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速度如此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美女与网友开房遭“仙人跳” 被拍裸照遭5人轮奸!
暴力美学下的绝世美人 极致危险极致诱惑
女生污点才可爱?听到黄段子会脸红的姑娘还有吗
气场强大的美女情妇 中纪委查案时都惊呆了!
画面太污!小S做爱6小时 对猛男教练喊我不行了!
女孩梦中被脱衣发生性关系 醒后发现是男友室友!
好脸红!90版《封神榜》被删减大尺度剧照曝光
男子出差约美女开房 女星卖淫惊人价码曝光!
95后美女约炮搞群P 事后不满意报警称被强奸!
又爆私拍泄露 露晕女模大量手机私密照
盘点:拍过限制级写真的女星 女神化身欲女!
情趣用品店老板找个美女 进店后傻眼了最后高潮连连!
24小时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B611短程弹道导弹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开发研制的一种固体近程战术地地导弹武器系统。早期型号为一车一弹,采用导轨式发射。重达24吨的6轮运输G20峰会期间朝鲜为何向日本发射3枚弹道导弹 野心竟如此大
1 浏览:649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的消息说,这三枚芦洞自黄海北道黄州郡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飞行距离约1000公里,落入日本防空识别区海域;朝鲜事先并未发布航行警告。
  G20峰会期间朝鲜为何向日本发射3枚弹道导弹 野心竟如此大  G20峰会这几天在杭州如火如荼的展开,而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另外一起引起国际注意的事情,朝鲜为何向日本发射3枚弹道导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什么野心呢?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的消息说,这三枚芦洞自黄海北道黄州郡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飞行距离约1000公里,落入日本防空识别区海域;朝鲜事先并未发布航行警告。  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称,这三枚导弹同时发射,且落入同一地点。日本防卫省的消息说,这三枚导弹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至少有一枚落在了北海道北部奥尻岛以西200至250公里处。尽管在具体落点上有些差异,但几个基本事实是一致的,即朝鲜发射的三枚导弹落入日本防空识别区或专属经济区海域。  韩国的反应一如既往,表示“强烈谴责”,指称朝鲜此举“是严重挑衅行为”。当然,还有力促安理会采取措施、韩美保持万无一失的警戒态势等等老生常谈。日本方面也就此向朝鲜提出抗议,这抗议是通过在北京的外交渠道传达给朝方的,尚无法知晓抗议的具体内容。  在我看来,朝鲜此番连射三弹,仍旧是其“一箭数雕”的老招数,用最小的成本办最多的事情。从时间点的选择上来看,至少表达了这么几个意思——  1、9月9日是朝鲜68周年国庆,射弹以示献礼与庆祝。选择自己设计、研制,性能相对稳定可靠且已列装的芦洞导弹来射,发射成功率有保障。  2、9月4日韩国开始实施《朝鲜人权法》,这被朝鲜视为损害朝鲜名誉、企图动摇朝鲜制度的妄动,故而要射弹以示不满。
关注“258企业服务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每日获取最新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点击查询有关“”的产品。 你也可以自己
发布有关“G20峰会期间朝鲜向日本开炮”的信息,等待客户自己找上门!
评价(1人参与,1条评价)
*手机号码:
*滑动验证码:
正在加载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要搞就直接搞到位,这只能说明朝鲜有心无力。导弹技术还是不行啊,要不然3个达到日本,可想日本几乎就玩玩了。
共 1 条记录 1 页
最新企业资讯
商友宝产品
同类资讯推荐
本周热点企业资讯
您是要采购吗?
采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问采购专家小美!
你是要采购
258APP下载
手机移动站
关于258微信
Copyright (C) 2008- ALL Right Reserved
258集团 版权所有 闽ICP备弹道导弹据说很昂贵,主要是贵在哪个部分?
<img onerror="imgDelByClass('comimg_box');" class="piczoom mpic" alt="
海盗眼儿学姐说的很对.没有什么东西便宜的.我给你说几个贵的:
1.惯性导航设备的陀螺仪(安装在仪器段).陀螺仪的要求是刚性特别好而且重量必须特别低,而且加工精度要求相当高(需要很低的漂移率).纳粹德国的V-2导弹采用了剧毒的铍作为材料,用机械加工完成.结果代价惨重:大批工人操作机床时被粉尘毒死(拿自己人的人命不当回事,真够狠毒的)!可以说陀螺仪是人命换来的!当然现代不必如此恐怖,我们有了激光陀螺技术,不依赖精密机械加工没有必要冒这个险了.不过激光陀螺对于一个国家的激光工业,机械工业和仪表工业都是巨大考验!
2.燃料.导弹的固体......
海盗眼儿学姐说的很对.没有什么东西便宜的.我给你说几个贵的:
1.惯性导航设备的陀螺仪(安装在仪器段).陀螺仪的要求是刚性特别好而且重量必须特别低,而且加工精度要求相当高(需要很低的漂移率).纳粹德国的V-2导弹采用了剧毒的铍作为材料,用机械加工完成.结果代价惨重:大批工人操作机床时被粉尘毒死(拿自己人的人命不当回事,真够狠毒的)!可以说陀螺仪是人命换来的!当然现代不必如此恐怖,我们有了激光陀螺技术,不依赖精密机械加工没有必要冒这个险了.不过激光陀螺对于一个国家的激光工业,机械工业和仪表工业都是巨大考验!
2.燃料.导弹的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都是贵如黄金,你几乎可以认为导弹是靠燃烧钞票飞行的
3.材料.钛合金材料是制造导弹的主要材料,这种材料价格特别昂贵,而且需要的其他填料也不便宜.加工他们成本也特别高(比如焊接,就需要很高的成本)火箭发动机需要的高温结构陶瓷也是需要极高的科技含量,自然价格不菲
4.电子控制设备.这是导弹里最贵的部分之一.自动控制系统需要的液压元件,电子伺服系统和光/电路系统,光栅调制装置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5.人才.这是最关键的,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建造导弹就是一句空话!只会做裤子的廉价劳动力是根本无法制造这种尖端装备的!套用相关信息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等等诸多因素。
你这个问题没有定论的,因为情况不是你想象的这样。
一枚好的防空导弹,最关键的部位是导引头,但并不是说导引头的价格就最昂贵,决定一枚导弹性能的除了导引头的灵敏度、...
(一)年货名品专区
  A、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名牌、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
  B、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名优食品;
  (二)服装鞋帽
  男女时装,...
分手并不意味着没有牵手,经历过了,能从你的记忆中把这一切都抹去吗?说不想见,包括所有有关她的物品,那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是想逃避……
你还没有学会放弃……爱...
答: 不可能避免的,只要是你之前有过流产史的话,肯定可以检查的出来,不过当兵好像不注意这个,主要是看你个人的,身体素质。
答: 三战 60%是由核冲突爆发的,40%则是资源掠夺,土地纠纷,或其他原因
答: 以下回答不针对任何组织.如有雷同,哀其国家.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实行西式民主是否认民主,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句话没问题.国情不同.民主的方式也不一样.成功的如韩日匈...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共1474个阅读者,4条回复 |
发表时间: 00:59
[图文] *** 东风41导弹突然频繁亮剑:为何让欧美如此紧张? *** [推荐] &&
ysf009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70-1.html
  近日,央视罕见地披露了东风41弹道导弹的画面及研制细节。该导弹的射程可以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 根据央视报道,东风41弹道导弹可能将于明年年初服役,导弹专家杨乘军专家还透露过东风41试射从无失败记录。东风41在6年时间内进行了8次试射,已经有条件定型服役,将在2018年大规模部署。后续将还会有新的试射验证导弹的可靠性。
  杨承军的身份是中国导弹技术专家,核军控和核战略专家、量子防务首席科学家。东风-41是我国第四代战略导弹,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具有研制周期短,可靠性高,反应速度快,机动性能好,精度更高等特点。
&&&&更多精彩军事资讯,请点击华声军事首页:
----------------------------------------------微斯人
回复时间: 01:00
  我国的东风41性能与发达国家的第六代,如美国民兵-3和俄罗斯的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基本相当,部分技术甚至已经超过它们。东风41具备井下发射、公路和铁路机动发射3种发射方式,采用数字式捷联惯导+北斗卫星导航制导,井下发射的命中精度约100米,野外无依托机动发射的命中精度约200米。推测东风41导弹可携带3枚、6枚或10枚分导式再入核弹头。
  为了突破反导系统,东风41携带分导弹头的同时还能够释放诱饵弹,进行末端机动变轨。美国在近几年连续监测中国进行东风-41多弹头分导式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尤其是在日,美国宣布中国进行了携带10枚弹头的东风41导弹试射,高弹道的推算射程为12300公里。
----------------------------------------------微斯人
回复时间: 01:01
  由于东风41弹体重量巨大,已经达到了公路机动平台所能承受的极限,所以放弃了较复杂的冷发射而采用热发射,与冷发射相比,热发射对导弹本身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质量要求较高,但是节省了发射载车上的有限空间。
----------------------------------------------微斯人
回复时间: 01:01
  专家说东风41将于明年服役,这应该是比较谦虚的说法。目前东风41已经很接近部署到位,进入战略值班状态。因为在去年,全国各地都有东风41机动发射车的身影,似乎正在进行涉及全国各地的大量真实环境测试。导弹发射系统在媒体上多次曝光。这说明中国火箭军已经在进行这一主力战略弹道导弹的实战化演练,包括远离支持设施完善的发射测试基地,机动行驶到各个不同类型的国土区域。
  东风41频繁亮剑,与美国的积极推进“核武改”有很大关系,美军新一代洲际导弹GBSD,下一代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计划都在紧锣密鼓进行着。对于中国而言,只有拥有对等的战略威慑力量,才能把战争的风险降到最低。东风41保卫世界和平的意义正在于此。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1:27
东风-41是我国第四代战略导弹,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具有研制周期短,可靠性高,反应速度快,机动性能好,精度更高等特点。导弹分类/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弹道导弹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弹道导弹和潜地弹道导弹;按使用推进剂分为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弹道导弹;按结构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弹道导弹;按射程分为洲际、远程、中程和。各国的分类不一致。中国的划分标准一般为中程导弹射程为千米,远程导弹射程为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各国按射程分类的标准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前苏联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规定:中程导弹射程为千米,中远程导弹射程为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5500千米以上。国际上的通行惯例是:(ICBM):: 射程在8000 km以上;远程弹道导弹(IRBM):射程在3000 和 8000 km之间;(MRBM): 射程在1000 和 3000 km之间;短程弹道导弹(SRBM):射程 在 1000 km以下。中短程的弹道导弹也常被称为战区弹道导弹(TBM)。 使用射程大于被攻击目标距离的导弹是有依据的:它能够到达一个非常高的高度,然后再以极快的速度俯冲下来,使得防卫更加艰难.比如说一枚3000公里的导弹如果用来攻击500公里的目标,它可以在到达目标时具有1200公里的高度,与洲际弹道导弹能够到达的高度差不多.这样,它就可以像洲际导弹一样以每秒6公里的速度冲向目标。这种速度大约是音速17倍至18倍,几乎不能防御。发射基座:主要有陆基与海基发射基座,移动和固定基座。陆基分深井式与轨道移动式或专用汽车进行运载和发射。海基由导弹驱逐舰、核动力舰艇或常规动力舰艇进行运载和发射。
开始研制/弹道导弹
飞弹V2工程开始于1940年。弹道导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是德国的V2曾给英国带来巨大灾难,当时又叫“飞弹”。V2工程起始于A系列火箭研究,由冯·布劳恩主持,是1936年后在佩内明德新建火箭研究中心的重点项目。A系列火箭经过许多新的改进,性能大大提高。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弹道导弹。"V"来源于德文Vergeltung,意即报复手段,这是纳粹在遭到盟国集中轰炸后表示要进行报复的意思。V1和V2表示这两种型号仅仅是整个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驱。V2长13.5米,发射全重13吨,能把1吨重的弹头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离。火箭由推动,燃烧工质为液氧和甲醇。发射时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后按照弹上陀螺仪的控制,在喷口燃气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倾角弹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弹上接收机发射无线电指令控制。一分钟后,火箭已飞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达每小时5796千米。此时,无线电指令控制系统指令关闭,火箭靠惯性继续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大约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抛物线自由下落,击中目标。由于当时制导系统的精度所限,误差较大。容积重量弹道导弹V2工程的目标是扩大容积和承载重量,以容纳自控、导航系统和战斗部。日,V2试验成功,年底定型投产。从投产到德国战败,前德国共制造了6000枚V2,其中4300枚用于袭击和荷兰。1943年初按盟国情报人员的情报,盟国发现这一计划,并由对佩内明德的空中侦查得到证实。日夜,英国皇家空军对佩内明德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大规模空袭,毁伤了V2的地面设施。为预防重蹈8月17日灾难,纳粹将V2工厂迁到德国山区的山洞工厂,这个过程耽误了预期的火箭攻势。弹道导弹日(诺曼底登陆后六天)V1开始攻击伦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伦敦。火箭攻击造成了严重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在六个月前对登陆部队集结地进行集中攻击而不是伦敦的话,即如将军所说,盟国将遭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对伦敦的攻击都是在上午7至9时,中午12至2时,下午6至7时交通高峰期进行的,企图吓垮英国的民心士气。可是,对经过1940年空袭的英国人民,在全面胜利已如此接近时,这种新的恐怖算不了什么。在诺曼底前线的英国士兵更尽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胁他们家庭的火箭发射地挺进。除了向伦敦发射外,在盟军9月4日占领安特卫普港后,纳粹向安特卫普港进行了大规模导弹攻击。1945年德国投降前夕,布劳恩和400余名火箭专家向美军投降,后到美国,成为美国火箭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奠基人之一;苏联也缴获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并俘虏了一些火箭专家,以此为起点,开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间计划。V2是单级液体火箭,全长14米,重13吨,直径1.65米,320千米,射高96千米,弹头重1吨。V2采用较先进的程序和陀螺双重控制系统,推力方向由耐高温石墨舵片操纵执行。V2在工程技术上实现了宇航先驱的技术设想,对现代大型火箭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成为航天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制导方式/弹道导弹
无线电遥控弹道导弹的制导方式有无线电遥控制导、、星光-惯性制导等。无线电遥控制导是早期弹道导弹(如SS-6、“宇宙神”等)曾采用的一种制导方式,它易受无线电干扰,地面设备复杂,不能满足现代作战使用要求。自主式制导弹道导弹惯性制导属于自主式制导,采用的是惯性测量元件,不受外界干扰。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研制的弹道导弹,绝大多数采用惯性制导。其组合方式,有平台式和捷联式两种。平台式是利用陀螺仪的定轴性,通过框架将陀螺平台稳定于惯性空间。加速度表安装在平台的台体上,平台隔离了弹体的角运动和振动,使加速度表不受弹体振动影响。现已装备的弹道导弹多采用此种方式。捷联式是将陀螺仪和加速度表直接固连在弹体上,经陀螺仪测出的加速度表组合与惯性参考系之间相对角度的测量值,由计算机进行转换。同平台式相比,捷联式的仪表受弹体振动的影响较大,对的要求较高,但捷联式系统简单、可靠,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正日益受到重视。惯性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有很大提高。如20世纪60年代初服役的“”洲际弹道导弹, 射程10000公里,命中精度(圆公算偏差)2.77公里;而70年代末期服役的“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3000公里,命中精度已提高到0.185公里。这主要是因为在设计、材料、工艺以及测量、误差补偿等方面采用了先进技术,先后研制出液浮、气浮、静电悬浮陀螺,以及正在发展的激光陀螺等元件,使惯性仪表日趋完善。惯性制导弹道导弹星光-惯性制导,是在惯性制导的基础上,增加了星光测量装置,利用空间的恒星方位来判定初始定位误差和陀螺漂移,对惯性制导误差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导航系统制导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就是GPS技术在导航通讯领域的最新应用系统。迄今,比较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有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系统,欧洲计划推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中国这个要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BeiDou),将主要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为中国的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防火、灾害预报、通信、公安以及其他特殊行业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
主要特点/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1、导弹沿着一条预定的弹道飞行,攻击地面固定目标。2、 通常采用垂直发射方式,使导弹平稳起飞上升,能缩短在大气层中飞行的距离,以最少的能量损失克服作用于导弹上的空气阻力和地心引力。3、大部分弹道处于稀薄大气层或外大气层内。因此,它采用火箭发动机,自身携带氧化剂和燃烧剂,不依赖大气层中的氧气助燃。4、火箭发动机推力大,能串联、并联使用,可将较重的弹头投向较远的距离。5、导弹飞行姿态的修正,用改变推力方向的方法实现。6、 弹体各级之间、弹头与弹体之间的连接通常采取分离式结构,当火箭发动机完成推进任务时,即行抛掉,最后只有弹头飞向目标。7、 弹头再入大气层时,产生强烈的气动加热,因而需要采取防热措施。8、导弹无弹翼,没有或者只有很小的尾翼,起飞质量和体积大,结构复杂。9、为提高突防和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导弹可携带多弹头(集束式多弹头或分导式多弹头)和突防装置。10、有的弹道导弹弹头还带有末制导系统,用于机动飞行,准确攻击目标。
结构组成/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洲际弹道导弹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大体上可分成以下几个部分。战斗部,又叫弹头。洲际导弹的弹头一般采用核弹头。 发动机,又叫推进系统。现代弹道式导弹的推进剂占整个起飞重量的90%。推进剂,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的。最早的液体推进剂是液氧和酒精,后来采用阱类。早期的是在发射前加注燃料,制成可贮预装液体推进剂,装入导弹后可长期贮存,方便多了。固体推进剂发展很快,用它制成的发动机结构简单,能长期贮存,便于使用、维护,为导弹的机动发射创造了条件。当推进剂在燃烧室里燃烧时,燃烧产物向后喷射,获得的推力是非常巨大的。例如,一个射程10000多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动机推力可达100吨,功率可达几百万千瓦。这与一座发电厂供给100万人口的城市的功率相当。洲际导弹一般做成两级或多级。制导系统是导弹的“大脑”。它的任务是保证垂直发射的导弹按一定程序准确地飞入预定的位置。制导方式:广泛使用惯性制导。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加速度表,在3个互相垂直轴的坐标系上,测出导弹重心运动的加速度分量。通过解算装置,得出导弹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和距离,然后与预定的位置发生偏差时,制导系统会发出校正信号,操纵空气舵和燃气舵,使导弹回到预定弹道上来。当洲际导弹的发动机熄火后,弹头将从弹体上分离出去,开始被动段的飞行。当它重新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很高,约等于音速的十几倍;它和气流剧烈摩擦,表面温度会达到几千度。如果不采取措施,它就将被烧成灰烬。因此,弹头表面要涂一层高分子耐烧蚀材料,在高温作用下,它将逐渐分解吸收热量。人体是通过发汗来降温的。有一种“发汗冷却弹头”正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在压力和高温作用下,“发汗剂”从多孔材料挤出,迅速分解汽化,从而大量吸热。当“汗”出完,弹头也已击中目标了。
发展历史/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能按预定弹道飞行并准确飞向地面固定目标,主要是由制导系统实现的。其制导方式有无线电指令制导、惯性制导、星光-惯性制导等。无线电指令制导是早期弹道导弹采用的制导方式,它易受无线电干扰,地面设备复杂,不能满足现代作战使用要求。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研制的弹道导弹绝大多数采用惯性制导。惯性制导属于自主式制导。它采用惯性测量元件,不受外界干扰。按照惯性测量装置在导弹上的安装方式,惯性制导可分为平台式惯性制导和捷联式惯性制导。平台式惯性制导的惯性测量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计算机运算较简单、利用 平台本身还可进行元件误差分离、发射时调平和瞄准也较简单等优点。因此,被广泛采用。与平台式惯性制导相比,捷联式惯性制导的惯性测量装置受弹体振动的影响较大,测量精度受到一定限制,对计算机的要求较高,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正日益受到重视。惯性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有很大提高。例如60年代初期,美国研制的"民兵"ⅠA洲际弹道导弹,射程8000千米,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为1.8千米;70年代研制的"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3000千米,命中精度已提高到0.185千米。星光-惯性制导是在惯性制导的基础上,增加了星光测量装置,利用宇宙空间的恒星方位来判定初始定位误差和陀螺漂移 , 对惯性制导误差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了导弹命中精度。1957年8月前苏联首次试射成功第一枚SS-6洲际弹道导弹,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宇宙神”于1959年开始装备。洲际弹道导弹早期大多采用液氧和煤油作推进剂,液氧容易蒸发,使用很不方便,后来都改用可储液体推进剂或者固体推进剂。美国60年代中期以后研制的洲际弹道导弹都采用固体推进剂,前苏联装备的洲际弹道导弹多数采用可储液体推进剂。为了突破反导系统的拦截,70年代初期和中期,美苏又分别研制成功带分导式多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并大量装备,不仅增强了突防能力,还可打击多个目标。例如美国的MX“和平卫士”洲际导弹,每枚带有10个分导式核弹头,每个弹头的当量为33.5万吨TNT。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大多部署在固定的地下发射井内。发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力发射,即火箭发动机在井下点火,又称热发射;另一种是外力发射,导弹靠燃气发生器产生的高压气体推出井口,然后发动机点火,又称冷发射。由于发射井的抗压能力总是有限的,为了提高洲际弹道导弹的生存能力,又创造了地面机动发射方式,的SS-24洲际导弹采用铁路机动发射,SS-25洲际导弹为公路机动发射。美国也研究过“民兵”洲际导弹的铁路机动发射方案,试验过MX、洲际导弹的公路机动发射方案,因成本和环境等因素最后没有采用,MX导弹是装在改进的“民兵”导弹发射井里。洲际弹道导弹采用惯性制导系统。早期的洲际导弹命中精度不高,圆概率误差在数公里以上。经过改进制导系统,命中精度有很大提高,美国的MX导弹弹头的圆概率误差已减小到90~120米,可以用来打击洲际导弹地下发射井这样的加固目标。2017年4月,隶属韩国国防部的国防科学研究所日前在忠清南道泰安郡成功试射800公里射程的玄武系列弹道导弹,有望向执迷发展核武的朝鲜政权释放强烈警告信号。
中国现状/弹道导弹
中国唯一真正的洲际导弹中国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弹道导弹中国的CSS-4/东风-5/东风-5A是其唯一真正意义上的洲际导弹(ICBM)。它能够将威力非常强大的核弹头运载到俄罗斯、欧洲或美国大陆的任何地区。东风-5的研制工作始于1965年,其设计射程为12000公里,但该型导弹直到1980年才进行了第一次全程飞行试验,并在1981年部署。作为东风-5改进型的-5A于1986年部署,这是一种两级火箭推进的导弹,采用可储存式液氢燃料和计算机控制的陀螺仪惯性制导系统,射程约为13000公里。该型导弹部署在经过加固的地下发射井和洞库内。DF-5/DF-5A的确切部署数量尚不得而知,但绝大部分专家相信在7到20枚之间。这些部署的导弹未加注燃料和安装核弹头,由此将使其准备时间增加30-60分钟。东风-5/东风-5A的民用型号为长征-2C(CZ-2C)。中国宇航部门自1975年以来经常使用这种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启用时间较ICBM型早5年。根据长征-2C的年产量为5-6枚的报道判断,中国可能还贮备有未部署的DF-5/东风-5A。中国第一种两级火箭CSS-3/东风-4是中国第一种两级火箭(使用东风-3作为),其研制工作要求实现一系列技术突破(如发动机可靠性、性能更好的耐高温材料及改进型制导系统等)。该型导弹是一种采用液氢燃料和捷联式惯性制导系统的中程弹道导弹(IRBM)。东风-4原设计射程超过4000公里,以美军驻关岛的B-52轰炸机基地为目标。此后其射程增至4500公里(最终达到了5500公里)以将莫斯科及其他前苏联西部城市纳入射程范围。研制中国于1965年5月正式决定研制该型导弹,并于1980年开始部署。该型导弹是一种陆基机动导弹,但以洞库、隧道或地下发射井为基地,其设计性能可允许其机动至发射台,在加注燃料后发射。据报道,中国在几个试验场设计了该型导弹的发射地点,这些地点可用于发射任何贮备导弹。DF-4的反应时间约为60-90分钟,其确切部署数量也不得而知,但据估计已部署了10-30枚。东风-4所对应的民用型火箭为长征-1(CZ-1),该型火箭曾在1970年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第一颗。CSS-NX-4/巨浪-2是东风-31的潜射型,它是一种三级固态燃料导弹。巨浪-2的射程大于巨浪-1,它将用中国新一代的094级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发射。每艘094将携带16枚巨浪-2。陆基型东风-31的研制项目显然优于巨浪-2,但也可能是研制094级潜艇在建设过程中的成本和难题所致。巨浪-2一旦部署,它就可以从靠近中国的水域攻击威胁中国本土区域的目标。东风-41是一种三级固态燃料洲际导弹,它如果部署,将能攻击美国境内任何地区的目标。东风-41与东风-31相类似,即可能携载3个MRV或MIRV弹头,每个弹头的当量可能为5-9万吨。与中国其他许多类型的核弹一样,东风-41可能隐蔽部署在洞库内,但能进行公路、铁路和水上机动。美国媒体称东风-41于2002年开始全新研制,2012年首次试射。射程有12000公里,15000公里种种说法。发展趋势疑似东风-41导弹曝光发展趋势显示,中国将大规模扩充其机动式弹道导弹的部署数量,到2015年将部署多达750-1000枚机动弹道导弹。更重要的是,这些导弹将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其CEP可能达到30-50米的水平,并可能成为反击力量的主力。中国还将提高其远程导弹的可靠性、精确性和生存能力。中国可能将不会在东风-21的基础上部署新型中程弹道导弹,但可能在未来15年内大量部署东风-21(即超过100枚),并将其作为战略武器运载系统取代老式的东风-3A,并可能作为常规导弹攻击台湾以及驻日美军部队。如果日本和美国在东亚地区都部署了大量高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中国可能将部署更多数量的东风-21。可靠性中国正通过增强其弹道导弹的生存能力和攻击精确性及其作为威慑力量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其作战力量的现代化水平。概言之,未来15年间部署在亚洲地区的弹道导弹数量和型号将受到美国可能部署的NMD系统的重要影响。如果美国在未来10年内开始部署有限的NMD系统,中国将几乎肯定增加其弹道导弹的部署数量,并研究一系列诸如辅助突防和诱骗装置的反制技术。中国还可能为其弹道导弹装备MRV或MIRV弹头。中国核武库增长的特定规模和范围在部分程度上将受到其对美国NMD系统规模及发展限度的判断的影响。从基本因素考虑,中国可能部署100-150枚单弹头的弹道导弹,并在每枚导弹上安装2个诱骗装置,从而在美国的第一次核打击的综合效应,以及美国使用NMD系统(设计用以截击24个再入弹头舱)对中国可能发起的核报复进行拦截的情况下,确保其战略威慑力量的生存。然而,中国最终部署的核弹数量可能更高,即部署300-500枚战略核弹头(包括MIRV型弹头),并在预计美国NMD系统未来的规模和防御能力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部署反卫星武器。美国担保其任何形式的NMD系统将由于一系列因素(与俄罗斯达成的协议、资金限制或各种技术限制)的影响,而存在一个最高程度的限制,中国对此深表怀疑。然而,中国不可能卷入与美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即试图在核武库的规模上追赶并接近美国或建立一个与美国相似的NMD系统。这种努力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因此将影响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建设并迟滞中国向世界大国的前进步伐。最重要的是,中国绝大部分观察家都认为,考虑到一支以反击作战为基本任务的大规模现代化核力量在掌握了相对复杂的反制措施后,将能有效地对抗美国的NMD系统,因此将没有必要与美国在核武库规模上进行竞争。然而,如果美国国内支持部署一个不让任何一枚核弹突破拦截的“厚”NMD系统,或部署一个范围更大的系统(如可能包括天基武器系统),以使美国在未来的国际危机中免遭任何拥有短程或中程的国家的威胁,那么中国就很可能建立规模大得多的导弹力量,与此同时还可能从国外采购陆基或天基反卫星武器。美国的上述举动将被中国理解为证实其猜测的铁证,即美国寻求通过建立一个范围巨大和性能先进的NMD系统以抵销中国核威慑力量,并由此对中国形成优势并加以遏制。
中国导弹/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中国领导人对在拥有和使用弹道导弹上的一般态度与美国及西方领导人有很大区别。对于中国而言,弹道导弹不仅仅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在更大程度上是WMD和常规弹头的高效运载系统。在某些情况下,中国将弹道导弹视为比性能更先进且效能更高的运载系统(如作战飞机或甚至射程很远的火炮)的相对低成本替代品。因此,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弹道导弹可以作为常规战争的,或者作为常规和WMD威慑武器的运载系统,具体情况将视导弹射程及弹头体积和型号等因素而确定。中国规模相对较小的远程导弹作战力量主要是作为中国核武器的运载系统。部署这些武器系统的唯一目的是对敌形成威慑,即通过使作战能力更强的有核国家(如美国和俄罗斯)的少数重要的人员稠密地区和主要前沿军事基地(即所谓的“具有反击价值”的目标)处于遭受中国核打击的危险之下,防止其对中国使用核讹诈手段或实施核打击,与此同时也警告诸如印度这样的有核国家或急切想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要试图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国根据上述能力要求组建了一支“有限的自卫反击”核力量,它可以根据北京选择的目标对其实施核报复打击。中国由此形成“最小化威慑”作战原则,这种威慑的有效性将取决于敌方无法在第一次打击中摧毁中国所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尤其是其战略导弹力量。CSS-8战术弹道导弹中国正逐步采取措施改进其性能日渐落后的战略核力量,并在面临美国及其他主要大国不断升级的战略和技术挑战提高其威慑力量的可靠性。中国通过努力研制了固态燃料系统,并使其核力量具备公路机动能力,此外还研制出了战略导弹潜艇和潜射弹道导弹。在美国和日本加紧研究导弹防御系统的情况下,中国更加迫切地感到提高其导弹力量现代化水平的必要性。为了避免其具有最小化威慑能力战略核力量不致在导弹防御系统面前完全失效,中国开始研究(但显然仍未部署)MIRV弹头及其他反制技术,并可能正在增加其战略导弹的数量。诸如CSS-8之类的SRBM将为中国提供战役常规作战能力,它较之战机是一种成本较低的运载工具。其他类型的SRBM,如东风-11和东风-15等,原设计用于出口,并与俄罗斯和朝鲜的飞毛腿导弹竞争。但这类导弹的销售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而且台湾问题也使中国国内对导弹力量产生了迫切的政治和军事需求。面向台湾的大批导弹成为外交威胁的工具,同时也成为中国对象美国这样的潜在对手发动战役攻击的唯一武器,而后者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行动中都展示了导弹攻击的巨大威力。一些观察家确信,中国在不断部署短程和中程导弹以及常规和核弹头的情况下,可能会制定更具进攻性的战役作战原则。这一姿态将对台湾、日本和驻日本冲绳的美军造成威胁,并对美国不断增强核力量的做法提出警告。
世界导弹/弹道导弹
德国:“V-2”、“霍特”、“罗兰特”俄罗斯:“”、“飞毛腿”、“日灸”、“萨姆-2”、“骄子”、“安泰”中国:“”、海基型号“巨浪”、“红旗”、“上游”、“海鹰”、“鹰击”、“红箭”、“霹雳”、“闪电”中国台湾:“”、“雄风”,"天弓"、“靑锋”法国:“”、“西北风”美国:“战斧式”、“爱国者”、“鱼叉”、“响尾蛇”、“阿萨特”、“地狱火”、“潘兴”、“民兵” 、“三叉戟”印度:“天空” “烈火”巴基斯坦:“哈塔夫”朝鲜:“劳动”、“大浦洞”伊朗:“流星”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4次
参与编辑人数:2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39:21
扫码免费获得此书, 新用户手机专享特权。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弹道导弹核潜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