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什么设备可以证明我每天运动量的运动量,这计步器是手机

从简单计步器到“手机Fitbit”,慢点生活“动动计步”应用让你量化自己的运动生活_36氪
市场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品牌广告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企业创新合作,请您联系: corp_
地方合作,请您联系:
满足以下场景,获得更高通过率: 1. 新融资求报道 2. 新公司求报道 3. 新产品求报道 4. 创投新闻爆料
36氪APP 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平板/笔记本
HiLink生态产品
终端云服务专区
【APP评测第二期】春雨计步器 自动记录每日运动量
&花粉分区版主&
来自:浏览器
本帖最后由 ironyyz01 于
11:43 编辑
一、评 测 人:ironyyz01
二、评测机型:华为-l07
三、评测版本:春雨计步器version1.3.2 & && &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春夏之交,股市大涨,很多人开始了投资计划,纵横股市。。。。但是,你开始为自己的健康投资了吗???其实开始健康投资并不难,但是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怎样能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锻炼了自己,又不会刻意浪费时间去健身房?更不用去买手环、手表。。。。好吧,在手机里面装个app,就装个软件而已,解决你锻炼身体的问题吧。来玩这个小软件,让你有计划的锻炼身体哦。接下来就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款春雨计步器吧~
一、下载安装
1.png (267.65 KB, 下载次数: 253)
01:44 上传
2.png (123.14 KB, 下载次数: 335)
01:44 上传
二、进入软件
3.png (132.14 KB, 下载次数: 408)
01:44 上传
三、软件设置
4.png (113.72 KB, 下载次数: 1090)
01:45 上传
5.png (81.44 KB, 下载次数: 928)
01:45 上传
四、关联qq健康
6.png (124.3 KB, 下载次数: 717)
01:45 上传
7.png (334.73 KB, 下载次数: 1155)
01:45 上传
8.png (142.61 KB, 下载次数: 500)
01:45 上传
五、好友竞赛
9.png (129.6 KB, 下载次数: 507)
01:45 上传
10.png (149.15 KB, 下载次数: 187)
01:45 上传
11.png (226.38 KB, 下载次数: 838)
01:45 上传
12.png (217.44 KB, 下载次数: 819)
01:45 上传
13.png (211.66 KB, 下载次数: 183)
01:45 上传
14.png (151.75 KB, 下载次数: 512)
01:45 上传
最后,华为里面可以直接下载资源,点搜索,下载安装即;官网的网站下载地址:
& && & 打字还是很累滴,编辑,上图片就更累了,心塞啊啊。。。。
& && & 这就是春雨计步器version1.3.2版本的一些功能介绍,客官要知道,仅仅是一些啊啊。想要了春雨计步器的更多功能,更好的为自己找到锻炼身体的目标和方法,提醒自己注意该动动了,出去走走了;更好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享受运动的快乐,就赶快打开你手机上的华为应用市场,搜索“春雨计步器”。版本号为version1.3.2,下载并安装后即可享受春雨计步器带给您的运动的乐趣了哦!
我查我对象的微信聊天记录就是找他,加QQ▓▓专业查询微信QQ聊天记录,短信内容,通话记录,开房记录和定位跟踪,破解各种密码&
找QQ 我就是找他恢复微信聊天记录.
好赞~鼓掌~
好赞~鼓掌~
width:100%">
&登峰造极&
来自:浏览器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width:100%">
&渐入佳境&
来自:浏览器
我是板凳么
width:100%">
&花粉版主&
来自:浏览器
很不错,我之前用过这个,计步功能比较准确,推荐一下
width:100%">
&独步江湖&
来自:浏览器
我连地板都没了
width:100%">
&花粉分区版主&
来自:浏览器
谢谢支持啊啊
width:100%">
&花粉分区版主&
来自:浏览器
我是板凳么
谢谢支持啊
width:100%">
&花粉分区版主&
来自:浏览器
很不错,我之前用过这个,计步功能比较准确,推荐一下
谢谢支持啊
width:100%">
&花粉分区版主&
来自:浏览器
我连地板都没了
谢谢支持啊
width:100%">
&独步江湖&
来自:浏览器
臣妾做不到、加分膜拜了!
width:100%">
1000万花粉
纪念花粉俱乐部注册花粉数超过1000万
好基友勋章
花粉好机友,注册时间大于99天
关注华为花粉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华为花粉俱乐部”
在职斑竹的身份勋章,感谢斑竹的辛勤劳动
大富翁勋章
达到1万花瓣后可申请获得大富翁勋章
1月7日前可申请自动获得,1月7日后参与其它相关活动获得。
应用分享达人
应用资源合集不得少于3个(合集内资源量不得少于10个);应用资源帖不得少于30个;应用资源下载总量不低于2000
越来越好玩静物红梅迎春到【细细冬雨】每个城市都有它温柔的一面伊河观日出
花粉客户端
Make it Possible
Make your device special
华为云服务
Huawei cloud services
音乐播放器
Huawei Music
Huawei Vmall
关注花粉俱乐部
举报邮箱:
|关注花粉俱乐部:
Copyright (C)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南京市中学生步行数与日常身体活动量的调查与研究——以计步器和体力活动日记为研究手段--《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年
南京市中学生步行数与日常身体活动量的调查与研究——以计步器和体力活动日记为研究手段
【摘要】:目的以计步器作为评价步行数的工具,结合体力活动日记,获取青少年日常身体活动的基础数据,并讨论计步器在评价日常身体活动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
【分类号】:G812.4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勇;朱为模;;[J];体育科学;2003年01期
姚凯峰;孙飙;;[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李可基;张宝慧;;[J];体育科学;2003年01期
唐晓义;戎晶晶;甄志平;;[J];体育科学;2011年07期
赤旭明;朱萍;李克荣;程伟;;[J];体育科学;1995年02期
朱为模;;[J];体育科学;2003年01期
贺刚;黄雅君;王香生;;[J];体育科学;2011年08期
杨敏;;[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年04期
张恩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李海燕;陈佩杰;庄洁;;[J];上海预防医学;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芳;傅华;李光耀;;[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张安玉;孔灵芝;;[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4卷[C];2004年
李国强;黄海;李米环;;[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常翠青;;[A];2005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营养与健康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狄玉峰;李艳平;宋军;姚漫江;潘慧;马冠生;;[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李可基;;[A];膳食营养、身体活动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徐凯;孙飙;江年;戎爱群;;[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黄雅君;王香生;梁洛妍;;[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陈钦达;赵列宾;陆骆;苏莉珍;宁光;;[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张倩;马冠生;;[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项目论文汇编之一[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张昊;[N];健康报;2009年
翟凤英教授: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N];科技日报;2002年
崔立新;[N];中国人口报;2008年
刘瑛/译;[N];健康时报;2006年
王翰林;[N];科技日报;2005年
王翰林;[N];科技日报;2005年
王翰林;[N];科技日报;2005年
项铮;[N];科技日报;2008年
董绍军;[N];大众卫生报;2008年
通讯员 蒋明 袁文魁;[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菲;[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李海燕;[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苏浩;[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向剑锋;[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钟朝晖;[D];中南大学;2011年
关尚一;[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郝利楠;[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戈莎;[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李洋;[D];复旦大学;2004年
李雪梅;[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为;[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王俊;[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文娟;[D];辽宁医学院;2011年
朱秀娟;[D];浙江大学;2011年
朱文斐;[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梁瑞;[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刘茜;[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左弯弯;[D];苏州大学;2012年
洪茯园;[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袁梅;[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还在盯着计步器?日行万步是误区
  近两年,计步越来越流行,全民都掀起了一股走路大潮,每天不走一万步似乎都不好意思打开微信运动功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身边开始流传出这么一句话:每天走一万步对身体好处多多。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调查,原来我们都被“忽悠”了,日行万步并不是必须的,也许快走十分钟更有效。
  一万步的由来
  那么,对于“日行万步”的说法最初是如何由来的呢?“一万步”这个神奇的数字又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其实,最初这个说法源自1964年东京奥运会时的一场营销活动。一家日本公司发明了一种健身辅助工具,日文名字为“Manpo-Kei”,翻译成中文即为“一万步”。这种器材就是计步器的雏形,依据的是日本九州大学吉城旗野博士对于人们日常步行运动标准的设定。
  吉城旗野博士担心当时的日本在学习美国时,连“加大码”的体型也照抄全搬,不仅学着美国人的样子看棒球比赛,还会效仿美国人懒散的生活方式,变得慵懒不爱动。为了能让人们积极活动起来,吉城旗野博士便想方设法让他们相信,之前每天的4000步运动标准根本不值一提,只有增加到每天一万步才能帮助他们消耗掉额外“学习”来的500卡路里,从而保持身材匀称。
  于是一场让日本人每天增加步行数量,燃烧更多卡路里的运动兴起了。显然,那场运动当时在日本非常成功。而受那次营销观念的影响,现在很多的计步软件和健身网站也将“日行万步”作为衡量标准。针对这个标准,BBC科学节目主持人迈克尔·莫斯利制作了一档节目进行测试,发现了日行万步的几个误区。
  每天走路 只为计算步数
  为了监测每天10000步对于一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主持人莫斯利与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罗布·科普兰德教授共同策划了一项测试。测试将实验参与者分成两组,一组主要进行每天10000步的运动计划;而另一组执行的是名为“快走10分钟”的运动计划,每天完成3组10分钟的快步走。研究人员把志愿者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人员都佩戴上运动监视器,它会记录活动量以及运动的剧烈程度。
  第一组的目标是每天要走完10000步,约为8000米,另外一组每天要完成3个10分钟快步走,加在一起大概2500米,核算成步数约为3000步。同时,研究人员提醒第二组的志愿者,步数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步速。速度要达到能讲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这一运动旨在加强心肺功能。
  正解 步数是次要关键在步速
  从两组志愿者的任务完成效果看,每天10000步的成员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完成了任务,但大部分人会觉得完成目标比较吃力,因为这样的运动距离对时间和体力都有要求,上班族普遍难以坚持。而“快走10分钟”组完成情况相对要好得多,大部分人感觉很轻松。
  两组志愿者不仅在任务的完成率上有出入,从锻炼效果上看,研究人员也发现“快走10分钟”组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优势。“同每天走10000步的志愿者相比,快走志愿者实际上不但完成了既定目标,还多做了30%比较剧烈的运动。”科普兰德教授表示,“事实是,只有当你做中等强度以上运动时,才开始进入有益健康的运动阶段。”
  这是因为,虽然这组志愿者走得没有万步志愿者多,但是由于速度快,运动过程中心律增加,会轻微的上气不接下气,既不会像跑步运动那样喘息不止,还起到了锻炼心肺功能的作用。科普兰德教授解释说,最重要的是要让心跳加快,因为许多证据显示这样能降低人们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一些癌症的风险。
  手机一万步=运动一万步
  目前朋友圈里踊跃晒步数的,大多是来自手机计步软件或者随身佩戴手环上记录的步数,而这些设备最大的问题是太具有迷惑性了。只要手机或手环的位置变了、重心动了,手动脚不动也会产生步数,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相对剧烈运动也可能给这一天的“刷步数”作贡献,然而这些都是不能称之为“运动”的,大概只能叫做“活动”。
  有些人一天里并没有进行有意识的锻炼,却也记录到了6000步的成绩,这样除了可以在朋友圈晒晒,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在生活中,短暂的、强度很低的走路虽然算是动起来了,但是效果较差,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程度。
  所以,如果你只是从卧室到厕所、从楼下到小区门口、从办公室到餐厅走了一些零碎的、短暂的步数,就算加起来达到了6000步,也只能算是日常散步溜达,这样一天下来获得的步数是有欺骗性的,根本不是真正的有效步数。
  正解 有效步数要看运动心率
  因为计步器把每天闲散的步子也计入在内,所以参考意义不大。真正有效的步数,应当来自于有效运动,要达到中等强度以上。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运动心率:健康且体质较好的,心跳可以控制在120-180次/每分钟;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减去年龄)-(180减去年龄)次/每分钟。心率可以简单地通过摸一分钟脉搏来测,也可以佩戴心率带,使用手环、智能手表等设备。
  在掌握了如何准确测量后,除了每天坚持走路外,也要注意方法,要循序渐进地运动,而不是过度运动。快步走之前先慢走5至10分钟,速度、频率自行掌握,步态放松。慢走中可伸展腿部肌肉,每个动作维持约30秒,做伸展运动时不要负重或弹跳,以免拉伤肌肉。
  一万步 适合所有人
  “日行一万步,健康你一生”,相信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实际上,一万步并不是一个严格、绝对的指标,其背后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做到运动平衡,避免营养过剩、超重肥胖,从而达到降低“三高”等慢性病的发病率。
  而事实上,由于存在年龄、体质、生活条件等诸多差异,不同的人所需要的运动量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可能存在一个适合所有人的健康锻炼标准。我们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运动锻炼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运动量能够保证“吃动平衡”是一个最佳的状态。
  而一万步的要求对于平时习惯运动的人,是相对简单的,就算提高到两万步也只是平常运动量而已。如果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突然一天走上一两万步,不仅身体会吃不消,而且可能出现关节、韧带、骨骼的损伤,反而会适得其反。
  年龄不同步数标准不同
  那么,每天应该走多少步才合适?美国very well fit网站帮助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健身目的的人们,推荐了每天适合的步数:
  ·正常人每天6000步就可以达到基本的锻炼效果。
  ·对于老人、久坐不动的人或者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每天10000步会超出能力范围,不应过度要求。
  ·对于想要减肥或者保持身材的人来说,每天可能还需要在正常范围上再增加一些运动量,大概需要60至90分钟的运动量,加起来大概每天要走15000步。
  ·而对于好动的孩子们来说,每天10000步也可能远远不够,他们所需的运动量应该是成年人的两倍之多,而且是中等至剧烈的运动强度。所以,对于6至12岁的女孩,每天推荐在12000步左右的运动量,男孩在15000步上下。
【责任编辑:林玲】
热点排行 Top当前位置:
还在盯着计步器?日行万步是误区
近两年,计步越来越流行,全民都掀起了一股走路大潮,每天不走一万步似乎都不好意思打开微信运动功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身边开始流传出这么一句话:每天走一万步对身体好处多多。
近两年,计步越来越流行,全民都掀起了一股走路大潮,每天不走一万步似乎都不好意思打开微信运动功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身边开始流传出这么一句话:每天走一万步对身体好处多多。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调查,原来我们都被“忽悠”了,日行万步并不是必须的,也许快走十分钟更有效。一万步的由来那么,对于“日行万步”的说法最初是如何由来的呢?“一万步”这个神奇的数字又有什么科学依据呢?其实,最初这个说法源自1964年东京奥运会时的一场营销活动。一家日本公司发明了一种健身辅助工具,日文名字为“Manpo-Kei”,翻译成中文即为“一万步”。这种器材就是计步器的雏形,依据的是日本九州大学吉城旗野博士对于人们日常步行运动标准的设定。吉城旗野博士担心当时的日本在学习美国时,连“加大码”的体型也照抄全搬,不仅学着美国人的样子看棒球比赛,还会效仿美国人懒散的生活方式,变得慵懒不爱动。为了能让人们积极活动起来,吉城旗野博士便想方设法让他们相信,之前每天的4000步运动标准根本不值一提,只有增加到每天一万步才能帮助他们消耗掉额外“学习”来的500卡路里,从而保持身材匀称。于是一场让日本人每天增加步行数量,燃烧更多卡路里的运动兴起了。显然,那场运动当时在日本非常成功。而受那次营销观念的影响,现在很多的计步软件和健身网站也将“日行万步”作为衡量标准。针对这个标准,BBC科学节目主持人迈克尔·莫斯利制作了一档节目进行测试,发现了日行万步的几个误区。误区1每天走路只为计算步数为了监测每天10000步对于一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主持人莫斯利与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罗布·科普兰德教授共同策划了一项测试。测试将实验参与者分成两组,一组主要进行每天10000步的运动计划;而另一组执行的是名为“快走10分钟”的运动计划,每天完成3组10分钟的快步走。研究人员把志愿者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人员都佩戴上运动监视器,它会记录活动量以及运动的剧烈程度。第一组的目标是每天要走完10000步,约为8000米,另外一组每天要完成3个10分钟快步走,加在一起大概2500米,核算成步数约为3000步。同时,研究人员提醒第二组的志愿者,步数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步速。速度要达到能讲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这一运动旨在加强心肺功能。正解步数是次要关键在步速从两组志愿者的任务完成效果看,每天10000步的成员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完成了任务,但大部分人会觉得完成目标比较吃力,因为这样的运动距离对时间和体力都有要求,上班族普遍难以坚持。而“快走10分钟”组完成情况相对要好得多,大部分人感觉很轻松。两组志愿者不仅在任务的完成率上有出入,从锻炼效果上看,研究人员也发现“快走10分钟”组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优势。“同每天走10000步的志愿者相比,快走志愿者实际上不但完成了既定目标,还多做了30%比较剧烈的运动。”科普兰德教授表示,“事实是,只有当你做中等强度以上运动时,才开始进入有益健康的运动阶段。”这是因为,虽然这组志愿者走得没有万步志愿者多,但是由于速度快,运动过程中心律增加,会轻微的上气不接下气,既不会像跑步运动那样喘息不止,还起到了锻炼心肺功能的作用。科普兰德教授解释说,最重要的是要让心跳加快,因为许多证据显示这样能降低人们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一些癌症的风险。误区2手机一万步=运动一万步目前朋友圈里踊跃晒步数的,大多是来自手机计步软件或者随身佩戴手环上记录的步数,而这些设备最大的问题是太具有迷惑性了。只要手机或手环的位置变了、重心动了,手动脚不动也会产生步数,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相对剧烈运动也可能给这一天的“刷步数”作贡献,然而这些都是不能称之为“运动”的,大概只能叫做“活动”。有些人一天里并没有进行有意识的锻炼,却也记录到了6000步的成绩,这样除了可以在朋友圈晒晒,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在生活中,短暂的、强度很低的走路虽然算是动起来了,但是效果较差,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程度。所以,如果你只是从卧室到厕所、从楼下到小区门口、从办公室到餐厅走了一些零碎的、短暂的步数,就算加起来达到了6000步,也只能算是日常散步溜达,这样一天下来获得的步数是有欺骗性的,根本不是真正的有效步数。正解有效步数要看运动心率因为计步器把每天闲散的步子也计入在内,所以参考意义不大。真正有效的步数,应当来自于有效运动,要达到中等强度以上。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运动心率:健康且体质较好的,心跳可以控制在120-180次/每分钟;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减去年龄)-(180减去年龄)次/每分钟。心率可以简单地通过摸一分钟脉搏来测,也可以佩戴心率带,使用手环、智能手表等设备。在掌握了如何准确测量后,除了每天坚持走路外,也要注意方法,要循序渐进地运动,而不是过度运动。快步走之前先慢走5至10分钟,速度、频率自行掌握,步态放松。慢走中可伸展腿部肌肉,每个动作维持约30秒,做伸展运动时不要负重或弹跳,以免拉伤肌肉。误区3一万步适合所有人“日行一万步,健康你一生”,相信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实际上,一万步并不是一个严格、绝对的指标,其背后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做到运动平衡,避免营养过剩、超重肥胖,从而达到降低“三高”等慢性病的发病率。而事实上,由于存在年龄、体质、生活条件等诸多差异,不同的人所需要的运动量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可能存在一个适合所有人的健康锻炼标准。我们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运动锻炼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运动量能够保证“吃动平衡”是一个最佳的状态。而一万步的要求对于平时习惯运动的人,是相对简单的,就算提高到两万步也只是平常运动量而已。如果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突然一天走上一两万步,不仅身体会吃不消,而且可能出现关节、韧带、骨骼的损伤,反而会适得其反。正解年龄不同步数标准不同那么,每天应该走多少步才合适?美国verywellfit网站帮助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健身目的的人们,推荐了每天适合的步数:·正常人每天6000步就可以达到基本的锻炼效果。·对于老人、久坐不动的人或者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每天10000步会超出能力范围,不应过度要求。·对于想要减肥或者保持身材的人来说,每天可能还需要在正常范围上再增加一些运动量,大概需要60至90分钟的运动量,加起来大概每天要走15000步。·而对于好动的孩子们来说,每天10000步也可能远远不够,他们所需的运动量应该是成年人的两倍之多,而且是中等至剧烈的运动强度。所以,对于6至12岁的女孩,每天推荐在12000步左右的运动量,男孩在15000步上下。北京晨报编译陈佳莉
本文由入驻OFweek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用户名/邮箱/手机: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最新活动更多 &&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无锡市
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市/海淀区
浙江省/金华市
浙江省/金华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天运动量多少合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