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370 b350和x370区别除了多显卡支持之外,区别大不大

映泰 BIOSTAR映泰 BIOSTAR映泰 BIOSTAR
X370GT7B350GT5X370GT5
AMD平台AMD平台AMD平台
主/北桥芯片
X370AMD B350AMD
需要搭配内建GPU的处理器需要搭配内建GPU的处理器需要搭配内建GPU的处理器
显示输出接口
AM4LGA AM4LGA AM4
支持Socket
AM4系列处理器支持Socket AM4 系列处理器支持Socket AM4 系列处理器
4x DDR44x DDR44x DDR4
支持双通道DDR4 3200(OC)/ 2933(OC)/ / MHz 4 x DDR4 DIMM内存插槽 内存容量可扩展至64GB 支持Non-ECC & ECC Un-buffered内存 AMD Ryzen CPU可支援DDR4 2667支持双通道 DDR4 DDR4-2667支持双通道 DDR4 DDR4-2667
最大内存容量
双通道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
三通道支持
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
四通道支持
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
PCI Express x16
PCI Express x1
AMD CrossFire
AMD CrossFire
AMD CrossFire
2 x PCI-E x16 3.0 插槽 (x16 + NA or x8 + x8 for Ryzen CPU, x8 + NA for APU / NPU)----
6 x SATA 6Gb/s;1 x M.2 32Gb/s (42/60/80mm)4x SATA 6Gb/s 1 x M.2 32Gb/s (42/60/80mm)6 x SATA 6Gb/s 1 x M.2 32Gb/s (42/60/80mm)
支持支持支持
支持 SATA RAID: 0,1,10----
其它ALC 892 ALC892
7.1声道7.1声道7.1声道
智能双HiFi音效智能双HiFi音效智能双HiFi音效
其它Realtek RTL 8118ASRealtek RTL 8118AS
最大网络速度
10M/100M/1000M10M/100M/1000M10M/100M/1000M
USB扩展接口
CPU风扇插座
系统风扇插座
1 x M.2接口 1 x LN2开关 2 x 5050 LED接头--2x 5050LED接头
1 x PS/2键盘接口1 x PS/2键盘接口1 x PS/2键盘接口
1 x DVI接口1 x DVI接口1 x DVI接口
1 x HDMI接口1 x HDMI接口1 x HDMI接口
RJ 45网络接口
1 x RJ45接口1 x RJ45接口1 x RJ45接口
6 x USB接口6 x USB接口6 x USB接口
5 x 3.5mm接口6 x 3.5mm接口6 x 3.5mm接口
1 x 光纤接口----
30.5cm x 24.4cm ( W x L )30.5cm x 22.5cm ( W x L )30.5cm x 22.5cm ( W x L )
24+824+824+8
英文/中文英文/中文英文/中文
--7相供电7相供电
BIOS中显示 系统电压监控 CPU/系统温度监控 CPU/系统风扇转速监控 CPU过温警告 CPU/系统风扇故障警告 CPU/系统智能风扇控制* 需要搭配可调速的散热器BIOS中显示 系统电压监控 CPU/系统温度监控 CPU/系统风扇转速监控 CPU过温警告 CPU/系统风扇故障警告 CPU/系统智能风扇控制* 需要搭配可调速的散热器BIOS中显示 系统电压监控 CPU/系统温度监控 CPU/系统风扇转速监控 CPU过温警告 CPU/系统风扇故障警告 CPU/系统智能风扇控制* 需要搭配可调速的散热器
全彩灯控(VIVID LED DJ) 灯控护甲(VIVID LED ARMOR) 5050 LED 扩展接头 数字供电 闪电快充(Lightning Charger) M.2酷冷保护罩 支持PURO Hi-Fi智能天籁系统(前、后置) (GT触控面板) 支持第三代Rapid Debug侦错显示----
--智能天籁系统 智能天籁系统
同类商品推荐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映泰B350 GT3主板怎么样 映泰B350GT3全面详细评测图解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5-11 14:20:48
实际上B350与X370主板之间的差别在于是否支持多卡互联而已,而目前,同品牌推出多个B350型号的现象比比皆是,本文主要针对映泰B350 GT3主板怎么样的问题,来为大家图文详细介绍映泰B350GT3全面评测教程
  不像Intel那边厢如此的泾渭分明,不同定位的Ryzen锐龙配套主板芯片组功能特性上重合度比较高。考虑到第三方主板厂商会进行通道与接口方面的优化,实际上B350与X370的差别在于是否支持多卡互联而已。所以,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一片B350主板就能让你安心做加钱党,市面不少主板厂商也重点开辟B350战场,尤其Ryzen 5的推出,更让B350的关注度达到了新高度,同品牌推出多个B350型号的现象比比皆是。最近,小编就收到了一系列映泰B350主板,今天首先为大家带来的,是映泰 B350GT3。
1、外观和大哥X370非常像
●GT3:更小的板型
映泰B350GT
  B350GT3后面的数字,代表的就是版型,今天评测的GT3就是属于M-ATX这个兼容性更好的版型。在不支持多显卡的情况下,更迷你的M-ATX与大多数机箱都兼容。
  将赛车比赛中预示终点的格子旗印刷在主板PCB中,这种设计风格已经用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定位RACING竞速系列的映泰 B350GT3主板做到了,漂浮的格子旗如动感般印刷到主板上。
RACING标志也带发光
  继承X370版本以及RACING的风格,带信仰光效,位置分布也差不多。主板发光位置如上图,音频模块附近有一段LED灯带、CPU散热鳍片一有一片LED灯、RACING标志也有红色的LED光效。不过并不能像X370版本那样在BIOS里可以进行自定义设置。
外观细节:
  映泰 B350GT3下侧分布常见的针脚接线口以及切换按钮等,并没有提供独立按钮供玩家进行裸机操作,估计处于成本节省的考虑吧!
CPU供电散热部分+8针CPU电源线
南桥散热片
  CPU供电散热鳍片以及RACING南桥散热片均为该系列常见的设计,虽然挺美观,但是一直采用同样的设计,似乎给人一种审美疲劳了。
拓展接口:足够使用
  作为不支持多显卡的B350主板,映泰 B350GT3 主板依然提供两条PCIe 3.0 X16显卡插槽,其中一条给玩家备用。另外还有PCIe &1插槽两条,方便使用PCIe SSD、声卡等拓展设备。
  加载插槽中间,配置了PCIe通道的M.2 SSD接口,支持、2280三种尺寸,兼容性高。同时,支持NVMe,理论带宽为32Gb/s,能满足目前市面上大多高端M.2 SSD的需求。
  除了M.2 SSD的支持外,映泰 B350GT3 主板还提供了四个SATA 6Bb/s的接口,并且亮亮以不同方向排列,方便玩家接线。
背部拓展接口
  背部扩展接口方面,提供了一个PS/2键盘接口,六个USB 3.0接口,并没有USB 3.1部分。另外还有两个为APU服务的DVI、HDMI显示输出接口,其他都是常规的网线和音频接口了。总的来说,属于中规中矩的布局方案。&
2、拆解:用料也是对标X370&
细节赏析:X370的影子
  映泰 B350GT3 主板的供电设计值得一赞,保持与X370系列一样的4+3相布局,黑金固态电容。如果不极限超频使用的话,即使是8核的锐龙都没问题。
  四条内存插槽,创造更多可能。最高支持4条16GB、2677MHz频率。
  以Hi-Fi系列主板打出名堂的映泰,在音频方面有着他自己的造诣。这款主板依然自带RACING音频模块,带有电磁屏蔽罩和专业HiFi电容,能提供优质的音效体验,而且使用主板附送的软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音效。
BIOS切换杆
  目前很多主板都是双BIOS设计了,这样的好处是你在刷BIOS的时候能有一个备份,让主板更安全可靠,也更有可玩性,可以用一边的BIOS专门用来刷测试版的BIOS去尝鲜,另一边则保留安全稳定的版本。
  网络配件保持与高阶X370一样的规格:有网卡保护芯片的设计,对于打雷、电流过大等等情况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采用的是REALTEK的芯片,性价比比较高。
  用料小结:与X370保持同步的用料,让这款B350主板让玩家更加放心。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Ryzen配什么主板?X370和B350有什么区别_电脑百事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Ryzen配什么主板?X370和B350有什么区别
电脑百事原创
AMD今年全新的Ryzen处理器颠覆了以往长期表现不如Intel的尴尬,可谓是大逆袭,因为开始受到众多游戏玩家欢迎。AMD&Ryzen处理器采用全新AM4接口,需要搭配新一代AMD 300系列主板。那么,AMD&Ryzen配什么主板?下面小编就来说说X370和B350主板的区别,希望对DIY装机朋友有所帮助。AMD Ryzen配什么主板?作为AMD新平台架构处理器,采用全新的AM4接口,自然需要搭配新款主板,而不再兼容上一代的FM2+/AM3等接口主板。目前,AMD全新300系列主要有:X370、B350和A320 三种型号主板可选,其中率先上市的主要是X370和B350主板,而A320主板直到近期才有部分产品上市。图为B350主板在这三种型号主板中,X370主板规格最高,定位高端,支持完整的XFR超频技术;B350主板定位主流,而A320主板则定位入门。目前,A320主板才刚刚上市,它最佳搭配AMD Ryzen 3系列中低端入门处理器和AMD八代APU处理器,而目前Ryzen3和八代APU处理器还没有上市,需要等待下半年推出,因此本文不对A320主板进行详细介绍。下面我们主要来看看X370和B350主板的区别。1、规格区别从目前公布的规格来看,X370和B350的主板区别并不算很大,主要是一些插槽和接口方面的差异,如下图所示。X370和B350规格对比从规格对比来看,X370和B350主板都有24条PCI-E3.0的通道,在南桥芯片上,X370芯片组有8条PCI-E2.0通道,而B350只有6条,不过这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意义不是很大。
USB接口方面,X370支持2条USB3.1 G2(10Gbps)、6条USB3.1 G1(5Gbps)以及6条USB2.0,而B350则可以支持2条USB3.1 G2(10Gbps)、2条USB3.1 G1(5Gbps)以及6条USB2.0。也就是B350主板USB3.1 G1的支持数量要少一些,不过事实上大多数用户都不会用到这么多条USB3.1 G1的接口,主板厂商也很少在主板上做这么多USB3.1 G1的输入接口。当然如果从扩展的角度而言,那么X370肯定强于B350,但是实际用处不是很大。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04-12 11:31&
&#-04-26 11:45&
&#-06-14 11:34&
&#-06-16 10:11&
&#-06-20 08:59&
&#-06-23 16:57&
加载更多内容
关注智能手机、电脑、笔记本、科技资讯, 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IT资讯。#买值618#一份脑洞大开但是绝对有理有据的装机指南——2017版_值客原创_什么值得买
#买值618#一份脑洞大开但是绝对有理有据的装机指南——2017版
小编注:再度来袭,2017买的好货年底晒出来,参与赢iPad、QC30、Kindle、京东卡等多重大奖。分享保暖神器御寒好物;5大主题,总有一款适合你,得额外100金,赢星巴克礼品卡,享额外300金,发美图篇篇6金币,等你哟!小编注:文章来自#买值618#征稿活动,买了不晒损失一半~这个618你都买了哪些好货?晒出你的618战绩,分享购物经验~参与征稿既机会获得价值3980元的LIFAair全智能以及可得眼镜提供价值1980元的Prada框镜等大奖,赶紧来投稿回血吧~
大家好,傲娇君又来开脑洞给大家写装机指南啦 虽然因为拖延症的关系没有赶上618 不过京东打折活动还是挺频繁的,而且对于马上要到来的暑期装机高峰多少还是会有一些用处 欢迎各位先打赏收藏再慢慢看 去年写了两篇牙膏厂Skylake平台的装机指南,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爱 大家可以先看看做个热身,很多结论到现在为止都还是适用的
也看到很多留言在询问今年的指南什么时候出,其实并不是我不想写,而是全世界都在等着看AMD最新一次的日常翻身到底是翻多少度 在几乎所有人都等着再一次看农企笑话的时候,没想到这次的PPT翻身变成了现实,被牙膏厂的i3将全家按在地上摩擦了很多年之后,AMD居然完成了丑小鸭变天鹅的壮举,成功的把之前只存在于PPT里的卫星放上了天,惹得多少资深A粉老泪纵横啊 而本来一潭死水的DIY市场也终于因为实质性的搅局者出现而迎来了第二春,很多人都纷纷表示又有了装机的基情和动力 所以这篇指南首先的重点当然就是今年最大的惊喜,AMD45度翻身之作——RyzenRyzen平台介绍作为AMD翻身力作,Ryzen平台的意义可以说就如同当年让牙膏厂翻身的Core平台一样,都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而且极大的提振了自身的实力和市场认可度作为按摩店憋了许多年的一个大招,Ryzen平台构建的相当完善:针对主流市场,有目前推出的R7/R5系列处理器和与之搭配的X370/B350/A320系列芯片组针对高端市场,有即将推出的Threadripper 16核处理器以及配套的X399芯片组,甚至还有名为Epyc的与牙膏厂Xeon对飙的服务器产品针对轻度用户,将会推出基于Ryzen架构的全新APU,相信CPU和显卡部分的性能相对现有APU产品都会发生质的变化因为Threadripper/X399的组合以及全新APU尚未上市,所以本文的介绍及分析对象仅限于目前已经发布并大面积铺货的R7/R5系列处理器和X370/B350/A320系列芯片组对于处理器部分来说,目前已经发布的只有R7和R5系列,更低端的R3系列尚未上市,所以奔腾/赛扬还可以继续霸占一下500元以下的CPU市场R7系列一共有三款产品,分别是X和1800X这三款处理器的核心/线程数量都是8/16,三级缓存的大小也都是16m区别主要在于基础频率和加速频率的区别,1700最低,只有3.0/3.7,1700X是3.4/3.8,1800X则是最高的3.6/4.0,同时XFR幅度1700只有50,而1700X和1800X都是100因为频率的关系,功耗方面也是1700最低,只有65w,1700X和1800X则是稍高一些的95w,不过这个功率只是和牙膏厂的四核7700k持平而已,对于8核处理器来说控制的非常不错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只有1700自带散热器,而且是这次最高端的带RGB灯的信仰版R5系列的产品稍多一些,达到了4款,分别是6核12线程的1600X和1600两兄弟,和4核8线程的1500X和14006核的这两款主要规格仍然保持一致,都是16m的三级缓存,而且XFR的幅度都是100,唯一区别还是基础/加速频率,1600X是3.6/4.0,1600则只有3.2/3.6,这也导致功耗比是1600X的95w对上1600的65w。另外1600还自带不带RGB灯的缩水版散热器4核的这两款差的就有些大,1500X的三级缓存是16m,1400则只有一半的8m,XFR幅度也是1500X的200大幅领先1400的50,频率方面1500X是3.5/3.7,1400则只有3.2/3.4。但是两者功耗相同,都是65w,也都自带散热,然而1500X的散热和1600一样,都是不带RGB灯的缩水版,1400则是最屌丝的散热器版本,跟牙膏厂的原厂散热差不多R3的产品线虽然还未知,然而R7是8核16线程,R5涵盖了6核12线程和4核8线程,所以R3极有可能是2核4线程的产品,直接对位牙膏厂的奔腾/i3而与R7/R5直接对位的i5/i7系列的日子就没以前过的那么滋润了,我们来看看几对冤家之间的对比首先是王牌对王牌,1800X对上6900k虽然最上面还有牙膏厂的现任旗舰10核的6950X,然而价格和核心数都对1800X太不公平,所以对比的还是同为8核16线程规格的这两者6900k相对1800X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内建的PCIE通道数,40条的数量可以说是碾压1800X的16条,三级缓存也以20m对16m领先,然而3.2/3.7的频率比不过1800X的3.6/4.0,大部分测试中也还是逊于1800X,加上功耗和价格都几乎是1800X的一倍,所以目前的日子已经非常难过了其次是高端大哥的对决,1700对上7700k这一轮的两个对手价格几乎持平,然而1700的核心/线程/三级缓存数足足是7700k的两倍,功耗却还比对手更低。虽然频率上大大的不敌7700k,但是双拳难敌四手,谁让1700核心多呢。更何况内部的钎焊对上牙膏厂的祖传硅脂,在温度表现上要比7700k优秀的多,对于散热器的选择也没那么高要求,原配散热器即可满足。不过7700k超到5g频率的话还是很有诱惑力的,特别是对于那些高频处理器会更占优势的游戏应用而言,7700k暂时还是无法替代的一个选择。但是我相信,不到2000的售价就能体验8核处理器,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有极大的诱惑力,我也因为这个入坑了 然后我们来看看中端价位的对位,1600X对上7600k和上一对的情况类似,这一对也是价格近似,然而AMD的产品在核心数量上碾压牙膏厂,6核/12线程对上4核/4线程,怎么看7600k也是出于压倒性的不利当中。而且和7700k拥有默认频率的优势不同,7600k相对与1600X只有0.2g的频率优势。在核心数、线程数和三级缓存大小都严重劣势的情况下,这个价位的赢家毫无疑问是1600X最后我们来看看主流价位的一对,1500X和7500虽然两者核心数都是4,然而1500X却依然在相同价位上比7500多了4个线程和10m的三级缓存,同时主频的劣势也仅仅只有0.1g而已,而且这一微弱的劣势还可以靠着Ryzen全系列都可超频来弥补。怎么看7500都完全没有与1500X竞争的能力通过这几对同价位AMD和牙膏厂CPU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AMD无一例外都是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做到了更好的规格。或者是在规格相似的情况下做到了更低的价格比如同为四核八线程,Ryzen这边最便宜的促销期间只要800多就可拿下,而牙膏厂同规格最便宜的7700依然要价2000;而六核十二线程,Ryzen这边最便宜的是1600,要价1400,牙膏厂最便宜的6800k价位则在2400左右;一般用户的顶级配置八核十六线程这块,Ryzen这边最便宜的1700京东刚开完车,折合1800,而牙膏厂的6900k即使是英文盒装也要5500左右,国行盒装的价位更是在7000左右四核和六核,Ryzen都比牙膏厂便宜了1000左右,而八核更是直接便宜了四五千,本来一块7700四核八线程的钱,现在能买一颗核心线程都翻倍而且还基本都能超到3.7g基本盘的1700。可能还是有很多牙膏厂的铁粉非牙膏CPU不买,然而农企的这一波组合拳直接打出了铁粉们期盼多年而不得的i9,同时也逼迫牙膏厂加快了自己的步伐,X299平台的时间表大幅提前,而且用ppt推出了很多新品,比如14,16和18核的CPU这样,是不是很眼熟的剧情?只是这次IA两家的位置互换了 而且新一代的6核8核和10核CPU的售价都比目前同规格的产品下降了不少,能让牙膏厂采用变相降价的方式来应对威胁,农企这次的翻身真的是配得上一句GJ 竞争对手的反应,市场的认可,都让Ryzen成为了2017年DIY市场最大的惊喜然而CPU还得需要芯片组搭配,农企为Ryzen保驾护航也推出了若干配套的芯片组其中面对主流市场的就是X370/B350和A320这三款了考虑到Ryzen全系列产品都可自由超频的特性,不支持超频的A320首先可以抬出场外而剩下的X370和B350除了名字不同之外并没有太多本质性的差别,主要的区别在于双显卡的支持与否,以及USB3.0和SATA3的个数。如果对双显卡没有需求的话,其实个人更推荐B350一些,性能肯定够用,价格还实惠。然而主板厂商也一个个都是精明的很,顶级定位的产品只会采用X370芯片组,不然没法卖高价,而想要好好超频的话又只能选择这些疯狂堆料的板子,所以B350相当于被厂商人为的削弱了超频能力,别说12、14相供电了,就是10相供电的B350板子都是不存在的 如果有厂商能厚道的出一款顶级超频定位的B350主板,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所以最后的结论很明显,如果超频的话最好选择X370的产品,否则B350就好了CPU选购脑洞推荐因为这一篇更像是Ryzen平台的装机指南,所以我也首推农企的产品,和之前指南里脑洞大开的结论类似,这里我要说的是,因为Ryzen全系列都超频的缘故,直接选择同核心数里最便宜的那款即可4核的话买1400就好了 ,1500X虽然多了8m三级缓存,然而都超到3.7、3.8的话其实用起来都一样,但是1500X的价格却很尴尬,既不可能下探到1400的最低价800多,同时加一点点又可以买到6核的1600,怎么想也是鸡肋的味道在里面
6核不用说,直接买1600就好,超一超就能跟1600X一样了,而且还自带散热器,对温度不敏感的话又省下了散热器的开销。促销价格只要1400,抱个6核回家简直美滋滋
8核和6核类似,直接买最屌丝的1700就好了,之前京东开车价只要1800,说句不夸张的话,超到3.7直接干翻2000以内的所有处理器。而且自带的散热器还有AMD信仰灯,这可是1700X和1800X都不存在的福利哦。我最终也是1800的价格上车了一块,默电直上3.7,这个留待之后的实战贴再详细说
当然对于不怎么会超频的值友们来说,自带高频属性的1600X、1700X和1800X还是有存在价值的,然而不玩超频就失去了这代Ryzen很大一部分的乐趣,所以是时候贴出我的超频教程骗一波金币啦
从结论上来说,和1700可上车的价位互相之间都有四五百的差价,换来的就是每档多双核四线程。如果预算不是特别紧张的话建议买你能买的核心最多的,毕竟多核是之后的大势所趋,为多核优化的应用和游戏肯定会越来越多,现在还买一块双核的处理器真的有种49年入国军的感觉啊
而Ryzen实际的性能表现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产品发布开卖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了,看看周围网上转投按摩店的到底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就很清楚了,不过这里还是贴一贴测试成绩,涵盖了PCmark、R15渲染、AES视频编码、浏览器性能和winrar这几块,基本包括了一般用户的所有使用需求,对比的样本也很齐全,有Ryzen家内部的,也有牙膏厂的几乎全家桶陪跑可以看到除了在需要高主频的应用环境里,Ryzen全家都凭借更多的核心数量取得了胜利。而且看着牙膏厂ppt发布的那些多核处理器,只能说奔四时代关于主频的战争又复活了,只是这次IA双方参加的是一场核大战 牙膏厂这边还是稍微提一下,因为Ryzen出来一直都是比较悠闲的在挤牙膏,所以今年的CPU选择其实和去年指南里没有太大变化(英特尔你看看你,都尼玛快两年了选购结论还是没有变化,这牙膏简直无情)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应对可能的危机而推出的加强版奔腾,G4560
这款CPU最大的特点就是双核四线程和i3等同的规格,而且频率并不低,3.5g怎么也足够一般日常应用了。之前散片只要300多的时候简直性价比爆棚,结果热度上去之后目前散片价格已经涨到了几乎和盒装价格持平的地步。不过在R3系列上市前,G4560依然是最值得选购的一般日用CPU之一然后则是两款带K的处理器,在目前同价产品没Ryzen核多、核一样的产品比Ryzen贵得多的情况下,5g的高频或许是牙膏厂唯一能让AMD自叹不如的领域了。所以在Ryzen大军压境的现在,牙膏厂的U也只剩可超频的K系列还能让人提起一点点购买欲首先是7700k,相比前代6700k没有本质的改变,祖传硅脂还是祖传硅脂,然而因为14nm已经改进到了第三代,所以超频能力还是进步不小,很多都可以超到5g,基本盘也有4.7、4.8这样,而超到5g的7700k在目前还是非常强大的一种存在,无论是应用还是游戏都有强大的表现,尤其是现在对多核——尤其是6核8核甚至更多——优化的相对还是较少,5g的7700k在某些场合下连自家的大哥6950x都可以灭掉,Ryzen全家自然也不是对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超频一来需要一块好主板的支持,二来每块7700k的体质也不一,能挑到上5g的还是需要一些运气,而且为了控制住5g的温度,还需要进行开盖换液金的准备,散热器也不能太差,这样整体板U散热一套弄下来估计就是4000多了,比起2500左右就能组起一套来说,性价比还是显得有些低下
接下来是牙膏厂推出的首款可超i3——7350k。本来牙膏厂可能是觉得农企这次还是日常ppt翻身,就算原来的i3可能压不住,来一颗可超频的i3肯定妥妥的了,所以一开始的定价非常惊悚,惊悚到几乎不会有人去买的那种。谁知道Ryzen出来摩擦了牙膏全家,于是只能乖乖的降价了,如果能赶上799甚至更低的开车价,那么7350k的性价比还是可以的,尤其是现在奔腾4560涨价的情况下。作为可超频的i3,最大的卖点还是能超5g,而且理论上双核的i3确实比四核的i7更容易跑高频率,然而和7700k的窘境一样,想要体验5g的i3,周边配套的主板散热这么一套弄下来,好不容易产生的性价比就又还回去了 不过5g的i3确实可以让你爽玩至少两年的游戏就是了
虽然有k这样抢镜的选手,现阶段牙膏家性价比最高的u个人认为还是赛扬3900,配合一块可以超外频的华擎B150主板,700左右的价格就能用上4.5g的双核,性能也足以满足三年内的需要,至于高性能什么,三年之后再来看我的最新攻略吧
主板选购脑洞推荐和去年的指南一样,我还是比较建议一般家庭用户不要选择ATX大板,除了自带一堆可能到机器淘汰为止都用不上的扩展接口和要配套一个奇大无比的ATX机箱占地方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优点。而且对于95%的用户来说,MATX/ITX主板所能提供的扩展接口都足够足够用了不过和去年主推ITX小板不同,今年的我可能更推荐MATX板型,理由是机箱的选择面更大因为近几年照片和电影越来越多,对硬盘空间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虽然ITX小板也有不少自带4个甚至6个SATA接口的,然而主板好买,机箱却不好买,纯ITX小箱支持到4块硬盘安装已经是组NAS用的箱子了,支持到6块硬盘的我还真没找到。何况ITX机箱的精髓就是小巧,真能做到这种硬盘容量,大小体积其实已经跟MATX机箱相差无几了所以我目前个人认为最平衡的板型应该是MATX,一方面相对ITX小板增加的大小并不大,但是扩展接口会更多,而且价格相对同规格的ITX小板要更便宜,最重要的是机箱好买,就算看上的机箱本身不支持4块甚至更多硬盘的安装,因为体积大的关系,也可以很方便的自己进行相应的改造既然是偏向于Ryzen的装机攻略,我们还是先看看AMD的主板们虽然还是很喜欢ITX机器的小巧,然而想要上Ryzen的车还真不建议选择ITX,因为目前能买到的ITX小板只有这么两块,还都是映泰出的。说实话Ryzen发布之后出现了很多翻车的情况,虽然时候农企及时更新了微码来提高内存兼容性和稳定性,但是具体到主板的bios更新还是很考验厂商自身的软实力的,所以映泰这个厂的产品还是要谨慎对待,虽然硬件配置看上去还不错,但是后续bios的更新支持能有多好还是需要时间去证明
再来看看我目前最爱的MATX板型上面已经说过了,目前组Ryzen平台会不会翻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厂商及时更新bios的软实力,所以具体推荐的产品会集中在华硕、技嘉、微星和华擎这四家厂商上。然而很奇怪的是,这四厂都没有推出X370的MATX产品,只有B350的,分别是下面这四款
这四款里华硕的首先可以抬出场外,因为CPU供电部分居然没有散热片,要知道全系超频是Ryzen最大的卖点之一,买回来不超简直对不起自己,然而频率电压一起来,CPU供电的温度肯定直线上升,完全没有散热片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boom吧。不过华硕的bios应该说是目前Ryzen平台最好的,不超频的话买回来用倒也挺好技嘉的这块板子正好入手了一块又退掉了。入手是因为真的很好看,传统的红黑配色电竞板子。然而真的太缩水了,CPU供电散热只有一半,另外主板顶端的一半还是没有散热,这直接导致我那块在华擎板子上能默电超3.7的1700在这块板子上同样参数直接进不去系统。而且bios虽然更新了1.006微码,但是真的很难用,特别是超频相关的选项非常简陋,所以最后还是退掉了微星的这个板子看着还不错,但是我没有买,因为其他三家都更新了1.006微码的bios,唯独只有微星并没有跟进,最新版的bios还是5月份的,后期更新可能同样捉急,所以放弃了最终我个人的选择是华擎这块,第一个有点是供电相数最多,虽然有可能是倍相而来的6+3相供电,然而实际的超频表现就是比技嘉的板子强,还是让我比较满意的。另一个优点是有双m2接口,虽然其中一个只能走SATA通道,但是如果想用一块NVMe固态做系统盘/一块SATA固态做仓库盘的话,这块板子就是唯一可选的MATX主板。最后最重要的是有专门的AMD原装风扇信仰灯接口,接上去看着风扇周围一圈的灯感觉充值了按摩店信仰,反观技嘉那边则根本没提供,高下真的是立判另外映泰这个只能剑走偏锋赚市场的又推出了唯一的一块MATX的X370主板,不过基于跟ITX部分同样的理由依然不推荐选购
最后来看看ATX板型,如果想好好折腾一下超频的话,这个板型大概就是唯一选择了,因为目前各家的旗舰板都出在这里。而且因为MATX板型都被B350霸占了,想要B350的话直接买MATX板子就好了,如果非要买ATX大板的话,就只买X370的吧首先最推荐的是目前公认的Ryzen最强板,败家之眼的C6H
不仅硬件配置抢眼,bios更新目前也是最勤快的,已经有人试过超频CPU的同时把内存超到了3466依然稳定,这已经跟牙膏厂主流的超频成绩差不多了。华硕对于自己旗舰主板的态度还是可以得另外要推荐的就是华擎的太极
拥有目前X370主板中最豪华的供电,实际超频表现据说也是和C6H同级的。而且我个人的加分项在于黑白配色的印刷真的是非常好看,价格相比C6H的信仰也更加实惠至于微星和技嘉的旗舰,堆料也都很丧心病狂,然而考虑到自己在选MATX板子时对于这两家的不好印象,还是谨慎推荐吧
微星的这款Xpower真的是非常好看,用料也没得挑剔,然而都花了这么多钱了,还是对自己好一点直接买C6H吧
技嘉的这块板子玩灯真的是非常666,而且各种高端主板的技术卖点样样不少,然而因为之前用B350小板的时候对其bios的印象实在太差了,不是特别推荐上面这四块板子算是各家目前的旗舰或者准旗舰,价格都有些高。如果追求性价比的话也有各种千元档次的产品可选中档的话可以凭各自对厂商的喜好选下面这几款
如果预算实在紧张,也可以从下面这几个入门款里面挑选,不过各家的低端主板里还是更推荐华擎,因为同价位下华擎的用料会比传统御三家更好,而且bios更新说实话还比较给力
牙膏厂这边的板子说实话没什么想说的,毕竟200系芯片组真的完完全全就是一次挤牙膏,除了双M2全面普及之外没有任何兴奋点,100系主板升级bios就能用新U,价格还在低位,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要专门上200系的新板 唯一想推荐的是妖板王华擎推出的一块性价比非常高的板子,B150M Pro4/Hyper。京东已经下架,想入手只能走淘宝
之所以推荐这块板子,是因为这样500左右的一块B150主板,不仅可以对牙膏厂的全系6代CPU进行非K超频,还突破了芯片组的限制可以同时对内存进行超频,配合200块的赛扬3900,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组成一套4.5gCPU和3000频率内存的机器,性能至少在两三年内都不会过时。而且供电散热啊、IO盔甲啊都一应俱全,还有能满足NVMe固态全速运转的M2接口,500的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 这里顺手贴出之前写的英特尔非K超频攻略贴,供大家参考和打赏
内存选购脑洞推荐其实这个时间买内存我内心是拒绝的,因为目前的价格太奇幻 然而当前电脑内存要和手机内存抢产能的情况可能还会继续好几年,所以短时间来看内存应该都会在高位。不买内存电脑也跑不起来,所以只能咬咬牙继续推荐了 DDR3时代有很多经典的内存条,比如三星的黑武士,镁光的小黄条,海盗船的各种梳子和白金条等等,然而进入DDR4时代之后芝奇异军突起,成为了我个人心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很多内存超频记录也是由芝奇的产品来完成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芝奇不是内存颗粒生产商,所以旗下产品所采用的颗粒还是鱼龙混杂,而Ryzen平台目前想把内存怼到3000以上的高频的话,最好还是用三星的B die颗粒,所以选购时需要注意产品所采用的颗粒容量方面倒是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暂时只上2条4g的内存组成总共8g的双通道,这样性能和容量都有保障,日后等内存价格回落再后续升级;一个是一步到位上2条8g的内存组成总共16g的双通道,这样一来至少两年内都不用再考虑升级的事,而两年内内存价格能否回落还难说。总而言之预算有限的话就选第一种方案,否则就第二种吧比如下面这几款都可以不想要光污染的话直接买最基本款的TridentZ就好了,3200 c14的参数是B die没跑了
想要光污染的话那当然是芝奇最新的RGB灯条幻光鸡没跑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LED灯,超频能力天生弱于非灯条一些,而且从3200 c16的参数来看可能不是B die而是E die
当然如果只想要2400的频率稳定使用,那目前还是有一些相对物美价廉的条子,比如廉价内存的典范,十铨和光威 为了避免翻车还是老老实实京东买吧,价格差10块,但是光威的有马甲
大牌的话,金士顿和海盗船的溢价都好高,我自己的话可能会更倾向于镁光和芝奇的低端产品,比如下面这两款单条8g的内存
当然目前内存价格摆在这,又回到了熟悉的2g 100+, 4g 200+, 8g 400+的节奏,大家按自己钱包的鼓胀程度选购就好了 然后一定要记得在下一次内存低位到来的时候屯个百八十根,大概率一两年内翻番 显卡选购脑洞推荐因为众所周知的高科技理由,现在显卡的价格非常混乱,而且基本是买不到的,连京东的1080ti都能被矿工搬空,你说怎么推荐嘛 所以要么继续拿手头的显卡顶一顶,要么二手淘一淘,要么就买1030/RX550这样的低端亮机卡吧,大势所趋我也没办法啊 贴出一篇显卡超频指南,大家照着把自己手上的显卡超一超凑合顶一顶吧
硬盘机电选购脑洞推荐相对于发展速度较快的CPU/主板/显卡/内存这些,硬盘机电算是相对发展较慢的,即使是,换代的速度也比不上CPU/显卡,所以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还是尽量买更好更靠谱的产品吧,因为可以用很久,而且数据无价啊,有过掉盘经历的肯定懂我 固态硬盘和内存涨价的原因类似,固态硬盘的价格相比之前也有了一些涨幅,一块钱1g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到底什么时候能实现却依然遥遥无期 不过即使在这个时间点我也不推荐购买128g甚至更小的入门产品,一来性能打折太多,二来寿命比不上256g和更大容量的产品之前也写过一篇固态选购的帖子,这里贴出来给大家参考参考
而现在自己在用的公认保修最好的intel产品,廉价的NVMe固态600p
这一路折腾下来的结果就是得到了一个教训,固态硬盘一定要买保修售后靠谱的 所以我这里首推的还是自己也在用的intel 600p,虽然性能在众多NVMe固态当中是垫底的水平,但也比SATA3的固态快一些,而且五年保修真的是超级给力,目前京东的价格比较惊悚,更推荐淘宝入手
而如果想体验一下读取速度在3000m以上的极致性能,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还是三星的SM961,不过入手渠道只有淘宝,售后相对来说会弱一些
售后靠谱的三星也有,不过京东的价格依然还是比较惊悚
不差钱的也可以一步到位目前最牛逼的960Pro ,虽然价格很高,但是用个五六年可以说毫无压力,这样分摊下来的价格其实也还好
然而随着NVMe固态的性能越来越变态,发热也是越来越大,像上面英特尔三星的这些都是没有自带散热片的,到手之后还得自己另配,这里也贴出来两款最近挺火爆的自带散热马甲的NVMe固态一款是建兴的
一款是浦科特的
然而其实这俩本质上是一家公司,所以更推荐买便宜的建兴就好 虽然我目前更推荐M2固态,因为不仅可以让机箱内部更简洁,而且还可以体验最新最快的NVMe协议。但其实传统的2.5寸SATA固态也是不错的选择,怎么说都比传统硬盘的体验好太多。不过这个产品就有些多了,大家可以参考我2016年的指南自行选择最后要介绍的是一个比较适合预算紧张人群的硬盘加速方案,那就是牙膏厂新整出来的傲腾
本质上和很早之前弄的那个什么迅盘和智能响应技术类似,不过随着这些年技术的发展,实际还是可以对的使用体验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这个网上评测也有很多了,有需求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这个价格也可以买128g的固态硬盘,不过傲腾可以改善整块机械硬盘的性能表现,到底是要128g的爽快,还是要2t、4t甚至更大空间的爽快,就自己决定吧 传统硬盘传统硬盘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总共就那么些厂,大家根据自己的银子和容量需求买就好了。至于说哪个牌子哪个系列容易坏什么的我觉得都是玄学,有可能一块最便宜的绿盘用个四五年都没事,但是买回来一块10t的氦气盘半年就挂了,还是搭配一块靠谱的好电源和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更重要机箱机箱方面,这一年多的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大家已经不满足与传统的亚克力侧透了,钢化玻璃侧透彻底成为主流,不仅更美观,而且有效避免了亚克力用久了遍布各种划痕的问题因为之前自己组过V3+,U1和UMX1的关系,乔思伯的机箱一直都挺符合我的审美,不过好看归好看,乔思伯的箱子真的是每台都有成为闷罐的潜力,折腾UMX1的经历简直让我心力俱疲,最后还是出掉了 从上篇指南开始的一年多,乔思伯还是推出了一些比UMX1散热更好的箱子,比如U系的最新作U1 plus
把U1不能安装显卡这一最大的短板补齐之后,U1 plus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最好的ITX小钢炮机箱之一。不过硬伤还是存在,比如背后死活不给两个8cm风扇位,比如侧透和前置USB接口居然分在机箱的两边等等,总之如果能像下面这样300以内入手的话还是比较值的
接下来是垂直风道的两款,VR1和VR2
在银欣自己都不怎么玩垂直风道的现在,乔思伯推出这么两款机箱还是挺有意思的。特别是我第一次觉得一款机箱特别好看的对象就是银欣经典的垂直风道垃圾桶FT03,所以有机会还是想尝试一下这两款机箱。总的来说价格是最大的短板,如果促销能做到400和500这样就比较完美,今年61京东好像有419的VR1车,希望开学装机季和双11能有更给力的价格除了乔思伯,另一个我最近很喜欢的机箱牌子是inwin迎广,之前一直都觉得迎广就是只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天价机箱,但是最近303的火爆让我发现迎广也是会出一些相对廉价的好箱子,比如紧接着303推出的MATX小箱,也是我目前正在用的箱子,301。作为一款MATX机箱体积控制的非常出色,比UMX1也大不了太多,但是结构好太多了,用料也很足,1.2mm的钢板现如今已经比较少见了。唯一不足的地方在于自带硬盘位太少,不过经过改装可以放下4块2.5寸硬盘,如果自行添加硬盘托架的话可以放下更多
ATX方面有新推出的101,相比303来说结构变得更传统,有点像放大版的301
当然如果就是喜欢ATX大箱子的巨大感,303无疑仍然是一个好选择,而且之后想折腾水冷也非常方便
此外比较经典的型号,比如ITX肖邦,901,904这些依然是值得选购的,价格比较高就是了 上面这两家厂的箱子优点是好看,缺点是偏贵,价格很容易就奔四五百去了,不过现在有一家新近冒出来的国产机箱厂,风格和乔思伯类似,喜欢做铝箱,大家也可以看看
如果只是追求玻璃侧透的质感,还有一些国产的便宜箱子可以选择,比如下面这些。当然设计上有没有坑就得自己剁手之前看好了 我之前买过一款爱国者的箱子简直都无力吐槽了
另外想说的是最近一两年新近崛起的两个牌子,一个追风者一个普力魔,比较经典的箱子有下面这三个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追风者一个型号喜欢弄出好多不同版本,下手之前需要看清楚最后,老牌机箱厂酷妈今年以来推出了好多master系列机箱,定位各有不同,看着倒还不错,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体验一下
电源机箱说完了再来说说电源,说实话作为进化最慢的电脑部件没有之一,电源真心没什么好说的,之前的指南,还有后来专门写的电源贴已经总结的比较到位了,这里再贴一次吧
不过因为最近机箱折腾的有点多,发现了电源上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那就是电源长度。如果都买SFX小电源的话,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存在。但是对于很多能装标准ATX电源的小机箱(ITX,MATX)来说,电源长度直接影响到了走线和理线的难度,比如我现在用的inwin 301,电源仓比较狭小,如果用一些比标准ATX电源更长的电源的话,除非直接用定制线,否则很容易就走线走到直接崩溃这里也把我这段时间总结出来的长度较短,不会对理线造成困扰的电源与大家分享一下,从便宜到贵大概有这么三款
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是全模党,所以推荐的也都是全模电源,全模电源的好处显而易见,线材数量可控,而且可以用定制线方便走线,考虑到好电源用个七八上十年都没问题,投入多一点并不是坏事如果你买的机箱对电源长度并没有很苛刻的要求,那么很多牌子的经典电源都可以选择,比如XFX、贼船、海韵、EVGA、振华等等,当然国产性价比品牌也可以选,比如长城、鑫谷、先马这些最后贴上之前写的机箱电源走线攻略供大家参考,可叹的是费了我好多心血的UMX1终于还是在17年的夏天来临之前被我卖掉了
显示器和键鼠这里就不多展开了,这种很个人的外设配件还是自己按喜好和预算购买吧,顺便说一下我是坚定的戴尔党、G9X党和青轴党 结语要完稿的时候正好看到牙膏厂新的X299平台要全面上市的消息,且不说性能表现和Ryzen相比怎么样,单说价格就已经被农企拉下来不少,首发的6,8,10核产品的价格相比之前都大幅下滑,“只要”,7499。当然这个价格比Ryzen同规格的产品还是贵了不少,就看后续降价的速度和整个X299平台的整体性能表现了,毕竟现在按摩店对于CPU超到4g以及3600以上的高频内存还是有着先天不足,而牙膏厂的前期造势可是说新U可以轻松风冷5g的,加上内存跑上4000对于牙膏厂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能否凭借新平台的绝对性能对按摩店重新实现压制还是让人很好奇的,毕竟牙膏厂这次为了快速推新连发烧平台都直接祖传硅脂凑合上了 然而按摩店那边还有Threadripper这个16核大招按着没发,接下来的争夺真的很有看头,DIY市场能否重回战国时代,我吼兴奋啊,已经好多年没这么性奋了啊
到此这篇2017的装机指南就全部结束了,欢迎大家在讨论区踊跃讨论留言,毕竟我作为一个刚刚上车Ryzen的小萌新水平肯定也有限,希望能和各位老司机们一起提高,共同进步那么这次的分享就是这样,我们下次再见,泄泻
点击继续阅读
你已经点过赞了
当前为触屏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350 x370 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