》北京:线装书局 , 2014,第303-304页。&br&&br&&br&&b&“伟哉领袖比爷亲”这和“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完全两码事。&/b&“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第一写得太差,第二毛在世期间,郭没道理写这种东西,他和毛之间诗歌唱和根本不是这种水平。毛主席去世时举国痛哭的情况下,倒是可能写“伟哉领袖比爷亲”。但是,查了一下是这样的。&br&&br&&br&&b&“伟哉领袖比爷亲”改成了“伟哉领袖万民亲”这个说法,&/b&如果编辑就是刘章的话,很好查证。&br&&br&1)这个仅仅只有刘章一个人讲过,时间是在郭沫若去世后好多年,何况老人回忆难免有马后炮/自我美化/不准确的地方。读秀检索的最早时间已经非常晚近了,仅有一条搜索结果就是刘章的这个版本。是孤证。&br&&br&2)就算是郭沫若当时写的,&b&作为对毛去世的挽诗,在当时也完全不会有任何不妥&/b&。因为当时写得肉麻乃至夸张的挽诗实在太多了,何况&b&挽诗本来就是一种会夸大生前人物形象的体裁&/b&,“伟哉领袖比爷亲”这种根本不算什么。&br&&br&而郭沫若的这句 “伟哉领袖万民亲”是日毛去世后郭沫若抱病参加追悼大会写的七律挽诗,发表在《诗刊》1976年9月S期增刊版的毛主席悼念诗歌专题里。臧克家/郭沫若/赵朴初/田间,都是那一期最重磅的作者。同一期还收了《我永远做毛主席的忠诚女儿》之类的诗,刘章本人也跟着写了《毛主席,我牢牢握紧您给的笔》,程度并不亚于郭,1978年重新发的时候他自己也做了删除,但仍然保留了“您的儿女忠于您”这类话。都争相自比是毛的好儿女了,谁有这样的觉悟敢嘲笑郭沫若写“伟哉领袖比爷亲”?&br&&br&3) 刘章当年在《诗刊》的位置不高,而且《诗刊》高度政治化的氛围,是&b&不可能有人敢嘲笑讥讽或者嫌弃领袖相关的诗歌的。&/b&&br&&br&《诗刊》能在1976年1月复刊本身就是一件政治化的事情,毛邓都签了字才复刊成功的,说得好像当时的编辑工作者能有多不流俗似的。能参与到复刊工作里的,都是张光年、葛洛、李季、石西民这种解放前、甚至延安时期就是左翼文学阵营作者的老资格。刘章50年代晚期才开始创作,六十年代到农村放羊,当时的资历是确实不够高的。他1976年3月借调到《诗刊》,只是个代组长,屁股都没坐热。以上引用的这段材料里,说什么编辑“直言相告”,好像一派傲骨,但事实上,刘章对郭的态度,只可能是毕恭毕敬、诚惶诚恐的。请去读一读他的原文,他回忆起来甚至有一点荣幸。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当时的人物没必要苛求。&br&&br&总结成一句话就是:&b&拿这种材料作为郭人格的污点,是典型的断章取义。&/b&“伟哉领袖比爷亲”改成“伟哉领袖万人亲”,这种凭回忆而且没有其他证据支持的孤例,&u&就算退一万步&/u&,真是郭沫若本人写的,&b&放在当年那种语境下也很正常了,在当时成片哭天抢地的哀悼诗歌里也不算什么“不妥”,更不能证明是什么人格污点。&/b&这要也值得嘲笑,怎么不去问问各位自家的父母,当众哭成个泪人儿的,也毫不奇怪啊。&br&&br&要真讲郭沫若的黑点,也请讲点靠谱的好吗。原答案里已经给了一些。就这样。&br&&br&&br&&br&===============&br&【转载之前请先联系我,并务必请注明作者:知乎@端木异】&br&不允许小僧、清华南都、happy张江和壹心理转载。这一类不打招呼就搬运、甚至会写错作者名字的营销号,会被我举报到底。&br&&br&&br&公众号是当博客用的(“异史氏曰”或duanmuyi_),反正也红不了,二维码太丑不贴了。
“郭沫若写了《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这样的诗歌”这个说法经由高晓松而在网上流传甚广。更早一些的说法则是凤凰网节目“腾飞中国:文化纪事(76)郭沫若与领袖和诗”中出现的(上面是视频截图,2012年3月播出)。节目未给出处,而高晓松给的出处(郭沫若文…
&p&一是印第安人太少, 呆在保留地开赌场也不需要纳税过得蛮滋润,跟政治基本无关。&/p&&p&二是灭绝印第安原住民是美国的立国基础,但在今天是从任何角度都没法洗地的反人类罪,是最敏感的公共话题,所以中国公知也从不碰这个高难度话题。美国从1783年建国(乾隆48年)起就军民齐心猎杀印第安人,总统山的四大国父都做出过重要批示,直至清末基本杀绝。林肯麾下著名战将谢尔顿将军(经留言提醒,是谢尔曼而不是谢尔顿,美军二战主力坦克就叫谢尔曼) ,江湖人称”美洲的阿提拉“,曾经在南北战争时在南方实行三光,杀绝了好几个南方州的白人青壮年男性(直接消灭敌军兵源),《乱世佳人》里火烧亚特兰大就是谢帅亲自下的命令。谢帅有句激励将士的口头禅很有名,”今年多杀点(印第安人),明年就能少杀点“。光绪17年(1891年),谢帅还在扭腰时报上跟美国人民交流了自己的打印心得,可见直到甲午战争之前灭绝印第安人还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p&&p&另外顺便说一个&b&非常识&/b&,&b&现在国际人权界三大旗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以灭绝原住民作为国策&/b&。这可能是一种犯罪心理学现象。”最终解决方案“一词一般都认为是希特勒灭绝犹太人时说的,其实不是。小胡子在动手之前,仔细研究过各国“先进经验”,尤其是不久前土耳其灭绝亚美尼亚人和加拿大灭绝印第安人的“经验”,认为P后果都不会有因为国际社会按惯例会视而不见,决定也赌一把。加拿大印第安事务部高官(s在位)D.C. Scott,同时也是加拿大最著名诗人,下令对成年印第安人&b&强制绝育&/b&,儿童送进死亡率极高的”&b&寄宿学校&/b&“,他给此命令取了个颇有诗意的名字:”&b&最终解决方案&/b&“。加拿大人的手段显然也被澳洲人学了过去。这件事并不远,就在武昌起义到西安事变之间。&/p&&p&美加澳政府心理素质之过硬(或者说,脸皮之厚 ),让人不得不服,英语国家称霸世界几百年不是没有原因的:玩枪杆子硬实力和笔杆子软实力都是顶级水平。 美国荣登灯塔国宝座雄辩地证明了斯大林同志的名言:&b&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b&&/p&&p&=================update=========================&/p&&p&留言里扯什么天花梅毒的都是文科生吧?&/p&&p&从墨西哥一路到巴西,纯血印第安人比例很大,有些国家过半,印白印黑混血就更多。看来欧洲人带到美洲的病毒不仅有毅力而且有智能会认人,追杀几百年终于【&b&只】&/b&杀绝了美国印第安人。&/p&
一是印第安人太少, 呆在保留地开赌场也不需要纳税过得蛮滋润,跟政治基本无关。二是灭绝印第安原住民是美国的立国基础,但在今天是从任何角度都没法洗地的反人类罪,是最敏感的公共话题,所以中国公知也从不碰这个高难度话题。美国从1783年建国(乾隆48年…
&p&如果要问一个考古学家,毕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想很多人会回答,&b&挖出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尸&/b&。&/p&&p&当你面对一具古尸,它的脸上甚至还保留着千年前那最初的容颜,岁月的变迁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影响,那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对话,是每个考古学家毕生追求的梦想。而且,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尸简直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复原、推测出当时它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甚至死亡原因。&/p&&p&当然啦,全世界的考古工作进行了一两百年,真正发掘出的完好古尸寥寥无几。&b&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世界上那些逆天的古尸&/b&。&/p&&br&&blockquote&&b&注:&/b&&br&&br&1、有些同学可能会疑惑古尸是否属于“文物”范畴,但是其实“文物”的概念比我们想象的要宽泛得多,指的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也就是说,甚至先人走路留下的脚印,如果能保存到现在,也算是“文物”。更何况,我国的《&a href=&///?target=http%3A///view/421272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文物出国(境)展览管理规定&i class=&icon-external&&&/i&&/a&》中明确写着,“历代出土古尸”禁止出国展览。注意哦,是“历代”,只要出土了,就是国宝。可见其珍贵程度。&br&&br&2、关于古尸的新闻和文章,网上一搜一大堆,但大多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为了保持本回答的严谨性,内容主要来自于国际上最权威的考古学教材:科林·伦福儒《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并辅之于wikipedia上各个条目,最后才是一些新闻报道。每个古尸名词后面尽量附上英文,以便大家搜索查询。&br&&br&3、为了切题,本回答只包括国外的一些古尸,但其实中国出土的古尸也非常逆天,包括独一无二的马王堆湿尸、新疆的“楼兰美女”和“小河公主”等。&br&&br&4、其实本回答的主要目的在于,&b&考古不是盗墓,而是一种很有趣的科学研究&/b&!&/blockquote&&br&&br&&p&好了,言归正传,让我们来了解下国外这些逆天的古尸吧!&/p&&br&&br&&blockquote&&b&1、古克罗根人(Old Croghen)和克洛尼卡文人(Clonycanvan Man)&/b&&/blockquote&&br&&p&在考古学发现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b&保存古尸的地方往往具有极端环境和条件&/b&,比如饱水缺氧的湿地,比如冰天雪地的高山。&/p&&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47& data-rawwidth=&600& src=&/2f9cd9bc87dfa1d6697e2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f9cd9bc87dfa1d6697e26_r.jpg&&&/figure&&i&▲爱尔兰的沼泽&/i&&/p&&br&&b&古克罗根人(Old Croghen)&/b&和&b&克洛尼卡文人&/b&&b&(Clonycanvan Man)&/b&就是处在一个湿地环境中。2003年,它们在爱尔兰的泥炭沼泽中被发现。由于饱水、缺氧的环境,尸体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测年表明,这两具尸体的时代大概为铁器时代。&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01& data-rawwidth=&600& src=&/ab617ec384cee23f9f6cb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b617ec384cee23f9f6cbc_r.jpg&&&/figure&&i&▲两具古尸&/i&&br&&br&这两具尸体逆天的点在于,古克罗根人的估计&u&&b&身高为1.98米&/b&&/u&,这身高放到现在,也是分分钟完虐绝大部分男生啊!而克洛尼卡文人则更加神奇,居然&u&&b&会使用发胶&/b&!&/u&&br&&br&爱尔兰国家博物馆古代文物部门的负责人奈德·凯利说:&br&&br&&blockquote&这家伙(古克罗根人)在当时肯定是个巨无霸,而另一个人的身材就显得矮多了,大约只有1.57米高。那位矮个子男士看上去试图通过留一种颇为奇异的发型来使自己显得更为高大一些,该发型有点类似于莫希干头,而且他还使用了发胶,其实就是一种来自法国的树脂。&br&&/blockquote&&br&嗯,&b&“法国”的树脂&/b&,看来他肯定是个有钱人,不然怎么买得起“进口”化妆品……&br&&br&还有一个逆天的点在于,拜环境所赐,尽管尸体已经埋藏了2000多年,但我们依然可以&b&清晰地看到他们的指甲&/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38& data-rawwidth=&600& src=&/d69ecabf59f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69ecabf59f1_r.jpg&&&/figure&&i&▲古克罗根人清晰可见的指甲&br&&/i&&br&另外,这俩哥们的死法也是相当凄惨,考古学家判断两个人&b&都是遭谋杀而死的&/b&。古克罗根人被人突袭猛刺胸部而死亡,当时他可能察觉了被人对自己的袭击,因为在其胳膊上有一处因搏斗而留下的伤口。最惨的是,他后来还被斩首、砍足,并被捆在沼泽池塘的底部,所以我们看见的只有他的手和胸了(什么仇什么怨……)。克洛尼卡文人则有可能是被人用斧头劈开了头颅,他的内脏也被人彻底掏空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38& data-rawwidth=&600& src=&/17e7f0b73d6f6c5e54f86f745b92ecb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17e7f0b73d6f6c5e54f86f745b92ecb5_r.jpg&&&/figure&&i&▲只剩下半截的&/i&&b&&i&Old Croghen&/i&&br&&br&&/b&&br&&blockquote&&b&2、印加少女或尤耶亚科(Llullaillaco)女孩&/b&&/blockquote&&br&15世纪到16世纪的印加人,在他们帝国的许多最高山峰上建立了100多处仪式中心,因为他们崇拜冰雪覆盖的山脉,相信它们为他们的田地提供了灌溉的水源,因此控制着农作物和动物的丰产。&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00& data-rawwidth=&600& src=&/fbfc09cfd498e030486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bfc09cfd498e0304867_r.jpg&&&/figure&&i&▲印加帝国&/i&&br&&br&献给山神的贡品中,有食物、酒精饮料、织物、陶器和陶俑——但也有人牲,常常是年少的孩子。尤耶亚科女孩,就是当时被祭祀的少女之一。她被精心挑选,在某个重大节日上被安放在安第斯山中。&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895& data-rawwidth=&600& src=&/f44087dbae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44087dbaef_r.jpg&&&/figure&&i&▲发掘时的情况&/i&&br&&br&这具印加少女,是1999年一支考古队在安第斯山脉海拔约6700米的尤耶亚科火山山顶发现的。连同这具干尸一起出土的,还有一具6岁女孩干尸和一具7岁男孩干尸。她的年龄大约15岁,肩披灰色披肩,上面装饰有骨和金属,双手放在膝盖上,头向前下方垂,编好的头发轻轻搭在眼前。&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89& data-rawwidth=&600& src=&/be8b8b3b3c49145dea60cf3f83ea9d3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e8b8b3b3c49145dea60cf3f83ea9d3d_r.jpg&&&/figure&&i&▲印加女孩&/i&&br&&br&那么这具古尸逆天的点在哪里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印加女孩和埃及木乃伊是不同的,她不是同防腐剂,而是靠极度的寒冷来保存的。虽然古尸由于闪电打击而遭到轻微损坏,但CT检查结果表明,其内在器官完好无损:心脏里甚至还有血液,大脑也完全未遭损坏,而且&b&血管一旦解冻,流淌的血液还呈深红色——宛若活人一般&/b&。&br&&br&天了噜,要知道,这位“少女”可是有五六百岁了啊!&br&&br&考古学家们还通过推理,复原了当时祭祀的情况:当年,3个孩子从尤耶亚科火山北部约800公里处步行出发,跟随另外一些孩子、官员、牧师前往尤耶亚科火山。他们饮用玉米发酵成的酒,咀嚼可可叶,以此来对抗疲惫和疼痛,经过数周最终到达寒冷且空气稀薄的山顶。&br&&br&&br&&blockquote&&b&3、奥兹冰人(?tzi),或称锡米拉温人(Similaun man)&/b&&/blockquote&&br&奥兹冰人估计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古尸了,它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其独特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列王时代破解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